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建筑业财务工作内容8篇

时间:2023-09-03 15:18:2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建筑业财务工作内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建筑业财务工作内容

篇1

摘 要 建筑业是国家的支柱性产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建筑行业具有流动性、建设周期长、涉及面广等特点,其资金来源、产品定价,工程价款结算、核算成本的方法等与其他行业不尽相同。本文对建筑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建筑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 建筑业 财务管理 问题 措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以及经济的全球化,特别是《新企业会计准则》出台以后,各行各业的财务管理都进行了一些变革,传统的财务管理将不能适应现代建筑企业管理的需要。我们知道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财务管理在建筑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建筑业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单位领导不够重视,财务人员素质偏低,管理方法滞后。笔者认为建筑业要想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应当先得到领导的重视,而有的领导对财务工作的认识具有片面性,认为财务部门是算账、付款的地方,所以对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知识水平的要求不高,不能提供有效的财务管理建议。有些单位甚至违反财务制度,对财务部门人员随意任命,造成财务部门的同志专业不对口,影响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近几年建筑业电算化核算工作进展迅速,财务处理业务的速度明显加快。但是财务软件的毕竟是核算工具,多相关财务数据缺少比对和分析,致使财务工作重心没有及时转移到财务管理上来。

2.缺少资金预算。建筑业采购部门对于货款的支付,没有提前做支付预算,财务部难以提前安排资金付款,对各项业务开支项目不能统筹安排,资金压力较大。因而不能合理利用资金。即使有全年的支出预算,但预算的编制内容不够具体,在预算的实际执行上缺乏可操作性,使得预算只是一种形式。因此,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没有控制,无论企业是否组要支付,只要领导签批可以付款。导致资金使用超支,容易办了一些次要的事,而使一些主要工程因缺乏资金却不能按期完成,影响了建筑业的声誉。

3.资产管理不严。固定资产、材料、低值易耗品等财产物资,是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的物质条件,但是建筑业如果没有成本考核,不考虑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就是不重视财产物资的核算和管理。进而引起建筑材料等低耗品采购分散,库存管理混乱等。

4.对往来款项的清理不重视。对往来款项的清理直接影响一个单位的资金周转,直接影响单位的净资产实际结存情况,也关系到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率。如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等属于流动资产,许多单位账面数多达上千万元,不少账龄常达数年甚至十几年,其中有的早应收回,却未能及时清理,甚至成为呆账给单位造成直接损失。对流动负债未能利用高效良好的支付信用进行短期融资,即延缓支付相关应付款项,也影响了单位短期资金的周转与使用。

5.制度不健全、不系统。财务管理要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再完美的方案,如果没有制度相适应,只能是空中楼阁;建筑企业在遵守国家财经制度的前提下,制定本单位一系列的财务管理制度,如:部门预算、资产管理、差旅费报销、人员的进修培训、物资采购、支出审批权限及有关费用报销等制度。一些单位这些制度的制定方面存在缺陷,或不够具体或不够公开,财务部门监督功能自然下降,也就更谈不上全员监督与管理了。

二、提高强建筑业财务管理水平措施

1.改变财务管理观念,加强领导对财务的重视。单位领导应充分重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把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的各个环境,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财务监控体系。既要不断更新拓展财务管理理念,又要脚踏实地,采用层层递进的多渠道财务管理办法,实现财务管理的法治化、科学化、制度化。还应立足自身优势,充分挖掘自身潜能,运用信息技术、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现代化手段,改造传统的业务流程和运作模式,以成本、效益为核心,通过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使企业节支增效,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奠定良好的企业管理基础。

2.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体制。这就要求建筑业要适应市场要求,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市场信息,提出财务预算,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财务决策,使财务管理从被动和机械记账向有效控制和科学理财转变。通过预算管理,把各级预算分管部门和预算责任单位的职能作用发挥出来,对预算期内的全部投入和产出所反映的收入、成本、费用、盈利和财务状况,逐级编制全面预算,分级实施控制并严格考核,从而最优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使财务管理的事后反映变为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考评,变结果控制为过程控制;通过实行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控制,在企业内部形成控制网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逐点联动,使企业经营活动始终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通过财务预测和决策,确定财务管理目标与相应的实施方案,为财务计划的编制与执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3.加强资金管理。资金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保证。但是,同样的资金给予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结果。所谓资金管理就是掌握资金运动的过程,通过分析进行合理判断,从而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决策。加强资金管理,及时回收资金,合理分配资金,加快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要坚持以收定支原则。在认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的基础上,以现金流量预算作为企业理财和资金收付的依据;实行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将企业所属单位的资金收支统一并入网上银行,任何单位不得自收自支;坚持“谁有钱,谁能化”原则,采用分锅吃饭的办法,各单位在内部银行设立分户,按经过企业审查批准的现金流量预算进行资金的收付管理;各单位在签订分包、劳务、物资采购等合同时要本着风险共担的原则,明确资金风险应由双方共同承担的条款,并且支付比例原则上不高于主合同;各单位要严格禁止“委托代付”,防止业主将资金压力转嫁到本企业,增加企业资金调控的难度,造成企业资金的体外循环和资金流失或造成新的欠款。

4.规范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提高建筑业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规范财务会计基础工作,需要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第一,要加大对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灌输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禁止弄虚作假;第二,目前国家税收政策变化很大,要开展税收知识学习,使财务人员掌握有关税收法律法规,合理避税;第三,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工作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其掌握和运用相关新知识、新技能、不断适应新时期财务工作的能力。财务人员要熟练掌握工程造价审核、预决算书编制及审核、建筑材料审价标准和工程完工程度测算方法,对成本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监督。

5.加强资产和应收款的管理。首先,应当加强存货管理。尽可能压缩库存物资,避免资金闲置;制定合理的库存量,既要防止停工待料,又不至于库存太多而占用较多的流动资金和库存费用,维持均衡生产。降低进货成木,就要采取批量集中进货,获得较多的商业折扣,通过增加每次进货数量,减少进货次数,降低采购费用支出。其次,加强应收款管理。应收款的拖欠是建筑企业普遍存在的费脑筋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业主长期不付款或甲方把工程专用资金垫支到其他用途或拆东墙补西墙用于其他的工程;二是人为因素,认为拖欠工程款是业内的常事,能拖多久就拖多久,最后拖成为呆账,因此要加强应收款的管理。对于承包工程,在进行事先可行性研究时,要考虑建设单位是否有足够的工程资金来源等,并根据建设单位以往的资信情况评价甲方的资信程度。另外,按照国家对建筑企业税务管理的规定,分包企业的营业税及附加由总包企业代扣代缴,这部分税款己由总包单位扣除,但由于有的建筑单位工程项目经办人没有及时催要,总包财务人员认为税务手续麻烦,导致许多分包企业不能取得代扣代缴的完税凭证,因此使该部分应收款长期挂账无法冲销。对此笔者认为也应积极主动地尽最大努力进行催要。工程施工期间和完工之后,要定期与甲方核对应收款余额,采取切实可行的催收措施加大催收力度。同时,应建立强有力的内部制衡机制,杜绝人为原因可能造成的潜在损失,防止或暗箱操作。

总之,提高建筑业财务管理水平有助于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找出日常生产经营中的薄弱环节,从而堵塞漏洞、降低成本费用,有利于建筑业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增强建筑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俐.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金融经济.2010(12).

