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8篇

时间:2023-08-30 09:16:4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

篇1

(1)学习方面。大学里的学习不同于高中,没有了老师们的督促和监督,更多是要靠自身的坚持和努力,很多新生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无法适应,完全没有掌握在大学中学习的方法。在各个高校,这样的情况非常多,因此学校要对。

(2)生活方面。大学不同于高中,不仅仅是教授学生们生存技能的地方,更是他们人格养成的重要阶段,高校都会在入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告诉他们一些简单的做人道理以及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基本准则。

2当前入学教育创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困难

2.1“师本位”意识根深蒂固

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尊师”一直是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老师总是被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但是,学生对于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以及老师个人学识的反思和批判却显得比较匮乏,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循规蹈矩地从老师那里接受知识。这种“师本位”的情况反映在大学的入学教育中,便表现为教育者总是习惯于从既有的经验以及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什么是禁止的......我们已经太习惯于作为管理者去思考这些问题。

2.2入学教育的内容跟不上时代变化

相对于快速改变的外部社会,校园中的改变总是显得慢了半拍,按常理说,面对着不断改变的“准大学生”,我们的入学教育也应该体现出不同的特点。然而现状却是,不少高校的入学教育内容能够几年不变,即使有变化,也只是形式性地删减或添加一些内容,而社会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却总是无法在入学教育中体现出来。如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多名女大学生在返校途中被绑架、,就暴露出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在自我保护意识方面的缺陷。然而可惜的是,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大环境下,不少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中依然缺乏在这方面的关注。

2.3教育活动的开展形式单一

大部分高校的入学教育,一般包括入学仪式、军训、讲座等形式,准大学生们或许在刚刚接触时还会略感新鲜,但是时间一长,很难保证他们会抱有持续的热情去对待大学中的第一堂课。通过对部分高校入学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资料搜集,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的新鲜感在保持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后就消失了,原因很简单,无论是军训或是讲座,他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就已经接触过这些东西,甚至可以说已经是非常的熟悉,那么很自然地,在大学的入学教育中,我们拿出学生们已经日以为常的东西,又怎么可能去要求他们认真地去学习?

3对于新生入学教育创新工作的几点想法

在上文中,笔者提出了当前高校入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那么接下来,笔者将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保证我们的创新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谈谈自己的浅薄认识。

3.1放低姿态,加强“服务意识”

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是大学入学教育改革的首要前提。对于一些老师来说,学生就是学生,要尊重老师,并且,服从老师是天经地义的。持这种观点的教师不在少数,之所以会这样,其实也不难理解,很多老师从小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中长大的,会自然而然地认可这种观点,并将之贯穿于自己的教学活动中。然而,他们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社会背景的变迁。曾经有人做了这样的比喻,20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批人,他们是电子时代的移民,而90后,他们则是电子时代的原住民。比喻很生动也很形象,一句话就道出了两个年代的人生长环境的差异,试问,80后的观念能否为90后接受?答案是否定的,这些电子时代的原住民,他们接受知识的途径更为多样化,其人格也更为独立,要求他们像80后那样去服从规则、权威,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人格魅力是很难做到的。鉴于新生代大学生的这种特点,笔者认为,无论是校方还是老师个人,在进行入学教育时,都需要降低姿态,去告知学生哪些是他们需要注意的,以一个朋友的身份给他们一些建议和意见,至少不要再以高高在上的老师姿态去训话。可能有些老师会说,现在的孩子太没大没小,不懂得如何尊师重道,其实在笔者看来,他们还是很懂得去尊重爱护别人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为我们所熟悉而已。因此,对于这些“桀骜不驯”的准大学生,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理解。

3.2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育内容

在笔者看来,入学教育的内容是不能长时间不变的,每年都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加入不同的内容。就拿当前的情况来说,14年暑假结束后,全国各地发生多起针对返校女大学生的刑事案件,其中多为诱骗、等恶性事件。那么,今年的入学教育内容中就需要加入针对女大学生人身安全的教育内容,例如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如何辨别他人企图、如何同歹徒周旋等。如果,我们还只是将入学教育的内容限制在校园以内,毫无疑问地,这样的教育就是脱节的、失败的。此外,面对着不断发展的外部环境,尤其是网络虚拟世界对于大学生活的冲击,入学教育中就需要适时地加入一些关于网络时代的知识,当然,不一定非得是关于安全的,其他一些普及性的基础知识也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极大的帮助。

3.3摸清学生心理,适当变换教育形式

篇2

(一)教育目标不明确

目标在整个入学教育工作中起到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作为指导,教育工作的开展无异于一盘散沙,教育效果也会因此弱化。结合实际来看,目前入学教育缺乏系统的科目设计和整体的长远规划,内容林林总总,定位却不明确,造成教育组织工作的随机性,致使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欠缺参与热情。

(二)教育内容单一

据调查,大多数高校的入学教育内容拘囿于校史院史、学校规章制度、军训、专业介绍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看起来丰富多彩,却与实际严重脱钩,缺乏切合新生实际需要、有助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和帮助,例如,如何管理时间、如何参与社团活动和教学实践、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

(三)教育时间不合理

教育时间是否具备连续性、安排是否科学合理,都直接影响入学教育的效果。通常,学校会将入学后的第一个周(月)定为“新生入学教育周”(新生入学教育月)。无论是一周,还是一个月,教育时间都较短。这种仓促的集中式学习,对于指导学生处理具体事务,培养其大学生活的适应与管理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大一新生正处在自我认知重建、认知平衡调整的重要时期,这个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短期内难以实现。因此,仓促的集中式教育既不符合现代教育规律,也不符合个人心理发展规律。

(四)教育结果缺乏评价与反馈机制

新生入学教育长期被视为一项“例行的公事”,年复一年,重复着内容与形式基本相同的工作,对入学教育的效果缺乏检测;新时代下,新生诉求得不到畅通有效的反馈。评价机制和意见反映渠道的缺失,不仅不利于入学教育工作的持续改进、紧跟实需提高教学水平,而且也不利于辅导新生上好入学“第一课”,完成角色转变、更好地适应和经营大学生活。

