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经济发展的认识8篇

时间:2023-09-03 15:18:4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经济发展的认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济发展的认识

篇1

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目标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构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首先要根据中国国情设定相应的发展目标。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目标可分为阶段性目标与最终目标。

(一)阶段性目标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有13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刚超过3000美元,按照联合国标准,还有1.5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我国又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存在特殊困难。但是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的缔约方,从中国人民和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国务院总理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提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第一个阶段性目标是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这一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第二个阶段性目标可以设定为到2050年建成低碳经济社会。

(二)最终目标

从发展阶段来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高碳社会向更高一级的无碳社会发展的过渡阶段,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使经济增长摆脱了高碳排放模式,协调了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其最终目标是要增强人类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衡量指标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相对于高碳经济发展模式而言,是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权威数据表明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超过80%,因此可以用二氧化碳排放量代替温室气体排放量,作为衡量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最重要指标,具体来讲,碳排放量又可分为总量指标和单位指标。

(一)总量指标

总量指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Kaya恒等式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总量Q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人口(P)、人均GDP(GDP/P)、单位GDP能耗即能源强度(E/GDP)和单位能源供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即二氧化碳强度(Q/E),即Q=P•(GDP/P)•(E/GDP)•(Q/E)。

(二)单位指标

单位指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这是一个绩效指标。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不仅要考察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对中国来说更为重要的是要考察其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规定发展中国家为了保证自己的民生需要,以及体现共同的差别责任,是不需要承担实质性减排义务的,温室气体排放可以有一定的增量。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考虑到经济将按照一定的增长率在增长,那么中国未来温室气体排放量还是会有一定的增量,所以用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衡量指标更具有现实意义。

三、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参与主体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参与主体既不是单一的政府,也不是仅有市场微观主体企业和居民,而是由政府、市场微观主体、非政府组织等共同组成的、相互影响的多元市场主体,每一个参与主体都在其中承担不同角色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政府

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政府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这既是因为低碳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外溢性,符合中国和世界人民的长远利益,也是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符合中国的国情。政府的作用主要是指导、引导、监督和宏观调控等,具体包括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计划和发展战略,制定和完善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运用税收、补贴、信贷、直接投资等财政货币手段刺激低碳经济发展,推行低碳经济区试点工作等。[1]

(二)企业

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虽然政府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但又不是万能的和无所不包的。特别是目前中国已经不再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代,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运用市场机制来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是基础和核心。市场是供求双方进行交易的场所和相互关系的总和。企业作为市场微观经济主体之一,是低碳产品的供给方,是社会生产的主导力量,其能否按照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来进行低碳生产、节能减排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作为生产者,企业是最主要的资源使用者和环境污染者,因此在谋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应该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为此,企业要强化环境责任,按照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从材料采购、生产、包装、销售等环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定期向社会企业的相关环境信息,积极推行低碳产品认证制度等。

(三)居民

居民作为消费的主体,是另一重要的微观市场主体。有关调查显示,1999-2002年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30%是由居民生活行为及满足这些行为的需求造成的。[2]所以,只有居民实行低碳消费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低碳生产,并最终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低碳消费关键是居民要将环境保护和满足自身消费需要相结合,要改变高碳消费倾向,摒弃不合理消费,自觉践行低碳消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的损害。

(四)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是指处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社会组织。其分布广泛且深入社会各阶层,比政府能更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所以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早些时候的调查所表明的,当谈及环境议题时,人民对环境组织要比对国家政府或者公司更信任。”[3]国外的非政府组织如绿色和平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地球之友等在宣传环境保护、倡导低碳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政府和市场所不能及的作用。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如中国环境保护协会、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中华环保基金会、自然之友、地球村等民间环保组织,虽然存在数量较少、规模有限、财力困难、法律制度欠缺等制约因素,但要充分利用其来自民间、扎根民众的优势,弥补政府与市场的空缺,做低碳经济发展的践行者和引领者。

四、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施重点

低碳经济发展贯穿于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生产和消费领域的低碳化是重点。

(一)生产领域低碳化

如何实现生产领域的低碳化,许多学者认为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对此,笔者认为不能盲目地寄希望于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4]首先从产业结构来看,其变化有自然规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三产业不可能占主导,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空间有限。其次从能源结构来看,我国受 “富煤少油贫气” 的自然资源禀赋、技术、资金、收入水平等限制,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性改变。

综合考虑我国的产业发展阶段、自然资源禀赋、资金、收入水平等因素,提高能源效率是实现低碳生产的最有效途径。中国在1971-2005年间,约89%的二氧化碳减排量来源于单位GDP能耗的不断降低。[5]而提高能源效率,技术创新是关键,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值能耗,从而在能源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碳排放强度。相关学者的研究证实了技术因素对我国能源强度的变化起了主导作用,在1980-2005年间技术因素对我国能源强度变化的贡献率在80%以上。[6]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IPCC)认为低碳或无碳技术的研究规模和速度决定未来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的规模。低碳或无碳技术也称为碳中和技术,包括温室气体捕集技术、温室气体埋存技术和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等。[7]为此国家要加大对碳中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可以通过设立碳基金的方式促进碳中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市场加快其推广和应用,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促进发达国家的技术转让。

(二)消费领域低碳化

保持经济增长是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在追求的目标,没有一个国家愿意为了减少碳排放而放弃经济增长。然而人们的消费需求、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是可以改变的,即转向低碳消费方式。低碳消费是消费者以对自然、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积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但是低碳消费仅靠消费者的自觉转变将是一个极为缓慢的过程,因为消费者长期形成的消费倾向具有惯性,难以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因而需要政府和社会的积极引导。在对消费者的消费活动进行有意识、合理、科学的引导,实现消费行为的低碳化方面,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等都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政府要借助于其所特有的公信力和重要的社会职能,通过各级政府部门、学校等,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倡导低碳消费的价值理念和消费伦理,营造有利于低碳消费的社会氛围,将低碳消费转化成消费者的自觉行动。企业要向市场提供数量丰富、种类繁多的低碳消费品,还要充分利用广告等营销手段,促进低碳消费。非政府组织也要发挥政府与企业所不具有的优势,积极引导消费者进行低碳消费。

参考文献:

[1]熊春兰.低碳之路,政府先行――浅议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0(4):31-35.

[2]殷耀.聚焦城市居民“低碳生活”[N].经济参考报,2009-09-08(7).

[3]克里斯托弗•卢茨.西方环境运动:地方、国家和全球向度[M]. 徐凯,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331.

[4]潘家华.怎样发展中国的低碳经济[J].绿叶,2009(5):20-27.

[5]冯相昭,王雪臣,陈红枫.1971-2005年CO2中国排放影响因素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8,4(1):42-48.

[6]王群伟,周德群,张柳婷.影响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因素探析[J]. 统计与决策,2008(8):72-74.

