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健康教育实践活动8篇

时间:2023-08-30 09:17:0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健康教育实践活动

篇1

(一)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比较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可以从心理结构的主要成分――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来构建,在这些目标结构中均可以找到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结合点。对于以学习活动为主导活动的小学生来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目标主要包括开发自我智能、掌握学习策略、改善学习品质等方面;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纲要》规定了“激发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的研究性学习目标、“开阔眼界、初步获得社会经验与能力”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目标等,符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知目标。

(二)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比较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根据课程特点,并结合学生心理发展和身心发展的规律,从突出培养学生正常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正确的价值观、综合能力入手,在课程体系中找到综合实践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合点。例如,在社会领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和走进社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会适应环境。

(三)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式的比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形式是依课程进行的顺序而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组织形式则是以上课地点的不同而不同,而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形式上的相通之处为二者提供了许多结合点。比如每一种形式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担任引导者的角色,学生自主研究学习的形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愉悦感、荣誉感和价值感,提升了学习动机,形成自我监控、计划与组织、总结与分享的学习习惯;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增强学生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并掌握交往的技巧。

(四)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特点的比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二者同样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全体性和自主性,同样强调教师的指导性、参与性和推动性,同样强调课程内容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发展性,同样强调课程形式的活动性、实践性和多样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对象的全体性”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性”相映衬,皆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初衷,立足于每一位学生的特点而展开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的自主性”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自主性皆注重学生自主性,教师的引导则占次要地位,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能力、自主解决问题与改善心理健康水平能力。

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模式

(一)基于活动内容的“认知―建构式”融合法

“认知―建构式”的融合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学生开放性话题或调查,引导学生将其所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确定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并选取其中易于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教育资源开展活动,使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情绪体验,提高认知、改善行为的一种活动模式。此种融合模式主要应用于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内容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即是使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课程功能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延伸、综合、重组和提升,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发现的问题、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层面上拓展和深化。

例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有关自我领域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蕴含着人的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要求和理念,这为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实施提供了有效的题材。在开展“自我”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就能达成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进行,追求个体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的和谐统一,追求人格整体发展和全面发展。依靠这种模式,在引导学生与自然和社会的联系的同时,也重视学生对自身和自我发展的关注,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二)基于活动形式的“情境―体验式”融合法

所谓情境,是指影响个体自身发展的各种刺激所构成的场景或环境。“情境―体验式”融合模式是指教师通过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通过引入或创设各种利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情境,促使学生在其中自主活动,产生情感体验,进而提高认知,达到教育自我的目的。“情境―体验式”的融合方法主要应用于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式、方法中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如心育中常用的游戏法、角色扮演法、故事讲述法、行为改变法等。

篇2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价值;运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困境

就目前形势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两个层面的困境:一是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还不够完善,许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与内容还比较单一,传统方法已经难以有效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二是社会多元文化交流, 给大学生心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刺激与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趋多样,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变化还未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法,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效率低下。

二、社会实践活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1.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

社会实践活动的引入能够使大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了解社会,并且逐步适应、融入社会,更加全面地理解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建立对自我、社会的客观、准确判断标准,为完全进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有利于大学生提升人际关系

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相互学习、交流,既能够增强集体意识,也能够使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团结向上的集体氛围中缓解、转移或释放不良情绪,避免大学生因压力积累而产生心理问题。

3.有利于磨炼大学生意志

社会实践活动能够磨炼大学生意志,使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明确自身的目标,并增强应对困难的勇气,树立坚韧、积极的精神品质,为大学生实现人生目标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社会实践活动的运用

1.建立社会实践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体系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结合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新形势,设置独立、专门的心理辅导部门,利用学校管理及教育资源,以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化的网络体系,使心理健康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更加紧密,为社会实践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提供有力的物质与制度支撑。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危机发现、监控及干预机制,通过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与朋辈及相关人员的交流、配合,及时发现大学生心理异常情况,进而实现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及时发现、诊断及治疗的目标,使大学生能够更加顺利地度过心理困难时期。

在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心理咨询专业队伍的建设,将心理咨询、诊治与学生工作、社会实践相互结合,形成更加专业、强大的心理教育力量,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充分的保障。

