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1 09:21:2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校教育教学研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今,新媒体主要指基于互联网平台之上的传播媒介。相对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具备传播速度快、效率高、互动性强等特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仅是和三大传统媒体并行的“第四媒体”,其所具备的“融合”特性更使传媒转型成为了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传媒转型所带来的是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做为新闻从业人员的输出方,高校新闻传播院系运用现有新闻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所培养出来的新闻人才尚不能完全满足媒介融合时代媒体机构的需要。因此,高校新闻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思考新闻教育应该如何适应传媒生态环境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提升授课效率。
微博、微信(双“微”)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发展十分迅猛。都具备社交媒体属性,互动性强,在大学生中普及程度高。双“微”的移动化程度高。二者都有十分成熟的手机客户端,使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方便使用,碎片化时间利用率高。因此,双“微”具备成为高校课堂辅助教学的优势条件。
一、微博平台辅助教学
(一)信息
网络传播学在大多数院校目前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以讲授为主。其中所涉及很多知识点讲起来也比较枯燥乏味,知识也相对比较理论化,学生对于这样的课程兴趣不大,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很多知识点,学生不能完全掌握,是网络传播学教学的主要问题。
微博作为信息平台能够成为网络传播教学的有效补充。教师注册微博账号,让学生进行关注。教师可以在自己的微博上作业,布置预习任务,公布教学进度,考勤情况。学生可以马上通过评论或是私信功能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
(二)进行讨论
教师可以在定期在微博上讨论题,让学生通过评论功能进行讨论。在课下,如果教师在微博上看到有价值的与课程相关的博文,也能第一时间转发,与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这样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有效地进行了互动,同时可以使学生通过讨论对知识点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实践教学工具
微博还可以成为一种实践教学工具。例如,教师在首次课布置微博运营任务,让学生自己尝试运营一个微博。在教学过程中,讲授一定的技巧方法,鼓励学生运用到实践中。
二、微信平台辅助教学
微信是由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集文字、信息、图片和视频于一体的即时交流型社交媒体。其中,微信公众平台基于微信基础之上使得一点对多点的信息推送形式成为现实。微信公众平台注册简单、操作易上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的页面注册,就可完成个人或是企业账号的登录,在微信公众平台中实现对特定信息的自动回复、群发推送或是独立双向交流。这种传播模式非常适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一)可行性分析
首先,微信用户的数量已经超过五亿,其中大部分都是青年人,大学生作为青年人的一部分,他们自然是微信的忠实用户。将微信公众账号在大学课堂上使用有着最为广泛地受众基础。其次,这种平台在使用过程相对比较简单,在网站上进行相应的注册,提供一些个人信息就可以得到一个公众账号。同样,在教学手段更新之后,相应的教学方法将进一步提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升级,将不断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应用模式
1.签到。到课率一直是很多高校较为头疼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要采取一些有效的管理手段。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公众平台,让学生用手机签到的方式完成到课率的检查。
2.设计课堂测验、布置作业。教师可以在PC端先编辑好测验或者作业题目,并可以设置主观题和客观题,根据教学进度和需求在课堂上随时。学生使用手机就能够完成测验和作业。
(三)积极作用
在将公众账号应用到网络传播学的课堂之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也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也进一步提升。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开始不断参与教学,成为网络传播学课堂教学的中心,是现代教学主体转变的一个典型情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学习热情,开始主动分析网络传播学的一些知识点,也可以在微信平台上获得更多的边缘知识,提升了学习兴趣。
