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中医基础经络学8篇

时间:2023-08-29 09:18:2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医基础经络学,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医基础经络学

篇1

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络是人体中联络脏腑与肢体,运行气血的通路,大者为经脉,经脉的分支为络脉,血行脉中,气行脉外。

经络是细胞群、体液、组织液之间交换能量通道,并且形成低电阻、神经信息和生物电信号的网络丛群。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1、经络是经脉和络脉 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腹针疗法 特色 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9-183-02

1996年,我院荣幸地请来了“腹针疗法”发明人薄智云教授,当时在我院教学治疗一个月,在这一个月期间,腹针疗法的神奇疗效深深地吸引了我。虽然当时腹针疗法的理论还未完全成熟,但医院临时设立的30张床位天天爆满。涉及的病症范围包括颈椎病,腰椎病,膝踝关节退行性病变,肩周炎,失眠,眩晕症,脑血管病后遗症,视网膜病变,早期白内障,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各种妇科疾病,肥胖症等。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小女孩,患视神经炎失明一个月,在北京同仁医院医治收效甚微,经薄教授施以腹针疗法,处方:天地针“中脘,关元”,腹四关“双侧滑肉门,双侧外陵”,治疗十天,视力完全恢复正常,其神奇疗效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之后,追随薄教授又到北京宣武区老人医院学习一个月。虽然回来后应医院安排在内科病房工作,但有专门来求医者或有针灸要求的病人给予针灸配合治疗,收治病人约400余人,治愈显效率达95%以上,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的神奇疗效始终深深地吸引着我。

20多年来,薄智云教授培养国内外腹针人才两千余人;腹针疗法从2002年起连续4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向全国推广;2001年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研究课题,2004年通过结题验收;出版有《腹针疗法》专著和教学光盘;成立了意大利,新加坡国际腹针学会;中国针灸学会腹针专业委员会也正式运转。

腹针疗法深深地植根于中医理论基础之中,而又具有独特的视角,从临床中来,总结升华出“先天经络理论”发现了具有经络规律的“神龟图”,彰显了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为中医药贡献了一朵奇葩。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易接受,疗效好的新疗法。

经过十几年的临床实践,对薄智云先生发明的腹针疗法特色有如下几点认识。

一、理论上创立了先天经络学说(理论)

经络学说形成于两千多年前,长期以来一直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薄智云教授在长达三十多年的临床观察中发现,以脐(神阙)为核心的腹部有许多特定穴分布在脐的周围,这些穴位的排布不但有序,并且浅表,虽然针刺时常常并无任何的针感,却与全身的应答关系非常明确,有时止痛的效果快到可以用秒的速度计算,而这些有序的穴位排布方式在已知的经络学说中从未提及,因此,他认为这是一个新的经络系统。薄先生认识到可以把经络的形成追溯到胚胎期,人体在母体是通过脐带从母体汲取气血逐渐成形,因此,脐(神阙)通向全身运行的通道在先天即以形成,这些通道便是经络系统,故经络系统是先于脏腑与肢体的全身最早的系统,这个系统便是神阙经络系统,薄先生将之定位“先天经络系统”。他逐渐在脐的周围发现了与全身应答关系非常明确,排布有序的穴区带逐步完善了神阙调控系统是全身最早的调控系统与经络系统母系统的理论,创立了先天经络学说。先天经络学说是经络理论实践的新发现,可以算得上腹针疗法理论上的一大特色。

二、临床上发明了“神龟图”

“神龟图”是薄先生在原有经络穴位和其新发现的穴位基础上通过反复临床实践,验证,集三十年经验之大成,重新构架排布,定义其功能主治而逐步发生得来,对于全身相应部位的疾病有十分明确的应答关系,一般性的疾病按照“神龟图”所指,均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神龟图”的问世,既是先天经络学说在临床实践中的体现,也是腹针疗法之所以不同于一般针灸方法的可持利器,更是处方标准化,操作规范化的基础,任何中医师,甚至包括西医师经过适当的培训都能够进行重复验证,某些对中医药不甚了解的人认为中医个案经验虽多但可重复性差,对中医的临床效果表示怀疑,腹针疗法的临床实践恰恰是对这些人观点的有力驳斥。

“神龟图”认为人体存在以脐(神阙)为核心的,全身影像似一个伏在腹壁上得神鬼,其头部伏于中脘穴上下左右;颈部从商曲穴(双)伸出;前肢由滑肉门(双)引出,在上风湿点(双)屈曲,止于上风湿外点(双);后肢由外陵穴(双)向外伸展,通过下风湿点(双),止于下风湿下点穴(双),尾部从气旁穴(双)向下延伸终于关元穴上下左右。(神龟图)并非仅仅指向以上这些点,而是在它们之间的连线上形成了穴位点状密集的穴区带,这就是腹针疗法之所以可以根据病情对相应部位进行即时调整的原因。上风湿点(双),上风湿外点(双),下风湿点(双),下风湿下点(双),气旁穴(双)为薄先生发现的新穴。(神龟图)不失为腹针疗法的又一大特色。

