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环境问题的差异性8篇

时间:2023-08-29 09:18: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环境问题的差异性,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环境问题的差异性

篇1

关键词: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堂实例;新课程标准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程理念的逐步深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填鸭式教学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它们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素质教育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高中地理教学而言更应如此。高中地理学科综合性很强,它不仅涉及到自然科学,还涉及到人文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知识。比如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就是高中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能直接就将环境问题的原因等知识讲授给学生,应该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找到答案,在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获得能力的提升。

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课堂实例:《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地理学理论是地理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系统反映,是地理教学设计最直接的理论来源。地理学的两个特征――地域性和综合性思想为本节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进步和对新知识的认知是要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而成的。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新的知识,就应当让他们能够将新的知识融入到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使新旧知识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改变原有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感性知识认识为载体,按照“直观感知―讨论探究―思辩论证”的认识过程展开。

2.教材分析

教材中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节讲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基础上展开阐述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地理环境是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四大圈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下共同形成的,本节内容进一步从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地貌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角度来探讨地理环境的形成过程和地域分异规律,是对之前所学过的自然地理知识的归纳总结。本节知识主要包括地理环境空间差异和空间差异的规律性两个方面的内容,并将空间差异的分异规律即地域分异规律归纳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

3.学情分析

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在自然带的差异性上,而自然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土壤和植被的差异上,究其原因就是不同地域水热及其组合状况的不同,也就是气候的差异导致的。通过前面关于“气候类型”的学习已经为本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学生仍然欠缺对自然景观的感性认识。此外,学生主动迁移和重组整合知识的能力较弱,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知识呈现方式,创设问题情景和教学情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去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4.探究活动

(1)课前准备

教师布置任务:将学生分组搜集有关我国南方、北方、西北、青藏的自然景观图片(包括地貌、植被、动物、河流等),搜集有关喜马拉雅山南坡和北坡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异。最后将主要图片制作成幻灯片,并自己组织材料准备在课上给所有同学做介绍。

通过以上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地理知识面,提高收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为参与教学准备丰富的素材,并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到地理学科的使用价值。此外,通过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形象感知与意境的体验上为本节的学习创设了一个探究的情境。学生会留下一个疑问,为什么不同的地域会存在自然景观的差异?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角色扮演,分组探究

教师布置分组探究任务,如下:

第一组:从漠河到海南岛沿途自然景观有哪些变化(主要以植被为主)?

第二组:从北京到乌鲁木齐沿途自然景观有哪些变化(主要以植被为主)?

第三组:从珠穆朗玛峰南坡到北坡山麓沿途自然景观有哪些变化(主要以植被为主)?

每组同学都需要观察在这条线路上的自然带大体沿什么方向延伸,什么方向变化,并分析沿这条线路上的自然带的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

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将学生的探究行为与所授知识密切结合,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课堂表现的机会,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读图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与归纳总结能力。

探究活动后教师列表“比较三种地域分异规律”,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并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让其主动构建知识,便于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内涵。

(3)活动探究、巩固知识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条植被观赏线路:可以是从赤道向两极,也可以是从沿海向内陆,并分析设计的线路植被变化的规律、成因,最后比较与我国植被分布差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否一致。

5.教学反思

在课前准备阶段,大部分学生表现积极。在图片展示阶段,学生积极踊跃,但是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所以只能个别学生上台展示。从学生的表现来看,他们准备充分,语言表达很顺畅、简洁。通过课堂反馈练习,大部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了充分的认识,能够将课堂练习快速完成。本节课总体来说,比较成功,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他们在自主探究活动中获得了能力的提升,同时也理解了本节主要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三、“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实践思考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应营造一个适合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不能只是简单的提问、回答,因为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究活动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探究。如果学生能够主动质疑、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这对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将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不应该为了探究而探究,而应该将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要让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要让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不断地迸发出来,要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限制学生的探究活动,否则起不到促进学生各种能力发展的作用。

总之,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和能力”。所以在地理教学实践过程中,地理教师应该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得到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2

一、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地位

我们不妨从现行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架构来看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地位(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现行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设计思路是先让学生完成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规律与原理的认识(必修1),再完成对人文地理事象分布及其成因、原理的理解(必修2),在已经掌握自然地理规律和人文地理基本原理以后,最终进入对区域国土开发与整治(必修3)的学习。教材以案例的形式将地理知识与原理及其应用鲜活地呈现出来,力图通过三册必修本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素养。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部分教学内容放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内容的最后一个章节,是对整个高中地理中自然地理学习内容的归纳、总结与提升,并为后面人文地理部分的学习作出铺垫与延伸,使之担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与思维在构建地理知识框架中的作用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常听到学生诉说地理知识如何零散、琐碎,缺乏一个知识的框架体系,只能强记硬背,而且就算背下来了,后面的应用也是个大问题,有时候用同样一句话回答同一类问题,用在这道题是合适的,用在那道题却不对了。出现学生所说的这种情况,究其根源,笔者认为,关键是学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和思维的理解与应用出了问题,而且学生没能理解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因此在思考同一类问题时没能结合到具体的区域中去处理。比如“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亚马孙河与塔里木河的情况就差别巨大,只有兼顾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整体性,才能对它们作出准确分析,即必须先落实两条河流所在的具体区域,然后再运用整体性原理去思考。这样一来,地理知识将不再是零碎、枯燥而难以把握的。应该说,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学习内容并不算艰深,理解起来也不难,因为会有很多鲜活的案例来帮助说明。教学中最关键的是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思维的推进与应用,落实在教学中,便是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从自然地理环境向人文地理环境顺利推进,这是有关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构建从自然环境到人文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思维呢?以下是部分参考案例。

(一)在河流问题上的整体性思维体系。如果将河流的特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看成“果”,影响特征形成的因素便是“因”,此时可将有关河流问题的因果知识构建为如图2的整体知识框架。