篇2

关键词:遵义 会展经济 思考

会展经济与旅游业、房地产被称为世界三大无烟产业,并被赋予了“城市的面包”、城市的名片”、“城市经济的助推器”之名,是一种“绿色产业”,它是随着第三产业发展而兴起来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并极大地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也为遵义这样的中小型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遵义会展业的发展和城市发展紧密结合,能够充分发挥会展业对经济、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

1 遵义市发展会展经济的重要性研究

遵义市定位“转折之城,会议之都”,塑造具有个性化的城市品牌,也就是要发展会展经济,大力打造会展业。这是一种新的形象定位,可提升遵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营造良好的公共关系氛围。会展业的产业带动系数为1∶9,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住宿、餐饮、运输、通讯、旅游、贸易等相关收入将达到9。举办会展可以解决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就业机会。根据多次大型会展后的测算,每增加一千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就可以增加接近一百个就业的机会,缓解当地就业压力。与此同时,会展还可以促进城市经济较快的发展。遵义经济的增长过度倚重于当地的能源和资源,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压力相对来说是较大的;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工业经济中“两高一资”产品比重大,这样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制约了企业和地区经济效益水平的提高。依托红色文化旅游、绿色生态旅游、国酒文化旅游等,努力地打造“会议之都”,大力举办会议和展览,能够推动遵义第三产业的快速的发展。

2 遵义发展会展经济的条件

多数会展经济名城具有如下几个突出特点:城市的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在国际上有相当的知名度;能吸引许多参展商;相对完善的交通、通讯、涉外宾馆饭店等基础设施;多是著名的旅游城市。通过分析会展业发达城市的成功经验,可以为遵义市会展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遵义虽然在综合实力上和上述会展名城存在差距,但同样有自己的区位优势、优越的自然条件、独特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存在着很大潜力和后发优势。

2.1 遵义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遵义天气舒适,年平均气温大约在15℃左右,是人类宜居城市之一;遵义市经济文化相对发展较快,因为会址和国酒茅台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著名的“中国酒文化名城”。遵义市按照“提升转折之城,打造会议之都”的城市定位,重点打造文化旅游,国酒文化旅游,绿色生态旅游,军事文化、民族历史文化旅游等旅游品牌。遵义旅游资源富集,推出了“、四渡赤水、国酒茅台、丹霞遗产、中国茶海”五大品牌。遵义有着十分宜人的自然地理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展览组织者和会议组织者选择遵义作为会展目的地。会议参加者在会议期间或者前后会转换成普通旅游者。对于参展商和观众来说,来遵义参加会展活动,不仅可以达到交流和贸易的目的,也可以在展中或展后游览遵义的风景区和休闲度假区。红色文化旅游、绿色生态旅游、国酒文化旅游等为遵义的旅游业增添了魅力,同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吸引参展的客商及观众来遵义参展。

2.2 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商业氛围 遵义属于黔中经济圈的中心位置,与成都和重庆在经济合作上也有紧密联系,并且属于泛珠经济区。遵义对外开发的层次和水平都在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合作联系日益加强。遵义拥有以凤凰山会展中心为代表的会展硬件设施和相关的会展服务业,接待能力在不断增强,并有多次举办会展和大型赛事的经验。人民广场、凤凰山广场、汇川体育馆也经常举办各种中小型展会;凤凰山国际会展中心也以酒、茶、竹等特色产业为依托,统筹举办全市各类专业会展,拟建以酒为主的会展经济平台。东城新区正在修建一流会展场馆,外环版块打造的名酒城、东城国际打造的酒店都是会展的基础设施。遵义已经确定的五宗地块(会展中心地块、珠南酒店地块、梅岭厂地块、遵湄路口地块、共青湖地块)也在招标投资建设五星级酒店。

2.3 政府的大力支持 打造“转折之城,会议之都”,遵义政府正全力利用历史名城的知名度、美誉度重新塑造崭新的城市个性化品牌,提升“转折之城”、打造“会议之都”,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的战略构想。遵义市“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也就是要围绕“转折之城、会议之都”的城市定位,来大力发展特色会展,比如“辣椒博览会”等,搞好“酒博会、茶博会”等品牌会展;培育会展市场,逐步实现会展由政府直接主办承办为主的运作模式向以市场运作为主的转变。虽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但让专业协会走向前台,可吸引更多的外省(市)企业前来参展,让展会尽量抹去“地方展”的色彩。

3 遵义发展会展业的劣势

3.1 场馆规模的制约 遵义要发展会展经济,特别是以会议为主要的运作模式,就得有完善的会展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目前遵义大型场馆仅有凤凰山会展中心一个场馆,会展面积十分有限,展厅总面积1.5万平方米。

3.2 会展知名度不高 目前,遵义市有实力、有经验的会展公司非常少。多数会展公司展会办展重复,同类型展会太多,主题雷同现象明显。同时,资源分散,不利于合作和共赢。展会大多属于小商品交易会,都是从全国各地招揽的参展商,这一类参展商俗称“展虫”,其展品不过关,给整个会展市场造成不好的影响。绝大多数号称是会展公司都是从以前的婚庆公司转型而来,基本没有举办大型甚至中型会展的经验。目前所承办的展会,多是些小型的食品、服装交易会。除了“酒博会、茶博会”这类有政府主办的大型展会,遵义还没有具有展览品牌影响力的项目。

3.3 会展人才缺乏 会展人才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单个项目的设计者,一般的会展策划师可以担任;另一类是整个展览工作的运作者,这对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举办一次展会需要复合型人才,要求具备会展策划、展位布置、展会宣传等方面的知识。遵义的会展人才都是要承办大型会展时,临时培训的一批政府官员,等会展结束后又各归其职,这样就导致会展结束的后续工作做得不充分,不利于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

4 遵义发展会展经济的对策

4.1 培养、引进高素质会展人才 目前,遵义缺乏专门从事会展的人才,大部分从事会展的人员,实际操作能力强,但是理论研究不足,办展质量不高。这就需要培养专门的,可以拿来就用的会展人才,扶持展览公司,加快部分以展览为主的庆典公司的转型。加大与地方高校合作,培训、培养会展专业人才。同时,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引进高素质会展专业人才为遵义会展业的发展服务。

4.2 以旅游业带动会展业得发展 遵义的旅游资源丰富,主要以红色文化旅游、国酒文化旅游、绿色生态旅游为主打品牌。红色旅游以文化为主、白色旅游是指酒文化旅游、绿色旅游主要以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为主。遵义要发展会展业,构建“会议之都”就应该重视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必须给参会人员以轻松和休闲的感觉,形成良好的会展旅游发展模式。

4.3 加强宣传和营销 宣传和营销对于遵义建设“会议之都”是极端重要的。遵义会展经济需要搞好定位,充分利用各种专业杂志和媒体等。可构建自主品牌的专业会展网站,加强网络营销力度。积极收集反馈信息,建立参展商和观展者数据库,在举办展览是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发出邀请和进行促销,并提供更好的咨询服务。

4.4 借力周边城市 西南地区有已成气候的“会展之都”成都,还有异军突起的重庆、贵阳。现在各大城市都在发展会展业。遵义如果靠自身发展,很难有更大的突破,所以遵义应抓住机遇,以自身优势和产业特色与周边城市接轨,学习周边城市成熟的办展经验,也可以从中收集专业参展商和专业观展者的信息,扩大会展营销渠道。可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与贵阳、重庆及其他城市合办、联办,甚至搭车办展。

参考文献:

[1]郁志英,高艳英.廊坊市会展业的发展战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8,(29).

