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风险控制措施8篇

时间:2023-08-31 09:21:2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风险控制措施,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风险控制措施

篇1

【关键词】设计质量;风险控制

1、质量风险的内涵

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是损益发生的可能性,一般是指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后果的危害性。

质量风险控制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是指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对风险的识别、衡量、控制以及评价的过程。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产品从最初的研究、生产、市场销售一直到最终从市场消失的全部过程。

2、设计质量风险的识别

设计质量是设计院的立足之本、生存之本。影响设计质量的因素很多,导致设计质量风险的风险源很多,主要分以下四种:

(1)违反建设程序的风险

违反建设程序的风险主要类型有:未经规划批准进行深入设计、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进行施工图审查的情况下甲方以进度为理由要求设计院出图、未得到有效的地质勘察报告即出图等。实际工作中大家多多少少都碰到过类似情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生存,设计院为此委曲求全的情况并不鲜见。违反建设程序,导致设计准备不足,质量难以保障,严重的会导致政府处罚、影响设计资质。

(2)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风险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风险,其中重点是强制性条文的违规风险。国家指定的施工图审查机构重点审查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如果违反强制性条文,设计院将面临政府相关部门的处罚。除此之外,在国家一些导向性政策方面,导致甲方增加成本的,甲方往往会要求设计院不予考虑,规避法律法规。典型的如中水、雨水回收利用、太阳能利用等,甲方往往会要求设计院忽略。如果施工图审查严格,无法通过,则会导致设计返工。

(3)设计错误和疏漏导致的风险

设计错误和疏漏导致的风险,如结构计算错误、无地勘报告或者地勘报告有误、其他计算错误、制图错误、设备材料选用错误等,容易引起工程纠纷,严重的导致工程设计质量事故。

(4)设计深度不足和设计水平不高导致的经营风险

主要表现在由于设计质量不高和深度不足引起甲方不满,导致工程设计收费延迟或拒绝付款,带来经营风险。各设计院都面临 “常见病”屡禁不止、业主投诉多、意见大等等设计质量问题,设计院即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在任务急、进度紧、人情味足的背景下,质量出问题难以避免。

3、设计质量风险控制措施

设计质量风险控制措施,重点在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等三个方面进行控制。这是很多设计院都采取的基本措施,但实际情况是落实到位的不多。建立相应措施,确保设计过程质量可控,需要细化控制措施,责任落实到人。

建立事前控制措施,防范违反建设程序和法律法规的风险。

建立事中控制措施,对设计过程程序进行检查,强化设计人员质量意识,减少设计错漏碰缺,降低设计质量风险。

建立事后控制措施,对设计成品文件进行检查,杜绝对外提交文件违反强制性条文情况的出现,并对施工图设计质量进行评价。

4、建立事前控制措施

事前控制,是在设计策划阶段进行控制,包括投标过程的规范、设计合同的评审、设计策划(包括人员策划、进度策划和质量策划)的科学性,设计原则编制的完整性等。其中,设计合同的评审和设计原则编制完整性是重点。

(1)设计合同的评审,是控制设计质量风险的首要环节。应制定设计合同编制质量指导意见,对设计合同中有关设计资料、设计范围、设计接口等环节进行指导,确保设计合同中关于设计过程及成果提供的全面、完整,规避相应的质量风险,避免后期产生纠纷;

(2)设计原则的编制水平,是体现设计团队在设计项目质量把握能力的重要依据。设计原则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包括方案事先指导意见书、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原则、施工图阶段的统一技术措施等。初步设计原则的编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是统一设计思想、明确设计深度和范围、落实建设法规政策的重要环节,也是控制项目投资的重要依据。适时编制施工图阶段统一技术措施公用部分的样本,指导施工图设计流程,用以检查施工图设计的完整性,设计输入的合法性等。

5、建立事中控制措施

事中控制,也就是过程控制。对工程设计过程中建立过程控制程序,在过程中消灭问题,是普遍的设计管理原则。前文提到的设计合同评审、设计原则的编制,都是设计过程的一部分,可以归纳到设计策划过程中。

过程控制中,重点是设计基础资料和设计协作资料的过程控制,如建筑专业的平行作业、其他下行专业设计协作资料、甲方提供的设计基础资料等。其中,建筑专业平行作业图应在各专业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下发,应建立平行作业会签程序,确保平行作业得到本专业审校人员及各专业负责人的认可,避免建筑平行作业的反复修改而导致设计进度不能正常进行,设计质量也难以得到控制。下行专业提供的专业设计协作资料,同样也应履行会签手续,并由项目负责人签字认可。

6、建立事后控制措施

事后控制,重点是对施工图成品文件的质量进行控制,控制要点包括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质量评价、建设程序的符合性审查、设计服务满意度调查等。

(1)技术主管部门应对所有项目施工图实施强制性条文内审,防控相应的质量风险。对于强条内审发现的违反强制性条文,采用市场机制进行处罚。

(2)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质量评价,是质量信息的统计过程,也是领导评价设计团队能力、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的重要依据。

