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9 09:18:1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晋陕蒙“黑三角”;区域合作;可持续发展;一体化
晋陕蒙“黑三角”区域指的是晋,陕,蒙三省交界地区,这几个地区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有大致相同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政治背景、文化传统和发展前景。
由于多年过度开发,导致晋陕蒙“黑三角”区域植物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产业结构失衡。如何以能源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为纽带,充分发挥资源富集区的区位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区域经济总体效益。
一、晋陕蒙“黑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资源数量丰富、煤质优良
“黑三角”区域的资源不仅数量丰富且质量优良,其中又以陕蒙的优质动力用煤、山西省的炼焦用煤最为突出。
(二)三省各自做大煤炭产业,重复建设严重
晋陕蒙三省区均有做大做强煤炭产业的构想和举措,均在本省区的资源条件下发展能源经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放在全国的层次来看,很可能会出现局部发展加快而整体失调、局部结构优化而大局失衡的现象。晋陕蒙三省区经济结构趋同,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严重。
(三)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破坏严重
晋陕蒙区域的大部分能源企业规模较小,设备落后,能源资源在利用过程中浪M和损失很大。煤炭资源的技术标准较低,利用方式比较粗放,煤炭开采和洗选加工过程中,利用率低。区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破坏严重。
二、构建晋陕蒙“黑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
1、整合资源、优化区域经济的需要
在当前复杂经济环境里,晋陕蒙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资源和要素市场的分割、城市问的竞争内耗和软环境管理等区域共管问题等。这些问题,导致了要素流动受阻、重复投资和环境破坏等后果。要彻底消除制约因素,提高区域竞争力,最好的途径就是实现区域能源经济一体化。
2、提升晋陕蒙“黑三角”区域竞争力的需要
晋陕蒙“黑三角”区域一体化对进一步扩展发展空间、扩大市场份额、发展产业集群、实现经济增长和提升区域竞争力有重要的意义。面对压力和挑战,三省区加强合作,整合和优化区域内的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竞争优势,以新的竞争主体参与国内竞争和国际竞争是促进区域更大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可行性
1、相同的资源、相似的产业
晋陕蒙三省区均是国家最重要的能源基地,是我们国家的能源资源富集区。晋陕蒙区域所属的这几个地区有大致相同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政治背景和文化传统。从自然条件看,有类同的自然环境,最重要的是有极其丰富的资源;从经济发展来看,都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从政治背景看,大多是革命老区。
2、交通便利、联系紧密
从晋陕蒙“黑三角”区域通往北京、天津的交通便捷。铁路干线贯穿晋陕蒙区域,并将晋陕蒙区域与外界完美连接。三省的省道,以及高速公路使晋陕蒙区域内的联系更加紧密,与圈外各地连接,不论从东到西,还是从北到南,四通八达。
三、构建晋陕蒙“黑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一)打破传统,建立有效的协调组织
构建晋陕蒙“黑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系统整体优化的角度考虑发展中的问题。区域行政部门的独立造成发展过程中的地方保护、本位主义等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地位高于晋陕蒙的、跨省区的行政部门,来处理应对这些问题。
(二)区域内合理分工,打造垂直产业链
借助于资源禀赋,晋陕蒙三省区近几年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整体产业规划的缺失,产业结构呈现出区域之间相互趋同以及区域整体明显失衡的状态。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站在区域整体的角度,谋划产业的合理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三)统筹环境治理,实现科学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是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社会的发展,是一种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模式。因而,环境治理就不是一个局部问题,需要在区域内结合生态环境现状和不同的产业链环节分工。
(四)构建大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地方保护和本位主义所引起的行政壁垒,阻碍了要素的流动,引发了资源浪费、重复建设、产业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实现三省区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在区域内构建“大市场”,建立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
京津冀经济板块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其拥有资源、地理位置、政治等各项优势,但是该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速度却相对缓慢,没有充分发挥首都经济圈的实际效用。如何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笔者主要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对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进行探析。
关键词: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首都经济圈
京津冀区域靠近首都经济圈,拥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具有十分明显的发展优势。基于实现首都经济圈发展的目的,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的发展理念被提出。结合当前京津冀区域的特点,只有在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找出关键点,才能够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获得实质性进展,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规模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来看,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已经成为三大重要的经济板块。从表1可以看出,2013年京津冀地区与三大经济板块的经济规模比较情况。三大经济板块的生产总值达到了212990亿元,占据了2013年全国生产总值的37.44%。其中,京津冀地区2013年生产总值为62172亿元,占据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10.9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7345.35元。相对于其他两个经济板块来看,京津冀地区水平最低。在京津冀内部,三个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2013年河北省的生产总值最高,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贡献率达到45%以上。但是河北省人均生产总值仅仅为38596元,相对于京津两地存在明显差距。
(二)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2013年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的发展状态。其中第三产业占据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的51.7%,相对于全国46.1%的比重要高,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京津冀地区的主导产业,同时也是日后的发展趋势与优势[1]。而京津冀地区的第一与第二产业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格局,2013年北京第三产业比重为76.9%[2]。天津与河北的产业均为“二三一”,其中天津已经迈入后工业化时代,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相当,并且已经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格局。而河北省的第一产业比重相对更大,由于接收了京津两地的一些制造行业,因此河北省开始走上资源与加工融合的产业格局。