[2]袁霞.中小城市的会展经济之路[J].江苏商论.2002,(10).

[3]贺文洁.中小城市发展会展经济的若干思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11).

[4]叶亚丽.郑州会展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1).

[5]于永海,孔庆馥.杭州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研究.商场现代化.2009,(02).

篇3

关键词:煤炭经济;转变发展方式;认识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同时也是碳排放大国。2009年我国的煤炭产量已达到30.5亿吨,煤炭产量占一次能源的比重为77.2%,万元GDP煤炭消费为1.1吨。煤炭占据我国能源的主导位置,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20年,即使国家采取逐步稳健的替代能源政策,但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仍将在55%左右,消费总量将达到38亿吨左右。煤炭是我国能源发展的支柱产业。煤炭经济发展有效支撑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但同时所带来的安全、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社会问题也较为突出。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立足安全发展和保护环境,提高发展质量,推动煤炭经济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构筑清洁、安全、高效的现代煤炭工业保障体系,才能最终实现以安全为重、生态和谐、经济发展和民生为主的真正意义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以下就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谈谈四个方面的认识:

1.抓好安全发展是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最重中之重。

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建立在煤矿安全状况不断改善、从业人员安全保障和职业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在既要获得良好经济效益,又要获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基础上。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过于倚重煤炭,煤炭工业一直摆脱不了负重爬坡式发展模式,安全费用占比过低,安全投入存在很多历史欠账,造成安全问题较突出。2009年全国煤矿生产事故死亡2631人,百万吨死亡率为0.86,是美国的10倍。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好转,但重大事故仍有发生,特别是中小煤矿,安全问题较明显。现阶段,只有通过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以安全发展理念为主导,加大煤矿安全投入,加快煤矿安全技术装备的改造和升级换代,全面提高煤矿安全防范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煤矿的安全状况。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最重中之重就是抓好安全发展,煤炭经济安全发展是煤炭企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最重要内容,是煤炭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坚固根基,更是最终提升煤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牢靠保证。

2.依靠科技创新是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

实现煤矿现代化是发展煤炭先进生产力的根本方向,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科技进步有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许多国有大中型煤矿在人员相对减少的情况下,产量却不断提高,无不得益于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科技进步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才有足够的发展后劲,必须树立“科技立矿”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要强化形成以煤炭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为中坚力量,社会广泛参与、国内外合作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创新机制。煤炭企业要认真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按照自主创新、发展引领的方针,加快煤炭科技创新建设,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煤炭科技整体实力。要不断学习、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向科学技术要效率,要效益。目前,煤炭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煤田地质高精度、数字勘探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不同地质条件下高产高效开采技术基本成熟,高参数、自动化、成套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能力明显增强,煤炭转化和煤化工、多联产等煤炭综合利用技术得到推广,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煤炭清洁生产技术趋于成熟,煤炭气化、煤化工等技术已经从工业试验阶段向工业生产阶段转化。     

3、紧抓国家煤炭资源规划的根本纲要,提高产业集中度,建设大型煤炭基地是基础所在。

国家根据煤炭供需关系和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及时调整煤炭资源开发的总体规划,优化产业布局,控制产量规模,控制煤炭资源投放和煤矿建设核准数量,及时调控总体产量规模,控制煤矿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前我国中小煤矿企业过多,利用效率低,浪费大,煤炭资源配置还不趋于合理。国家只有严格把住煤矿准入关,提高办矿门槛,通过建设大型国家煤炭基地,优化煤矿结构和数量,提高产业集中度,才能达到资源配置更趋于合理。为此国家在“十一五”加快建设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的步伐,2010年,国家规划建设的神东、晋北、晋中、晋东、陕北、黄陇(华亭)、鲁西、两淮、河南、云贵、蒙东(东北)、宁东等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已达到22亿吨左右,占全国煤炭产量的85%左右。“十二五”国家还将继续加快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

4.紧抓国家煤炭资源整合的中心环节,积极培育扶持发展一批大型、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是核心关键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以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作为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的主体,支持具有经济、技术和管理优势的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企业,支持优势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有利于稳定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供给的大集团的核心保障能力,有利于稳定科学合理的煤炭市场秩序;有利于维护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的严肃性,提高执行力;有利于按照市场机制理念,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推进小煤矿正规开采。按照市场机制,以资源整合与集中开发为目标,通过大型煤炭企业收购、兼并、重组改造一批;通过小煤矿联合重组,壮大发展一批;对不具备整合、改造条件的,关闭淘汰一批,提高规模化和集约化开发水平,促进煤炭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开采。 “十一五”期间,我国年产量超过千万吨的煤炭企业有46家,其产量合计超过20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2%。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十二五”期间,煤炭企业重组的具体方向就是到2015年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全国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75%以上,千万吨级煤矿达到60处,形成10个亿吨级和10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

5.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煤为主,多业并举,充分 实现煤炭企业的集团化经营应成为煤炭经济发展和抵御市场风险的最终目标。

发展煤炭行业循环经济,不仅是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现实和长远需要,而且是加快煤炭行业发展方式转变、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煤炭作为基础能源,位于产业链最前端,具有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和条件。大力发展煤炭循环经济,达到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的平衡。做到煤炭、煤伴生资源、煤矸石、矿井水、粉煤灰等物尽其用,鼓励企业依据自身的实力和资源状况,按照上下游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以资源、资产、市场等为纽带,加强与煤相关产业的联合、重组,形成以煤炭开发为龙头,大力发展煤电、煤焦、煤化工、煤建材、煤炭运输等多元产业为一体的集团化经营综合能源集团。大型煤炭企业要凭借资金、人才、技术实力,积极发展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产业联合,大力发展煤电、煤化工、煤建材、煤炭运输物流等相关的产业,延伸煤基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做大做强企业规模的同时,做实做优企业的循环多元化发展,真正实现煤炭企业的集团化经营,这样煤炭企业抵御单一市场风险能力才能真正提高,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源源不竭。

综上所述,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先进生产力为方向,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站在保障国家能源稳定供应、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从科技创新和节能环保中赢得竞争优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政府规划引导的有机结合,抓住制约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以及影响全局的矛盾所在,用科学理念和系统方法,统筹供给与需求的协调,统筹开发与生态的协调,实现产业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实现管理粗放型向集约性的转变,真正实现煤炭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浅析我国煤炭资源的有效供给能力》,俞珠峰 ?王立杰,《中国煤炭》2005年09期

2.《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推进煤炭结构调整??》,张宏,《煤炭经济研究》2009年10期

篇4

[关键词]休闲;休闲活动;休闲生活质量;经济发展;广东省居民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0)03―0061―08

一、概述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2007年人均GDP达到了2460美元。经济发展伴随的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比重已达到45%,但是城市休闲环境、休闲生活方式、休闲发展政策等几乎“千城一面”,并且与农村休闲发展差距很大。大多数研究者比较关注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而较少研究农村居民、省区居民的休闲生活。我国的省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包括旅游和休闲产业发展。在我国,无论是省区以内还是省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长期存在。尽管3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有了越来越多的“闲”钱和闲暇时间,但是人们的休闲生活水平是否就随着经济发展而同步提高呢?尽管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否所有的省区,包括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区,如广东、浙江、上海、北京,居民感觉到自己的休闲生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提升呢?