三、方法上体现了中医防治疾病精髓,脏腑经络局部同时并举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是中医的疾病认识观,中医讲究“治病必求于本”,在治疗疾病时不仅注意症状的改善,更注重脏腑状态的调整。腹部与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腹部不仅可以调阴,而且可以调阳,脏腑的募穴大多集中在腹部,因此,针刺腹部可以直接调整脏腑。腹针疗法提出,“调理脏腑入手,兼顾经脉局部”的原则,强调先调脏腑以产生气血,再调经络以输布气血,再调局部以使用气血,故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传统针灸治疗疾病主要以刺激四肢经络穴位为主,主要调整经络,尽管也能取得良好效果,但必须经过多次反复的治疗疗效才能稳定下来,考虑可能与“治病必求于本”和“标本兼顾”有关。腹针疗法真正体现了脏腑,经络,局部的有机联系,体现了中医防治疾病的整体观精髓,行脏腑经络局部同时并举之事,也应算其特色之一吧。

2010年,科室收进一位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刘某,男,58岁,患病已有十年,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伴有语笨,搀扶下可以行走,近一周,右侧肢体痉挛性疼痛,不能着地,不能伸展,夜间疼痛难忍,不能入睡。用药效果不佳请会诊。查体,右侧肢体肌力四级,触之发凉,屈曲90度不能伸直,强行伸展疼痛难忍,无肿胀,足背动脉波动良好,排除动静脉血栓,考虑患者病程日久,久病及里,损及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脏腑之气日衰,则经气鼓动无力。因此取穴: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以先天养后天(调脏腑),滑肉门(右侧),引经气,气旁穴(左侧),改善对侧下肢气血运行(调经络),是薄先生的经验穴,外陵(右侧),下风湿点(右侧),下风湿下点(右侧),以改善同侧下肢气血运行(调局部),内庭穴(右侧),以引经气达到末梢。第一天针刺十分钟后,右下肢末梢已有温热感,能慢慢伸直,疼痛缓解,起针后右下肢能着地,搀扶下能走几步,夜间仍有疼痛,但能忍受,三天后症状基本消失,又巩固治疗两天,共五天恢复同前,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四、使用上无痛,安全,有效为腹针疗法又一大特色,患者乐于接受

腹部在生理上有疼痛感弥散的特点,痛觉不敏感,所以针刺腹部,只要手法相对熟练,一般没有痛感,即无痛。传统针灸疗法,讲究得“气“,认为“气至病所”疗效会更佳,而得“气”主要是以患者产生酸,麻,胀,痛的感觉(得气感)为标志。腹针疗法既有传统针灸疗法的安全,有效,还很好的解决了“得气感”的问题,更容易为广大患者接受。总之,腹针疗法是一种无痛,安全,速效,长效的针灸新疗法。5.取穴上突出规范化操作特点

腹针疗法为取穴规定了规范化的操作规程。首先,规定了比例寸,无论高矮胖瘦均按比例寸取穴,这样就从客观上杜绝了医者的手取穴造成的误差。上腹部从中庭到神阙为8寸,下腹部从神阙至耻骨联合上缘为5寸,腹部两侧从神阙至腹部外侧缘为6村。其次,这些尺寸应作水平线。第三,找准任脉(腹白线)也是关键环节,因为腹部的自然正中线并非总是与腹白线相吻合,薄先生将任脉定于腹白线的下边,是其几十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取穴的规范化操作除了便于学者易学之外,更有力地保证了疗效的稳定。

那么学习运用好腹针疗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我认为:

1.要有较为深厚的中医药知识和功底

薄先生从理论上创立了先天经络学说,临床上发明了“神龟图”,方法上脏腑经络局部同时并举,取穴上突出规范化操作特点,直至构建了一种无痛,安全,有效地针灸新疗法,哪一样都离不开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应该说是中医药理论框架下的新发现,所有中医药核心理论都是腹针疗法的基石。要想学习,运用好腹针疗法,在学习其理论,方法的同时,必须加强对中医药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即便是取得了一时的疗效,也不能使疾病获得痊愈。

2.取穴要按照规范化了的操作规程来做

在正确诊断,辩证,处方的基础上,取穴很重要,根据我的体会,取穴必须按照规范化了的操作规程来做,只有取穴准确,才能保证疗效,真是差之毫厘,区之千里。初学时用尺子来衡量,对每一位患者都认认真真,兢兢业业,也是取得较好疗效的原因之一。

3.调针时一定要调到位

薄先生将腹壁分为天,地,人三部,天,地,人中又各分为天,地,人三部,共九部,调针到位的原则是:调理脏腑一定要调在地部,调理经络一定要调在人部,调理局部一定要调在天部。这其中有经验的因素在内,但以此为原则在临床中往往能取得好的疗效。调针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疗效的显现程度。

综合以上,我认为,首先,应当大力推广腹针疗法。腹针疗法除了有与其他针灸疗法一样的优点---安全,有效,基本无副作用,绿色环保外,还具有无痛,速效,长效的特点,古人说:“一针二灸三服药”。在农村,对于尚处于看病难,缺医少药状况的我国十亿农民来说,包括腹针疗法在内的针灸应当成为防治疾病的首先选择和经常选择,如果乡村医生能够很好地学习,运用这些医疗技术,基本能满足一般防治疾病的需求,有利于促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解决。在城市,由于生活环境,方式的改变,疾病谱的变化,腹针及其他针灸疗法同样大有作为。应当大力推广。

