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集团信息化综合应用8篇

时间:2023-08-30 09:17:0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集团信息化综合应用,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集团信息化综合应用

篇1

2011年10月19日,赛迪顾问《中国物联网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和《中国集团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2011年)》在京。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直属研究机构,赛迪顾问在综合调研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完成了《中国物联网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和《中国集团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2011年)》,前者介绍了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背景和现状,概括了物联网产业区域布局及特点,总结了其发展趋势,并提出了面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后者分析了中国集团企业创新发展现状,预测了未来集团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提出了集团企业信息化架构和信息化发展策略,为集团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中国物联网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显示,中国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长三角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主要定位于产业链高端环节,从物联网软硬件核心产品和技术两个核心环节入手,实施标准与专利战略,形成全国物联网产业核心与龙头企业的集聚。环渤海地区的关键支撑技术研发实力强劲、感知节点产业化应用与普及程度较高、网络传输方式多样化、综合化平台建设迅速、物联网应用广泛,并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发展体系架构。珠三角地区则围绕物联网设备制造、软件及系统集成、网络运营服务以及应用示范领域,重点进行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能力建设、着眼于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以及农村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中西部地区的湖北、四川、陕西、重庆、云南等省市依托其在科研教育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以及RFID、芯片设计、传感传动、自动控制、网络通信与处理、软件及信息服务等领域较好的产业基础,构建物联网完整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重点培育物联网龙头企业,大力推广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中国集团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2011年)》显示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全球化,集团企业普遍采用围绕产业链进行相关专业化发展、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重组整合等方式提高国际资源整合能力,内部管理复杂程度急剧增加。

正值“十二五”开局之年,赛迪顾问的《中国物联网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和《中国集团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2011年)》,对中国物联网产业及集团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详细梳理,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分析,为国家和地方的物联网产业空间布局与宏观决策,及各类集团企业信息化战略提供了参考,成为政府、企业、投资机构深入了解中国物联网产业和企业信息化、把握产业发展趋势的重要资料。

篇2

存在的问题

这些大型集团建立之初,并无统一的信息化整体规划,大企业、好企业较早应用成熟的信息系统,而小企业、困难企业根本没有任何信息系统。既不能把已有的系统推倒重来,全集团使用一个集中系统;更不能对没有信息系统的企业置之不理。要把信息化应用水平不一样的企业,统一到一个水平很难。已有信息系统的企业,由于建设时间不相同、购买系统厂商不一致,存在“C / S”、“B / S”体系异构,存在O r a c l e、S Q L S e r v e r、D B 2等数据库异构,存在E R P、C I MS、C R M等应用系统、软件厂商、数据结构的异构,要在众多异构环境下,实现集团内数据采集、系统集成很难。而且,信息系统应用孤岛的情况依然突出,难以集中。集团总部各业务部门或因上级要求、或因内部管控需要,独立使用专业信息系统,在总部形成“部门孤岛”;下属单位因专业领域不同,各自使用适合本单位流程的信息系统,在集团内形成“企业孤岛”。要把多年积累的“信息孤岛”集中,整合集团“部门孤岛”和“企业孤岛”很难。

这导致集团管控上下冲突,难以协同。一方面集团希望加强对下属企业管控,防止经营风险;另一方面,下属企业强调市场瞬息万变,需要灵活应对。这样,在推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信息集成、数据采集时,遇到各种阻力,需要各方保持一致很难。再加上,集团总部没有完整集团信息系统,对所属各单位信息统计是一个“月后”、“年后”报表,“问题”发现总是在统计报表数据出来之后。集团管控,只是一个静态监管、事后监管,而不是“过程”监管、“事中”监管,要做到集团决策和集团监管及时有效很难。

发展趋势

应用趋向集中,企业趋于分散,是大型集团公司目前发展的趋势,因此大型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需要新的信息技术、新的应用系统和新的解决方案。建立一种能够集成现有单组织信息化系统,同时能够覆盖全集团成员的多组织、跨行业大型集团信息化应用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多。比如,向大集团协同发展,集团办公“网络化”趋势越来越普遍;向大集团优势发展,集团决策“智能化”趋势越来越强烈;向大集团物联发展,集团两化“一体化”趋势越来越迫切;向大集团“云”发展,集团资源“虚拟化”趋势越来越显现。

因此大型集团信息化需要首先解决全集团统一,解决信息“有无”问题。集团信息化建设必须集团单位全部纳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才能发挥和体现集团整体信息资源优势。在此基础上,要完成全系统集成、全应用的集中、全成员协同、全过程监控。大型集团信息化需要解决集团部门和集团下属单位使用不同厂商的不同系统,应用不同的数据库,形成的“异构”数据、遗留系统的问题。集团部门和集团下属单位的已有系统,形成的“部门孤岛”、“应用孤岛”,需要全集团进行分类统计、通盘考虑,集中解决。集团总部和下属单位需要上、下协作、信息同步,将使用集成门户、单点登录、视频会议、公文流转等现代综合办公系统,解决上、下不同步的问题。最能体现集团信息系统是否有成效,就是通过信息系统,实现过去手工报表的“事后”监管,转变为“事中”监管,从而实现全过程动态监管。

至于大型集团到底需要哪些应用功能?这些应用数据从何而来?面对集团下属单位各种应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如何既能满足当前大型集团的信息需求,又能够适应未来I T发展,确立系统功能和架构非常重要。

架构选择

大型集团信息系统应用功能来自于大型集团本身的特点和管控模式,经过对大型集团信息需求研究、分析,大型集团信息化应用功能至少包括“十大应用功能、十类角色权限”的基本要求。按内容应有以集团人力(党群)、集团财务(经营)、集团资产(收益)为核心的基本功能,实现上级国资委要求集团公司具有“管人、管事、管资产”的三个基本职能;应有以集团领导决策系统为“点”、以集团协同OA为“面”,以“点”带“面”,实现全集团员工应用系统的局面;应有集团战略、集团科技、集团供应链、集团综合业务等专业系统;还应有集团网络数据库支撑系统。大型集团业务系统根据集团管控模式不同,可以架构不同的应用功能。按终端角色权限划分,应满足如下十类个性需求:最高权限,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其次,要有集团副职、集团部门正职、集团部门副职、集团部门员工应用需求;同时,还要有下属单位正职、下属单位副职、下属单位中层、下属单位员工应用需求;以及其他用户需求(最低权限);对于副职和部门人员还要区分主管和非主管权限。

