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9 09:18: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海绵城市的好处,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法国:形态不一 提升循环
法国作为现代城市雏形起源国之一,其境内不少主要城市的排水、防涝以及雨水循环处理的设计思路各具特色,形态不一。这些不同的地表水处理体系如同海绵一般,既使得城市免受了内涝之苦,还提升了水循环利用率。
巴黎的水循环系统堪称世界范围内大都市中的典范。1852年,著名设计师奥斯曼主持改造了被法国人誉为“最无争议”并基本沿用至今的水循环系统。奥斯曼的设计灵感源自于人体内部的水循环。他认为,城市的排水管道如同人体的血管,应潜埋在都市地表以下的各处,以便及时吸收地表渗水。城市的排污则如同人体排毒,应当使污物沿管道排出城镇,而不是直接倾泻于巴黎的塞纳河内。奥斯曼的这一设计理念避免了巴黎市在暴雨时的地表径流量大幅增加,缓解了瞬时某一地域的排水压力。
法国的另一座著名城市里昂的水循环处理则因地制宜,充分借助了自然的力量,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水循环系统。里昂市位于法国的索恩河与罗纳河交汇处,虽然水资源较为丰富,但里昂的水务管理者仍不愿放弃对雨水的利用,并为此做出了极其细致的工作。首先,里昂市区内各个社区收集的雨水被纳入到了城市一体化的水循环体系中,由当地政府负责对水质进行统一监测与管控;其次,里昂市政府将本市各处的道路规模、土壤类别与地型走势等信息进行了统一梳理并公示,任何市区内新的建筑项目均需要考虑到这些基本信息,将雨水管理纳入设计规划中,并接受当地政府的查验考核。
英国:源头入手 一举两用
近年来,英国政府愈发重视国内水资源短缺问题。为解决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和提升伦敦等大城市的市政排水能力,英国政府积极鼓励在居民家中、社区和商业建筑设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以从根源上解决这两大问题。
一直以来,英国政府都在采取立法手段,通过《住房建筑管理规定》等法律规定,间接促进家庭雨水回收系统的普及。在2006―2015年间,英国政府针对新建房屋设立1到6级的评估体系,要求所有的新建房屋至少达到3级以上的可持续利用标准才能获得开工许可,而其中最重要的提升等级方式之一就是建立雨水回收系统。2015年之后,英国政府为更有针对性控制水资源利用效率,直接要求单一住房单元的居民每天设计用水量不超过125升才能获得开工许可。这一规定也要求开发商和居民更加积极地在家中建立雨水回收系统。
在重视家庭雨水回收利用的同时,英国也在大力推动大型市政建筑和商业建筑的雨水利用。当前大伦敦区最为典型的就是伦敦奥林匹克公园。园内主体建筑和林地在建设过程中建立了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通过回收雨水和废水再利用等方式,这一占地225公顷的公园灌溉用水完全来自于雨水和经过处理的中水。此外,公园还将回收的雨水和中水供给周边居民,使周边街区用水量较其他类似街区下降了40%。
德国:高效集水 平衡生态
得益于发达的地下管网系统、先进的雨水综合利用技术和规划合理的城市绿地建设,德国海绵城市建设颇有成效。
德国城市地下管网的发达程度与排污能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城市都拥有现代化的排水设施,不仅能够高效排水排污,还能起到平衡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以德国首都柏林为例,其地下水道长度总计约9646公里,其中一些有近140年历史。分布在柏林市中心的管道多为混合管道系统,可以同时处理污水和雨水。其好处在于可以节省地下空间,不妨碍市内地铁及其他地下管线的运行。而在郊区,主要采用分离管道系统,即污水和雨水分别在不同管道中进行处理。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提高水处理的针对性,提高效率。
瑞士:雨水工程 民众参与
瑞士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同时也可谓是世界上最节省的国家之一。瑞士虽不缺水,但瑞士政府一向提倡节约用水,鼓励民众在下雨时吸水、蓄水、净水,使雨水得到循环利用。
20世纪末开始,瑞士在全国大力推行“雨水工程”。这是一个花费小、成效高、实用性强的雨水利用计划。通常来说,城市中的建筑物都建有从房顶连接地下的雨水管道,雨水经过管道直通地下水道,然后排入江河湖泊。瑞士则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在原有的房屋上动了一点儿“小手术”:在墙上打个小洞,用水管将雨水引入室内的储水池,然后再用小水泵将收集到的雨水送往房屋各处。瑞士以“花园之国”著称,风沙不多,冒烟的工业几乎没有,因此雨水比较干净。各家在使用时,靠小水泵将沉淀过滤后的雨水打上来,用以冲洗厕所、擦洗地板、浇花,甚至还可用来洗涤衣物、清洗蔬菜水果等。
如今在瑞士,许多建筑物和住宅外部都装有专用雨水流通管道,内部建有蓄水池,雨水经过处理后使用。一般用户除饮用之外的其他生活用水,用这个雨水利用系统基本可以解决。瑞士政府还采用税收减免和补助津贴等政策鼓励民众建设这种节能型房屋,从而使雨水得到循环利用,节省了不少水资源。
新加坡:疏导有方 标准严格
新加坡作为一个雨量充沛的热带岛国,其最高年降雨量在近30年间呈持续上升趋势,却鲜有城市内涝的情况发生。雨季时,虽每天都有数场“说来就来”的瓢泼大雨,但城市内均未出现明显的积水和内涝。这一切要归功于设计科学、分布合理的雨水收集和城市排水系统。
首先,预先规划城市排水系统。新加坡通常在进行地面建筑的建设之前,会事先规划和设计好该建筑的地下和地面排水系统,因此每一栋建筑,包括人行道、马路周边都分布有一定数量的排水渠。这些排水渠与城市的主要排水系统相连,形成了遍布全岛的城市雨水收集、排放网络,保证了大量雨水能够及时、快速地排出。此外,在新加坡的地下主排水管道内均安装有电子监控系统,相关工作人员可实时监控管道内的情况,如管道内水位、流量,以及是否有垃圾阻塞问题等,以便及时处理。其次,加强雨水疏导,建立大型蓄水池。经由城市雨水收集系统收集到的雨水最终将汇入新加坡城市周边的17个大型蓄水池,而这些大型蓄水池也是新加坡解决雨水疏导和城市内涝问题的关键所在。再次,建立严格的地面建筑排水标准。为确保在雨量激增情况下,能够将雨水及时排出,新加坡公用事业局数次修订和提高地面建筑排水系统标准,要求所有新建筑物必须提高防水门槛的高度。
韩国首尔: 提高渗透性 重塑水环境
关键词: 绿色屋顶环境保护作用 初探
绿色屋顶在环境保护中有何作用呢?我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总结如下:
一、管理暴雨,减轻排水系统压力
1995年,对美国北部卡罗莱纳州纽斯河鱼类死亡原因的探求促成了一项研究绿色屋顶的项目。该州颁布了法令要在2003年减少30%的氮素含量。创立了数个工程、项目和各种保护措施。其中一个策略便是2002年在纽斯威自然中心天文馆修建绿色屋顶,后来成了北美第一个监测水质的绿色屋顶之一。该监测点收集的数据表明绿色屋顶持水能力为63%。北卡罗莱纳州的一名研究生艾米莫兰说:“实验结果表明,绿色屋顶降低了85%左右径流量和洪峰流量。”
绿色屋顶正在成为一种最有效的解决管理暴雨的方法。下暴雨时,铺有种植土的屋顶就像一块大海绵,可以将雨水保存起来,而屋顶的植物就可以依靠这些水源蓬勃成长。这样,绿色屋顶不仅仅吸收了污染物质,而且减缓了径流量,减少了发生洪水和土壤侵蚀的危害。据美国环保署估计,3-5英尺厚的土壤生长基质可吸收75%的降水,降水量在0.5英尺甚至更少。
绿色屋顶通过对暴雨的管理可以减缓城市地下排水管道的压力。在夏季暴风雨过后,过多的雨水无法通过下水道系统顺利排放,从而导致城市里雨水泛滥,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而绿色屋顶上降落的雨水会被植物和土壤吸收后消失或者蒸发到空气中。绿色屋顶在各季节吸收降水的能力有所不同,春秋季吸收率为40%-50%,夏季的吸收率近100%,而冬天只有10%-20%的降水被吸收,但传统屋顶的吸收率几乎近于零。
此外,通过绿色屋顶还可以实施“灌溉”,将这些收集和储存下来的雨水还可以用于灌溉、洗车、冲厕所等其它非饮用用途。
二、改善水质和空气质量
绿色屋顶可以改善空气质量。首先是屋顶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更多的氧气以净化大气,同时也可以吸收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从而增加该地方空气的新鲜感,使人们心情舒畅,直接有益于身心健康。所以绿色屋顶又被称为“城市氧吧”、“城市的保健师”;其次是因为浮尘被过滤并凝固了,自然浮尘的毒素也被过滤掉了。“绿色屋顶造就健康城市”中心称,一平米的草屋顶大约每年可以除去0.2千克浮尘。
据美国环保署报道,绿色屋顶可以通过屋顶根部系统的细菌和真菌等生物复育和植物复育的自然过滤过程过滤雨水中的污染物,氮、磷被分解和解毒。伦敦生态小组1993年说绿色屋顶从雨水中吸收了95%的镉、铜和铅及16%的锌等污染物,这样就减轻了对周围水质的污染。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绿色屋顶更多的益处会逐渐彰显。
三、缓解日趋严重的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是由诸如混凝土和沥青之类的密封表面所导致的,它们吸收能量并反射一部分到了其他更坚硬的表面。这种再辐射热日落后被释放出来并形成城市上空的高温穹。绿色屋顶不仅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提高环境空气质量,并且还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从而减少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有关专家指出,有绿色屋顶的表面温度可以比周围的大气温度还要低,普通的黑色屋顶,夏天的反射温度会高达摄氏60度 ,而绿色屋顶可使其降到摄氏25度。美国城市环境部发言人杰西卡・里奥说,在芝加哥的炎热天气里,有绿色屋顶的城市住宅温度可降低6摄氏度。
如果能在城市中能够普遍推广绿色屋顶,就有助于改善城市的气温。从而减缓城市“热岛效应”。深受“热岛效应”之苦的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多伦多,每年6月到9月,这里都要有18天的雾天,温度常年比郊区高4到10摄氏度。为了纳凉,人们不得不采取制冷措施,但这样反过来又更加重了温室效应和空气污染。最近,多伦多市和加拿大环保署联合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建设相对适度数量的绿色屋顶,即占多伦多市总用地面积的5%,也就是将所有屋顶中的一半改造为绿色屋顶(假设屋顶面积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10%),将使城市热岛温度降低1到2摄氏度。
据权威部门测算,如果一个城市把屋顶面积全部利用起来进行绿化,城市上空的二氧化碳将减少80%左右。加拿大环境组织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如果多伦多有6%的屋顶面积种植了绿色屋顶植物的话,那么每年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减少240万吨。
四、节省能源,降低能耗,减轻供电压力