其次,应当加大对腹针疗法的科学研究力度。为什么针刺腹部可以治疗腹部之外的疾病?为什么针刺腹部治疗疾病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腹针疗法无疑证明了经络的存在,它们是如何联系的?其物质基础是什么?脏腑经络局部为什么会或能在同一时间有机结合?等等----依据确切疗效的客观存在的事实,有的可以用中医药理论来阐明,有的尚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将对开拓针灸与中医的视野发展空间起到积极的作用,其中蕴含着的生命科学命题,值得研究探索。

篇4

在近半个世纪中,有关“经络实质”的研究吸引了无数中外有关学者,研究的资料十分丰富,众说纷纭,从各种角度、各种层次,运用多种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来研究和探讨,取得了瞩目的成果。而在这些众多的假说当中,以有关经络与现代医学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相关的假说获得了大多数学者的共识,为阐述经络现象和经络实质奠定了基础。笔者就古典经络功能系统与现代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的融通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1 古典经络的本质

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医疗实践过程中,通过施用砭刺、导引、推拿、气功等方法,进行保健和治疗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他们结合患者的感传现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依据当时的解剖生理知识,加之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影响,逐步上升为理论而产生了经络学说[1] 。由于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数千年,加之受中国古代哲学思辩的影响及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等因素的制约,经络学说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我们不能就此否认经络学说,否认经络的存在,因为经络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利用经络学说来诊断、治疗、推测疾病的预后等都是行之有效的。

从《黄帝内经》对经络形态的描绘中,笔者认为,古人将血管视为经络的解剖结构。如《灵枢·九针十二原》对经络描述:“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灵枢·经水》中则有“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的记载。如指动脉《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又:“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灵枢·动腧》亦云:“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太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这是在人体几处比较易于触知的大动脉,其所谓“气口”、“手太阴”则系中医诊脉之处,为桡动脉分布,足少阴则相当于内踝后动脉,足阳明是相当于足背动脉,足太阴相当外踝上动脉。

又如指静脉,《灵枢·经脉》:“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凡诊络脉,脉色青”,“诸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刺诸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可见,这里古人描绘的经脉指的是静脉,静脉与动脉不同,因它的分布较浅表,肉眼也可在体表看到纵横交叉的“青筋”,所以在针刺方法上有一种刺静脉出血法,即刺络或称“络刺”。《灵枢·官针》:“四曰络刺,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灵枢·寿夭刚柔》:“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灵枢·杂病》:“……腰脊强,取足太阳月匡中血络。”[2]

现代研究也表明,血管与经络功能密不可分,但经络又不同于单纯的血管。从经络学说的形成及古人对经络解剖结构的描绘,得出经络学说应是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观察,以阴阳五行理论为指导,加以抽象概括而成。经络系统是基于具体的血管存在,又超越了血管的固定形态,经整体化联系推理演变及功能作用的综合而抽象出来的一个人体功能系统。

2 经络功能系统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联系

经络功能系统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同样是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无处不至,把人体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样是具有传导信息,运行气血体液,沟通脏腑作用;亦同样是调节机体阴阳动态的稳定平衡,达到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提高免疫防御功能和防治疾病的目的。

2.1 二者均对人体信息起整体调控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直接参与机体新陈代谢,包括内脏系统(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和心血管系统;另一类为调节系统,一方面将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相互协调起来,另一方面又使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变化相适应。随着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的进展,对人体调节系统的认识不断发展,提出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3] 。其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机体各个系统虽各有独特的生理功能,但是皆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支配,如人体免疫系统,既有不同的免疫器官、细胞及激素分子的相互作用,在整体水平上又会受到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双向信息传递机制,一方面免疫系统通过释放免疫活性分子或激素样物质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另一方面中枢神经系统又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活动进行调控,从而组成一个复杂的调节网络环路,这个网络中不但存在结构上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功能上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协调。这与中医学模式的基本精神———“整体观念”相通。

经络理论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以整体观为主导,并具体体现在针灸作用的整体性中,而这一作用是以经络系统的整体性,即经络与人体内部、自然界的整体性为基础的。经络通过体内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的通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个部分,把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脏腑组织器官联络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和人类社会的组成部分,其生理活动必然受着天时地理变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人体对其变化也能够相应的发生反应,经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故经络与外界环境亦具有整体性。因此,经络系统凭借其上下内外,四通八达的信息传导网,将人体生命每一瞬间人体内外环境的千万个变化的信息传递至相应的脏腑组织、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反映或调节其功能状态。针灸的治疗作用就是通过人体的经络系统,以外治内的作用途径,经过适当刺激体表穴位,激发经络感应传导,疏通经络,通过机体扶正祛邪、纠正脏腑气血盛衰虚实,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各个功能系统的活动起双向调节作用,表现在对亢进的功能起抑制作用,对低下的功能起兴奋作用,以再建“阴平阳秘”,即现代医学所说的自稳态,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2.2 经络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紧密联系 目前在解释“经络”的众多假说中,认为“经络”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神经论”为数不少,如张锡钧[4] “经络—皮层—内脏相关”说,孟昭威等[5] 的“第三平衡论”,薛崇成[6] 的“中枢兴奋扩散”说,谢益宽[7] 的“运动神经元柱”说,朱兵[8] “骨骼肌链”说,张维波[9] “轴索反射接力联动”说,汪桐[10] 的“二重反射”说等。这些假说或从循经感传现象或从解剖结构方面提出了针感和针刺效应的实现,依赖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的完整。通过一系列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了经络感传与中枢神经有密切的联系,在体表发生的感传并非就是体表存在一条感传线,而是一种在中枢神经系统里发生的过程;经络与周围神经亦有密切的联系,现代解剖学的直观结果发现,全身大多数穴位或其附近均有神经干或较大神经分支通过。显微镜观察也证实,穴位处从表皮到肌肉各层组织中具有丰富多样的神经末梢、神经丛和神经束。经络的循行分布大部分也与周围神经分布一致。经络感传中有时伴有循经出汗、循经汗毛竖立、循经皮丘带等也表明了经络与自主神经有关。