其次,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提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新相应的知识结构,其中理论知识没有什么更新的空间,主要还是课本中的实例相对比较老,很多都是十年前的数据,不能满足学生对于现代新闻行业现状的掌握,公众平台可以将教师在网上收集的一些新闻学的最新数据和信息给学生,让他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情况。
最后,新技术的掌握提升学生的就业机会。这种公众账号的掌握是现代新闻专业、企业办公室岗位需要掌握的内容,在网络传播学的课程上运用这种教学手段进一步促使学生熟悉这种工具,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更加熟练地掌握这个技术,提高了就业的机会。
总之,把社交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效果,在网络传播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效地提升现代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 全面质量管理 教研项目 全过程 SHH架构
研究高校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简称教研项目)改革,不仅要研究改革的内容,而且要研究改革的实施过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是确保教研项目质量的根本,是对教研项目管理部门和教研项目负责人双方的约束和监督,这其中包括管理部门对项目的总体建设原则、立项、审批、中期检查、结题、项目研究成果在教学中的推广和运用等所有环节的具体流程,以及经费使用及额度,等等,从而使项目不是为了立项而立项。因此,如何组织教研项目建设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已成为确保教研项目质量的重要保障,加强高校教研项目的质量管理极其必要。
1.目前本校教研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本校从开展教研项目立项工作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积极性,涌现出一大批教改(研究)成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推广应用,促进了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毋庸讳言,部分项目没有真正发挥教研项目为教学实践服务的作用。究其原因,对教研项目的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管理大都停留在简单的中期检查和结题检查层面,导致项目研究过程的随意及结果的低效。过程随意意味着研究行为散漫,或是研究步骤随意更改或是团队配合混乱等。结果的低效表现为研究经费及研究人力的浪费或表现为低质量乃至不符合要求成果的产出。
2.全面质量管理的改革内容
传统质量管理对教育项目的管理已不适合,在我校教研项目的管理中应引入全面质量管理,预创出一条“有特色有质量有竞争力的高校教育教学研究可持续发展之路”,从而使教育教学研究成为培养教师科研能力、更新教师结构、提高教师素质、使学校发展决策科学化、应对挑战的重要途径。具体内容包括下面三方面。
(1)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构建我校教研项目管理的质量保障体系,必须使课题指南设计者、课题论证者、申报立项评审者、课题负责人、日常管理与中期检查者、结题鉴定者、各级评审等重要环节的所有参与人员都树立“质量第一,人人有责”的质量管理观念,使质量管理成为全体成员的内在需求。
(2)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过程(课题指南的设计、项目的论证设计与申报、课题的评审与立项、开题、日常管理与中期检查、鉴定结项、成果评奖、信息公布、成果推广等重要环节)管理要抓住各个环节的衔接和递进,是全员管理的延伸。
(3)全方法、全要素的质量管理。即对影响质量的多种可控因素,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手段进行全要素管理。
3.确立实施方案
高校教研项目的管理应从系统观点出发,构建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保障系统,主要由全面质量管理计划子系统、监控子系统和归档子系统组成。
(1)制订全面质量管理计划
第一项具体工作,就是通过全面质量管理计划的编制、实施和反馈,以全员参与和全过程管理为核心,把与教研项目进展有关的全面业务流程和所有相关人员都纳入全面质量管理的活动中,使全面质量管理的效能达到最大化。对教研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系统,是一个有始有终的回路(如图1),完全按照PDCA循环办事。
图1 全面质量管理形成闭环系统
(2)确立监控模式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是由内及外的监控理念,首先通过调用内部人员的积极性,尽量从源头上杜绝问题,然后才是外部监控。如图2所示,对教研项目的监控分为两层:内控层和外控层,二者结合确保项目研究质量精益求精。
图2 由内及外的教研项目监控模式
(3)形成归档、及时
对教研项目研究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及音像资料等注意归档保存并及时,为教师的进一步学习、研究提供便利,并为指导新一轮的教研项目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4.具体实施