篇2

[关键词] 建筑业;财务管理;调查分析;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1. 004

[中图分类号]F27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2)11- 0007- 03

建筑业作为呼和浩特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创建一流首府城市进程中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由4.53亿元增加到747.39亿元,增长42.4倍。其中,2010年呼和浩特市建筑业增加值121.90亿元,占全区的比重为16.31%,在全区12个盟市中居第三位。据了解,呼和浩特市2012年首府城市建设任务分城市规划编制、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3个部分,共20类事项、50个方面,总投资约854.91亿元。2012年首府市政建设总计划项目112项,其中道路工程85项,桥梁工程及其他27项,总计估算投资约83亿元。与此同时,国内外建筑市场正表现出激烈化、国际化、绿色化等一些新的竞争特征,要想使本地区建筑企业在这样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壮大,需要管理者进行新的探索。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实施,无疑是实现企业管理成本最小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而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内部治理的核心内容,其作用非常重要。

1呼和浩特地区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1.1 财务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缺乏科学性

调查发现,67%的建筑企业财务机构设置不太合理。尤其是民营家族式企业的财务部门,岗位名称简单,财务人员分工不明确,甚至同一个人兼任几种工作,真正经过财务管理专业系统学习的人员较少,多由企业主的亲属负责财务管理工作,导致财务工作人员的自我监控能力较差。

1.2 财务管理缺乏健全的预算控制体系

调查发现,各类建筑企业预算管理现状并不乐观,许多企业虽然明确了预算管理体制和预算管理机构,编制了年度预算,可预算执行的实际效果难以检验,预算仅为生产经营计划的参照,缺乏预算控制与生产经营计划的内在制衡与协调,财务预算作用不明显。

1.3 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调查发现,46%的建筑企业内部财务监管不力。一是内部会计监督控制不力。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建筑企业的内部监督制度不完善,内部监控机构不健全,加之财务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导致建筑企业自身监督能力不足。二是会计核算不规范。不少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不甚规范,有些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观随意性较大。不规范的会计核算必将对建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产生阻碍。会计核算不规范,则对企业外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就会较低,不利于外部相关投资者的分析,从而对企业的筹资产生不利影响;对于企业内部,由于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往往会误导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从而导致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做出不准确的甚至完全错误的经营决策。三是外部监控缺乏力度。分析调查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可知,建筑企业的外部监督过于主观,监督部门或者单位主要是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和工商部门、税务部门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这些单位往往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在其履行监督职能时往往会受其主观因素的影响,其行为有利于监督部门自身利益的实现,而不利于企业长期经营目标的实现。

1.4 现金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建筑企业对待现金管理的态度存在两个极端:有些认为现金越多越好,所以在企业内部持有大量的现金,结果造成资金闲置和资金利用率降低;而另一些企业认为只要有富余的资金就应该用于其他项目的投资,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利润增加,结果造成企业的资金使用没有计划,分散使用,难以满足生产经营的流动性需求,当企业出现资金短缺时,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1.5 应收账款中债权不实的问题较大

由于确认收入的依据不充分,导致应收账款不实。竣工工程结算严重滞后,1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企业资产和损益的真实性。另外,大量预付分包工程款长期挂账,资产存在虚增或潜亏现象。

1.6 企业存货管理缺乏科学性

调查发现,65%的建筑企业存货管理缺乏科学性,通常企业月末在存货上所占用的资金超过其成本的两倍以上,从而造成了企业资金呆滞。企业资金过多地沉淀于存货,无法及时转变为货币资金,结果导致资金周转不灵,增加了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

1.7 财务管理缺乏风险预警体系

由于我国的建筑市场尚不规范,工程的招投标管理尚未完全法制化和规范化,依然存在不正当的竞争。与此同时,在建筑业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偶然性和难以预见的因素,这必然又会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一定的管理和经营风险。而我国的建筑企业缺乏相应的风险预警体系对这些风险进行预警。

2改进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各项措施

2.1 加强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具备较高的实务操作能力,同时能够熟练地掌握工程造价审核、预决算等各种工作流程;同时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还应当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的专业造诣,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2.2 更新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观念

应充分认识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把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的各个层面,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财务监控体系。既要不断更新拓展财务管理理念,又要脚踏实地,采用层层递进的多重财务安全保障防线,实现财务管理的法治化、科学化。还应立足自身优势,充分挖掘自身潜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造传统的业务流程和运作模式,以成本、效益为核心,通过提升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使企业节支增效,为企业以更高的水平参与市场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完善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体制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优化企业的整体资源为目标,完整地配置、计量、记录企业所有与财务状况相关的业务资源和业务活动,并进行核算、统计、分析、考核,以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增值流、工作流的统一管理。按照全面预算管理的思想,把按照公司发展战略和各期目标编制的各项预算分配、分解到各个对象、项目、作业和流程,实行实时、动态、严密的预算控制和流程控制。各级预算分管部门和预算责任单位应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对预算期内的全部投入和产出所反映的收入、成本、费用、盈利和财务状况,逐级编制全面预算,分级实施控制并严格考核,从而最优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另外,通过实行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控制,在企业内部形成控制网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逐点联动,使企业经营活动始终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同时通过财务预测和决策,确定财务管理目标与相应的实施方案,为财务计划的编制与执行打下基础。

2.4 加强存货管理

尽可能压缩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确定合理的库存量,既要防止停工待料,又不至于库存太多而占用较多的流动资金和库存费用,维持均衡生产。降低进货成本,采取批量集中进货,以获得较多的商业折扣,通过增加每次进货数量,减少进货次数,降低采购费用支出。

2.5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款的拖欠是建筑企业普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因此企业必须建立良好的应收账款内控制度,以完善企业资金运行机制,增强企业对应收账款的全面管理与自我控制能力。对于承包工程,在进行事前可行性论证时,要考虑建设单位是否有可靠的工程资金来源等,并根据建设单位以往的资信情况评价甲方的资信程度,从源头进行控制。另外,按照国家对建筑企业税务管理的规定,分包企业的营业税及附加由总包企业代扣代缴,这部分税款已由总包企业扣除,但由于有的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经办人不积极催讨,总包财务人员嫌税务手续繁琐,造成许多分包企业拿不到代扣代缴的完税凭证,从而使这部分应收账款长期挂账无法冲减,对此也应积极主动地尽最大努力进行催讨。工程施工期间和完工之后,要定期与甲方核对应收账款,加大催收力度,采取切实可行的催收措施。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收款管理办法,并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严格控制账龄,对死账、呆账,要在取得确凿证据后进行妥善的会计处理。对于被动应收账款,应尽早采取调解、仲裁、司法等措施,尽量挽回已流失的资产和保护面临流失的资产,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同时,企业可将清欠工作与奖励机制、经营考核挂钩,推动清欠工作开展。

