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8篇

时间:2023-08-29 09:18:0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

篇1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1―0063―04

引言

南国农教授曾在报告中指出,当前教育技术学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本科专业224个,硕士点83个,博士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这是一个金字塔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是选拔高层次人才的一个重要门槛,考试内容对人才的选拔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早在2006年7月,教育部考试中心规定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三个一级学科的初试从2007年开始实行全国统一命题。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门类的二级学科,需要按照教育学的招生考试方案,但是教育技术学具有不同与教育学的学科特色,因此在招生考试科目方案设置上,出现了分歧。[1]部分高校改变此前的自主命题方式,采用了教育部统一命题的教育学综合考卷,学科门类为教育学(代码04),另外一部分高校仍然沿用自主命题方案,按理学(代码07)招生。从2007年至2009年,这种新的考试方案已经实施了三年,那么这两种方案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教育学综合的考试方案是否适应教育技术学专业高层次人才选拔的需要,这是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 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对招生结果的影响

1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变化情况

通过调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教育部主管)公布的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对2007―2009年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2007年全国内地招收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的单位共有85个(同一个学校不同院系的硕士点按不同单位计),其中实行教育学综合的招生单位有40个,占总数的47.06%,自主命题的有45个,占总数的52.94%。2008年招生单位是84个,实行教育学综合的有36个,占总数的42.86%,自主命题的有48个,占总数的57.14%。2009年招生单位数量与2008年相同,其中实行教育学综合的有34个,占总数的40.48%,自主命题的单位有50个,占总数的59.52%,采用教育学综合的单位数量与自主命题单位数量之比约为3:5。整体趋势如图1显示,从2007年到2009年,采用教育学综合的单位数量减少,而自主命题单位的数量则在增加。这种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教育学综合考试方案在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招生应用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2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对招生结果的影响

笔者统计了西北地区七所设立教育技术学硕士点的高校2007-2009年的招生情况。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其中实行教育学综合的四所学校是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实行自主命题的三所学校是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从招生结果来看,如表2所示,2007-2009年间,实行教育学综合的四所学校实际的招生情况不容乐观,基本上都没有满足招生计划,个别学校只能通过调剂争取一部分生源,有的学校实际招生人数甚至为零。而实行自主命题的三所学校,这三年间实际招生人数较为理想,有些学校甚至爆满,单从数据上看,实行自主命题的学校实际招生结果比实行教育学综合的学校普遍要好,这与招生考试科目设置方案改革前各高校基本都能招满计划,录取余地相对较大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诚然,招生数量受学校知名度、学科实力、导师团队能力、地理位置、就业情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招生考试科目是筛选优秀学生的过滤器,也是影响生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这两种考试方案产生的不同招生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教育学综合不适合作为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考试科目。

二 教育学综合不适合作为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的原因分析

1 教育学综合考试内容与教育技术学本科教学脱轨

教育技术学虽然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但它具有自己的学科特点,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员会第五次工作会议结合教育技术学专业规范的前期研究工作,确定了教育技术学本科教学的八门主干课程,即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系统设计、远程教育基础、媒体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与教的基本理论、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教育技术项目实践,同时允许根据专业特色适当调整本科培养方案。[3]而教育学综合所考察的四个主要内容为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研究方法,与教育技术学本科主干课程差异明显,其中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方法仅在一些师范院校作为公共课开设,而教育学原理和中外教育史这两方面内容一般不是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的课程内容,教育学综合中基本没有体现教育技术本科的主干课程,与本科教学严重脱轨。

2教育学综合考试内容不利于教育技术学专业优秀人才的选拔

由于教育学综合考试内容与教育技术学本科教学脱节,导致考生备考时,基本放弃了教育技术本科主干课程的学习,为了取得成功,从大三开始就花费大量时间去准备教育学知识,这无疑是削弱了考生对本科知识的重视程度,也加大考生的应试难度。[4]而通过初试的考生,也无法从成绩上体现对教育技术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更不用说反映教育技术的研究能力了。因此,许多考生放弃考教育学综合,选择自主命题的硕士点报考,使生源在院校间出现了不均衡,还有一部分学生因无法适应教育学综合内容,直接放弃了教育技术专业的深造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育技术学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对本专业优秀人才的选拔十分不利。

3教育学综合考试内容制约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通过对西北地区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进行网络访谈,发现有一大部分该专业的研究生来源于教育学或者其他社会科学专业,这一大部分考生基本上是应试型,教育技术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更有一部分学生没有一点技术背景,而这些研究生所在学校的培养方案偏向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也基本是以计算机类为主的理工类课程,从本科到研究生,跨专业学习,知识结构差异明显,思维习惯并不一致,出现了不能适应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现象,部分学生,一直存在学习困难,无力完成导师分配的科研项目,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该专业的研究生培养质量。

显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的设置不仅要体现考生对本专业本科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也要体现从事该专业研究的基本能力,因此科目的选择十分重要,关系到研究生人才选拔和培养质量。从以上三个原因,可以看出使用教育学综合考卷难以选拔教育技术学优秀人才,迫切需要新的考试科目设置方案。

三 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选择方案

笔者对2007-2009年全国教育技术学硕士点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统计分析,参考AECT94定义中提出的教育技术的五个研究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把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目前的研究方向分为教育技术学本体理论研究,计算机技术与信息化教学应用,教育影视与数字传媒艺术,教育信息管理与评价四个大方向,[5]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研究方向。然后对自主命题的学校考试科目设置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四大方向的具有一些公共的考试科目,笔者对自主命题学校所有招生方向和考试科目进行统计了解的基础上,依据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命题原则,提出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专业课的两种考试方案,即:教育技术学统考或基于研究方向的自主命题两种方案。

1教育技术学统考方案

为了体现考试的公平客观性,顺应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趋势,笔者认为部分交叉学科应该突破二级学科按照所属一级学科统考的试行模式,体现两个交叉学科的学科特点,采用部分交叉学科统一命题方式选拔人才。教育技术学可以按照本科主干课程设置统一考试内容,包括教育技术学、教学系统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网络教育应用、电视节目制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这六门初试必考科目,自主考察的科目可以结合研究方向放入复试环节。这种统一命题方案使该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更具专业性,同时也能兼顾到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使通过教育技术学统考选的优秀人才更符合硕士研究生的能力要求。

2基于研究方向的自主命题方案

笔者将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归纳为四大类,依据现有自主命题单位考试科目设置情况,设置基于研究方向的自主命题方案,如图2所示,矩形框内的科目为必选科目,椭圆形内的科目为可选科目,招生学校可根据自己具体招生方向灵活选择初试科目。

其中教育技术本体理论研究方向,其必考科目包括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而教与学的基本理论和学科教学论则作为可选;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化教学应用方向,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与网络,计算机应用基础,web及技术,计算机辅助教育,网络教育应用和数学为必考科目,而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和教育传播学则为可选科目;教育信息化管理与评价方向来说,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统计、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为必选科目,而教育传播,绩效技术和知识管理则为可选;教育影视与数字传媒技术方向,电视编导,影视音乐制作和多媒体技术基础则为必考科目,而普通物理学,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三维建模三门则可作为选考科目;其它方向,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试科目。

小结

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制高点,教育技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6],因此,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方案不仅要体现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特色,更应服务于教育技术学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需要,为教育技术专业选拔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高媛等.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中的结构性缺陷及对策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 汤苗苗,王琴,王良秋.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三种模式构想[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9):10-12.

