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1 09:18:5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文化创意产业的商业模式,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文化产业 全产业链 商业模式
文化产业是 21世纪极具潜力的朝阳产业,其发展态势备受世人瞩目。按照《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要高于 20%,2015 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10 年至少翻一番,从而实现倍增的奋斗目标。
文化产业要得到大的发展,必须有好的商业模式。世界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产品和服务之间的竟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竟争”。商业模式是一种可盈利的方法,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文化企业经营需要重视商业模式的发现和改进,有必要探索和借鉴新型商业模式。
一、全产业链的内涵、特征和启示
“全产业链”最先是由中粮集团提出的一种商业模式。该模式具有“整合上下游资源”、“多个产品整体运作”、“链条式管理”、“各环节衔接,产业链贯通”的特征。由于它整合上下游资源、多个产品整体运作,所以公司各产品的发展成为一个整体,且下游产品具有高附加值;由于它实行链条式管理,各环节衔接,所以关键环节能够有效掌控,且创新与品牌发展贯穿始终。因此,全产业链模式有很强的竞争力,尤其是,在带来较高、持续、显著性盈利的同时,能够快速反映消费者的信息,促进上游环节的创新与改善,使企业对市场的反映更敏感、更安全。
中粮集团率先提出的这个发展模式现如今已被文化产业借鉴。全产业链商业模式是最能反映文化产业特性的商业模式。目前比较成功的案例有《武林外传》。《武林外传》文化产业链具备文化和影视基地、相关剧本、合适的导演和演员、市场推手、稳定的消费群体等一系列构成要素。“武林外传”全产业链运作的成功启发我们或可将此模式推广,不仅是影视产业,更应该扩大到整个文化产业。
全产业链的商业模式给河北省文化产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启示和发展空间。
首先,河北省文化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较少,文化个体户较多的问题非常突出。2004 年,全省共有文化个体经营户59828 家,从业人员 14.8 万人,实现增加值 34.6 亿元,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9%,规模小、分布散、整体实力弱,影响到了河北省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如果能够实现产品整合、产业链贯通,将极大节约资源,提升产品价值含量,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其次,文化观念滞后,产业意识欠缺。一些地方和政府部门对依照市场经济规律开拓文化市场缺少研究,一部分文化产业经营者自身的市场意识也很淡薄。目前国办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不少是来自于演职员队伍,对产业经营往往是从实践中摸索得出的朴素管理方法,缺少必要的现代管理、营销理论修养。市场经济需要有经济的头脑和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尤其全产业链商业模式是一种新型商业模式,需要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运作和掌控,务求悉心学习和实践,而非一朝一夕之功。
再次,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顺,尚未从“ 大文化”的角度理顺管理体制。文化产业按行业不同,目前是由多个部门分头管理。此种政出多门、职能重叠的状况不利于对文化产业进行统一的规划和资源的整合,已经成为束缚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社会健康发展的根本之一,在于制度和体制。文化产业概莫能外。河北省委、省政府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河北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尤其是 2010年 3月 8日河北省政府出台了《河北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5年)》,为河北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二、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特点和构成要素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必须同时认识到,一方面,文化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商业属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必须按照一定的商业模式运作才能获得市场价值;另一方面,文化产业是先进文化建设的载体,文化产品和服务要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因此之故,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就有着与其他产业商业模式不同的特点和构成要素:
1.价值主张更明确,具备价值观倾向性
任何企业,只要想做长远,就要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有效的传达给消费者。这首先需要确立一个价值主张,然后一切营销活动必须围绕此价值主张来进行。文化产业在传递思想方面比其他产业更突出。同时,文化产业的产品大多是无形产品和服务,由于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这一重要原因,因此,文化产业的价值观倾向性愈加突出。
2.消费者群体层次分明,目标群体明确
任何产品都有自己的消费群体。区别在于,有的产业消费群体分层不明显,比如油盐酱醋茶类似的生活消费品的消费群体层次模糊,有的产业如文化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消费者群体层次相对明晰得多,比如有的消费者愿意花百元左右到电影院看3D电影,有的消费者更倾向于电脑下载看片。文化产业目标群体必须明确。试图占领所有的目标群体,试图生产目标消费者需要的所有产品,试图进入所有的产品渠道,试图用广泛撒网的传统促销方式让所有人知道产品,都是不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理念的。
3.人脉链条依赖度高,创意人才需求大
文化产业比其他产业需要更强大的合作伙伴、分销渠道和人脉资源。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为了更有效地向消费者提供价值,顺利完成商业运作而与其他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是文化产业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 文化产业的发展尤其需要“金点子”,因此创意人才是文化产业得以生存和延续的最有价值的资源。
三、河北省全产业链商业模式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全产业链”作为一种整体的、系统的、有机的商业模式创新,它为文化产业自身的产业升级,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但是,文化产业“全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要求。就河北省来说,实现文化产业全产业链商业模式发展,必须从以下几点着手充实条件:
1.整合人才和资源,解决创意人才不足、文化个体户多、规模以上企业少的问题
如果用可持续成长眼光来评估全产业链的文化企业,“人才”在可持续成长的企业构成中显得非常重要。全产业链的运行需要各种人才集聚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配合,包括研发人才、创意人才、数字技术人才、营销人才等等,特别是需要既懂文化又懂市场的经营管理人才来实现各种因素的操控。我省文化人才现状是,人才资源潜力充足,各高校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相继设立,但多为培养技术制作型人才,营销、创意及复合型人才极缺,这在将来势必制约文化产业提升。要着手以自己培养和引进的方式聚集人才,只有首先解决“人”的问题,才能使文化产业“活”起来。