3.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

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注重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多元、客观、积极的评价。一方面,要跟踪、观察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情绪、情感、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细化评价,强化社会实践活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使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引导、教育学生的价值。另一方面,将社会实践活动个体、团队评价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从评价中发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同时也促进学生自我发现与激励,引导学生进入良性的心理发展模式中。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新形势、新变化的背景下,将社会实践活动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既体现了对大学生心理、情感变化的尊重,也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要注重建立完备体系,完善相关机制,还应该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来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实用性,促进大学生心理、情感及思想素质等各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下面以《爱的回声》一课为例,探讨如何使活动体验更有实效,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一、营造和谐氛围,使体验更轻松

心理健康课对教师来说是倾听、引导;对学生来讲是倾诉、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只有学生把老师看成了自己的朋友,他才愿意敞开心扉地交流与表达。所以,营造宽松、和谐、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心理健康教育是否成功的先决条件。

课伊始,我就创设了一名学生过生日的场面,老师和同学纷纷送上祝福,并同唱生日歌。接下来又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的生日都是怎么过的,与同学、老师一起分享这一温馨时刻。之后,我又与他们分享了自己的孩子过生日的幸福瞬间,并引出话题“儿的生日,母的难日”。在这一环节,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生活在爱中的幸福与温暖,更重要的是拉近了我和他们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打下了伏笔。

二、分享交流活动,使体验更全面

心理健康教育课仅仅满足个体独自获得的体验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同学们把自己的体验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协同发展和提高。

在第二个环节,我让孩子们与同学、老师一起分享: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感受到的父爱、母爱的故事。每个孩子都在用心地倾听,也在用心地分享交流爱的美好时刻……一个个平凡又伟大的故事分享,一句句发自内心深处地倾诉表白,一次次真实的情感流露,都是孩子们最真切、最全面的情感体验。在分享交流活动中,无论是倾听者还是倾诉者,对父母恩情的体验都会更加全面。

三、多媒体视听渲染,使体验更深刻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给课堂带来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能大幅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这节课中最突出的两次多媒体应用,给孩子们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和听觉震撼。第一次借助多媒体,我倾情地为孩子们讲述了发生在汶川地震中的母爱故事――“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真实感人画面的再现,多媒体视听效果的渲染,孩子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情感冲击与洗礼,不光是孩子,就连在场的听课老师都落泪了。孩子们听了以后,畅谈了内心的感受,一句句真实朴实的话语,一次次泪流满面的倾诉,也许当时是因为故事的感动,但我想这次深刻的情感体验必定在他们的脑海中烙下深深的印记。第二次借助多媒体,进行漫画欣赏,促悟导情。通过孩子们的内心表白,吐露心声,揭示主题。这一环节,形象直观的画面使学生再一次受到心灵的启迪与情感的震撼,加深了内心的情感体验。

四、理性发现问题,使体验更真切

要想使孩子们的体验更加真切,客观的调查测试结果更具有说服力。课前我让孩子们制作了两张“特殊的名片”,并填写了一份“问题测试卡”,上面包含了一些父母的信息:生日、年龄、爱好等。孩子们填写的不全,甚至有的没填上几个空,这时问题就充分暴露出来了。适时出示“爱心天平”:如果把父母对我们的爱和我们对父母的爱放在天平上称一称,你觉得哪边会重一些?那么你们想把轻的那边加上些什么呢?这样,孩子们会很容易发现问题,意识到自己对父母的爱远远少于父母对自己的爱。然后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进行反思、检查、评价。在客观的事实面前,孩子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对回报父母的恩情有了更多的思考,体验更加真切。所以,在下一环节吐露心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时,孩子们说了自己好多的不应该,说了好多感恩父母的话,并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的恩情。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去剖析自己身上的不足,自查明理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五、激起情感升华,使体验更到位

只有学生情感上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旨产生共鸣,心理健康教育才是成功的。课堂上我引导学生说一说除了感恩父母,我们还要感恩谁?孩子们说要感谢教我们知识的老师,感谢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同学,感谢赐予我们万物的大自然等等。孩子们每一句感谢的话,都是一颗颗纯真的心,我相信一颗颗感恩的种子已经悄悄地播种到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而且将生根、发芽。我和孩子们同唱《感恩的心》这首歌,一起用手语来表达感恩之心,用歌声来唱出感激之情,使学生的情绪达到,情感得到升华,使体验更到位。