(三)京津冀区域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京津地区高铁运营极大的拉近了两地的距离,形成了两地半小时经济圈[3]。同时,京津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的建设已经大致完成了京津冀地区三小时经济圈。2009年,京津冀地区三个省市签订了城乡规划框架协议,京津冀地区交通发展已经全面进入道路现代化时代。从目前京津冀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来看,京津冀地区已经形成了大型综合运输大通道,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给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关键的支持。
二、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
(一)把握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京津冀地区规划是国家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有利于本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并且有利于实现战略发展的优化。长时间以来,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十分不平静,其主要原因就是三地各自发展,开展非理性竞争,没有贡献资源。因此,当京津冀一体化经济能够得到落实,京津冀区域的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将会实现共赢[4];二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社会各界的信心。目前,国内经济增速相对缓慢,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不容乐观。虽然城镇化进程的脚步让人们对未来的发展所有信心,但是由于其需要长时间的累积,因此很难提升社会各界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信心。然而一旦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就可借鉴“长三角”等经济增长模式,使此区域的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从而提升社会各界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信心;三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有利于缓解北京在各个方面的压力。当前北京地区的资源过于集中,经济、文化、人才等都聚集在北京,房屋价格居高不下,基础医疗设施难以满足群众需求。而当京津冀经济一体化顺利实施,北京的经济、医疗、居住等方面将有趋势往周边地区辐射,将会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北京的生存压力。
(二)发挥各地产业优势当前市场经济环境竞争更加激烈,京津冀地区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只有在认清各地优势,明确各地分工,集中资源优先发展各自的优势产业,优化资源配置,才能够最为高效地利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与重复建设,最大程度发挥京津冀经济圈的实力,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5]。北京地区拥有大量的人才与充足的资金,因此应该优先发展高技术的信息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等,将餐饮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加以辅助发展高质量服务业。例如,北京通州新城拥有十分完善的服务硬件设备以及文化产业设施,因此可以重点推动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建设文化创意园,打造北京文化商务中心区。又如,北京顺义新城拥有首都机场连接国际航空的优势,其可以大力发展物流、商务、国际会展等产业;天津的工商业、制造业基础十分雄厚,其拥有领先的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势,能够在航空领域、节能环保领域、生物医药领域等新兴产业中获得优势。同时,天津临海,拥有地理交通优势,可以发挥港口的便利深化口岸物流合作,重点发展海洋经济;河北省应继续发展基础产业,尤其是第一产业中的农业与牧业,充分利用冀东地区充足的自然资源,积极发展钢铁、纺织、服装等资本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例如,秦唐沧地区处于环渤海的核心地区,交通位置便利,因此应该积极拓展物流、化工等产业,利用本地优势发展水稻、葡萄等农产品。又如,保定地区可以凭借着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快发展旅游业、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等。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于集聚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产业聚集与流动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的支撑之一。因此,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就要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加快各个城市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途径的建设。加快建立京津冀地区高速铁路建设,重视京津冀机场建设,加快建立北京、天津、河北的交通干线。同时,还要重视基础设施软件的互联。京津冀地区可以参考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板块,使用“一卡通”制度。虽然目前,京津两地已经发行并且使用了“京津一卡通”,但是发行数量较少,使用并不十分普及。因此,政府应加快京津冀地区基础设施软件建设,实现各个地区城市高铁、地铁、公交一卡通行制度,让各个城市的群众流动更加便捷,实现京津冀区域的信息化连接。
(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各地政府之间的合作是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之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需要凭借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以及市场主导的各项合作,而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角色应该注重对市场体系进行优化完善。但是就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现状来看,市场调节体制依然不是十分完善,因此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就离不开政府的主导。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一是打破观念限制。当前京津冀三地之间存在着行政区域的划分,这是阻碍三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导致基层设施建设缺失,产业同构的本质问题。鉴于此,京津冀三地政府应该发挥引导作用,淡化行政规划关系,坚持开放的原则,以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共同发展。京津冀应该各自明确自身区域的经济发展目标,认清各自地区的功能定位,以实现产业、交通与城市一体化。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区域协定、多方协议等方式来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区域一体化市场;二是为了推动京津冀三地经济一体化进程,政府要构建统一的法律体系,强化三地的经济发展政策,实现政府管理的统一化;三是构建和谐的区域发展环境,消除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阻碍,以保障各项经济政策能够落实到位。例如,政府可以制定出台有利于京津冀地区产业优化的政策,推动非国有经济的进步,正确引导三地人才、资本、技术流通,设立相关部门负责各地之间产业关系协调发展,以全面建设京津冀产业优化的服务支持体系。
三、结束语
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京津冀地区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发展就应该从把握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发挥各地产业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等几个关键点入手,以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云,张贵祥.基于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经济发展研究——以京津冀为例[J].经济与管理,2009(3):63-67.
[2]唐茂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构想与前景展望[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15-20.
[3]涂英柯,司林波,孟卫东.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13(26):136-138.
[4]韩佳,徐长乐.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日本区域经济开发对长三角的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07(8):70-75.
