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1 09:21:0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微观经济学需求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市场 微观经济 市场营销 经济
本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需要而出现的市场营销,它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不包括人们的选择行为,这便是本文为何要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去市场营销所在,以期营销决策中将出现一些定量化的运用。
一、寻求潜在客户
你的产品或服务要销售给谁,(这是营销循环的第一步)谁有可能购买你的产品,谁就是你的潜在客户。
1.分析需求
确定谁是潜在客户,就得分析人们的需要。需要是在没有得到某些基本满足的感受状态,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商家可以用不同方式去满足它,但不能凭空创造。甚至可以通过开发及销售特定的产品和服务来影响实现上述需要的欲望,而需要的欲望就表现为需求。
有效的需求必须具备2个基本要素:主观上要满足消费者的嗜好或偏好,即用得着;客观上要受到消费者收入预算的制约,即买得起。具体来说,需求反映了在不同价格水平下商品的需求量,它遵循需求法则,受消费者偏好、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主要是替代品和互补品)、人口数量、预期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变动都会影响需求曲线的变动。
2.需求的量化---弹性分析
引起需求变动的因素可以用弹性来定量化。弹性有多种,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等,在这里主要探讨人们长熟悉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我们的营销策略就不同。对于需求弹性大于1的商品,提价会导致价格的上涨幅度效应小于收益的减少幅度效应,因而最理智的营销者应该采取降价策略;对于需求弹性等于1的商品,价格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变动影响不大,理智的营销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降价或提价策略;对于需求弹性小于1的商品,理智的营销者应该采取提价策略。
3.需求价格弹性的求解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减的百分比之比。
比如:在某段时期,某商品价格由5元降为4元,需求量由100件增加为130元,则该商品的营销策略应该是降价,因为它的需求价格弹性为1.5
在计算弹性的时候要注意基期选择,价格的变动资料与需求量的变动资料,可以根据一定时期的销售统计资料获得,但要注意变动情况的计量口经要保持一致。
由此可知:确定谁是潜在客户,不仅要看他有无购买能力,还得分析其需求欲望,需求欲望的大小可以借助需求弹性来量化,需求弹性的大小可以引导营销策略。因而适当的营销策略就会吸引更多的客户。
二、提高客户满意度
客户满意既是客户本人再购买的基础,也是影响其他客户购买的要素。对商家来说,前者关系到能否保持老客户,后者关系到能否吸引新客户。因此,使客户满意是商家赢得客户,占领和扩大市场,提高效益的关键。
客户满意是指对一个产品可感知的效果(或结果)与期望值相比较后,客户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
1. 客户满意度的测定
为了能定量地进行评价客户满意程度,可对客户满意分为七个级度,给出每个级度得分值,并根据每项指标对客户满意度影响的重要程度确定不同的加权值,这样即可对客户满意度进行综合的评价。
例如,某企业对其产品的质量、功能、价格、服务、包装、品位进行客户满意调查,按七个级度,从很满意到很不满意的分值分配如表:
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是不同的,加权法为58.5,接近于满意水平,而简单分值法仅为36.67,处于较满意水平。而实质上,客户对产品的总体感受应是满意水平。所以利用加权法更能准确的反映客户的满意状态。加权法的加权值,商家可以根据经验、专家评定或调查等方法进行确定。
2.提升客户满意度
首先我们从下面一个案例分析入手:
一个商人用4元钱一斤批发来的梨。他会分出三种:一种最小的和有毛病的,卖3.8元一斤;一种中间的,卖4.6元一斤;最大最好的卖6元一斤。“梨3块8一斤了!”低于批发价格的叫卖很快就会让大家蜂拥而至。这提高了客户的欲望,会使其产生一种购买动机。小商通常会问你:“你买梨是干什么用?”这是在扑捉你的行为意向。一些不讲究的客户围着小商,在3.8一斤的的梨里挑三拣四,这会提升一些客户的从众心理。 如果看你穿得西装革履,如果得知你买苹果是为了看病人、送礼,他会告诉你买4.6元或6元一斤的才有面子,这是攻破客户的心理防线,提升满意度。
有经验的小商,知道让客户在买什么(便宜的,还是一般的,或是最好的)之间做选择,这样做的结果最终的结果就是50%的梨卖了4.6元,25%的苹果卖了3.8元,25%的苹果卖了6元。而且很快就能卖完。而不懂营销的小商,是让客户在买与不买之间做选择。4.2元的价格被客户挑来选去的卖到最后,剩下的只是一堆烂苹果。
所以生活告诉我们:给孩子和朋友送礼物,分批分次的多送点,一定比一次性送前者总和要让他们感觉爽;出了很多倒霉事,你千万不要一一汇报,报个总数就行了。商业告诉我们:商家做广告,特别是面向家庭主妇的电视广告,那种让您限时拨打的免费电话,购物免费送东西的,一般都送您几件便宜货,而不是一件贵的东西;推销一件产品,推销人员应该是指向客户报一个项目总价,不是单独强调某一个项目的价格,这让您觉得对于买东西,总开支没加多少;你买东西的时候,交完了款,再给您送送点小礼品啥的,您一定很高兴吧?(买东西前给再多,客户也认为羊毛出在羊身上,买完后给一点点,也会认为是额外的获得啊,这样的小礼物对于增加客户满意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经济学告诉我们:如果有多个经济活动均涉及到收益/甜头/好处,尽可能的单列他们。如果有多个经济活动均涉及到开支/损失/霉头/灾难,尽可能的合并他们。
由此看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就正是微观经济学中的提升消费者剩余。一个人对一物所付的价格,决不会超过,而且也很少达到他宁愿支付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因此,他从购买此物所得的满足,通常超过他因付出此物的代价而放弃的满足;这样,他就从这种购买中得到一种满足的剩余。他宁愿付出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部分,是这种剩余满足的经济衡量。这就是消费者剩余。
微观经济学中提升消费者剩余途径有:(1)消费者利益应是政府规制政策的目标;(2)放松管制,鼓励竞争;(3)发挥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4)合理的宏观税负是增进消费者剩余的有效途径;(5)树立消费者至上的观念。这些也无不是提高客户满意度经验之谈。
三、合理定价
商家为了有效地开展市场营销活动,促进销售收入的增加和利润的提高,必须给其产品制定适当的价格。影响定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定价目标、产品成本、市场需求、竞争者的产品和价格等。
在销售过程中,买卖双方都是微观经济学中的理性人,都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即卖方趋向于远远高于成本的价格,买方趋向于付出最少的金钱。
(1)卖方给出实价,双方都不讨价还价。显然,这对买方是极有利的,但这将导致卖方生意没有继续营运的成本,时间久了,商家自然亏本,退出市场。
(2)卖方要一个远远高于成本的价格,买方不讨价还价。这时卖方处于优势,买方就会感到商品的质量于价格不符。没有人会明知吃亏还持续买下去。若卖方一直不降价,长此以往,买方也会因为价格太高,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满足而不再购买商品。
(3)卖方要一个远远高于成本的价格,买方要讨价还价。在这种情况下,卖方能够满足自己定高价的倾向,买方也能满足自己压低价格的倾向,两者都感受到了彼此利益能够达到最大化的可能。
1.价格博弈
市场就是以适当的价格出售商品,低于这个适当的价格,卖方就会停止出售这种商品;高于这个适当的价格,买方就会停止购买这种商品。由此可见,市场活动就是买卖双方的博弈活动。
人们在购买东西杀价时,绝大多数商家都会和你讨价还价的。这是因为在双方的博弈中卖方处于为商品定价的优势地位,他们通常会为自己的商品定个最高的价格。相反,消费者因为不知道进货价格而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商家逐利本性的怀疑,就会促使不断地用砍价来测探商家的心里底线,进而摸清最贴近物品真实价格的价格。所以消费者在购买时,要多方打听,货比三家才能探测到商家的底线。
2.价格歧视
价格制定的垄断者,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不同的价格,如果这些不同价格并非因为成本不同造成的,这就是价格歧视。比如:在风景旅游点对外国游客和国内游客收取不同的门票;同一商品的外销价格不同于国内市场的售价;工业用电和生活用电的价格不同,高峰时段用电和低峰时段用电价格不同;电影院对学生实行优惠票价,对成人实行标准票价等等。
不过采用价格歧视必须满足以下几点:(1)市场必须是可以细分的,而且各个市场须表现出不同的需求程度;(2)以较低价格购买某种产品的客户没有可能以较高价格把这种产品倒卖给别人;(3)竞争者没有可能在企业以较高价格销售产品的市场上以低价竞销;(4)细分市场与控制市场的成本不得超过因实行价格歧视而得到的额外收入;(5)价格歧视不会引起客户反感而放弃购买,影响销售;(6)采取的价格歧视形式不违法。这样商家在一定条件下就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四、总结