因为绿色屋顶本身就是一个保温层,可以在夏季和冬季调节屋顶的温度,以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
炎热的夏天,绿色屋顶可以让屋顶更清凉,更能够缓解一天中的热度峰值,从而为业主节省能源。美国城市的环境部发言人说,在芝加哥炎热天气里,有绿色屋顶的城市住宅温度可降低到14-44摄氏度,比郊区那些用沥青铺顶的办公室的温度还要低。
加拿大环境部研究绿色屋顶优势性的专家说,绿色屋顶吸收了大量的能量,它至少可以减少5%-15%的夏季应用的电量。具权威部门监测,在我们国家绿色屋顶在夏天能将温度降低1-2摄氏度。温度每降低1%就能节省5%的电力,从而每年能节约64万美元。
到了冬天,即使植物不再生长,也能有保温的效果。绿色屋顶能够减少能耗30%,帮助房屋保温。芝加哥市政厅的绿色屋顶每年就能节省4万到5万美元。
加拿大环保署研究员兼多伦多大学环境研究院教授布拉德?巴斯教授说,推广绿色屋顶,这会给发电企业带来一定影响。“这种热门技术的真正受益人是电力公司,”他说,“你在推广绿色屋顶时,就等于告诉电力公司,这里有一个缓解热浪袭击期供电需求的简单方式。”
五、能为鸟类等小动物提供栖息场所
虽然绿色屋顶不能被看成真正自然状态的地方,但它的的确确为城市环境增色不少。绿色屋顶可以吸引有益的鸟类、蜜蜂以及蝴蝶等小动物,为野生生物的栖息地。鸟语花香的环境不仅提高了城市的人居品位,更重要的是,保护了与人类友好的昆虫、鸟类等小动物,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六、靓装城市,减少“视觉污染”
读图1,回答1~2题。
1.若图中曲线为等高线,b地海拔小于d地,则()
A.该区域属于断层构造
B.c地可以看到a地
C.b地可能发育河流
D.d地土壤水分条件较差
2.若图中曲线为南半球的某段等温线,该图可以表示()
A.南半球冬季大陆部分的等温线
B.高大山脉及两侧的等温线
C.大陆东部的海水等温线
D.冷锋过境区域的等温线
北京时间2013年9月8日凌晨4时,2020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地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34°S,58°W)揭晓,经过投票,日本东京(36°N,139°E)击败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41°N,29°E)和西班牙马德里(40°N,4°W),最终获得主办权,据此回答3~4题。
3.在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华人华侨同时收看这一新闻的当地时间(区时)是()
A.9月8日15时B.9月7日15时
C.9月8日17时D.9月7日17时
4.2020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揭晓时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日期比东京早
B.伊斯坦布尔处于上午时刻
C.与北京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地球一半多
D.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位于马德里的西南方
图2是“某地区2015年1月8日某时500百帕等压面高度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此时甲点的风向可能是()
A.东北风B.东南风
C.北风D.西北风
6.造成甲、乙两地500百帕等压面高度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地势高低B.海陆性质
C.纬度位置D.大气环流
我国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采用“等长日影角平分线法”确定正北方向(图3所示),并记录了日影与正北方重合的北京时间(如表1)。据此回答7~9题。
7.若OC、OC′为某日两条无限长的影子,∠CON=120°,则该地此日的昼长是()
A.8小时
B.14小时
C.16小时
D.以上都不正确
8.根据该小组测量的数据,计算该地的经度位置()
A.120°E
B.113°15′E
C.113°7′E
D.113°23′E
9.表格中不同日期正午时刻北京时间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A.不同日期测量地点不同
B.计时和测量时存在误差
C.正北的方向不是固定的
D.不同日期昼长不同缘故
图4为“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和等压线分布图”(图中天气系统移动速度为120千米/天),读图,回答10~11题。
10.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以高原、丘陵为主
B.该地区河流径流量丰富,但季节、年际变化较大
C.图中山峰和城市的相对高差为900~1000m
D.陡崖崖顶的海拔可能为750m
11.此时图中城市的风向及此后24小时城市的天气状况可能为()
A.偏北风气压降低、天气晴朗
B.偏北风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C.偏南风阴雨、降温
D.偏南风气压升高、降温
读图5,回答12~13题。
12.图示()
A.石灰岩的形成晚于花岗岩
B.乙山为向斜山
C.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
D.地形主要为平原
13.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
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②断层破碎带
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14.图7中A地所示地貌是()
A.冲积扇B.冲积平原
C.河漫滩D.三角洲
15.能够反映图7中B所示地貌成因的点是()
A.甲B.乙C.丙D.丁
北欧地区的芬兰森林覆盖率高,森林工业历史悠久,是芬兰的支柱产业,图8为芬兰森林覆盖率和森林工业分布简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芬兰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是()
A.温带落叶林B.山地灌木林
C.亚寒带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
17.近年来,芬兰森林大量死亡的原因是()
A.本国工业发达,酸雨严重
B.西欧工业发展,导致该地酸雨严重
C.臭氧层空洞的影响
D.全球变暖
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在经济学领域,通常用人口抚养比下降来定义人口红利。读图9回答18~19题。
18.我国人口红利消失的时间是()
A.1995年B.2005年
C.2010年D.2015年
19.目前,我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形大致呈()。
A.“三角”形B.“倒三角”形
C.“长柱”形D.“啤酒桶”形
目前我国不少城市正试点“海绵城市”建设:缺水地区,优先利用透水砖、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其他地区,优先利用雨水湿地、蓄水池等措施,构建新型的城市水循环系统。据此完成20~21题。
20.“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A.①增加B.②减少
C.③减少D.④增加
21.图11中城市绿地建设,符合海绵型城市理念的是()
苏州与嘉兴具有相似的区位优势、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等,1980年始,苏州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形成苏南模式,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本地就业,培养了大批技术工人。1990年开始上海产业大规模转移,苏州成为最佳产业转移承接地,形成“苏州工业园区模式”,成为目前长三角地区经济水平仅次于上海的发达城市。嘉兴一直是浙江省北部重要农业基地,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上海、苏州等发达城市务工。读图,完成22~23题。
22.1980-1990年间苏州致力发展的工业类型可能是()
A.劳动密集型工业B.重化工业
C.新能源工业D.微电子工业
23.相较于嘉兴,1990年后苏州成为上海产业转移的最佳承接地的原因是()
A.农业基础好B.工业基础好
C.政策优惠D.地价便宜
图14为2009-2013年美国肯塔基地区(石灰岩广布)土地不同等级荒漠化土壤侵蚀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该区荒漠化治理重点是()
A.潜在荒漠化土地
B.轻度荒漠化土地
C.中度荒漠化土地
D.强度荒漠化土地
25.据图推测可知()
A.强度荒漠化土地与无荒漠化土地土壤覆盖厚度相当
B.潜在荒漠化土地植被覆盖率最高
C.中度荒漠化土地生产力高于轻度荒漠化土地
D.该地区实行了荒漠化治理措施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2分)奇洛埃岛是智利南部的近海岛屿,面积约8.4万平方公里,遍布冷湿性森林。岛上人口约7万,经济以旅游业、伐木业及渔业为主,是马铃薯的原产地和基因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结合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1835年,科学家达尔文奇考察洛埃岛,发现当地气候与英国的大不列颠岛相似,但有所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岛气候成因的异同点。(4分)
(2)该岛东部是人口的主要聚居区,分析其原因。(4分)
(3)部分居民希望推动马铃薯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4分)
27.(10分)读图16,回答下列问题。
(1)从内外力作用分析横断山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4分)
(2)分析甲城市支柱工业部门发展的区位条件。(3分)
(3)说出图示东部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3分)
28.(14分)欧洲钢铁工业联盟成立于1976年,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结合图17回答问题。
(1)分析图示地区内河航运发达的自然条件。(4分)
(2)图中A、B、C三个区域都是钢铁工业分布较集中的地区,说出它们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条件的差异。(6分)
(3)对于图示地区的钢铁工业企业,有人认为应加大海外转移力度。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4分)
