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0 09:17:0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初中历史问题与困惑,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问题情境;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218-01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而“创设问题情境”是开展探究型教学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只有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情境的一个维度:“境”,它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认知背景,另一个维度是“情”,它是学生学习的认知动力。好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调动学生心理的积极因素,激发其情感,提高其兴趣,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创设初中历史教学问题情境呢?下面就自己多年的的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以生为本,把握问题的维度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这就要求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要新,而且能引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悟、探索、升华。它并不是平常意义上的“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的模式,而是“创设情境――师生互动”的新型模式,应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独特新颖的问题情境。历史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定位于过程而不是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在历史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观察学生在历史问题解决过程中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及历史意识的形成情况;掌握学生在历史问题解决过程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变化与发展情况。可见,历史问题情境的创设,离不开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过程,所以教师创设历史问题情境应重在过程。问题要有双向性,这种双向交流与传统的单向传递有本质的差别,前者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后者教师是真理的化身。教学时,一方面是反映学生的认知、情感的疑问、困惑和要求,另一方是体现的社会、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和期望,是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融合点,是一种双向交流,体现了教学活动领域的民主性。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是要让学生“活”起来,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高见”。教师也可发表见解,并非强求学生绝对接受,师生之间允许存在观点、思维方法的分歧,相互驳斥甚至争辩均属正常。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跃了,也得到了锻炼,他们在互相交锋的过程中撞出了智慧的火花,这不就达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吗?创设的情境问题必须符合学生与教材的适应性。教材是相对稳定的,而学生则是动态型的。如果教师引导不当,将会适得其反。历史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在学生掌握基本史实材料的基础上,将历史解释权交给学生,培养他们不唯书、不唯上,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精神。要培养他们“证由史出”“史论结合”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当学生认为:所谓历史,就是“我”自己根据史实材料对过去事情的探究和解释时,学生“我能学”的学习主体意识将大大加强,历史教学才具有生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以本为要,把握问题的目标
过去,教材是我们的世界;现在,世界是我们的教材。教材是一个具有生命灵性的敞开的文本,可容纳各种不同的见解,需要学习者自己去挖掘,与教材和谐对话交流。引导孩子们进入文本所创设的广阔情境之中,用他们的情感和感受去同文本沟通,体验和感悟文本所表达的意义和深邃意蕴,是新课程畅导的自主学习的重要理念。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但是情境中的问题一定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问题必须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提出来的,目标是设问的方向、依据,也是问题的价值所在;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同学的实际水平,以保证使大多数学生的课堂上都处于思维状态;问题的设计和表述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和生动性,以使问题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
三、创设问题情境,以史为脉,把握问题的启迪
历史教育的关键并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的学习,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从而为学生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挖掘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历史;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194-01
历史学科教育的使命,在于向学生介绍人类历史上一切文明进步的成果,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用所学历史知识解释社会现象的能力。要做好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改变落后观念,进行大胆创新。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着手历史教学的创新呢?本人将对此进行一下探讨。
一、以学生为本,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课堂是老师与学生传授与接受知识的地方。学生和教师之间无论在课上还是下课都应该是互动交流的关系,而不是管和被管的关系。首先教师对学生必须做到一视同仁,坚信只有不努力的教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对学生要有充分的耐心。其次一定要主动创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允许学生犯错,谁都会犯错,何况是在学习阶段的学生,面对犯错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充分信任教师,走进他们的心里,了解他们在学习上的困惑和难点。只有当师生之间构建起了平等交流的桥梁,学生才能更投入地接受你所教授的知识。最后,教师一定要经常激励学生,让他们有进步的动力。如此一来,学生就会渐渐接受教师的一切,包括他所传授的知识,在这种状态下,教学任务就可以更加轻松地推进。
二、在课堂教学上要大胆创新
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创设一种宽容、民主的教学气氛,建立起民主、亲密、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此前提下教师提出有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大胆改革创新。
