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产业经济管理8篇

时间:2023-08-29 09:18:0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产业经济管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产业经济管理

篇1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破坏有所加重。在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引导下,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得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因此,如何正确处理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一问题得到了各方人员的关注与重视。从各行业对能源的需求上来看,林产品以及木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林业生态建设以及林业产业发展将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之下,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从管理层面、社会层面、生态层面、环境层面、政策层面,以及理论层面等多个角度入手,在满足社会各行业领域对林产品以及木材需求的同时,与国家生态安全对林业生态环境的要求相吻合,从而构建一个系统化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体系。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发展中,必须将优势学科充分凸显出来,使本学科建设能够体现世界范围内相关专业的前沿成果与水平。同时,在学科研究中,需要与社会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实际需求相契合,使本学科能够在解决国民经济发展相关重大问题方面发挥作用。

2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目标

传统的林业发展强调实现林业生态的平衡关系,现代意义上的林业发展则将重心放在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共存之上,这一改变反映了人们对经济发展中客观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得以发展的基本框架。在这一理念下,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目标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需要以我国现阶段的林业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托,在管理学理论以及经济学知识的引导下,将国内外有关林业经济的研究成果以及前沿水平吸收起来,为具有我国特色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同时面向本专业学科研究服务。二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必须全面结合信息化技术与计算机系统,构建以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为核心的数据库中心,为林业经济管理科研活动以及理论研究提供真实、全面、可靠的数据支持,促进林业经济管理研究科学性水平的提高。三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需要重视现代化计算机技术以及先进数学工具的综合应用,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重点自传统的定性分析转变为定量分析,同时将分析模式自规范性转变为实证性模式,从而为现代经济管理学科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四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研究发展中必须鼓励并支持研究人员深入林业产业发展的基层,通过基层调查研究的方式,使本学科研究人员掌握林业生产部门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将生产需求与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为林业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五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需要重视与国外林业经济学研究成果的交流,在结合我国发展动态与趋势的前提下,吸收国外有关林业经济的发展理论与成果,使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内容更加完善。

3结语

篇2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导向下农业的发展需要向着产业化的方向前进,目前在农业中对先进技术及经验成果的引进不断加大,但与此同时形成完善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需要有高水平经济管理对农业产业链条进行规范化的管控,而执行这些条件离不开职业人才在其中的作用。人是第一生产力,为了促使农村农业经济可以有效提高及发展,需要注重新型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从而提供先进的管理理念及经营方式,带动农业产业化的进步。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新型农业人才;经济管理;农业职业教育

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策略,而在现今市场经济的导向下产业化发展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这种制度为现今农村经济体制及经营模式带来极大的转变,而新型经济管理理念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生产模式的束缚,改变了农村生产结构,使农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得到有效增强。为此,想要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进步需要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角度出发,发挥出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满足现代农业对经济管理职业人才的需要。

1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农村经济管理人才主要是指可以应用管理知识对自营的农产进行产业化的经营、管理,依照经营管理的要求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模式,从而为社会不断的提供农业产品及农业服务,形成完整的经济经营模式。

1.1创业型的现代农业经营者

这种经济管理人才主要是依照市场导向及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来进行经营,例如农产品的网络销售、期货交易、农业观光等,这些内容都需要依照市场信息的收集及市场需要来进行计划的设计及实施,并且职业人才必须要有足够的农业知识及相关技术,对经营管理及市场经济有充足的了解,在成本核算范围内开展创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

1.2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农业产业化的最重要的一项表现就是其产业链所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延伸,但是与此相对的却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失,这也促使农业必须向现代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在发达国家完善的农业体制中其各项工作多数是利用机械进行的,而农民只需提供服务性质的劳动,因此劳动力支出较少。而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就需要组建专业的合作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技术、知识及服务,并在经营的过程中依照产业化的要求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从而为农村培养出更多的具有职业技能的新型农民。

2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于农村中各类职业人才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专业学校所培养出的农业人才,二是通过短期农村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

2.1新型农村经济管理类职业人才增量培养不足

受固有的思想模式的影响,近些年来许多农业职业学校存在着生源不足的情况,并且一些涉农学校为了适应现代社会,普遍会增设一些热门职业,这也导致了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招生较差的现象,再加上一些经济管理人才不愿意回到农村,因此造成了接受专业农村经济管理教育的人才不足的问题。

2.2农村经济管理职业培训率低

在农村中,一些专门从事农村经济管理培训工作的人员并不具备相应的管理知识及资格,再加上农业经济管理本身就涉及到经营、管理、技术等知识,因此进行培训的人员若是没有足够的知识水平很难为农民提供专业的职业培训服务,造成培训效率低下。同时进行培训的农村经济人还需要具有准确的市场洞察力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等,但是在农村经济人群体中普遍存在着经济管理知识了解不够、文化素质水平较低及管理技能较差的现象,影响人才培养的效果。

