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初中语文教学课程8篇

时间:2023-08-31 09:20:5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初中语文教学课程,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语文教学课程

篇1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学生发展;情感教育

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即“教师主动的讲”与“学生被动的听”相结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脱轨,没有深入的交流,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都是通过作业和考试等方式间接反馈的。我们说学校在教育思想定位上能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为根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标准,更是学校发展成败的关键。更具体的来说,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能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为根本,也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甚至整个语文学科教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发展程度。那么,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黄金原则”呢?

一、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学生勇于表达,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他们对待周围的人和物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和意识,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针对课堂上学习的语文课文,不同的学生也会对其产生不同的看法,教师不应该在学生还没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时,就将“正确”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培养其“畅所欲言”的能力,我们以初一下学期第一单元课文第三课《丑小鸭》为例,本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懂得丑小鸭之所以能成为白天鹅,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带着梦想飞翔,让学生懂得命运其实没有轨道,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这个目标固然是正确的,是需要学生明白的,但如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产生这样的观念呢?一步到位的解说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在《丑小鸭》这篇文章的各个关键设立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再加以适当的补充和引导,就可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例如:1.你们觉得丑小鸭丑吗?哪里丑?2.大家是怎样对待丑小鸭的?如果大家这样对待你,你会怎么做?3.学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样的想法?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学生都是有很多话想说的,可以鼓励学生将“丑小鸭”的故事和自己的故事相联系,谈谈自己身边的事以及处理的办法,进而将《丑小鸭》的课文教学升华,转化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二、启发学生情感表达

人是情感的动物,没有情感的人不能称之为人,中小学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所以在新课标的引导下,我们提出了课堂教学的三个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此可见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呢?我认为培养情感的重要方法就是关注学生的情感表达。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习惯于将感情保留在心里,不将其说出来,不习惯将内心的喜怒哀乐等真实情感表达出来,这个时候教师就要鼓励学生表达情感,在学生表达情感时,教师也要加以关注。我们在讲授初一上册第29课《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时,在课文讲授之前可以适当加入一个表达“感激”的教学环节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用道具将学生的眼睛遮上,让每个学生当五分钟的“盲孩子”,要求学生在做“盲孩子”的时候保持沉默,用心去感受世界,五分钟过后说出自己的感想。学生会说“盲人的生活很辛苦,什么都看不到。”“盲人很可怜,我们要关心盲人,帮助残疾人。”“盲人很不幸,他的家人也会很辛苦”……教师可以引导“这个世界对盲人不公平,所以我们要去帮助他们,爱护他们,因为和盲人相比我们太幸福了,那这个幸福是谁给予我们的呢?是这个世界,是我们的父母,感谢父母给我们健康的身体,感谢这个世界给了我们生命……这个世界没有完全的公平,我们是健康的人,但是还有很多残疾人,面对不公平的世界,我们要做什么呢?我们要用自己的爱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公平……”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进而热爱生活,学会感激。

三、课后作业开放式

当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之后,我们就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的难度,即将内心的情感与想法落实在笔尖。我们所说的课后作业开放式,就是改变以往课后作业造句、解释词语等机械的语言知识的巩固练习,而是侧重于学生情感和文采的表达上。当我们学习完初一汉语上学期第一单元《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时,要求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加以引导总结的基础上布置课后作业:同学们,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你还获得了哪些启示呢?假如你是“我”,将怎么办?假如你是“我”的同学,将怎么办?杰利与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父亲为什么不把“我”抱下悬崖,而是引导“我”自己下来?面对老师提出的这些问题,学生心里就会产生不同的答案,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写出来甚至可以画出来,可以采取任何自己喜欢的有创意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开放式作业,学生的想象力就不再受到限制再加上无拘无束畅所欲言的表达,教学效果也就得到了验证。

以上三个观点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启发学生情感表达以及课后作业开放式就是我们根据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的教学新理念提出的针对初中语文教学方面的教学策略,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许紫薇.论杜威的知识观及其对新课改中教师的启示[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6(07).