市场营销过程中包括了许多微观经济原理。对消费者需求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潜在客户;对消费者剩余分析,可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对博弈论的探讨,可以提高讨价还价的能力;对价格歧视的理解,会明确商家的良苦用心;对消费者均衡的探讨可以找到消费者的最佳购买组合;等等。并且利用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定量分析手段,还将推动市场营销活动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亚均.微观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6-21.61-65.143-146
[2] 吴健安.市场营销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7-32.233-249
[3] 侯荣华.西方经济学[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37-61.130-132
[4] 李燕,周德群.中小企业e化之路如何走[J].企业经济,2002(6)
[5] 何自力.经济学科学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理论与现代化,2000(1)
[6] 林毅夫.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J].经济研究,2001(4)
关键词:驾照热 微观经济学 原因 后果 建议
一、成因探析
(一)需求分析
在微观经济学中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一个有效的需求要求消费者不仅要有购买意愿,而且也要有购买能力。在现阶段,对于驾照的需求主要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社会需求;而另一部分主要来自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学生需求。
1.社会需求增加
首先,私家车的增多使得对"购买"驾照的意愿不断增加。改革开放后,中国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而汽车行业也不例外。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汽车的零售价格不断下降,这也就为广大的消费者购买私家车提供了便利,也使得中国的私家车越来越多。这就使得人们愿意去"购买"驾照这一商品。
其次,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上升使得消费者对驾照的"购买"能力增加。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影响其购买能力,当人们的收入水平低,对于一些价格较高的商品会选择不购买,当人们的收入水平高了,消费水平也在增加。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在不断的增加。以合肥市为例,2012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994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3.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增加了,人们对于驾照的"购买"能力也就增加了。
2.大学生对于驾照的需求增加
据一项调查,有近65%的大学生表示想考驾照。许多大学生认为,社会的发展需要能力更强的人才,单有高学历是远远不够的。除此以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职业技能。多一项技能就是多一门出路。丰富的知识加上必要的技能,包括驾驶技能,日后找起工作来范围将更加广泛。还有许多大学生认为,以后经济条件将不断改善,汽车工业将得到更大的发展,买辆私家车不是梦,现在就开始学驾驶,先学了再说,也算是超前考虑,未雨绸缪。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等以后工作了就没有时间去学驾照了。而在当今阶段,许多大学生都是独身子女,且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的收入状况较过去相比也有了巨大的改观,一些家长也能够为其子女负担的起报考驾照的费用。因此,大学生也是驾照需求增加的另一重要源泉。
(二)消费者行为分析
1.消费者的理性预期
在微观经济学中,影响商品需求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消费者的预期,即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总是会根据现在的价格水平或其他因素对未来某件事物的价格做出预期。而驾照这一商品也受报考人的理性预期影响,人们在报考驾照时也会做出理性的预期。近几年来,报考驾校的费用越来越贵,2008年以前,报考驾照只需一千多元,而今却需要3850元。仅仅几年,驾照报考的费用却翻了一番。在新交通法规出台后,许多驾校要求提高学费,这就使得这一商品在未来还有着继续"涨价"的趋势,在未来购买该商品的成本会大大提高。
2.消费者的效用分析
在微观经济学中,一般而言,效用是指对于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的一个度量。消费者在消费驾照这件"商品"时又有怎样的效用呢?第一:那些有车或者正在考虑买车的社会消费者。这部分人必须要驾照,否则另外一件商品无法使用,因此拿到驾照这件"商品"对他们而言必然能使能他们获得巨大的效用;第二:学生。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存在一种心理,那就是拥有驾照能够为自己未来找工作或者以后买车带来方面,因此,在消费驾照时,他们所得到的效用也是毋庸置疑的。因此,综上所述,在现阶段,对于驾照这件特殊商品,消费者在消费它时是能够获得巨大的效用,得到巨大的心理满足感。因此人们愿意且急于"买到"这件商品。
二、"驾照热"的后果探析
(一)形成"攀比效应"
就某些商品而言,一个人的需求也取决于其他人的需求。特别是,一个人对一种商品的需求受其他人已经够买的该商品数量的影响。如果这种情况是事实,那么就存在着"网络外部性"。网络外部性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如果一名典型的消费者的商品需求量随着其他消费者购买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那么就存在正的网络外部性,即"攀比效应"--一种赶潮流的欲望,想拥有一件几乎所有的人都已拥有了的商品。在社会上,如果身边的大多数人都已经拥有了驾照这件商品,对于那些没有驾照的人受到他人的影响,也会要求得到该件商品,形成"攀比效应";在大学校园里,如果身边的同学拥有了驾照,那么那些没有驾照的人在心里就会想追赶潮流,考一个驾照,与此一来,形成"攀比效应"。攀比效应造成的后果是需求增加。
(二)驾照消费的负外部性
所谓"外部性",即指行为主体的活动对他人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对他人和社会产生消极影响,称之"负外部性"。在消费驾照这件商品后,易造成"负外部性"。当人们消费驾照后,就有了开车上路的权利,然而,这些有了驾照的人由于有些是新手,技术不够熟练,有些是忽视交通规则,酒后驾车等,造成了许多的交通事故,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了巨大生命和财产损失。虽然他们在事后也做了一定的赔偿,但这些"马路杀手"的边私人成本明显小于社会成本,这就造成了消费负的外部性。
三、缓解这一局面的建议
(一)增加车管所负责驾照考试的人员,改进措施,提高驾照考试效率
目前,造成如此火爆"驾照热"的局面一方面也来自车管所具有考试资格的"考试员"数量少。以合肥市为例,合肥市有考试资格的"考试员"一共只有16个,一旦到了寒暑假,大学生学车人员增加,这些人员肯本忙不过来。而为了减少车祸,现在的驾考还比以前更为严格,因此耗费的时间就更加过长。综上所述,政府应该增加具有考试资格的"考试员",减少驾照考试学员的排队时间。同时也应该多依靠现在的科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节损考试的时间。
(二)驾校应该增加教练车等固定设施,增加驾驶教练人员数量
众所周知,学习驾驶的时间相对较长,一般最快要一到两个月时间才能结束。面对相对较长的周期,且学员众多,而许多驾校教练车明显缺少,学员练车的场地也受到诸多限制,而一个教练人员带四五个甚至更多的学员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在合肥市,每次每个驾驶教练所带学员能够参加驾照考试的人数受到诸多限制,一般一次只能有一到两个能够参加驾照考试,造成了许多学员考试的时间一拖再拖。而新学员又在增加,老学员又没有拿到驾照,前积后累,学车学员越来越多。因此要想很好的缓解现在的"驾照热",驾校也得做出一些措施,增加固定设施的投资,提高学车人员的学车效率。
(三)鼓励大学生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减少一部分驾照"需求"
"驾照要涨价"、"找工作需要驾照"等等各种舆论,不绝于耳。在某些学校,"不考驾照似乎已经成为另类"。面对诸如此的舆论,许多大学生开始热衷于驾照考试,急着拿到驾照,行成了"驾照热"的另一强大生力军。作为当代的高校学生,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应该能够看清当前的社会一些基本形式。不要被错误或者不正确的舆论所误导,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要盲目的跟风,盲目的攀比,根据自身实际,选择是否要参加驾照考试,造成社会资源严重浪费。
参考文献:
[1]张静.浅议驾培行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经济,2010,(8).
[2]阴秀文.高烧不退的"驾照热"[J],经济,2011,(12).
