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9 09:18:0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语文教学的本质,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A-
0086-01
语文课堂教学要避免出现表面热闹而收获不大的现象,教师要抓住语言文字训练这个根本,突出语文学习的本质,采用简洁的教学手段,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简约、高效。
一、学生的阅读感悟不能偏离文本内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提倡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内容来学习,自主交流学习感受,以为这样做便是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但是,教师在面对学生的个性感悟时,更应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有一次,笔者正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文中有一句话是“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当时笔者请学生说一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一个学生说:“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就能永远和奶奶在一起了。”听了学生的发言,笔者顺势说:“是的,对于小女孩来说,死了还好,死是一件好事。”此言一出,学生疑惑地看着笔者。于是笔者接着说:“文中提到小女孩说‘奶奶,请把我带走吧’。那么,是什么让一个鲜活的生命渴望死亡呢?”另一个学生回答:“因为小女孩活着太痛苦了。”“难道小女孩死了就真的幸福了吗?”笔者继续提问。有的学生马上回答:“死了还怎么体会幸福呢,小女孩实在是太可怜了。”此时,笔者的教学达到了预设的教育目标,即培养学生的情感。于是笔者趁机引导学生讨论:这看似“幸福”的背后,你看到了什么?这样的正话反说,看似顺水推舟,其实也是模拟课文中的表达,对于学生理解“幸福”背后的深层含义有着重要的意义。假如学生也像安徒生笔下的路人那样冷漠、无情,这些偏离了文本价值取向的个性感悟,就会被教师所忽略,语文教学也就没有真正触及文本的内涵。
二、语言文字训练要体现语文的工具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读与写宜并重,教师应引导学生“读中悟写,以读促写”,写不仅仅是为了写,而是要学习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以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威尼斯的小艇》为例,文中第5自然段写了商人、妇女、孩子、老人乘坐小艇的场景,寥寥数语,但是人物的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很到位、很有趣。笔者让学生以“我看到了乘小艇”的句式,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并在说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如何描写人物的动作和神态,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在口语表达训练结束后,笔者要求学生仿照作者使用的写作方法,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展开想象,写一写不同职业的人的个性特点,同时要求学生使用“我还看到了乘小艇,他们”的句式写一些。这是学生语言内化后的应用,是领会情意后的表达。有的学生写道:“我还看到了老奶奶乘小艇去卖菜,她满脸笑容地招呼客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写了什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是怎样写的,如何运用语言和技巧来表情达意,只有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才能真正地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质。
三、语文教学流程要简约
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说:“万物莫与朴素争美。”有的教师在教学语文时,喜欢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插入图片、呈现学习资料,但是有时“非语文”“泛语文”的东西太多,占据了有限的语文教学时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其实,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力求简约、朴素、有效。
笔者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桃花心木》时,对教学设计进行了2次修改,笔者从中也获得了启示和收获。在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的感受更深刻,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从网上下载了2幅人物图像,一幅是与癌症作斗争的少年诗人子尤,一幅是带着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在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时配上背景音乐。一位教研室的教师在听了笔者的这节课后,建议笔者删除这个教学环节,他说:“这个设计对教学的意义不大,反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多媒体课件上。你只需要带着学生好好地朗读课文,认真学好语言就够了。”于是笔者删除了繁琐的教学设计,带领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课文,抓住作者情感的变化和种树人的话语来感悟人生哲理,由树及人,扎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简约的内容要用简单有效的教学方式呈现,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真实有效的。
[关键词]语文;本质;语言运用;教学内容
自语文独立为一门课程以来,人们对它的研究、思考就没有停止过。语文到底是什么,语文教的到底是什么?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段精辟的论述:什么是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上的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和书面语连在一起,就叫语文。