基于以上需求来看,大型集团信息系统架构需要考虑总体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网络架构等基本架构容。

信息系统总体架构有四种选择:完全集中、完全分布、“集中+分布”和私有云。大型集团(局级)公司采用完全集中,或完全分布的系统架构,都不能满足大型集团的应用需求;集团“私有云”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应用系统。因此,确定“集中+分布”的方式,是大型集团考虑信息系统总体架构时比较现实的方案,也是今后发展到集团私有云最有效的途径。要实现“集中+分布”的架构,最理想的方法是基于S O A的架构。通过分析大型集团信息化建设现状与需求特点,本文研究了大型集团信息系统(基于S OA)的总体框架,包括表现层:集团集成门户;服务层:集团服务总线和集团数据总线;应用层:集团决策、集团人力、集团财务等应用系统;支撑层,集团网络系统。

篇3

随之而来的是重组后的集团企业最敏感地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竞争压力。为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许多集团企业开始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全面支持企业的业务发展战略规划。信息化已成为集团企业在新的发展时期促进和带动各项管理工作创新与升级的重要手段。因此希望通过探讨集团企业信息化规划和实施思路,为集团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1、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集团企业一般都是从事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历史的原因,集团信息化水平因行业技术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竞争环境、效益等因素而存在差异。一般来说,技术含量高的、处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行业竞争压力大的,经济效益较好的集团企业信息化需求较为强烈,信息化建设水平也较高。如国内石油化工、电力、航空、烟草行业的集团企业。

总体而言,我国绝大多数集团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远远落后于跨国企业,甚至与上述集团企业相比差距也较大,基本上处于将信息技术应用局限于单一功能或管理领域的初级阶段,离信息技术应用于经营管理的整个流程和应用于集团企业外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根据笔者在大型集团企业的实践体会,总体来说集团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集团成员企业的信息化基础差距较大。国内新组建的集团普遍存在成员企业应用水平参差不齐,集团总部和大多数成员企业信息化基础相对薄弱的局面。

(2)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复杂程度较高。除一些主体业务领域突出的集团企业可以围绕如ERP这样制造业通用软件或行业专业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化建设外,很多集团企业往往是跨多个行业领域,这导致集团内部成员企业间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和思路各不相同,极其容易形成“信息孤岛”。

(3)集团企业较少从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去考虑信息化建设问题。集团企业还未形成定期制订或修订中长期信息化规划的制度,通过这一制度可以定期考虑信息系统能否支持企业未来的业务发展,而不是缺什么就建什么,缺乏总体规划。

(4)集团企业缺少即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各级复合型信息化人才。集团企业信息化复合型骨干人才匮乏且流失严重,使得各级信息化决策人员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的本质是管理问题,往往从技术和成本角度选择高校和纯软件公司进行自行系统开发,增加了项目的风险。

(5)集团企业信息标准化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信息标准体系建设的落后约束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又由于缺少系统的管理手段和防范措施,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无法满足应用系统发展的需要。

2、集团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必要性

信息化规划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和总体指向,是信息系统开发和实施的前提与依据,其核心内容是要从企业经营目标和业务发展方向中抽取信息需求和功能需求,形成总体的、全局协调一致的信息框架和系统整体模型,为进一步系统设计和实施奠定基础。

为了在信息化建设中有效地规避风险,集团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都要定期在集团经营战略规划的指导下,运用信息化规划手段来确定未来几年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发展阶段、建设重点、总体方案、所需资源和实施方案。信息化规划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通过制订信息化规划,集团企业可以围绕信息共享和协调工作为目标,消除集团内部应用系统间信息孤岛,规避重复投资和分散投资的风险,从而提升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信息化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已成为当前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3、集团企业信息化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信息化建设以及开发应用标志着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用信息化促进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用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推动信息化工作向纵深发展,两者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过程。因此要以“服务于集团发展、服务于基层应用、服务于集中管理”为目标,抓应用促发展,运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支持集团企业业务发展规划的要求。

一般来说,集团企业在制订信息化规划时首先应注意遵循国家、省市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总体部署,然后紧紧围绕最新的集团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立足于集团和行业实际情况,以超前的思路、开拓的精神和务实的规划来推进信息化建设。对于那些信息化基础较薄弱的新建集团企业,笔者建议其集团信息化规划指导原则应是“统一规划,统一标准,以信息和资源共享为目标,分步实施,重点先行,基层应用和总部平台建设并举”。这些指导原则应贯穿于集团信息化规划的全过程,同时也是今后集团信息化规划实施的指导方针和政策依据。

企业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支持企业各级组织按照科学高效的管理和决策流程去实现企业发展规划目标的一项持续改进的系统工程。因此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必须根据信息技术在行业中应用的规律来制订信息化规划。根据在集团信息化规划和建设的一些经验体会,笔者认为在集团企业信息化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

(1)坚持围绕集团战略确定目标的原则。信息化规划一定要从集团企业经营战略出发而不是单纯地从信息系统的需求出发,避免陷入脱离企业发展目标而进行盲目建设的困境。企业信息化规划必须符合企业的发展水平和企业发展需求,必须与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相一致。

(2)坚持关注核心业务制定建设重点的原则。信息化规划应从经营管理的变革出发而不是从技术的变革出发,这有利于充分利用集团企业的现有资源来满足关键需求,避免信息系统无法有效地支持集团企业领导的决策。企业应关心与自身核心竞争有关的核心业务的发展,优先发展与核心业务相关的信息化系统,并在所需的人、财、物的投入上有所倾斜。

(3)坚持信息资源共享和安全实效相结合的原则。在规划各个核心应用系统建设时应选择具有各业务领域经验的成熟软件厂商为主以降低项目风险。在规划集团统一平台建设时应重点考虑各应用系统间信息双向的授权互动共享和高效的协同运作。在达到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目标的同时,应重视信息安全问题。