[3] 茹宏丽.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问题谈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38-40.

[4] 张琪,陈琳.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现状断层扫描[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65-68.

篇2

(一)学位点建设起步晚、力量不足、分布不均

首先,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位点建设起步较晚。华东师范大学作为我国第一个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点是1993年被批准设立的③,至今也才有22年的历史,这就造成了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培养“无经验可借”,与其它学科相比是“年轻”的学科。其次,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位点较少。据统计,目前我国现有30多家拥有成人教育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数量有限成为限制成人教育学学位点健康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第三,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位点分布不均。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位点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福建、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而在西部地区分布较少,有些省份(诸如、内蒙古、新疆等省份)甚至一个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位点也没有,这就使得拥有较广阔成人教育市场的西部关于成人教育的研究跟不上,严重制约了成人教育实践的健康发展。

(二)师资力量薄弱,专业背景欠缺

由于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位点建设历史较短,各培养单位的研究生指导教师具有成人教育学或教育学专业背景的人数不多,很多硕士生导师都是从其它学科转过来的。这一情况,一方面使得成人教育学师资队伍具有多学科的优势,来自不同学科的老师可从自身背景出发进行交叉学科研究,进而丰富了成人教育学的研究方向;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的硕士生导师缺乏系统的教育学科知识,这就使得其在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进程中显得力不从心,这成为制约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阻碍。因此作为指导教师,在坚持自身学科优势的同时需要不断地更新补充成人教育学或教育学知识结构,提高自己成人教育学或教育学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三)报考生源多元化

报考生源的多元化成为制约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又一个重大问题,与其它学科不同,中国在本科教育阶段没有设置成人教育学专业,这就使得报考成人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大多为跨专业学员。很多报考研究生的学员之前对成人教育学了解较少,具有教育学或成人教育学的学科基础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如何对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习者进行有效培养,使得研究生培养既能达到成人教育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又能够满足个人多样化学习需求和发展的需要,这是各培养单位必须面临的挑战。

(四)研究方向与课程设置各有侧重,理论体系构建不足

在我国现有的成人教育学专业培养体系中,由于成人教育学硕士点设于不同类型大学中的不同院所,有的设置在学校的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学院,有的设置在成人教育研究所,有的设置在高等教育研究院(所),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现状,即:各院校成人教育硕士点所设研究方向、所开课程各有侧重。这一现状一方面丰富了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的研究取向,拓宽了学科的研究领域,有助于促进学科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这又使得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过于分散,理论体系构建不足,从而又制约了成人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发展。

二、建设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的意义

面临当前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诸多困境,在借鉴其它学科培养联盟经验的基础上,“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实现研究生培养资源的优化整合

我国现有的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资源整体上呈现出起步晚、力量不足、分布不均的特点,建设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有利于实现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资源的优化整合。在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体系中,各培养单位充分发挥优势,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有利于实现研究生培养条件、路径、机制的优化整合,进而推动整个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健康发展。

(二)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研究生

由于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来源多样化,他们整体上呈现出缺乏教育学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高、研究方向不明确的特点。建设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一方面有利于帮助不同学科背景的学习者实现交流,拓展各自的研究视野;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帮助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习者加深对成人教育学科的了解,明确自身的研究方向,进而提高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研究生。

(三)有利于促进成人教育学学科建设

现阶段,我国成人教育学各培养单位所开课程各不相同、研究方向各有侧重,这使得我国成人教育研究力量较为分散、理论体系建构不足,严重制约了成人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科学发展。建设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有助于帮助各培养单位加深联系,优势互补,实现研究联动,进而推动整个成人教育学的学科建设。

(四)有利于研究生培养从“封闭自主型”到“开放合作型”的转变

目前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由于受各培养单位自身的学科背景影响,形成了具有极强的自主性、区域性、封闭性的特征,学科间的交流合作不够通畅,而成人教育学科的发展同经济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许多研究领域属交叉学科研究范畴,这就需要成人教育学科研究全方位、多视角、多领域展开。当前成人教育学科发展面临许多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亟需开展校际合作交流共同探寻解决之路,以便加强学科交叉、互相促进、开放合作、共同提高成人教育学科的培养水平。

三、建设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的策略探究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一方面由于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面临着诸多困境,建设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具有迫切性;另一方面建设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有着丰富的现实意义,具有可行性。因此,我们应积极探索建设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的途径,要构建研究生培养联盟,必须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一)建立统筹高效的运行机制

建设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首先应制定联盟章程,在章程中应对联盟的宗旨、组织架构、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等作出明确规定,并根据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关章程。其次搭建联盟,筹建班子,各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单位按“自愿申请、联盟大会批准”的原则组建联盟,形成有效的运行机构。第三开发联盟的网络工作网站,该网站应包含学生交流的信息、课程信息、招生培养信息、就业指导信息、评估信息、优秀论文信息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各培养单位共同努力,构建机制灵活、共建共享、协同发展的高效运行体制。

(二)建设切实可行的互动模式

切实可行的互动模式是保证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健康运行的基础条件,在建设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的进程中,应重视对各培养单位之间切实可行的互动模式的构建。各培养单位之间切实可行的互动模式应包括导师互动、学生互动、课程互动等多个方面,其中导师的互动,需要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通过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实现导师在不同培养单位的交流,借助巡回讲座的方式实现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内部导师的互动;“学生的互动”主要通过各培养单位之间的交换学习来实现;而“课程的互动”一方面可以借助“导师的互动”与“学生的互动”来实现,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构建联盟内部的课程共享平台来实现课程的互动。

(三)借助互联网,开发在线教育课程

互联网的发展推动着教育领域的变革,新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评的工具正在逐渐改变。在这一大背景下,教育活动进入了学习者与教育者互为师生的新时代,学术将迎来开放存取的新景象,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的研究生培养行为带来了巨大变革,其中兴起于2012年的MOOC就是新技术运用到研究生培养领域的突出事例。2012年以来,以美国Coursera公司以及“Udacity”与“edX”等为代表的机构所开发的在线教育使MOOC进入大众的视野。MOOC以其全面开放、方便便捷的特点使得研究生的学习行为变得更为便利,MOOC在共享机制、共享模式、资源共享、共享效果等方面对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的建设带来了很多启示,我们应充分借鉴MOOC发展的成功经验,发挥联盟内部优势资源,开发优质在线研究生网络课程,探索课程学分互认机制,充分发挥在线网络课程对于贯穿“以学生为本、能力为先、品格为基”的培养理念的促进作用,实现各培养单位更加深入的交流,促使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相互之间协同探索、优势互补、统筹兼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进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四)构建科学公正的评价体系

