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1 09:21:1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石灰性的潮土;雨热同期;棉纺
在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以南,有一处河湖交错,星罗棋布,气候湿润,温度适宜,环境优雅之地。此地历史悠久,名人迭起,既有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完整生态系统,又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这就是人杰地灵的赣北“棉都”———彭泽。彭泽县位于江西省最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九江市东北角,总面积1544平方公里,人口35万。其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9度35分与北纬30度零六分,东经116度22分与东经116度53分之间。彭泽背山面水,在古今都是军事重地。历史上,彭泽自古就是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这里土壤肥沃气候湿润,具有多种肥沃的地带性土壤。石灰性的潮土的成土母质为河湖沉积物。主要分布在鄱阳湖沿岸、长江和本省五大河流的河谷平原。由于水流的分选作用,一般距河流越近,质地越粗;距河流越远,质地越细。又由于每次水流大小不同,剖面层理性明显,常出现上、中、下不同的质地层次,对土壤肥力性状影响较大。潮土土层深厚,土体浅棕灰至暗棕灰色,质地砂壤至轻粘土,土壤物理性质一般较好,土疏松多孔,通气透水。是全省棉花、甘蔗、麻类的重要种植土壤。彭泽就分布着这种潮土。石灰土是在石灰岩母质上发育的一类岩性土,零星见于彭泽。还有由各类自然土壤水耕熟化而成的水稻土为全省主要的耕作土壤。
广泛分布于江西省内山地丘陵谷地及河湖平原阶地,面积约3000万亩以上,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彭泽也有38%的水稻土,为彭泽的粮食需求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众多的土壤当中,长江沿岸分布的石灰性的潮土在彭泽分布较广,占全县总面积的30%。也正是肥沃的潮土为彭泽的棉花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为彭泽打造成“棉都”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彭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每年的六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彭泽亦然。淅淅沥沥的细雨滋润着彭泽的万物。山上的马尾松、杉树,田里的早稻秧苗,河里的鸭鹅,水里的鱼儿,还有那棉苗,它们无不在汲取春的雨露。梅雨为它们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梅雨过后,彭泽进入到盛夏季节,此时是作物快速的阶段生长,也是一年中热量最充足的时候,此时彭泽进入伏旱时节。伏旱时节高温少雨,而此时在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及时地缓解了旱情。
就是这样一个风调雨顺的彭泽拥有大面积种植棉花的基地,芙蓉农场、马当等,江中之舟———棉船更是彭泽的产棉大镇,全镇90%的土地用于种植棉花。棉船镇,又名八宝州,是长江下游一个大冲积洲,四面环水,地处赣北边陲。棉船镇的上游是长江绝岛小孤山,南岸与长江天堑马当矶对面,西北隔江与安徽宿松、望江两县相望。方圆104平方公里,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16.8公里。耕地4.2万亩,基中植棉面积3.5万亩。全镇有12个行政村。人口近4万,是彭泽县大镇之一。棉船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6.5摄氏度,无霜期247天。年平均降雨量在1300毫米左右,土壤属石灰性潮土,土地深厚,质地适中,潜在肥力,宜种各种农作物,尤其适合种棉花。镇耕地4.2万亩,种棉面积3.5万亩,稳产在10万担皮棉以上,每年的秋季这里就成为了白色棉花的世界。这里还是鱼米之乡,除辽阔的长江水面外,还有长达30华里的圩内夹口,直贯东西,河套纵横,星罗棋布,是得天独厚的天然养殖场。棉船镇除了大面积种植棉花外,在棉花收获以后在棉田里栽种越冬作物油菜。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土地的生产力。在来年春季里,这里就形成“万里花海“的壮美景观。所以彭泽本地人都知道,棉船有两朵花———金花和银花,就是指这里的油菜花和棉花。由此纵观彭泽,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
【关键词】低碳经济 温室气体 低碳战略
一、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实与条件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日益加剧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短缺,人们在尽情享受工业化发展成果的同时,也逐渐认识到地球大气环境容量和化石能源利用的有限性。因此,传统的高污染、高排放的发展道路慢慢被各国相继摒弃,兼顾经济与环境的新兴发展模式成为现今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一股席卷全球的发展潮流。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它注重通过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和低碳、无碳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旨在促进人类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效益的有机统一。这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是高度一致的。随着世界范围内低碳发展风潮的形成,我们也认识到,低碳经济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全新变革,它的出现为工业社会敲响了警钟并指明了方向。只有在这场变革中掌握机会,才能在未来的世界发展中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实现自身的更好发展。
实际上,早在“低碳经济”概念诞生之前,我国就开始着手相关环保政策的建设。《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早就提出了以价格手段节约能源,以技术和制度手段提高能源效率,并逐步改变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开发水电和核电,推广新能源的目标。2004年颁布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要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尽快扭转近年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的趋势。此外,《亚太清洁发展和气候新伙伴计划意向宣言》和《中国和欧盟气候变化联合宣言》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鼓励节能减排和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做出了总体的规划,这也充分展现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减排的坚定决心和诚意。
在节能减排方面,中国坚持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基础和企业为主体,在全社会共同参与下,进行广泛深入的实践,全面推进节能。为了实现“十一五”期间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我国对以煤为代表的旧能源进行了大规模淘汰整合,通过关停小火电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更新污染处理设备等措施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在对旧能源进行改造的同时,中国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新能源进行了积极的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
随着一系列实践活动,节能减排的低碳发展观念在我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成为一股全新的引领风潮和发展方向。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比重也有了显著提升,污染物排放也有所控制。但是,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了我国走低碳发展之路必须面对的种种现实问题。我国现在的低碳经济还停留在粗糙的、不成熟的初级阶段,只有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总结问题、思考原因、并及时提出应对措施,我国才能把握机会在低碳发展之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我国虽然颁布了诸多关于环保的政策和法规,并制订了明确的约束性指标,然而其执行、监管和制约机制却并未健全。制度建设的欠缺,使国家各个发展领域未能与低碳经济形成配套的措施和,导致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指标浮于表面。在能源领域除了阶段性关停小火电厂之外,并没有类似于可再生能源配额等具体的政策去对电力供应中来自可再生能源的部分提出要求,这导致低碳新能源的推广缓慢。在市场化发展中只有模糊的导向性鼓励,没有强制性的二氧化碳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或者税费补贴等量化的财政制度对企业的能源利用结构和效率进行激励制约,这使得企业无法在低碳市场获得制度保护。