二、高校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体系设计思路

(一)重新确立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入学教育工作的“火车头”,决定教学内容的甄选和教学形式的创新。当前入学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新生独立生活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处置问题的动手能力等,具体可根据学校迎新工作方案进行详细明确。

(二)合理选择课程内容

入学教育作为一种过渡教育,旨在帮助刚成年的学生独立思考与生活。因此,在择选教学内容的时候,应站在这样的高度来审度取舍。既要为新生迅速适应新环境服务,又要着眼长远,为其今后四年或者更长的人生阶段服务。有鉴于此,选择课程内容应“横纵结合”,统筹权衡。“横向要到边”,涵盖大学生活的各个基本方面。“纵向要到底”,抓住教育重点,针对新生学习生活的重心加强深度教育。

(三)整合课程教育形式

兼顾传统教育模式,同时整合其他教育方式,形成多元授课路径:1.常规式。又称“填鸭式”,是高校最常采用的教育方式,特点是时间短,信息量大,形式为举办开学典礼、讲座、图书馆培训等。通过讲解让大学的观念、理念、方法和基本程式渗透到学生思想深处。2.体验式。体验式是指通过学长制(高年级学生与新生互动)、素质拓展、破冰训练、游学等互动方式,培养学生基本的学习与生活技能。例如,人际交往能力、独立生活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等。在问卷调查中,仅18.58%的学生愿意接受传统式教育,而81.42%的学生更乐意接受体验式的、以参与为主的教学方式。3.自学式。自学式多指学校提供一定的平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了解有关信息,主要形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发放服务手册,方便学生查阅各种实用信息;第二种是利用宣传栏、海报等方式,引导学生主行关注。自学式教育可引导学生自发学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习惯。

(四)优化教育时间安排

短期集中教育不利于学生消化吸收,也无助于其日后成长。况且,随着新生角色的转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学将这一时期称为“新生心理失衡期”,这个时期远远长于传统入学教育开展的时间。因此,应当优化传统教育时间,从课程化设计出发,将入学教育时间延长至一学年,并划为公共必修课程,与其他课程协调接轨,实行学分制与考核制。(五)建立评价反馈机制对学生而言,要进行学习结果考察。采用比较分析、归纳演绎等逻辑方法,评价学生的成长进步,便于其正确看待自己,促进其全面发展。对老师而言,要建立新生的意见反馈机制。通过反馈的意见,及时斧正教学内容与方式,适时补充教学主题,给予入学教育活动以相对客观的价值评价,扬弃有关内容,旨在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三、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九大课程模块

(一)文化传承。

校文化一般由学校历史、学校概况、校训校歌等方面构成。通过校文化宣传,利于学校精神与文化的传承,利于将其转化为学生的爱校意识,由此对学校产生认同感,进而形成内心的精神力量与行为准则。

(二)熟知规范。

学校规章是学生的基本行为规范,学校必须告知学生,并让其了熟于心,以便日后自觉遵行,做到令行禁止。

(三)适应生活。

如何快速融入陌生环境,适应大学生活节奏,学会独处日常事务,是新生报到后首先碰到的心理障碍,也是入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掌握方法。

西方一些国家,相继采取强化大学第一年教育的策略;1972年,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首先在新生的教育课程中开设入学教育专项内容,并在1986年成立了“全国第一年教育研究中心,”将“如何听课”、“如何提问”、“如何完成大学作业”、“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和“如何进行团队合作”制作成人手一本的小册子,教会学生“如何上大学”的基本方法。这些成熟的做法,可以为高校新生教育工作借鉴。

(五)安全教育。

新生自我安全意识一般比较薄弱,为保障其人生安全,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应该针对人身、财产、交通等方面开展专项安全教育,增强学生自防、自救能力,并协调消防部门,针对地震、火灾等安全事件,组织开展逃生演练,为新生大学生活打牢安全基础。

(六)资源获取。

资源获取能力已经成为当代人寻求生存与发展的一项重要技能。资源获取的丰富多元,对于及时更新学生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帮助其正确决策,都有重要意义。入学教育应该尽可能全面地教授学生获取资源的途径,注重培养其搜获资源的能力。

(七)专业认知。

课程的主要内容可以从专业介绍、就业定位、从业前景和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设置。将专业认知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使新生全面了解所选专业的基本情况与就业前景,合理规划大学生活,设计学习实践活动,提高专业兴趣。

(八)人际关系。

大学生活是集体生活,要求新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进行正常交往,如何与他人一起生活。课程内容建设应重点加强这一板块,帮助新生融入团体生活,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在教育中提高情商。这不仅有助营造和谐的生活氛围,也对其日后融入社会起到积极作用。

(九)心理健康。

篇3

入学教育的目的是指导新生尽快的融入角色、适应大学生活,帮助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新生入学教育近年来呈现出一种时效性不高的情况,深入分析其影响和制约成分,研究如何增强大一新生养成教育实效性及其对策,有着非常重要而迫切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生入学教育 现状 问题 策略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个环节,是大学生适应生活变化的需要,也是成功完成角色转换的关键阶段。成为大学主力军的90后有着更加鲜明的思想特征,这也要求我们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理念、内涵以及方式方法亦应做出相应改变。

一、高校新生面临的困境

1.适应环境问题。

在我国,高中阶段对学生来说是最辛苦阶段,对我国学生而言,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学生进入高三后,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活动,体育课等副科全部让位于主课,在这种高压环境下,每一位学生都紧绷了神经,来全力以赴高考。在高考结束后,一大部分学生进入到了自己心仪的学校,但是进入大学的新生并不是如鱼得水,因为要过集体生活,独立的经济生活、考验料理生活起居等事情,都考验着新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其中就有部分同学因为不能适应而出现焦虑、抑郁、学习下降等情况,煎熬着学生的内心,使他们不同程度地出现心理问题。