六、拓展实践活动,使体验更有效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拓展实践活动是它的必要补充。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才会逐渐形成并日臻完善。课堂即将结束之时,我又给孩子们布置了课后实践活动。说一说:你对菲菲和楠楠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写一写:也许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也许因为你的疏忽,已经很长时间没和他们说过心里话了,那就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送给父母一封感恩的信吧!做一做:每天为父母、老师、同学等最少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表达你对他们的感激之情。通过以上活动,可以使学生慢慢地在生活中学会感恩。在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可以用课堂上获得的积极情感体验,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使体验更有实效性。心理健康课的力量真的很神奇,可以让一座冰山霎时间融化,可以让一个人的心灵得到缓解或是净化。

篇4

一、主要做法

一是坚持为职工办实事。近年来,公司先后为职工办理了42件贴心实事,如整修员工技能管理站场地、学员宿舍、职工图书阅览室和娱乐活动室,并启用流动书车为一线井队巡回送书;为基层井队、车间更新改造营房、食堂、澡堂更衣室,配发便携式播放器等器材;为一线新增员工、新分配大学生配备旅行箱、饮水杯;组织模范先进人物及一线生产骨干外出疗养,组织员工定期开展健康体检,组织医疗小分队到一线巡诊,为50岁以上的老职工配备血压计等。

二是为职工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公司深入开展“我们佩服的人”评选活动,并设立相关奖项,同时规定,基层干部选拔必须从被评选为“我们佩服的人”当中产生。公司还开展内部电气工程师的岗位考核招聘及司钻职业化考核、定级管理,让技术人员享受不同待遇,大大激励了职工爱岗敬业、钻研技术的积极性。

三是畅通沟通渠道为职工排忧解难。公司开通了“职工热点连线”和“职工心声信箱”,及时倾听一线职工反映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并组织有关部门解疑释惑,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公司创建了新员工“课堂+井场+学校”的重复强化培训模式。将入厂教育分为理念培养、现场观摩和巩固强化三个培训阶段,有效缩短了新员工的岗位适应周期。

四是多措并举大力营造和谐氛围。公司坚持开展职工政治学习,充分利用ERP网络、宣传橱窗、内部小报等,展现一线职工的工作生活状况。编印“我爱我的大家庭”系列丛书,开展“钻井杯”篮球比赛、红歌比赛等,并不断加大各类典型选树力度,营造和谐氛围。

五是深入开展“我要安全”、“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安全生产月”、“打非治违”等活动,积极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通过寄送“安全处罚告知书”、播放自编的安全影片、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演讲等,进一步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责任意识和现场安全防范能力。

二、显著成效

公司职工业务技能得到提高,一大批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脱颖而出。近年来,公司选拔技术工种带头人386人次,评选公司技术能手165人,先后有32人被授予“油田技术能手”称号。2011年在集团公司开展的钻井液技能竞赛中,钻井一公司3名选手代表油田参加竞赛,分获金、银、铜牌。

职工爱岗敬业,立足本职作贡献的意识进一步加强。公司涌现出一大批的先进典型,如生产协调科副科长兼40450钻井队平台经理于建国常年以井队为家,带病坚持工作,公司领导曾多次劝他疗养,都被他婉言谢绝。苏丹市场的陈良民只有高中文化,但他刻苦钻研,自学成才,能修日本三菱柴油机、钻井顶驱等先进设备,既保障了日常钻井生产,又为公司节约了大量资金。

职工广泛参与企业民主管理。近年来,广大职工发挥聪明才智共提出各类意见建议800余条,其中426条被公司采纳。如钻井队提出加大网电推广的建议,公司采纳后,改造网电钻机2台,利用网电钻机共施工了9口井,能耗节约率40%以上,能耗成本节约率30%以上,节约运行维护成本400万元以上。

科技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公司顺利完成高难度非常规井濮1-FP1井和卫383-平1井的施工,打出了品牌,赢得了声誉。小井眼深部开窗侧钻井、双层套管开窗侧钻井和深部套管开窗等优势技术的推广运用取得良好效果。在煤层气市场,40583队施工的FL-H4-L水平分支连通井,首次实现了水平井与定向井在三维空间的连通,填补了国内该项技术的空白。

三、有益启示

篇5

我们将全班同学分成四大组,每组分别承担一个子课题。子课题题目、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一、研究过程与方法

(1)确定研究课题。

(2)制定研究计划。

(3)实施课题探究。

(4)分析整理材料。

(5)进行交流展示。

(6)提交研究报告。

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例如:走进偃高餐厅,进行实地考察;深入学生中了解厌学情绪的原因;访谈法,咨询年级领导和课任教师。