将整个教研项目的开展依托于网络平台,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极大地为管理者、教师提供方便,构建基于SHH架构的教研项目管理系统。SSH(Struts+Spring+Hibernate)可用于开发高质量的网络应用平台,具有良好的功能性和健壮性。经过需求分析,针对本校具体情况,教研项目全面质量管理系统从功能上分为、申报、审核、立项、监督、结题和推广功能;从用户角度分为教师、二级学院、专家和管理部门。
(1)系统功能设计
功能:及时立项通知、立项指南、评审状态、立项结果、跟踪反馈及推广宣传等。
申报功能:立项的教师将申报的项目按要求上传网络进行申报。
审核功能:二级学院、专家和管理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三级审核。
立项功能:确认项目是否立项。
监督功能:设立中期检查及随机检查。
结题功能:专家及管理部门结合结题报告及答辩对项目进行评估,确认项目是否结题。
推广功能:跟踪成果转化,及时归档,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2)用户角色设计
教师角色:可浏览通知、查看往年立项信息、进行在线项目申报、查看项目状态等。
二级学院角色:对本部门教师申报的项目进行初步审核。
专家角色:对部门初审通过的项目,进行二次审核,给出审核结果及建议;对结题材料进行审核,给出审核结果及意见。
管理部门角色:综合各专家的审核结果及建议,给出最终立项、结题结果;跟踪、监督、制定各环节的具体工作。
5.创新之处
(1)管理理念的转变
由目标管理转向过程管理。近年来,高校的教研项目管理通常采用目标管理,即高校教研人员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课题指南或项目委托方的需求,进行项目论证,通过科研管理部门报送主管部门或委托方;项目获得资助后,参与课题承包制,由课题负责人对项目研制过程进行管理;项目完成后,科研管理部门按照项目主管部门或委托方的要求组织科研成果的鉴定结项。在整个教研项目研制过程中,教研管理部门关系的重点是结果而不是任务的执行过程。而对获得项目的竞争日益激烈、鉴定结项对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的新形势,这种管理方式已经显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不适应性。
(2)管理制度的改变
以往的管理制度存在很多不足,例如时常出现同一个人多次申报同一个项目、有些人还有在研的项目但仍然进行申报等现象;对项目的评审只是由上级部门提供的专家组单方面进行审定,对教师不够透明;对项目的监控仅设立中期检查、跟踪监管力度不够等。在新的管理制度上将加大资格审查的力度,借助网络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对申报人的资格进行审查。同时引入观察员制度,在教师中选择一部人参与评审工作中,加大对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评审工作的监督力度。另外,除了保留中期检查外,多设置一些检查点,让项目的进展情况在网络系统中透明化,随时可以接受检查。
(3)管理体制的强化
弥补现有体制的不足,例如:按照传统方式,教研团队的组成往往是以学科、教研室为基础的“固态”形成方式,这种方式团队成员之间固然熟悉,但是由于知识结构单一,导致交叉学科的融合思维不足,甚至由于同事之间的竞争关系,交流往往受限。通过教研项目资源库,教师可以就其自身研究领域查询校内该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可主动与前人交流,避免课题的重复申报,同时便于教师之间就某一问题达成共识,促进精品教研团队的形成。同教研团队的自主形成类似,通过教研项目资源库中的专家库,动态地遴选针对某一领域课题的专家组,更好地完成项目设定,使评审工作更公平、公正、合理地进行,保证评审机构的确立,等等。
(4)运行机制的完善
在常规的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管理的基础上,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鉴定工作,加大推广和应用研究成果。
6.结语
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界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科学管理方法,将其基本理念引入高校教研项目的管理上是一种新的尝试。采用SHH框架开发的教研项目管理系统实现对相关数据进行网络化动态管理,为教研项目的管理工作提供科学而准确可靠的信息,提高教研项目管理工作的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决策的准确性,从而实现教研项目管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
参考文献:
[1]陈华杰.全面质量管理思维下的高校科研项目质量管理[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23(2):121-125.
[2]郭根山.高校社科项目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几点思考[J].人才与教育,2006(12):174-177.
[3]安玉红,孙茜.加强过程管理提高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质量[J].社科纵横,2009,24(1):143-144.
[4]魏欣亚,张武军,徐宁.高校科研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1):152-154.