(3)建设程序的符合性审查,参照国家施工图审查管理办法进行。对于条件不完善的施工图项目,如果必须出图,需要有设计紧急放行和处置办法,控制质量风险。

(4)设计服务满意度调查是用以了解项目施工过程中设计服务满意度的情况,了解项目设计团队在施工期间服务质量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7、落实个人质量负责制

篇2

关键词:石油化工;安全生产;风险控制

石油化工是以石油为原料生产化学产品的化学工业,安全生产时石油化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关系到国计民生,而在现实石油化工成产中,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意识薄弱,没有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要求,石油化工企业在化学药品开发、煤矿开采等方面发生的风险事故较多,给国家和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加强石油化工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显得尤为必要。

1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概述

石油化工属于高危行业,发生安全事故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严明的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控制生产流程,规范操作,可将风险发生率降到最低。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控制:第一,人的安全可靠性。对于生产过程每一个环节,工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规范操作,保证自身安全;第二,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设备是石油化工顺利生产的重要决定因素,因而需要时刻保证生产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第三;环境的安全可靠性。保障设备、人员所处环境的安全性,避免因环境因素引发安全事故;第四;制定合理的生产管理制度,纪律严明,避免因管理不当而引发安全事故。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是指企业根据风险评价报表,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从而将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1]。一般风险控制措施包含两个方面:第一,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即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做好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第二,控制故事损失扩大的措施,即在事故发生以后,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挽救措施,将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从而降低损失。

2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措施

2.1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措施内容

第一,采用先进工程技术手段实现安全生产,控制生产风险。工程技术措施是解决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优化方案,主要通过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来控制安全生产中的风险因素。例如,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易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可采用防火工程、消防技术等先进技术措施,做好风险控制管理,从而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第二,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人为因素在石油化工安全生产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安全管理,制定标准设备管理制度、员工行为准则和岗位职责制度,实现一体化的管理,从而提高化工生产安全性;第三;提高操作人员的综合能力。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是影响石油化工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企业需要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和职业道德素质,以此降低安全生产风险。例如,企业可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讲座、讲坛等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优秀石油化工生产人员的工作事迹,以此对企业员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员工的责任心;第四,加强个体防护措施管理。

2.2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安全生产控制措施是将风险程度作为参考依据,风险程度一般分为轻度风险、中度风险、重度风险。在制定控制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到控制措施的可操作性、可行性、安全性和合理性。针对轻度风险,风险控制措施为:保持石油化工生产现状,检查生产设备,找出风险原因和解决方案,并作好记录;针对中度风险,一般根据风险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而控制风险;针对重度风险,首先要整理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清单,清单中需要包含风险名称、风险现状、风险级别、责任部门和相应的风险改进措施。同时,还要制定包含风险名称、改进目标、改进指标、改进投入资金、实施时间和负责部门等条例的风险控制方案,严格按照风险控制方案执行风险控制措施,保证责任到人,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控制措施落实到位以后,还需要由该项目的负责人对实施结果进行审核评定,主要审核指标包括技术措施完成进度、完成质量和资金投入等,确保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到位。

2.3风险信息更新

石油化工生产工艺繁多复杂,生产过程存在易燃、易腐、易爆炸以及有毒性等风险,易引发安全事故,因而企业要及时更新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信息,以便做好防控风险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率。例如,企业每年定时对常规化工生产活动进行一次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2],主要审核过去的风险评价是否完善、是否全面包含企业生产各个环节以及相应的风险措施是否有效、是否需要扩充等,进行必要完善后制成风险评价报告。针对非常规性、作业复杂、危险性较大的生产活动,在每一次开工前就需要对生产活动进行风险评价工作,确保生产设备安全可用、生产环境适宜等,并将其制成可行性报告上报给上级领导,得到审批后才可作业。

3结语

石油化工属于高危行业,也关系到国计民生,因而加强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是十分必要的。企业可以从采用工程技术措施、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高操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加强个体防护管理等方面来提高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控制。针对轻度风险、中度风险、重度风险等不同风险级别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并定时进行风险信息更新活动,以此降低企业化工生产风险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高楠,刘伟,郗特等.石化行业安全与环境风险控制浅论[J].中国化工贸易,2015,23(28):52-52.