二、研究成果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调查活动终于接近尾声,各组组长将调查结果整理成文,并以手抄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出来。

“餐厅管理”小组报告摘要: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时期,而且每天的脑力劳动非常大,所以一日三餐显得尤为重要。但据我们调查,对学校餐厅满意的学生只有11%,而且学生反映学校饭菜品种很单调,不能令学生满意,而且买饭太慢,效率不高,有的餐厅服务人员态度不好……。我们向餐厅负责人反映后,餐厅负责人向学生表示歉意!而且,对于学生们的建议全部采纳,并表示要努力提高饭菜质量,增加饭菜种类,改善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至于餐厅买饭效率太低,原因在于学生,学生们没有养成排队习惯!餐厅方面也对学生提出了意见:希望同学们能排队买饭,不乱倒饭菜,珍惜劳动成果。最后,他答应让我们进入餐厅实地察看,以满足学生对餐厅卫生的关心。经过考察,学校餐厅很干净、很卫生。

“厌学情绪的研究”小组报告摘要:

首先,设计了问卷,并分发到各个班级,回收整理。整理结果发现客观现实不容乐观,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坐不住、不想学、学不会”的现象日益严重。所以,我们决定从以下几方面解决问题:

(1)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树立学习自信心。如果确立了适合自己的目标,就会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培养厌学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让学生接纳老师,其次帮助学生提高求知欲。

(3)加强学生的心理铺导。因为中学生处于一个生理飞速发展时期,叛逆意识、独立意识等都比较强。所以,要帮助他们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读好书活动的设计”小组报告摘要:

活动中,我们取得了许多优异成果。我们精心设计教师访谈活动。我们从老师的口述中得到了许多读书心得,并且老师给我们讲解读书、看书的意义以及方法,老师还给我们推荐了几本好书。如:《平凡的世界》、《狼图腾》等等。成果会上,还展示了我们组所制作的精美课件。从开始研习到成果汇报,虽然花费了我们大量心血。但当我们看到同学们的读书热情越来越高涨时,我们又感到高兴和自豪。

“感恩社会”小组报告摘要: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但是,如今这种美德已被社会现实抹去,所以我们想呼吁人们:感恩别人,感恩社会。

因为我们小组仅有六名成员,所以,力量略显单薄。经过小组讨论,决定从自身做起,通过我们去感染更多的人。计划制定好后,开始行动,我们发现网上有很多资料都值得借鉴。我们把这些资料下载下来,制作成视频课件,再加上背景音乐,在班主任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便到各班巡回播放,我们还曾走进北校区9班。当演讲结束后,许多同学都掉下了眼泪。

三、活动感悟

陈稳号:通过这次研习活动,我们都有很大的收获。我们齐心协力,团结互助,共同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换来了这来之不易的成功,为我们走向社会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郜泽新:我作为组长,感到荣幸。我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通过这个活动让我成大了不少,我感到青春是如此美好。“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读书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赵成阳:爱像阳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有了爱,我们才有了温暖的怀抱,才有了社会的关爱,才有了别人的援助。让我们也用爱去温暖别人,感激别人。

四、教师点评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研究性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

只有学生自己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有极大的热情把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下去。本研究性学习活动,从课题的选择、制定研究计划到方案的实施都是学生主动完成。更难能可贵的是同学们从调查中发现新问题并拓展了研究的深度,这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生成性原则。也说明我们班是一个充满活力、团结协作、同时又富有创新精神的团队。

(二)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的指导作用也不可忽视。

由于中学生社会经验少,对周围事物的认知水平有限,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需要老师给予指导、鼓励和帮助。活动中,我从研究的方向、方案的制定、交流活动的实施到资料的获取和保存以及最后结题报告的撰写都提出了参考意见。

篇6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心理健康活动课。然而,由于心理活动课开展的时间较短,尚未建立起科学的课程体系,教师不知道学生已经学过什么或学习的程度如何,这极易导致不同年级间辅导主题的“撞车”,所以经常听到学生说“这个我们已经上过了”。同时,主题的重复也导致了活动形式的单一,同一个主题基本上都是采用某几个“经典游戏”,而某些活动更是成了“万能充”,所以常常听到学生抱怨:“怎么老是玩这个游戏,真没意思。”因此,即使设计得再好的心理活动课,在多次重复下,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甚至产生负作用,引起学生的厌倦。

