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茶文化的历史8篇

时间:2023-08-29 09:18:0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茶文化的历史,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茶文化的历史

篇1

  茶文化遗产包括茶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部分。从广义上讲,茶树栽培技术、耕作模式、茶叶加工技术、茶树种质资源、品茶用水、泡茶器具、茶民俗、茶旅游、茶

遗迹、茶书、茶诗、茶词、茶赋、茶小说、茶散文、茶楹联、茶曲、茶歌、茶舞、茶艺、茶俗、茶礼、茶书法、茶绘画等均可纳入茶文化遗产行列。邢窑白瓷作为一种传统茶具,亦属于我国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拟从茶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视角对邢窑白瓷及其茶具的历史发展概况展开全面论述,并对其历史影响及当代价值加以简要评析。

1 邢窑白瓷的历史沿革

1.1 兴起阶段—北齐白瓷的创烧源于青瓷,最初兴起于南北朝后期的北齐时期。瓷器的瓷胎中铁元索的含量,尤其是氧化铁的含量决定了瓷器的成色,含铁量越多,瓷器成色越深。白瓷瓷胎中的呈色元索氧化铁的含量极低,在1%以下,因此,白瓷对瓷器烧制技术要求较高。由此可见,北朝时期在制瓷技术上较前代已然有了较大的突破和发展。

  我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多次诸侯争霸、南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南北朝时期正处于我国南方和北方分裂对峙阶段,中原地区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百姓大举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后,迁都中原,南迁居民得以回归中原,同时将南方先进的制瓷技术和经验带到了北方,并在河北一带兴建邢窑,在青瓷的基础上创烧了白瓷,邢窑白瓷由此产生,这可谓是当时制瓷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

1.2 发展阶段—北朝至隋邢窑是我国白瓷生产最早的窑口之一,在北齐至隋朝这一时期发展迅速。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白瓷均较前期有了长足的进步。考古资料表明,隋朝白瓷的烧造数量与当时青瓷的产量相当,二者平分秋色,势均力敌。在白瓷的烧制原料上开始大量使用化妆土,并烧制出化妆白瓷,精致细腻、釉色均匀稳定、质感舒适,具有较强的艺术性。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隋朝高档细白瓷标本被发现,这是邢窑考古研究的一个重大发现,可惜具体的高档细白瓷器物并未被发现,虽说遗憾,但也足以说明隋朝白瓷烧制的工艺水平之高、功夫之深。也有专家根据隋朝白瓷精致细腻等相关特点,尤其是从近期考古发掘的白瓷杯残片来推测邢窑作为贡品的年代可能出现在隋朝,早于现在公认的唐朝。可见隋朝时期邢窑白瓷的工艺水平与烧制技术已经到达了相当的高度,这也为唐代邢窑白瓷达到顶峰水平提供了条件。

1.3 兴盛时期—唐朝经过北齐、隋、唐初几十年的发展,邢窑白瓷烧制技术日趋成熟,烧制工艺与精度进一步提高,加之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为邢窑白瓷的大发展与大繁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唐代邢窑白瓷独具特色,陆羽《茶经》评价其具有“类银、类雪”的特点,与南方越窑“类玉、类冰”的青瓷交相辉映,逐步开创了我国陶瓷史上“南青北白”的新局面,对越窑青瓷“天下独尊”的地位提出了挑战。这一时期,邢窑白瓷在制作工艺和产量上均达到了鼎盛时期。《新唐书》载:“邢州贡瓷”。初唐时期邢州地区所产白瓷已作为贡品,说明此时邢窑白瓷的工艺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唐·李肇《国史补》说:“内丘白瓷阪,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可见其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受众之多。据资料显示,唐代除邢窑生产白瓷之外,曲阳窑、巩县窑、鹤壁窑、密县窑、登封窑、部县窑、安阳窑、浑源窑、平定窑、耀州窑、萧窑等众多名窑均烧制白瓷。唐代四川大邑也出产白瓷,杜甫在《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一诗中写道:“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川杜甫对大邑白瓷的描写颇为细致:“轻且坚”,即重量轻,质地坚硬,说明大邑白瓷胎质薄,所用材质好;“扣如哀玉”、“胜霜雪”,白瓷如玉如雪一般,说明其烧制工艺水平很高,釉质细致;“锦城传”,即在四川成都一代广为流传,风靡一时,从中也表现了杜甫对大邑白瓷的喜爱,如获至宝的心情自然流露。