篇3

>> 关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 浅析我国社会管理机制创新 论农村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 老龄化社会创新养老发展方向研究 公共危机化解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性研究 应对城市社区阶层化的社会管理机制研究 应对城市社区阶层化的社会管理机制研究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 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提升基层民主管理机制的科学化水平 推进社会管理机制创新构建社会运行机制体系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机制的创新研究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拓展检察监督途径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探索群众工作新模式 消防社会化管理机制的创新 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管理机制探析 社会管理创新下的彝族地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我国和谐老龄化社会构建研究 南京市老龄化社会对策研究 中日老龄化社会比较研究 适应社会老龄化发展的社区设计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于米娜,申维娜,于丽娜.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J].价值工程,2013(10).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河北省老龄化和谐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2457203D-4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朝晖(1976-),男,河北赵县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主任科员,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比较教育。

篇4

[关键词]职业院校 硕士层次 双师型教师

[作者简介]卢军(1970- ),女,山东莱芜人,聊城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韩涛(1970- ),男,山东新泰人,聊城大学工程建设发展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山东 聊城 25205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研究生层次中职教师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DYY12022)、2012年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管理科学研究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中职教师补充对接研究”(项目编号:sdxh12b09)和2012年聊城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与实践――以聊城大学文学院为例”(项目编号:C2012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081-02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出台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建立高等学校与职业学校联合培养教师的新机制”;《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腾笼换鸟’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就需要有大量的双师型师资”。我国职业院校和私立高校方兴未艾,需要大量双师型师资,地方高校应抓紧机遇培养硕士层次的双师型职教教师,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开创特色道路。

一、硕士层次职教教师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国内与硕士层次职教教师同类的研究主要有:职业教育学硕士、中职硕士的研究、教育硕士等培养模式的研究、地方高师院校转型的地方综合型高校教师教育研究等;国外的同类研究如美国、德国等对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形成众多成功经验,但由于国情不同、教育体制不同,照搬其模式会出现“半工程师、半教师”的非成品,但对其经验可参考和借鉴。

职业教育学硕士由职技高师类院校按照学术性学位进行培养,其培养定位是面向高职学院培养师资,但招生指标少,如黄胜的《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素质结构及其养成》;中职硕士教育按照学术性学位进行在职培养,但其培养定位模糊,如秦红卫的《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发展困境及对策》;教育硕士教育是面向基础教育培养师资,可借鉴其“双导师制”“联合师资培养”等方法,如杨根伟的《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摭谈》。师范类高校有坚实的教师教育文化基础,在教学型硕士教育中贯通职前培养、入职训练和在职培训三个阶段,如李的《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后的战略定位与核心竞争力的选择》。

美国教师教育的启示为改革教师资格制度,建立专业学位教育与任职资格的通道,提高教师地位是根本保证等,如任立梅的《基于美国PDS发展学校的启示》;德国“双元制”教育则以技术等级考核标准要求作为培养目标,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如刘爱真的《德国研究生教育的项目管理模式》等。

二、硕士层次职教教师培养模式的理论创新设计

硕士层次双师型职教硕士的培养采用职业定位分类培养和完全学分制的方法,同时也培养其他职业类型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各类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方法不同,但主要环节类似,即“三三三”培养模式,即在“三对接”(研究方向与职业需求、选修课程与职业标准、学习过程与实践过程)的原则下,经“三导师”(高校导师、企业导师、行业导师)的指导下,取得三种证书(毕业证、学位证、教师资格证或职业资格证),在2~5年内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设计答辩即可毕业。

硕士层次职教教师在培养理念上应突出“职业性和技术性”,即以职业为导向、以工作实践为逻辑核心确定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一定教学和科研经验的、一定创新精神的硕士层次双师型职教教师。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入学时,需选定专业研究领域和培养类型,在经过有较强责任心的导师充分评估其专业水平和考虑职业需求后,与学生及家长充分沟通,提出合理的培养建议和计划(如下图)。

“三三三”培养模式主要有四个培养环节。第一学期:学习内容为在校内进行专业理论课程和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完成总学分的70%~80%。第二学期:在职业院校进行实习,每位(或几位)学生跟一位有经验的职业导师一起备课、听课、上课、评课。学习要求为考取教师资格证,或微课教学比赛获奖、教学技能考核达标。第三学期:在校外实习基地(行业企业)进行相应专业实习。学习要求为实习工作量饱满;撰写完成实习报告,经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认定合格。第四学期:在校内导师、职教导师、企业导师共同对科技项目、论文/设计等进行联合指导下进行论文/设计的撰写,并完成毕业答辩和学位申请。

三、硕士层次职教教师培养模式的实践

1.培养主体为学校+行业。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学校作为唯一培养主体,在“三三三”培养模式中学校既是责任主体,更是管理与服务的平台。硕士层次职教教师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可以在校内学习,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等必须依托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来培养。

在课程模块设置上要充分考虑研究方向与职业需求、选修课程与职业标准、学习过程与实践过程的三对接。学位基础课由学校统一安排,公共课学院教师教授;专业必修课程主要由所在学院资深教授或研究生导师教授,这两种课程均通过课堂教学/考试进行考核;专业必选课程主要由本学校“双师型”教师或专业资格培训机构教师教授,通过应试教学/考查进行考核;专业选修课程由各研究方向导师讲授,通过讲座、课堂/考查进行考核;跨专业先修课程主要指本科阶段非本专业的学生,要修读相应专业基础课程,并通过考试考核;学术活动,学生参与同行专家教授组织的讲座、论坛,通过总结报告进行考核;专业实践由行业企业专家组织(与职业需求和论文选题相对应),通过实习实践/考查进行考核。

2.课程内容的设计优化。一方面,要求教师按照专业和专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在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学术期刊最新发表的论文和科技新闻内容以及介绍教师最新研究成果。使学生在接受最新学科知识的同时认识到前沿科研工作往往建立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既要考虑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还要与学生的学习动机紧密联系。强化在实际工作中“有用”知识的学习,淡化纯学术性问题的探讨,协调好学科体系、社会需求和学习者需要三者之间的关系。

3.推行新型的导向型自主学习教学法。学生要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理论课程学习、修满规定学分,要完成三种教育经历,还要进行论文/设计撰写等,如学生不掌握导向型自主学习法便很难达到学习要求。同样,教师也要掌握运用导向型自主学习教学法,着力推行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从传统的“导向型师主学习”向“导向型自主学习”转换,成为“促进者”“向导”和“带路人”。