2.人际交往问题。

此外,进入大学后,人际交往的范围扩大了,原来只是简单的师生关系,同一地域学生之间的交往,现在不仅要和不同地域、不同习俗的同学打交道,还要与各类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成员交往,这与中学比较起来在交往的范围更加广阔,同时大学的人际关系相较中学更加复杂化,这对新生的人际交往提出了挑战。人际关系紧张或不协调是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中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比较简单,他们的中心只是一个“学习”,而大学里的交往就不那么简单了,包括同学、异性、师生、社团等,新生们远离往日熟悉的人际关系圈,天天面对着自己无法选择的同班同学和室友,对于缺乏人际交往实践能力的大一新生来讲,容易在交流过程中产生障碍。

3.学习问题。

大一新生们在中学阶段大多数学习都比较好,都享受过太多赞美和褒奖,但进入大学,周围的同学们学习成绩相当,他们不再像中学那样名列前茅,个别可能没有当上班干部,于是突然觉得昔日风光不再,心理优势荡然无存,由于心理落差较大从而产生从未有过的困惑、迷茫。大学更考验着一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更多的自由学习时间,但有不分同学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而变得迷茫,以致会沉溺网络而不能自拔。

二、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1.思想品德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

为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我要把立德树人意识放在第一位,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为基础,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入到入学教育中去,并以形式政策教育等为手段,巩固和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新形式下,我们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使他们能积极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对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大学新生心理特点出发,增加教学形式、拓宽教学渠道,分析讲解大学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各种困惑和矛盾,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看待从而走身心健康成长之路。通过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及时掌握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使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得到有效的指导。

2.专业教育与成才教育。

为了让新生尽快的适应高校学习及生活,首先要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通过各院系老师介绍专业情况使他们对所学专业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其次,向学生介绍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就业形势、应具备的素质,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树立明确的成才目标,增加专业兴趣,稳定专业思想,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再次,要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课程设置、考核制度、学习纪律,组织学生参观本专业的实验室和实训场所等,拉近学生与所学专业的距离。

3.学习方法指导和生活指导。

要引导新生及时调整过去的学习方法,在入校后及时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教育,让其明白大学和中学学习中的差别,尽快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比如班会、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让新生明白大学学习中存在着课程门类多,学习周期短,专业性强等特点,完全靠自己主动自觉学习,在学习中以探索式、实践式学习成分增大,学习途径多元化。同时开展朋辈教育,让高年级优秀同学为新生介绍学习经验和成长过程,在与学工干部齐心协力下,共同帮助新生科学筹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树立学习信心。在生活指导方面,要让新生做好从已习惯的家庭生活向校园集体生活的转化,学会独立和共处。在入校后,就尽快帮助新生熟悉与其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校园环境吗,指导他们使用“一卡通”、校园网等与其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同时要深入了解学生思想生活现状,关注新生中的弱势群体,尽快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及时给他们温暖与鼓励,宣传国家及学校对困难学生的有关资助政策,消除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

三、我国当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问题的对策

1.开展通识教育和专题教育的相结合。

在入校会,我们要进行集中教育,让新生能从总体上对大学的学习、生活等有一个宏观认识,在集中教育结束后,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分专题组织教育活动,引导新生领会、消化前一阶段的教育内容,进一步巩固入学教育的成果。新生的入学教育应一直持续到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末,以便让他们在较长的时间里得到指导和帮助,实现顺利过渡。

2.注重强化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结合。

在一段时间内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这种密集式的教育活动中思想得到启迪、心理得到调适、行为受到约束,这本身就是对教育的强化。在这种强化式的教育中,一定要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活动中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功能。强化教育与学生主动参与相结合,使学生在参与中受到熏陶、感染和鼓舞,使教育目标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动力,激发起行为实践的自觉性。也只有当外在的强化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的时候,入学教育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3.加强理论教育与现实教育的结合。

理论教育体现了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知识性,而现实中的典型事例则体现了教育的验证性、示范性、启发性。特别要充分利用本校的、身边的典型事例,必要时可以请当事人回校作报告,讲述他们的创业历程和成功经验,往往能在学生中产生强烈反响与共鸣,进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4.注重教育的普遍性和针对性的结合。

篇4

关键词: 新生入学教育 现状 探索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大学第一学期对于大学新生来说至关重要,新生要在这一学期里完成角色的转变,融入大学校园生活,这对他们后续的学习和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帮助引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新生入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及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各高校重要教育内容之一。

一、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

1.帮助学生确定人生目标,重新找到学习生活的动力。对于绝大多数的同学来说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是他们的奋斗目标,进入大学,意味着目标的实现,生活变得迷茫,学习动力减弱,这对刚刚进入大学的他们来说是十分危险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可以让学生明确每个人应当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进入大学只是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途径,要实现人生目标只有更努力,帮助学生找到努力学习、积极拼搏的意义。

2.新生入学教育可以给新生科学系统的专业指导。对于新生来说,专业的选择不是听从父母、亲戚朋友的建议,就是进入大学时专业调剂而来,哪怕是自己选择也是从网络上获得的部分专业信息,对专业了解比较片面。很多学生既不知道这个专业要在大学里学习那些东西,需要锻炼哪些方面的专业能力,又不知道这个专业学出来做什么。这样下去既不利于学生搭建合理的专业结构,又不利于将来的就业。科学、系统的专业指导就尤为重要了,它既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专业,明确本专业培养的目标,有针对性地学习,成为行家,又要让学生了解通识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学好规定课程的同时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更强的适应能力和更大的发展潜力面向社会、面向未来。