  与邢窑白瓷处于同时期的其他窑口也多处于繁荣期,各地瓷器竞争激烈,其中声望最高、名气最大的无疑是南方越窑的青瓷,其名望大有盖过邢窑白瓷之势。中唐时期的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提出了“邢不如越”的论断,使得后世“越窑胜过邢窑”这一观点深入人心,但也不乏有人对此提出反对。唐·皮日休《茶阪》诗中写道:“邢人与越人,皆能造兹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枣花势旋眼,萍沫香沾齿,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z]皮诗将邢窑与越窑放在了同一高度,对邢窑白瓷大加赞赏。唐代诗人元棋也曾作诗赞美邢窑白瓷:“雕镌荆玉盏,烘透内邱瓶”,赞其造型之规整、器体之莹薄。段安节《乐府杂录》中“以越阪、邢阪共十二只,旋加减水于其中,以筋击之,其音妙于方响也。”一句记载了唐代乐师郭道源用筷子敲击越窑、邢窑瓷器所发出的金石之声,说明了邢窑白瓷质量好,工艺高,胎骨坚实致密,可与越窑瓷器一并作为乐器使用。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载:“品茶用阪,白瓷为良,所谓‘索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也。”阳羡指的是今江苏省宜兴市,该书是第一部论述紫砂壶艺的专著,倡导品茶以白瓷为宜。

  文人七件事“琴棋书画诗酒茶”,生活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皆好饮之”,无不昭示着古人饮茶的盛况。在唐宋乃至清朝,饮茶更是受到帝王将相、文人士大夫的大力倡导,李白、杜甫、皎然、白居易、颜真卿、蔡襄、苏轼、黄庭坚、唐寅、宋徽宗、清乾隆皇帝皆是爱茶、懂茶之人。例如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喜欢用白瓷茶具饮茶,陆士修的《五言月夜吸茶联句》便写道:“索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其中“索瓷”即白瓷,描写了颜真卿和他的几位朋友在一个月夜相聚,用白瓷碗品茶的情境,悠然闲适,一团和气,饱含“和、敬、清、寂”之大道。诗人白居易也喜好白瓷茶具,他深知白瓷茶具的妙处:“白瓷阪甚洁,红炉炭方炽。……盛来有佳色,咽罢余芳气。”白碗胜霜雪,盛茶有佳色,道出了白瓷茶具的两大优点。何况白瓷比青瓷更具包容性,不论什么茶,它都能很好地映衬茶汤色泽之美。中唐诗人皎然描述白瓷:“索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皎然爱用邢窑所产白瓷碗,认为索瓷盛绿茶更增雅致。这除了与白瓷茶具本身“轻清高洁”“精致美观”的品质有关以外,更与文人的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息息相关。从中也可看出,唐代邢窑白瓷的繁荣已经受到了文人士大夫的大力推崇,邢窑白瓷工艺水平之高、器形之精美皆为文人们所津津乐道。

1.4 衰落阶段—唐末五代唐朝末期,藩镇割据,战争频繁,政局动荡,吏治腐败,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极大地阻碍了邢窑的进一步发展,成为邢窑白瓷由盛转衰的转折。《新唐书》记载了会吕三年(843年)至光化元年(898年)邢州地区发生的7次规模较大的战争,战争期间民不聊生,邢窑的发展也因此中断。

  至五代,唐朝大一统的盛世局面彻底崩溃,战争不断,百姓被迫服役参与战事,手工业者流离失所,从而加速了邢窑的衰败。这一时期,邢窑多烧制粗白瓷,胎体粗松,做工粗糙,细白瓷甚少。邢窑白瓷由此逐渐衰落,走向低迷,并很快被迅速崛起的定窑所取代。至此,邢窑白瓷及其茶具的辉煌历史也就永远被定格在了唐五代时期。

2 邢窑白瓷的时代价值

  邢窑白瓷虽仅有短短数百年的历史,犹如昙花一现,但其历史地位和影响仍可折射当代,是当之无愧的“无价之宝”。

  由于白瓷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品饮价值、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至今仍被广泛运用于日常茶事活动中,这一点在茶叶审评中的体现尤为明显。茶叶审评所用器具一般都是白瓷茶具,既便于观看茶汤颜色,又便于形成对比,方便审评。另外,同样是为了便于“观色”,白瓷茶具还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茶艺表演和品茗活动中,这当然也与其自身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实用功能密不可分。