(4)坚持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的原则。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集团企业制订统一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信息化规划和建设必须强调以集团为主导,通过统筹规划,经费扶持等有力措施来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理顺各种关系,规范投资主体行为,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

(5)坚持需求牵引和效益驱动的原则。信息化规划坚持以需求为牵引,应切忌盲目冒进。除了重视集团层面的信息化建设外,突出核心基层企业是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和原动力,是信息之源。规划应调动集团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各种资金投入,确保信息化建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6)坚持先进性与经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信息化规划应具有前瞻性,避免出现信息技术与管理手段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的局面。与此同时考虑到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在达到同样实施效果和满足未来三五年业务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成熟可靠、经济可行的技术和方案,切忌好高骛远,盲目追求最新技术,增加项目风险。信息化建设采用新技术时也应考虑可实施性,切忌忽视企业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盲目上大项目,搞面子工程。

4、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架构

某集团公司作为上海着名的国有大型粮油企业集团,在上海的粮油经营和宏观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信息化建设近几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它的信息化规划和实施思路应对其他集团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遵循国家和地方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围绕集团国资发展战略,该集团提出了未来五年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的总体目标是“推进四大核心业务的应用系统建设,综合运用广域网网络和数据仓库平台,初步建立实现各系统间信息共享的集团信息化应用平台,为集团领导的宏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该集团的信息化建设主要目标近期将围绕数据平台、网络平台、应用平台和保障体系建设来开展,以此为基础形成数据集成模式的集团信息化总体架构;将来为配合集团集中控制的应用系统建设,将利用外高桥码头项目。信息化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开展集团内外各系统间应用集成,形成应用集成模式的总体架构。

5、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数据平台是基础,网络平台是载体、应用平台是核心,标准化和安全体系是保障。该集团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也是围绕数据平台、网络平台、应用平台和保障体系建设来开展,并根据集团和各公司的经营模式、产品特点、管理流程规划了信息化建设的阶段任务。在此基础上,坚持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务求实效的原则,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以信息化投入促进效益增长,以效益增长加大信息化投入的良性循环。

5.1网络平台建设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集团信息化的根本保证。网络基础设施是所有应用的基础,是企业信息化的第一步。未来该集团将基本形成以集团中心机房、仓储中心机房和外高桥储备码头中心机房为通信中心,以集团广域网为主干,与粮油信息专用网、子公司局域网互联的数据通信平台。

5.2应用平台建设

为了进一步加强该集团的集中管理和控制力度,分别进行集团层面的应用系统与四大业务基层应用系统建设,并由此构建整个集团应用平台。这是集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实现集团现代化管理的保证。

基层单位的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是集团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团数据信息之源。因此该集团围绕四大核心业务重点进行粮油加工企业的系统建设、粮油储备企业的粮油储备信息系统开发建设、粮油仓储物流企业的外高桥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粮油贸易和零售业务的客户关系管理及供应链系统建设。

集团层面应用系统在继续完善满足对外宣传和信息要求的对外信息门户、满足信息共享和内部交流需要的对内信息门户、基于,技术的分析监控系统等的同时,该集团在集团总部层面还将重点着手对人力资源系统、报表数据采集系统、业务协同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

5.3数据平台(信息资源)建设

数据平台与网络资源是集团信息化和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数据平台的建设要与网络建设和应用工程建设同步考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该集团的数据仓库系统是集团信息化平台进行数据采集、存储、处理、、维护、分析的核心。未来随着集团报表数据采集系统、外高桥码头系统和系统实施完成,将进行数据平台(数据仓库)的二期建设,争取将数据仓库的经营数据范围覆盖到所有二级企业,报表数据范围覆盖到所有企业。

5.4保障体系建设

信息技术成功应用和效益最大化的一项重要条件是建立统一的信息保障体系。集团企业必须建立和形成符合自身管理要求的信息基础标准体系(包括数据元素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要领和逻辑数据库标准等)、信息管理开发利用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这些标准体系的建立和执行,是集团信息化建设避免重复投资、加速信息流通、实现信息授权共享、取得最大效益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1)信息基础标准体系。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基础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具有知识密集、资料密集、工作量大等特点的基础性系统工程。它是各个信息系统信息共享、交换和集成的保证。该集团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步骤如下:

第一步:从基础标准中核心的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着手,将外高桥码头项目乃至集团内的各类数据进行统一分类标准,为数据集成打下数据基础。

第二步:制订统一的平台和数据接换标准,建立各应用系统集成的技术标准,为应用集成打下技术基础。

第三步:制订各应用系统和网络系统设计开发的规范,优化基础设施配置规范和软件开发的质量水平,实现信息化过程的标准化。

(2)安全保障体系。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在全面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的同时,重点保障基础网络和重要应用系统的安全。

首先采用密码加密、完整性校验和实体鉴别等机制,实现局域网互联过程的安全可信连接和安全通信。

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网络办公;信息化建设;应用系统

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全球各国,包括我们经济速度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提出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中煤三建集团作为拥有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的大型国有企业。明确提出必须以:“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的发展型战略之路”为指导思想,以企业信息化为管理手段,提高决策和控制水平,实现集团在新时期转型阶段的重要飞跃,在矿山工程建筑领域,确立国内市场的领导者地位,成为国际地区市场的挑战者。

1、中煤三建信息化建设规划

1.1 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

中煤三建信息化发展建设必须符合科技先进、实用性强、注重效果,节省投资,符合中煤三建特点,符合国内市场情况,符合国家政府对于企业信息化提出的要求(即满足《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对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符合国际惯例、要求的。在设计目标上,要达到国内矿山建设行业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利用信息系统来固化业务流程,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共享,提高信息传输效率与信息的准确性,在市场营销、采购供应、生产管理、项目管理、质量控制、资金管理等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中,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达到科学管控的目的,完成手工管理到计算机管理的过渡,实现数字化中煤三建的总体目标。