[关键词]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策略
目前,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强化资源整合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通过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加快经济区的区域一体化速度与进程,推动经济区的发展更加快速且全面。
1.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概述
关中-天水经济区也叫关天经济区,其是国务院批复通过的省级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范围涵盖六市一区,包括陕西省的中关平原以及甘肃省的天水市。同时关天经济区以西安为中心,以宝鸡市为副中心,以平凉、庆阳、杨凌、商洛、铜川、渭南、天水、陇南等为次核心城市。并以连霍与陇海铁路为依托,逐渐形成与我国西部产业集群带、发达城市群相呼应的关中城市群。关中天水经济区是我国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如咸阳、西安、宝鸡、天水以及杨凌等,都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1]。关中天水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非常有利。下面对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优势进行分析,如下表所示:
2.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关中天水经济区在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机遇与挑战。关中天水经济区把握住发展机遇,勇于面对挑战,从而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更加一体化。下面对其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与讨论:
2.1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分析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软硬件环境与设施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区域间的产业投资集聚效应日渐凸显,为经济区的大跨步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给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更好地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形势下,我国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都在不断加快,人们的消费能力、消费结构都在发生着变化,内需的扩大会推动经济更好增长。而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潜力巨大、市场较为广阔、人口相对较为密集,需求也比较旺盛,能够吸引其他区域的投资或者海外的投资在经济区内重组或者集聚,给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提供更好资金保障。同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要素成本逐渐增加,强化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由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较为完善,具有非常明显的要素成本优势,在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此外,关中天水经济区在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时,依托着创新型社会发展机遇,结合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在关中天水经济区进行科技资源的优化与整合,使得关中天水经济区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更好提升,从而在人才、资源等方面进行集聚与整合,对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一体化发展非常有利[2]。
2.2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所面临挑战
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总体经济发展实力不足,产业集聚性不强,影响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一体化进程速度的加快。与此同时,关中天水经济区缺乏体制创新活力,且城乡之间发展严重失衡,人力资源、公共服务等功能有待开发与提升,区域间的市场联系并不紧密,对外开放的力度不足,从而影响和制约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尽管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近几年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其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经济区,并没有对周边的地区起到辐射与带头作用,且与东部地区发展的差距依然很大。同时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地方贸易保护主义较强,其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并不一致,使其存在利益协调的相关矛盾与问题。此外,关中天水区的城市内部布局、城市间的布局有很多的重复现象,如装备制造业、文化产业的布局存在问题。因此,重视对其产业布局的优化,优化上下游企业间的关系,能够促进其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3.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方略探究
为了能够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结合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实际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不断发挥出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更加一体化。下面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具体方法与策略展开研究与讨论:
3.1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打造优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群
在了能够促进关中天水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重视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结合关中天水区发展的实际情况,着力打造优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群。在关中天水区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将城镇居民与农民、城市与农村、农业与工业进行更好地统筹与规划,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通过政策调整与体制改革,促政策措施、市场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更加一体化。在推动城乡区域一体化的过程中,要重视对传统二元制经济结构的打破,逐步构建“一轴、一核、三辐射”的城市群,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内的劳动力、信息、技术、资金与商品等生产要素得以更好地优化与配置,增强资源共享性。一轴主要指的是渭南、宝鸡、铜川、杨凌、商洛、天水中心城区发展。强化产业与人口聚集,加强大规模城市群的构筑,同时重视基础设施的完善,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并对大中城市以及东部沿海城市的产业转移进行有效承接,并着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当地就业问题得以有效解决,逐步消化剩余劳动力。而一核主要指的是以西安为中心,强化对北方内陆与西部内陆地区的辐射与引领,以“大西安”发展战略为核心,着力打造一流的旅游胜地,强化科研中心的构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使得西安逐渐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区域性金融中心以及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同时对西安优秀传统文化与厚重的文化底蕴等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与利用,促进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西安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得到有效优化与升级,提升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三辐射主要指的是对三级城市进行辐射,通过强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高新技术农业,建设新农村,促进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更好提升。
3.2重视产业集群的建立,强化优质人才培养
在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重视产业集群的更好建立,促进其规模效应的实现,通过统一部署来减少重复设置问题的发生,从而促进产业之间优势互补,减少恶性竞争事件的发生概率。因此,在构建高新产业集群时,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强化地方优势的发挥,推动各区域之间实现错位发展,从而打造独特的产业链。同时在构建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时,必须要重视其产业化、专业化集群性的提升,促进其整体布局水平的更好提升。与此同时,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很多城市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可以借此来发展文化产业园区,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添砖加瓦。如发展宝鸡法门寺佛教文化产业、曲江文化产业、西安临潼文化产业、天水华夏始祖祭祖文化产业以及西部文化影视基地等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关中天水区域内的城市优势与文化底蕴特色优势充分展示出来,建立产业集群,增强集群效应与发展水平。此外,在发展产业集群的过程中,由于产业结构的更好升级与优化,产业集群效应加大,对优秀人才的需求会逐渐增加。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强化优质人才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可以与相关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可以通过订单人才培养的模式来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输出优质人才,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一体化的更好建设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与保障[3]。
3.3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
在打造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时,推动市场一体化建设,强化各项资源的共享与流通,突破地方保护主义的约束和限制,将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在推进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中,要重视招商引资政策的健全和完善,通过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优惠来吸引投资商,优化地方市场的准入机制,加大政策的倾斜力度,减少项目的重复审批环节与流程,吸引更多投资者前来投资。与此同时,在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健全与完善行业一体化平台,强化各区域优势资源的整合,从而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与共享。