【关键词】利率弹性;利率弹性阈值
一、“阈值效应”概念与函数表达式
经济学中,常用到“经济阈值”和“阈值效应”的概念。“经济阈值”是指相关的经济要素之间能够产生影响或变化的最小变化量或最小变化幅度。[1]用函数方法表述:设经济要素y为经济要素x的函数,如果
阈值效应函数的一般表达式为:
设两个经济要素的函数关系为y=f(x),使函数值发生变化的x值为函数y=f(x)的临界点,定义从一个临界点到相邻下一个临界点的距离为函数,n=0,1,2,……。
(1)当阈值()为常量时
设阈值,因函数y在x没有达到新的临界点之间,其值保持不变,所以y=f(x)应修正为:
(2)阈值为变量时,设函数阈值由实际问题确定,阈值依次为,,……,那么,函数y=f(x)应修正为:当时,
二、资金需求的利率弹性存在着阈值效应
人们在分析利率的变化对资金供求关系的影响时,常用资金供求的利率弹性系数(ε)作为衡量标准。[2]
我们知道,利息作为资金借贷的价格,其变化直接决定着资金供求量的变化,利率作为计算利息的标准,其变化既决定着利息的高低,也决定了资金供求量的变化。由于利率及货币供给主要由国家(央行)直接控制,是企业资金需求的外生变量。因此我们主要讨论利率变化对资金需求的影响。即资金需求的利率弹性。
在一般情况下,资金需求随着利率的升降而出现减增。但有时我们也会看到,在利率变化幅度不足够大时,资金需求并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资金需求的利率弹性的阈值效应,即利率的变化幅度并没有达到足以影响资金需求变化的幅度,因此,资金需求仍保持不变。
资金需求之所以存在着利率弹性阈值,主要原因有:(1)资金需求量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换言之,资金需求量q是利率i、价格p、国民收入r、利润水平e等诸多变量的函数,即,利率的微小变化被其他因素的变化作用所抵消,使需求量的变化难以成为显性;(2)即使将其他因素视为常数,只考虑利率对资金需求量的影响,利率作用于资金需求的变化,需要一定的时间或周期,即资金供求市场也存在着所谓瞬期均衡,短期均衡,长期均衡[3],从一种平衡过渡到另一种平衡需要一个过程;(3)利率的变化幅度太小不足以克服原来资金需求的惯性,也会形成利率弹性阈值。实际经济活动中大量的经验也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仅仅依靠利率的微小变动调节资金供求关系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资金需求的利率弹性与阈值效应数学模型
首先分析在没有阈值效应条件下,资金需求的利率弹性。为分析问题方便:
(1)设资金需求量(q)与利率(i)之间呈线性关系:q=a-bi;……(1)
(2)运用微观经济学中分析弹性的一般方法,其资金需求的弹性
需要指出的是:微观经济学中,需求弹性分析方法的约定对自变量、因变量并没有作明确规定,不太符合数学中函数的定义和我们对阈值效应的定义,但并不影响我们分析方法、过程及结果的正确性。
其次,分析存在着阈值效应的条件下的资金需求的利率弹性。仍设q=a-bi,使q值发生变化的i值为q=a-bi的临界点。从一个临界点到下一个相邻临界点的距离为q的阈值,并设为一常数,则q=a-bi修正为:
与无阈值效应时相同。但当
四、资金需求的利率弹性阈值运用实例
设资金需求量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根据上表拟合的资金需求量q的数学模型为:
不考虑阈值效应时:q=10-i,
此例分析表明:
(1)考虑阈值效应时计算需求量和需求弹性较之不考虑阈值效应计算结果更精确,更准确,更符合实际状态。
(2)利率阈值内[0,),利率弹性小于无阈值效应时的利率弹性。
五、阈值效应原理在资金需求的利率弹性分析中的意义和作用
(1)利率弹性阈值的确定应该是资金需求是与利率之间数量分析的基础和起点,即如果我们不能确定利率弹性阈值,我们就很难确定利率与资金需求的数量关系。
(2)利率的阈值弹性是确定利率需求量分析的计量单位的基础和依据。如果选择的利率或资金需求量的计量单位太小或太大,都难以掌握二者之间的规律。
(3)运用利率弹性的阈值效应原理有利于我们制定正确的利率货币政策,实现调整资金供求关系的预期。如政府期货通过提高贷款利率、紧缩银根,抑制经济过热或降低贷款利率,放松银根,刺激疲软的经济时,利率上升或下降的幅度和方式是政府决策的难点。通过利率弹性阈值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利率调整的力度和频率,达到调整经济的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建新等.论经济学中的阈值及阈值效应[M].2007人文学术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10:62.
[2]杨建新,闫肃利.利率弹性初探[J].北京:国际金融研究,1998,5:8
关键词:供给;需求;购买力;价格水平;通货膨胀
中图分类号:F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14)05-0026-05
一、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的购买力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商品生产的产生使商品交换经常化,货币的产生则规避了以物易物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促进了商品的交换[1]。特定的商品生产者只生产单一或者种类非常有限的商品,因此在交换过程中,卖的目的是买。从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角度来看待商品价格的概念,若猪肉的价格是20元/公斤,意味着一公斤猪肉的购买力是20元。商品的价格代表其购买力。
在以物易物的过程中,用于交换的两种商品的地位是对等的。在交换过程中引入货币并不改变这一性质。例如猪肉、鸡蛋和土豆的价格分别为20元/公斤、10元/公斤和5元/公斤,那么货币(这里的货币是人民币)的购买力是每一个价格的倒数所组成的序列。1元的购买力是:1两猪肉或2两鸡蛋或4两土豆。
这一点在外汇市场上得到充分体现。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市场,外汇市场的交易是两种货币之间的交易。(名义)汇率就是以另外一种货币衡量的一种货币的价格。汇率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两种方式。直接标价法,又叫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100、1000、10000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本国货币。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它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汇货币。
考虑到计量货币价格是非常困难和抽象的。货币的引入使得国民收入核算成为可能,即直接以货币金额表示各种商品的组合。在国民收入核算的过程中,价格变化所带来的问题被提出来了,价格指数也被创造出来了。一国的价格水平以一个基准的商品和服务“篮子”的价格来表示,它反映的是该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我们将货币的价格,即货币的购买力(purchasing power of money)定义为价格水平的倒数。用公式表示为:PPM=1/P,其中PPM表示货币的购买力,P表示价格水平。反映一国价格水平的指数主要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和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 Deflator)。
二、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现在,我们可以构造一个图来说明价格水平的决定过程。在图1中,用Y轴表示货币的购买力PPM,X轴表示货币数量。采用供给需求分析,用一条垂直线表示在任意给定的时点上的货币供给M(这里我们采用宏观经济学中的习惯,分别使用M和L来表示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而不使用微观经济学中代表供给的S和代表需求的D),用向右下倾斜的斜线表示货币需求L[2],则两线的交点表示任意给定时点上市场达到均衡时的PPM,同时得出均衡价格水平。需要强调说明的是:货币购买力越强,价格水平越低,对应图的上部;货币购买力越弱,价格水平越高,对应图的下部。
图1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从概念上很容易辨明,货币供应量M就是任何给定时点上的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现金+银行存款准备金总额×货币乘数。中央银行制度下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是准备金总额和准备金率。虽然公众或者市场行为也会影响货币供应量,但货币供应量主要还是由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和控制准备金率和(或)准备金总额来决定。。类似于单个商品的需求曲线,我们在图1中设定了一条涉及PPM的货币需求曲线,它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货币需求曲线所表达的含义乍看起来很奇怪。货币的需求难道不是无限的吗?人们难道不会想要得到尽可能多的货币吗?但这忽视了持有货币的成本。和普通商品的需求类似[3],人们的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有意愿并且有能力持有货币的需求。也就是说,货币需求的概念隐含人们为了得到货币愿意付出多大的成本,即他们会愿意选择保留多少货币而不是花掉,这时,他们对货币的需求不可能是无限的。如果某人得到了货币,他会用它做两件事:要么用于消费或投资;要么留着,增加持有的货币余额。他愿意保留多少货币就是他对货币的需求。
让我们看看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人们愿意保留的货币数量是价格水平的函数。例如,假定价格水平突然下跌到现在的二分之一,人们的钱包和银行账户中为日常交易或紧急情况准备的货币将大幅减少,每一个人只需要携带或者准备好之前持有货币量的二分之一左右即可,而其余可以花掉或者进行投资。因此,如果价格水平比现在低很多,人们持有的货币总额将会大大降低。相反,如果价格水平是现在的两倍,人们钱包和银行账户中就需要两倍的货币去应付日常交易和紧急情况。如果价格水平上升,购买同样的商品或服务就需要更多的货币。如图1所示,当PPM处在高点(价格水平较低)时,如PPM1时,货币需求就少;但当PPM处在低点(价格水平较高)时,如PPM2时,货币需求就多。