1.2 中煤三建信息系统网络描述

1.2.1 中煤三建网络工程设计原则

中煤三建网络系统工程建设根据集团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按照统一规划、分批实施、逐步完善的基本原则,整个中煤三建集团网络系统的建设要保证具备先进、实用、经济、安全、易管理、易拓展、易升级等特点和原则。

1.2.2 中煤三建信息系统部署模式

“中煤三建集团信息管理系统”是采用一级共享平台的部署模式,将数据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全部部署在集团总部,各业务板块、分子公司可以通过内部网络或Internet/Intranet/VPN网络访问应用平台的业务功能,此种方式可以大大减少客户端的维护工作量,集中关键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服务器端的维护工作)。

1.2.3 中煤三建信息系统网络连接

在中煤三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大量的异地分支机构、项目部、集团内外组织之间如何进行实时信息交互,或称之为宽带互联的问题。宽带的接入一般分为总部数据中心接入与分支机构、项目部接入,总部数据中心的数据流量是各分支机构业务数据流量的总和,为了保障数据信息的及时安全快捷的传递,集团原则上要求各分支机构和项目部必须保证至少10M的光纤直接接入。考虑信息系统网络稳定,应对突发事件等因素,有效备份网络应用,集团总部选择电信与网通两家运营商,这两家在网络部署、接入环境、运行环境上可以提供高效可靠的技术服务。

2、 中煤三建信息化建设现状

集团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从基础到高端的发展过程,尤其对于综合多种施工专业的中煤三建集团来说,更是任重道远。一般信息化建设需经历基础设施准备阶段、网络办公阶段、建设企业核心业务管理和应用系统阶段、电子商务阶段。

2.1 基础设施准备阶段

集团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考虑,采用目前流行、成熟的TCP/IP协议作为集团的网络通信协议,整个硬件由网络服务器、通信设备和网络安全设备组成,应用网间互联、路由、网络交换、网络治理、WEB数据库技术、防火墙以等技术,同时包容现有网络应用支撑系统,支持上层应用软件的运行,建立起先进、安全、可靠、稳定、开放的网络应用平台。

2.2 网络办公阶段

一般企业在实施核心业务管理模块前已经建立有网络办公平台了。中煤三建没有循规蹈矩,在集团系统网络大环境形成,部分核心业务管理模块的成功实施后,才开始推行OA系统。目前,网络办公系统已经通过测试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其中部分业务流程随着实际应用不断调整,修正,完善。全集团操作人员包括各级领导的OA培训也已经陆续完成,这标志着集团网络办公的正式开始。

2.3 综合项目管理系统

工程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的重要治理功能之一。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实施也是集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与难点。中煤三建是一家矿山建设为主的施工企业,对于矿山建设工程专业,其关键性技术是立井井筒和巷道施工。而在国内信息化管理软件中,对于矿山建设工程专业方面是空白,集团需求的矿山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软件的成功实施将要填补这一空白。

矿山建设工程的信息化就是要用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信息汇集处理高新技术对传统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手段及施工方式进行改造与提升,促进矿山建设工程技术及施工手段不断完善,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矿山建设工程的信息化是矿山建设市场发展的高级阶段,必定融入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业和信息产业,从而实现矿山建设工程的高效益、高效率。由于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是针对某个具体项目的治理,而集团除了以矿山建设为主的专业领域,还涉及到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公路、铁路和隧道等工程,因此必须度身定做一套综合项目管理系统,在信息化建设上走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中煤三建的综合项目管理系统建设工程于09年2月启动,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实际需求,项目管理系统的涉及模块有:项目注册、招投标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竣工管理、风险管理、供方评价、项目事务、灵动项目平台和项目经理平台等。

系统实施从基层调研开始,对实际业务流程进行充分的研究和梳理。将其优化整合后进入系统。试运行时不断修正、完善、磨合,以求得科学规范符合实际操作的业务流程。在系统正式应用前,集团采取选择部分典型项目进入系统进行测试的方式。各个单位将具有本专业典型特点的试点项目部挑选出来,按集团要求进入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此措施一方面可以检测系统问题,及早对系统问题进行整改,修正,升级。另一方面可以把试点项目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本单位各个项目部,以逐步实现集团 信息化的全面覆盖。目前为止,集团已经按计划完成了80个试点项目的基础数据录入,为下一步系统的正式应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4 应用集成系统

随着集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集团必须从整体来考虑企业的整个信息系统,并且根据实际需要,对各个应用系统进行总体规划,建设一个合适的集成平台,把企业各个信息系统有机的集成起来。应用集成系统便是采用相关技术将集团门户系统与内部管理系统连接,实现对企业信息流和资金流等系统的信息集成。开放式的企业应用集成是企业提高自身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的必走之路。实现开放式的企业应用集成也是集团信息化建设的既定目标之一。

3、结束语

    经过多年在国内外市场的奋斗,中煤三建集团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尽管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只要中煤三建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有清醒的认识,对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有扎实的行动,我们相信集团必将会抓住崭新的发展机遇,巩固集团在国内外矿山建设领军者的地位。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组态软件;数据集成;OPC;综合自动化

1.引言

目前冀中能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指挥平台的实现一般基于两种模式,一种是采用组态软件平台,进行数据的存储与共享及各种组态图形报表展示;另一种是以定制模式开发,对数据的存储共享以及进一步的数据分多层次、多业务的处理[1]。由于组态软件是基于国际性的开放架构,其实时性、开放性、互联性、操作性及兼容性好,容易实现各类数据的集成接入,且支持在线修改和更新数据,在集成平台上可以直接浏览调用,无需进行二次组态,全系统界面风格一致,而且控制功能强大。但由于组态软件在web浏览功能上比较弱化,体现在深层次应用中,譬如环境参数异常分析、应急预案等方面时,实现这些功能就需要通过编写脚本,从而导致组态软件运行效率大大降低,或者无法实现[2]。定制模式开发可以根据不同业务需求将安全、生产分别进行处理,提高信息的综合利用效率,为了响应集团公司的要求,与集团公司平台相互融合,使得显德汪矿综合自动化更好的为矿井信息矿井安全发挥作用,本次显德汪矿综合自动化平台建设采用IFIX+IHistorian方式实现自动化架构设计。

