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文化创意行业发展8篇

时间:2023-08-31 09:21:2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文化创意行业发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化创意行业发展

篇1

我国也在探索政府政策与市场机制协同的作用方式,但与国外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原有的产业基础和市场基础比较薄弱,从而在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更大程度上必须通过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的直接投入加以扶持,特别是直接介入文化创意园区、街区等集聚区的建设与运营管理。

产业及其园区发展方向、发展模式的定位乃至发展动力的来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地方政府政策效应。从现实来看,近些年,基于这种推动模式的中国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确实实现了跨越式迈进,但人们也已注意到基于这种外在推动模式可能导致动力不可持续性、扩张发展盲目性和运行机制低效性等问题。

从园区建设转向园区运营

集聚或集群化发展大致可归为两种基本模式:一是市场机制作用下各类经济主体自发集聚形成的产业群落,二是地方政府主导下通过园区建设形成的文化创意类产业园区,后者是当今中国各地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模式。

一些文化创意产业先行发展地区的地方政府,在政策导向的着眼点上已经在推进从园区建设向园区资源的整合、质量和功效的提升、市场化运营组织的培育等方面的转化,并且对园区运营机制模式的优化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创新,这种创新和探索的成效已初步显现,涌现了一批典型的园区运营模式。如北京“尚8模式”、上海“德必模式”、深圳的“灵狮模式”等。

从单一产业振兴转向融合发展

我国发达地区在先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上,已经在超越以往单一文化创意产业功能的认识,进一步强化创意经济时代融合发展理念,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作为地区创新驱动的重要抓手和经济发展的推进引擎,以此促进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篇2

关键词:非遗;文化传承;创新研究;校企合作

广东是我国四大制鞋基地之一,位居沿海发达城市,地理位置的优越,省外、海外品牌纷纷入粤,使广东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鞋都和鞋业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有“中国十双鞋,广东有其五”“全球十双鞋,广东有其三”之称。在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有广东鞋的踪迹。但无须讳言的是,广东自主品牌及产品的研究及创新工作做得相对有限。近些年来,广东制鞋行业正奋起直追,着力加快品牌发展。要发展,就要有创新,要创新就要有新的技术和艺术灌入其中。非遗创新,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聚焦非遗与时尚融合之美,推动非遗活化传承、价值转化的过程。作为时尚之都的广州,助力文化产业新发展是当下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省级非遗工作站申报工作,其中服装服饰工作站落户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广东省非遗工作站(服装服饰工作站)应运而生,将深度整合时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通过非遗文化赋能,优化提升全产业链,促进跨界合作,形成多业态、跨区域影响力,推动湾区时尚产业融合发展。制鞋行业作为服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品牌建设及产品创新等方面有重大突破。

1价值所在,引领国潮

1.1应用价值

要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融合,以文化产业为载体,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改造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方式,提升广东制鞋在中国乃至世界制鞋行业中的主导地位。使我国制鞋行业一改往日低端、廉价的加工状况,能够健康、飞速的发展,在这种情形下,以传统文化催生经济转型发展,在弘扬传统文化上具有很好的现实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近几年,随着我国在传统文化的大力推广下,国潮品牌应运而生。其设计理念将本国文化、元素添加在设计中从而形成。广东制鞋紧抓社会发展命脉,经过多年发展和培育,现已形成非常完善的皮革、制鞋产业链。据中国市场调研在线的中国女鞋市场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17年)显示,虽然我国制鞋行业受欧美市场受金融海啸影响进口数量下降,而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日益旺盛,所以在未来的十年里,中国制鞋市场仍将呈现迅猛上升的趋势。而广东,作为我国制鞋行业引导国内潮流的重要基地,接受最新国际流行讯息以及时尚元素的重要城市,企业对设计水平的发展非常重视,品牌建设更是行业转型、产业升级的重要发展趋势。产品升级、品牌转型、发扬传统文化,无疑未当今鞋类设计师提供了很好的设计灵感,产品遵循在不同品类或风格的鞋产品当中,融入中国元素,既展示出新时代鞋靴个性的一面,又发扬我国传统文化。

