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德育的文化功能8篇

时间:2023-09-01 09:18:4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德育的文化功能,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德育的文化功能

篇1

关键词: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教育 德育 德育功能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已在我国渐成趋势,而我们的这种在一两年之间便扩大几倍招生规模的教育并不是在一种渐进式的发展进程中实现的,而是在国家政策的规划下实施的,这使得高校的教育工作量空前加大,而高校德育也在此中,原本德育在高校中就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原本就以抓襟见肘的德育工作更是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而高校德育是社会道德教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社会生活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高校德育更需要强化,而有效的强化方法第一就是要充分利用好各种有利条件来完善德育工作,补充原有的单纯的德育模式,因为我国高校德育的有效性却不高,其关键症结就在于我们一直以来没有积极有效地依托文化传统,充分利用和发挥文化传统的德育的功能,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文化素质教育的德育功能。

虽然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与德育在目标取向上是有所差别的,即前者强调人的必备的社会所要求的文化素质的培养而后者则是主要强调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和培养问题;同时在实际的教育内容上也存有诸多的不同,即文化素质教育设计诸多的不同领域的思想文化内容,这里有音乐的文学的哲学的历史的等等方面的知识,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教育,而德育往往只涉及与人的思想道德相关的文化内容的教育,因而它在教育内容方面具有极强的单项性。

但是,这不能决定文化素质教育与德育之间就不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恰好相反,两者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相关性,在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的有效性是需要文化素质教育的帮助来实现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文化素质教育对德育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德育功能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素质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德育,其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一种更具效用的隐性教育模式。任何文化都是包涵着一定的思想观念。而之所以存在积极的健康的文化,就是因为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被包涵在这些文化之中,是这些文化所包含的思想的性质决定了文化的性质,而不包含思想的文化也是不存在的,只有包含着好的或不好的思想的文化,而却没有不包含思想的文化。所以任何文化素质的教育在实质上都将是一定的思想教育,都是在传达一定思想、观念和态度给一定对象,使这些对象在思想观念上达到一定的素质,形成一定的态度或行为模式。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文化素质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甚至是一种更为无形但却更为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思想政治教育仅仅理解为单一的德育模式,它是各种实现这思想传达的思想教育的总和),它是以更为隐形的载体即文化来实施德育的。有的时候,我们把德育单纯地理解为是由专门机构和人员所专门进行的思想道德观念的传达活动,这就使得整个社会性的德育陷于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其效用也会因为缺少其它事物的支撑和帮助而弱化。但是德育却是全社会的,对社会进行德育是不可能在孤立的情况下进行,也是不可能有一种单一的德育模式来完成的,在有的时候,其它模式的效用也是不能忽视的,而为了实现对整个社会的思想教育我们有必要利用各种模式,在这些模式中文化素质教育就是具有持久效用的德育模式,它可以达到专业化的德育所达不到的教育效果,从而对社会的整个德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文化素质教育可以传递社会道德文化,这为德育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文化是民族的甚至是整个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的积极的进步的体现着人的本质的精神观念,人之成人的过程就是一定的社会文化内化为人自身属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就是作为可以影响乃至是决定文化的接受主体如何为人的社会精神,而当这种文化成为了文化接受主体的作为完全意义上的人的不可分割的部分时,文化所达到的程度就是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有层次的,社会群体为了社会的发展与存在都必然要对其成员进行文化素质的要求,因为一定程度的文化素质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有关于人之能够成为一个合格与健全的社会之人所必需的基本性的人文知识传达给人的教育方式。由于文化本身是一种由多文化元素构成的系统性的观念体系,文化素质教育不能是一种单项知识或技术知识的教育模式,所以它必然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模式,文化素质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无论是现代社会还是古代社会,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社会、国家的稳定与健康发展都有赖于社会文化体系的运作的持续与有效。因此,任何社会的主导力量都必然要把体现着自己利益与意志的文化作为社会的主导文化在社会中加以实施,这使得任何社会生活都不可能在没有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存在。而德育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因此是根本不可能单独地构筑起整个社会所需的文化背景,同时,它本身的存在和作用的发挥也是需要社会文化的支撑的,在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同质的文化环境的存在,德育所分配的思想道德观念将不会被社会群体所认同,将会到处受到各种各样的亚文化的排斥,因此,社会主义德育的有效实施必要有与之同质的社会文化作为背景,作为思想接受的心理基础。而文化素质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此,即通过教育的形式把社会主导性文化灌输给青年人,从而为德育有效实施和目标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

第三,文化素质教育可以创造同质道德的接受心理,对德育的实施起着先导作用。任何社会的德育都是一种文化教育,之所以这样说,原因在于任何德育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进行的。我们都清楚地知道,每个国家的德育都是针对这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阶层的,而这些德育的对象都是一定民族、一定阶级的成员,这些成员从其出生之时起便生活在该空间的民族的社会的文化背景之中,这些文化因子往往深植于社会成员的骨子里,因而这些文化成分对社会的成员具有不可无视的影响,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这些成员对其它思想、观念的态度,甚至会决定他们是否接受这些思想,如果这些思想观念与他们日常所熟悉并已经内化为他们的行为取向相冲突时,这些文化观念必然会排斥外来的德育所传达的思想和观念,这将会使德育很难有效地发挥作用,也必然影响其预期效果的实现,这样德育的有效性必将无从谈起。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如果不考虑克服这种文化的冲突性而影星地持续这种教育,不但会无功而返,而且还会强化这些控制着教育对象的文化观念中不良成分的生存能力,强化对德育所传达的思想道德观念的排斥作用,这样下去如果不能有效地克服教育对象的这种文化固执,德育将无法实施,所以要教育必要先驱除教育对象的所有的不良观念和文化对其的控制。这一点的实现很难由德育自身来完成,因为它与这些文化观念对立太明显,太容易为人所觉察,也就太容易引起教育对象的反感,在此,必须有文化素质的教育从心里、从情感以及从道德等方面来克服原有文化对教育对象的控制与支配,是与德育所要传达的思想观念相近的文化素质教育为德育的有效实施起到文化先导的作用,而这一点是德育本身所无法单独完成的工作,这需要文化素质教育的作用发挥。