3 邢窑白瓷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篇2

一唐代茶文化兴盛的社会历史条件

唐代茶文化兴盛是对历史上茶文化吸收和发展的结果。茶文化在唐代最终形成,得益于佛教的大发展、科举制度的完善、唐诗的繁荣、贡茶的成制、政府的倡导等因素。

1、佛教的大发展和推动佛教的大发展为茶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契机。而佛教中的禅宗兴盛直接推动了饮茶风俗的广泛流行;茶禅互动,相互吸收和促进,茶文化得以产生。封演《封氏闻见记》卷6《饮茶》云:茶“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713-741年)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泰山灵岩寺降魔师大兴禅教就是这个时代的反映。晚间不食不睡,甚为难熬。为求功德圆满,修身养心,禅宗功夫坐禅就需要脑清神健,而茶既解渴又提神,与坐禅的意境完全合拍,因此成了坐禅的好伙伴。唐人李咸用在《谢僧寄茶》中说:“空门少年初志坚,摘芳为药除睡眠”,可见茶叶与禅的结合有其客观必然性。既然出家人热衷于以茶助禅,以茶助功,民间信徒必仿而效之,此风因此不胫而走。唐代有一大批僧人种茶、采茶、制茶、饮茶,许多名茶产于名刹,许多高僧都是著名茶人。

2、科举制度的促进唐代用严格的科举考试来选才授官。朝廷特命以茶送到考场,以示关怀,所谓“金銮故例,翰林当直学士,春晚困,则日赐成象殿茶果”。如元稹《自述》(一作王建《宫词》):“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这种科举制度中最高规格的考试,也以茶助考,每一位有幸得到赐茶的人每不感到无比自豪,其轰动效应也更大。这说明科学制度中赐茶的普遍性。

3、唐诗繁荣的影响文人作诗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要求作者头脑清醒,文思如泉。而茶能助诗兴,发文思,所以吟诗与饮茶有机结合起来。唐代著名诗人无不饮茶,有些人还把饮茶与吟诗有机联系起来,这种例子俯首皆是。文人吟诗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茶道茶艺、茶性茶德、茶情茶谊、茶俗茶礼、茶事史诗等,同时对茶树生态环境、造茶技术、煮饮技艺、名茶、贡茶、茶政和贸易等都有涉猎,内容丰富,词句优美,从侧面反映出唐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据不完全统计,唐代茶诗有391首,作者113人,这与唐以前各代偶有所见的茶诗相比真有天壤之别。

4、封建政府的倡导主要表现为以朝廷为首的各级官府提倡饮茶,主张以茶代酒,贡茶、赐茶的盛行等方面。中唐以后各皇帝大多好茶,为提神消食、治病,便向民间搜刮名茶贡饮。唐代贡茶有2种,一是选择各地所产名优茶进贡,二是在茶源丰富,茶质优良,环境优美的地区设立贡茶院造茶进贡。丰富的贡茶,既满足了朝廷饮用需求,又可进行各类赐茶。唐代皇上向各级赐茶已成为示宠的象征。妃嫔、内侍、公主、学人、举子、军人、官吏、王公贵族等都成为赐茶的对象。得到皇帝赐茶的王公贵族更是感激涕零,视为殊荣,誓死图报。皇帝如此重视茶,茶就被作为一种礼仪用于和亲以及固边强国之事上。唐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陪嫁之物中就有茶叶。《政教鉴附录》云:“茶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也”。嗣后与吐蕃及回纥的茶马贸易,既有礼遇周边少数民族,以茶惠及边民的内容,也有强国固边的深层次考虑。

二唐代茶文化的主要表现

1、茶文化形成的基础十分厚实,饮茶非常普及。这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也是茶文化普及的必然结果。从地域上看,唐代饮茶风习第一次成了真正意义上全国性的“比屋之饮”。尤其是北方,本来“初不多饮”,开元(713—741年)以后,僧人饮风大盛,为此北方许多地方“多开店铺,煎茶卖之”,这种“始臼中地”的饮茶风俗,很快与大唐文化一起“流于塞外”。饮茶地域性的消失,是饮茶文化作为全国文化出现的标志。从饮茶所属人员看,皇帝嗜荼,“王公朝士无不饮者”,文人嗜茶,僧人嗜茶,道士饮茶,军人饮茶,甚至“田间之问,嗜好尤切”。饮茶没有身份地位的象征,成为一切人的嗜好。从作用来看,茶被看作生活的必需品,所谓“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既祛竭乏,难舍斯须”。人们对茶“溺之甚”,简直达到“穷日尽夜”的程度。没有饮茶的大普及,不会有唐代茶文化的发展。