4.结语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京津冀区域;现状;对策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合作不断加深,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必然发展趋势。从我国区域的发展来看,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是近年来拉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京津冀地区的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区域整体经济实力不强,经济发展落后。形成了罕见的“环京津贫困带”。为此,本文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2关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京津冀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河北省环绕京津,是京津地区的腹地。据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报告称,2015年京津冀三地GDP69312.9亿元,占全国的10.2%。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近代中国的经济中心,是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重化工业基地,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门户之一。
2.1京津冀区域主要城市经济联系增强
自“十一五”以来,河北省与京津两市在经济社会的部分领域联系逐渐增强。一是京津重要的物流腹地。河北人口密度相比京津低很多,具有突出的腹地空间和土地成本优势;随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合作的加深,区域一体化交通运输保障体系逐渐成型。二是重要物资的供应地。河北省工农业区位优势突出,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于全国前列,在京津地区有较高市场占有率。三是旅游开发合作加深。京津冀通过加强旅游市场合作开发,推动旅游规划衔接,联合开展景区联票、项目招商和宣传促销等活动,旅游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
2.2产业转移初步形成
北京是我国首都,天津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它们产业发展特点有:一是拥有的人才资源、资金、技术资源等来满足构建产业结构的需求;二是拥有较高的产业结构层次,并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三是北京、天津以项目为载体,主动合作加强。河北面向京津地区大力招商,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并成功吸引了一批京字头、国字号的战略合作伙伴。
2.3交通网络逐步完善
在交通方面,京津冀地区现阶段已经达成了比较良好的合作,在该地区内,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三小时交通圈”,和国省干线相连的高速公路数量多达35条,在港口吞吐能力上,该地区的港口吞吐量达到7.5亿吨,占全国港口吞吐量中的16%。
3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经过多年的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仍然处于自然发展阶段,相对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发展,京津冀的发展相对落后。根据以上对京津冀区域发展的现状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区域整体经济实力不强,区域内部经济发展不均衡
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形成了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广东一省的GDP占全国的11.72%;以上海、南京、杭州为核心的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以仅占全国2.1%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全国1/4的经济总量和1/4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其经济总量相当于中国GDP的20%。相比之下,京津冀地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存在很大的差距。
京津冀内部经济发展落差较大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北京、天津综合实力最强,而河北的经济实力较为薄弱。2015年,北京和天津的人均GDP分别达到了17139.43美元、17505.73美元,河北省只达到了6481.14美元,唐山达到了12607.62美元,而张家口和保定的人均GDP却只有4952美元、4192.42美元。
资源要素分布不平衡,北京与天津是河北省中心区域独立出来的两个直辖市。直辖市能够给投资者和创业者提供更好的平台,带来更多的利润,从而使周围的人才资源都聚集到京津,使得本应在京津冀均匀分布的资源要素转变为向京津地区聚集的不对称发展态势。
3.3区域产业格局和分工不合理
京津冀地区一些区位条件接近、产业基础相似的地区,产业同构现象仍然存在,突出表现为:一是首都新城与环京县市之间产业同构。二是河北各市之间产业同构。
国有经济占比较高,产业跨区域整合困难。京津冀区域作为老工业基地,受传统计划体制的惯性影响较大,2010年,河北省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总值的35.7%,天津市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6%。与长三角相比,京津冀区域中的国有经济占比过高,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大,对资源的控制力强。
城市之间缺乏协调分工。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均各自为战,相互之间争资源、项目、投资等过度竞争严重,许多重复建设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导致产业结构自成体系、自我封闭和结构趋同继续加重,造成整个京津冀区域的资源无效有效配置。
3.4促进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
行政体制障碍突出。京津冀区域带有相对明显的政治属性。长期以来“京津冀”内部地区由于行政地位的对立,导致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局面难以形成,行政区经济封闭的旧有格局依旧有较强的影响力,体制性障碍、行政功能已成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主要难题。
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多年来,河北张家口、承德等地区为京津提供丰富的水源,但上下游之间现有的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从而加剧了上下游之间的矛盾。虽然过去北京、天津给予了河北省很多的援助补偿,但这些援助补偿都不是以水资源补偿的名义,而是以其他项目来体现的,这些补偿多属于临时性的,不能弥补冀北地区的损失。同时这些援助并不固定,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
3.5资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以PM2.5为代表的大气污染加剧。京津冀区域各地区的污染物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彼此扩散、叠加。京津冀区域城市间大气污染相互影响明显,相邻城市间污染传输影响极为突出。以北京为代表的大中城市PM2.5都出现爆表现象。北京周边的石家庄、保定、邢台等多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均为差。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京津冀是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地区,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京津冀地区始终受到缺水的严重困扰和水荒的威胁。水是京津冀地区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海河流域水污染问题非常严重。目前,海河流域是全国污染程度最高的流域,污水排放量远超于水体纳污能力。该流域有超过2/3的污水无法得到处理。
4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建议
4.1建设区域经济共同体,加快城市群建设
一个城市群或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在经济互利的前提下,生产要素遵循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汇聚组合,形成规模产业或产业集群,以此提升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如对外招商引资要尽可能统一优惠政策;高速公路收费由分段收取改为统一收取,实行“一卡通”制度等等;重点推进6大一体化,即城市群区域性产业发展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区域性市场建设、城乡统筹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体化。只有首先建设好京津冀城市群,以此为核心才能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
4.2促进产业合理布局,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为提升京津冀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必须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向适宜的地区集中,要在现有产业布局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形成若干具有鲜明发展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并探索多种集群发展模式。鼓励发展具有上下游关系的企业布局,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建立企业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降低交易成本,在合理分工、促进规模扩张的过程中提高企业群体的竞争效率和应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应根据京津冀都市圈的区域规划和国家划分主体功能区的要求,按照集中布局,集群发展的原则,确定这一区域内的重点发展轴线和产业发展区域,确定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城市发展与城市体系建设的整体框架。
4.3推进政府合作,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要加快建立京津冀的政府合作机制,为各方一起商讨、确定、研究问题,寻求共同利益所在及其实现途径,为引导、推动三地企业和行业组织开展区域合作提供制度保障。政府应改进经济调控方式和手段,将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集中于市场机制培育和障碍破除,为降低生产要素流动成本创造条件。在继续深化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等四大区域协调机制的同时,京津冀应重点推进三大机制建设,即金融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社会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
4.4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京津冀区域资源需求和环境压力大,应根据区域内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质量的约束条件,合理规划资源、能源的利用途径。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减量原则是第一位的,应该从源头进行控制,着眼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最大限度的减少废物的产生。遵循“一高两低”的目标,即产品高消费、自然资源低消费、废弃物低排污。协调好高消费和低污染的矛盾,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总结
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应对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矛盾日益突出等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增长新动力和新的增长极、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意义十分重大。这一发展过程中存在了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京津冀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矛盾最为突出、最为复杂,关注度最高,解决难度最大。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必须要深化改革打破行政壁垒,构建开放的区域共同体,建立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新体制,并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久文.区域经济学(第三版)[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124-125,317-322.
[2]孙久文,丁鸿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07:52-58.