第四,文化素质教育可以促成人的健康的道德情感素质的生成,这可以帮助德育有效地实施更高层次的情感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不是一种单项的教育活动,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模式,它是通过比较集中的方式来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水平,是人的社会化的综合形态,也是这种人成为社会指人的最为简便的形式,它是人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而学习有关人的文化知识所采用的方式。它包括很多内容和知识,它是帮助人们形成人之为人的基本素质的活动,因此,它所教育的内容对人来说都是些基本性的知识、观念和情感道德,但是这些基本素质对一个人来说却是必要的,是人进一步学习更为深化、更为抽象的知识、形成更为深刻与持久的人格、道德与情感的基础条件,因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以原有知识同化和激活新知识的并是新知识内化为人的自身属性的过程,就是以原有的道德情感来理解新的更为高尚的道德情感以使之内化为人的新的更为高尚的道德情感从而促进人的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文化素质教育中有很多的有关于人性的、道德的、情感的教育内容。例如通过对社会历史以及国家的历史教育,可以提高教育对象对本民族、自己的祖国的了解,使之不断地强化对民族和国家的情感,逐渐地形成对民族与国家的认同,生成积极的爱国情感。而这将有助于德育实施的更为深刻的也更为抽象的爱国主义教育。而单纯地对教育对象实施这些思想观念的灌输既不是自然的,也将会因为缺少必要的知识情感的基础而效果甚微。但是,如果在进行这些层次更高的思想、情感和道德知识教育之前,很有必要进行与德育所要灌输的这些内容有关的基础性的知识与情感,从而使德育中的道德情感内容具有一定的接收基础,以便有效地实现德育有关与此方面内容的教育效果。

篇2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品德健康发展具有规范、导向、促进和激励的功能,是学生成长的基本教育因素。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强化学校德育功能折射出优秀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德育功能校园文化 情感陶冶校风

校园文化是一个特定性的区域性文化,是学校长期形成并为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的校园精神、校园制度和校园的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制度、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校园文化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因此,了解校园文化的层次、结构和功能,把握校园文化的特点,强化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显得格外必要和迫切。同时体现一个学校的校风风貌。

一、德育功能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具有暗示性和渗透性的特点。校园文化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无言的教育,是感化学生的熔炉,对学生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与显性课程相配合,成为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渠道和有效手段,也是学生实践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德育功能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是一种改造人的主观世界的行为实践活动,通过实践能够培养人的思想品德,完善人的主体人格。校园文化所具有的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认知功能,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区文化,具有鲜明的精神文明和德育特性。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广泛而有益的兴趣爱好,追求高雅新美的文化品位,塑造活泼开朗的个性品质,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健康成长。

(二)规范行为功能,校园文化是由校内师生自发组织创造和享有的精神文明和文化氛围。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内师生的道德风尚、精神面貌、行为方式以及文娱活动的水平。一方面校内师生在校园文化当中生活,必然受到有形的或无形的、有明文规定的或无明文规定的等各种规范的要求和制约。另一方面,受群体效应和从众心理的影响,他会不断调控自己的行为,逐步融入到群体之中,最终成为群体中的一员。

(三)陶冶情感功能,情感陶冶是指自觉地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情操方面受到感染、熏陶。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是直接的理论输入,而是通过创设各具特色的校园生活、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艺术活动等形式潜移默化进行的。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生活,能够使学生丰富的情感合理地释放出来。通过墙报上的《弟子规》《三字经》、小报《雷锋精神》、壁画《锦绣山河》等形式把德育内容展示出来;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朗读诗歌、聆听音乐、欣赏画展、观看电影等,使他们在这些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被校园文化所展示的风采中鲜明的导向所感染,从而激发欲望、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娱乐精神、优化素质,逐步成为一个在衣着服饰、言谈举止以及理想追求、心灵品格等方面都符合学校教育要求的合格学生。

(四)实践锻炼功能,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也是学校德育的主体。学生在校园中接受学校德育的同时,亲身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中,使之具有了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功能。校园为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大舞台,为学生创造了各种表现自我的机会。他们从中可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找准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可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自我组织管理、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以及独立自主、自我调控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内部潜能。

(五)凝聚激励功能,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体现在师生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方面,更体现在师生参与和创造校园文化的交往活动过程之中。在校园文化的实际活动中,学校的好人好事、决定决议、时尚风尚以及社会新闻、时事政治等,都会通过校园中的广播站、黑板报等形式迅速传播开去,并在学生中产生共鸣,形成联动效应。只要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占领了学校阵地,就能抵制各种不良的社会思潮对学校的渗透和影响,净化育人环境。

(六)生态性功能,首先表现于它可以在受教育者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环境观,二是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合理调节人类自身的行为,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培养一代“大自然善良公民”,树立全社会“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新风。

在一定意义上讲,学校德育功能创造的成果折射出优秀的校园文化。也可以说,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德育功能的引导下开展起来的,学校德育赋予它以核心内容和本质特性。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的心理素质、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政治方向、改善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教育作用,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认识德育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将其潜在的功能尽可能地发掘出来。

二、学校德育功能折射出校园文化的几点看法

目前校园文化建设中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如:一些学校教职工缺乏对校园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过分强调智育而忽视德育,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仍不完善,有些制度没有得到实施;硬件设施建设不全面;有些学生对文学文艺活动缺乏自主性和参与性;有些学生心理负担过重,但又得不到及时疏导;在个别学校甚至出现了健全人格培养方面的空白,致使学生违法犯罪案件屡有发生。本人对强化学校德育功能折射出校园文化谈几点粗略的看法:

(一)加强对校园文化的管理和引导,一个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状况、校园精神和文化氛围的形成,与学校领导的态度和导向有着极大的关系。怎样强化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呢?首先要提高认识、积极引导,使之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其次,教职员工认真落实德育大纲精神,转变教育观念,切实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形成党政领导齐抓共管的态势,从体制上保证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再次,加强对校园文化的管理和引导,把握校园文化的功能、层次、结构、趋势,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从整体上优化设计,充分考虑学校、教师、学生三个维度的整合效应。此外,要教育全体教职工都肩负起德育的责任,克服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

(二)加强学校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学校的各种建筑和设施,都应精心设计,合理布局,既要体现艺术性给人以美感,更要富有教育意义使人从中受到感染、教化和启迪。同时,完善各种咨询教育体系,包括学习咨询、心理咨询、发展咨询等,使之成为学生健康发展和学校正常秩序的保障体系。苏霍姆林斯基曾就校园环境建设说过这样一段话:“无论是种植花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校广播,我们都将从审美的角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的远在目标。”

(三)加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文明健康的校风,推动校园文化的良性发展校风是学校的精神面貌,是折射一个学校德育功能的面镜子,是由全体师生长期努力、集体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隐性的精神状态,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治学风尚。学校应当高扬主旋律,抓好校园政治性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从而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通过严格的常规管理和纪律约束,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育优良校风。

