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4 09:28:4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审计问题汇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审计取证单》参考格式清晰明了,所包含要素清楚准确,但基层审计机关在审计实践运用时,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探析。
一是“审计(调查)事项摘要”所包含内容问题。一种观点是,对审计证据进行罗列、汇总,将有关存在问题隐匿其中,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再予以反映;另一种观点是,对审计证据进行归类、计算、分析,并阐述存在问题事实、数据及违反的法律法规、定性结论。
二是审计取证单所包含事项问题。一种观点是,审计取证单要一事一稿;另一种观点是,审计取证单虽然对审计证据进行了汇总分析,但可以包括多个问题、多个事项。
三是审计取证单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签字问题。一种观点是,由证据提供者签字;另一种观点是,由证据提供单位负责人签字。
四是审计取证单的运用问题。一种观点是,并不是所有审计事项都要用审计取证单进行取证;另一种观点是,所有审计事项都要用审计取证单进行取证,每份审计工作底稿都要附审计取证单。
笔者认为,判断某个观点的正确科学与否,一看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准则规定;二看在遵循第一条的基础上,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更有利于开展工作;三看审计实践的检验程度。
一、关于“审计(调查)事项摘要”所包含内容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国家审计准则)第九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审计事项比较复杂或者取得的审计证据数量较大的,可以对审计证据进行汇总分析,编制审计取证单,由证据提供者签名或者盖章。”这就是说,“审计(调查)事项摘要”所包含内容主要是对审计证据进行汇总分析。笔者认为,汇总、分析这两个词汇,既可以作为平行关系,也可以作为递进关系,可根据审计实际情况,对审计证据进行汇总或者进行汇总分析。至于是否要阐述存在问题事实、数据及违反的法律法规、定性结论,笔者认为,有些审计取证单可以阐述有关事实及数据,因为那是对审计证据进行归类、计算、分析的结果,有必要让被审计单位知晓,充分听取他们的解释和说明,并根据新补充证据情况,确定是否对审计取证单有关内容进行修改、完善;违反的法律法规、定性结论,是审计工作底稿的主要要素之一,国家审计准则并未要求在审计取证单中予以阐明,笔者认为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二、关于审计取证单所包含事项问题
笔者认为,一份审计取证单包含一个事项还是多个事项,要根据审计工作实际情况而定。对于证据齐全、问题明确、思路清晰的审计(调查)事项,要尽量做到一事一份取证单,这样便于问题的定性处理,便于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而对于一些疑点问题,由于被审计(调查)单位的行业、专业非常宽泛,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受限,而查询、学习等都需要一个过程,单凭被审计(调查)单位有关人员的解释说明,不足以让审计人员准确界定自己的专业判断是否科学、合规、准确,加上时间有限,也不能等问题弄明白了再来取证。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打破常规,尽可能对所有发现的疑点问题及相关证据进行取证,然后再利用足够时间进行汇总、分析、计算、提炼,对确实存在问题的事项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定性处理。
三、关于审计取证单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签字问题
国家审计准则第九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审计取证单由证据提供者签名或者盖章。而审计署下发文件制定的《审计取证单》参考格式中,是由证据提供单位负责人签字或盖章。基层审计机关在规范审计取证单时,有的使用前者,有的使用后者。笔者认为,证据提供者的范围较大,包括证据提供单位负责人。之所以在《审计取证单》参考格式中规定由证据提供单位负责人签字或盖章,其中一个原因应该是基于以下考虑:审计取证单是在审计事项比较复杂或者取得的审计证据数量较大时,对审计证据进行汇总分析的基础上编制的,这些证据提供者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多个人,对于审计人员汇总分析的情况,某个证据提供者可能知其一不知其二,而证据提供单位负责人则对全面情况比较了解,其政策理论水平较高,能够对审计取证单有关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说明。这样,一方面充分听取了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加深了双方的沟通和交流,另一方面,也有效降低了审计风险,提高了审计质量。有些基层审计人员认为,由证据提供单位负责人签名或盖章比由证据提供者签名或盖章,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审计取证难度,这种情况在审计实践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至于执行哪种签字或盖章格式的审计取证单,基层审计机关已根据审计署要求进行了规范。
四、关于审计取证单的运用问题
本文设想了新的审计报告互动教学法,该方法要求教师准备四组审计工作底稿资料,要求学生在课前一周仔细阅读所给审计工作底稿资料,并按组完成应做的汇总表、试算平衡表、审计报告初稿、会计报表注释初稿,并经小组内项目经理复核、小组内项目合伙人复核等整套流程。课堂上由学生PPT展示介绍各小组所做工作底稿及审计报告初稿及会计报表注释初稿,再由教师作为总审一一点评,提出总审意见,最后由小组再修改后上交教师。
【关键词】
审计报告;互动教学;小组合作
一、引言
