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简述企业经营战略8篇

时间:2023-09-01 09:18:2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简述企业经营战略,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简述企业经营战略

篇1

关键词:业绩评价;平衡计分卡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01

一、业绩评价与业绩评价模式

业绩评价是按照企业管理的需要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比照特定的评价标准,采用特定的评价方法,对企业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判断的活动。业绩评价是企业管理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有参照标准对相关活动予以计量评价,才能保证主体活动不偏离方向和决策目标的实现。

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样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它所反映的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选择事物的一定属性和特定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企业业绩评价模式按照评价指标不同可以分为财务、价值、平衡三种模式。一是财务模式。财务模式主要依靠企业财务数据作为计算标准,通过对净利率、现金回收率、存货周转率等财务指标的计算来衡量企业经营业务。其缺点为未将企业财务指标与企业生产经营战略相结合。二是价值模式。价值模式主要以企业货币作为指标标准,将企业生产经营战略与生产经营管理及薪酬奖励结合起来。其缺点为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业务无法起到监督作用,同时未将与企业有关的其他单位列入考核范围。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财务指标虽然具有数据可靠性及可操作性,但财务指标未考虑企业战略目标及未来现金流量,未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如职业忠诚度、客户售后服务满意度等管理业绩进行考核,简单以财务指标作为业绩评价指标将导致企业在经营决策中出现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忽略经营管理效率及顾客满意等方面的考核。新的战略业绩评价体系将企业战略及管理、客户引入考核体系,将业绩评价指标分为客户、财务、管理流程、自我学习及创新方法五方面,该体系将财务业绩指标与非财务业绩指标有效的结合。

二、平衡计分卡在企业业绩评价模式中的应用

平衡模式的主要创新在于在财务、价值模式主要以财务指标作为考核标准的基础上引入学习、创新、反馈等非财务考核指标。企业是多方契约的结合体,在其活动中体现着物质流、信息流及价值流,对企业的价值创造,宜从多个角度开展。平衡模式摒弃传统业绩考核以各部门独立经济任务作为考核标准的模式,在引入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同时,将各部门、员工对实现企业整体经营战略目标贡献作为最终考核标准,同时,将员工、政府、客户及其他企业对于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影响作为考核范围。财务指标虽然可将企业财务数据作为基础进行计算,但无法反映各部门预算与实际执行中存在的差异,未能客观解释预算执行差异的原因。售后服务水平、产品质量等非财务指标完全揭示了企业经济目标为何无法实现的原因,它强调企业员工学习态度、管理水平及售后质量对于企业产品销量、资金回笼的影响程度,克服传统财务指标在业绩评价中所具有的片面性、短期性等特点,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及战略目标。

精确地确定企业的非增值及无效活动;正确地预测企业的发展趋势,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可供参照的较好样本。平衡计分卡模式在我国企业业务评价考核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

传统业绩考核强调财务指标完成情况,但无法对企业生产管理流程进行跟踪评价,业绩评价完全脱离企业长期经营战略目标。平衡计分卡模式实现了企业高层领导对企业生a经营情况及员工学习、客户满意度等全方面的监督,以业务创新、员工反馈及客户售后满意情况考核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摆脱传统单方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及社会责任等方面所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影响,实现企业短期与长期战略目标的有机结合。

通过学习和成长,与业务流程重组相结合,可以大大缩短时间周期,而业务流程的改善,会对财务指标和顾客两个层面产生作用,一方面流程的改善,提升了产品提供的可信度,提高了顾客的保持率,市场份额增加,从而增加收入与利润,增加股东价值,另一方面,流程的改善会降低处理成本,增加收益,也会增加股东价值。

最新战略管理模式引入竞争评价标准,将同行业领先企业作为考核标杆,以促使本企业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等各部门工作不断向领先企业看齐,有利于企业长期目标及生产经营方式改革的实现。传统业务考核中,将各部门、员工财务预算实现程度作为考核标准,而新平衡计分卡中的反馈、学习模块强调员工主动学习生产、管理技能,增强自我学习能力及参与企业经营决策意识。同时,反馈机制有效地将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中产生的疑惑及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管理效率建议向企业管理层进行反馈,促使企业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及提高劳动生产率。

平衡计分卡模式有效的将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实现结合,在对生产、销售、仓储、人力资源等部门进行考核时,不以各部门完成年初经济任务为考核标准,而是以各部门在实现企业整体经营战略中所作出的贡献作为考核标准。平衡计分卡模式下,即使个别部门未完成年初经济任务,但由于该部门对实现企业整体战略作出积极贡献,在年终考核时该模式也将该部门作为目标达标单位。例如,传统业绩考核中对于销售部门完成年初销量任务作为考核目标,而对于应收账款回收情况及售后服务情况未作考核,促使销售部门盲目追求销量提升,忽略应收账款及售后管理工作。

在战略规划阶段,通过对战略目标的量化与分解,将企业目标转化为部门及个人行动目标,极大地增强了企业内部之间沟通的有效性,使各个部门及全体员工对企业整体目标达成共识;在战略实施阶段,业绩评价反馈的信息有助于管理者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以保证既定战略的顺利实现。采用平衡模式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必须要有明晰的战略目标,这是制约许多企业成功实施平衡计分卡的关键因素。

平衡计分卡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因而设计了多种类别的评价指标。基于这种设计思路,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组织类型不同灵活调整指标类别。平衡计分卡的应用范围已超越了营利组织,它的创建者卡普兰教授这些年也致力于在政府机构、医疗机构、教育机构等非营利组织推广该方法。

作为业绩评价领域中的重要历程碑,平衡计分卡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业绩评价研究必须密切关注企业管理实践的发展,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2

“企业管理沙盘模拟”课程是一种极具实战色彩的体验式管理培训课程,主要是采用游戏教学方式,把实训的内容模拟成一个企业,把该模拟企业运营的关键环节设计为沙盘模拟课程的主要内容,把企业运营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抽象为一系列的规则,由受训者组成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通过模拟企业八年的经营,使受训者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营销策划、组织生产、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参悟科学的管理规律,全面提升管理能力。

该门课程具备以下特点:

1、涉及的学科内容众多。该课程涵盖了企业运营中的战略规划、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生产运作管理、采购管理、质量管理等多门课程知识,涉及到的知识面非常广,要求学生具备深厚的基础知识,才能在模拟经营中游刃有余。

2、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在过去的企业管理教学中,大多以教师主讲为中心,学生旁听,这种教学方式导致教师即使在课堂上采取多种讨论、分析的方式,也仍然无法使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学习中去。而企管沙盘模拟课程则更改了这种局面,学生开始成为课堂的主角,课程教学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在讨论商业策略和竞争策略,教学开始以学生为中心。对于高职企管专业的学生来说,这门课程带有游戏和对抗的性质无疑极大的调动了他们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上开始变得爱学习、爱思考,极大的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但纵观课堂教学效果,却仍然发现在企管沙盘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待思考和解决。

二、企管沙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学习存在盲目性。由于该门课程是以小组对抗赛的形式进行,因此学生的热情很高,但耐心相对欠缺。大多数学生每次都是急忙赶着去做任务,而忽略了对任务里面隐含的知识点是否理解透彻,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旦模拟企业破产,茫然不知所措。学生对于课程的教学意义很茫然,对于自己所经营的模拟企业缺乏明确的规划。这种学习方式存在盲目性,最终导致学生一学期下来往往学不到知识,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标。