心理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心理需要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性问题为主要内容,教师应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选择相应的主题和活动形式。

人际关系历来是心理活动课的一个重要主题,而亲子关系是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以往不论是小学还是初高中,亲子关系都是心理活动课的热门主题之一,但是目前各年级阶段的课程设计几乎没有区别,在主题的选定上,小学是感恩,初中是感恩,高中还是感恩;在活动形式上,都是播放歌曲《感恩的心》或《天亮了》,讲述地震中母爱的故事,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等。这样的课程设计,第一次能够引起学生心灵上的触动,但是第二次、第三次……就会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尤其在小学上过之后,再给初高中学生上,学生会觉得这些活动很幼稚。

为了摘掉心理活动课“花架子”的帽子,使它能真正帮助学生解决亲子关系中的发展性问题,就必须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一、小学阶段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权威表现出绝对服从,对父母非常依赖,认为必须听父母的话,该阶段的亲子关系承接着幼儿时期的依恋。因此,在主题的选择上,应该着重加强亲子之间的依恋,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并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如“我爱爸爸妈妈”。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追求自主,有时会表现出一些逆反行为来表明自己“长大了”,同时,他们的观点采择能力有所发展,逐渐能考虑他人的观点,并预期他人的反应。所以小学中高年级应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会站在父母的角度,感受父母养育自己的不易,正确看待和积极应对父母的唠叨,如“啰嗦——爱的心结”。

在操作上,小学心理活动课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实施原则,即强调活动性和情境性,让学生尽量动起来,而游戏是让学生“动起来”的最好方法。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难以进行抽象的逻辑思考,而游戏恰恰在具体经验和抽象思考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在实践中这种操作形式也是小学生最喜欢和最易接受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学心理活动课上使用的游戏,应防止照搬成人团体心理辅导中的现成模式,教师应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组织和开发一些符合小学生特点、充满童趣的活动,例如歌曲接龙、“动物全家福”、“让爱天天住我家”、“千千结”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设计一些亲子游戏,邀请家长一同参与。

二、初中阶段

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自我意识高涨,生理上的变化和成熟,使他们在心理上也认为自己长大了,可以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希望父母给予他们完全的尊重和信任。强烈的独立意识使他们不愿听取父母的意见,把父母的关爱当成是约束和禁锢,常常处于一种与父母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同时,他们渐渐地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不愿与父母进行交流沟通,使亲子之间的矛盾更加难以化解。因此,青春期是亲子关系最为紧张的时期,如何解决亲子冲突是该阶段的发展性课题。此阶段的心理活动课应注重引导初中生走出“自我”,让他们尝试从父母的角度来重新看待父母的行为,并学会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主动化解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设置有针对性的主题,如“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三、高中阶段

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这种独立性要求与初中时期有所区别,它建立在与成人和睦相处的基础上,反抗性成份逐渐减少。另外,高中生的观点采择能力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阶段,他们开始能够理解一个人的看法和观点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该阶段的心理活动课主要是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理解和接纳父母,掌握必要的亲子沟通技巧,认识到自己在建立和谐家庭中的责任,积极主动地去承担责任,如“我爱我家”。

在具体实施中,由于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得到了迅速发展,所以该阶段的心理活动课要注重体验、讨论与分享,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讨论与分享,使学生在分享体验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观点采择能力,学会换位思考。

相比之下,初中心理活动课的操作要求更强的体验性,例如,让学生进行情境表演或心理剧表演,一个表演父母,另一个表演孩子,然后分享自己的体会;而高中心理活动课则更加强调讨论与分享,可以通过一个切合学生日常生活的具体情境,直接切入到亲子冲突当中,然后进行小组讨论。

篇7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可采取的活动形式

1.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具有强烈的暗示、示范作用,有助于学生产生心理强化效应,如正面案例促成学生“见贤思齐”,反面案例则能“以儆效尤”。案例的选择要具有客观性、针对性,有一定的普遍性,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内容紧密结合,要着重分析案例中人物的心理和行为状态,揭示导致结果的心理和行为逻辑,不能简单化为讲故事,总结经验教训。例如教师可以收集本校一些学生的优秀案例或反面案例,让学生切身感受,真正体会到自己的心理意识,反省自己的行为。

2.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相应角色的种种心理和行为状态,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常用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具有较好的示范感染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做好角色扮演组织工作,应注意表演的内容要切合学生实际,能反映教学目的。例如,针对学生未来的就业,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角色,举行一次模拟招聘会,让学生提前体会到就业的压力,也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不足,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完善自己。