2.3农村职业教育主体意识不足

在农村中开展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所遇到的一项重要阻碍就是农民对职业教育参与程度不高,由于现今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组成主要以老年人为主,因此对新型技术及经营管理体制的接受度不足,其不愿意参与到职业培训中,影响新型农民教育在农村中的开展,无法为农村提供更多的经济管理职业人才。

3加快新型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对于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依托于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内容及“三农”理论的应用,并从职业教育与新型农民教育的方向入手,结合农业在产业化发展中的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培养体系。

3.1明确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本质内涵和功能

首先,要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定位。根据我国国情,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利用职业教育培养农民获得不同的职业技能,转移至城市就业;第二,通过新型农民培训的政策来帮助农民掌握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及职业技能,从而应用于农业的经营及管理中,以此来服务于农业,这部分接受培训的农民是促使农业现代化及产业化的主力军。新时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应该更有力地突出为“三农”服务的本质内涵,将根本任务锁定为培养新型农民,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的农村复合型实用人才,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服务。

3.2重视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

技术、技能的职业导向性是未来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第一,对农业职业学校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农村经济管理教育内容,从政策及资金上进行支持,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外在条件,同时也需要扩大宣传力度,对农业发展对我国经济体制发展的意义及重要性进行宣传,促使更多的人投入到农业事业中;第二,在农业部相关的政策下对职业人才进行培训,通过不同的培训方式来帮助职业人才掌握农村经济管理的内容,提高学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保障培训效果。

4结语

在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及经济管理方式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这样可以有效的解放农村劳动力。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为农村经济的进步及发展提供了人才需要,也缓解了农村经济发展中需要面对的压力,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也对维持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刘振芳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柳青街道财经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何付远.农业产业化发展与新型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培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2).

篇3

在经编产业中的应用一般来说,趋势统计方法指的是在对财务报表中相关指标或者数字资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把两期或者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比率等进行定基对比以及环比对比,就可以了解它们的变动情况、变动方向以及变动幅等,在此基础上,揭示出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情况等。就经编产业来说,可以采用的趋势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动态分析法以及统计预测法等。

(一)动态分析法

动态分析法指的是分析经编产业的经济状况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并预测其未来演变规律。动态分析法的研究内容包括:

1.借助于相关数据指标等分析经编产业的发展变化特征。例如,使用平均速度以及平均增长量等数据揭示经编产业的发展水平等。

2.借助特定的数据模型等描述经编产业的变动规律。

3.对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动状况进行预测。

(二)统计预测法

根据统计学的基本观点,统计预测法指的是在运用有关统计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数据信息等,对经编产业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测算或推断。统计预测主要包括定性预测与定量预测。借助于统计预测方法对经编产业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对经编产业的服务需求量进行预判,而且可以对经编产业的市场状况进行预测及决策。

二、综合评价分析法

在经编产业中的应用综合评价分析方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经编产业的相关企业准确把握经编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变化趋势以及存在问题等,在此基础上,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制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在经编产业的经济管理中,单一指标的评价分析总是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综合评价分析方法是一种更加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不仅可以避免某些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与片面性,提高管理的科学性,而且具有计算方便、实用性强等优势。综合评价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以及模糊综合评判等。

(一)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就是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把复杂的经编产业现象分解成各种要素,通过分析或比较,选择出最优的方案。借助于层次分析法,可以准确把握经编产业的经济状况,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但是,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层次分析法在经济产业管理中的应用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主要有

:1.因素的设置非常重要,但是没有统一的法则。

2.层次分析法中所建立起来的指标体系必须合理。

3.层次分析法中在进行多层比较时,应当符合一致性指标的要求。

4.层次分析法中需要求矩阵的特征值,否则容易出现误差。

(二)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统计学中,模糊综合评价法指的是将模糊评判法以及层次分析法等结合起来,是对多重属性、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这一方法有助于将定性指标数量化及各项指标的无量纲化,从而把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结合起来,以综合反映经编产业在社会、经济、环境以及资源等各方面的状况。把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于经编产业的经济管理评价中,首先要建立各子系统运行状况的综合结构模型,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分析,同时运用模糊数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建立起隶属函数以及评判矩阵,最后经过一系列矩阵运算,分析出不同水平年经编产业的运行状况以及得分情况,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得出评价结果。