2、有了一整套制茶、煮茶、饮茶的专门工具和成熟技术,突出表现在陆羽《茶经》的有关论述中。可见,唐代茶事是一门艺术,对茶叶的外形、色泽、茶水香味、滋味、煮水、茶具、柴火、饮茶环境和方式均有详细而严格的规定。他们追求的是茶叶要好,制茶要精,煮茶要术,饮茶要美,要达到这样的艺术境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出现了包括茶学专著在内的一大批茶文献、茶文学。《茶经》面世标志着茶学和茶道的形成,它在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嗣后裴汶的《茶述》、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苏虞的《十六汤品》、温庭筠的《采茶录》、王敷的《茶酒论》、毛文锡的《茶谱》义从不同的侧面共同塑造唐代茶学界的辉煌成就。与此同时,大批诗人用自己饱含深情的笔,写下了数百首茶诗。这些茶诗或呕歌饮茶的美妙,或表达赐茶赠茶后的喜悦心情,或寄托对茶德的思考,凡此种种,都表达了对茶的热爱和追求。唐至五代以茶诗为中心,包括茶散文等文学著作的大量出现,为茶抹上了浓浓的文化韵味。不仅如此,还出现了茶画。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箫翼赚兰亭图》是世界最早的茶画,画中描绘了儒士与僧人共品香茗的情景。阎立本另绘有《斗茶图》,形象地表现了唐代的饮茶风俗。初唐周防的《琴啜茗图》大约是当时宫廷仕女茶道的最早表现。张莹的《明皇和乐图》是一幅宫廷帝王饮茶的图画。佚名的《宫乐图》描绘宫廷妇女集体饮茶的场面。这些画对烹茶、饮茶具体细节与场面描绘得比较具体、细腻。此外,杂著中也大量出现茶的内容。可见茶学家、诗人、文学家、画家、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都拿起自己的笔为茶文化的繁荣而辛勤耕耘。

4、饮茶仪规和茶道的出现,饮茶上升到精神层面。饮茶发展,有所规则,是从唐代开始的,这主要体现在《茶经·六之饮》中。“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除了普通饮茶仪规外,唐代已经形成宫廷茶文化圈、文人茶文化圈、大众茶文化圈、僧侣茶文化圈,不同文化圈的人饮茶自然也就有不同的规则。茶道的创立则是唐代饮茶文化的最高层面,即精神方面的内容,这是唐代茶文化的突出表现。陆羽创造了以“精行俭德”为中心的茶道思想,只不过没有使用“茶道”这个词而已。诗僧皎然首次提出了茶道概念,把品茶过程归纳为3个层次。卢仝又在《走笔谢孟涑议寄新茶》中生动描绘了饮茶的7个层次。刘贞亮将茶叶功效概括为10项,《茶十项》一文说:“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疬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刘贞亮的茶十德比较具体,包含了茶叶对生理及精神方面的功效,其中“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4条纯粹是谈茶的精神作用。至此唐代茶道已经形成。

三唐代茶文化的历史地位

1、唐代茶文化是对古代茶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它具有高度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唐代茶文化总结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茶文化思想,揉合当时思想界的精华,创造了完整的茶艺形式,使单纯的饮茶活动一变而为精神的活动。人们在制茶、煮茶、饮茶的过程中,深刻理会到儒佛道三家精神的内含。这既是一种物质享受,又是一种精神追求,是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结合。唐代茶文化不但给唐代不同人们提供了开展茶文化的乐土,也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奠基作用极大地影响了宋元明清茶文化的走向,这种影响,甚至直至今天仍无法完全摆脱。

篇3

佛教由西域传入我国,东汉初年开始广为流传,在隋唐和盛唐时,全国已经有了很多佛教寺院,寺院经济也有了突出的发展,茶叶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唐朝是我国茶叶的兴盛时期,是在佛教禅宗发展的基础上风行起来的。由于坐禅中闭目静思,极易睡着,所以坐禅中“唯许饮茶”。

在我国的唐宋时期,佛教盛行,寺必有茶,教必有茶,禅必有茶。特别是在南方寺庙,几乎出现了庙庙种茶、无僧不茶的嗜茶风尚。佛教认为:茶有三“德”,即“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且不发”,这些“德”有助佛门修行。这也许是佛教倡茶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在魏晋甚至更早的时候,茶叶就已成为我国僧道修行修炼时常用的饮品了。如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多次引述了两晋和南朝时僧道饮用茶水的史料。其中引录的《释道该说续名人传》称:“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永嘉中过江,遇沈台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又摘引的《宋录》称:“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这说明在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僧道已有尚茶之风。

我国寺庙还是生产、宣传和研究茶叶的中心。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茶叶,提高品质。因为寺庙都有一定的田产,僧人一般不参加劳动,有时间、有文化来讲究茶的采造、品饮艺术和写书作诗宣传茶叶文化,所以,我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之说。

篇4

罗世琼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杨占南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了提升师范类大学生的综合素养,笔者在贵州师范大学开设《中华茶文化》公共选修课(通识课)。帮助学生树立学

饮茶、科学消费的理念,提升了师范类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从而为高校开展茶文化活动及教学提供支持。

 

关键词:中华茶文化;通识课程;综合素养;提升作用

 