在金融领域中,对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的融资问题和碳金融交易问题没有明确的具有权威性的规定,这使资金的筹集和运作难以进行。在技术领域中,对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新能源开发等技术的研究方向问题没有详细的战略规划,资金来源没有稳定的保障,与国外的合作没有有效的开展方案。这一系列的制度缺陷让低碳经济发展束之高阁,难以落实。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低碳之路更为曲折艰难,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上升期。在这一历史阶段的经济结构中,工业占据主体地位,对能源存在着极大的渴求和严重的依赖,再加上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不合理和能源利用水平的低下,这种依赖得到加剧和扩大。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和快速普及的交通工具又加剧了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的居高不下。这一历史发展阶段在短时间内无法超越,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的能源消耗总量和碳排放量将呈持续上升状态,这对我国的低碳发展之路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效用效率,控制工业、建筑业和交通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是目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一大瓶颈。
二、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取向
中国目前的节能减排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更多的问题也随之暴露了出来,原有的发展思路和方式必须在发展中得到不断的修正。因此,借鉴国内低碳经济发展的初步实践经验和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经验,总结上一阶段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在保证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上,我国未来的低碳经济发展必须围绕着以政府为主导带动企业参与,以技术创新带动效益提升,以局部示范带动整体发展,以实践探索带动制度创新等四个方面来进行推动和实施。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带动企业的积极参与,这是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尽管市场能最有效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但是中国的市场经济尚未获得成熟充分的发展,在追求速度的大环境下,期望依靠市场去提高经济质量是不现实的,况且中国市场内部的不均衡也使其作用的发挥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片面性。此外,低碳经济之于中国本身就是一种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先进模式,所必须的大量资金、技术和政策是市场机制无法为之解决的,所必须考虑的产业布局、能源结构和社会福利也是市场所无法发挥作用的。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政府能从宏观上把握低碳经济发展的大局,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自上而下地推动其渐进发展。即使是在国外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中,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也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宏观调控归根结底还是需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的,市场的主体是企业,没有企业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没有消费者的认同和支持,政府的政策就是无源之水,不可能长期发挥作用。
从技术创新出发,带动能源结构优化,提高经济效益,是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最佳着眼点。对比技术和制度两大手段可以发现,靠制度的强制性去优化能源和经济结构困难重重且收效甚微,因为它超越了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度不仅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反而会要求企业以牺牲效益为代价,这不仅不能调动市场的积极性,反而适得其反产生了反作用力,甚至扰乱了市场的正常步伐,最终阻碍了国内经济目标的实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发展成熟的市场经济作为基础,制度的执行力自然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但我国的国情相对要复杂得多,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如上文所述,宏观调控的目的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最终还是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如果没有切实的经济效益,低碳经济将是更为遥远的一个发展目标。所以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可行之路是先从技术入手,用技术的进步来提高能源效率,用更清洁高效的新能源来代替旧能源,用更低的成本来处理碳排放物,用新的创收点来吸引企业的目光。
大力开展低碳经济发展的试点工作,以局部的发展来推进整体进步,是符合现实中国国情的可行策略。从国外发达国家看,全民性低碳经济浪潮已经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然而对于中国而言,这种全民式的推进是不可行的。一方面,由于中国正处在工业发展上升期的特殊历史阶段,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特征与要求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存在根本冲突,此时如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则势必会牺牲经济发展目标,这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中国地广人多,各地区、各行业经济发展状况参差不齐,这种经济系统内部的不均衡性要求我们必须针对不同的地区和行业采取不同的策略、不同的节奏。如果采取整齐划一的推进策略,既达不到既定的减排目标,也会产生扰乱国内经济步伐的弊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从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局部地区入手,建立一个个低碳经济发展的示范点,这样既比较容易进行低碳经济的各种实践和探索,能在短时期内有效地积累起相关经验,同时也避免了大范围开展所带来的经济紊乱的风险。
正如上文所述,制度如果在市场中不能获得有效彻底的执行,那么它的制定就是无意义的。市场有它本身的规律,在实践中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制度,以实践带动制度的建设是符合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的有效手段。对于一个正处在上升期的国家而言,各种层出不穷的不确定因素和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极大地弱化了制度的执行力。在前一阶段的实践中可以看出,政府一直试图在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等方面建立一些被发达国家所广泛推行的低碳制度,但是由于缺乏经济创收点做支撑、缺乏社会实践做基础,这些制度慢慢被束之高阁难以践行。我们不可否认制度的确使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推行它本身所付出的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相比,制度的作用被大打折扣。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建设之路注定比发达国家更为坎坷曲折,迫于现实状况,我们可以把精力从制度的完善上暂时解放出来,转而去进行更多的低碳实践。不管是开发技术生产力还是建立局部低碳试点,当有了低碳市场的雏形之后,也就出现了对制度创新的极度需求,此时我们再去设计符合市场所需要的制度,它的执行力才会更具现实可行性,毕竟制度的意义是规范秩序,而不是束缚实践。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旅游业;区域合作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京津冀两市一省逐步实现“规划一张图”,先后签署《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合作备忘录》和《京津冀旅游合作协议》,借此建立和完善京津冀协商对话机制、协作交流机制、重要信息沟通反馈机制,预示着京津冀一体化正全面加速。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也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问题分析