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高校
教育教学重要性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因此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必须从培养应用型人才出发,使高校学生既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从而更加适应社会生产需要,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最终使我国成为人力资源强国。
应用型人才对实现充分就业具有决定性作用,大学生在理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还能够通过实践学会专业技术操作技能,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尽快地适应岗位工作需要,并且依托自身具有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还可以继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不但能够为更好地完成岗位工作,而且还可以技术创新,可见这样的应用型人才是符合市场人才需要的。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需要以市场为先导,以提高人才质量为重点,将原来精英式教育教学模式向大众化进行普及,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增长知识和才干,这与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致的。
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高校
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
(一)狠抓专业知识理论教育教学工作
专业知识理论学习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前提条件,高校学生如何不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即便操作能够再强,也是不可能成为应用型人才的,因此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始终要围绕着满足高校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这一中心任务来抓,高校教师要不断丰富和完善专业知识理论教学内容,在教育教学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消化和吸收,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科学合理的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以理论教学的基础性和应用性为出发点,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发展要求,整合更新专业知识内容,逐步构建出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完整的、系统的知识理论教学体系。
(二)积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高校教育教学要始终围绕着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核心展开工作,在狠抓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下,还要积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建立实训基地、实训中心、校企联合、产学研一体等形式,让高校学生能够动手实际操作,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应用型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应当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为主线,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进行构建,尽最大可能的开展学生的实验、实习、实训等教育实践活动,从而提升高校学生技术操作能力。
(三)认真强化素质教育
应用型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高校教育教学要立足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要认真强化素质教育,使高校学生在学会做人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理论和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上有用武之地,高校教育教学要从培养学生思想和行为入手,帮助学生确定自己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好的道德感、责任心、身心素质和意志品质,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高校学生只有拥有较高的素质,才能实现就业,成为社会急需的人才。
关键词 高校 学科建设 教学工作
1学科建设内涵及发展
学科包含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首先,学科是人类知识体系的基本单元, 将知识体系中具有内在联系和相同表现形式与运动规律的各个集合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学科,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研究;其次,学科又是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组织元素,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元素。高校教学体系、科研归属一般按学科元素来建构,专业技术人员按其专业方向归属于相应学科领域,以归属学科的建制形式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学科的建制既是学科的一部分,也是高校的一部分,两者相结合构成高等教育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学科建设任务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其一,学科建设作为人类文明知识体系的基本单元,必须立足发展知识生产力,合理配置各类资源,科学组织推进发展,在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方面取得高水平成果。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认知领域在不断深化,知识的创造日新月异,不仅仅知识总量不断增加,知识结构体系的分化、整合和创新也在不断更新,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涌现。作为知识体系基本单元的学科也在发展、变化。其二,学科建设作为现代大学基本元素,必须立足于专业设置、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等领域的改革创新,体现学科发展内在要求,能动地促进学科水平提高和新兴学科的创建。近年来,在知识经济推动下,由于设立了灵活的、综合的跨学科研究组织,从而促进了新的学科的产生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进行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特别是学科组织体制的改革,以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学科建设就是围绕发展知识生产力、提高学科水平、创新学科发展开展的一系列基础性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学术队伍、教学和研究设备、资金投入、后勤服务设施等硬件,也包括学科发展方向、领导观念、组织管理体制、激励机制、运行环境等软件,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就是这两个方面的完美集成。对高校来说,学科是学校发挥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基本平台,学科水平是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主要体现。
2学科建设与教学工作的关系
现代大学的使命和根本任务之一是人才的培养。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最不可或缺的基本途径。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与教学工作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学科发展水平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知识体系基础和学术水平基础,教学质量(包含了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高校教学建设工程本身也就是学科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建设要服务于教学,有利于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也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工作与科研机构学科建设工作的重要区别与最大特点。
高等学校本科生教学是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是人才培养的起点和基础;研究生教育是专业纵深教育和研究能力教育,是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结合点。研究生教育的教学建设显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科教学则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主要体现为学科建设的教育学应用。高等学校的教学涉及许多方面,如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培养模式、专业划分与设置、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队伍以及教学评价等。教学建设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这其中的许多方面也是学科建设的范围和内容。对于学科建设与教学及教学建设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2.1专业设置及其建设与学科建设是密不可分的