(二)在人文地理区位分析问题上的整体性思维体系。人文地理大体包括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商业、旅游六大区位问题,其全面分析方法离不开图3所示的整体性思维体系(左侧要素为自然因素,右侧要素为人文因素)。

(三)在环境问题上的整体性思维体系。环境问题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本身的特点而产生的;次生环境问题则是人类对自然环境中资源的过度采掘、开发,或者向自然环境过度排放有害废弃物而引发或诱发的。因此环境问题的思考可从图4切入,比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等。

……

三、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在地理高考中的地位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会把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考查放在重要位置。试题考查时又分为显性考查和隐性考查。

(一)整体性原理在自然地理题型中的显性考查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涵义包括:①各要素相互联系、制约、渗透,构成一个整体;②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力求保持协调一致;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④某一区域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区域环境的变化;⑤每个地理要素除了具有独特功能外,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

【题例一】(2009年天津文综)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图1),回答1~2题。

1.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

A.地壳上升 B.水源减少

C.气候变干 D.物质沉淀

2.湖泊的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稳定性 D.脆弱性

【题例二】(2010年安徽文综)34.根据材料和图1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1)略。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10分)

【题例三】(2010年海南卷地理)图5中4条曲线分别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湖泊的浮游植物生物量与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的年变化。据此完成14~15题。

14.表示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年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15.若营养物质供应充足,则该湖泊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大约会持续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以上3个题例重点考查整体性涵义中的生产与平衡功能。

(二)整体性原理在人文地理题型中的隐性考查

【题例四】(2011全国文综)39.分析图中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二:图10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到2 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 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

(2)根据材料二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12分)

(3)根据材料二说明甲区域历史上一直作为军马场的区位条件(除其自然条件外)。(8分)

答案:(2)地域较广且较平坦;(西、北)气流受山地抬升,在此多云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气候较湿润;祁连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较丰,适宜牧草生长。(3)甲区域位于河西走廊(的中部,地理位置适中)。河西走廊历史上一直是农耕民族与北部、西部游牧民族争夺的战略要地,军马需求量大。河西走廊及往北、往西的大片区域,气候干旱;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以及河西走廊以东地区则主要应农耕之需,皆不适宜大规模集中畜牧战马。

本题例的第(2)题是农业区位因素中的自然因素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要素对人文地理中的农业生产有深刻影响。人文地理区位的自然条件分析必须把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如图甲所示。第(3)题则是一道对人文地理区位原理的深刻考查,要求考生必须扣住题干中的“军马场”切入答题,难度较高。深入分析考题答案,得出其思考切入点是从该区域的特殊位置去分析。如图乙所示,地理事物所处的位置是环境各要素特征的先决影响因素,各要素结合在一起进而形成“军马场”的特殊区位,解答本题的思考离不开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四、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与思维在培养现代公民素养中的地位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基本理念”。这是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掌握地理知识的素养在地理素养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其他相关地理素养形成的基本载体。课标中的内容标准要求学生“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其主要途径;认识区域差异,知道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途径”。这些地理知识既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也是学生学习地理技能、过程与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与思维在构建地理知识框架中的作用,其地位不言而喻。

在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今天,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世界各国决策和行动的指南,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素养,使学生争做21世纪合格的祖国公民乃至世界公民,是地理教师的重要职责。今天的学子就是明天祖国与世界建设的参与者甚或是决策者。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我们要通过平时的地理课堂教学的潜移默化,让地理整体性思维扎根学生心中,让学生真正学到受用一生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思想,初步具备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篇3

摘要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兴起以及旅游业的空前繁荣,使人们的环境意识日益增强,人们开始探讨旅游环境承载力,但是少有人研究特定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通过对现有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分析,提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

关键词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

AbstractIn recent years,because of the rise of rural tourism and the tourism industry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and people′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ncreasing,people began to explore the 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but very few people studied specific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of rural tourism. Based on the existing analysis of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tourism environment,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of rural tourism was proposed.

Key wordsrural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concept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资源丰富,环境优良,则区域发展较快,反之亦然。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兴起以及旅游业的空前繁荣,使人们的环境意识日益增强,可持续发展战略广泛实施,乡村旅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同时各种负效应也随之出现,并逐渐显示出其巨大的潜在威胁。例如: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旅游景区的粗放式经营;旅游设施建设的过度膨胀;环境质量的急剧恶化等。所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威胁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重要基础和载体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就特定乡村旅游形式的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作一探讨。

1承载力理论

承载力这一概念首先是由帕克和伯吉斯在1921年提出来的。指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生物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也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某种生物个体可存活的最大数量。Lrmi和Clem A.tisdell对承载力概念的起源进行了探索,认为在人类生态学和生物学领域承载力概念最早可追溯到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在北美、南美及亚洲草原地区,由于草地开垦、过度放牧等原因,导致土地开始退化,因此为了有效管理草原和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一些学者将承载力引入到草原管理中,于是提出草原承载力、最大承载畜牧量等相关概念。由于全球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日趋减少,于是一些学者又提出了土地承载力概念。美国的Allan在1949年将土地承载力定义为:“在维持一段水平并不引起土地退化的前提下,一个区域内能永久地供养人口数量及人类活动水平。”

20世纪50~70年代,国外许多学者探讨了土地承载力的计算依据,并认为:土地承载力是确保不会对土地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前提下,土地生产潜力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Mmillington等应用多目标决策分析法,以各种资源对人口数量的限制,计算了澳大利亚土地资源承载力。后来,很多学者从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等不同方面,对全球承载力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因此,了解承载力理论以及其计算方法,对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

环境容量是一个环境学和生态学的概念,主要是指环境单元可容纳某种事物的量,后来人们在研究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时引入了这个概念。在早期的旅游环境问题研究中,人们普遍使用了旅游环境容量这个概念,用以表示旅游地在满足一定条件下的游客容纳量。此后,各国学者和研究人员分别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角度丰富和完善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内涵[1]。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环境发展对旅游活动有着很强的反作用,环境容量的概念已经不能准确地表达旅游活动和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崔凤军在旅游环境容量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体系,并将其定义为:在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强度,丰富和发展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内涵[2-3]。