[2]潘洪建.知识本质:内在、开放、动态:新知识观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02).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程;情感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在教育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教习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人格、情操和价值观的养成。但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已经将语文的教化作用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考试工具”的教学模式,使得语文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为解决这个尴尬的问题,笔者以为在语文课堂之外可以开展多样的语文活动,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平台。比如玉溪地区某校在语文课堂之外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并在家长和学生的支持与参与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开拓的几个方向

1.转变教学观念,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共鸣,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应试教育的教学目标决定了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的局面,语文课堂缺乏烟火气。笔者了解到初中语文教学在方法上一直是注入式教学,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和实践的机会,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和枯燥,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急剧下降,学生语文能力十分有限,语文教学质量跟不上现代社会需要的步伐。因此,初中语文教学要走出此番困境,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强调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尤其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的能力。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共鸣,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更加具象地教导学生如何思考、如何感受、如何发表自己的情感态度。2.转变教师角色,寻找教师与学生的默契,在优化教学效果的同时提升师生间的感情初中语文教师要转变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寻找和学生的默契,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增加有关提升学生情感智商的课程。而课外活动课成为了目前很多教师青睐的课程。首先,在教学内容上,语文课外活动强调的是社会实用性。而传统的语文必修课课堂教学内容显得狭窄、陈旧,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其次,课外活动课是开放的、自主的,其教学内容涉及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它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着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最后,语文课外活动课能够补充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能够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大幅提高,进一步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更有利于教师在优化教学成果时提升师生间的感情。比如“新闻会现场掌控”“广告语征集”“错别字纠察活动”“手抄报班级比赛”等语文专题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了语文教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也增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和突况的应变能力训练。玉溪地区的很多初中学生反映,自从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课以来,自己才深知语文的有趣和实用,之前对语文的偏见和排斥都随着课外活动的开展消散了。3.转变学习方法,寻找学习者之间的相通点,在提高学习效果的同时增强学生间的友谊心理学表明,学龄儿童的智力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处在学龄中期的初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主导地位,但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相结合,学会对比、自省,在提高学习效果的同时增加同学之间的友谊。还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化解矛盾,能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情况下充分提升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

二、创新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几点尝试

1.开展个人或是团体的“小小话剧场”活动语文能力的培养首要是表达,“小小话剧场”活动的开展既能够让学生接触到中国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能在新的教学模式尝试下引导学生学会情感判断,随着话剧的结束学生也能实际感受到情感的变化,从而修正自己的情感态度。2.开设“课堂角色临时扮演”活动学生的三分之二时间都是和学校、教师待在一起的,从学生最熟悉的场景和角色下手,让学生在认可的场景里恣情发挥。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教师或是学校的难处,还会让教师在观赏的过程中反观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发现不足、弥补不足。3.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脱节现象在很多地区长期存在,尤其是农村教育的局限性导致了家长对学校的过分依赖。所以学校利用语文课外活动课的机会举行“家长开放日”,既可以让家长深切体会学生在学校的真实情况和学习压力,也可以促进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教育学生端正情感目标、践行情感态度,最终提升自己的情感智商。笔者觉得,不管课程怎样改怎样变,语文教育的初衷不会改变。自古以来,语文就是教习人们先做人、再做事。那么如何教育学生端正情感态度,正确看待过去、现在、未来三个阶段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语文课外活动教育起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伟娟.“情”之所至、金石为开———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语文教学之友,2011.