(四)加强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联系,贯彻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思想,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校园文化不是一种围墙里的封闭文化,必须与社会文化、家庭文化密切结合,形成一股正向的“合力”,方能更好地发挥其德育功效,产生互动效应。具了解,诸如北大、清华等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高校,在双休日、节假日已成为了父母们带着孩子旅游的热点。这恰好说明优秀校园文化对社会的强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同样,社会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各种社会思潮、各种时尚潮流都会在校园引起震荡。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要加强它与社会文化的联系,如邀请教学、艺术、政治、经济等领域卓有成就的人物(特别是从本校毕业的同学)为学生做报告,或是主动争取文化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开展一些活动,既为学校开展课余文化活动起示范和推动作用,又能让学生了解围墙外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

学校德育功能真正折射出的校园文化。它既是一种客观现象,也是一个活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德育为目标的校园文化,始终与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息息相关。校园文化既是学校德育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不断提高学校德育成效的大有潜力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是折射学校德育极其重要的载体,依托这个载体,学校德育能够更加实实在在和富有成效地开展起来;校园文化也是折射学校德育极其有效的一种途径,通过这种途径,学校德育能够更好地拓宽教育渠道,使学生的德育生活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有效;校园文化还是折射学校德育极其重要的一个实践条件,利用这个条件,学校德育更加符合知情意行发展的教育规律,真正收到教育人、塑造人的品德的功效。

[注释]:

篇3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活动;高校德育;隐性德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逐渐重视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尤其是文化程度较高的大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校园文化具有无限魅力,凝聚师生力量,影响高校生活中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德育共生共存,不可分割,彼此促进,共同发展,为学生的道德发展保驾护航。

1德育内涵: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德育功能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动态载体,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二课堂,发挥着极为重要的隐性德育功能。校园文化活动基本可分为思想引领类活动、志愿服务类活动、社会实践类活动、科技创新类活动、文明礼仪类活动、文体艺术类活动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既满足了教师及学生对课余生活的需求,也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凝聚思想,搭筑沟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及学生与学生的桥梁,加强交流,构建和谐校园,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从内隐学习理论角度分析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内隐的无意识的学习更能满足其潜意识的学习需求。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更多则是无意识的内隐式过程,通过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不断发展。所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动态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思想引导等产生了隐性影响,发挥其隐性德育功能。

1.1教育内化和思想引领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作为隐性教育的载体,其影响力和说服力远大于课堂教育,更容易被学生认同和内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内化和需求满足功能是指根据高校教育目标和学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组织策划校园文化活动,将教育内容合理融合在活动中,使学生乐于接受,真正将收获体会内化为个人自身素质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校是一个社会文化组织机构,其中各种类型的活动都具有一定的文化性。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分析了人不同层次的需要后说:“高级需要的满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观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情感需求、生活需求、人际交往需求等基础上,校园文化活动也就从主观上满足了其幸福感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感,达到了预期的主观效果,即高级需要的满足。学生能从中得到锻炼,正确认识自我,准确定位,为终生教育奠定基础[1]。

1.2品德塑造和价值引导功能

个体的思想品德结构主要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根据德育过程的规律,个体品德的形成是通过培养个人的知、情、意、行逐渐形成的[2]。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评价和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历史性、选择性和主观性。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品德塑造和价值导向功能是指通过活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促进师生道德认知的发展,陶冶其道德情感,形成道德意志,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另外,榜样示范作用和思想引领类教育活动将正确的价值观念渗透到师生的思想和行动中,引导其价值取向,对师生进行合理性教化,从而塑造思想品德结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3榜样示范与行为规范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在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形成很强的凝聚力,是学校发展前进的重要精神力量。校园文化活动的榜样示范和行为规范功能是指,通过活动教师与学生能够团结合作加强沟通,激发师生的兴趣和热情,使其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有荣辱心、使命感、自豪感和责任心,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产生激励力量,约束规范师生言语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校大学生处于思想的形成和稳定期,校园文化活动尤其是思想引领类活动以参与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实施,丰富多彩,发人深省,可以使参与者结合自身的实际体会和感悟将理论文化知识和思想哲理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力量和个人信仰,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大学生的爱校情结,一定程度上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以高度的责任心激励学生为个人、学校及社会的发展努力贡献力量。另外,大学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时期,面对一种全新的环境和生活,经常难以适应这种急剧的变化,尤其是从高中繁忙的学习生活转变为大学宽松无人监管的生活环境,他们很容易由对家长和中学教师的依赖,转向对新群体中同伴的归属需求。大学生较强的从众心理就是他们归属需求的一种突出表现。大学生极易受群体效应和从众心理的影响,不断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使之尽快融入群体之中。这种规范作用,有助于学生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文化活动中树立的榜样示范要求自己,在学习及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模仿优秀榜样或大学辅导员、专业教学教师、师兄姐或同辈群体来规范约束言行,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善于逆向思考,富有创新精神[3]。

2道德审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

2.1高校硬件条件相对薄弱,资金分配不合理,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是高校的硬件条件仍然相当薄弱,区域分配及校际分配不均衡,加之学生基数大,尽管部分高校建起了现代化的综合体育馆、活动中心、礼堂音乐厅等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场所,还是无法适应大众化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学生对活动的需求。这从根本上限制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实施,不利于校园文化建设。另一方面,校园文化活动的资金分配不合理,大部分的经费用于学校的大型文化活动上,一般为文体艺术类活动,铺张浪费现象严重,形式主义色彩浓厚,而忽视了富有教育意义的小型活动,例如学生自发组织的读书活动或志愿援孤活动等,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组织参与该活动的积极主动性,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行为的规范,未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服务他人的需求。

2.2校园文化活动与教学活动严重脱节,影响其功能的发挥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实施者没有真正找到校园文化活动与教学活动的结合点,总是把文化活动与课程教学截然分开,导致两者严重脱节,从而使校园文化活动失去了与教学活动相互补益的意义。高校目前的校园文化活动很多,但大部分属于文体艺术类活动和志愿服务类活动,其中与专业结合紧密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科技创新活动、教学技能活动相对较少,学生覆盖率较低。一些志愿服务活动科技含量不高,只是停留在体力劳动或者募捐方面;而社会实践类活动也只是一些宣讲或者体力劳动,无法真正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学习到的理论脱离实际,幻化成为空壳。这不仅影响校园文化活动教育内化功能的发挥,同时也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3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与参与度的高低影响隐性德育功能的发挥