人们一般认为,语文就是传授语言规则、知识。而实际上,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口头语和书面语,应该是一种语言运用,因为语言会随着语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呆板规则。如新教材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中有一句话:“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单从语法规则上理解,“欢笑”怎么可以与“埋葬”搭配呢?我们读后却不觉得它不通顺,而是觉得形象、生动,能表达作者对土地的一种深深的爱。为什么不合语法规则的句子,人们没有产生歧解呢?如果单从语言方面去理解、解释,怕是费尽脑汁也猜不透,但是如果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就很好理解了。可见,语言运用对语文教学的影响确非一般。
一、从教学内容看
在语文课上,课文教学是重要的教学任务。学语文就是学课文,但是,到底学课文的什么呢?如果只是学词语、修辞、课文的中心思想之类,那是将语文课上成了文章课、知识课、思想教育课。实际上,语文课应重在分析课文的语言运用。如《背影》一课,如果从形式上看,它很自由,可以作为“随笔”的例子,也可以作为“抒情文”的例子,还可作为“叙述文”的例子。教师不应纠缠于课文的结构如何划分、课文的文体是什么,而应重在分析此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如父亲为我爬月台买橘子的那一段,语言运用得非常精妙,连用几个动词“走、探、穿、攀、缩、倾”,就体现了父亲行动的艰难,父亲对儿子的关怀深情跃然纸上。
当然,语言的运用分析应建立在语言知识的掌握基础上,但这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最终目的还是运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遵循“语言知识——语言运用”原则。熊成钢先生有段话说得好:“利用言语作品(这里指课文),教师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在学生自己涵咏、诵读与品味的基础上,加以点拨引导,做到‘精讲’——讲精华精要并讲得精练精彩,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对语言有系统的、准确的认识,学生通过比较、分析逐渐体悟出语言运用的精妙。”
二、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
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应具体建立一种怎样的关系,历来有较多说法,如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已成共识。
教育学者李海林先生与任伶老师在网上的语文教育论坛曾有一段对话。李海林先生说现在的语文课名堂太多,程式太多。老师和学生都像演戏一样,一环套一环,有开头、过渡、结尾、提问、答问及学生讨论,整个教学过程就像“抖包袱”一样,但没有真正让学生接触语文。语文课的本质是让学生与语文接触。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接触语文,学生自己也应主动地积极地去接触语文。李海林先生之所以用“接触”这个词,就是要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运用的妙处,这样才能悟其深意,更有感觉,也更能为学生所用。
三、从培养语感看
培养语感是目前教改提得较多的问题。简单来说,语感就是人们通过实践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1.整体感知。因为语言运用是语言的一种临时运用,随机组合,所以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具体语言因素上可能有所放弃,甚至出现异变。这时不应纠缠于形式上的小节,而应在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进行整体把握,从而获得言语的隐含意义。语感是要达到对内容的直觉同化。如看到“落叶”想到秋天到了,这不是语感,只有看到“落叶”产生“寂寞、凄凉”的感觉,这才是语感。
一、在诵读积累中学习语言
重视诵读,是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有道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叶圣陶先生更是谆谆告诫:“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这些真知灼见,揭示了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学习语言,就得多读。读,是对语言文字“感知理解——吸收积累——转换创造”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当然,读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课文的特点,运用范读、自读、引读、议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语言文字中的意境美。
诵读,除了“读”之外,还应该强调“背诵”。背诵,是学习语言的好办法。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提高理解文字的能力,促进写作,规范学生的书面语言,积累语言,培养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都有赖于背诵。背诵还具有发展学生思维等多种功能。尤其重要的是,小学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小语教材中的课文又大多文质兼美,背诵,可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辞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领悟体味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得表达方法的真谛,这将使他们终生受益。语文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多读,多读至熟读,熟读至背诵。
二、在品味感悟中学习语言
语文学科的特点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学习表达也需要抓住范文的语言文字进行体会。作为语文老师,应把目光从“理解课文内容”转向“学习课文语言”,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揣摩、品味、鉴赏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段落,来领悟其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精妙传神,从而潜移默化地习得语言表达的“窍门”。
[案例]一老师教学《嫦娥奔月》,讲到“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逢蒙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时,这样引导。
师:仔细研读这句话,哪些字词写得好?
生:我认为“闯”这个字,用得好。
师:好在哪里呢?想想看,还可换成什么字?
生:“跑”“走”“溜”。
师:请大家读一读,比一比,看看哪个字最好?
生1:“闯”字好,它比“走”更写出逢蒙的急不可待,终于等到这个机会,恨不得一下子拿到仙药。
生2:我也认为“闯”字好,看出他是破门而入,不征得主人的同意,比“跑”“溜”更写出了逢蒙的凶狠。
生3:我想他闯进去时会用脚狠狠地把门踹开,把门都踢坏了。
师:你感受到这是怎样的人?