目前,大部分研究人员将旅游环境容量概念等同于旅游环境承载力,或将环境容量定位于环境承载力的一个分量指标。总的来说,相对于旅游环境容量,在旅游环境问题研究中使用旅游环境承载力这个概念更加科学、合理。首先,旅游环境承载力更能体现出旅游活动和环境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环境容量作为一个环境学和生态学概念不能很好地体现出环境发展的主动性;其次,旅游环境承载力更加强调了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因此,本文在研究中采用了旅游环境承载力这一概念。

3国内外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3.1研究概况

承载力用于旅游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某一旅游区域范围内,在不破坏生态环境、满足游客最低游览要求(心理感应气氛)的情况下,该旅游区域所能容纳的游客量。包括物质承载力(自然环境和设施能够容纳的最大游客数)、心理承载力(在没有选择新的游览地之前,游客心理上所能容纳的最低的游览体验)、社会承载力(居民能够接受的游客的行为和人数的最大值)和经济承载力(在当地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行为)。

旅游环境承载力(或旅游环境容量,国外旅游承载力)是由拉佩芝(Lapage)在1963年提出,但没有深入研究。直到1971年,利姆(Lime)和斯坦奇(Stankey)对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提出进一步的讨论,关注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人才越来越多,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大致经历了2个阶段:第1阶段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科学理论,注重从理论的角度研究;第2阶段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应用在旅游地实际管理中[4-6]。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多和休闲意识增强,使旅游成为日常消费活动。大量游客涌入,旅游地由于本身旅游资源特性,基础设施不完善和管理不当导致环境问题的出现。这些环境问题得到管理者和学者的重视。赵红红、刘振礼和金键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计算进行了最早的探讨。保继刚和楚义芳等对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深一步的研究。中国学者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2类:第1类计算旅游地最大游客数;第2类景区承载力分级、评价。

总而言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外对于旅游承载力的涵义、指标体系的建立、定量估算模型以及实证研究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究的方法从最初的定性研究发展为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手段分析旅游环境承载力,并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和估算模型。研究的范围也从单纯考虑旅游目的地、自然环境承载力发展为权衡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综合承载力[7-9]。

3.2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旅游环境承载力更成为衡量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旅游规划的重要指标。与此同时,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动态变化性也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并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型来动态监测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变化。但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一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体系仍没有完全统一,其指标体系的构建缺乏普遍应用意义。虽然不同的学者因为研究的角度不同而对2个概念还有所争议,但是从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实证研究来看,实际上研究的都是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即研究的侧重点大多放在旅游点区的游客数量方面。二是目前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一些测算模型大多为静态模型,对游客的特点和景区的类型、分布状况等因素考虑较少,缺乏普遍适用性。不同性质的旅游资源地在旅游环境承载力限制瓶颈因素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在环境承载力的量测中应该体现这些差异性,这在目前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三是目前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多是针对旅游景点或旅游城市,缺乏针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尤其是缺乏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测算和指标体系的建立。乡村旅游地可以说是一个大型的旅游系统,其中集成了观光、休闲、体验、娱乐等各种功能的旅游点区。各个旅游点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

4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

4.1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特征

4.1.1时空分异特征。从时间分布上看,旅游活动具有季节性。特别对于乡村旅游季节性更明显。由于乡村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因子、社会经济因子、当地居民的心理因子和管理者的水平等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规律的变化。因此,由这些影响因子决定的资源空间承载力、经济设施承载力、社会心里承载力及生态环境承载力也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由上述承载力分量所决定的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就具有时间分布特征。

从空间分布上看,首先由于乡村旅游资源是由各种类型的旅游景点组成的旅游系统,各种旅游景点在规模、质量、区位等方面不尽相同。这样,在整个系统内部,就会出现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非均匀性和差异性。其次,由于作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基础的自然环境其生态恢复力、敏感性等特征存在空间差异,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心理也存在区域性差异,这样就会出现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性差异。综上2个方面,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具有空间分布差异性。

4.1.2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除了受旅游地空间规模、自然环境、地域差异等内在因素的影响以外,还要受到乡村居民素质、当地政府政策、乡村环境恶化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这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可控性。

乡村经过多年的发展后现在已不像以前是个简单系统,而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旅游只是乡村多种功能中的一种。乡村各种功能之间具有互动性,任何一种功能活动的变化都要影响到其他的功能活动。例如,乡村的农耕活动是为乡村的各种活动提供基础性资料,如果乡村中的农耕活动增多,就会增加对于土地、人员的需求,在土地、人员数量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减少转为旅游的农耕规模和人员数量的水平。

4.1.3限制性因素的差异性。乡村的性质差异性决定了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限制性因素的差异性。一般来说,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主要包括资源空间承载力、乡村旅游设施承载力、乡村生态环境承载力、当地居民心理承载力等要素。这些要素共同作用,决定着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对于不同性质乡村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起主要决定作用的要素也会不同。例如,对于观光乡村旅游,主要影响因素是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乡村生态承载力。对于体验式乡村旅游,主要影响因素是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当地居民心理承载力。

4.2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构成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按照国家旅游局2003年的《旅游规划通则》,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城市旅游环境的特点,笔者认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由以下4个承载分量构成。

4.2.1资源空间承载力(Resource Space Bearing Capacity,RSBC)。相对于单个风景旅游区而言,乡村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一般而言,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大小和质量水平直接决定着其旅游环境承载力。不论是何种类型的乡村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都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决定因素。