[2]张杰.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

篇3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

一、 新型的语文教学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理念是塑造新型语文教师和实现语文课堂改革,并在建立不同学科的联系和结合生活实际,以及注意现代科技运用的教学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一个民族只有拥有那些关注天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当然,我们更需要既能脚踏实地又能仰望星空的人才,所以,只有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直面现实,展望世界和未来,才能使学生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以致用,并终生受益。

二、新型的初中语文教学要求

1.提倡师生平等,促进师生关系融洽

新型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重塑形象,改变以往纯粹的知识传授者和管理者的角色,成为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并与学生共同进步的合作者。同时,教师也可以跟学生做学习上的朋友,亲近学生,将心比心,重视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使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作用,并利用语文教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陶冶自己的性情,形成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以更好地发挥其自身潜力,带来学生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的协同发展。

2.适度的因材施教,显现多元化的特色教学观念

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人学习情况展开新课程的教学综合改革,既能促进教师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也使学生“各尽其能”,不断进步,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以往的师生观念就是教师单纯地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晦涩难懂的知识。而新型的教学观念则旨在促进教师利用自身的智慧科学地引导学生,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同时愉悦地汲取知识的精华。

3.以学生为主,大胆改革

新型的课程观念要求教师必须摒弃本本主义,时刻牢记以学生为主,同时也要根据自身的教学需要调整课程。俗话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把教学课程标准比作规矩,那么这里就可以理解为课程的改革应该大刀阔斧,与时俱进,按照具体情况灵活变通,从而不断产生适应新时代学生的课程观念。作为教师更要起到带头作用,要挣脱教科书的束缚,结合自身的教学特色大胆地将创造性思维运用到教科书的合理利用上。

4.注重开发学生潜能,需要教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有自身潜在的能力的,就像沉睡在木材里的火花,需要教师这把明亮的火焰来点燃它们。在这种情况之下,只有教师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本性,并意识到学生存在不足的合理性,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去关心每一位学生,引导并帮助他们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如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之后痛改前非并有所作为的例子就是很好的见证。

三、构建新型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

1.运用现代教学方式的语文创新课堂

创新教学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源泉和不竭动力,更是实现创新课程必须经历的实践过程。采用创新的语文教学方式能够让课堂气氛活跃,生机勃勃。首先,创新的教学方式本身就具有“刺激”功能。它的用途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还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他们对解决各种问题的兴趣,刺激学生积极思考并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教师在传统的手写黑板字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即运用现代科技等多媒体设施对传授的知识进行生动的阐释,并融入创新的教学方式和环境。比如,创造模拟课程内容的教学环境,或者教师在电脑课件里加入解释语文知识和拓展语文知识的事物,可以是图片、语音或电影鉴赏等,让学生全方位地认识和掌握语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认知的深度及广度。然而,一些教师误认为形式多样、花样翻新、热热闹闹的课堂教学就是先进教学理念所倡导的教学新模式,却不知这些过激的教学行为往往适得其反,所以,适度的创新才是真理。

2.师生思想平等交流的语文课堂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就是以教师、教材和课堂教学为中心,主要采用注入式教学法,把传授现成的知识作为主要目的,不顾学生接受的程度和方式,忽视学生在教学这一特殊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束缚了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而现在新型的语文课堂反对教师一味“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一味盲目听从教师的消极学习态度,要求师生进行适当的交流,加强师生互动。这种自主的互动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主动性,使之积极思考,同时也能加强学生之间的竞争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而更好地促进教学相长,点燃师生思想交流的火花。

3.拓展学生思维的语文课堂

新型的课堂,不仅要采用创新教学方式和加强师生互动,更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注入更多学以致用的实际因素,从而使师生都能够紧密关注社会信息化进程,细心观察生活,并结合生活中具体或抽象的事物,全方位地对知识进行多角度的拓展,从而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推动语文课程的改革。

4.营造愉快、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效的课堂始终贯穿着以学生为主的观念主线,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并寻找解决的方法。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再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语文学习,自主地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抱着愉快的心情配合教学,才会变苦学为乐学,而教师也应当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这不仅可以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还可以大大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结语

以上几点构建新型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策略解读,是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仔细研究并深深扎根于新课程理念而提出来的,希望能为广大同仁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

