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关于传统的文化8篇

时间:2023-08-31 09:20:5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关于传统的文化,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传统的文化

篇1

尊重传统文化的名人名言【精选篇】

1.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2. 学至乎没而后止。——《荀子•劝学》: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3.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4.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苟子》。

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6. 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7. 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德行由于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随声附和而毁掉。 1圣人无常师。——韩愈《师说》

8. 无论哪里,原则的基础就是传统。——美国

9. 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清)王卓《今世说》

10. 若要好,问三老。 ——唐海《中山狼》第三出。

11. 古老的种子,沱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泰戈尔

12.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

13. 贫而无诌,富而无骄。——子贡

14. 这种落于俗套的高贵和风雅是再平庸低劣不过的。——雨果

15.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6. 假如传统或“世代相传”的意义仅是盲目地或一丝不苟地因循前人的风格,那么传统就一无可取。——艾略特

17. 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 ——杨雄《法言·学行》。

18. 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宋)刘过《湖学别苏召叟》。

19. 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 ——出自(汉)韩婴《韩词外传》。

尊重传统文化的名人名言【热门篇】

1. 君子隆师而亲友。 ——《荀子·修身篇》。

2.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3.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佚名

4.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5.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6. 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吕衡州文集·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

7. 传统是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力。但是,它是消极的,因此一定要被摧毁。——恩格斯

8.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9. 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10. 疾学在于尊师。 ——《各氏春秋·劝学》。

11. 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12. 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孟子

13. 谦逊是美德的色彩。——提奥格尼斯

14. 师道立则善人多。——《海瑞集·赠陈元山任古田司训序》。

15. 让一得百,争十失九。——马克

16. 人不可以不就师矣。 ——王符《潜夫论·赞学》

17.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唐〕韩愈《师说》。

18.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天子章》

19.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八首》之一

20.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尊重传统文化的名人名言【经典篇】

1.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2.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4.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6.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7.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礼记·学记》

8.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9. 最革命者,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最古老的传统的人。——罗曼·罗兰

10.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11.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12. 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13.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14.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15.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16. 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17.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8.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9.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0.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看了“尊重传统文化的名人名言”的人还看了:

1.尊重传统文化的名言

2.关于尊重的名人名言

3.弘扬传统文化的名言警句

4.传统文化名人名言

篇2

1、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顺序,经历了有巢氏 、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 、黄帝(轩辕氏)、尧、舜、禹等时代 ,到夏朝建立。之后绵延发展至今。

2、中华传统文化主要由儒、佛、道三家文化为主流组成。传统文化不仅思想深邃圆融,内容广博;更重要的是,儒家、佛家、道家三家文化,高扬道德,为国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以及最终的精神归宿。儒家以仁义教化为核心,为历代儒客尊崇;道学以顺应自然为核心;佛学以慈悲、大爱、解脱为核心,强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于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内涵

秋节的形成是古代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渴望统一、团结心理路程的见证,是中华民族认同、沟通、凝聚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资源。

中秋节是人们的情感和自然现象结合得最紧密的节日,也是民族文化展现最丰富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的形成是古代人民的伟大创造,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节日民俗事象不断丰富,在中国人民的时间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今年全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前,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中秋节与春节、清明、端午、七夕、重阳一起被列为保护项目,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欢迎。

中秋节第一个特点是有强烈的民俗性。节日是人民情感的寄托,主要民俗事象(如吃月饼)具有不怕重复、发自内心、公众行为的特点。月饼形如圆月,是汉族与维吾尔、藏族、满族、蒙古族等制饼方法的融合,古代制饼业尊汉宣帝为饼师神,正是这一融合过程的写照。北京地区明清两代摆放拟人化的泥塑兔爷儿,既是祭拜的神,又是时间性很强的儿童玩偶,反映了轻松欢乐的庆祝丰收的气氛。彝族舞蹈“阿细跳月”和蒙古族歌曲“敖包相会”是带有狂欢和男女相会的典型歌舞。

中秋节第二个特点是有浪漫的抒情性。中国人看月亮绝不是一个寒冷的星球,而是一个有男(吴刚)、有女(嫦娥)、有植物(桂树)、有动物(玉兔)、有宫殿(广寒宫)、有故事的神话世界。月亮是仙境,是与每一个人幸福相关的碧空明镜。月亮是人的朋友,可与人心灵沟通,“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过对月亮人性化的描写,反映了中国人民是一个多么富有想象力和浪漫情怀的伟大民族。