4.注重个人培养方案制订。在专业硕士入学教育阶段,引导专业硕士毕业后到职业院校就职,将个人培养方案制订、导师选择与职业规划联系起来。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准确定位后,在导师的帮助下制订个人培养方案。不同类别的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主要区别在选修课的确定上。

5.合理进行专业师资配备。在理论教学中,选择一些与实际结合较紧密的课程,安排一些有执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或有丰富经验的校外导师讲授。在实践课中,以校外导师为主、校内导师监督的方法开展实践教学。

6.建立充足的校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校企联合制订培养方案和安排实习实践工作,每年举行研究生导师聘任仪式,邀请校外导师参与研究生招生面试和毕业答辩;研究生实习期间进行每月一次校企联合检查。

7.制定硕士层次职教教师培养的保障制度。建立以分管校长牵头,由研究生院(处)、研究生工作部、财务处、人事处、服务地方办公室、相关学院和企业等组成的高级工程科技人才教育领导小组。建立如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双师型”教师的职务聘任办法、企业教师待遇等制度和办法。

8.开展硕士层次职教教师培养质量评价。每半年召开一次毕业生质量问题座谈会,邀请联合培养基地和用人单位交流成功经验、研究共性问题、提出建议、检查学校方案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分析研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撰写检查报告和工作改进建议意见,委托行业协会和企业进行教育评估。

四、培养硕士层次职教教师的难点探讨

如何引导专业硕士毕业后到职业院校就职是实现硕士层次双师型职教教师人才培养的前提。首先,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政策支持,对有志投身于职业教育事业的全日制专业硕士毕业研究生优先录用;其次,高校应加强宣传和引导,将培养计划与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联系起来;最后,职业院校积极与本地区高校合作共同培养师资,深度参与职教硕士的选拔、教学、实践和论文工作等。

实行完全学分制成为人才培养的管理与服务平台的难点。教育部规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时间是2~5年,理论上可以实行完全学分制,但多数高校一直采用学年学分制,改革难度较大,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亟须转变观念和提高认识。

面向职业教育培养师资,既可以开展职前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也可以开展非全日制的在职研究生教育。教育部数据显示,中等职业学校有近47万师资缺口,54万在岗教师也亟待提升学历,高等职业学院同样存在研究生层次师资缺乏的困境。职业院校应积极组织在岗教师攻读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努力提高职业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胜.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素质结构及其养成[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6).

[2]秦红卫.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发展困境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0(22).

[3]杨根伟.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摭谈[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7).

[4]李.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后的战略定位与核心竞争力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4(8).

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1.引言

在1984年我国正式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思想政治专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逐渐成为办学经验丰富、培养体系健全、教学改革先进及专业队伍强大的专业,给我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新的阶段,思想政治专业的发展存在很多的机遇和挑战,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很多的问题,如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到位、资金投入少且重视程度不够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思想政治专业学科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专业性人才的培养[1-2]。因此,全文主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现状进行概述,找出其在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未来的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中的建议,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状况概述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且为我国社会科学道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1总体发展状况。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设立时间为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的设立时间为1988年,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博士点设立时间为1996年。如下表1是该学科的发展历程[3]。2006年作为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在2006年以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始了稳定且迅速的发展,培养了很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的人才。2.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特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基础路径就是坚持特色,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实践创新的重要方式。该学科的特色教育对于推进教学及研究工作起着导向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指挥和引导着该学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目标及教学方式和课程体系。在研究方面上,经过特色的教学,可以实现研究侧重的目的。总体而言,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很多高等院校都开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且学校和学院的领导都十分重视该学科的教育,通过根据自己学校发展的实际特点,合理进行发展规划、办学定位及人才的培养。比如,在一些以工科院校为主的学校中,依靠学校浓烈的研究氛围和科技平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些民族院校中,学校侧重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教学;在一些农林院校中,依靠学校在生态及环境方面的优势,开展生态思维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有一些院校依靠自己的优势学科及平台,吸收和借鉴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进行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的交叉教学。这样不仅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新发展,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学校存在的问题,依靠学校自身的优势,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特色培养。而从全国不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院校来看,该学科的特色建设还存在缺少长期的规划及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指导,这就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

3.1层次衔接方面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各个层次的院校在层次分布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其中本科主要是普通院校,硕士研究生一半多也是普通院校,而博士研究生的院校层次分布就比较多样性。分析各院校的类型,各类型院校所占的比例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其中,本科专业分布的重点是综合类和师范类;硕士专业分布的重点主要是理工类和综合类;博士专业的分布重点是师范类和综合类,本科和博士的专业分布集中,但硕士点分布较分散,并且和本科与博士院校的分布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分析专业层次衔接情况,约60%的本科专业没有学科点支撑,却有约70%的硕士及52%的博士点没有本科,这就导致不同层次的专业衔接不紧凑。3.2目标不够明确。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具体到各个院校就会有很大的差别,甚至很多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定位不明确现象。从横向分析,不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中党政企政工干部化、教师化明显,有师范类与非师范类的差异,其内部协调有待提高,目标也应该更加明确。而硕士与博士培养目标在同层次中统一性还是比较高,但是需要凝练培养的特色。3.3课程设计的专业性问题。尽管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有了比较稳定的核心课程,但是分析不同院校的核心课程设计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别,各院校在课程开设方面存在严重的随意性。分析相同的人才培养层次的不同院校,各个院校设置的专业课的差别也非常大,尤其在专业学位课与必修课的设定上严重缺乏一致性,体现出了相同层次院校在课程设计上还是比较混乱。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纵向的各个层次,本科、硕士、博士的开课率也在明显下降,专业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别。

