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高校教育评估8篇

时间:2023-09-03 15:18:1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校教育评估,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校教育评估

篇1

每个三级指标都以“认识”“了解”“掌握”“应用”等目标描述的方式明确教师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如“4-2了解教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以及最新进展(如情境认知、活动理论、分布式认知理论等)”,不但明确描述了教师要掌握一些教与学的基本理论,更是用列举的方式提供了更为详细的指引。4.该指南充分考虑到了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基本特征。由于该指南是针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而制定的,而高校教师相对中小学教师有其特有的工作、学习特征。因此,该指南在一级指标中提出了“科研”,较明确地体现了其针对高校教师的指向性。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NETS-T-2008)的特征分析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NETS-T-2008)是对NETS-T-2000版本的更新与升级。NETS-T-2008共包含6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NETS-T-2008突出了“创新与变革”的主题,主要特征体现在:1.强调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该标准的第二项一级指标“设计、开发数字化时代的学习经验与评估工具”中明确提出,教师要通过设计、实施与评价促使NETS-S-2007标准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发展。这是该标准“以学生为中心”的突出表现。其他各项指标也都明确指出,教师要通过提升自己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公民意识等,为学生提供榜样和示范作用。2.该标准强调教师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开展协作、交流活动的能力,如“能够与学生、同事及其他人在面对面和虚拟学习环境中合作学习”“能够运用数字化时代的交流和协作工具与其他文化背景的同事和学生进行交流合作”。3.该标准中提出“对版权、知识产权和资料来源的尊重”“运用信息技术的礼仪和社会交往的责任感”,并为学生树立榜样。这些内容反映了在面对从“读时代”的Web1.0向“写时代”的Web2.0的变迁过程中,任何人都可以资源带来的网络道德意识与责任感缺失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方式走向Web2.0时代,因此,需要通过提升教师的道德意识及社会责任感来影响学生。4.该标准突出了全球意识与全球共同体的理念。如“能够运用数字化时代的交流和协作工具发展自身的文化理解力和全球意识”“能够参与区域性和全球化的学习共同体以探究技术的创造性应用”等,这表明该标准充分吸取了Web2.0的全球协作的理念。

NETS-T-2008与NETG•THE指标项的对比分析

NETG•THE共有三级指标,NETS-T-2008只有两级指标。因此,要进行NETG•THE与NETS-T-2008的指标项对比,首先选取NETG•THE的一级、二级指标与NETS-T-2008进行对等分析。根据NETG•THE与NETS-T-2008能力维度的相似性和对等关系,本文将NETG•THE与NETS-T-2008的对应内容做了排列与对比,1.意识与责任(1)指标项对比分析:NETG•THE中的基础部分“意识与责任”中的“意识”,在NETS-T-2008中基本没有体现。这是由于美国的教育信息化程度较高,“对于NETS-T-2008而言,我们假设每一位教师已经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对教学的变革作用。”而“意识与责任”中的“责任”部分,在NETS-T-2008中更加强化,强调了知识产权、责任感及全球意识。“运用数字化时代的交流和协作工具促进全球意识”体现了Web2.0的全球化协作的特点。全球的学生、教师都可以借助Wiki、SNS等社会性软件针对共同感兴趣的主题展开全球协作。(2)对建构基于Web2.0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项的启示启示一:NETS-T-2008中并没有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开展自我发展的意识部分,这是由美国教育的高度信息化所决定的。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已经将信息技术作为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的一部分。从信息生态的角度来看,是已达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生态融合期,其所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利用技术促进教师及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我国,经过近年来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校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与态度也有所提升。这一点在近年来我国研究人员开展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调查中有所体现。如针对江苏省20多所高校教师开展的调查研究显示,50.7%的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对教学活动的开展非常重要,46.1%的教师认为比较重要[4]。这说明我国大部分高校教师具备了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但离将其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中去除还有很长的距离。因此,在本文建构基于Web2.0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中“意识”部分仍然需要保留,但可对NETG•THE中该维度的三级指标做适当的整合。启示二:NETS-T-2008中对“提倡和教授安全、合法和符合道德,规范地使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提升自身在数字化时代运用信息技术的礼仪和社会交往的责任感”的强调更符合Web2.0环境中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在Web2.0环境中,人人都可以成为教育资源的者[5],学生也可以通过教育信息及资源变为教育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学生的这种角色转变,使得其在发挥个体主动性的过程中出现传播失范的现象[6]。因此,在本文建构的基于Web2.0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中,要着重强调教师促进学生在利用社会性软件信息时的道德意识与责任感。启示三:基于Web2.0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中要突出全球协作的特征,将教师本身的全球协作意识及促进学生的全球化发展纳入指标体系中。2.知识与技能(1)指标项对比分析:NETS-T-2008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教师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而是强调教师“运用其学科知识,通过教学、学习和技术增强自身在面对面和虚拟学习环境中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创意与创新能力的经验”。因此,知识与技能只是教师促进学生学习的因素之一,不能过于强化知识与技能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结构中的比重。(2)对建构基于Web2.0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项的启示NETG•THE列出了教师需要掌握的多种知识与技能,覆盖了教师教学、工作中可能用到的多种知识与技能。然而,该维度中提及的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学设计模式、信息技术工具等大量的内容,对于高校的学科教师而言会成为教学任务外的额外负担。对于高校学科教师而言,真正重要的是这些教育技术理论、教学设计模式、信息技术工具方法什么时候用、怎么用的问题。如,在对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进行评价时,教师准确描述某种教育技术基本理论远不如他知道在什么条件下应用该理论重要。因此,本文进行基于Web2.0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建构时,酌情弱化知识与技能部分的指标项,强调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特别是Web2.0工具解决教学、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3.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1)指标项对比分析:NETG•THE中的“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两部分对应于NETS-T-2008中的“设计、开发数字化时代的学习经验与评估工具”。将设计、实施与评价三部分连贯起来,较符合教学实践的习惯,更具有可操作性。NETS-T-2008更强调学生个性化,如“为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以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风格、学习策略和不同层次的数字化工具与资源的使用水平”,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的精神。(2)对建构基于Web2.0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项的启示启示一:由于设计、实施、评价三者的逻辑连贯性,本文参照NETS-T-2008的做法,将NETG•THE中的“设计与实施”与“教学评价”整合为一个一级指标。同时,在借鉴NETS-T-2008,在“能够设计并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中突出强调为学生个性化服务的思想,增加教师根据学生学习风格、数字化工具使用水平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这也符合Web2.0时代个性化的核心特征。启示二:Web2.0环境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很强的参与性、互动性,教师要“能够开发技术化的学习环境,能够使他们自主设定学习目标、管理学习和评估学习过程,最终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启示三:具有“可读可写”特性的Web2.0可以用来记录学习全过程,其中包括学习者自身的创作内容、资源的链接、文档、图片、声音及视频,还有其他人对这些内容的评论[7]。因此,基于Web2.0的教学环境中,教师要具备对Web2.0工具中记录的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过程性评价的能力,并以过程性评价的反馈促进教学。因此,可以在“能够对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合理的评价、反思与调整”的三级指标中突出对Web2.0环境中记录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4.科研与创新(1)指标项对比分析:“科研与创新”部分着重强调高校教师使用数字化资源与技术提升科研的能力,这一点在NETS-T-2008中“树立数字化时代学习与工作的典范”维度中有所体现,如“能够有效运用现有的和新兴的数字化工具和资源,以支持自身的研究和学习”。(2)对建构基于Web2.0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项的启示NETG•THE将科研与创新作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一个维度,充分体现了高校教师的科研特征。高校教师投入工作,一方面是维持巩固生活、满足社会尊重的需要,一方面是追求自我实现的目标,期盼工作能促进自我成长和发展[8]。科研只是高校教师数字化学习与工作的内容之一。因此,本文将该维度扩充为“科研、创新与自我发展”,将高校教师的科研部分作为其二级指标。5.参与专业发展、提升领导力“参与专业发展、提升领导力”是NETS-T-2008有的内容,在NETG•THE中基本没有体现,强调的是教师提升领导力、为社会服务。这一点,在我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暂未涉及。但其中的“能够参与区域性和全球化的学习共同体以探究技术的创造性应用,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及“能够定期评价和反思当前的研究和专业实践,从而有效地使用已有的和新兴的数字化工具和资源支持学生的学习”可以纳入我国的NETG•THE中,作为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个人发展的指标项。