1 从合作主体看,多为企业自发行为,协会和政府层次缺失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三地的旅游合作一直没有间断,只是这些合作主要是旅游企业自发的行为,是出于本身业务和利益的考虑而进行的,规模小,层次低,随意性强。在政府层面上,在旅游资源整合、重大项目协调、联合促销、产业链形成等方面,没有看到显著的进步。政府并没有真正的介入和推进,而相关协会由于职能没有独立,也难于实现。
2 从合作运行机制看,多为市场推进行为,政策协调不够
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主要是企业间的交易行为,主要依赖企业间的合作。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起步于北方交易会,河北省提出京津冀合作,天津市提出环渤海合作,都没有最终实现。政府合作停留在口号上,没有出台实质性的政策,没有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没有为企业合作创造更好的环境。
3 从合作利益机制看,存在条块分割的财政体制和区域发展不平衡
条块分割的财政体制使得各地必然将本地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为了增加本地的财政收入,造成资源利用、道路交通、企业发展等很多方面的障碍,而区域发展不平衡又加剧了这些障碍。特别对于区内市场合作来说,河北、天津都希望在北京旅游市场占有更大份额,但是北京对河北、天津却缺乏相应的依赖,这种不平衡使得三地区域旅游合作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不平等的位置,不利于区域旅游合作的长期和深入发展。
4 从合作产品基础看,缺乏区域旅游凝聚力,难于克服屏蔽作用
京津冀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缺乏一个统一的形象,更没有通过北京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北京是中国旅游最发达的城市,但很难将河北和天津的旅游资源整合在一起,缺乏凝聚力。天津和河北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却处在北京的阴影之下。如北戴河等海滨旅游资源,也很难和北京都市旅游资源组合在一起,前者以度假为主要功能,后者以观光、商贸为主要功能,二者针对的市场不一样,难以组合进同一旅游产品当中。
5 从合作的空间结构看,联系松散且薄弱
目前,京津冀都市圈的旅游空间结构可以概括为双核(北京、天津)松散型点轴区域空间结构,主要空间联系是以北京为中心向外辐射的轴向联系,而除了北京,都市圈内其他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比较薄弱。京津二市将河北11市分割成南北两半,行政区划所导致的区域空间结构的割裂,使得京津冀都市圈内各地区间的旅游业发展难以协调,行政区划特征明显,严重影响跨区域的城际交流与合作。
二、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条件
京津区域旅游合作成效不明显,并非缺乏合作基础,事实上,京津之间实施旅游合作具有优厚的基础条件
1 经济社会基础
历史上,京津冀地缘人缘紧密相联,交往密切。京津两地在经济发展上各有所长,北京拥有知识经济等优势,天津拥有加工制造业和海运等优势,两方优势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如果强化京津更深层次的合作,将更有利于双方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从第三产业来看,北京有资金、管理方面的政策优势,天津则有物流、仓储、加工、分装等长处,在组织物流上有优势,因此可以把总部设在北京,但仓储等则可设在天津。
2 区位优势及交通设施基础
京津冀三地交通一体化已建立良好的基础:区域内有35条高速公路和280多条国省干线相连,基本形成了覆盖京津和河北11个设区市的三小时都市交通圈;津冀沿海港口设计通过能力7.5亿吨,占全国16%;三省市之间已开通道路客运班线900多条,营运班车2200多部。通过一系列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大大促进资源在两个城市之间更合理的配置。交通一体化可以很快地实现两地的优势互补,为整个经济一体化奠定基础。
3 旅游资源基础
从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来看,京津冀三地的旅游资源丰富,且各有特色,具有很强的互补作用。北京拥有旅游景点约636处,文化方面相关的如寺庙、故居、博物馆等人文景观约占81%,人文景观丰富,但山水等准自然观为123处,仅占总数的19%。天津旅游资源以近代文化、街头小吃、民间文化、欧陆古典风情、滨海景观最为著名,同北京恢弘的“大景观”有很强的互补性,可以弥补北京在清新的自然景观和北方风土人情方面的一些不足。而河北山岳、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对京津是有利补充,也是区域竞争的特色之一。
4 京津冀区域规划的出台为旅游合作提供了基础
国家发改委起草的《京津冀都市圈等重点区域规划》有望在2011年出台。京津冀三地发改委对该区域规划的总体思想、产业定位、经济发展主体方向已达成一致,对三地区的主导产业发展、文化教育布局等均有明确表述。这一规划的出台将大大带动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合作,必将对旅游合作也带来显著意义。
5 京津角色定位的调整及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
不管是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还是天津要打造北方经济中心,都离不开区域相互协调、分工合作、良性互动的城市群。纵观世界城市的发展,也证明了城市发展要区域甚至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积极培育和扶植经济腹地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建立高位、高效的合作机制,充分延伸北京的空间影响力,构筑良性的城市区域关系。此外,北京将旅游产业定位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天津将其定位为“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两地都将旅游业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这更为京津两地的合作提供了一个有力地支持,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策略
(一)整合资源要素,实现整体价值最优
三地资源要素各具特点,应该在旅游形象、旅游文化、旅游产品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统一运筹,强化整合。区域整体旅游形象是对外营销、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的基础。京津冀区域旅游可根据本区域旅游资源及其特色,将京津冀地区整体旅游形象定位为:绚丽多彩的“旅游金三角”,拓展京津冀区域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强化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合作,实现人才的跨地区交流,培育一支精通国际旅游业务,并熟知旅游运作的旅游管理队伍。
(二)构建市场网络,强化区域市场合作
京津区域旅游合作要解决区内市场合作问题,通过互相开放市场,促进区内旅游者和旅游业资金、资产、人才、知识、管理、品牌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在旅游宣传促销方面,京津两地要更新宣传促销手段,以经济为纽带实现联合促销、利益共享。政府逐年增加对促销的投入,加大对海外旅游市场的促销力度。三地城市应共同组织赴海内、外客源地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共同开拓国内外远端旅游市场。
(三)理顺空间结构,促进旅游空间融合
制定京津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从全局发展出发,而不是从地域均衡的角度,对产品开发进行合理布局,科学安排开发时序。全面融入环渤海旅游圈中,不仅要将京津冀境内景区有机结合,同时还要与环渤海其它城市密切合作,形成整体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全面提升区域旅游产品竞争力,形成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品质上乘的一大批适应国际国内多层次需求的旅游产品系列。
(四)合理规划项目,实现主题合作开发
目前,北京的位置比较好的地方已经被密集的建筑群所覆盖,再建大型的旅游项目已经不太现实。京津冀三地可以利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机会,在国家对于滨海新区的定位和战略的基础上,合作开发大型旅游项目。河北可主动承接京津专业产业,大力发展自然生态、乡村民俗等旅游产品,实现主题开发合作。
(五)统筹利益相关者需求,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在政府联合编制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资本手段来整合资源,联合开发,集团化经营,扭转旅游发展中各自为战的局面。首先要在重大旅游项目的开发和经营上入手,可以在京津范围内融资,利用资金的纽带把两地联系在一起,实现利益共享;其次,在旅游的经营上,也要创造条件,协调政策,利用资本的手段,打破所有制的界限,充分发挥国家和民营经济的积极性,促进建立跨行政区域的旅游企业,并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旅游经营体系。这样做才能把旅游的“蛋糕”做大,从而实现利益共享,联合和合作才够持久。
【关键词】区域经济;对外贸易;相关策略
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越来越稳定的状态,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出现了不平衡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政府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改善与协调,促使区域经济发展得以平衡,并且深入总结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外贸易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区域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要想使区域经济朝着快速、平稳的方向发展,就必须构建良好的对外贸易环境,促使对外贸易的积极性、活力得以调动,使对外贸易作用充分发挥。