我们现在看看,货币供给曲线与向下倾斜的货币需求曲线的交点如何决定均衡PPM或价格水平。相对于给定的货币供应量M,假设PPM突然升高,也就是价格水平猛然降低,于是货币供应量M大于货币需求,两者之间就是过剩的货币。人们发现自己正遭受着货币失衡之苦:手中的货币比按当前价格水平所需要持有的更多,因此,人们购买各种各样的商品和服务,试图花掉多余的货币。尽管就个体而言,人们可以通过购买将手中的货币花掉,但从总体来看,这些被花掉的货币并没有消失。既定的货币供应量M始终存在,不发生任何变化。随着支出的增加,大多数甚至所有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价格水平不断上升,使得PPM开始下降,如图1中向右下的箭头所示。随着PPM的下降,货币过剩情况逐渐消失,直到它完全消除人们花钱的动力。在更高的物价水平上,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需求和既定的货币供给不多不少正好相等,市场最终出清。人们不能够改变货币供应量,但是可以通过提高物价水平来消除货币过剩现象。[4]
相反,假设物价水平突然上升到现在的两倍,PPM因而降得很低。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需要更多的货币支持日常消费。货币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现金余额出现短缺。人们将会试着通过增加货币余额来缓解货币短缺。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减少支出、增加储蓄。这导致大多数甚至所有产品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价格水平下降,PPM上升,如图1中向左上的箭头所示。这一过程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物价下降得足够多,PPM上升,在更低的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需求和既定的货币供给不多不少正好相等,市场最终出清。市场行为再一次使货币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货币总需求会根据货币总供给相应调整。
因此,价格水平即货币购买力的供求决定机理与普通商品价格的供求决定机制没什么不同。物价水平将会趋向于货币供给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即使处于失衡状态,市场力量还是会促使其回到均衡点。此外,与某个特定的商品市场一样,货币市场的均衡价格即货币的购买力与货币需求正相关,与货币供给负相关。同样地也可以说,商品价格水平与货币供给正相关,与货币需求负相关。
三、价格水平的变化
为什么价格水平会一直变动呢?如果说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决定价格水平,那么原因就很明了了:当且仅当这两个基本因素――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其中一个或者两个同时变化的时候,价格水平才会发生变化。我们先来考察货币供给变化的情况,此处货币供给是指名义货币单位(如美元、人民币)的供应量发生变化(限于篇幅,本文不考虑新增加或减少的货币从何而来,也不考虑货币是如何注入或撤出经济领域的)。
图2货币供给变化对价格水平的影响首先我们考虑货币供给增加的情况。图2中,初始的货币供给曲线M0与货币需求曲线L相交,确定了初始货币购买力PPM0和初始物价水平(即PPM0的倒数)。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货币供给曲线M0向右移动到M2。现在人们手中的货币就有了盈余,此时货币供给超过了在初始价格水平上的货币需求。人们口袋里钱多了,迫切需要花出去,于是每种商品的需求曲线都向上移动,导致价格水平上升(不一定要求同时和同幅度)。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人们发现需要更多的货币来适应更高的物价,原来增加的货币总量不再那么富余了。最后,货币购买力从PPM0下降到PPM2,价格水平从1/PPM0上升到1/PPM2。在新的、更高的价格水平上,新的货币总量不再过剩。或者说,在市场的作用下,货币需求L和新的货币供给M2再次达到均衡,货币市场在货币供给曲线和货币需求曲线的交点处再次出清了。
换句话说,当人们发现手头货币余额过剩,他们会花掉这些钱,但从总体来看货币总会流到另外的某人手上,因而新增的货币供给并不因为个人消费增加而消失。然而通过促使价格水平上升,货币的需求量也发生了变动,并和新的供给实现了均衡。这个道理与猪肉市场上的道理是相通的,当猪肉的供应量增加时,猪肉价格下降,从而吸引人们去买这些新供给的猪肉,而在货币市场上,增加的货币使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并一直持续到人们愿意持有所有新供给的货币为止。
货币供给减少会发生什么呢?在货币供应量减少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从M0降到M1。当这个变化发生时,人们发现在过去的均衡价格水平1/PPM0上,货币总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也就是说,他们正面临货币短缺。为了增加货币余额,每个人都减少支出并进行储蓄,以积累更多的货币。随着这一行为的发生,多数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商品价格随之下降。伴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货币短缺的状况得到缓解,直到商品价格下降到产生一个新的更低的均衡价格水平,或者说,货币购买力到达了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PPM1,这时货币需求和减少后的供应量M1达到均衡,货币市场再次出清。在新的均衡点上,虽然货币供给减少了,但是通过价格水平的降低,市场再次满足了人们的货币需求。当然,这种情况在现代社会中极少发生。
换句话说,面对货币供应量的减少,人们力求增加货币余额,但货币供给是确定的,无法随意增减,因此货币余额的供给总量无法增加。不过,通过减少支出,促使价格水平下降,提升了每一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使实际货币余额(经购买力修正后的货币供应总量)增加,从而抵消了名义货币供应量的下降。即,虽然M降了,但由于现在每一单位货币实际上变得更有价值、购买力更强,M1与之前的货币供应量M0具有相同的购买力。
图3货币需求的变化对价格水平的影响物价水平变化的另一个因素是货币需求。图3描述了货币需求的变化对价格水平的影响。货币需求因为某种原因从L0增加到L2。这意味着在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将会增加。在原来的均衡价格水平1/PPM0处,货币需求已经超出货币供给。由于货币供给是固定的,造成了货币余额短缺现象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减少支出、增加储蓄以提高货币持有量。支出的减少带来价格水平的下降,这将会缓解货币的短缺问题。最终,货币购买力从PPM0上升到PPM2,相应地价格水平从1/PPM0下降到1/PPM2。在这个新的均衡价格1/PPM2处,货币不再短缺。由于货币购买力上升,原来的货币供应量M0现在足以满足增加的货币需求。尽管货币余额总量的名义值保持不变,但按实际购买力计算,同样的货币供应量现在价值更高,能够履行更多的货币余额的职能。此时,市场再次出清,货币供给和需求再一次达到均衡状态。
当货币需求从L0下降到L1,在任何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人们只愿意保留比原来更少的货币余额。在原来的均衡价格水平1/PPM0处,人们发现自己持有的货币有盈余,并开始努力把这些盈余花出去,这就造成各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上移动,促使价格水平上升。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人们愿意保留的货币余额开始增加。最终,当货币购买力下降到PPM1处时,货币需求和供给达到均衡。因此,相对于之前的情况,虽然现在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的货币需求减少了,但由于价格水平的上升,使得人们仍然需要数量为M0的货币余额。
综上所述,价格水平只会因为两个因素而变动: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价格水平上升,如果货币供应量减少,价格水平下降;如果货币需求量增加,价格水平下降,如果货币需求量下降,价格水平上升。货币购买力与货币的供应量呈反向变动,与货币的需求量呈正向变动。与我们所熟悉的决定单个商品价格的供求机制一样,货币的购买力也由这种供求机制决定。而且供求机制决定货币购买力的同时也决定了价格水平。
四、货币供应量持续增加的影响
如果我们把通货膨胀定义为物价水平持续快速上涨的现象,那么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同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著名论断――“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无一例外都是货币现象”这一论断同时也为如何避免通货膨胀的发生或结束通货膨胀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个答案,即只要将货币供应量控制在较低水平,我们就能够避免或制止通货膨胀。。图4货币供应量的连续增加导致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我们首先来考察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增加会造成什么后果。[5]如图4所示,假设初始的货币需求L和货币供给M0在价格水平为1/PPM0处达到均衡。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货币供给从M0向右移动到M1,人们手中的货币有了盈余,此时货币供给超过了在初始价格水平上的货币需求。人们在调节手中的货币余额的时候将会导致价格水平的上升。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人们需要更多的货币来适应更高的价格水平。最终当货币购买力从PPM0下降到PPM1(同时价格水平从1/PPM0上升到1/PPM1)时,货币需求L和货币供给M1达到均衡。货币供给再次增加,从M1增加到M2,人们再次发现手中的货币又有盈余了,又开始调节手中的货币余额,价格水平又一次上升。在更高的价格水平1/PPM2上,货币需求L和货币供给M2达到均衡。从图4中很容易看出,随着货币供给从M0增加到M1,再从M1增加到M2,价格水平从1/PPM0上升到1/PPM1,再从1/PPM1上升到1/PPM2,即货币供给量的连续增加导致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从我国实践看,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一段高通胀时期,1994-1996年我国消费价格总水平分别上涨24.1%、17.1%和8.3%,与之相应的是,1994-1996年我国M2分别增长34.5%、29.5%和25.3%。这表明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上升是造成价格水平持续上升(即通货膨胀)的一个主要因素。[6]
参考文献:
[1]默里・罗斯巴德.银行的秘密:揭开美联储的神秘面纱[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7-40.