3.新生入学教育可以给予新生及时的转换指导。大学新生从应试教育为主的高中,忽然来到培养综合素质为主的高校,往往有着诸多不适应。而入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帮助新生实现“转换”,即从单纯的学生往社会人角色的转换、学习方法由被动的学习方式向自主性、探索性学习方式的转换,思维方式由单向型向多向型、立体型、开放型、创新型转换。从而帮助学生适应校园生活,为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新生入学教育可以给新生系统的心理指导。新生由单纯的环境到了复杂的环境里,他们的心理往往是不成熟的。他们遇到一些问题,心理往往有较大的波动,由此引起的悲剧数不胜数。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可以教会他们如何面对人生挫折,如何化解所出现的负面情绪,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为进一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5.新生入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学校的规章制度。新生入学教育既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学校奖学、助学等规章制度,又可以让学生明确当代大学生的行为规范,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形成自我管理意识。

二、新生入学教育现状及成因

新生入学教育是每年新生进校各大院校所必须开展的常规工作之一,它是高校育人工作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当前各大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有:校史校情教育、校纪校规教育、专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安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丰富,但教育效果不佳,体现在对校纪校规不清,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对以后就业方向不清楚,没有学习动力、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安全事故频发。这使得学校认真准备的课程成为形式,为以后的教学、学工管理工作埋下了隐患。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入学教育周期较短。各大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的时间往往是在正式上课之前,有的是在新生入校的第一周,有的则是贯穿在军训期间。这段时间进行新生入学教育,学生入校的新鲜劲还没过,对此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事不关己,然而等过了一段时间,不适应表现出来以后,新生入学教育已经结束。

2.新生入学教育教育形式单一。新生入学教育往往是以讲座的形式开展,把老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作为课堂的客体,把大量的理论知识单一地灌输给学生,缺乏互动,影响了学习效果,而且有些内容并非通过一两节课的讲解就能让学生掌握的,需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停地加以引导。

3.新生入学教育缺乏层次感。当前,新生入学教育往往是在规定时间内把所有内容不分主次、不分先后的同时灌输给学生,对学生而言,如此巨大的知识仿佛都是十分重要的,都是急需掌握的,这样下来很多内容却没能掌握。

4.师资不足,教育理念不稳定。在入学教育中,除专业介绍由相应专业负责人或资深教授来完成外,多是由从事学生工作的学院党委副书记、团委老师、学生辅导员担任,有的还包括学生干部,人员不固定,随意性很大。不仅师资水平参差不齐,而且人员流动性大,使得办学理念、专业发展思路等因个人的理解不同而异,这种散漫的局面导致学校或学院没有类似于中心思想的理念,不能形成凝聚力。

三、改进新生入学教育思路与方法

1.尊重认识规律,实行长期教育。新生入学教育不应该是学生进校时的短期的常规工作。新生从踏入高校到完全熟悉高校,专业的认知,专业思想的确立,学习方式的转变,安全意识的形成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并可能短期就能完成的。我们应当尊重人们的认知规律,实行长期的教育,将新生入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相结合,注重随时、随地、随性的教育,形成课堂上理论教育,生活中矫正强调的教育机制。

2.科学的设置教育内容,使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具有整体性、层次感。当前新生入学教育内容是学校的工作人员根据以往学生入校时存在的问题总结而来的,对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开学开展这项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入校的新鲜劲还没过,对什么是大学没有感觉,在这个时候就要把大量、关联性不大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不仅不重视,听起来也不认真,即使认真听了,在这个阶段也不知道如何使用。我们可以科学系统地设置新生入学教育内容,使它符合学生熟悉新校园的过程,让学生感觉我们所讲解的内容符合当前他们的生活学习状态,认真接受知识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关怀。

3.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确立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应将新生看成纯粹的教育客体进行单向灌输,忽视新生的主观能动性,而要加强双向沟通,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样不仅学生接受知识非常容易,而且不容易忘记。

4.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在提升新生入学教育教师素质的同时不断壮大师资队伍。在新生入学教育之前对参与新生入学教育的人员进行培训,在明确每个内容的教育目标、教学方法和注意事项。与此同时,我们要全员动员、全员参与,新生入学教育仅靠学生工作这一条线同志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与教学、后勤、党务、群团等工作密不可分,与广大教师的师表作用密不可分,与领导的重视和广大学生的参与密不可分,入学教育必须争取方方面面的支持、配合,才能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杨新宇.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模式的建构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6):91-92.

[2]梁振聪.大学新生教育的新思路[J].文教资料,2009(3):209-210.

[3]刘廷辉,刘亚轩.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我见[J].辽宁师专学报2006(2):55-56.

[4]庆承松,张勇.我国高校新生教育研究综述[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篇5

1. 新生入学教育主要内容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其主要内容应体现时代性、个性化、人性化的特点,因此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人在社会生活中,有解决思想问题,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也有解决实际问题,两者需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贴近学生,通过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来排除学生在思想上的后顾之忧,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学生进入校园的主要目的则是通过专业学习使自己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即学生的自我成长成才。因此,为了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首先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通过介绍专业情况、培养目标、社会需求,使他们对所学专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其次,向学生介绍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就业前景、应具备的素质,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树立明确的成才目标,增加专业兴趣,稳定专业思想,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按照社会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再次,要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课程设置、考核制度、学习纪律,组织学生参观本专业的实验室和实训场所等,拉近学生与所学专业的距离。

1.2 心理健康教育及安全教育

据有关调查和心理分析,新生从接到录取通知书到入学前这段时间,充满了对大学的神秘感、好奇心和了解欲。然而部分大学生进入校园之后,因短时间之内很难适应新的生活和环境,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问题,如不及时帮助其排除心理障碍或困惑,将不利于新生的自我完善和成才。因此,在新生入学教育环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高校关注。通过心理普查,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及时掌握新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心理讲座、个别指导、心理咨询等有效形式,使他们学会释放压力、学会发现自己和身边的同学心理健康问题、学会向心理咨询中心求救等,做到防患于未然。

