时间:2023-09-04 09:28:5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农业发展的痛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农业机械;电子档案;发展
中图分类号:S220.1 文献标识码:A
农业机械以及驾驶(操作)人员的技术档案管理是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对农业机械以及驾驶(操作)人员实施科学管理、正确决策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为促使农业机械化快速普及,并得到蓬勃发展,按照国家提出的农业机械化目标,落实“以科技支撑、以科技引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具体工作,以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水平,强化农业机械及驾驶(操作)人员技术档案的管理和具体实施农业机械以及农机电子档案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为农业机械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必然条件。
1 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相辅相成
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开展实际工作的需要。纸质档案是电子档案的基础,同时电子档案也是档案发展的需要,两者关系相辅相成,在现代档案工作中,缺一不可,但是电子档案尤其优越性,更能适合现代化工作的需要,因为电子档案具有处理快、查找不复杂、传输速度节省时间的优势,根据这些优势要求,现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必然离不开电子档案,所以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两者相互补充,才能更好地完成电子档案管理工作。
2 农机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现状
2.1 电子档案规范化管理程度不够,岗位职责不明确
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仍然没有建立好一套完整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不能很好的落实岗位责任制,使档案从收集、整理、备份等一系列工作缺乏制度化约束。
2.2 档案信息化、科学化管理程度不高
目前仍然没有全面的普及档案电子信息化管理,有的甚至没有建立起农技建立信息网络系统,不能很好的为农机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服务。
2.3 上级领导对农机档案管理重视不足
当前,各地区普遍缺乏专业的农机档案管理人员,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无人管理或临时代管现象,造成农机档案丢失。而专职管理农机档案的人员,大多数都不是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参加过任何业务培训,不熟悉档案工作的业务流程。有的出现领导不重视,人动频繁,造成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借出档案不能及时归档等现象,这些人为的造成了档案材料的不完整性和不确切性。
3 农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个别单位重视不够
目前,很多县市的档案管理工作分工不明确,出现兼职管理、无人管理、多人管理的现象频繁出现,导致农业机械档案管理混乱,出现档案丢失、查询困难的局面。
3.2 档案信息没有完全发挥作用
农机档案为农机人事工作和经济建设服务,多数是被动提供信息,查阅的大部分内容是农业机械的自然情况、购买者信息、补贴信息等,为农机工作决策提供依据。受传统观念影响,提供利用档案主要方式是坐等上门服务,缺乏主动参与意识。
3.3 管理维护水平较低
有的农机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因更新不及时而不全面,需要与档案进行核对后才能提供。有的农机档案管理人员信息需要鉴别才能确认,如干部学历信息需要组织、人事、教育等部门认真核实,一旦工作不细就形成了错误信息。多数单位对农机信息应用较少,只能做一些简单查询、报表之类的工作,而与农机工作的综合评价等工作联系不紧密。主要原因是信息系统不够完善,信息功能不够强大。
4 强加农机电子档案管理的措施
4.1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在设计归档范围、分类标准、立卷要求、移交手续、工作职责及保管、借阅、记录、统计等方面监理缱绻农机档案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农业部“三个规范”的要求,建立农机档案室,实行“谁负责、谁签字”的原则,确保档案内容规范、完整。
4.2 加强基础建设,强化环境管理
加强农机电子档案管理的电子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照相机、复印机等办公器材,确保硬件设施提档升级。档案室内需具备灭火器、防虫剂等专用的档案管理用品,切实做好防盗、防火、防蛀工作,保证了农机监理档案安全。
4.3 定期开展档案清查,确保档案真实完整
在加强源头管理的基础上,定期对所有农机监理业务档案进行全面检查、清理、整理,及时对存在的问题、缺少资料的档案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机械及其驾驶操作人员总台帐和分台帐。
4.4 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电子档案台账
将农机驾驶员、农机车辆档案全部实行微机化管理,确保纸质、电子档案完整相符。
4.5 强化管理,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
组织信息化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有政治强、业务精的专业人才作保障。坚持政治标准与业务标准并重,选好配强组工信息员,把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懂技术、会管理的工作人员选配到信息化工作岗位。组织干部要切实转变观念,自觉树立信息化意识,积极学习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信息平台,提高农机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瑞新,阚建华,朱云才.新型农业机械推广探讨[J].上海农业科技,2006(5):26-27.
[2] 杨锁红.泾川县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9(10):32-34.
[3] 黄和祥,刘守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影响因素及对策[J].农机化研究,2005(3):39-40,43.