引言: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需要教师以及学生的密切合作。教育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合作亲民,需要立足国情,需要关怀民生。传统教学模式忽略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合作的关联性,没有跟上时展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更新教育管理模式,导致我们的初中语文教育逐渐落后于时展大潮。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民生,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本文对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探讨是对新时代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辨析,更是对新时代初中语文教学发展方向的思考。改革工作面临众多困难,改革任务艰巨繁杂,广大师生应坚定信念,保持改革的信心和勇气。本文笔者立足教学实践就如何立足新课程标准原则,为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几点可行性建议。

1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形势背景初探

传统教学模式一大不足即教学缺乏创新性。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疏于对最新教学观念以及新鲜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究学习,因此教学质量一直得不到有效提升和改善。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学框架和教学体系不清晰不明确。教学违背新课改理念,过于强调成绩以及教训理论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过于关注学生学业的发展而忽略了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队伍缺乏核心人才,专业素质过硬,专业理念突出的人才急缺。部分教师并非文学师范专业出生,教师自身学科教学水平有限,教学管理理念有限。据笔者的调查显示,在当前中国的一些初中学校里,文学师范专业出生的语文教师,只占到百分之六十。一些初中学校的语文任课教师并非出自文学师范专业,他们对语文知识以及教学管理的敏感度大多来自于教学实践,缺乏系统的理论与清晰的条例。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疏于对自身教学的回顾,课堂反思不及时,教学反馈不到位。然而,在语文任课教师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课堂内容进行及时的整理与回顾,以便对初中语文教学有建立整体的回味与感知。其次,教学过程当中师生地位的不平等也是制约初中语文课堂效率提高的一大因素。在知识的传输过程当中教师通常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教师是知识的传输者,是知识与学生之间的传声筒。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对初中语文课堂的兴趣并不是很高,对课堂缺乏足够的关注度。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助合作交流,少之又少。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手段落后。教学脱离生活,并未在学科与生活之间建立足够的关联度。

2对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2.1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教学手段要新颖,观念要新鲜。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观点应该得上时代在发展,教学的方式应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首先,教师需要深入钻研课程,深刻剖析教学方案,寻求最佳教学思路。坚持高效原则,结合教学大纲,立足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实事求是,发展创新,为教学做好谋划与打算。只有教师自身先明确教学内容,形成条理有序的教学策略,学生学习节奏才会跟得上教师思路,与教师合作整齐划一,俨然有序。另外,教师教案课程导入要新颖。如何在一堂课开始的时候吸引学生关注度和对课堂的吸引力,快速带领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环境考察教师的本领。教师自身要多关注新鲜事物。发掘语文这一学科与生活的关联,善于通过新鲜生动的图片、歌曲、广告发掘语文信息,以引导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同时,教师也可以研发一些有趣易操作的游戏导入正课。教师需知道,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不仅不会分散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反而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精神,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再者,教师讲课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不要单纯地用讲――听的授课模式要求学生作答,也可以增加提问环节或者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发言,逐步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与天地。

2.2提高学生兴趣

一个人对一件事情如果没有足够的兴趣,做这件事的时候自然不会投入足够多的关注。教师需要努力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关注。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在课前可以播放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小视频,以此带入整节语文课的学习,可以通过视频的内容引发学生对当堂内容的关注。开设不同形式的作文大赛,演讲比赛,小记者比赛,普通话大赛等不同方面的活动,吸引学生关注的同时力求通过为学生创设不同条件下的语文实践环境,让学生有效感受到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以逐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教要争当学生的好朋友,加强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努力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同时教师也可以就自己在教案设计中的一些假设和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想法。增加师生交流,密切师生关系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的关心。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效率会更高,热情会更饱满。教师可以通过增加师生互动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比如教师,可以多增加一些提问环节,鼓励学生多动脑,发散思维,增加表现力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2.3增强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前需要对课程内容有一个总体的认知,上课时需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反响和对课堂的反应程度,课下做好记录,及时总结反思。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既注重创新性又注重时效性,既注重发展又注重传承。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做好教学反馈,找到教案设计与实际教学中的差异和不足,在下次课堂中,以努力提升弥补完善授课细节。课后要及时对课堂授课的组织形式、表达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通过反思与整理,在教学实践中逐步累积自己的经验,增强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感应。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方式 教学改革