三、结语

篇4

    1房地产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房地产企业单位一般都是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建立了内部经济管理制度,基本业务内部管理可以说是有章可循。目前,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未意识到内部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对内部经济管理存在许多误解,做的不够到位,甚至概念模糊,再加上内部管理固有的局限性,使企业内部经济管理薄弱,经济业务随意性大,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1.1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执行不到位,对外提供虚假或不真实的会计资料,内部会计监督流于形式。单位负责人违法干预会计工作,使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等,扰乱单位会计工作。管理混乱给贪污、挪用单位资金或侵吞单位资产等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因此加强会计监督,强化内部制度,规范会计行为和管理,已成为解决当前会计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和维护所有者权益的重要措施。

    1.2法律意识薄弱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提高和经济改革深入,相关法律制度逐步得到了健全和完善。如《会计法》明确要求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会计监督、内部管理制度,并在此基础上与之配套的规章——《内部会计制度规范》。但部分人员法律意识薄弱,有法不依,投机取巧,执法不严,姑息将就,卖人情给面子的现象普遍。有些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松弛,造成了一些经济犯罪。

    1.3 人力资源政策不健全,导致企业员工的素质不高

    房地产公司员工的能力、诚实品性以及对员工的管理是控制环境的主要因素。总体来说,我国很多房地产企业的管理水平、人员素质不高,企业管理者价值观扭曲、缺乏敬业精神、缺乏管理能力,人事政策缺乏透明度、缺乏激励机制、不能够选拔出合格的人才和调动人的积极性。

    1.4法人内部监督机构作用不明显

    许多企业虽然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班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董事会、监事会的监控作用严重弱化,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作用。

    2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建议

    2.1建立良好的内部管理环境

    任何企业的生存在于一定的内部管理环境之中,内部管理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遵循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应注意企业内部管理环境的建设。包括经营理念、方式和风格,组织机构,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人才资源管理政策和务实,外部环境的影响等。只有建立良好的内部管理环境,才能保证管理制度的真正落实,才能真正达到内部管理的目的。

    2.2加强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内部牵制制度

    内部牵制是对具体业务进行分工,不能由一个部门或一个人完成一项业务的全过程,而必须由其他部门或人员参与。并且与之衔接的部门能自动地对前面已完成的工作进行正确性检查。它由适当授权、不相容工作的责任分工、凭证和记录、接近控制,独立检查等环节组成。这种制约包括上、下级之间的互相制约、相关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如会计信息收集、归类过程中。除了制单外,必须有复核并由财会主管批审;又如现金流转业务中,现金收支的审批、收入和支出、印鉴的报关、记账等业务应分工管理,互相牵制。在内部牵制中。必须采取工作轮换制,这样才能有更好工作的效果。工作轮换制是根据不同岗位在系统管理中的重要程度,明确规定并严格控制每一员工在某一岗位的履职时间。对关键岗位应频繁轮换,次要的岗位可少一些。从轮换中暴露出存在的问题揭示制度的缺陷、管理的缺陷。

    2.3加强企业财务内部管理

    建立严密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安全,有效的财务管理的基础。结合企业实际,严格按《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设立财务管理的程序和岗位,稽核监督的办法。

    2.4加强企业内部稽核制度

    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企业较多地强调生产,不同程度的放松了内部管理。没有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管理的关系,轻视内部稽核的作用,企业的经营者认为,稽核部门不能创造效益,还有占用人员编制增加经营成本,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内部稽核制度建设。企业经营管理的很多案例表明,一些问题的发生,并不是因为没有制定,而是没有严格自执行制度,缺少内部稽核制度。

    2.5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主要任务是相对独立的监督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按照所指导的方针政策和计划执行,对内部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监督。它主要是为企业经营者服务,当前有较多企业轻视内部审计的作用,将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合并,这就是企业内部审计无法发挥作用。如果要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就必须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相对独立性,直接对董事会负责,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监督和保护企业的资产、财产安全,监督企业朝着合理、合法的良性方面发展,保证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正确执行。

    2.6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最直接的对象。为此,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要做好如下两点:

    (1)要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

    市场经济中,会计人员的职业准则和职业道德极为重要。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当前会计信息的失真及弄虚作假,账目混乱,都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政治素质有关。故要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增强会计监督的力度,必须重视会计队伍的自身建设,要纯洁会计队伍,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在会计人员的培养使用上,要宣传正面典型,树立正气,形成积极向上的职业道德氛围,进一步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教育。

    (2)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对公开、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有着更严格的需求,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会计工作能够及时提供更多的、更新形式的会计服务。因此,会计人员应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规,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强化依法监督理念和服务意识。同时,要建立健全会计人员的业务考核制度与奖惩,晋职挂钩制度,促使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脱颖而出。