iFIX是美国Intellution公司开发的大型工程组态软件,是当今世界工业控制领域最为流行的上位机监控软件之一。该软件功能强大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开放性,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煤炭行业的计算机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中。数据存储平台iHistorian采用螺旋门技术的高效数据压缩功能完成数据的强力压缩,满足集团公司集成各矿子系统海量数据的压缩存储的需求,同时可以对各种采集数据以多种方式进行存储计算,方便进行二次开发利用。因此,集团公司在.Net平台下采用WCF、Silverlight等多种技术进行定制以iHistorian组态软件为数据基础平台的安全生产指挥平台,实现WEB数据、图形展示以及数据的深层次挖掘,并实现各类安全、生产业务数据的关联分析和综合应用;既满足了集团公司对下属单位的各个子系统的集中安全生产控制及高速压缩数据存储,又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工、分析,以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满足向领导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的目的。从而实现集团公司对下属矿井各个子系统的全方位的可测可控可管。

2.显德汪矿综合自动化平台建设目标

信息化矿山平台软件系统,是集数据通信、处理、采集、控制、协调、图文显示为一体的综合数据应用软件系统,能在各种情况下准确、可靠、迅捷地做出反应,及时处理,协调各系统工作,达到实时、合理监控的目的。

本次采用的信息化矿山调控平台具有“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监控全面,使用方便”的特点,并基于先进的平台软件技术开发,从技术,设计,开发,维护等各个方面保证系统的先进性,依托股份公司平台功能利用已实现的各个功能模块,将显德汪矿的子系统图、生产煤流系统图、信息化矿山系统总图、地面效果图分级显示,分别按照四、三、二、一级别在大屏幕系统中进行展示,提高显德汪矿信息化水平。

3.显德汪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的建设思路

对集中监控中心能对各子系统实现远程集中监控,iFix SCADA Server数据采集服务器通过环网与各子系统的下位机等设备进行通讯,采集相关数据[3]。采集服务器与信息化矿山平台软件级联,将采集到的参数数据送至软件平台中进行综合处理,并采用iFix客户端方式配置控制操作终端,实现对各子系统的远程集中监控操作。

在本次平台设计中,用的的IFIX组件有:

iFix SCADA Server:实时数据服务器,负责完成各个子系统的连接,连接各种不同数据,典型的应用,300万吨的矿井需要处理25000个数据量。通常布置两台、四台,实现冗余配置。

显德汪矿iFix SCADA Server数据采集服务器通过Ihistorian将数据与股份公司信息平台对接。根据综合业务数据不同,按照显德汪矿各类子系统与综合业务数据图形系统进行不同的级别图形设计,显德汪矿根据需求回调,并在大屏幕系统中进行展示。

4.显德汪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的架构

如图1所示,显德汪矿子系统数据采用两种模式,一种是通过OPC方式进行接入,另外一种是通过文本方式进行数据的接入。通过外挂程序可以实现对测点自动增、删、改的功能,通过OPC方式传输的子系统可以通过IFIX图形组态进行控制[4]。进入IFIX PDB的数据两种方式进入两种数据库,一种是作为历史数据存入实时数据库IHISTORIAN.实时数据库通过外挂程序同步测点,ServerToServer同步测点数据。进入股份公司信息网。监测系统文本通过外挂程序处理后历史数据进入实时数据库,报警数据进入关系数据库。通过综合管理应用平台对IHISTORIAN及关系数据库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增加派生点及区域相关联测点的信息,统一WEB。IE及大屏幕浏览图形通过矿端配置统一上传到集团公司进行统一展示。

5.图形综合展示方式架构

如图2所示,显德汪矿图形展现方式采用分级显示方式,客户端IE及大屏浏览图形统一通过股份公司二期平台提供的图形系统设计并进行数据配置上传到股份公司后回调至矿显示,方便股份公司和显德汪矿进行统一展示,如:显德汪矿信息化矿山的鸟瞰图(一级展示),显德汪矿信息化矿山系统总图(二级展示),显德汪矿煤流生产系统流程图,显德汪矿整体供电系统图(三级展示);当矿和股份公司网络中断后由信息化矿山平台设计的各类子系统控制组态图(四级展示)独立显示;最终实现显德汪矿信息化矿山“管控一体化”综合管理目标;

显德汪矿技术管理员负责系统的图形配置工作,子系统图形配置后通过显德汪矿信息化矿山进行,并在终端大屏系统展示;综合业务图形配置通过股份公司二期平台提供的图形系统上传股份公司进行统一WEB,显德汪矿信息系统终端可以直接调用综合业务图形系统,并在显德汪矿大屏幕上综合展示。

6.结语

显德汪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矿山”建设的步伐,极大地提高公司、矿井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为企业的信息化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信息基础。同时考虑长久发展,系统将融合三维可视化、管理信息化数据信息,为矿井安全生产运营提供全方位的监管监控,提供高效、准确的安全生产调度以及决策分析[5]。

参考文献

[1]李凌.软件项目管理中的进度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17).

[2]刘国亮,王东,王勇.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科技络发表学术质量控制研究[J].情报杂志,2008(5).

[3]季成健,王建军.煤炭企业信息化与信息集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06).

[4]刘丽静.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在煤炭生产集团中的应用[J].工矿自动化,2011(10).

[5]楚依,张竞.大型煤炭建工集团管理信息系统[J].工矿自动化,2011(8).