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往往要学到《审计学》这门课,而《审计学》这门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审计报告,在审计报告的教学中运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从理论上了解在哪种情况下出具:无保留意见我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也能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互动掌握审计报告的实际编制方法;更能通过学生的演讲展示,使每个同学都留下深刻印象。
二、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教学前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由教师搜集四组可能出具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公司的审计工作底稿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四个公司各科目的审计工作底稿;四个公司各科目的调整分录、未调整分录、重分类调整分录;审计计划、风险评估、控制测试的工作底稿;以及公司基本资料。
三、学生预习及教师指导并监控
在教学开始前将学生分组,每组5人左右,每组设组长———项目负责人,副组长———项目合伙人,将教师所准备资料提前一周下发给各组学生,要求学生们仔细阅读,并要求第一做出:账项调整分录汇总表、重分类调整分录汇总表、未更正错报汇总表、列报调整汇总表;第二做出:利润表试算平衡表、资产负债表试算平衡表;第三做出:重要事项概要汇总表;第四做出:审计报告;第五做出:会计报表附注。上述工作完成后由组长———项目经理复核工作底稿并修改、副组长完成项目合伙人复核工作底稿并修改。要求每组做成PPT。上课前教师应通过微信或QQ与学生及时沟通,解决学生自学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达到监控过程和进度的目的。
四、课堂上分组展示演讲及教师总审计点评
第一,上课时,教师简要介绍审计工作底稿汇总的基本方法、审计报告编制的基本方法。第二,由各小组上台汇报演讲,演讲的内容应包括:公司基本情况、风险评估的情况、账项调整分录汇总的情况及理由、重分类调整分录汇总的情况及理由、未更正错报汇总情况及理由、列报汇总调整情况及理由、利润试算平衡表及资产负债表试算平衡表、审计报告初稿及会计报表注释初稿。第三,由各小组长介绍项目经理复核情况,副组长介绍项目合伙人复核情况。第四,由教师作为总审对各组工作底稿及PPT演讲进行总审点评,并列明所需改进的地方,由各小组课后再修改,并完成正式审计报告及会计报表注释,连同修改后的审计工作底稿一并交给教师作为评定教学效果的依据。
五、结语
【关键词】审计报告;互动教学;小组合作
一、引言
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往往要学到《审计学》这门课,而《审计学》这门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审计报告,在审计报告的教学中运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从理论上了解在哪种情况下出具:无保留意见我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也能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互动掌握审计报告的实际编制方法;更能通过学生的演讲展示,使每个同学都留下深刻印象。
二、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教学前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由教师搜集四组可能出具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公司的审计工作底稿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四个公司各科目的审计工作底稿;四个公司各科目的调整分录、未调整分录、重分类调整分录;审计计划、风险评估、控制测试的工作底稿;以及公司基本资料。
三、学生预习及教师指导并监控
在教学开始前将学生分组,每组5人左右,每组设组长———项目负责人,副组长———项目合伙人,将教师所准备资料提前一周下发给各组学生,要求学生们仔细阅读,并要求第一做出:账项调整分录汇总表、重分类调整分录汇总表、未更正错报汇总表、列报调整汇总表;第二做出:利润表试算平衡表、资产负债表试算平衡表;第三做出:重要事项概要汇总表;第四做出:审计报告;第五做出:会计报表附注。上述工作完成后由组长———项目经理复核工作底稿并修改、副组长完成项目合伙人复核工作底稿并修改。要求每组做成PPT。上课前教师应通过微信或QQ与学生及时沟通,解决学生自学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达到监控过程和进度的目的。
四、课堂上分组展示演讲及教师总审计点评
第一,上课时,教师简要介绍审计工作底稿汇总的基本方法、审计报告编制的基本方法。第二,由各小组上台汇报演讲,演讲的内容应包括:公司基本情况、风险评估的情况、账项调整分录汇总的情况及理由、重分类调整分录汇总的情况及理由、未更正错报汇总情况及理由、列报汇总调整情况及理由、利润试算平衡表及资产负债表试算平衡表、审计报告初稿及会计报表注释初稿。第三,由各小组长介绍项目经理复核情况,副组长介绍项目合伙人复核情况。第四,由教师作为总审对各组工作底稿及PPT演讲进行总审点评,并列明所需改进的地方,由各小组课后再修改,并完成正式审计报告及会计报表注释,连同修改后的审计工作底稿一并交给教师作为评定教学效果的依据。
五、结语
5月中旬来到公司接到的第一个项目是交通二公司的内部审计,审计中对于程序处理,流程的操作都是一窍不通,所以我集中精力把业务做到更多更细,其整理底稿的工作也汇总了很多,但是由于底稿整理消耗的时间太多,对于整体的流程并未全部参与其中,时间总是觉得不是充足,有力不从心之感。得到的结论:对于时间的合理分配应该在取证时做到:涵盖全部,突出重点,划出问题,就可以了。
5月底接受小学审计,由于是所里常规的审计业务,也和同事协调要了模板,经过翻凭证,看账,抽凭,汇总底稿,整理报告,等一整套的流程下来感觉还有点意思,在其中感受到从开始到结束,每个环节的重要性是不可少的,也是在同事的一次两次的提醒与帮助下做到工作完结点。感谢同事们的帮助!