广东省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2007年的GDP达到了30606亿元,占全国的GDP 1/8,经济总量超过了新加坡、香港和台湾(亚洲四小龙的3个),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4000美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7699元和5624元.工人平均工资水平达到29229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降到36.2%和48.6%。经济的高速发展将广东省的投资、消费、旅游、娱乐和休闲产业带入国内前列。在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充实精神生活,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是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广东省20%左右的城镇居民生活相对富裕,支付能力强,消费结构已经或正在升级,但消费倾向相对较低。

这些年来,在我国以省区范围为对象,研究其居民的闲暇时间配置、闲暇生活方式的成果较少。本文以我国南方经济发达的广东省为例,研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居民在闲暇时间内的生活是否同步提升,以及相关的问题。

二、研究文献综述

1899年,凡勃伦(Veblen)发表了《有闲阶级论》,首次构建了经济社会现象中休闲经济的研究框架,他特别研究了社会的闲暇时间、消费方式、消费行为,指出休闲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建构。自此,特别是二战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人们的闲暇生活变化以及休闲生活方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消费和休闲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在休闲产品和服务、度假旅游、体育运动等方面的消费较之以前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在3个方面深刻地影响人们的休闲观念和休闲行为:第一,日益增加的财富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可支配自由时间,用于休闲追求;第二,越来越多的可支配自由时间扩大了人们的休闲选择机会;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休闲娱乐设施设备逐步完善。当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衣、食、住、行)得到满足后,人们会关注可支配自由时间和收入。张桂风的一项研究显示,2000年中国居民的闲暇时间增加到了6051小时,超过了美国(5620小时)和英国(6018小时)。中国家庭用于娱乐、休闲、体育健身、美容和旅游等方面的消费急剧增长。

而美国著名休闲研究专家戈比(Godbey)指出,许多人感觉自己只有很少的闲暇时间,并希望将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现代社会人们感觉到生活压力很大。研究者总结了影响人们闲暇生活的一些因素,经济发展、个人性格、家庭结构、社会关系、文化价值观、信仰、政治等都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休闲方式。丹尼尔(Daniel)指出,包括阶层、宗教、种族、性别、家庭和朋友等在内的众多社会组织关系对人们的休闲会产生深刻的影响;由于信仰、家庭和社区在形成人们休闲和生活方式方面所起的作用,所以文化信仰和价值观影响到人们对获得休闲权的态度。米利沙等(Melissa,et al.)也认为社会因素和人们在社会流动与社会参与的状况会影响到人们的休闲行为。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一些城市或乡村地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我国公众的闲暇社会状况。结果发现,我国大部分居民的闲暇时间利用不合理,闲暇活动单调、不健康,休闲机会在人群和社区间不平等,人们的休闲生活满意度不高,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弱势群体、老年群体、青少年群体和非就业群体的休闲生活状况更糟糕。唐雪琼等研究了云南蒙自县居民的闲暇生活状况,发现尽管人们的闲暇时间利用有多样化趋势,但是传统的闲暇活动方式仍然很普遍,包括看电视、散步、看报读书、家庭内的闲暇、家务活动等;在不发达地区城镇的大部分居民,闲暇时间内的活动范围不超过3千米,总结了影响人们开展闲暇活动的6个方面的因素为年龄、收入、家庭结构、教育、职业和性别。在这些因素中,年龄和收入是主要的。大部分人闲暇时间内看电视、玩扑克牌、打麻将,看电视的比例高达62.9%,玩牌和麻将的比例为23.1%,进行户外休闲活动的比例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开放程度正相关。在闲暇时间内学习新东西的比例,年轻人要高于年老者。

在对广东省的研究中,朱明芳指出广东省居民都把工作看得比休闲更重要,人们把休闲仅仅看作是吃、喝、玩、乐;自己可支配的闲暇时间和收入不足是影响人们休闲生活的主要因素;尽管经济发展了,但社会并没有进入到休闲时代。秦学研究了广州市居民的闲暇生活发现,尽管人们的闲暇时间比以前多了,但人们在闲暇时间内还是在关心自己的工作;影响人们闲暇生活的因素主要有工作、家务和休闲观念,有近25%的居民对自己的闲暇生活不满意,人们对闲暇的观念就是不用上班、待在家中休息或加班兼职挣更多的钱。

基于已有研究主要关注人们的闲暇生活方式及影响人们闲暇生活质量的因素,本文拟在此基础上,对广东省进行个案探讨。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于2008年3月~5月在广东省21个中心城市及其周围的乡村地区进行问卷调查。考虑到广东省的城市人口比重较高,且外来人口(包括暂 住和流动)数量之多、比例之高居全国首位,外来人口绝大部分居住在广东省各大中城市。因此,调查中所选择的样本以城市地区为主,被调查者中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占大部分。本文中的“广东省居民”指的是实际生活在广东省地域范围内的广东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口,而非仅仅指具有广东省户籍的居民。

本次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3个部分:居民的人口统计特征,包括居住地、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居民对休闲生活的认知度与闲暇时间内的活动内容;居民对闲暇生活的主观满意度、闲暇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对未来闲暇生活的期望等。为了提高抽样调查的准确率和可信度,本次调查采取现场发放问卷、现场填写回收的方式完成。2008年5月1日~3日,广东商学院120名在校生被选为调查者,他们的籍贯分别来源于广东省的21个地级市范围,其中76人家在中心城市,44人家住农村,在调查前都接受了系统的调查业务培训。他们回到自己的家乡要求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者从中小学生到老年人。

本次调查总共发放问卷3000份,问卷3000份,其中有效问卷2300份,有效问卷率为76.7%,运用SPSS软件和Excel软件及统计学方法对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四、统计分析结果及发现

在2300份有效问卷中,样本的人口统计特征如表1。

1、居民对闲暇生活的认知度

在问及“闲暇”的含义及重要性这个问题时,有34.9%的居民回答比较了解,44.7%的居民有些了解,仍然有12.2%的居民基本上不了解。基本上不了解的人群中,比例依次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2%,65岁以上的占35.1%,个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30.8%,农民占11.6%。这说明了当前弱势群体(包括文化程度低下者、老年人、低收入者、农民)对休闲的认知度低,他们往往是容易被社会主体生活遗忘的群体,是最需要普及休闲知识和获得休闲权利的社会群体。特别是在经济发展速度快、社会结构分层显著的经济发达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广东省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2、居民拥有的闲暇时间

广东省居民个人日常拥有的闲暇时间(除去生活必要劳动时间以外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差异较大。大部分居民每日的闲暇时间在3~5小时(表2),低收入者拥有的闲暇时间多,他们占每日闲暇5小时以上的比例最高(35.8%);高收入者闲暇时间一般较少,在每日闲暇时间1小时左右的人群中占15.8%的最高比例。低收入者一般是农民、下岗工人、外来的流动人口等就业不充分群体,他们每日在“工作”与“休息”的交替中过着“非充分就业”的生活,拥有较“充足”的闲暇时间,但是他们的闲暇生活内容却显得非常单调。