同时,全产业链商业模式的成功运作,需要资金资源、内容资源、创意资源、传媒资源等各种资源的支撑。这些资源的获得,可以是现有资源的利用或者转化,可以是通过合作的方式从别处引进,也可以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已创造。例如,我省有着历史悠久的燕赵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比如唐山皮影、蔚县剪纸、武强年画、曲阳石雕等,这些都可以用动漫形式开发加工。对这些文化资源进行利用和再创造,使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不仅能够为动漫创作提供源泉,尤其是可以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河北省整合人才和资源已有好的范例。近年来,邢台市工笔画艺术异军突起,以宁晋县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县市的、以农民为主力军的工笔画从业人员达 6000 余人。邢台大力扶持工笔画产业,以宁晋县 393 艺术区、工笔画市场、工笔画学校为依托,形成了集培训、展览、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在北京潘家园、琉璃厂两大市场,宁晋工笔画占到总销售量的 80%,全市工笔画畅销全国,远销日韩和东南亚。除了工笔画,邢台市艺术玻璃、老粗布、邢白瓷等文化产业项目也势头良好。2011 年,邢台文化产业产值达 55 亿元,占全市 GDP 的 3.86%,同比增加 41%。
2.树立宽广的文化视野和明确的政策导向,解决文化观念滞后、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
全产业链商业模式的显著特征是使得一个公司各产品的发展成为一个整体,上游产品通过往下游延伸以增加附加值。同时产业目标是设计多环节、多品类、多功能的产品并与上游产品有机结合,目的主要是创新与品牌贯穿始终。以承德市为例,该市抓住“清朝夏都”这个文化元素,投资 2 亿元,邀请中国实景演出创始人梅帅元,创作了大型实景演出剧《鼎盛王朝——康熙大典》。此举不仅弥补了以往承德缺少夜间旅游项目的缺陷,更为游客提供了了解我国多民族融合历史的机会,加深了游客对文化遗产内涵的认知。
全产业链首先是一种企业管理经营思想和理念。从理念——经营过程——企业文化——产业发展,需要通过企业经营者具备宽广的文化视野和超前的战略思维,并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例如,近年来,承德市积极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先后出台了《承德市建设文化大市实施纲要》、《承德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多个文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重点行业等做出统筹安排。特别是在投入上,市本级每年不低于 1000万元,县区不低于 300 万元,并随着财政收入增加而增加。同时,还积极引领民营资本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目前,承德旅游人数已由 10 年前的 300 多万人次增长至 2011 年的 1700 万人次,2012年承德旅游接待目标人数力争突破 2000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 150 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12%以上。
3.支撑核心企业,辅佐配套企业,解决文化产业基础薄弱的问题
全产业链要素在产业链条中展开,需要广阔的运行空间。比如影视产业集聚园,可以通过影视制片公司总部的集聚,建设集影视创意、拍摄制作、交易发行、影视教育、动漫、影视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它本身必须拥有广大的空间,才能使这些要素充分展现出来。同时,全产业链要求所有业务、产品和产品线以及各项活动,有一个统一核心,比如都服务于一个市场或都服务于一种共同的文化创意。因此,全产业链结构中的企业一般是若干个企业作为龙头,加上其他企业配合,带动整个产业链良性运转。这些龙头企业就是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其他企业则是此产业链中的配套企业。
以唐山遵化为例,现已形成“一区”“一城”“一廊道”“两基地”的文化旅游链条。其中,清东陵大旅游区是龙头,目标是建设集山水休闲、温泉度假、文化观光于一体的皇家山水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同时,实现打造城市游憩地、乡村文化旅游廊道,建设南部创新型乡村旅游基地和东部红色旅游基地的文化产业链式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立波,陈少峰. 文化产业的全产业链商业模式何以可能[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94-98
一、创意经济
上世纪末,西方学术界掀起了研究创意经济的浪潮,先后从研究“创意”,延伸到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发展和组织活动,即“创意产业”,逐渐聚焦在具有创意的人力资本,即“创意阶层”和“创意资本”等要素,又拓展到以创意为基本动力的经济形态和社会组织,即“创意经济”。从概念上讲,创意经济就是在高度发展知识经济的时代,以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即创意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保护和开发为支撑,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将创意转化成具有高文化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服务,进而在市场经济中进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不断提升经济竞争力和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生活幸福指数的经济形态。创意经济改变了以往经济的表现形态,创新能力、知识产权、文化价值、智慧、复制、产品不确定性、网络效应、过量供给、消费的逆循环性、文化品牌、创意理念等新的经济概念不断涌现并占据了核心位置,成为知识经济,或者新经济时代的标志性经济形态。著名的“管理学之父”,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真正起控制作用的资源和决定性的生产要素是知识,传统的生产要素并未消失,但它们已退居次要地位,唯一能够成功的长期政策就是把生产从以劳动力为基础转变为以知识为基础。创意经济的迅猛发展,正契合了德鲁克的前瞻性判断。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创意经济可以使国家的经济和国民的精神面貌迅速改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经济出现衰退,导致了失业率激增。韩国政府开始推动文化立国,比如鼓励动漫游戏产业发展,这最后成就了韩国电子游戏产业在危机中的崛起,韩国的影视、流行音乐也乘势发展起来,在整个亚洲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韩流”,并带动了韩国产品的出口和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创意经济涉及具有高技术含量、高文化附加值和深厚创意色彩的产业集群,它的主体部分是与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互联网络等最前沿的知识创新相关的行业,这些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中。从创意经济涵盖的范围来看,通常包括创意设计、时尚设计、广播电影电视、网络游戏、音乐、演艺、出版业、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等等,此外,还包括文化旅游、博物馆和美术馆、遗产和体育等具有创意元素的经济类型。综合来看,传统产业和文化产业通过创意的融入,增加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开辟了“文化蓝海”,提升了竞争力和持续的影响力。在产品设计中融入和暗合文化创意,以色彩文字、立意构图等满足消费者的身心舒适、给我们以丰富的意境想象,实现了产品的价值创新,推动了“技术品牌蓝海”。在商品推广和市场营销中融入文化创意,引起消费者的文化认同、心理共鸣,有助于拓展市场,形成“商业营销蓝海”。
二、商业模式
有关商业模式的研究大多是从管理学学科角度对商业模式的要素进行说明,我们可以细分为生产方式和盈利模式。以文化演艺业为例,按照商业模式来分析,大体有这样三类:第一类可以定义为票房型演艺模式。文化演艺的主要收入是票房收入,演艺主体即投资者是文艺团体或演出企业,主要面向市场的游客和普通消费者。比如济南的《粉墨》、张艺谋的《印象》系列等。第二类可以定义为赞助型演艺模式。演出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或企业赞助,演出主体是府与企业,文艺团体或演出企业是演出服务供应商,临沂的《蒙山沂水》实景演出更偏向于此。第三类是可以定义为复合型,比如杭州宋城的《宋城千古情》,依托宋城文化旅游推动主题演艺业发展,将景区旅游和文化演艺相结合,类似的还有西安华清池的《长恨歌》。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首要问题就是文化的策划包装和完美嵌入到产品去。许多的商业模式都是借鉴或者消化吸收,通过微调或微变创意、生产和营销模式而成功。例如,《乔布斯传》10月24日上市,首周销量达67.8万册,20天,总销量已达100万册。堪称20年不遇的奇迹,其中的创意、翻译和营销都值得称道和学习。其次,创意设计、载体更迭、营销渠道等等决定着文化企业的商业模式,这些商业元素都要围绕文化产品或服务的功能拓展来实现。比如苹果iphone手机,将手机由纯粹的通信工具,发展为多功能的复合体。今年,汉王电子书遭遇了苹果iphone手机等载体的巨大冲击,连续5个季度出现亏损,其实它就是被商业模式的创新所击败的。因此,必须要融入新的商业内涵和理念建立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第三,要注重产业链和生态系统构建。以中国动漫产业的商业模式为例,应注重衍生产品的开发,做到动漫产业与其他类型文化产业、制造业、服务业的融合。同时,通过动漫产品的消费品,推动动漫服装、动漫玩具等消费品的营销和推广。比如利用新的载体形式拓展产业链条、加强动漫游戏人才培训业、动漫主题会展业、建设动漫产业集聚园区等等,都是对动漫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和拓展。