生1:他真是个奸诈贪婪的人。
生2:他有点凶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字字皆精妙,句句悟其神。”就一个不起眼的动词,经过这么一辨析,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了解了逢蒙的个性特点,理解了文字所承载的思想内容,更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精妙。文中那些含义丰富、隽永贴切而又富有表现力的“点睛之笔”,更值得我们去引领揣摩。当然,文章表达上的精妙之处何止词语,大至文章的谋篇布局、构段方式,小至一种修辞、一个标点,都是我们引导学生感悟的对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促使学生自觉地关注课文语言表达形式,用心触摸语言的细微之处,从而对语言敏感起来,让语言表达鲜活起来,最终能闻其口,出其手,化为学生个性化语言的有机部分。
三、在迁移运用中学习语言
编人小语教材的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里面的很多语言可以直接拿来用,通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运用,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具体来说,迁移运用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迁移运用词汇。小学语文教材所选课文的词汇均优美形象,表达力很强,在学生的表达中使用频率也比较高。出于丰富学生语汇、促进内化积淀的需要,教材中也时常有这样的“连词写段”的练习。这样的练习不能“轻轻”带过,更不能随意忽略,而应精心设计训练过程,帮助学生在深化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应用,在学习应用的过程中内化积淀。如《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文后面安排了这样的练习:想象一下植树后,荒山变成了什么样子,说一段话,可选用以下词语:“枝繁叶茂、搭窝筑巢、阵阵林涛……”我在教学中,特意辟出10分钟加以指导,启发学生先按词语的运用范围作大致归类,再按其意义分别造句,然后按观察顺序进行组合,最后梳理润色,用上合适连接词,使之连贯流畅。这样一来,相信学生已把文中出现的词语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了。
2.迁移运用句段。很多课文,编者在课后还提出了背诵章节乃至背诵全文的要求。细细考察这些章节和课文,我们不难发现,它们或感情真挚,动人心弦;或风光旖旎,引人入胜,在教材所选课文中堪称经典。这类练习看似简单,仅仅是背背默默而已,但本人认为在具体操作时,不能满足于“积累”性目标的达成。积累是为了运用,只有经常有机会运用,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积累。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有意把背诵经典范文和说写表达训练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将背诵积累的优美句段自然地迁移到自己的口中,乃至习作中。
如《特殊的葬礼》一课,大多数老师在上这课时都注重学生的朗读,运用多媒体进行渲染,激发学生对大瀑布枯竭的失望和惋惜之情,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但是,有一位老师在执教这一课时却另辟蹊径,关注到了课文的写法。这一课的第三和第五自然段构成了鲜明对比,而且两个自然段都是先描写瀑布景象,再写游客反应。在学习完第三和第五自然段后老师让学生对照一下这两个自然段,想一想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然后分别出示描写瀑布景象和写游客反应的部分,两相比照,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课文中描写的是雄伟壮观以及逐渐枯竭的瀑布,文中还提到:“科学家预测,过不了多久,瀑布将完全消失。”那位老师抓住了这个空白点,让学生模仿运用第三、第五自然段的写作方法,动笔写一写完全枯竭的大瀑布。并出示了这样的句式进行训练:“又是几年过去了,大瀑布____,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____。”
这样,学生领悟了作者的写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就不仅停留在对语言的感悟,而能够成为一种语言的迁移与运用。这样的训练,引导学生不断将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让学过的词汇和句子、句式能不断地运用,让语言在笔下更加成熟精练。
但是,公开教学结束以后,理性地回眸学生学习之路,笔者不禁想问:本节课中,学生究竟哪个方面提升了呢?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究竟应该以什么为本呢?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开始了一次语文阅读教学的寻根之旅。
一、反思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
现今的语文教学正陷入了一种十分尴尬的境遇: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过分地强调了人文性,而忽略了语文这一特殊学科所特有的学科属性。这一现象在阅读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位青年教师在参加一次大型的赛课活动中执教冯骥才的散文《献你一束鲜花》。整节课,学生都在他的引导下从课文的语言文字中寻找着能有力论证课文中心句“花,理应呈送给胜利归来的英雄,难道也要献给这暗淡无光的失败者?”的佐证。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的是:要把鲜花同样送给那些失败者,因为“他们同样用尽汗水和力量”,因为“失败和胜利同样重要”。因为只有“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才属于未来”。笔者认为,这是一节十分成功的人文课,或者说是一节十分成功的思想品德课,学生对于失败的内涵理解得十分深刻!但这绝对不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因为除了中心句,学生几乎没有好好地去品读课文语言文字,也没有好好地去研究课文关于插叙以及首尾呼应等的相关写法。这样的语文课,试问:语文性如何体现?但遗憾的是:这样的语文课时下却比比皆是。
二、探寻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
要使阅读教学凸显语文的学科个性,我们还必须追根溯源,好好地研究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问题。何谓阅读?阅读,是通过书面语言获取思想或体验情感的心理活动,是读者与作者以文本凭借的对话。它是一种获取思想或体验情感的心理活动,但它是以文本为凭借的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学生理解以后的阐述以外,更多地应该体现在学生对于文本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之中。在朗读中,学生完成了借助文本,与作者的对话。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的本质在于对于文本的研读。
再以《献你一束鲜花》的教学为例,对于引发作者“花,理应呈送给胜利归来的英雄,难道也要献给这暗淡无光的失败者?”的思考的故事,即具体的文本,教师应该引领着学生由浅入深地好好研读。只有这样,学生作为读者与作者冯骥才先生的对话才能逐步走向深刻,直至真正读懂了冯骥才先生的用意。仅仅抓住课文中为数不多的诸如 “不,你同样用尽汗水和力量。” “谁也不能避免失败。我相信,失败和胜利对于你同样重要。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才属于未来。”等所谓的关键语句进行的讨论只能算作是对于文本的简单处理。这样的对话是断章取义的朗读,对于学生理解文章内涵毫无意义。学生把宝贵的课堂时间白白浪费在同一层面上的讨论交流上,原本会的,现在表现出来了;原本不会的,现在也没有学到;语言文字的品读没有到位;文章内涵没有准确把握……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丧失殆尽!