[2]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00-216.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6-18.
[4]罗伯特・H・弗兰克,本・S・伯南克.微观经济学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61-88.
[5]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32-657.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主要指标诠释[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254-255.
关键词 实际经济周期 技术冲击 经济波动 宏观经济学
中外经济发展史的历程无可辩驳地表明,宏观经济的运行是会出现周期性波动的。对于经济周期的成因及其作用机理,西方经济学家从许多方面都进行过研究。其中, Finn Kydland与Edward Prescott一同提出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BC)可以看作近20多年来在经济周期研究方面的重要突破,这两位经济学家也凭此而折桂2004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一、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形成背景及其核心内容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具有丰富的理论源流和明显的现实背景。首先,由理论来源分析,一是在20世纪80年度之初,当时占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波动理论及其模型遭到普遍的质疑;二是理性预期与公众选择理论被吸收进了现代宏观经济学,Lucas由方法论角度探讨了经济波动问题;三是C. R. Nelson与Charles I. Plosse提出,实际因素对于形成经济波动的作用比起货币等虚拟因素来重要得多;四是一系列分析方法与分析工具的问世,也对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建模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其次,由实践发展的层面来分析,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体现了供给方面的因素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但自三十年代一直占据经济学主流地位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却对当时日益严重的经济滞胀束手无策,而撒切尔政府和里根政府信奉的供给学派经济学对于治理经济却颇见成效,这也成为催生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实践佐证。再者,由西方经济学流派的自身演进过程来分析,20世纪70年代之前,在经济周期研究领域一直是正统的凯恩斯主义观点占据着主导地位,甚至到十年之后的八十年代,该领域中主导性的观点仍然认为经济周期的主要产生根源在于需求方面的扰动。后来,鉴于Lucas货币周期理论的引领,经济周期问题,又重新进入相关研究人员的视野,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因素对于经济周期的作用开始引起经济学家的重视。Finn Kydland与Edward Prescott首开先河,后来通过Kydland和Prescott以及Plosser等人的工作,外来的实际冲击因素被引入了实际经济周期的模型,此处引起经济周期的主要解释不再是需求因素或者金融货币等虚拟因素,而是实实在在的外来技术冲击。这就是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主旨,它也是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相对立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首先,外来的实际因素的扰动(如技术方面的冲击)是导致产生经济周期的根本原因。按照赞成实际经济周期的经济学家的观点,经济周期的成因不在于经济体系内部,而是来自于外部因素,来自于一些供给方面的扰动,像是技术方面的变化等,这些变化造成技术水平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幅变动,会引起劳动生产率、工资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价格相应的变动,从而使得产出水平和生产发展方式也随之出现不同于往常的变动,经济机体本身对于这种意外的冲击缺乏抵抗力,只能随之变动,于是就产生了经济周期的高涨或者衰落。
其次,经济变动的主要传递渠道是劳动提供方面的延递性变动。其中的内在运作机理是这样的;每当外来的技术方面的变化导致劳动生产率、要素价格等因素变动的时候,符合“经济理性人”假定的市场主体就会根据自己对市场走向的预期,在工作与享受闲暇之间做出选择,这样就会在劳动供给方面产生极大变动,进而使社会就业和总产出也随之产生变化,而且一次技术变动带来的产出变动可以是持续性的。同时,鉴于相关经济门类之间的联动效应,产生在一个部门的技术扰动也可能会导致其他社会生产部门乃至于宏观经济形势产生变动。.
再者,经济周期本身就体现了经济趋势在发生变动,而并非经济形势围绕着经济趋势这一轴心在变动。换言之,并非经济运行背离了宏观经济的均衡状况,而是经济本身的均衡位置在变动,这就将周期理论与增长理论糅合为一体。根据这种观点,经济发展无所谓长期、短期,经济形势的短期变化与长期发展趋势二者之间并不矛盾,经济的短期变动并不是背离了经济发展的长远趋势。
另外,管理当局针对经济周期所采取的反向操作措施没有任何作用,换句话说,当局管理经济是徒劳无功的,这是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最重要的政策结论。根据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经济波动乃是市场主体对于外来扰动的理性反应,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能够使经济状况自动达到就业与产出状况合理的均衡,而人为的政策调节却难以使调节者的主观意志同经济运行结果达到一致,反而会降低社会的总福祉。所以,管理当局调节经济造成的失误甚至包括调节行为本身都属于某种负面的外来扰动,据此,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政策性结论就是:管理当局力图熨平经济波动的反周期操作是无效的。
最后,货币的作用是中性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货币数量的变化对经济没有真实影响。在经济扩张期间对货币的需求会扩张并诱导货币供给的调整反应,货币政策不会影响实际变量,只有资本劳动和生产技术等真实变量的变动才是经济周期的根源。不应当用货币政策去刺激产出,货币政策只能以稳定物价作为单一目标。
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其他相关经济学流派在经济周期问题解释上的异同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发轫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属于主张自由放任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战后自由主义经济学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先是以Friedman为首的货币主义,接着是以Lucas为代表的理性预期理论,现在是以由Kydland和Prescott为代表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为主。在经济学说史上,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理论都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中的“革命”,理性预期理论还被称为“从根本上改变了宏观经济学”。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则打破了把宏观经济分为长期和短期,以及,后者研究短期问题。但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中,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是一个问题。凯恩斯主义各派都认为经济周期表明市场调节的不完善性,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则认为,市场机制本身是完善的,经济周期源于经济体系之外的一些“外部冲击”。把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分开的传统作法,极大地改变了经济周期理论,也改变了宏观经济学。
从总体上讲,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都认为,需求冲击使得短期中的经济偏离长期趋势,出现经济周期,而实际经济周期理将供给方面的技术变动作为经济波动的根源,这是他们的主要区别所在。具体地分析,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凯恩斯主义的分野尤为明显:
1.凯恩斯主义各派把宏观经济分为长期与短期,认为在长期中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是长期总供给,而短期中的经济状况取决于总需求。经济周期是短期经济围绕这种长期趋势的变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首先否定了把经济分为长期与短期的说法,他们认为,经济周期并不是短期经济与长期趋势的背离,经济周期本身就是经济趋势的变动。相应地,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有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之分,前者研究长期问题。
2.凯恩斯主义各派都坚持短期宏观经济需要稳定,都主张国家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无需用国家的政策去干预市场机制,只要依靠市场机制经济就可以自发地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而且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往往是滞后的,宏观政策的失误往往会成为一种不利的外部冲击加剧经济的不稳定性。
3.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导致经济周期产生的冲击主要是引起总需求变动的需求面的冲击;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造成经济周期产生的冲击主要是引起总供给变动的供给面的冲击。
4.凯恩斯主义各学派基本上都认为市场调节机制的不完善性冲击来临后造成经济周期的原因;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则认为市场机制本身是完善的,经济周期波动并非是对经济长期趋势的偏离,而是趋势本身的改变。因此经济周期是正常的,并非由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性所致。
5.凯恩斯主义各学派普遍主张政府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采用反周期政策减轻经济波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波动是理性经济主体对外来冲击所做出的具有帕累托效应的最优反应,政府没有必要采取措施来减轻波动,政府的注意力应该集中于技术进步率的决定因素上。