3、日常休闲活动内容

广东省居民的日常(指工作日)闲暇时间内有23.8%的人在室内休憩活动,19.5%的人与邻里朋友聚会,12.9%的人加班、兼职,12.5%的人消闲小憩,10.4%的人购物,10%的人进行文化娱乐活动,5.6%的人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此外,还有5.3%的人选择进修学习。居民主要是在家庭及其附近活动,包括室内的各项闲暇活动、小区的消闲游憩活动及与邻里或朋友的聚会。闲暇时间内户外的文化娱乐、体育运动、学习活动则相对较少,显示出休闲活动内容的知识和文化含量不高。该结果与许多人认为的广东人消费高、爱学习、多运动的“事实”有一定的出入,需要进行分析研究。

居民在家中的休闲活动则显得较为丰富和复杂,没有明显的优点或不足。主要的活动包括看电视(29.4%)、读书看报(16.6%)、睡觉休息(13.2%)、美化居室(10.6%)、与家人聊天(8.8%)、与朋友同事聚会(6.5%)、学习知识(5.7%)、扑克麻将娱乐(5.7%)、辅导、照看子女(3.5%)。

4、节假日的休闲活动

广东省居民节假日的休闲活动呈现出以下特点:

从节假日休闲活动的内容看,有26%的居民待在家中活动,20.2%的居民约朋友或同事聊天、谈业务等,12.2%的居民逛街购物,11.7%的居民从事娱乐消遣活动,这4种活动是广东居民双休日的最主要活动。此外,也有一部分居民利用双休日加班(6%)、兼职(5%)、体育健身(5%)、学习进修(5%)和外出旅游(2.7%)。表明广东省居民双休日处于真实的“闲(闲待、闲聊、闲逛、闲玩)置”状态,而利于促进自身素质提升的学习、运动、旅游等休闲活动仍然不够充实。

从节假日休闲活动的空间看,工作之余的节假日,人们一般愿意待在家中,有26.7%的居民表示节假日主要待在家中或者到附近活动;紧张的工作之后,人们在节假日去光顾购物和娱乐场所感觉是一件很放松愉快的事情,有21.2%的居民表明节假日主要去休闲购物娱乐场所;人们利用节假日互相串门,去亲朋好友家聊天谈事也是主要活动之一,此项比例为17%。此外,人们也时常光顾文化科技场馆(8.1%)、饮食场所(7.1%)、体育场所(6.5%)、旅游景区景点(5.9%)、学习教育场所(5.2%)、美容健身场所(2.3%)。尽管频率不高,但也显现休闲活动空间范围较大,这些休闲场所的开发利用潜力很大。

5、居民对休闲生活的主观评价

本次调查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来了解居民对自身休闲生活的主观评价:一是要求居民回答“您认为近年来自己的休闲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二是询问居民对自身休闲生活的满意度。从人们对休闲生活总的评价方面来看,认为休闲生活有积极变化的居民占大多数(62.8%),有21.3%的人觉得休闲活动内容更丰富了,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了;19.7%的人认为休闲意识提高了,更加懂得了休闲的重要性了;12.6%的人认为自己在闲暇时间内的消费支出增加了,休闲消费的比重也增加了;5.3%的人更加懂得如何合理安排闲暇时间和业余生活了;3.9%的人认为通过休闲活动,自己的各项技能和素质提高了。认为没有太大变化的居民比例仍然有37.2%,占1/3强。其中13.8%的人认为虽然闲暇时间增多了,但不知道该如何安排自己的休闲活动;23.4%的人则感觉自己的休闲生活没有太大的变化。这表明广东省在提高居民休闲生活质量和认可度方面仍然有着较艰巨的任务。

从居民对自身休闲生活的满意度来看,广东省居民的评价趋于正态分布,即感觉基本满意和不太满意的人数比例最高,分别为58.8%和28.2%;认为很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居民所占比例都较小,分别占6.8%和6.2%。休闲生活的满意度评价,因群体性质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从很不满意的群体分布看,呈现出“一高两低”的特点,即感觉很不满意的最高比例群体是学历最高的群体(研究生)、年龄层 次最低的群体(18岁以下)、个人收入最低的群体(1000元以下)(表3)。这个“一高两低”群体的休闲生活是今后要重点关注的对象,是构建和谐休闲文化的重要内容。

6、影响居民休闲生活的因素

广东省居民认为影响自身休闲活动的因素主要有7个方面,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认为自己经济能力有限,不能自由开展休闲活动的居民比例最高(30.2%),这和近年来物价上涨、居民生活成本增加有密切关系。在生活压力和竞争越来越大的广东省内,许多居民不得不利用闲暇时间去加班、学习、兼职,以适应社会生活。致使许多居民(28.4%)认为自己工作学习忙,闲暇时间不足,从而影响到自己的休闲生活。有15.8%的居民认为社会所能提供的休闲娱乐场所不足,从而影响到自己的休闲活动质量,这个群体主要集中在农村。此外,有11.5%的居民认为社会缺乏良好的休闲氛围,8.2%的人认为是自己对休闲的重视程度不够。调查显示,影响居民休闲生活质量的因素与影响居民开展休闲活动的因素非常接近。总体而言,影响居民休闲生活的主要因素表面看是个人原因(如时间因素、经济因素)和家庭因素,但实质上社会环境的压力剥夺了人们的休闲权利,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生活不得不牺牲本该用于休闲消费的金钱和时间。

7、居民对休闲生活的预期

各种主客观条件影响到广东省居民的休闲生活,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会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随着人们对生活方式、生存质量和生命价值的重新审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高自身休闲生活的期望值。本次调查主要从3个方面了解广东省居民对休闲生活的预期:对休闲活动空间的预期选择、对休闲生活内容的设想、对政府和社会的休闲政策与措施的期望。

7、1 对休闲活动空间的选择

人们对“闲暇时间最想去的地方”的选择,比例最高的是旅游观光地(占16.4%),有14.9%的居民选择待在家里,此外,12.4%的人选择去亲朋好友或同事家里,12.1%的人选择娱乐场所,10.7%的人选择商业购物场所,9.8%的人选择体育健身场所,8.1%的人选择文化场馆,5.7%的人选择饮食场所,5.3%的人选择科技场馆,3.4%的人选择教育场所,还有1.2%的人选择美容美发场所。说明人们对休闲活动的空间选择不仅很广泛,而且有比较高的相似性,外出旅游和待在家中仍然是居民最主要的活动空间选择,两者比例相加占到了43.6%的高比例。

7、2 对休闲生活内容的设想

在问及对未来休闲生活的设想时,被调查者的选择各不相同,主要包括6个方面的生活内容(表4)。其中选择加班工作或兼职的居民比例最高,达到20.2%;其次是进修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技能(占18.4%);外出观光旅游的居民比例居第3位(17.8%)。总体上看,广东省居民对未来休闲生活的设想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目标性,与当前的休闲生活现状(处于真实的“闲”置状态,利于自身素质提高的学习、运动、旅游等休闲活动不够充实)相比,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是符合在全社会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总目标的。