1.2学术价值

目前在全球经济与文化一体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已经融入各行各业。广东制鞋产业链以达到全国领先的生产制造水平,年产品出口总值远超越其他生产制造国家,如印度、越南、巴西等国。而在设计与文化引领方面,国外一线大牌仍处于主导地位,中国制鞋业没有形成属于本国独特的文化创意,加之当前本土鞋类优秀设计人才紧缺,中国鞋类设计环节较国际一线品牌有明显欠缺。如何打破设计环节,打造属于中国的鞋类世界品牌,广东制鞋行业的转型与升级是发展必然趋势。提高整体制鞋产业链,向全球制鞋产业链上游迈进,是广东制鞋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品牌建设、产品研发设计是目前广东制鞋企业迫切需要加强培育的方面。随着新时代文化创意全球发展的步伐,呈现以传统文化为主导,以产品创新创意为主要导向的发展现状。本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创新精神”的宗旨,以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传统制鞋行业转型升级,对广东制鞋行业的资源整合、技术创新、文化素质提升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非遗文化传承下广东地区制鞋行业设计目的、开发方向与工艺技术等问题,行业、企业以及高等教育制鞋专业进行研究探讨,有利于转变当今制鞋行业“模仿”设计现状,努力推动和发展广东制鞋行业产业升级,企业转型。同时,依据企业、社会需求,对高等教育鞋类专业提供行业需求,从而提高专业教师综合素质、教学质量,有利于高职、本科等鞋类设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好的培养适合新时代企业需求的高级专业人才。

2行业快速发展,引导新型人才

制鞋行业属于工业密集型产业,而中国在全球制鞋行业中一直处于生产大国、出口大国和消费大国,其鞋类产量、出口产量和消费产量分别接近全球的60%、70%和20%。中国鞋业的发展,可以说为全球鞋业消费市场提供了来源稳定的产品供给,与此同时,中国鞋业发展的外溢效应,为周边国家依托中国鞋业强大的供应链从而实现鞋业快速崛起,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但中国鞋业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其自主品牌及产品的研究及创新工作做得相对有限。基于此种原因,借助文化创意的全球化兴起,越来越多的原创品牌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兴起,而要独特,就要创新,要发展中国制鞋行业,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将两者紧密结合,提升广东制鞋业的同时,提升全民文化素质水平,创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就要了解鞋靴,了解鞋的各个构造以及从鞋类演变的历史开始。要发展就要创新,无论是从工艺技术创新,还是造型设计创新,只有根植我国传统文化,汲取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精华,才能彰显中国鞋靴设计师的人文情怀,并由此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鞋靴品牌文化产物。目前,国内对于鞋靴文化的整体发展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研究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的学者,以及研究纺织服装学的学者对此都有一些研究成果,例如:《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鞋履艺术在现代鞋靴设计教学的应用研究》温州大学,刘阳,硕士论文,2018年;《论鞋靴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运用》温州大学,顾任飞,中国皮革,2013年06期;《继承传统文化与鞋类时尚创新》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彭艳艳,西部皮革,2011年21期。但专门研究非遗文化并应用到鞋靴产品当中的机构、学者或企业还相对较少。在企业方面,设计师具有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社会使命,是一切文化作品的创造者。只有顺应时展,不断通过新品理念、产品质量、产品特色、产品服务等方面提升品牌产品价值,这就要求鞋类设计师既要有丰富的鞋产品技术设计能力,又要掌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审美,同时,鞋类产品必须符合当下时代的审美产物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处理好技术与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与现代科技等之间的关系,设计出代表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潮品牌产品,向社会展示创意转型成果。在院校人才培养方面,随着市场整合、消费者需求的提升,使得制鞋行业从早期的培训机构上升到中专层次的《皮革制品设计专业》、高职层次的《鞋靴与工艺设计方向》等,以及本科层次的《皮革专业》、《鞋靴与皮具设计方向》,至现今《鞋屡设计》研究生方向等。教学层次不断提高,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逐步细化,涉及鞋靴工艺制作、鞋靴款式设计、鞋靴样板设计等分门别类的进行高等教育教学。依据不同层次鞋类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从技能型专门人才到设计类创新型高级人才,通过院校理论教育,让学生掌握该层次教育教学过程中基本理论知识,基本素养,加强非遗文化知识,以及在鞋靴设计当中给予创新,为根除中国鞋靴设计的一味模仿、抄袭现象提供有力依据,为高校鞋类专业及制鞋企业培养具有强烈民族意识,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新一代鞋类设计人才,给予有益意见。

3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赴新时代

企业发展是高校教育的风向标。近年来,职业性院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提高院校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增强高校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企业参与教育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多方位合作办学等模式。如:企业管培生合作、学生就业合作、订单式培养、冠名班合作、名师工作坊等。培养了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劳动者。对于广东制鞋而言,早期的样板师已退出时尚设计舞台,成为幕后支撑的主力军,而鞋靴设计师更多为年轻、潮流的90后、00后,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汲取时尚新理念,将制鞋行业引领国潮达到创新设计新高地。

4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也是一个国家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在研究和传承前人文化的同时,我们看到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然而即便如此,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遗资源受到很大的冲击。很多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因此,在加强保护非遗工作的同时,各行各业也将非遗文化资源、文化传承引入行业建设当中,力争通过自己行业向中国乃至世界展现我国特有的文化底蕴。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广东制鞋行业着手,挖掘并深入中国非遗文化特色,结合院校人陪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努力推动或发展广东省乃至中国制鞋行业的发展里程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凤华.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形成命运共同体[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

[2]高鸿.企业举办和参与是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

[3]覃大立.传统手工艺自主创新之我见[J].新美术.2012(03).[4]徐燕琳.广东传统非物质文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08).