2.6 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由于建筑市场尚不规范,工程招投标管理没有完全法制化、规范化,不正当的竞争依然存在。同时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偶然性的不可预见因素出现,也会给建筑企业带来一定的管理和经营风险。为了减少管理和经营风险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建筑企业可以通过设定财务预警指标、选择预警指标标准值、分析判断预警度、编制财务预警分析报告等措施来预防财务风险。

(1)设定财务预警指标。建筑行业有自身的特点,其财务结构、资本结构不相同于其他行业,而且同一企业的不同历史时期,财务风险存在和发生的特点也不一样。根据建筑企业的、规模和经营情况以及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应以偿债能力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为基础,以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指标为补充,同时重点突出现金流量指标。

(2)选择预警指标标准值。对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以及现金流量预警指标,根据国资委每年的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主要财务指标的优秀值、良好值、平均值、较低值、较差值设定财务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对于其他指标,可以按照各企业目标期望值设定“预警标准值”。

(3)编制财务预警分析报告。根据财务预警指标分析,结合企业其他相关部门收集的信息,由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撰写财务预警分析报告,提交企业经营管理层,为其提供决策依据。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永江.建筑业财务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20):286-287.

篇3

关键词 营改增 建筑业 税负影响 应对措施

一、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

(一)对建筑企业税负、财务指标的影响

第一,建筑企业税负的影响。一是营改增前,建筑业营业税税率3%。营改增后,由于建筑业的计税原理与适用税率发生变化,其所承担税负也将发生变化。建筑业一般计税方式增值税税率11%,简易计税按3%增值税征收率计税。建筑企业的税负高低主要取决于成本费用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进项抵扣得多,在减少应交增值税的同时,相应减少了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的支出。二是税负有可能增加的因素。建筑企业主要的施工材料为黄沙、水泥、砂石、钢筋、砖头。在实际采购中,建筑业的上游供应链,如黄沙、砖头、砂石多为小规模纳税人。虽然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向税务局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是采购接收方也只可以抵扣3%的进项税额。三是现在很多企业存在多资质、跨行业经营,不同资质涉及不同行业、不同的业务内容,其成本构成差异较大,其应税服务所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也不尽相同,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取得是企业税负高低的关键因素。

第二,对建筑企业财务指标的影响。营业税属于价内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在营业税政策下,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包含增值税额,营改增后,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一般纳税人,如外购办公楼等不动产的增值专用发票税额都可以计入可抵扣范围内,从而导致企业资产总额会比营改增有所减少,可能引起企业资产负债率的上升,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融资的资金成本,对其资产和现金流量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二)对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第一,营改增后对建筑企业资质共享的影响。建筑企业的资质等级彰显企业自身实力,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条件。对于规模较大、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工程项目,业主招标时会对建筑企业的资质等级提出很高的要求。大型项目的中标单位多为集团公司,而拥有实际施工队伍及装备的施工单位又常为集团公司下属的子公司。当中标单位为集团公司或者总公司,施工单位为下属单位导致合同签订主体与实际施工主体不一致,所有成本费用采购发生的进项税额都是以下属施工单位为采购单位,集团公司或总公司为业主开具建筑工程服务发票,销项税与进项税不匹配,工程中标实体与实际建设单位之间不存在合同关系,增值税的抵扣链断裂,影响进项税额抵扣。

第二,营改增后对建筑企业劳务分包及分包的影响。建筑项目的分包有专业分包资质的分包、劳务分包,以及内部施工队伍、劳务派遣、工程项目挂靠等形式的分包。

一是营改增对劳务派遣的影响。劳务派遣是总承包单位与具有劳务派遣资质的劳务公司签订劳务用工派遣合同,劳务公司分派务工人员到总承包单位工程项目上作业。劳务派遣公司没有建筑施工资质,在劳务工资差额抵扣的政策,劳务派遣公司只能对劳务服务部分开具增值专用,工资支出部分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总承包企业在工资部分是不能抵扣的,就不能对这部分劳务成本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总承包单位的税收负担。二是对内部施工队伍的影响。在当前的行业状况下,多数总承包单位建立自己的综合施工队伍、专业施工队等内部施工队,既可降低劳务用工的风险,又可承担工程项目上施工工期紧急、施工难度大的重点施工任务。由项目部与施工队伍签订内部经济承包协议,以工资形式结算,因施工队伍没有营业执照和施工资质,相应部分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就开不出来。这种情况下,总承包单位方在这部分成本上抵扣不到进项税。

综上所述营改增后,建筑企业降低税收负担的关键是要取得合法合规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由于企业的管理、合同的管理、供应商的选择,对增值税认知,税收统筹筹划,增值税核算以及发票管理的不足,建筑业企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难度较大,这也意味着建筑行业在营改增前期会有一个困难的过渡阶段。过渡阶段后,建筑行业的税收体系、财务工作将会更为系统、规范、完善。

二、建筑企业应对营改增的措施

(一)如何选择供应商、分包商、合作商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总成本的3/5以上都是材料设备费用,营改增后,建筑企业的各材料、物资、设备采购,对供应商的身份选择及是否可以获得可抵扣的增值税专用票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税负,将对企业的发展、市场竞争力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建筑业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建筑企业在供应商选择方面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供应商是一般纳税人资格时,建筑企业与其签订合同时应明确写明增值专用发票的税率、开具时间。

第二,供应商是小规模纳税人时,建筑企业根据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购买双方应对买卖价格议价,含税价格是在未税价格的基础上加可抵扣进项税额。建筑企业作为采购方在同等采购成本下必须要求供应商提供能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第三,供应商为农民自产自销的农产品、合作社(苗木等)时,应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并开具农业产品收购发票。

第四,分析比较供应商进项税额是否可抵扣带来的税负差异,寻求企业收益高点。

(二)慎选劳务分包及分包劳务用工来源

劳务成本占施工企业工程总成本的20%~30%,建筑企业尽可能找有专业分包资质劳务公司的劳务用工,更要取得劳务公司提供可抵扣进项税额的发票来降低企业税负,借助专业劳务分包公司的经验及组织能力,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利于相关人员的管理。

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要注意优化施工项目管理方案、控制施工进度,提高机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人工使用,减少人、材、机浪费,才能利于企业成本的控制,开源节流,适应新的政策环境。

(三)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

第一,企业原则上应选择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供应商,取得增值税专用,保证货物、劳务及应税服务流、合同流、发票流、资金四流一致。