中华茶文化是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以茶为载体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巧妙结合,其内涵博大精深[1] 。目前许多大

学开展茶文化公共选修课(通识课)教育,通笔者也在师范高校探索《中华茶文化》8 年教学,主要传授茶之“真、善、美”,重点参照要参考《中华茶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 和《茶文

化》(中国农业出版社)[3] 编写《中华茶文化简明讲义》分发给

选课学生。具体内容为:第一章,中国是茶的故乡;;第二章,茶的鉴赏;第四章,如何喝好茶(健康饮茶);第五章,茶文化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第六章,饮茶艺术;第七章,茶风、茶俗[2] 。通过中华茶文化学习及茶艺修习,目的是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中华茶文化》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饮茶、科学消费的理念

茶的鉴赏是《中华茶文化》传授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茶之真”的内涵,主要让学生欣赏茶园美丽的风光,认识茶树,并

了解茶树的分类学地位,了解六大茶类的特点及市面上常见的茶叶在六大茶中的归属,并实践真假茶叶的鉴别技巧,普通家庭中茶叶贮藏保鲜方法,同时结合贵州十大名茶及中国十大名茶欣

赏,使学生了解当今茶叶的动态,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经济实力选购适合自己的茶叶,树立科学的消费理念。健康饮茶也是《中华茶文化》传授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讲授与互动相结

合,让学生了解茶所含的营养成分及其明目、提神、醒脑、益思及抗氧化等保健功能, 茶为健康之饮, 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饮茶,如神经衰弱、贫血、孕妇及生长旺盛的小孩应减少茶叶饮用量,

严重患者甚至不宜饮茶。在每日茶叶饮用量方面也与学生们进行探讨,帮助学生树立健康饮茶、科学饮茶的观念。

 

二、《中华茶文化》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师范院校的学生承载着知识文化的传承作用,其自身的修养显得尤为重要[4] .。 参照黄晓琴等 [5] 的方法, 近年对 2 个班的学生共160 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通过《中华茶文化》课程学习对师

范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明显的提升作用。授课前大约 71%的学生不知道有《茶经》这本巨著,17%的学生听说过,但不知具体内容,11%的学生知道《茶经》的内容,但没有读过,只有 1%的学生读

过该书。91%学生不知道六大茶类,问及茶的分类时,学生答的是市面上常见的茶叶商品名,仅有 4 名家里产茶的学生知道茶的分类。对中国茶区分布、中国十大名茶、贵州十大名茶及泡茶水

温的了解更少。授课后,有 85%的学生对《茶经》的内容有所了解,阅读《茶经》的比例升至 5%,87%的学生知道我国的茶叶按传统分类法分为六大茶类,并能准确说出类别。也能区分名优茶

与大宗茶泡茶水温的不同,了解近年我国十大名茶,并知晓十大名茶是通过评选出来的,知晓贵州十大名茶。通过期末考查,学生对茶文化发展历史、茶歌、茶诗、茶词也有不同程度的了解。

表1 《中华茶文化》 通识课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 (百分比 %)

了解茶文化的程度  授课前 

授课后《茶经》  12  85

六大茶类  9  87

茶区分布  4  81

中国十大名茶  3  86

贵州十大名茶  7  91

泡茶水温  8  95

注:调查人数为 160 人

三、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探索以弘扬中华茶文化为载体,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今道德

观相结合,有别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程。以茶礼仪、礼节,组

队进行沏茶技艺演练,增强了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且培养实践

与创新能力,尤其在文科生占多数的贵州师范大学起到积极的作

用。表 2 调查结果显示,肯定通过茶文化学习提升道德修养的学

生人数明显增多,逐步肯定茶文化学习有利于自身形成良好的行

为规范,更愿意与同学交流合作,有益于身心健康。

表2 《中华茶文化》 通识课对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作用 (百分比 %)

肯定茶文化具有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功能  授课前 授课后

修生养性  24  47

社交礼仪  8  36

行为规范  31  52

团结互助  23  42

奉献精神  18  31

注:调查人数为 160 人

 

结语

师范类高校开展《中华茶文化》教学,以茶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为主要线索,重点体现茶之“真、善、美”。通过对茶及其文

化的学习, 了解中华茶文化的精髓, 体验茶叶的冲泡及饮用技法,通过茶艺、茶礼的实践,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及团结互助精神,在浮躁的生活中找到一片生活的宁静,也有利于和谐校

园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陆羽.茶经[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

[2] 黄志根.中华茶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 刘勤晋.华茶文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篇5