2、学生缺少团队合作意识。由于在模拟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会遇到企业经营中经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要求各小组的同学必须树立起团队合作意识,共同去发现机遇、分析问题、制定决策、组织实施,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而当前的高职学生以90后为主,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非常浓厚,往往缺乏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在企业模拟经营中,往往因为团队中某个学生独揽大权,进而导致其他组员心生不满,或产生矛盾,或丧失上课的积极性,最终导致部分学生开始失去对课堂的兴趣。

3、学生易产生自大感和疲倦感。在沙盘教学中,学期伊始大部分学生往往对该课程充满了好奇,跃跃欲试,乐于去学习,随着教学时间的延伸,部分学生在熟练掌握了基本的操作规则,并能完整的经营6年后,开始产生自大感,认为自己已经完全学有所成了,尤其是在得了几次高分之后,这种情绪更容易滋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便缺少了继续探索研究的动力,学习的动力一旦消失,疲倦感便随之而生,往往给后面的教学增加了难度。

三、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沙盘教学的魅力

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这门课程的魅力,提升沙盘在教学中的效果,授课教师应针对以上的问题,采取以下的教学策略:

1、适时总结,注重引导。沙盘模拟实验课程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而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方法,企业结构和管理的操作全部展示在模拟沙盘上,从各个小组的沙盘盘面和年度利润表、资产表等表格中就可以看出他们的经营策略和企业发展趋势。但是学生在实训中往往会专注于自己小组的经营,忽略了市场上的其他的经营者即竞争对手。作为授课教师在这个时候就要发挥本课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从数字中看到企业经营的问题,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外部环境、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等。

不同时期教师引导的内容应不同。例如在每个经营年度结束时教师都要对年度经营结果进行点评,在模拟经营的第一年,主要是分析市场占有率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到第二年的时候就要提醒学生市场细分对于企业经营的影响,第三年分析企业资金运用情况等等。每次模拟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定不同,教师要适时总结,能够根据各小组的实际模拟经营情况去分析,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市场营销、企业战略管理等知识去分析,剥开数字掩盖下的企业经营本质问题。

2、多种手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团队荣誉感。针对学生缺少团队合作的意识,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第一,激励。在课堂组织小比赛,比如评出最具默契的团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胜心很强,该方法可鼓励他们之间的合作。第二,忧患意识。鼓励学生跳槽,即换团队,如果团队对某位成员不满,可通过炒鱿鱼的方式将该成员剔除出来,学生在此压力下,会努力融入团队并作出贡献。

篇3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信息技术;战略

当今世界汽车工业的竞争已经全面围绕信息化展开,各大汽车公司己把主攻方向从实施精益生产、提高规模效益转向利用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对汽车工业的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和回收的全过程进行研发。

HL公司从过去10年至今,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从原本位于上海的本地公司,逐渐成长为在国内多个城市拥有分公司、厂的企业。在企业销售额屡创新高的表象下,也隐藏着多个危机:(1)虽然销售额继续走高,但市场份额有所下降;(2)利润率有所下降;(3)在某几个传统优势产品上,竞争对手也取得了不俗战绩;(4)某大型集团已在广州投资了一个生产类似产品的公司。可以预见,从整个行业态势来看,HL公司的市场份额已经或将要被蚕食,其行业地位也受到多方的威胁,如果不通过有效措施进行调整,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HL公司的市场份额或行业地位将有可能被竞争对手或后起之秀所取代。

针对以上问题,HL公司决定实施信息化管理战略,彻底改革公司现有的信息管理系统。

1.企业信息化战略理论和方法简述

信息化战略是指为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由企业管理层、IT技术专家、企业典型用户代表,根据企业经营战略的要求,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所制定的基本策略。是企业IT建设在一定时期内应遵循的依据,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图1-1所示,企业首先根据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管理要求,确定自己的经营战略,其次才考虑如何利用IT/IS战略确保企业长期经营战略的实现。IT/IS战略规划根据企业的长期经营战略对IT的需求,提供相应的IS和IT/IS管理战略,根据IS的规划和IT/IS管理战略,构建IT体系结构,完成企业的IT战略规划。

2.HL公司信息化战略分析

根据HL公司的所处的行业竞争环境,分析出波特五力的组合可参见图2-1。

3.HL公司信息化建设现状和需求分析

HL公司未来发展方向中明确提出了增强综合技术能力、提升产品竞争力,优化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财务监控水平、提高内部管理效率等要求。这些战略方向和要求是HL公司IT规划以及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3.1 主要业务需求

如图3-1所示,HL公司未来的业务需求分为二个方面:一是业务流程包括客户分析与开发、新产品开发管理、销售管理、提品与服务、售后服务;二是管理与支持流程包括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

3.2 需求与现状的差距分析

1)客户分析与开发方面,目前客户信息基本停留在人工管理,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部分客户数据分散在不同的系统中,存在信息不全和不一致现象;系统间缺乏互连,客户信息无法共享。数据分析仅停留在简单的市场数据分析,缺乏有效的信息整理、索引、存放,对已有数据无法充分利用。

2)新产品开发管理方面,现在以项目为中心进行管理,项目的各种信息处理已进行初步的划分,但缺乏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统一有效管理。信息录入与方式,基本依靠手工,与其它部门间缺乏信息共享平台。

3)销售管理方面,销售合同管理由于对信息的管理没有电子化,所以查询、统计非常麻烦,而且非常慢;销售计划由于没有系统支持,计划没有与制造集成,信息收集滞后,计划的预测没有太多的数据参考,所以对销售预测有一定的难度;销售产品交付,不清楚销售产品从订单一直到交付到客户仓库的状态;销售考核只能用EXCEL表的形式,半手工方式完成统计。

4)提品与服务方面,供应商的管理目前都是人工干预,供应商的评价管理体系还未建立,难以从产品质量、技术能力、资金实力、信用度、交货时间等全面评价供应商。现在MIS系统三地相对独立运行,目前大部分的物料、成品都由第三方物流公司管理,无法及时准确的了解三地仓库库存情况。制造计划全是由手工作做,并且作好后再下发到各个工厂/分公司,工厂/分公司人员再做相应修改,当计划变更时内部传递速度慢,不能有效的根据销售计划来合理的安排生产计划。

5)财务管理方面,成本管理目前成本涉及到采购、车间、库存等各个方面,但是却没能与这些系统相互集成,从而使成本数据不够准确、及时,核算的难度加大。预算的管理目前不能做到自动预计功能,预算的工作量相当的大。现在的月末会计核算结账周期要6~8天左右,希望把这个时间缩短至1~2天。

4.HL公司IT系统的整体架构预想

如图4-1所示,是HL公司未来的信息系统整体架构预想,它以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基础架构、网络管理、安全管理等作为系统建设的基础架构;以企业外部信息门户作为HL公司统一对外形象,组织和管理内部信息内部信息门户,并以OA办公和工作流管理作集成,成为贯穿HL公司的业务处理平台;支持HL公司各项业务运作的专用和通用系统。

5.现有系统迁移建议

根据未来系统建设的整体时间表,对现有的应用系统建议采取以下的迁移步骤:

(1)K/3系统在ERP系统实施完成前继续使用。未来ERP系统的财务、库存、销售模块在公司总部和各分公司实施完成后,由目前的K/3系统切换到未来的ERP系统。

(2)MIS系统在ERP系统实施完成前继续,未来ERP系统的生产制造和库存模块在公司实施完成后,由目前的MIS系统切换到未来的ERP系统。

(3)HRS系统在ERP系统实施完成前继续,未来ERP系统的HR模块在公司实施完成后,由目前的HRS系统切换到未来的ERP系统。

(4)CRM系统实施完成前继续使用目前的MIS售后服务管理。未来的CRM系统实施完成后,由目前的MIS的售后服务模块切换到未来的CRM系统。

(5)保留目前的PDM/CAD/CAM/CAPP并继续使用。在未来建设CPC时,需要将PDM/CAD/CAM/CAPP与CPC进行整合使用。

6.结束语

本文在综述经营战略理论与信息化战略关系在国内外企业应用的基础上,结合HL公司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HL企业经营战略和信息化技术战略,对HL公司后期信息系统蓝图提出了架构建议,详细研究分析了HL公司信息化战略实施方法和措施。针对HL公司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在信息系统规划方案的引导下,从多方面探讨了HL公司信息化实施的建议,设计了兼顾集中与分散、分级管理思想的IT组织架构;积极应对能源和环境的挑战,营造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氛围;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是中国特色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只有赶上时代的潮流,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微利时代的到来,客观上要求HL公司必须采取精益管理,信息化无疑是时代赋予的最好工具,也是信息化的职责所在。

篇4

企业在这种经营环境中,如果以持续经营为目标,那么以销售量和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垄断性经营活动就不可能存在。对企业持续发展(GoingConcern)最重要的是建立并长期维持与各利害关系者(Stakeholders&InterestGroups)间的良好关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在经营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反映利害关系者的意向和希望。市场理念、广告活动或公共关系活动在成为近代企业经营必不可少条件的过程中,逐渐与经营管理中的要求相一致。这种状况从传播角度来看,它意味着企业经营活动使利害关系者认识和理解企业存在价值和活动领域中的许多内容和方面。

人们一般对未知的对象或内容往往会产生戒心,力求回避对这种对象或内容的支持和采用。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就是基本避免购买和消费未知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为了突破这种屏障,企业就必须积极开展包括广告在内的各种传播活动。

如果把确保利害关系者对企业活动情况的认识和理解作为经营的必要条件的话,那么力求提高包括广告在内的企业传播活动的效率将成为企业必需的经营活动。

可见,传播活动是构筑企业经营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的前提条件,并且已从使利害关系者加深对企业的认识和理解发展成为培养他们对企业经营状况的信赖感。这是因为物质日益丰富的社会和社会成员的个性化导致了"个客(PrivateCustomer)"的出现,以此为基础,消费者对企业各种建议的选择标准也越来越严格。对企业提供的丰富商品和多种服务已很熟悉的消费者可以以多样、自由的方式选择和采用企业各种建议。而保证利害关系者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或促使它们"接纳"企业建议的重要因素,就是信赖感。

利害关系者对企业的信赖感大体上可分为对企业存在的信赖感和对包括商品、服务等市场活动要素以及每个具体经营活动的信赖感。前者意味着接触企业名称后产生的一种对整个企业的茫然的信赖感,及对企业本身及企业经营活动的信赖感,接着就会产生消费者购买该企业商品、投资者求购股票或债券、就业者的应聘等行为。这种状况不管在整个企业的活动,还是作为具体的一种活动,利用作为市场要素之一的企业名称,确保利害关系者信赖感,这才是共同的目标。对于一个企业,获得利害关系者的信赖感和确立信赖关系,将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由于得到与企业经营成败密切相关的利害关系者的理解及信赖十分重要,因此企业必须向利害关系者提供丰富且真实的信息。如果所提供的企业经营信息不足,容易引起胡乱猜测及想象,招来对该企业经营不利的结果,并会扩大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恶性谣传。这也意味着作为企业经营前提条件的传播没有正常开展。在企业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企业只有得到利害关系者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才能追赶并超越竞争对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传播量的扩大、质的提高、密度的增强等都成为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在企业经营不景气时,传播活动作为摆脱困境的核心经营手段,应更加重视扩大发送的信息量。这时的企业传播的特点是整合各要素以扩展其关系领域:即降低事件(Event)或展览等需支付大量费用的活动的比率,减少费用投入的绝对量,宣传或促销(SalesPromotion)、人员销售(PersonalSelling)等传播活动也无须扩大规模,主要以增强传播密度的方式加大整体传播量并提高效率。

由此可见,对以广告为主的企业传播及其管理的要求已日益严格,把各自分散开展的企业传播活动战略性地联结起来已成为迫切的需求,这就构成了在可能的限度内进行整合的具体传播战略──IMC战略的基础。

在市场传播领域优惠附单(Coupon)广告或店内推销(Instore-Merchandising)战略的兴盛、在广告战略中商品广告及企业广告的结合开展、促销和宣传的共同推进等企业传播活动的日渐增多,都说明了整合化传播增加的趋势。这种传播整合化不是局限于广告或市场传播等个别活动领域,而是已扩大到企业对内对外开展的所有传播活动中,这是最近企业传播的显著特征。

整合传播不仅包括广告和促销,而且还包括面向企业外部以企业广告、公共关系、企业宣传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对外企业传播(ExternalCorporateCommunicationorExtracorporateCommunication)与面向企业组织内部以提高组织成员士气、归属意识为目的的对内企业传播(InternalCorporateCommunicationorIntracorporateCommunication),它反映出企业经营的整体水平,即企业面向内、外部开展的所有形态的传播的整体化,也可称为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s:IMC)。

关于IMC的诸观点

整合营销传播这一观点,在8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许多学者预感到具有战略意义的"传播协同效果(CommunicationSynergy)"时代的到来,并从各自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传播协同效果的定义。企业各传播手段的协同效果发展为IMC这一概念,但还没有确切的定义。研究者们当时都普遍认为根据研究角度、使用立场的不同,IMC定义也应不同。1996年美西北大学赞助的第3届IMC年会上提出的关于IMC定义涉及五个方面,简述如下:

·IMC是一个对现有顾客和潜在顾客发展和实施各种形式的说服性沟通计划的长期过程;

·顾客决定沟通方式;

·所有与顾客的接触点必须具有引人注目的沟通影响力;

·技术使与顾客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成为可能;

·需要测试营销沟通结果的新办法。

1989年后,全美广告业协会(AAAA)促进了IMC的研究、发展,他们的定义如下:

"IMC是一个营销传播计划概念,它注重以下综合计划的增加值,即通过评价广告、直接邮寄、人员推销和公共关系等传播手段的战略作用,以提供明确、一致和最有效的传播影响力。"

很多学者引用他们的见解。但是作为这一定义的实例,AAAA列举了属于市场组合之一的促销组合(PromotionMix)中的例子,因而有可能被认为是着重于促销的狭义的IMC定义。实际上其定义包含着概括性意义,概括起来如下:

·使用了多种多样的传播手段(条件A);