建构基于Web2.0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评价指标体系

篇2

【关键词】高校;教育教学评估;认识;思考

教学评估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评估是指对影响教学活动的所有因素的评估。狭义的教学评估则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对教师的教进行系统检测,并评定其价值及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它既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所有有效教学与成功教学的基础。教学评估的目的在于通过评估加强国家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促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促使学校自觉地按照教育规律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1 关于高校教育教学评估的三点认识

1.1 对评估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一般来讲,人们对高校教育教学评估存在的误区不外乎定位误区、流程误区、主体误区和操作误区。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在有些将要接受评估的高校里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这样或那样存在着,因此,加强对教学评估理论的学习,深入理解教学评估的意义,树立正确的评估观来消除这些认识上的误区,是高校有效合理开展教学评估的首要工作。

1.2 教育教学评估的作用与反作用

从实际效果来看,教育教学评估在我国,一方面发挥着良好的作用,同时也由于历史和社会的种种因素,从认识层面到操作层面,会带来许多负作用。因而,如何充分且恰当地认识和发挥某项教育教学评估的作用,积极并科学地预测和防范教育教学评估可能产生的负作用,也应该是我们对高校教育教学评估必须认识到的重要内容。

高校教育教学评估表现出的一项重要功能和作用,就是它起到的导向作用。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应该怎样努力?在现有的理论上,教育教学的方向是明确的,白纸字写的很清楚,但这些往往还只是停留在形式意义上。而只有在实践中,在评估中体现出来的一项项具体的指标,才是真正具有功能性的指标,才具有真正的实际意义的导向作用,使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能一步步踏着成绩前进,这是值得推崇的。

高校教育教学评估的作用还表现在其具有的强大的激励功能。通过对某高校的教学评估,或者该高校为了自身的发展,为了能顺利的通过评估,其管理者、教师、学生、职工等,所有与该校评估相关的主体,都可以从该校的被评估中获得信息,获得肯定的或否定的评价。积极正面的评价表明了对相关评估主体付出的劳动和努力的认可和赞赏;负面的评价表明了对他们劳动和努力的更进一步的期待。肯定的评价可以给人以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从而正面的增强其劳动和努力的积极性;否定的评价虽然往往会使人产生失落和焦虑,但适当的焦虑会转化为进一步努力改进的动因。

1.3 高校教育教学评估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正确处理好评估与建设的关系。例如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20字方针“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是为了使学校明确自己的办学理念,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在接受评估的过程中,针对自身的差距与不足,找到原因来努力搞好改进。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往往分三个阶段,即自评自建阶段、专家考察阶段和整改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工作归结到底都是围绕着教学建设进行的。

二是处理好评估工作的主导思想与学校办学理念的融合问题。评估工作的主导思想主要是指“三个符合度”,所谓“三个符合度”,即学校确定的目标(如学校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与社会要求、经济现状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符合程度;学校的实际运转状态与确定的目标符合程度;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自定目标符合程度。不同的高校要从不同的实际出发,根据自身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发展目标、学校层次、学科类型、专业设置等方面合理定位,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是完全可以在它自己的层次类型上办出一流的水平和质量来的。

三是评估建设工作中关于“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的问题。办好一所学校,硬件固然重要,但软件也不容忽视,而且从某种意义来说,“软件建设”“比“硬件建设”更难。学校在评估建设阶段,投入大量资金来购置教学仪器设备,进行教学基本设施的建设,这些“硬件建设”对于改善办学条件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与此同时,只有抓好这些“硬件”的使用和管理,充分发挥“硬件”的作用和使用效率,才能使“硬件”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因此,在评估建设工作中要重视“硬件建设”,也要重视“软件建设”,软件硬件要一起抓,最好是能达到“硬件不要有硬伤,软件必须要优秀”的要求。

2 关于高校教育教学评估的两点思考

2.1 如何推进高校教育教学评估的专业化建设

推进高校教育教学评估的专业化建设的方法,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即:进一步完善评估法律法规,为依法评估提供保障;加强分类指导,促进高校多样化发展;强化评估机构的中立性质,保证评估的公平公正;建立专家资格认证和工作反馈机制,提高专家队伍整体水平;改变以专家进校考察为主的评估方式,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评估中的应用;提高评估理论与实践研究水平,加强研究成果在评估中的应用;扩大评估国际交流,深化评估国际合作等等。这些措施的一一落实与实施,是需要花费时间和在实践中调整完善的,所以高校教育教学评估的专业化建设,将会是一个长期和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2.2 如何进行教育教学评估的改革

伴随着高校教育教学评估工作在全国各所院校的的全面开展,以及教育部后续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启动,高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中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逐一慢慢表现出来,主要包括评估理念没做到与时进、评估指标体系还不够完善和评估结果未能被合理运用等方面。

要改革和更新评估理念,其实就是就是要树立能力本位的评估理念、树立教育全过程的评估理念和树立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开放型评估理念。不能太局限于一定的条条框框里面,改革总是与打碎枷锁相应而生的。

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评估内容和方法,则是要坚持人本位思想,坚持发展性评估理念,坚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导向性,注重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估,同时关注教师的专业业务能力发展,以促进教师的发展来协助实现和推动学校的发展目标;还要开展高校各分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估,更加完善高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有效发挥教学评估对教学质量的保障与促进作用;还可以开发高校教育教学评估专用软件,使高校教育教学评估网络化、标准化。

科学合理的运用和处理评估结果,要做到以发展为目的,采用形成性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还可以筹建评估人员资料库,吸收社会力量或企事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参与,选择这样无利害关系的评估人员,可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从而影响评估结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参考文献】

[1]李延保,等.对新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9-12.