4.2.2经济设施承载力(Economg Establishment Bearing Ca-pacity,EEBC)。经济设施承载力是指乡村旅游接待设施规模的大小。乡村旅游接待设施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住宿和交通运输等设施。供水、供电和交通等设施属于乡村基础设施范围,依赖于乡村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住宿设施主要为旅游活动服务,其建设规模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是经济设施承载力的主要衡量指标。

4.2.3生态环境承载力(Zoology Environoment Bearing Ca-pacity,ZEBC)。生态环境承载力是指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不会发生不可接受的破坏条件下所接纳的游客数量。生态环境承载力对于乡村旅游的影响非常大。因为乡村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作为重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方式。例如,土地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固体废弃物承载力等。

4.2.4社会心理承载力(Society Mentality Bearing Capacity,SMBC)。旅游活动本身也是一种促进人类各种不同的文化交流的过程。乡村旅游一方面会将旅游目的地的景色和文化展现在来自不同地域的游客面前,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产生冲击。旅游活动超过一定的强度不仅会造成游客旅游质量的下降,还会引起当地居民的排斥和反感。社会心理承载力主要表现在这种不断交流过程中的游客满意程度和当地居民对旅游活动的认知水平2个方面。

4.3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

通过总结现有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成果以及根据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特征及构成得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为:反映乡村旅游地当地居民、当地环境、旅游者三者和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特性总和。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所研究的对象是乡村旅游。二是游客对乡村旅游的需要,可分为明确需要和潜在需要。明确需要是指那些为人们所公认的、不必明确表达的、大家都知道的需要。潜在需要指那些必须要加以分析、研究、识别才能够确定的需要。三是当地居民的认可度。即当地居民对发展乡村旅游所持有的观点或承受能力。四是特性是指乡村旅游所特有的性质。五是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动态性。游客需要、当地居民认可度、当地环境会随时间而变化,这就意味着对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需进行定期评审。六是优良、和谐的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受益对象不仅是旅游者,还包括乡村旅游地的农民、员工、社会投资者、当地政府等。

5参考文献

[1] 保继刚.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87,7(2):32-38.

[2] 崔凤军.论旅游环境承载力——持续旅游发展的判据之一[J].经济地理,1995,15(1):105-109.

[3] 崔凤军.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科学进展,1998,17(1):86-91.

[4] 刘玲.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M].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20-130.

[5] 翁钢民,杨秀平.国内外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评述[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3):39-44.

[6] 卢松,陆林,徐茗.旅游环境容量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6):77-83.

[7] 曲小溪.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篇4

关键词:地理;基本技能;整体性;差异性;迁移;地理环境

课程改革后,地理学科和政治、物理、化学等学科一样,成了初中升学考试等级科目之一,地理成绩的好坏也会影响学生能否顺利升入高中学习。以下就从初中地理学科的特点和这几年中考命题的方向及自己的教学实践等方面,谈谈提高地理成绩的一些基本方法。

一、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课程标准是地理教学的依据,是初中地理升学考试的命题要遵循的基本要求。教学中无论教材如何变化,我们都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引导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这也是地理教学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仔细研究这几年的初中地理升学考试试卷,从命题上看,不论是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还是湖南教育出版社,或是地图出版社的教材,在命题上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课程标准有明确要求的内容就是命题的内容,因此,要想取得好成绩,一定要紧紧把握课程标准,通读课程标准,把握学习的方向和重点,这是提高地理成绩的一个首要方法。

二、加强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

地理基础知识是学好地理的基础,也是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必须掌握的一些最基本的内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在平时的学习中,如果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不管命题的形式如何变化,也能获得较好的成绩。如,世界地理中海陆的分布特点,世界的人口、人种、宗教、主要语言等,中国地理中中国的面积大小、行政区划、人口特点等,都是一些最基本的知识,也是每次考试会涉及的内容,如果能将这部分知识掌握好,可以获得基本分,为取得更好成绩奠定基础。

三、重视和强化地理基本技能的学习

有些学生认为要学好地理,只要临考前背一背就行了,可实际上考出的成绩并不理想,这是因为有些地理知识的确需要靠强化记忆,如前面提到的一些地理基础知识。但是,大部分的地理知识是不能靠死记硬背的,需要理解掌握,如,地理基本技能的学习。地理基本技能是学生从事地理学习必备的技能。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初中地理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地图技能、地理分析技能、绘制地理图表技能。地理基本技能自古以来都是地理学习和考试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从自己从事地理教学多年来看,这部分内容仅靠记忆是不行的,这需要落实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从开始学习地理就养成看图、识图、用图的习惯,并逐步学会利用图表去理解、记忆地理知识,分析地理问题,千万不能去死背图,特别是课程改革后,更重视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能力的考察,如果能充分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读图的习惯,久而久之,地理基本技能就一定能提高。

四、学会把握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能力

地球表面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要素,通过密切的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了综合的地理环境,因此,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而各个区域又存在差异。如,秦岭和淮河一线,南北在气候、植被、河流、农业生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以西北和青藏两地区为例,西北和青藏地区均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内,属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但二个区域又存在较大的差异;西北地区由于距离海洋远,降水少,形成了以干旱为主要特征的自然环境特点,而青藏地区,由于地势高耸,形成了以高寒为特征的自然环境特点,因此,在学习区域地理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出发,紧紧抓住地理环境整体性,并学会找出各区域的差异性,同时,又通过分析区域的特征,帮助学生理解区域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学会迁移地理知识的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大部分学生都善于回答那些教材中写得清清楚楚的现成问题,而不善于回答那些运用所学知识重新组织起来的新问题。如,世界人口稠密与稀疏的地区,教材中明确点出,学生都能回答完整,但是,如果问“亚马孙平原为什么人口稀疏?”可能很多学生就不会回答了,这是因为教材中没有现成的答案,但是如果学生能从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去迁移地理知识,联想到原始的热带雨林地区人口稀疏,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时,平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

篇5

2015年高考文综(地理)卷有关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内容考查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选择题多考查自然带类型判断与主因素分析判断、某一要素变化导致的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情况判断。综合题多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

