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校园德育活动8篇

时间:2023-08-28 09:22:5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校园德育活动,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校园德育活动

篇1

    2012年4月14日,教育部职成司办公室主任刘宝民、职成司德育处副处长黄辉、职成司综合处副处长刘宏杰带领教育部职成司青年干部考察团一行23人在省教育厅职社处处长尹伟民、副处长刘克勇、团省委学校部部长俞锋、扬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穆光曙的陪同下来该校调研德育教育活动。党委书记、校长周俊率全体领导班子给予了热情接待。

    教育部职成司青年干部考察团在会议室听取了周俊校长关于学校整体工作情况的汇报,并观看了学校德育活动视频,在周校长的陪同下,教育部职成司青年干部考察团考察了当天在学校举行的小红帽志愿者“学雷锋”展示活动。随后,教育部职成司青年干部考察团来到了学校素质教育共建基地——扬州市福利院,现场考察了小红帽志愿者为民服务工作。

    最后,考察团来到了学校为强化学雷锋活动长效机制建设而开辟的“雷锋园”,考察团成员纷纷拿起铁锹,在“雷锋园”植下了寄托希望、象征友谊的雷锋树。刘宝民主任、尹伟民处长在“雷锋园”亲自种下了象征富贵的合欢树和象征顽强的广玉兰,体现了教育部职成司、江苏省教育厅对该校的关心和鼓励。

    省教育厅职社处尹伟民处长高度评价了该校开辟的“雷锋园”:这不仅是校园德育教育活动的创新之举,更是小红帽志愿者为民服务的成就体现。尹处长的赞扬给了学校极大的鼓舞,在省教育厅的关心下,在“雷锋园”的见证中,该校定会不断超越自我,创造辉煌。

篇2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工程。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是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搞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应努力更新观念,积极创新内容、形式和手段,充分发挥各种校园活动的作用。

    从细微处入手。校园活动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都蕴含着巨大的育人力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引入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如何融入更多的德育理念,对于每1名教育工作者而言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事实证明,德育的有效形式往往隐藏在日常的校园活动中,深刻的教育思想可以通过细节传递,优秀的品德可以通过细节养成。有效开展青少年德育工作,应从细微处入手,从最简单的事情抓起,让学生从1点1滴的小事中体会到做人的基本道理,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这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有效的方式。

    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搞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应树立长期作战的观念,深入持久地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活动。当前,在青少年德育工作中还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这是与青少年发展规律相违背的。学生的健康发展是1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1役。这就要求德育工作不能搞突击,而应做到潜移默化、集腋成裘。应充分重视德育活动的过程,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使德育工作富有吸引力,更加适应、更加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从而进1步提高德育活动的实效。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首先应转变观念,摒弃急功近利的做法,真正关爱学生,把教育的着力点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让学生在充分享受丰富校园活动的同时实现全面发展。

    强化学生的道德体验。青少年德育工作的1个目标,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健康、积极、向上的道德规范逐渐转化为学生的内心自觉和行为方式。学生是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对象,也是青少年德育活动的主体。要实现预定的德育目标,就必须避免空洞的说教,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实践中的能动作用。教育工作者应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发掘学生自身的闪光点,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各种德育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到道德规范的要求。实践表明,没有体验就没有内化,没有内化就没有发展,也就没有道德境界的提升。道德体验的方式是丰富多样的,比如通过参观改革开放成就展,让学生体会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增强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通过成人宣誓仪式,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通过与贫困地区学生结对,培养学生的爱心;等等。在道德体验活动中,1方面应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感悟,在感悟中不断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提升自我;另1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把多元的教育意图巧妙地融入其中。

篇3

关键词 德育 高校 校园文化活动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1 校园文化活动载体的特点

1.1 广泛性

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德育的重要载体,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多样化呈现出教育内容和参与者这两方面都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广西大学在“5.25”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中开展了“同参与,共发展”十佳班级心理辅导评选、现场心理测验、辅导员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团体心理辅导、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等丰富的活动。

1.2 间接性

广西大学“5.25”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开展过程中,大学生无意识地主动学习了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并且在过程中乐于分享,将这种积极的情绪传达给周围的同学,形成一种良好的“第二课堂”的教育活动氛围。在这种学习与教育的环境里,大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大学生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然地完成受教、自教、施教的过程,提高了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1.3 时尚性