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专业设置,一般是以学科为依托,根据社会劳动分工的需要,按特定门类进行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即专业设置的划分是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的,是与社会劳动分工相适应的。专业是学科及其分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结合点或交叉点。
专业的划分和设置,一般是按照学科的层次分级或者按行业甚至产品划分的。早期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口径偏窄,培养的人才专业性强但适应性差、发展后劲相对欠缺,也相应地制约了学科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在专业设置和划分上拓宽了领域和口径,拓展了学科范围,有利于宽口径厚基础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有利于学术队伍和师资队伍的优化组织和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源共享和资源效能发挥,也有利于学科建设发展。
2.2教学工作的具体推进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科、职业与专业之间在教学上的联系是以课程为桥梁的,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课程的设置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知识基础与知识结构,应根据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规格确定课程结构,应以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组合课程,同时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教学内容是通过课程体现的,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体系和教材是教学工作的具体推进,同时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一方面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本身是学科建设的内容,一流的课程和一流的教材是重要的学科建设科研成果;另一方面要用学科建设最前沿科研成果构建教学内容体系,更新教学内容,编写教材,设置学科前沿性选修课或讲座,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3教学改革及教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
教学改革和包括教学研究在内的教育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学学科以及与教育教学相关学科本身是学科建设重要组成,高校必须重视和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这也是学科建设任务和内容,不能只重学术研究而忽视教学研究。有条件的高校应成立高等教育研究所,推进三方面任务:一是将教育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学校实际,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提出新的教育理念,而且针对性地提出推动学校改革和发展方案,成为学校发展的智库;二是要主动配合教学部门,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开展教学改革试点,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促进教学水平提高;三是要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乃至国际上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没有一流的教育科学研究,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教育理念,也就难以建设一流的大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人文教育;优化整合
高校人文教育过程,是以多种教育途径与方式,使大学生通过学习与体悟,获得系统的人文知识,将人文知识内化为自身应具有的人文精神,更将人文精神外化表现为人文修养的教育过程形式。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文教育教学资源需求量日益增长,虽然高校人文教育正在不断推进,但是现有这类资源的投入仍然有限。然而,即使在有限资源投入的状况下,资源配置利用方面也存在着众多不合理的现象,诸如高校人文教育结构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彼此脱节、资源利用与转化率低下、资源共享平台未发挥重要功能、众多有用资源未能充分利用、已利用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或浪费严重,等等。那么,怎样才能改变当前人文教育教学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探索一条高校人文教育教学资源优化整合的有效途径,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针对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拟从五个方面对高校人文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方式提出策略及建议。
一、构建高水平、重实践的教育课程体系
人文教育教学资源使用的主要场合是课堂教学活动,高校内部挖潜时应争取开辟多条资源渠道以拓展学生对人文知识与实践的兴趣,扫清各类资源相互融通中存在的障碍,引导学生对人文内涵自觉体悟与理解,以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内核,构建形成高水平、重实践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这类人文教育课程需要包含理论课及实践课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求人文教育课程教学的形式与内容体现多样化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历史文化传统教育、国学教育对学生人文导向的作用;开展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二、构建多层次及协作式的教育资源体系
人文教育教学资源品类繁多,边界不清晰,多数人未曾真正对其有所认识或理解,必须正本清源,在能够区分不同资源的前提下对人文教育教学资源情况进行归纳,充分调动资源之间相互融通与互补,促使人文教育教学资源顺畅的流动。同时,为满足不同层次人文教育的发展需要,应该对当前教育资源体系加以科学规划,建立多层次及协作式的教育资源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高校自主办学、社会积极参与等多种力量相互渗透、彼此影响的办学格局,体现不同层次的资源整合特色,努力实现人文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提升人文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离不开具体的传授者——教师。应重视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选拔与培养,通过多种途径或形式,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提升高校人文教育师资队伍水平,培养一批在该领域有杰出表现的骨干教师。建立起高校师资人才流动机制,促使师资队伍合理有序流动,充分利用社会上学有专长的人才,以兼职、聘用方式加入高校教师队伍,通过合作形式让教师参与其他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人文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功能与作用。
四、加强区域内各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合作
高校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牵头制订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意见,促成相同区域内高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建立不同类型或层次的高校合作组织,推进区域内高校教师、教学设施、科研设备及教育资源的共享,最大限度地整合区域内优质人文教育教学资源,形成整体品牌效应,提高区域内各高校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地位,扩大它们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成果产出能力。在达到良好收益之后,可以由区域合作共同引导向区际合作共享发展,形成更大范围的教育特色和教育品牌,推动高校人文教育的特色化发展。
五、建立高校人文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平台
推行多种形式的教育资源交流活动,充分利用政府、高校、社会、研究机构的研发或人才优势,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在当前形势下,高校要积极创新思维,不断拓宽合作办学和资源共享领域,提升共享质量。积极探索建设共享平台的新途径、新方式及新方法,丰富共享资源内涵,提升平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各类高校不同学科、专业的特长优势,争取实现多学科交叉资源整合,加强人文教育教学资源特色建设,同时也要加强对现有教育资源科学规范的管理,挖掘内部潜能,提高利用效率,提升办学效益。
基金项目:
许昌学院2011年度教学研究课题“高校人文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的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2011012。
参考文献:
[1]熊伟.河南省高校人文教育教学资源利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2(8).