文化企业的商业模式是这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即使是成熟的商业模式也有被淘汰的那天,所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推动商业模式的自发创新,甚至是革新。以中国海瓷艺术研究院的商业创新为例。海瓷是继陶瓷、骨瓷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新瓷种。海瓷的问世,改写了世界制瓷历史,开启了中国陶瓷艺术的新时代。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无棣能生产海瓷,已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和10余项国家专利。1995年,海瓷人以当地丰富的贝壳为原料,在汲取民间生产工艺的基础上,烧制出了“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磬”的海洋贝瓷产品,实现了“化贝为瓷”的第一次飞跃。2009年,该公司汲取现代科技、融合现念,采用水墨七彩,结合名家绘画、珍稀海瓷和美术工艺于一体,实现了“化海瓷为艺术”的第二次飞跃,将生活用瓷发展成为了如今的艺术品陶瓷。
[摘 要] 商业模式的构建和路径选择直接影响着文化产业企业的竞争力。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可从价值链角度,即运用价值链分析法,对企业的价值链进行延长、分拆、职能外包等来进行创新。也可从资源角度,对不同资源如产品、渠道资源乃至整合不同行业企业来进行创新。或从技术角度进行原始型创新、改造型创新或结合型创新。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商业模式创新
一、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概念
文化产业肇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本雅明在其《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最先表达了关于文化工业的思想,阿多诺和霍克海默1947年在《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首次正式使用“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对于文化产业的内涵极富争议性。2004年,国家统计局最新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统字[2004]24号)将“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创意产业首次界定源于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提出创意产业主要是“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
二、文化产业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1.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界定。商业模式创新涉及企业内外部环境多种因素,贯穿于企业经营的整个过程,如资源配置、研发、制造、营销、市场、融资、人力等。每一个环节和因素的创新,都有可能演变成为一种新的成功的商业模式。
Tucker(2001) 从客户价值角度出发定义商业模式创新,认为商业模式创新过程就是从客户角度出发,发挥想像力来看怎样让事情变得更好的过程。Mitchell也指出,商业模式创新的目标是以最合适的方式提供给客户产品或服务,并剔除客户不要的东西。Siggelkow(2002)用增大、巩固、删减来描述调整过程,当调整超过一定限度,便成为商业模式创新。
Mitchell和Coles则从商业模式构成的基本要素5W2H(即从“Who、What、When、Where、Why、How、How Much”等方面来理解经营的本质)。在这七个要素中仅某一方面的变化使企业朝好的方向发展被称为商业模式改进,商业模式的变革则至少要求四项以上的要素发生改变,而那些指向全新的或行业内未曾应用过的商业模式的变革便是商业模式创新。从商业模式变化波及的范围和程度区分商业模式改进、模式变革和模式创新。
2.文化产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探讨。目前文化产业所涉及的行业很多都陷入同质化竞争的陷阱,如报业、电视业、电影业。商业模式的趋同也是一个重要表现。那么,企业该如何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呢?从中国企业为数不多的实践中,我们挖掘出三条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基于价值链的商业模式创新;基于资源整合的商业模式创新与基于先进技术的商业模式创新。
(1)基于价值链的商业模式创新。按照波特的“价值链分析法”,企业的价值活动可以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其中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营销和销售、服务五部分,辅助活动包括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四部分。上述九种企业价值活动中又包含了多种细分的价值活动和价值元素。企业既可以通过延长自身基础价值链形成企业商业模式,又可以通过对自身基础价值链分拆、职能外包来缩短价值链,进而形成企业商业模式,也可以通过对自身基础价值链延展和分拆同时进行而形成企业商业模式,还可以通过对企业价值链上的一项或多项基础价值活动进行创新来形成企业商业模式。此外,企业可以通过前三种方式中的一种与对价值活动进行创新相结合来实现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
从本质上讲,企业商业模式是通过对企业全部价值活动进行优化选择,并对某些核心价值活动进行创新,然后再重新排列、优化整合而成的。但企业商业模式形式众多、难以把握,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的分类。按照企业商业模式的形成方式,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五类(见表1):
(2)基于资源的商业模式创新。基于资源的商业模式需要有对资源的整合能力。任何外部资源转化竞争优势,都要经历选择、吸收、内化和外化等一系列过程,整合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起到决定性作用,它既决定着资源的匹配效率,又决定着资源的利用效率。其中内部整合通过提供必要的产品、服务和技术支持来提升竞争优势,外部整合通过满足客户一致性要求来促进竞争优势的发挥。就像文化产业企业与非文化产业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可拓展增强赢利能力。如经营电子和电器产品起家的索尼公司,在音像业、游戏业、电影业等文化领域进行不同行业间的整合。这些跨行业的整合很多都是通过企业间战略联盟或者国际战略联盟的形式实现的。联盟战略有创造价值的多种来源。这些来源包括规模经济、有效的风险管理、成本有效地进入市场和从合伙人处学习,以及帮助公司减少交易费用、应变不确定的环境、减少组织对不受其控制资源的依赖性,成功地在多变的市场中重新定位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将资源整合的商业模式创新的分类、特点及代表案例归纳成下表(见表2):
总之,资源整合的商业模式创新,往往意味着企业改变了既有的竞争规则,如跨行业整合资源必然会突破行业既有的限制与竞争规则,改变行业/企业价值链的构成。强势竞争者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拥有的资源,这种资源之所以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是以既有的竞争规则为前提的,这种竞争规则是大企业所倡导并竭力维护的,如果后发企业试图按照大企业所推崇的方式去竞争,当然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通过资源的整合来创新商业模式,等于企业制定了新的竞争规则,也等于区隔了传统的竞争对手,这为企业的成长创造了宝贵的空间与时间。
(3)基于先进技术的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
信息技术的高速进步为文化产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重视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注重把高新技术运用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作、生产、传播、服务等各个环节,是企业增强赢利能力的重要途径;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可以产生新的赢利增长点,全面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的赢利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还可以产生新的文化产业业态,创造新的文化产业,创新的文化需求,极大推进文化产业向前发展。