中秋节第三个特点是紧迫的时间感。俗话说“年过中秋月过半,星期就怕礼拜三”。意思是一过中秋就快到“年终算总账”的日子了,要抓紧时间完成今年该办的事。在古代北京,中秋还是一个结账的日子,是时间段落的标志,又叫“节关”,届时要清理债务。抖空竹是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北京空竹有单轮的,有双轮的。二轮相照,抖动起来有“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含意,激励人们珍视大好时光。

中秋节的第四个特点是温馨的骨肉情。花好月圆之夜,骨肉团圆之时。团聚、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因为家族生活的关系,中国人有很强的家族伦理观念,重视亲族情谊与血亲联系,形成了和平、和谐、和睦团圆的民俗心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家族团聚成为人们生活中体现幸福的大事,中秋节的存在就为民众的定期聚会提供了良好的时机。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是加强民族凝聚的促进剂,人们不约而同地对民俗事象的认同并实践,是一个伟大而又神秘的力量。月饼是点心的一种,作为一种社交的礼物本来是传递情感,“知恩必报”。“点心,点心”,点到而已,并不求奢华,重在情意。对月饼进行豪华包装是不符合“点心”之原意的。如果包装过度豪华,不好降解,造成处理上的困难,有悖民俗“不怕重复”的原则,是不利对节日的民俗事象进行保护的。

篇4

传统戏曲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中国戏曲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包括武术、文学、音乐等。传统戏曲的历史悠久,其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而后在漫长的八百多年的丰富和发展过程中,才慢慢形成了拥有300多个剧种的体系,与印度梵剧、希腊悲喜剧并称为古老的戏剧文化。中国传统戏曲是综合的表演形式,有着丰富的表现手段,以唱、念、做、打为中心,包括戏曲中的服装和化妆。中国传统戏曲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内容,不仅可供欣赏,更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文化语言。在传统戏曲中,京剧是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也是最为世界熟知并接受的剧种之一。京剧起源于19世纪中期,在北京形成,被视为中国的国粹,也被称为“东方歌剧”。京剧在清朝宫廷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并于2010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是一项综合的表演艺术,有着丰富的剧目,大量的剧团、观众和表演艺术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在国内外都深受欢迎。不同的京剧流派都有着大批的著名演员,如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梅兰芳,他在国外的演出取得巨大的成功,把中国的京剧带给了世界。

二、中国语言及文化传播的发展

中国语言及文化的传播始于汉代,兴盛于唐代。对外汉语教学已经成为语言及文化传播最具代表性的一门科学。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建立了专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机构,并开始逐步有了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汉语热”开始兴起,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学习汉语的人数骤增、学习需要多样化、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等。但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最终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目前,来华留学的留学生人数激增。全世界还有100多个国家数千所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在英国汉语甚至已经成为初等教育中必选的语言课程。自2006年开始,国家汉办开展了更加积极的语言及文化的推广,在世界各地以中外合作的形式建立了非营利性的教育机构———孔子学院。目前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00多所孔子学院和200多个孔子课堂。其主要任务是教授汉语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发展友好关系。孔子学院的服务还包括开展HSK等汉语考试和举办各种文化展览和演出。在孔子学院提供的演出及活动中,有关中国传统戏曲的部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欢迎。

三、传统戏曲对中国语言及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在西方国家的教育中,戏剧是培养学生人文修养的基本课程。在英国和美国,从教育的最初始阶段(3~4岁)就开设专门的戏剧课程。中国传统的戏曲是极具大众特色的平民艺术,是人们了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传统的戏曲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戏曲作为世界上最早的三大戏剧体系之一,对文化事业的传播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学习一种新的语言,除了要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掌握目标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果用传统的中国式理论教学,必不能为留学生所接受。如果将戏曲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更好地推动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孔子学院组织的各类表演及活动中,传统戏曲大受欢迎。戏曲的各个元素可更好地帮助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例如,戏曲中的服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域和朝代的服饰的区别;脸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色彩的意义和中国人对图案的偏好。此外,汉语中还有一些词汇是从京剧中衍生而来。如“压轴”一词,来源于京剧中的倒数第二出戏,通常由主要演员出演,可以用它来表示最精彩的表演或者最出色的演员。