同时,注重学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保护,通过举办相关安全知识讲座、案例教育等形式使新生具备相关安全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3 以职业规划教育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工作往往是在学生毕业阶段或大三第二学期开始的,从字面上来看也就是毕业指导而不是运用于学生大学生活的全过程,从而对于学生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没有起到良好的引导功能,同时也忽视了个体在人生转变的关键时期的个性问题。而新生正处于职业规划尚未形成的阶段,这就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在职业规划教育中通过价值观澄清和价值观引导,帮助学生从更高角度来看待自己人生,对其人生进行合理规划,设计符合个人成长成才目标。

2.我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现状

近年来,我国新生入学教育整体上呈现出日益受重视的趋势,不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在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方式、方法,使新生入学教育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内容和方式上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丰富、发展。然而,当前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教育理念滞后

在新生入学教育理念方面,大部分高校仍以学生事务管理为主要理念,只着重于事务性行政工作的执行,较少涉及学生个体的学习与发展。在此观念的指导下,新生入学教育只按照惯例进行常规性的工作,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没有从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因此,教育的效果也难以实现。可以说,我国的新生入学教育还处于较低水平阶段,教育理念还没有出现较大突破。

2.2教育内容形式刻板、单一,缺乏系统性

我国高校新生教育的内容则主要集中在专业介绍、新老生学习生活经验交流会、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手册的学习等常规性教育;在教育方式以报告会、讲座、交流会等相对集中的方式进行。在整个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缺乏一定系统性,普遍存在时间较短、内容单一、形式枯燥等问题。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生入学教育的工作范围、职能将日益宽泛,承担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由此,在创新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已经显得越来越紧迫。

2.3教育的专业化程度偏低

美国在1986年出版的《学生服务或发展项目指导纲要》中指出所有新生教育工作都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让学生了解学习生活,鼓励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二是为新生融入大学生活,个人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机会。因为我国截止至今暂无专业化的指导纲要,因此在这一方面借鉴参考美国的标准。我国大部分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主要由学生工作部门承担,并无专门的职能机构和工作人员。在纷繁复杂的学生教育管理环节,他们以经验主义为工作思路,无法潜心研究新的形势下学生特点及社会热点。这种现状不仅直接影响着新生入学教育在各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也直接制约着新生入学教育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3. 我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启示

新生入学教育在我国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生事务功能领域,其理论体系、专业化程度、职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而日益完善。

3.1转变教育理念,以管理为中心变为以服务中心

服务管理理念是一种全面地、系统地、开放地教育理念,是学生工作事务与教学事务进行了有效结合,是新生教育计划的制定和活动的安排在学生的学习和个人思想发展实际方面关联性的体现。既包括新生学习方法、方式上的指导,也包括学生学习条件、设施、环境的改善;既包括为学生提供各种发展,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以促使学生自觉地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养成,从而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2 丰富拓展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和形式

如今新生入学教育面对的主体是“90后”的年轻人,传统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已不能适应学生的个性特点、全面成长、成才需要。因而在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上应突显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的融合,为学生的学业发展和个人发展提供平台。

在教育形式方面则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技术的发展成果,要避免枯燥乏味的“我讲你听”的传统做法,要运用符合青年特点的、学生喜阐乐见的多种形式,如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进行内容演示、组织观看心理剧、组织新生参加相关网上知识竞赛、参观校史陈列、科研成果展等、使入学教育活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3.3 推进新生入学教育向专业化方向转变

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是一项科学、系统的工作,因此入学教育工作不能单纯地被看成是学生工作部门的事情,它需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管理机制,各职能部门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切实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制度。学生工作者与任课教师、行政人员、其它人员以及学生自己共同承担着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共同为学生的学习和个人成长成才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将时间和精力花在有教育意义和目的的活动上。同时,新生入学教育专业化还应包括科学、系统地设定教育目标、制定有效地教育评估标准、评估学生需求、选择适合的参与策略等方面。

总之,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关系到每一位新生入学后的稳定和发展,承担着培养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新型综合素质人才的首要和重要任务。因此各高校应扎实做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确保高校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徐莉莉.浅析大学入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6).

[2]庆承松,张勇.我国高校新生教育研究综述[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08,(4).

[3]魏建波,唐依等.新生入学教育的设计与探讨[J].管理观察,2009,(3).

[4]孙杰.加强新生入学教育,提升学生发展潜能[J].北京教育,2011,(9).

[5]方钫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10,(12).

篇6

关键词: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9―0029―02

一、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作用

1.是中国梦教育、培养、引导青年大学生的迫切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青年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将个人的“青”“成才梦”和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一是要掌握大学新生的心态多数是目标不定、动力不足、无所适从的,要用中国梦教育、感召青年学生敢于有梦;二是要引导青年学生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完成日常学业、提升自身道德修养、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当中,增强大学生完成学习生涯的主动性、迫切性,引导大学生勇于追梦;三是要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脚踏实地,夯实专业基础,平心静气地学习,心无旁鹜地钻研,要勤于圆梦。

2.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现实要求

要在新生入学教育的最佳时期告知学生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要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觉行动。只有将被动的接受式的教育转变为主观的精神追求,才能起到精神补钙的疗效,才能凝聚出“高钙”的中国精神,汇聚出最强的中国力量,才能为助推中国梦积攒力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理论上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也要在实践上探索出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路径。

3.是大学新生学习与生活困境的潜在诉求

上了大学之后,学生视野瞬间开阔,改变了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时间自由、空间开阔、金钱独立、学习自主、监管松散,还有信息时代各种多元的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相互摩擦、相互碰撞,影响、约束着学生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制约着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向,导致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探索和尽快破解新生的入学教育理论困境。

二、现在多数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基本做法

1.军事训练

军训是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在磨炼学生意志力、训练吃苦耐劳、了解现代化国防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在军训中增加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训练等必要的防身技能,训练学生在第一时间研判各种危机事态,在各种危机事件中自救逃生。更要增强学生对现代化国防和周边形势的了解,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国家在各种事件中的立场和态度,引导学生从长远和战略上认识思考问题,增强“三个自信”的主动认同。