篇3

关键词: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风险控制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业、化工业等一些与危险化学品有关的行业也快速发展,危险化学品的用量也有了很大的增加。同时运输量的也不断增加,公路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危险品运输事故也随之增加。危险化学品具有有易燃易爆、毒性、腐蚀性等特点,具有不稳定的特殊理化性质,因此其事故远不同于一般的运输事故,其具有风险更大,危害后果更严重的特点,由危险货物引发的爆炸、火灾、中毒、泄露等事故,发生后很容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高额财产损失、水源及土壤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公路运输危险货物的相关问题是当今企业及社会普遍关注亟待解决的难题。今年11月底,《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下发,其中对于具体的运输环节也做了强调和相关的工作布置。为了更加有效的对公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可能的风险加以控制,以确保运输安全,本文分别从人员、机器、环境及管理四个方面对相关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1作业人员风险控制

为了避免由于人的误操作导致事故发生,必须强化驾驶人员安全意识,要把安全放到第一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驾驶车辆,让其时刻铭记自己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勇于承担起个人小家庭及企业大家庭的责任。1.1加强技术培训,提高驾驶技能驾驶员是油品运输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其操作水平的高低和应急反应处置能力决定事故发生的概率,企业必须从加强驾驶员驾驶技能和紧急情况下应急处置方法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降低行车风险。1.2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企业相关领导层应加强本行业从业人员交通法规学习和培训,强化相关知识、应急预案、以往事故特点等的学习,有效改善司机和押运人员安全防范意识,自觉践行“安全比天大”的信念行车。1.3增设相关考试,提高从业门槛政府主管部门增设该行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培训和考试,提高从业门滥,经培训考试分数达到及格分数线才可以从事该高危险行业的相关工作,从根本上提高相关作业人员的全员素质。1.4合理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加强员工情绪疏导工作,保证良好工作心态,积极的情绪往往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更加有效,最终的结果也更加令人满意。1.5严格把控驾驶作业时长,防止疲劳导致事故驾驶员应当在凌晨2时至6时将车停靠在服务区进行休息,避免夜间行车;中午应适当休息1小时,避免产生困倦;单人一次性开车作业时间应控制在4个小时以内,长途运输应配备2名驾驶员轮换驾驶。

2车辆及设备的风险控制

符合标准的运输车辆、装卸设施装备等都是保证安全作业的必备条件,也是重要因素。随着时间增长,运输车辆、设备等都会出现老化现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必须对其进行有效控制,避免事故发生。作业车辆及设施上与安全紧密相关的装置、附件都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要求。按照《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防静电装置,排气管装隔热装置,灭火器等防护措施都必须按规定进行配备。驾驶员对自己驾驶车辆的状况相对最了解,因此对车辆的检查也更加重要。一方面驾驶员应对车辆做好日常检查,即出车之前自我检查,确保不带病出车,同时检查车辆的基本情况(例如:对罐口阀门的紧固程度、车胎胎压、接地带的情况进行查验);行驶途中检查,保证出现故障及时排除;车辆归队后检查,确保车辆健康,不留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应按照车辆设备技术要求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确保车辆各个部件的正常工作;最后应该定期检测车辆等作业设备,使汽车等作业设备的相关技术要求始终保持在一级标准。

3气象因素及道路设施的风险控制

3.1气象风险

降低由于气象因素带来的风险,主要建立在对运输途中天气情况的掌握的基础上,在车辆出发前做好相应预案,根据最新气象预报,及时安排车辆调度,做好提前防范,确保运输安全。通过天气预报可以有效预知各地区天气情况,在出车之前,如果行驶区域天气状况不好,可取消相关的运输任务;如果运输车辆处在运输途中,遇到了突发天气状况,可选择相关的避险方式进行避险,例如降低行车速度、确保安全行车距离、安全地带停车等待、服务区避险休息等方法。3.2道路因素3.2.1运输道路选择,确保行车安全为了尽可能保证危险货物安全送达目的地,选择同行道路时应选择路况较好的道路进行通行,最好为高速公路,最差为四级公路。3.2.2运输线路勘察,制定风险防控方案新增运输路线时,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必须对道路情况进行实地勘察,重点是运输路线状况、地理环境等,还要考虑路段的交通标识情况、是否有禁行限制等因素。结合此路段之前发生的相关事故案例及实地勘察情况,对通行路段进行风险识别,制作有风险标记的地图和控制措施卡片,分发驾驶人员。

4管理因素的风险控制

篇4

1概述

220kV变电站的主变通常采用并列运行方式[1~5],在正常运行方式下,单台主变故障时,负荷将通过母线联络开关自动转移至另一台主变,保证不损失负荷,提高供电的可靠性。然而,在大负荷期间,部分220kV变电站的主变负载较重,主变负载率超过70%,在此情况下,一旦单台主变故障跳闸,全站负荷由单台主变承担,将导致运行主变负载率超过140%,出现严重过载情况,可能造成运行主变迅速损坏并引发连锁故障,导致变电站全停事件的发生。因此,在大负荷情况下,针对重载的220kV并列运行主变,有必要采取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