根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调查研究,文体艺术类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最强,志愿服务类活动和社会实践类活动对学生的吸引程度居中[4]。可见,文体型、娱乐型活动较受学生欢迎,实践实用型次之,知识型、学术型和科技创新型活动受欢迎程度一般。思想引领、学术讲座等类型的活动形式较为枯燥无味,情操陶冶、科技创新类活动门槛较高,参与机会少,所以并未真正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支柱,一定程度上限制和约束了隐性德育功能的发挥。另外,校园文化活动形式设计单一,未和广大学生进行交流,无法切实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要进行活动设计和策划,继承性过强,依赖原有的活动形式,缺乏特色和创新性,不能与时俱进,宣传力度和广度不够,导致活动参与覆盖面小,吸引力弱,丧失了活动预期的价值,不利于隐的发挥。

3德育路径:强化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德育功能

审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现状,我们发现,种种壁垒影响了其隐性德育功能的发挥,活动规模具有局限性,活动方式单一化,活动内容形式化,活动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无法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因此,应从高校管理者、组织实施者、参与者、活动媒介等各个角度,寻求正确的德育路径,强化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德育功能。

3.1加强教育部门及高校的重视程度,保障硬件,合理分配活动物资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育部门及高校应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活动在隐性德育功能方面的重要性,保证物资配备,不能以缺少资金为由减少削弱校园文化活动的物质投入。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科学规划校园环境,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优美的环境,符合美学要求,体现校园特色和人文精神;完备齐全的教学科研设备和活动设施,健全的文化体育活动设施,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顺利开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礼堂音乐厅、多功能报告厅、会议室、体育场所及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工作办公区等,有利于开展学术科技文化活动和文体艺术类活动,提高活动质量[5]。另外,要合理分配活动物资,根据活动的重要性和隐分配活动物资,加大对科技创新类活动和社会实践类活动的资金投入,在原有基础上相应减少对文体艺术类重形式轻内涵活动的投入比例,重视校园文化活动对师生的凝聚激励和行为规范功能及品德塑造和价值导向功能,侧重对具备该功能的活动的物资支持,通过对活动物资的分配达到引导和协调各类活动全面均衡发展、强化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隐性德育功能的目的。

3.2寻求校园文化活动和教学活动的结合点,将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

校园文化活动和教学活动相辅相成,紧密相关,两者在形式、内容、手段、途径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却有绝对的相关性即教育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的第二课堂,是教学活动的延伸和补充,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间接地获得文化理论知识,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而校园文化活动则以文化活动形态的扩张力来消解教学活动面临的障碍,将所学知识立体化、饱满化,巩固深化教学活动成果,为教学活动的进一步拓展提供动力保障和实践支持。在知识的立体建构上,文化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将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检验和完善,从而获得新知[6]。所以,校园文化活动必须结合专业特色组织开展,例如心理学专业学生深入军队、监狱、医院、太阳村或灾区进行团体或个人心理咨询,既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时间过程,也塑造了助人为乐、传递幸福、为人民服务的人格品质,规范自我行为,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另外,校园文化活动还可弥补教学活动的不足,通过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活动激发理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亦然。

3.3提升活动组织实施者的综合能力,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首先完善师德建设,加大教师参与、指导校园文化活动的力度,使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凝聚师生的桥梁。加强完善师德建设,使教师群体树立全面科学的育人观,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注重言传身教;教师应积极参与和指导校园文化活动,既可以丰富教师的课余生活,又能为学生的发展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帮助,还能凝聚师生力量,构建和谐校园;另外,教师应将科研学术贯彻到文化活动中,树立教学活动和文化活动相结合的观念,使学生灵活学习,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其次加强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及团支部、班委会等基层组织的管理,使学生充分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尤其是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应负责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等环节,突出活动的思想教育意义,减小形式性,注重活动的创新性,与时俱进,结合时事政事开展相关活动,使参与者及时了解和认识社会现状,保证活动质量。同时学生党员及骨干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注重个人素质的提升和完善,其榜样示范作用在潜移默化中也发挥着隐,影响他人的行为和思想动态。

3.4挖掘参与者的内在需求,激发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首先,校园文化活动不能流于形式,要挖掘参与者的内在需求,知道参与者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能够接受什么,从而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实施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满足其内在需求,使参与者能够主动将所闻所见真正入耳入心,进行思考并内化成个人道德认知,激起道德情感的认同,并在模仿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个人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真正发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德育功能;其次提升参与者组织参与活动的层次。参与者不能仅仅局限于锻炼能力、扩大人际交往、增强个人竞争力等参与动机,还要以塑造品德和价值观、规范行为、凝聚思想等为目标参与到活动中,善于思考和总结,真正适应并融入社会,既能培养优秀人才,达成育人的显,锻炼组织者和参与者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同时也能强化德育隐的发挥和落实,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显性及隐性的双重需求。

3.5重视利用网络平台扩大活动宣传力度

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校级报刊、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园宣传栏的作用。首先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前期宣传和后期汇报总结,扩大活动的宣传力度,使师生能够了解活动,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使更多的人受到活动的影响,最大程度上发挥活动的隐,使隐显性化,激发师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还可以对学校及品牌活动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力和美誉度,将活动的作用辐射到社会层面;其次利用齐全的媒体设备提高活动质量和层次,将媒体设备运用到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增强活动效果,多角度、全方位、形象化、直观化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隐性德育教育,使媒体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另一种载体,发挥活动的各类功能;再次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尤其是新媒体,加强网络管理,拓宽校园文化活动的渠道。高校应基于互联网的交互性、开放性和适时性等特点,利用网络平台开设、组织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师生之间进行互问互答,释疑解惑,平等交流,把网上的虚拟与客观的现实联系起来,使网络真正融入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起到凝聚人心和传播文明的作用[7]。总之,高校是文化组织和学术场地,高校校园文化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塑造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引导力,塑造师生人格品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认识观和价值观,能够习得规范的行为方式,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同时,参与者能够陶冶情操,增强审美能力,提高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将精神力量辐射至社会中。所以,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德育功能刻不容缓,希望各高校高度重视,能够真正做到寓教于境、寓教于乐、寓教于理、寓教于心,促进校园文化活动的全面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培育适应社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林玉.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及其强化对策探析[J].南方论刊,2011(7):65-67.

[2]肖玲.论大学校园文化与德育渗透的几个问题[J].咸宁学院学报,2007,27(4):151-153.

[3]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王继强,李华涛,贾斌,等.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现状与对策分析———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2(02):138-139.