29.(14分)读下列材料和图形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8所示国家平均海拔2750米,人均水资源居世界前列;矿产资源丰富,但缺乏石油资源;以农牧业为主,农产品加工是工业的重要部分,国民经济萧条。21世纪初,该国推行以私有化和非国有化改造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发展旅游业和扶持中小企业,使经济保持了低增长态势。
(1)评价该国工业发展的自然条件。(4分)
(2)分析该国工业落后的原因。(4分)
(3)该国积极参与到我国“一带一路”的经济建设中,“新丝绸之路(铁路)”的建设将给该国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机遇。(6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b地海拔小于d地,等高线由高向低凸出,可以判断此处为山脊,断层应有断裂面,且岩层有相对位移;河流发育在谷地;从c地到a地要经过山脊,看不到a地,故排除A、B、C选项。
2.C曲线为南半球的某段等温线,且向高纬凸出,可以判断此时为1月份,南半球为夏季,排除A选项;受高大山脉影响,等温线不会这么平直,排除B选项;冷锋过境区域的等温线由高纬向低纬凸出,排除D选项;南半球大陆东部受暖流影响,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故选C。
3.B北京时间采用的是东八区的区时,而美国纽约位于西五区,两地相差13个时区,故新闻播出时,纽约时间应为9月8日4时-13小时=9月7日15时。
4.D2020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揭晓时刻,东京为9月8日,布宜诺斯艾利斯为9月7日,所以东京日期比布宜诺斯艾利斯早,A项错误。伊斯坦布尔位于东二区,此时为9月7日22时,处于夜晚,B项错误。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全球的不到一半,C项错误。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点,其地理坐标为(0°,30°W),位于马德里(40°N,4°W)的西南方,D项正确。
5.D由500百帕等压面高度分布图可以判断,甲的东北侧为低压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甲地风向可能为西北风。
6.A甲、乙两地等压面高度不同,因为乙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
7.COC、OC′为该日日出和日落时的影长,一周360°对应24小时,240°对应昼长为16小时。
8.B根据正午时该地北京时间求出平均时间为12:27,此时该地地方时为12点,因此可以计算该地的经度为113°15′E。
9.B原理上,在同一地点,不同日期正午时刻北京时间应该相同,但可能因计时和测量时存在误差而不同。
10.B该地等高线比较密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图中山地海拔在900~1000m,城市海拔在200~100m.两地相对高差700~900m,该地区河流径流量丰富,但位于季风气候区其季节、年际变化较大。陡崖崖顶的海拔在800~900之间。
11.C由图中等压线判断,该地风向为偏南风。通过比例尺和冷锋移动速度计算,此后24小时该地被冷锋控制,天气为阴雨、降温。
12.C甲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且甲处刚好处在槽部位置,故C项正确。由图可知花岗岩破坏了石灰岩的层理结构,说明花岗岩在石灰岩形成之后才形成,以至于破坏原有的层理构造,故A项错误。乙处为背斜构造,所以其为背斜山,故B项错误。由图中海拔坐标数值可知,该区域海拔在500m以下,属于丘陵,故D项错误。
13.D由图可知,丙断层的断层面无陡崖发育,相对下沉的岩体也未形成低地,野外无法据此判断断层;而断层所在处,两侧岩层定有相对位移,即岩层错开,且在岩层相对移动时,断层滑动面会产生大量细碎物质,形成断层破碎带,可以为野外判断断层提供依据,故选择②③。
14.AA地貌地处河流出山口处,为冲积扇。
15.BB地貌地处河流下游入海处,为三角洲,流速降低,细沙沉积。
16.C芬兰纬度高,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是亚寒带针叶林。
17.B西欧工业发展,排放的酸性气体多,通过西风气流到达北欧,导致北欧酸雨严重,芬兰森林大量死亡。
18.D由材料可知人口抚养比下降即为人口红利,由图可知2015年人口总抚养比开始上升,意味着此时人口红利结束,故选D。
19.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口增长目前已进入现代化,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金字塔呈两头窄、中间宽的酒桶形,故选D。
20.D“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加,可以排除A、B、C选项;植被增加,能够涵养水源,干旱时蒸发量增加,故正确选项为D。
21.A根据题干中海绵型城市的含义进行判断:在四个选项中,B、C、D图中的道路与绿地处于同一平面或者略低,那么下大雨的时候路面容易积水形成内涝,不符合海绵型城市的要求;选项A中道路高于绿地所在平面,下大雨时雨水由路面流向绿地,绿地可以吸水;干旱的时候绿地可以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等,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故选项A正确。
22.A由题干文字材料可知1980-1990年苏州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是乡镇企业的兴起,主要工业部门应是对技术要求较低、对劳动力数量要求多的劳动密集型工业。
23.B相较于嘉兴,苏州因80年代乡镇企业的兴起,可推测培养了大批熟练技术工人,工业基础好,有能力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其余三项与嘉兴相比并无优势。
24.A由图可知,潜在荒漠化土壤侵蚀量最大,故为该区荒漠化治理重点。
25.D强度荒漠化土地与无荒漠化土地土壤侵蚀量相当,但其原因不同,强度荒漠化土地是由于过分侵蚀,已成石漠化,上覆土层极薄甚至没有,即没有或极少有土层可供侵蚀;无荒漠化土地因水土保持措施得当,植被覆盖了最高,虽土层覆盖厚度最大但被侵蚀量最少。土地荒漠化等级越大土地生产力越低。从2009-2013年土壤侵蚀量的变化趋势知土壤侵蚀量越来越小,可推测该地区实行了荒漠化治理措施。
26.(11分)(1)相同点:均位于温带(40°至60°)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带控制。(2分)
不同点:该地沿岸受寒流影响。(表现:该地气候冷湿,欧洲西部气候暖湿)(2分)
(2)位于西风带背风坡,降水较少,光照条件较好;气温适宜;地形相对平坦;接近智利本土,交通便利。(自然原因选答两点,2分,社会经济原因2分,共4分)
(3)赞同:气候条件适宜;(地广人稀)后备土地资源丰富;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收入;促进就业。
不赞同:经济基础较差;远离国际市场;劳动力短缺;可能导致生态破坏(危及生物多样性)。(每点1分,共4分)
27.(10分)(1)内力作用:印度板块向东北方向挤压亚欧板块(板块碰撞),形成高山。(2分)
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强烈,使河谷变深,形成高山深谷、山河相间的地貌形态。(2分)
(2)该城市有色金属(锡矿)矿产资源丰富;所在地区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水电站、火电站较多,能源丰富;市场需求量大;工业基础较好(答出3点即可,3分)
(3)图示东部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起伏较大,耕地面积狭小;地表水源缺乏,灌溉水源不足;土壤贫瘠等。(3分)
28.(1)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各月降水比较均匀,河流径流量变化小;最低月气温大于0℃,冬季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地势低平,河流流速平稳,有利于通航;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小,河道不容易淤积。(6分,任意三点即可)
(2)A地海运便利;B地煤炭资源丰富,河运便利;C地煤、铁资源丰富。(6分)
(3)赞同。利用海外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提高经济效益;扩大销售市场;产业升级的需要;减轻该地区环境污染的压力。
反对。不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会削弱当地钢铁工业产业链,降低当地就业数量,增大就业压力。(任选其中一种观点作答即可,共4分)
29.(1)有利:水源充足;矿产资源丰富。不利:多山地地形,海拔高,自然环境脆弱;能源资源缺乏。(4分)
货币超发很容易引起通胀,对于这种因果关系,人们都有直观的认识。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92年(31.30%)、1993年(37.30%)和1994年(34.50%),那个时候发生了极为严重的通胀。
原因有二:一是货币供应增速过快,全球无出其右者。二是中国缺少可以吸纳这些超发货币的领域,房地产和股市都处于起步阶段,规模有限。这意味着,货币只要一超发,没有任何缓冲,立即就会在市场中显现出来,推动物价上涨。
为了规避这个缺陷,政府开始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实行货币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吸纳超发货币。于是,住房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开始展开。通过改革,原本应该由公共财政承担的职责,相当一部分转嫁给了公众。
住房货币化政府主导
货币化的深入,意味着民众承担的责任加大。而中国的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基本上掌控在政府手中,货币化的深入对政府有双重好处。
其一,货币化意味着掌控丰富资源的各级政府变得更有钱,掌控的财富更大。以土地为例,2011年1月7日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土地出让收入逾7万亿元。在“史上最严厉房地产调控”的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成交总价款2.7万亿元,同比增加超过70%。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坦言:“城市发展对土地的依赖有增无减,利益分配不合理,社会矛盾突出,土地出让制度亟待进一步改革完善。”
土地的货币化实质上是财富从民众手中向各级政府及相关既得利益集团手中转移的过程。诚如徐绍史所言,“利益分配不合理”首先是城乡土地利益分配不合理:从农民手中拿地,以万元为单位;在土地市场拍卖出让,以亿元为单位,计量单位相差万倍。其次是时间分配上不合理,前一任市长可以卖出未来三任市长的地,不仅透支城市发展后劲,更透支了子孙后代权益。利益分配不合理也包括不同产业投入产出不合理,对粗放用地、低效产业的依赖,使房地产像一块海绵一样,把资本从其他产业领域源源不断吸引过来,使新兴产业缺血失血,实体经济无利可图,而房地产领域泡沫越来越大,威胁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运行。