新课程教学方式的改变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树立”的第一步是接受,但接受只是一种认同,还没有成为教师自身的一种素质。要把一种理念变成人的素质光有对这种理念的认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这种理念的进一步的感悟,而这种感悟只有在实践中才是最有效的,这种意识在新课程实施进入攻坚阶段时尤显重要。新课程改革,不仅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传统的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制约着新课程多元目标的实现,制约着基础教育的发展,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广大的教师应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初中语文教学更应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实现教学方式的改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一、把握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师只有深入、全面地研读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艺术性地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驭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理解新课程标准关键是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理念之二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是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教师的任务是保证整个探究学习顺利地进行,保证学生在自主、愉快、安全的环境中探究学习。语文教学是语文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语文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现实生活中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它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教师要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一些建议,老师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他们进行判断、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醒他们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深思熟虑地、周全地统筹学生活动。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探究性较强的比较练习,每单元中一般1或2题,初中后期较多些,2~3题。有的文章本身有一定深度,题目也难一些,但题干文字表述明确,学生总有说不完的话,并不太难。如七年级(上)第1单元的一道题:借用《生命》中“老师”所领悟出的道理,你是否能欣赏到《童年絮味》所包含的趣味和意义?又如八下第6单元《曹刿论战》的第3题,引用的有关评论,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想法。这样的素材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讨论,不要搞一言堂。

三、改变对教学的评价方式

健全新的评价机制,不但有终结性的评价,还要有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应该侧重的是一个阶段后,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发展,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元领域的综合评价,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制订、改进计划,促进更好的发展。这样,评价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才会有始有终科学的发挥,学生的发展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同时评价的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化、交互化,继续坚持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培养责任心,健康发展。例如用真诚的语言与学生真实的对话。语文即生活,语文即人文,语文教学的评价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情境中可以赞美学生的感情丰富,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也可以指出学生存在的缺失。记得有一次,刚刚下课有一个学生找到我说:“老师,你有一个说法不对。”好像挺严肃的样子,我灵机一动说:“那我可要虚心请教了!”学生马上意识到自己说话不妥,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在我为他解决了知识上的问题之后,又给他指出日常交流要看情况,如果说成“老师,我对讲课的内容有想不通的地方,想和你交流一下”就妥当了。

四、把教学方式延伸到课堂外

语文教学部仅仅是在教室内,更要开发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课外教育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发掘、利用课外、校外的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开展实践活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

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在新课程背景下得到了长足发展,积极融入到这场教学改革的洪流之中,立足于自身的工作实际进行创新,成为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的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并按照课程改革要求不断优化和改进自身教学工作,全面有效促进教学成效提高,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发展趋势及建议进行简要论述。

一、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

1.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尊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也是各种改革成果的核心理念,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语文教学中主动参与的重要角色,学生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充当引路人。

2.教学现代化趋势得到进一步体现。随着教学投入的不断增加,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走进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其中多媒体是主要代表。多媒体手段的加入让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迈入信息化的轨道,海量的教学信息能够形象展示在课堂之中,为教学成效的提升发挥促进作用。

3.教学差异化原则得到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改革中,教学工作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兼顾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长足发展。许多教师进行的分类教学有效适应了学生的发展差异,并为他们的整体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当前初中语文教师顺应教学改革的建议

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有效适应教学改革要求并强化自主创新,将先进的教学改革成果经验和自身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它山之石为己所用,创造性地设计和组织语文教学活动。