相比之下,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都属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因而其经济周期理论表现出较多的一致性:(1)都认为导致经济周期产生的根源是来自于经济体系之外的因素的冲击;(2)都强调经济主体的预期在经济周期形成中的作用,正是人们面对外生冲击在一定预期下采取的经济行为导致了经济周期;(3)都坚持新古典主义信条,认为市场调节机制完善、价格调整灵活、市场会在自然率处出清(4)都反对凯恩斯主义相机抉择的政策主张,认为政府的反周期经济政策无效且会造成扭曲,政府的作用不是采用反周期政策来调节经济,而是为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它们之间的分歧主要表现在:(1)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将经济周期的根源主要归结为影响总需求面的货币冲击,即根源于货币数量的变动或未预期到的货币扰动,因此其理论可称为货币经济周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强调经济周期的根源主要是影响总供给的技术冲击。(2)货币主义认为冲击引发经济周期是实际物价与名义物价发生错误讯号,令资源错置所致,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货币扰动引发经济周期是价格信息不完全所致,货币供给的过度增加使一般物价上升;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则把经济波动看做是理性预期经济主体基于自身效用最大化目标,对总量生产函数因受到真实技术冲击发生变化而做出的有效反应的结果。(3)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把经济周期看作是对经济长期增长趋势的暂时偏离,认为经济波动会降低社会福利;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则把经济波动视为自然率本身的波动而不是对长期增长趋势的偏离,认为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本质是统一的。而且经济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经济的均衡状态,是理性经济主体对冲击的最优反应。
从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其他流派共同的差异性来看,作为其对立面的凯恩斯主义者、货币主义者和理性预期学派原则上都同意以下几方面的共识:其一,经济周期可以看作是对经济增长的某种长期趋势的暂时偏离;其二,经济周期对社会来说是不合意的,因为对经济长期趋势的偏离使经济处于非均衡状态;其三,冲击主要是对需求方面的冲击;其四,货币因素对于经济周期十分重要。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却认为:其一,经济周期并不是对经济长期增长趋势的偏离,经济波动就是经济长期增长趋势本身的波动;其二,经济周期的每一时期都处于均衡经济状态,都是理性预期主体面对冲击进行最优调整的结果;其三,冲击主要是对供给面的冲击;其四,对经济周期重要的不是货币这一名义变量因素,而是技术冲击这一真实因素。正是基于以上不同看法,使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既有别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也不同于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
三、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理论突破与影响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重大发展,超越了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成为与新凯恩斯主义相抗衡的最主要的新自由主义流派。它完全以正统的微观经济理论来说明宏观经济波动,是对传统经济周期理论的巨大挑战。第一,通过把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整合在一起,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代经济周期研究的方向,并促使宏观经济学家把注意力再次集中在经济的供给面上。第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强调了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跨时间和动态的特点。第三,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用特定的模型逼真地模拟实际经济的时间序列行为,那些由于费用太高而无法在实际经济中进行实验的政策可以在这里以非常低的成本进行实验,从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
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之前,西方主流经济学对宏观经济有一个一致的描述:在长期,经济有一个平滑的稳定增长趋势,这可以由增长模型刻画;而在短期,经济围绕这个长期趋势波动,这可以用波动理论来解释。而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中,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是一个问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实际上并不仅仅是经济周期理论,它本身就是一套完整的宏观经济理论。
如前所述,以往人们对经济波动的解释主要基于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需求分析,Solow模型中的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只对长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对短期经济波动则没有任何作用。同时,政府经济政策,主要是对总需求进行“相机抉择”的调控。Lucas通过著名的“卢卡斯批判”和理性预期理论,最早对此提出了挑战和批判,并进一步提出了“货币经济周期理论”,试图用货币因素来解释经济波动的原因。Finn Kydland和Edward Prescott提出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则在“货币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技术进步和各种供给冲击等真实因素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并将相互割离的“凯恩斯主义”和“Solow模型”中的宏观经济变量进行了综合的考虑。论证了技术进步等真实因素不仅会影响长期经济增长,而且会产生短期经济波动。改变了人们对经济周期的波动原因的理解,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经济周期的规律,进而更全面地认识宏观经济中的决定力量。
就方法论而言,实际经济周期模型关于宏观经济波动的模型接近于实际的情况,使得模式分析及经济机制变得更为现实。Kydland和Prescott最先使用具有微观基础的宏观经济学模型来解释经济波动,以微观经济主体的偏好、技术、禀赋等假设为基础,解释商业周期的变化,对古典经济学进行了修正,使经济学更加向现实靠拢。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还带来了方法论上的突破,用以Ramsey模型为代表的典型微观主体为基本分析单位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来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范式,开创了新的研究途径。
从否定意见来看,对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提出批评的经济学家大都认为它缺乏充分的经验检验,还有一些宏观经济学家认为技术冲击和RBC模型所描述的传导机制与实际经济波动基本无关,这都是对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根本性否定。同时,实际经济周期的一个重要假设是生产率冲击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反向的。但技术水平会后退的观点显然有悖于常识,然而,如果没有反向的技术冲击,这个理论就只能解释经济周期性的扩张,而不能解释经济衰退,这是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一根软肋。再者,RBC蕴含的政策无效理论也使得一些在实际部门工作的经济学家感到无所适从。另外,有人认为,模型只分析了一种波动来源,即生产率的变化,而对现实中很多其他因素(例如货币、税收、偏好等)欠缺考虑。许多经济学家认识到,要想对经济周期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必须对Ramsey模型进行扩展。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将可变的资本利用率、多重冲击和劳动的调整成本作为构成实际经济周期的基本要素。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领域还出现了一种新新古典综合派,它把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相融合,将新凯恩斯主义的不完全竞争和名义黏性融入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动态一般均衡框架,试图从方法论上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统一起来,并对经济周期等问题进行新的阐释。
可以说,Kydland和Prescott的理论工具对于解析中国的宏观经济问题同样也是非常犀利、非常有用的。尽管有人认为当前中国对冲击的市场传导机制还不够灵敏,因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对于中国经济波动的解释作用有限,但应当承认,将长期经济增长理论和短期的经济周期波动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无疑也十分有助于分析中国长期经济增长和短期利益间出现的矛盾。再者,探讨技术因素的作用和决定技术的因素对于正处于经济转轨和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中国,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黄险峰,著.真实经济周期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杨玉生,著.现代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3][英]布赖恩・斯诺登,霍华德・R.文,主编,黄险峰等,译校,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反思[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英]布赖恩・斯诺登,霍华德・R.文等,著.苏剑,朱泱等,译. 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美]小罗伯特・E・卢卡斯,著.姚志勇,等,译校.经济周期模型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王健著.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概览[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
关键词:消费者偏好;收入弹性;价格弹性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4-000-02