1、巧用推敲分析法,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初中历史教材中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简明扼要,很有分寸,但较为抽象。对此,在教学上要善于推敲分析,利于新旧知识的联系对比,引导学生自己开动脑筋,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得出结论,形成概念,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导入新视角,引发新争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变化多样的教学形式往往能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感,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发挥聪明才智提供适宜的载体,这无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很重要的。通过视角转化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在历史课教学中值得大胆试用。
3、注重参与,让学生讲课,给学生一个实践和创新的机会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所谓“会学”,就是学生能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去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学”是教的基础,“学法”是教法的依据。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比学习书本上有限的知识更为重要。要放弃“填鸭式”教学法,运用启发式教学,进而向参与式教学过渡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客观要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长期以来,上课总是教师唱独角戏,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养成了学生的惰性,使学生不肯思考问题,只会死记硬背。而今开展创新教学的尝试,就是要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课,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给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有利于学生才能的发挥。
三、创设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情景教学中,要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必须蕴含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意义建构的问题,其次是由谁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不唯书、不满足和不局限于教材已有的结论,应该引导学生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敢于大胆的提出质疑,并产生一种主动探究历史真实的欲望,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寻找答案。此外,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讲的全面,讲的透彻,还要善于创设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除了自己创设问题以外,更重要的是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创设问题,把学生创设的问题引进课堂,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这样学生才能从一定的情景出发,通过生生、师生间多向交流与合作,一同讨论、探索、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为了创设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创设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让学生针对问题展开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教材中提供的材料,进行提炼、思考、综合、草拟答案。这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感悟获取知识,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让学生得到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体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以培养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和增强独立自主探究意识。这种把教师创设问题和学生创设问题相结合的方法,可以给学生创造更大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空间。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势在必行。进行创新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所以,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加强各方面的修养;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努力营造有利于历史教师创新性劳动的环境,并给教师提供必要的进修机会,从而不断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教学水平 有效性
1.引言
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对广大一线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课程改革的“关注点”逐渐从热闹的形式回归到实在的本质,由转变教学方式转移、聚焦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课程改革正经历着一个由外及内、由表及里的深化过程。那么,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初中历史教学回归本色,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如何有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水平
(1)实现教学方法的更新
初中历史教学要从“教法”的研究向“学法”的研究转移,教学活动围绕着如何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主演”,学生充当的是“观众”。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从“主演”变为“导演”,引导学生去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动脑思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新课程中的“活动课”就是以自主学习、直接体验、主动思考为基本特征,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动态教学形式。凡是学生能自己独立思考、操作、表达的,教师应该放手让他们去探索,切不可一手包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形成鲜明的对比。