3.团体游戏

人是社会中的人,一个人的发展不可能离开团体,只有成为团体的一分子,个人的需要和期望才能得以满足。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建立各种形式的人际关系,而许多心理问题和困扰往往来源于不良的人际关系,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态度更易受到同辈团体的影响。团体游戏把教学目标及内容寓于学生游戏活动中,使学生获得相应的体验,领悟一定心理知识,获得一定心理技能。如“体验责任”游戏,可以让同学们亲身体会到责任的重要性,明白团体的力量。

4.技能训练

当前,中职学生中普遍存在没有远大的理想、缺乏社会责任感、自私自利、承受挫折能力差等不良心理现象。因而,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增强自身素质、积极参与竞争的观念,既要有自信心、有参与竞争的勇气,又要做好参与竞争的准备,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求职的基本方法,拥有竞争的实力。因此,在职业心理教育中应根据学生的能力、气质、性格、兴趣等个性特点,结合社会需要和有关职业信息,通过职业心理教育,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气质;在职业选择时,尽量要考虑所选职业和岗位与气质特点的适应性;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心理行为训练,以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心理调节的能力。如帮助学生消除考试焦虑症的“呼吸守点法”和“呼吸松弛法”,有助于树立正确自我意识的“角色转换法”和“自我暗示调节法”,可以调节情绪的“倾吐宣泄法”和“情感转移法”,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摆脱恐惧心理的“系统脱敏法”等等,都可以采用边指导边训练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此外,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调节情绪的基本技巧等,都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辅助作用。

5.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是每节心理健康课几乎都能用到的活动形式,在课堂上开展讨论、辩论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平等、宽松的交流、沟通获得心理体验和感悟,又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合作。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学生的观点和论据不能随意加以点评而导致倾向性。讨论不必得出一致意见,辩论更不必非要分出胜负优劣。只要学生真诚参与、开拓思路、获得知识与技能、增进了解与合作,就达到了教学效果。

6.自我报告

自我报告是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言行、状态作出反思、陈述和评价的一种方法。报告的方式很多,大都采用口头报告的形式,需经过认真思考或者后续教学环节中还要运用以及需要保密的内容,可以用书面报告。必要时可以用量表进行测评,但也不能把它作为评价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标准,可以作为帮助学生发现、总结自己成功经验或者存在问题的手段。在组织自我报告活动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隐私,不要强逼学生公开进行自我评述。

心理健康课中采取多样的活动形式,可以使学生获得心理体验,促进个人成长,培养心理素质,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但是,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要掌握一些教学技巧,遵循基本的原则,否则就不会起到预想的效果,甚至事倍功半。

二、心理健康课应掌握的基本教学技巧

心理健康教育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与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技巧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要引起重视。

1.提问的技巧

我们都要求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讲真话、讲心里话,但学生往往由于害羞、怕受到指责等各种各样的原因,讲套话、假话。比如,甲学生与乙学生出现矛盾,教师想了解学生可能出现的想法和做法,提问:“如果你是某学生,你会怎么做?”学生的回答肯定使教师满意,但很可能不是学生的真话,教师难以从回答中了解学生的心态,课堂教学陷入僵局。但如果教师能够运用投射的方法,将问题改为:“你认为某学生会怎么做?”答案必将更丰富,学生的真实心理也能够在他们的回答中不知不觉地投射出来。

2.评价的技巧

在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发言的评价往往是对发言的内容和质量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判断,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心”的交流、“心”的沟通,它强调的是学生的“真心投入,真情流露”。教师对学生发言的评价不应该着眼于学生的语言表达情况,而应该关注学生的发言内容,并就发言的内容表示理解、认同和欣赏,评价的艺术性也就在于如何恰如其分地对学生的心里话表示理解、认同和欣赏,给学生一种信任感。

3.设计的技巧

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往往有多方面的原因,抓住最本质、最关键的问题进行疏导是教学产生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否则,心理健康教育只能是“隔靴搔痒”。常言道“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还要备学生”,是否能够把握问题的关键,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对学生的深入了解。