7、3 对政府和社会的休闲政策与措施的期望

在休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和社会必须作出行动选择。当前政府和社会最需要做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人们对政府和社会有怎样的要求与期望,是本次调查研究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通过对广东省城乡居民的调查与了解,获得了如下发现(表5)。超过1/5的居民建议政府和社会加大休闲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加休闲供给,以满足城乡居民的休闲生活需求;近1/5的居民希望政府和社会增加居民的收入,以提高其休闲消费能力。人们的期望还包括自然环境、生活环境、休闲活动开展、休闲社会氛围、休闲宣传与教育普及、休假制度,等等。

五、结论和讨论

通过对上面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尽管广东省的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其他省区的前面旅游和休闲已成为居民的基本生活内容,但是到目前为止,人们的可支配自由时间、闲暇活动内容及空间范围、休闲观念、闲暇生活满意度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闲暇时间有增加的趋势,但人们并没有从家庭和工作生活中感到拥有足够的闲暇时间。

多年来,我国为了增加资本积累及增强国际竞争力,一直实行低工资制度,导致劳动者的收入增长较慢。许多人为了支付越来越高的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支出,而不得不超时工作或寻找兼职以增加收入。这反映出我国的现实情况就是居民的社会福利未能与经济发展速度同步提升,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居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保险福利是相当好的,人们基本上不需要支付这些方面的花费,而将“闲”钱用在旅游休闲娱乐上。广东省2007年居民收入的增长率低于食品、煤气、服装、医保等方面价格的上升,也低于东部沿海的浙江、福建、山东、辽宁、江苏甚至“泛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收入增长率。由于广东省居民的工作压力较大和生活负担较重,平均只有23.5%的居民每天拥有3~5小时的闲暇时间(见表2)。人们在周末和节假日里宁可放弃休息或休闲活动去工作以增加收入。该发现与其他研究者的发现是一致的。研究还发现,小学及以下文化群体、老年群体、低收入群体和农民4种人群对“休闲”的认识和理解最差,这些群体常常被现代社会边缘化,缺少休闲知识技能和休闲权利,这在经济发达、社会分层显著的广东省更为突出。低收入群体,包括失业者、残疾人、农民(包括农民工)拥有较其他群体更多的闲暇时间(见表2),但他们的闲暇生活质量和休闲生活满意度非常低。

1990年以来,我国居民比以前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但大部分被用来从事消极闲暇活动,如过度睡觉、过度看电视、过度用电脑、过度玩扑克牌和麻将。在广东省,由于生活成本的上升,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和人们感知的公共休闲设施的缺乏与不甚理想的休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在闲暇时间里宁愿待在家里或在附近游玩,也不太愿意到户外参加体育锻炼、文化娱乐、旅游等活动。

杰克森(Jackson)认为“休闲的障碍”就是任何制约人们提高其参加休闲活动并花更多时间从事休闲活动、利用休闲设施、获得休闲满足感的能力的外在事物和因素[35j。广东省居民面临的休闲障碍主要来自个人方面,诸如收入低、闲暇时间少、家务繁重,以及公共休闲设施不足等社会因素。该发现与以前研究者的发现比较相似。

为什么被调查者中高学历的群体、年轻人群体、低收入群体对自身闲暇生活的满意度最低呢?高学历群体中,大部分人是专业技术人员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他们的工作很繁忙,很少有空余时间进行休闲活动,尽管他们有较多的“闲”钱,但现实闲暇生活与其所期望的相差甚远。大多数年轻人是在校大学生,没有多少钱用于休闲娱乐;有的则是刚毕业参加工作,也没有多少“闲”钱和“闲”时开展休闲活动,并且年轻人的休闲实践(许多休闲活动需要一定的重复才能掌握)经验不足,所以使得年轻人对自己的闲暇生活满意度低。

本次调查研究中,当被问道:“你对政府和社会发展休闲有什么建议?”时,有1/5的被调查者希望他们的收入能够得到较大提高,以使他们有更多的钱用于休闲生活。另有1/5的人建议政府和社会增加休闲服务设施供给,还有一些人建议政府和企业给予他们更多的闲暇时间,也有人建议政府和社会改善城乡休闲环境,改善交通,普及休闲教育,开展多样化的休闲活动等。

篇5

尽管我县个体私营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这只是现在和 过去比,自己和自己比。如果和先进地区比,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还存在不少深层次问题,亟需认真研究解决。

一是政策不到位。近年来,我们尽管制定了一系列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但由于落实力度欠缺,造成了“两头热,中间疲”的现状,县里边主要领导热,拿出了一定的精力和时间为个体私营经济牵线搭桥,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个体私营经济业主热,为了搞成一个项目,多方求告,四处奔波;执行政策的职能部门有点“疲”,部分单位存在着扯皮、推诿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政府,不仅要制定各项优惠政策,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更要加大政策的落实力度,使各项政策真正起到作用。

二是融资难。这是制约我县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目前,我县大部分个体私营企业还处于创业起步阶段,资本的原始积累尚未完成,在发展中急需较强的资金实力作支撑,而金融部门出于风险考虑,放贷必须以财产抵押或信誉担保为条件,个体私营企业因为寻找担保困难,从而贻误时机,失去了做大做强的机会。不少个体私营企业都在反映这个问题,希望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支持。

三是环境差。今年以来,我县开展声势浩大的“治理整顿环境秩序,建设文明富裕新怀仁”活动,在优化环境方面做了 一些工作,但这是一项长期工程,特别是“软环境”改善需作出更大和更长时期的努力。就目前的情况看,还存在环境治理机制不顺,执法不公,责任不明;存在着职能部门推推动动、不推不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个体私营经济或者 说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制约性。

四是自发性和盲目性的问题。个体私营经济由于投资者本身的局限性、决策上的排他性和看待效益的急功近利性,因而多数项目都是自发的、盲目的,可行性研究不够充分。特别是低档日用瓷的企业已发展到了18家,现在互相竞争,压价销售,经济效益普遍不高。海北头乡高镇子村的3个砖厂竞争得更加激烈。当然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固有特征。竞争也能够锻炼企业,使企业有逐步走向成熟,但这种小范围内的、源于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竞争是有害无益的,这对处于起步阶段的个体私营企业尤为不利。

五是规模小。从总体数量上看,我县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但就单个企业来看生产规模的扩张速度却比较缓慢。今年,全县新建和续扩建民营企业27家,新建21家,续扩建6家,其中投资超过千万元的仅4家,其余项目都比较小,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上我们的差距较大。总的看,我们新上的个体私营企业项目多数规模较小,同时又不是小而精、小而高、小而特的项目,所以带动性不大。

篇6

一、加快我区非公经济发展刻不容缓

(一)加快非公经济发展是实现富民强区的重要支撑

非公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活力和繁荣的重要标志,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2010年我区私营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199.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3.6%,分别比河北、辽宁、宁夏、江苏、浙江、山东低14.8、16.8、4.9、11.5、17.4、10.9个百分点。且我区非公经济单个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2011年我区工业中小微企业2.5万户,其中规模以上仅为4161户,占全部工业中小微企业的17%。吸纳就业人员的差距仍然比较大,2010年我区私营工业企业从业人员为32.5万人,仅相当于河北和广东的1/4、辽宁和山东的1/9。因此,加快非公经济发展,不仅能够扩大就业规模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而且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实现富民强区。