经络与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联系主要表现在针刺影响内分泌激素、免疫活性物质的释放,神经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则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如针刺能够激活下丘脑— 垂体—肾上腺轴系统,促使垂体释放β-内啡肽入血,而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针刺对脑垂体—性腺轴系统亦有影响,针刺可治不孕症及继发性闭经,这些变化可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主导下,针刺后通过促使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与促黄体生成素的作用所致。针刺对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系统的影响,表现在针刺能使肾上腺髓质中的分泌肾上腺素细胞数目增多,胞体增大,胞质反应加深等,其效应可能是通过整个神经反射弧而产生的。近年来众多的研究还证实针刺导致的镇痛效应是由于激活内源性镇痛系统,从而释放出大量的中枢递质,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内源性阿片物质如脑啡肽、内啡肽等而实现的。这些物质除实现镇痛作用外,还作用于机体的免疫系统,促进或调整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现代经络研究的重点不应放在按照古典经络的循行路线去寻找其物质基础上,因为古人只是将经络现象、经络功能的解剖本质看作是大小不同的血管而已,而应放在发掘经络这个客观存在的功能系统与现代医学的联系,解释经络现象,利用经络功能,从而进一步发展经络理论。

现代医学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与中医古典经络功能系统虽为2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但二者均对人体内外环境的信息起整体调控作用。现代大量研究也证明了经络现象、经络功能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物质基础具有紧密联系。因此,我们认为可以从古典经络功能系统与现代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的融通之处着手进行系统研究,采用多领域、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手段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经络理论。 【参考文献】

[1] 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84

[2] 范郁山,姚春,曾绍球.经络与血管关系纵横谈[J].中医药学刊,2004,22(8):1541-1542

[3] 杨天祝.临床应用神经解剖[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1

[4] 张锡钧.经络—皮层—内脏相关假说的进一步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5):20-23

[5] 孟昭威,祝总骧,胡翔龙.五年来我国经络现象研究的新进展[J].针刺研究,1984,(3):207-211

[6] 薛崇成.大脑皮层体感觉运动区病损时自发的经络感传现象[J].天津医药,1978,(11):508-511

[7] 谢益宽,李惠清,肖文华.经络和循经感传的神经生物学性质研究[J].中国科学:B辑,1995,25(7):721-731

[8] 朱兵,贲卉,徐卫东,等.神经—骨骼肌的继发性兴奋———“循经感传”机制研究(1)[J].中国针灸,2001,21(4):217-220

[9] 张维波.现代经络研究中的三个主要思路—兼论循经感传现象的机理[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6):46-48

篇5

二千多年来,中医经络学说服务于华夏子民,为广大群众的健康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空劲气功外气疗法是祖国医学的实践创造,并形成了完备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其疗法理论与中医学一脉相承。

空劲气功外气疗法是对中医理论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所以,空劲气功外气疗法是祖国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治病的方法手段之一。中医是在其基本理论指导下,以中药等来实现防病治病的目的,而空劲气功外气疗法则是在同样理论指导下,应用外气以独特的治疗方法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在外气疗法中,外气的必经之路是经络,如经络不通则调补无门,也无法送达应到的脏腑,脏腑之间也无法相互支援调制。所以可以说,外气治病时疏通经络就成了外气疗法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外气治疗时,新病、急病者经络一般原来就是通的,往往可以直接进行调补。久病者每多是由于经络不通而久治无效的。经络不通则气滞,气滞日久气血凝聚可导致经络阻塞,还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症瘕、积聚。所以,对久病者每应先疏通其经络,再行调补,病势将随着经络的日益疏通而有所好转,否则将会久治不愈。对重危病人则应测其经络是否疏通以知预后。

空劲气功外气疗法中要运用各种辨证方法,经络是脏腑的延伸,循经部位的病变性能与脏腑有密切关系,如脏腑有病反映在经络上为压痛点,所以还要用脏腑辨证加以补充。不论用哪种辨证方法着手,都要辨证到脏腑,落实到经络才便于外气施治。

外气是通过施治部位去影响机体发挥作用的,因此选择适当的施治部位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般来说,患部确定就可以对患部施治,或辨证明确就可辨证施治。但疾病有全身性疾病与局部疾病之分,还可能并发有多种疾病的;不论按经络辨证或是气血辨证还得找个着手点,这就牵涉到选择施治部位的问题。