阅读教学以文本为凭借,那么语言文字就是阅读教学的“根”。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朗读是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语文阅读教学就应该回归“以读为本”。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应该努力地指导学生通过有效的“读文本”的训练,积累语言、熏陶情感、感悟形象。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注重给予学生充分读文本的时间,让琅琅书声成为阅读课堂的主旋律,更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重点词句,在读中感悟文章丰富的内涵,感受文本浓郁的情怀。
回到文章开头所提及的那个案例,黄果树瀑布的美是学生都未曾亲眼见过的,但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仔细研读文本,就会在头脑中形成对于描写黄果树瀑布景象的语句所刻画的语言形象。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在朗读中帮助学生真切地触摸语言,真正地走入文本。这样反复诵读,十分有助于学生头脑中语言形象的形成,十分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语文阅读教学本质的体现。
关键词: 中职语文 教学改革 人本位
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是一门工具学科,它与其他公共基础科目共同构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基础综合教育素养的完整体系。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的人生产生春风化雨般的教化影响。多年以来,很多人对中等职业语文教育存有一定程度的漠视态度,认为中等职业语文教育处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尴尬境地,严重制约中职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更不用说中职学生从经典文辞中感受到中华文明了。因此,中等职业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笔者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和体会,在总结和吸取他人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得失后得出结论,即语文的“人本位”教育教学是推动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方式,可以作为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金石。
一、中职语文“人本位”教学的实现意义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是“人本位”教育教学的精髓所在,也是传承了两千年儒家教育教学的经典模式。二十一世纪的人才需要汲取丰富的人文知识和科学思想的营养,人性美、科学美是未来人才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实现“人本位”教育教学模式,如何培养学生综合的素质,如何让学生把人性美、科学美与社会人生职业理想结合起来,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思、学有所悟,相信是大多数语文教师一直以来不懈追求的目标。经典文篇《论语・侍坐》告诉我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在这三者当中,教学内容虽不具有唯一性,但从总体来看却是固定的,而教师和学生无论是从角色还是地位来看,教师都处于主动引导善诱的地位,因此教师必须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温和谦逊、仁爱慈善、情真意切、循循善诱、因势利导,鼓励激发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中正平和的欣赏评价中挖掘思想的火花,礼赞朴素的智慧,聆听跨越时空的古圣先贤的教诲,在教学相长的感知教学中实现自己期望的目标。因此,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不仅仅把教学内容演绎得精彩,也不仅仅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更要做好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之间的桥梁,把课堂作为一个平台让学生出彩,让学生的单一思维、定向思维转变成立体思维、创新思维,进而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实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人本位”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当中摒弃传统的“填鸭式、一教到底、一问到底、一做到底”的固有教学模式,从人情角度出发,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由于传统金字塔式教育理念的影响,社会普遍重视理论型金字塔端的精英教育,技能型职业教育成为“万般皆下品”退而求之的无奈选择,因此只有被中考、高考的分数值残酷封闭了大门的学生才会无奈选择技能型职业教育,这势必造成职校学生文化底蕴整体低于被社会认可的理论型高校学子,尤其中职学生缺乏三年普高的文化知识基础教育,造成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更薄弱,入学成绩处于中考分数线的底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甚至部分学生长期处于“分数定乾坤”的心理压力之下,或轻或重有着自卑、自闭和逆反排众心理,这种不成熟、不健康的心理会让他们产生更多更强烈的情感饥渴,需要教师放低姿态用善良的情感给予他们心灵上的关怀、呵护、尊重、慰藉。投放真情,重塑他们对自我的信心、对生活的热情,这是中职教师积德行善、拯救心灵的无上功业。这就要求教师用心欣赏每一个学生,敏锐地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地在众人面前加以点赞,鼓励他们大胆陈述自己,情感的交融、平等的对话必然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使学生走进课堂、融入课堂、活跃课堂成为可能,打开心灵之门为教学做了良好铺垫。
二、限制中职语文教学发展和突破的关键性问题
目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学习态度不端正。一些学生由于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学习态度不端正,迷恋游戏,沉湎于虚拟世界的成就感,既缺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又损害身心健康。