[2]张兴琳.高等教育评估国际化探讨[J].黑龙江教育,2005(12):33-34.

篇3

(一)是否拥有教育行业良好的心理特质马斯洛将心理特质定义为:“具有稳定的刺激和机能的等同能力,是一种能够诱发行为与动机的心理结构。”高校教师胜任力需要与心理特质结合在一起,不仅是满足一项具体工作,而是一种教师的正确的自我认知。胜任力需要把一个人的工作能力进行区分,从而能够更好地展示一个完整的个性心理特征。高校教师的心理特质要求有稳定的情绪,能够较好地处理工作、生活的关系,自我缓解职业倦怠,对学生充满师生感情,能够关心每个学生,认可“教师”这一职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

(二)是否拥有正确的自我概念与价值观任何能力都是可以预测和测量的,胜任力也是如此,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只有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同时人的知识结构需要和时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不断接受继续教育,才能更好地满足教师继续教育的要求,从而能够拥有全新的知识参与到教学工作中去。通过胜任力的研究可以区分一个人一般成绩和优秀成绩,把自身的个体特征进行全面的展示,胜任力是绩效优秀的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

(三)是否拥有较强的科研和教学能力当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高校教师在科研和教学过程中会面临很多的新问题,教师的卓越科研和胜任力需要和继续教育结合在一起,让教师能够全面认识继续教育的内容,把继续教育和学习效果评价方法结合在一起,保证胜任力能够充分发挥,当前需要对高校教师胜任力内在结构和继续教育评价方法进行全面分析,从而能够探索继续教育的科学方法对提升继续教育效果的重要意义。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教师要形成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体系,拥有较宽的知识面,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同时要掌握一定的科研能力,拥有成熟的教学能力,能够对传统教学进行创新与改革,引领高等教育发展。

二、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教师继续教育评价方法

高校教师只有参加继续教育活动,才能提升工作的胜任力,基于胜任力的评价需要从博亚特兹的胜任力“洋葱模型”不同的层面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促使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提高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水平。心理特质是根本,价值观和自我概念是重要的支柱,教学与科研能力是核心。

(一)以教师胜任力“心理特质”为引领,对继续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情况进行评价高校教师的胜任力对高校教师和高校管理人员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校只有更好地熟悉胜任力模型,才能在日常工作中发挥指导意义。高校需要熟悉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然后要对胜任力模型进行优化,从而能够客观评价胜任力模型,最终提高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评价方法,把其和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完成高校教学任务。在实际评价中,使教师能够积极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形成健全的人格与心理特质。要积极利用继续教育对教师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笔者认为,高校教师在继续教育评价中,应引入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惧怕否定评价量表、艾森克情绪稳定测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情绪———社交孤独问卷等心理状态测试工具,考察继续教育前后的差距,并加以改进。从而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水平,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实现继续教育评价的内涵式发展。

(二)以教师胜任力“价值观和自我概念”为主线,对继续教育中的“教学观培养”情况进行评价高等教育的实践已经证明,教师胜任力模型建立是教学之本,通过对继续教育评价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保证继续教育效果产生,提高继续教育的科学化水平。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评价过程中,需要以育人结果为导向,才能把教书和育人结合在一起。教书是教师育人的手段之一,从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看,需要把育人做为第一任务,因此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需要围绕育人目标展开,才能更好地促使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评价方法完善,提高继续教育水平,不断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知识水平。胜任力模型建立过程中需要把培养学生落实到每一步,坚持以学生为导向的继续教育方法,就必须注重对教师胜任力的“价值观和自我概念”层面进行评价。学校要促使教师形成对教育职业的正确认知,树立正确的社会角色意识。要以人为本、注重教师的个人需求。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成立专门面向教师的“教师发展中心”,对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使教师认可自己的职业选择,从而热爱自己的职业,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学校要帮助教师选择适当的职业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和细则,使职业目标能够付诸于实际行动,提高职业目标的执行力。最终,使其能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从思想上热爱高等教育事业,从行动上对自身加以完善。

(三)以教师胜任力“知识、能力”为核心,对继续教育中的“教学科研能力提升”情况进行评价首先,要从知识结构对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进行评价。高校教师需要通过继续学习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能够全面提高教师人格魅力。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把胜任力模型和继续教育方法结合在一起,保证高校教师能够通过教书育人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胜任力水平,为高校继续教育评价方法水平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自身的知识结构去让更多的学生感受教师胜任力,高校教师需要通过教书育人方法实现自身的价值,提高自身的职业胜任力。教师胜任力表现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通过继续教育学习等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从而能够适应新时期知识经济时展的需要。

其次,要从教学能力角度对教师的继续教育进行评价。大学教师最原始的角色是保证知识能够更好地传承,让知识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能够产生教学的效果。胜任力模型需要和教师继续教育评价方法结合在一起,保证继续教育能够和高校教学实际结合在一起。教学工作是教师的基本工作,教师只有把本职教学工作做完善,才能更好地形成胜任力,对胜任力模型建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高校教师的责任呈现多元化的状态,但只有具备良好的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提升。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胜任力模型评价结构,才能保证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符合高校的具体要求。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评价方法优化过程中,需要根据教育评价机制,建立完善的方法体系,确保教育评价机制能够符合时展的要求,高校教育需要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全面提高教师继续教育水平。第三,从科研能力对教师的继续教育进行评价。高校教师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需要形成个性,追求创新,只有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关注知识创新,高校教师才能成为知识的传承者,才能在继续教育中提高自己,不断完善胜任度模型。

篇4

关键词:地方公办高校 评估指标体系 多元化 有效投入

一、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指标中办学条件的初步思考

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是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其中一条颇为引人注目的措施是“实行以五年为一周期的全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事实上,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高校评估就已受到社会的关注。这些年的探索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积累了一定经验。然而,高等学校评估的探索和研究还只能说处在“初级阶段”,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等学校投入现状特别是地方公办高校投入现状与评估指标的条件要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和现实上的差距。一是政府对地方公办高校的投入严重不足,与其对国家重点高校的投入相比存在巨大落差,但代表政府的评估却对不同层次高校的办学条件提出了统一要求,对地方公办高校与对国家重点高校执行同一个标准。二是政府对地方公办高校的投入严重不足,但对地方公办高校的办学条件要求却超过了某些发达国家。

纵观近年来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由于不切实际的办学条件要求,使得不少高校在评估前为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向银行借贷,拖欠企业工程款,甚至向教职工借款,并挤占教学业务费、“人头费”等其他费用大搞基本建设,以达到评估的硬件指标,形成了将投入的重点放在资源的占有而非放在资源的利用上,有些学校在评估结束后出现“江郎‘财’尽”现象。尽管专家们在实践中对评估标准也不断加以修正,使其具有更好的普适性和更强的针对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教发[2004]2号)也已将普通高校按学科不同制定了6类标准。但是每一大类普通高校中,都会有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等几种不同的办学定位,不区别办学定位的差异而制定同一种标准,无疑会造成部分高校的过度投入。因此,制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指标,既应区分学科类别,又要区分办学定位层次;既要考虑学校投资主体及其投资实力,又要考虑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及其潜力大小。只有正确面对“穷国办大教育”这一现实国情,充分体现分类指导原则,才能使我们的各项评估收到应有的成效。