2.校史校情

要让学生了解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学校的主要领导为开创各种局面,为学校建立、发展和壮大所做的各种尝试和努力,在特殊历史时期所体现的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的办学精神。还要介绍学校知名校友,用典型的现实的案例教育引导新生要爱校,更要爱劳动、爱学习、爱祖国。

3.校规校纪

校规校级教育是大学生行使权利和自觉履行义务教育的开始,要在新生入学时将学籍管理、诚信考试、人际交往、学习方法、听课方法等各种具体经验和典型案例介绍给学生,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人,让学生尽快熟悉大学生活。更要以经典案例作为反面教材教育学生,规避各种风险。

4.专业介绍

在新生入学时要增强和丰富专业介绍的相关教育形式,要教育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大体方向,了解将来从事的具体行业,掌握必需的实践动手技能,了解各个教学目标所掌握的各种理论和实践知识,增强体验式学习的能力。了解本专业在国内研究的最前沿知识,了解相关院校在同等理论问题的研究程度,树立科学研究意识。

三、创新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

1.新生入学教育在形式上的创新

(1)新生入学采取“三封信”的教育形式。第一封信写给最对自己影响最深远、记忆最深刻的一位老师,让学生在大学的新起点上,回忆自己曾经奋斗的青春足迹,激荡起灵魂深处的最原始的青想,唤醒学生对尊师重道的价值追捧与信奉。第二封信写给自己的父母,感谢父母的生养和哺育之恩。第三封信是写给毕业后的自己,预知自己未来的职业、境遇抑或是家庭,用梦想回望的方式反观自己、警示自己、鞭策自己。

(2)新生入学接待采取定点式的教育形式。要在新生入学的时候,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一批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陪同学生办理各种入学手续的过程中给学生第一印象的教育和影响。要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传达大学是另一个学习阶段的开始,学习仍是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还有考试、过级、就业等硬性指标,还要针对当下大学校园出现的各种危机事件进行必要提示和警告。

(3)新生入学采取以点带线式的“学长制”教育形式。针对当下新生入学教育的困境,笔者认为应采取“学长制”以点带线式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优势在于,一是高年级学生的直接经验更具有生动性、直接性;二是高年级学生与新生的交流方式更加自然随意,便于新生接受,说服力强;三是高年级学生较长时间和新生生活在一起,学习环境一致,更有利于监督指导新生。

(4)新生入学采取撰写“学业规划书”的规划形式。撰写学业规划书的目的就是在引导学生完成对自我认识和规划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内心的变化和思想浮动,引导学生认识职业、了解专业,确立学习目标,肢解学习任务,分阶段完成求学任务,在完善自我的基础上形成健全心智和稳定的人格。

2.新生入学教育在内容上的创新

(1)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增加适应教育的内容。新生入学后经常出现学习上、生活上、人际关系的不适应,要增加适应教育的时限,为学生解决一些细小的问题和困惑,加强教育的执行力度,着重加强对“怎么学习”“怎么记笔记”等学习方法的引导。引导学生为自己设置合理的目标,也就是规划学业,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和了解大学。

(2)新生入学教育中增加生命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要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压力管理和情绪管理,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让他们明白在生命历程中并非只有幸福、快乐,还有艰辛、痛苦也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面对情感、两性等敏感问题,学会欣赏自我,尊重他人,追求人格的独立和成长,做到精神成人。

(3)新生入学教育中增加挫折教育的内容。关于增加挫折教育的内容,要在新生入校后认真组织好新生的心理测试和筛查工作,建立相关学生信息档案,对有各种倾向的学生提前预防。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包括生活、情感、人际在内的各种挫折和逆境,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风雨后的彩虹才更美丽。

(4)新生入学教育中增加感恩教育的内容。高校要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纳入感恩教育内容,要通过一系列的途径和措施强化感恩教育内容。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课堂设置感恩教育专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浓郁的学会感恩的氛围,在德育工作中增加感恩教育的目标设置,在二课堂活动中积极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的中孝老爱亲为主题的活动。

[参考文献]

[1]冯刚.坚持立德树人 注重统筹谋划 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14(03).

[2]杜玉波.深化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践行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15(02).

[3]张烁,刘川生.立德树人是根本[N].人民日报,2012-11-30.

篇7

一适应新环境是高校新生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对高校新生来说,大学的环境是一个陌生的小社会,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短期内完全置身于此,心理和行为上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一定的适应性问题。

在实践中,高校新生体的适应性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学习方面,高校学习的首要目标不再是升学,公共课、选修课、专业必修课、第二课堂等涉及的学习内容也大为丰富。在学习方式上,高校阶段的学习自主性更大,教师指导方式与中学阶段也大不相同。这需要新生们重新定位学习目标,了解学习内容,把握学习方式,在这些新任务面前,新生们短时期内在心理和行为上都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二是生活方面,远离家庭的高校新生,必须自主处理自身的日常生活问题,开始独立管理自己的课余时间,这是缺乏独立生活经验的高校学生所不容易处理的问题,因而带来一些心理和行为问题。三是环境认知问题。实践中不难发现,高校新生入学前对高校环境和生活有着丰富的想象,与入学后的实际往往并不一致,有的差距还较大,由此产生一些失落、抵触情绪,这些消极情绪对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四是人际方面。在高校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下,师生、同学之间的互动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更为频繁的同学互动使得文化、习惯、利益等的不一致在生活中的体现更为直接,这对于人际经验缺乏的高校新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现实挑战。

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所引起的后果是多方面的:对学习的不适应意味着高校新生不能很好的认识新的学习任务,确立新的学习目标,无法最大限度运用新环境下丰富的学习资源;生活方式的不适应带来的无助和矛盾,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无形中是一种极大的限制;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得不到缓解和疏导,势必导致高校新生内心产生失落与失败感,无法接受现实;紧张的人际心理和有障碍的人际关系则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不利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由此,尽快适应新环境成为高校新生在新的人生阶段必须首先要解决的紧迫任务,而充分运用各方面有利条件帮助新生适应新环境,则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