[3]娄文龙.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测量和比较[J].统计与决策,2014,02:90-92
[4]魏洪鹏.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与问题研究[J].金融经济,2014,20:21-23.
[5]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肖金成,李忠.京津冀区域发展与合作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5,49:3-29+43.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城市群;中原经济区
一、研究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宏观背景下,城市之间的竞争已不再仅仅表现为单个城市的竞争,而是越来越体现为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或大都市圈的竞争。中原城市群能否在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趋势下,发挥整体优势,集聚更多优势资源,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事关河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原崛起和中部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而实现中原城市群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无疑是积极实施区域一体化发展。
2003 年7 月,在《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实施中心城市带动、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战略决策,正式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的概念,界定了中原城市群的范围,中原城市群开始正式进入发展阶段。2004 年 2 月,李成玉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突出抓好中原城市群建设,完成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建立中原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在省委、省政府密切关注与支持下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城乡呈现出快速发展新势头。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正式将其纳入国家战略,明确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为河南未来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二、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自2003年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提出实施以来,关于“一体化”问题的探索从未停止。在最近几年,随着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综合实力的提升,一体化也取得了一定的显著成效,在经济密度、可达性、辐射带动等方面都优于中部其他城市群,是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重要战略支点。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中原城市群在一体化发展方面还有亟待解决的问题。
1.城市群一体化进程缓慢
中原城市群概念自提出至今,除了郑汴一体化,几条城际公交开通外,中原城市群似乎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进展。在一体化发展方面,中原城市群传统的行政区经济思维定式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层面各有反映,多种体制性、政策性和设施体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如信息资源共享、人才开发和流动、市场选择制度、商业机会等还明显落后于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2.城市间功能分工不明确
由于长期发展行政区经济,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的经济相对自成体系,城市间产业互补性较弱,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相关产业、同类工厂重复建设;城市特色功能不突出,难以向其他城市提供服务和辐射作用。
3.中心城市郑州首位度低,辐射带动作用小
由于中原城市群中洛阳的各项指标都位居第二位,所以首位度的计算是把郑州和洛阳两市的指标作为研究对象。
2013年郑州、洛阳两市基本情况
[ 城市 \ 指标\&郑州\& 洛阳\&人口(万人)\&919.12\&688.5\&GDP(亿元)\&5547.9\&3740.8\&工业完成增加值(亿元)\&2857.7\&159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788.2\&1257.7\&]
数据来源:《2013年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洛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城市首位度是指用区域中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来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指标。根据表中的数据,按照公式S=P1/P2(其中S为常数,P1为最大城市人口数,P2为第二位城市人口数),可以计算得到郑州的城市首位度为1.33。按照位序-规模法则,两城市指数的标准值应是2。比较后可以看出,郑州的城市首位度不高,需要进一步增强人口聚集能力。 根据表中显示的数据,按照计算城市首位度的原理和方法,同理可以得到郑州在经济领域首位度的情况。
①国民生产总值。通过计算可知郑州在国民生产总值方面的首位度为1.50,低于两城市指数为2的标准值,这说明郑州的国民经济总量在区域中的影响力还不够。
②工业完成增加值。通过计算可知郑州在工业完成增加值方面的首位度为1.79,低于两城市指数为2的标准值,结合①可以看出,郑州在工业增加值方面首位度不足,尤其是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上,要低于洛阳。综合上面城市首位度和两个经济领域首位度的分析可以得出:郑州在人口数量、GDP、工业增加值方面没有与位于第二位的洛阳拉开距离,这会影响郑州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作用。
三、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的构建
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是加快由“区划城市”向“经济城市”转变,协调城市功能分工,密切经济联系,促进要素整合,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支撑,实现优势互补,合力推进。
1.发挥市场机制与政府引导的双重作用
一方面,要将一体化的核心放在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完善市场机制上来,完善以生产要素市场为重点的资源配置机制,优化创业发展环境;另一方面,要优化政府行为,加强对一体化的协调、引导、推动。政府应当主动作为,把推动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提升产业竞争力作为城市群产业一体化的着力点,尤其要注重完善优势区域的产业环境,强化市场与产业的互动、建立专业化的服务体系。
2.提高中心城市郑州的功能建设
一方面,以建设郑东新区为契机,以建设特大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强力扩张郑州市人口及经济规模。全面实施中心城区组团+荥阳、上街组团+中牟组团+航空港组团+花园口组团+卫星城(巩义、登封、新郑、新密四市)的组团式空间发展。坚持“共生城市”理念,明晰城区功能分工,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加快新区建设,改造提升老城区,实现新老城区功能互补、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郑州市的比较优势,重点抓好两个中心和两个基地建设:一是以中原国际物流园区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物流资源、物流设施、物流企业向园区集聚,努力把郑州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二是以郑州金融商务集聚区建设为重点,整合金融资源,推动金融机构集聚,壮大金融业整体规模,增强竞争力和辐射力,努力把郑州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
3.形成城市群内功能互补的城市体系
中原城市群九市支柱产业的差异性较大,几乎不存在产业同构的问题。在中原城市群整合区域资源过程中,要努力协调要素整合、产业布局和促进资源共享,发展互动,打破自我发展、自求平衔的封闭格局,避免重复建设;加强在环保、资源开发、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协作和联动,让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市场对产业资源的真正优化配置,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城市体系。
4.注重圈层推进,重点突破
作为尚不发达的城市群,为了尽可能提高一体化的推进效率,中原城市群必须从最具备条件、最容易突破、最能产生带动效应的领域入手,采取圈层式推进过程。