2并列运行主变风险控制

2.1220kV主变负载能力根据220kV主变的运行能力参数,结合主变运行的实际经验,220kV主变短时过载能力按照额定容量的1.3倍考虑,即允许220kV主变短时间内承担额定容量1.3倍的负荷。2.2变电站分类针对220kV并列运行主变的特点,提出针对性的主变N-1风险控制措施,将220kV变电站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具备主变保护定值调整功能,可以实现主变高压侧纯过流后备保护联切110kV母联开关功能的220kV变电站。(2)主变保护装置不具备延时切除110kV母联开关功能的变电站。(3)站内有三台主变并列运行的变电站。(4)站内110kV母线有电厂上网线路的变电站。2.3风险控制方案针对上述四类220kV变电站,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2.3.1保护联切母联开关第一类变电站采用主变高压侧纯过流后备保护联切110kV母联开关的方式,单台主变故障跳闸情况下,运行主变负载电流超过1.3倍时延时20s切除110kV母联开关,将运行主变的负载率控制在允许范围。延时20s是一般保护的最长整定时间,可有效降低该保护误动作的可能性。该方案无需新增回路,不需增加出口压板,可通过保护定值切区实现快速转换,是优先推荐方案。2.3.2110kV母线分裂运行第二类变电站采用110kV母线分裂运行方式,单台主变故障情况下直接损失所带负荷,但不会造成运行主变过载而发生连锁故障,相当于通过牺牲供电可靠性来提高主变应对连锁故障的能力。2.3.3负荷批量控制第三类变电站内有三台主变运行,两台主变在同一母线,如果同一母线上两台主变中的一台主变故障,此时联切母联开关或分母运行仍可能造成同一母线上的另一台运行主变过载。故对于此类变电站,既不能采取保护调整方式,也不能采取分母运行方式,只能通过负荷批量切除控制方式。一旦单台主变故障,需迅速采取拉闸限电措施,批量切除变电站所带下级负荷,将运行主变的负载率限制在安全范围内。2.3.4综合控制方式第四类变电站内110kV母线存在电厂上网线路,需结合发电厂运行情况,采取综合控制方式。在电厂正常发电情况下,采用保护联切母联开关方式或母线分裂运行方式都可能导致电厂上网母线形成孤网运行的情况,此时只能采用负荷批量控制方式,在单台主变故障情况下采取紧急拉闸限电措施。在电厂停机情况下,如果电厂上网线路为双回并列运行线路,应首先将电厂上网线路解除并列运行,然后通过保护联切母联开关或母线分裂运行方式来应对主变N-1风险。

3可行性

在主变高压侧新增一段不带复压的纯过流保护,按照主变过负载能力1.3倍整定,可有效实现控制运行主变负载率的目的。该方案具有以下优点:①无需外加回路,仅需要对定值进行相应调整;②没有增加出口压板,不会对现有的主变检修期间安全措施造成影响;③投退灵活,由于220kV主变为双套保护,整定可以轮停保护或切区实现,可以由调度员根据负荷变化情况灵活投退,不需要停一次设备。然而,该方案也存在适用性的问题,由于本方案需要单独使用主变高后备中未使用的一段复压过流或者限时速断段,由于部分厂家较老的装置中没有此功能,所以本方法只能用于保护装置具备此功能的变电站。对于不具备保护调整功能的变电站,采用110kV母线分裂运行方式同样能有效应对主变N-1后运行主变严重过载风险。110kV母线分裂运行时,需要注意母线负荷的分配调整,让两台220kV主变的负载率尽量平衡。

4总结

220kV变电站通常采用主变并列运行方式,大负荷期间,单台主变故障将非常容易导致运行主变严重过载,进而引发连锁故障。本文提出的方案包括主变高压侧纯过流后备保护联切110kV母联开关的方式、110kV母线分裂运行方式、负荷批量切除控制方式等,能够有效应对主变N-1后运行主变严重过载风险,避免出现主变损坏事故和变电站全停事故。

参考文献

[1]赵西国.变电站多主变并列运行经济性探讨[J].通讯世界,2016,4:173~174.

[2]付柳笛,房正良,徐挺,等.苏州电网主变并列运行经济性分析[J].江西科学,2010,1:89~92.

[3]孙正华,孙宇华.浅谈多台直接并列的双卷主变经济运行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1:88~89.

[4]黄丽娟,邓海鹰,左江林,等.变压器并列运行问题分析[J].广西电力,2015,3:36~38.

篇5

关键词:合同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作为盈利性的经济组织,企业的经营活动是通过一系列合同建立、履行来体现的。合同不仅仅是企业开展对外经营活动的重要联系纽带,同时也是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因此,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之中合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企业的合同管理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的人与机构也很多,在企业合同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风险。企业的合同风险种类多样,面对这些风险需要采取积极合理的措施来尽可能的避免合同风险带来的损失,而这也是企业合同管理的核心工作内容[1]。

一、企业合同管理中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企业进行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其风险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上:

(一)合同主体风险

我国法律之中,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主体资格要求也不一样,对很多行业的企业来讲,除了需要获得营业执照之外,没有其他特殊的规定。但是对于药品、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航空航天等行业来讲,不仅仅是需要取得营业执照,还需要在获得营业执照之前获得相应的批准证书或者是资质证书。同时,这些企业只能够在批准证书或者是资质证书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经营活动。合同签订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合同主体合格,如果不合格那么就会使得合同无效或者是被撤销,企业就会因此而受到经济上的损失。