二入学教育是帮助高校新生适应新环境的基本途径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校新生入学适应的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面向新生开展针对性的入学教育,成为高校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入学教育是高校新生环境认知重建的重要途径。要适应一个新的环境,必须对新的环境有一个理性的把握,形成新的环境认知。新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环境认识,这些环境认知是建立在学生对中学校园环境、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认识基础上的。同时,还未进入高校的新生,也在头脑中对新环境有着一定的设想,这也建立来之前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这些已有的环境认识水平与实际肯定存在不同,甚至是很大的不同。入学后,新生会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观察、认识和体验新环境的特点,进而通过调节自身达到适应新环境效果,这是一个自觉或不自觉都会展开的过程,也是学生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但这种自适应方式过程和效果因人而异,部分新生由于各种原因进展缓慢,有的甚至产生环境适应偏差,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入学教育可以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把学生适应环境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纳入统筹范围,通过特定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帮助新生了解新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了解这些环境元素的渊源和特点,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差异,形成新的环境认知,从而为适应新环境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入学教育是引导新生重新认识自我的重要途径。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新生能够意识到环境变化了,甚至也能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和行为需要改变,他们能够根据实际的需要控制和完善自己,调节自己的行动,但要想清楚把握自己的状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新的环境下,新生对自己的才貌、学识、成绩、贡献以及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等等必须重估,即重新认识自我。如果自我认识不到位,对自己估计得过高,自尊心过强,或对自己估计得过低,产生自卑心理,都会对新环境下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入学教育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帮助新生正确认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特点,把重新定位自我放到一个更为重要的位置,从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等多方面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在新的环境下顺利完成角色的转换。

入学教育能够帮助新生重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蓝图。大学新生在入学前对大学生活和学习会存在一些不切实际的设想,认为大学就是一个自由放纵的地方,一些新生由于这些误解没能得到及时纠正,出现了懈怠思想和懒散行为,甚至迷失了方向,有意放纵自己,最终可能导致美好的大学时光荒废掉。更多的新生则入学后,面对新的环境产生了迷茫,短期内不知如何走下去。入学教育在帮助新生熟悉环境后,往往把帮助新生树立新的学习目标、确定职业和生活方向作为新的目标。通过座谈、报告、互动交流等各种形式对新生开展相应的思想教育和情景体验,使他们尽快确立一个新的学习、奋斗目标,克服迷失状态。

入学教育能适当缓解或消除新生在适应新环境过程产生的压力。在新的环境下,高校新生的压力源点多面广,往往会形成较多的思想和心理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和消除,势必影响新生在新环境下的学习和生活。如新生心目中的大学与现实中的大学发生冲突,产生心理落差;对相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不适应,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对新的学习方式不适应,从而产生困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群体比较,使自己原有优越感的丧失而产生沮丧心理,等等。总之,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如不及时得到调整,会产生诸如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在入学教育中,通过面向新生做报告、开展团体辅导、互动交流、个别谈心等多种教育方式,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相结合,在缓解新生适应性压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充分发挥入学教育在帮助高校新生适应新环境上的独特优势

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新生入学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新生入学教育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系统规划,计划性不强,形式主义和随意性的问题较为突出,影响了新生入学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要想充分发挥入学教育在帮助高校新生适应新环境上的独特优势,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入学教育工作。

1高度重视,科学组织

足够的重视是做好新生入学教育的基本前提。在思想观念上,必须把入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来看待。同时,新生入学教育是一项系统工作,要求调动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的力量协调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持,明确入学教育的管理和教育队伍,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确保入学教育工作队伍具备较高的素质水平。制定和完善新生入学教育评估体系,建立一系列激励、评估、监督制度,提高入学教育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在科学的组织下,入学教育还可以往课程化建设方向推进,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开展,做到规范化、标准化。

2系统推进,突出重点

新生入学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丰富,目标层次性强,要实现从心理疏导到价值观引导、从团体建设到创新意识培养、从纪律观念到专业思想、从学习方法培养到职业生涯规划的多方向、多层次目标。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整体上来把握,把新生入学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来对待,组建正式的新生入学教育组织机构,负责策划、组织和协调有关事宜,在深入把握新生入学教育内在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新生入学教育的总体规划,着眼长远发展和取得实效,确立教育目标体系,明确教育的责任主体,梳理好教育内容,确定主要的教育载体和形式,形成入学教育的实施方案,做到系统实施、重点突出、争取实效。

3贴近学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入学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围绕学生的实际问题,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在规划入学教育工作之前,就必须深入了解新生适应新环境时的思想、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变化规律,紧紧围绕学生思想、生活、心理上的实际需求开展。贴近学生的入学教育,在教育方法上必须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鼓励学生参与思考和体验。如团体辅导、互动交流等以学生参与为主的方式,可让学生从别人的知识和经验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产生情感和经验的认同,从而更易于接受相关的教育内容。

4丰富载体,与时俱进

新生入学教育离不具体的载体。在学校层面,发入学通知书时会附带书面教育教育材料,新生入学典礼、校史校风教育、安全教育、新生军训和国防教育等都是常见的入学教育内容。在教学院系层面,会对学生开展专业思想、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等方面的教育。在班级层面,指导新生适应新环境的教育内容会更丰富,也更灵活、更具体。如果组织系统,安排科学,措施得当,这些载体都能取得良好效果。新的载体还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依托网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的方法得到运用,很多常见的新生入学教育形式,如讲座、各种典礼或者仪式、互动交流和座谈、专项培训等,亦可通过新的技术平台发挥更大的效能。

参考文献

[1]吴岚,于磊.提高大学新生人学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24).

[2]张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0(9).