[5]郑士林,张冬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与高校素质教育对接路径新探———以广东行政职业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8.

篇3

在全球经济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国兴起。相对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正在探索本土化发展的运作模式。自2009年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对文化创意产业各项扶持政策,逐步实现理性发展,真正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经济的发展。

但是,有些地方为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迎合国家政策,在对文化创意产业还不是完全理解时,就开始非理性投入、盲目打造产业园区,大量的跟风和盲目复制导致很多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不能落地,无法顺利打造产业链和产业经济。比如,几年前,各地跟风打造动漫产业园、建造影视基地,导致资源浪费,投入无产出。而在2011年10月前,在文交所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稳步发展方向和规律时,各地区城市又跟着速建文交所。最近,很多城市又开始复制香港“大黄鸭”,诸如此类不成熟和不理性现象,对产业升级改造势必造成恶劣影响。

其实,文化创意产业是内容产业,内容决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生命力。文化创意产业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唯一性,二是不可复制性,三是可持续发展性。在打造文化创意产业时,不具备这三要素就会导致失败。文化创意产业是将文化元素通过文、史、哲、艺、技五大要素同时运用和融合的新的结构体,是通过文化创意人才的天分、思维、素养、内涵与想法而转变成为“产业”的过程。

目前实现理性发展还需要完成两个目标。一是将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理论和发展战略进行全面普及,特别是在我国二线、三线地区城市,加大对分管文化产业方面的文化部门、从事文化产业方面人群、准备向文化产业转型的企业家等的培训和引导,使其能够区分和了解文化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二是普遍培养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和核心领导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核心是文化创意人才的发展,在文化经济大发展的快车下,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创意人才是跨界融合的复合型人才,不仅是在自己专业知识技能上的体现,更重要的是文、史、哲综合素养的内涵培养和提高。普及文化创意产业势在必行,需要鼓励各教育平台机构开展人才的培养。

文化创意产业需要理性发展,这是我国更好、更快地进行经济转型,实现文化经济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必要条件,更是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必然趋势。只有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齐肩并进的良性循环发展,才能让我们的文化走出去,实现中国梦,打造文化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篇4

本文在阐述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和特征以及广告设计的概念和发展现状与规律的基础上,论述了广告设计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结合的作用和意义。指出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而广告设计作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先行者,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要善于把广告设计和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主线来振兴中国的经济,以经济大发展来带动广告设计的向前发展。

【关键词】 广告设计;文化创意;文化产业;先行者

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浪潮在全球范围方兴未艾,它正成长为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支柱产业和综合竞争力因素之一,是世界创新型发展大趋势之一。研究如何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来提升中国综合竞争实力具有重大意义。而广告设计,正以不可估量的速度迅速的渗透进人们的生活。那么,如何把广告设计与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也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和广告设计的概念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那些源自个人的创造性、技能及智慧,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统属创意产业。包括出版、音乐、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和广播、软件、互动休闲游戏软件、广告、建筑、设计、艺术品和古董交易市场、手工艺品及时装设计在内的多种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并不是一个新创的产业,而是在传统产业中注入了知识产权、技术创新、文化理念的元素,以创意为卖点的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

所谓广告设计是指从创意到制作的这个中间过程。广告设计是广告的主题、创意、语言文字、形象、衬托等五个要素构成的组合安排。广告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广告来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 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

任何一种文化创意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但创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依靠人的灵感和想象力,借助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它主要具备以下特征:首先,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知识性特征。文化创意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是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文化创意产业与信息技术、传播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呈现出高知识性、智能化的特征。其次,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特征。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文化创意产品价值中,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的产品和服务。第三,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强融合性。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它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为发展新兴产业及其相关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文化创意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辐射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三、广告设计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律

设计作为审美性和功能性相结合的介质,不仅要高于生活,更要反映生活,融入到生活中去。而广告设计作为庞大的设计体系中的一部分,也必须融入到生活中去。在设计这个大的环境和大的趋势下,广告设计也被要求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革新,对人们的精神生活起到重要作用。广告设计不再像昨天那样被严格的要求必须具备商业性了。在广告设计中,作品的功能性被掩盖在审美性的外衣下。人们越来越多的要求广告能够有创意,能够具备一定的美学意义,而不是简单的把信息传达给广告受众,而观众也越来越反感没有内涵和美的广告。作为商业色彩非常隆重的广告设计,如果不能吸引受众的眼球,那么,只能说这样的广告作品是失败的。现在生活中,只是单纯的因为美而被欣赏的广告设计作品越来越多。新的广告设计形态已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设计师通过这种新的广告设计形态与他的受众进行交流,不仅是功能性的交流,也可以是纯粹的对美的欣赏。