1.精心设计与组织课堂教学。新课改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去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如何去应付随时出现课堂应急事件等,这都要求我们从根本上去分析学况、教材及如何去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我们教师必须要明白自己为何要上这节课,这和传统教学中的“深挖洞”不同,新课程倡导的,是立足于培养人文素养的全新教育理念。从这一根本点出发,新课程条件下的课堂教学,要把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作为自己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来进行落实。如此,才能在教学流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才能把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放到至高无上的位置来进行落实。教学中应该指明每一节的中心教学目标,即分层次的知识、能力目标和重点难点,要有所取舍,不必面面俱到。一切教改的核心都是围绕问题进行的,所以设计好每一节课的中心教学目标是关键。

2.创设多种有效的活动。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是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具体表现为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多种有效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探究:多数以问题趋动为主,注重问题设计的趣味性、思考性、挑战性。互动:突出表现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合作:小组分工,通力合作,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欣赏:倾听或观赏与本课有关的影视作品、音乐和图片。演出:通过角色扮演,再造学习场景,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动手、动口:书写、朗读一些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名言警句,感悟其中蕴涵的感情、意义。开展一些活动:交流、讲故事,举办辩论赛等。

篇7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初中语文 教学

一、摆正位置,和谐师生关系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课堂教学的重点产生了位移,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边互动、平等对话的过程,是教中有学、学中有教的过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又明确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确立了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新一轮课程改革非常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的“交互主体性”关系,语文教学必须实行教与学的民主、平等。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摆正位置,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构建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师生彼此尊重,双方在活动中互相受益,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学科交融,拓展教材内容

新课程标准非常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学的内容不再局限于语文教材本身,也不仅仅是掌握语文知识之间的单向联系,而应该加强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密切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开放语文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中不能是单纯、孤立地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而是力求教学内容的广泛化、立体化,并引入历史、政治、地理和生物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使之和语文知识沟通交流,形成立体网络。例如,在学习《卧看牵牛织女星》和《月亮上的足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通过渗透地理方面的知识进行教学,这样不但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且会增加学生地理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兴趣。

三、分层教学,尊重个体差异

新课标基本理念明确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然而,每个学生或者由于遗传因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等的不同,或由于自身的先天素质和主观努力参差不齐,同一班级的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方面都普遍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要实现新课标的理念,使这样一个学生群体能在同一个班级、同一个教师的教学下语文素养都得到各自最大的发展,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唯一的办法就是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所以,我们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有目的地把整个班级的学生分层,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从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预复习和练习作业以及考试和评价等各方面充分考虑,争取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平等的教学,实现均衡发展。

四、情感教育,陶冶高尚情操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语文教师应充分采用多种有效的手段来实施情感教学,创设教学情境与氛围来调动学生的激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时时刻刻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有效途径。首先我们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温暖感,赢得学生的信任。可以说,教师越是对学生理解、尊重、信任,他就越能通过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就能增强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教材中,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本占相当比例,都蕴涵着浓郁的感情因素。所以教师在讲授这些课文时,要引导学生主动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并学会用作者的人生经历发现自身,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五、开展活动,促使语文生活化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学习兴趣下降,语文教学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堂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要改善这种尴尬的局面,就必须开展语文活动课程,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进程,保证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化,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首先,开展语文活动课程,就要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语文活动课的内容应该是开放的,它涉及语文应用的所有领域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能够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其次,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学生是活动课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主设计、自觉参与、自我活动。这样,学生便能在各项具体的活动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直接感受、体会和理解生活的本质。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学习内容的印象,还切实提高了自学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曾慧.试论情感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都市家教.2012(01).