第二,增值专用发票票面购销双方单位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地址、电话、开户银行及账号,货物品名、规格型号、单位、数量、税率、金额等内容完整、准确、齐全,且与实际交易相符。

第三,增值税专用发(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票票面整洁、干净、字迹清晰、不折叠,票面密码区不出格、不压线。

第四,采购人员收到增值专用发票及时传递,以免过了抵扣认证日期。

第五,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申领、开具、认证、纸质专用发票与专用设备保管设置专人专岗。

第六,公司以工程项目为单位分别核算、分析增值专用发票进项税抵扣情况,严格区分一般计税方式下的工程项目可抵扣进项税抵扣,简易计税方式项目工程不可抵扣进项税。

第七,严禁公司的任何人虚开增值专用发票以及向税务机关以外的单位或个人买卖增值专用发票。

(四)加强财务管理

营改增后,建筑企业资金链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工期长、竣工验收标准、施工工艺等原因,很大部分建筑业项目存在合同与实际执行的差异,施工企业要仔细分析、谨慎选择筹融资方式,要以最低的财务成本去筹资、融资,也要减少企业资金的机会成本和管理成本。对企业在进行有关项目的成本预算要求更高,提高全面预算的有效性,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监督与分析、反馈,提高资金使用安全与效率。企业要充分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取得,加大进项税额可抵扣额来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企业要重视供应商的选择,合同管理、签订、审核,企业采购人员询价、议价、协商能力,各负责人员要关注、重视供应商提供发票的发票税率、发票提供时间,不能为了方便、省力就简化规章制度,因小利而疏忽发票的开具,合约部、财务部要强化合同签订环节的审核、管理。

(五)提升整体专业水平

营改增政策对建筑行业有很大的影响,各建筑企业应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企业要加强加快组织有关人员的营改增政策知识培训工作,着重于税务申报和税收筹划人员在营改增方面的培训与学习。企业要及时调整与税收改革相关的财务、业务流程管理与方法,落实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与学习,提升公司会计核算水平,税收筹划能力、税务风险规避能力,给企业创造税收利益;企业要更加重视对采购、预决算、投标造价等业务人员的培训,加强公司全体人员对政策的了解和学习,加深其对“营改增”的认知程度,提高他们对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的重要性和管理增值S梅⑵钡闹厥映潭取

(作者单位为昆山市开源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王芬.“营改增”对建筑业影响的应对与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5(2):51.

篇4

我国在税收方面已经将营改增制度逐渐完善,这也会影响到建筑业。通过深入了解营改增制度,以营改增的基本内容着手,通过营改增影响到建筑业的工程造价,通过工程总承包的影响乃至建筑行业税收的影响进行分析,需通过与时俱进的方式协调建筑业的发展,完成建筑企业内部税收管理方式的优化,强化建筑行业的纳税规划。

关键词:

营改增;建筑业;工程造价

当前税收制度已经无法符合经济的发展所需,需要对当前税收制度给予改革。营改增指的是把营业税改成征增值税,将过去反复征收的状况进行改变。对于营业税变成增值税虽然是对第三产业服务业进行的,可是也会对建筑产业产生影响。

1营改增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

1.1营改增对建筑业组织构架和经营方式的影响

我国当前在大型建筑行业中大多通过多级法人形式,通常均具有众多子公司以及分公司,且在工程的项目承揽地创建项目部而对施工以及管理进行负责。比如在中国铁建方面,构成了企业内部逐层分包的方式。对于营业税的模式而言,项目部代表公司的所有营业额缴纳营业税。而增值税方式则具备了通过票管税、链条抵扣的特质,也就是说,所有纳税的环节都要严格依照进项和销项抵扣的方式进行征税,假如链条较长,则会加大税务的风险,而且签署逐层分包合同也会令印花税的支出提升,所以,随着法人层级以及管理层级的增多,则对营改增的管理更为不利。

1.2营改增在工程预算管理中的影响

工程的预算管理会对工程的投标报价形成影响,所以在企业承包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营业税是价内税,工程造价中具有税金,而且综合税率较为固定,投标报价较为简易。但是增值税则为价外税,营改增之后的投标报价会通过增值税销项税额、工程造价分开进行,这则彻底转变了原本建筑产品的造价构成乃至计价规律,而在工程施工当中,进项税额并不能正确估量,并且营改增之后的城建税以及教育基数则成为需要缴纳的增值税税金,所以,所有过程均较难正确评估工程的税负状况,这会对工程投标报价形成较大的影响,从而会对工程的任务承揽造成较大的影响。

1.3营改增对工程总承包的影响

依照工程的总承包特征,工程的总承包在建筑企业的工程中,包含了由设计到采购最终到施工的所有过程,营改增会对工程总承包具有两点影响:(1)征税依据的改变。施工中征收营业税,依照营业税与增值税的暂行条例对建筑施工征收营业税,对自产的货物进行增值税的收取,条例限定建筑业自产货物是混合销售,而计税根据较为模糊,较难免除多次征税状况。而营改增执行后,工程的总承包则不会具有多次征税的状况发生;(2)加重税负的负担。当前建筑行业的经营项目不断增加,虽然在进项增值税方面可以抵扣,可是也会加大税收的负担,由于建筑物在水电费、水泥、混凝土乃至施工人员等方面均加大了成本,令营改增执行后,较难获取增值税的专用发票。所以,在营改增以后,令建筑业工程总承包的总体税负水准有所提升[1]。

1.4营改增对会计核算以及成本管理的影响

工程项目成本包含了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间接费用乃至其他直接费用而构成。营业税状态下,工程项目成本包含了增值税。营改增以后,工程项目在收入、成本核算中应当依照价税分离的政策。因为核算模式的改变,则会令所有财务标准有所改变[2]。(1)对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对于现行营业税价税总额无变动的状况下,执行增值税价税分离后会直接令收入减少9.91%。因为进项税额不够充分,成本费用价税分离金额远比收入分离金额低,令利润总额随之减少。税负的提高乃至令增值税纳税时间所有提前,也使得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随之减少,令资金支付压力随之增加,资产负载率标准也有所提高[3]。(2)对会计核算的影响。建筑企业长期以来上缴营业税,财务人员核算营业税的概念较深,建立的核算项目较为简便。营业税核算只是涵盖到计提、缴纳两个方面的业务。在计提当中,会对营业税金与附加进行借记,会对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进行贷记。在缴纳的过程里,对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进行借记,而对银行存款进行贷记。营改增之后,建筑行业缴纳的增值税,在跨级核算科目中具有较大的改变,而且较为繁琐,为建筑行业的财务人员造成较大的困扰。

1.5营改增对企业税务管理的影响

在营业税的方式中,建筑企业并不重视税务管理,在管理方面较为松散,人员配备不够完善,岗位职责规划模糊,税收筹划范畴狭窄。随着营改增的进行,税务管理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工程,税收筹划范畴随之扩大,可是也加大了管理的难度,提高了对人员专业性的标准。增值税通过凭票抵扣的方式,不但获得了相应的抵扣凭证,而且纳税人还需在增值税专用发票乃至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开具当天进行计算,一直到180天以内应当到主管的税务局进行认证或抵扣。假如纳税人获得了不规范的发票乃至超过期限而无法抵扣,则会令企业的税负加大、风险提高。