2.学习方向不明确。一些多数学生既缺乏自省、找不足的能力,又没有敏锐的社会洞察力,不会根据社会需要查漏补缺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任务。
3.学习方法不正确。一些学生沿袭中学时的不良习惯,不仅不能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动手动脑能力差,而且缺乏学习恒久性,虎头蛇尾,随性而为,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4.语文基础功底薄弱。中职学生普遍语文识读能力差,表现为词汇贫乏、语言组织缺乏逻辑性、文字感知审美欠佳,这就使得中职语文教学举步维艰。
以上几点是限制中职语文教学发展和突破的关键性问题。只有坚持“人本位”思想点,才能逐步缓解这些问题,量变达到质变,真正提高教学主动性、灵动性、互动性,让学生重新燃起学习信心和希望,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这是所有中职语文教师翘首期待的前景。
三、中职语文“人本位”教学的实现途径
第一,树立“人本位”的教育情感理念。“情,人之灵性的精华也”,人的心灵情感是人的灵性之宝,是人的最高心灵境界。教师要用“人情”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改变一贯在学生心中“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唱“独角戏”的居高临下的高姿态理性形象,一则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以真情体察学生的甘苦辛酸、悲愁喜怒,以真诚尊重、感召学生,调整心态、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学生交流感受,用情感化学生,让学生从情感上接受自己,从而接受自己教授的教学内容。二则用淡泊名利的老庄思想、淡定从容的谈吐气质、融会贯通的知识学养感染学生,进而调动学生的主观情感,变被动为主动、由封闭变开放,交融互动于课堂。所以语文教师既要博览群书,以百科知识丰富自己,做知识富有的人,做“百科全书”式的良师益友,又要在洒脱自如、旁征博引、厚积薄发的教学中创造一种行云流水般的教书境界,有善、真、美的爱心天使,塑造洁净纯美的品行,真正屡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伟大使命。
第二,注重教学内容的人文性。语文承载的不仅是识读功能,更重要的是作为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所谓的“圣人之情见乎辞”(《易经》),中华传统文明的智慧、情感都以语文为载体,对一个刚走入社会的青年人的思想、意识、思维、情感起着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试想,一个有精湛专业技能,又有仁爱之心、担当意识、胸襟抱负、人文情怀的青年,怎能不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所以要在语文课教学中把中华文化的精华教给学生,在他们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能未雨绸缪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将中华文化的精华植入大脑,使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拥有一颗认知自己的淡定从容的为人处世之心。这样从小处说,不至于使自己在风云突变的社会流转中迷失沉沦,往大处说,流淌于我们血液的中华文化才不至于在世界多元文化的沧桑巨变中落后,才能让我们悠久灿烂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永远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例如:笔者在讲解《论语・侍坐》时,通过启发、探讨教学方式,分析子路、曾、冉有、公西华的人生理想,使学生领悟:子贡问老师“何如斯可谓之士矣”?老师曰:“行己有耻,使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孔子的意思是,一个人要想不辱使命地完成自己所要承担的使命,首先要有良好的内心修养,知道道德礼义廉耻,对自己的行为有约束,内心有坚定不移的做人标准,这样才不会放弃对社会的责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完成“社会人”的职责角色,进而实现职业提升。这种春风化雨的温和的关照内心思想的力量,正是语文人文性的精髓所在。
第三,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语文课教学方法要不断革新,随着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大力提倡多媒体教学,不仅促进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提高了学习方式的灵活性,促成了课堂师生互动多向化,而且增强了学习内容的刺激强度,有利于学生发散、联想思维的培养。此外,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课堂教学新模式,在语文课上大胆尝试。例如:在国际劳工组织引进的创业培训教学法中,有一个教学法名为“头脑风暴法”。该教学法起源于上世纪美国电力公司解决高压线路除雪方案,基本原理就是:解决一个问题可以开动大脑,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到讨论中,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要受到条条框框的约束,无非是“各言其志罢了”,对于不可思议的观点,也不要急于否定,因为往往不可思议的观点蕴藏着最佳答案,闪烁着朴素的智慧光芒。这样在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教学里注入激情活力,让课堂充满活跃热烈的气氛,让学生充分感悟到语文作品的精髓真谛,进入开放思考的思维状态。教师与学生不再是“教与学”、“主与客”的关系,而是真性情、真平等的“交通”关系。笔者在讲授苏轼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时,让学生运用“头脑风暴法”分析作者的创作思路。传统教法就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胸怀大志、壮志未酬、“老大徒伤悲”的寂寥心境。但是学生运用了“头脑风暴法”、进行了师生情真意切的交流后,对苏轼心路历程的突围有了新的解读:文本解读可以认为苏轼并没有消极沉沦,而是时刻准备再次“乘风破浪”大展宏图、“天生我才必有用”;也可以认为苏轼在对千古流传的英雄的缅怀中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转身,内心渐渐回归于清纯与空灵,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最高升华,真正走向了人生成熟,成熟于一场灾难,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于是成就了光耀中国史册的亮丽明星。这些认识足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从容体味自然与生命的原始意味。