一、区域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两者间的关系
就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对外贸易扮演了两个角色,一方面,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对外贸易的产生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产生了较大变化。
1.对外贸易的负面影响
对于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因各国家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存在差异,极易受全球经济市场的影响,容易出现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上看,两者的产业结构有明显差异,导致两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平衡状态,区域对外贸易可能会发生两级分化。在发达国家中,对外贸易活动所占比例较大,然而发展中国家则大多使用高耗能能源,伴随时间的延长,高能耗产品会严重破坏区域环境,对现代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良影响。
2.对外贸易的积极影响
对外贸易可分为两种,分别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在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分析时,需综合评判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人们必须意识到,对外贸易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随着外部市场的扩张,本区域经济能够得以带动,不仅能够促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升,而且能够改造、升级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模式,促使区域经济发展朝着科学、稳定的方向发展。其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进口贸易也占据了较重比例,市场需求对进口贸易具有刺激作用,可增加进口贸易,对新经济增长点进行培育。另外,进口贸易有利于引入外国先进技术,促使相关项目研发费用减少,使产品生产效率提升。利用进口贸易,能够同本区域经济产生竞争关系,采用优胜劣汰的方式,使区域产品尽快更新换代,促使产品设备变得越来越完善。通过制定合理、完善的发展战略,有利于使区域经济发展得以推动,对本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刺激作用,可使经济转型加速。
二、对外贸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策略
要想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就必须制定合理的发展方案,明确对外贸易区域经济发展特征,使区域经济发展得以平衡。
1.促使人力资本投入增加
目前,我国信息化进程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且工业发展迅速,若单纯凭借资金投入与劳动力,则难以使现代经济增长需求得以满足。从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上看,企业不仅要重视投入资金、劳动力等资源,还需进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且合理应用新技术,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政府要制定明确的发展方针,以科教兴国作为发展目标,加大力度培养优秀人才,促使资金利用率提升。就区域教学而言,需转变传统教育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条件。除此之外,还要注重提升劳动者的专业素养,地方政府要采取措施,使医疗保险制度变得更加完善。
2.调整产业结构
因受到地域特征的影响,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政府在相关政策上对东部地区的发展有所倾斜,基础条件较好,然而西部地区的发展却不够理想。上述原因的产生与政府在不同区域、不同阶段所采取的措施存在关联,目前,各地区的政府都已经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开始采取措施,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进行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使农村机械化水平提升,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益,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工业化进程加速。
3.促使对外贸易机会变得更加均衡、平等化
目前,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各区域经济发展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不过从实际发展情况上看,也存在差异。各区域在相关政策法规、基础设施上有明显差异,这会致使区域间贸易机会出现差异,各区域经济发展受到约束。为此,区域政府要采取措施对区域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并制定合理方案使相关法规变得更加完善,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在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外贸易活动可起到很大推动作用,然而每个国家的不同区域在科学技术、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差异,区域政府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采取完善措施,制定合理、科学的政策法规,使这种差异缩小。对外贸易中的作用机制会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政府必须制定协调发展策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系统方法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把带有前瞻性的、关系到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纲领性设想和谋划,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把实现发展战略的具体安排,称为区域经济规划。所谓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指在特定的区域空间范围内,对未来经济建设发展的总体部署。它是经济、社会、科技和环境的空间统一形式,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地域空间上的落实和体现。一个完备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应包括在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期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路的确定,并以此为指导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全面系统地分析、制定、评价与落实。
一、针对所研究的区域经济进行深入广泛的调研,确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经济长远发展的全局性的谋划。它是一个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区域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发展模式、发展重点,以及为此所采取的重大的规划布局与对策措施。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研究未来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构想,它有许多自身的特征。在深入调查研究中,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对于进一步认识调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本质、要求和编制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体而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动态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