篇5

关键词:产业竞争力;区域;比较生产力;全要素生产率

中图分类号:F27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5-0015-02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同时,竞争获胜的基础在于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因此,随着世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竞争力研究也随之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有关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研究已经成为世界热点问题之一,也是我国学术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焦点。然而产业竞争力既是综合竞争力的基础,又是综合竞争力的主体。继波特把竞争力定位于产业层次,并下定义提出竞争优势模型之后,国内外已有许多人把竞争力放在产业层次进行研究。

竞争是个古老而又崭新的概念。本文所讲的竞争,是经济领域的竞争,是一种狭义的竞争,是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作为经济范畴的竞争即市场竞争,是指在市场组织方面的相互独立的市场生产者,为了获得有利的产销条件或投资领域而相互争夺,各竞其能的过程。竞争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就是广义资源的供给有限而人们的需求无限。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看,竞争是竞争力的前提或原因,竞争获胜的基础在于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也可以说竞争力是竞争的结果。

研究竞争力就是研究竞争主体间竞争某种相同资源的能力。跟其他经济学理论相比,国内外开始研究竞争力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而真正把竞争力研究层次放在产业上的时间更短。目前,关于产业竞争力的内涵,还没有形成定论,通过对比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作者比较认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碚(《竞争力经济学》,2003)中给出的定义,他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国际竞争力归根结底就是各国同产业或同类企业之间相互比较的生产力。从一国特定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角度看,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就是该产业相对于外国竞争对手的比较生产力。”所以,可以说竞争体现的是一种经济关系,而竞争力则体现的是一种比较关系。

笔者认为,竞争获胜的基础在于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对于竞争力的研究,不仅要研究特定利益主体现有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还必须研究其相对于其他利益主体的发展潜力。竞争力有宏观国家、中观产业和微观企业三个层面,产业竞争力就是中观层面的竞争力问题研究,是基于同一产业比较的概念、比较的差异,最终从产品、企业或整个产业的市场实现中表现出来。产业竞争力的中心问题是各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比较,其实质是产业的比较生产力。所以,有关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应该建立在特定区域产业比较的基础上,侧重于应用与实践研究。

(一)有关产业竞争力的国外评价模型

1.美国经济学家迈克・波特的“钻石模型”。波特(1990)经过对许多国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得出结论: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企业战略、政府行为、机遇六个因素。波特的竞争力理论将静态的比较优势发展为动态的国际竞争优势,从产品、企业和产业分析入手,具有相当稳固的现实微观基础。

2.荷兰格林根大学的ICOP方法。ICOP(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Output and Productivity)分析法是国际上公认的一种针对特定产业――工业的竞争能力评价方法,通过对一个特定地区与其他地区在工业产品相对价格水平、分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及全要素生产率等方面进行比较来揭示该地区工业与国内外其他地区工业的差距。此方法主要根据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按同一分类指标体系标准化得到可比数据,计算出竞争力研究的一些主要参数。

3.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和瑞士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WEF)的整体国家竞争力分析模型。IMD和WEF(1998)把国际竞争力指标分为290项,用以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整体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竞争能力。具体说来,国际竞争力包括要素,即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及国民素质。

(二)有关产业竞争力的国内评价模型

1.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竞争力分析模型。人大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以IMD和WEF的模型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发展与创新,形成自己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模型。他们认为,国家竞争力要素应分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层次,即国家竞争力不仅仅要发挥现有经济实力,更要追求建立合理的经济运行系统,还必须考虑实现综合经济实力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以及综合实力长期持续发展的内在成长能力。

2.金碚的工业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金碚指出,波特的分析范式尽管十分富于启发性,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对于不同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分析范式也未必一成不变。根据金碚构建的工业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一个国家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强弱,可以从结果和原因两个方面来分析,即从结果分析,竞争力直接表现为一国工业品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从原因来分析,一切有助于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因素,都可以是竞争力的研究对象。

3.裴长洪的研究模型。中国社科院裴长洪在产业组织理论和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了行业分析、市场结构和价值链三种方法相结合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并提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显示性、分析性评价指标。

4.魏后凯的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魏后凯从市场影响力、资源配置力、产业增长力、结构转换能力和企业创新能力五个方面评价产业竞争力。他认为,区域产业竞争力决定于单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其群体优势,并主要体现在这五个方面的能力上。

5.国内其他学者及组织的相关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课题组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主要包括竞争实力、竞争能力、竞争潜力、竞争压力、竞争动力和竞争活力六个方面的内容,并设计相应评价指标体系;武汉大学商学院陈立敏等教授认为,对一国产业进行评价最有效的指标应该是产业利润率、全球市场份额和劳动生产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贾若祥博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内涵,认为比较优势是区域产业竞争力分析的基础,并从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突发因素三个方面对影响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三)对以上相关模型的进一步分析