[2]樊浩.“人文素质”的教育形态及其知识生态[J].教学研究,2005(8).
[3]马莉.河南省高校教育资源整合问题对策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1(9).
作者简介:
关键词: 教学 科研 大学生人才培养
现代化大学建设既需要一流的教学质量,又需要一流的科研水平。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协同发展,是建设现代化大学的重要工作之一。
2012年,国家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科协同创新的新思路,进一步加强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融合。坚持教科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方略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科学研究人才、立足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虽然教科相协同发展的思路在一些高校已经实行,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对于占有很大比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如何将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有待深入研究。
一、高校教学与科研互促的现状及问题
作为高校两个重要的工作职能,教学与科研既相对独立,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密不可分。教学和科研是高校两个最基本职能,是影响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目前高校科教存在脱节现象。
一方面,高校教学方式保持在教师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听讲、完成作业的灌输式教育,只要学生考试达到一定的积分就可以顺利毕业。这种模式下的教育导致学生缺乏主动实践和创新的机会,有的学生到完成学业的时候都没有弄清楚科学研究是什么,更谈不上具备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
另一方面,在体制激励下,部分高校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科学研究,并取得丰富的成果,但没有将其应用于教学,为教学服务。评价科研成果的指标除了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外,是否为教学带来新的生命力是重要的评判标准之一。
二、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教学与科研互动
教学是科研的基础,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一定的专业知识、培养基本的科研素质,获得基本的科研技能,才能更好地进行研究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说,科研是教学成果的转化,只有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创新,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在大学生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知识研究性及应用性,而不仅是知识的灌输。因此,合理设置研究性前沿课程,根据需要合理调整课程结构,处理好课程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增设一些科学研究型及创新性课程。
同时,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是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过程,尤其创新能力培养更重要,更能增强学生创新积极性及学习主动性。
2.科研反哺教学
教师需要转变大学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提高学习消化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科研融入教学过程,将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促进教学内容更新,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
将科研过程中积累的丰富案例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把实验室里面的仪器设备作为教学原型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和演练,特别对于理解较困难的理论性专业知识会更容易吸收,充分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达到课堂互动的作用,同时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
另外,将科研研究过程中的试验引入教学过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能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同时,可以将科学研究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创新性新理论引入课堂,填补教学内容新理论的空白,为解决难题提供一条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冯鑫,李川.教学研究型高校教学与科研相协同的人才培养研究[J].科技信息,2014,15:003.
[2]杨慧.协同创新,以科技体制改革推动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J].理论界,2014,2:159-160.
[3]余建潮.构建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5(5):53-55.