[3]吕兆生.浅议心理团体辅导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的作用[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9(5).

篇8

关键词 高校新生 入学教育 模型 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新生时期是大学生活学习中一个重要阶段,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大学四年的生活方式乃至未来人生目标的制定。新生入学教育作为大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第一项重要内容,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性部分,是实现学生打好基础、完成角色转变、适应学习生活的重要手段,对新生的成才和发展起着“导航”作用。通过入学教育,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树立新的学习和生活目标,不仅能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有助于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形成,而且对高校优良学风、校风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1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入学教育时间短期性

传统的入学教育一般集中在新生入学的前两周,时间短暂而内容繁杂,这种教育方法不符合教育规律。同时,在新生开学的这一阶段,学生的注意力大多集中于对新环境的兴奋与新奇,尚未能感受大学生活,对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难以取得共鸣与深入理解,学习效果不明显,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1.2入学教育师资临时性

当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讲人多是学校的思政教师及学生工作系统的一线人员,流动性大,人员结构单一,专业教师和专家级人员参与有限,水平参差不齐,难以保证讲课的质量和效果。

1.3入学教育形式单调性

新生入学教育多数以报告会、介绍会、讲座等形式展开,形式简单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兴趣,教育效果不理想。虽然部分高校意识到这些问题并改进,但容易忽视其有效性,使入学教育最后趋向于形式化。

1.4入学教育交流单向性

大多数高校入学教育仍然采用灌输式教育方式,将学生置于教育的被动方,师生间交流不对称,忽视学生的需求和感受,这些都不利于改进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更难以收到良好的授课效果。

1.5入学教育内容滞后性

传统的新生入学教育在内容上常年不变,局限于向学生介绍学校沿革、专业设置、规章制度等内容,缺乏与时俱进的的突破与创新,未能根据新形势及90后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导致教育实效性不强、吸引力不够,影响了整个入学教育的效果。

2构建新时期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型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建立新时期高校入学教育模型,完善体系、机制及流程。

2.1新时期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特点

(1)长期化:教学计划按照一学期甚至一学年设计,教育内容均匀分布,保证教育内容的长期浸润和熏陶。

(2)课程化:入学教育内容课程化有助于学生学习目标更清晰,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更强,有益于发挥好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学习的目标性、考核严肃性和学习主动性的管理力度;同时对于授课人员,课程化可以使他们制定更为详细的教学计划,增强教学的目标性、考核的规范性。

(3)专业化:入学教育的大部分内容有很强的专业性要求,如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指导教育等,聘请邀请在该领域有深入研究的专家教授进行授课,有体系、有层次地引导学生,避免传统入学教育凌乱的拼凑,将入学教育建设成具有专业体系和构架的课程。

(4)全员化:入学教育的授课人员不应只有专业领域的专家教授,还可以挖掘社会资源,加强校企互动,另外高年级优秀学生也可以成为新生导,参与教学。

(5)信息化: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大学生对网络媒体的应用成为其获取资讯的重要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生动、灵活、交互性强的入学教育形式,利用新媒体手段实现及时、多渠道的信息,对提高入学教育效果有重要意义。

2.2新时期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动态反馈调节机制:

加强和完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增强入学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需要建立动态反馈调节机制。根据反馈控制理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动态反馈调节机制应包括建立反馈通道、跟踪反馈信息和进行调节控制。

开学前成立入学教育委员会并初步制定入学教育教学计划。委员会成员由三部分组成:学校从事学生工作与专业教学的领导、入学教育授课人员、学生工作一线人员如辅导员等。委员会的人员构成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1)一线学生工作者参与,可以更好地保障反馈通道的建立,使入学教育更贴近学生实际情况。一线学生工作者及时在开学前通过网络等新媒体方式进行前置式入学教育及反馈信息收集;在入学后通过走访寝室、学生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和收集新生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在入学教育过程中及完成后等多个时间节点通过问卷及走访进行信息反馈收集。

(2)学校从事学生工作的领导参与,既可以保证学校领导对入学教育目标、形式等进行宏观层面的指导监督,实时了解入学教育进展,又可以跟踪反馈信息,对信息反馈并调节控制后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3)入学教育授课人员参与,一方面保证了授课人员对入学教育整体工作有较好的理解把握,提出改进意见,另一方面有助于授课人员及时、有效地掌握课程和学生状况,调整教学的进度、深度,变换教学方法与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2.3 新时期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型

专家模式重在打造专业化、系统化的入学教育课程,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版块开设贯穿一学期的课程,从专业角度为学生研究、分析、解读。朋辈模式是通过同龄人的经验和感受,感染和引导同龄人,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途径。朋辈模式通过着力宣传一批优秀的高年级学生事迹,影响和教育新生;同时,通过学生导生制度的建立,高年级优秀学生担任新生班导生,在入学教育体系中承担如学业引导、生活指导等工作,使入学教育更有针对性、共鸣感,朋辈模式也能够实现更加平等的互动和交流。班团模式通过组织班级团队活动,或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项目比赛,使新生尽快熟悉和建立友谊,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集体荣誉与积极向上氛围的引领下,尽快融入集体,处理好人际交往问题,提高团队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与个人能力。体验模式是脱离开传统的课堂教育,将消防安全教育等内容以实地演习等形式展开,为学生模拟情境并提供指导,相比传统模式更加符合90后学生渴望参与体验的实践性心理特点,使学生以更加直观、生动地体验完成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和吸收。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高等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需要高校和学生工作者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及时开展调研,了解掌握新形势下新生的思想动态和特点因材施教。以上模型仅是对新时期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流程的系统优化,具体到每一方面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切实发挥出入学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贵,杨路平.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有效途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2(11):33-34.

[2] 洪富忠.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世纪桥,2008(3):97-98.

[3] 徐明宇.浅析“90”后大学生入学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7):96-97.

[4] 刘钧艳.浅析高校新生入学教育问题[J].改革与开放,2010(9):150-15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