4.要强调尊重

篇8

一、课外活动的特点

1. 课外活动的自主性

课外活动是指在学校或校外教育机关的指导下,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实际的需要,自愿地组织、选择和参加的活动。课外活动不仅能发挥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使受教育者的才能、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有利于受教育者的优良个性品质的培养。比如我校每学期举行舞蹈、歌唱、戏剧表演等形式的课外活动,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自愿参加,自主选择项目报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决断能力。

2. 课外活动的形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课外活动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状况等来确定。活动规模的大小、活动时间的长短、活动内容的选择等都可以灵活掌握,没有固定模式,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组织活动,活动时间和内容由学生自己掌控,教师只起到指导监督的作用。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班主任还可以开展不同形式的性健康教育课外活动。

3.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在课外活动中,学生有直接动手的机会,在其亲自参与、组织、设计的各项实践中,学生提高了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道德素养,异往的技能和性健康价值观念获得很大的发展。

二、课外活动在性健康教育中的意义

在《读懂孩子青春期》一书中指出:怎样更好地平抑青少年随时可能发生的性冲动?首先,要学习必要的性知识。其次,采取各种方法疏导“性压力”,如专注于学习,为达到理想目标而努力学习,多参加体育训练和文娱活动。再次,各种类型的交往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青春期男女接触异性的兴趣,男女一起散步、谈话、娱乐,都有助于宣泄性积郁。青春期异往的类型有:

1.娱乐型交往。看电影、打球、郊游、聊天,在公共场合进行的,“玩伴”之间建立一种异性友谊。

2.自我需求型。渴求异性理解、关怀、同情,异性充当安抚者的角色,具有心理补偿的功能。

3.寻找地位型。追求一种地位,证实自己在群体中的威信,争取周围人对自己的较高评价。

4.社会化型。学习与异性相处,接纳和扮演适合现代社会的性别角色。

5.恋爱型交往。在各种类型的交往后,交往圈子逐渐缩小,为选择配偶进入婚姻准备阶段的交往。

课外活动是在学校的组织指导下进行的,它为学生创设了一种集体的交往方式,满足了学生异往的心理需求。一些志趣相投的伙伴形成组织,为了完成某一项任务,增进彼此沟通和交流,它属于社会化型交往。课外活动中也包含自我需求型交往和寻找地位型交往,参加活动的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得到异性的支持和理解,可以证明自己在异性心目中的地位,获得异性较高的评价。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同学之间彼此建立一种由不熟悉到熟悉的交往形式。在逐渐增加的交往时间和扩大的交往空间中,学生熟悉既有同性又有异性的世界,在活动中证实异性对自己的看法,比较同性和异性对自己看法的差异,缩小差异。掌握异往的规范、准则。培养自己的独立性、判断力、责任感和自信心,塑造适合的性别形象。课外活动为学生异往提供了适宜的场所,为学生情感宣泄找到了一条途径,为学生塑造良好的个性提供了平台,达到了潜移默化的性健康教育的目的。

三、采用课外活动落实性健康教育具体引导方向

1.增进自我认同,加强异性彼此了解,增强合作与彼此的尊重

初中学生异性之间充满好奇,又有些距离和害羞,学生精力旺盛,能量在身体内积聚急需释放。少男少女交往中一个普遍的心态是希望得到异性的接纳欣赏,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少男少女的交往大多数并不具有谈恋爱、找对象的性质。通过活动创设情景,让学生们在一起彼此交流互相帮助,彼此启发,不但有利于锻炼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增进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增进对异性的了解,加强异性之间的合作。

例如:我校初一某班班主任发现班里学生互相传看网上小视频,反映学生青春期对身体发育的好奇和关注,而且班里还有家长打来电话,反映一对男女生交往密切。在“校园戏剧节”筹备过程中,班主任决定组织学生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戏剧节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青春期自我关注,培养学生责任感和自信心,学会欣赏他人,尊重异性,培养异性之间交往合作精神。在角色的选择和扮演中,产生矛盾时,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多侧面去认识和发现他人优点和特点。如,经过了两次整合排练之后,导演组的学生决定进行角色调整,将皇后与小矮人的扮演者互换,皇后是一个重要角色,让英语比较好的同学饰演皇后,为此原皇后扮演者还大哭一场,但是学生在一场换角当中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与新的扮演者之间对角色的演绎方式的差异,学会发现和欣赏别人的优点。

在“校园戏剧节”后,升入初二这个班又召开了一次题为《栀子花开》班会,班会上学生畅所欲言,表达了对异往的认识。通过活动,学生树立异往的正确观念和态度,并初步掌握与异性相处的原则和艺术,掌握与异性相处应该注意的准则,克服异性间交往的偏差,促使学生与异性友好相处。