6月初开始接手交通一公司的内部审计,也是在与二公司等量工作中做了详细的抽凭,并在抽凭后汇总问题,其中强化我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汇总问题,并将其陈列于报告中,这是审计中必须具备的常规能力,我感受自己在完善和调整状态的一个过程。从6月下旬以后又接手了我从业中一个沉甸甸的项目-香河热力成本监审,其中是我和喻姐两个人负责此项目,审计的是3家公司3个取暖年度的成本,说实话,没有底,没有经验,也没有方向,经过一个很漫长的时间,到7月底我和喻姐将3家公司的基础资料做了数据整理,对于其他底稿的整理判断标准不够明确,与同事交流,与企业沟通,与委托方确认,各种途径将整理后的基础资料汇总拟定了报告初稿,在张总一次次的复核修改中8月中旬才把报告顺利交付,其中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经验及职业操守的原则性不强,缺少处理问题的果断性,不过我知道这是我需要进步的一个机会,感谢公司领导的信任与栽培。
8月下旬又是一个不平常的任务,我和朱哥在领导的委派下接手了三河市国税局委托的对两家企业的纳税进行评估,并进驻企业进行查账,计算企业的各项税种的缴纳情况,并对其收入及费用的各项开支进行了地毯式的排查,这次的业务也是对我们一种考验,也是一次学习,对于专业性知识了解不深,查账能力和复述未能达到领导及各方面认可,最后以半路收场而告终,此业务转交给张总及张路接手,可以说这一次是对我失败警钟的教育课,刻在心里不会忘记,要让这样的打击告诉自己还要不断的努力去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
9月中旬根据公司安排,我和朱哥接受了一个新的任务-霸州税务局资产清查工作,并在1周的外勤后将数据整理出报告,经审核提交,这次的任务中,清查对于结果性的要求是很严格,但对于清查时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少,由于国地税合并,资产放置位置不固定,并且设计的地点较为分散,所以最终也是以一种抽查式方式进行的资产盘点,对于盘点出问题出具报告进行说明,最终无盘盈,盘亏资产做了经济鉴证报告,并在9月底进行交付。此任务中感受颇深的就是时间紧迫,任务工作量大,改变核对方式为针对性抽查是较为合理的工作方式,事随机而动。
10月中旬繁重任务就是我们正式接手现在的工作任务-永清县农村清产核资工作,2个乡镇57个村街,进行账面资产及债权债务的清理,并和各村级进行一一核对,将清单与实际结合整理,进行解答及沟通协调各村街、乡财政、乡政府中的问题,最终将村街确认结果进行公示,此次任务中最终要就是沟通协调问题,需要时间,需要配合,需要认同,其委托方对于工作的负担总是在不断加码,录入系统也列入我们必须做的任务中,所以截至到现在我们还未将各村街结果公示完毕,但委托方的最后期限定时间为12月底,感受压力的沉重,我要更加尽力完成此次任务。
对于这几个月中,也做个其他短时间的业务,例如:机械研究所的财报审计,宏泰公司的增资外勤,美购公司经理的离任审计外勤,时间短,不在复述太多。
一 重要性水平确定的前提考虑
审计标准委员会(ISAs)《审计准则第240号(2008年修订)――“财务报告错误与舞弊的考虑及审计责任”规定,审计师确定重要性水平时一般需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①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基本情况;②审计目标的要求程度。③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变化的程度,④财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情况。鉴于错弊报源自于被审计单位、但是否重大还依赖于审计师职业判断,重要性考虑应从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师两方面人手,见图1。
二、各种错报的识别与审计处理
错报、错误的产生剖析如下:
1 已识别错报
(IM:identified misstatement)
是指经过审计师审查发现在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错报,如,某被审计单位存货总额为680000元,共301个存货项目,审计师随机抽取30个存货项目作为样本进行监盘,30个存货项目中有一项属于“已销未提”性质,而被审计单位未予结转认定,仍记人存货资产1500元。这1500元即为已识别错报。
2 推定错报
(LM:likely misstatement)
是审计师根据样本错报差额或比例推定得出财务信息总体真实数据的差额。接上例,假设30个存货项目的账面金额为84000元,审计师已识别错报数是1500元,样本错报比率为1.79%(1500/84000x100%),对存货总体总额680000元来说,通过比率估计法可推断其存在12142.86元的错报(680000x1.79%)。透过推定错报我们可以推演出其中隐含着一定的推断风险,只要采取抽样审计推断就必然存在推断风险。
3 推定汇总错报
(LAM:likely aggregate misstatement)。
是代表性样本已识别出来的错报加上推定错报再加上以前年度所有未调整的错报,即LAM=IM+LM+以前年度未调差错,如被审计单位应收账款项目总额为1080000元,共有213家客户,审计师决定对被审计单位期末余额偏大或期间交易量偏大的8家客户进行详查,这8家客户账面应收账款为648000元,即剩余205家应收账款余额为432000元。又从剩余205家客户中抽取20家进行业务函证,作为样本的20家客户账面应收账款为51875元。