政府卖地的收入是直线上升的。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2006~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总收入分别为0.7万亿元、近1.3万亿元、0.96万亿多元、1.59万亿元、2.7万亿元。5年合计7.25万亿元,这实际上相当于对民众的隐性征税。
其二,在货币化过程中,由于实行了去责任化,公共开支占比下降,为政府“节省”大量财富用于投资,使得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这导致了经济结构的失衡甚至畸形。
楼市调控总陷两难
恰恰是房价的连年上涨,充当了吸纳超发货币的巨大海绵,这种吸纳作用无可替代。但这种吸纳作用又有弊端,容易引发资金从实体经济流向楼市,从而对实体经济造成抽血效应,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于是调控楼市成为必然。
另一方面,如果楼市中的资金,尤其是大量的投机资金,一旦由于恐惧调控而流向商品市场,又必然造成物价的飞速上涨,引发严重的通胀。由此造成楼市调控常常首鼠两端,难以取舍。
一头放闸,一头控水
房地产货币化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一是1998年以前的福利分房时代。二是从1998年7月国务院下发23号文开始的货币化分配和房地产市场化改革阶段。从2001年起,房价开始上涨,这是住房货币化的必然结果。三是从2003年开始的商品房垄断市场的时代,国务院著名的“18号文”,将房地产业视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1998~2003年全国商品住房每平方米的价格增加了343元,而到了全面实施“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18号文的2004年,每平方米的房价立刻比上年暴涨了352元。
中国房价飞速上涨,除了众所周知的因素,与房地产背负的新使命――吸纳超发货币密切相关。看两组央行公开的数据:2003年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0.62万亿元,而到2007年12月末,M2余额已达40.34万亿元,4年增长了近20万亿元。2009年12月末,M2余额达60.6万亿元,短短两年时间,又增长了20万亿元。
如此天量货币的增发,如果没有房地产的吸纳,后果是难以想象的,至少通胀的严重程度将超过1993和1994年。但这个期间通胀并没有那时严重,因为钱被固化到了房屋上面。
楼市常调,房价长涨
2005年,房价由于上涨太快成为了两会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3月底,国务院出台《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把稳定房价提高到政治高度,建立政府负责制,省政府负总责,对住房价格上涨过快、控制不力的,要追究有关人责任”。4月27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八条出台。5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七部委早在4月30日即已拟好完成的《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又是一个国八条。
在经过短暂的调整之后,房价在2005年下半年出现报复性上涨。以北京为例,2005年1~7月,商品期房平均价格同比上涨了21.9%。到2006年初,房价继续一路飞涨。5月17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六条出台。仅仅12天之后,九部委十五条出台,对国六条进一步细化。
金融方面,央行连续加息。银监会2005年7月22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的九条措施,严控房地产信贷风险。2006年,不到6个月,九部委组成的调控大军出台了不下13个房地产调控政策,且一个比一个严厉,然而房价一次比一次涨得高。
2007年底开始,房价开始步入调整――这次的调整是受次贷危机的影响,而非调控的结果。从挤压楼市泡沫角度来说,这是一次难得良机,然而楼市的低迷让对次贷危机忧心忡忡的政府再次出台大规模扶持措施。2009年春节一过,楼市回暖,量价齐升。2009年底,一些城市更是出现了恐慌性抢购。从低谷到巅峰,楼市疯狂的涨幅令人瞠目结舌,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在中国的一线城市,几乎一天一个价――对照一下不难发现,天量信贷开始投放,房地产又承担了吸纳超发货币的功能。
很快,政府又不得不调整。2009年12月14日,国务院明确表示“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拉开了“抑制性政策”大幕,标志着房地产政策从刺激消费又全面转向抑制房价。然而2010年的楼市犹如脱缰之马,继续保持着昂扬的上升势头,北京等一线城市的房价,很快进入3万元时代。该年4月1日,国务院公布决定对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暂停发放购买第3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住房贷款……
控房价必先控货币
货币越来越多,房价越涨越高,两者的关联度非常之高。或者,也可以把房地产当成一种货币――住房币,与中国最早的实物货币――牲畜币确有很多相似之处。
房地产领域对货币的吸纳作用,经过量化之后到底有多大?2008年3月,住建部副部长齐骥透露,按户籍人口计算,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了28平方米左右。齐骥给出的这个数据是截至2007年底的,当年全国城镇人口5.94亿人,也就是说,2007年我国城镇住宅总面积是166.32亿平方米。2008和2009年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分别为5.9亿平方米和8.49亿平方米。3年加总是180.71亿平方米。2009年全国商品住宅的均价为每平方米5182元,这样估算下来,截至2009年底,全国城镇住宅的总市值应为93.6万亿元。如果算上全国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的市值,将更为惊人――2009年全国GDP总额才33.54万亿元。
这意味着中国的房地产总值与GDP的比值,既超过了次贷危机前的美国,也超过了1990年楼市泡沫破灭时的日本。在住宅货币化的大前提下,如果房价下跌,改变人们对房价上涨的预期,导致房地产领域对货币的吸纳作用削弱,势必引发庞大资金流向商品流域,从而导致令人难以承受的通胀。
关键词:市政路桥施工特点技术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市政路桥建设是城市市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城市的市政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更好的保障市政路桥施工质量,全面推进工程建设的顺利有序进行,就需要建设企业能够从路桥施工特点详细分析,并充分发挥施工技术的科学高效优势,将施工技术全面有效的应用到路桥工程建设过程中,为路桥工程施工质量的全面升级奠定重要的技术基础。
一、市政路桥施工的特点
身为城市关键设施之一,市政道桥和城市住户出行等紧密相连,因此受到国家、区域、相关构筑商的特别关注:对构筑措施和建筑品质开展管理是整体市政道桥项目建筑的中心实质,它和市政道桥安全水平、建筑进展和造价消费有着直接联系:通过合理的管理以及运用,能够防止建筑构建项目中经常存在的问题,是确保市政道桥项目拥有好品质的根本,让构筑建筑商收获丰富的经济利润的根本条件,还可以加长道桥的运用时间,降低完工之后道桥运行时所产生的维修成本:高品质的市政道桥,能够减少桥头跳车、公路拥堵等情况,进而确保了行驶车辆的顺畅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交通故障的出现,保护社会生活的稳定。
二、市政工程中下部的结构施工特点和技术控制方面的探究
1、模板施工、深基坑钢筋
钢筋施工之前要对整个钢筋的质量进行预估,同时对钢筋的高度以及位置进行精确的测量,在专业人员的监督和指导下进行钢筋的预埋工作。为确保钢筋预埋位置和高度的准确性,在钢筋预埋时一定要搭设定位架和脚手架;为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在钢筋施工完毕后一定要用水泥砂浆或者塑料进行垫块的设置;为保证骨架和模板的间距符合要求,在施工完毕后一定要测量它的尺寸。
定型钢模已经成为现代路桥模板的主流,为保证安全性,确保模板的高度符合要求,并且桥涵根部不出现烂根现象,在模板支设之前一定要采用砂浆和水平尺来进行平衡支撑,在这些工作之前一定要记着除锈,并且要涂刷脱模剂,为了提高单项的结构强度,可以在螺栓和模板的接口部位塞上海绵条,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防止出现漏浆和跑模。
拼模的过程也是很重要的,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来进行,这样可以保证子母口和上下顺序的正确性。最后还要将基础接茬面的杂物清除,并且要用脚手架紧固钢模螺栓,为了防止松动,在旋紧时要采用正反交的模式。
2、采用横系梁、承台施工的技术手段
横系梁可以增强桩体整体性,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墩柱在连接时产生的偏差。承台,换一个说法就是连接桩群,为了降低造价,可以选用大直径的桩来代替桩群,这样做还可以保证整体性。
为了承台的顺利进行,施工之前要先进行无损检测,然后把薄弱的混凝土层凿除至密实混凝土层,从而保证标高符合要求的同时保证砂浆垫层的平整性。为了防止施工缝被污染,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进行脱模剂的涂刷。
墩柱的放置也是至关重要的,施工前一定要将接触面的杂物清理干净,保证中心放置的准确,模板拼接时需要留出一定厚度的保护层,另外材料方面一般采用的是串筒下料,最后一定要进行拉毛处理,保证完整性。
3、对地基的处理
桥梁交接的部位质量的好坏主要在于对地基处理的优劣,为了可以有效的抵抗由于侧向流动而产生的破坏位移,选用桩基时一定要保证回填料的质量。
4、对于台背的回填
在对台背进行回填时一定要注意从地基开始,如果想更加可靠的话可以用石灰、水泥进行稳定加固,同时为了避免路基在施工后发生沉降一定要注意选用半刚性填筑材料,这样做还可以提高压实度。为了避免因路面的车辆载荷或者横载引起的地基压缩变形,在桥面和搭板上的面层结构和厚度应当保证相同,这样的要求还可以防止桥梁两端的路堤发生沉降,提高施工的质量。
三、市政路桥施工的关键技术控制
整个工程施工的进度和施工后能否进行投入使用都取决于在市政路桥施工过程中对关键技术的控制,接下来就对如何对路桥施工进行关键技术的控制来进行探讨和研究分析。
1、加强对过渡段的施工技术控制
众所周知,不均匀沉降的问题是影响路桥过渡段施工的主要问题,它会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跳车的现象。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施工单位需要对症下药,查明沉降的原因,针对原因制定适当的措施,从而可以从根本上将问题解决。主要的措施有下面三个方面:
首先,填料的选择一定要合适。选择合适的填料将直接影响到内部结构的塌陷问题,也可以保证路面的平整程度,从而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和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在选料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工程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备料先进行试验,合格后方能采用。
其次,要注意土工格栅的适当运用。为了提高路基整体的稳定性,可以采用土工格栅,因为土工格栅可以很好的将应力和应变分散开,从而可以很好的约束土体侧向的变形。即使在车辆反复的载荷作用下,土工格栅也不会发生较大面积的变形累积,因为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与此同时土工格栅可以重新分配路基上部的载荷,从而减少台背所受的垂直应力。
最后,对于缓和过渡段进行合理的设置。由于我国的当前桥梁施工大多数采用的是刚性结构,所以在通常情况下都不会发生沉陷,但是,如果多种因素叠加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陷,例如,市政路桥施工因地基土质的不标准,桥梁本身重量以及过往车辆的载荷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就会使桥梁出现问题,所以在施工单位进行前期考察时一定要注重地基土质的考察。当遇到软土土质时,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技术控制措施,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从而减少沉陷产生的几率。
2、路面排水
做好路面排水的工作,对路桥的维护起着重要的作用。采取合理的排水技术,可以避免路面的水渗入路桥的内部!如果路桥的内部不断地被水渗入,那么会导致内部的钢筋被氧化。混凝土松胀、排水技术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控制管线和路桥基础间的调整,从地基的内部挖造双向坡,然后铺设防水材料,排水口要安置在外面,另一方面,在桥梁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加强初凝阶段控制,并用钢丝刷对表面进行拉毛以增强其粗糙度,加强其同面层间的粘接力,当路桥的上面建设完毕,用铣刨机把路面处理平整,并且清理表面的残渣,提高铺筑材料的接合度。
3、路桥的养护技术
路桥养护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处理混凝土与水的接触,避免发生钢筋锈蚀;其二,必须预防碱蚀,其中的措施在路面铺涂防水的材料,并且控制好均匀度;其三,利用人工的监察,定时的对路面进行技术检测,是否具有腐蚀现象的发生,然后人工对路面进行清洗!
结语:综上所述,为了全面提高市政路桥建设施工质量,实现工程建设的高质高量竣工,建设企业要进一步强化工程施工技术的科学有效应用,并做好施工技术的有效把控,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为全面提高市政路桥的使用寿命、保障路桥的稳定安全通行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这不仅能够全面提高建设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还能更加有效的推进建设企业健康发展与进步,相信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升级,其还将发挥更加强大的支撑作用,为市政路桥建设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郑学忠.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冬季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
(09).
[2] 于祥皆.桥梁混凝土早期抗裂性及裂缝防治[J].科技风,2011,(04).
[3] 朱正菊,孟德浪.综述涵洞施工放样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1,
(08).
关键词:建筑住宅;设计;处理措施
作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基本组成之一,随着当今社会不断的进步,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越来越发达,对于住宅的需求也不断的增加,除了满足日常的遮风挡雨外,舒适程度、个性化、环保等各个方面的需求也不断的增强。尤其在当今社会,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居住空间越来越紧张,高楼层建筑的兴起已经势不可挡。那么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能妥善的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把简约、时尚、环保融入进住宅设计中,能够妥善的处理这些问题,正是如今考虑住宅设计问题的重要之处。
1现阶段住宅建筑设计几大特点
1.1平面布局设计更具合理性
从历史上来讲,随着社会的文化、经济各个方面的不断进步,住宅已经由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慢慢的变成一种可以更加舒适享受的地方,从曾经的茅草屋,片瓦遮身,只需要一张椅子一张桌子可以接客到现在有专门负责,娱乐、享受、迎接客人等职责的客厅。商品房已经迈入了主流,而商品房的重点在于房间设计合理性,在有限的空间内使各个空间充分发挥作用。现在商品房的空间结构特点在于以客厅为中心,散射性的设计,卧室空间减小,厨房作为住宅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空间大规模增加,厨房可以增加各种设施,使用更加方便,整体设计更加的规范。此外考虑住宅的外部美观增加空间利用率和内部采光的问题,大部分住宅选择设计阳台。在住宅内部,强弱电线的布局也是当今住宅设计的重要之处。
1.2竖向布置表现多样性
屋顶的形式现在大多分为两个,竖向布置与平顶设计。在原先的住宅设计中,平顶式设计虽然应用比较广泛,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多,最大的问题是居住的舒适程度差,夏季多雨的时候容易屋顶漏雨,气温升高的时候不容易散热,屋子内部闷热不堪。现在的住房采取了更加舒适的隔热设计,在屋顶的下方采用科学的设计理念设置保温隔热层,这种设计主要有两点好处,一方面防止外部的热量直接交换室内,使室内温度变得不稳定;另一方面,保证室内热量不容易流失[1]。此外比较常见的形式还有两种,单坡顶与双坡顶,就是在屋顶下方留下一部分空间和倾斜的屋顶形成一个夹层,这个夹层一方面可以隔绝热量;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储存物品的空间。
1.3平面布置更具灵活性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所以住户也有不断的需求,在这个期间使用的功能也不断的改变,为了满足这种需求,现代住宅设计必须要更加的多变,能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如今的商品房设计更加满足这个特点,例如预留门洞等,这种设计一方面可以改变内部的空间设计,一方面也可以将各个部分分开或整合,灵活性增加,所以很多的商品房,一套房子大都可以使用数代,给住户带来了很多的方便。
1.4住宅及外部环境的协调性
现在住宅设计均考虑外部的环境因素,根据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确定住宅的空间设计。例如小区的设计类型,绿化带的覆盖程度。都需要考虑地理等条件,提前把绿化位置设计好,可以为小区住民提供更好的感官体验。
2现阶段居住设计所面临的挑战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住宅也面临着各种的问题,如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同居已经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但是在追求个性化的社会背景中,对住宅设计有了更高的需求,居民对房屋的质量等各方面更加的重视,而且未来还要迈入智能时代,所以在今后的住宅设计中不但要满足住宅设计的高格调还要减少住宅的设计成本,为开发商减少投资,满足各方的需求[2]。住宅的环境环保设计是现在住宅的一大特点,但是因为对环保没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所以有很大的可能性进入一个思维盲区,很多的设计者为了追求过度的外观美感,忘记了住宅功能的本质,绿化区面积的增加确实履行了环保的理念,但是由于绿化区域增加,土地利用率减少,这并不是环保设计真正的理念。环保设计不仅仅是绿化面积,还有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使用纯绿色没有污染的材质建造住宅,海绵城市理论建设完善的排水设施等。
3现阶段住宅建筑设计的应对措施
3.1科学规划总体设计
随着住宅小区的功能要求日益增加,不但要满足小区与环境的协调,还要体现当前城市的特点特色,将当地的文化融合在住宅建设中。与此同时小区的建设在保证个性化的同时,也要考虑当地城市环境的统一性,增加城市整体的美感。住宅区内部的土地划分也要合理,不能够空间狭小太过的堵塞,注重小区住户的疏散与舒适程度。
3.2合理完成建筑设计
建筑的材料和工艺的发展突飞猛进,新工艺的使用与现代高科技的融合,可以让人们更好的享受自己生活,建筑系统的智能化也是今后的发展目标之一。例如自动消防系统,停车报警系统,现代科技的日益发达使住宅设计更加的精细化,住宅更加的人性化,所以设计师需要更加合理的设计,来不断适应发展迅速的社会[3]。
3.3环境及室内的景观设计
住宅的景观设计,不应该只满足环保,更要满足日常的休闲娱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各个年龄断的人群提供不同的需要,例如老人的健身区,儿童的娱乐区等。在小区内部的绿化景观中,应该充分的利用各种植物的特点,通过各种的搭配组合给人们一种新奇的感受,给居民带来一种意境一种自然的渗透感。小区内部的绿化配置要一年四季都有绿色的植物,无论何时都可以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在有限的空间内达到最大的景观效益。对于屋内的环境设计而言最重要的一点是应该以人为本,突出的表达个性化,从景观外表的美感提升到对于景观风格文化的感受。
4结束语
根据以上论述,在现代的小区设计中,居住小区设计的重点应该在于内部规划、住宅的设计风格,内部的景观设计等,结合当地的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使住宅区有着超前的设计理念,可以在很长的时间内不被淘汰,建设出当今时代的精品建筑。
参考文献:
[1]李黎.住宅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J].工程技术研究,2016,(5):128+130.