由于外气有辐射性,覆盖面较大,结合中医治疗的整体观念特点,施治部位的选择以宁粗勿细,宁少勿多为原则,粗则选择方便,多则有些穴位可能相互起抵消作用。

由于外气有穿透性,其深度与功力成正比,因此有时可直接对脏腑、器官或组织位置发气,如五官有病,或肝脾有病,可直接对着五官或肝脾发气。

但外气的穿透力毕竟有限,且会被表层吸收一部分,所以在对深部脏腑发气时经常用双手对发,即一手对着脏腑前面一手对着脏腑后面。

由于四海和气街(脑为髓海,头气之街、膻中为气海,胸气之街、胃为水谷海、冲脉为血海,腹气之街、)是气、血、髓汇聚之处,有统帅本身气、血、髓的作用,实质上主治肺、脾、胃、肾等脏腑的疾患,所以可以对着这些部位发气施治。发气时由于这些部位面积较大,所以手要远开一些。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经络是外气进入机体的主要通道,经脉是经络的纵行主要通道。因此,凡经络病变,都可在有关经脉上施治;凡经脏腑辨证确定的某脏腑病变,也可从与该脏腑联络的经脉施治;凡经经络辨证确定的某经脉病变,也可从该经脉施治。

但是在对经脉的施治中,往往要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下手点,这就是穴位。所以从经脉施治,还要归结到从穴位施治。

从经筋治劳损、关节痛、屈伸不利,主要是“以痛为输”,即那里疼痛,那里有压痛,那里不利索,即从那里施功。尽管经筋与经脉无直接联系,但它受经脉气血所营养,受经脉的调节。所以在施治时除了局部选穴外,还可按经络循行路线适当选取一些远到穴位作为配穴;而这些穴位的选取,根据神经走向的特点,应选的高于局部选穴。

全身有几个穴位由于其与气及经络有直接关系而有整体调整作用,因此治病范围极广,在外气疗法中也用的最多。这些穴位的穴意可以概括如下:

百会:举升阳气。

大椎:疏通脉络。

命门:补益肾气。

关元:补益元气。

膻中:补益宗气。

足三里:补益正气和中气。

合谷:理气行气。

可见它们囊括了各种气的补益作用,调整气机作用及疏通气道――脉络的作用。因此,在外气疗法中对一般疾病只取其中一两个穴就可以治疗诸虚百损;对初诊者一般先发气百会和大椎以疏通经络、举升阳气(即胃气),然后再作进一步的细微调气。

因为“气至病所”,实际上不论对人体那部分发气,该气都会参与内气活动,自动趋向病所,“气至而有效”起到治疗作用,所谓上病可以下治,下病可以上治,左病可以右治,右病可以左治,不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是发气部位距离病灶有远近,“气速效速,气迟效迟”,疗效相对来说有几分钟时间上的差别。按说经络感传速度为0.1米/秒,则1.70米的人,从头上接气到脚上只需十几秒钟,但气走到关节处及肢体弯曲处都要降慢速度。因此,实际要几分钟才能从头到脚。问题不在于此,在于一路上气会被多个组织所吸收,特别是被有些隐藏的未发现的病灶先吸收,这样就影响了疗效。所以,除了应用全身要穴外,还要根据病情选用其它穴位。

空劲气功外气疗法在治疗疾病时应用的治疗方法,既复杂又简单,复杂的地方是各人各病不一样,就是一种病症治疗方法也不一定是一样方法,在临床上按中医辨证施治要求来用于外气施治,属于功能性病变的可以采用启动方法,起到调理功能和恢复功能,不属功能性病变的一般来讲不启动为好,有如脏腑一类疾病启动的话,从治疗效果上来讲反而会差一些。因为,脏腑功能性病变是需要调理和外气发放使其体内气机内动其效果要比外动来的好,肢体功能受阻和肌张力减退,就要用调理成内动带动外动的方法效果才会理想。达到功能逐步恢复正常。总之一句话:辨证施治。

中医与空劲气功在基本理论上有许多共同和通用之处,两者融为一体,在具体的实践与应用中广泛应用经络理论作为治疗和辨证的依据。中医与空劲气功在学科发展上相辅相成,在临床诊疗方面相互补充、自成体系。

篇6

【关键词】 络病学;《内经》;经络

络病学说在中医研究领域里是一门较为新兴的内容。从古至今很多文献记载也从基础理论、诊断、治疗等各方面说明古人也在逐步认识络病。近20 年来,诸多学者在络脉传统文献的整理研究方面作了较多工作,对络脉及络病的科学内涵有了较深入的认识,提炼出一系列关于络脉及络病的科学内涵并进行了现代表述。而更深一层的意义就是:这些研究促进了中医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也更好地指导了临床,从而推动整个中医事业的进步。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医古籍文献的整理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于络病学文献的研究,笔者从两方面作了归纳:一是针对性比较强的古典医籍和古代名医的研究,二是现代学者对古文献的研究利用。

1 古典医籍和古代名医的研究

古典医籍和古代名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及叶天士和他的医案上,而其他古籍和医家涉及络病的研究比较零散。

《内经》首次系统创立经络学说,明确提出“经络”概念,确定了经络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循行路线,阐述了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提出了络脉的概念,记载了络脉的循行和分布规律,论述了络脉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提出诊络方法与络病治法,为络病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内经》中的络病和今天的络病含义还不完全一致。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临床奠基之作,也奠定了络病证治基础。仲景对于络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和虫类通络药物的应用对后世的影响意义深远。叶天士深得其中奥妙,说:“结聚血分成形,仲景有缓攻通络方法可宗”“鳖甲煎丸方中大意取用虫药有四,意谓飞者升,走者降,灵动迅速,追拔沉混气血之邪”,“考仲景于劳伤血痹诸法,其通络方法,每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著,气可宣通,与攻积除坚,徒入脏腑者有间”[1],可见络病治疗和一般活血化瘀、攻积除坚不同,从而突出强调了络病辨证及通络治疗的独特临床价值。仲景旋覆花汤被后世尊为治络病祖方。