(二)合同程序风险

我国法律之中,对于某些类型的合同有着较为严格的审批程序,如果是没有经过批准或者是办理审批手续的合同,同样不具备法律效力。例如对于中外合资企业就必须要经过主管部门的批准才能够生效;如果是建筑工程合同就必须要办理了规划审批并且获得了规划许可证等才具备有法律效力。而如果是没有办理批准或者是审批手续,那么就会使得合同无效或者是被撤销,要想使得合同生效就必须要办理相应的手续。还有些合同还会因为受到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罚而额外的多消耗一些费用。

(三)合同内容风险

合同的内容主要是由合同条款与附属文件这两个部分所组成。其中合同条款主要包括了合同当事人的名称或者是姓名、住所、数量、质量、违约责任等各项内容,附属文件之中的内容则主要是包括了双方所约定的各种图、表、文字等多种资料。合同的内容必须要完备,如果不完备,那么就可能都会因为某些条款没有约定或者是约定不明确而导致双方出现分歧,进而导致对合同的履行造成影响。同时,合同条款之间还必须要彼此一致,在合同之中各项条款相互之间不能出现矛盾与逻辑错误,否则也会影响到合同的顺利履行。

(四)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

当合同生效之后,双方当事人都必须要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对合同中所规定的义务进行履行。但是在履行的过程之中会容易因为各种想不到的意外因素对合同的正常履行带来影响,有的时候也需要对合同进行一定的修改或者是变更。如果没有经过双方协商而擅自修改或者变更合同内容,也会导致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带来损失。

二、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风险控制措施

(一)充分了解《合同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合同法》从定义、合同订立的基本原则、形式、生效、无效以及合同相关内容等方面都进行了较为系统详细的规定。此外,在我国就合同关系的法律规定不仅仅是只有《合同法》,此外还有其他的法律、法规等。在对外签订合同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充分的了解,才可以避免出现合同无效的情况,规避损失[2]。

(二)签订合同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对方当事人的各种资信情况

在正式签约之前必须要充分了解对方当是事人的各种情况,例如要求对方提供当年年检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授权委托书、生产许可证等各种相关的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同时如果是设计等队伍,还需要对方提供相应的资质等级证书。企业合同管理部门经办人需要对上述证件的复印件进行留存备查。如果是巨大的合同,有必要派专门的人去进行实地调查,对当事人的资信情况进行充分地了解,包括了对方的商誉、技术设备、管理水平、财务状况以及人员构成等多个方面。

(三)合同签订过程中防范合同风险的方法

首先,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对合同中的各项条款的拟定与审查,这是有效规避合同风险的核心环节。通常情况下,在实际的交易活动中,合同由签订双方一起协商共同起草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很多时候都是乙方提供预先拟好的文本,再由另一方来进行审核补充。如果是乙方自拟合同,那么就可以避免合同条款中的陷阱。而如果是另一方来拟定,那么就必须要对合同的条款进行认真的审核。要争做到用词准确、约定明确、表达清楚,不存在歧义,决不能出现含混不清或者是模棱两可的情况。在涉及到对我方不利的条款,必须要据理力争,要求对方变更。

(四)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防范对策

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必须要尽可能的减少合同变故,减少风险。为此,需要做好以下的几个方面:首先,需要在履行的过程中树立起良好的证据意识,合同管理部门必须要收集并保存各种资料,并及时掌握合同履行情况,为后期发生合同纠纷时提供更有力的证据。其次,如果出现了合同变更或者是疑问,必须要及时签订变更协议。另外无论是变更协议还是补充协议都必须要采用书面的形式,不能够以口头约定作为协议存在。一旦签订合同就必须要认真履行合同。同时,合同管理人员需要熟知合同中的内容信息,尽可能的确保可以利用合同中的内容来保证自身的合法权益[3]。

(五)打造完善的合同管理系统,实现合同管理信息化

在过去,企业之中很多都采用手工管理合同的方式,因为所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较多,所以费时又费力,并且在在归档、合同执行进度、预警机制等方面效率不高,存在很大的管理漏洞,容易出现风险。合同管理系统有效地弥补了手工管理合同的不足,提高了合同管理的效率。通过系统实现对合同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即从预算到合同付款的全流程管理。通过完善的合同管理系统规范合同执行,实现业务单位、财务、法务联合管控,通过实时监控,规避公司违约风险。为了有效规避合同风险,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打造专门的合同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对合同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该系统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完善的历史数据库,为进一步提升公司财务管理水平打下扎实基础。在系统中还具备有项目谈判启用日志管理功能,合同物资交付、发票的全流程跟踪功能,并能够规范合同执行、进行实时监控。提升合同管理的自动化,同时还提升合同相关的会计帐务处理。这些功能的实现有效地规范了合同管理流程,规避了合同风险。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使得合同管理风险防控在企业的管理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虽然近年来,各个企业在合同管理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有效的预防了各种风险的发生,但是也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改进,而合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运行无疑为企业合同管理与风险防控提供了巨大的支持,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此外,合同管理系统还需要与其他的一些措施一起配合才可以更好的发挥出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向国.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识别与防范[D].吉林大学,2014.