二、地方公办高校办学条件与投资现状分析

1.生均预算内事业费逐年下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国家财政体制的改革,我国地方公办高校投资体制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国家在高教财政方面逐步给地方和高等院校更多的自主权;高等教育从“免费供应”,国家大包大揽到教育成本分担,经费来源多样化,目的在于调动社会、地方各级政府和高等院校增加高等教育投资方面的积极性。占全国高校90%以上的地方公办院校,经费来源及管理均隶属于省和省以下的地方政府。然而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每年的《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近些年来,地方政府对高校的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呈逐年下降趋势(2000年为7309.58元,2001年为6816.23元,2002年为 6177.96元,2003年为5772.58元),已不足以维持运行成本,更无力负担固定资产投资。

2.自筹资金比重逐年增加

据统计,高校扩招的前三年,政府对高校拨款从1998年的342.6亿元增至2001年的613.3亿元,增幅近80%,但政府拨款占普通高校总投入的比例却从62.9%下降至52.6%。最近几年,这一比例下降得更为厉害。相反,高校自筹收入增幅十分强劲,全国普通高校的自筹收入从1998年的202.2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553.3亿元,占普通高校总投入的比例从39.1%跃升至47.4%,成为高校经费来源的半壁江山。对地方高校来说,为维持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它们最直接最现实的办法就是向银行贷款,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有的院校贷款额已是其年收入的数倍。同时,学杂费收入在自筹资金中也占了较大比例,使得大批高校只有依靠扩招来增加收入。

3.调整学杂费标准可行性缺乏

一方面高校投入不足,另一方面高校的固定资产投入和办学成本却在绝对地增加。由于科学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校的设备投入在增加;由于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高校的人才投入成本不断加大,地方高校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引进一名高学历、高职称人才,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但在目前情况下,要调整学校收费也是十分困难的。一是老百姓的承受能力较差。二是与物价水平不能脱节太大。三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是“不让一个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收费高显然违背大众化的原理。目前我国高校的学杂费水平已达到居民个人及家庭承受能力的较高值,要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学费很不现实。更何况当前稳定大学生学费的呼声很高,这种呼声不仅来自学生家长、教育主管部门,也同样来自高校内部。高校的领导和职工更清楚地了解农村学生和一般工薪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每天都在为贫困生的生活和助学贷款操心,他们更深切地体会到稳定的财政投入、合适的收费对办学的重要性。

我们也深知,如果完全遵从市场价值规律的话,学费的高低应该体现它的生产耗费和市场需求。但是高等教育是公益性的事业,它不能完全依据生产成本来定价。更何况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还不高,教育消费能力还非常有限,按成本价收学费必然会限制许多优秀生入学,因此,我国高校的学费是难以随生产成本变动的。再说,由于目前高校仍实行计划招生,学费未随供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也不可能通过学费变动来约束投资。

4.地方高校财务、债务状况个案分析

笔者调查了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两所普通本科院校。自1999年以来,两所高校招生规模呈稳步增长的态势,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1.9%和14.8%;在两校规模扩大的同时,累计增加校舍面积分别为145995和130024平方米,比1999年原有校舍面积分别增加81.1%和83,O%。

(1)基建投入来源。从总体格局而言,两校投资渠道呈现多元化,主要包括省、市两级财政拨款、学校事业费收入结转和自筹建设资金、通过银行渠道贷款等。另外,通过国家相继出台的相关政策,以学校融资、财政贴息、税费减免等非传统性形式,相对增加了对教育设施的投入。从投入的总量分析,通过学校自筹和银行贷款投入基建的比重占绝大部分,两院校分别占到总投资的93%和95%,而政府的投入比重极小,仅有几个百分点。

(2)学校财务、债务状况及还贷的可能途径。从总体上说,在“十五”期间,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费、住宿费的收入有所增加,两所学校通过加强收费管理、调整措施,降低学生的欠费率,尽可能地做到学费的足额、及时上缴,保证了学校各项事业的稳定发展。两所高校的收入总量有大幅增长,同时支出规模迅速加大,负债逐步增加。从还贷资金的可能渠道上看,一是扩大招生规模,加大事业费收入用于偿还基建贷款的比例;二是依靠政府对高校投入经费的增加;三是希望政府出台政策,通过老校园土地置换,以溢出差价还贷。

(3)基建方面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一是基建经费缺口较大,难以满足学校建设要求。由于地方财力和收取的学费不能满足学校基建需要,两校只能把银行贷款作为一条可行渠道。这一途径也确实解决了学校的燃眉之急。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教财[2004)18号)出台之后,地方高校已经面临贷款的巨大困难,从而可能制约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二是相关法规、措施尚不到位。对已出台的相关法规、政策,在执行中举步维艰;对非义务教育阶段选择优质资源的收费差别化尚未形成共识,有关鼓励社会捐资用于教育的法规和措施难以操作。三是高校的偿债能力不足将带来新的财政问题。一方面,国有金融机构向高校贷款虽有其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也有可能出现资产的质量问题;另一方面,高校生存竞争的背后也隐藏着潜在的财政危机。

三、建立多元化评估指标体系是促进地方公办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1.建立以“成本比较”为切入点的评估指标体系,提高地方高校的办学效益和效率

依据现行办学条件标准,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的投资十分巨大,地方政府的财力难以满足要求。因此,高等教育要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还是要依靠调整教育资源,减少投资需求,提高资源利用率。过去,一些城市的高校,有的就是一路之隔甚至一墙之隔,却不能从最有利于发展的角度进行调整,教师、设备、场地都很浪费。地方高校应当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通过挖掘现有教育资源潜力,向调整要效益。将人才成本与学校取得的教育收入加以对比,并将自身的资源占用与国内外同类学校的水平进行比较,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效率。教育主管部门要鼓励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打破“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之间合作、“异地合作”、学校与非教育部门之间的合作等方面的障碍和禁区,而以教学目标、课程质量的实现为衡量标准。

2.建立以“资源利用率”为导向的评估指标体系,改变地方高校的过度投入状况

建议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司[2004]21号)中的“资源占有性”导向,调整为“资源利用性”导向。在该方案中,大量地规定了资源的配置标准,且配置越多,得分越高,其出发点在于防止因教学条件影响教学质量。但整个评估方案中并未涉及资源的利用率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各行各业都在讲究资源的充分利用,降低人力、物力等各种资源消耗,向发达国家的先进指标看齐,唯有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尚无明确的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政策导向。举例来说,如果将教室从每天使用6小时提高到8小时,就可将教室条件指标降低1/3;如果全国高校都能提高这一利用率,产生的效益将是巨大的,减少的投入将是非常可观的。应该提倡以满足办学质量和目标要求为度,鼓励少占用资源和更有效地利用资源,鼓励开放办学和相互利用资源。