·是对这些手段的整合(条件B),只有同时满足条件A和条件B,才能形成IMC;

·是对多种传播手段的战略作用进行比较分析的战略决策(StrategicDecisionMaking);

·是营销传播计划(MarketingCommunicationPlanning)概念。

然而这定义容易被理解成是从传播者角度观察接受者的单向式传播。定义不仅应对广告主和广告公司有价值,而且对消费者也应有价值。IMC理论的发源地──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组把IMC定义成:

"IMC把品牌等与企业的所有接触点作为信息传达渠道,以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为目标,是从消费者出发,运用所有手段进行有力的传播的过程"。

而且,这一研究组的先驱者舒尔茨(DonE·Schultz)教授对此作了如下补充说明:

"IMC不是以一种表情、一种声音,而是以更多的要素构成的概念。IMC是以潜在顾客和现在顾客为对象、开发并实行说服性传播的多种形态的过程。IMC的目的是直接影响听众的传播形态,IMC考虑消费者与企业接触的所有要素(如品牌)。IMC甚至使用以往不被看作是传播形态、但消费者认为是传播形态的要素。概括地讲,IMC是为开发出反映经过一定时间可测定的、有效果的、有效率的、相互作用的传播程序而设计的"。

事实上,这些概念还不充分,不能说哪个更为确切。以上概念都是根据整合传播的中心的不同,其IMC定义也不同。根据研究者、实践者的观察角度的不同,IMC形态也不同。

整合营销不仅以消费者,而且还把从业人员、投资者、社区、大众媒体、政府、同行业者等作为利害关系对象,不是对这些对象进行一次性整合,而是分阶段一步步地进行。目前,不仅美国、日本、欧洲等先进国家的市场,而且发展中国家的一部分商品也逐渐趋向饱和及均衡状态。对于企业,以产品力(ProductPower)为基础的产品差别化变得很困难;开发创造性的新技术或新产品也变得很难,即使开发出新产品,由于技术的发达,仿制品会很快上市,产品的先占效果也很难实现;至于价格战略,降价固然很重要,但这也很难与低价的无商标产品(NoBrandProduct)竞争,何况通过合理的流通渠道节约费用,从而降低单价的方法也有其界限。综合上述观点,通过IMC战略所追求的战略传播的整合创造价值才是企业创造以后竞争优势(CompetitiveAdvantage)的唯一方法。以方法论而言,获得竞争优势的最主要核心就是集中管理企业传播要素,能够创造对应于企业利害关系者所提出的充分必要条件。

[表1]表示了从广告主、广告公司、媒体机构、学术研究等不同角度出发的IMC理论研究。

[表1]IMC理论的诸观点

**从广告主的角度看IMC

以广告,推销,公共关系等多种手段传播一贯的信息,整合传播战略,

以便提高品牌和产品形象;

**从媒体机构上看IMC

大型的媒体公司在80年代并吞了别的媒体机构成为庞大的多媒体机构。

所以不是个别的媒体实施运动,而是以多种媒体组成一个系统,给广告

主提供更好的服务;

**从广告公司的角度看IMC

不仅是广告,而且灵活运用必要的推销,公共关系,包装等诸多传播方法,

把它们整合起来,给广告主提供服务;

**从企业研究者或经营战略研究者的角度看IMC使用资料库,以争取更多的

消费者。从消费者立场出发进行企业活动,并构筑传播方式,以容易接受

的方法提供消费者必要的信息。关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实施能够促进与

顾客良好关系的传播活动。

资料来源:DonE.Schutz,"来るべきコミユニケ-シヨンの将来像",月刊Advertising,

电通,1993.12.,p.9.

本人对于IMC的见解整理如下:

IMC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以由外而内(Outside-in)战略观点为基础,为了与利害关系者(Stakeholders&InterestGroups)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营销传播管理者为主体所展开的传播战略。即为了对消费者、从业人员、投资者、竞争对手等直接利害关系者(InterestGroups)和社区、大众媒体、政府、各种社会团体等间接利害关系者(Stakeholders)进行密切、有机的传播活动,营销传播管理者应该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反映到企业经营战略中,持续、一贯地提出合适的对策。为此,应首先决定符合企业实情的各种传播手段和方法的优先次序,通过计划、调整、控制等管理过程,有效地、阶段性地整合诸多企业传播活动。

IMC的初步效果

企业采用IMC以后能得到的初步效果是如下几点:

1.整合感:许多企业把IMC当作战术运用。因为IMC可以让例如广告、促销、直销、公共关系等所有的传播程序具有整合感。这种价值体现让利害关系者更容易理解信息。开发IMC的目的正在于此。

2.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某些企业认为IMC就是合理运用营销或营销传播费用的方法。这些企业相信适当地减少或整合几种传播程序的话,企业的组织成员、业务活动和组织能力都会有改善。虽然整合后发生这种效果的情况很多,但IMC的价值绝不只是减少费用。

3.交易费用(TransactionCost)的减少:令人惊奇的是,IMC的最大效果是减少生产或流通中的交易费用(TransactionCost)。其中对于利害关系者的交易费用的减少是很重要的效果。通过完善的IMC活动,我们了解到交易费用的减少其实是"自我控制"。在目前市场竞争激烈,强烈要求减少成本的市场状况下,对于企业来讲,IMC最大的贡献就是减少了这种交易费用。以往大部分减少交易费用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通过规模效益(ScaleMerit)或经验曲线(ExperienceCurve)的制造成本的减少方法等,如今用TQM(TotalQualityManagement)等多种用语表示;

第二,为了达到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双方目的,用减少流通费用等减少交易费用的方法,来开发、构筑后勤系统(LogisticalSystem),CategoryKiller(掌握特定系列商品的优惠专卖店)的兴起就说明了后勤系统的有效性。

许多企业发现,为了减少交易费用而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减少费用的方法不会有持续的效果。比如,即使提高了生产效率,但竞争对手很快会模仿,并且在流通和物流方面进行改良,从而又超过了你。所以减少交易费用的最合理的方法是过程的整合,因而使所有的利害当事者都可以减少交易费用。

篇5

企业在这种经营环境中,如果以持续经营为目标,那么以销售量和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垄断性经营活动就不可能存在。对企业持续发展(GoingConcern)最重要的是建立并长期维持与各利害关系者(Stakeholders&InterestGroups)间的良好关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在经营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反映利害关系者的意向和希望。市场理念、广告活动或公共关系活动在成为近代企业经营必不可少条件的过程中,逐渐与经营管理中的要求相一致。这种状况从传播角度来看,它意味着企业经营活动使利害关系者认识和理解企业存在价值和活动领域中的许多内容和方面。

人们一般对未知的对象或内容往往会产生戒心,力求回避对这种对象或内容的支持和采用。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就是基本避免购买和消费未知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为了突破这种屏障,企业就必须积极开展包括广告在内的各种传播活动。

如果把确保利害关系者对企业活动情况的认识和理解作为经营的必要条件的话,那么力求提高包括广告在内的企业传播活动的效率将成为企业必需的经营活动。

可见,传播活动是构筑企业经营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的前提条件,并且已从使利害关系者加深对企业的认识和理解发展成为培养他们对企业经营状况的信赖感。这是因为物质日益丰富的社会和社会成员的个性化导致了"个客(PrivateCustomer)"的出现,以此为基础,消费者对企业各种建议的选择标准也越来越严格。对企业提供的丰富商品和多种服务已很熟悉的消费者可以以多样、自由的方式选择和采用企业各种建议。而保证利害关系者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或促使它们"接纳"企业建议的重要因素,就是信赖感。