篇6

以“管理手段信息化”的思路,从加强信息化工作管控和加快信息系统建设两方面着手,强力推进信息化工作,实现“数字中煤”的构想,中煤集团信息化建设从“技术提供者”变成了“业务促进者”。

围绕核心业务 开展信息化建设

中煤集团的官方网站和一般企业的官方网站有些不同,除了公司各类信息的介绍外,在中煤集团的网站上还有一些特别的栏目,例如电子杂志、视频点播、在线服务等。通过在线服务栏目,就可以登录中煤集团的网络学院、中煤集团信息报送系统、中煤集团邮件系统、中煤集团煤机产品电子商务系统等等一系列信息系统。可见中煤集团的官方网站不单单是一个信息展现的窗口,还是中煤集团信息化工作的一个最便捷的入口。

网站建设只反映了中煤集团信息化建设的一个侧面。近几年来,中煤集团公司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和核心业务开展信息化建设,并注重做好信息化建设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紧密结合。

几年中,中煤集团公司按照“五统一”原则(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先后建设了包括广域网、视频会议系统在内的一批信息化基础设施,完成了办公自动化、综合管理、生产调度报表、财务资金集中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

针对集团公司银行账户多,资金分散且利用效率低的突出问题,中煤集团建立网上银行系统,实现了资金的集中和监控管理,初步形成了“统一银行账户、统一银行授信、统一监管资金收支、统一调剂资金余缺”即“四统一”的资金管理机制。通过与合作银行建立起的银企数据信息直联系统,使中煤能源的资金集中统一在了一个平台上,集团公司及各公司可以通过统一的平台进行资金集中拨付和监控,基本上实现了全面的资金集中管理。

从2007年开始,中煤集团建设完成了国内首家三级的联网安全监控系统,实现了对集团下属平朔、大屯、太原煤气化、华晋、龙华等矿井井下瓦斯、温度、一氧化碳等数据的实时检测。这套系统能够提供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远程监测联网、日常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指挥等功能,建立了纵贯全集团公司总部及所属煤矿生产单位的安全监控体系,有效地对各种安全隐患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打造平台核心ERP

中煤集团制定了清晰的目标,也就是到2020年建设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能源集团,进入全球领先煤炭企业行列的战略发展目标。为确保目标的实现,中煤集团总体工作思路是“1458”,即: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这样一个经营理念,坚持生产规模化、技术装备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的“四化”发展方向,树立高起点、高目标、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五高”标准,落实“调整、改进、加强、提高”。而这其中中煤集团的综合管理系统(ERP)可以说为其完成目标任务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中煤集团的综合管理系统,核心部分是ERP,但实际比ERP范围要大,在这个系统上实现了三个集中,即财务、采购和销售的集中。系统建设最终将实现以统一的ERP平台为核心,纵向支持集团集中管控的财务、贸易、采购及人力资源四大核心业务,横向支持全集团煤炭生产及贸易、煤化工、坑口发电、煤机制造及建设施工五大业务板块。

中煤集团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上线以后,扮演的不光是一个简单系统的角色,它要求配套的基础设施、数据、运维都要能跟上来,才能影响整个集团的管理模式。

目前,中煤集团ERP系统已经初显成效。集团负责人介绍说,这套系统实现了业务板块财务业务的数据继承、共享,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间的衔接越来越顺畅,相互间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由于数据来源惟一,加强了财务对业务的及时反映和监控。业务部门也可以及时了解对应的财务处理状况,大大提高了业务处理水平。

从横向来看,ERP系统建立了集团和企业两级横向联合体系。建立了跨区域、跨单位的大营销协作平台,提高了煤炭贸易链条中的财务结算效率和信息传递效率。对于独立的企业来说,逐步建立起财务业务一体化的集成平台,提高了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能力。在煤矿生产企业,建立了以基础项目管理、设备管理、采购管理为核心的设备资产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为煤炭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成本控制奠定了基础。纵向来看,ERP系统改善了集团管控能力。通过统一业务流程规范,提高了以财务为核心的集团管控能力。通过组建采购中心并快速推进集中采购业务运营,构建供应商和采购业务两级集中管理体系,搭建集中采购管理平台,为实现高绩效采购打下基础;同时为进一步实施信息标准统一、商业智能和决策分析系统迈出了坚实步伐。

让信息化再上一个台阶

从2009年开始的五年规划中,中煤集团计划通过了信息化战略、应用构架、基础构架、数据管控体系、信息化管控、信息化保障体系等方面的详细规划,对全集团信息化工作建设进行了规范和指导。对列入规划的项目,将给予重视和支持,未列入规划的项目,原则上不允许开工建设,以实现中煤集团信息化建设的统一和集成,使信息系统对主营业务的覆盖率以及决策支持系统在所属企业的普及率达到90%以上。

篇7

根据统计,首发集团负责管理的高速公路约830多公里,其中监控中心18处,收费所34座,收费站点 286处,收费车道1325条,ETC车道400条,累计发行ETC用户230万。

“十三五”期间首发集团的发展战略将围绕“百年首发”的战略目标,成为行业领先、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跨区域影响的集公路投资建设、运营养护和公众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规模化、独特性、综合性的企业集团,立足首都、协同津冀、面向全国、打造高速公路及沿线附属设施建设、 投融资、运营管理和社会公众服务领域的现代化企业集团。

随着各行业的转型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渗透催化,目前首发集团也意识到想要更好的服务于高速公路的管理运营,首先要让自己的IT系统提速。

从内耗中解脱出来

首发集团副总工程师徐志斌介绍,目前首发集团的IT系统建设现状呈分期建设阶段,缺乏完整的统一规划;各个单位和部门采取单独建设,各自为政的方式。因此导致的主要问题包括:系统基础设施利用率低,机房空间占用较多,能源消耗大,信息系统孤岛严重,系统之间无交互、数据不共享等。也就是说建立的系统越多,孤岛越多,不能实现共享的数据也就越多,需要设立的接口也越多,这让IT部门的精力都用在解决这些内部问题上了,内耗十分严重。

而想要彻底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先将各个业务部门的需求进行划分,并作出优先级的排序。首发集团现有和在建的业务运行的应用系统中,最核心的业务系统是收费管理系统和道路监控系统。其次是路产管理系统、服务区管理系统、养护管理系统、工程建设管理系统。最后是其他业务系统如:人力资源、财务、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协同办公等。

基于以上几点,首发集团制定了相应的信息化战略和总体要求即:满足集团公司百年首发战略,明确了“四统一专二整合”的信息化建设总体要求。细化来说就是要建成统一的公路建设、运营及养护一体化业务平台;统一的管控集成平台;统一的服务平台;统一的管理和数据标准。搭建一个的各产业集群专业化的信息化管理和业务支撑平台。形成整合的数据中心和整合的经营分析及决策支持平台。