3.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估指标体系,促进地方公办高校不断发展

篇5

一、印度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制度改革的动因

印度是当今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在扩展教育规模的同时,正不断意识到高等教育对科技发展和全球知识经济的重要性。面对逐渐扩展的高等教育系统,为保证高质量教育供给,力争通过评估制度的顶层设计来形成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一)日渐增长的高等教育发展规模

印度与我国高等教育同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初级阶段,均面临着质量、扩张和公平的重大难题。作为世界上的两个人口大国,入学人数的快速增长,国际化程度不断增强,尤其在大众化阶段逐年递增,这让其他国家难以企及,但两国的发展方式却有所不同。相比我国以公立大学为主的院校数量和招生规模扩大不同,印度高等教育规模增长以隶属于大学的本科学院为主(据统计,2014年多达36671所学院,大学仅712所,见图1,2)。“尽管其中的极少数学院已通过立法来许可高质量的学院与其所附属的大学分离,并且给予它们以自主授予学位的权力,但这些学院之间仍没有什么差别。” [1]绝大多数学生就读于邦立学院或私立学院,而近十年新兴私立院校的建立是随着工程、商业、医学等专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而增长的。这些院校一方面由于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导致软硬件配套措施跟不上教育需求;另一方面自身内部管理权力缺乏有效的制度共识,导致办学声誉备受争议。

(二)政府与高校之间利益矛盾的角力助推

高等教育规模大幅扩大对印度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严重的教育浪费、失业、人才外流和质量下降等问题。1951年,印度教育部起草的《大学标准管理议案》赋予了中央政府管理和控制高等教育的较大权力,但却遭到印度社会和各大学的强烈反对。为了缓和中央政府和大学之间的冲突,印度政府随后成立了大学拨款委员会 (UGC),负责“在全国范围内促进和协调大学教育,确定并维持大学中教学、考试和研究的标准,调查各大学的经费需要并向各大学分配政府的拨款” [2]。但UGC在发挥其协调和维持高等教育标准的首要职能方面,成效不尽如人意。因为印度高等教育机构具有多样化和低权力重心的特点,建立和推动统一和兼容的质量标准常常遇到很多阻力。到了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在国家与邦政府、地方高校的博弈过程中,印度国家评估与认证委员会(NAAC) 应运而生,几乎所有高校都建立了内部质量保障机构(IQAC),而且在整个评估或认证过程中享有的权利逐步扩大。面对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印度开始寻找如何在大学自治、市场竞争、政府介入三方利益中进行调适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可行道路。

?比较教育?政府与高校教育评估治理关系的印度经验

(三)高等教育质量的国际竞争压力日趋严峻

印度拥有世界一流的科学技术机构,但是综合大学的实力在国际上并不强,这突出地表现在大学的国际排名和留学生的吸引力上。据高等教育英国高校信息咨询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公布的金砖五国大学排行榜显示(自2013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三届,见图3),中国在该排行榜前100名中基本保持占据40%的比例,而印度只占15%左右,不足中国的一半,相比其他金砖国家成员也略显逊色,这也说明了印度和中国在高等教育上所取得成就的鲜明对比。“绝大多数印度大学生都就读于办学质量差强人意的私立或邦立学院,这些学院既没有研究设施,也没有可靠的师资力量。尽管印度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在法律上属非盈利性机构,但事实上它们追求商业化和利益最大化。” [3]此外,大部分邦立大学存在“地方性资金不足,政治干扰,经常在学术任命、有时在入学和考试方面的严重腐败现象,还有设施的不足以及管理不善” [4]等诸多问题,本国生源流向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状况也让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雪上加霜,再加上监管附属学院的沉重负担也大大削弱了绝大多数大学的精力和创造力,直接导致高等教育发展后劲乏力。

二、印度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中政府与高校治理关系的调适举措

任何一项制度的创新与落实,都会损及原有受益者,有利于新制度的潜在受益者,从而形成利益博弈。高校在高等教育评估领域中拥有话语权,它与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合作,分担政府的高等教育评估管理权力和责任。由于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创立者,未必完全与旧制度受益者立场一致,这就导致治理关系调适的成效完全取决于政府、高校之间均衡的联解。

(一)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主体的多元分权体系逐步形成

(二)院校评估内容的实证信息获取与适度公开并重

从印度的经验来看,国家可以主导高等教育评估,但逐步以政府为主体转向以社会为主体,让社会参与监督和评估,吸纳同行专家、利益相关者参与到评估活动中,加强了新方案的适应性和可信度,保证了质量评估的公正和科学性。虽然我国教育部已经开始每年定期公布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但只有特定账号才能登陆系统了解质量状况,受众范围及数据信息非常有限。“本来高等教育服务的无形性、非标准性和差异性,就已经使得对高等教育服务的过程与质量的高低以及消费者所获效用的大小难以测度和准确评价,再加上高校在学校建设和学生培养的目标制定上朦胧,高校师生出于自身利益保护也不会主动披露对学校不利的信息。” [7]我国可依照相关指标开放这些收集来的质量数据,弥补大学内外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的缺陷,同时把民间组织大学排行榜事宜纳入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管理范畴,把民间组织大学排行榜导向社会监督高等教育机构的轨道上来。

(三)院校自评行为与政府外部审核机制的协同推进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变迁是转型性的整体改革,不是延续点状式革新或各种单项改革措施叠加的习惯思路。印度高等教育评估将评估责任重新还给院校,回归到大学自我管理上。而我国大学的自我管理并未真正落实,因为强制性制度变迁使得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建设难以打破业已形成的利益分配格局,导致当前高教评估的制度供给明显滞后和不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主体责任在大学。因此,必须调动大学的积极性,才能充分激发其内生动力与建设活力。这就要求在改革评估制度的过程中,激活高校内外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动力,在渐进性的制度变迁中实现新旧制度的平稳过渡和有效执行。为了整体把握院校内部质量保障的基本状况,可采用市场化的引导策略,淡化高校应付评估的行政性倾向,形成高等教育机构在内部自觉评估基础上的外部审核体系,保证对高等教育质量的风险预警与客观评价。

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评估;高校教学秘书;意识和职责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019-03

高等教育教学水平评估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办学水平的综合测评,是检查和评价教学质量和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手段,其目的是促进学校按照教育规律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加强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等教育教学评估的原则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工作是由学校自我评估、专家组现场考察和学校整改三个阶段构成。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通知要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指标体系中,教学秘书最直接相关的一级指标是教学管理,二级指标是管理队伍和质量控制。本科教学评估是一项高难度、大责任、重任务的工作,涉及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教学秘书的工作决定了他们必须具备三重角色:管理者、服务者和沟通者,且这三种角色是有机统一的。作为高校的专职教学秘书,他们应该对学校关于学生管理及教学管理等各项政策及实施标准掌握透彻,这样才能为学生及教师更好的转达和解读。作为最基层的管理者,教学秘书的业务工作实际上直接接受教务处指导,各类文件及通知经请示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后直接通知学生和教师,执行过程中任何疑问都首先反馈至教学秘书。如果他们对相关政策解读不到位,将会误导学生和教师,导致教学秩序混乱。在实际工作中,教学秘书主要服务于教师和学生,服务于整个教学工作,主要完成教务处的相关工作,如下达教学任务、征订教材、学籍管理、毕业证和学位证初审等工作,还有组织教学实践及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申报、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工作。他们是教务处和各院系、教师之间的桥梁,也是协调领导、教师、学生、教务部门关系的主要人物。可见,教学秘书岗位在常规教学管理中及高校教学评估中至关重要,因此,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对高校教学秘书的日常工作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本文将做详细阐述,主要从思想意识及工作职责两方面概述。