广告设计的发展必须符合社会文化背景。广告设计亦是文化的设计,而不仅仅是画面和声音的组合。设计要吸引人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广告设计离不开悠远的民族传统,离不开深厚的民族文化,因为那是孕育它的土壤。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要素。在深厚的历史文化面前,如果违背这些文化内涵,那么,这样的广告作品是不能为整个民族的人所能接受的。倘若对这些基本思想缺乏深入了解,但却试图透过广告设计来传递这种思想观念,结果只会是肤浅的信息传递,甚至有时候会适得其反,激发受众对广告作品本身想要传递的信息的抵触和厌恶,而不具备被受众所接受和感染的足够条件。

四、广告设计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结合的作用和意义 

伴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广告设计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以创意为亮点的广告设计和以创意为卖点的文化创意产业越靠越近,终于在创意的介质作用下融合到了一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宣传,不论是平面的还是三维立体的亦或者是虚拟空间的。可以毫不犹豫的说,广告设计作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先行者,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首先是对中国文化的肯定和发展,而文化创意产业又是对中国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加工”以其高附加值来获取回报的一种产业方式。不论是中国文化本身,还是由此而产生高附加值产品,都需要广而告之。毕竟,不论多么好的创意,埋在心里永远也只是设计者本身在孤芳自赏,没有任何的商业价值。只有通过广告宣传,把这种文化创意本身传递给目标受众,这样,文化创意才有了它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不论这个创意是否是好的创意,只有通过广告的宣传,创意本身才具备了功能性。

文化创意产业的高知识性和强融合性决定了文化创意产业要为目标范围内的所有受众所接受,就必须通过一种通俗易懂、内涵丰富而且传播范围极广的介质来传播。广告当仁不让的成为首选的目标传播方式。广告设计本身就必须具备高知识性和强融合性的要求。一个好的广告设计方案必须考虑到目标受众的承受程度,不论是文化承受程度还是心理承受程度。在文化创意产品正式面世之前,广告设计这个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先行者会为它披荆斩棘,让目标受众不论是从心理上还是意识上都有一定的广告目标介入的准备。这样,一旦文化创意产业所形成的附加值产品投放到市场上,目标受众群体便会对其产生亲切熟悉的感觉,便于文化创意的内涵和功能能够更好更快的被识别和接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广告设计这个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先行者起到的便是引导和刺激目标受众消费的作用。

五、结语

伴随着世界经济复苏的发展势头,中国经济也会不可避免的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做为中国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是由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广告设计。广告设计作为现代设计的一部分,不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是中国经济振兴的本身来说,都起着无可替代和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我们要善于把广告设计和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充分发挥广告设计的先行者的作用,以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来滋养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主线来振兴中国的经济,以经济大发展来带动广告设计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

[1] 英国创意产业工作小组.英国文化创意产业路径文件.1998和2001.

[2]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08.

[3] V.C奥尔德里奇.艺术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 新华网.#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前景以及对策分析.

[5] 中国经济时报..cn/2010/11/

0402128481316.shtml2010.11.04.

篇5

关键词:两型社会;文化创意产业;经济作用与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4-0113-02

1 “两型社会”的提出及其内涵

2005年3月12日举行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提出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2007年12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要从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各自实际出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为推动全国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该《通知》的下发,标志着我国“两型社会”建设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

从《通知》中可以看出,所谓“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通过健全机制、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环境破坏获得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社会发展模式。它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既要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又要保证全社会较高的福利水平和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因此,建设“两型社会”的着力点,是调整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建设“两型社会”要求我们从根本上改变以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加强对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控制,坚决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尽快发展节约资源、环境友好产业体系。

2 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对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的经济作用分析

2.1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湖南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确实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但同时也衍生了资源瓶颈、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5.5%,却消耗了世界54%的水泥、30%的钢铁、15%的能源。而且水污染、空气污染、酸雨等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如何走出一条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经济增长道路,如何实现产业从“三高一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到“三低一高”(低能耗、低污染、低成本、高效益)的转变,是中国当前迫切需要破解的难题。“两型社会”建设的提出,实际上就是为破解这个难题而存在的。而在“两型社会”建设中,文化创意产业因其资源消耗低、对自然环境影响程度小、产业带动能力大而必然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突破口。