4.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

经过上文所写可以得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给我国培养了很多专业社会知识型人才。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阻碍了该学科的建设及人才的培养。因而,提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就十分重要。4.1培养各层次人才的协调发展。为了实现具体优化和整体设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首先应该清楚的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校的设立情况,从该专业的整体分布情况来看,还存着学校分布及专业实力等不合理的问题,这就阻碍了思想政治学科的发展。因而需要进行整体的结构优化。要让学校充分认识到该学科的重要性,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科阶段的教育,该阶段的教育作为基础,可以促进硕士及博士的教育。同时,还要有针对性的提升特色专业院校的实力。进而对学校的分布区域进行调查,了解学校的实力特点,进一步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进行优化,构建整体的布局。在横向中,要建立不同学科、不同地域及不同院校之间的合作机制。同时在纵向上,做好本科、硕士及博士的多层次不同教学工作,各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从而提高各阶段人才的培养水平。4.2提升人才培养的专业性。目前,还需要确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方向,这样对于促进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思想政治学科作为一个二级学科,是在理论一级学科下,其主要的研究方向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理论学科的领域。而当期阶段,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方向设置而言,其研究方向存在很多的问题,如随意设置且还存在严重的偏离原来的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方向需要和国家的相关文件一致,结合党思想理论的发展,进行深入挖掘,从而培养出高水平的专业性人才[4-5]。4.3明确人才培养的层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存在三个层次,分别是本科、硕士及博士阶段的教育。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从而培养出较高水平的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理论素质及科学文化素质等。在2005年,国家对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培养目标进行了规定,要求硕士学位要具备的信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快速发展为己任,掌握和了解的基本原理,并且深入研究和掌握中国化。具备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能力,具有查阅文献并了解最新的国家动态等。要求博士学位要坚定和社会主义信仰,深入了解并且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中国化的等。通过这些高要求,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层次及水平。4.4改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规范并且改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对于促进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专业构成的基本元素就是课程,尽管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培养计划中已经形成了不同层次的课程方案,但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课程的专业性差、设置随意点呢过,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因而,应该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目的及特色,根据前沿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改善课程体系。同时,依据不同的教学层次,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从现阶段学生的科研水平来看,还存在严重的前沿课程缺失的情况,尤其是一些硕士及博士,针对这些学生的研究方法缺失,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高水平人才的培养。4.5提高教师的专业综合素质及科研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该学科的专业性人才的培养。针对目前,在一些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低的问题,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着教学不认真的情况,甚至一些教师的科研水平较低,这就影响了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培养。因而,学校首先应该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技术培养,甚至公派一些教师到国外进行深造。这样提高了学院一些教师的科研能力,从而有助于带动学院教师的整体素质。4.6走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内涵式的发展道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我国人文社会学科的重大专业之一,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该学科已经逐渐成熟[6]。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就是注重专业建设标准、提升专业水平和质量。因而,为了实现重心的转变,应该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着力解决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应该依靠我国先进的技术及科研氛围,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已开社会的影响力及投入,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为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应该在内部提升自律机制和认同机制,优化学科的结构。学校还应该注重本科阶段的教育,提高本科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育,可以更好的接轨硕士及博士阶段的教育,进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的。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不断发展,该学科已经逐渐成熟。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需要不断进行学科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体系及学科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因而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进而提出了几条解决措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

作者:曹媛媛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佘双好,邢鹏飞.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综合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6:1-8.

[2]曾令辉,戴回天,黄玮琍,郑世冰.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性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92-97.

[3]李斌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发展的主要经验——以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984-2004年的发展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1:4-10.

[4]佘双好.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J].思想理论教育,2016,07:12-19.

篇6

一、统计学硕士教学的问题分析

1.教学课程缺乏

2011年统计学专业才作为一级学科在研究生专业中开设,统计硕士的教学尚未形成体系。统计学专业在研究生专业中的开设历史短,各大高校对统计学的学科建设及各个研究方向的培养计划还不够完善,导致教学模糊。课程安排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统计硕士必须具有扎实的统计基础才能更好地从事统计的研究工作。统计学专业的学习要求学生的数学基础及数理统计基础较好。统计硕士的培养计划中,专门培养统计能力的课程较少,其余多是根据每个导师所研究的领域安排的课程,与统计直接相关的课程尤为缺乏。

2.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实例

随着社会的进步,统计学的知识越来越丰富,统计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统计硕士的教学形式却还很单一。统计硕士教学多是板书或是通过多媒体教学,大部分课程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只有极少数的课程由学生讲解或讨论。这些少数的课程是不同研究方向的课程讨论,加深了学生在自己研究领域的知识领悟,但统计学基础知识并没有巩固。统计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科学的各个领域。统计学应用广泛,通过各种软件来实现取据的分析。高校开设的软件课程一般包括SPSS、Matlab、R软件等,掌握这些软件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实际中来运用。教学实例的欠缺,让统计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或应用统计知识时困难重重。

二、方法建议

1.合理规划研究方向

目前统计学硕士教学中存在统计学各研究方向教学模糊。合理地规划各个研究方向及培养计划是培养统计硕士的基础。如今统计学渗透于各行各业,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都离不开统计学知识。统计学研究方向的划分,需要结合统计学实际的运用及当前的研究领域。不管研究方向如何设置,都要着眼于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及与之相结合的学科,例如教育统计,应该结合统计知识与教育学的知识,而不是单方面的教育或统计知识,统计学的作用就是运用统计知识处理解决其他学科的实际数据等问题。

2.适当增加教学课程、教学实例

研究生的课程较少,统计学更需要掌握好理论知识再运用于实践。增加统计学的基础课程,增设统计学学生都需要学习的课程,加强统计学知识的学习。统计学是研究搜集数据、分析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的结果正确地推断出某种现象规律的科学。统计学教学与实际例子密不可分,增加教学实例不仅能加强专业方向的研究,还能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以及加强对统计学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

3.采用多元化教学

统计硕士的教学存在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是改变目前教学单一的一种方式。通过数据收集,根据所学统计知识运用统计软件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及提出建议。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不仅学会运用,而且加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除了统计软件的教学,学生还可通过感兴趣的实际案例来学习掌握知识。学生讲课的形式也是一种可采用的教学方式,学生提前准备要讲的内容。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结束语

篇7

学科是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是科学研究知识创新的基地,是服务社会和传承创新文化思想的平台。学科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四大职能能否充分发挥。历史原因所致,全国初等教育院系学科

建设起步都比较晚,主攻方向亦不够清晰。小学教育专业设立伊始,初等教育院系还来不及思考学科建设的诸多问题。十几年过去了,当我们回过头来试图厘清专业发展脉络的时候,愈来愈感悟到学科建设的任务已迫在眉睫。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撑

学科与专业在高等教育体系当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科建设所追求的目标是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学科建设的水平是用本学科科学研究的成果来衡量的,而专业则以人才培养为己任,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在质量、数量上的需求。专业以学科为依托,学科以专业为基地。有时某个学科下设若干个专业,有时某个专业又需要多个学科的支撑,小学教育即为多学科支撑的专业。专业对于学科的依托性集中体现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学与研究的基地,也包括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的课程教学内容等。从人类的认识活动来看,只有进行科学研究,把社会实践经验总结上升为理论体系,才有可能进行各专业的教学,在这个意义上说,学科是源,专业是 流,所以不能只在 专业建设的层面谈专业建设,不能只在人才培养的层面谈人才培养质量。就人才培养质量而言,学生的发展潜力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建设的成效,而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知识的转化程度(知识的学术形态向教育形态的转化)是由专业建设的成效决定的。如何使学生有更好的发展潜力和岗位的适应能力,既与专业建设中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有关,又与学科发展中学术成果转化为专业建设的有效资源密切关联。