[5]邹志强,陈锦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载体浅析[J].高教研究,2006(2):46-47.

[6]彭巧胤,谢相勋.再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关系[J].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11(05):45-46.

篇4

前言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高校学生的教育问题受到广泛关注。高校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责任,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高校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起到了巨大的冲击,首当其冲的就是学生文化社区。学生文化社区做为高校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主要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全方面的,只有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才能更好促进大学生的发展。

一、高校学生文化社区

1.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内涵

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社区是由包括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所组成的。我国最早提出社区概念的人物是先生,1933年先生从国翻译美国芝加哥大学的Community一词得出的[1]。而我国的高校文化社区实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产生的。通过对近几年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分析不难看出高校文化社区使用个独立的社区,在该社区内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和学习,完成高校生活,从中培养自我性格和行为。

2.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特征

对于当代高校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认知方式的改变致使高校文化社区具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社区的交往空间由传统的物理空间转换为网络空间发展模式。在以往的高校社区的交流空间主要有宿舍、食堂、教室等固定场所,而在当今网络社会,学生通过QQ群、微信群等新型社交软件进行空间交流,打破了原有的物理空间,开发出与时俱进的网络空间;第二,在社区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有原有的“人人交往”模式转变为“人机交往模式”,开始向现代化技术转变。传统学生交往方式主要是人与人进行面对面交流,少数人通过信件进行交流,现有高校学生通过计算机进行交流,以计算机为媒介进行相互交流;第三,社区成员开始追求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接受的信息范围从原有的以寝室、班级为单位转变为以系别、院校为单位,开始接收更多的信息。有人把这种转变过程称之为“学院人”向“社会人”准变得过程。在网络社区下,学生们获得更多的娱乐方式和情感交流方式,也造就了高校生思维观念的转变[2]。

二、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德育功能

1.是学校潜在的教育力

高校学生文化社区是高翔的校园环境,而高校的校园环境主要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两方面。精神方面是指高校的校风、学风以及人际交往关系、文化素养、道德建设、政治面貌等方面。高校文化社区以学校道德教育理论为背景,进行潜在的社区教育,在潜移默化之中使学生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开阔自主创新的文化精神,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高校生。因此,高校学生文化社区得道德教育功能之一是学校潜在的教育力。

2.促进学生品质的发展

高校是我国各种文化聚集地,在高校文化社区中有教师和学生人员,有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校园内部环境和校园外部环境等多种相互关联的体系。在这样的环境中通过道德教育的熏陶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使高校学生能够完成自我性格及内在修养的塑造,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完成学生知识的沉淀。

三、高校文化社区的创建途径

1.确定学校精神文明理念

在我国每一个高校都拥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学校精神文明理念。在中学校的精神文明理念包含学生和教师的生活、处事和学习的态度,是一种文化素养的积累。在进行高校文化社区创建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学校原有的精神文明理念,结合学校自身环境及校园学生的特点进行创建。高校学生的创建应以激励和影身边同学为目标,从而完成共同发展,创造出具有高校历史和内涵的文化社区。

2.完善文化社区的制度体系

文化社区的建立离不开制度的制约。在进行文化社区建设中应完善现有制度体系,保障高校文化社区的正常发展。例如可以实行管理政策,通过校长和院系主任的阐述文化社区建设的重要性,推荐出具有管理才能的学生进行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实施公开、公正的原则;或者利用学术策略,完善文化社区体制,通过学校领导批准将高校文化社区引进高校教室,可以让学生和教师同时感受到文化社区的魅力;又或者组织承办高校文化社区办公室,处理相关事务,从而规范高校文化社区的运行。

3.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在进行高校文化社区建设时要讲究与时俱进,符合时展和当前城市规划内容。一方面可以增加高校与城市的互动性,开展社区活动,为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一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和政府联合开展“高校文化社区走入社会”活动,通过将高校社区与城市社区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发展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促进高校文化社区的发展[3]。高校文化社区的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也离不开城市建设。因此,只有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才能更好的创建高校文化社区。

篇5

关键词: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实现途径

在高职院校中,校园文化是一种专属的文化形式,其很全面的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共同的价值取向以及思维行为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所以应该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加强实现途径研究,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一、高职的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

1.过于强调硬件设施的建设。高职院校的办学力量以及办学的规模逐步扩大,高职的发展建设越来越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现在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是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却忽略了精神文化的建设,这样就会造成校园文化的功能的不健全,同时,硬件设施不具有高职院校独特的文化理念以及规划。

2.建设和管理缺少人文的关怀。现在,高职院校中,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生开展精神文明的活动很少,学生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并没有感受到人文关怀以及文化氛围,校园文化的功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3.活动开展的内容单调层次较低。高职的校园文化缺乏针对性,是局限的、片面的。更多的是呈现出娱乐化的趋势,课外活动的开展缺乏思想性和艺术性,并且层次较低,内容单调。

4.经济活动的因素弱化了育人功能。学生受西方自由思潮的影响很大,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误导学生的错误思想,影响了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

二、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1.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康的心理。学生可以在活动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价值,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自豪感以及自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态度,增强进取心,同时校园文化可以扩大学生的交流圈,扩怀,帮助学生健全完整的人格,形成健康的心理。

2.规范学生的行为,形成认知导向。在校园文化的活动过程中,学生以及老师一定会受到有形的或者是无形的种种规范的制约以及要求。这种规范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按照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的习惯。

3.增强团体协作精神,强化集体意识。校园文化的开展要求学生注意互相之间的协作,由于外部环境的压力以及个人的发展要求,学生必须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了团体的协作精神并强化了集体意识。

4.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校园文化与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各种各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合理的释放丰富的情感。同时校园文化具有审美性,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审美情趣。

5.帮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学生是行为的主体,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毕业后的工作能力和表现打下基础。

三、实现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的路径

1.强化精神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具有导向性的作用,应该得到充分的发挥。首先,要确立好正确的指导思想,把握好正确的导向以及价值的取向。应该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以及中华民族优秀文明的主导,让高职学校的师生自觉的抵制腐朽和落后并且抵制消极的外来文化。其次,要帮助师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以及道德观,调动学生的创造性以及积极性。最后可以运用先进人物的比较典型的实力进行宣传教育,强化高职院校中精神文化的建设。