文化经济理论家凯夫斯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中的经济活动会全面影响当代文化商品的供求关系以及产品价格。当今经济的竞争,早已不是谁比谁的机器更先进、谁比谁的技术更高明,就能决定胜负的竞争时代,而是创意制胜的时代。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能起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的作用,能在“两型社会” 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特点决定的:一是创新性,二是高附加值,三是强渗透性,四是强辐射性。以上特点说明,创意产业商品的核心是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是知识和文化,是一种无形产品。其本身是不需要消耗任何原材料和能源的,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更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物质,只是有的需要一些有形载体作为传播手段而已,而同时它又能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从产业发展的层面来看,它属于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可持续产业,而这正是实现产业升级、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目的所在。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以其环保、低能耗、经济拉动力大的特点成为了各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新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国家发改委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齐勇峰也指出,“我国的制造业缺乏品牌和技术含量,价格便宜,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制造业水平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2.2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在湖南“两型社会”建设中经济作用显著

近年来,创意产业在我国正在悄然兴起,并逐渐成为新一轮地区和城市竞争的首要目标,北京、上海、深圳、长沙等众多地区和城市都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列入“十一五规划”。北京市政府出台关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36条扶持政策,启动10亿元资金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六大创意产业中心,争取3年内实现创意业占GDP的比重达到9%的目标。2005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已超过960亿元,其增加值占北京生产总值的1 4%以上。按照目前北京市文化产业年均增幅计算,2010年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将超过1000亿元;上海到2010年实现创意产业占GDP的10%,产业总值达500亿元左右的目标;重庆市计划“十一五”期间投资3.5亿元重点发展三大类创意产业。到2010年,重庆市创意产业增加值约占该市GDP的6%,达到300亿元左右。

近几年来,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在湖南经济发展中作用日益显著:一是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截止至2006年6月,湖南省已初步确立了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娱乐、旅游为先导的产业主体框架。二是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升。“十五”以来,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8%,占全省G0P的比重由2000年的2.5%上升到2006年的3.8%。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目前湖南文化创意产业中业已形成了包括出版业、影视文化产业、歌厅文化产业在内的、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产业。2006年,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总资产达到64.04亿元,已连续5年入围中国企业集团500强;动漫产业总产值达53.7亿元,原创动漫3万多分钟,占全国三分之一强。“十一五”期间,湖南将重点发展媒体传播、出版发行、文化旅游、文娱休闲、卡通动漫、文博会展、文化体育和民间工艺等文化创意产业,力争实现总产值700亿元以上,占GDP的比重达12%以上。

3 发展湖南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的对策建议

当前,加快发展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充分发挥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在湖南“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紧扣湖南特色,发展重点行业

强烈的湖南地域特色和不错的产业基础给湖南的文化创意产业构建了一个较好的发展基础。因此,在湖南推进文化和旅游、科技的结合,优先发展数字娱乐业、现代传媒业和旅游文化服务业大有可为。目前的难点是准确找出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突破口,即选择什么样的产业门类来作为支柱性的文化创意产业来培育,这也是研究培育和发展支柱性文化创意产业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湖南文化创意产业要继续保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演艺娱乐、报刊业“四轮驱动”和旅游业和会展业“两翼齐飞”的良好局面,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全面发展。同时,政府部门要重点支持广播电视、出版、报业、娱乐等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支柱行业,进一步打造“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报业湘军”,扩大其影响力,增强经济拉动力。

3.2 弘扬创意文化,培育创意人才

人才,特别是创意性人才,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其重要性尤为突出,甚至成为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成为创新源。英国将文化创意产业称为创意产业,正是基于个人创意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突出贡献。可以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最关键。对于区域文化创意产业而言,即使有更多的优惠政策,如果没有人才做支撑,也是一句空话。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在人才集中的地区,特别是大学周围,容易形成了各种创意工作室乃至创意群落,政府可以顺势推动,促成产业集群。目前,我省长沙等大部分城市市已建立大学城或大学园区,已经累积起了相当雄厚的高等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政府在此可以大做文章,促使大学园区为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同时,政府应当从当地实际出发,建立和完善创意人才培养、招揽、引进和使用机制。

3.3 建立健全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由于目前技术创新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而且创新成果又非常容易被盗版、流失,使得技术创新所要求的环境、条件比其它投资要苛刻得多。因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指出,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环境条件,最重要就是通过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政策。

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尽管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进步,但如何保护创意、创造等知识产权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在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政府应加强政策宣传,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政策,加大打击侵权、盗版的力度,积极建立产权交易平台和完善产权交易体系,构筑产权流转顺畅和交易自由的平台。

3.4 强化服务意识,构建高效政府产业发展服务体系

政府是推动创意产业的重要力量。运用国家的力量推动创意产业发展,是许多发达国家的基本经验。对于湖南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发展来说,政府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至关重要。强化服务意识,构建高效的政府服务体系关系到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全局。目前,政府加快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是制定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二是出台优惠政策。有效的政策可以催生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三是提供公共基础服务。政府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必须建立诸如博物馆、音乐厅、美术馆、大剧院等设施,累积文化存量,以催生文化企业。四是综合协调政府管理部门与文化创意企业之间、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之间,园区与其他产业之间的互动。一方面,政府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调控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其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很强,园区的产业集群具有“溢出效应”,因此,政府应当充分利用这种关联关系。