2建筑工程造价对营改增的方法

2.1转变经营理念,创建并完善企业内部的投标报价体系

随着营改增税制的改变,令财务管理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均有所改变,进行工程规划和决策前应当先进行计划。相较于原缴纳营业税,工程计价从含税价格成为不含税价格,这也在本质上转变了建筑行业长期以来的工程计价规划,并且对企业的招投标报价具有直接的影响。对于参与报价而言,企业应当随时掌握营改增的内容,打造符合本企业在增值税制中的投标报价体系和管理制度。在预算的工程投标价格方面,应当有效评估成本费用可以获得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应当对工程的中标率以及进项税额的来源进行考量,尽可能获取最多的进项税额发票,以便为企业的报价给予更多的竞争条件。

2.2注重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建筑业工程造价的主管领导只有意识到营改增为企业带来的影响,加强管理,仔细分析营改增的问题,才能够令其他人员从思想上注重营改增的工作,才可以认真对待营改增的工作。建筑企业需加大营改增的培训范畴,所有人员都应当参与到营改增的培训当中,及时掌控营改增后对所有层面的影响,让大家了解内容的变化,能够自行组织。财务人员需增加培训次数,了解增值税的相关知识,以便有利于引导其他部门进行工作。2.3供应商应当慎重选择就建筑业的工程造价而言,材料设施的费用在成本中占据了较大一方面,自从营改增之后,建筑材料的采购对企业具有较大的税负影响,所以供应商会对企业的采购建筑材料的折扣状况具有较大的影响,这也对企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供应商应当具备一般纳税人的资格,并且还需要具备能够开具增值税发票的能力。这些方面都应当在合同中体现出来。并且,假如供应商仅为小规模纳税人,建筑企业以及供应商应当在购销以前洽谈好交易的价格,而且,供应商不能开具增值税发票而形成的价格优惠和增值税发票相抵的销项税额度相比较,获取最大化利益。

2.4适时减少对建筑业征收的增值税税率

通过近些年建筑行业的发展可以发现,特别对于营改增政策的执行而言,建筑企业的发展会由于增值税率的提升而令税负平衡有所降低,假如长期以来就此发展,则会形成税负平衡点较低的状况,如果超出增值税的平衡点,则会发生增值税税负超出营业税税负的状况,从而影响到建筑企业的经济发展。依照建筑业的发展角度而言,这一状况将无法有效激励建筑业的发展。为了激励建筑业的发展,免除由于营改增政策加大税负状况,需要对营改增的增值税税率进行协调,透过减少建筑业征收的增值税税率,减少营改增对建筑业税负的作用。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之下,国家的税收政策也获得了较大的创新及改革,不但需要确保税收的合理性,还需要保障税收的公平性,融合各地的实情管理地区税收的差异化。执行营改增的政策既存在有利的一面,也存在不利的一面,如何最大化体现“利”,最大化降低“弊”,则成为目前建筑业工程造价需要探讨的方面。并且,在此后的工作当中,相应的会计人员还需要不断分析营改增,最大化实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令建筑企业获得更加美好的发展。

作者:黄珍 单位:江西中昌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叶智勇.建筑业营业税改增值税有关问题的分析和建议[J].财政监督(财会版),2012(7):65-67.

篇5

关键词:营改增 建筑企业 问题 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的不断推动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得到提高,相关的税务制度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营改增作为我国经济模式转型的主要切入口,在对其进行试点与推广的过程中,已成为我国税制改革的关键步骤,对我国建筑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将对建筑业“营改增”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笔者分别从:“营改增”相关研究、建筑业“营改增”面临的问题、基于“营改增”下建筑业发展的有效对策,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营改增”相关研究

“营改增”,具体指一个税种产生的变化,即原先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变更为缴纳增值税,其中增值税主要指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有效削减纳税重复性的环节。“营改增”能够有效调整产业结构。如在推行“营改增”政策之前,服务业营业额全额征收了营业税,不但增加了税收的负担,而且增加了税收的重复率;反之在实行“营改增”之后,以提高第三产业扶持力度为基础,对税收政策进行制定,有利于促进我国第三产业和新兴服务业的发展。

“营改增”有助于提高我国劳务与货物方面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通常在对营业税进行征收时,国际贸易上对产品出口不会进行退税,导致上升了我国劳务和货物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度,极不利于出口建筑企业的发展。而在进行“营改增”后,其提高了我国税制在国际上的水平与地位,不但在价格方面获得了优势,而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际竞争力。

二、建筑业“营改增”面临的问题

(一)建筑企业税负增加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纳税人在缴纳增值税时,纳税主体一般分为两种: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而这两种纳税主体相关的纳税优惠政策也各不相同。简单来说,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营业税适用税率基本固定为5%,在实施“营改增”之后,不但将税率提高到11%,而且有效削减了整个行业领域之间的税负。但如果结合每个建筑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筑企业成本体系构成出现不合理的情况,例如劳动力成本较高、使用材料成本较低,在实施“营改增”后该建筑企业的抵扣税额会减少,增值税的销项税额会提高,如此会增加建筑企业整体的增值税税负,使得建筑企业的经济成本大幅度上涨,降低了该建筑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营改增”其实是国家提出的一项带有优惠性的税务政策,相关的政府部门还需在其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建筑企业面对“营改增”时产生的不良影响,建筑企业也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适应“营改增”适用后税务体系的发展形势,并积极调整内部的经营模式与方法。

(二)企业会计核算难度增加

实行营改增之后,企业自身所经营的各项业务应全部做好区分,不然相关的税务机关在征收税款上会全部按照最高业务税率进行征税。依照我国的具体情况,大部分的企业属于复合型企业,因此相同性质企业内会因其经营不同的业务而最终所缴纳的税款不同。企业为了少缴一些税金,需要对各项业务进行分开可算,这样就增加了企业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和难度系数。同时并不排除某些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的应变能力不强,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营改增制度,在工作中也会出现失误,增加了会计核算难度。

三、基于“营改增”下建筑业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严格选择供应商

为了加大进项抵扣金额,建筑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要选取合格的供应商,且供应商应开具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应合格。一般来说,虽然小规模纳税人可以通过税务部门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但由于发票数额及开具条件有所限制。所以,建筑行业在选取供应商的时候一定要合理选择,以免日后增值税专用发票较难取得,增加企业的税务负担。在采购大量建筑材料时,建筑企业要严格按照招投流程执行,依据供应商的规模、报价及产品质量等,综合选择适当的供应商。为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保证招标工作的可靠进行,建筑企业还要要求偏远地区的杂货店和个体户等开具相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二)管理增值税发票