四、传播方式探索

1.欣赏戏曲表演。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戏曲特色和发展情况,带领学生参观戏台和幕后,并观赏戏曲表演,整体了解戏曲的特点。

2.开设戏曲特色课程:语言课程,教授脍炙人口的选段。可根据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改编,以简化戏曲的语言,使其更有利于语言的教学。历史课程,根据选段中所讲述的内容来学习同时期的历史知识。文化课程,了解中国人对颜色和不同品质的认同。比如脸谱中不同颜色的角色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等。

篇5

关键词:体育文化 特质 儒、道、佛 传统文化

任何体育文化都是体现民族、本土的传统,民族心理的文化,都显示出本土、民族的特色,这种根植于本土的民族体育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较稳定、坚韧的形态,世代相承,从而成为一种文化模式,积淀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之中,成为传统体育文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儒、道、佛等传统理论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儒、道、佛三家思想已深深融入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之中,中国的武术,养生及其娱乐性体育文化,如围棋、蹴鞠等与儒、道、佛等传统理论主要方面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质和基本精神

宏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了极其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古时代的易经八卦,汉唐前后,儒、道、佛、墨四大流派,经过碰撞和整合形成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其基本精神是一个包含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以德服人”、“刚健有为”和“贵和尚中”等。从总体上来看,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本位的文化,无论是儒家的“三纲要”,还是道家的修道积德,无不以道德实践为第一要义。中国传统体育以“天人合一”、“气一元论”为哲学基础形成了独特的崇尚礼让,宽厚平和为价值取向的体育形态。

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都反映了身与心,机体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之整体效益的价值观,但缺乏积极探索自然的精神,缺乏对人体单项技能的开发。中国的传统体育由于受儒家伦理道德观的影响,在体育的价值取向上重视伦理教化而忽视其他,如为儒家先哲推崇的射礼,要求射者“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牢固,然后可言中”。唐代木射,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作为取胜的标记。西周的射礼,不仅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之分,而且对同属于统治阶层的不同等级身份的人,所使用弓箭靶、伴奏乐曲及司职人员都有严格的规定和区别,目的在于“明君臣之礼,长幼之序”。这种竞赛的不平等性,运动的过于伦理教化性,不仅有损于公平竞争精神,也不利于人的智能和体能的开发。在儒家学说里,体育的健身功能和娱乐功能显得微不足道。崇礼风尚,等级制度,使中国围棋也蒙上了“温、良、恭、俭、让”的色彩,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竞技围棋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性,宗法性使中国吸收异质文化的能力较弱。孔子曾提出“刚健有为”的思想,但,从汉代起“崇文尚柔”的风气开始流行,文武严重失衡,到宋元时“重文轻武”之风愈演愈烈。

二、佛家的“禅”道与道家思想在中国武术的内涵

儒、道、佛等传统理论对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影响非常深远,宗教以佛教影响最为广泛。“禅”是佛教的一派,与中国传统的老庄和儒家思想合流,成为支独具中国特色的佛教门派。中国的少林武术,都是以“禅”为体,以“拳”为用,“禅拳一体”。假如习武者无“禅”之修养,则为偏离正道,必定从超然于胜负,生死之上的“禅机”,堕落到奸诈毒辣的“杀机”中去。正如姚广孝大师叹息的那样“禅机末了说戒机”。少林拳以“禅门心法”为指导思想和拳术灵魂。达摩祖师曰:“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宋圆悟克勤大师曰:“损诸如见,拔弃妄缘,长教胸中洒洒落落,无一尘事。”这些大师所言,无非教人在坐禅或立禅时,放下一切思虑,湛然平静,不为善恶、生死等两种对立的矛盾景象所动而已。