2.强化制度文化的建设。在高职院校中,各种制度能够形成独具特色的制度文化,有强制性、科学性以及规范性等特点。首先,要正确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使人文精神在原则性的基础上体现出来。其次,依照教育的规律,要注重学生的全面的发展,任何活动都要从学生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从而为学生制定出“量身定做”的规章制度。最后,应该加强对规章制度的管理工作,要保证制度的公平和公正以及严格的执行。从而可以形成具有人本主义特点的全面的协调发展的高职校园文化制度。

3.强化行为文化建设。在高职院校,其校园文化是通过行为文化的形式进行开展活动的。第一,应该充分的利用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成长需要以及个性特征来进行对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和创新。第二,应该积极的去吸取那些具有一定的时代特性的文化元素,按照水平高、层次高以及品位高的要求进行设计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活动内容。第三,应该掌握好活动开展时机,利用那些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纪念日或者隆重的节日开展弘扬民族精神以及爱国主义的校园文化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决心和态度。

4.强化物质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物质方面应该加强的是对基础设施的优化,提高硬件设施的人文内涵。第一,应该注重文化的艺术性以及思想性,既要有规划,又要融入文化底蕴,提高文化品味。第二,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物质建设应该有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在网络文化的方面,首先要加强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相互交融的研究;其次,应该加强制度建设以及监管;最后,加强网络文化的服务功能的发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

5.加强舆论宣传的建设。高职院校中,校园文化离不开舆论的宣传。首先,把办学的理念、制度规则、行为准则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大力的舆论宣传,这是高职校园文化的精神主体。其次,应该加强引导宣传媒体,让媒体进行广泛的传播,从而增强与人的可持续性,让高职学生在舆论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和熏陶,所以一定要加强舆论宣传的建设,促进学生积极发展。

四、结语

在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学校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克服并且消除在发展的过程中的出现的不利因素,在教育功能上要加强德育功能的发挥以及基础设施等硬件的建设,做好相应的规划,营造出良好的氛围,鼓励学生全员参与,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得到良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刘华.试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教育探索, 2015(05).

[2]李世清.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22).

[3]肖锦山.高职院校体育德育功能及其实现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6(06).

篇6

关键词: 文道关系 大学语文 德育

一、文以载道:中国传统文学中的文道关系

中国传统文学非常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和社会教化功能。《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广泛地表现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风俗,以及人民的生活和感情,反映出文学在起源上与人们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萌芽于《诗经》的“诗言志”这一文学观念,提出了文学内容的问题。先秦两汉的散文创作成就辉煌,质实古朴的文风为后世提供了典范。荀子在《解蔽》、《正名》等篇中,把“道”总结为事物的客观规律,并从文学的社会教化功能入手,要求文以明“道”,首次把“道”确定为文学的内容,开启了中国古代文学“文”“道”关系的先声。魏晋时期文学自觉,涌现出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也迎来了文学理论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刘勰《文心雕龙原道》专门论述“文”“道”关系:“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非常强调“道”的重要性,认为“辞之所以能鼓动天下者,乃道之文也”。过分讲究骈辞骊句、“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的文学纯形式主义倾向导致初唐文坛充斥着形式浮艳纤巧,内容空虚贫乏的文学作品,中唐时期韩愈所领导的古文运动以“文以贯道”的文学主张与实践,一扫六朝骈文藻句靡丽不实之风,使文学创作与欣赏从与现实生活的需要紧密联系中重获生机。欧阳修继承并发扬了这一文学创作理论,他提出文道统一的文学观念:“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并且非常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认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这一文道统一、文为道用的文学理论,自唐宋确立以来,对后世文学的创作、理论及批评发生了很大的影响,经过元明清的传承发展,①形成中国古代文学中脉络清晰、影响深远的一派理论。

中国传统文学致力于思考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文以载道”的文学理论通过否定对文学纯形式主义的追求,坚持了“文”“道”合一的文学标准,确立了文学反映和改造社会现实的创作路向,培养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社会责任感。虽然“道”的内涵不断变迁,②然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始终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使中国传统文学的创作载“道”而行,一方面展示了文学关注社会与生活的性格,一方面充分发挥其德育教化功能。对“道”的种种理解都带有浓重的封建文化色彩,已不再适合我们今天的实际,然而积极的思想文化内容作为文学创作、欣赏与批评的标准,兼负德育教化功能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的特点,语文学科作为德育与智育密切联系的基础工具学科等基本事实,都已在中国传统文学这一大背景中形成。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学阐释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卓有成效地熏陶国人的道德情操,提升国人的审美情趣,滋养了国人和合圆妙、温润如玉的文化性格,成为培养“中国人之为人的道德”的重要途径。

二、以文载道:现代高等教育对大学语文的要求

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使我们重新认识到教育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教育不再是专业知识学习、专业人才训练那么简单,它更侧重于从另一个角度来评述:“说某人是受过教育的人,就是在称赞他,说他具有某些可贵的品质。一个教育过程一定要成为使人产生这些可贵品质的过程。”③教育在本质上更注重价值引导的功能,它的目标比“专业能力”与“成才”深远得多,与健康、社会利益以及个人与人类的终极价值等紧密交织在一起。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不少大学生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精神危机也引起了社会的深刻反思。他们心浮气躁,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思潮,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他们迷恋电脑游戏,宣称“网络可亲,生活可憎”,愿意每天24小时沉迷于虚拟世界中;他们把庸俗当有趣,把肤浅当时尚,把偏激当深刻,个性扭曲,精神空虚,信仰缺失,体现出与专业知识水平极不相称的道德素质水平。马加爵、魏永康、安然等大学校园内惨痛而深刻的教训,控诉着高等教育中思想道德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脱节。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对学生的德育放在首位。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是众多文明所分享的共同经验。爱因斯坦认为:“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与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毫不犹豫地说:“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中国人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很早,春秋时大教育家孔子就充分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把它当做文化知识学习的基础。④中国现代教育学家陶行知的名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也是从德育的角度提要求。

为化解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危机,现代高等教育的迫切任务是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尤其是培养他们自觉自主、正确理性的道德判断能力,因为自觉自主、正确理性的道德判断能力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美国教育家亨利・罗索夫斯基⑤对美国高校教育进行分析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强调说:“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能在某种程度上懂得并思考过伦理与道德问题。……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最重要的素质很可能是当他们在进行着道德选择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⑥

德育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自觉运用理论指导思想行为两方面的内容,它不能简单地用分数来量化衡量,同时它是一种全息教育,与学生所接触到的一切思想行为有关。这就是高校开设了政治课、思品课与法律课等课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却仍然无法有效提高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水平的原因所在。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是全息教育的结果,它无法由某个单独的学科独立完成。因此,作为一个体系,德育应该渗透在每一学科每个教师的每一堂课的教学中。