一、五种工作意识

1.学习意识。一个专职的教学秘书,对所在学院的相关专业要有全面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对本学院各专业教学计划了如指掌,也只有对专业教学计划有深刻认识,才能在教学计划修订过程中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而具备专业知识背景又在教学管理岗位的专职教学秘书才能将专业及管理巧妙融合,为人才培养提出可行的、专业的建议,促进教学及管理相长,将教学管理推向新的高度。专业知识是基础,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等也是影响教学秘书工作开展的关键因素,没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就不能将学校政策、领导意见、教师意见、学生疑问等准确及时的传达,就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除了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两大基石以外,教学秘书还应该具备管理学、心理学、哲学等相关高等教育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理论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参加教学管理方面的培训或学习,与兄弟院校教学秘书交流教学管理工作的经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2.责任意识。教学秘书直接为学生、教师服务,将学校的政策、制度、文件传达解释给每一个学生和老师,涉及的事情烦琐细小,但是对每一个学生和老师来说,却涉及教学的每一个关键环节,这极大地考验教学秘书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只有把它真正当成自己的事情去办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对教学秘书来说,工作做好了也许根本看不出来,但是,出现错误,很可能就是严重的教学事故,甚至影响到学生毕业证、学位证等重大问题。因此,树立责任意识,热爱教学秘书岗位,乐于奉献是每一个教学秘书必须具备的素质。只有真正爱岗敬业,无论任何时候都对学生、老师负责到底,热爱自己平凡的岗位,默默无闻为教学各个环节服务,不断付出自己辛勤的劳动,才能成为一个尽职尽责的教学秘书。

3.服务意识。教学秘书是学校岗位中真正的服务人员,要为学生、教师、领导、学校教务处各科室服务,需要在这些服务对象之间进行信息沟通与协调,起到承上启下、左右协调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相对于专职教师来说,教学秘书要坐班,时间上不自由,专业上不精通,待遇上不如专业教师,发展空间也不如专业教师,这样很容易造成他们心理不平衡而失去热情,降低责任意识。只有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对服务工作有极大热情,对待学生和老师耐心细致的人才能做一个称职的教学秘书。这种服务意识要求教学秘书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且把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当成自己的目标,以主人翁的态度认真思考,勤奋工作,细致踏实,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教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在日常的工作中时时刻刻保持这种高度的责任意识。

4.质量意识。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扩大,校区扩建,生师比也随之不断扩大,这极大地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深化教育改革迫在眉睫。而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真正让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有用人才是一个大课题。教学秘书只是这个大厦的一个小螺丝钉,但也是其中的关键一环,这一环出现问题将会影响整个大厦的质量。教学秘书是教学管理中最基层的管理人员,也是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阶层。基层教学管理的质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也间接影响整个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5.法律意识。依法治校是高等学校的发展方向,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也会涉及到各种管理制度及高等教育政策,他们必须建立起正确的法制观念。没有法律意识来约束自己的管理行为,没有制度意识来规范自己的管理程序,有意无意中会侵害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因此,学习高等教育相关的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也是每个教学秘书必修的课程。只有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才能更好地为师生服务,保护师生权益,赢得学生老师的尊重和认可。

二、四大工作职责

1.教学管理。教学秘书要协助学院分管教学的院长及系主任制定和组织实施本学院各专业的教学改革方案、教学工作计划、课程建设规划、教学管理规定等;协助教师办理课程调整,并将教务处批准的课程临时变动情况及时准确通知到各学生班组和有关教师;协助学校做好各种教学检查工作,协助教学院长检查本学院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在规定时间内,协助教学院长编制下学期的教学任务和开课计划,并将其发送给任课教师。领取、收发各项实践教学环节表格和上报数据,协助学院做好毕业答辩、毕业论文、各类实习的组织实施工作;依据教务处和学院领导的要求,协调各方关系,安排本单位的各项教学活动,协助教学事故的调查、认定和处理工作,从而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

2.学生管理。教学秘书要每学期进行学籍清理,常看每位同学的学业进展,办理学业警示、退学、休学、复学、提前毕业、保留学籍、延长学习年限等相关事宜;建立学籍档案,按要求及时报教务处备案,统计学生的注册情况,登记学生人数变动;组织新生报到注册工作;核对各类数据和表格,为本科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提供本学院应届毕业生毕(结)业、学位授予资格审查名册;组织发放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接受补办毕业证、学位证,办理学历证明等;安排毕业班学生办理各项毕业相关的学历认证、电子注册和电子摄像等工作。

3.教材管理。教学秘书要协助学院组织教师开展教材质量评价,反馈教材使用意见;及时准确填报预订教材的清单并上交教材管理部门;协助教材管理部门审查预订教材情况,同时协助教师选定优秀教材,统计本学院教师用书,通知教师申报教材建设项目,统计学院每年教师主编、参编教材等事宜。

4.档案管理。学院教学相关的所有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都由教学秘书完成,甚至每年的教学质量报告都由教学秘书撰写初稿,因此,学院各类教学活动的准备活动、过程记录、新闻报道撰写、总结材料的初稿等都由教学秘书完成,收集整理学院各类教学基础数据、教学检查活动及其总结材料、教学研究和教改项目资料。并且,教学秘书要归档并保管每学期教学大纲、专业培养方案、教学工作总结与计划、教师任课表、教学进度计划表等教学文件;保管本单位教师的教学业务档案和各学期、各班级课表、学籍、考表、成绩相关材料;收集、整理、报送并归档毕业生的毕业鉴定表、实习成绩、总结材料和毕业论文工作。除完成上述工作外,教学秘书还为教师、学生提供遗失密码查询工作,协助学员进行评教工作,协助教务处完成学生的重修、选修工作,承担双学位学生、1+2+1留学生的课程设置安排等工作。

根据以上工作的特性,高校教学秘书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主动学习、认真负责,遵守各项教学管理制度,认真做好教学环节各项工作,甘心做好细致的服务者、积极的协调者、严谨的教育者、创新的实践者,才能让学院乃至整个学校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应对自如,取得优良的成绩。

参考文献:

[1]代琴.从本科教学评估看高校教学秘书应加强的几种意识[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8,(3):57-59.

[2]刘理,董垌希.第一轮高校教学评估:局限性及其改进[J].理工高教研究,2009,(8):86-88.

[3]刘理.高校教学评估的教育价值取向分析[J].教育研究,2006(7):30-34.

[4]黄丽荧.论高校教学秘书如何应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8,(9):71-72.