例如,在讲授第二次中“英法联军”的内容时,把电影《》的相关场景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播放,使学生进入历史情景,接着用投影仪放映圆明园被烧的残迹的图片,然后提问几个问题,这样不仅可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可启迪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采用多种方式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巩固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练习,练习要有目标性和针对性,能通过练习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如问答题可练习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字归纳能力,材料题能够练习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选择题能够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把握水平,等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学习心得、课堂小结的方式来总结归纳知识结构和教材内容,对旧知识加工梳理,对所学内容提炼要点,清理知识间的联系,找出内在的规律,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清楚、完整和系统的印象。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提高课堂效率,首先得让学生听你的课,在此基础上才能让学生学会,进而达到会学。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当然,在讲到枯燥无味历史知识时,可以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入手,也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引导者,即老师不再局限于向学生问问题,而是引导学生提问题;从“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与学生在同一平台上互动研究,从“舞台剧的主角转变为导演”。最终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
(4)用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
第一,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和课堂上参与情况应在学期历史学成绩中占一定比例。既引导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积极参与,发挥主体作用,又将历史学习纳入一个开放性的环境中,使学生的视野不再局限在课堂这个封闭狭小的圈子,而是放眼更为广阔的历史学习空间。第二,采用“闭卷+开卷”的组合评价方式。闭卷部分在减轻负担的前提下,力求以反映学生的价值态度、学习技能和基础知识相统一的学科教育内容为评价指标,通过笔试完成;开卷部分让学生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上根据个性特点自主选择题目来完成相关任务。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开放式的题目,如:“某位历史人物的功过论”等。第三,学业成绩考核还要有实践活动。比如鼓励学生进行历史演讲、课堂剧编演、手抄报编写、历史小制作、历史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撰写历史名著读后感、历史影视作品观后感、专题历史问题探究小论文、历史名胜小游记,等等。
(5)利用身体语言的艺术
要想增强初中历史教学效果,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口头语言,而且要有形象的身体语言。教师应充分利用眼神、面部表情和手势动作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帮助教学。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无声言语,若恰当利用眼神来帮助教学,常常能收到出神入化的效果。当学生回答对了一个问题时,一个赞许的眼神会给学生以莫大的鼓舞;当学生思维开小差时,一个严肃的注视会使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迅速改正。在教学过程中,一个恰当的眼神可胜过一次苦口婆心的长谈,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演员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也可以用面部表情来增强教学效果。学习中,常常有疑惑、受阻、进展、成功的过程出现,教学时,伴随这些过程,教师应运用面部表情来烘托和渲染气氛。如发现问题时就满脸狐疑,而学生为想知道究竟会积极思索;遇到困难时,可紧皱眉头而引起学生低头沉思;遇到挫折时,可显得乐观、坚毅,给学生以战胜困难的信心;遇到成功时,可眉梢一动,露出舒心的一笑,好像眼前真是一派“柳暗花明”,学生也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在演绎教材内容的深层次上,要具有艺术表演的风范,善于应用丰富的表情来展示教材内容,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哑剧演员的动作胜过千言万语,课堂上教师的手势动作也能使课堂生辉。教师应善于以手势助说话,复杂难懂的知识优势可用简单的动作解释得明明白白,难以言传的内容可通过形象的动作直接表达出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示出相应的举动和手势,起到非常好的辅助教学语言的作用。
3.结语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是课程改革逐渐深入的一个表现,值得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袁勇.浅谈历史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1):152-155.
[2]冯宝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06,(3):147-149.
[3]姜思敏.谈初中历史课堂的创新教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4):1116-119.
一、明确历史教学目标
“一个有着明确教学目的的目标,是教学有效性的保证。”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以后,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要求历史教师要更加注重整体目标的构建。
首先,在设计初中历史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教材及课程标准,确定每一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一般来说,明确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行为的主体、行为情境、行为本身、行为结果以及行为标准五个基本要素,而历史课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在初步阅读、归纳、理解一些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培养独立思考并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中日”一课时,作者设计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是学生学习本课后,能较为全面客观地了解中日,包括黄海大战的过程、邓世昌的主要事迹、《》的主要内容与影响等。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教材,培养他们运用史料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而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使他们认识到日本的侵略、没落的封建制度和国力的衰弱是中国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根本原因;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学目标不但涵盖了相关知识点,还包含着通过历史教学活动,让学生产生相应的内心变化的目的,如此明确的教学目标,对提升历史课堂的有效性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确定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最常见的就是整合单元教学目标。每一个单元的教学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的,在单元教学结束之后,不妨回过头来进行一下单元整合,找到单元之间的联系,使学习与复习都有着更为明确的目标,对历史也能有更为清晰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的过程中,第一单元侧重讲述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而第二单元则侧重讲述在外国列强侵略下的国内局势,如此可以对应起来。比如,第一单元第三课中讲的是中日,在中日之后,列强掀起了的狂潮,此时,中国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也就有了第二单元第七课所讲的维新变法运动。这样把单元目标整合起来,学生能在把握历史框架的基础上主动思考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二、备课时要充分了解学生