有关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从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国外学者对其评价指标设计方面的研究较少。相反,中国学者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以上分析模型可以看出,IMD及竞争力分析模型主要从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相互关系出发研究问题。其中IMD分析模型的指标体系比较粗略、针对性不强,其分析结果对具体产业的竞争力没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竞争力分析模型的指标体系,也并不完全适合引入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因为国家和国内地区发展经济所处的环境有一定差异影响和决定其生存、发展以及在竞争中获取收益的能力因素也必然不同。

产业竞争力的实质是产业的比较生产力。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其核心竞争力应该提升到产业层次来研究。波特、金碚分析模型的核心是产业竞争力,他们认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就是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同时还有国内外其他学者的研究都对区域产业竞争力分析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然而由于这些研究大都注重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或某一层面的竞争力,其分析模型不适于特定区域产业综合竞争力状况的对比分析。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同时,竞争获胜的基础在于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从所掌握资料看,大多数学者将竞争力放在宏观国家和微观企业两个层面上研究。事实上,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取决于该区域的产业发展状况,而这个区域的竞争力大小,更是取决于其主导产业的竞争实力及其产业内部结构状况。产业竞争力,特别是主导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可以说产业层次上的竞争力决定着一国或一个地区的命运。作者建议:有关竞争力研究的注意力应该更多地放在中观产业层面上,在克服现有理论模型缺陷的基础上构造新的区域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重点是量化研究特定区域产业、特别是特定区域主导产业的比较生产力状况。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同时,竞争获胜的基础在于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因此,随着世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竞争力研究也随之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有关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研究已经成为世界热点问题之一,也是我国学术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焦点。然而产业竞争力既是综合竞争力的基础,又是综合竞争力的主体。继波特把竞争力定位于产业层次,并下定义提出竞争优势模型之后,国内外已有许多人把竞争力放在产业层次进行研究。

竞争是个古老而又崭新的概念。本文所讲的竞争,是经济领域的竞争,是一种狭义的竞争,是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作为经济范畴的竞争即市场竞争,是指在市场组织方面的相互独立的市场生产者,为了获得有利的产销条件或投资领域而相互争夺,各竞其能的过程。竞争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就是广义资源的供给有限而人们的需求无限。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看,竞争是竞争力的前提或原因,竞争获胜的基础在于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也可以说竞争力是竞争的结果。

研究竞争力就是研究竞争主体间竞争某种相同资源的能力。跟其他经济学理论相比,国内外开始研究竞争力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而真正把竞争力研究层次放在产业上的时间更短。目前,关于产业竞争力的内涵,还没有形成定论,通过对比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作者比较认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碚(《竞争力经济学》,2003)中给出的定义,他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国际竞争力归根结底就是各国同产业或同类企业之间相互比较的生产力。从一国特定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角度看,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就是该产业相对于外国竞争对手的比较生产力。”所以,可以说竞争体现的是一种经济关系,而竞争力则体现的是一种比较关系。

笔者认为,竞争获胜的基础在于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对于竞争力的研究,不仅要研究特定利益主体现有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还必须研究其相对于其他利益主体的发展潜力。竞争力有宏观国家、中观产业和微观企业三个层面,产业竞争力就是中观层面的竞争力问题研究,是基于同一产业比较的概念、比较的差异,最终从产品、企业或整个产业的市场实现中表现出来。产业竞争力的中心问题是各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比较,其实质是产业的比较生产力。所以,有关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应该建立在特定区域产业比较的基础上,侧重于应用与实践研究。

(一)有关产业竞争力的国外评价模型

1.美国经济学家迈克・波特的“钻石模型”。波特(1990)经过对许多国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得出结论: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企业战略、政府行为、机遇六个因素。波特的竞争力理论将静态的比较优势发展为动态的国际竞争优势,从产品、企业和产业分析入手,具有相当稳固的现实微观基础。

2.荷兰格林根大学的ICOP方法。ICOP(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Output and Productivity)分析法是国际上公认的一种针对特定产业――工业的竞争能力评价方法,通过对一个特定地区与其他地区在工业产品相对价格水平、分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及全要素生产率等方面进行比较来揭示该地区工业与国内外其他地区工业的差距。此方法主要根据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按同一分类指标体系标准化得到可比数据,计算出竞争力研究的一些主要参数。

3.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和瑞士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WEF)的整体国家竞争力分析模型。IMD和WEF(1998)把国际竞争力指标分为290项,用以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整体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竞争能力。具体说来,国际竞争力包括要素,即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及国民素质。