审计结果是:
(1)8家大客户审计发现一家客户退回购货而被审计单位未予结转,多计应收账款1730元。
(2)对20家客户函证发现,多计收入625元,审计师将以此作为已识别错报据此推断205家总体错报金额:625/51875x432 000=1.21%x432000=5204.82(元);
(3)推定汇总错报LAM=1730+5204.82=6934.82(元)。
(4)财务报告层次推定汇总错报(LAM)。财务报告层次的推定汇总错报应等于当期推定汇总错报加上期初所有者权益推定错报,即:财务报表层次LAM=当期LAM+期初所有者权益LAM。
接上例,假定被审计单位期初有9100.49元以前年度未调整错报,那么,该审计客户财务报告层次推定汇总错报=6934.82+12142.86+9100.49=28178.17(元)
已识别错报、推定错报和推定汇总错报是被审计单位存在的真实错报或最大可能错报,被称做未调整错报或未更正错报。
4 进一步可能差错
(FPM:further possible misstatement;FPM=SR+NSR,SR为抽样风险;NSR为非抽样风险)。
进一步可能差错是由于审计测评出现偏离而形成的差错,受审计可容忍误差和审计检查风险等因素影响。可容忍误差水平类比于审计风险模型中的审计风险(AR)水平,它受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MMR)和审计师检查风险(DR)两大因素同比关系影响。在审计鉴证保证程度一定时,可容忍误差水平得以确定(如5%、7%或2%、3%),之后,审计师就要考虑审计测试误差。一般地讲,可容忍误差水平越小,意味着可容忍的重大错报水平越低,为实现同样的保证程度所接受的检查风险亦越小。
5 最大可能错报
(MPM:maximum possible missta―tement)。
被审计单位最大可能错报等于财务报告层次推定汇总错报(LAM)加上进一步可能错报(FPM),即MPM=LAM+FPM。
上述各种错报列示在审计差异调整表中,见表1。
从表中数字可以看出,审计师认定被审计单位错报数额40000元以下则不会导致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情况,40000元即为可容忍错报数额――重要性水平,而审计测算被审计单位的总体错报数为28175.76元,低于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这样,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与总体差错数就存在11824.24元的差额,该差额数值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若审计目标、审计程序、审计证据不存在问题,审计效果理想,即被审计单位错报确实低于重要性水平,那么,按一般情况下审计差错可容忍水平为5%左右,该案例的审计测试错误就有可能偏高(该案例审计测试可能错误占确定重要性水平的29.56%(11824.24/40000),说明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也不够合适,另一方面,若重要性水平的确合适,该案侧的审计测试错误数值反而衬托出审计程序设计可能不合理,审计证据不充分适当,审计效果不好,即审计师没能将被审计单位错报的真实值查证出来,需要审计师执行进一步扩大的审计程序。
三、错报、重要性与审计报告意见
传统财务审计在确定初始重要性水平时多用5%规则,如加拿大以税前利润5~10%、流动资产5~10%,流动负债5~10%、总资产0.5~2%、总营业额0.5~2%、所有者权益1~5%比例。但5%规则本身就带有极大的假设性,美国萨班斯法案302条款、404条款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财务信息有效性要求极为严格,要求确定初始重要性水平时应量、质并重,侧重质的考量,需要对如下几大方面进行考虑:①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基本情况;②审计目标,包括特定报告要求;③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④财务报表项目金额及其波动幅度等。有些国家审计确定初始重要性水平将错报容忍程度降低下来,如澳大利亚以净利润5~10%、总营业额0.5~1%、总资产的0.5~1%、所有者权益1~2%等确定。
对于审计终结阶段的重要性水平,ISA《审计准则第240号――财务报表错误与舞弊的考虑》提示如下考虑:①错报对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的影响程度,②错报对遵守债务契约或其他合同要求的影响程度;③错报掩盖收益或其他趋势变化的程度,④错报对用于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现金流量的有关比率的影响程度,⑤错报对财务报表中列报的分部信息的影响程度。⑥错报对管理层薪酬的影响程度,⑦错报对某些账户余额之间错误分类的影响程度。⑧相对于审计师了解以前向报表使用者传达信息错报的重大程度,⑨错报是否与涉及特定方的项目有关。⑩错报对信息列报的影响程度。
审计查证的各种未调整错报与审计师确定的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关系图2所示。