关键词:拓扑分析;配电网;GIS系统;配电网GIS系统
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目前一些应用在电力公司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电力行业使用的电力设施具有地理的分散性,给电力系统的设备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前期由于受到技术限制,只能采用数据库技术管理设备的技术和运行参数,后期应用图形处理技术绘制线路走向图,又因为数据库管理缺乏联系,导致信息无法充分共享,低级的图形处理技术无法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设备管理。
2.在电力系统配电线路的设备管理中,涉及许多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的数据和图纸。而且,工作的要求各有不同,产生的业务图纸会因为地区不同、数据内容不同而各异。传统方法费时费工效率不高而且容易产生差错,而采用一些绘图软件绘制电力图形信息系统,虽然作图功能强,但无法对数据库进行有效管理。
3.信息无法共享。
电力企业的生产运行及设施维护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在生产过程中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各个管理单元中既要分散完成对电网设施资料的更新维护,同时又需要共享各种的“交叉信息资料”,但目前还无法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及时准确,影响了生产管理工作效率,也浪费了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二、配电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众所周知,配电网是连接供电企业与用户的重要桥梁,对于整个供电系统而言作用至关重要,但它结构复杂,线路分布广,设备种类多,改造更新频繁等。因此,通过应用配电网GIS系统,把配电系统中的各种信息以及反映地理位置的图形信息结合在一起,将会显著提高供电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而以配电网GIS系统为平台所做的配电网拓扑分析,也会给传统的拓扑分析算法(即基于配电网一次接线图)开辟新的思路。
1.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选择
在开发电力GIS之前,选择合适的开发平台至关重要。而当前使用较为普遍的几种GIS平台在操作系统和行业标准等方面各有不同,详见表1-1:
表1-1 GIS开发平台比较
Table1-1 Comparison of GIS development platform
从表1-1可见, 主要适用于庞大的、企业级、功能强大的系统,成本相对较高:ArcInfo主要应用于电力方面,其原因在于它不仅可以实现电力企业的一般功能,而且系统比较稳定,性价比高;MapInfo虽然在电力方面也得到了一定范围的应用,但是其功能弱于ArcInfo,并且不支持拓扑矢量数据;国内产品SuperMap从整体性能上虽比它们差一些,但其价位比较低,本设计采用SuperMap作为开发平台。
2.配电网GIS系统的构建原理
(1) 配电网的结构特点
输电网和配电网在一次系统接线和二次系统装备上有许多差别,因此,在设计及开发配电网GIS系统时应把握以下特点:
配电网以辐射式运行的网状结构为典型,输电网连接方式为网状;配电网的分段器等设备一般是沿着配电线路进行安装,而且主要是在送电线路杆塔上,输电网的设备一般都在变电站内装设;
配电网内要求安装远方终端设备(RTU)的数量通常比输电网所需数量要多;
配电网的数据库规模一般要大于所连输电网的数据库,而且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庞大,需方负荷变动与检修更新非常频繁,使得配电网的设备管理和规划设计更为繁琐;配电网通信系统装置比较复杂,对通信方式和通信速率造成不利影响。
(2) 配电网GIS系统构建的关键技术
配电网GIS系统的构建原理是:通过采取数据库技术联系起在配电网中电力设备的空间地理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空间定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与检索,建立复合拓扑结构的空间数据库系统,实现生产信息与地理图形信息的紧密结合。其中一些关键技术值得关注:
①GIS的基本技术:配电网GIS系统的本质是一种具有强大功能的GIS系统,需要在比较成熟的GIS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才能得到;
②数据库结构的设计技术:要确保建立的设备库不受设备的数量、类型、属性的影响。由于配电系统中数据类型繁多,各类数据间拓扑关系复杂,在设计时应保证数据结钩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③按设备分层的拓扑关系模型的实现技术:由于配电网中拓扑关系复杂的设备之间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网,因而对系统对拓扑关系的管理功能要求很高,能够清楚地反映这些关系,比较方便地被分析和利用。因此建立一种设备分层的拓扑关系模型是很有必要的。
④网络跟踪技术:应用网络跟踪技术,可以帮助分析配电系统中经常进行的操作,比如转移负荷、隔离鼓掌、分析停电范围等。
⑤与其他系统的接口技术:配电网GIS系统主要是为了将SCADA、 MIS、负荷管理系统等统一在GIS平台上,因此要求与上述这些系统进行接口,实现图形和数据的交换。
(3)配电网GIS系统的开发方案
目前,开发配电网GIS系统的思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作为整个配电网自动化的基础平台;另一种是把GIS系统作为组成部分与其他系统共同完成自动化的功能。目前国内大部分配电网的SCADA系统的功能己经开发完成,并已进入运行阶段,作为新增的GIS系统,通过数据库关联共享数据,使得各个子系统相互独立,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可维护性,降低GIS的开发强度,所以第二种思路更加合适。
三、基于GIS的农村配电网络空间数据库拓扑分析
配电GIS系统和配电高级应用软件都是管理配电网的有效工具,具有独立的功能。近几年的研究工作,有力推动了在GIS平台实现了高级应用,也就是利用可视化功能,在GIS平台上显示高级应用的分析结果,但是这种结合并未得到有机统一。要想实现有机统一,必须共享底层数据,也就是要为高级应用软件提供静态数据。
利用GIS平台提供的地理数据进行分析高级应用软件基础模块的拓扑分析功能,配电网络拓扑分析的任务是应对由于开关信息变化所导致网络接线变化,为网络分析软件的开发工作提供帮助。电力系统中的状态估计、安全分析等许多程序都是基于拓扑分析而进行的。运行中,开关的变位导致网络拓扑的变化,如果不能及时判断网络的拓扑状态对网络接线进行修改,必然会造成判断实误。网络拓扑分析可以对开关信息的变化进行实时处理,其性能会对电力系统的其他应用程序造成影响。由于配电网络中网络元件比较多,接线相对复杂,对网络拓扑分析提出的要求就会更高。
四、结束语
传统的拓扑分析软件是基于配电网络一次接线图的拓扑,主要通过手动录入,初始数据工作繁重,准确度低。GIS系统本身具有一定强度的拓扑功能,可以支持连接性,这也正是拓扑分析所涉及的原始拓扑关系。基于GIS系统的配电网拓扑分析就可以免去原始数据的手动录入过程,进一步提高拓扑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未来应该采用拓扑分析算法为广度优先搜索法,参考深度优先的特点,设计一个更适合配电网高级应用软件的空间数据库算法。该算法的计算单元应为馈线单元,无论是在计算潮流还是计算短路电流都是一条一条馈线的计算,在馈线单元内对节点和线路进行广度搜索,这样的拓扑分析结果更有利于高级应用软件的使用。
参考文献:
1.陈静,张树文. 第三代空间数据模型及其实现. 三晋测绘,2002(6):7~9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档案管理 电子档案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S2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203-02
农业机械和驾驶员的技术档案管理对于农机安全监管工作来说非常重要,同时也是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人员制定正确决策的依据。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发展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不断壮大,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农业机械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者带来严峻的挑战。农机电子档案工作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做好农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工作,就必须要求档案工作者通过多种途径,系统地学习信息技术。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业务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掌握,是档案管理工作者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农村土地流转的加快,为促使农业机械化快速普及并得到蓬勃发展,这些使得农业机械化格局也在发生变化,就必须按照国家提出的农业机械化目标落实“以科技支撑,以科技引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具体工作,以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水平体现,加强农业机械及驾驶(操作)人员技术档案的管理和具体实施农业机械以及农机电子档案系统的不断完善,软件升级和应用,为农业机械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必然条件。
一、建立并完善农机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意义
农业机械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与不断完善升级,对全面开展农业机械档案资料的整理、保管和实现业务服务快捷性、资源的共享性等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提供科学、标准、规范的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档案管理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必然
当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档案工作已逐步实现现代化管理。档案资料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和计算机检索、查询是电子档案成了档案管理的重要形式,也成为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而产生的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汇成浩大的信息流,成为社会改革发展和增效的宝贵资源。档案信息化是现代社会行政事务管理水平的体现。
2.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实现资源整合,充分打破各个档案之间毫无联系和勾连的关系,使其能够实现共享和勾连,从多方便查找和管理。档案资源的整合,可以通过建立数据电子档案和管理机构的方式来实现对信息的有效利用和管理,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使之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服务。
3.档案管理信息化是电子建档的前提,也是比纸质档案管理更为有效和便捷的一种方式;同时电子档案也是档案发展的需要,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在现代档案工作中缺一不可。但是电子档案尤其更具有优越性,更能适合现代化工作的需要。因为电子档案具有服务处理快捷性;查找不复杂;传输速度节省时间;还有资源共享性的优势。这些也是建立电子档案的现实要求。在现行档案管理工作中,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两者只有对比结合起来,相互补充才能更好地完成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所以说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开展实际工作的需要。
二、农机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现状
1.电子档案规范化程度不够,岗位职责不明确
目前我区虽然有计算机等先进科学的管理设备已列入装备,但是仍然没有建立好一套完整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不能很好的落实岗位责任制,使档案从收集、整理、备份等一系列工作缺乏制度化约束。
2.档案信息化、科学化管理程度不高
目前虽然普及了档案电子信息化管理,但是系统中仍然有很多方面不完备,甚至没有建立、建全起农机统计信息网络系统,不能很好的为农机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数据分析。
3.上级领导对农机档案管理重视不足
当前,各地区普遍缺乏专业的农机档案管理人员,有些地方对档案管理专业性存在认识不足,甚至出现无专人员管理或临时代管现象,造成农机档案缺失,而专职管理农机档案人员,大多数都不是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参加过甚至很少参加任何业务培训,不熟悉档案工作的业务流程,有的出现领导重视不够,人动频繁,造成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借出档案不能及时归档现象。这些人为造成了档案材料的不完整性和不确切性。
三、农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单位领导重视不够
目前,很多地区的档案管理工作分工不明确,领导不够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出现兼职管理,无人管理,多人管理,岗位变动频繁,加上管理人员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导致农业机械档案管理混乱,出现档案丢失,查询困难的局面。
2.档案信息没有完全发挥作用
农机档案为农机人事工作和经济建设服务,多数是被动提供信息,查阅的大部分内容是农业机械的自然情况、购买者信息、补贴信息等,为农机工作决策提供依据。受传统观念影响,提供利用档案主要是坐等上门服务,缺乏主动参与意识。
3.管理维护水平较低
有的农机档案管理人员因信息更新不及时而不全面,需要与档案进行核对后才能确认,一旦工作不细就形成了错误信息,上级系统单位对农机信息应用较少,只能做一些简单查询。到目前为止,统计报表之类的工作还没有成熟的参与到农机电子档案管理中去,而与农机工作的综合评价等工作联系不紧密。主要原因是信息系统不够完善,信息功能不够强大。
四、加强农机电子档案管理的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在设计归档范围、分类标准、立卷要求、移交手续、工作职责及保管借阅、记录统计等方面监理缱绻农机档案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农业部“三个规范”的要求建立农机档案室,实行“谁负责,谁签字”的原则,确保档案内容规范、完整。
2.加强基础建设,强化环境管理