地域性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最重要的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同于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而必须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定要从本区域的自身特点出发,发挥地区优势,制定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总体发展战略。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全面进行资源评价等区域国力的分析,研究区内外自然的、地理的、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的联系,找出本地区的比较优势,确立主导产业,以及空间的重点布局,使区域的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等在空间上合理分布,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完善的系统,它涉及区域内的城镇、乡村、产业、部门、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发展、政府行为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可以说具有极强地复杂性和综合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系统要求各组成部分整齐有序,各个分支系统协调合理,在结构层次上,在时间序列上,在空间区位上,在运作过程中协调发展。区域经济不仅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而且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区域经济系统与全国经济、其他区域经济系统之间、区域经济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随时都在进行着要素的流动和能量的交换。由于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在空间转换中不断发生变化,因而作为依据区情制定的区域经济规划也必须是动态的区域经济规划的反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依据,必须有较强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在对现实区域发展状态的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准确估计未来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做出科学合理的有实现可能的预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目标的可实现和采取策略的可应用性,要求制定者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解决的路径。
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系统方法原则
将所研究的区域经济看作是一个大系统,用系统理论思想指导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首先应把区域看作是各个子系统组成的有机体,但决不是把各个子系统简单相加。系统理论的目的是系统整体的最佳运转状态,并根据这一目的去要求和规划各个子系统;
区域经济规划是区域整体发展规划,现代的经济发展概念,既包括经济增长,也包含社会进步。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不仅在于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在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某些经济增长是以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社会秩序混乱为代价取得的。这种经济增长严重损害了当代和后代人们的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因此,区域经济规划必须注意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结合的原则。
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微观结构中,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的协调统一,也是现代区域经济规划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在制定区域经济规划的指导思想上,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投入、高消耗、高速度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讲求速度与效益相协调的集约型增长方式上来。其中的关键是立足发挥本地优势,选准主导专业化部门,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延伸和扩展产业链,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并以此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区域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调研中,运用上述方法与原则,明确研究对象,合理划分区域内部结构,详尽了解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优劣势、产业结构、资源分布等表现区情经济发展现状的重要指标,为下一步的统计分析做好准备。
三、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所调研的资料与成果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及指标评价体系
首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的是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模式是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生态环境的发展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以经济发展为手段,以社会进步为目的,以满足最广人民的利益为最终诉求,消除贫困,使整个国家或地区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针对所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做出判断,趋利避害,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模式。
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必须强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降低劣势,充分运用系统理论,分清主次,找准规律,逐步达到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次,确定区域经济发展各系统的指标评价体系
在上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分析确立之后,选择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由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环境四个子系统分解为众多具体指标组成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框架,主要包括:其中,社会子系统主要包括的状态指标:人口劳动力、平均寿命、人均居住面积等,主要控制指标有:人口自然增长率、消费品价格指数等;经济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资金利率、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等,主要控制指标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地方财政支出等;科教文化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每万人口科技人员数等,主要控制指标有:科技经费占GDP的比重、教育事业费点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等;生态环境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工业废物净化处理率、城市人均用水量、各类资源再生率、森林覆盖率等,主要控制指标有:人均环保经费、各类资源年采伐量等。在此基础上,对其众多细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运用大系统的综合思想,在具体方法上通过对若干统计指标的综合计算形成一定的标志数值,以得到直观的、整体的评价,力求全面、准确的反映区域经济的总体发展及某方面的基本特征。
四、区域经济规划的详细制定方案及实施
首先,通过上述中对收集、调研的资料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详尽的分析,找出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并以这一认识为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指标,进行科学分析预测,提出预案,预案应当是多个,要依据不同因素的影响,在其变动的情况下,做出几种可能出现情况的预测。
其次,制定目标设计,在以各项指标的分析预测的基础,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及目标,应当邀请专家反复论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并多方面征求公众意见,谨慎确定。
第三,在发展目标确立之后,进入具体内容的设计制定阶段。
在发展目标确立之后,进行专题研究,主要包括主要产业部门、区域内各地区及若干专门问题的研究,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内各子系统指标进行实地考察研究:
(1)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条件与影响因素,找出有利条件,列出限制性因素。