当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在位置a时,被审计单位的最大可能错报在重要性水平下方,审计师可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一、通过现场连接,建立审计基础数据库
审计人员在对地税征管平台有一个基本了解的前提下,现场登录“山东地税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从而获取了“基本信息库”、“征收库”、“申报库”、“登记库”及“票证库”等基础数据库,然后存储到审计人员的移动硬盘,利用SQLserver或Access软件将数据库表导入Access数据库中,初步建立起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工作环境。随后,审计人员对获取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进行检查和测试,将拷贝的地税数据与地税会计统报表、金库报表分别验证一致后,依托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处理成果共享,再根据审计分工对相应的数据进行分析、甄别,确定审计重点,从而加快了审计数据的分析处理和传递速度,实现了与地税征收、管理、申报、登记等主体业务的全流程贯通和融合。
二、围绕审计重点,搞好数据整理分析
一是对纳税人已缴入库税款的详细数据库,采用数据筛选、分类汇总、数据关联查询、分析、对比等辅助审计方法,对所有纳税人的已入库税款分税种汇总、排序,取得全部纳税人缴纳各项税款的详细资料。二是通过对欠税原始数据库进行欠税时期筛选、数据透视分税种汇总、数据关联查询等数据处理,分清欠税期限,摸清欠税规模,全面掌握地税部门陈欠、新欠税收的增减变化趋势。三是通过取得的纳税人纳税详细资料,对税源大户进行重点抽样检查,与纳税信息进行对比,找出税收增减变动的原因,针对税款整数入库现象及对流转税和城建税的对比分析,发现异常比率,确定疑点纳税户,再手工查阅征管资料,掌握其应缴各项税额,对照已入库税额,发现少征漏征税款问题,进而审查地税部门是否征收预交税、重复税和人情税、过头税等问题。四是针对近几年各地相继出台“引税”政策、相互挖挤税源、侵占其他区域税收的问题,通过入库税票数据库,对特殊单位代码进行分析和筛选,查出未在征收税务机关登记而在其区域纳税的情况,掌握挖挤侵占其他区域税收的审计线索,维护税法的严肃性。五是通过对入库日期超过限缴日期的纳税记录的分析处理,掌握延压企业税收的规模、各税种情况,查出地税部门延期积压当期税款和人为调节税收的问题。
三、抓住审计重点,开展辅助审计
(一)对少征税收的辅助审计
通过获取的入库税票数据,确定下载数据中税款的所属期,要求与纳税单位征管资料反映的税款所属期时间相一致,再通过对入库税票数据进行分单位分税种的汇总处理,取得“重点税源户征管情况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抽样分析,确定少征税收审计疑点,形成“审计疑点情况表”,作为审查地税部门是否存在少征漏征税收的重要依据。具体操作步骤是:一是对数据在6万条以下的入库数据的处理。首先用Excel的“数据透视”功能,按纳税人识别码(以下简称“单位代码”)分类汇总,单位代码作为电脑识别的唯一分类标识,用以汇总纳税人缴纳各项税款的数据最为精确。而且在户管清册表中,一个单位代码也只对应一个单位名称,利用Access数据库软件,将上述已经按单位代码分类汇总的电子表格与户管清册表格,通过连接查询功能,将与单位代码一一对应的单位名称显示出来,按顺序排列在分单位分税种表格中,使审计人员能一目了然地掌握所有纳税人缴纳各项税款的情况资料,并从中发现疑点,找出问题。二是对数据量在6万条以上的入库数据处理。因为数据容量无法在一张Excel电子表格中完成,为此下载数据时应采用选择税种分段下载保存的方法完成。对用税种分段方式下载的数据量巨大的入库数据,在操作过程中要分别对分段下载的入库数据进行数据透视和连接查询,产生若干“分单位分税种汇总表”,然后在Access查询中将各个分段税种表进行连接查询,显示各表中所有税种字段,将分开的税种合并到一张“分单位分税种汇总表”中,完成“重点税源户征管情况表”的数据处理。
(二)对欠税的辅助审计
对欠税数据库,即开票未入库数据,采用划分欠税所属日期、数据透视分类汇总等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摸清欠税规模,分析欠税成因,真实反映欠税总体概况。下载的欠税数据库应为系统中原有的开票未入库税票数据,即从审计开始年度以前存在、至下载之日止的开票未入库税票数据。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是:打开欠税数据表,找出审计期间内欠税期限比较长,从系统开始运行到下载日为止的开票未入库数据,用Excel的自动筛选功能,分清欠税时段,将新增欠税和以前的陈欠分开,掌握陈欠和新欠的规模,了解地税部门压欠管理水平,反映欠税突出、压欠力度不够的问题。
(三)对挖挤侵占其他区域税款的辅助审计
通过对入库税票数据库殊单位代码进行分析、筛选等进行计算机辅助审计,查出纳税人未在征收税务机关登记而在该税务机关纳税的其他区域缴纳税款的情况,取得挖挤侵占其他区域税款的审计线索。地税系统纳税人单位代码是按区(县)局、分局等要素有规律制定的,对纳税人而言是唯一的,计算机开票的前提是必须有纳税代码。但地税部门有时对临时发生的纳税行为以“**”开头作为特别号。对此通过入库税票数据,对单位代码中的临时编码或异常编码进行筛选,分析在“空号”中征税的原因,剔除正常情况下列入“空号”入库的纳税人,即临时建筑安装队和开具完税证集中入库的个体纳税人等因素,筛选出未在征收税务机关登记,而在该税务机关纳税的其他区域税源户,取得挖挤侵占其他区域税款的审计线索。