3.5 加快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渠道改革

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体制改革是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创意市场化和积极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其核心是在投融资领域导入市场机制改变主要依靠政府直接投资格局,放开社会资本进入文化创意产业的准入限制,形成社会资本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投资社会化是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化的前提。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具有高附加值、高赢利性的经济领域,只有大量吸纳社会资本,走投资社会化的道路,才能达到市场化的要求。加快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渠道改革,主要是要重视民营资本的作用,积极组建文化创意产业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充分吸引社会资本投资非营利性的公益性文化项目,形成以国家投资为主体、引导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

此外,还必须注重文化创意企业集团的打造,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约化程度,完善大型文化创意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支持大型文化创意企业(集团)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强强联手,增强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实现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生延超.两型社会建设研究述评[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2).

[2]洪艳.“两型社会”视角下湖南产业集群探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8,(3).

篇6

自上世纪末期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深入到各个国家,在经济发展领域取得一定进展和成绩。甚至一些国家已经将文化创意产业视为国家战略发展重要手段之一,在推动工业化发展、促进经济转型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因此,结合国际发展的成功经验,以我国发展实际国情为出发点,为了更好地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应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一、发挥政府支持作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力度,只有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加大财税扶持力度,才能更好地引导政府采购倾向于文化创意产品,并且仍企业在采用文化创意产品过程中获取应有的利益,起到示范效应,拉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求。以国外实践经验来看,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刚刚兴起,因此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作用。因此,我国财政部投入资金成立了“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以此鼓励更多文化企业可以通过创业板或者主板上市,获得更多融资机会,而文化资源则更多地集中到优势企业,促进其良性发展。可见,我国已经意识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今后仍要加大扶持力度:

其一,制定具体、完善、有效的政策体系,明确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规划,做好各项分类工作,并将重点扶持项目落实到具体的领域;其二,通过采取“减免税负、减免利息”等方法,降低文化创意企业的负担,同时逐渐扩大税收优惠的范围,如新成立的创意企业、处于文化体制改革时期的创意企业等均可免收企业所得税;而一些企业从事文化创意的技术咨询、服务等工作,均可免收营业税,同时给文化创意企业更多的出口退税优惠,对于个人独资企业或者中小创意企业来说,可以自行选择企业所得税或者个人所得税等优惠方式。其三,加大基金支持力度,更好地发挥资金引导、鼓励作用,广泛吸收来自社会各界的资金,尤其对重大创意项目,加大扶持力度。

二、完善投融资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涉及到多渠道的资金支持,但是以我国创意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面临可抵押的固定资产少、抵押变现难度大、担保信用低等实际问题,这就需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强化针对创意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或者私募股权资金,才能更好地为创意企业国内外发展创设良好条件。对于创意企业来说,生产的产品并非实物,其生产机制、生产产品、利润回收方式较为特殊,而创意产品具备非保值性特征,其风险分散能力欠佳,造成其高风险性。而融资难问题也成为阻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我国完善投融资体系,进一步扩宽企业融资渠道,做到以下几方面:

其一,出台优惠政府,放低市场准入门槛,通过财政、信贷、税收优惠等经济杠杆的作用,引导更多来自民间甚至国外的资金流向文化创意产业;其二,构建若干层次基础上的资本发展市场,尤其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创业板市场等,引导优秀的文化创意企业直接上市并获取直接融资的机会;其三,强化风险投资体系,加强对风险客观存在的重视程度,发挥好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资金放大作用,切实改善文化创意产业资金少、信用低难题;其四,以政府为主体,形成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结合市场运行规则,起到商业担保的作用;通过企业合作等渠道,实现信用担保机构之间的互帮互助,为创意企业发展提供良好外部环境。

三、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在信息化与网络时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要借助信息网络技术的作用,实现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构建资源共享平台,更好地支持技术市场创新,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动我国经济发展;注重培育精英型、骨干型文化创意产业,引导他们走上“高”、“精”、“尖”的路线,以“创新”作为文化创意企业发展的主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自身来说,应提升自主创新意识,改变过度依赖外来技术的现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例如,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加大创新力度,包括“设计环节”,以“中国设计”取代“中国制造”;其二,对于一些规模大、发展快、资金保障良好的优质企业,应加强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创新能力强的中小型特色文化创意企业合作,二者强强联盟,共同推动创新合作机制,做到产学研相结合,实现取长补短、利润共赢。其三,为企业发展之间搭建创新的平台,包括各种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技术交易平台、技术实验室等,鼓励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发,实现优势技术转让,通过知识溢出效应,提升企业整体发展力度;其四,完善网络基础设施,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和服务平台,合理开发有益的产业资源,降低技术创新的成本,调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积极性。