篇8

关键词 新课标 语文教学 存在问题 思考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1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背景

人类已跨入了21世纪,世界各国都特别重视教育的发展,以谋求在竞争中取得“制高点”。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保证新世纪教育质量,就必须根据新世纪社会的变革来探索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1社会的发展现有的初中语文教育提出挑战

在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里,语文的作用却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肩负着育人的功能,而且对促进人类智力的开发、和增强演讲口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教育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的培养形式之一,这是由语文活动的思维特点――发散性思维和语文活动的过程决定的。语文教育不是单纯教授“文字”、不是简单的“说话”,在这种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体会用视觉的认知方式,另一方面在过程中体验自我的价值,反过来这种意识形态又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语文教育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

1.2新课程标准是教育变革的客观要求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基础教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对课程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进一步改革并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着眼于这一时代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培养符合21世纪需要的有用人才。

1.3初中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学习者在接受语文教育的过程会不断开动脑筋和发现灵感,不断解决问题克服问题困难,活学活用知识和创造知识过程,能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进创造天地,让学生在学习中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高度观察思考事物,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个体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从而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开发个人潜能。语文教育是以语言教育为主线,并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内容。在语文教育过程中,通过综合地语文方面的教育,能够打破旧的习俗及其禁锢,使学生提高语言意识,对其素质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其成长的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的人格基础。

2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语文教育正是培养演说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语文教育,不仅可以激发中小学生的情感,培养表现能力,还可以发展思维能力。但遗憾的是,人们并没有真正认识语文教育在培养演说人才方面的独特功能,演说在当代学校的语文教育中普遍缺失。

2.2教学方法陈旧

大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专业技能的钻研与训练,而对于艺术理论与教育理论的学习却往往有所忽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只重视个人探索,看轻教学交流。现阶段中学的语文教师大多独立耕耘在语文教育的乐土之上,而很少有相互切磋、研讨的机会。信息的闭塞、摸索的盲目、交流的匮乏,无疑极大地阻碍了语文教育改革的进程。

2.3传统观念制约

长期以来,大家习惯把语文当成一种个人爱好,过于关注技能的学习,其课程资源也是相对封闭的、单调的。许多学校重外语轻汉语,课程未能置于同等地位,使得语文成了可有可无的学科,不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大部分学校虽有语文课,却不能按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授课,教学时数不能_标,若遇 “关键”时刻,语文课就只好让位于其它课。

3如何改革初中语文教学

3.1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语文教学的功能

语文教育在塑造健全人格,提高民族道德素质方面是不可缺少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必重视语文学科的地位,为学生学习好语文课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第二课堂活动、辩论赛等活动增加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有效提高语文教育的成效。

3.2高度重视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大力配合,教育主客部门和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语文教育,政策上支持,精神上鼓励,把语文教育和其它学科的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对落实不力学校做出严肃处理,对部分教师不能按照规定完成者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同时,要加大语文教育的投资力度,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对语文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对于考核不合格者限期达标。对语文教学要进行监控,督促教学实施情况,杜绝随意安排非专业语文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端正教师教学态度,摆正语文教育教学的位置,把切实开齐课程、 配备好语文等专业教师的情况作为评价一个学校是否落实好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指数,以引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3.3要发挥语文教学的演说功能

语文教育以演说教育为先导,以言辅德,以言益智 ,以言建体,以言助劳,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通过语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演说素养,让学生养成努力学习、讲究卫生、爱护校园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还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中的生动形象,向学生进行潜在的思想教育和演说教育,学生们将会产生一种振奋、努力学习的精神风貌。

3.4 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和文化素养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 ,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养成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行为习惯,决不要受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而放松对教学的要求。要加强学习,寻找进修机会,丰富自己的文化理论知识,强化专业技能,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还要了解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具备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专业知识。要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并具有理论探索的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高中语文教育工作,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用全新理念和思路去引导高中语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上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主导,把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作为语文教育的出发点和足点,这样才能真正把语文教育的功能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 邱晔.新课程标准下中学语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21(4).

[2] 王丽娟,金秀霞,任素玲.新课程标准下对语文教学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1).

[3] 罗翠红.步入课堂对话的更佳处――新课标下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新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1(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