[5]道靖.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评估相关问题文献综述[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103-105.

[6]孙文文,李连群.浅谈高校教学秘书工作创新的意义[J].教育教学论坛,2014,(3):54.

[7]郭威.试论教学秘书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2(24):55-57.

[8]姜波.对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的认识与再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169-170.

[9]姚一平.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的职能与作用[J].科技信息,2011,(10):53.

[10]冯会廷,郑志彬.浅析高校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及素质要求[J].教学改革,2011,(3):190.

篇7

质量评估民办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一、引言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非国家投资和非国营企事业单位投资举办的高等教育机构通称。民办高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高等院校。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拥有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1300余所,较2000年时的42所增加了约30倍;在校生数由当时的7万人增长到690万人,增长了约100倍。在这10年多期间,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民办大学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如此大的发展,原因很多,其中包括民办大学在创办体制、制定办学方向和发展战略,确定内部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及决定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等方面较公办大学占有较大优势外,更得益于2002年12月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首次从法律的角度确定了民办高等教育是中国社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这无疑对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到来,各民办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关系到数以千万计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开展教学质量评估也是国家教育部门对民办高等院校实施宏观调控的有力举措,由此使得受良好高等教育的青少年数量增加的同时质量并不下滑。

二、民办高等教育形式

1.民办普通高等院校

这类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具有能直接颁发本校的高等专科、本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等院校。招收部分计划内专业学生,由学校所在省市级招生部门统一录取。统招学生须达到规定的录取分数线,学历与公办普通和成人高校一样被同等认可,享受同等待遇,学生毕业时由所在学校颁发毕业证书(和公办毕业证一样),国家承认学历。

2.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院校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以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推进在职专业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教文化素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分为专科和本科两个层次,专业类型可分为专科专业、本科(可分为基础段和本科段)专业和独立本科段专业,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历层次水平的要求相一致。这类民办高等教育组织学生进行全日制教学,然后组织学生参加国家自学考试,通过后由省市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和主考院校颁发本科、专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

3.高等教育职业资格考试院校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而职业资格证书体制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项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权威认定体系,这两者有着天然而又密切的关系这类民办高校向省市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依据有关规定,为学生颁发某项职业或专业的毕业证书或专业证书、资格证书等,国家承认其专业技能和从业资格。

4.国外教育合作院校

这类院校是经省市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民办高校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办学,国内学生可以获得国外教育机构的资格证书或学业证书,或者是国内学校通过与国外教育机构实行学分相互承认的合作形式,学生在国内教育机构学习期满,由国外教育机构颁发相应的毕业证书或学业证书。

5.高等教育文凭考试院校

它原本是国家对尚不具备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学生组织的学历认定考试。它不同于目前国家批准举办高等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这类学校的学生,由学校面向社会自主招生,学生毕业时由国家教委、院校所在省市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和学历文凭考试学校联合考试,联合盖章,发给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但2004年7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取消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2005年起民办高等教育全面停止招收学历文凭考试学生。

以上除高等教育文凭考试外,前4种是国家目前认可的民办高等教育的几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公办教育的不足,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它与公办高等教育共同发展,同等重要。

三、教学质量评估作用

1.高校在各自的定位上办出特色,提高教学质量

近来更多人担心高校扩招之后会不会影响它的本科教学质量。的确,我国高校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地区性和复杂性特点,这样各类民办高校的目标定位、性质任务和社会服务的行业范围将有所不同,其教学科研活动也将具有不同的情况和学科特点。但是,不管是普通高等教育院校还是其他形式民办学校,评估都是以推动质量建设为目的,要达到指标体系的要求,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何况评估不只是衡量教学活动是否达到某个确定的标准,而是衡量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活动是否利于学生的成才,是否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在严格评估的推动下,各高校自觉地形成良好的教学理念,建立一个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机制,使校领导和教师们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关注本科教育教学,老师们在教与学中寻找快乐,学生们在学与练中找到自我,这也正是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的初衷。

2.迎评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建设过程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这是高校本科评估的基本原则。由于建立了5年一轮的评估制度,在各高校来说迎评促建是一项重要工作,对政府尤其对高校感到压力大、任务重。有些学校很早就注意专业设置、培养计划、队伍建设,评估形成的压力促使学校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实现了评估的积极作用。而对于即将参评的学校就会把迎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地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去改进,真正做到以评促改,加强制度建设,在保持原有特色和优良作风的基础上,向评估优秀的学校不断学习先进经验,理顺办学思路,建立有效的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会导致高校品牌、特色和个性的竞争,学校要想争取更多更好的生源,必须在社会上有良好的声誉和口碑,这是学校生存的根本,由此各民办高校也就将迎评的压力变为动力,负担其实就是机遇。

3.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对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动力源的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通过评估,教师队伍建设开始走上正规化、法制化轨道,教师队伍总体素质有较大的提高;人员结构趋向更合理,学术梯队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学校内部管理改革深化,强化教师考核制度,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用人效益明显提高,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得到较好的发挥,涌现了更多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高教评估使教师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积极进取,锐意改革,民办高校不仅在培养具有高级技能专门人才方面,而且为发展我国的应用科学技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4.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大幅度提高

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能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促使教师自觉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和职责。使高校教师在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感召下,主动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淡泊名利、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甘为人梯。

5.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立在学校自评基础上的高教质量评估根本目的,是促进学校加强教学工作的基本建设,推动高校教学改革,使学校能够建立一套较规范、较完备的教学管理制度,建一套自我监控、自我完善的体系,最终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通过评估,学校就会有意识地将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让那些思想道德优秀、专业技术过硬的一流教师承担教学任务,使学生接受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让他们养成理性思维、求真务实、严谨审思、认真细致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开拓创新的品格作风,同时造就他们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提高综合素质的本领。这样民办高校培养的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同样“上手快”而且“后劲足”。

四、结束语

实践证明,本科教学评估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对学校明确办学方向、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和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改进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现行的评估模式也存在一定缺陷,如评估标准过于统一,这种单一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使得对不同办学形式、不同层次院校难以开展针对性的有效评估,所以希望评估标准向分校而立的方向发展。现在更多把整所大学作为评估对象同时又是对学校的全局工作进行评估也不十分合理,应借鉴英、美高校评估制度,将学校教学质量和科研质量分别评估,开展不同学校间的同一学科评估,引导学校注重内涵发展,创品牌特色。我们相信,随着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和机制的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在促进和保障高等院校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更深远、更广博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高立军.浅谈教学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国校外教育,2011,(9)85-86.

[2]玄黎娜,何茂炳.依托教学评估,促进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黑龙江教育,2012,(5):68-69.

[3]赵文辉.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不足及对策探讨.中国校外教育,2009,(8):366-367.