(2)分析规划地区的经济特征,地区经济结构,包括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归纳地区类型。
(3)剖析区域劳动地域分工特征和区内差异性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及相互关系,确定主要矛盾。
(4)制定规划实施应采取的措施。
(5)在可持续协调发展原则的指导下,要求区域内部四大子系统和三大产业结构之间协调发展;使生产发展与诸种条件和资源在空间配置上协调平衡,合理分配,加快建设步伐,提高投资效率。
经过上述步骤,制定出区域各类产业和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具体规划,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善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汤兵勇张神勇杨浩等:上海城市建设的经济社会条件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研究[T].上海统计,1996
[3]李树桂:区域经济规划的理论与方法[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1
关键词:区域经济;现代物流
中图分类号: TP391.9 文献标识码: A
一、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物流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如何认识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首要问题,它将直接影响人们对现代物流业的重视和投入程度,也将关系到现代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
而区域经济发展是由资本、劳动和技术投入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当区域之间的大市场形成之后,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离不开人力资源、资本、信息和物资在区域间的流动。
二、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对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影响。我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很多地区存在高成本和高污染的增长问题,其中由于流通领域的发展程度和地方保护主义等方面的影响而造成的区域生产要素交易成本过高,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改变区域经济的增长模式,从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高成本模式转变为高增长、低消耗、低污染、低成本的现代经济增长模式,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极其重要。在这一过程中,发展物流业,降低区域经济增长中的要素流通成本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只要物流成本能够降低,成本支出就可以大幅度减少。
2.对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物流产业的发展是区域经济中第三产业的重要的新增长点。我国目前是一种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在产业结构上,是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增长模式,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比较薄弱。因此今后发展第三产业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选择,其中包括为生产服务和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这里面包括交通运输业、商贸业、现代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业等等。通过这些产业的发展,来促进产业的优化。
3.对加强区域竞争力的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各个地区区域经济的主题,对增强当地的经济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发展区域经济的各项重要指标,如生产成本、生产价格、全要素生产指标、区域贸易指标、市场营销指标等,都可以通过区域物流业的发展而获得改善,区域经济中的资源优势、科研优势和现有的产业发展也可以通过物流业的提高而得到进一步提升,整合区域生产要素,提高区域竞争优势。
4.对加强区域经济联系的影响。区域经济除了区域自身的发展外,区域间的联系更为重要。区域协作的纽带是物流产业的发展,任何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相应的优势资源和条件,也存在一定的劣势。因此物流业越发达,区域之间的联系就越紧密,区域间发展条件就越优越。
三、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
1.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是支撑产业聚集的基础。区域产业聚集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区域经济通过产业聚集而获得聚集效应。所谓聚集效应就是指由于某些产业部门,某些产业向某个特定地域集中而产生的生产成本的降低。它主要是通过企业间的分工协作,扩大生产规模等方法来实现,表现为联合化和协作化。可以说在有些情况下,具体所带来的效益要大于由于其它原因而降低的生产成本。
2.区域经济联系的加强,要求物流产业尽快形成区域性的物流体系。首先,应在一个大区范围内,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物流产业的发展规模;其次就是形成一种有效利用区内资源的服务体系;第三是建立覆盖整个区域物流体系。
3.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要求物流产业加快本身的现代化。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基础条件的支撑,这个基础条件为区域的物流产业发展提供平台。所以我们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要求物流产业必须要加快发展,而物流产业的发展又必将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所以我们探讨区域经济和物流产业之间关系,两者应该说是一个正相关的,而且相关性很强的关系。
四、现代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现代物流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度和带动效应,它几乎涵盖了一产、二产、三产的所有领域和部门,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国民经济的综合性和支柱性产业之一,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越发展,专业分工就越细。反之,专业分工越细,也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有利于优化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这里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地区产业结构雷同、重复建设严重,又没有形成规模优势,造成生产和销售成本过高,消费者难以承受的两败俱伤的局面。因此,各地区可以依托资源优势从事生产和经营,形成区域间合理分工和协作,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为贸易发展奠定交易基础。
3.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现代物流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正好属于需要大力发展的第三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发展现代物流业不仅可以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及地位,而且可以带动相关的批发零售业、餐饮业、房地产业、信息业的发展。既增加了第三产业的绝对数量,还提高了第三产业中高附加值行业的比重,从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繁荣区域经济。此外,发展现代物流业也是创造再就业的有效途径。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劳动就业将出现新的格局。
4.是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的重要措施。经济发达国家,把综合物流发展状况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考察条件,来判断项目投资的效益。我国很多地区在这方面有惨痛的教训,所以,着手建立物流中心,改变投资环境就成为扩大招商引资的重要举措。
5.有利于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而物流业的发展又将推动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功能的发挥。在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建设的同时,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作者单位:廊坊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林敬松,黄细洋.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5,6:88-89.