(二)加快非公经济发展是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任务

目前,政府服务功能不完善仍是影响非公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首先,对非公经济的战略地位缺乏足够认识,全社会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氛围尚未形成,仍存在“唯成分论”等环境障碍,导致体制内外 “两张皮”。在政策落实上仍存在偏差,在能源、交通通信、金融、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等领域涉入不够,在土地征用、人才引进、信息的获取、户籍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公平待遇。《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10-2011)》显示,全社会80多个行业,允许外资进入的有62个,而民间资本进入的只有41个。其次,政府职能还未能适应新阶段非公经济发展的要求,缺乏统一归口管理部门,部门管理界限重叠交叉,缺乏协调。一些领域执法力度不够或政策执行不到位,存在严重的“中梗阻”现象。在履行经济管理职能中仍存在对经济活动过度干涉现象,在执行环节仍存在准入审批程序不透明,标准不完备、不公开等障碍。因此,正确认识非公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加快非公经济领域改革,是全面提升非公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保障。

(三)加快非公经济发展是深化金融领域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配套金融服务不足仍是制约我区非公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根据“2006年中国民营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50.8%的经营者认为企业目前资金情况“紧张”;55.9%的经营者认为从银行贷款“较难”或“很难”,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高近10个百分点。同时,95%以上通过银行贷款获得资金,直接融资比重低的状况仍未改变。受抵质押物不足、财务账户管理不健全不规范、企业信息不透明等影响,导致非公经济企业融资缺口大,据调查,我区存在着融资难和资金缺口的中小微企业达到85%以上。因此,通过破解非公经济企业“融资难”问题,能够促进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

二、加快我区非公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一)提高对非公经济地位的认识,力争在政策落实上实现突破

非公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是吸纳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载体、也是拓宽投资渠道的重要领域,在“扩投资、稳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认识非公经济,真正从有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角度去支持。

提高认识。按照“国民待遇”原则,以宽准入为切入点,降低非公经济进入门槛,一方面,降低非公经济企业的行业进入门槛,打破行政垄断力量,国家没有明令限制的领域和行业都要对非公经济企业放开,能源、铁路、金融、市政及公用事业领域要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破除阻碍非公经济发展的“玻璃门”、“弹簧门”等体制障碍。另一方面,降低非公经济市场进入门槛,将非公经济企业纳入到政府采购目录中。转变“大即是优”的思维,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一视同仁,避免社会资源的不合理分配。

突出政策集成。针对目前政策着力点比较分散,政策间缺乏衔接,尚未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需要进一步梳理整合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技术进步贴息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服务业引导资金、服务业发展专项、工业自主知名品牌培育资金、承接产业转移奖励资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等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真正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

搭建发展平台。积极创建低成本创业园区,通过对进入创业园的初期创业者实行厂房廉租制度等方式,努力为中小创业者解决无经营场地的困难,孵化一批企业。加强服务平台建设,为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员培训、专业化发展和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服务。

完善发展载体.按照产业集聚发展的原则,围绕实施“双百亿工程”、“创业带动就业工程”,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形成企业示范带动、园区建设支撑、项目实施推动的发展机制,扩大非公经济企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逐渐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小巨人”企业。

突破发展“瓶颈”。在金融服务方面,积极探索和建立促进非公经济企业政策落实的协调联动机制。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探索建立非公经济企业的投资、投保联动机制及信贷风险循环管控和分担、激励机制。加快组建自治区非公经济再担保机构,增加政府注资,壮大其担保实力。探讨开发知识产权质押、企业联保、矿产权质押贷款等新型业务,提高对非公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水平。在土地方面,按照“保、调、控”的要求,抓好土地市场的清理整顿,建立土地投资强度、土地利用强度、投入产出率为主的土地利用评价体系,实现集约发展。

(二)优化政府公共服务,力争在非公经济企业经营成本上实现突破

围绕着落实促进非公经济、服务业、文化产业等政策,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降低税费负担,激发非公经济发展活力;围绕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基层执法透明度,增强个体私营业主的创业动力;围绕着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降低非公经济市场准入门槛,切实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

抓好落实。进一步落实 “非公经济36条”,加快清理限制非公经济发展的规定,为非公经济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

降低负担。加快实施个体私营企业零收费注册,对所有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免费提供咨询服务、免费提供登记文本、免费办理登记注册,拓展个体工商户发展空间,加快实施注册资本分期缴付制度。

规范执法。严格限制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凡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有上下限,均按下限执行。取消所有向企业收取费用的评比、排序、授牌等活动,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准以任何理由强迫企业参加各种协会、学会、研究会等社团性组织,不得强行向企业摊派培训、接待、广告、报刊杂志等各种费用。

提高效率。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硬执行“三个工作日办结制”,提高当场办结率。对涉及多个部门的投资项目审批,实行首接联办制,做到一次性申报,一次性收费,一次性同步审结。

杜绝干扰。除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令明确规定外,涉企检查实行综合执法,原则上全年不能超过两次,严禁重复检查和多头检查。

完善征信体系。针对多数非公企业信用资源缺失、信用体系不健全、信息不对称的现实状况,整合工商、税务、海关、质监、卫生、金融、产权登记、公检法等信息资源,加快联合诚信体系建设,改善非公经济企业投资、融资和生产经营环境。

(三)建立非公经济发展的硬性约束机制,力争在非公经济专项推进上实现突破

抓目标,将非公经济发展纳入目标考核,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将非公经济发展纳入到各级政府考核范围。

抓监测,加强对非公经济发展的统计工作,增强对非公经济发展的动态跟踪研究,及时分析和解决非公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篇7

关键词:人力资源经济师;职业;发展动态

一、人力资源经济师职业现状

当前由于网络信息飞速发展,市场经济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单位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管理模式和管理者之间的竞争,这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人力资源经济学家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单位的高级管理者,人力资源经济学家对单位当前和未来的发展和经营具有咨询和决策的作用。在经济与信息技术高度结合的背景之下,单位的工作模式得以不断简化,各个领域的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利用,这些都需要对人力资源内部结构进行调整。人力资源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明确自己的专业价值的重要性,他们的环境和自己的缺乏一个清晰的理解和认识,在正常情况下应及时学习新知识,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职业观念和责任意识,以更好地促进单位的发展和进步。

二、新经济形势下人力资源经济师的职业定位

(一)单位经济发展的建议者

人力资源经济师通常都是单位中的高级管理者,他们对于单位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可谓是了如指掌,职工适合哪方面工作,具有那方面的突出能力,这些都是人力资源的本职工作之一。单位经营期间,人力资源经济师可以说是单位决策者与普通职工之间沟通的桥梁,他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与职工之间的交流极为频繁,了解职工在工作中的各种诉求,可以及时的将一些合理的诉求反馈给单位决策者,然后让决策者结合单位发展现状,制定更加合理的人才管理战略,为单位的发展提供可行的建议。