我们可以将利用技术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分类及特点作出归纳(见表3)。
商业模式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与技术创新联系在一起。Chesbrough和 Rosenbloom认为,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应挖掘出企业的潜在价值,技术创新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商业模式创新。并非所有的技术创新都能应用现有的商业模式来实现其商业价值,许多情况下,特定的技术创新需要特定的商业模式与之配合的创新才能实现技术创新应有的价值。这里可以将技术分为两类,一类是设计公共基础技术,如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能源技术等;另一类涉及与企业产品技术直接相关的专业技术。基础技术的发展使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也可运用其到客户关系、伙伴关系,以及组织结构进行创新。
三、结语
无论企业采用什么样的路径,商业模式的创新必须围绕着顾客价值主张来进行,创新型商业模式一方面要能够较好地识别并满足客户需求,做到客户满意,不断挖掘并提升客户的价值。另一方面还能通过模式的运行能够提高自身和合作伙伴的价值,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包含具有超越竞争者的体现在竞争全过程的竞争优势,即商业模式应能够有效地平衡企业、客户、合作伙伴和竞争者之间的关系,既要关注客户,又要企业盈利,还要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这样就能获得相对于竞争者而言较为独特的价值取向以及不易被其他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复制和超越的创新特性,从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一、工艺美术品的价值转换
文化产业是以精神消费为主要生产目的、以符号生产为主要生产内容、以创意管理为主要治理模式的新型产业形态。包括工艺美术品在内的文化产品具有三种价值,分别为膜拜价值、展示价值和体验价值。在文化产业的经营策略下,就是要运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手段,通过知识产权的多元运营,以故事驱动为核心,以生活方式为载体,针对市场需求,将这三种文化价值融合为一种多元复合的立体体验和交感体验。
我们知道,艺术曾作为巫术、神秘主义、皇权崇拜和宗教神学的工具,参与生活实践;之后,艺术逐步独立,某种神秘的沉思冥想保留在物态形式的器物之中,即艺术品原作。在人与艺术品原作的交流中,等级制、神权等客观社会条件映射到艺术品中,而显现人自身的谦卑。瓦尔'特本雅明(WalterBenjamin)曾提出,艺术品原作具有“光韵”(aura)效应,这种效应产生膜拜价值,来自于独一无二的原真性和此时此地的在地性。“光韵”来自于纯艺术品。在一定距离之外、但感觉上如此贴近实物的独一无二的显现,人们在独特的艺术品面前经验了一种敬畏感和神圣感。观赏者亲临独一'无二。、原真艺术品所体验到的敬畏感与崇拜感,就是膜拜价值。膜拜价值具有原真性、唯一性、在地性的特点。一般来讲,作为可复制性的工艺美术品,不具有“光韵”,但可以借鉴纯艺术的“光韵”效应,通过建立荣誉制度和品牌塑造,打造工艺美术家和工艺美术品的膜拜价值。
随着机械复制技术逐渐介入艺术复制和艺术创作,艺术品原作的“光韵”衰竭,每件艺术品实物的复制品克服了独一无二性,艺术品的膜拜价值被面向大众传播的展示价值所取代。在机械复制时代,器物中的神学力量进一步退化,复制技术让艺术品原作得以亲近于普罗大众,也使艺术品原作的“光韵”消散殆尽。展示价值在机械复制时代无比增长。艺术品供人观赏,不复具有神圣性和神秘性,艺术品的展示价值满足着大众展示和观看自身形象的需要。复制技术满足现代人渴望贴近对象,通过占有对象复制品来满足占有对象本身的欲望。摹本代替了独一无二的存在,被复制的对象恢复了青春,而传统走向整体的崩溃。展示价值具有技术性、复制性和在场性的特点。工艺美术品的最大价值在于复制性的规模效益。在现代文化产业语境下,工艺美术品的这种可复制性要平衡手工复制与机械复制,兼顾艺术性和效率性,对工艺美术品的生产环节进行价值链分析,保留某些流程的手工环节,在某些环节适当引进机械生产和高技术生产。
随着数字时代和创意经济时代的到来,艺术品在地性的膜拜价值和在场性的展示价值让渡给了在线性的体验价值。体验价值指文化消费者从文化产品或服务中所体味到的源于个体身心感受的价值,包括了感官体验、情感体验和精神体验,而精神体验又产生了与“光韵”体验同样效果的膜拜价值。体验价值具有娱乐性、参与性、互动性、时尚性的特点。这时,文化产品的价值循环产生了。在这种生生不息的价值循环中,从膜拜价值、展示价值到体验价值,再回到膜拜价值,就产生了价值创新的机会,从而有了形成新的商业模式的可能。工艺美术品的价值提升难度在于如何增加工艺品的体验价值,既要考虑到多重感官的复合体验,又要结合时尚趋势和当下生活习惯。李连杰发起的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在四川汶川地震后积极介入灾区的妇女帮扶和灾后振兴,实施“壹基金羌绣帮扶计划”,培养和扶持绣娘,推动羌绣的刺绣元素融合进旁氏、爱马仕等国际时尚品牌和伊利诺伊等高档家具,既保持羌绣古韵,又落脚现代生活,使羌绣的品种突破了传统的饰品,变得时尚高雅,走进现代生活。
二、工艺美术品的全产业价值链思维
工艺美术品可以与纯艺术联姻,作为纯艺术的“光韵”膜拜价值转换为可复制性的展示价值的物质载体,又可以塑造自身的膜拜价值,进行价值链经营。工艺美术品通过主题借用、符号提炼,结合材料加工和工艺手法,最后通过作品呈现将艺术品原作的“光韵”复制为限量的工艺品。通过这样的“光韵”复制,让工艺美术品为纯艺术品的价值实现找到了商业模式一一“一源多用”。
“一源多用”(OneSourceMulti-Use,OSMU)是韩国内容产业的经营精髓。所谓一源,即一种文化资源,在商业环境下通过知识产权经营,将影视、出版、电影、游戏、漫画、主题公园、观光旅游等都结合起来。韩国一源多用的内容产业策略是对美国迪士尼文化价值创造模式的借鉴。1957年,华特'迪士尼(WalterDisney)拟定了迪士尼娱乐帝国的愿景路线,界定出公司最重要的战略资产:经由故事驱动和版权运营,迪士尼将电视、音乐、电影、出版、漫画、周边商品授权等相关竞争领域结合起来,融合发展。比如,电视可以为电影宣传、提供主题、将长度较长的戏剧类电视拍摄成电影等。
“一源多用”的商业模式体现了文化产业的全产业链价值思维,进而推动了第六产业的复合经营。全产业价值链即纵向价值链、横向产业链和协同产业链;第六产业,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也可以是1.5产业(农林牧业及其深加工)+4.5产业(服务业及其品牌化),2.5产业(工业及其设计)+3.5产业(物流及服务),或3产业+3产业。第六产业表达了产业融合、产业跨界的创新观念,即以文化符号为链接、文化品牌为纲领,推动现代农业、特色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跨界共生,大力推进“文化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文化化”的协同发展,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为第六产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工艺美术品可以为地方产业服务,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将地方文化资源与传统产业的价值提升相结合,通过工艺美术品介入社区营造,统合区域内的“人、文、地、景、产”,构建地方区域的文化生态,让工艺美术品的发展道路可以走得更远。
三、工艺美术品的商业模式
工艺美术品如何运用企业经营产生可持续的效应,是习惯于作坊式、家庭式的传统工艺品业面临的转型。文化企业经营就是要摆脱产品的短期经营,过渡到长期的品牌经营。文化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就是确定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
管理模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管理体系(包括向外延伸的管理系统,其要点是管理所依存的文化特点和资源条件。如我们中国人的管理模式可能跟韩国人有很大区别,这一部分是由我们文化的特点以及与市场环境相关的资源条件包括职业经理人的发达程度决定的。同样在华人区,大陆、台湾、香港的管理模式就有很大区别)、治理结构(指企业的治理结构,包括国有企业、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委托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方法(主要是指企业的管理方法,包括权威性和民主性管理等管理风格、授权的程度、核心竞争力的特点等)。除了个别国有工艺品公司外,大部分工艺品业的经营主体离这样的现代文化企业制度还有一段距离,可以采取品牌公司+个体手工艺者或工艺品业合作社(协会)等过渡形式,逐渐向合伙人制的企业形态转移,最终转变为现代工艺美术企业。当然,在笔者看来,这种现代工艺美术企业既是一种文化企业,追求传统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又是一种社会企业,以区域内的工艺美术从业者的共同富裕为经营目标。