(二)承担学术创新任务

当今的初等教育院系不同于以往的中师,这不仅仅在于人才培养层次的差别,即由中等教育提升到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层次,还在于步入了高等教育体系的初等教育院系,除了人才培养的任务之外,还承载了知识创新和服务社会以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使命。也就是说,初等教育院系对学术界要做出应有贡献,而学科建设恰恰承担了此项任务,这是初等教育院系在高等教育体系当中做大做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否则初等教育院系的不可替代性就无从谈起。

(三)服务和满足社会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领域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每时每刻都有新的问题发生。仅就在职教师培训一个领域来说,我们能否对教育实践发生的诸多问题站在较高的学术视野上给予诠释,从而有效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这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最后能够在归纳、梳理的基础上凝练成若干学科研究方向。可以说,没有学科建设的成果,无从谈起为基础教育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事实上,学科在自身体系和社会需求这两大系统中形成了两大回路,一是从社会需求出发,依托服务对象提升学科水平,二是以更高水平的学科再作用于社会。

(四)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

学科建设是研究生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研究生研究方向的确定与院系的学科建设主攻方向、导师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而研究生教育的展开也使学科建设注入了新生力量与活力。就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而言,近三年全院在核心及以上期刊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署名的占20%,在一般期刊上不计其数。

(五)汇集人才、提升队伍水准

从目前我国初等教育院系的总体情况来看,学术队伍水平相对薄弱,属于小学教育学科领域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更是凤毛麟角。其原因与该领域学科建设的水平相对较低、学科平台不完善、学位点建设刚刚起步密切相关。只有充分认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抓住时机、提高水平,才能聚集更多的学科人才投身于小学教育事业。

二、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的定位、生长特色

(一)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的定位原则

1. 基础性

学科建设是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创新一定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形成,不是凭空盖起的高楼大厦。所以,认真分析、仔细梳理初等教育院系学科的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优势与特色十分重要,也是定位的第一步。我国承担小学教师培养任务的初等教育院系绝大多数是由中等师范教育转型而来,中等师范教育在我国具有百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富有特色的中师文化。这种文化倡导全员育人,德育为重的理念,并将了解小学,研究小学,服务小学作为其办学宗旨。可以说,中等师范教育在我国师范教育历史上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富的办学经验。百年以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中等师范教育一刻也没有停止对小学教育的研究,特别是对小学教师培养与时俱进的研究,不过由于办学层次所限,这些研究并没有上升到学科建设的层次加以条理化,系统化,凝聚化;也没有形成学科意义上完整的逻辑体系;更没有制度、体制与政策上的保障。由此可见,步入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我国初等教育院系,理应在小学教育这片沃土上将既有的研究成果提升到学科建设的层次,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学科传承与创新的历史重任。

2. 前沿性

初等教育院系的学科建设应吸收国内外初等教育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注重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的密切结合。我国小学教师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只有十几年的历程,而发达国家早在20 世纪中叶就完成了小学教师培养的高等教育化进程,与此相对应的学科建设,我们的起步就更晚。据此,在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伊始,应该以国际化视野来研究初等教育的一系列问题,以保证学科建设的高站位和前沿性。

3. 关联性

注重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联性,实现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我国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并不同步,不是先有完整的学科体系再设专业,而是根据社会需求先有专业再建设学科,进而引领专业建设。一方面,学科建设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专业的基础性体现在:专业为学科提供教师教育实践与研究的基地、多学科构成的师资队伍、课程教材建设的成果以及毕业生入职后产生的广泛社会影响力等。同时,由于专业建设在先,专业建设从小学教师教育的实践出发,对学科建设提供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内容。譬如,6~12 岁小学儿童学习与认知发展的特点?根据这一阶段儿童发展的特点,小学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特质?进一步,具有这样特质的小学教师培养的路径与环境?这些都对初等教育院系的学科建设提出了实践诉求。另一方面,专业建设以学科建设为支撑。学科建设若能对专业建设的以上问题给予理性的回应,则必然对小学教育专业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与专业化的引领。所以,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应特别关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联性,使之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形成学科与专业的一体化建设。

4. 条件性

我国初等教育院系承载着小学教师培养的任务,而小学教师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一般而言,我国初等教育院系的师资队伍也呈现多学科的特征。这就有别于高等教育中传统院系办专业的师资构成。队伍结构的这一特点,为初等教育院系提供了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的可能性,做得好会有很好的亮点,还会产生出奇花珍果。

5. 应用性

学科建设的研究方向大致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鉴于我国初等教育院系自身的特点和基础教育的社会期待,其学科建设的重点以侧重于后者为上策。即关注学科建设的成果指导教育实践的转化率和转化价值。

6. 独特性

小学教育或初等教育归属于教育学科领域,初等教育院系的学科建设如果不突出特色就会被一般的教育学科同化,因而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需要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扬长避短、错位发展、彰显特色才有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生命力。

(二)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的生长特色

根据以上对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的定位分析,学科建设的生长点与特色应该充分体现我国百年师范的文化积淀和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关联性,同时,根据多学科队伍结构的特点,期望通过开展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发出新芽、开出奇花、结出珍果。另外,还要特别关注小学教育的对象6~12 岁儿童的研究,以及学科建设的成果对小学教育实践的转化价值。经过十五年的建设,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领域主要确立以下研究方向。

1. 小学儿童研究

儿童是小学教育的主体,儿童发展也是小学教师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在这一方向上,学院进行的主要研究有:小学儿童生命发展与教育、小学生心理发展与辅导、小学儿童学习与记忆、儿童文学与教育、儿童绘画心理、儿童音乐创作、少年儿童组织与教育、儿童科学学习心理研究、儿童游戏与教育、儿童养成教育研究、儿童健康与教育、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等,这些研究特别关注它们彼此的内在联系。

2. 小学教师教育研究

在一般教师教育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小学教育阶段教师的特点进行研究,包括小学教师特质研究、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小学教师职前培养(专业建设)、小学教师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小学在职教师培训有效性、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研究等。

3. 初等教育学基本理论研究

学院于2011 年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立了初等教育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这一新学科的开创,大大激发了初等教育研究的活力,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初等教育学研究的定位、初等教育学研究的价值认识、初等教育学研究对象和逻辑起点、初等教育学在小学教育专业中的定位、初等教育史研究等。

4. 小学各学科课程与教学研究

以往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的研究多关注于中学阶段,小学教育阶段的研究相对薄弱。抓住这一生长点和队伍的优势,学院开展了对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教与学的研究,重点关注了知识的学术形态向教育形态转化的研究。

5. 交叉学科领域研究

在理科交叉上,成立微尺度功能材料实验室,汇集了化学、物理、生物、地理、数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一批青年博士,涌现了一批标志性的成果。在文科交叉上,成立传统文化与教育研究中心,涉及国学教育、哲学、宗教、历史、书画、手工、礼仪等十几个学科分支。除此以外,还有综合实践、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等。

6.大与小联系的纵向研究

体现大学教育教学内容与小学教育教学内容的联系,包括高观点下的小学数学、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汉字学与小学识字教学、古诗词与小学古诗教学、写作理论与小学作文教学等。