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起点。了解学生的起点就是要掌握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知道哪些知识学生见到过,哪些是他们熟悉的,哪些是他们没有接触过的。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教师备课才能找准方向。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并以此分析学生的共性和差异性,让他们能够在课堂上平等地学习新知识,又能相互取长补短,做到知识与思想的交流。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中日”一课时,作者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过程与方法目标:充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投影,录像等),强化教学的直接性与感染力;把讲述法跟启发式、讨论探究式教学法结合使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多角度探讨问题,有效进行课堂互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既能充分学习新知识,又能通过启发、讨论等方法让学习能力不足或者原有知识储备欠缺的学生也能理解本课所学的知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所收获。
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除了能帮助教师合理设计教学的方法与过程之外,还能帮助教师更加合理地设计教学重难点。每课都有要学习的主要知识与主要内容,在这些主要知识中也会有一些学生不易理解并且不容易掌握的知识点,如果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知道他们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在设计教学侧重点的过程中以及在对难点问题的把握上,就能够更加精准。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重难点既使得初中历史课堂不会起点太低,让学生对历史提不起兴趣,又不至于过分拔高,让学生对初中历史产生“畏惧”心理。
三、灵活有效的课堂设计
课堂教学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充分了解学生之外,还必须有灵活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因为好的教学目标需要通过教学设计来达成,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采用的教学方法也需要通过教学设计来实现。
教学设计即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设计是取得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课堂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课堂导入的设计。导入环节要能吸引学生,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引起他们对课堂的关注,从而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在讲到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单元时,可以利用歌曲《春天的故事》进行导入,让学生在歌声中开始新课的学习,思考歌曲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在思考中,学生的疑问自然产生,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当中。
在导入之后的课堂内容中,要特别注意把握课堂的重难点,根据重难点来贯穿整个课堂,保证课堂教学始终有一条主线。历史教学的主线很明显就是主要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而围绕着主要的历史线索,可以把教学的重难点以灵活的形式贯穿其中,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让他们比较容易地突破重难点,掌握主要知识点。
历史中总是有着众多的历史事件,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不多,极有可能混淆。教师在设计历史课堂教学时,可以穿插相应的历史影像资料,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像了解历史事实;也可以在学习了一连串的历史事件后,把这些历史事件编成顺口溜让学生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把思维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对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作用至关重要,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关键在于把课堂思维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首先,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善于激发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考问题。必须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说话,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同时利用课堂讨论、自主交流等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他们自主发现并解决问题。比如,就某一个容易产生争论的历史问题,可以让学生采取讨论、辩论等课堂形式进行交流,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点;对于故事性较强的情节,则可以鼓励学生改编成历史剧,在课堂上演出,提高历史教学的趣味性。用这些方法激发他们的想象,开阔他们思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次,不能不让学生犯错。学生在初次接触一个问题的时候,难免会进入思维误区,这是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步。教师要敢于让学生犯错,只有走入了思维误区,产生了困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对知识才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但是在让学生犯错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一个度,不要让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以至于对错误的历史信息印象过于深刻。对于学生犯的错误,教师不要直接进行批评与否定,因为这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但是,教师要对犯错的学生进行及时的点拨。
在利用灵活的方法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之后,历史教师应该趁热打铁,补充大量的知识以满足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渴求,因为在这种强烈的学习欲望下,学生的学习会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引进大量相关的课外历史信息,能让学生在掌握丰富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五、及时反思课堂教学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及时反思课堂教学,才能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扬长避短。所有的教学理论都是从他人的实践中得来的,而自身的教学实践则是教师直接获得教学经验的法宝。在课后,教师及时回顾课堂教学时学生的反应,并结合自身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查找出原因,找到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有效性的方法,改进那些对课堂没有作用的行为。