一是推进基础设施同城化,为了降低城市群内部交易成本,在城市群内能同城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尽量做到同城化,借助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手段,形成综合统一的交通、电力、邮政、信息等方便快捷的管理体系。
二是推进产业一体化,要在区域内城市功能定位的基础上,逐步强化提高城市群的空间集中度。积极促进各城市形成区域内集中度相对较高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城市群内以产业链为纽带,形成配套、分工一体化的生产体系,城市群中每个城市前五位的支柱产业要尽量避免重复。
三是推进要素和产品市场一体化,要逐步消除市场歧视,在城市群内部形成统一的金融、技术、产权和劳动力市场,产品和生产要素在城市群内部之间自由流动。
四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要通过城乡工商业在空间上的不断集中,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破除体制障碍,促使城乡要素流动不受非经济因素限制,形成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和文化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陆月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J].社会科学家,2001(11): 21-23
[2]廉晓梅.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J].东北亚论坛,2003(5): 18-20
[3]孙大斌.由产业发展趋势探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动力机制[J].国际经贸探索,2003(6):71-72
[4]吴晓霞.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互动[J].东北亚论坛,2004(5):94-96
[5]周予鼎.区域经济一体化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开发研究,2004(5):20-22
【Abstract】The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has been the main lin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global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ppears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upsurge at present. Under such rapid development, China should not only make corresponding strategic adjustments in trade cooperation and trade liberalization, but also make a deep reflection on the level of economic teaching which is easy to be ignored.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economics, and analyze the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 global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course of the study.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教学;对策
【Keywords】 regional economy; economic teaching;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150-02
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脚步也一直稳步、快速的向前推进,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区域化逐渐成为一种新的主导趋势。根据WTO的相关数据统计,自1948年起,WTO所包含的成员国数量就在不断增加,由最初的123个逐年增加到546个,由此数据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化发展已经被接受并且成为了比较普遍的贸易合作形式。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中国顺应时势,在区域经济的扩展中以谋求更好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将经济贸易进行整合,在此状态下,全球范围内已经出现了发达国家强强联手的现象[1]。自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经济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更加的凸显。美欧、美日之间,都有了实质性的贸易区协定谈判。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得很多发达国家更加明确了发展的目标,从而不断出现各国之间的谈判和联合。在面对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和竞争中,发达国家积极谋求制定新国际贸易规则主导权和话语权。
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
2.1 贸易主张开放自由
经济的发展最主要的保障就是它的发展可持续性以及自由性,想要保障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可持续性,开放无疑是最佳的方法。一般而言,贸易主张开放自由就是其将发展单边贸易自由化和对外资源_放密切联系在一起,两者共存的经济发展就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征的最好诠释。
2.2 加强自我扩张意识
贸易的发展已经走到一定的顶峰时期,必然会出现佼佼者与失败者,贸易经济要有足够的风险意识和自我扩张意识,当两者同时被重视的时候,成功的贸易集团就将在这其中脱颖而出,随着区域贸易集团日益增多、日益强大,与之相对的贸易伙伴必然在竞争中越来越处于不利地位[2]。出于自我防卫的要求也必然会采取相应行动,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加强自我扩张的意识和积极的行动。
3 区域经济教学存在的问题
3.1 课程内容不够前沿
区域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不仅仅包括区域经济理论、国内区域经济现象,还应当包括全球区域经济领域所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当前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区域贸易集团不断发展壮大、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然而区域经济教学教材内容却存在相当的滞后性,难以反映当前最新的变化动态。而且,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教材,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早期的区域经济教学教材大多偏重于区域经济理论介绍,以及国内的区域经济现象研究,很少涉及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内容。进入21 世纪后的教材才开始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区域化内容有所涉及。尽管在内容上力求不断更新,但仍然滞后于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发展。在信息技术越来越普及、资讯传递越来越迅捷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这对我们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挑战。
3.2 教学计划理论性强缺乏实践性
区域经济教学是前沿性和综合性很强的经济学课程,既反映当代区域经济的新发展、新变化,又与全球经济一体化中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有机结合。而区域经济教学长期以来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该课程是一门纯理论学科,与现实经济生活联系不大。其实,区域经济教学是属于应用型教学,很多西方对于区域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是给予高度重视的,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西方国家会有充分的实践教学环节,而我国的区域经济学教学则比较注重理论性,缺乏教学的实践性,在教学内容上,教条性质的知识比较多,很少去关注比较热点的问题和话题,实践性的缺乏不仅仅会使区域经济学教学面临无趣,更重要的是会破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自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3.3 教师对于授课缺乏主动性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核心课程,与其它经济学内容息息相关,更与国内、国外现实经济领域的各种经济现象存在密切联系。可是,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往往围绕课本内容照本宣科、知识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现存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参与度偏低。填鸭式教学方式下,学生被动学习,不利于学习主动性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结果是学生既不理解整个学科体系的知识构成,也不理解区域经济理论与区域经济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也就谈不上理想的教学效果,更谈不上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4 区域经济教学的创新