第四,构建合理、完整、人性化的教学动态综合评价体系。原有综合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过多倚重语文的学科工具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单一知识,忽视了中职学生特有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的考量;评价标准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立体价值;评价重心过于关注结果,忽视了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取和完善过程。这种单调片面的考核评价体系,长此以往,就会演变为学生越学越厌倦、越考越麻木,教师越教越黯然,教学相长演变成教学相克,师生共同走进了一个难以突破的循环“瓶颈”中。要突破这一“瓶颈”,就要在语文知识的全面性、语文素养的人文性、评价主体的动态性原则下,构建一个符合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人本位的综合评价体系,体现出灵活机动、以人为本的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动态考核方法,对中职学生的语文素质进行全面、客观、动态、理性、真实的综合分析评价,以求塑造二十一世纪具有人性美、科学美核心内涵的新型复合型人才,以此推动语文职教事业长足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课程教学大纲.
[2]姚国华,著.全球化的人文审思与文化战略.海天出版社,2002.
[3]倪文锦.于黔勋主编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版.
【关键词】以生为本;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8747(2012)01-0051-02
一 淡化教师的“传授”习惯,强化学生的获取动机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上佳境界在于:使学生能“好读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灵活性极强,与其让教师苦苦传达教参观点而使学生得以“求甚解”,倒不如高度尊重学生,强化学生获取新知的动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则由“为教而教”为重心转向“为学而导”为重心的轨道上,不仅不要“授鱼”,连“渔”也不授,先让学生自己去反复读书,在读中自己思想,自己推断,自己体会,自己感悟,或在读中摸索规律,或读后总结方法,教师只从旁启发、点拨,这样坚持不懈,学生必能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最终达到“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的境界。
例如: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笔者先不做任何传授,上课就让学生反复诵读,直到会背,然后让他们说出自己读到了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读到了对昔日康桥的依恋,有的说读到了对圣洁美女的珍爱,有的说读到了缠绵的爱情,有的说读到了自由的天空,虽然有点纷乱,但毕竟都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而且他们都能从诗中找到依据,这种情况下,教师还有必要再去讲解分析吗?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获取新知,这样,他们的认知需要、创新意识、成就愿望就会连同他们学语文的兴趣一起与日俱增,使他们终于想学、爱学、乐学了。
二 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学生的自主行为
职业学校要通过语文教学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必须强化学生“自主”行为,让个性成为创新的灵魂。
首先,教师应放弃“师道尊严”,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营造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氛围,使学生常有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自由感,只有这样,才能在求知实践活动中促进其创造个性和创造思维的发展,学生才能表现出寻根问底的兴趣和信心,才能乐意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他人,才能敢于对不同意见哪怕权威观点提出挑战。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梁晓声《普通人》的过程中,当有人公开表示对这种近似傻呆的“认真”不感兴趣时,笔者予以充分肯定,之后,学生的胆量更大,思维也更加活跃了。
同时,教师还应致力于激发和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探索新知的潜能,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自评、自控的能力,让学生从教师的控制下解放出来,努力追求自己的东西。学生一旦有了自主人格,就会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创造就有了基础。
三 淡化教师的作用,培养学生能力
自主阅读意味着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阅读对象的作品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结晶,任何一部作品,从题材、主题到遣词造句、表现方式,无不体现出作者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个性特点。李白清俊飘逸,陆游激昂悲壮,郁达夫沉郁忧伤,鲁迅冷峻深刻……不是因为作品让他们有个性风格,而是因为他们的个性风格决定了作品。在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创设一种让学生自由翱翔的环境,让学生站在作者的立场,通过阅读文本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直接进行心灵对话,是领会、理解字词的关键。尤其是那些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作品,不从作者的价值取向着手,更无法体味出平凡中的韵味来。
四 淡化作业的“巩固”功能,强化作业的挖潜效应