[HTK]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地域分异规律

例1 (2015年广东文综卷) 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 )

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

C.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

【解题思路】 题中的地带性是:“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因此指的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即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的景观差异,体现的是垂直分异规律;从东向西出现的景观差异,体现的是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即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景观为非地带性现象,属地方性分异规律。

【答案】 A

例2 (2015年江苏地理卷) 图1所示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

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

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D.[JP3]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JP]

(2)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安全防御 [WB]B.节约耕地

C.防雨保温 D.就地取材

【解题思路】 (1)图示客家人南迁由华北平原至雷州半岛,由温带季风气候区至热带季风气候区,对应的自然景观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2)图示客家人的土楼进出只有一个通道,四周高墙环绕,且有t望和射击口,房顶有宽檐,判断其目的应为安全防御。

【答案】 (1)C (2)A

[HTK]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例3 (2015年北京文综卷) 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往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据此,回答(1)~(2)题。

(1)太白山( )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

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

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

(2)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

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 ④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题思路】 第(1)题重在山地的垂直分异现象考查,第(2)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太白山的北坡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山麓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上出现针叶林带;而山腰树木茂密,说明降水较多;树木大稀大矮为高山灌木。

(2)过度猎狼,会使植食动物增多,导致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会使狼数量减少,甚至灭绝,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而生物资源的破坏,会减少环境承载力;对人们的消费观念则影响不大。

【答案】 (1)C (2)D

二、解题准备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如破坏森林与植树种草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以及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滥伐森林,不但会导致上中游水土流失,还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4)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将会导致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的改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分析思路。

(2)垂直分异规律分析思路。

(3)山地垂直自然带的相关判读。

影响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①纬度:所在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②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低则简单;③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海拔越低越简单(具体分析时必须同时考虑三个因素的作用)

山地自然带的变化规律①与垂直分异规律相似;②山麓地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③在中纬度高山地区,垂直自然带更替表现明显

影响山地同类自然带海拔高低的因素①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低,水热状况越好,同类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高;纬度越高,同类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

②坡向: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在阳坡分布的海拔更高;在阴坡分布的海拔低

(4)雪线相关结论。

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为年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雪线高度的纬度变化与山体所在纬度及坡向有关系。

温度(热量或纬度)雪线高度与热量、气温呈正相关

降水因素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全球雪线高度最高的地区不在赤道附近,而是在副热带高气压带

地貌因素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阳坡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线位置偏高,阴坡则相反。对于北半球而言,南坡、西坡日照多,冰雪消融量大,雪线偏高;而北坡和东坡的雪线位置较低

季节因素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

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全球变暖,使雪线上升;臭氧层破坏,使雪线上升;沙漠化造成气候变干,使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使之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

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

三、命题预测

地球表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而不同地区之间特征的不同即是其差异性表现。本专题内容包括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及其表现;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含义;地域分异规律及影响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从考查内容和形式上看,多以区域图、关联图、地理环境模式图为背景,综合考查自然地理要素间的关系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结合某区域生态问题的产生,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区域图或自然带分布图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形成原因,特别是特殊地区自然带的形成等,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从考查能力看,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读图能力、综合判断能力、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合考查形式和考查内容,预测2016年高考考点: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五大自然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中的作用;以读图题的形式,考查自然带、自然景观的分布特点及成因;以选择题或综合题的形式,考查地理环境三大地域分异规律及迁移应用。

该部分内容相对较少,但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是高考经常出现的问题。在复习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①理解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②重点把握地域分异规律,与气候类型图对比理解、记忆有规律性分布的自然带,同时突出非地带性现象成因分析;③充分利用所给信息,分析所给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

考点细化高考命题预测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①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②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③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以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为背景材料切入,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2.考查自然带、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3.以区域图、模式图切入,考查自然带、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及成因4.利用区域气候、区域地形图考查自然带的类型、分布及成因

四、能力测试

(改编) [HTK]2014年12月13日,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在北京《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研究显示,相比第一次冰川编目数据,自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西部冰川总体呈现萎缩态势,面积缩小了18%左右。据此回答1~2题。

1.依据材料可知,我国西部地区气候与雪线的变化情况为( )

A.气温升高,雪线降低

B.降水增多,雪线降低

C.降水增多,雪线升高

D.气温升高,雪线升高

2.从短期效应看,材料所述现象对我国西部地区河流沿岸产生的影响有( )

①农作物大幅度减产 ②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③洪灾发生概率加大 ④水资源面临短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改编) 图3所示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3~4题。

3.植被带界线西南部的自然带类型是( )

A.热带草原带

B.热带荒漠带

C.热带雨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4.植被带界线东北部自然带的成因( )

A.地处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B.地处西风的背风坡,降水贫乏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

D.地处高原内陆,受海洋水汽影响小

5.(改编) 黄土高原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交错,自然环境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读图4,回答问题。

(1)阐述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2)分析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对该区域水土流失的影响。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 2.B

3.A 4.A

东北部为热带雨林带;西南部为热带草原带;东北部地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西南部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地处高原内陆,受海洋水汽影响小,降水较少。

篇6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程理念的逐步深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填鸭”式教学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它们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素质教育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高中地理教学而言更应如此。高中地理学科综合性很强,它不仅涉及自然科学,还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知识。比如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就是高中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能直接将导致环境问题的原因等知识讲授给学生,应该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找到答案,在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获得能力的提升。

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的课堂实例:《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地理学理论是对地理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系统反映,是地理教学设计最直接的理论来源。地理学的两个特征——地域性和综合性思想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进步和对新知识的认知是要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而成的。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新的知识,就应当让他们能够将新的知识融入到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使新旧知识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改变原有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载体,按照“直观感知—讨论探究—思辩论证”的认识过程展开。