中国武术思想的认识论,就直接来源于道家的本体论。老子曰:“道者,万物之奥”,“似万物之宗”,老子认为万物之本的“道”即是“无”。王宗岳《太极拳经》说:“虽变化万端,而理惟一贯”。这个“理”也就是老子所谓的“道”。中国武术的意境、神韵,武术之道的精微和真谛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气”是“道”的体现,武术的种种外在形态如功能、神韵绝技等,均为“气”的演化与体现。练功中的“元气”即易经的“太极”,亦即老庄的“道”,天人合一的观念是道家本体论的一种表现。所谓“天”,并非指神灵主宰,而是“自然”代表,所谓“天人合一”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相通,强调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天人合一”在老子看来与“道”无本质差别。庄子更认为天人本是合一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记》)。中国武术在长期实践中认识到武术运动的客体――人体自身和宇宙自然和客体是内在联系着的。有着深厚内功的养生兼技击的《峨眉十二庄》其《天地庄合诀》说:“象天法地,圆空法生,大小开合,唯妙于心。”古人象天法地,体会到“圆”与“空”是大自然天地的基本特征,因此是动功的最佳方式和境界,圆则灵活多变,空则轻灵无滞,圆而又空则能作到活泼自如,变化无穷。故不少拳种以圆空为基本架式与手法,太极拳、少林拳亦以圆、空为技击特色。

三、先秦尚武精神与儒家思想的融合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包含着大量的禅宗和儒家思想,其道德内容来源于儒家经典,中国先秦武士时代对武士已有:“礼、义、忠、敬、勇、死”之说。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仁”是一种道德品质,一种处世之道,“仁”成为儒家的修身之本,“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后“止于善”。“义”即荣誉的意识,孟子言“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先秦武士,人人带剑以示“义”。如中国之士所言:“士可杀不可辱。”“知书达礼”是儒家思想所要求的,礼就是维护等级制度,注重尊卑有别,礼即是法,要知礼,得读书修身,做到“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勇则害上,不登于明堂”(《左传、襄公二年》)为下犯上是头等罪恶,强调无条件服从,“敬”是一种“持诚”之道,“敬”的意义是自敬而敬人,“敬”与“忠”相配合。勇是一种“致诚”之力,勇是一种实现之力,所谓万恶怯为首。

朴素廉洁,追求享乐是人之常情,动物也有此本能,作为人中俊杰的武士必须压制自己的欲望,这是何等痛苦的事,武士们按照孔子的“君子居不求安”的精神来造就自己,把朴素廉洁看作一种追求,而不是一种负担。

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

中国古代从汤商到春秋战国的先秦时代,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尚武文化经久不衰。到春秋末期,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旧贵族的统治越来越腐败无能,礼崩乐坏,新兴地主阶级的出现,造成先秦贵族时代的土崩瓦解,文武分离的局面的开始呈现。鉴于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现状,孔子大力倡导礼仪教育,孔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重文轻武”教育的肇始。到了汉以后,重文轻武的思想才得以发展,并逐渐形成一种社会风气,汉高祖提倡文治,汉武帝采用董仲舒之策,崇尚儒术,“重文轻武”之风根深蒂固。汉代儒家提出“去武行文,废力尚德”批评“角抵戏”是“玩不用之器,”蹴鞠是费力劳体,不合“君子勤礼,小人尽力”之训。两汉之后,“重文轻武”的思想的日甚一日,好文者常为父兄所爱,好武者常为父兄所恶。南北朝时,不少贵族子弟,“肤脆骨柔,不堪行步,”宋明以后,由于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影响,重文轻武之风达到极至。儒家的“崇文尚柔”、“中庸”、“贵和”、“寡欲不争”、“以柔克刚”的思想,极大影响了中国体育的发展,以致射礼演变成投壶,蹴鞠变成“不以勇敢,不以力争”的捶丸等。中和之道使得极具观赏和技击的体育运动变得面目全非。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和身体活动的社会整体功能,而对单纯的体能性竞技活动不感兴趣。在中国古代“以礼法至上”的社会,严重缺少竞技体育所需要的自由、民主、平等原则。唐朝时期,是消闲娱乐性体育文化最昌盛时期,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分不开的,如蹴鞠,马球等。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体育异常兴盛。清朝是民族传统体育的衰落时期,有些传统体育项目逐渐消亡。由于其封建王朝的宗法性,保守性,封闭性,非理性的影响,体育竞技性几乎消失殆尽,直到近代随着西方入侵,,维新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以及等,中国体育才有所起步。

随着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日益融通,通过碰撞、同化、调节、吸收,有的走向成熟和现代竞技相联系,有的通过挖掘、整理、保护、转型使传统和现代相结合,有的逐渐走向消亡,这些演进推动了共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承载几千年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国武术,已走出国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对符合体育原理的、适合于改良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加以科学整理,譬如:武术、中国象棋、围棋、龙舟竞渡等,将实行“奥运战略”,真正体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但是,为了适应现代国际竞技运动而自我摒弃,它所蕴含的许多东方优秀传统文化也将面临较严重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黄文仁:《体育文化发展的历史曲线》,《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2。