本文根据对A公司员工进行收入水平及消费行为的调查结果,分析不同收入人群对于日用消费品的价格弹性,并对未来中国日用消费品的需求进行预估。
一、A公司收入水平状况
该公司各层级员工的收入水平有较大差距。随着级别的上升,收入成倍增长,从2万元不到到100万元不等。收入最高的总裁与收入最低的临时工年收入相差50倍。公司所占比重最高的两类员工是操作工和领班/技术人员,达到总员工数的60%。此两类人的年收入分别为5万和10万元。20万及以上收入人员占到35%,临时工比例较低,仅为总员工数的5%。
二、各类消费品需求分析
对于消费品分成三大类:日用消费品、选购消费品以及大额消费品,并针对此三类消费进行了分析。
为了能准确分析A公司员工的消费品需求情况,本研究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对员工进行了调查。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50份。
根据反馈的调查问卷情况,同时为了方便统计分析,我们将调查人群分为两类:office类:办公室工作人员及主管和operator类: 操作工及领班。
(一)各类消费品需求调查
1.被调查群体年龄和家庭情况
Operator:
调查显示operator群体中约86%年龄分布集中在20-40岁,其中20-30岁和30-40岁的比例各占约43%,剩余14%年龄在40-50岁。家庭构成超过半数的operator以三口之家为主,单身、两口之家以及三人以上家庭的比例各占约15%。说明调查的operator群体以青壮年为主,家庭构成也以三口之家为主,符合这一年龄段的特点。
Office:
接受调查的office群体中约60%年龄分布集中在30-40岁,剩余40%中20-30岁的占约18%、30-40岁的占约22%。家庭构成约72%的office以三口之家为主,单身、两口之家以及三人以上家庭的比例各占约14%。相比operator,office的年龄层次要偏大一些,家庭构成以三口之家占绝大多数。
2.家庭年收入水平和存款比例
Operator:
接受调查的operator群体中约57%家庭年收入在4-8万元,不足4万元的约占四分之一,只有不到18%的operator家庭年收入达到8-12万元。关于月存款比例,operator群体中接近8成的家庭月存款占收入的30%以下,也即消费支出占总收入的70%以上。剩余2成家庭的月存款比例在收入的30%-50%,相应的消费支出约为月收入的50-70%。
在苏州这样一个较为发达地区,家庭年收入在低于8万元的情况下负担一个三口之家的日常生活就显得不太宽裕了,从而也就限制了家庭了存款水平。
Office:
接受调查的office群体中超过7成的家庭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剩余3成中家庭年收入在4-8万元和8-12万元的各占一半。关于月存款比例,office群体中接近6成的家庭月存款占收入的30%以下,即消费支出在70%以上;剩余4成家庭的月存款比例在收入的30%以上,其中18.18%的家庭存款超过50%,也就是说消费支出低于50%。
相比operator群体,office群体的收入水平明增长。虽然收入差距明显,但是消费支出比例的差距并不明显,也就是说office群体的消费支出绝对值较高。
3.日用品消费需求
(1)每月基本食品支出
调查结果显示,office群体每月的食品支出主要集中在1000-2000元之间,这部分人群数量占到总群体人数的82%。而operator群体中每月食品支出在500-1000元之间的占到群体人数的53.57%;在1000-1500之间的占到39.29%。两个群体比较发现,收入较高的office群体在食品上的支出略高于operator群体,差额约500元左右。
(2)每月超市购物支出
超市作为日用消费品的主要消费场所之一,也成为我们此次的调查项目。从上述图表可以看出,office群体的超市支出在500-1500元区间的占到总人数的73%,其余人员月支出均不超过500元。operator人群的超市支出在500-1000元区间的占总人数的42.86%,与office的情况相近,但是支出在1000-1500元区间的为0,支出在200-500元之间的占到该群体总人数的32.14%。
4.选购消费品需求
选购消费品中我们主要调查了在商场和网络消费的情况,目前商场仍然是选购类消费品的主要选购场所,而网购在年轻人中正越来越普遍。
从数据可以看出,office群体每月在商场及网购支出中,300-1000元区间人数最多,占45.45%,其他几个区间的人数都比较平均。而operator群体每月的商场及网购支出不超过1000元,300元以下区间人数占到53.57%, 300-1000元区间人数占46.43%。
在选购消费品方面operator群体和office群体的支出额有了一定的差距,operator群体的月消费额均低于1000元,而office群体1000-2000元区间月消费额的人数仍达到22.73%,超过2000元以上的达到13.64%,显示了较强的购买力。
5.大额消费情况
家具家电支出情况
从图表可以看出office群体中超过约55%的大件物品年支出在4000元以上;operator群体中超过约85%的大件物品年支出在2000元以下,剩余15%也在4000元以下;
Office群体中接近三分之二的人数拥有私家车,同时50%的车价在10万元以上。而operator群体中近90%的人没有私家车,车辆保有率非常低。
在大额消费品方面,operator和office群体的差异非常明显,特别是在私家车方面基本属于两个极端。充分说明大额消费主要是高收入群体的行为,且对收入增长反应敏感。
(二)消费品需求特点
经过对上述数据的讨论和分析,A公司员工的消费品需求存在以下特点:
1.收入水平不同,各类消费品所占的消费比例不同。收入低的阶层,日用消费品的支出比例相对较高,而大额消费品的支出比例相对较低;收入高的阶层则反之。
2.虽然收入水平不同,但是各类人群在日用必需品的支出数额相差不大,而大额消费品的支出数额相差较大。
3.随着收入的增加,对日用必需品的支出比例也会增加,但是增长幅度低于收入的增长幅度。
三、结论
1.日用必需品消费的收入弹性较小,而大额消费品消费的收入弹性较大。
2.对于不同收入的人群,日用消费品的价格弹性有所不同;对收入较高的人,价格弹性较小;对收入较低的人,价格弹性较大。
根据调查可以分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逐渐提高,消费品市场的未来将会呈现如下情况:
1.选购消费品及大额消费品市场持续发展,有更多的人群有能力并愿意购买这些商品;
2.日用必需品的价格将会随着居民收入的提升而有所提升;但总体占居民收入的比重将会进一步下降。
参考文献:
[1]华经.图解微观、宏观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2]理查德・B.麦肯齐等.MBA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关键词:农户信贷 农村经济增长 农村居民消费
一、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也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农户信贷模式也逐渐多样化,单一的存款行为发生了变化,逐渐转向了存款、贷款、理财等发展模式,这种新型的农户信贷模式突破了社会资源的束缚,促成了农村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从农户信贷的需求分析而言,信贷主体行为的意愿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同时农业经济发展的风险性较高,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农村金融系统的结构优化,因此农村金融机构运行模式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直接影响。农户信贷给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并促成农村经济结构逐渐优化,相应地农村居民的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二、农户信贷的基本特征
(一)农户信贷行为的特点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农户信贷行为需求和农户收入水平变化有明显的差异性,农户信贷的主要用途分别是子女教育、农业生产、盖房修缮及生意投资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用于个人生活需求消费的信贷比例提高,人们的农户信贷需求也逐渐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投资经营商业性活动的需求增长,农户信贷的动机较为强烈,这表明农户信贷行为特点更侧重于收入性生产和商业性活动。
(二)农户信贷规模和结构特征
当前,针对我国的农户小额信贷机构的覆盖范围较低,主要是非政府组织性质的信贷项目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主导的信贷业务。我国构建了系统的农户信贷体系,囊括了各大银行和把农村信用社,并建立了正规的金融机构来引导农户信贷发展,解决了农户资金需求的问题,农户可以从金融机构中获取生产、经营、生活的资金来源,满足自己的需求。我国小额信贷可以细分为三种类型,即大银行提供的失业担保、助学贷款和扶贫贷款,这是政府针对农户工作和子女上学所设立的信贷扶持,再者是农村信用社的小额度贷款,但是农户通过信贷组织贷款额度较低,同时资金成本较高,不能真正服务于农户信贷。因此,加强农村信贷金融系统的建设依然国家的重中之重。
三、农户信贷对农村经济和消费产生的影响
(一)影响农村的经济收入和消费方式
农村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未来的消费贷款中,生产型信贷的生产效率开始显现其社会作用,农户贷款对农业生产建设的支持力度越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就会显著增加,农户信贷就能发挥其规模效应,在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中发挥促进作用,极大提高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村生产力水平,增加了农户的收入水平。农户信贷结构取向和农户类型有直接的关系,尤其和农户实际收入水平有密切的关联,对生产型的信贷农户而言,当生产规模投入较高时,农户信贷的额度就会增加,同时其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商品和劳务价格维持稳定的前提下,消费者收入增加会直接刺激其消费水平,农户的消费意识增强,其对未来收入抱有乐观的心态,当前阶段的消费投资就会提高。因此,农户信贷为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户经济收入提供了动力,农户行为取向需求直接影响其收入水平,并通过收入来影响信贷用户的消费行为。
(二)影响农业产出、促进经济增长
农户信贷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农户信贷结构和农业发展有着正比增长的影响关系,这种变化体现在农村经济总产出增长上。根据农业信贷和经济发展的计算公式可以发现,农村小额信贷和产出模型和全要素的关系是构成农业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信贷资本在农业生产性流向对农业产出呈现典型的规模效应,相反消费性流向对农业总产出则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农业总产出和信贷农户数量是正比增长的关系,伴随着消费信贷农户数量增大而减小。因此,对农户信贷而言,信贷生产性取向对于提升农村总产出和生产力水平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农户信贷的技术水平和收入分配是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农户信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业总产出,并优化农村金融结构,有效扩大农村消费内需,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户信贷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户收入水平,并间接促进农村消费内需增大,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提高了农业产出量,改变了农村传统的消费意愿和习惯,对全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正面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尹学群.农户信贷对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J].农业经济问题,2011(05)