篇8

[关键词]绩效评估 高校思政教育 创新

[作者简介]倪胜巧(1982- ),男,浙江金华人,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四川 成都61006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051-02

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绩效评估机制的内涵

1.绩效评估的科学内涵。绩效评估又叫绩效考评或绩效评价,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概念,是指评估的主体根据一定的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采取某种评估手段,来评定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员工的工作职责履行程度以及员工的发展情况等,并将评估结果酌情反馈的活动。在绩效评估过程中,必须具备明确的评估目标和标准、合理的评估方法以及全面完整的评估信息,进而构建某种企业评估机制,形成绩效评估体系,为企业和员工的长期发展而服务。

2.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绩效评估机制。将人力资源管理学中的绩效评估概念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这是观念和思路的创新。以往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评价环节时,一般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取得的实际效果进行认识和评价的过程叫“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得以延续的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它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原则,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体系的一系列要素,包括主客体、内容、方法、载体、环境、组织和管理等,进行综合的认识评估和科学反馈,总结经验教训,进而回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究竟做得怎么样”的现实问题,以求影响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客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足发展和价值的实现。

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绩效评估机制创新的重要意义

从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现状来看,评估活动的确在进行,但是实际效果有限,有的流于形式,有的缺乏科学的标准。总体来说,目前我国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有评估”而“缺机制”,没能充分发挥绩效评估的认知和反馈功能。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估是正确决策的基础,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行有效管理的关键,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估机制的构建、创新和优化工作,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发展和实际效能的发挥。

1.在学术上,为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反馈,可以促进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能的进一步认识,为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客观上需要能够构建一个合理有效的评估机制,而目前评估机制的松散和低效,迫切需要评估标准、观念、方法的一系列创新,补充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理论体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估机制创新,能够持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化发展,不断对理论和实际进行新的判断、选择和矫正,推动学科体系的完善。

2.在实践上,有利于进一步调整工作决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估活动能够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究竟进行的好与坏,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长足发展。随着国际国内大环境的不断变化,高校教育理念和高等教育体系的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环境和载体、教育评估的改革。如果教育活动能够创新而评估体系不随之创新,那么持续性的教学活动效能就会大打折扣,事倍功半。

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绩效评估机制的创新

1.原则和标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估机制创新,能够带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在以往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估体系中,有的以学生的道德操守和实际行为表现为标准,有的以教育实践的社会效果为标准,不一而足。我们认为评价标准应该是思想层面与实践层面兼顾的,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知、情、意、行”四个环节连续统一的、内化与外化过程循环往复的。总结起来就是让学生知识上“真懂”,实践上“真用”,思想信念上“真信”。创新常常需要颠覆传统,需要思想的解放,但创新又不是随意的、无根据的遐想,也不应是旧观念的沉渣泛起,更不应该是对已有成果改头换面的重复。所以,针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评估机制的创新时要坚持一些原则,帮助我们把握工作的性质和方向。一是历史的、具体的原则:任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当时当地的国情、校情和学情,我们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不仅要密切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也要根据社会大环境以及时代特征进行宏观的把握,我们要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到具体的、特殊的历史条件中去考量,从而找到规律,避免用割裂历史的、静止的、绝对的观点看问题。二是以人为本的原则。我们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机制的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判断和反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为改革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动力,进而更切实满足学生成人成才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是教育的最高标准,高校必须落实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功能,以学生为本,这样就可以在创新的自由空间中找到方向和工作重点。

2.评估观念的更新。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机制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对主体的评估、对教育效果的评估、对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估,其中主体评估还可以分为对教育者的评估和对受教育者的评估。这种划分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更要着眼这几个部分的相互联结关系和彼此之间的互动作用,因为“机制”不同于“体系”,机制是更加动态的,更加着眼于事物的发展和未来的,我们要通过改革创新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估体系成为一个动态的系统。

另外,我们要避免思想认识中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机制看作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在观念层面只要突出了评估机制的作用,就可以有效地遏制实践中的形式主义、走过场、应付领导检查的现象,落实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通过他评和自评相结合,找到工作中的疏漏和不足,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依据。

3.评估主体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无疑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两课”教师,同时还有高校辅导员、行政管理服务人员等。这些主体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工作的主体,这就导致了“自己评估自己”的怪现象,使得评估没有约束力和说服力。所以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不仅要发展“多元主体”,还要实现“主体交叉”。从层次性上考量,评估应该是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自评与他评结合的,所以我们也应该用分层的方法确定评估的主体。首先,教育主管部门评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接着,高校的相关管理部门评估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教师和管理人员评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客观状况,同时进行自我考评和反思。这种环环相扣的评估主体层次也可以逆向发展,学生评价教师的思想工作做得如何,教师评估学校的思想工作有没有做到正确的领导,高校也可以对教育部门的宏观定位和教育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样就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和循环。

4.评估方法的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要求我们的评估手段、途径都要不断地创新和改革,突破以往的传统模式,继承和发扬具有实效性的评估方法,探索新的评估方法。例如评估活动不仅要像“考试”一样对实际工作起到检验作用,也应该像“实验”一样吸引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不仅仅是上级评估下级,还可以学生自己评价自己,教师自己反省自身,通过信息时代的多元信息手段,采用校内与校外、课上与课下、显性与隐性、自评与他评多种手段相结合的评估方式,充分、客观地反映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绩效成果。

5.评估内容的整合。目前,我国高校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断多元化、层次化,并随着时代变迁、社会的发展呈现一种动态的、不断更新的体系,我们的评估内容也应该推陈出新并且有效整合。例如我们的教学目标和育人目标中包括这几个部分:知识目标――的基本原理、我国的基本历史和国情、道德和法律常识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理解中国历史的走势和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使学生领会理论的地位和价值;在意志品质上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信仰,有分辨善恶是非的能力,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行为层面上能够控制情绪、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并将道德观、信仰、政治理念付诸行动。这种知、情、意、行的目标体系就是整合评估内容的一个基本标准。所以,评价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究竟做得如何,就是要检验学生有没有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有没有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国情,在情感上是否热爱、认同自己的国家民族,在意志品质上是否有道德和信仰,在行为上能不能践行健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内容是丰富多元的,但是评估机制又必须是系统化的、精简有效的。

6.评估环境的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工作不仅需要主客体的一致努力,也需要评估环境的有效保障。不论是大环境还是小环境、软环境还是硬环境、学术环境和管理环境、校内环境和社会环境都要相互影响和作用,都要进入我们评估工作的考虑范围。首先,相关的领导机构和管理人员要时刻把育人工作摆在高校职能的首要位置,不要等出了问题才责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到位。其次,各个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的部门和成员要相互配合、发挥合力,形成良好的校内评估环境,评估要做到有良性机制、有权威、有章法、有效果。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理顺和调整国际国内大环境,尤其是社会风尚对校园内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避免理论和实际“两张皮”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及时把握时展的新趋势,使教育更加可信。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估机制存在形式化、过于笼统的问题,但随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相关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估机制问题愈发地重视。可以预见,今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估应该是朝着数字化、科学化、系统化和动态化的方向发展,将量化考评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对实际工作的检验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韦青松.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评估体系的改革创新[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1).

[3]胡树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4]乔永忠.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绩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构建[J].法制与社会,2007(5).

[5]刘刚,王英.地方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岱宗学刊,2012(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