[2]盖世才:《少林“禅”与太极“韵”》,《武林》,2002.9。

[3]肖 冲:《从社会文化诸因素看先秦尚武精神》,《体育文史选集》(1984-1991),成都体育史所。

[4]周西宽、胡小明:《体育文化泛论》,《体育文史选集》(1984-1991),成都体育史所。

[5]王铁新:《论中国传统文化的非理性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悖谬》,《体育文化导刊》,2002.1。

[6]何云波:《儒家与围棋》,《体育文化导刊》,2002.1。

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 影响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4-0098-03

前言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起源、生存、繁荣和发展一脉相承,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融汇于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发展历程之中,是中华儿女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经验的沉淀和整个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积累。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对于如何在现阶段与未来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各个民族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共同信仰和民族精神,是对各自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科学概括,同时在年代的递增上又保持着鲜明的继承性和民族性。民族传统文化只是一种维系民族共同体延续与发展的工具,它既是民族内部的生存方式,又是对外区分不同民族的标识,它的物质与制度文化追求适用与理性,易于接受外来文化,与此同时精神文化的对外标识性作用明显,成为对抗外来强势文化的工具,并被不断再造。

2 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是长期流传在各民族民间的以强身健体和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各种竞技与游戏活动,又是以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主体,融合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是各民族传统养生、健身和娱乐等体育活动的总称。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与古代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民族传统体育存在于一定的背景之下,当前社会的劳动生产、军事战争、风俗习惯、等都深刻影响着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性、娱乐性和健身性。它不仅体现着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人文主义精神,增添了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同时在体育活动中继承与发扬了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成为了世界文化宝库的宝贵资源,在现代社会人类健康、和谐发展的问题上起到重要作用。我国众多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生活习俗,以及从古至今的社会形态的历史演变使得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丰富多彩,体育项目种类繁多,运动形式千变万化。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具有栖身于社会生活中的体育活动相关赛事程序、器材制作、比赛规则的运动形式,同时汲取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的文化营养,成为体现人类生活方式、行为特征、运动规律的一种文化形态。

民族传统体育是在人们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提炼发展起来的,它具有一定的健身、表演、经济和教育功能。民族传统体育既是身体锻炼的手段,又是娱乐身心的有效途径。这些体育项目使人体通过感官、感触,以及全身各肢体、各部位的运动,起到娱乐身心的作用,达到强健体魄的目的,使人们在生活工作之余,体力得到锻炼,精神得以调节。每逢节日,人们喜着节日盛装,踏着音乐,跟着节奏,踩高跷、扭秧歌、跳竹竿舞,这些都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性得以充分展示。把民族体育项目融入生产劳动、欢度佳节、喜庆丰收之中,不仅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推动了和谐社会的进步,提高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在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与人们的关注,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体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可见传统体育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我国传统民族体育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现代教育中体育已成为教书育人的一门必修课,武术、八段锦等进入学校体育教材,很多高校也增加了武术、摔跤、围棋等体育项目的教学。

3 传统文化性格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3.1 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和传承性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民族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核心性质,它体现着作为一个整体的凝聚力,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鲜明特性。小到一种国家的语言、服饰、风俗,大到一个国家的政治、体系、经济,无不体现了其文化的民族性。传承性是一个国家从时间的先后上文化的一种继承与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与传统性深刻影响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例如汉族的秧歌,最初起源于汉民族古代耕地、插秧的劳动生活,也是与人民的祭祀活动相关的一种舞蹈形式;蒙古族的摔跤运动体现了蒙古族人民豪迈好斗的民族性。

3.2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中国地大物博,地理环境错综复杂,这就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强的地域性。中国不同的地域自然条件决定了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地域环境的不同导致了风俗习惯的差异,因此必然也会引起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同时由于不同的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民族体育文化。北方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疆土辽阔,人迹稀少,在历史上保持了比较剽悍、勇猛的民风。因此骑马、射箭、摔跤成为北方地区的爱好与生活之一。南方由于雨水充足,河流众多,少数民族多以村寨或部落为单位,因此民传统体育以集体活动为主,活动的内容多表现出生活的情趣,活动的项目有“抢花炮”、“赛龙舟”、“舞狮”等。这些实例都很好的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之一的深刻影响。