金融支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既有正面的推动作用,也有负面的消极影响。在实际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当中,必须要准确把握区域实际条件与经济发展特点,采取科学的措施,着力突出金融支持的积极作用,抑制金融支持的负面效应,使金融支持真正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为实现这一目标,本文将针对金融支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展开分析和讨论。
1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1 基础条件因素
区域基础条件主要包括人口、资源及环境等方面。区域人口密集度,资源储量和主要资源类型,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等,都会使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有所差异,如东部沿海地区借助优势的地理环境条件,其发展速度与发展水平都要高于西部内陆地区,而自然、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发展也相对较资源贫瘠地区要更快。
1.2 政策因素
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还受到相关发展战略规划及政策因素的影响,如果政府给予的政策支持力度较大,发展战略规划科学性较高,就能够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如我国改革开放早期五大经济特区的设立,便对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使之纷纷发展成为我国现阶段的核心经济区域,也带动了周边更广范围内的经济发展。
1.3 产业结构因素
产业结构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能否充分发挥出区域的自然、人文资源的基础优势,都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如产业结构单一,第一产业占据较大的比重的地区通常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成了许多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1.4 科技发展因素
区域综合科技发展水平也将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信息化发展水平越高、科技创新能力越强,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就相对越快,同时,在当前万众创新的宏观趋势下,借助科技创新的强大驱动力,也能够使区域经济的发展潜力快速增强,相对的信息技术及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的地区,大多经济发展速度也相对缓慢,许多边远山区正是因为信息闭塞、生产技术落后,才导致经济发展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2 金融支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2.1 金融支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金融支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一系列的积极作用,一方面,金融支持能够有效加快区域经济的增长速度,尤其是当区域金融集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便能够有效地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一系列资金周转问题,以金融支持满足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帮助企业巩固资金链,有力地支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同时,高度集聚的区域金融运行模式,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高效支付体系的成长,减少金融支付过程中的冗余环节和烦琐程序,这也就能够帮助一些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企业的效益提升,进而逐步推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另一方面,金融支持力度的增强能够以金融集聚中心为原点向周围产生辐射效应。金融集聚中心形成后,一些基础实力较强的金融机构会通过在周边地区设置分支机构的方式,扩大自身的业务网络覆盖范围,为更大范围的企业及个人提供融资服务。同时,也通过一系列金融产品的推广,让公众积极参与到金融投资中来,更有效地筹集和吸收社会资金,在提高自身经营效益,促进区域金融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对区域及其周边社会资源的整合与重新配置,使一部分企业或个人受众的闲置资金流向区域内的资金缺口处,满足另一部分企业或个人对资金的需求,进而在区域范围内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并增强区域经济市场的活跃性,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2 金融支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虽然金融支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能够发挥出十分积极的作用,但金融支持的力度也并非越大越好,当区域金融支持的力度超过一定范围后,就会导致周边区域的金融支持力度被相对削弱,随着这一差异的逐渐扩大,也将使超出金融集聚范围的其他地区企业及个体的融资环境愈加恶劣,跨区域融资又必然会增加融资成本,这也使金融集聚范围外的其他区域在经济发展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导致区域间经济发展失衡。此外,在金融支持力度较强的核心区域,过高的资本集中程度也会导致金融风险因素的增加,且容易形成连锁反应,这也就加大了金融危机产生的概率,而金融危机一旦产生,不仅会对集聚区域内的经济发展造成巨大打击,还可能通过传到和辐射,威胁到区域,造成危害和损失的扩大甚至短期失控。
3 以金融支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
3.1 加强金融制度建设,规范区域金融市场秩序
要想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首先就需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秩序的规范,这也需要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金融制度的建设,建立完善科学金融市场交易制度、监管制度体系,制定严格的金融市场记忆规则,促进区域金融市场的阳光化、透明化发展,控制金融市场中的恶性竞争行为,以规范化的管理的降低金融活动的风险及成本,保证金融市场各参与方的合法正当利益,以来提高金融支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发挥。
3.2 加强金融市场建设,优化区域金融市场体系
首先,要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促进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协调发展,加强与境外金融市场的联系与合作,推动区域金融市场与境外资本交易市场的联合,不断扩大全区域金融业的国际影响力。其次,要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资本市场体系,完善区域内产权交易中心以及技术产权交易中心的功能,为中小企业融资、产权交易提供有力地支持。再次,要加强区域金融支持向二、三产业的倾斜力度,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更加优惠的金融政策扶持,以此来引导区域内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更加科学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
3.3 深化银行业改革,增强银行业市场竞争力
首先,要提升现有银行机构的层次和功能,鼓励支持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向周边区域建立分行,并在保证运行安全的基础上,授予各分行以一定的自主经营权,强化分行的营销能力和决策执行力。其次,采取金融机构综合经营策略,鼓励合作金融机构创新业务品种,完善服务功能,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社区金融服务,整合全市现有地方金融机构的股权,设立金融控股集团,探索单一机构混业经营及集团公司综合经营的运行模式。