2.教材分析

教材中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节讲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基础上展开阐述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地理环境是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四大圈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下共同形成的,本节内容进一步从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地貌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角度来探讨地理环境的形成过程和地域分异规律,是对之前所学过的自然地理知识的归纳总结。本节主要包括地理环境的空间差异和空间差异的规律性两个方面的内容,并将空间差异的分异规律即地域分异规律归纳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

3.学情分析

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在自然带的差异上,而自然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土壤和植被的差异上,究其原因就是不同地域水、热及其组合状况的不同,也就是由气候的差异导致的。通过前面对“气候类型”的学习,已经为本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学生仍然缺乏对自然景观的感性认识。此外,学生主动迁移和重组整合知识的能力较弱,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知识呈现方式,创设问题情景和教学情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去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4.探究活动

(1)课前准备

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分组搜集有关我国南方、北方、西北、青藏的自然景观图片(包括地貌、植被、动物、河流等),分析喜马拉雅山南坡和北坡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异。最后将主要图片制作成幻灯片,并自己组织材料准备在课堂上给所有同学作介绍。

通过以上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地理知识面,提高收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并为参与教学准备了丰富的素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认识到了地理学科的使用价值。此外,通过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形象感知与意境的体验上为本节的学习创设了一个探究的情境。学生会留下一个疑问:为什么不同的地域会存在自然景观的差异?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角色扮演,分组探究

教师布置分组探究任务,如下:

第一组:从漠河到海南岛,沿途自然景观有哪些变化(主要以植被为主)?

第二组:从北京到乌鲁木齐,沿途自然景观有哪些变化(主要以植被为主)?

第三组:从珠穆朗玛峰南坡到北坡山麓,沿途自然景观有哪些变化(主要以植被为主)?

每组同学都需要观察在这些线路上的自然带大体沿什么方向延伸,什么方向变化,并分析沿这些线路上自然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将学生的探究行为与所授知识密切结合,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课堂表现的机会,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读图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与归纳总结能力。

探究活动后教师列表“比较三种地域分异规律”,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并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便于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内涵。

(3)活动探究、巩固知识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条植被观赏线路:可以是从赤道向两极,也可以是从沿海向内陆,并分析沿设计的线路植被变化的规律、成因,最后比较与导致我国植被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否一致。

5.教学反思

在课前准备阶段,大部分学生表现积极。在图片展示阶段,学生积极踊跃,但是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所以只能由个别学生上台展示。从学生的表现来看,他们准备充分,语言表达很顺畅、简洁。通过课堂反馈练习,大部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了充分的认识,能够将课堂练习快速完成。本节课总体来说,比较成功,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他们在自主探究活动中获得了能力的提升,同时也理解了本节主要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篇7

20世纪80年代之后,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经验,相关冠以政策执行的研究文献大量涌现,遍及行政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学者投入了相当的关注度。从总体上看,国内外关于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集中体现在对三大问题的关注上,一是运用什么样的理论框架去概括和分析中国的政策执行经验,二是如何理解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分异现象,三是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执行偏差及其原因。

第一类研究试图提供理解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经验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据理论模型建构的不同取向,有关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型又可以分为抽象性理论模型和具体化理论模型,前者意在抓住政策执行的“神”,后者则试图提供更加具体的观察视野。在抽象性理论模型中,政治动员模型和博弈模型最为著名。许多学者都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传统的理性官僚制模型似乎很难准确地描述中国的政策执行经验。鉴于改革之前30年中国政治运动的非常态实践,有学者认为政治动员模型相比官僚制模型更加适应于对中国政策执行经验的理解。政治动员模型的特质是政策执行过程并非按照循规蹈矩的官僚行政来完成,而是通过大量的动员政治来实现政策目标,比如意识形态宣传和对群众的大规模发动。

现实经验还表明,政治动员模型不仅适用于描述前30年的中国政策执行经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适合于现阶段的中国。比如许多学者注意到,中国虽然告别了政治运动时代,但仍然使用“运动式”的执行手段来推动政府意图的落实,这种“运动式”的执行体现了转型期政府常态执行能力相对不足的现状。

政策执行的博弈模型试图抓住政策执行过程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的本质。改革之后,中国政府层级之间、横向机构之间发生分化,地方政府和部门机构成为利益主体,造成中央政府在一些政策的执行中失去对地方政府和部门的牢固控制,转而只能在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博弈中推动政策的执行,政策执行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

第二类研究关注的是中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分异现象。有关政策执行分异现象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政策执行的差异性及其形成逻辑,在这里,政策执行的分异并不等于政策执行的失败或扭曲,而是关注不同政策在执行中的差异性命运,以及同一类政策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执行。对于不同政策在执行中的差异性命运,最为著名的研究由欧博文和李连江完成。欧博文和李连江通过对中国农村公共政策的观察,发现了一种地方干部选择性执行政策的现象。由于群众运动的平息、下管一级的干部任命制和强调指标化管理的干部责任制的推广,地方干部越来越唯上级意志是从,政策的实施也越来越依赖于指标的设计和贯彻执行。顶头上司权威的加强和指标化管理的普及造成了地方干部在执行指标易于衡量但不受村民欢迎的政策更加卖力,而抵制那些受村民欢迎却不容易被转化为约束性指标的政策。

第三类研究关注的是中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执行偏差问题。与政策执行的分异现象有别,有关政策执行的偏差问题的研究主要关注政策意图的扭曲、变异和失败,以及对此的原因解释。实际上,有关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大部分文献可以归入此类。对于政策执行偏差的研究,来自“自上而下”视角的研究多将问题的焦点集中在中国的制度结构之上。比如美国学者李侃如对中国环境政策执行的研究,就将环境政策难以得到执行归咎为中国制度的职权划分和激励结构问题。中国政府的职权已被职能、地域和级别搞得零零散散,权威的碎片化构成了政策执行的制度障碍。而在激励结构上,中国的制度结构规定了各地倾向于保护地方利益,而把其他地方当做竞争对手。但问题是,多数环境问题超过了地方边界,需要不同地域政府合作方能有效解决。