关键词:财务经济学逻辑起点资源配置激励机制
近年来财务学科发展明显特点是其“外延”不断扩张,以至于学科之间“边界”越来越模糊;各学科的内容也处于经常变化与调整之中,不断地引入其他学科理论来丰富财务学的内涵。在整合与渗透中财务学科与其他学科正走向融合或交叉,财务经济学在此背景下形成新的边缘交叉领域。
一、财务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前,财务学与经济学几乎没有交集,经济学者对金融机构、投机行为以及构成财务主要部分的不确定性及其他层面等极少关注,财务学的研究主要依赖经验法则以及零散的例证,缺乏理论基础及严谨的实证研究,财务学科内容分布也非常零散,大都只是罗列一些具体的制度和措施。1952年,亨利・马柯维茨(H.Markowitz)提出了资产投资的组合理论,并将投资选择问题系统阐述为不确定性条件下投资者效用最大化的问题,这是学术界首次将经济学理论与财务学结合。随后,威廉・夏普(w.Sharpe)将这一模型进行了简化,并提出了资产定价均衡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也是第一个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资产定价均衡模型。由于股票等资本资产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CAPM的实质是讨论资本风险与收益的关系。但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建立是基于一系列严格假设之上的,而且其中的一些假设显得过于理想化,该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不断受到质疑。在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提出质疑的同时,不少经济学家开始探索新的资产定价理论。如斯蒂芬・罗斯(Stephen Ross)于1976年提出的资本资产定价的套利理论(ArbitragePricingTheory)等,正是经济学家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得财务学和经济学的结合更加紧密,并由此引申出一门新兴的学科――财务经济学。西方国家有关财务不但有丰富的理论体系,还有广泛的实证检验,得以验证理论建构与其现实状况的关联。与西方国家蓬勃发展的财务经济学研究现状相反,我国还仅是限于介绍和零散的研究,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财务经济学体系。财务学教科书重心仍在介绍有关财务会计核算原理、主要资产经营以及选择优劣股票的各种经验法则和财务制度的介绍等,没有一种可供广大学生了解这些现象的整体架构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财务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及理论框架体系
(一)财务学理论的逻辑起点研究现有的财务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对财务经济学有很大的启发。纵观财务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大体上可以分为本质、环境、假设、产权、目标和本金起点论等观念。“本质起点论”认为,财务的内在本质决定了财务的多种形态,是奠定财务独立存在的客观基础。这一观点符合我国传统的哲学思维习惯,突出了财务不同于其他经济领域的特征,但本质起点论不能反映社会经济环境发生的变化及财务各领域的内在联系,更不能成为财务系统的向导和沟通财务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以本质为起点会阻碍财务应用理论的发展。“环境起点论”认为,在上个世纪财务管理的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内容、财务管理方法的变化,都是理财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即有什么样的理财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理财模式,也就会产生相应的财务理论结构。该观点根据环境的需要确定财务管理的目标,进而确定某一历史发展阶段的财务理论体系。用历史发展的视角考察财务理论的发展,有利于理解不同时期的财务内涵,但将环境作为起点构建财务理论结构是不合理的。因为财务环境是经济、法律、社会、风俗、文化等若干要素的综合,而逻辑起点只具备单一性,用一个复杂且多变的概念作为财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势必影响整个财务理论体系的构建质量。“假设起点论”认为,任何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以假设为逻辑起点的,然而在财务学中却忽略了这一点,假设对任何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为本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出发点和奠定了基础。这种观点重视对财务假设理论的研究,将财务理论的研究建立在一系列无需证明的命题基础之上,符合人们对事物本质研究的习惯。但逻辑假设因其过于完备而使得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理论体系,在假设前提发生变化时轰然倒塌。“产权起点论”是近年来人们在研究产权问题时产生的,认为产权作为一切经济制度的基石,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起约束作用,财务管理作为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必然受到产权结构的制约。不同的产权结构形成不同的财务管理模式,产权结构决定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因此,研究财务管理应从产权结构着手。该观点强调了产权结构对财务理论结构形成的深刻影响,揭示了不同财务模式产生的产权关系,但财务模式的调整除受到产权制度的影响外,还受到社会制度的约束,因此,产权关系不能构成所有社会制度下财务模式的基石。“目标起点论”是近几年在大量借鉴和吸收西方财务理论过程中较流行的一种观点,该观点认为,任何管理都是有目的的行为,只有确定合理的目标才能实现高效的管理。这种观点突出了财务管理目标在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的作用,有利于财务管理理论对财务管理实践的指导。但将财务基本理论的具体内涵作为财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并贯穿整个财务理论体系显得有些勉强。本金起点论认为,本金是指为进行商品生产与流通活动而垫支的货币性资金,具有流动性与增值性等特点,经济组织的本金按其构成可以分为实收资本、内部积累和负债等组成部分,强调本金起点理论符合逻辑起点的基本标准,弥补了其他起点理论的各种不足。但以本金作为财务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实质上还是探讨财务的本质问题。
以上这些观点从不同的侧面构建了各自不同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但这些逻辑起点理论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其理论体系极不稳定,忽略了财务理论运用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也没有合理地解决理论与实践的接口问题,不能有效地指导财务管理实践,因而不利于财务理论体系的完善。
(二)财务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及理论框架财务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分析应基于财务学,但又不同于传统财务学。这一新兴学科将经济学和财务学集于一身,其边缘交叉组合的性质导致其理论逻辑起点应包容这两大学科,并构成两个学科的共同基石。众所周知,经济学研究理性经济人的行为,作为理性经济人具有以下特征:主观的
自利动机、理性的行为和客观的利他结局。而财务学追求的是效益最大化,两者的共性在于理性地追求微观资源的有效配置,寻求资源的最佳利用,从而取得最大化的收益。由此笔者将这一共性提炼为“财务资源的理性配置”,并以此作为财务经济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基于财务经济学的逻辑起点,这一学科理论体系,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财务经济学结构体系包含三个层次:第一,资源理性配置理论是财务经济学体系的基础。财务资源配置是指资本在不同来源渠道的组合和不同经济用途之间的分配,其涉及到财务活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资本的形成进行组合,
即融资中的资源配置。资源的配置表现为资本在不同时期之间和不同性质之间的安排,从而形成了融资的核心问题,即融资结构的合理安排。包括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的安排、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安排;另一方面是对资本的使用进行分配,即投资中的资源配置,这里的资源配置主要表现为资本的合理分配,从而形成了投资的核心问题,即资源流向和流量的调整。而资金的筹措和使用正是财务的核心所在,其决定了资源配置的目标、原则和内容,可以视为整个学科的理论基石。第二,财务经济学基础理论是由一组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概念集、按其内在逻辑关系排列而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建立在财务经济学逻辑起点之上,是财务实务理论的根基和出发点,决定财务经济学的目标和原则,反映了财务资源的客观属性及其规律性,即财务资源配置缘于它的稀缺性。而财务资源的稀缺性客观上要求人们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对财务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将有限的财务资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因此,财务资源配置应以优化融资结构和投资结构,提高稀缺资源的产出率一资本收益率,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稀缺资源为目标。资源配置的基础理论可以围绕融资决策与投资决策以及各自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有效市场假设、投资组合、资本结构、委托、股利政策、资产定价以及风险与收益均衡等理论,正是从不同侧面探讨财务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这些理论相互辉映构成一个完整的财务经济学理论基础。第三,财务实务理论。建立在财务经济学基础理论之上的财务实务理论体系,是财务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重心部分,是对财务工作进行操作和管理的具体阐述。该理论直接对现行财务实务做出解释,并有效地对未来的财务活动进行预测。具体而言,是从财务资源的筹措、投放、使用到分配等几个环节进行资源的有效、合理安排,以期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三、财务经济学结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