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8篇

时间:2023-09-01 09:18:5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

篇1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骨科病人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共116例患者,均来自于我院骨伤科收治的需要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干预组各58例,对比两组护理后疼痛情况。结果:两组经护理后疼痛情况比较,经秩和检验有显著差异(z=-4.893,P<0.05),有统计意义。 结论:护理干预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而且减轻了骨科手术后病人的疼痛情况,有利于伤口早期愈合,减少住院时间及患者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护理干预;术后疼痛;影响

痛觉是感觉神经系统一种自我保护的反射机制,但同时又影响机体的整体或局部功能,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临床工作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4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5生命体征,并日益得到重视[1],它不仅是许多骨科病症的首发症状[2],也是骨科创伤手术之后的症状之一,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因此如何有效减轻患者创伤手术后疼痛,促进疾病早日康复,仍是临床工作者一项重大课题。我科自2008年5月-2010年5月,对我院骨伤科住院的116例创伤手术后患者采取有的效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116例均来自于我院骨伤科收治的需要手术的患者,随机为分对照组及干预组各58例。其中对照组男32例,女26例;年龄l0-70岁,平均 (34.3±26)岁;其中四肢骨折47例,腰椎间盘突出10例,车祸腰椎爆裂骨折1例。干预组男34例,女24例;年龄l3-72岁,平均 (35.6±3.1)岁;其中四肢骨折45例,腰椎间盘突出12例,车祸腰椎爆裂骨折1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身体状况等一般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如主诉疼痛时给予常规止痛药物治疗。干预组采用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进行对比。

1.3 疗效评估[3]:判断疼痛程度的标准,依据以下三方面综合评定:①患者主诉:采用口述评分法(以0-10分让患者自行评分)。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给患者一直线,分成十等份,一端为无痛,另一端为无法忍受,让患者自行分段评分)。③医护评估:采用针刺法。疼痛得分取3种方法的均分。疼痛程度按卡诺夫斯基计分统计:0无疼痛;1轻度疼痛;2中度疼痛;3剧烈疼痛,4无法忍受。

2 护理干预

2.1 健康教育:向患者详细讲解疼痛的原因,改变患者以为“术后伤口疼痛是正常反应,应当忍受疼痛”的旧观念,告知患者术后疼痛虽然是手术的一种必然反应,但术后疼痛与焦虑、抑郁、恐惧、失眠成正相关[4],可影响全身各系统的功能,甚至是严重的并发症,良好的术后镇痛可以改善切口组织的氧分压和血液供应[5]。所以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诉说疼痛,与患者及时沟通,以利于疼痛积极治疗,从而促进伤口早期愈合。

2.2 心理护理:术后疼痛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受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在做好健康教育的同时,护理人员可以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多与患者沟通,告知可用可不用止痛药的患者,在剧烈疼痛的情况下,使用止痛药镇痛不易成瘾,而持续忍受强烈的疼痛会对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另外可告知患者家属平时与患者多沟通,让患者在家人的陪伴下减轻焦虑心理,可让患者听音乐、看电视等,从而分散注意力。也可以请性格开朗手术后恢复好的病人与其交流感受和经验,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人及病友的关心,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以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2.3 镇痛药的应用:随着对疼痛问题的研究深入,国际上对原因清楚的疼痛采用预防性用药,且剂量比术后用药要小得多,镇痛效果好[6]。如我院采用镇痛泵镇痛,镇痛效果一般可持续48h,避免了患者手术后剧烈疼痛的发生,使患者情绪稳定,对健康的恢复树立良好的信心,对伤口的早期愈合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一种良好的信任感,从而有利于展开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镇痛泵失效后,可根据疼痛程度选择口服、皮肤贴剂、皮下注射、肌注和直肠给药等方式。多数情况下,护理人员只有在患者主诉疼痛剧烈时才给予止痛措施,没有客观的评估疼痛,患者也怕药物成瘾和不良反应而忍受疼痛,所以要求我们医护人员多与患者多交流沟能,以便较好的正确评估疼痛。

2.4 其它止痛方法:应用冷、热敷,理疗法(电疗、光疗、传导热治疗、磁疗、按摩法),均能减轻疼痛。如肌肉疲劳引起的疼痛可用热敷和按摩法,热敷可以减轻肌肉痉挛,增加局部血供;按摩主要通过物理刺激增加血液循环,加速止痛物质的排出,降低疼痛的敏感度。冷敷可产生局部麻醉作用,使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降低而减轻疼痛。由充血压迫神经末梢而致的疼痛也可用冷敷,使血管收缩,解除压迫而止痛。另外不同的骨折患者,可采取不同的以减轻疼痛,如四肢骨折可选择抬高患肢,使肢体处于功能位,从而减轻疼痛;腰椎手术后,可选择睡硬板床,采用轴线翻身等方式减轻疼痛。

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5.0软件,所有数据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 P