[2]曹玉龙.超高层住宅设计的技术对应措施研究[D].湖南大学,2013.
关键词:园林节水设计;合理植物配置;节水型灌溉 ;雨水及中水的利用
一、广州园林绿地建设发展规划及水资源状况
广州地处南亚热带地区,优越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按广州2001至2020年的规划目标,规划中心片区到2020年,绿地率: 38%,绿化覆盖率:43%,人均公共绿地:20m2。充分利用广州山水环抱的自然地理条件,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构成“青山、碧水、绿地、蓝天”的景观格局,将广州建设成为国内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国际化、生态型华南中心城市。
广东省水资源总量表面上看在全国属比较丰富的省份,而实际上广东省水资源形势却比较严峻: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汛期降雨径流占全年的70%―85%,主要以洪水的形式出现,枯水期易出现旱情。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水环境改变的影响,随着全省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环境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城乡人均耗水量偏大。广东省年人均用水量为499立方米,高于全国人均427立方米用水量;城乡人均生活用水量分别为每日227升和每日147升,分别高于全国城乡人均每日212升和每日68升的生活用水量(2)。
二、园林节水设计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水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资基础,因此水资源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愈来愈重要,是支撑整个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在广州,大多数公园及绿地的浇灌水源都是市政自来水,且它们的浇灌方式大多数都是洒水车及人工胶管式的手动喷淋浇灌。全自动的智能喷灌系统至少比人工系统浇灌节约30%的用水量,如果能利用雨水、公园本身的湖水及公园自身的卫生间排水(经处理达到绿化浇灌水质要求时),就可进一步达到节约用水目的。随着广州绿地率不断加大,园林的节水设计也是势在必行,其现实意义也是不言而喻。
三、广州地区,园林节水设计普遍所存在的问题
1、整体规划不到位,中水的利用率仍然较低。广州市年污水处理量已达四亿吨,大部分都排入了珠江,造成了“中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对于有条件的新区,许多也没有统一规划实施雨水及生活污水处理后的再利用,从而也影响了园林绿地节水的实施。
2、许多节约用水的政策及要求没能真正的贯彻及落实,即使设计方考虑了园林节水方面的内容,往往是使用方也不予采用。
3、园林节水设计是靠各个专业紧密配合才能完成,由于节水意识薄弱,许多设计人员没有将节水设计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各个专业之间也没有密切的配合,仍然各自为政,导致园林节水设计专业间脱节。
4、广州对于常用的不同植物耗水量的基础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
对园林节水设计非常不利,因为没有这个最基本的基础资料,节水设
计无从谈起。所以这些基础数据的研究、测定,都是园林节水设计迫
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5、在园林建设中许多园林植物配置不合理,盲目建设大广场、大草坪,与城市的规模和发展定位不协调。既没起到应有的良好效果,又浪费了珍贵的土地资源。以草代木,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耗掉了大量的淡水资源。
6、目前城市园林绿地灌溉方式多种多样,在广州是以人工胶管式灌溉为主,且水源多数以市政饮用水为水源,而节水型灌溉方式如喷灌、滴灌乃至地下滴灌等则应用较少。即使采用了喷头或滴灌溉方式浇灌,但仍然是人为控制浇灌的时间及地点。对于人工控制浇灌,它们不能保证灌溉均匀、适量,经常会出现灌溉过度,影响植物生长且水源浪费严重。由于较多园林绿地管理单位人员素质不高,不会使用全自动灌溉的设备以及供货商的服务不到位,也是造成全自动灌溉普及不高的原因。
7、在园林建设过程中,为了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多园林绿地和居住区绿地,大量移植大树及外来品种的树木。大树从购买、运输、栽植到后期管护的费用都远远高于规格较小的同类树木及本土树木,而且其成活率也较低,死亡后需要进行二次栽植,对于外来娇贵的木种,也需较多的水及肥料精心栽培浇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8、盲目地设置许多水景观设施,没有考虑其运行成本,而且没有配备相应的水处理循环系统,导致水景水质很快变坏,需全部重新换水,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因此就出现刚开始水景景观设施有运作,但长时间后,水景就成了摆设,既造成投资的浪费,又没有达到所需要的景观效果。
四、针对以上所存在的问题,园林节水型设计应采取的措施
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总体规划阶段,应合理布局新区域各类绿地, 善于利用雨水及天然的河流、湖泊水系,使它们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态水景系统,尽量减少以生活饮用水源维持各类人工水景用水、城市天然水系、绿地灌溉系统,使水资源最大限度地被重复利用。应尽早日由“耗水型园林”向“节水型园林”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在新建区域推行饮用水和非饮用水分网供水的制度,新建的污水处理厂都应将污水进一步处理为中水,使其成为供新区的农业灌溉、农业养殖、工业用水、环境用水、绿化用水的水源,并逐步实施对旧城区的供水管网改造,将已建好的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进一步深化处理为中水,配套老城区的管网改造,逐步实现旧城区也能有中水给水管网的供给。
2、将节水政策落实到位,指标到位,使具体的用水单位要求设计相应的节水措施,这是园林节水设计真正实施的有力措施。
3、园林节水设计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1)园林绿地用水总原则为若有市政中水水源,尽量直接采用该水源;没有该水源时可将在工程范围内利用已有的河流、湖泊、池塘或设置新的湖泊、池塘作为雨水调节及绿地、水景的水源;对于非常小的公共绿地而又没有中水源的,才使用市政自来水。
(2)加大园林节水宣传,使发展节水型园林的观念广泛深入人心,让每一位设计者都意识到园林节水的重要性及紧迫性。使节水型园林必将成为广州新型园林的主要建设模式。
(3)园林节水设计不是任何单一专业能够解决,而是需要各个专业都能高度重视、通力协调、积极配合完成。
(4)对于设计实体需在总体规划时就应将节水设计考虑在内。在进行现场勘查时应注意其所在地的地质土壤情况、气候气象情况、现场与外部接壤的水文水利情况、现场原有的地形地貌情况(在低洼处是否已有天然形成的湖泊、河流、小溪等)、周围市政设施实施情况、原有地块各种植物地被的生存现状等等。结合园林的特色要求及现场的勘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如果没有市政中水水源,尽量利用已有的湖泊、河流,作为我们绿地灌溉水源,如果没有这些水源,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在绿地实体的地形低凹处设置人工湖泊、池塘。在需设置排水沟的地方,条件许可时,尽量由传统的排水沟改为生态草沟。人工湖泊、池塘及草沟的作用:一是可以储存、调节雨水高峰的水量,减轻市政雨水管网的排放压力;二是与目前所提倡的建设海绵城市―让人造城市,转变为能够吸纳雨水、过滤空气、过滤污染物质的超级大海绵,达到降温、防洪、抗旱、捕碳等效益,从而迈向生态与低碳城市相一致;三是生态草沟可将雨水通过滤层的过滤改善雨水水质;四是解决绿地的灌溉水源问题,达到节水的目的。生态草沟示意见(图一)
(图一)
(5)对于大中型园林绿地的设计,宜进行全园用水平衡计算。
4、广州虽然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但对于不同植物耗水量的基础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针对此种情况,应尽快加大此方面的投入使园林节水不再是空谈。
5、合理选择植物种类,优化植物配置结构,发展节水、抗旱型绿地。
(1)因地制宜,注重乡土树种的开发和应用尽量减少移植大树。当前部分城市在绿化建设过程中,忽视甚至避而不用乡土树种,转而追求一些不适宜当地环境的外来树种,这给养护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问题。乡土树种是在长期演变中形成的地域性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同时,乡土树种还具有丰富的林相变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特色景观。因此,乡土树种应成为园林绿化的首选树种(4)。
(2)大量应用耐旱植物。耐旱植物包括旱生植物、 中生植物的耐旱种类,以及通过培育而成的耐旱园艺品种。 耐旱植物的应用,能减少绿地的用水量。