加强农机电子档案管理的电子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照相机复印机)等办公器材的管理,确保硬件设施以及软件提档升级,档案室内需具备灭火器、防虫剂等专用档案管理用品,切实做好防盗、防火、防水、防蛀工作,保证了农机监理档案的安全。
3.定期开展档案清查,确保档案真实完整
在加强源头管理的基础上,定期对所有农机监理业务档案进行全面检查、清理、整理,及时对存在的问题、缺少资料的档案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机械及其驾驶(操作)人员总台账和分台账。
4.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电子档案台账
将农机驾驶员、农机车辆转入、过户、变更等档案信息全部实行系统微机化管理,不断快速完善软件系统建设升级改造,确保纸质档案、电子档案信息完整相符。
即将过去的20*年,是我镇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加快发展的一年,也是破除万难、创新机制、农业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镇农业工作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区委九届五次全委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年我镇的农业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理清思路,科学部署09年农业工作。刚才,王浩同志已全面客观地总结了我镇今年的农业工作,并就明年的农业工作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安排和部署。下面,我代表党委、政府对同志们提三点希望:
一、正视成绩,认清形势,找准农业工作的痛点和难点
今年,算是个多灾之年,年初的冰雪灾害、5.12汶川大地震、5.28特大洪涝灾害给我镇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的损毁,给我镇的农业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是,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镇的农业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呈现出以下几个亮点:
(一)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项目首次落户我镇,实现了我镇农业综合开发历史上零的突破。整个项目总投资270万元,通过修建便民路、蓄水池、路带沟、沉沙凼、连户便道等形式切实有效地改善林地村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饮水工程相继启动,使老百姓“饮水难”问题得到有效地改善。白岩隧洞顺利贯穿,白岩供水工程、城镇供水改造工程和场镇堤防整治工程相继启动,整镇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即将实施,系列饮水工程的实施切实地解决了老百姓饮水难的问题,并使用水的质量得到了保证
(三)畅通工程的有序推进,切实改善了老百姓“行路难”的状况。光明大桥顺利竣工通车,中心校到黄矛岗段公路油化工程已经完成,毛双公路建设基本完工,光明公路改扩建工程已经完成了2公里油化建设,在凉风村、田坝村、双坝村、坪坝村、光明村修建水泥便道共计1.6万米,大大改善了我镇非常突出的行路难问题。
(四)农副产品喜进超市,前景看好。重点扶持的集星农产品公司的山药种植基地扩大到150亩,其“东泰玉延”牌山药面已经通过质监局qs论证,进入重庆联佳超市火热销售。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镇当前农业工作面对的形式依然十分严峻:一是基础设施仍然落后。我镇是煤电化基地建设的主战场,项目建设成为我镇资金投放的重心,使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足够的资金作基础和保障,大部分设施陈旧老化,与我镇煤电化基地建设极不配套;二是社会矛盾依然突出。伴随着煤电化基地建设的强势推进,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镇的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征地拆迁、采空农赔、电厂污染等矛盾复杂交织,成为当前影响我镇乃至全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三是人饮工程中存在着“强买强卖”的现象。老百姓服务大局的意识薄弱,优化发展软环境势在必行。
上述问题严重制约着我镇农业发展的进度和质量,成为了我镇农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对于上述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突出重点,强势推进,力促农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围绕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明年我镇农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区委九届五次全委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资金跑上力度,加快土地流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森林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围绕工作思路,2009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大跑上力度,争取上级配套资金支持。要高度重视农业项目申报和争取,加大农业项目争上力度,对拟申报的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和谋划,把前期工作做深做透;要利用各种关系,加大跑上力度,争取更多的上级配套资金支持。
(二)加快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以订单农业、公司加农户、土地转包租用等方式,加快土地流转速度,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进一步扩大生态鱼养殖规模,打造凉风生态渔村;进一步扩大山药种植面积,壮大山药企业;进一步扩大柑橘种植面积,发展林地柑橘专业合作社。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解决饮水难和行路难问题。以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为契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解决全镇饮水难和行路难问题。实施好投资整镇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场镇及新村供排水改造工程,加大便民路修建和农村公路修建的实施力度,做好城市堤防工程的监管工作。
(三)认真实施森林工程,打造绿色宜居关坝。一是充分利用标语、广播、电视、专栏等形式加大森林工程宣传力度;二是精心打造凉风绿色小康村品牌;三是分步骤按计划完成低效林改造、生态林和苗圃建设的任务。
(四)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要扩大凉风鱼、林地柑、兴文菜等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的规模,加强经营管理,树立起我镇农产品的品牌形象。