(二)有关产业竞争力的国内评价模型

1.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竞争力分析模型。人大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以IMD和WEF的模型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发展与创新,形成自己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模型。他们认为,国家竞争力要素应分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层次,即国家竞争力不仅仅要发挥现有经济实力,更要追求建立合理的经济运行系统,还必须考虑实现综合经济实力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以及综合实力长期持续发展的内在成长能力。

2.金碚的工业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金碚指出,波特的分析范式尽管十分富于启发性,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对于不同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分析范式也未必一成不变。根据金碚构建的工业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一个国家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强弱,可以从结果和原因两个方面来分析,即从结果分析,竞争力直接表现为一国工业品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从原因来分析,一切有助于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因素,都可以是竞争力的研究对象。

3.裴长洪的研究模型。中国社科院裴长洪在产业组织理论和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了行业分析、市场结构和价值链三种方法相结合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并提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显示性、分析性评价指标。

4.魏后凯的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魏后凯从市场影响力、资源配置力、产业增长力、结构转换能力和企业创新能力五个方面评价产业竞争力。他认为,区域产业竞争力决定于单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其群体优势,并主要体现在这五个方面的能力上。

5.国内其他学者及组织的相关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课题组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主要包括竞争实力、竞争能力、竞争潜力、竞争压力、竞争动力和竞争活力六个方面的内容,并设计相应评价指标体系;武汉大学商学院陈立敏等教授认为,对一国产业进行评价最有效的指标应该是产业利润率、全球市场份额和劳动生产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贾若祥博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内涵,认为比较优势是区域产业竞争力分析的基础,并从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突发因素三个方面对影响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三)对以上相关模型的进一步分析

有关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从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国外学者对其评价指标设计方面的研究较少。相反,中国学者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以上分析模型可以看出,IMD及竞争力分析模型主要从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相互关系出发研究问题。其中IMD分析模型的指标体系比较粗略、针对性不强,其分析结果对具体产业的竞争力没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竞争力分析模型的指标体系,也并不完全适合引入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因为国家和国内地区发展经济所处的环境有一定差异影响和决定其生存、发展以及在竞争中获取收益的能力因素也必然不同。

产业竞争力的实质是产业的比较生产力。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其核心竞争力应该提升到产业层次来研究。波特、金碚分析模型的核心是产业竞争力,他们认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就是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同时还有国内外其他学者的研究都对区域产业竞争力分析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然而由于这些研究大都注重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或某一层面的竞争力,其分析模型不适于特定区域产业综合竞争力状况的对比分析。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同时,竞争获胜的基础在于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从所掌握资料看,大多数学者将竞争力放在宏观国家和微观企业两个层面上研究。事实上,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取决于该区域的产业发展状况,而这个区域的竞争力大小,更是取决于其主导产业的竞争实力及其产业内部结构状况。产业竞争力,特别是主导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可以说产业层次上的竞争力决定着一国或一个地区的命运。作者建议:有关竞争力研究的注意力应该更多地放在中观产业层面上,在克服现有理论模型缺陷的基础上构造新的区域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重点是量化研究特定区域产业、特别是特定区域主导产业的比较生产力状况。

参考文献:

[1]迈克・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3]陶晦.四川工业竞争力[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4]王秉安,等.区域竞争力:理论与实证[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0.

[5]武义青.中国区域工业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6]金碚.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经济研究,1996,(11):39-44.

[7]陈红儿,陈刚.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J].区域经济,2001,(5):99-104.

[8]魏后凯,吴利学.中国区域工业竞争力评价[J].中国工业经济,2002,(11):53-62.

[9]朱春奎.产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4,(1):187-188.

[10]刘小铁.国内外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J].广东财经职业学校学报,2006,(12):79-82.

[11]千庆兰.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及其评价研究综述[J].广州大学学报,2006,(10):71-75.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Relevant Theory and its Model Analysis

ZHANG Yan

(Department of Math and Physics, Shaan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xi’an 710061, China)

篇6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来支持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经济管理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指导作用。把信息化应用到农业经济管理中,可以让农业经济管理快速适应信息网络化进程,保证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1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可以保证农业经济科学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农业生产活动中主要是农业一线人员参与发挥主要作用,所以要把一线人员作为根本,在先进技术指导下开展工作,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可以在兼顾以人为本的同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是技术和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市场结构和农业经济结构也发生变化,此时要发挥农业经济的支撑作用,以促进农业产业的协调发展,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经济水平快速提升的前提下,立足于农业经济,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农业经济管理可以促进农业经济向良性发展的道路迈进,可以增加产量效益,最大限度满足社会需求。