(四)对延期积压税收的辅助审计
延期积压税收辅助审计是对入库税票数据,利用Excel的数据筛选功能,将入库日期超过限缴日期的纳税记录进行分析处理,掌握延压企业税收的规模及税种,查出地税部门延期积压当期税款,人为调节税收的问题。基本方法是(以2003、2004年度数据为例):如打开一张2004年入库税票电子表格,关注“税款所属期”和“入库日期”两个字段,正常情况下,税款所属期为2003年1-11月份税款,限缴日期(入库日期)应该为2003年1-12月。在入库税票数据中,若发现税款所属日期为2003年1-11月的税款,入库日期显示为2004年,即可断定其入库日期超过了限缴日期。具体操作步骤:
1、筛选限缴期以内的税票记录。用电子表格打开入库税票数据库,点击“数据”选项下“筛选-自动筛选”功能,每个字段右边会出现一个带箭头的复选框,在“税款所属期”字段点击复选框,选择“自定义筛选”,设置查询条件为“不包含”2003年12月“与”“不包含”2004年,点“确定”显示筛选结果。
2、筛选入库日期超过限缴日期的税票记录。在“入库日期”字段点击复选框,选择“自定义筛选”,设置查询条件为“大于”2003年12月25日,(该日期为2003年的限缴日期),点“确定”显示筛选结果。
3、剔除查补税款情况。由于查补税收入库日期滞后,在次年入库属正常现象,因此暂时应在超过限缴入库期税票记录中予以剔除。在“申报类型”字段点击复选框,选择“自定义筛选”,设置查询条件为“正常一般”与“正常代扣”,点“确定”显示筛选结果。
4、保存为另一张工作表。将上述筛选结果复制,粘贴到另一张工作表中,取名为“延压入库税票记录”。
5、处理整理“延压入库税票记录”,分析对比延压税款情况。对“延压入库税票记录”进行分单位分税种汇总,取得延压入库税款的详细情况,并与上年同期进行对比,分析延压企业及税种等情况,掌握人为调节税收进度的原因。
(五)对未按属地征管的辅助审计
运用Excel在全系统的入库税票总表中,将“市直”和“所属税务机关”两个字段的编码进行对照分析,“市直”字段由2位数的编码组成,代表纳税人的地理区域即经营地点所在区域,“所属税务机关”字段由2位数的编码组成,筛选出地理区域和征收税务机关区域不相符的纳税人,即为未按属地征管的纳税人。
(六)对漏征漏管的辅助审计
漏征漏管辅助审计的基本方法,就是通过运用Access查询,将一个年度入库数据资料和其中的正常户管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即对两表中的“纳税人识别号”进行对照),在征管清册资料中剔除“已纳税户”、“零申报户”、“注销户”、“非正常户”,筛选出既未申报又未纳税的经营户,这些既未申报,又未纳税的经营户反映出地税局对漏征漏管户的控管环节存在漏洞,具体步骤是:
1、导入数据并调整数据类型。打开Access数据库,点击“文件”选项下“获取外部数据”,导入“入库数据表”和“正常户管清册数据表”,在Access表的“设计”状态下,将两表的“纳税人代码”的数据类型调整一致,均调整为“文本”型,建立两表之间的连接查询。
2、筛选“未入库的正常户管资料”。在Access查询中,点击“查找不匹配项查询”,按照向导提示操作,先双击“户管清册数据表”,再双击“入库数据表”,下一步选择两表的匹配字段中的“纳税人代码”,点击“<=>”符号,“在查询结果中所需字段”框中选择所有字段,指定查询名称为“未入库的正常户管资料”,完成查询,并生成“未入库的正常户管情况表”,此表中已经剔除了“注销户”、“非正常户”和“已纳税户”。
3、剔除“未入库的正常户管情况表”表中“零申报户”。将已经拷贝的“零申报情况表”导入到Access表中,将“纳税人识别号”数据类型改为“文本”型,在“查找不匹配查询向导”中双击“未入库的正常户管情况表”和“零申报情况表”,选择两表的匹配字段中的“纳税人代码”,点击“<=>”符号,生成查询结果为“未申报未纳税正常户管”的资料,点击“运行”显示查询结果。
4、生成表查询。点击“查询”选项下的“生成表查询”,对上述查询结果进行查询,重新取名为“未申报未纳税正常户管情况表”,然后再运行一遍查询结果,将新表保存在Access表中。
5、初步分析。在上述表中,发现“税管员”字段名下有“非正常”户,同时还发现有“社保”户和新登记户(未确定税管员,显示为“征收所”),剔除这些非正常因素,才能初步确定漏征漏管户。
6、剔除非正常因素。新建查询,添加“未申报未纳税正常户管情况表”,双击该表中“*”,再双击“税管员”,取消显示栏中“√”标识,条件栏内输入“<>非正常”、或“<>征收所”,运行查询结果,显示相应的记录数据。
7、再做生成表查询。点击“查询”选项下的“生成表查询”,对上述查询结果进行查询,重新取名为“漏征漏管线索情况表”,然后再运行一遍查询结果,将新表保存在Access表中。
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保持和恪守坚定执着的治立场,大公无私的道德情操,蓬勃昂扬的精神状态,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在本职岗位上勤学苦练,兢兢业业。他在部队工作期间,多次荣获优秀士兵、优秀干部等表彰,二次荣立三等功。2005年9月被武警总部评为“十五”期间审计战线先进个人。2006年转业到审计局金融审计处工作后,该同志依然保持了军人退伍不退色的作风,工作中任劳任怨,从不计个人得失,五年来,他先后参加了29个审计项目的审计工作,并负责这些项目的数据采集、分析及AO案例的编写工作。其中,他还担任了成都传媒集团、温江区农信社、彭州市国土、成都银行与成都农商行中小企业贷款调查等9个项目的审计组长,出色的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崇尚实干,狠抓落实