很快,首发集团就据此制定了“十三五”信息化建设目标,并提出了“51211”五年信息化建设目标。

其中,“5”是指五个集成应用平台:一体化的经营决策分析平台、一体化的集中管控平台、一体化的公路建管养 平台、一站式的集成服务平台、整合集成的新业务应用平台。

1多,即1个集团产业管理平台+多个产业群专业平台(智能交通、智慧物流、生态环保、文化传 媒等多专业平台) 。

2个数据仓库包括:生产经营数据仓库、经营决策数据仓库。

1个统一的数据中心就是存放上述所有集成应用平台和数据仓库的统一的数据中心。

1张统一的首发城域网:指整合集团各种网络,各区域分子公司的首发统一城域网。

通过这样的新思路,首发集团开始逐渐从内耗的困境中摆脱出来,信息化建设思路也更加明朗了。

未来的云思考

谈到首发集团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未来,徐志斌表示,云的引入将是重要一环。他解释,未来首发集团IT系统云化的思考将优先考虑基础架构云来提升系统的利用率,评估应用上线的可行性,分批迁移 ,采用双模模式,两路并行,从PaaS和SaaS的层面部署演进路线。

首发集团计划在核心运营类系统中建成集公路建设项目管理、 收费运营管理、路上综合服务、公路养护管理于一体的高速公路建管养一体化平台。同时配备具备经营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决策支持平台。还将针对其他业务设立集中管控平台,平台会涵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计划预算管理系统、审计管理系统、内控风险管理系统、 投融资管理系统等。

集团还结合未来几年内业务的发展和应用描绘了更为细致的蓝图,内容将包括: 一站式服务平台(安全管理、档案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IT管理系统、 知识管理系统、协同办公管理系统 );产业管理及专业化运营平台(产业管理平台、智能交通服务平台、智慧物流服务平台、生态环保服务平台、文化传媒服务平台);面向公众的新业务应用平台(公众出行服务系统、96011呼叫中心、掌上高速、乐速通、中央厨房等)。

当然任何一次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的迁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首发来说,云计算技术虽然与集团的发展相同步,但并不意味着要一股脑地投向云。徐志斌坦承:核心7×24的应用不会一开始就上云;数据交易类应用(收费管理系统)优先级也将偏后;核心交易数据库系统也暂不考虑云化;视频应用数据量大,需要考虑在虚拟化环境的IO性能;其它应用,评估一个,成熟一个,迁移一个。

也就是说,未来首发集团的云化之路将秉承:应用上云需要统一规划、循序渐进的原则。

按照:选择――排序――评估――验证――迁移的顺序逐步进行。先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应用(协同办公、合同管理等),其次是集中管控平台(人力资源、财务、计划预算等),再是非核心建管养系统(工程建设管理、养护管理等),最后考虑核心收费系统。这样稳扎稳打的做法将确保集团的每一个信息化新动作都是稳健的。

至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改造部分,将基于云平台虚拟化技术,实现计算存储网络的虚拟化、资源共享、灵活分配。采用超融合资源池技术,实现业务服务器的整合和调配,集中化以及基于策略的管理,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业务需求。利用原有刀片服务器及SAN存储设备、搭建虚实结合的私有云环境。

篇8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榜样的力量尤其重要。如何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各行各业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从而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便成为我们行动的初衷。

为此,在举办“2008中国企业CIO年会”论坛的同时,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CIO专业委员会、中国计算机报社、CIO360网站联合组织了2008中国信息化年度人物评选。经过评审委员会严格的评选,我们评出2008年度CIO领军人物,以及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优秀产品和解决方案,希望通过媒体传播、现场交流,分享成功CIO的经验,借鉴成功企业的模式,为CIO及IT厂商搭建一个科学、系统的交流平台,共同推进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2008中国信息化年度特别贡献奖

杨海成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工程师

杨海成教授一直致力于国防科技、型号预研、国民经济等重大关键技术、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国家重大项目的研究、管理、开发、产业化,着重开展技术创新与应用探索结合方面的研究,形成了在某些领域解决工程应用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优势,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杨海成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航天产品研制能力,加强管理模式变革。这些工作对发展和实现数字航天,打造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等目标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多年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积极地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集团公司制定了“深化应用,提升能力;完善基础,系统推进”的指导方针,明确了近两年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目标,即以大力推动型号研制AVIDM工程应用为主线,以重点建立人财物综合决策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以建设互联互通、安全高效的信息网络设施为基础,以促进型号研制生产能力和综合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为目标,全面支撑与带动集团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从而为实现“数字航天”和“打造国际一流宇航公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8中国信息化年度CIO领军人物

高利佳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首都国际机场作为全球十大机场之一,近年来业务发展迅猛。随着北京申奥的成功,首都国际机场成为中国迎接世界各国奥运宾客、展示改革开放30年成果的第一窗口,其信息化建设也进入了高峰期。作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和首席信息官,高利佳凭借在信息化相关领域20多年的工作经验(其中担任首席信息官长达11年),领导其团队在2004年完成了首都机场一号航站楼信息系统的建设,并于同期推出自主研发产品;2005年,他领导完成首都机场ERP系统的建设,加强了企业内部管控;2006年,他主持完成首都机场原有ATM网向以太网的迁移;2007年,他又领导建立了首都机场数据中心,促进企业精细化管理;当世界上最大的单体航站楼――T3航站楼建成后,高利佳又带领其团队顺利完成了T3航站楼信息系统的接收工作,之后,系统的平稳运行成功地支持了各大航空公司的转场工作;2008年,高利佳和他的团队成员成功地完成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信息化保障工作,未发生任何信息安全事件。

2008中国信息化年度CIO领军人物

吴斌

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管理处总工程师

吴斌是一位海归派CIO,剑桥大学博士,共有15年的IT从业经历,擅长数据处理和应用,是国家数字图书馆项目技术方面的负责人。国家数字图书馆建成后,将极大地拓展国家图书馆的服务外延,全面履行国家图书馆的职能,有重点地收藏、建设和长期保存中文数字信息,在互联网上形成超大规模、高质量的中文数字资源库群,建立起数字资源采集、加工、保存的技术支撑平台,并通过国家骨干通信网向全国以及全球提供中文数字信息服务。这将使国家数字图书馆成为世界最大的中文数字信息保存基地与服务基地,成为国家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