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来说,“创意”是最重要的竞争力,但是由于具有非竞争性、排他性等特征,存在被复制、盗用等风险,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杜绝存在假冒伪劣的产品;政府也要在社会范围内加强引导,严肃惩处违法行为,维护创意开发者的切实利益。因此,为了更好地奠定“创意”的地位,尊重创新主体合法权益,应构建完善的知识产区保护体系,发挥其应有作用:

其一,积极借鉴来自先进国家的法治经验与立法经验,在我国的法律法规层面落实知识产权保护内容,尤其参考国际知识产权的保护规则,强化历史文化遗产、民间文学艺术以及传统文化等创意来源的保护;其二,发挥国家知识产权局、版权局以及工商局等行政管理部门的通力合作,完善行政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与仲裁体系,落实管理效能;其三,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沟通机制,加大各部门的联合执法力度,实现信息共享、协调合作,严厉打击盗用他人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其四,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无论是创新主体还是社会公众,都应维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权益,杜绝侵权行为的发生;其五,成立创意产业发展协会或者中介服务机构,规范、监督知识产权的落实,向公众披露侵权、违法行为,解决行业内部的知识产权纠纷,提高市场发展的规范性。

五、重视人才发展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创意”作为核心,而人作为创意的主体,自然占据重要地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应重视人才的作用,培养更多专业性人才,离不开制度与技术的创新支持,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以多渠道、全方位改善融资难问题,更好地发挥企业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文化创意产业通过“绿色通道”,可以引进更多高端的专业人才,以人才激励制度留住人才,实现知识产权参与分配制度,为人才潜力的发挥创设良好条件。但是以我国当前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离问题,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引起渠道不畅通,这些都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瓶颈。因此,为了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我国必须引进、培育更多的文化创意企业家、专业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发挥智力的积极作用:

其一,发挥市场导向作用,通过市场运行程序和行业门类,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充分发挥高校、职业培训机构及专业研究机构的作用,创新人才培养和发展模式,培养更多具备综合性创意的人才;其二,为引进优秀人才创设环境,给人才更多展示的机会,加大政府优惠政策与措施;其三,采取创意教育认证方法,奠定创意教育的重要地位,同时完善配套支持;其四,改进人才使用制度和人才管理制度,采用市场化运营的优势,加强对人才的激励与支持,为创意人才和特殊的管理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

六、构建特色文化产业群,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涉及到区域经济进步。随着我国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对企业的集聚性提出必然性要求,因此创设良好的集群化环境,非常重要:

其一,发挥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综合考虑现有的产业条件、区域资源特征等,对创意产业的空间布局实行合理分化,构建完善的产业基地,发挥公共服务平台作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其二,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作用,带动相关企业的发展积极性,将文化创意企业与专门的供应商紧密联系,深入到创意、设计、生产、推广、销售以及消费的各个环节,发挥价值链的作用;其三,树立品牌发展意识,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品牌发展,将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相结合,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力,同时赋予特殊的区域文化特色。

篇7

关键词: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能级提升;政策创新

中图分类号:TU9843;F26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2)07003109

作者简介:王慧敏,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创意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上海 200020)

集聚区是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历经了自然集聚、开发集聚、规划集聚的规模扩张之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呈现出了动态升级的发展态势,逐渐步入融合联动的品牌化发展新阶段。在新世纪的第2个十年伊始,上海制定了新的5年发展规划——《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明确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左右,成为国际创意城市网络的重要节点”。这一目标既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上海重点服务业的产业目标,也突出了文化创意产业在上海城市转型中的功能和战略地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将面临从形态到业态,从集聚到辐射,从功能到品牌、从生产到消费、从产业政策到环境营造等多维度的综合升级和转型。笔者认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既要遵循文化创意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也要与城市本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有机融合,以政府主导为主要推进模式的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其转型升级的新发展不仅要承担和融入上海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社会就业扩大、本土文化传承、区域品牌塑造等功能,还依赖于有效的体制机制突破和政策体系创新。

一、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的30理论模型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十分丰富的产业业态,综观世界各地的实践和发展,不难发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遵循着从创意产业到创意经济,再向创意社会发展的演进轨迹,所谓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是一种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即一些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创意企业通常倾向于集中在一定的区域内,以便低成本地获得外部性。集聚既是创意产业起步阶段的普遍发展模式,也是一个多维度动态演进的过程,基于对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创新发展模式的理论认识,根据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实践和趋势特征,可概括总结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30演进模型。空间维度的演进轨迹是创意园区——创意街区——创意城区;产业维度的演进轨迹是重点产业——融合型产业——衍生型产业;政策维度的演进轨迹是产业扶持政策——经济系统政策——社会环境政策。根据发展阶段,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在理论上可以分为三类:起步阶段以要素集聚为主要特征的10产业型文化创意集聚区,起飞阶段以融合渗透为主要特征的20经济型文化创意集聚区,成熟阶段以辐射联动为主要特征的30社会型文化创意集聚区。在上海发展的集聚区中,从10到30各个不同阶段的集聚区并存,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发展特征。