校园文化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保证内容的新颖和时尚是提高大学生参与率高的重点。广西大学“5.25”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中加入了现场心理测验、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等活动。这些活动在明确主题的基础上加入了时尚的元素,深受学生的欢迎。现场心理测验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树立了正确的心理健康标准和达到健康心理的积极理念,在游戏中学习到了心理健康的知识。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大学生专业上面的理论基础,还塑造了合作观念和健康的竞争意识。

1.4 对象全面性

校园文化活动的构建和实施过程中,校团委都进行了强力的管理保证活动中大学生接触到健康、有效的教育活动。5月17下午,我校研究生导师、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专题培训举行。材料学院、商学院等学院的研究生导师、党委副书记、研究生秘书、研究生辅导员共70人参加。广西大学在“5.25”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开展了“同参与,共发展”十佳班级心理辅导评选、辅导员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由校团委管理负责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保证了在大方向上的一致性和上下一心的对象全面化。

2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构建原则

2.1 德育主导性与先行性相统一

“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是对课堂教育的补充和拓展。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德育重要的载体,运用好这个载体对高校德育建设有巨大的价值。在构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首先考虑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德育发展的要素,注重载体建设的思想性适应德育工作的内在要求,并在活动的设计中将德育理论知识蕴含于活动之中,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强调德育的主导地位和功能的实现。广西大学“5.25”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将德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强调突出,鲜明地表现出德育主导性与先行性。

2.2 趣味性与实用性相统一

历届广西大学“5.25”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内容和形式都不落窠臼,推陈出新。仅仅讲求趣味性是远远不够的,将校园文化活动的实用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升华自己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真正掌握技能。在此届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中,通过收集学生的评价,大家普遍认为在此次活动能够让大学生更能在生活当中注意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如何去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使校园文化活动真正达到育人的功能,具有实际的价值才能保证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

当前大学生主要是“90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部分学生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不同的成长环境形成了每个学生的不同性格,在校园文化活动的选择上会受到个性和功能需求的影响。广西大学“5.25”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根据这些具体的情况开展了三种不同的活动,现场心理测验活动参与的人数最多,面对的对象范围最广;其次是团队辅导和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这两项活动参与的大学生多是具备基础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概念,渴望在活动中获得心理健康方面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的机会。最后是心理情景剧大赛,这项活动对于心理健康知识和综合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大学生通过自己选择剧本、确定剧中角色和刻画表演人物全面地深刻地完成了一次短期的心理健康知识之旅。

2.4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广西大学“5.25”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从第一届到第八届,每年长达一个月的活动都是有声有色。在第七届“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期间,广西大学举行了“阳光心语”传递、“心情演绎”校园心理情景剧比赛、“心海拾影”心理电影展播、“心栖云端”心理健康讲座、“心翼互助”团体辅导活动、“画言心语”心理漫画展、“手舞心语”手语歌比赛、“心海畅游”班级心理方案评选、心理委员工作坊等系列活动。第八届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继承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中心,孜孜不倦地大胆创新,因此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3 高校德育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

3.1 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

大学校园是传授知识、培养全面综合人才的圣地。广西大学“5.25”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以丰富的内容和创新的形式间接地普及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活动,广泛地宣传了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性,帮助大学生提高对心理健康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3.2 塑造健康的大学生人格

广西大学“5.25”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时间持续一个月,大学生在活动开展的气氛环境中会在潜意识里受到心理、行为和思想上的影响。这次活动中的心理情景剧大赛在帮助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积极的心态方面产生了很好的人格培养效果。从教育的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理论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德育一直在都是在寻找互动的教学模式,追求“对话”、“交往”的教育模式。但是这样的模式是需要建立在平等的人格基础上才能较好地实施。作为教育主体、客体的大学生,如果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就会阻碍教育的顺利进行,给德育效果大打折扣。广西大学开展的心理健康系列活动一定程度调节了校园紧张的学习生活,为德育的高效性铺平了道路。