布置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常规之一。就语文学科来看,作业的这一功能实在还在次要,更重要的当在于强化它的“挖潜”效应,让作业成为学生思维的延续。在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可让学生发散思维的“空白”,教师要充分加以利用,设计开放性的作业。在内容上即可与教材内容相联系,也可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还可与社会活动接轨,题材要广泛,思路要开阔,让学生有“自由驰骋”的空间;在形式上自由灵活,可书面,可口头,可让学生独立完成,也可进行分工合作,学生或写或画,或摘或录,或叙或议,或褒或贬,自由发挥,无拘无束。例如:学完孙犁的《荷花淀》,笔者要学生根据文中的一些语言和动作描写为人物补充心理独白,让学生带着满脑子的困惑去探究,保护了学生持续学习和思考的动机,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作业中释放自我表现潜能,体验到努力后的满足、愉悦、自信,从而获得个性的和谐发展。
五 淡化量化评价方式,强化多元评价机制
应试教育的一大特征就是以分数高低来衡量学生学习的优劣。职校学生虽不像普高学生那样看重分数,但通过一番劳动之后,渴求得到承认、信任却是他们共同的愿望。
笔者常常会看到:一些写作能力欠缺的“差生”,可能是视听方面的优生,那些朗读不济的,可能与人辩论有特长,那些阅读能力低的,可能在想象空间里找回自信,那些卷面成绩只有十分八分的,在与人交际中却是高手。单一的量化评价方式实际是一种消极的、谴责式的评价,只有强化多元的评价机制,让理解成为求知的动力,才能充分体现对学生个性的尊重。这种评价表现在:主体上,采用自评、他评、小组评与教师评、家长评相结合;形式上,采用分类定性加评语与口头评价、行为观察、活动激励等相结合;内容上,注重综合性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方法上,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过程性评价,并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多元评价的本质是:不要一味盯住学生的短处不放,而应善于极时发现他们的长处并加以鼓励。这样,学生才能重拾信心,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的探究者、合作者。
总之,让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主体,自主地探究,自由地质疑,持续地思维,并被充分地理解和尊重,学生才能激情满怀地投入到语文的大海洋,享受着学语文的愉悦,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课堂也就会成为学生们一个个“欢乐谷”。
参考文献
[1]牛春华.中等职校语文教学改革初探,《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年07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前置性作业;探索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44-02
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生本教育构建的重要内容。在课堂学习中,前置性作业有利于学生的课堂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课外知识得到丰富,拓展学生的视野,但在生本教育的理念性要进行合理的前置性作业学习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本文主要探究生本教育理念性下前置性作业的方法。
1.生本教育理念
"生本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根据学生的好学程度而设计的教学方式。生本教育的本质是学生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教学方法[1]。所以,在小学语文生本教育的教学实际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前的研究工作,通过课前学习,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个大概的了解,使学生在"先学"的过程中进行探究性的思考,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积极谈论课堂问题,使学生更具创造性与个性性,使生本教育更具生命力,促进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成长。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实施前置性作业的教学方式。
2.生本教育理念性前置性作业的方法探究
2.1前置性作业具备趣味性。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主要是识字学习,当学生面对生字时,极易感到厌烦。但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电脑等方式认识一些字,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会有不认真学习的情况发生,但学生没有掌握句子的意思,所以,前置性作业要具备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得学生在更快乐的情况下主动的学习。趣味性前置作业的完成并不是由一个人完成的,也不是通过课文朗读就能完成,需要学生间交流与讨论,并与自身的兴趣和学习内容结合,从而找出正确的答案[2]。
例如:在讲解《春晓》这一教学内容时,首先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诗句朗读,并进行前置作业设计.提问学生:"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在诗中描写了这个季节的哪些景物?"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所考,激发学生对这首诗的学习积极性并有探究的欲望。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2.2前置性作业具备自主探究性。在进行前置性作业时要考虑到作业的探究与合作学习性。进行前置性作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培养学生文本阅读后的感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设计前置性作业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也强调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的精神。