三、鼓足干劲、真抓实干,务求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当前我镇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同志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的责任意识,尽已所能,实干巧干,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大干促大变,努力形成全镇上下积极创业、奋发有为、勇于创造的良好局面。
机关农业服务中心和各村(社区)一定要尽快制定工作措施,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将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促使大家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确保09年农业工作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全区种植业结构调整重点围绕水稻、油菜等两大作物,以提升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和突破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瓶颈”为主攻方向。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区农业机械化发展仍存在诸多“短板”,亟待解决。从作物上看,油菜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仍然偏低;从环节上看,虽然耕整地环节机械化水平较高,但部分作物的播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等环节机械化水平仍然滞后;十四五“期间,我区的农业机械化主要着眼点要放在两大农作物机械化生产的全程发展,解决从“重量”到“重质”问题。
2.全面机械化。
目前,我区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不高,行业发展“痛点”集中表现为: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机产品结构性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发展不平衡,如耕种环节机械化水平高、收获环节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高、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低。
实现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是农机行业最重要的目标导向。为实现这一目标,“十四五”期间我区应努力突破油菜等作业瓶颈,进一步提升水稻机插、油菜机收水平,实现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由种植业向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加工业领域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加快农机化进程,实现农业的全面机械化,注重种植业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才能保证我国农业和农机的长足发展。
省政府办公厅作为淮阴区“五方挂钩”和刘老庄片区帮扶牵头单位,两年来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赋予的政治责任,始终坚持把挂钩帮扶淮阴区脱贫致富奔小康列为重点工作之一。在各方有力支持下,办公厅两年来直接争取和筹集资金超过4500万元,帮建和协调各类项目50多个,使淮阴区特别是刘老庄片区的经济社会得到显著发展,刘老庄乡面貌焕然一新,3个省定经济薄弱村达到新“八有”,直接挂钩的南营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达到30多万元,所有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都超过4000元,老区人民正昂首阔步行走在脱贫致富、梦圆小康的康庄大道上。
精选项目重造血
在农业发展方面,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引导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省政府办公厅着力提高淮阴区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在刘老庄乡11个村场均建立农机耕作服务社,积极筹集资金为他们配备了联合拖拉机、旋耕机、收割机、切草机、条播机等30多台(套),增添了200多万元的村集体资产,实行“五统一”,即统一配种、统一耕作、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分配,利用规模优势降低生产成本,仅此一项每村每年就可增收节支3万余元。同时,还着力改善农业种植结构,支持能人大户选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发挥帮扶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和对其他村民的示范带动作用。
在工业发展方面,省政府办公厅提出把刘老庄打造成“光伏之乡”,积极协调各方,建设深圳能源二期11兆瓦地面光伏电站亿元项目,立体利用鱼塘、沟渠和屋顶实现“渔光互补”。自筹并争取帮扶资金1200万元建设1.5兆瓦屋顶光伏项目,充分挖掘村民小区屋顶资源实现“母鸡下蛋”,两个光伏帮扶项目每年可产生收益200万元左右,既增加了刘老庄乡所有村特别是三个省定经济薄弱村的集体收入,又解决了低收入农户增收难题,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刘老庄乡主要负责人表示,这是历年来最好的帮扶项目,为他们留下了“生蛋的老母鸡”;筹集资金100余万元,帮助南营村建设2个共2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及其附属设施,引进日用品生产项目,带动本村近30个富余劳动力就业,每年还可产生租金近8万元和相关税收分成。
培基固本促跃升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在坚持精准帮扶的同时,努力将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淮阴,各种要素资源汇聚到淮阴,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对扶贫开发的辐射带动能力。
在服务重大项目方面,参与招引并服务百亿元的山东金岭集团盐化项目,协调20多个省级部门评审,帮助建设热电联产机组项目,促进地方盐化产业转型升级。跟踪服务省里专项安排的5000万元13个高效农业产业项目,帮助协调解决难题,项目已基本建成并将陆续产生收益。帮助码头镇争取有关陆上和水上多个油气站项目,增强区域公共服务和招引项目承载能力,并协助其成功创建省卫生镇。
在争取资金方面,积极向上争取区财政周转金,帮助区里解决运行紧张的矛盾。争取落实刘老庄、古寨乡等美丽乡村项目4个、资金 1070万元,对有关乡镇的基础设施和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提档升级,特别是码头镇美丽乡村项目特色明显,成为周边地区婚纱摄影理想取景地,品牌效应已逐步显现。争取中央财政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资金250万元,发展农产品电商和生态旅游项目,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与农产品质控体系建设,有机融合电子商务与旅游产业,淮阴区本土特色农副产品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帮助片区徐溜镇争取省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92万元,发展相关基础设施,培植高效农业,农业产业园集聚能力不断增强。