3.3 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传承性和地域性决定了它的多样性。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五十六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它同时影响着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变化。例如舞龙、舞狮、秧歌、斗牛、龙舟、赛马、毽球、高跷等这些民族传统体育的不同技术特征,风格迥异的运动形式又给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填上了浓浓的一笔。此外,植根于几千年华夏文明的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文化思想、组成形式更是丰富多样。儒家、道家、佛教思想的不断碰撞,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更加增添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4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我国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风俗习惯、息息相关,融为一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精神文化结晶,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民族传统体育之所以经久不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由于它是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共同体中衍生出来的,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巨大的社会价值。

4.1 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与指引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深受了社会各个领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天人合一”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等在诠释其内在的独特的文化价值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

4.1.1 “天人合一”思想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它生动地揭示了包括人在内的宇宙的辩证统一性和协调性,表现了淡漠宗教的人文精神和超越现实的理性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它阐明人的自然本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要尊重自然,不要试图改变自然的本性;就现代社会而言,“天人合一”就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它承认人与人之同的对立统一关系,同时强调用和谐的方法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中国传统体育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引下,注重以整体的概念描述人体的运动过程,追求身与心,神与形,机体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受这种整体概念的影响,中国传统体育主张通过与自然界相适应的运动锻炼来由表及里,以内达外,自有形的身体运动来达到无形的精神境界,从而达到身心并修,内外结合的目的。尤其在中国武术、气功等养生健身类运动中尤为突出。

4.1.2 阴阳五行学说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阴阳学说认为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下产生、发展、变化的。世间一切事物都有阴阳两方面,所谓阴阳就是代表着事物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世界是物质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阴和阳两个方面,而对立的阴与阳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相互消长、相互转化、相互统一的整体。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所构成,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以此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相生相克理论也是五行学说的重要思想内容。所谓相生即相互促进,相互滋生;所谓相克即相互抑制。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的顺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形意拳是中华武术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太极、八卦、少林拳并称为中华武术的四大名拳。形意拳正是结合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在形意拳中认为,人体的上部为阳,下部为阴,外部为阳,内部为阴,左为阳,右为阴,形为阳,神为阴,阳济阴,阴补阳。其中提现了阴阳互补,相生相克的原理。五行拳将金、木、水、火、土,取意为劈、崩、钻、炮、横五拳,同五行相生相克一样,劈拳变钻拳,钻拳变崩拳,崩拳变炮拳,炮拳变横拳,横拳变劈拳;劈拳克崩拳,崩拳克横拳,横拳克钻拳,钻拳克炮拳,炮拳克劈拳;根据五行学说,万物土中生,土是万物的根本,因此,横拳被视为五拳之母,并将横拳称为母拳。

4.1.3 儒家思想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儒家思想在几千年的文明中根深蒂固,谈到儒家思想,就不得不谈到“仁和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说的就是儒家的“仁和礼”。儒家思想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也深刻的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中强调的“礼为上”,例如师徒相见徒弟要行见师礼,上台表演要行抱拳礼等,都有力的说明了这一点。中国传统体育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很大一段时间里的首要任务不是倾向于获得比赛胜利,而是考虑在竞赛中遵循比赛规则,符合道德规范,在这种注重道德价值取向的思想下,逐渐演化成削弱竞技意识,更多倾向于追求娱乐性、表演性、礼仪性的体育活动。

4.2 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影响指导民族传统体育的同时也从一定意义上阻碍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4.2.1 等级分明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阻碍

儒家思想虽然使民族传统体育在形式上形成了良好的道德风范,但同时也给民族传统体育带了等级分明。等级分明的制度是在中国历史上长期累积遗留的思想制度,这就使很多体育活动从比赛的制定、器械的使用、出场的先后等因素上存在了不公平性。古代皇帝与随从等一起狩猎时,射出第一箭的须是皇帝,然后其他人才可一一出动。宋代的马球,只要有皇帝参加,进第一个球的人必须是皇帝。这样就充分阻碍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4.2.2 传统封建思想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负面阻碍