三、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生长特色的培育

经过若干年的建设,学科建设会有一些生长点经过筛选、扬弃显现出来,如何使有发展前景的生长点真正发展壮大起来,成为学院标志性的品牌特色学科方向,培育是十分重要的。除了领导者和教师的重视程度以外,还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把握住。

(一)培育一支由多学科构成的、和谐共生的教师队伍

小学教育专业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它需要有一支由多学科构成的教师团队的支撑,要做到多而不散、和谐共生,就必须有共同的价值追求。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目前有专任教师105 位,这支队伍中既有中师留下来的骨干教师,也有建院以来引进的青年博士。教师队伍涉及包括教育、心理、文、史、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技术以及音乐、美术等在内的20 多个学科领域,学缘结构多元,理论型、技法型兼有,大家互相学习、和谐共生的基点是将面向小学、研究小学、服务小学作为共同的价值追求;此外,学院一直倡导学术自由的理念,对每一位教师,特别是青年博士,都支持他们坚持原有的研究方向,在时间、经费、出国进修和研究生招生名额等方面给予倾斜。同时,支持他们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和高水平的,仅微尺度功能材料实验室每年投入建设经费就有百余万元,目前已连续投入了三年。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在逐步了解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把自己原有专业与小学教育合理嫁接,期望生成新的研究领域,鼓励交叉学科研究生成新的研究团队。十几年来,由于学院始终坚持了这一队伍建设的理念,教师个人专业得到了发展,本科、研究生教学蕴含了更多的学术前沿信息,几个交叉学科研究团队也应运而生。其中微尺度功能材料实验室、儿童生命与道德研究中心、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等研究团队的形成就是其中的代表。

(二)注重学科平台的建设

学科平台是学科建设的基地。初等教育学院成立十五年以来,先后成立了10 个研究机构,即初等教育研究所、科技教育中心、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师资研究与培训基地、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教育研究中心、初等美术教育研究中心、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中心、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微尺度功能材料实验室、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教育协调发展中心。研究中心(基地、实验室)的成立,汇集了院内外、理论型、实践型的各类研究者参与其中,有利于结合学科方向、合作攻关,提升了研究者的学科认同感。

(三)学位点建设

篇8

1.学科是什么

“学科是什么”,中外学者见解不一,众说纷纭。美国的伯顿•克拉克认为:学科是科学知识的分支以及围绕这些知识而建立起来的组织。法国的米歇尔•福柯认为:学科是一种社会规范,是在社会监控、规训大众的实践中产生的专门研究领域,同时,学科的研究结果又可以强化和改进该领域的社会规训。德国学者黑克豪森认为:学科是对同类问题进行专门化的科学研究,以实现知识的新旧更替和系统化。伯顿•克拉克是从知识形态和组织形态的角度来阐述学科的内涵。米歇尔•福柯从社会规范的角度,强调了学科的社会效应。黑克豪森从社会活动的角度,主张从动态的社会层面来把握学科。国内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科进行了界定,比如,孔寒冰认为,学科包括三层涵义:教学的科目、学问的分支及学术的组织。杨天平认为,学科包涵四个要义:一定科学领域的分支、按照学问性质划分的门类、学校教学的科目及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孔寒冰是从传递与生产知识、学术研究与组织的角度来理解学科的内涵。杨天平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概括了学科的原初义和发展义。综合中外学者观点,学科的蕴涵可归纳为:一是知识分支与教学科目;二是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学术组织;三是知识与知识者遵循的制度性机制。

2.学科建设指什么

对于学科建设的理解,主要集中在学术领域和高等学校这两个层面上。从学术领域层面看:学科建设就是建构学术研究领域的理论体系,建立该领域的学术规范制度,使其制度化。从高校层面看:一方面,是指优化高校的学科结构和学科布局,使其形成一流学科或有影响力的学科群,包括高校的学科定位、学科规划、学位点设置、学科门类及其交叉学科等;另一方面,是指一级学科建设,通过学科划分、学科设置,不断增多其分支学科,不断扩大其社会建制,不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从而对现存的一级学科进行深化、充实、调整、改造,以提高学科质量和增加学科数量;同时,是指二级学科建设,通过提炼学科方向、培养学术研究团队、遴选学科带头人、构筑学科创新平台等措施提高学科建设水平,集学科方向、梯队、基地及项目等建设于一体。学科建设的几个层面是密切相关,互为影响,有机统一的。就学术领域而言,学科建设就是对该领域的概念、性质、研究对象及方法等基本理论进行规范,使之成为科学严谨的理论体系,并加以制度化。就高校而言,学科建设是指高校为优化学科结构与学科布局,通过学科划分、学科设置等充实并调整现有学科,创造新兴学科,围绕学科方向、师资队伍、学科基地、合作交流等展开的各项工作。

二、中国教育法学学科建设的现状

1.教育法学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教育法学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历了萌芽、初步形成、逐步发展、深入完善几个阶段。1979-1984年是萌芽期,这一时期,教育法学理论水平较低,就学科建设而言,还没有真正开始。1985-1995年是形成期,有关的专著和教材开始出版,学科建设问题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对教育法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范畴等进行了深入讨论。1995-2005年是发展期,教育法学研究进入,对教育法学基本理论有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争鸣;专门的研究机构成立,专业的研究刊物问世。至此,教育法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得以确立。2006年至今是完善期,教育法学研究进一步体系化、深入化。一方面,教育法学基本理论问题探讨进一步深入;另一方面,研究者对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同时,教育法学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开始展开。

2.教育法学的学科概念

中国学术界对教育法学的概念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将教育法学视为法律科学。比如,“教育法学是以教育法律规范和教育法制现象为研究对象,并揭示其规律的法学分支学科。”二是将教育法学归为交叉边缘科学。比如,“教育法学是运用法学理论研究和解释教育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交叉学科。”上述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有的是把教育法律规范和教育法制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有的则是把教育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但是,教育法学不仅仅研究教育法律问题,还与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行为等密切相关。本文认为,教育法学是运用法学、教育学理论研究和阐释教育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并与教育法律思想、教育法律制度、教育法律行为等密切联系的法学分支学科。

3.教育法学的学科性质

教育法学的学科性质,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法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第二种观点认为,教育法学是法学的分支学科;第三种观点认为,教育法学是法学和教育学共同的分支学科。其中,第二种观点又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教育法学隶属于行政法学;另一种看法认为,教育法学是法学的独立分支学科。第一种观点是不妥的。教育学旨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教育法学是研究教育法律现象及其规律。二者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差异较大。第二种观点,基本正确,但有偏差。第三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从研究视角和研究目的来看,教育法学更宜划入法学的分支学科。本文认为,教育法学是法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不隶属于行政法学,而是与行政法学并列的二级学科。