在化解要素瓶颈方面,利用淮阴区全省土地管理改革试点契机,帮助协调农民宅基地农转用、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事项,破解发展中的土地资源瓶颈。此外,向上协调保留并迁移京沪高速旁两座高炮广告牌,争取相关经费20万元,每年产生广告收益近20万元。
盯着“痛点”下苦功
减少相对贫困任重道远,“十三五”工作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削弱,要在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中优先考虑扶贫、制定改革举措重点倾斜扶贫、体制机制改革有效服务扶贫,部门和行业制定出台改革政策都应把扶贫工作纳入进来。几点建议:
一是有关基础设施问题。新一轮精准扶贫中,水电路房等长期制约扶贫的短板要继续作为政府扶持解决的重点,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释放有效需求。在扩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覆盖面,因地制宜解决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的基础上,还要科学预测、合理规划,充分考虑到将来集中居住的可能,避免刚建成不久就拆除和荒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二是有关帮扶资金问题。针对以往涉农、帮扶资金 “撒胡椒面”现象,应整合相关资金,按照省级“管总量不管结构、管任务不管项目、管监管不管实施”的原则,将权力下放到县级,按规划整合使用,集中力量办大事。根据精准扶贫的需要,可把上级下达的扶贫资金统筹使用,及时变更已不具备实施条件的项目,只要不挪作他用和,审计检查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为完成任务而导致帮扶资金低效甚至无效使用。
三是有关经营方式问题。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要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引导贫困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生产工具、农业设施等参股到合作社、龙头企业,政府统筹投入的扶贫资金折股量化到贫困户。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采取包干方式参与扶贫。探寻切口适当的改革,唤醒沉睡的资源和闲置资产,降低社会资本进入扶贫领域的门槛,分散农户经营的风险,使贫困户享受到资源和政策收益,并在自觉融入大市场、大生产中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
近日,由央广网、一亩田和天天果园、味道网联合举办的“互联网+农业的路径和变革”论坛在北京举办,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王小兵、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张新红、一亩田副总裁兼研究院院长高海燕、天天果园副总裁陈嘉杰等嘉宾出席,共同探讨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农业的发展路径和机遇。
王小兵: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王小兵在论坛上表示,“互联网+农业”是要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其根本是要提高农业产业的竞争力,要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给农业现代化的加快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要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改造传统农业,要用现在的管理理念价值链、供应链来武装整个农业产业,要对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进行全面对接。”王小兵首先用“三个要”对“互联网+”做出了诠释,在他看来,“互联网+农业”就是要把农业加到整个互联网行业当中,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在生产方面,互联网+物联网。打造智慧农业,提高农业的自动化水平,通过农业生产环节来治理农业生产相关的环境因素, 通过对农业的生命体本身进行信息搜集处理,实现农业的自动化控制。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发展节能、节水、节肥、节药、节劳动力等节本增效的互联网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
二是在农业流通方面,互联网+电子商务。主要是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电子商务。王小兵强调,农业的电子商务不能简单理解为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或者购买生产资料,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以消费为导向的农业产业体系,即要从过去的“以生产为中心,农民生产什么卖什么”,转到“消费者需要什么我们生产什么”的模式上来,从根本上解决未来城市居民的购买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不同主体扮演着不同角色,也发挥着不同作用。在国家“互联网+”战略的带动下,一亩田、天天果园等农业电商企业异军突起。农业部门要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把区县市经营主体和京东、阿里、一亩田等大型电商平台进行有效对接。
三是互联网+农业大数据。从管理上提供科学的决策,真正实现靠数据说话,增强政府、企业和生产者决策的科学性。
四是互联网+农业信息服务。农业部目前正在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去年已经在全国10个省、22个县进行了信息农业试点。把农民所需要的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和腾讯企业服务集于一体,把每个服务站作为一个线上线下结合的关键点来扶持。我们计划今年继续试点,从明年开始进入整体推进,准备在“十三五”期间把全国的58.8万个行政村连接形成一张大网,其实这张大网也是一个农业的大数据。
“互联网+农业会催生出很多我们想象不到的产品、产业、企业和商业模式。一亩田就是一个典型。未来还会催生更多的互联网工业企业,农业大数据企业以及国外电子商务企业等。”王小兵说:“整个互联网的企业最终都是服务,服务才是产业互联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互联网+农业”的未来发展,王小兵表示,整个互联网+农业未来的前景是美好的,希望农业能够搭上“互联网+”这趟列车,飞奔起来。
张新红:互联网+农业 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在本次论坛上,谈及“互联网+农业”的关键,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张新红用一个词进行了高度概括:融合。在他看来,互联网发展至今,有多种多样的属性:技术、网络、基础设施、渠道、媒体、产业、思维等。在这么多的属性中,不能习惯用哪个就把哪个加进去,而且,互联网一直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未来会有更多功能、更多属性,应该都储备进去,这样才算是完整意义上的“互联网+”。
对于“互联网+”的对象,张新红表示,“互联网+农业”就是要把互联网的所有属性及功能与整个农业生态体系的环节进行全过程的、全要素的、全面的融合。