4.1 教学内容的创新
首先,应当密切关注区域经济学的最新动态发展。除了传统的区域经济理论这些基本教学内容以外,课程内容还应当包括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动态,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全球经济领域出现的一些重大变化显然也是不能回避的。这些变化不仅涉及全球经济的走势和前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同时,也是各国政治经济等综合国力的体现。为此,区域经济教学内容应广泛吸取近年来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引用最新的数据资料,把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最新概貌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解读国内外区域经济领域的最新变化发展以及未来的趋势和走向,拓展知识领域、开阔眼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其次,教学内容应当紧密联系中国经济领域的实际发展现状。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因而,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应努力将中国的经济发展融入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区域经济学的现实意义,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4.2 课程教学方式创新
首先,课堂讲授与学生自主创作PPT相结合。授课教师负责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然后布置相关专题,向学生提示思路、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留给学生充分的课前准备时间,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最终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演示、汇报研究结论和心得,教师给予总结和点评。这种教学方式的创新可以充分调动W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查找甄别资料的能力、逻辑编排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的能力,为后期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基础。其次,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紧扣教学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选择案例,通过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区域经济 泛长三角 合作与发展
1 泛长三角金融业发展现状
1.1 四省一市银行业总体状况及比较 上海是全国金融中心,截至2007年底,上海金融市场累计成交328300亿元,存款余额30315.53亿元;浙江省银行业总资产为33966亿元,负债总额32900亿元;江西省银行存款余额达5900.1亿元,贷款余额4026.7亿元;安徽省银行业资产总额达到10273亿元。存款余额是衡量银行业发展水平的基本指标。下图1.1所示是四省一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比较结果,从中可看出上海、江苏和浙江的存款余额基本持平,处于较高水平,而江西和安徽则明显落后。显然前三者的银行业发展水平较高,而后两者较低。
1.2 四省一市保险业总体状况及比较 截至2007年末,上海全年保费收入累计达到482.64亿元,保险从业人员达到4.37万;江苏省保费收入577.08亿元,保险从业人员数增长到18.58万人;浙江保费收入达到441.94亿元;安徽省共有各级保险分支机构1765家,保费收入达到201.80亿元。保险业的发展水平可以用保费收入这一指标来进行比较。比较四省一市保险业的保费收入,如图1.2,可以看出,在四省一市中江苏的保险业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上海和浙江,三者均处于较高水平;而江西和安徽较为落后。
1.3 四省一市证券业总体状况及比较 上海证券交易所是国内核心主板市场,2007年,上交所有上市公司860家,上市股票数达到904个,累计成交38.00万亿元;江苏省融资总额达1221亿元,证券开户数达到了480万户;浙江证券市场从业人员约3600人;目前江西上市公司偏少;安徽省证券交易总量达14879.8 亿元,辖区内有证券公司21家、上市公司52家。
上海证券业的发展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泛长三角经济区中,也处于中心位置;其次是江苏和浙江,证券业较为成熟;而江西和安徽证券业处于成长期,才刚刚起步。
2 泛长三角金融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2.1 四省一市金融业行业结构问题 金融行业主要包括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期货业及信托业等。泛长三角金融业在经过20多年快速发展后,银行、证券、保险业稳步发展,资产规模不断壮大。金融产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尽管已经形成了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组织体系,但是金融产业结构仍然明显失衡,无论从资产规模,还是机构、从业人员数量看,目前金融行业中银行业所占的比重都过高,在行业竞争中表现为银行垄断的市场格局;证券业、保险业等尽管有所增长,但增幅不一,所占比重显著偏低。下表2.1显示的是上海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对比,从中可以明显看出,泛长三角四省一市总体银行业资产占到全部金融机构资产的97%以上。金融业结构性失衡――银行业比例过大是泛长三角金融业的一个显著问题。
2.2 四省一市金融业区域结构问题 泛长三角各城市金融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梯度性。由表2.2可以看出,位于第一梯度的是上海。位于第二、三梯度的分别是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和江西省分别位于第四、五梯度。浙江省和江苏省由于比较靠近上海市,受到上海金融中心的辐射力度较强,其金融业的实力也较强;但安徽省和江西省处于中部,受到上海金融中心的辐射较弱,其金融业发展十分落后,与上海的差距是十分明显的。结合上图1.1、1.2,从中可以看出,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金融实力相当,远远大于安徽省和江西省。金融业地域发展失衡是泛长三角金融业发展的另一严重问题。
3 促进泛长三角金融业合作的对策
3.1 促进泛长三角金融行业合作发展的对策 要解决泛长三角金融业行业结构的失衡的问题,就必须加强金融行业间的合作,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之间要建立密切的联系,在业务方面加强合作。银行业本身发展较为完善,保险业和证券业可以借鉴银行业发展的经验,来完善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借助银行业强大的金融资源,如资金、客户等来壮大自己。
3.2 泛长三角金融业区域合作发展的对策 要解决泛长三角区域结构失衡的问题,首先要逐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发展较为落后的中部城市,要加大投资力度,给与一些特别的优惠政策,促进其快速发展,减小与东部城市的经济差距,为金融业的区域合作发展奠定基础。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3.2.1 建立共同遵守的区域公约和法规 国际经验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发展缓慢与缺乏制度保障是密切相关的。可借鉴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经验,各地政府协商建立一个泛长三角地区必须共同遵守的区域公约和法规。在具体操作中,可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实现区域金融某些职能管理方面的一体化,逐步加强政府间的合作与联动,打通区域内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等金融平台的管制壁垒,在区域内统一资金调度,统一结算,共同推进一体化。
3.2.2 建立专项基金推动泛长三角金融合作 区域经济金融政策要有允分的资金支持。欧盟成立了结构基金、团结基金、欧洲投资银行等机构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平衡区域发展,缩小地区差距;而日本则通过政府拨款的形式成立风险投资财团,支持特区内的高新产业发展。“泛长角”可以借鉴这两地的发展经验,设立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基金形式,促进产业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齐峰,武南,黄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条件分析与路径探讨[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32-36.
[2]黄正新.大珠三角金融产业圈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特区经济,2007(3):34-36.
[3]陈爱艳,宁军明.珠三角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J].海南金融,2008(8):32-35.