2. 正确认识异性友谊和恋爱,解决认识困惑,达到自我教育

我校对初高中学生异往的心理与行为调查发现,高中有5个以上异性好朋友占40.5%,初中占25.4%,高中只有7%的学生没有异性好朋友,相对初中的13.2%低6.2个百分点。

初中近6成学生认为异性同学正常朋友式的交往有必要,高中接近8成的学生认为与异性同学正常朋友式的交往有必要。初中高年级和高中学生对异往更加开放,普遍有异,非常在乎异性友谊。因此可以说异往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能力,不但看到同性对自己的评价也能看到异性对自己的评价,比较差异,缩小差异,从而有利于塑造自己的性格。

我校高一某班参加“校园舞蹈节”获得高中组一等奖,班主任召开了题为《我们一起谈恋爱》的主题班会,目的是建立融洽的异性同学关系,正确看待恋爱,增强集体荣誉感。班会上教师对学生参加舞蹈节排练的经过进行总结,总结男生女生活动中的闪亮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友谊和爱情,把握青春期的情感问题。当你看到我们班学生的这些照片时,他们关系虽然很亲近,我们也不会有其他的想法。因为我们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他们不是为了牵手而牵手,他们的目标是集体的荣誉。我们脸上挂着微笑和欢乐,我们的目标是优秀的成绩,我们的目标是冠军,包括个人的和集体的,我们的关系是共同努力、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帮助、手携手,肩并肩共同进步和成长。

3.放飞心情,减轻压力,个性互补,愉悦身心

学生在校学习,课业负担较重,他们很喜欢一些课外形式的交往和接触,广泛的交往不但增进友谊,而且有利于个性互补,学生在活动中互相激励,增强合作,愉悦身心。

校内拓展训练活动受空间、环境和设施的局限,校外基地拓展训练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场地空旷、设施完备,有利于拓展目的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后在顺鑫拓展基地举行了心理拓展训练,使学生放松心情,减轻压力,满足异性之间交往需求,彼此愉悦身心,以更好的状态进行下一轮学习。

拓展活动由静态的智力活动和动态的体力活动组成,活动以班级为单位,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小组由男女生共同组成。户外活动有得天独厚的优美的自然环境,学生们在活动中展开竞争,发挥潜力,彼此激励,形成互助合作。活动前提出注意事项,活动中注意引导和调动男女生积极性,启发他们发挥集体智慧和体力解决问题,活动后注意总结,男女生在性别角色方面表现出的优秀品质,例如:男生的勇敢和担当,女生的细心和合作,对他人情感的关注等。学生们最喜欢的一个活动是“穿越电网”,活动要求全组学生每个人从网的一个空隙中穿过,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可以接触网,否则“触电身亡”。一些身强力壮的男生首先从低处的网中穿过到另一边,然后再帮助其他同学穿越电网。高度较高的地方由体重较轻的女生穿越,需要男生从两边帮助,抬着女生的身体穿过。活动中异性有近距离接触,他们表现得非常积极和合作,男生们非常喜欢这个活动,活动后纷纷表示愿意再参加一次。

四、采用课外活动落实性健康教育注意的问题

活动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符合青少年年龄特点、兴趣和特长。参考性健康教育大纲(讨论稿)。初中注意对异往意义、交往的规范和准则的引导,同时注意学生个性培养和性别角色塑造。高中注意性价值观和性道德教育引导,对异性友谊和爱情区别和爱情内涵的引导。

活动以引导为原则,避免教师生硬地说教,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我生成,自我教育。

借助学校传统活动开展性健康教育,如:校园戏剧节、舞蹈节、体育节、心理拓展游戏等,还有校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拓展活动等。活动组织者或班主任注意活动前的引导,活动中发现问题及时介入和引导,活动后期的全面总结,落实课外活动中的性健康教育目标。

班主任还可以根据本班男女生具体的实际情况,自创一些课外拓展活动,增加异性之间的接触和了解,实现性健康教育目标。

推荐期刊
  • 健康
    刊号:11-2185/R
    级别:省级期刊
  • 特别健康
    刊号:42-1852/R
    级别:省级期刊
  • 健康研究
    刊号:33-1359/R
    级别:省级期刊
  • 大健康
    刊号:12-1452/R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