张新红提到,在讲“互联网+”的时候,千万不要只盯着互联网,因为我们在讲“互联网+”的时候,实际上指的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这就不单是互联网能够简单代替的。张新红分析,这些信息技术可以分三个层次,首先互联网本身,互联网本身除了我们刚才说的具备这么多的属性和功能之外,还要注意一点,那就是互联网本身也在发展,它永远处在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其次,除了互联网之外,还有包括计算技术、网络技术和工艺技术等在内的一系列新技术都在大力发展,也正因如此,技术仍然在快速变化,而且正在不断孕育新的重大突破。此外,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智能机器人等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在考虑“互联网+农业”的时候也必须把这些技术层面的因素考虑进去,并清楚意识到这些技术的未来发展可能带给我们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互联网+农业’其实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发展全面融合的一个过程。而这些技术的创新应用在突飞猛进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互联网+农业’,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张新红表示。
高海燕:互联网如何重构农业生态体系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农业正在被重新定义。一亩田副总裁兼研究院院长高海燕认为,“互联网+农业”主要体现在对农业生态体系的重构上。未来农产品电商发展趋势将由平台型主导,因为其商品品类较多,交易规模较大,服务能力较强,如结算、物流、标准化、信用等,平台实际上是交易服务商,平台越强其获得的交易能力越强。
高海燕介绍,一亩田集团以“互联网+农业”的B2B模式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主要提供农产品产销对接服务,撮合买卖双方完成交易。目前一亩田平台活跃的大宗采购商达22万个,在线供应商达210万个,每日有效信息量30万条,农产品品种达到1.2万种,涉及国内1972个县市,覆盖国内产地1.3亿农民。截至今年6月10日,一亩田每日平均交易金额达2.5亿元,峰值达2.8亿元。日影响交易额达8亿元。从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6日,一亩田累计交易金额突破100亿元人民币。行业观察者预计一亩田今年平台交易额将突破1000亿元。
“一亩田决不做弯腰捡钱的事,我们朝着规模一路狂奔,我们以帮助农民卖农产品为起点,但不是贸易商的模式,在交易额未达到1万亿之前,一亩田选择不盈利。我们是为了形成规模以后,来创新农业市场的规则,重新来调整这个行业的生态环境,提供一个类似于公共服务的平台,为中国真正现代农业服务。当一亩田交易额达到万亿时,开始释放标准,制定农产品流通领域新秩序。”
“不可否认,今天的农业市场生态确实存在问题,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流通效率低下、食品安全问题严峻等,具体表现在农产品滞销。今年5月,广西、安徽等地西瓜发生严重滞销,6月底,陕西周至大量油桃滞销,果农无奈倒进河道。”高海燕称一亩田拒绝滞销,总体上有这个能力,但不能说100%有这个能力。数据显示,从今年年初至今,一亩田已经利用互联网在全国解决滞销事件60多起。他认为,当前农业领域的滞销本质不是生产过剩,而是信息短缺直接导致的,互联网大数据带来的海量数据分析,将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滞销、卖难、买贵”问题。
此外,农业还面临着融资难、物流难等问题,高海燕指出,信用上的短缺使中国农业与金融相离很远,而没有资本和金融的流动根本不能迎来农业现代化时代。有责任有能力有效率的第三方平台才能通过利诱机制来遵守规则;对农产品电商而言,最后一公里和冷链物流是两大痛点问题。大家普遍认为,最后一公里,农村缺运力,冷链物流,农村缺设施。对此,高海燕有不同看法,他表示,农业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业务不对称的问题,本质上是我们业务规模和物流形态之间不匹配,业务规模的利润不能覆盖物流的成本,这才是核心,而并非设施的短缺。
“一亩田作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平台,我们对市场的认知从来不是来自带有空调的办公室,而是实践。我们队伍70%的人力资源都投放在农村,我们也可以叫做‘脚上沾有泥巴的电商平台’。高海燕激动地说:“ 一亩田为中国现代农业而来,为创建中国农业的新文明而来,希望能够通过‘互联网+’真正实现生产智能化、产品安全化、流通高效化。”
陈嘉杰 :生鲜电商现在要降价,提升用户体验
生鲜电商一度被誉为电商的最后一片蓝海,围绕这个市场的争夺也日趋激烈。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生鲜电商已达4000家,支撑4000家生鲜电商的是背后巨大的消费市场。
对于“互联网+农业”,天天果园副总裁陈嘉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互联网和农业像恋爱中的男女,当双方都发展成熟后,自由恋爱一定能有好结果,尽量别“父母包办”。
现在生鲜电商很火、投资很热,但众多生鲜电商中鲜有大量盈利,几乎全部在亏损。“盈利是分分钟的事,但不是现在要考虑的,目前要做的是降低价格,提高用户体验”,对于未来天天果园的盈利状况,陈嘉杰显得很自信。他介绍,做生鲜电商没有捷径可以走,天天果园用6年时间打造了独有的“综合供应链”体系,从商品的源头挑选、运输、存储、配送、售后等环节均进行严格控制,这套标准也是目前国内生鲜电商的最高门槛。
“天天果园跟今天来的很多公司都不一样,我们更偏向于消费者,更偏向于互联网,很多人说我们是水果搬运工,其实做个合格的搬运工挺不容易的,我看到99%的生鲜店真的只是搬运工而已,不会考虑去做供应链,不会把这么多的链条和国内的这些生产商做分享,我们觉得合格的搬运工应该是对上游用户,包括下游都起到积极的作用。”陈嘉杰表示,天天果园是一个桥梁,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和国外的农场协会建立了很好的关系,也清楚地了解了国外农业的产业化程度。通过学习,天天果园正在把这些好的经验复制到国内,将好的种植技术引进国内,提升国内产品的品质。
返乡下乡人员在选择项目时,要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大目标结合起来,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开展。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当地资源和自身优势,做到“三个对接”。
主动对接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积极发展规模种养业、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发展农产品烘干、贮藏、保鲜、净化、分等分级、包装、营销等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引导开发营养安全、美味健康、方便实惠的加工食品;主动对接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升级版农家乐、采摘园和休闲农业聚集村,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产品和服务档次,把r业打造成养眼洗肺、健康养生的幸福产业;发展农村电商、文化创意、养生养老、中央厨房、农村绿化美化等生产性生活业和各类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主动对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生产接二连三,三次产业互动,形成良好的产业分工和利益分配关系,让农民参与产业发展并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
返乡下乡人员咋创?