老子“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多,多则感”的辩证法思想,虽然在哲学上有其合理性的方面,但同时也起到了鼓吹消极退让、否定进步的负面作用。这些思想体现在民族传统体育上就是不思进取,苟且求安的懦弱思想。

5 结语

篇7

【关键词】建筑设计教育 传统文化观 建筑教育改革

1导言

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轨道上,经济发展迅速,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作为国家软实力核心的文化发展却还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作为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城市物质空间也逐渐呈现出千城一面的特点,传统城市与建筑的文化特色逐渐消失殆尽,从而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城市失去个性的同时,建筑界却有了好消息。2012年,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建筑教授王澍获得世界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大奖,用王受之教授的话来说,“这是中国设计界、建筑界的一个重大的突破。”王澍十多年的努力贯穿了他对于本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其实中国建筑师都很热爱中国文化,有学者认为中国建筑师的特点“主要反映在有强烈的文化复兴意识,辩证思维模式,擅长形象思维,兼容并蓄的态度以及以人为本的观念等几个方面”。如果涌现出更多深谙传统文化且文化复兴意识强烈的建筑师,中国城市与建筑应会呈现出另一种更好的情形。那么,建筑教育是否应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进行改革呢?这是本研究的切入点。

2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2.1 西式的建筑设计教育框架

中国建筑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古代建筑自成体系,融合了多民族多地域特色,影响了东亚周边各国甚至是部分西方建筑与园林。然而,中国建筑学专业的建立始于近代,教育体系几乎完全来源于欧美,建国初期完全移植了苏联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而从业教师队伍最早几乎都是由西方建筑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在学科建立后才逐渐开始建筑师本土化的培养。在当代建筑教育体系中,仍然是以西式的建筑教育方式与课程内容为主,关于传统文化的教育课程较少且不处于重要地位。这是教育框架上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2.2 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够

在国内中小学教育体系下,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够。应试教育是当前中国教育的基本体制,课堂与课下的文化教育都对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不足,学习的主要目的更多的还是为了应付不同级别的考试。因此,虽然经历了12年的中小学教育,但是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积累仍然比较有限。

另外,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也经历了许多变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目前仍有一些误区,因此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传统文化在建筑领域的传承与发展。例如,在课程设置上,有些大学的建筑学专业甚至已经取消了部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例如大学语文等)。 这是令人惋惜的。

3 传统文化观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面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建筑学专业应根据自身教育规律进行弥补。因而提出基于传统文化观的建筑设计教育,为建筑学专业教育的核心课程――建筑设计的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与视野。

传统文化观可以界定为: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思想与表征为基点来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态度及观念。从思维方式类型上,可分为传统的科技观与人文观[3]。融入传统文化观的建筑设计教育是指:在建筑设计的课堂教学、设计讨论与作品评析中,以中国传统的科技观与人文观及其对于世界与事物的分析方法为基点,与学生共同构筑其设计理论与文化框架的教育模式。从建筑教育范畴可以理解为:在建筑教学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不仅按常规传授来自西方的建筑设计原理与方法,更应引导学生学习与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传统建筑技术与文化),指导其完成具有传统文化文脉与背景的课程设计。

传统文化观的建筑教育有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改变其视角,增加其自身文化积淀,从而扩展专业教学视野,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建筑教学多样化和多元化发展,培养热爱中国文化且兼具传统文化修养和建筑设计的专业人才,为城乡一体化建设输送理解中国文化的建设与管理人才,丰富了“卓越人才”体系培养的内涵,从而推动中国本土建筑文化的发展。

4教学方法的改革要点

众所周知,传统文化修养的提高需要较长的时间与文化氛围的营造。因此,增进建筑学本科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并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仅仅依靠讲授式授课难以取得成效,还需要教学方式、课堂组织以及教学各个环节多方面多层次进行整合改良。

4.1教学基本方法

建筑学专业特点决定了其教学方法可灵活多变。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基本的方法仍是讲课与课堂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集中讲课时间一般较少,控制在整个教学过程的1/8左右的时间,其余时间基本为分组辅导,是将学生分为几个组,每组10-15人,由数名教师分别辅导课程设计。传统文化深厚而庞杂,需要在教学中有相关的知识主线。因此在课堂集中授课中应有单独章节讲述传统建筑文化的相关知识,课堂辅导中则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根据讲课内容与作业题设以及个人爱好,共同讨论确定每次课堂辅导中传统文化研讨主题。每次小型讨论中都由师生共同或轮流主持。另外,在常规设计辅导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出案例与资料来源供其学习研讨,并要求学生在设计的一草阶段需要完成至少一个基于传统文化思路的设计方案,鼓励其结合课程设计研习传统文化。