清代名医叶天士是一位温病大家,他的《临证指南医案》充分体现了他的学术思想。叶氏创建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形成继《伤寒论》之后外感温热病的重大学术发展。而关于内伤杂病治疗他则继承《内经》络病之说、仲景络病证治的用药经验,提出了“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之理论。叶天士“医者不知治络之法,则愈究愈穷矣”,“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思想和多角度的治疗方式更彰显了络病的丰富内涵。其辛味通络、虫类通络、络虚通补等治法用药,使仲景治络之法更为系统。叶氏的络病治疗常用于中风、痹证、症积等内伤疑难杂病,其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论治显然也吸取了络病学说的学术思想,从而使络病学说既指导内伤疑难杂病又指导了外感重症的辨证和治疗,使络病学说的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与进展。

也有学者认为:叶天士创络病之说,不仅在内伤杂病方面,也在于对温病理论中温热之邪初在气分渐入血络之说及温邪入络治疗的创新[2]。

吴氏认为:络病学说形成发展有三个里程碑:一是《黄帝内经》;二是《伤寒杂病论》;三是叶天士及其医案医话,这也标志着络病学说已成为中医学重要的病机学说[34]。

叶天士之后,清吴鞠通尊叶氏为师,在络病治疗方面继承其思想并发扬奇经理论,善用旋覆花汤横通肝络,善用辛散之品。清代著名治瘀大家王清任的许多治瘀名方都受到络病学说的影响。王清任善用引经药,引药入病络;注重气血辨证,开创补气通络之法。

提及络病学说的发展,不能离开经络学说和络脉。从大量针灸学著作中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关于络病的记载:如《针灸大成》中继承《素问·缪刺论》,完善缪刺治络病,并明确提出井穴主治络病之说。

在这里我们还要提到宋代的许叔微。许叔微(1079-1154),字知可,家道贫寒,笃志经史,曾举进士,官集贤殿学士。许氏归隐后潜心岐黄,钻研方书,精益求精,活人不可胜计。一生著作颇丰,尤以《伤寒论著三种》及《普济本事方》称誉医林。其对伤寒和杂病的证治阐发则是其主要的学术思想。有学者认为络病的提出虽见于清代叶天士,溯其本源,实则许叔微开其先河[5]。许叔微创交加散“治妇人荣卫不通,经脉不调,腹中撮痛,气多血少,结聚为瘕”及“寻常腹痛”,药用生地黄和生姜。而《临证指南医案·产后》云:“冲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故奇脉之结实者,古人必用苦辛和芳香,以通络脉;其虚者必辛甘温补,佐以流行脉络,务在气血调和,病必痊愈,今产后体虚兼瘀而痛,法当益体攻病,日期已多,缓治为宜,生地、生姜、牡丹皮、琥珀末”。此方正是交加散加了牡丹皮、琥珀末而成。叶氏说:“此苦辛偶方,加入丹皮以通外,琥珀以通内,所以取效”。可见,叶天士的治络病思想亦受许叔微治杂病使用温润补精、虫蚁峻药之法的启示。

2 现代学者对古文献的研究利用

笔者对期刊杂志中关于络病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关于络病的文献引用涉及数十种古籍,最多的还是出自《内经》,其次是清代名医叶天士的医案医话;另外,《金匮要略》的内容也较多。从时间上来讲,叶天士以前除《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之外还有一些论述涉及络病,散在于各朝代的多位医家及其著作中,仍可看出那时古人已对络病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中很多与经络学说及针灸治疗关系密切,而且对于内伤杂病中络病的认识确实不够系统。到清代叶天士的医案医话中则大多相关内容在于对内伤杂病的认识上,同时也推动了温病辨证论治的发展。叶氏对络病的认识确实更深入,更系统。叶天士以后,有很多医家重视对络病的认识,看到其在临证中的重要性,而对其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的发挥。近代及现代著名医家中,张锡纯、丁甘仁、秦伯未、赵锡武、关幼波等人,也为络脉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展望

基础理论的研究是中医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各方面研究的基础,可以在方向上指导中医研究的发展。络病的研究今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而它的文献研究作为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还不够广泛和细致,今后还需进一步深入完善。络病思想源远流长,要全面地总结其内容及发展沿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只有把基础工作做得细致全面才能更充分的提取古医籍文献中的精粹,更有益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完善以及后学者的吸收利用。

参考文献

[1]叶 桂.临证指南医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2]李孝刚.叶天士络病新议[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7):7273.

[3]吴以岭.络病学说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里程碑(一)[J].疑难病杂志,2004,4(3):8991.