一、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历史教育观念陈旧落后。
从传统来看,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习惯于采用“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以接受为主的教学方法。这样的历史教学,除了应付考试之外,没有任何用处,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是人类的精神故乡,是人类生命力的源头”。加上课堂上讲究“师道尊严”和“上下尊卑”,学生的个性被压抑,潜能得不到开发,历史的魅力也就荡然无存了。
2.历史教学手段简单枯燥。
旧的历史教学基本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上,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感受,因而调动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者,历史课本的内容与数、理、化、英等各科比较,毕竟不是那么深奥难懂,对学科重要性的收益也无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这不仅造成了众人对历史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而且对它的教学困难性同样缺乏足够的认识。
3.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
长期以来,评价一个学生好坏的主要标准是分数的高低,这使得中考、高考成为学校教学的指挥棒,片面追求升学率、及格率成为各学校重视的指标。同时也使得各学科有了主科和副科之分,使得学生认为历史、地理、生物等科是可有可无的。这样,作为社会学科的历史科就被搁置于一旁,导致很多历史教师因为肩无多大重任,从而缺少了奋斗的动力,这些都令从事历史教学的教师感到极为困惑与失落。
二、问题式教学法的积极作用
首先,问题式教学法真正地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向学生展示问题,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进行了思考,加之教师对教学节奏的适当调节,并把教学气氛不断搞活,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运用生动的教学手段来增强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和学生的实际相符合。
其次,问题式教学法能够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讨论问题。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有了疑问才会有思考,才会有探究、才会有追求真理的动力。而问题式教学法就是抓住了这一特点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最后,问题式教学法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培养。历史教学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要求,也就是要对基础知识进行掌握,能够对基本的历史事实及历史现象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历史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解,从而能够把历史发展的线索加以理清,进一步具有对历史信息正确获取及对历史材料正确处理的能力。另外,还要求学生具有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并对各种历史事物的共同属性及内在规律进行认识,对学生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比较及概括的能力进行培养。当然,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也十分重要,通过问题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在集中和求同思维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思维及求异思维,激励学生从静态的历史时空向动态的历史时空转变,从历史哲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提出对问题的独到见解。
三、初中历史课堂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1.创设民主和谐的问题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奇思异想。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合情理的问题和“怪异”回答,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教师要乐于接受期望之外的回答,切忌只接受自己所期望的回答。有些教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时往往期望学生按照他们的思路去思考和回答问题。一旦学生的回答超出他们的期望,他们往往不会肯定和接受学生的回答,甚至有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讽刺,这样就大大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2.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精心保护学生的奇思异想,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合情理的问题和“怪异”回答,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鼓励学生大胆直言,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运用文字、实物、图片、音像等各类史料教学有助于学生切身体验历史学家认识历史事实及发现、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改善历史学习方法,发展历史思维能力。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及学生认知特点“裁剪”和“编辑”各类史料,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3.在集体讨论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配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提问,激发和培养问题意识,使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在思维中提问,在提问中思维。实践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式给学生创造提出问题的机会,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信任、相互尊重、民主和谐、相互帮助、乐学向上的教学环境。
四、初中历史教学中问题设置的原则
1.针对性。
教师所提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即提出的问题要针对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只有针对教学内容的难点,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只有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历史教学中提问应该设在理解教材的关键处,即那些对学生的思维有统领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
2.启发性。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 学习不适
高一新生在学习历史方面觉得很难,下的工夫不少,但总也不能得高分,各方面的能力都跟不上,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很大的困惑,以至于感叹:高中的历史比初中历史难学多了。甚至有些学生因此而有了放弃学文科的想法,就此对历史产生厌烦的情绪,影响到今后的历史学习。那么刚刚上高一的学生对高中历史有哪些不适呢?