例如:在讲解《乌鸦喝水》这一李文时,对这篇文章进行前置性作业设计。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4-6名同学,教师提问:乌鸦除了通过文中的方法喝水之外,乌鸦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喝到水。小组可以讨论,每组得出自己小组认为可行的喝水的方法,再由一位组员将可行的方法在课堂上讲述。这样前置性作业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2.3前置性作业具备目的性。前置性作业是一种开放、灵活的教学方式。所以,在进行前置性作业设计时,要结合教学的进度和课文的重难点,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心理特征。前置性作业的实际必须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清楚地告诉学生你让他做什么?怎么做?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在小学语文教学时,要充分地落实前置性作业的题目,给学生反馈,促进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解《鲸》这篇课文时,在设计前置性作业时,教师只是让学生谈谈自己所喜爱的小动物,学生便会乱七八糟的说一大堆,或者只是草草地说一句,很显然,这样的前置作业设计并不符合其目的性的要求,没有达到学生通过这篇课文而学到相关的写作方法等目的。因此,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前置性作业[3]。比如:教师将前置性作业题目改为: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模仿课文,运用相应的说明方法,想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小动物。这样的作业设计既符合单文目标的要求,也结合了说明文的重难点,学生有了明确的回答方向,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前置性作业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前置性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方法,抓住文本的中心内容,对作业的难度进行控制让学生在作业中获得知识,从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因此,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对学生实施前置性教学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课题。
参考文献:
[1]张秀丹.前置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成长之路,2014,45(7):63
本真的语文教学,注重把握“动态生成”。“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的这段话启示我们:课堂教学绝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生成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
如在教学《郑成功》一课时,我发现有个学生正低头画着什么。走近一看,原来他在课本插图郑成功的眼睛下面画上了眼泪,我顺势引导学生深化文章的思想内容。于是,学生有了各种精彩的回答。有的说:“郑成功流的是激动的泪,经过郑家军的浴血奋战,宝岛终于回到母亲的怀抱。看到台湾人民如此高兴,郑成功怎能不激动呢?”有的说:“郑成功流的是欣慰的泪。在他的帮助下,高山族兄弟学会了新技术,郑成功心里感到欣慰。”
生成是动态的,学生生成的状态亦不同,因此它容易被忽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对学生多一些欣赏,启动教学机智,敏锐地捕捉课堂教学中的生成点。
在动态生成的理念下,以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凸显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实现师生生命在课堂中的真正涌动与成长,这是教育的理想,也是理想的教育,是课堂教学理念对传统的超越,更是课堂教学理念新的追求!
本真的语文教学,注重探寻“以学定教”。“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叶圣陶说的就是教师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大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当然课堂教学需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在教学中老师不仅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学的倾听者、激发者。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能动性,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解读课文,即一切从学生出发,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个,珍视他们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以学定教”,反映教的依据是学,即把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实施教学的依据。我们要在教学中兼顾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即教的起点,学生的发展目标即教的方向。有了起点和方向,教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做到“以学定教”。实践“以学定教”,务必非常重视学情分析以及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寻求适合学情的教学方式。
本真的课堂教学,注重追求质朴、天然。记得在一本杂志上读过一个带有禅机的故事——有人这样问一位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雕塑家答道:“就是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给我语文教学以启迪:能把复杂的课上简单绝对是一种智慧。对啊,返璞归真,简简单单教语文,这不就是我们苦苦追求的教学真谛吗?
说到质朴、天然的课堂,不得不说到于永正老师,他的课总让人觉得像泥土一样的朴实。但凡欣赏过于老师课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课就应该这样上”,“公开课也可以这样上”,“这样的课我也能上”。《新型玻璃》,许多老师都听过这课,堪称于老师的经典。他是这样上的:导入新课,讲一个故事,设一个悬念,然后紧接着话锋一转,非常简洁明了:同学们拿出本子来,跟着于老师写字——新型玻璃。于老师工工整整地板书课题,必让学生跟着写,然后于老师讲要注意“新”的写法,最后一竖要长一点;“型”的第四笔竖要短一点,为什么要短一点呢?因为要让地方写底下的土;“玻”的一撇写长一点,字才显得精神。
简简单单、朴朴素素、实实在在,于老师始终坚持以最朴素、最简洁而且最高效率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学习。他在引领学生解读课文导入文本时,时时刻刻、点点滴滴,在每一个细节,在每一个片段,在每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地方,抓住这些最基本的元素,让孩子实践,进行训练,语文的能力、语文的素养,就是这样点点滴滴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