国内政府研究的一些学者也往往从制度结构上分析政策执行的失败。比如丁煌认为政策执行阻滞是由制度缺陷所致,包括纵向的政府间权力划分缺乏规范、横向的机构间职能配置交叉重叠、政策执行行为的监督制度不健全,以及现行的干部管理制度的不足等。钱再见和金太军认为政治社会化机制乏力、成本收益预期失衡和责任追究制度缺损是中国政策执行“中梗阻”现象的制度根源。陈雪琼、刘建平从组织学角度透视了政策执行的组织传播困境,认为中国行政体制结构的“科层制扭曲”特征是惠农政策组织传播困境的重要原因,等级化、人格化和非理性的科层结构阻碍了惠农政策信息传达到农村,惠农政策处于传播失灵、策略性执行以及监督缺位状态,政策实际执行效果远远低于政策预期与规划。

来自“自下而上”视角的研究则更加关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组织行为和社会情境的影响。比如,周雪光建立了“共谋”概念来解释中国的政策执行偏差问题。所谓在执行来自上级部门,特别是中央政府的各种指令政策时,基层上下级政府常常共谋策划、暗度陈仓,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各种手段,来应对这些政策要求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检查,导致了实际执行过程偏离政策初衷的结果。周雪光认为,共谋行为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政府官员或执行人员的素质或能力,其稳定存在和重复再生是政府组织结构和制度环境的产物。

另外一些研究从委托关系上解释政策执行的偏差和失败。谭秋成认为中国制度体系所规定的多层委托关系是导致农村政策在执行中变异走样的制度根源。比如有研究者对农村扶贫项目的经验研究就说明,作为人的地方精英很容易被实际利益所俘获,从而使得财政扶贫资金偏离原来的政策目标。还有一些研究注意到,在许多地方,农村低保政策很难覆盖到真正的目标群体,而是被地方干部当做一种治理资源予以使用。

篇8

关键词:碳排放权;影响因素;调控机制;灰色理论

一、引言及文献回顾

环境污染问题愈发受到全球重视,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Green House Gas,GHG)排放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全球84个国家于1998年签订了以降低GHG排放为核心的环境保护公约――《京都议定书》。随后,欧盟、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陆续建立了本国的GHG减排体系。我国于2013年陆续启动了深圳、上海、北京等7个碳交易试点,全国统一的碳排放市场计划于2017年启动。为保证启动后各地方碳市场能顺利对接,高效的r格调控机制是关键。正确的碳权价格不仅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还能有效反映减排成本。

要想实行有针对性的碳价调控机制,必须了解影响碳权价格因素的地方差异性。在碳排放价格影响因素方面,Kanen等(2007)认为,化石能源的使用会导致高碳排放,并认为碳价的波动与化石能源价格的波动应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Burger等(2008)从供需的角度对影响碳价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燃料价格、气候变化、政治风险、国民经济总产值及技术进步是影响碳价波动的主要因素。郭文军(2015)通过自适应Lasso法及回归分析对深圳碳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主要受欧元汇率、国内石油价格、经济状况的影响。在价格调控机制方面,陈晓红、王陟昀(2012)及周建国等(2016)认为应将政策工具及市场机制相结合,并伴随市场的成熟逐渐减少政府干预。郭文军(2015)、周建国等(2016)认为应加快我国碳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提高我国碳市场的活跃度及广度。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均认为能源价格、经济增长及政策制定是影响碳价波动的主要因素。但少有学者将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作为指标纳入研究,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GHG的排放状况。中国碳权市场研究方面,大部分学者分析了我国单一地区碳权市场存在的问题,忽略了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性。故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在纳入AQI作为碳权价格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别对我国6个碳试点(重庆碳试点的交易活跃天数过少,故剔除)的价格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及横向比较,并提出有地方差异性的价格调控机制。

二、模型与指标介绍

(一)模型介绍

现有研究大多通过计量分析进行实证检验,往往对数据的样本点数、概率分布、统计特征等方面有一定要求。而我国碳排放市场刚建立不久,统计数据不多且存在样本点不连续、起伏大的特征。灰色关联分析法适用范围广,能够较好的包容这些缺陷,且不会存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果不符的情况。本文主要采用灰色关联理论中的三个模型:

1. 灰色绝对关联度模型

灰色绝对关联度反应了相同时距下,参照序列与被比较序列折线的相似程度。计算方法如下:假设参照序列X0=[X0(1),X0(2),...,X0(n)],被比较序列Xi=[Xi(1),Xi(2),...,Xi(n)]。首先,根据各序列的零点化算子D求得X0,Xi的零点化像:X00=[X00(1),X00(2),...,X00(n)]、Xi0={Xi0(1),Xi0(2),...Xi0(n)};其次,求|S0|、|Si|、|Si-S0|(|S0|=|∑ 、X00(k)+ X00(n)|、|Si|=|∑ 、X0i(k)+ X0i(n)|、|Si-S0|=|∑ (Xi0(k)-X0i(k)-X00(k))+ (Xi0(n)-X00(n))|);最后,计算参照序列与各被比较序列的灰色绝对关联度ε0i:ε0i= 。

2. 灰色相对关联度模型

为了避免各序列不同的量纲可能造成的估计偏差,灰色相对关联度模型通过运用初值化的办法,衡量了参照序列与各被比较序列相对于始点的变化速率的相似程度,有效的消除了不同量纲造成的影响。计算方法如下:假设参照序列X0={X0(1),X0(2),...,X0(n)},被比较序列Xi={Xi(1),Xi(2),...,Xi(n)}。首先,求出各序列的初值像:X0′={ , ,…, }、X1′={ , ,…, };其次,根据各序列的零点化算子D′求得X0′,Xi′的零点化像: X0′0={X0′0(1),X0′0(2),...,X0′0(n)}、Xi′0={Xi′0(1),Xi′0(2),...,Xi′0(n)};再次,求|S0′|、|Si′|、|Si′|-|S0′|(|S0′|=|∑ Xi′0(k)+ Xi′0(n)|、|Si′|=|∑ Xi′0(k)+ Xi′0(n)|、|Si′|-|S0′|=|∑ (Xi′0(k)-X0′0(k))+ (Xi′0(k)-X0′0(n))|;最后,计算参照序列与各被比较序列的灰色相对关联度γ0i:γ0i= 。