[2]任静.论我国中小企业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及其应对[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

篇6

近年来,随着企业法制意识的增强,对合同管理越来越重视,为了防止因为合同问题而导致纠纷,企业加大了对合同管理中风险控制的重视。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合同管理中的风险逐步暴露出来,强化对风险的识别,可以更好的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有效提升合同管理的质量,为合同发挥出作用奠定良好的保障。在文中主要就企业合同管理中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分析,以期强化企业合同管理的风险控制。

关键词:

合同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作为盈利性的经济组织,企业的经营活动是通过一系列合同建立、履行来体现的。合同不仅仅是企业开展对外经营活动的重要联系纽带,同时也是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因此,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之中合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企业的合同管理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的人与机构也很多,在企业合同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风险。企业的合同风险种类多样,面对这些风险需要采取积极合理的措施来尽可能的避免合同风险带来的损失,而这也是企业合同管理的核心工作内容[1]。

一、企业合同管理中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企业进行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其风险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上:

(一)合同主体风险

我国法律之中,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主体资格要求也不一样,对很多行业的企业来讲,除了需要获得营业执照之外,没有其他特殊的规定。但是对于药品、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航空航天等行业来讲,不仅仅是需要取得营业执照,还需要在获得营业执照之前获得相应的批准证书或者是资质证书。同时,这些企业只能够在批准证书或者是资质证书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经营活动。合同签订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合同主体合格,如果不合格那么就会使得合同无效或者是被撤销,企业就会因此而受到经济上的损失。

(二)合同程序风险

我国法律之中,对于某些类型的合同有着较为严格的审批程序,如果是没有经过批准或者是办理审批手续的合同,同样不具备法律效力。例如对于中外合资企业就必须要经过主管部门的批准才能够生效;如果是建筑工程合同就必须要办理了规划审批并且获得了规划许可证等才具备有法律效力。而如果是没有办理批准或者是审批手续,那么就会使得合同无效或者是被撤销,要想使得合同生效就必须要办理相应的手续。还有些合同还会因为受到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罚而额外的多消耗一些费用。

(三)合同内容风险

合同的内容主要是由合同条款与附属文件这两个部分所组成。其中合同条款主要包括了合同当事人的名称或者是姓名、住所、数量、质量、违约责任等各项内容,附属文件之中的内容则主要是包括了双方所约定的各种图、表、文字等多种资料。合同的内容必须要完备,如果不完备,那么就可能都会因为某些条款没有约定或者是约定不明确而导致双方出现分歧,进而导致对合同的履行造成影响。同时,合同条款之间还必须要彼此一致,在合同之中各项条款相互之间不能出现矛盾与逻辑错误,否则也会影响到合同的顺利履行。

(四)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

当合同生效之后,双方当事人都必须要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对合同中所规定的义务进行履行。但是在履行的过程之中会容易因为各种想不到的意外因素对合同的正常履行带来影响,有的时候也需要对合同进行一定的修改或者是变更。如果没有经过双方协商而擅自修改或者变更合同内容,也会导致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带来损失。

二、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风险控制措施

(一)充分了解《合同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合同法》从定义、合同订立的基本原则、形式、生效、无效以及合同相关内容等方面都进行了较为系统详细的规定。此外,在我国就合同关系的法律规定不仅仅是只有《合同法》,此外还有其他的法律、法规等。在对外签订合同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充分的了解,才可以避免出现合同无效的情况,规避损失[2]。

(二)签订合同之前,需要充分了解

对方当事人的各种资信情况在正式签约之前必须要充分了解对方当是事人的各种情况,例如要求对方提供当年年检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授权委托书、生产许可证等各种相关的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同时如果是设计等队伍,还需要对方提供相应的资质等级证书。企业合同管理部门经办人需要对上述证件的复印件进行留存备查。如果是巨大的合同,有必要派专门的人去进行实地调查,对当事人的资信情况进行充分地了解,包括了对方的商誉、技术设备、管理水平、财务状况以及人员构成等多个方面。

(三)合同签订过程中防范合同风险的方法

首先,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对合同中的各项条款的拟定与审查,这是有效规避合同风险的核心环节。通常情况下,在实际的交易活动中,合同由签订双方一起协商共同起草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很多时候都是乙方提供预先拟好的文本,再由另一方来进行审核补充。如果是乙方自拟合同,那么就可以避免合同条款中的陷阱。而如果是另一方来拟定,那么就必须要对合同的条款进行认真的审核。要争做到用词准确、约定明确、表达清楚,不存在歧义,决不能出现含混不清或者是模棱两可的情况。在涉及到对我方不利的条款,必须要据理力争,要求对方变更。