商业模式也叫做盈利模式,就是企业用于可盈利的方法,是可以模仿借鉴的。商业模式与管理模式的不同在于,管理模式是抽象的,商业模式是具体的,就是一定要找到可盈利的点。管理模式差异很大,商业模式则是同质化的,无论在什么地方,所用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基本上是一样的。所谓本土化是管理模式的本土化,全球化是商业模式的全球化。管理模式要求管理符合当地条件,称之为本土化。商业模式则相反,有许多共通性因素。比如讲国际接轨,实际上是经营能力和商业模式的国际接轨,而不是要求管理模式跟国际一样。管理模式受文化、市场、资源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管理模式不可能相同。但是,商业模式是要经由固定的公式做出来的,如信息的收集、投入产出比的计算、最后盈利预期等等。我们过去讲管理的本土化的时候,确切地说法应该是:西方管理的中国化,盈利模式的全球化。所以,商业模式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可借鉴性。商业模式的借鉴可产生非常大的好处。所以一个企业最重要的就是结合商业模式建设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而管理模式的建设核心就是企业文化。工艺品业要关注互联网经济,通过互联网的平台经济效应,可以减少品牌宣传、渠道建设、市场推广的费用投入;通过发挥互联网的长尾效应,针对利基市场,实现微盈利、长期性的市场经营。
其实,随着工业经济形态步入后工业经济形态,整个社会的组织形态都在往小型化、灵活性和网络化方向转型。这种社会发展趋势,是在网络技术和社会民主化运动推动下的必然结果。既然大多数文化企业的特点是“小型化、散落型、网络状”不一定要把这些小微企业往“规模大、实力强、集中化”的方向发展壮大。在文化经济时代,不要再认为“小的就是弱的”而要认为“小的就是美的”不一定要做大做强,但一定要共同繁荣,形成创意生态,让大大小小的文化企业实现全产业链的价值整合。因此,工艺品小业主可以以工作室的方式,依附于品牌企业或互联网平台,集中在创意设计、工艺技艺和品牌的内涵建设方面,发挥协同效用。
四、国际工艺品牌法蓝瓷的商业创新
国际工艺品牌法蓝瓷是以瓷器为载体,以文化为灵魂,以品牌为依托,面向国际市场的知名瓷器工艺品企业。瓷器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曾经很长时间是西方对于中国精致生活的想象和模仿。清朝乾隆以后中国的瓷器江河日下,而西方瓷器奋起直追。据记载,16世纪到18世纪,中国外销至欧洲的陶瓷有三亿件,而自2003年至今的十年间,中国外销陶瓷达到了百亿件,但每件瓷器的平均单价只有0.3美元。法蓝瓷品牌创立于2001年,十余年间,创始人陈立恒跨越了西方数百年的品牌经营历程,以丰富的造型、绚丽的色彩、温润的质感重塑了中国瓷器的尊严,“让世界看到了法蓝瓷、看到了东方哲思与文创融会的无限可能”法蓝瓷以“逍遥自在、处处关怀”的仁者胸怀为核心,追求“天地无处不灵感”的“道法自然”的设计风格,将大自然的花草丰姿、虫鸟律动、原野的奔放以立体造型呈现于作品之中,将艺术带入生活。这种创意巧思与优雅风格是和那些形色单调、远离生活的传统瓷器截然不同的。
法蓝瓷的创新理念符合文化产业价值创新的四条法则。第一,创新价值,法蓝瓷的作品不是简单的对生活原物的复制或对经典艺术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次,象征价值,法蓝瓷的每一件瓷器似乎都在讲一个故事、一段情感,讲这个瓷器背后的生活,而且还把陶瓷作为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引入方方面面;第三,知识产权价值,每个人都可以而且应当无差别的获得超过知识产权保护年限的传统艺术品,法蓝瓷要把这些艺术品进行量产,对知识产权的创新也是十分必要的;第四,全产业链价值。法蓝瓷以“仁”为核心理念,蕴含了传统瓷器古典优雅的品格,体现了华人的审美情趣,却综合了中西方现代艺术风格,体现出颇受消费者喜爱的时尚特点;法蓝瓷蕴含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一种全球化的“亲切、时尚、感人”的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本身是中华文化最大的特征之一;法蓝瓷紧攥的“天、地、人、真、善、美”等追求是一种普世价值,因为这种价值彰显的是文化的软实力,能唤起人们对根和美感的共同追求,有很深厚的底蕴和传承基础,所以法蓝瓷不只是一件普通的瓷器,而是文化内涵增值器。⑥英国创意战略学者克里斯比尔顿(ChrisBilton)提出了文化产业商业创新的六度法则:第一度为“价值创新”,创造或延长价值链;第二度为“成本创新”,缩短价值链;第三度为“容量创新”,拓宽价值链;第四度为“市场创新”,改变营销方式;第五度为“边界创新”,混合不同价值链;第六度为“学习创新”,不断审视和超越自我。自从2001年成立以来,无论从产品的生产、品牌的打造还是从市场的开拓来讲,法蓝瓷始终与创意和创新保持着最为紧密的关系。法蓝瓷商业创新的六度法则主要表现在如下:第一,克里斯比尔顿将价值创新定义为发现新的东西或者对消费者来说更有价值的东西,简言之,就是创造或延伸价值链。法蓝瓷的价值创新根植于国内外的传统艺术品,比如,将梵高、郎世宁等历史上优秀艺术家作品的价值重新用瓷器的语言来展示。
第二,如果依靠市场拍卖对原作进行体验和掌握的方式来欣赏艺术作品,只能算作传统的红海战略的表达方式之一,而不能称为成本创新。法蓝瓷的作品全部取材自大自然,传承中国古老瓷艺传统,有些系列作品更是用西方艺术风格来重新诠释中国古代艺术名作。法蓝瓷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再创造,在适度降低成本的前提下,极大高度地提升商品价值,可谓成本创新。
第三,容量创新就是在某种小范围内可操作的模式下,尝试着去满足特定消费群体的期待。法蓝瓷设定了专门寻求限量级艺术品、较受欢迎的产品类型和价位的商业模式,想办法推出刚好能适应特定消费群体在一定时间内的消费能力的产品,并尽全力把设定的产品在固定时间内卖光,以增加产品的收藏价值。
第四,市场创新指的是发现新的有价值的市场销售方法,并重新定义从产品到流程重组到市场的全过程,其目的在于转变人们对产品的看法和使用产品的方式。市场创新就是改进价值链使其更加贴近消费者。法蓝瓷的市场创新主要表现在设计理念、制瓷工艺、营销手段、市场开拓等方面。
第五,边界创新就是将价值链中从生产到消费的不同阶段混合起来,为的是发现或创造在消费者眼中完全崭新的产品或体验。法蓝瓷的边界创新重点表现在与时尚品牌的联合、与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合作、现代陶瓷制作技术与古代名书画结合等方面。
第六,学习创新是创意战略创新的最后一个法则,指的是发展创新并把它投入市场以发展更深层次的创新过程中的学习。法蓝瓷发展的过程即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既有产品投入市场前的学习,又有在市场上成功后的学习,还有在市场上“失败”后的学习。
文化产业的核心特点在于获得独创性、有市场价值的内容创意。工艺美术产业的商业模式在于协同创新,既要面向艺术创意,又要面向科技创新;既要面向国内市场,又要面向国际市场;既要面向家居市场,又要面向收藏市场。与此同时,工艺美术产业要与农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传统产业相结合,利用其渠道、市场和营销,实现价值转换的综合效益。
第十五回 跳出庐山放眼看 产业应在“大动漫”
本回话题探讨动漫产业价值体现在哪里。
研究文化产业范畴的共识就是把文化产业大体划分三个层次,各种表述不一致,但基本意思相同,就是文化艺术核心产业(传统文化)、应用艺术产业和创意支援与周边创意产业。直白点讲,文化艺术核心产业就是文化元素的艺术创作部分;应用艺术产业就是在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应用到生活产品、娱乐服务设计中;创意支援与周边创意产业就是支持上述产业的相关部门或者说就是前两个产业层次需要落地的相关支持行业。以动漫为例,简要说明一下:创作动漫剧本和形象设计就是文化艺术核心产业;按剧本和形象来制作影视片或制作衍生品就是应用艺术产业;而动漫的版权交易部门、动漫的会展机构、出版营销、广告企划、包装发行、媒体推广等机构就是创意支援与周边创意产业。三个层次共同构建了产业结构和范畴。
“大动漫”的概念是相对动漫企业仅仅关注动漫内容原创和制作而言的,应该眼界放宽,不拘泥于某个局部环节,应该用大产业的观念来看待动漫的发展。有些人会说,动漫企业都是希望在整个产业链获得利益的,本身就是“大动漫”的思路。这可能与我在这里强调的观点有些理解的分歧。我所强调的观点是动漫企业要把动漫看作形式和工具,而产业和效益要看作目标和目的。用这样的观点来看待动漫产业,发展思路就会不同。再说得直白点,就是不要为了动漫而动漫,应该为了产业而动漫。
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反复强调动漫的本质是语言形式,是一种国际化的语言形式。就是避免动漫企业把动漫语言当作企业的目标,动漫企业应该是通过动漫语言的应用获得企业的利益。动漫企业有时会简单地理解只有好的动漫作品才有企业的未来,许多企业所谓的原创动画年产量已经超过了一万分钟,其结果可想而知,动漫产值不是作品的数量堆砌。
在“大动漫”的观念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开展业务:可以代工;可以以技术优势承揽制作业务;可以专攻品牌授权业务;可以专攻衍生品设计;可以打造动漫作品的新媒体销售;可以专门生产应用动漫技术的展示教育作品;可以开展动漫技术培训;可以专营动漫销售的某类渠道;可以开展动漫体验乐园;可以专门提供动漫技术设备服务;可以专营动漫媒体;可以建立动漫俱乐部;可以从事动漫会展活动等等。
用动漫的形式美化生活、艺术生活、表现生活、沟通生活并创造价值,就是“大动漫”的思想。如果仅仅囿于动漫原创的圈子出不来,就是跟自己过不去,特别是在缺乏创作动漫作品的初期,不要用赌博的战术来犯战略的错误。
2010年动漫行业的产值不足90亿,说明一个值得行业关注的问题:近万家动漫企业平均下来产值极低。尽管中国动漫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但一定是思路出现了问题。动漫企业一定要关注自己是企业,其次才是动漫企业。如果没有想清楚商业模式,或没有能力把握商业模式的实现,就要全面调整经营思路。