大语(大学语文)作为承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门学科,在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操,提高他们的道德文化水平和思想境界,加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史载孔子的弟子子路“勇猛无礼”,孔子曾责备他“无所取材”“不得其死”,经过孔子的教育后“卒能政事”,得到孔子的赏识。《荀子・大略》说:“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文学的熏陶能把人调教成知书达理、符合礼仪规范的谦谦君子,就像我们通过琢磨把璞玉制成玉器一样,荀子的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文学的教化作用以及它的作用方式。几千年以来,中国传统文学承担着道德教化之重任,孕育出辉煌的民族道德文化,大语课程传承中国传统文学追求内容与形式、道德与文章完美结合的精神,蕴含着极丰富的道德文化因素,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正确积极健康向上的道德价值引导方面责无旁贷。

三、文善载道:大学语文实施德育的优势

如果不能激发兴趣,任何强制性的学习都只会扼杀掉求知的欲望。在德育中,如果不联系学生个体的现实生活并激发学生的感悟,简单空洞的道德教条、琐屑的行为训练和消极防范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他们的麻木,久而久之,这种“半异己的经验”的外部强加甚至使他们产生抵触。所以,德育理论课虽然在学分制的保证下将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置入学生的头脑中,却无法把它们的内在本质变成学生思想行为的自觉指导。

道德人格的形成是一个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过程,它不能仅停留在认知性教育层面上,它不仅需要作用于学生的脑(理性),更需要作用于学生的心灵(情感),通过唤起学生的内心共鸣来引导学生道德价值原则的自觉生成与建构。⑦文学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材料的感性和文学性特点增加了作品德育的力量。

自主阅读是学生道德内化与自我教育的过程。作品中,作家对人类精神与永恒人性深度理解的尝试,为我们提供了道德理解的理性启蒙;作家对生命体验的直接书写,以浓郁的情感扣开学生的道德心门。巴尔扎克说:“感情是一种熏陶力量。”学生在阅读中能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或感人肺腑,或引人入胜,或扣人心弦,或催人泪下,这种感动就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他阅读这些文字,体会其中的思想和情感,与作家进行生命探讨;或者进入文本,调动所有的感观体验他人的思想情感,获得多种情绪和角色的体验,设身处地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或者从文本所蕴含或表现的价值冲突中自觉选择,克服自己的内在冲突,发现精神自我。在这一过程中,他自觉地建立起价值判断标准、确立自己的价值判断原则,而且这种自觉确立的标准和原则也自觉转化为指导思想行为的道德力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他的心灵通过无声的交流得到满足,文学作品中高尚理性的情感以及优美的表达方式潜移默化地熏陶着他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他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形成他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关于价值与审美的观念,构筑起他的精神家园。

课堂教学可以引导学生道德文化修养的正确方向。大语课程内容与传统文化关系非常密切,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教学来帮助学生提高道德文化修养。大学语文教材所选用的很多经典篇目,都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是很好的德育材料。同时,随着应试色彩的淡化,大语教学充分发挥道德文化教育功能的条件也比中小学语文教学要更成熟。教师介绍背景,引导欣赏,总结主旨的过程,可以与解构文学作品形式,直接落实道德文化教育的过程直接同一。学生在课堂通过教师的分析或自己的阅读亲身体验作品中蕴含的爱国爱家之情、关心民生之怀、刚正不阿之志、潇洒旷达之度,在情感体验和理性分析的结合中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在大语课堂中,学生能学到不屈服于任何困难的生活态度,划清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坚定追求正义与真理的决心,提高发现并感受美、爱与幸福的能力,更加完整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

道德文化教育没有明确、特定的知识体系,它包含指导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人生的全部内容。大学语文中的德育不力图传授某种特定的道德内容,不强调学生遵从某一具体的道德准则,而是让学生掌握一种可以依此做出自己道德判断和审美选择的理性方法和赖以做出判断与选择的价值认识基础,这正是高校德育的基础所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道德文化教育不是强加给大学语文的政治任务,它是与语文能力培养相等同的一项教学内容。强调大语的道德教化功能,不是要把大学语文课变成思想课与观念课,而是要充分发挥大语课德育的优势。从文质兼美的文本中挖掘出深刻丰富的道德文化内涵,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得到心灵的熏陶,这种德育方式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就易于被学生接受,效果也就越明显,因为每一颗在空洞的道德说教面前紧闭的心,在文学艺术的真善美面前却会释放出全部的热情。这是由这些年轻的心所赐予我们文学课的荣耀,也是大学语文课程贯彻道德文化教育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使得大语课程在德育体系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结合,让学生在享受文学作品所带来的审美满足的同时,可以通过更具体、形象的方式获得道德文化教育。透过艺术性的文学表述,文学作品在情节描述、形象刻画和情感抒发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可以使学生在文学欣赏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道德文化教育。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渗透道德文化教育的内容,也不同于单调空洞的纯粹道德说教,它通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熔炼,促成学生思想境界的升华与健全人格的塑造,可以更好地起到德育教化的作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传统文学教育中的德育渗透源远流长,今天的大语课程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努力避免两种倾向――单纯的语言文字能力培养倾向和生硬的思想道德教育倾向,继承发扬“文”“道”合一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把语文知识学习与道德文化修养统一起来,熏陶、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学鉴赏水平和审美表达能力,塑造中国人之为人的道德,培养品学兼优、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完成大语课所赋予我们的使命。

注释:

①元初名儒郝经提出:“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明清黄宗羲曰:“文之美恶,视道合离;文以载道,犹为二之。”以文道关系作为评判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

②中国古代文学对“道”的涵义先后有自然之道、伦理之道及经世致用之道等理解,同时就“文”“道”关系也有“宏道”、“宗道”、“明道”、“贯道”、“载道”等不同看法,只有将“文”看作“道”的工具和手段始终相似。

③[英]丹尼斯・劳顿等著.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0.

④《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是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⑤亨利・罗索夫斯基(Henry Rosovsky),生于1927年,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1973年至1991年任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主持研究并设立了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

⑥[美]亨利・罗索夫斯基著.美国校园文化.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92.

⑦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5、151.