4 结果

两组经护理后疼痛情况的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经护理后疼痛情况的比较 例(%)

组别n疼痛分级

0 1 2 3 4

干预组 58 28 16 14 0 0

对照组 58 6 17 29 5 1

注:两组比较,经秩和检验,z=-4.893,P<0.05。

5 体会

手术仍是骨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而疼痛又是手术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术后24 h内病人疼痛较剧烈。随着医学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临床越来越重视术后镇痛,而患者对术后镇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及时采用止痛措施,不仅可以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如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甚至胸闷、急促等),而且可以建立良好的医患、医护关系,从且有利于伤口的早期愈合。目前临床上对原因清楚的疼痛采用预防性用药,同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减轻了患者焦虑情绪,使患者手术后疼痛情况大大改善,以利于患者伤口早期愈合。从本文看出干预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疼痛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护理干预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而且减轻了骨科手术后病人的疼痛情况,有利于伤口早期愈合,减少住院时间及患者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 陈浓南.骨科131例患者疼痛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2010,23(5):183

[2] 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7

[3] 宋文军,吴凤英.骨折合并高血糖病患者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6):170-171

[4] 蒙小燕.急性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影响因素评估及个体化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4):19

[5] 张丹参.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3

篇2

[关键词] 髌骨骨折;围手术期;康复护理

髌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治疗上以髌骨爪、克氏针内固定术为主,疗效肯定,已获得广大临床医生及患者认可。虽然随着科技和医学的发展,治疗髌骨骨折的方式方法越来越多,但是人们往往容易忽视,术后的康复护理。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关节粘连、骨四头肌挛缩、关节囊挛缩导致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我院近年来投入大量精力于髌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以及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88例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骨外科常见疾病诊断标准[1]。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47~79岁,平均年龄53.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50~81岁,平均年龄57.5岁。所有患者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手续,护理人员以真诚热情的态度向患者介绍医院的一般情况、管床医生及护士的详细信息和医护人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以减轻患者因为对手术时候的剧烈疼痛和不适感而产生的焦虑感,逐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手术前就手术过程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使患者尽量全面了解自己即将进行的手术过程的具体流程,针对性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对于患者有疑虑的地方,要耐心与患者进行沟通,讲解髌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意义以及手术前后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以消除患者对手术以及巨大伤痛的恐慌和对手术后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还需做好对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干预,家属情绪的波动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劝导家属与护理人员配合,积极参与到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中来,以亲情的力量帮助患者稳定情绪,促进其早日康复。

康复护理:安排专门护理人员在入院时进行健康宣教,术前反复强调进行功能锻炼是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争取其积极配合,并且与患者家属共同制定出康复目标与计划。

术前多锻炼股四头肌,以及注意调整患者;手术后立即给予止痛,如静脉给予止痛剂氟比洛芬酯、氢溴酸高乌甲素等。手术当天安排专门护理人员每4 小时轻柔地给患者推挤按摩髌骨2~3次,目的是为了防止髌骨粘连,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手术后第1天:髌骨推挤按摩可由患者自己进行,每2小时1次。也可因人而异。术后第2天可采取半卧位,第3天可扶拐活动。如合并其他损伤则需卧床,患者应经常进行深呼吸、拍背、咳嗽等,及时排出呼吸道分泌物,以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2]。情况允许时扶双拐下地活动,1周后改为单拐。出院后要注意勤锻炼,不可松懈,防止体重增加,以免加重膝盖负荷。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膝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正常,无疼痛不适感觉;有效:膝关节功能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偶有疼痛不适感;无效:膝关节功能活动明显受限,有明显疼痛不适感觉。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髌骨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行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同时配合围手术期及康复护理干预后,显效29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2例、11例、11例及75.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4 小 结

膝关节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关节,患者在髌骨遭受创伤后,膝关节功能会有一定的退化,由于对于身体突然的变故没办法及时调整心态,常会出现焦虑及恐惧的心理,特别是进行髌骨骨折内固定手术后,由于对手术的目不了解,对手术疗效也没把握,常会陷入焦虑甚至抑郁的状态中,担心自己不能恢复到正常生活的状态。而焦虑的心理往往会使患者疗效较弱,康复质量低下,甚至影响术后生活质量。如何让患者减少心理负担,全身心投入到术后康复治疗中是一个很重要的临床课题。因为只有患者真正认识到治疗的意义时才会减轻心理负担,才会全方位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安排[3]。安排专门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前进行健康宣教,在术中答疑解惑,在术后安排专业护理人员进行康复训练,一方面可以及时帮助患者调整心态,也可以大大提高患者康复质量,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相关研究表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失用性萎缩、及时调整家属心理状态,是给予患者精神鼓励也是减少患者术后抑郁最为有利的方式。而康复护理对髌骨骨折手术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十分重要。术前宣教及锻炼方法的示教不可缺少,而术后早期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及髌骨推挤活动,可明显减轻关节粘连,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促进血液循环[4]。早期负重功能锻炼,可促进骨折部位血循环及矿物质沉淀,对骨的重建及骨折愈合起着关键作用[5]。为确保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出院后应坚持指导随访。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行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同时配合围手术期及康复护理干预后,显效29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2例、11例、11例及75.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 参考文 献 ]