4.2课堂组织模式

课堂组织可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只要有利于建筑与传统文化的感知、体验与学习研讨即可。可采取主题式讨论与辩论,同类主题的设计可统一辅导,以及边辅导边授课穿行的形式等。例如,在每次课堂辅导的前30分钟,围绕传统文化与建筑各功能组团分组进行主题式讨论与总结,还可采用辩论的方式进行设计与文化关系的研讨,教师作为其中一员参加,但不应作为权威出现,要适时做出引导,让学生有独立思考与表达观点的空间。

4.3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的改良可分为课程作业作、课堂讨论、作业评析的改良。

设计课程作业的题设建议选择城市中真实的用地环境,该用地应具有真实的历史环境与复杂的物质空间环境,给予学生自由选择、判断的机会,并在建筑容积率、建筑高度以及城市历史上给予专业的引导,在参考文献中不仅列出建筑参考书籍,还应给学生提供历史文化环境与传统文化相关参考文献,对建筑所可能涉及的具体传统文化内容应有较为明确的提示。课程作业的题设中应给予学生多个基地的选择,基地历史环境类型应该有较大差异,特征较为突出。

课堂讨论则应该注重讨论、研究与辩论相结合,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还应穿插小组集中单元授课,每个单元时间可控制在5分钟,授课人可由学生担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与知识传授体系的设计。讨论的知识体系应覆盖传统的建筑技术与人文思想。课堂讨论的核心部分应在于,有计划的在课堂辅导中以多媒体授课的形式提出关键的传统文化知识点,如城市与建筑史、文化史、古代哲学思想、传统美学、传统园林学、传统文学、传统艺术中的核心问题。所花时间不宜长,目的是启发学生去探寻、学习和感受相关知识系统。

在作业评析中,应该对学生作品就传统文化的表达、解读和诠释等方面做出客观的分析,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分析与学生的问答自己寻找答案。不应直接评价作品的好与坏,以免挫伤了学生探寻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这也是由传统文化复杂性所决定的。

5结语

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系统复杂,学生只有在同步的学习、讨论与实践中才能慢慢领悟其奥妙。将传统文化学习融入建筑设计课堂辅导教学以及课程作业题设等每个环节,将非常有利于学生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在实践中诠释与解读中国文化。建立基于传统文化观的建筑设计教学体系,应能为培养具有深厚传统文化修养的建筑师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增坚,严建伟. 中国建筑师的创作思维特色及其反思[J]. 1999(8):49.

[2]丁沃沃. 重新思考中国的建筑教育[J]. 建筑学报,2004(2):14-16.

篇8

一、古诗文教学的情境解读

古诗文的意境以及借助古诗文所抒发的诗人的情感,都是教学重点。让学生能融入诗人写诗的情景中去,让学生能感受到古韵的美。从而使学生不再对传统文化学习望而却步。

例如,王翰的《凉州词》,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该如何让这些孩子体会到诗人做诗的意境呢?不妨先找点当时的资料,介绍一下当时的情景,并且把诗句融入进去。让学生能懂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是怎么样的情境。让学生在和平年代体会作者在如此紧迫的战争中豪放、豁达的心胸。

二、真实情境模拟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死板,将传统文化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就必须要让学生“身临其境”。

比如,学习孟郊的《游子吟》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这也使得他们成为家庭的中心,对母亲的概念并不深刻,反而看见许多孩子对母亲颐指气使,通过学习这首《游子吟》,让学生理解母爱,尊重母亲,爱护母亲。通过学习传统文化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教学情境创新

虽然传统文化被传统束缚着,但这并不代表传统文化不能推陈出新。一个中国梦的宣传画,都可以透出国学之美,何不把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和国学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呢?在教学中不妨试试如下方法:

在教学楼内裱上几幅不同文体的字,让学生明白草书和隶书的区别,懂得汉字写法的生动传神。

在上课的时候,把词句优美的古诗词,附上曲调,再把情景和意境营造完美,让学生在乐曲中感受古诗词的唯美。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