通常情况下,建筑企业内部的税务发票智能作为营业税的发票,且营业税没有税额抵扣的内容存在。在实行”营改增“后,建筑企业可以将进项税额进行抵押,来降低税收金额,但若要增加增值税抵扣,则要使用规定的增值税发票,便无法进行进行税额的抵扣,这时建筑企业的税务发票内容就会产生一定的变化。故要求建筑企业要加强管理内容及方式的调整,对增值税发票进行妥善管理,以此才能有效规避因管理不当而使发票带来一定的风险。其次,建筑企业要加强管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进出、市场流通、使用和保税等各个阶段,并针对发票管理可能产生的风险与意外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要提高建筑企业内部财务人员对发票管理工作的关注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行“营改增”对于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来说既是发展机遇,也是发展挑战,有效应对了建筑企业重复征税的漏洞,削弱了大多数建筑企业内部的税收负担,同时也严格要求了建筑企业对于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营改增”能够有效调整产业结构,有助于提高我国劳务与货物方面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所以在此基础上要求建筑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以此来为自身发展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行业;造价影响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1

一、我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税制的差异

首先,税制方面存在区别。营业税和增值税是中国税务行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适用面比较过,涉及多个行业。针对本文研究建筑业,增值税适用方面很广,例如建筑过程中的建筑材料费用、工程设备费用以及相关机械的维修管理费用等,增值税的计税方式和营业税的计税方式在会计处理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

其次,税收手段不同。营业税是价内税,这种方式很简单,并且以税后的造价的营业额作为计税,应纳税的额度是通过税后造价和税率计算,应缴纳额度的定值和营业额的大小直接挂钩,而增值税是一种价外税,这两种计税方式都可以通过税前造价进行计税,简单一点说就是计税方式应缴纳税额是通过销售额的税前造价和征收率来计算,应缴纳的税额是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得出的,销项税额是通过税前造价的销售额和税率计算的,并且根据我国相应的规定,建筑业选择适用于增值税的计税方法。

二、营改增税务制度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

通过上述分析对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差异性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那么单对建筑工程造价来讲,营改增税务制度又有什么具体影响呢?文章就从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阐述:

1.工程预算管理影响

工程的预算是工程建设的重点工作,会对工程的投标有很大的影响,由于营业税具有价内税的形式,在工程造价里具有税金而且特征是比较固定,所以在投标报价时相对比较简单。而增值税就是价外税,在实施营改增以后,投标报价就会通过工程造价及销项税额分开的方式进行,并且对建筑产品的价格规律和造价进行转变,但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进项税额是无法估量的,在实施营改增以后,教育费附加、城建税等计税依据是: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的税额,所以很难准确的对工程税负状况进行正确评估,从而对投标报价工作的开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2.工程承包影响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依据总承包的主要特征,覆盖整个全过程,在营改增实施以后,会对工程总承包产生很大的影响,主要的影响有增税依据的改变,在施工过程中,要征收营业税是依据增值税及营业税暂停条例进行的,对自产货物的计税根据是比较模糊的,有时会出现多次征税的情况,但是在营改增执行以后,就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了,对于现在的建筑工程来说,所经营的项目数量不断的增加,虽然有一些进项税方面可以抵扣,但是还有增加了很大税费负担,使得建筑方面使用的水泥、混凝土及水电费等成本都有所增加,当执行营改增以后,很难对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获取,所以在实行营改增以后,就会很大程度提升工程税负水准。

3.成本管理影响

对于工程项目成本主要有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等很多费用,其中项目成本中还包含营业税及附加,但是实施营改增以后,工程的成本核算就已经将价税分离出去,并且因为核算模式的变化使得财务标准因此发生变化,会对财务指标有很大的影响,在营业税的价税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对增值税进项分离处理,会减少收入的一定比例,还因为进项税额不够充分,最终会影响利润的总额,虽然税负有所提升,但是会使现金流动量减少,在增加资金支付压力的基础上提升资产负债率标准。当营改增实施以后,建筑业缴纳的增值税会有一定的变化而且变化十分的频繁,所以财务核算人员的工作有很大的困难。

三、建筑行业造价工作应对“营改增”制度的对策

文章通过两部分的讨论,对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企业造价工作面临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建筑企业面对“营改增”税务制度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工作对策呢?笔者针对这一问题谈一下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1.转变经营理念

首先就要做好计划制定的工作,与之前的营业税缴纳情况相比较,工程计价从含税价格向着不含税的价格转变,对建筑行业来说需要很长的计价规划时间,在实际的报价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投标报价体系进行完善,以具备良好的竞争能力。其次,在进行预算投标方面,需要做好成本费用准备工作,以便对增值税进项进行评估,同时在保证可以争取更多进项税额发票基础上,保证企业的最大效益。

2.注重人员培训

对于建筑企业的员工来说,要清楚的意识到营改增实施以后对企业的影响,在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对营改增相应的问题进行分析,以确保相关工作人员对营改增的重视程度,所以企I应该加强对营改增的培训工作,使所有的员工都能满足“营改增”税务制度实施以后所在岗位的要求,尽可能的采取自行组织施工管理模式,对相关财务人员来说应该进行重点的培训工作,做好增值税相关知识的了解与掌握,以此更好的开展相关的工作。

3.慎重选择供应商

在工程造价内材料设施的费用所占的比例很大,在营改增以后,企业的建筑材料采购收到了很大的影响,供应商对材料的折扣也有很大的影响,对于供应商来说应该具备开具增值税发票的能力,并且这些都要在合同中体现出来。针对建筑规模比较小的项目,供应商和建筑企业就需要在采购之前做好交易价格的协商。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建筑工程专业迎来了自己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中涉及到税务工作的内容也变得更加复杂,“营改增”税务制度的颁布,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建筑工程造价活动,使之更加合理合法,希望通过本文对于营改增背景下建筑行业造价的现状分析,能够提高建筑相关税务部门的工作能力,为我国城市建设发展以及税务制度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铭杰.论“营改增”下建筑业会计核算的发展[J].财经界(学术版),2017(2).

[2]汪有红.营改增政策下建筑行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会计,2016(9).