[1] 吕氏缓.创伤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8

篇3

关键词:骨科患者 疼痛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118-01

随着护理的越来越人性化,手术后对骨科患者进行疼痛护理日益被重视。在骨科中疼痛是是经常要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患者很多不良的生理和心理反映。疼痛也是术后引起并发症而导致死亡的一个概率比较高的因素之一。医院把疼痛护理作为提高病人康复的重要环节,手术后对疼痛进行护理已经成为护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了,最近,很多医院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和自控静脉镇痛在临床上获得了患者的一致认同,这两种方法对不同年龄、不同病种的患者镇痛都可以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使其成为镇痛的护理方法,我院对100例骨科患者疼痛原因进行了分析以及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止痛效果,有效地提高了骨科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生活质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1年12月入住本科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1~75岁,平均45.6岁。其中男61例,女39例;腰椎间盘突出19例,椎体压缩性骨折6例,下肢骨折19例,上肢骨折15例,手部骨折16例,骨盆骨折8例,骨肿瘤3例,骨髓炎7例,其他7例。研究对象均为手术成功的需要留院观察治疗者。

2 疼痛的原因

对于骨科患者来说,疼痛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五类。①由创伤的刺激引起的创伤疼痛,并因刺激的强度、种类及创伤的程度、范围不同而不同。②致病菌感染引起的骨科疼痛,炎症的程度的不同而不同。③神经性疼痛引起的疼痛,具有呈放射状的情形。开始的时候疼痛为间歇性,慢慢变为持续性的。④急性缺血性引起的疼痛,被动牵引指(趾)时可引起强烈的疼痛,当血液的循环得到改善后疼痛就可迅速缓解。⑤另外,在截肢手术后也会让患者感觉到截肢处有持续性的疼痛。

3 护理的对策

制定骨科疼痛的护理对策,可以通过查阅患者的病历以及与患者家属或本人交流,有必要了解患者身心状况、生活习惯、疼痛经历、骨折病型及其预后等个人信息,制定出适合患者的疼痛护理对策。并让患者如何准确地告诉疼痛部位和程度做出常识性的教导,这样可以为临床护理提供准确的参考。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注重疼痛控制的技巧并适当地帮患者改变姿势,这样可以紧张的骨骼肌松弛下来,阻断疼痛的反应,减轻患者的疲劳和体力上的消耗。此外,还可教会患者转移注意力和简单的自我放松的方式方法,并指导患者进行局部的按摩以改善血运。

3.1 心理护理。部分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沮丧、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护理时应该及时观察患者的情绪反应,加强与其的交流和沟通,转移患者不良的感受。要认真倾听患者的说话,对患者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同情,必要的时候可用手势和眼神支持患者,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怀。

3.2 药物护理。药物护理必须要控制剂量的大小,只有这样才可以维持很好的护理效果。在用药前应该了解病人疼痛的原因,选择针对性强的止痛药,这样可以保证很好的镇痛效果。另外,需要关注的是不同的药物使用也应该不一样,代谢速度和药物吸收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同等剂量的药物要保证护理的疗效,不可以发生过度镇静、呼吸抑制、呕吐等异常的状况。

4 结果

3天后两组患者术的疼痛程度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5 讨论

从笔者的临床护理经历来看,骨科患者手术后的疼痛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骨科患者心理方面的因素。骨科患者对病情的担忧以及过多地关注自身,这就导致心理承压能力就会脆弱,因此对疼痛会敏感。另一个是生理方面的原因,手术后麻醉的有效期过了,患处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真实疼痛感,这是事实存在的。一般来说,由于生活阅历的不同,不同骨科患者对疼痛的反映也是有变化的,这就需要在护理的时候有区别地去对待每位患者。

参考文献

[1] 傅爱凤,郑志惠,王爱琴,等.疼痛对创伤骨科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5,20(10):3-5

[2] 李萍,邓慧英.综合疼痛评估图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06,13(9):46-47

[3]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4

篇4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指导;老年骨科护理

无论是创伤或手术所致的疼痛均为伤害性刺激对组织损伤及疾病本身病理改变所引发的一种机体反射性、复杂的生理反应和感知,可造成机体的循环、呼吸、泌尿、消化等各系统以及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等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和心理、行为的变化,从而直接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和安危[1]。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3月于我院骨科治疗的患者64例,进行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3月于我院骨科治疗的患者64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2例男性17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为(26.4±3.8)岁;上肢骨折14例,下肢骨折12例,脊椎骨折3例,腰间盘突出1例,颈骨折2例。对照组32例男性18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为(27.4±3.5)岁;上肢骨折16例,下肢骨折10例,脊椎骨折2例,腰间盘突出2例,颈骨折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临床基本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骨科护理中的临床作用。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 19.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并进行χ2检验,P