2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提升的策略

2.1积极发挥引导作用

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此项工作组织机构多,业务类型多,属于一种集成模式的工作。针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引导,发挥管理作用,切实协调各组织部门工作。同时管理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防止资源的不合理应用,要统一进行规范,创建经济信息化管理的体制,并严格执行。要做好信息收集、数据处理工作,深入到生产中了解需要,在此基础上删除无用信息,整合有用信息,以保证信息的全面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2.2开展多元化信息服务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要提高工作效率和优化管理质量就要选择适合的技术,以实现农产品信息的汇总、储存和检索,以发挥信息管理的核心价值。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可以推进农产品市场化和产业化,满足多元化需要。在社会进步进程中使农业经济管理的目标和内涵发生改变,需要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以协调宏观和微观的管理模式,促进农业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要从实际管理水平出发,从多角度出发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以实现农业管理的信息化和管理空间的扩大化。通过各种渠道第一时间向生产一线最新规定、政策等,保证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效益明显提高。

2.3做好数据库的创建工作

我国是农业大国,加快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对农业经济管理有重要意义。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主要是建立数据库,将各类信息进行入库和整合,为后续工作打基础。可以结合实际工作条件和情况进行资金投入和优秀人才引进,以保证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适当引进卫星定位、地理信息和监控技术,以这些技术引导基层单位在防御自然灾害的同时,进行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对数据库要及时进行原始数据的录入、整理,以实现信息共享,推进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科学开展。

2.4加强对生产一线的信息化教育

?r业经济管理信息化部门要加强对生产一线的信息化教育,使基层单位了解信息化经济管理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提高对农业信息的了解和运用能力,充分利用信息化来进行农业生产,提高农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为了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核心竞争能力,要扩充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团队建设,在各个基层单位之间建立融洽、和谐的合作关系,集约力量创建优质信息服务系统。建立示范基地,配置科技设备,提高信息建设的积极性,在获得信息的同时实现增产增收。

2.5完善农业经济服务体系的建设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更好为生产一线服务,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收益。要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健全管理制度,以帮助基层单位获得更多的实用信息。信息可以帮助基层单位了解市场供求和先进技术和农产品销售,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效性能帮助基层单位获得更大的收益。

篇7

经济资源是指商业地产进行经济管理策略、进行经济管理工作中,利用商业地产潜在的或者已有的资源,包括固定资产、固定的地产投资商的经济来源以及银行存款等。经济资源的丰富,可以为商业地产在市场竞争中带来优势。但是现阶段仍有一些商业地产对于经济管理资源的利用并不是很充分,在投资时过于盲目,严重制约了商业地产经济的发展,这些经济资源和市场环境难以匹配会对商业地产的生产和经营造成了巨大的影响[2]。4.商业地产的经济管理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经济管理是商业地产发展中最为重要的系统部门,因此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若是商业地产中的财务部门人员能力和素质等综合水平达不到一定的标准,就会为商业地产的经济管理带来极其不好的影响。

二、探寻商业地产经济管理的相关出路

1.建立健全的商业地产经济管理制度

经济管理制度的建立对于商业地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商业地产经济管理制度上存在缺陷,就会对整个地产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商务地产管理中建立健全的经济管理制度,将商业地产中的资金监督、财务活动分析、经济管理、地产开发利润分配等方面进行研究,根据自身地产的性质,建立一套有效的健全的商业地产经济管理制度,并要确保经济制度的有效落实,加强行政部门的执行力。

2.加强对商业地产的经济进行管理

提高商业地产的经济管理水平,首先要做好地产内部的资金配置工作,确保实现商务地产对经济的统一管理和调配,尽量做到以最少的投资获取最高的利润,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其次,商务地产要加强商务地产结构的调整,寻求并开拓低成本的筹资渠道,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减少闲置资金。最后,对于商务地产的经济流通要进行严格的把控,防止商务地产经济中出现坏账的情况。

3.加强商业地产的经济管理队伍建设

想要加强商业地产的经济管理队伍建设,首先要着重加强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考核,加强对经济管理队伍的监控,防止在商业地产内部出现用人唯亲的现象,防止腐败现场的产生。其次,要加强商业地产经济管理队伍的培训,严格把握经济管理人员入职时的审核,商业地产还要提供经济管理人员进的培训的机会,保证财务管理人员具备任职资格。

4.在商业地产经济管理中国家要充分的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现代社会中国家发挥调控作用对于商业地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房地产想要合理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房地产通过配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展开经济活动,以便于促进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在商业地产经济管理中树立正确的经济管理理念

篇8

关键词:经济管理专业 产学研结合 研究生培养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产学研结合就已成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扩大社会合作,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经济管理专业作为一种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对其研究生而言,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产学研结合,为培养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一、当前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中产学研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产学研基地建设滞后