(一)10产业型文化创意集聚区:创意要素的扎堆集聚

10创意集聚区的典型特征是文化创意企业在一定地理空间内扎堆式集聚,区内以个体和中小型企业为主,彼此间的经济联系松散,具有产业综合体的初级形态。10产业型创意集聚区的主要功能是集聚创意要素,培育创意生产力,服务创意者的生产需求,孵化新型创意企业,目的是通过集聚效应促进创意产出,形成规模化的创意产能。从上海的实践来看,2006年前上海文化创意集聚区大多属于10产业型集聚区,相对封闭性的物理空间,主题特色不清晰的产业内容,单一的产业扶持政策,政府的规划引导不足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在空间维度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物理空间,形态上被赋予了更多的美学意义。当时,一批著名的创意大师和创意人才,如陈逸飞、尔东强、登琨艳等人在田子坊、苏州河、黄浦江等老厂房和老仓库入驻,他们用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开发和改造了这些沉闷和破旧的工业建筑,使其焕发了文化活力,上海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中有80%以上是由废弃的旧厂房、旧仓库改建而成,市中心工业区变身创意产业园区,拉开了上海后工业时代的对城市空间艺术化塑造的帷幕,园区内建筑物和道路在色彩、造型上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为工业化的城市景观增添了艺术化的柔性空间,成为上海城市的靓丽风景。比如, M50、八号桥、田子坊等知名度较高、开发较早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成为上海的热门旅游景点。

篇8

关键词 两型社会 科技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

0 引言

我国正在向着知识经济不断地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近年来,长株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作为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首次实验,为我国的“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1 “两型社会”的概念以及其发展现状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以节约资源为目标,即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领域都采取资源节约的有效措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破坏生态环境。“两型社会”就是结合这两种发展的特点,实现城乡统筹、人地协调。

在十七大会议之后,“两型社会”在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作为试点,“两型社会”建设的开展全面提高了两大城市圈的整体素质,也加速了他们的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了公民的生活水平。

2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长株潭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的发展,使我们看到了“两型社会”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也保证了城市的发展和经济上的提升,对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2.1 “两型社会”有助于节约社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环境质量

如上述所说,“两型社会”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结合,也就是这两种社会的扩展和提升。长株潭作为“两型社会”建设下的产物,具有优越的区位和交通条件,具备较强的环境承载能力。“两型社会”建设的开展,使人们加强了节约社会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这种意识越是深入人心,“两型社会”的建设就会更加顺利,从而也就带动了社会的发展。

2.2 “两型社会”有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和保障就是资源和环境,我国正在走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道,所以“两型社会”的开展,无疑是一大推动力。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那么离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更近了一步。

2.3 “两型社会”有助于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社会资源的节约,降低了我国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逐渐走向强盛。从而保证我国的国家安全,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3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长株潭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对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理解不清,影响了长株潭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在我国,虽然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长株潭得到实行,但文化创意产业至今没有一个明确并且被广泛接受的界点。因为没有认识到创造力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所以导致了在长株潭的发展无从下手。

3.2 我国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缺乏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在于创意,但是我国出现了一个与之相反的现象,也就是所做的产品和节目越来越相似。我国虽然有巨大的市场和劳动力,但是缺乏创新意识。文化创意产业最核心的就是人的创造力的释放,所以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长株潭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发展应该以人为本,要突破传统思维的局限性,转变发展观念,使长株潭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更加快速地发展。

3.3 我国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

政府对“两型社会”建设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性与支持,随着长株潭的开展,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发展也被提上日程。但是由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没有制定合适的政府制度来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缺乏资金和服务方面的支持,使得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发展无法发挥其对长株潭发展的功能。

3.4 人们对“两型社会”建设的认识不深

“两型社会”背景下的文化创意产业还没有在我国全面实施,导致人们对“两型社会”建设的认识不深。现在社会上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难以解决,我国长株潭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协调的地方。这个问题使得我们在缓解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方面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由于缺乏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所以在提倡“两型社会”建设时,人们会觉得我一个人的行为并不能改善这个社会的发展,从而认为此事与自己关系不大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然而如果有一个关于这方面的长效机制的形成,那么人们就会更好地约束自己,也更加重视“两型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 促进“两型社会”建设以及长株潭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发展中问题的解决方案

4.1 科学制定行政决策,遵循社会的发展规律

“两型社会”的建设,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当然也需要有针对性和合理性的决策来使其更专业化,更规范化。有了合适的行政决策,长株潭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发展就如同有了保障和规定,这样既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又可以引导社会经济的发展。

4.2 建立和实施“两型社会”建设的绩效考评制度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