篇7

关键词:统计工作;数据质量实施考核

中图分类号:C37 文献标识码: A

一为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对数据质量进行监控:

1.统计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定期实施考核

企业有明确的计划统计管理制度与考核标准,计划统计管理制度写入企业管理制度汇编,同时公司制定了部门职能指标,根据工作内容不同,分为“关键项”、“重点项”、“一般项”,相应考核标准分值有所不同,而综合统计工作属于考核的“关键项”。企业考核领导小组每月月初对统计人员职能指标逐条进行考核,给统计工作打分,并与统计员和部门负责人的当月工资挂勾。这样,一是提高了统计人员依法统计的自觉性。二是统计基础建设和制度得到了加强。完善和落实了统计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了统计员和业务部门负责人的责任。三是充分调动了统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了统计工作质量。

2.加强统计基础工作,理顺统计渠道

统计基础工作是搞好统计服务的有效保证,企业统计工作分工明确、报送统一。从企业组建以来,企业的统计工作对内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进行专业统计、分析,从不同层面为领导提供咨询决策信息;对外,则由相关部门根据报送要求进行汇总、审核、报送。就集团现状来说,单位的统计工作大概分为生产统计、质量统计、安全统计、劳资统计、财务状况统计等专业统计,分别依其性质归属不同的职能部门进行具体统计工作。如生产统计,由企业市场部进行,结合企业的生产计划进行分析评价监控;质量、安全统计,由工程部进行统计;劳资统计,则由综合部进行,对职工情况、职工工资总额情况及其构成进行分类汇总,全面了解、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问题。这样按专业部门职责分工进行的统计,可以充分发挥专业部门的专业知识,以数字这种简洁明了的方式反映现象、问题、为各专业部门的工作提供评价和改进方向,有利于各专业部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为单位领导提供决策依据。比如,单位的生产计划、生产统计工作统一归市场部负责,根据统计报表及时检查计划完成情况,调整下月生产计划安排,从计划完成情况中发现问题,确定需重点监控、检查的项目,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对外统计报表的报送分别由各专业部门负责对外统一报送。统一报送,一方面可以使全企业对外部报表的报送有一个通盘的了解和严格的把关,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数据在各部门之间流转过程中造成的人为失误和避免大量重复工作。比如一个企业可能需要对多个主客部门报送数据,而各个部门的报表表式、报表要求并不完全相同,当不同部门要要求的数据在基础数据上有同一性时,有专站部门统一报送则可大减少工作量。

3.加强基层统计建设

统计数字来自基层,提高统计数字的真实性、可靠性关键是加强基层统计建设,基层统计是企业统计的基础,也是各种统计资料的源泉。

企业始终围绕强化基层基础工作这个根本,从各个部门抽调一部分人员组成检查小组,亲自去工地现场,对基层的统计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工作量、形象进度、质量情况都作详细记录,查阅统计台帐,将实际情况与所上报的统计报表相核实。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统计工作做到实处。、

对基层所报统计报表,严把数据质量关。对报表数据进行逐一审查核实,做到先审再汇,汇完再审,这样通过两次的审核,保证了数据质量。对填写有问题的单位重新进行落实,不符合数据质量要求的报表,坚决返工,直到报表通过审核。针对当月报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告诉基层企业,再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查明原因,让企业下次报表时不再出现此类问题。

在报表处理过程中,做到一丝不苟,确保数出有据、科学合理、不错项、不漏项、不虚报、不瞒报、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与市统计局取得联系进行请教,取得上级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从而确保了在发现问题、反馈情况、解决问题的严谨工作程序中,使统计工作得以逐步推进、提高、完善。

4.统计资料管理台帐化、档案化、现代化

原始记录是统计报表的基础,是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其成果的第一手资料,统计台帐是系统整理和积累统计资料的重要工具。企业要求本系统各报表单位必须要建立健全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做到登记要及时、完整,数出有据,字迹清晰、工整,台帐数字与其他专业统计方面的数字完全一致,具有连续性。要求原始记录也必须执行国家统计的计量标准,做到项目合理,记录真实,填报及时,手续完备。各种台帐和原始记录既要能满足统计业务工作需要,又要能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这不仅能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而且能及时为企业领导及上级领导掌握情况、制订决策提供可靠数据。

企业统计资料采取分级管理办法。公司综合统计人员负责管理上级报表底稿,各专业统计人员保管本专业的统计资料。年终统计资料整理两份,装订成册,原件上交综合部档案室保管,以便于历史资料的随时查阅。

企业配备统计工作专用微机,统计月报、季报、年报资料随时录入,按不同表号分别建立文件夹,统一管理各项基本统计资料,系统地完整地整理各个时期的统计资料,使公司的统计信息系统逐步实现自动化、现代化。

5.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队伍素质。

随着经济改革不断深入,统计专业知识更新加快,统计报表变动较大,统计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统计报表的质量。多年来,企业从提高统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入手,抓好统计人员培训,促进统计人员不断学习,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接受再教育,以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和统计工作的需要。利用年报会对企业统计人员普遍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结合平时报表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按照统计制度要求进行重点讲解,做到有的放矢,使企业统计人员真正掌握填写报表的要领。对于企业中无统计上岗证的人员还要进行上岗培训,使统计人员掌握统计基本知识,为完成好统计报表工作奠定基础。组织企业统计人员参加市统计局举办的各种统计业务知识和统计法规培训,利用贯彻报表制度和统计检查之机,以会代训,互相学习、促进。针对具体情况对新上岗人员采取以老带新、亲自面授或集中培训的办法,使他们尽快的熟悉业务,以适应统计工作的要求。培训内容由浅入深,通过培训考核,使企业的统计人员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统计工作发展。

二、建筑业统计中存在的问题

1.完善建筑业统计范围

统计范围不全是建筑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当前,对全社会的建筑业企业进行全面报表即不现实也不可能,因此,需要对小型建筑企业或乡镇建筑企业进行抽样调查,以解决建筑业统计口径不全的问题;同时要充实和完善建筑业统计内容,如完善装饰装修业统计内容,逐步建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等统计,使建筑业统计发展为一个全行业的统计。

2.确立新的统计调查指标体系,满足宏观管理、市场经济和国际接轨的需要。

完整的建筑业指标体系,主要内容应包括:企业基本状况统计、建筑产品统计、劳动工资统计、建筑机构设备统计、建筑材料统计、财务指标统计、景气指数统计、建筑业价格指数统计、建筑业科技活动统计、建筑业市场统计等。新的建筑业统计指标体系,应针对国家、行业、企业等不同的服务对象,提供宏观、中观、微观的统计资料。

3.按照企业统计的发展目标,逐步建立国家综合制度和企业报表制度。

企业制度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要为主,统合统计制度以满足国家和行业管理需要为主,以此解决现行制度不能同时满足宏观、中观和微观需要的问题。在统计指标体系上,可根据不同层次的需求,选择不同的调查对象,确定不同的调查内容,采取不同的调查方法。

4.积极稳妥地推进抽样调查方法,实现多种调查方法的运用。

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的优势,逐步建立建筑业重点企业直接报告制度。全要房地产信息网络工程的建设已为我们改变统计工作方式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为建立建筑业重点企业直报制度的设想提供了参考,这将成为建筑业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

三、小结

篇8

【关键词】建筑企业 财务风险 财务管理

一、引言

建筑企业是从事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工程以及其他专项建筑工程施工的企业,通过组织、利用各种建筑资料将劳动对象建造成为特定的工程产品,即通过施工生产活动,把各类建筑材料转变为具有特定用途的建筑产品。在我国建筑业可以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在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施工业得到了迅速的成长,具体表现在:随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建筑行业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城镇化上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类建筑设备不断升级换代、大型的工程建筑和民用建筑需求旺盛,从而拉动我国建筑企业的总量持续稳定增长;同时,建筑业和他产业互促进,共同推动着中国现代化进程。