近年来,全国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同企业、产业园已经开展了合作,共建了一批产学研示范基地,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是这批产学研基地大多是基于工科专业学生的培养。对于大部分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高校在招生、课程体系、选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试、专业实习、论文撰写、教学评价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仍以以知识灌输为。

2.企业指导老师资源不足

一方面,现有产学研基地建设中,遇到了企业导师资源不足的问题。由于一般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具有经济管理类高级职称的人员较少,而且大都居于领导岗位,不在科研第一线。加之,这类人员往往本身也承担着大量的企业管理工作,指导学生也存在时间和精力不足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产学研结合模式中,由于企业通常并未专设研究生导师这类的岗位,更没有明确的岗位责任要求,以及相应的薪酬激励机制,这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企业中研究生导师作用的有效发挥。

3.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受限

现阶段,研究生课程学习对产学研项目的支撑作用不明显。需要对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建立起多形式、多功能,能为产学研基地建设服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

二、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中产学研基地建设应把握的原则

首先,“用学结合”原则。一方面,研究生学习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他们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经营管理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此一来,研究生不仅能真实接触到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而且能够有针对地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以用促学”的方式,体现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其次,多利益主体共赢原则。不同利益主体会基于自身的利益而做出行为决策:高校追求的是做实验、出论文;而企业考虑的是市场、产业化问题。不同的目标引发不同的行为。产学研基地从建立之初就应当从制度、资金、服务等各方面,为高校和企业以及个人提供“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大平台。只有兼顾各主体利益的合作才是可持续的,产学研合作的背后一定是高校和企业利益的共赢与共享。

最后,制度配套原则。为了保障产学研基地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对现有管理体系在制度层面提供支持。比如,产学研基地对研究生导师的要求很高,要求教师生产、教学、科研三肩挑,而现实情况是高校教师考核以科研和教学工作量为导向,企业中往往又没有设置研究生导师岗位。这些问题的很好解决,需要完善现有制度,以此作为推动基地建设的保障。

三、产学研结合背景下的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措施

在我国,可以通过高校与企业合作,特别是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特点,加强与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会(审)计师事务所合作,实现校企联合,共建产学研基地。具体可以考虑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高校教师到产学研基地挂职锻炼。当前,高校教师有年轻化、高学历化趋势,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师虽然有着全面系统经济管理理论知识,但相当部分教师缺乏实务经验。具有高学历的年轻教师需要通过实务的提升,促进其教学联系实际。产学研基地为这些教师了解实务,在教学中引入实际问题以及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务提供了平台。同时,通过高校教师到产学研基地挂职锻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中指导老师不足的问题。

二是合作开发教学案例与应用软件。利用产学研基地拥有的案例素材,开发教学案例。通过产学研基地将案例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不仅在课堂上进行案例教学,而且每年组织案例分析比赛,邀请实务专家予以点评,提升学生综合分析与职业判断能力;鼓励学生毕业论文中加入案例分析。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学校和企业可以考虑投资共同合作开发物流、财务、信息系统等管理软件,以此推动应用研究。

三是邀请企业中实务专家共同参与指导学生实习、调研与毕业论文,同时完善企业导师的聘任与薪酬管理制度。产学研基地定期接纳学生完成毕业实习和暑期实习,让学生参加课题研究、专题研讨和咨询服务。同时,由于产学研基地往往没有明确设置企业导师岗位,为了让企业导师切实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不断提高企业导师的指导水平,在产学研基地应设立相应的企业导师岗位,完善现有的企业导师聘任与考核制度,落实企业导师的薪酬管理制度,从而进一步明确企业导师的职责,真正做到企业导师的责权利相一致。

四是适当减少必修课的数量,采用灵活的选修课教学方式。部分选修课程可以放在产学研基地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应用背景,而且还有利于请企业导师参与选修课的教学,丰富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此外,可以适当改变课程的考核方式,基于产学研基地所能提供的条件,增加实践应用的考核环节,强化研究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是以产学研基地名义每年联合招标或合作研究课题指南,引导高校教师带领研究生与企业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合作研究。联合招标课题涉及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企业集团等需要解决的经济管理实际问题,要求研究生参与课题项目,为政府、行业和企业等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六是完善现有研究生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充分考虑到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特点,完善研究生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使之能够准确客观地评价研究生通过产学研基地进行能力与素质培养的效果。同时,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也能为完善产学研基地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邵瑞庆,张维宾.会计产学研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13,(12):57-59.

[2]胡常伟,毛宁,陈新度.产学研结合模式下工科研究生培养的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2,(5):163-165.

[3]胡立,罗尧成,田蔚风,徐琳,林佳.英国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主要特点及经验借鉴[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67-7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