2 心理护理干预

2.1手术前教导患者疼痛处理、提供过程及感觉的信息、指导降低治疗及活动时的治疗、提供非药物性的疼痛控制方法的信息:给予放松、分散注意力、等认知行为的信息,用冷、热、按摩等生理的疼痛控制措施,以及辅助药物的措施;鼓励患者发问或讨论术后可能的疼痛情形、讨论疼痛控制的选择、如何要求止痛、测量疼痛的方法、若有未缓解的疼痛应告知护理人员等。

2.2鼓励和赞扬老年患者对自尊心强和虚荣心强的老年患者,应以鼓励和赞扬的口气,在充分尊重的基础上,让老年患者乐于接受治疗和护理,适时与老年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使其更加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配合疾病治疗及积极进行康复运动。在合适的场合给予适当的赞扬.并告诉其它患者他的进步,让老年患者拥有自信,能积极地面对疾病带来的痛苦,勇敢地面对与克服困难。

2.3积极维护老年患者的最佳心理状态 护理人员应具备“五有”:①有真情,有情才能亲切感人;②有礼貌,有礼貌才能体现尊重;③有真心,有真心才能体贴入微,关怀备至;④有信任,取得患者信任后才能获得其良好的配合;⑤有安排,安排一些有益于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活动。

2.4健康宣教 患者在经历疼痛时最大的期望是疼痛能立即被解除,尽管现代医学进步,患者可以在接受手术时处于麻醉技术下无痛状态,然而手术后现存性的组织伤害,对个体造成的疼痛仍是无法避免。手术后患者经常要忍受疼痛的煎熬,疼痛不仅不利于患者生理上的恢复也影响到心理上的恢复,更可能会导致住院天数延长及医疗费用增加。

3 结果

护理过程中,通过观察发现,观察组的术后疼痛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4 讨论

术后疼痛可干扰患者的睡眠、饮食乃至精神、情绪,使患者失眠、焦虑、烦躁、抑郁而处于一种无援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因素又加重了上述各系统的病理生理变化,使患者越发痛苦并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抗病情绪;影响机体正常恢复[2]。延长康复过程,甚至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由于术后疼痛可以给机体带来如此多的负面影响,因此,术后镇痛是非常必要,而且应被看作治疗的一部分[3]。

临床上许多接受过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对于手术带来的疼痛是很难忘记的,但有许多患者对于手术后疼痛却认为是理所当然,只要强忍几天疼痛的煎熬,手术后疼痛自然会消退,甚至于有些患者会拒绝接受任何止痛处理,认为止痛药物会影响伤口的愈合[4]。刚从学校毕业、新参加工作的护士、聘用护士、实习护士,他们由于缺乏临床护理经验,技术水平低,不能正确预见潜在性护理问题。对重点患者护士长应做到一日三见面,对患者的病情、护理问题、护理措施的落实做到心中有数[5]。对重c护士要注意加强指导,督促检查。保证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6]。手术后患者疼痛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患者对疼痛的认知、疼痛处理反应及喜好处理方式等,一种固定的处方并非最好的疼痛处理方式,唯经过手术全期的疼痛处理流程,才能提供更合宜、弹性、人性化的疼痛处置。医护人员必须告知患者及家属有效的疼痛处置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疼痛无法解除,应迅速通知医护人员,只要患者提出需求,医疗人员将立即给予处理,也许完全的疼痛缓解并非可达成的目标,但努力将患者疼痛程度降到可接受及最低程度仍是医护人员一致的目标[7]。成功的疼痛评估与处理之基础上建立良好及正向的医疗关系,让患者了解医护人员是诚心诚意在帮助他缓解疼痛。

本组资料显示,在老年骨科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着,不但能减少并发症,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以来,患者满意度较高,该护理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田荔珍,姚青清,王新亮.心理支持联合疼痛与睡眠多维度强化护理干预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预防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6,02:127-129.

[2]陈艳,赖萍,张霜美,等.心理护理干预对多瑞吉治疗老年癌性疼痛疗效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02:219-222.

[3]傅旭丹.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癌症患者癌性疼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5,08:79-80.

[4]王宝蕊,张丽平,杨小芳,等.心理护理对骨科患者焦虑、抑郁及疼痛预后的作用与影响[J].甘肃科技,2015,06:123-124.