关键词: 研究型教学模式 创新型人才 高校英语教师 职业发展
2004年,新的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对广大高校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师不仅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应注重学习专业知识,了解相关理论,培养科研意识。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建立研究型英语教学模式提高自身专业化发展水平,从而促进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Freeman(1989)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不断做出决策的过程,决策的制定主要基于4个要素。它们分别是: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s)、意识(awareness)和态度(attitude)。他认为除了知识和技能之外,态度和意识是教学中最根本的中心,只能通过“发展”的方式完成才行,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反思。
吴一安(2005)认为:“新的培养模式要在正确教育观和教学理念引导下,注重外语学科教学能力的培养,并在培养过程中引入促进教师学习发展的机制。”周燕(2002)确定在培训大学教师中应该优先解决更新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改变教育模式的问题。在英语教学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也显得尤其重要。目前我国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情况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外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英语教师职业本身蕴含着对教育教学研究的意义,教师应当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研究型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以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
目前的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以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而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中,无论问题的选择、活动的开展,还是问题的解答,都需要英语教师的参与,但这种参与并不要求教师仅仅充当知识的传授者,而要充当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英语辩论会、案例教学法、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途径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型教学不仅需要学生查阅、收集和整理大量的信息,还需要教师具备更广博的知识,随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种要求是对英语教师的巨大挑战,也会提高英语教师个人从教水平和专业素质。
研究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以大学英语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种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将学习、研究、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在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体现始于问题、基于发现、凸显创造性特色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讲思路、讲方法、讲要点,而把具体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必须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每次课后,用心设计课后作业,比如可以围绕教材主题设计一些较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具有一种主体性的认知、表达、操作和创造能力。如在涉及某课课文中的文化背景时,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角度进行研究,广泛搜集资料,然后上交研究报告或课堂宣读,这些方式既把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又有助于同学互相学习,互为补充,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加深了对某一问题的认识。需要注意的是,任务下达之后,老师应给予具体指导,如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类似的论文,指导如何获取所需信息等,然后指导学生设计整个过程:如谁、如何进行收集、获取、整理、分析信息,直至最后写出调查报告。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课文具体话题让学生辩论,先把同学分成两组,要求他们收集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辩论,还可以采用创设情境,问题驱动等多样化的形式。在研究型教学中,教师的职能将由“教”转变为“导”。课堂教学方面,应由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启发互动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鼓励质疑批判和发表独立见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课外教学方面,通过实施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或参与教师课题等形式,将教学与科研真正结合起来,让学生接触学科前沿。通过亲身实践,扩大知识视野,获得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基本训练和研究技能。研究型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不限于书本、课堂,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调整内容和结构。教师在教学中要增加知识含量,拓宽知识面,介绍学术界的研究动态,启发学生积极研究思考。
大学英语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现、提升英语教师自我内在素质是关键。但是,教师素质不是自动生成的,它需要通过一定的策略来培养和造就。教师只有做到在教中研、研中教,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才能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为此,教师应转变传统角色,使自己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研究性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引领者,通过设计适合的教学方案,创设问题情境,营造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发表意见,让学生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提倡课内外学习相结合,做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榜样,并提供适时的指导等。外语教师可通过阅读有关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新书和学术期刊,写学术论文,进行反思性教学或教师相互听课,合作上课,交换教学日记,参加教学研讨活动、研讨班和学术会议等。这些方式在外语教师整个职业发展方面发挥着更加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现需要学生查阅、收集和整理大量的信息,以前由于条件的限制,信息来源较少,即使能找到一些材料,也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而且信息不够新。现在,由于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全面、丰富的资源保障。网络资源不仅量大,而且时效性强。在网络上可以阅读最新原版英文学术文章,接触到最新的研究材料。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研究型教学不仅必要还完全可行。
开展研究型教学能够培养英语教师先进的教育观念,把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学理念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同时,开展研究性教学,能够培养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的教师,能够善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专业理论指导下针对问题进行研究,把握一般规律,并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求得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在教育实践锻炼中提高,而且,它又是教育实践得以向更高形式发展的条件,两者相辅相成。另外,通过推广研究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广大英语教师意识到他们的教学工作能够促进职业发展,从而具有较高的寻求职业发展的兴趣、愿望和积极性,意识到自身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Lange, D. E. A Blueprint for Teacher Development [A]. In Richards Jack, C. & David, Nunan (Eds).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245-268.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19-344.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1-7.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5.