利害关系者对企业的信赖感大体上可分为对企业存在的信赖感和对包括商品、服务等市场活动要素以及每个具体经营活动的信赖感。前者意味着接触企业名称后产生的一种对整个企业的茫然的信赖感,及对企业本身及企业经营活动的信赖感,接着就会产生消费者购买该企业商品、投资者求购股票或债券、就业者的应聘等行为。这种状况不管在整个企业的活动,还是作为具体的一种活动,利用作为市场要素之一的企业名称,确保利害关系者信赖感,这才是共同的目标。对于一个企业,获得利害关系者的信赖感和确立信赖关系,将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由于得到与企业经营成败密切相关的利害关系者的理解及信赖十分重要,因此企业必须向利害关系者提供丰富且真实的信息。如果所提供的企业经营信息不足,容易引起胡乱猜测及想象,招来对该企业经营不利的结果,并会扩大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恶性谣传。这也意味着作为企业经营前提条件的传播没有正常开展。在企业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企业只有得到利害关系者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才能追赶并超越竞争对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传播量的扩大、质的提高、密度的增强等都成为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在企业经营不景气时,传播活动作为摆脱困境的核心经营手段,应更加重视扩大发送的信息量。这时的企业传播的特点是整合各要素以扩展其关系领域:即降低事件(Event)或展览等需支付大量费用的活动的比率,减少费用投入的绝对量,宣传或促销(SalesPromotion)、人员销售(PersonalSelling)等传播活动也无须扩大规模,主要以增强传播密度的方式加大整体传播量并提高效率。

由此可见,对以广告为主的企业传播及其管理的要求已日益严格,把各自分散开展的企业传播活动战略性地联结起来已成为迫切的需求,这就构成了在可能的限度内进行整合的具体传播战略──IMC战略的基础。

在市场传播领域优惠附单(Coupon)广告或店内推销(Instore-Merchandising)战略的兴盛、在广告战略中商品广告及企业广告的结合开展、促销和宣传的共同推进等企业传播活动的日渐增多,都说明了整合化传播增加的趋势。这种传播整合化不是局限于广告或市场传播等个别活动领域,而是已扩大到企业对内对外开展的所有传播活动中,这是最近企业传播的显著特征。

整合传播不仅包括广告和促销,而且还包括面向企业外部以企业广告、公共关系、企业宣传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对外企业传播(ExternalCorporateCommunicationorExtracorporateCommunication)与面向企业组织内部以提高组织成员士气、归属意识为目的的对内企业传播(InternalCorporateCommunicationorIntracorporateCommunication),它反映出企业经营的整体水平,即企业面向内、外部开展的所有形态的传播的整体化,也可称为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s:IMC)。

关于IMC的诸观点

整合营销传播这一观点,在8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许多学者预感到具有战略意义的"传播协同效果(CommunicationSynergy)"时代的到来,并从各自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传播协同效果的定义。企业各传播手段的协同效果发展为IMC这一概念,但还没有确切的定义。研究者们当时都普遍认为根据研究角度、使用立场的不同,IMC定义也应不同。1996年美西北大学赞助的第3届IMC年会上提出的关于IMC定义涉及五个方面,简述如下:

IMC是一个对现有顾客和潜在顾客发展和实施各种形式的说服性沟通计划的长期过程;

顾客决定沟通方式;

所有与顾客的接触点必须具有引人注目的沟通影响力;

技术使与顾客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成为可能;

需要测试营销沟通结果的新办法。

1989年后,全美广告业协会(AAAA)促进了IMC的研究、发展,他们的定义如下:

"IMC是一个营销传播计划概念,它注重以下综合计划的增加值,即通过评价广告、直接邮寄、人员推销和公共关系等传播手段的战略作用,以提供明确、一致和最有效的传播影响力。"

很多学者引用他们的见解。但是作为这一定义的实例,AAAA列举了属于市场组合之一的促销组合(PromotionMix)中的例子,因而有可能被认为是着重于促销的狭义的IMC定义。实际上其定义包含着概括性意义,概括起来如下:

使用了多种多样的传播手段(条件A);

是对这些手段的整合(条件B),只有同时满足条件A和条件B,才能形成IMC;

是对多种传播手段的战略作用进行比较分析的战略决策(StrategicDecisionMaking);

是营销传播计划(MarketingCommunicationPlanning)概念。

然而这定义容易被理解成是从传播者角度观察接受者的单向式传播。定义不仅应对广告主和广告公司有价值,而且对消费者也应有价值。IMC理论的发源地──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组把IMC定义成:

"IMC把品牌等与企业的所有接触点作为信息传达渠道,以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为目标,是从消费者出发,运用所有手段进行有力的传播的过程"。

而且,这一研究组的先驱者舒尔茨(DonESchultz)教授对此作了如下补充说明:

"IMC不是以一种表情、一种声音,而是以更多的要素构成的概念。IMC是以潜在顾客和现在顾客为对象、开发并实行说服性传播的多种形态的过程。IMC的目的是直接影响听众的传播形态,IMC考虑消费者与企业接触的所有要素(如品牌)。IMC甚至使用以往不被看作是传播形态、但消费者认为是传播形态的要素。概括地讲,IMC是为开发出反映经过一定时间可测定的、有效果的、有效率的、相互作用的传播程序而设计的"。

事实上,这些概念还不充分,不能说哪个更为确切。以上概念都是根据整合传播的中心的不同,其IMC定义也不同。根据研究者、实践者的观察角度的不同,IMC形态也不同。

整合营销不仅以消费者,而且还把从业人员、投资者、社区、大众媒体、政府、同行业者等作为利害关系对象,不是对这些对象进行一次性整合,而是分阶段一步步地进行。目前,不仅美国、日本、欧洲等先进国家的市场,而且发展中国家的一部分商品也逐渐趋向饱和及均衡状态。对于企业,以产品力(ProductPower)为基础的产品差别化变得很困难;开发创造性的新技术或新产品也变得很难,即使开发出新产品,由于技术的发达,仿制品会很快上市,产品的先占效果也很难实现;至于价格战略,降价固然很重要,但这也很难与低价的无商标产品(NoBrandProduct)竞争,何况通过合理的流通渠道节约费用,从而降低单价的方法也有其界限。综合上述观点,通过IMC战略所追求的战略传播的整合创造价值才是企业创造以后竞争优势(CompetitiveAdvantage)的唯一方法。以方法论而言,获得竞争优势的最主要核心就是集中管理企业传播要素,能够创造对应于企业利害关系者所提出的充分必要条件。

[表1]表示了从广告主、广告公司、媒体机构、学术研究等不同角度出发的IMC理论研究。

[表1]IMC理论的诸观点

**从广告主的角度看IMC

以广告,推销,公共关系等多种手段传播一贯的信息,整合传播战略,

以便提高品牌和产品形象;

**从媒体机构上看IMC

大型的媒体公司在80年代并吞了别的媒体机构成为庞大的多媒体机构。

所以不是个别的媒体实施运动,而是以多种媒体组成一个系统,给广告

主提供更好的服务;

**从广告公司的角度看IMC

不仅是广告,而且灵活运用必要的推销,公共关系,包装等诸多传播方法,

把它们整合起来,给广告主提供服务;

**从企业研究者或经营战略研究者的角度看IMC使用资料库,以争取更多的

消费者。从消费者立场出发进行企业活动,并构筑传播方式,以容易接受

的方法提供消费者必要的信息。关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实施能够促进与

顾客良好关系的传播活动。

资料来源:DonE.Schutz,"来るべきコミユニケ-シヨンの将来像",月刊Advertising,

电通,1993.12.,p.9.