3. 灰色综合关联度模型

灰色综合关联度将序列的曲线相似程度与速率变化程度相结合,能更为全面地反映序列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假设序列X0,Xi的灰色绝对关联度为ε0i,灰色相对关联度为γ0i:,则序列X0,Xi的灰色综合关联度为ρ0i=θε0i+(1-θ)γ0i,其中θ∈[0,1],通常取θ=0.5。

(二)指标及数据说明

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得出的一致结论,考虑到时距的一致性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北京、上海、广东、深圳、天津、湖北6个碳试点的碳权价格作为参照序列的指标。并选取CER期货价格、煤炭价格、原油价格、天然气价格、经济情况、工业情况、空气质量指数作为被比较序列的指标,数据选取时段为2014年5月8日至2016年6月9日,具体见表1。

三、实证分析

根据上述计算方法,分别计算6个碳权试点碳权价格与碳权价格影响因素的灰色绝对关联度、灰色相对关联度、灰色综合关联度,结果见表2。

根据计算结果初步可看出,各试点碳权价格与不同因素的关联度程度存在差异性。且与能源价格指标、环境指标的关联度普遍高于与国际市场指标、经济指标的关联度。所有指标的灰色关联度均达到0.5以上,说明碳权价格与所选指标的联系均较为紧密,与学界达成的结论一致。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湖北4个地区碳权价格受空气质量指数的影响均较高,验证了AQI指标引入的必要性。为了能更直观的比较各试点碳权价格受不同因素影响的差异性,导出各试点影响因素灰色综合关联度排序表,见表3。

结合表2、表3可发现,北京、广东、深圳、天津的碳权价格与能源价格的灰色关联性最强,上海、湖北的碳权价格则与空气质量指数的灰色关联性最强,且灰色综合关联度分别达到0.807,0.791,湖北的碳权价格与空气质量指数的灰色绝对关联度甚至接近于1。而北京、广东的碳权价格与空气质量指数的灰色关联性仅次于能源价格。各试点碳权价格与空气质量的关联程度均比经济因素更高,说明我国的发展水平已开始趋向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的拐点,高速的经济发展不再是我国一味追求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是长久之计。此外,除了湖北,各试点碳权价格与能源价格的关联度仍较高,其中上海、广东、深圳、天津原油价格的灰色相对关联度水平均在0.9左右,说明四个地区的碳权价格变动速率与原油价格变动呈现高度的同步性,上海的碳权价格则与煤炭价格关联度更高。各试点碳权价格与经济情况的关联程度均高度接近于与工业情况的关联度,说明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工业产出仍存在紧密联系。各试点碳权价格与国际市场产品CER的期货价格均体现出了关联性,关联度均在0.5左右水平,说明我国碳试点的国际化建设都有了一定成效,但不够显著。

四、启示与建议

(一)能源调控机制方面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发展仍较为依赖高碳排放的化石能源。如北京、天津较为依赖煤炭,广东地区较为依赖原油。当地区碳排放权价格过高时,通过提高地区依赖的碳排放能源价格,使企业寻求其他碳排放较低的替代能源,地区碳排放总量降低,碳排放权市场供过于求,能向下调节碳权价格,当地区碳排放权价格过低时,通过结合政府回收配额,则能有效的控制碳权价格的底线。此外,为了鼓励企业参与碳市场的积极性,在实行提高化石能源价格的同时,可以对开发、使用新能源的企业予以补贴。

(二)环境制度建设方面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性。当AQI升高时,对环境质量较为敏感的地区的碳权需求量会增加,继而导致碳权价格上升。于是,通过提高地区空气质量标准,建立相关奖惩机制,能有效增强AQI与碳权价格联系的紧密性,继而提高地区碳权价格市场的敏感度及活跃度,将环境保护与碳排放交易有机结合。

(三)经济建设方面

我国的碳权价格水平与经济发展状况相关,但不存在显著的地方差异性。由于我国整体呈现高碳排放依赖的发展模式,在环境保护的框架下尽快加强经济建设,摆脱高碳排放依赖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碳权市场未来与国际市场接轨至关重要。

(四)国际化建设方面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个缓慢但必然的进程,在未来,全球将会形成统一的碳权市场。而我国大部分试点的碳权价格还远低于国际市场碳权的价格。通过制定相应政策激励地方碳试点与国外碳权市场的合作,能够有效拉动我国整体碳权价格水平。

综上所述,实行具有地方差异性的能源价格调控机制,加强地区环境质量监管、提高环境质量标准,结合政府参与配额交易,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国际合作,是目前调节我国地方碳权价格差异性及提升整体碳权价格水平的有效手段,并有助于我国未来与国际碳权市场顺利接轨。

参考文献:

[1]Simone Pereira de Souza et 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energy balance of palm oil biofuel[J]. Renewable Energy, 2010(35).

[2]Niels Anger, Ulrich Oberndorfer. Firm Performance and Employment in the EU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For Germany[J].Energy Policy,2008(36).

[3]王庆山,李健.基于时变参数模型的中国区域碳排放权价格调控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01).

[4]佟昕,陈凯,李刚.中国碳排放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2000~2011年中国以及30个省域的灰色关联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5(03).

[5]董文学.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影响因素与定价策略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

[6]刘思峰,谢乃明.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科学出版社,201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