(四)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防范对策

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必须要尽可能的减少合同变故,减少风险。为此,需要做好以下的几个方面:首先,需要在履行的过程中树立起良好的证据意识,合同管理部门必须要收集并保存各种资料,并及时掌握合同履行情况,为后期发生合同纠纷时提供更有力的证据。其次,如果出现了合同变更或者是疑问,必须要及时签订变更协议。另外无论是变更协议还是补充协议都必须要采用书面的形式,不能够以口头约定作为协议存在。一旦签订合同就必须要认真履行合同。同时,合同管理人员需要熟知合同中的内容信息,尽可能的确保可以利用合同中的内容来保证自身的合法权益[3]。

(四)打造完善的合同管理系统,实现合同管理信息化

在过去,企业之中很多都采用手工管理合同的方式,因为所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较多,所以费时又费力,并且在在归档、合同执行进度、预警机制等方面效率不高,存在很大的管理漏洞,容易出现风险。合同管理系统有效地弥补了手工管理合同的不足,提高了合同管理的效率。通过系统实现对合同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即从预算到合同付款的全流程管理。通过完善的合同管理系统规范合同执行,实现业务单位、财务、法务联合管控,通过实时监控,规避公司违约风险。为了有效规避合同风险,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打造专门的合同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对合同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该系统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完善的历史数据库,为进一步提升公司财务管理水平打下扎实基础。在系统中还具备有项目谈判启用日志管理功能,合同物资交付、发票的全流程跟踪功能,并能够规范合同执行、进行实时监控。提升合同管理的自动化,同时还提升合同相关的会计帐务处理。这些功能的实现有效地规范了合同管理流程,规避了合同风险。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使得合同管理风险防控在企业的管理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虽然近年来,各个企业在合同管理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有效的预防了各种风险的发生,但是也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改进,而合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运行无疑为企业合同管理与风险防控提供了巨大的支持,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此外,合同管理系统还需要与其他的一些措施一起配合才可以更好的发挥出效果。财

参考文献:

[1]徐向国.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识别与防范[D].吉林大学,2014.

[2]任静.论我国中小企业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及其应对[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

篇7

(一)通过领导实际重视程度的提高来实现管理控制体系的形成

在医院资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管理的自主和框架控制体系,进而保障资产的使用、管理以及财务等相关部门在责任以及目标上的明确,同时还能够实现各个管理部门在权利、义务以及责任等的明确划分。需要发挥职能管理部门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负责人的选择上需要更加关注其是否具有非常强的责任意识,进而为不同的科室以及部门进行账目的详细化,通过职能的不断明确与完善,为工作效率的提高提供重要的保障;还需要设置专门人员来进行资产卡片的管理,进行资产的领用以及资产的维修都需要有专人进行监督签字,并且进行资产的定期性盘点与账目的核对,并且在工作人员发生工作变动时也能够进行工作的及时移交。

(二)通过管理环节控制点的明确来实现控制措施的配备

在进行药品以及耗材等存货的管理上,需要不断地规范其验收的实际程序与方法,通过专用的验收表格制定来实现专业人才的验收工作,并且验收人员也需要在表格上签字,进而为其实际的数量、技术规格以及质量等方面提供重要的保障,同时还需要验收的表格与发票同时入账,进而保证其一致性,同时验收人也需要对验收入库的实际货品负责;医院还需要不断地建立和健全存货的保管制度,通过责任人的明确来实现存货的定期性的检查,同时还需要更加重视日常的管理性工作,严格制止未经正规授权的人来进行货物的接触;医院还需要实现在存货的发出以及领用审批权限上的控制,对于价值比价中的物品以及具有危险性的物品需要进行额外的授权,而药房以及相关的器械部门也需要经过审批之后才能够进行货物的发出;医院还需要根据其采购的间隔时期以及实际的库存来实现药品材料等相关消耗计划的综合考虑,这样为保持最佳的货存状态提供重要保障;医院还需要更加详细地记录存货的实际入库、库存以及出库的情况,进而保证存货的记录能够与实际的库存相一致,同时还能够保障其与相关的财会部门以及存货的管理部门来进行及时的核对。对于药品器械以及相关价值比较低、容易消耗的物品,需要管理部门根据货物的品种来进行账目的详细设置,同时还需要重视总账的更新与管理;医院还需要更加注重存货的盘点以及清查的制度建设,通过周期性的盘点和盘点流程的规范化等来实现存货在数量上的核查,同时在进行盘点和清查的工作过程中,需要保证财务人员对整个盘点的工作进行监督。