本人对于IMC的见解整理如下:

IMC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以由外而内(Outside-in)战略观点为基础,为了与利害关系者(Stakeholders&InterestGroups)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营销传播管理者为主体所展开的传播战略。即为了对消费者、从业人员、投资者、竞争对手等直接利害关系者(InterestGroups)和社区、大众媒体、政府、各种社会团体等间接利害关系者(Stakeholders)进行密切、有机的传播活动,营销传播管理者应该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反映到企业经营战略中,持续、一贯地提出合适的对策。为此,应首先决定符合企业实情的各种传播手段和方法的优先次序,通过计划、调整、控制等管理过程,有效地、阶段性地整合诸多企业传播活动。

IMC的初步效果

企业采用IMC以后能得到的初步效果是如下几点:

1.整合感:许多企业把IMC当作战术运用。因为IMC可以让例如广告、促销、直销、公共关系等所有的传播程序具有整合感。这种价值体现让利害关系者更容易理解信息。开发IMC的目的正在于此。

2.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某些企业认为IMC就是合理运用营销或营销传播费用的方法。这些企业相信适当地减少或整合几种传播程序的话,企业的组织成员、业务活动和组织能力都会有改善。虽然整合后发生这种效果的情况很多,但IMC的价值绝不只是减少费用。

3.交易费用(TransactionCost)的减少:令人惊奇的是,IMC的最大效果是减少生产或流通中的交易费用(TransactionCost)。其中对于利害关系者的交易费用的减少是很重要的效果。通过完善的IMC活动,我们了解到交易费用的减少其实是"自我控制"。在目前市场竞争激烈,强烈要求减少成本的市场状况下,对于企业来讲,IMC最大的贡献就是减少了这种交易费用。以往大部分减少交易费用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通过规模效益(ScaleMerit)或经验曲线(ExperienceCurve)的制造成本的减少方法等,如今用TQM(TotalQualityManagement)等多种用语表示;

第二,为了达到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双方目的,用减少流通费用等减少交易费用的方法,来开发、构筑后勤系统(LogisticalSystem),CategoryKiller(掌握特定系列商品的优惠专卖店)的兴起就说明了后勤系统的有效性。

许多企业发现,为了减少交易费用而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减少费用的方法不会有持续的效果。比如,即使提高了生产效率,但竞争对手很快会模仿,并且在流通和物流方面进行改良,从而又超过了你。所以减少交易费用的最合理的方法是过程的整合,因而使所有的利害当事者都可以减少交易费用。

篇6

企业在这种经营环境中,如果以持续经营为目标,那么以销售量和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垄断性经营活动就不可能存在。对企业持续发展(GoingConcern)最重要的是建立并长期维持与各利害关系者(Stakeholders&InterestGroups)间的良好关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在经营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反映利害关系者的意向和希望。市场理念、广告活动或公共关系活动在成为近代企业经营必不可少条件的过程中,逐渐与经营管理中的要求相一致。这种状况从传播角度来看,它意味着企业经营活动使利害关系者认识和理解企业存在价值和活动领域中的许多内容和方面。

人们一般对未知的对象或内容往往会产生戒心,力求回避对这种对象或内容的支持和采用。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就是基本避免购买和消费未知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为了突破这种屏障,企业就必须积极开展包括广告在内的各种传播活动。

如果把确保利害关系者对企业活动情况的认识和理解作为经营的必要条件的话,那么力求提高包括广告在内的企业传播活动的效率将成为企业必需的经营活动。

可见,传播活动是构筑企业经营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的前提条件,并且已从使利害关系者加深对企业的认识和理解发展成为培养他们对企业经营状况的信赖感。这是因为物质日益丰富的社会和社会成员的个性化导致了"个客(PrivateCustomer)"的出现,以此为基础,消费者对企业各种建议的选择标准也越来越严格。对企业提供的丰富商品和多种服务已很熟悉的消费者可以以多样、自由的方式选择和采用企业各种建议。而保证利害关系者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或促使它们"接纳"企业建议的重要因素,就是信赖感。

利害关系者对企业的信赖感大体上可分为对企业存在的信赖感和对包括商品、服务等市场活动要素以及每个具体经营活动的信赖感。前者意味着接触企业名称后产生的一种对整个企业的茫然的信赖感,及对企业本身及企业经营活动的信赖感,接着就会产生消费者购买该企业商品、投资者求购股票或债券、就业者的应聘等行为。这种状况不管在整个企业的活动,还是作为具体的一种活动,利用作为市场要素之一的企业名称,确保利害关系者信赖感,这才是共同的目标。对于一个企业,获得利害关系者的信赖感和确立信赖关系,将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由于得到与企业经营成败密切相关的利害关系者的理解及信赖十分重要,因此企业必须向利害关系者提供丰富且真实的信息。如果所提供的企业经营信息不足,容易引起胡乱猜测及想象,招来对该企业经营不利的结果,并会扩大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恶性谣传。这也意味着作为企业经营前提条件的传播没有正常开展。在企业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企业只有得到利害关系者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才能追赶并超越竞争对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传播量的扩大、质的提高、密度的增强等都成为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在企业经营不景气时,传播活动作为摆脱困境的核心经营手段,应更加重视扩大发送的信息量。这时的企业传播的特点是整合各要素以扩展其关系领域:即降低事件(Event)或展览等需支付大量费用的活动的比率,减少费用投入的绝对量,宣传或促销(SalesPromotion)、人员销售(PersonalSelling)等传播活动也无须扩大规模,主要以增强传播密度的方式加大整体传播量并提高效率。

由此可见,对以广告为主的企业传播及其管理的要求已日益严格,把各自分散开展的企业传播活动战略性地联结起来已成为迫切的需求,这就构成了在可能的限度内进行整合的具体传播战略──IMC战略的基础。

在市场传播领域优惠附单(Coupon)广告或店内推销(Instore-Merchandising)战略的兴盛、在广告战略中商品广告及企业广告的结合开展、促销和宣传的共同推进等企业传播活动的日渐增多,都说明了整合化传播增加的趋势。这种传播整合化不是局限于广告或市场传播等个别活动领域,而是已扩大到企业对内对外开展的所有传播活动中,这是最近企业传播的显著特征。

整合传播不仅包括广告和促销,而且还包括面向企业外部以企业广告、公共关系、企业宣传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对外企业传播(ExternalCorporateCommunicationorExtracorporateCommunication)与面向企业组织内部以提高组织成员士气、归属意识为目的的对内企业传播(InternalCorporateCommunicationorIntracorporateCommunication),它反映出企业经营的整体水平,即企业面向内、外部开展的所有形态的传播的整体化,也可称为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s:IMC)。