4 结语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安全;动态监测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一、引言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较大。原因是国家投资的重点会根据各地区的地理条件、资源产量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从而导致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的现象产生。我国的这种区域经济空间出现差异的现象从一定程度上是能够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然而,优先发展的地区始终处于重点投资的地位,区域经济的发展差异也就越来越大。只有对我国区域经济进行动态监测和科学分析,才能避免因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拉大而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解决各类社会的经济问题,从而达到维持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关系的目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较大差异的现象不仅体现在省会和城市之间,同时也出现在省际之间。尤其是在各省的工业水平方面,产生的发展差异非常明显。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形成的原因
从大量历史文献看来,产生区域经济发展出现差异的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自然资源和地理区位。仔细分析,可以将原因分成内因和外因。
1.内因。内因指的是区域的自身条件,可以包括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存量,还有该地区的自身的经济水平。因为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决定着自身的生产率和指定的产业结构战略。
2.外因。外因指的是国家的倾斜政策。国家出台的政策直接或间接都能从不同程度上给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影响。政策倾斜不仅能够调动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还会影响到各地区的所有制结构和市场化水平。因此,对于不同的区域,我国就应该制定不同的方案方针,采取适宜恰当的措施来促进我国各地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在努力建设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支持西北地区的一些重大项目。而中部地区则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帮助东、西部的经济发展建设。中部地区的生产力布局能否加强关系到东部地区的需求市场和西部地区的发展,体现出了区域之间的合作关联,呈现出区域之间共同协调发展的现象。
三、我国区域经济监测常出现的问题
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我国地域范围宽广,不同区域又有着不同的地理特征,出现区域经济差异的现象是难免的。在空间上,我国的区域经济呈现出发达区域和不发达区域并存的格局。发达的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呢更快,经济实力也更雄厚。而不发达的区域,不仅经济发展建设的投入不及发达区域,资源和地理条件也不如发达区域优越,因而,不同区域经济差异越拉越大。区域经济差异的出现是有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区域自身的资源禀赋,我国制定的制度和出台的政策甚至是社会历史文化都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随着各区域的发展,不同地区区域经济水平逐渐拉大,导致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不稳定的状况。如果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不能稳定并协调的长时间持续,社会矛盾就有可能与日加剧。因为,地区区域经济水平相当的话,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是相似的,两区域之间的相互需求就会增多,市场之间的流通也进行得更多。相反,如果两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相差太大,地域分工和贸易流通就很难进行。最终,各区域间的技术资金和产业扩散也就难以实施,从而对我国各区域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更新产生阻碍的影响。
四、区域经济安全动态监测
将评价国家经济安全的10个度量指标对国内省区进行分解,经济区域可以是一个省份或者是多个省的联合体。指标安全系数 通过阈域值法进行计算。
指标数值大,安全度越大的安全条件指标,其安全系数按下式计算:
指标数值大,安全度越小的安全条件指标,其安全系数按下式计算:
根据区域经济安全系数的大小,对区域经济安全度进行打分,然后根据得分将经济安全程度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具体的评价方法见表1。
五、动态监测对于区域经济安全的重要性
区域经济能否稳定发展是我国需要首先考虑的经济问题,在领悟我国区域经济安全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并研究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来采取相应措施,以达到确保我国区域经济安全的目的。进行动态监测在预防措施方面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动态监测工作的进行应根据我国国情,对区域经济安全进行系统定量监测研究,展开全方面的动态监测。可以通过探讨我国区域经济安全的内涵,分析影响区域经济安全的因素,或者是构建区域经济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来研究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安全方面的问题。
六、结束语
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领域分布有金融、能源、贸易等社会安全方面,因此,在对我国区域经济安全进行动态监测时,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并适时拓展对区域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视角。目前,我国经济安全处于中低度的不安全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有外来风险,还包括我国经济风险区带来的危险。因此,对我国区域经济安全进行动态监测的相关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静.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J].经济导刊,2011.
[2]张维群,张颖.区域经济安全的统计探索[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2,17(51).
[3]叶卫平.国家经济安全定义与评价指标体系再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4).
[4]叶卫平.论经济安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J].研究,2011(2).
[5]顾海兵,张安军.我国区域经济安全动态监测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理管理,2012(7).
[6]顾海兵,王鑫琦.国家经济安全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06).
[7]信春华,朱世英.省区经济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模糊综合评价[J].中国矿业,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