(三)增加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控制,实现其工作效率的保障

医院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对固定资产在管理目录上的设置,根据实际的资产情况来进行资产卡片的记录,同时还需要实现各项会计信息方面的详细记录,如果实际的手工管理过于繁琐,就可以引进条形码的管理软件,通过整个医院的条形码固定资产的管理来实现相似或者相同物品在辨认难度上的降低,为固定资产的实际清查提供便利;医院相关设备的管理部门需要重视固定资产的实际维护以及维修的工作,为其正常的使用提供重要的保障;对于大型仪器设备的实际操作,由于其价值比较大,因此操作人员必须持有上岗证,避免出现由于技术操作上的失误而导致的设备损坏;通过固定资产上的清查和盘点制度的建立来实现工作效率的保障。此外,还需要不断地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方面的报废制度和实际的工作流程,进而保证其固定资产的处理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据国有资产相关管理规定,实现报批手续的不断完善,最终保证整个医院的各项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

二、结语

篇8

电力调度工作人员对电力业务不熟悉的话会导致电力在输送过程中出现问题,例如:送电延迟、调度时命令下达错误等。出现这种问题都会给电力调度带来安全风险,严重了还会导致电力事故的发生。从中可以看出电力调度人员严重缺乏安全意识。有一些电力工作人员在交接工作方面缺乏安全意识,还有一些电力调度工作人员缺少学习新知识的意识,现在是高科技社会,无论是从事什么行业都要提高自身的能力与时俱进,电力调度工作者更是要与时俱进,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才能保证我国电网系统不断发展和正常运行。

2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风险

2.1调度运行时的安全风险

由于电力系统本身就存在缺陷,例如:电力工程施工不当或是电力系统中垃圾信息遮挡了真实信息都会给电力带来安全风险。老旧的电力设备影响了电力的运行速度给电力调度造成安全隐患。由于现在电网系统的运行模式仍然是双通道模式和单通道模式,这种电力运行模式根本满足不了人们对用电的需求,因此说这种模式对电网系统通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甚至有的时候遇到了通道修复的难题,直接影响到电网的正常运行。其次就是现在使用的备用电源都是UPS提供的,但是现在又没有对备用电源的维护措施,因此电力设备的运行环境是没有任何保障的,这种情况对电力设备有着非常严重的安全风险。

2.2电力调度在管理上的安全风险

由于电力设备和新的管理模式的运用,电力调度在管理模式上也发生了变化。设备模式的变动都会对电网系统的安全造成一定的风险。对于没人看管的变电站都是运检人员用远程进行运行维护的,但是运维人员忽略了现场管理,没有及时的进行数据备份更没有对突发事件进行演练,只是用技术设备代替了变电站的管理模式,这样就会遮掩了电网系统出现的问题。再加上电网系统的技术水平低,编写出来的电力运行内容很简略。这种情况都会给电力调度工作带来安全风险。

3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的控制措施

3.1大力开展电力调度人员的培训工作

无论是哪种企业的管理都是对人力方面的管理,因此说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管理也是人力方面的管理。这就要求电力调度部门的领导一定要改变观念。需要建立一支观念先进的电力调度队伍,千万不要在电力调度安全控制工作上出现观念上的松懈、行为上的松懈、管理不当、电力调度规章制度无法落实等问题的再次发生。最后对电力调度人员要重点培训,必须要加大培训力度,可以通过邀请专业的人士来进行对其培训、开展专题讲座和知识竞争等形式对电力调度人员进行培训。要求电力调度人员一定要掌握新的知识和更高的专业技能,能快速的适应自动化电力调度的新环境,并且能够进行熟练的操作。对于突发的事情要学生随机应变,能够快速的解决故障。因此为了使我国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建立一支有着高素质和专业技能过硬的电力调度人才,并且提高电力调度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

3.2加大电力调度系统技术改造

电力调度在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必须要及时的找到问题的原因,并找到相应的处理措施,及时的消除安全风险。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改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缺点,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不断的进行改造,使新技术越来越成熟。对于采购这方面也要引起高度的注意,负责采购的人员一定选择技术到位质量过关的产品,对于质量不过关的产品一律不用。其次还要对电力设备进行巡检,在巡检过程中如果发现了问题一定要及时的上报并实施处理对策。对于服务器这种重要的装置,电力调度人员一定要进行数据的备份,避免数据丢失以后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还有更新威胁性大的设备能够有效的防止电力设备出现问题。电力调度过程中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的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有利于保证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

3.3利用合理的规章制度控制风险

电力调度人员除了掌握先进技术和熟练地操作技能还有建立规章制度。对每一个部门都要有严格的制度,让电力调度人员各司其职,从而有利于更好的约束自己。然后在现场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监督,一旦发现了安全隐患要及时的解决。用规章制度对电力调度人员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还能完善关于电力调度运行值班的规章制度,利用规章制度必须要去除调度人员习惯性违规等现象。要求电力调度工作者对每一项调度工作的操作都要进行仔细的分析,从而能够做好预防措施。对于危险点要制定出相应的控制对策,认真做好电力调度的安全防范工作。从而有效的提高电网系统的安全系数。

4结束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