(3)优化园林植物配置。园林植物品种多样,用水量差异较大。在园林绿地种植中,必须坚持以树木为主体。乔灌木不仅是城市园林景观的主要载体,而且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功效显著。乔木(含落叶与常绿乔木)虽在株数上不占优势,但其绿量却占园林植物总量的84%,释氧固氮、蒸腾吸热等生态效益的量化值占园林植物总量的85%-87%。园林绿化应符合植物群落生态学特性,减少大面积单一种植草坪、色块、花卉带来的水源严重浪费,提倡以乔、灌、地被植物组成的复合式立体生态群落为植物造景主体,改善植物生长环境,减少地表径流,达到减少灌溉的目的。对于草坪的建植应遵循“不可不建,亦不可滥建”的原则,提倡发展节水型、耐旱型草坪。
6、大力推广节水型灌溉方式
在城市园林的灌溉方式上,需推广节水型灌溉方式,对灌溉系统进行认真全面的设计,园林灌溉的精准化是以智能化技术为基础,其是通过对风速、风向、雨量、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蒸发量等参数的综合考虑,据不同植物的需水规律,适时、适量地向植物供水,才能科学的控制水的灌溉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了推广使用全自动灌溉系统的运用,需加强对园林绿地管理单位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
7、不同类型的园林绿地应采用与之相适宜的科学灌溉方式,同时由于不同类型植物特性及栽种地方的不同,也要求不同的灌溉方式与之相适应。
(1)对于森林类公园,如果树木已经长成,就不再需要浇灌。对于树木仅为幼苗类的森林公园,由于用水量不多,且树木成林后就无需灌溉,为节省投资,只需沿着园路旁每隔30~40米设置快速取水阀。
(2)对于地势起伏很大的山地类公园,就不适宜采用喷头类系统灌溉。如果树木繁茂,用水量不大,仅需设置快速取水阀,而在平缓地带可采用快速取水阀加喷头或滴灌类系统灌溉。
(3)一般的公园及绿地,对于成条状的灌木类,需采用直立型喷头或滴灌类系统灌溉,对于草坪及低矮类花卉植物可采用埋地式旋转喷头喷灌,无论采用哪种灌溉方式一般都应设有快速取水阀系统,作为自动喷灌的一种补充。
(4)对于新修的马路,为减轻城市硬地化的问题,绿化带低于路面,马路雨水可以直接排入绿化带,在绿化带内设置可渗水的排水沟或渗水管,一般5~10年的雨水可以直接渗入土壤,当雨水暴雨强度大于5或10年一遇时,再通过溢流一部分排入市政雨水管网,一部分流入雨水蓄水池,该条形绿化带的浇灌就可通过雨水蓄水池、水处理装置及加压泵送至灌溉给水管网(如果已有市政中水供水管网,绿化灌溉给水管可直接接市政中水管网)。灌溉形式可为喷头或滴灌类系统灌溉。对于此类的绿化带植物要求是耐涝性比较好的植物。对于旧的马路,一般绿化带都高于马路面,如果没有市政中水供水管网,可在较为宽敞的马路交接地带的绿化带下设置雨水蓄水池(马路部分雨水溢流至该池内)、水处理装置及加压泵送至灌溉绿化给水管网,浇灌马路绿化带的植物。
(5)屋面绿化植物,可以根据不同种类的植物,设置喷头或滴灌类系统灌溉。条件许可时建议推广使用深圳大学建设工程生态技术研究所所做的绿色屋顶。该绿色屋顶的特点:一是雨水通过下渗种植层后再汇集至屋面周边的雨水汇集管,再由抬高一定高度的溢流口排至雨水口及雨水落水管内,其好处是延缓暴雨峰值达到的时间,同时部分雨水会存留在屋顶的介质层里,保持土壤层的湿润;二是该屋面所种植的是既耐旱又不怕涝的植物:非洲霸王树、大将军、仙人掌、金虎仙人球、柱叶虎尾兰、巴西龙骨等,降雨过后,由于有存留在屋顶的介质层里的部分雨水,除极端气候外,该屋顶的植物一般不用浇水灌溉;节约灌溉用水;三是屋面的雨水通过植物的种植层过滤后,水质可达Ⅲ类水质指标,通过雨水落水管直接排至小区水景池塘内可做水景观补水及小区的绿化用水。
(6)人行天桥及高架桥两旁的绿化带的灌溉。由于该地方的环境恶劣,要求所选的植物生命力强、耐干旱、落叶少、花色鲜艳、适合广州南方气候等特点的植物,目前在广州运用最广泛的是勒杜鹃(1),其具有耐修剪、容易扦插繁殖,而且具有一定的垂枝性、叶面占整株的比例较大、密被柔毛枝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和有害气体,被广泛使用;其他如马缨丹、云南黄素馨、软枝黄蝉、希美莉(1)等应用还较少,可以适当发展,这些植物普遍具有抗污染、抗病害、生长粗犷等特性,而且花色鲜艳、花期长、有悬垂效果,比较适宜作为桥面绿化整饰植物,以增加绿化种类和花期色彩变化。滴灌系统主要是通过一条细小的软管把水输送到桥梁的花槽中,用电磁阀、时间控制器、土壤湿度控制器控制浇水量和时间。这样不仅保持了植物生长的泥土潮湿,促进植物的生枝、长叶,而且还大大节约人工,提高用水效率,也解决了跑水漏水的状况。设置多出口压力补偿滴头,每个滴头根据花盆大小和植物品种连接不同数量滴箭。滴灌系统装置包括有:调节水压不足问题的调压阀、保证灌溉均匀度的压力补偿器、电磁阀、过滤器、时间控制器、土壤湿度控制器、降雨自动停灌的雨量传感器等。设置保险箱保护控制器和电磁阀,安装位置尽量放置于桥梁下以便于操作与检修,具体见(图三)。
(图三)
8、目前《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中已明文规定在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居住小区及公共建筑区内所设的景观用水水源不得采用市政自来水和地下井水(3)。目前许多的公共绿地、公园等场所所设置的景观用水水源大多数是市政自来水,由于没有考虑其运行成本,加上没有配备相应的水处理循环系统,水景水质很快变质,需全部重新换水,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所以要求我们在做设计时一是应慎重考虑景观水的运行成本,尽量少采用需时时用动力设备的景观;二是要求按规范规定设置水处理循环供水设备(封闭水景);对于面积大于500平方米,水深大于0.5米的湖泊、水塘建议采用水生物处理法保持水质要求;三是景观用水水源首选是中水水源,避免市政水资源的浪费。
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将得到快速的发展,高效利用城市水资源,积极发展节水型园林,从而更好地发挥城市园林的生态效益,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每个城市都有各自不同的区域环境、资源优势、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自然条件差异大,在建设节水型园林的实践中,广州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遵从科学的理念和原则,充分利用好本地的地理环境、植物品种、山水资源和文化特点;走出自己特色的园林绿化建设路子,走上创新、节约、环保和谐之路。广大园林工作者积极开展节水方面的技术研究,并将已取得的成果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设计中。应积极推广国内外行之有效的节水灌溉经验,推广非常规水的利用,把广州建成绿荫秀美之地,为人民造福。
参考文献
[1]广州市《人行天桥、立交桥绿化种植养护技术规范》DB440100/T112-2007
[2]《广东省水资源综合利用“十一五”规划》
[3]《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关键词:市政路桥;施工特点;施工技术;控制探讨
中图分类号:U44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市政交通工程中市政路桥的施工质量和城市立交桥梁工程质量的水平高低是城市的市容市貌以及政府形象的一个重要体现,它不仅仅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水平之间有很大的联系,同时还和城市居民的日常交通出行之间有很大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市政交通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可以反映出城市的现代化繁荣景象,所以在成本控制水平、安全、施工质量和进度等各方面都要在施工技术质量上加强监督控制,确保市政交通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可以顺利进行。每个市政交通施工企业都必须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施工技术,巩固施工成果,从而更好的确保施工的质量。
一、市政交通工程施工的特点
市政交通和城市住户出行等紧密相连,因此受到国家、区域、相关构筑商的特别关注。对构筑措施和建筑品质开展管理是整体市政交通项目建筑的中心实质,它和市政道桥、安全水平、建筑进展和造价消费有着直接联系。通过合理的管理以及运用,能够防止建筑构建项目中经常存在的问题,是确保市政道桥项目拥有好品质的根本,让构筑建筑商收获丰富的经济利润的根本条件,还可以加长道桥的运用时间,降低完工之后道桥运行时所产生的维修成本。高品质的市政道桥,能够减少桥头跳车、公路拥堵等情况,进而确保了行驶车辆的顺畅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交通故障的出现,保护社会生活的稳定。