一、刚上高一的学生对高中历史学习不适的表现
1.分析问题很吃力。表现为当老师给出一段史实或是课本上的一段材料让学生分析时,不能说出这个材料说明了什么,不知从哪些角度进行分析,也分析不出材料中的真实的含义;想到东说东想到西说西,没有逻辑性,这和史实的掌握有一定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分析能力的欠缺。
2.理解问题不透彻。对老师分析的结果不能理解,对一些题目的答案不能理解,如高一的教材中有题目“为什么秦灭六国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什么这是秦统一六国的根本原因”,就是不能理解。理解能力跟不上,是刚上高一的学生的又一个苦恼。
3.概括材料不准确全面。当给段材料或一段史实,让学生根据材料概况一些问题时,学生概况得不是偏离,就是偏激,再就是不准确、不全面,体现为概况能力较差。
总之,刚上高中的学生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概况能力的和所学的内容要求不配套,出现初高中脱节的现象,造成历史学习的成绩不高,兴趣不浓,影响到学业,得不偿失。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就显得非常重要,排除其他原因之外,初中时没有完成好向高中的过渡,对高中的历史学习没有做好基本的能力的铺垫。总之,没有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的训练有关。
二、初中历史教学没有给高中历史打下良好的基础
1.在思想上对历史不重视。在初中的三年里,历史一直是开卷考试的,这虽然减轻了学生的学业压力,但使学生产生历史很好学、对历史很不重视的心理,无论在上课还是考试都能表现出来学生的这种心理和态度,上课时的要求过低,只知道“是什么”的目的即可,认为高中生才需要达到认识历史(知道“为什么”)的层次[1]。所以在传授知识时就只关注一般知识的学习,而没有注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自然也不重视。
2.没有注意到学生论从史出能力的培养。所谓的论从史出的含义,即实事求是,依据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得出相应的结论。教学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做指导,与史实紧密结合(史论结合),是论从史出的科学史观的体现,即具备历史思维的能力,是历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论从史出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做指导,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历史现象及其之间的联系做出结论。因此,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的同时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和概况的能力。它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水平,要求学生具有历史思维的能力。虽然一般认为初中生学习历史,只要达到了解历史(知道是什么)的目的即可,高中生才需要达到认识历史(知道为什么)的层次,但是新大纲明确要求,要让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初中阶段要进行相应年龄段的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1]而在初中,教师没有注意到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只是进行了一些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知识的简单的传授,学生没有接触大量真实的历史资料,利用资料进行分析、理解,并得出结论的这样的训练,因此,高一接触到分析理解性稍强一点的历史资料就使学生无从下手,不知所措。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初中时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论从史出能力的训练。[2]
3.没有注意学生历史感的培养。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要求突出本门学科的特点,作为历史教学也是一样,厚重的历史感是历史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没有历史感的人,是无法理解历史的。如果我们获得对于某个时代的历史感,那么,这个时代所发生的一切,在我们的理解中都会是题中应有之事,是理所当然的。否则,许多历史现象都令人不可思议”[3]。所谓历史感就是一个人对历史在不断发展、自己时刻处在历史之中,在内心是否有感觉。这种思维能力在初中显现不出它的多大的威力,但在高中非常需要这种能力,而在初中,这方面的培养如果缺乏,就导致一上高中就“原形毕露”。没有做好初高中的历史教学的有利的衔接,学生历史学得很辛苦。[3]
总之,思想上的不重视是没有给高中打下好基础的根源,没有做到论从史出和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感是没有给高中打下好基础的关键。
三、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为高中历史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的建议
1.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加强思想重视。初中历史是高中历史的基础,如果初中学不好,没有个良好的历史思维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就会严重影响到高中的学习,甚至会影响一生对历史这一学科的看法,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首先应该让学生重视这一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在思想上把这一学科重视起来。让学生重视起来的方法就是首先教师应该充分地足够地重视这一学科,如每节课认真备课,上课时注意自己的方法,科学地教授学生每个历史知道和历史思想。这样耳濡目染,学生就会重视这门学科。
2.在初中的历史学习中多用史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除了教课书上的史料外,在课文以外,寻找些科学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史料,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材料,训练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因为“人的理性自由首先在于怀疑之中”,带着问题阅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当学生对构成回答的那些刺激具有适当的情绪条件反射的,顿悟才能发生”。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学生对历史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的目的,为学生上高中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3.在初中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什么是历史思维呢?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综合了多家的说法,一般认为历史思维就是关于历史学的特殊思维形式与认识方法,它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以时间、地点和人物为基本线索的,通过史料逐步认识客体历史发展规律、不断揭示历史本质的思维素质对学习进行历史的时序性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揭示。如果学生在初中得到了这样的历史思维的初步训练,那么在高中学习中,学生就不会产生思维困惑,就会觉得很顺利,并在此基础上锦上添花。[4]
总之,在初中要重视一些与高中的衔接问题,初中为高中打好基础,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想重视是重中之重,教师的主观培养是关键环节,缺一不可。只有师生共同合作,才能为高中进一步对历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克.关于历史教学“论从史出”的几点思考[J].历史教学,2002(2).