在审计中,同志严格按照审计工作方案的内容和上级审计机关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加班加点,按时完成现场审计工作任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审计准则》,严格规范审计工作程序。他准确把握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将审计人员的视点、领导关注的重点、财政等职能部门重视的热点、群众期盼的焦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如何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这个中心议题开展审计调查研究,做好专题分析。针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规模、投向、结构、成因和化解债务风险建议等方面进行有理有据、入情入理的专题分析,在分析中既有审计数据的有力支持论证,又有较高层次和较深理论水平的分析探讨,更有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强的审计建议,做到专题分析视角准确、思想新颖、见解独到,分析深刻,说理透彻,建议可行,成果丰富。
二、勤学苦干,认真细致
按照《国家审计准则》、《审计档案准则》的有关要求及审计署新下发的审计文书规范格式,在审计档案归集整理上追求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同志做到每卷档案内容完整、真实可靠,干净整洁,能够准确无误地记录和反映审计工作的轨迹,并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同志深刻认识到干工作除了业务知识与工作技能外,更主要的是工作态度与责任性。为此,他认真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加强自身锻炼,提高自身素质,以良好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人,做到和气、关心、体贴、温暖。工作中承担自己的责任,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对待每一项工作,负责到底,做好任何工作。对自己做到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讲诚信、肯奉献,爱岗敬业。他以不平凡心做好平凡工作,每一细节都认真仔细反复看,尽量保证不出错。几年下来,他经手事件,无一遗漏,件件有据可查,令同事与客户不得不佩服他工作的认真细致了。
三、开拓创新,爱岗敬业
工作中同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新审计技术与方法,大力开展计算机审计。债审前期,针对政府性债务审计报表表1、表2、表3明细数据单位众多,归集汇总困难,且纵向相临年度间债务人、项目数据无法校验,给填报、校验和汇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风险的实际情况,该同志利用加班时间,编写了“市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报表表1-3数据归集软件”、“市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报表表1-3汇总软件”,有效地解决了各填报单位数据归集、分组汇总及相临年度间纵向校验等问题,提高了填报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性。该方法得到了省厅的采用、转发和表扬。
在试汇总过程中,同志先期就采用了归类分析,计算机语句表达,批量复核、分析、修改的计算机审计方法,达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确保了我市上报的债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受到了省厅与特派办的一致好评。
四、舍小家为大家无怨无悔
计算机数据审计的实质就是实现高效的审计工作,准确得出正确的审计结果,实现审计工作目标。计算机数据审计是计算机技术知识与审计知识相结合的产物,查询出审计疑点数据,为进一步取得审计证据,提供基础,实现计算机审计的标准化,自动化,全面适应现代审计的特点,精确、高效地实现审计目标。
二、审计人员应具备计算机数据审计的相应知识
使用计算机数据审计必须掌握计算机软件功能。以计算机硬、软件提供的工具,实施计算机数据审计必须以计算机硬、软件及网络应用等知识为依托。灵活运用EXCEL、ACCESS、SQLServer2008、ORACLE等数据库应用软件,对数据处理形成最佳方案,达到计算机软件与审计思路的融会贯通,有效解决实际审计工作问题。
三、计算机数据审计流程及要点
计算机数据审计主要是对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档财务会计数据以及业务数据进行审计。无论是财务会计数据,还是业务数据,都能以二维表来表示,而二维表又是数据库构成的重要部分,因此在数据库中对二维表分析查询,成为计算机审计的要点。
(一)采集和转换财务会计数据、业务数据