苏格拉底曾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我的理想是《Mine Miss》的插画师。为什么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那是一个晴朗的下午,我正在疯狂地和无数张试卷做“斗争”这时,一本十分精致的杂志进入我的视线。“咦,这是什么?”我好奇地说。“我新发现的杂志,很好看的。”一个甜美的声音回答了我,是思佳佳!我放下手中的笔,细致翻阅起来。书上那细腻的笔触,精美的插图很快就吸引了我。回家时,我的脑海里还浮现着各种插图和内容。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向思佳佳借阅《Mine Miss》我深深地迷恋上了。有一下午,我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我的插画画得还不错,《Mine Miss》又是我喜欢的杂志。我何不当一个《Mine Miss》的插画师呢?想到这里,我立刻打开电脑,搜索着各种插画的图片,我把它们打印下来,拿出一张白纸开始临摹起来,眼睛、衣服、饰品……我一点一点地画,认真细致地观察。每天早上六点左右起来画一幅,晚上睡觉前又要画一幅。我知道只靠这些是绝对不行的,我又向邻居姐姐请教 ……日复一日,我的插画作品已经堆了很高。

我认为我的插画技术已经到了很棒的地步,于是我决定向 《Mine Miss》投稿。我用了一个小时,画了一副我认为十分精美的插画邮寄。当时我的心里像一只小兔子乱跳,可是多天过去了,我没有收到任何回复。我越挫越勇,继续向 《Mine Miss》投稿。我度日如年的盼望着,可是终于有一天,我等到了答复:“……你的画十分精致,只是有些细节处理还是不太完美,加油!”虽然不是太满意的回答,但也是对我的一种肯定,我的信心更足了。我知道,我的理想有点遥远,但我会一步步的坚持下去。

理想如晨星,我们永不能触到,但我们可以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

篇6

总经理温子小姐人如其名,温文而雅,美丽清秀,如一杯好茶般带给人清新脱俗,远离世嚣的感觉。

温子是广东客家人,所谓客家,就是客地而居,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客家人,他们靠自身的勤奋和族群的团结来开创事业。

温子说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喝茶。大人也没有刻意去教,是如吃饭、睡觉般很自然的一件事,仿佛已经融入到血液中。每天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水烧上,以前用烧炭的炉子,还有一把羽毛扇子,虽然没有现在的电磁炉那么先进,却觉得还是那时候的茶好喝,特别是那时候的水,没有被污染,很甜。

温子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就想着要去学习茶道,当时觉得不好意思,因为茶道最早是起源于中国,后来才传到日本。日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都做得很好。学习茶道的地方进门就是一个小小的门框,不管来者身份高低,都要脱去鞋子,弯着身子进入,这里人人平等。茶道教会温子的不仅是怎样泡好一杯茶,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做人。

日本何以能够一如既往地将传统的茶道保持到现在,除了他们对茶的尊重,还有做茶人一代一代的坚持。

谈到“仙茶美”三个字的由来,温子笑说是因梦而得。人快乐得像仙人一样,一个人到了很高的境界,极致就是“仙”。“茶”则是一种缘分,以茶缘去结物识人,就会有收获;茶既生活化,又很艺术化,以茶这种大众都能接受的媒介去实现自己的事业。公司员工95%都是青春年少的女孩子,但美不仅是外在的,美是善,以一种善良的心态去做事情,自然而然地就会有好的结果,这才是“美”。

“仙茶美”主要致力于茶文化的传播,茶首先自身是纯净的,才能带给人们健康。每一款茶都经过精心的挑选,如特供人民大会堂的澜沧江原生普洱茶、安溪有机铁观音,“仙茶美”都是找到当地最纯净的产茶基地,把最好的产品推广给茶友。

篇7

关键词:跨文化差异管理模式;特点;应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和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了分公司。由于跨国公司中涉及到多个国家,在经营和管理模式上都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所以企业要采用跨文化差异的管理模式来对公司进行有效的管理。这些跨国公司不仅仅是一个企业,更是一个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一个平台。所以,只有一套完善的跨文化差异管理模式,才能将两个国家的文化融合起来,才能使得跨国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首先将简要地叙述一下何为跨文化差异管理模式。其次以中外合资企业为例,着重地分析一下跨文化差异管理模式的应用。

一、跨文化差异管理模式

总的来说,跨文化差异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中分为七种模式:本土化模式、母公司文化移植模式、文化嫁接模式、文化融合模式、文化渗透模式、文化差异规避模式和借助第三方文化模式。不同的模式有着不同的核心概念,但其目的都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碰撞,使得国与国之间能够友好的合作,以达到共赢。现在,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的国家十分重视对跨文化差异管理的研究,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针对如何解决企业内部的文化差异,南希・爱德勒提出了以下三种管理策略:

一是凌越。凌越就是将企业内的一种文化视为主文化,不管有任何决策都要以此文化为主。此种策略虽然在短时间内就能有所成效,但容易使企业内部产生冲突。

二是折衷。此策略是各文化之间相互妥协和退让,忽略差异,。其优点是有利于企业内部的和谐与稳定,但不足之处是潜在的威胁较大。

三是融合。融合就是不同文化之间既相互尊重又相互制约,最终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此策略有较强的稳定性,并且还具有两种文化的长处和优势。

二、跨文化差异管理的应用

(一)跨文化差异管理在人事管理中的应用

在一些中外合资的跨国公司,由于文化的差异和成本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在挑选外籍雇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例如联想公司,在收购IBM电脑业务之前,联想内部的高层管理层都为本土化的人才。在收购了IBM之后,联想一方面想留住IBM的人才,另一方面又要派内部的人员去管理IBM以加强控制权。这样的做法势必会因文化的差异而造成人才的冲突。此时实行跨文化差异管理,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以上冲突。跨文化差异管理就是在了解了两国雇员的文化背景之后,根据不同雇员的需求而建立一套新型的管理人才的机制。在选择管理人员时,不考虑国籍,而是择优任用。这样既减少和避免了人才的冲突,又能使公司的人才得到充分地利用。

(二)跨文化差异管理在激励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员工较为重视集体的荣誉,而外国员工重视个人的利益,看重按劳分配。中外合资企业在激励管理上存在着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冲突。如果实行中国式的激励机制,那么外方员工会认为自己的贡献于收入不成正比;若实行西方式的激励机制,中国员工则体验不到集体荣誉而没有集体归属感。长此以往,企业内部一定会出现矛盾,进而会失去一方员工的信任。所以实行跨文化差异的管理模式,针对不同国家的员工实行不同的激励机制是很必要的。

(三)跨文化差异管理在交际管理中的应用

在中外合资企业中,因为语言的不同使得员工在沟通方面存在很大的障碍。这种障碍不管是在基层员工还是在高层管理人员中都普遍存在。如果因沟通障碍而导致两个人的工作交接效率,那么整个部门之间都会出现协调障碍。这些障碍轻则使工作效率降低,重则严重影响公司的声誉和业务量。所以,企业应为为员工搭造一个共通的语言平台,使得员工之间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达到跨文化差异管理的目的。

此外,跨文化差异管理模式在公司的计划、决策管理和组织与监测管理方面都已被广泛应用,并且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管是在哪方面的管理,其模式的内涵是一样的,就是在尊重各国文化的基础上尽量满足各国员工的需求,实现各国的文化沟通和交流。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各国之间交流往来的逐渐频繁和加强,跨国公司的数量也在进一步的增加。作为管理人员,要深知一套完善的跨文化差异管理模式对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这一背景下,对跨文化差异管理模式的研究也愈发深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跨文化差异管理模式的应用领域将会更加的广泛和全面。

参考文献:

[1] 李松媛,王坤.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跨文化管理研究――以明基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为例[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04).

[2] 宋安顺,马卫,林澍,李伟.基于博弈分析的国际企业跨文化管理模式选择[J].商业研究.2006(22).