关于IMC的诸观点

整合营销传播这一观点,在8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许多学者预感到具有战略意义的"传播协同效果(CommunicationSynergy)"时代的到来,并从各自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传播协同效果的定义。企业各传播手段的协同效果发展为IMC这一概念,但还没有确切的定义。研究者们当时都普遍认为根据研究角度、使用立场的不同,IMC定义也应不同。1996年美西北大学赞助的第3届IMC年会上提出的关于IMC定义涉及五个方面,简述如下:

·IMC是一个对现有顾客和潜在顾客发展和实施各种形式的说服性沟通计划的长期过程;

·顾客决定沟通方式;

·所有与顾客的接触点必须具有引人注目的沟通影响力;

·技术使与顾客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成为可能;

·需要测试营销沟通结果的新办法。

1989年后,全美广告业协会(AAAA)促进了IMC的研究、发展,他们的定义如下:

"IMC是一个营销传播计划概念,它注重以下综合计划的增加值,即通过评价广告、直接邮寄、人员推销和公共关系等传播手段的战略作用,以提供明确、一致和最有效的传播影响力。"

很多学者引用他们的见解。但是作为这一定义的实例,AAAA列举了属于市场组合之一的促销组合(PromotionMix)中的例子,因而有可能被认为是着重于促销的狭义的IMC定义。实际上其定义包含着概括性意义,概括起来如下:

·使用了多种多样的传播手段(条件A);

·是对这些手段的整合(条件B),只有同时满足条件A和条件B,才能形成IMC;

·是对多种传播手段的战略作用进行比较分析的战略决策(StrategicDecisionMaking);

·是营销传播计划(MarketingCommunicationPlanning)概念。

然而这定义容易被理解成是从传播者角度观察接受者的单向式传播。定义不仅应对广告主和广告公司有价值,而且对消费者也应有价值。IMC理论的发源地──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组把IMC定义成:

"IMC把品牌等与企业的所有接触点作为信息传达渠道,以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为目标,是从消费者出发,运用所有手段进行有力的传播的过程"。

而且,这一研究组的先驱者舒尔茨(DonE·Schultz)教授对此作了如下补充说明:

"IMC不是以一种表情、一种声音,而是以更多的要素构成的概念。IMC是以潜在顾客和现在顾客为对象、开发并实行说服性传播的多种形态的过程。IMC的目的是直接影响听众的传播形态,IMC考虑消费者与企业接触的所有要素(如品牌)。IMC甚至使用以往不被看作是传播形态、但消费者认为是传播形态的要素。概括地讲,IMC是为开发出反映经过一定时间可测定的、有效果的、有效率的、相互作用的传播程序而设计的"。

事实上,这些概念还不充分,不能说哪个更为确切。以上概念都是根据整合传播的中心的不同,其IMC定义也不同。根据研究者、实践者的观察角度的不同,IMC形态也不同。

整合营销不仅以消费者,而且还把从业人员、投资者、社区、大众媒体、政府、同行业者等作为利害关系对象,不是对这些对象进行一次性整合,而是分阶段一步步地进行。目前,不仅美国、日本、欧洲等先进国家的市场,而且发展中国家的一部分商品也逐渐趋向饱和及均衡状态。对于企业,以产品力(ProductPower)为基础的产品差别化变得很困难;开发创造性的新技术或新产品也变得很难,即使开发出新产品,由于技术的发达,仿制品会很快上市,产品的先占效果也很难实现;至于价格战略,降价固然很重要,但这也很难与低价的无商标产品(NoBrandProduct)竞争,何况通过合理的流通渠道节约费用,从而降低单价的方法也有其界限。综合上述观点,通过IMC战略所追求的战略传播的整合创造价值才是企业创造以后竞争优势(CompetitiveAdvantage)的唯一方法。以方法论而言,获得竞争优势的最主要核心就是集中管理企业传播要素,能够创造对应于企业利害关系者所提出的充分必要条件。

[表1]表示了从广告主、广告公司、媒体机构、学术研究等不同角度出发的IMC理论研究。

[表1]IMC理论的诸观点

**从广告主的角度看IMC

以广告,推销,公共关系等多种手段传播一贯的信息,整合传播战略,

以便提高品牌和产品形象;

**从媒体机构上看IMC

大型的媒体公司在80年代并吞了别的媒体机构成为庞大的多媒体机构。

所以不是个别的媒体实施运动,而是以多种媒体组成一个系统,给广告

主提供更好的服务;

**从广告公司的角度看IMC

不仅是广告,而且灵活运用必要的推销,公共关系,包装等诸多传播方法,

把它们整合起来,给广告主提供服务;

**从企业研究者或经营战略研究者的角度看IMC使用资料库,以争取更多的

消费者。从消费者立场出发进行企业活动,并构筑传播方式,以容易接受

的方法提供消费者必要的信息。关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实施能够促进与

顾客良好关系的传播活动。

资料来源:DonE.Schutz,"来るべきコミユニケ-シヨンの将来像",月刊Advertising,

电通,1993.12.,p.9.

本人对于IMC的见解整理如下:

IMC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以由外而内(Outside-in)战略观点为基础,为了与利害关系者(Stakeholders&InterestGroups)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营销传播管理者为主体所展开的传播战略。即为了对消费者、从业人员、投资者、竞争对手等直接利害关系者(InterestGroups)和社区、大众媒体、政府、各种社会团体等间接利害关系者(Stakeholders)进行密切、有机的传播活动,营销传播管理者应该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反映到企业经营战略中,持续、一贯地提出合适的对策。为此,应首先决定符合企业实情的各种传播手段和方法的优先次序,通过计划、调整、控制等管理过程,有效地、阶段性地整合诸多企业传播活动。

IMC的初步效果

企业采用IMC以后能得到的初步效果是如下几点:

1.整合感:许多企业把IMC当作战术运用。因为IMC可以让例如广告、促销、直销、公共关系等所有的传播程序具有整合感。这种价值体现让利害关系者更容易理解信息。开发IMC的目的正在于此。

2.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某些企业认为IMC就是合理运用营销或营销传播费用的方法。这些企业相信适当地减少或整合几种传播程序的话,企业的组织成员、业务活动和组织能力都会有改善。虽然整合后发生这种效果的情况很多,但IMC的价值绝不只是减少费用。

3.交易费用(TransactionCost)的减少:令人惊奇的是,IMC的最大效果是减少生产或流通中的交易费用(TransactionCost)。其中对于利害关系者的交易费用的减少是很重要的效果。通过完善的IMC活动,我们了解到交易费用的减少其实是"自我控制"。在目前市场竞争激烈,强烈要求减少成本的市场状况下,对于企业来讲,IMC最大的贡献就是减少了这种交易费用。以往大部分减少交易费用的方法有两种:超级秘书网

第一,通过规模效益(ScaleMerit)或经验曲线(ExperienceCurve)的制造成本的减少方法等,如今用TQM(TotalQualityManagement)等多种用语表示;

第二,为了达到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双方目的,用减少流通费用等减少交易费用的方法,来开发、构筑后勤系统(LogisticalSystem),CategoryKiller(掌握特定系列商品的优惠专卖店)的兴起就说明了后勤系统的有效性。