但是,在我国建筑企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财务问题,有些问题若没有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就有可能给建筑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危机,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研究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应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从内部分析看,由于建筑企业的发展是以外部环境为条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行业的不确定性使建筑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大;从内部分析看,主要是由于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行之有效的财务预警机制和风险控制体系。

二、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主要问题

(一)工程款拖欠严重

建筑工程款项数额一般都比较巨大,业主一时难以付清所有的工程款项,大量的工程款拖欠,但建筑企业在建造过程中建筑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周转,为了招揽尽可能多的工程项目许多建筑企业不得不追加贷款,甚至有些施工企业在资金还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工程项目就开始施工建造,造成企业的财务费用增加,资金周转不灵,有的企业甚至因此资不抵债。更有甚者许多建筑企业就因为这种情况被迫停工,甚至有些公司因此而破产。同时许多建筑公司还存在的死账、坏账,这些款项随着时间的延长,资金的时间价值也随着消失,企业的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对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很不利。

(二)资金周转困难

建筑企业要正常按预定的时间施工,就必须要求建筑企业有充足的资金链作为后盾。作为一个建筑企业施工设备、建筑材料、大量的人工等是必不可少,因此这些条件的支出,是一个工程项目按期完工并保质保量验收的必不可少的前提。这些支出资金量比较大,有些建筑企业一时难以筹集如此巨大的金额,委托单位也一时导致工程延期工程款难以收回建筑企业拥有较强的资金链就会及时的将设备、材料等准备完毕,企业较强的资金周转率,确保资金链不会因某些不必要的原因而断裂,保证资金的安全。

(三)再投资困难

现如今每一个企业都着眼于未来的长期发展,建筑企业也不例外。建筑企业在保证当前的生产经营水平的基础上扩大自身规模,加强巩固在建筑市场上的地位,建筑企业一般还会进行再投资。要想在维持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再进行投资就需要额外的资金作保证,但是建筑企业资金需求量大,生产工期长再加上工程款拖欠严重,有的企业不得不依靠负债来维持经营。款项长期收不回,负债不断增加,使建筑企业对外投资受到严重的限制,影响到施工企业的持续发展。

(四)财务人员流动性大

建筑企业由于工作环境艰苦,待遇不高的原因导致财务人员的流动性比较高。从实践来看,施工企业很难长期留住财务人员,一般财务人员会在两到三年内跳槽,导致企业需要重新来招聘新的财务人员,不仅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影响重大,还需要付出一笔高额的招聘费用,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建筑企业虽然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也采取了许多的办法,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人员流动性大也是财务管理领域多年探讨的问题之一。

三、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一)财务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一个企业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就当前的形势来看一些建筑公司认为工作的重心应该放在工程项目的投标中标当中,提高施工的进度和工程的质量,认为只要抓好生产就能使企业长久的生存和发展下去。以致,有些建筑企业对财务管理关注度不足,财务管理观念淡薄,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企业的管理层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没有使用必要的手段来加强对企业财务的控制和管理。

(二)缺乏先进的科学方法

建筑企业所涉及的产品往往具有生产周期长、工程量巨大、资金管理难度大等特点,财务所涉及的内容比较繁多且复杂,财务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在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的建筑企业,就不能在企业制定决策前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预测市场未来情况,采取行知有效地方法来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导致决策失误。由于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甚至有些建筑企业已经出现了连续亏损的现象,难以控制成本的发生,导致成本费用增加,企业利润减少。

(三)资金管理不严格

资金是一个企业的血液,建筑企业的日常运营离不开资金的快速周转。一个建筑工程在建造过程中经常会有资金的流入或流出,这些资金数量一般较大,若管理不严格就会造成资金的流失使企业的资金链收到影响。再者由于建筑款项较大,委托单位一时难以付清所有施工款项,因此,建筑企业的工程应收账款出现长期挂账的现象,长时间不加清理将会公司的财务人员不能得到真实的数据,从而不能分析公司现行的状况,影响建筑企业制定决策。

(四)财务人员的素质有待于提高

财务管理人员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现如今,许多小型的建筑企业的财务部门的财务人员没有较高的财务管理意识和能力。另外,有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甚至依然还保存着以前旧的财务观念,没有及时的学习新的财务信息,没有将财务新内容与不断变化的经济情况进行紧密的结合,未能对公司的未来发展进行准确的预测和判断,使企业错失发展良机,给企业到来不容忽视损失。因此,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是公司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财务管理理念

财务是一个公司是十分关键的部分,通过企业的财务报表能直接的反应出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成果,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做出预测。因此,每个建筑企业的总经理和董事会要对财务管理这方面有足够的重视,每一个管理者都要树立财务管理理念。良好的财务管理对建筑企业的正常运营活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筑企业必须要提高对财务工作的重视,把财务管理的思想渗透到企业日常活动的各个环节,实现财务管理的全面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二)建立严密的财务控制制度

建筑企业应该建立严密的财务管控制度,建立健全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财务控制系统和验收系统。在工程物资采购、工程物资领用上建立合理的操作程序,坚持票物相符;对物资的保管与记录必须分开,权利之间相互制约。对库存物资定期盘点,做到账实相符;督促管理人员和记录人员保持警戒防止疏忽,做好建筑材料接受和库存控制。从制度上保证操作规范,保证资产物资的安全。同时加强对建筑材料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定期核对各类款项。

(三)加强施工前的成本预算管理

建筑企业在投资竞标前就应该对所投项目的成本进行全面预算,组织公司财务工作者与领导者一起进行讨论,讨论出以最小成本创造最大的收益的施工方案,对各个方案进行分析下放到各个部门形成反馈意见,管理者组织专家和财务人员对反馈进行分析,项目符合公司利益就进行投标。财务人员积极形成成本预算报告,等成本预算批准后,建筑企业应该按各类工程的需要相关部门提出各类要求让财务部门对工程的成本、收益和利润进行再次预测。为将要开工的项目前做好完善的预算准备。

(四)在施工期间对成本进行控制

在施工期间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要将各期各部门的费用具体落实,定期对各部门发生的费用进行统计,对有异常的费用要做明确的说明,严格控制工程施工期间的费用支出;仓库物料管理部门应该在采购环节对价格和质量要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选择质量好价格相对低廉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要进行严格控制,减少对建筑材料的浪费、丢失和对设备的损坏,对不明的损失要明确到个人,还要对工地的废弃材料进行合理的利用,从而节约成本;建筑企业也应对人员成本进行控制,合理设置工作岗位,对每个员工的工作实行绩效考评并且采取奖励和惩罚的措施控制人工成本;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