二、加强交通工程施工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路桥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可以说是整个工程建设管理的关键,也是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事故进行有效预防的重点。施工企业对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既能大大提高公路工程的使用寿命,减少公路后期养护与维修的费用,保证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又能保证公路工程的整体效益。路桥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仅可以大幅降低施工企业的质量控制成本,也可以有效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现代交通施工企业必须做好施工技术与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措施,以保障公路工程建设事业的持续发展。
三、市政交通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的措施
(一)加强对市政交通进行科学设置
路桥过渡段施工的时候,假如没有做不一样的强度位置缓和过渡段就会出现沉降的情况,制约路桥的正常运行。过渡段施工的时候通常会使用到搭接板技艺或者是平台填筑技艺,还要确保每个结合段的施工技术合格,这就可以防止出现沉降或者是错位的状况。可以使用重力负荷反向安装的技术有效的控制沉降问题的出现,也可以使用高科技的材料提升过渡段的稳定性能,一定要确保路面排水系统良好,杜绝降水因素给路面带来的不利影响。依据实际情况在搭板的时候注意台板的固定,估算好台板的位移状况,挑选适合的材质进行平台的填筑,厚度要在十厘米以内。
(二)桥梁基础施工技术的控制
桥梁桩基是否稳固是桥梁工程施工考虑的重点。首先,桥梁桩基施工时,需要对工程地质、水位以及邻近区域的建筑物及地下管道等进行认真勘查。其次,桩基施工应在施工的平面图上,做好桩位的编号、施工顺序、水电线路以及临时设施的标注工作;制定好施工作业计划及组织管理工作,同时制定好季节性施工的技术保障措施;此外,桩基工程施工完成后,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还需要对每根桩基的强度进行试块试验。
(三)市政道桥受弯构件技术
碳纤维具备施工简单、强度高等优点,正是因为碳纤维有众多的优点及其良好的使用效果,故在路桥工程的施工建设中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砼应变增量是决定碳纤维应力大小的关键,当砼应变增量过大时,将会使的碳纤维构件中较小的成分遭到损坏,且碳纤维高强度的性能因被受到遏制而无法体现出来。针对上述问题,要想得到有效的解决,就必须采取预应力施加和碳纤维片材粘贴同时进行的办法,这不但使得碳纤维片材恢复了初始的拉应力,增加了其应力,而且碳纤维应力较小的构件也不会因为砼应变增量过大而受到破坏,最主要的是碳纤维的高强度性能的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四)路面沥青材料的铺设
城市路桥路面的施工材料多选用沥青为主要原料。路面施工时要将沥青和其他矿质材料按照科学比例进行混合,形成路面铺设用的沥青混凝土材料,这种沥青混合材料具有抗压性强,结构稳定,不易受温度影响发生形变等优点,是路面施工的最佳材料。沥青路面施工方法多为分层铺设,不同的施工需要选择的铺设层数和路面强度要求也是不同的。在铺洒沥青材料之前,要做好路面的清理工作,然后进行第一层原料铺洒,使用压路设备进行压实作业,碾压作业要分多次进行,遇到原料缺失的地方要及时补足。然后再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沥青铺洒和碾压,路面压制完成后,要进行养护作业,并对路面接缝处进行必要的修补。
(五)总体钢筋结构的铺设
路桥施工中离不开钢筋施工技术,钢筋结构是整个路桥工程的骨架。钢筋施工时,要对钢筋的配筋率和使用数量进行严格的计算,以确保钢筋材料的强度和结构的稳定性。钢筋的质量在入场时要经过科学检测,并堆放在便于施工的位置。施工前,要对钢筋的排放位置和型号标注明确,钢筋施工要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钢筋铺设时,要按照一定的施工顺序并在最底层设置安全防护措施,钢筋连接作业要到位,避免发生断裂影响质量。
(六)模板施工、深基坑钢筋
钢筋施工之前要对整个钢筋的质量进行预估,同时对钢筋的高度以及位置进行精确的测量,在专业人员的监督和指导下进行钢筋的预埋工作。为确保钢筋预埋位置和高度的准确性,在钢筋预埋时一定要搭设定位架和脚手架;为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在钢筋施工完毕后一定要用水泥砂浆或者塑料进行垫块的设置;为保证骨架和模板的间距符合要求,在施工完毕后一定要测量它的尺寸。定型钢模已经成为现代路桥模板的主流,为保证安全性,确保模板的高度符合要求,并且桥涵根部不出现烂根现象,在模板支设之前一定要采用砂浆和水平尺来进行平衡支撑,在这些工作之前一定要记着除锈,并且要涂刷脱模剂,为了提高单项的结构强度,可以在螺栓和模板的接口部位塞上海绵条,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防止出现漏浆和跑模。拼模的过程也是很重要的,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来进行,这样可以保证子母口和上下顺序的正确性。最后还要将基础接茬面的杂物清除,并且要用脚手架紧固钢模螺栓,为了防止松动,在旋紧时要采用正反交的模式。
(七)浇筑、振捣钢纤维混凝土
用钢纤维式的混凝土浇筑时,浇筑的接触面不可以太显眼,填充混凝土的时候,要求掌握好一定的量,掌握在15到20cm之间。这就会确保钢纤维式的混凝土有良好的持续与完整性,另外,当浇筑钢纤维式的混凝土时也要持续的进行。不停地搅拌混凝土,不可以使用穿插型的搅拌方式。穿插型的搅拌方式,就会让钢纤维集中在搅拌棒的地方,会有集束性的反应。要确保钢纤维是以二维的形式分布的,能使用平板的搅拌器把钢纤维式的混凝土搅拌成一种型。以确保混凝土为紧密形态为目的,钢纤维理当是呈条形集中。如此就能削减板体缩小的能力,而且掌握好负荷的传达,在混凝土搅拌好之后,抚平混凝土的外表。假设混凝土的外表有突出来的钢纤维,就应该将其压到混凝土的里面,以防在外的钢纤维扎伤人,其次受氧腐蚀就会干扰全体的品质。因为钢纤维式的混凝土有纤维散布不均等特征,料理路面的时候,就必须使用真空的方法,打磨好要用的机器。除此之外,还要利用压纹工艺,避免拉毛时纤维外露,等到拆模以后,及时处理外露钢纤维。
(八)混凝土的养护
对混凝土初期养护技术处理步骤,就有可能因混凝土结构表面失水造成的色差以及小裂缝产生的问题,对混凝土浇筑抗拉强度以及质量有所影响。所以,在混凝土结构初期凝结中,就要强化混凝土初始养护技术以及相关技术方面质量控制工作。按照混凝土浇筑基本参数、天气情况等方面考虑,对其各部分进行拆模工作,如果所测试的样品,在相同参数以及天气情况下能够达到有关设定以及施工技术标准的时候,才能开展后续工作,即对混凝土结构拆模工作。其模板在拆卸以后,采取适当的保护设施,例如选取塑性薄膜对其进行覆盖处理,开展初始养护工作,达到提升工程质量的目的。如果工程项目有多余的资金,就能够选取喷涂护膜的施工技术开展混凝土相关养护工作,其持续时间最好超过14d,才能达到良好的养护效果。在混凝土结构外延出现微孔以及砂带等问题时,应立即选用有效施工技术手段对其补救处理。
(九)区间隧道施工新技术
区间隧道施工新技术主要是由复杂工况下盾构机始发接收技术、盾构机正面切削障碍物辅助技术等组成。1.在复杂工况下盾构机始发接收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其施工过程涉及的环节较多,包括地基的处理、洞门的拆除、止水的装置等等,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存在一定的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风险。为降低这种风险概率,设计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对盾构始发接收施工风险进行深入探究,摒弃了以往的地基加固和盾构始发接收方案,开发了一种更为安全可靠的盾构始发接收新技术。2.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有些工程会遇到盾构需穿越既有工作井的工况,为了解决该问题,工程人员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一套与其相适应的施工参数和技术措施,并形成了切削障碍物的盾构刀盘刀具设计模式及一套盾构穿越障碍物的切削技术,同时借助信息化的动态施工管理,达到满足盾构切削障碍物施工及地面变形控制技术的要求。通过多个工程的实践,盾构正面切削障碍物辅助技术得到了长久的发展,并且初步形成了一套技术措施。
结束语
市政交通施工因为其自身的特点从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在施工的关键技术方面更是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因此,这就需要加强市政交通工程施工是很重要的。在进行施工时不是一定要固守陈规,而是要在现有原则的基础上发挥创造力,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合理的技术定位和分析,结合市政交通施工的特点,更好的把握技术,确保市政交通工程的高质量,从而真正的做到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交通出行基础设施。
参考文献:
[1]王树浩.市政路桥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探析[J].广东建材,2014,08:22-23.
[2]李剑锋.市政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创新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4,19: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