篇5

重庆市巫山县人民医院 重庆市巫山县 404700

【摘 要】目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与康复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 年1 月-2014 年12 月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89 例,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和康复指导。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和准确的康复训练,有70 例患者已经基本上恢复,有2 例患者在手术后因股内收肌紧张,无法忍受疼痛感,放弃康复训练。结论:在患者完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和康复指导,可以有效的提高康复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术后康复训练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逐渐向老龄化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虽然手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病痛,但是手术后的护理工作和康复训练也十分的重要。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术后的康复训练,缓解患者的疼痛。随机选取某医院2014 年1月-2014 年12 月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89 例,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和康复训练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4 年1 月-2014 年12月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89 例,其中男性患者37 例,女性患者52 例,年龄在35-90 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5±3.5)岁。其中有53 例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42 例病中股骨头缺血坏死,33 例外伤导致股骨颈骨折,14 例病理性股骨头颈骨折。

1.2 研究方法

1.2.1 术前护理

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大多数是老年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心理负担重。所以,医护人员在接待患者的时候要热情,用微笑对到患者,积极主动的向患者介绍病房内的情况、医院的制度及医生和护士的情况,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感。在平时的沟通中向患者介绍手术的优点、手术成功的病例,增加患者治愈的信心。结合患者的病情,在手术前进行相关的讨论,制定一个合理的手术计划,并告知患者手术的具体情况,让患者积极配合手术,促进手术顺利完成。

1.2.2 术前准备

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术前的准备,在手术前练习直腿抬高,锻炼股四头肌的收缩能力。让患者平卧在床上,下肢伸直,慢慢抬高,保持15s,然后缓慢放下,每次练习3-5 分钟,为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奠定基础。手术前训练在床上大小便,方便手术后适应床上大小便。在手术前进行常规的无菌备皮和皮试,做好常规的检查,根据医生的要求服用药物,手术前4 小时禁止喝水,手术前12 小时禁食,手术前1 小时留置无菌尿管,避免手术后发生尿潴留。

1.2.3 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

(1)密切观察患者手术的情况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及时做好记录,如果发现患者有异常的现象,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患者没有苏醒前,只需要进行常规的护理,保证患者呼吸顺畅,观察患者的伤口是否有出血和渗液的现象。如果患者有强烈的疼痛感,可以适当的应用止疼药物。

(2)手术后的护理

①术后要安置负压引流管,防止导管脱落、扭曲、折叠、受压,每隔一个小时挤压引流管,确保引流畅通,避免患者的切口处出现积血和血肿的情况,观察引流管内液体的颜色、性质,如发现异常,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②患者在手术后要仰卧,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将三角形枕固定在患者两腿之间,膝关节屈曲5°,防止患者髋关节发生脱位。

③在患者移动或者使用便盆的时候,要把患者的整个骨盆和患肢平抬托起,不要有屈髋的动作,防止髋关节脱位。

(3)术后患者的康复训练

①在手术后的6-12 小时,患者可以开始练习下肢肌肉的舒缩,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双上肢和下肢肌力的舒缩训练,同时进行深呼吸和扩胸运动。

②手术后2-3 天,拔掉引流管,可以抬高患者病床的前半部分,让患者采取半坐卧位,时间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还要进行足上钩和下踩的动作练习,按摩下肢,促进血液循环。手术后的三天内患者可以适当的做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平躺在床上,绷紧大腿肌肉,伸直膝关节,将膝关节用力的向床的方向压,保持5-10s,放松5s 后继续,连续做十次。

③在手术后4-7 天患者可以在床上进行髋关节被动屈伸练习,把毛巾叠成圆卷,挡在患者的膝关节下方,让膝关节保持屈曲状态,保持这个状态30 分钟,每天做3 次。

④手术后的7-14 天,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被动髋关节训练,指导患者如何抬高腿部,每天两次,每次20-30 分钟。

⑤患者在出院后也要根据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及时了解患处的康复情况,及时的发现患处的问题并解决。

2 结果

本次选取的患者平均出院时间是24天,在手术后的21-25 天都可以拄拐行走,疼痛明显减轻。在住院期间都没有发生并发症和关节脱位的情况。通过术后随访了解到,患者在术后都可以独立或扶手杖行走。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有效的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和髋关节疾病,这种治疗方式比较安全,而且治愈率较高。髋关节置换术和术后的康复训练比较特殊,手术后的精心护理和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手术的治愈率也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最终使患者恢复健康,因此在护理中有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闫玉霞.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与康复指导[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5):133-134.

篇6

【关键词】老年患者 髋关节置换 术后护理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快,老年骨伤患者数量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特殊性,使得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风险增加。术后如何提高护理水平,加强护理管理成为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我院骨科自2007年以来共完成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52例,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52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现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52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76岁。其中股骨颈骨折3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6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41例,双侧全髋关节置换11例。

2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分为心理护理和一般护理,一般护理又分为监测生命特征、引流管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等。