[2]樊君明.“论从史出”——背景原因的分析[J].历史教学,2000(11):45-48.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不少学生渐渐养成了一种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不良习惯。在他们看来,教科书上面写的内容和教师课堂上讲的话就是完全正确和绝对权威的,学习中所追求的具体目标就是就是掌握教师传授的或者书本上的知识,结果,在课堂上本应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缺乏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于是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逐渐被消磨殆尽。
如果只是让学生被动地学习,虽然他们也能在历史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但事实上他们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探究的前行着,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中来。如在《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的教学中,就不能只是要求学生对香港和的时间进行记忆,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思考“香港和澳门是何时被殖民者占领的”等问题,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二、营造创新的课堂氛围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在和谐愉快的环境中,其智力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大家和谐相处、真诚相待,努力营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才能进入富有积极性与创造性的状态。比如说在《三国鼎立》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没必要对具体知识进行过多的介绍,而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去理解相关事件的历史背景,对其进行充分的认识。教师可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自学、讨论、辩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增强学生的参与和协作意识。
同时,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实行民主教学。这样一来,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学习氛围就会变得轻松愉悦。历史教材中基本上都是一些比较客观的陈述性的知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对学生进行一些特定的引导,不能让学生通过自我表现来激发其创新意识,那么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就会变得毫无激情,这样就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发挥。因而,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唤起学生创新的热情,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拓宽学生获得历史信息的渠道
【关键词】新课改基础整合活力
我们是我校第一届实施新课改的,所以碰到的困难是最多的。一 新课改的条件不尽人意,虽然教师是新课改的具体实施者,但在这个过程中受制约的因素太多,比如我们所在的偏远民族地区,没有建立起与新课改相配套的教学体制,没有建立起更适合民族地区的课改评价体制等;二 初高中历史课改不配套。初中历史课改着眼于破除旧教材的繁难深的知识体系,大量删减知识点,而且通过调查了解,初中阶段学生对历史不重视,对历史课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认为可学可不学,并且历史课呈现出简单浅显的特点;而高中历史课改着眼于拓宽知识面,深化知识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所以呈现出的特点是份量重,内容庞杂,时间紧。那么在课改转型期,如何更有效,更顺利地搞好新课改,需要身处第一线的教师勇于探索、实践、不断反思总结。
一 正确定位,重视基础,提高素养
历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讲的是人类社会过去的事,讲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习历史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过去,服务现在,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德育是教育的灵魂,所以历史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现代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并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树立关注民族和人类命运的理想,这应当而且始终是中学历史课的指导思想。可在现实中,中学历史成为升学的钥匙,从高一年级开始教学中明显存在一种倾向,就是不根据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现状,而是片面强调教学与高考接轨,希望学生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到位的理论分析,并不断培养其熟练的解题能力,这种教学定位,往往因为起点过高,对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学生造成心理上的畏惧,进而形成思想上的抵触,甚至厌学情绪,这种现象妨碍了历史新课改的顺利进行。因此,要搞好历史新课改工作,必须要有正确的定位。面对将来大部分学生学习文科这个现实,我们更应该注重夯实基础,采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更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不是单纯地应付高考,历史学科有其独特的学科优势,它能使人丰富知识,提高素养,健全人格。
二整合新课改下的教材内容
历史新课改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教材编排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通史变为中外混编的专题式体例,反映出人类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发展状况。新教材主题突出,注重个单元之间的对比和联系,比如政治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中国与西方进行对比,有利于广大师生用世界的眼光去整体认识历史的发展,用一个较全面的眼光来了解和思考历史问题。但是这样的编排显然也存在一些不足。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历史知识的系统性。跳跃性强一会儿中国史一会儿世界史,对时间把握模糊,很容易出现前后内容的混淆,增加学生学习困难,且理论性太强;再加上初中历史课改降低教学难度,大量削减知识点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这给高中的教学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如何用好新教材,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是摆在我们每位老师面前的重任。这要求我们教师从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多思考,对于教材已有的资料,如图片、历史纵横、学思之窗等,必须充分利用;按照课标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设计,适当的取舍,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如必修一第13课《》,旧教材用了四节课讲述,新教材浓缩成了一课。对我们的学生来讲容量太大,消化不了,有些内容一笔带过,不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所以如何处理教材?就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状况对教材进行重组,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或者少讲或者不讲,对于教材叙述过于简单的重要内容,就要增设背景材料辅助学生,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点。这就对教师的素养、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课堂教学怎么组织、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