4.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学术界有三种主张:一是主张教育法学研究教育法律规范本身的内容和教育政策、教育道德、教育规律、教育史及其相互的联系。二是主张教育法学研究教育活动过程存在的法律现象以及教育现象与外部事物相联系产生的各种关系。三是主张教育法学研究教育法制现象及其规律。第一种主张不够全面,忽略了教育立法、教育法的实施、教育法律文化等方面。第二种主张不正确,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法律现象并不都是教育法学研究的对象,比如教育活动中的犯罪及其刑罚就不是教育法学研究的对象。另外,教育法学只研究教育法调整的那部分教育法律关系,并非所有的教育关系。第三种主张也不完全正确,教育法制是教育法学研究的重点,但不是研究的全部。本文认为,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法律现象及其规律,包括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法律规范、教育法律制度等方面。

5.教育法学的研究方法

从中国教育法学研究发展历程来看,在萌芽和初步形成阶段,注重思辨性研究,侧重教育立法成果的阐释和说明;在逐步发展和深入完善阶段,研究由思辨转入实践层面,关注实然权利的获取、保障以及救济。鉴于教育法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征,案例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分析比较法等都是其常用的研究方法。同时,还借鉴了其他学科或领域的研究方法。比如,刘献君、许晓东和赵炬明等学者提出将管理领域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如组织分析、计划与决策研究、成本效益分析等引入到教育法学研究之中。

三、中国教育法学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1.基本理论研究不完善

一是教育法学的学科概念至今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观点,有些术语的使用不够严谨,随意性、经验性较大,缺乏学科内部的统一性。比如,对“受教育权”的界定就有很多种解释。二是学科性质存在分歧,迄今为止尚无定论。三是研究对象不够明确,学术界多种观点争鸣,尚待进一步明确和澄清。四是研究方法不成体系,多是直接借用法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亟待整合。五是学科理论体系创新性不足,从已出版的教育法学教材和专著来看,多是以中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为教育法学的体系,缺乏教育法学的独特性视角,原创性成果不多。

2.学科地位不明确

教育法学在中国学科专业目录中缺乏应有的地位。《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没有将教育法学作为法学或教育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设立。目前,只有中国人民大学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将教育法学作为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特设的二级学科,其他高校大多是将教育法学在教育经济与管理、高等教育学等学科之下作为一个研究方向。还有一些高校自主设置了教育法学二级学科。这样就形成了各个高校教育法学人才培养差异较大的局面,缺乏统一的引导和规范。

3.研究方向应用性不强

学科方向是学科建设的基础。中国教育法学研究过于集中于学术性探讨,实践指导作用不强,偏重于基本理论研究和教育法学的比较研究与案例研究,应用方面的研究不足。教育法学研究缺乏对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推进教育依法行政过程中基本法律问题的引领作用。教育法学研究者需要深入学校教育教学一线去发现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从而推进学校依法治校,提高办学水平。目前,教育法学研究者较关注教育热点问题和新出台的教育法律法规,这是必要的,但是对于教育立法问题的关注度不高。

4.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中国教育法学学科建设长期积弱,设有教育法学研究方向的博士、硕士点屈指可数,这方面的导师更是少之甚少。目前,中国高校教育法学师资队伍中,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大师、领军人才相对匮乏,高水平中青年教育法学学科带头人数量不多。比如,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招收教育法学方向的博士生导师有3人,其一为兼职导师;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招收教育政策与教育法学方向的博士生导师也仅有4人。这两所学校是国内较早设置教育法学方向博士点的高校,窥一斑而知全貌,其他高校教育法学博士点的导师数量也大致如此。

5.学科基地与平台建设不健全

中国教育法学学科基地,主要是建在高校内设有教育法学研究方向的博士、硕士点的研究所(中心),大多从事理论方面的研究,而一线的实践、实训基地却很少。教育法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培养博士、硕士的实际应用能力,一线的实践、实训基地是非常必要、必不可少的。专业的学术机构与学术刊物是研究者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目前,全国性的学术机构有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法制专业委员会,但是省一级的专业委员会不多。专业期刊仅有《中国教育法制评论》一种。

四、教育法学学科建设的策略建议

1.加强理论研究,确立二级学科地位

加强教育法学基本理论研究,特别是在学科性质、学科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体系等方面需进一步研究。理论研究要立足建设法治中国的实际,弘扬法治理念,服务教育治理实践。确立中国教育法学的二级学科地位。一方面,要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将教育法学作为法学的二级学科来设立;另一方面,设置教育法学博士、硕士学位点。目前只有部分高校设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法学研究方向,作为一个培养方向进行招生。同时,将教育法学作为法学、教育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特别是师范类的专业要将其列入必修课。

2.聚焦教育治理,提炼学科研究方向

教育法学学科建设要有自己明晰的思路,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聚焦教育治理现代化战略目标,围绕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炼学科发展方向。加强对教育法律制度体系的研究,重视教育立法的理论研究,特别是要关注尚未纳入立法机关视野的教育法律以及今后的教育立法趋势。强化对教育经费投入、教师编制、教育质量和专业教学等相关规章制度的研究,为依法治校提供规范化治理依据。深化对教育治理指标体系的研究,形成依法办学的考评标准和考评办法,为政府、社会、家长监督与评价学校办学行为和管理水平提供支撑。同时,还要对教师申诉和学生申诉制度进行研究,为受教育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法律保护提供法理依据。

3.跟踪学科前沿,汇聚学术研究团队

教育法学学科建设要跟踪学科前沿,密切关注国际学术动态。通过国内外学科门户网站和检索工具来了解教育法学研究的核心主题、核心出版物、核心机构、核心作者,从而把握其学科前沿。学科建设的关键是学科队伍建设,必须汇聚一流的学术研究团队。有条件的高校发挥已有资源优势,培养教育法学学科带头人,组建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团队。没有教育法学学科建设基础的高校,应加大投入,重点引进教育法学专家,还可以将一些教育法学教学或研究人员派到国内外相关高校进修、深造,以提升研究水平。同时,还要改善教育法学学术研究团队的学缘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等,注重学术研究团队的层次性、稳定性和学术性。

4.建立实践基地,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教育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博士、硕士应直接接触和参与一些教育法律纠纷的处理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与有关机构建立教育法学实践能力培养基地。一是与教育行政机关的政策法规部门建立培养基地。让博士、硕士在其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直接参与到这些部门的工作中,特别是教育方面的申诉、行政复议等案件的处理,提高实务能力,还可以参与这些部门的一些与教育法相关的课题研究,提升理论水平。二是在高校的教务处、学工处等部门建立培养基地。让博士、硕士协助其工作人员参与这方面的管理工作,提高博士、硕士实际应用相关政策法规的能力。三是与人民法院或者法律援助中心建立联合培养基地。

5.构筑学科平台,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