2.1术后心理护理 老年病人身体各机能均已减退,对创伤的忍受能力较差,不能接受突如其来的创伤。加上对病房环境的陌生,医务人员的生疏以及躯体疼痛的折磨,手术后的疼痛与不适,怀疑手术预后不佳引起生活方式改变,对植入的假体不易从心理上尽快接受[1]。结合这些特点,从病人进入病房开始,我们应及时接待,亲切自然地介绍病房环境及医院环境、主管医生、护士及同室的其他病友。鼓励其调动自我调节能力,纠正病人对手术危险性的过高评估,建立健康的心理准备。耐心解释和回答病人对手术、麻醉及手术室环境等所关心的问题,向其提供全面正确的医疗信息,从而稳定病人情绪,取得他们的信任,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2]。

2.2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髋关节解剖位置深,手术难度大,术中出血多,术后切口引流量多,故必须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要置病人平卧位,6 h内禁饮水,低流量吸氧,心电监护,对病人T、P、R、BP、SpO2进行动态观察,评估病人的神志、意识、瞳孔、血压、呼吸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术后除详细了解术中失血及补液等情况外,严密观察尿量,保证尿量≥60ml/h[3]。

本组25例术后12h内切口引流量达200ml,1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由于及时调节输液速度及输血治疗,均在30min后血压回升,维持平稳状态。13例术后3d内出现低热,无特殊处理,3d后体温恢复正常。

2.3引流管护理 手术后充分引流,保持引流管道通畅和负压状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引流管反流,观察、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量、颜色。负压引流管置一般于手术后24~48h、引流量小于50-75ml时拔除[4]。

2.4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对死亡率和功能康复影响很大,目前,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主要的并发症威胁有:髋关节脱位、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2.4.1 感染 手术后合理给予抗生素预防性用药可降低感染率,手术后1周内病人白细胞数可能降低引起感染,术后将病人置入单人或双人房间,空气消毒2次/d,鼓励病人和指导病人做有效深呼吸及咳嗽,可预防坠积性肺炎,留置尿管期间,用0.25%碘伏消毒尿道口2次/d,饮水量超过2500ml/d,可有效地预防泌尿系感染。

2.4.2 深静脉血栓 有资料显示,国外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50%-70%,病死率约为0.1% -0.38%,国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40%。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有:鼓励和指导病人尽可能早地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并保持床铺平整、松软、清洁、干燥,每隔2h将病人臀部稍抬起,进行骶尾部皮肤按摩等,以缓解骶尾部皮肤压力。本组病人有5例确诊后给予制动、抗凝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2.4.3 髋关节脱位 搬运病人时,应有专人保护髋关节,避免牵拉肢体造成脱位。术后恢复软组织张力是预防髋关节脱位最重要的措施,术后给病人穿防旋转鞋,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必要时在双下肢间置梯形枕,以防患肢的外旋或内收。避免在患侧臀部肌肉注射。本组病人无1例发生髋关节脱位。

3 体会

老年患者实施人工全髋置换术后,除常规的基础护理外,有针对性的护理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在做好日常护理的同时要配合医生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严密监测老年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加强引流管护理,有效的预防主要并发症,按照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练习。在这样细致周到的治疗和护理下,52例老年患者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张玥,吕美那,高德彰,等.病人教育对股骨颈骨折病人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3):168.

[2]张德英,樊晋,何玲萍,等.运用认知行为治疗术前焦虑[J].护士进修杂志,1999,14(9):50.

篇7

[关键词] 高龄; 髋部骨折; 围手术期; 风险分析; 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b)-0133-02

随着社会人口结构的老年化及社会活动的增加,加之老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尤其髋部是骨质疏松的好发部位,近年来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对高龄髋部骨折后长期卧床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并威胁生命,不但给患者自身造成了身心痛苦,而且也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护理负担[1]。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医疗风险临床较常见,如何减少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医疗风险,是临床骨科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围手术期如何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和疗效的优劣。为对高龄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风险进行分析及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现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6例,其中男40例,女36例,年龄65~84岁,平均(74.62±7.11)岁,入院至手术时间平均(7.23±4.81)d。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3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7例。76例患者在伤前均并存各种不同程度的合并症,其中高血压22例,冠心病18例,房室传导阻滞7例,糖尿病12例,慢性支气管炎19例,慢性肾功能不全6例,脑卒中后遗症2例。

1.2 治疗

患者入院后视骨折移位情况,多数先行骨牵引,并作常规实验室检查和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再作X线胸部平片、肺功能测定、超声心动图、B超等检查。同时对并存症作针对性治疗。当感染得到控制,病情允许时考虑手术。手术方式: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1例,加压空心螺钉3例。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20例,动力髁螺钉7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6例,加压空心螺钉1例。术中常规心电监护,对严重糖尿病患者术中监测血糖,全部安全度过手术关。术后常规静脉应用抗生素,至体温正常3 d后停用,一般5~7 d,术前并存感染者适当延长。部分并存症术后继续治疗。鼓励患者早期床上活动,加强专科护理。

2 结果

该组76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均顺利手术,术中未发生明显异常情况,术后2~5 d出现精神障碍等中枢神经症6例,经对症处理恢复正常。肺部感染3例,经治疗后均痊愈。1例压疮及2例尿道感染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该组治疗患者无一例死亡,也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3 风险分析及护理措施