[5]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6]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和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关键词】绿色化学教育 高校 化学教学 现状 未来趋势
1990年以来,伴随着自然科学的突破进步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化学学科的发展及其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不仅满足并且大大促进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但是,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化学学科也一直为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日益激烈的矛盾所困扰。人口激增、资源消耗过快、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加剧,这些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此背景下,“绿色化学”应运而生,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和我国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绿色化学成为人们从源头防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损的重要选择。因而绿色化学成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前沿学科。当前,绿色化学教育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快速发展,亟需审视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探测未来发展的途径趋势,进而全面掌握高校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图景全貌,积极引导绿色化学教育在高校教学中更好地发展进步。
1 绿色化学理念及绿色化学教育
1.1绿色化学理念
绿色化学无疑是当今全球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前沿对象之一。绿色化学属于物理学、生物学、信息学、材料学等与化学学科交叉研究的产物,反映了当今时代社会发展最迫切的深层次需求。绿色化学是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来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有害的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和副产物的新兴科学。其目的是最高效率地利用资源和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并系统化地改造和重塑化学科学。
1.2绿色化学教育
绿色化学教育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化学科学和绿色化学的发展,各个科研单位尤其是高校在其科学、教学等体系中将绿色化学学科化、自主化、独立化的结果。绿色化学教育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化学学科的长足进步,而且提升了高校教育体系的整体进步。目前,围绕绿色化学教育这一课题已经衍生出大量的课程体系、研究问题等,并且产生了大量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2 绿色化学教育在高校教学中的现状
1991年,美国最早提出“发展绿色化学”的口号。并且在随后的1996年美国化学协会就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并成立了绿色化学协会。同一时期,欧洲国家也呼吁加快可持续发展化学工业的研究。在1998年瓦纳教授写作了《绿色化学的理论与实践》,书中详细介绍了绿色化学的概念内涵、原则意义、指标体系以及发展进程等,后来成为高校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经典。1999年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出版了《绿色化学》期刊,这标志着绿色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式确立。之后,美国的Scranton大学在环境化学学科中设立绿色化学课题,并于21世纪初将绿色化学独立为一门大学课程。美国的Oregon大学则把绿色化学理论与实践确定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澳大利亚 Monash大学在2000年设立绿色化学研究中心,并将绿色化学作为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同时开始招收绿色化学研究的博士研究生。
绿色化学在我国高校中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早在1995年“绿色化学与技术”就已经成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的研究课题。1996年,“工业产业化中的绿色化学与技术”会议召开,与会学者就绿色化学的理论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1997年,朱清时等院士发起的香山科学会议就是以“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科学的挑战---绿色化学”为主题,正式打开了中国绿色化学研究的大门。2006年中期,中国化学学会绿色化学专业研究会正式成立。1995年年底,清华大学化学学院的曾庭英教授等人出版了“绿色化学工艺”课程设计,提出应该在高校中设立绿色化学课程。随后中国科技大学于1996年年中独立开设了面对化学专业研究生的绿色化学课程。几年内其他一些高校如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等也开设了绿色化学课程。
3 高校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未来趋势
高校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方兴未艾,面对未来日益提升的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需求,必须提升绿色化学教育的层次水平。综观各国的先进理念与措施,发现绿色化学教育在未来发展的一些趋势。
3.1绿色化学课程的设置
对于高校化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应该将绿色化学确定为必修课目,要求这些学生能够比较全面深入地掌握绿色化学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操作,成为未来绿色化学研究发展的潜在推动者。对于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将绿色化学确立为公共选修课,使其了解绿色化学的科学思想、发展现状、前沿成果以及未来趋势。
3.2提升高校师生的绿色化学认知
高校师生尤其是化学科研人员,应该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将绿色化学理念贯穿于教学研究中去。将绿色化学的新知识、新理论、新发现等在高校师生中普及宣传,促进绿色化学理论与实践的进步。
3.3绿色化学教材的编写
首先,编写以普及绿色化学知识、宣传绿色化学理念为主的教材。其次,科学设计专业教材编写的内容体系,加快专业教材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左兴才.高校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策略[J].菏泽学院学报,2007,29(5).
[2]王恩举.漫谈绿色绿色化学[J].大学化学,2002(4).
[3]余天华,吴静澜.绿色化学在高校化学教育中的教学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28).
[4]范彩玲,李迎.在大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探索[J].天中学刊,2006.
[5]徐汉生.绿色化学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