1.被审计单位提供财务会计备份数据、审计部门具有审计专门软件及财务软件对应的转换模板。审计人员找到财务会计备份数据存放位置,通过直接拷贝方式,将备份数据直接导入审计专门软件。此类情况多现于会计软件的单机版情况或者部分网络版会计软件。
2.被审计单位使用网络版会计系统的财务软件,或者审计部门审计专门软件没有被审计单位财务软件对应的转换模板。
(1)采集被审计单位电子财务数据。审计人员可以从使用系统管理者的授权登录数据库,建立与数据库服务器连接,找到审计专门软件可以重建电子财务账套三张表会计科目表,科目余额表以及凭证表所在的数据库,以用友T3/T6为例,(code),(GL_accsum)及(GL_accvouch)分别存放会计科目表,科目余额表及凭证表,审计人员利用SQL Server的导入导出功能项,选择相应的数据源及导出的数据类型(EXCEL、ACCESS),导出以上三张表。
(2)采集被审计单位电子业务数据。审计人员可以从数据库服务器中,找到存放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数据的数据库,以用友U8 ERP数据库为例,存放业务数据的二维表主要有:SaleBillVouch(销售主表)、SaleBillVouchs(销售子表)、DispatchList(发货单主表)、DispatchLists(发货单子表)、SO_SOMain(销售订单主表)及SO_SODetails(销售订单子表)等。同样利用SQL Server的导入导出功能项,导出上述业务数据。
(二)电子财务数据及业务数据整理与验证
1.空值(NULL)处理。原始数据为空的记录值不等同于“0”,不能参加分类汇总等,数据处理过程中会被遗漏。凭证表的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若存在空值,则不能通过上述三张表的数据导入审计专门软件,故必须对部分空值进行数据清理。
2.数据的转换,确保采集数据值便于审计工作。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多样性带来了数据的不一致性,数据的转换,是为了利于审计筛选汇总计算,得出正确审计结果数据。数据的转换必须利用各种应用软件的功能,如TXT记事本数据导入EXCEL、ACCESS、SQLServer后的整理。
(三)电子财务数据及业务数据的分析审计
采集,整理并通过验证的电子财务数据及业务数据可导入审计专用软件,或者数据库SQLServer2008进行数据分析。无论是审计专用软件拟或是数据库应用软件,对于财务数据、业务数据的分析查询均需要数据库软件的支持。
1.财务数据的分析审计。
(1)审计基本的财务数据。通过数据库语言对科目表、余额表及凭证表的查询,可生成出某个会计期间的收入或者支出明细表,生成包含各级科目的汇总表,某个科目的全部会计分录,某个科目的全部发生记录等等基本财务数据。
(2)会计处理合法合规性审计。在数据库查询,会计处理是否符合对应的会计制度、准则的规定。即审查是否存在异常的会计分录,并将查出全部分录以及汇总同类问题的发生金额。例如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中,审查有无收入现金直接冲减费用(坐收坐支)会计凭证,审查有无付现支出列挂往来款项的会计分录。
2.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两者的比对分析审计。以企业审计用友U8 ERP财务软件,通过对其财务数据及业务数据导入审计人员的数据库为例。
(1)销售收入真实性审计。查询是否所有销售收入交易均是真实的,即查询每一笔记录销售收入的会计凭证(财务数据)是否均开具了销货发发票(业务数据)以及记录对应的发货记录(业务数据),查询汇总未开具销售发票或者发货单的销售记录及金额。
(2)销售收入完整性审计。发货单记录的销售货物对应的处理均是完整的,即查询每项发货单是否均开具了相应的销售发票,并做了相应的会计分录。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之间记录的销售金额是否相等,查询汇总未开具销售发票或者做出相应销售会计分录的发货记录及金额。
3.业务数据与业务数据规定标准两者的比对分析审计。
(1)业务数据与业务数据规定标准之间的比对分析审计。业务数据与业务数据规定标准两者的比对分析审计的基本思路:首先获取行业业务的规定标准数据,然后将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数据导入同一数据库。两者代码相关联后,筛选汇总得出业务数据高于业务数据规定标准的信息以及超标准金额。例如,公立医院的医疗费用,将查询审计的医疗收费数据与物价收费标准数据关联比对,审计汇总出超过规定标准收费的金额。
(2)业务数据与其他部门的业务数据之间的比对分析审计。政府部门之间采用不同的数据系统负责各自的业务,信息数据没有实现跨部门共享,以致政府部门对享受政策个人的信息掌握不完整,审计人员将各个部门的记录人员信息业务数据表格进行整理,以全面取得享受政策个体的信息,对个人是否符合享受政策的优惠作出正确判断。如民政部门的享受低保政策低保户,审计人员可从民政部门取得享受低保政策的低保人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业务数据导入数据库,在住建部门取得登记购买房屋产权登记人的购买房产的业务数据导入同一数据库,以身份证号码作为两表之间关联字段进行分析比对。审计查出是否存在购买房屋,并违规享受低保政策的低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