参考文献:

篇7

一、以文言文阅读教学为核心,挖掘课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因素

《新课程标准》在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模块的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文言文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入选教材的文言文都是历经岁月淘洗和历史积淀而流传下来的经典名篇,负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蕴含在文本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对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进行德育渗透,这是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如先秦《荀子・劝学篇》中对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态度的经典论述,唐韩愈《师说》中对“师”的经典定义及其“尊师”、“重道”的师道观的精辟阐释,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及师道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陈情表》对亲情情真意切的陈述可以让学生理解亲情,学会感恩,加深对传统“孝”文化内涵的理解。又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通过叙写文人雅士兰亭雅集,曲水流觞的盛况而发出的对生死问题的感叹和思考可以启发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正确的生命观;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描写主客月夜泛舟、诗酒放歌的逍遥而抒发出的洒脱旷达的人生观可以让学生学会面对生活中的逆境和挫折;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总结历史兴衰的规律,写下“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至理名言可以启迪学生以史为鉴。这些传统经典篇目无论对学生的读书求学、为人处事,还是道德情操的塑模和审美趣味的养成都具有奠基性意义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以书法练习为抓手,在教学中穿插汉字书写训练与审美教育

在语文教育中,汉字书写是基础,然而很多学生到高中阶段仍然写不出一手规范漂亮的汉字,这尤其表现在平时的作业及考试的卷面上。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用专门的课时进行书法训练是不太现实的。但是在平时的作文课上,教师可以在作文教学之余利用一定时间,用幻灯片展示一些具有示范性的硬笔书法作品,讲解一些基本的书法常识,指导学生在作文书写中有意识地练习书法。书法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古人说“书乃心画”,练习书法能让人修身养性,使人变得沉静,培养人的专心、细心、耐心和毅力等优秀品质,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这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常言道:宁静致远,静能生智。当一个人的心灵处于宁静状态时,其思维质量和办事效率是最高的;反之则心浮气躁、思绪混乱或语无伦次。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变快,人心普遍浮躁、做事马虎、缺少耐心和毅力。通过书法,可以弥补。书法又是人的品格、意趣、学养的体现。古代许多著名书家不但书艺精湛而且人品高洁,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王羲之的“骨鲠”,颜真卿的刚正忠烈,柳公权“心正则笔正”,苏轼的豪放旷达,都令人高山仰止。而且,书法中的一些典故和书论也可以作为很好的作文素材在作文中加以运用。

三、以传统节日及相关民俗文化活动为契机,在生活情景中进行德育渗透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传统节日如清明、端午、中秋等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这些传统节日不仅节俗纷呈,而且富有文化内涵。我们的语文教学生活也自然而然处在传统节日的周期性循环之中。在春季学期春暖花开的四月天气,清明节如期而至,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搜集描写清明节的诗词文章进行诵读,营造节日气氛,感受节日文化气息,在假期结束后可以布置以清明节为主题的作文,描绘春景和乡土风情、追思先人。在初夏五月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的起源、别名及端午节和屈原故事相结合后产生的一些文化习俗,通过搜集诗词,诵读《离骚》,观看话剧《屈原》等形式感受诗人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在秋季学期开学不久,又会迎来中秋节这一重要的传统节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那些与思念故乡、中秋团圆、饮酒赏月有关的诗词进行诵读赏析,感受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念和审美趣味。总之,传统节日既是人们休闲娱乐,享受生活的文化形式,又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生活资源,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可以让语文教学贴近生活,又可以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以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为载体,进行德育渗透

篇8

【关键词】初中德育班级文化教化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总体精神风貌,可以对学生产生激励、规范和引导等作用。班级的文化不能够只流于形式,应该发挥其原有的功能和意义。要提高班级的管理效果,就必须将班级文化内涵渗透到平时的德育教化过程当中去。古来贤之,都注重道德的重要性,一个人良好的行为操守不是与生俱来的,品质的形成会受到学校、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笔者认为,正确的处事态度是在学习生活中的实践中逐步养成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初中的班级文化中渗透德育的教化功能,以培养中学生的道德情操,教育他们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他们的个人素养,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命运。

一、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教化的功能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处事习惯对我们非常重要,养成一个良好的品性会是我们受益终生。学生步入初中学习之后,科目增多、难度加大,孩子们因各种各样的挫折与困难,形成的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时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初中生的德育宣传教育引导,运用良好的班级文化来引导孩子们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行与道德操守。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发挥德育的教化引导作用,将宣传德育的教学任务落实到实处。教师应在班级里加强德育宣传工作,提高全班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国家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优秀人才,有利于为我国的建设提供人才支持,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增强国的整体品德修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加强德育教育在教学工作中的渗透,应该有针对性地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一些德育的相关例子,利用各种具体的案例来教导学生们明辨是非,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使学生学有所得并可以学以致用。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不断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初中生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班级文化的熏陶和约束,加强德育教化,通过宣传增强初中生的道德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助于发挥教师以身作则的作用,让他们懂得为人师表的意义,促进本班学生在未来学习中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笔者认为,德育工作的主要形成健康的班级文化氛围,让初中生嗯在活动中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规范了自己的言行。教师应以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为契机,组织各种班级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班级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闪亮舞台。教师在班会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等方面的引导与教化,促进班集形成正确的风气,推进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监督。把德育的理念贯穿到班级文化活动中,有利于让初中生从内心去感受班级文化内涵,进而形成优良的班风班纪。

二、如何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教师可以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到班级文化的创建当中去。比如,班级黑板报的绘制,可让学生分组轮流完成,每一期都有特定的主体,在班会上可以上绘制成员进行展示与解说。或者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前朗读优秀文章,然后交流感悟,让学生自主的获取德育教化知识。良好的德育教化工作可以规范本班学生的品德和操行,使学生主动接受教育,追求更高的思想文化境界。教师在引导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加强班级规范的落实,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应该自觉维护本班班规,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笔者认为,出现了挫折个困难并不可怕,坦诚、承认错误、承担脆弱才成长,学会敞开心扉、互相理解,是最为难能可贵的。班级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发挥沟通的作用,沟通的最高境界便是无言的理解,那时静默的温柔注视,是寸寸感动尊重的瞬间。

良好的班风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以德育人,做到有教无类,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都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班级的整体管理效果。教师要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立足于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充分的调动学生建设班级文化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充实学生的思想境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研究小结

班级文化建设少不了具体的班级口号,它作为班级和学生的不断为之奋斗的目标,对学生成长有教化和引导的作用,使学生在不断完成一个一个小目标时最终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大目标。班级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为师生创设了和谐美好的教学氛围,形成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发挥了我们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使得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平等相处,有效的促进了班级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赵小剑. 高校班级凝聚力建设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J]. 消费导刊,2007(4). 

[2] 陈国梁. 高校构建班级文化的思考[J]. 当代青年研究,2006(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