第十六回 动漫产业链条长 把握关键方为上
本回话题讨论动漫企业的主营能力把握。
动漫产业链涉及领域极其宽泛,有学者研究至少涉及近20个行业。我认为动漫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中最典型的领域,前文谈到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两条路径都与动漫产业息息相关。文化产品化在动漫产业中表现为把动漫创意、策划落实为影视片、出版物,成为可出售的产品或服务;产品文化化是把动漫品牌用创意或设计通过授权的方式应用于广泛的产品领域,特别是后者几乎可以辐射到所有行业。
动漫品牌的应用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应用的有效性依赖于品牌的成熟度。实际上只有高品牌度才具备授权应用价值。我国的动漫企业绝大多数处于品牌培育阶段,还没有到品牌有效授权时期。所以,在战略上必须有侧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把过多的精力分散到授权等后期工作上。
中国动漫企业的通病是借鉴国外优秀动漫公司的成功经验来制定公司战略,包含的内容比较庞杂,“小而全”趋势明显。应解决的问题就是突出企业的重点和特点。动漫企业在制定战略时都会做SWOT分析,可行的战略一定是基于企业长处、特色。商业模式设计中有两点关系到优势竞争力。一是优势资源,二是重要业务环节。优势资源是基础,重要业务环节是业务系统的关键,也是优势资源运用的节点。企业只有放大和强化优势资源,才具有高价值的商业模式。
在管理中有众所周知的“短板理论”,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短板,是不是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短板,不见得事必躬亲,特别是一些短板是靠自己的力量弥补不了的。这就需要找合作者或外包,这是节省成本的最佳方式。同时,合作者还可能扩大合作的价值,甚至帮助企业把短板变成长板。还有就是企业要在初期避免把战线拉得太长。动漫企业的初期,必须集中力量在优势业务方面取得突破,一点突破,才可能带动全局。如果全局撒开,很可能一事无成。原有的优势也会淹没其中。中国动漫企业有相当部分是在原来的业务演化过来的,就更应该重视原有业务对现行业务的支撑作用。尽量寻求原有业务和动漫业务的结合点,完全有可能走出特色的动漫发展道路。
总结一下观点:一是战略的制定要依据优势资源;二是阶段性工作要抓住重点,不可分散精力,寻求以点带面的突破;三是形成业务模式的特色,形成竞争的壁垒;四是善于整合资源,寻求好的合作伙伴;五是对未来的业务形成关键点评估,以不变应万变。动漫产业的产业链价值在于品牌价值,品牌价值不高,再全面的业务系统也没有意义。品牌价值的提升是逐步的,业务系统的建设也是逐步的,没有必要用太多的精力去描绘未来的蓝图。结论还是:合适的团队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式去做合适的事情。
第十七回 兵马未动问粮草 商业模式先做好
本回话题讨论动漫企业的商业模式。
一哄而起的动漫企业多数没有想好企业的商业模式是否行得通。部分企业甚至就根本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的商业模式在哪里。商业模式存在三个问题要回答,一是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二是是否有能力实现企业的商业模式;三是企业的商业模式是否有战略价值。
一般而言,多数动漫企业的商业模式就是做出自己的动漫品牌,然后通过品牌的巩固来扩大品牌价值,再获得品牌授权利益。其实商业模式并不这么简单。商业模式实际是企业通过目标市场需求的分析,通过自身业务系统的设计,联合有价值的合作方,通过渠道来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并形成企业不可轻易替代的市场主体地位。商业模式正成为现代社会的企业能否成功的焦点,简言之,商业模式描述了企业如何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和获取价值的基本原理。在商业模式的设计中,包括以下设计要素:
1.客户细分:所服务的目标客户;
2.价值主张:解决客户难题和客户需求;
3.渠道通路:通过渠道向客户传递价值主张;
4.客户关系:细分市场建立和维护客户关系;
5.收入来源:来源于价值主张的成功传递;
6.核心资源:保证模式的重要资产;
7.关键业务:一些事关全局的核心业务;
8.重要合作:外包或支援;
9.成本结构:模式要素的成本构成。
归纳起来就是目标定位、赢利模式、关键资源和能力、业务系统和平台价值。商业模式是为公司、客户和社会创造新的价值。
按照商业模式要素分析一下,多数动漫企业的商业模式就变得很苍白了,最大的问题在于关键能力和核心资源没有优势。所以,也可能路越走越艰难,更谈不上做大做强了。
动漫行业有很好的产业特性,但没有好的商业模式为基础,就难以走过品牌确立的过程,就难以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持,坚持不到理论上存在的获得产业链利益的愿景。动漫企业不妨静下心来,审慎地重新分析一下自己的商业模式。特别要基于自身长项来规划业务,才有可能走出一条有价值的发展道路。也就具备了商业模式最终缔造的一个有价值的平台,让更多的合作者主动利用这样的平台,创造更大的战略价值。
目前,多数动漫公司重复的商业模式是最低级的模式,即自我投资,自我支付成本,自我推广销售,自我获得有限的利益,自我承担投资风险。这种商业模式注定是一个没有任何想象空间并伴随诸多难以把控的风险的坎坷路,已经不适合当今的商业时代要求。
第十八回 荆轲刺秦风萧萧
留得青山有柴烧
本回话题说说动漫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系。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原本说的是荆轲刺秦皇的悲壮,借此来比喻当代动漫人义无反顾做动漫的豪气。一天与某动漫公司的高总及一位八年前就涉足动漫的张总一起讨论动漫公司的商业模式。没想到张总发表一通高论,大意就是千万不要去做动漫原创。张总的结论未免有些武断,但也说明做原创动漫的艰难。
一个企业谋求的是生存和发展。生存是基础,发展是目标。能否生存下来是企业初期的关键。一些动漫企业做代工积累了一定资金基础和经验,就急于创作自己的作品,为人作嫁衣毕竟不是长远之策。这样的企业想法是好的,但不能急于求成。一个成功的作品不只是创作者的心血,更是需要市场消费者来品鉴,许多成功作品需要对一些关键因素有恰到好处的把握。防止急于冒进,重蹈中国网络游戏开发初期的覆辙。本世纪开始的几年,一些网络游戏公司和游戏开发者急于摆脱韩国等国外游戏的束缚,争先恐后自主开发游戏,绝大多数都不成功。我同韩国游戏公司做过交流。韩国人说了一句实在话:“游戏是靠规则取胜的。”规则看起来简单,但游戏规则的设计要用心把握。中国开发者要沉下心体会,几年后就能出成绩。我认为动漫作品创作也是同理,不要急于求成。
动漫创作是大量消耗资金、精力、人力的事情,其结果又难以把握。动漫企业对此要有充分的准备。中国近几年来最具影响的动漫公司就是广东的原创动力公司了,这个公司成功是有必然道理的。因为这个公司对原创动漫的战略构想是有充分认识和准备的,初期准备的资金就要挺过三年的原创困难期。尽管如此,临近成功前的瞬间还差一点前功尽弃。我们今天往往对喜羊羊片子品头论足,但忽略了对原创动力创业艰辛的关注,企业能否生存是关键所在。
艺术的商业基础
中国动漫行业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是原创动漫的分钟数,分钟数的积累也许会堆砌出精品来,但是动漫电视片如果局限于几个动漫频道或少儿频道,永远也不会激发出电视剧那样的竞争力,因为动漫片背后的广告商业价值无法与电视剧相比。
再好的艺术离开消费者的支撑,也会成为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胡月明认为,日本的漫画艺术价值并不比中国的连环画高,但中国连环画缺乏产业发展的支撑。“艺术性有时和市场性有矛盾之处,但脱离市场需求的艺术,就可能是象牙塔的艺术。只有良性促进的市场环境,才能支撑艺术的永续发展。”这一点在日本漫画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印证——不仅出现了多位艺术大师,也铺垫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相比日本民众对于漫画的热爱,在中国就冷淡得多,这和国内动漫市场培育机制的缺失不无关系。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家庭并不富裕,但是因为合理的价格和萧条的文化产品环境,才出现连环画艺术的繁荣。
动漫市场是通俗的文化市场,脱离大众的支持就是永远做不大的市场。日本的动漫产业,成功地延续了中国连环画繁荣时期的做法,保持至今,且不说它的产业模式,仅仅就是创作、出版环节,就有不尽的生命力。低成本、薄利多销,迎合时尚,让读者不感到经济压力并形成日常性的文化消费习惯,是日本漫画的成功之处,而这也是中国连环画的败笔死穴。
死穴几多
实际上,中国在动漫产业方面的起步还是相当早的, 2012年恰好是中国第一部动画片诞生86年,当时是由万氏兄弟在上海制作了一部叫《大闹画室》的短片。1957年中国成立了一个专业的动画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93年之前,中国的动画产业都是和市场脱节的,完全是计划经济模式:全国只有一家专业的动画片制作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93年中国动画市场放开,国家不再限制产量但也取消了政府收购,大量国外动画片一起涌入。