篇7

要达到此理想,就必须研制符合规范的检测设备,并具有容易学习与价廉物美的普及化特性。经过此设备的检测与分析,了解个人的体质状态,以及个人身体实际的问题与需求;并针对问题量身定做属于个人的健康方案,再进行长期的验证、观察与适当修正,帮助消费者成为自己健康的主人,随时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得以选择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设计符合个人实际需要的最佳调理方案。藉此实现中医现代化、数据化的理想,改善医病关系,使诊断过程透明化、标准化,促使中医成为自然医学中最值得信赖和实用的医学。

自然医学源远流长

自然医学大多拥有悠久的历史,为世界各国文明运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以最原始、最自然的方式所发展的本土医学;使用自然的物质及自然的调养方式疏导、改善疾病,并增强身体抵抗力。自然医学在世界各地已流传数千年,对人类健康有一定的价值及贡献,但因为一直都没有一套系统化的架构以及量化的标准,以致让这些累积千年智慧的人类瑰宝无法普及化与生活化,这是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最值得开发的珍贵资源。

一、主流医学的缺角

西方医学是目前的主流医学,其在营养学、传染病、抗生素、外科手术、急救、公共卫生及基因工程等领域的贡献值得肯定;但发展至今,人们逐渐发现仍有许多难以解释的现象与无法治疗的疾病,这是因为西方医学的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方法都有其局限性。

西方医学是以人体物质分析的观点为出发点,即所谓的解剖学。解剖学将人体的物质系统逐层分解,认识各种物质系统的结构和规律。物质系统分析方法在近代的西方医学发展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建立了不小的功绩。但是,这种传统的分析方法无法认识到物质系统中客观存在的信息系统。西方医学忽视了人体信息系统及衍生的疾病,这就是局限性。所以建构人体信息系统生理学和医学,是近代西医现代化的主要途径和方向。

二、经络学说弥补主流医学缺角

自然医学的领域相当广泛,但是仍有许多理论尚未能运用现有的科技与知识来解释,而中医体系中的经络学可说是目前最完备、最具系统性的一套理论。近代已经有许多学者专家致力于研究经络与穴道的存在,以生物电磁学、共振模型、电性传导、流体力学等方式证明经络虽然无法以解剖学的方式发现,但却实质存在。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已正式认可针灸穴道能治疗疾病,并制定了361个针灸穴位的国际标准。

西医与经络学的结合其实可以是一套完整度相当高的医学。经络,是人体中联络脏腑与肢体、运行气血的通路,大者为经脉,经脉的分支为络脉。经络学是一门相当特别的学问,但也有其局限性。由于古典中医对于人体信息系统及其衍生的疾病,只做了黑箱式的外部描述,知道怎么做会有什么样的效果,但却无法解释其机转的原因,对其内部的真实内容并不清楚。以归纳、传承的方式流传至今,却尚未拥有一套标准的检验方式,这正是古典中医需要透明化的部分。

三、西方医学与经络学的结合

人体的奥秘自从基因解码之后就算解开了吗?若是就硬件结构的角度而言或许是,但是以软件结构的角度而言却未必如此。人体同时拥有相当完整而精密的硬件结构系统与软件结构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硬件与软件必须互相搭配运作,若是搭配上产生问题就会造成人体系统的运作障碍。计算机是现代社会中众人所熟悉的科技产物,我们以计算机的整体运作来解释西医、中医经络之间交互作用的机制,或许可让一般人更容易了解与接受。

近代西方医学以解剖学为基础,属于实质存在的“硬件”。人体的硬件包含所有实质的器官与脏腑、体外的肢体与体内的脏腑、以及各种营养素等。如同计算机中的硬件设备。我们若将计算机硬件细分到最后还是实质的物质,但只有物质是无法使计算机正常运作,必须搭配适当的软件。但是只有软件、没有硬件也是无法运作,因此软件必须搭载在硬件之上。硬件是个载体,软件是实质上的应用;计算机有问题,可能是硬件的问题,也可能是软件的问题,光是把硬件问题解决了也不一定能让计算机正常运作(如软件中毒或档案遗失等)。拥有完善的软硬件机能才能让计算机正常运作,硬件与软件同样重要,哪里故障了都不行。

人体的经络功能以沟通为主,属于软件中的“驱动程序”部分。驱动程序包含有关硬件设备的信息,扮演计算机与设备之间连接与沟通的角色。把硬件的功能告诉计算机系统,也将系统的指令传达给硬件,让硬件可以依照指示开始工作;因此没有驱动程序,计算机中的硬件就无法工作,而驱动程序错误或搭配不佳时也无法发挥其部分或全部功能,甚至超频与超时的异常运作也将导致硬件损害。人体的器官就如同硬件设备一般,需要驱动程序扮演器官与人体之间的沟通角色,如肝脏与眼睛的驱动程序为肝经,有了肝经的正常运作,才能正确发挥肝脏等相关器官的最佳功效。

四、经络诊断与脉诊的差异

一般人对中医的诊断方式,大多数人直觉上会想到脉诊,但其实脉诊只是中医诊断中,“望、闻、问、切”四诊里面“切诊”的一个部分,属于四诊中最后的诊断辅助参考。而脉诊的学习困难度相当高,只有长期的师承指导与累积相当庞大的触诊经验才能独当一面,况且其主观性高,无法让患者亲眼看到诊断的结果与数据,也无法与患者双向沟通取得治疗方式的共识,因此难以取信于患者。经络本身为四诊的根本,经络诊断结合了“望、闻、问、切”四诊的大部分内容,且可以透过标准化的精密仪器,运用先进的信息科技计算,将分析数据与图表呈现给患者,藉以改善医病关系,建立病患的信心。经络诊断仪器因为容易操作,可大幅降低操作者学习的过程,让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健康的主人,可掌握自己的健康与保养状况。