按照数字资源建设规划,国家数字图书馆已建成统一的图书馆服务门户,向读者提供书目信息3000万条左右,在互联网、广域网上向读者提供超过200TB的数字资源;在二期工程新馆馆区内,图书馆将提供580个电子阅览室席位,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数字图书馆。

2008中国信息化年度CIO领军人物

强伟

首钢总公司总经理助理、京唐公司副总经理

强伟,博士学历,自动化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首钢总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首钢总公司是一家企业资产规模为800亿元以上的大型国企。强伟在任期间,完成了首钢京唐公司建设期信息化项目、首钢京唐公司信息化前期工作、首钢信息化一期和二期工程、首钢信息化MES自主开发等信息化项目。其中于2007年完成的首钢京唐公司建设期信息化项目实现了对大型建设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投资控制、进度管理。该项目应用现代管理理念,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于大型基建项目实现动态、集成精细管理,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获得河北省管理创新一等奖。目前首钢的主要业务都在信息化平台上运作,信息化已经成为首钢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中国信息化年度CIO领军人物

苗立杰

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基于多年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经验,苗立杰领导完成了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发电设备企业集团数字化协同设计制造和集成应用示范工程”。目前,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已完成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控制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和项目管理等多个信息应用系统建设,基本覆盖了集团公司主营业务。信息化建设及应用为企业实现精细管理、技术创新、业务流程再造等工作奠定了基础,如CAD/CAM/CAPP的综合应用缩短了制造周期,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和产品质量,使产品设计工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投标报价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将专家多年的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积累,形成模块化知识库,使得标书不仅准确率大大提高,制作时间也明显缩短,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物资采购/库存管理系统的应用使物资采购过程管理、物资库存动态管理实时准确,让企业管理者可以及时掌握合同进度,合理安排库存,企业库存利用率因此提高40%,库存成本降低30%。

2008中国信息化年度CIO领军人物

王琳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信息管理中心主任

王琳现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信息化办公室主任、信息管理中心主任,是管理系统工程硕士。航天科工集团是一家企业资产规模达1000亿元的大型国企。王琳在任期间完成了航天科工集团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协同供应链管理系统等多个大型项目的实施,使航天科工集团的工程信息化应用得以全面展开,并向协同应用的方向推进,同时主导财务、质量、人事等信息化项目投入应用。这一系列信息化项目的顺利开展对增强集团的设计、制造和管理能力效果显著。其中,以点带面形成的MRP2和ERP系统促进了生产管理、物资供应的高效运行。

2008中国信息化年度CIO领军人物

文欣荣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副总经理

文欣荣在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曾主持多个IT项目,包括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863CIMS项目、中国铝业信息化战略规划项目、中国铝业SAP项目、中国铝业广域网建设项目、中国铝业视频会议建设项目、中国铝业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及中国铝业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等。在此过程中,他带领部门团队参与公司广域网建设、ERP系统实施、公司内部视频会议系统建设以及中国铝业信息管理体系建设。其中,他领导团队在集团ERP系统实施过程中实现了企业流程再造,从而进一步集成业务管理。基于集成ERP系统,集团已实现对下属分公司相关系统的全面集中管理。此外,公司还基于ERP系统实现了数据挖掘,从而可为销售提供市场分析决策数据支撑,为整个集团信息流、物流及资金流提供决策依据。

2008中国信息化年度CIO领军人物

毛志兵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助理总经理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在毛志兵的带领下,逐步探索CIO制度的建立工作,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到企业领导班子的任期及年度考核当中,并积极培养和引进信息化的高端人才。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每年的信息化投入占到企业年营业收入的5‰~1‰。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的核心业务是项目管理,公司通过承担国家相关课题研发了一套适合自身管理需要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并籍此支撑由中建总公司创新提出的“法人管项目”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实现,极大地提高了集团各级法人管理项目的能力,特别是通过实现集中采购、集中分包、集中人力资源管理,达到了资源集中管理,实现每年降低管理成本5‰,增效显著。2008~2010年是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快推进总公司信息化建设,对于规范企业管理、加强集中管控,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008中国信息化年度CIO领军人物

杨国涛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在信息化建设业务工作中,杨国涛始终坚持体系建设,坚持管理与技术相结合,使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现代化技术相辅相成,以组织机构的优化调整辅助流程和业务的优化工作,给福田汽车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

目前福田汽车已经建立起了除生产供应链以外的所有信息系统、销售系统、配件系统、MES系统、PLM系统、Call Center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网络安全系统等等。在资金管理方面,杨国涛带领相关信息化实施人员组织实施了资金结算管理系统,通过建立资金结算中心,对资金实行统一集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使资金管理中心发挥资金控制、资金结算、资金融通、资本运营等方面的作用,最终实现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目标,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2008中国信息化年度CIO领军人物

张兆锋

中国神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在张兆锋的领导下,神马集团实现了集团财务系统、采购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和仓库管理系统的成功实施。神马集团是以母子公司制度为基本结构的企业集团,面对多层级的利益主体,复杂的财务管理对象以及多变的市场环境,协调、处理好各方面权、责、利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体化的财务战略和资源整合,确保资金运作的持续高效,是集团财务的主要任务。信息化的集团财务系统可以更好地实现功能化财务数据的搜集和整理,促进物流和资金流的无缝管理,提高财务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达到财务管理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的目的。这些项目实现了生产控制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实现了产品生产环节的流程优化,实现了采购成本、销售成本、辅材库存和损耗的降低,提高了销售水平和市场快速反应能力以及企业的管理水平及企业管理模式,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平均减少制造周期时间25%,减少数据输入时间75%以上,平均减少半成品(WlP)24%,平均减少产品缺陷18%等,实现10%的销售收入增长和2%的销售成本降低。

2008中国信息化年度CIO领军人物

姜正林

天狮集团全球信息总监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