许多企业发现,为了减少交易费用而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减少费用的方法不会有持续的效果。比如,即使提高了生产效率,但竞争对手很快会模仿,并且在流通和物流方面进行改良,从而又超过了你。所以减少交易费用的最合理的方法是过程的整合,因而使所有的利害当事者都可以减少交易费用。

篇7

目前,很多学校的高三政治复习都进入攻坚阶段。基础知识的复习、专项题型的训练以及答题的技能技巧,教师对学生的辅导都比较到位。但在限时训练和模拟考试中,许多学生的主观题得分仍然不令人满意,教师反复讲解的知识点还会有学生频频出错的现象。如何提高主观题解题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的高三政治教学,认为利用“小专题”复习,可以有效突破主观题的解题瓶颈。

1.寻主题。从近三年的高考题及高考模拟题的主观题设问来看,很多设问都是从主题的角度进行的。

案例一:(2014浙江省第一次五校联考25)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然而法制基础目前依然相对薄弱。强政府弱市场是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产权保护不力、商业贿赂、地方债务风险等诸多问题与过度行政干预有关;我国企业每年所订立的经济合同的履约率仅为60%,每年因为诚信缺失,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6000亿。

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针对材料中所述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此题设问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市场调节的优点和局限性、规范市场秩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等。在这些知识点的框架下,根据材料的提示,我们可以寻找到有效的知识点并提出相应对策:

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改变强政府弱市场的现象,释放市场活力;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通过经济、法律等调控手段纠正政府过度干预的行为;

③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防止企业诚信缺失,规范市场秩序。

高中政治四个必修模块的主观题主题有很多。就《经济生活》而言,常考主题有:消费的知识、分配的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投资理财的知识、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知识、劳动的知识、就业的知识、维权的知识、价格的知识、企业经营的知识、国家宏观调控的知识、科学发展观的知识等。

2.组标题。如今的主观题设问中,用单元标题、课标题、框标题以及目标题做设问限定范围的题目越来越多。我们来看一道例题:

案例三:(2014浙江卷40)从再生造纸起家的B集团,遵循国家产业导向,把发展战略重心放到污水污泥处理及相关产业上,十年来投入10多亿资金对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工艺技术和配套设备,破解了污泥干化处置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实现了华丽转身。如今,B集团不仅经济效益良好,而且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得到社会认可。

(2)运用公司经营与发展知识,简述B集团华丽转身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公司经营与发展”是《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第二目的标题。这个知识点主要包括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公司成功经营的主要因素、企业兼并与破产等。结合材料,我们很容易筛选出与这道题有关的知识点——公司成功经营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将材料和知识点有机结合起来,用规范的术语表达出来,一份满意的主观题答案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B集团遵循国家产业导向,把发展战略重心放到污水污泥处理及相关产业上,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了产业转型,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为当地生态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B集团的华丽转身对其他企业转型升级的启示是:要有正确的经营战略;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又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整理常考的各级标题,就《经济生活》而言,这本书的常考标题为生活与消费、多变的价格、多彩的消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生产劳动与经营、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企业与劳动者、企业的经营、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劳动和就业、投资理财的选择、收入与分配、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财政及其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秩序、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等。

利用“小专题”复习时,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整理知识点是前提,落实到位是关键。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讲授,学生记录。事实上,冲刺阶段的复习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从常考小专题的选择,到相关知识点的整理,甚至到参考答案的组织、展示和讲解都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要充当掌舵手就可以。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合作探究中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答题技能技巧的训练,定能使学生在主观题的解题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责任编辑:罗松涛)

我社现有少量《思想政治课教学》2014年合订本,每份定价120元。如需要请直接与杂志社联系订购。

篇8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10-036-01

企业并购在西方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历过四次并购,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又掀起了席卷全球的第五次并购浪潮,我国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由于我国企业并购活动的起步比较晚,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存在盲从的情况,因此并购的失败率较高。实践证明,企业并购活动既能够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又存在着很高的商业风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并购是人类智慧与狡诈无所不用其极的一个地方,动不动就是几亿、几十亿美元的交易,无疑是一场豪华的资本盛宴。在这场盛宴上,所有的觥筹交错,可能都另有阴谋,所有的温情脉脉,也可能暗藏机锋,所有这一切都在提示四个字:认识风险。由此,对于并购风险的认识,特别是财务风险的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简述

一般来说,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筹资决策所带来的风险。筹资渠道选择的不同,筹舞数额多少的差异都必然会引起企业的资本结构发生变化,由此将会产生企业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这里的筹资通常是指举债,因此狭义的财务风险可界定为企业因举债利用财务杠杆而导致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广义的财务风险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因素的影响,财务状况具有的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并购本身就是一项财务活动,并购的成功与否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影响很大,而并购必然涉及资金的筹措。因此,并购财务风险是企业由于并购而涉及的各项财务活动引起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并购方企业为经营融资所应有的偿债能力的控制,或是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

企业并购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三类:经营风险、多付风险和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又称资本风险,指并购方不能及时地以合理的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获得预期所需要的并购资金及多付并购价款的可能性。包括目标企业估价风险、融资方式选择风险和支付方式选择风险,其突出表现是企业并购资金的短缺和融资成本上升。

企业并购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计划决策阶段――交易执行阶段――运营整合阶,各阶段存在不同的财务风险。

在计划决策阶段,并购战略是公司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并购战略又是并购实施的依据,如果并购战略的制定脱离了公司的实际财力而将自身发展定位过高,或者其可行性研究对目标企业的估计过于乐观,都会导致过大的并购规模和错误的投资方向,以至于在并购的实施阶段无力支撑。如果在交易执行阶段又对目标企业的定价过高,或是对与融资和支付设计的不合理,都必然导致收购方债务负担过重,然而过重的债务负担则必然使得运营整合阶段的资金流动出现困难,并最终引发财务风险。

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企业并购计划的可行性分析

企业并购是一种投资行为,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而做出并购决策阶段的可行性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

为了减少企业并购可能产生的风险与损失,并购方在确定并购目标企业前,往往要对目标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进行审慎的调查与评估,发现和了解已知情况以外的其他情况,特别是一些可能限制并购进行的政府行为、政策法规等潜在的风险。

从外部环境看,影响企业经营的主要因素有政治、经济、法律、技术、社会等因素。从内部情况看,要重点分析目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市场前景、市场定位、盈利能力、资本结构等。企业并购的决策必须建立在一整套谨慎的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之上。

(二)加强企业并购执行阶段的筹资风险防范

在筹资过程中,可以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从而分散筹资风险,提高财务融资策略的科学性。应充分考虑影响企业资本结构和未来运营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分析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切忌主观臆断。

企业在筹资过程中首先应根据并购情况合理预测资金的需要量,然后通过对资金成本的计算分析以及各种筹资方式的风险分析,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筹资决策,以降低成本减少风险。

(三)加强企业并购后的风险防范

完成并购后,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偿债风险和经营风险。因此,应调整公司经营业务和重新定制公司发展战略,做好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首先,建立风险预报系统,能够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其次,重新建立目标企业的管理体系,委任得力的经营管理人员对并购后的新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最后,尽快建立起完善的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