3.1 中枢神经症

术后中枢神经症是骨科老年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常发生在手术后数小时到1周。老年患者由于神经系统功能衰退,有反应迟钝、易疲劳、记忆力差、睡眠缺乏规律、行为不能自制等特点。另外,手术、创伤容易使患者知觉剥夺,产生认知障碍。有文献报道,感染、手术、创伤、代谢、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是引起老年精神症状的重要诱发因素[2]。该组患者经术前充分的准备,术后发生谵妄6例。其中精神运动性兴奋4例,表现为言语错乱、幻觉、妄想、易激惹和定向力障碍;睡眠-觉醒周期紊乱2例,表现为睡眠昼夜节律紊乱。术后常规吸氧,根据缺氧情况决定持续给氧时间,手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精神意识情况、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尿量变化,及时识别谵妄的发生,监测血气、电解质,及时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补充血容量,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精神药物。保持环境的安全,专人陪护,预防患者发生拔管、自伤、坠床等危险,尽可能避免使用约束带,以免造成患者的激惹。向患者家属告知该病的相关知识,要求家属陪护,增加患者的安全感,稳定患者的情绪,促进患者的康复。对于睡眠紊乱的患者白天增加对患者的刺激,指导家属与患者多交谈,晚上适当应用镇静催眠药物,纠正患者的睡眠。该组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精神症状均在1周内恢复,无意外发生。

3.2 肺部感染

老年人心肺功能下降,表现为胸廓僵硬、肺泡减少、小支气管扩张、肺活量下降、防御功能降低等。故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极易发生肺部感染。围手术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多,但咳嗽无力,痰不易排出,导致气管阻塞。加上骨折后需要平卧使肺活量下降、肺部淤血,手术麻醉、疼痛等因素使分泌物潴留于气管、支气管内,严重影响肺通气功能,极易造成肺部感染。在患者入院后即进行呼吸功能评估,积极治疗呼吸道疾病,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手术后通过指导,鼓励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拍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咳痰不畅时雾化吸入以利痰液排出,必要时予吸痰。术后24 h取半卧位,根据患者体力进行扩胸运动或利用牵引床做引体向上等锻炼,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该组发生肺部感染3例,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经有效的治疗及护理,3例患者均在出院前治愈。

3.3 泌尿系感染

髋部手术需要留置导尿管,对患者尿道必然造成损伤,特别是女性尿道的解剖结构原因,使女性患者容易发生尿路感染。保持排尿通畅,缩短留置导尿时间是预防泌尿系感染的关键。留置尿管是引起医院内泌尿系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3]。手术后对留置导尿患者实行个体法,导尿时尿潴留量超过500 mL者,持续开放留置尿管24~48 h,以利于膀胱壁的逼尿肌恢复舒缩力。定时夹管,每2~4 h开放1次,补液和喂水期间,询问患者有无尿意或适当缩短夹管时间,避免发生漏尿。应注意观察尿液的性质、颜色、量的变化,保持会清洁,每天会阴护理2次,鼓励并落实每日饮水2 000~3 000 mL计划,保持每天尿量达到1 500 mL。进行膀胱功能训练缩短留置导尿时间,如指导患者进行逼尿肌锻炼及行盆底肌肉收缩锻炼,导尿期间每次液时指导患者做排尿动作,患者尿意恢复后尽早拔除导尿管,拔管时间选择在患者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导尿管同时嘱患者用力排尿,利用尿液的冲力将导尿管排出,减少尿道的损伤。自行排尿时取半卧位,减少膀胱残余尿,预防感染。

3.4 压疮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由于伤后长期卧床,术前患髋制动、牵引等致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老年人皮肤抵抗力下降,对刺激感觉迟钝,同时部分患者常合并营养不良、尿失禁等压疮危险因素。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评估,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对于病情限制不宜翻身者,给予每隔1~2 h伸入双手托起患者骶尾部,按摩受压处皮肤并间歇性解除压迫,利用气垫床、压疮贴等预防压疮。术后虽然较术前翻身方便,但由于患者因疼痛,为防止人工关节脱落,对翻身的手法和要求更加严格,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指导。术后12 h后予每2 h翻身,通过手拉牵引床吊环及健肢足部蹬床三点支撑进行引体向上法抬臀减压,保持床整、整洁、无渣屑,移动时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如有大小便失禁者及时清洁皮肤,更换床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足跟的保护。鼓励患者进食营养丰富饮食,少量多餐,对全身营养差者可根据医嘱给予静脉营养。该组1例患者出现压疮,经积极治疗后痊愈。

4 讨论

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减退和骨质疏松及诸多合并症的原因,髋部骨折常常造成患者残疾,严重者甚至死亡[4]。随着现代医疗设备的不断改进及诊疗手段的不断成熟,为手术治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而避免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而带来的诸多并发症的发生和护理难度的增加,而达到早起锻炼、早期康复的目的。但是髋部骨折手术的风险还是很大,加上患者及家属对病情及手术的认知度的不同,容易造成并发症的发生。该组研究通过采取积极的术前准备,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制定具体的手术方案,积极的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等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侯平,冯应树.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J].中国医师杂志,2006,5(11):1523.