近10年间,中国动漫的数字统计略见一斑,据文化部统计,2011年我国动漫产业持续发展,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动漫产业产值达621.72亿元,较2010年增长32.04%。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媒体动漫产值达35.34亿元。国家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表示,虽然从消费能力、市场空间和产量上看,中国已经是动漫大国,但从质量、效益和产值上看,中国与世界动漫产业强国仍有很大的差距。
如今中国有动漫企业8000多家,动漫园区和基地70多家,从业人员50万人,在校动漫专业学生46万人,没有人否认动漫产业化特征明显。动漫牵涉的内容繁杂,有创意、人才、园区、授权、衍生品、动画、漫画、资本运营、企业管理、营销、商业模式等等动漫产业链条衔接均有诸多不完善的死穴。
胡月明对此表示,没有形成市场化机制和产业化的思路是动漫不够产业化的主要原因。创意、制作、播出、出版、推广、授权、衍生品销售、版权交易在中国各个环节都有所体现,但总是云里雾里不清晰,产业链接起来困难重重。从国外的经验看,一个产业的力量一定是集中体现在少数企业身上,而这一过程中要靠动漫产业链的管理、创意、质量和整合才能战胜死穴。
打破瓶颈
一般说来有两种动漫产品会受到消费者青睐,一种是消费者熟悉的形象;一种是让消费者惊喜的形象。放之四海而皆准,这是动漫产业走红市场的前提。回首“蓝猫”、“喜羊羊”的成功案例,长时间的市场铺垫成就了两个品牌。今天再寻找畅播天下的机会简直是几无可能。许多动漫企业抱怨我国动漫产品内容审查过于严格,手续过于繁琐。胡月明认为内容审核是必要的,因为产业和资本的逐利性很容易突破道德的底线。
胡月明尖锐地指出,由于中国动漫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和传播销售资源具有专控特点,中国动漫播出推广渠道产业化程度不高。动漫企业对产业链运营无能为力,主要原因是产业的社会化合作环境不具备,致使中国的动漫企业面对全产业链的无奈的亲力亲为做法。此外诸多因素都制约了中国动漫产品整体质量不佳。人才、资金、技术、创意、经验等等都急需复合型人才,而我国教育体系的缺陷也深刻的影响了对创意产业人才的培育。一方面是2011年动漫专业应届毕业却难以就业的近10万人,一方面却是所有的动漫企业都抱怨缺少创意人才和高端人才。
中国动漫产业市场环境的最主要瓶颈就是如何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胡月明一语道破玄机,动漫产业的商业模式是以知识产权授权交易为主的全产业链联动模式,产业链有机链接的前提就是在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前提下,授权人和被授权人才能获得经济利益回报。
[关键词]文化产业 实体经济 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2-0019-02目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出现了一些问题。出口锐减、投资萎缩、消费冲动不足。由于人工成本和原料成本的大幅上涨,一些实体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有些企业支持不住出现裁员减薪,有些甚至纷纷倒下。面临这一困境,我们更加坚信中央提出的“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这一决策是英明正确的。而在调整转型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恰恰是文化产业。
从经济危机中我们可以看到,实体经济遇到困境,主要是没有自己自主的知识产权、没有自主的品牌产品,更没有应对经济危机的战略模式。文化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为支撑的智慧产业,是为企业搞原创、做品牌的幕后英雄。所以,这场经济危机让文化创意产业面临了一次难得的战略机遇。
一、推进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创造更多更好更实用的商业模式
现在,实体经济遇到困境,他们急需从文化产业中吸取力量,吸取智慧,提升自己的文化品质。同时,他们也知道,文化产业是目前最具成长性、最有发展潜力,也是最受重视的朝阳产业。因此,寻找机会进入文化产业,也是他们的战略。而文化产业目前还很弱小,特别是缺少资本的助力,很难靠自身的力量发展起来。所以,他们也急需实体资本的介入,捆绑在一起,寻求发展。除此之外,实体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还能创造出更多更好更新的商业模式,以应对不断下滑的经济颓势。比如,以前传统的农业种植附加值极低,当它和文化产业结合,就创造出了观光农业或创意农业。如果把这些东西弄到大棚里,就成了农业展会,使传统的农业完全蜕变成会展业。大连创造的玉米迷宫项目,在540亩地上,开辟了一块玉米迷宫。里面不但有若干个广场、若干条道路、还有若干个游乐项目,让游人流连忘返、乐不思蜀。所创造的经济价值相当于原来种玉米的十倍以上。一个思路的转变,既给人们创造了旅游游乐的场所,提升了人们的快乐指数,又提升了传统产业的附加值,真乃是一箭双雕、一举两得。这就是文化产业和传统产业结合的奥妙所在,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这样的结合,不单是农业、工业、商业,几乎所有行业都会如春蚕破茧、凤凰涅般的重生、创造、壮大,甚至会引发新兴产业爆发式的增长。我们也相信,传统行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之路是我国传统经济转型、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推动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创造更新更酷更时尚的消费模式
现在,不仅是出口、投资这两架马车出了问题,由于CPI的不断上涨,就连消费也受到影响,现在好多实体店的销售额大不如从前,人们的消费欲望受到影响。如何破解这一现实问题?最好的办法是用文化产业的思维,创造更新、更酷、更时尚的消费模式,引发人们的消费热情。比如,当实体店消费不景气的时候,网购的创意就弥补了这一不足,人们出于好奇也要尝试网店给人们带来的消费体验与。过去的旅游是走马观花式的,现在,人们创造了体验式、互动式、参与式的旅游新模式,让人们更直接、更直观的用身体旅游而不是靠眼睛旅游。目前,下载、流量、三D、四D,这些新名词、新模式的出现,让人们惊喜它神奇魅力的同时,也在心甘情愿地为它大掏腰包。有专家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数字内容产业将占文化产业的半壁江山。这是为什么?说到底,就是创意人创造的新的时尚消费模式,把人们的消费欲望由传统的店面转移到了网上。移动通信、三网合一这些新举措,让人们对资讯的目不暇接,随便走到哪里,都和世界相连接,只需一个小小的手机就可以上网聊天、查看咨询、传递文件、远程对接,易如反掌,这些就是新的消费模式。在给你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也搭建了巨大的销售、消费平台。如果用这样的思维模式,还会产生多少新的消费模式?而这些消费模式的产生,就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但你可知道几乎所有新的消费模式都是文化产业、几乎所有新消费模式的始作俑者都是文化产业人的新创意。
三、文化产业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服务,是文化产业重要的历史使命
文化产业的功能属性有二:一是为文化消费服务,二是为生产服务。为终端的文化消费服务,大家都注意到了,现在发展所谓的文化产业就是这些。而文化产业作为生产服务的属性,在我国一直都被忽略。其实,文化产业作为生产服务的功能,比文化产业为消费服务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宽阔的市场,也是文化产业目前面临的重大战略机遇。
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说到底是改变功能、结构、模式和形态。因为过去那些传统的功能、结构、模式和形态已经过时、成为历史,不能满足今天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要想你的产品有市场,就要创造需求、迎和需求、满足需求。而这些本身就需要创意,需要创意人的智慧,需要创意人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立足本地、放眼世界,拿出新的创意,创造新的模式,生产新的产品、开拓新的市场。
关键词:文化产业;特征;意义;潜力;转变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099-02
一、文化产业概述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一)文化产业的概念
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20世纪初。最初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 Industry,可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了界定: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通俗意义的文化产业,就是以创意为核心、科技为载体、工业化生产标准、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产业。
(二)文化产业的特征
文化产业是以知识为基础、以服务为手段的新兴行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具有以下特性。
1.双重性
文化产品是一种以提升人们精神生活为目的的特殊产品,具有商品与公共品的双重属性。作为商品的文化产品由市场机制进行调节;而作为公共品的文化产品则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以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2.经营性