篇8

作为我国的传统项目,武术的萌芽,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原始社会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为了继续生存的客观目标,让原始人不得不学习使用各类工具来进行捕猎,劳作,原始部落之间的战争冲突,也更是让原始人充分地对工具的使用进行探索。虽然这一时期也有祭祀以及部落之间炫耀武力的执武器舞蹈,但是这一时期的武术萌芽的出现,更多的是以生存为目标。而到了封建社会初期,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以及生产资料的发展进步,让人类开始有了思想提升的空间,而这一时期分裂割据战事频繁的客观状态让“尚武”成为了社会主流,并且文化思想也与武技有了更为充分地结合,先秦诸子百家在百花齐放的璀璨时代,皆以不同思想文化脉络影响着武术的发展,便是很好的印证。到了秦代,正式形成,尚武的气魄更与中华血脉的延续紧密结合。在这之后,虽然朝代更迭,但是武术从文化到形式,都在日益丰富着,从军事武艺到两两较击,从大型活动的武舞到天人合一的养生功法,无论是技术层面或是思想层面,武术文化的历史性都是显而易见的。而散打项目,的发展历程,从80年代才开始,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1979—1989年十年试验阶段1989—1998年快速发展阶段1998至今积极开拓国内外武术市场阶段散打项目的发展历程是很简明的,由于实验性的发展仅仅开始于80年代,因此武术文化的历史性,在散打项目上是不可能有所体现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散打项目不属于武术文化技术形态的范畴之内。一些观点认为,散打项目,从属于武术徒手格斗形式中,应为古时“相搏,手搏,卞”等等古称的现代称谓,这样的观点意在凸显散打项目历史性,也是散打文化对于自身根源归属的探寻。但是笔者的观点认为散打文化形式,与武术文化形式,并不是从属关系,而应是适应现代体育属性的全新发展方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而使关于武术的大量重要古籍资料亡佚,这也让武术发展缺失了许多重要的文化精髓,以及技击精髓。可是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共和国的蓬勃发展,国内以及国际层面的武术推广在现代社会又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为了能够迎合现代竞技体育的客观特点,散打项目在国家体委的努力下,逐步开始了有别于常态的特色发展路线。散打项目的出现,为的就是武术能够登上现代擂台,与他国武技进行直接较量,因为在现代社会体育思想崇尚“更高,更快,更强”的特点影响下,习武对“道”,对“个人修为”的追求,仅仅是一个方面,而对“更强”这一实用性的追求,也成为了世界各国尚武人士习武的重要目的。因此,各类型的搏击联盟蓬勃发展,商业格斗赛事层出不穷,在这样的大洪流影响下,武术的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功能,仅仅成为了推广武术的一个方面,擂台上能否取胜,将成为制约武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在现代社会,多极化的格局之下,文化的竞争,体育的竞争,多种竞争的交融,构成了各类社会文化形态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人们从这种有别于战争时代的高层次竞争中寻求自己国家,民族的信仰,以及文化的发展出路。散打项目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并且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因此散打项目的出现对于武术的推动作用是值得肯定的,这并不表示散打的发展能够代表武术,散打文化与武术文化在历史文化范畴内,并不存在直接的历史延续性关系。散打项目可以概括为武术为了适应现代竞技体育而衍生出的现代搏击项目,在历史性这一观点上看来,散打项目是难于代表武术项目的。

二、武术中的徒手较技与散打的内涵差异

总的说来,武术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在每一个阶段都存在一定的丰富以及完善,因此形式上具有多样性,这在“练打结合”,“内外兼修”一类的武术要义中有着充分的体现。而散打项目仅仅注重“打”,注重赢得比赛,因此在这里存在一个矛盾性的问题,散打项目的主要功能属性就是“搏击”属性,那么这一属性的文化内涵,与我国古代“手搏,白打”等等一类的徒手格斗是否存在延续性呢?散打项目在“格斗”这个层面,与我国古代武术的徒手格斗在“肢体武器”运动用的角度上存在相似性,这种相似性的共通点在于都伴随着人类对自身身体的认识。可是这种看似相通的认识却又存在着不同的方向。文化的繁盛是我国古时的特点,对天地,对自身的思考交融在一起,形成了特有的文明与信仰,这也让我国古代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一度达到巅峰位置,因此在这样的思想文化背景影响下,古人在认识自己身体的过程中,不仅仅停留在对自身肢体武器搏杀技能的认识上,高度的文明让古人对武术“形而上”的领域也有着深远的探索,因为他们习武也有着一个为了让自身得到“升华”得到“进步”的目的。我们都知道“武”字“止戈为武”的文化内涵,而这一内涵恰恰是古人“武术观”的重要体现,也就是在这样的思想特点影响下,“天人合一”,“内外兼修”等等一系列的武术思想才得以诞生并且支配着古人的习武活动。相比之下,散打项目虽然作为现代搏击项目,其方向性还处在将击败对手作为唯一目标之上,而在古时,以击败对手为直接目的的武术,最初出现于原始社会,其后在封建时代文明开始进步时,更多的是用在战事,自保,关乎存亡之际,而非武术常态,当然,这不代表武术完全不注重“赢”这一目的,古时武术两两较技的徒手相搏,能够取胜自然也是检验自身技艺的重要方式,只是中华文明特有的风格决定了“赢”是一个大的内涵,而非仅仅代表一次对抗的结果,这就决定了古时的徒手相搏的文化内涵是在中国传统思想的导向下发展的。而散打项目的对抗,是在现代竞技比赛的规则导向下发展起来,因此更多体现出的是其内在的商业性,以及功利性。其实当我们细细观察散打比赛,就会发现比赛取胜这一简单目的,并非散打文化有别于武术文化的唯一原因,最为显著的不同在于由历史的传承延续构成的武术的传统性,也是难于在散打项目中得到体现的。散打项目的比赛形式,从本质上来说,完全参照了现代商业竞技体育赛事,从拳手的着装,礼节之上,同样未能体现出中华武术的传统礼仪文化特点。散打项目的客观运动形式特点所体现出的“原始、野性”,在徒手格斗层面,与武术徒手较技,是仅在技术层面具有一定相通性的两种文化形态。

三、结论与建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