[4]上海市统计局.2004-2008上海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5]浙江省统计局.2004-2008浙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6]江苏省统计局.2004-2008江苏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7]安徽省统计局.2004-2008安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产业转移;政府作用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1-0038-0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范围来看,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已成为国家或地区间合作的一种趋势。作为我国经济第三个增长极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产业转移是实现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一种方式。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地方政府本身既是重要的推动力量又是一体化发展需要进一步改革的对象,如何正确界定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是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环节所在。无论从京津冀复杂的政府关系出发,还是从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出发,研究京津冀产业转移中政府作用和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载体是区域产业一体化(叶堂林,2011),也就是区域内的产业实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状态。魏后凯(2005)从产业转移效应入手,认为产业转移的实质问题是企业在空间范围上的扩大和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陈红儿(2001)认为,产业转移不论是对转出地还是对转入地来说,都会为它们带来经济发展的动力。刘修军(2009)认为,产业转移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国内对于产业转移理论和实证等多方面的研究对推动产业转移理论的进步和发展都有着深刻的意义,同时也为本文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和指导。本文主要是从产业经济学学科层面总结京津冀一体化中推动产业转移的政府作用,政府定位等问题,提出政府推进产业转移的建议。
1京津冀产业发展环境及政府作用机制
1.1京津冀产业发展现状
京津冀都市圈是我国沿海三大城市群之一,地域相连、文化相近,同属一个经济区,是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区、工业区、港口区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近年来,京津目前产业结构偏重资源型和重型化,并在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产业从根本上说与京津资源和环境特点不相适应,并对资源供给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从理论和现实中可以发现,京津的一些产业出现了正加速向河北转移的趋势。
京津冀实施产业转移具有可行性。京津冀三省市有各自的要素优势,京津拥有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河北省农业和劳动力资源丰富,与京津形成良好的互补性。从空间上,京津冀三省市地域联系紧密,交通设施齐全网络发达;其次,从社会文化上来看,京津冀三省市文化交流频繁,具有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工业企业可以跨区域进行投资;再次,从区域发展政策上来看,京津冀各区域政府正试图打破因经济发展不平衡和行政区划差异所造成的彼此之间思想和体制障碍,主动制定规划并达成共识,互相开放市场,构建合理有序的竞争发展环境。
北京提出建设知识型加服务型区域,金融、保险、旅游、文化等高端服务业,如今,北京的服务业已经占到经济的77%;天津也已经发展成为上千万人口的城市,服务型资源得到充分发挥,服务业在整个经济比重里也逐渐上升,逾50%;10 年前的河北,基本属于资源装置型工业,随着北京逐渐退出一般的制造业,其中包括部分的高端制造,加上天津因为土地资源有限而无法接收的制造业,河北也已经走向资源深加工的产业结构。
1.2政府干预京津冀产业转移的依据
京津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是北方的经济发展中心,对整个华北地区经济增长有很大的辐射作用,但是京津冀区域发展并不平衡,甚至,随着京津产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它们与河北的经济差距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京津冀地区由于存在不合理的经济梯度,大城市处于绝对优势,其他城市不能很好地衔接,城乡之间二元结构明显,导致产业带动能力差。
由于地区资源禀赋差异等因素,京津在传统第二、三产业方面已经失去优势,而对于技术密集度比较高的第二产业及金融业、文化产业等新兴第三产业有比较优势,而河北省第二产业中劳动密集型行业)(多为传统行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京津冀还没有形成明显的产业链,如果京津的产业出现大规模的转移,而新兴产业又没有及时培育发展起来,那么,这种产业转移将有可能导致京津经济的衰退,产业竞争力也将随之下降;北京作为“龙头”城市,对环渤海地区有很强的辐射作用,聚合功能却明显不足,大量从这一地区抽取资源与资金,却没有反哺区域经济;京津两大都市比肩而立,产业结构非常类似,经济竞争的动机强烈而开展互补性合作的动机很低;对河北省而言,产业转移也并非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京津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三省市经济差距的缩小,都需要加快当下的产业转移以使京津特别是北京有更大的空间迎取国际产业的注入,从而为河北省带来更多经济技术的发展机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需要政府介入,政府干预有利于加快产业转移步伐,维护区域经济安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1.3政府在京津冀产业转移中的作用方式和表现
在中国这样的经济转型时期,由于计划体制的惯性影响,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再加上我国财政分权改革形成的地方利益冲突,地方政府在推动市场化的制度安排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从而在经济市场化中也表现出了不同的行为方式,各级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经常对经济发展进行合适或不合适的干预。
1.3.1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的主要方式
一般包括直接干预与间接干预两种方式,前者包括直接投资和行政干预,后者包括政策诱导和法律规范。
1.3.2在京津冀产业转移中政府作用的主要表现
①弥补市场失灵,规划引导产业转移方向。②协调地方政府利益、维护区域的经济安全。③政策诱导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④营造产业转移环境,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证明,通过政府作用促进产业转移承接,是实现经济发展、缩短差距的重要工具。
2政府推进产业转移的建议
作为中国经济第三个增长极和环渤海经济圈中心,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对于促进该区域本身开发开放水平和环渤海区域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全局都有重要的决定意义,政府在产业区域转移中要发挥组织、领导、协调、服务的作用。营造良好的产业区域转移环境,利用优势地区的空间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与行业发展规划,有效指导产业转移承接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经济中心必先为市场中心,增长极的经济增长有赖于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打破地方行政力量对经济的不适当的干预和对市场机制的扭曲作用,通过恰当的制度设计促使地方政府行为真正适应市场化进程,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区域市场的融合和发展,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的运作环境,实现产业转移的可持续性。
其次,转出地与转入地政府之间实现双赢。为了更好地实施区域产业转移战略,必须加强转出地政府与承接地政府之间的合作。双方要实现互利共赢,全面制定落实京津冀地区产业协调发展规划,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构建京津冀的区域产业链的关键是要建立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京津冀地区人才、信息、技术的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应注重发挥创新在区域产业发展中的协调作用。
参考文献:
[1]叶堂林.“十二五”期间京津冀区域产业升级与整合研究[J].开发研究,2011(1):23-26.
[2]魏后凯.北京工业发展优势、战略定位及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研究[R].北京: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委托项目研究报告,2005.
[3]陈红儿.区际产业转移理论探微[J].贵州社会科学,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