[2] 王继华,郭亚萍,卢萍,等.29例老年谵妄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0-51.

[3] 胡美玉.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8):645-647.

篇8

【关键词】 老年;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早期康复护理

doi:10.14033/ki.cfmr.2016.34.0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4-0097-02

从临床实践来看,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上一类比较常见的以老年人为主要患病人群的骨折类型,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老年人口比重的急剧上升,近几年来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也呈明显的逐年递增趋势;另一方面从临床治疗的角度来看,全髋关节置换术被认为是当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最有效方法,并且治疗效果显著;此外,从过往的临床实践经验分析得出,患者在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在各方面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尽早进行术后康复能够将治疗效果最大化,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就将以术后早期康复护理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对比的方式探讨其作用于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有效性,现将整个研究过程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2月到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3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32例患者包括男13例,女19例,平均年龄(66.4±2.2)岁,所有入选研究的对象在受伤前均具备正常的基本生活能力并排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及精神障碍患者[1];通过随机性抽签分组的方式将3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16)和对照组(n=16),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分组对比研究的基本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整个治疗及康复过程中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入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具体方法为:(1)心理康复护理,从临床实践来看,老年患者由于各方面身体机能的下降,再受到股骨颈骨折的影响,生活质量受到了明显的影响,再加上治疗后对于治疗效果的担忧等因素的影响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情绪,这也会给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在手术后护理人员就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多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并简要向患者介绍术后康复的重要性以让患者能够更好的认同,提高治疗依从性;再者可通过治疗成功案例讲解的方式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护理,在患者手术后,护理人员应将患者的调整至常规平卧位,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个人习惯将床头予以相应的调整,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般调高的幅度不得>30°[2];另外,为了防止压疮的发生,护理人员还要定期对患者进行翻身操作;(3)早期功能训练,手术后完成后1 d可对患者的下肢肌肉进行相应的按摩,以改善患者局部的血液循环,进而有效的避免肌肉萎缩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2~3 d后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肌张力训练,并鼓励患者进行踝关节屈伸、抬臀及被动关节活动等强度较低的被动康复锻炼;随着康复进程的推进及患者身体状态的好转,可适当的指Щ颊呓行患肢抬高的训练,并逐渐由平卧位训练调整至坐位训练;手术完成后2~3周,在患者各方面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指导患者进行无负重站立训练,并随着康复进程的推进逐步将无负重站立调整为负重站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可盲目冒进,必须严格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以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此外,如果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出现了感染的情况,则应根据医嘱指导其使用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其次,康复过程中患者的饮食必须严格遵循高钙、高蛋白的原则[3];最后在患者康复后,告知患者复查的具体时间。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根据患者的疼痛、活动度、行走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四个维度对患者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治疗效果划分如下:(1)差,四项综合评分85分。另采用Harris评分标准[4],对患者干预后不同时间段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 19.0软件对整体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评分结果提示为优12例、良3例、差1例,治疗优良率为93.75%(15/16);对照组评分结果提示为优9例、良4例、差3例,治疗优良率为81.25%(13/16),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占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1429,P=0.0075)。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Harris评分比较

随访结果提示,在手术完成后的3个月、6个月及1年三个时间段观察组Harri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从临床实践资料的总结来看,近几年来随着老龄化进程的推进,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逐年递增,再加上该类患者大多合并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及其他慢性疾病,如果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患者的正常生活将受到极大的影响;就目前的医疗卫生水平来看,外科手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最有效的方法,全髋关节置换就是当下临床上使用率最高的治疗术式,虽然临床效果显著,但据已有的科学资料来看,患者如果在手术过后长时间制动则有可能出现各类严重的并发症[5],进而影响其功能恢复;早期康复护理则是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6],还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本次研究中笔者对观察组的16例患者使用了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即在手术完成后的不同时间段,予以相应的指导,从心理干预到运动康复指导及饮食干预,保证了护理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值得提到的一点是,关于在哪个时间段采取何种康复指导,并没有一个严格的限定,也就是说康复护理必须严格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可盲目冒进,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康复护理的效果,还能保障患者的安全。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优良率及不同时间段Harris评分比较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患者有针对性的使用术后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功能,方法值得借鉴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吴静.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处方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4):100-103.

[2]王筱.研究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运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0):234-235.

[3]马文娅.如何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脑梗死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3):213-214.

[4]周亚.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251-252.

[5]甘春旭.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脑梗死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研究[J].吉林医学,2015,36(7):1462-1463.

[6]金静丽.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J]. 中国乡村医药,2012,19(16):175-17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