所谓经营性就是企业主体按照市场的要求,发挥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积极作用,向社会提供带有盈利性质的文化产品。经营性文化产业主要依靠市场来融资、来发展,生产面向市场的文化产品来满足一部分公众的文化需求,而且要有一定的盈利空间,以保证自身的持续发展。
3.创新性
创新是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生产既是创造性生产和也是创新活动。文化生产极具创造性和个性,每一件文化产品之间都具有不可重复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
4.高增值性
文化产业处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边际效用递增。
5.高融合性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与其他产业有共生性和融合性。它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
6.低消耗性
文化产业主要以非物质资源为要素对象,知识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是典型的低碳经济。
(三)文化产业的意义
文化产业是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在优结构、增就业、扩消费、促跨越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被公认为21 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
1.直接创造经济效益
随着人们收入不断增长、物质生活需求日益得到满足,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强烈,文化产业所蕴含的商机,也越来越巨大。比如:影视剧的发行、放映和贴片广告;话剧、歌舞、杂技、魔术等的商业演出;还有图书的出版发行;还有动漫作品的发行上映和品牌运作;同样都可以吸纳就业和提供税源。
2.保障文化权益
发展文化产业,能够更好地营造文化氛围,更充分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但精神得到陶冶、素质得到提升,而且整体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
3.弘扬文化
文化的广泛传播,使文化得以弘扬、创新和发展,增进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的交流、了解、互信、合作、和平。要更好地实现这些,单靠发展文化事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日益广泛地进入不同地域、不同国度人们的生活中。
二、我国文化产业的潜力
在北京,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占GDP比例已经连续数年超过12%,北京已经形成了这种以文化产业为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的产业形态与格局。2014年3月,阿里巴巴集团了娱乐宝平台,网民出资100元即可投资热门影视剧作品,预期年化收益7%;2014年上半年娱乐宝做了两期发售,共为9部电影1款游戏筹资1.65亿元;百度和腾讯公司市值快速增长;华谊兄弟电影公司《集结号》、《唐山大地震》等影片也都显示出相当可观的经济价值;北京东方尚艺术总监刘天亮先生曾多次获得Hiiibrand国际品牌标志设计大奖。
在山东,由潍坊广播影视集团旗下山东天泽网络科技公司投资建设的国内首家O2O文化产业电商平台--“印象商城”潍坊店日前上线试运营。该项目整合潍坊民俗工艺、文化艺术、名家书画等风筝、木版年画、红木嵌银等优秀文化特色资源,通过电商“平台+商家”的O2O模式,加强与淘宝、天猫等资源的品牌整合营销,逐步形成全国性大型文化产业电商平台。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可实现经营收入17亿元。
在河北,“文化国门・河北华章”大型文化展示活动期间,永年太极拳、徐水狮舞、井陉拉花、吴桥杂技、河北梆子等富有河北地域特色的节目每天在此演出;蔚县剪纸、辛集皮贴画、藁城宫灯、武强年画、白沟面塑、衡水内画等9个门类的河北民间工艺品在此展出。在这里,无数的国外旅客认识了河北文化,他们要把河北的传统文化项目变成文化产业,让世界上更多的人来认识中国文化与感受河北文化的魅力。
在成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高峰论坛汇聚了“政行校企研”五方智慧,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产业知名专家、实业家进行了主题演讲和交流。专家们普遍认为,我国的文化产业还处在“从萌芽起步向成熟发展方向迈步”的阶段,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必须进行观念转变、机制创新和路径创新。
三、我国文化产业的转变与创新
(一)互联网的再造与升级,传统与新兴领域的融合
1.国家对数字内容产业的重视突显
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给予了格外的关注,包括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与网络化进程;支持利用数字技术、互联网、软件等高新技术支撑文化内容;大力推动传统文化单位发展互联网新媒体,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升先进文化互联网传播吸引力。
2.知名学者对数字产业的高度认可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在《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的演讲中表示,“文化产业在互联网的洗礼下呈现为新的互联网文化产业,其本质是通过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造出新的经济效益与市场空间,以健康、艺术品为代表的两个新兴互联网文化市场还没有形成较好的产业模式,蕴含着无限商机。”四川大学广播电视文艺学博士后张学勤提出通过从“互联网+”到“文化+”的思维转换推动文化产业融合。乐视影业CEO张昭说:“未来只有基于IP的用户运营模式才会取得成功。”
3.中国互联网论坛首次举行
今年1月,首届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以“互联网文化产业(企业)趋势、商机与商业模式”为主题,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深入研讨未来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企业战略、技术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议题,努力为相关领域研究与实践的各界人士和从业人员提供学术支持与智慧引领。
在这些互联网企业搭建的巨大平台上,随着线上、线下各种渠道的整合,传统文化产业中不同领域之间的壁垒正在慢慢打通,不同领域之间开始越来越多的渗透融合,边界也变得越来越模糊。这不仅使某一个文化产品的开发、营销和销售方式更加多元,也使整个文化产业迎来了一次新的提升。[1]
(二)转变传统商业模式,尊重用户需求
在互联网思维的冲击下,移动终端产品与市场和消费者的紧密关系,成为互联网公司在进入文化市场时所具备的先天优势。这不仅体现在他们对文化消费应用软件便利性的重视和开发上,更体现在他们在向传统文化产业上游发展的过程中,在涉及文化产品的创作、宣传、营销、发行等环节,更加强调对消费者需求的尊重。
(三)改进传统管理模式,解放文化生产力
改进传统文化事业的经营管理模式,重视产品的质量标准,鼓励创新而不是控制,释放文化内在的活力,解放文化生产力。[2]
(四)创意与开发,创新文化资源
英国等国家把文化产业界定为“创意产业”,美国则把开发、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作为新需求、新能源、新消费和新市场,把创造作为市场的动力和源泉。创意可以创新,通过创意可以开发和创造出新的文化资源。例如,迪斯尼范围的主要发模式就是通过创意和创新虚拟形象,进而形成艺术授权、主题公园和相关衍生产品开发,从无到有,创造出足以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化资源和商业模式。
(五)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将文化事业发展与文化产业发展协调起来,建立以文化事业发展培育消费能力的机制,通过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来带动文化产业发展。[3]
四、结语
文化体现了一个国家历史发展的过程,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包容性使得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相处中吸收并借鉴了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发扬的基础上应加以创新。因此,今天的互联网思维正在为中国文化产业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将因此而焕发巨大的生机。
参考文献:
[1] 刘 阳.破局 互联网再造传统文化产业[N].人民日报,201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