(二)单位经济发展方向的执行者

作为一名人力资源经济师其统筹着整个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他们不仅仅是单位发展的建议者,同时其还是单位经济发展的执行者。在单位经营中其是多项工作的执行者,在执行工作中,其需要征询和统计单位各个部门职工的意见,然后结合单位实际发展现状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单位的发展建设,解决单位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为单位的稳步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

三、人力资源经济师职业的发展动态

(一)宏观出发,总览调控全局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既是单位管理的建议者,同时又是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执行者,相较于其他普通职工来说,经济师在单位中工作应当具备更强的综合意识和思想,其应当认识到自己不仅仅是一名普通职工,同时其还肩负有人力调动等多个方面的工作,因此在工作中应当立足于普通职工之上,从更高远的角度看待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单位的经营发展现状,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科学地对单位工作人员进行调配,减少单位各种运作方案,在决策上可能存在的失误,帮助单位降低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风险。从单位的角度来说,经济利益的提升是其最终的发展追求,而人力资源经济师对于各类经济问题十分熟悉,同时其在工作中对于人力资源方面的事情了解也极为透彻,因此在单位经济效益提升方面,他们往往有着比较独到的意见,能够为单位决策者出谋划策,以发挥自身在工作中的价值和作用。

篇8

高职教育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域特点,在高职中培养出的人才大多数都是为了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服务。随着近年来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物流人才处于紧缺的状态,虽然高职院校培养出了一定数量的物流人才但也只是杯水车薪,而且物流人才的缺失会对该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流动起到极大的制约作用,因此各个高职院校必须认清问题的重要性,加大物流人才培养力度,构建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保证我国经济的发展态势。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物流情况概述

近年来我国经济依然保持中高速增长,各地由于经济形态的不同因此形成各自的区域经济特点,各个经济区域之间的要素流动带动了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重点产业。但是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当前的物流运行模式能否适应我国持续增长的区域经济发展,而且目前物流人才的短缺对我国的物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在认识到我国物流业依靠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我国物流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加快相关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保证物流业能够在快速发展的区域经济中正常运行和发展才是王道。

三、区域经济发展中高职物流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不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育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的教育,这一点和普通高等教育是有所区别的,它的教学重点并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多的是与其专业相关的技术能力,毕业生在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时能够凭借自身的技术与能力获得理想的职业发展,但是目前在很多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课程是以学科体系作为基础的,理论知识成为了课程的主要内容,这就导致高职物流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真正学习到对自己职业生涯有实际价值的专业技术技能,理论课程的比重远远大于实践课程,这违背了高职物流人才培养的初衷,学生在学习后无法胜任自身岗位的工作,因此物流专业自身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相关的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区域经济中高职物流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2.缺乏专业教材。在目前情况下,高职物流专业的学生使用的教材与普通高校学生的教材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在教材中,很多是学科体系的教材架构,很多教材都是从外国引进并直接翻译的,教材中讲述的是国外的情况,与中国之间的联系并不大,没有考虑到中国的具体国情,很多情况与中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不适应,因此学生无法从教材中学习到适用和够用的理论知识,而且国内物流产业的管理水平以及基础设施与国外相比较为落后,教材上很多内容与实际上并不相符,这些都对区域经济发展中高职物流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3.专业教师匮乏。我国的物流专业教育起步较晚,因此在高职院校中任教的教师很多不是从物流专业毕业,自身水平也较为有限,所拥有的知识难以满足目前高职物流教育的要求,他们能够教授给学生的只能是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其他方面的知识他们自己缺乏双师素质和实践支撑,在教学过程中无法理论联系实践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的培养,不了解学生的真实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能够给予给学生的东西十分有限,学生也无法从教师那里获得更多实用知识和技能,这也是很多区域的高职物流专业面临着的问题。4.专业定位不明确。在前文中曾经强调过,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是为这一区域内的经济服务的,因此在对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应该根据区域的实际需要进行培养,对于高职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后的专业定位和服务面向应该明确,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忽略了这一点,对自身区域的经济特点、职业需要、社会需求都没有进行过详细的调研,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往往没有明确的对应岗位群和就业方向,只是与其他区域或同类专业一概而论,导致专业定位不明确、培养目标不准确、学生不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等问题的出现,阻碍了高职物流人才培养以及当地区域经济的向前发展。

四、区域经济发展中高职物流人才的培养

1.强化实践教学。物流产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产业,对于从业者有着较高的操作性与技术性要求,因此,高职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时,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应该注重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对高职院校提出了要求,高职院校需要对自己所在区域的经济特点进行调查,了解物流产业最为需要的能力,之后在物流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增加与之相关的实践课程,改变原有的以理论知识作为主体的教学内容,建立与之相关的实践体系,让每一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都能够拥有一定实践经验,提高自身对于物流事务的应对能力与处理能力,符合企业的需求与岗位要求,在毕业后能够直接胜任岗位工作要求。2.开展校企合作。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很多物流企业也随着发展起来,但是由于自身的基础不足他们需要有着专业化能力的人才来进入企业进行工作,改变企业的现状,每一家物流企业都拥有自身的工作流程以及稳定业务来源,而物流企业的正常运转以及相关业务完成都需要有人来进行实际操作,高职院校与高职学生需要的正是一个平台来进行实践,检验自身的知识技能,因此,二者的需求得到了互补,高职院校与物流企业建立良好合作机制可以让学生进入到物流企业之中进行实习,了解物流企业员工的工作内容,对自身的专业能力进行锻炼,并且根据物流企业的标准对自身的不足进行强化与训练,物流企业也可以借助这样的机会对人才进行挑选,从实习学生中选择最适合企业发展的人,进行直接录用。教师也应该深入到物流企业之中,了解物流企业真实的需求,不仅以此来调整自身的教学内容,教授企业最为需要的内容,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且还能培养自身的业务能力,提升双师素质。3.建设教师队伍。高职教师承担的职责与普通高校教师不同,他们需要侧重于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除了进行日常的教学,还需要教授学生专业相关的技能,这也对高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备熟练的理论知识与业务能力的同时还需要拥有一定操作技能,但是很多高职教师自身缺乏操作技能,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对自身教师团队的建设,从物流企业中聘请专业人士对相关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或者直接聘请他们作为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由他们讲授物流专业的实际操作课程,由高职教师讲授与物流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二者结合形成一支“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双方合力对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导,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这两方面的能力同时得到提高,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与经验,让学生工作后能够具有更加具有竞争力。4.改革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是要为区域所服务的,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的设计时应该首先对区域经济进行调研,了解物流企业目前对于人才能力的真实需求,继而确定物流专业课程设置的方向,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对相关课程的设置,改变原有传统学科课程体系,让高职院校自身为区域经济以及区域企业服务,根据区域经济与区域企业的实际需要来教授学生,对课程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序化、选取和设计,让学生符合企业与经济发展的需求,能够在工作中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五、结语

近几年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快速,但是自身体制的不健全以及相关人才的缺乏逐渐暴露出来,高职院校对于物流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能够改变我国物流产业目前面临的困境,推动我国的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向前发展,构建和改革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目前工作的重点内容,从领导到教师再到学生都应该对此引起重视,注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培养,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吴薇 单位: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晓华,严雪晴.基于广东省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高职物流人才培养——以《报关实务》精品课程开发建设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1):84-85.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