在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上,返乡下乡人员可以与农民合作,创办、领办农村合作组织,通过承包、租赁、入股等方式,不仅要自己富起来,也要带动更多农民富起来;也可以利用农村电商平台,开展网上创业;还可以与其他农村经营主体(包括企业、村集体、合作组织)合作,创办农业企业和各类相关产业,成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引领者;还可以通过开展网上营销,打造特色品牌等赢得市场、分散风险,形成创业创新的命运共同体。
返乡下乡人员注册登记该咋办?
目前各地正在落实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和“先照后证”改革,在现有“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成效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三证合一,是指把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这“三证合一”。
五证合一是指,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一”登记制度。一照一码是通过“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结果互认”,将原来由三个部门(工商、质检、税务)分别核发不同证照,改为由工商部门直接核发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并将办理时限由8天缩短至3天以内。首先,可以在县里设立的返乡下乡创业“绿色通道”享受办理登记等程序的便利服务,如果在创业园区内创业,既可以享受工商等部门直接到园区集中办理证照等服务,还可以申请得到政策咨询、创业辅导等服务。其次,可以享受“五照合一”和“一照一码”的优惠政策。还可以结合当地的法律法规,享受简化创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登记等服务。第三,可以享受对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免收登记类、证照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优惠政策。有了这些政策,只要有到农村创业的想法并付诸实施,就能够得到很多方便、实惠的开业登记服务。
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咋贷款?
到农村创业最大的痛点之一就是融资。过去,银行不愿意为其发放贷款,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抵押物。现在,承包经营的土地、或者流转到手的土地经营权,包括农业设施、农机具等,基本上都可以作为抵押物在银行获得贷款。
全国正在推进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目的是把土地资源盘活为土地资产,加上房屋、宅基地、农业设施、农机具等,通过这些“资产”的抵押,可以到银行获得贷款。国办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留学回国人员、青年、妇女等人员创业的财政支持政策,要向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延伸覆盖。把返乡下乡人员开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所需贷款纳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
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在税收上有啥优惠?
在农村金融方面,自2016年5月1日起,在营改增试点期间,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由银行业机构全资发起设立的贷款公司、法人机构在县及县以下地区的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收入,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3%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对中国农业银行纳入“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的县域支行提供农户贷款、农村企业和农村各类组织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3%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及其各分支机构提供涉农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3%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2016年12月31日前,对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对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和中国扶贫基金会举办的农户自立服务社以及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独资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从事农户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自2011年1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对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实行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对符合条件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递延纳税等。
年应纳税所得额30万元以下的小型微利企业均可依法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并将于今年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把上限提高到50万元。四是在创业就业方面,明确对符合条件从事个体经营的人员,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用地用电有啥优惠?
在征得村集体的同意后,可以采取入股、合作、租赁等形式来使用农村集体土地进行创业;可以使用自己在农村的住房或者其他农民闲置的房子和院子来发展农家乐;如果在农村没有住房,只要符合农村宅基地管理规定和相关规划,允许与当地农民合作改建自住房;如果创办的企业需要建设农业配套辅助设施用地,可以在县级人民政府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进行申请,因为新增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要用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可以利用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和和厂矿废弃地、砖瓦窑废弃地、道路改线废弃地、闲置校舍、村庄空闲地等地进行创业;如果创办的项目属于农林牧渔业产品初加工范围,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以在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的基础上,再打一个七折优惠。
用电方面,创办的企业从事农业、林木培育和种植、畜牧业、渔业生产、农业排灌用电以及农业服务业中的农产品初加工用电,包括对各种农产品进行脱水、凝固、去籽、净化、分类、晒干、剥皮、初烤、沤软或大批包装以供应初级市场的用电,都算作是农业用电,可以按照农业用电来算电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