诊断方法与设备

一、 诊断方式的改变

一般情况下,计算机效能降低的原因大多是软件的因素,此时维修工程师就可以利用系统诊断工具来做分析与维护,避免问题继续恶化。而一旦硬件发生故障无法正常运作时,维修工程师只有使用电器测量设备等各式各样的装置来判断问题点是在硬件、软件还是交互影响,才能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及决定修复的方式。

许多西方医学无法察觉的不适症状,其实很多都是软件方面的问题,因为西方医学的局限性所以无法正确诊断出病因,这种软件的问题若一再拖延得不到解决,一旦严重到伤害硬件的情况,系统无法正常运作时,西方医学就能诊断出来了。

二、治疗方式的改变

以往西方医学对于疾病的做法多针对单一疾病采取压抑或对抗的方式,虽然对疾病的治疗效果相当快速,但也多少造成一些后遗症。虽然大部分的后遗症是正常人体可以自我修复或代谢的,但对于某些抵抗力较差的人还是有所伤害。因此现代化的综合医学应先从软件着手,以辅助人体的角色让人体与医学并肩对抗疾病,若是疾病过于凶猛,人体与医学的结合不足以抵抗疾病时,再使用对抗医学将疾病加以强制控制。

三、系统诊断设备

大多数的计算机中都安装了系统监控程序,可以定期侦测硬件与软件的状况并修复。因此如何监控系统的软件与硬件,将是系统维护的关键。除了自己感受到系统有问题之外,还需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该如何解决。

由于硬件不论体积多小都是实质的物质,解析较容易,可以用各种方式查询得到问题所在。目前硬件方面已经有相当完善的检测设备,可以测试硬件的运作机能、温度与电力供应等是否正常,并有维修工程师与专家负责维修。

而软件部分由于不是实质的物质,因此译码的难度较高,目前拥有的检测设备相当有限,且因为缺乏系统性的标准,其所侦测的部分是人类无法看得到的内部作业,常常令人怀疑其检测的结果。因此,此监控系统必须有一定的标准与检验,否则无法正确的监控,就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甚至提供错误的信息而搭配错误的治疗方式,将导致系统的瘫痪。

西医拥有精密的生化检测设备,以及一套系统化的标准,使得分析与判断具有一定的公信力,患者也能够经由具体的数据、报表、图表、影像等结果了解自身的病情,可以与医师进行沟通,并信任医师所决定的治疗方式。但是生化检测设备往往局限在只能发现已经发生的疾病,属于疾病的确认工具,无法达到前瞻性的预防效果。中医的物理检测方式正好可以弥补生化检测的局限性,在尚未成为疾病之前就能得知身体各系统病变的状况,及早进行预防。但相对就缺乏一套标准的数据分析系统,这也是古典中医现代化的过程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系统修护措施

经过诊断分析之后,将影响效能或有问题的软件修复或删除,计算机系统就可以恢复比较正常的运作,硬件的负担也将减轻;但是人体比计算机强大的地方在于人体有自我修复的功能,在不同的时辰会有相对应经络的修复程序,只要在适当的时间给予适当的休养、营养补给、适当活动等改善措施,大部分损毁的机能皆可逐渐修复。休息恢复的时间较多,故障的机会也就小得多。计算机软件虽然还没那么聪明可以自我修复,但也已经有类似的功能产生了,如定期安排的硬件扫描与病毒扫描程序,修复与清理特定的软件与硬件。

经络养身的具体流程

一、了解自己的体质

西方医学普遍将病名作为诊疗的依据,但中国医学着重区分个人体质的异同,针对不同的体质进行调养。对于疾病的治疗,西方医学掌握主要的资源(约占有百分之十五的市场),但西方医学对于亚健康以及亚疾病族群的预防保健市场却相对薄弱(共约占有百分之七十的市场),而此却是经络养身最擅长的领域。

二、了解自己身体实际的问题与需求

以个人的实际状况与需求为依据,而非局限于大众化的保健方式。进一步可以在尚未形成疾病前就察觉到健康的变化,并且在体外就可以测试物质对人体的影响。

三、针对问题选择适当的健康方案

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需要迁就广告的宣传与亲友的推荐而选择错误的健康方案,只有仔细地为个人量身定做正确的健康方案(包含产品与服务),才能够帮助使用者拥有正确、有效又经济的健康人生。

篇8

生物电疗法,以中医经络学为原理,生理学为基础,把古老的中医学同现代西医反射学、生物电学技术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

将专用“生物电疗仪”输出的电能经过人体调控后,根据人体经络的走向与病症所处部位,采用适当电量运用各种手法,用电能刺激经络,使电能迅速传导,瞬间打通人体受损、萎缩的经络,使人体气血畅通,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生物电疗法是近期产生的,远期疗效和和科学的测定,还有待进一步解决。

(来源:文章屋网 )

推荐期刊
  • 中医
    刊号:11-2166/R
    级别:北大期刊
  • 陕西中医
    刊号:61-1105/R
    级别:统计源期刊
  • 中医正骨
    刊号:41-1162/R
    级别:统计源期刊
  • 中医研究
    刊号:41-1124/R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