3.3 锻炼大学生与社会接轨的能力

大学生最终都会进入到社会这个大熔炉,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远远不足以处理初入社会面临的所有问题。大学校园教授的是文化知识,在教授文化知识的背后是“受之鱼,授之于渔”的技术和能力。大学生逐渐形成个体独立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游刃有余。校园文化活动是以隐性教育的方式给予大学生思想观念、道德观念、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影响。校园文化活动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活动的参与中逐渐地培养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组织和管理的能力等等。现在社会需要的是理论与实践“两手都硬”的高素质人才,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陶冶和提升,可以为社会输送更多综合性人才。

4 高校德育校园文化活动的思考

以广西大学“5.25”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为例,活动的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是“5.25”——“我爱我”。将大学生意识的着眼点由他人、社会转向自身上面,提醒大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关注自我,这一口号明确响亮,直指人心。大学生是兴趣广泛、充满活力的群体。把构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点放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趣味性强,才能激起广大大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获得更多大学生的关注与参与。

但是,系列活动进行过程中,单个活动的宣传力度远远达不到理想当中的学生覆盖面。在单个活动与系列活动的整体性与连续性的宣传处理得不够细致和连贯,部分学生对于系列活动保持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感观印象。高校在举办校园文化活动时应当更新运作程序,引进项目化管理机制。将各种资源合理、有效地整合配置,从而达到一种项目设计最优的状态。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与社会上企业的沟通、谈判与合作培养了自身的独立性、工作积极性,锻炼了自己的创业实践能力;同时让社会、企业能够更直接地与这些学生进行交流和了解,对于他们选择储备人才起着堡垒作用。通过项目化管理,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得到更多的校外资源,能够在经济基础与管理技巧方面得到更多的支持和保障,使校园文化活动的资金与智力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创新与发展起到了坚实的扶持作用。

参考文献

[1] 侯丹丹.浅析高校校园文化活动[J].思想教育研究,2009(6).

篇4

为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可以在每届新生入学时,围绕办学观念、学校历史、师生规范、专业特色、校园标识等方面展开大型讨论,对制定的校训、校标、校歌、校风、校规等提出意见,形成有鲜明特色、统一和谐的校园理念形象。这些工作开展之前,档案室可以向师生提供一些图文资料,让活动开展得更有深度,更有文化味。这样做,既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又让学生参与了学校的文化建设。

同时还可以就校园内拥有的假山、花园、喷水池,生物园、地理园,参天古树,大片的绿地,楼台阁榭等命名或者题写诗文对联,甚至创写故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能力和文学才华,在这样的活动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也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了解学校,进而热爱学校。有了这些主体自己参与的文化建设,所创设的文化环境,对学生来说,肯定是乐于接纳的优良的育人环境。

还譬如学生宿舍是他们经常进出的地方,也是他们的家,何不让他们去自己设计,去起一个有文化色彩的温馨的名字;去做一些有个性的装饰,挑选些他们喜欢的明星照片……

二、让学生自择喜欢的名句格言,营造高尚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是学生们生活的主要场所,他们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这里的一切最好让学生感受到是他们亲手营造的。这样,他们才会投入最大的注意力。譬如,可以发动学生为学校各场馆室所选择其合适的名句格言,甚至可以写好推荐理由并结集公布。试想想,如果是他们亲自选择或者书写的名句格言,他们能不注意吗?也可以让学生选择心目中仰慕的伟人名人,然后订制并张贴这些伟人的肖像。这样的大型活动涉及的学生面广,影响一定深刻,可以每个学年搞一次,让他们经常受到发自自我要求的教育。但是,目前我们各校园各场馆室所的名句格言往往是事先由学校定死在那里,细心的学生可能注意到了,而那些粗心的学生就完全视而不见。起到的作用,当然大打折扣。

三、运用校园文化载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我校图书室,藏书比较多,而且大多图书是近年购进,内容比较新;学校阅览室中的报纸杂志也种类比较齐全;并有电子阅览室,可通过上网查阅各种图书资料;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系统已经建立;有的教室还配置了电视机;学校还有自己的广播站、校刊《流金岁月》、校报……这一系列的校园文化载体,我们都应该很好地利用起来,为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德育建设,作出突出贡献。一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图书资源的作用,可以通过开展“读书比赛活动”“读书知识竞赛”“讲高尚故事”等活动,诱发学生读几本好书,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操;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平台、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及校园里的时事报廊的作用,通过“看新闻、评时事”的活动,来培养学生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开。这些活动不仅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会真正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

当然,多媒体网络,作为我们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载体的同时,又为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譬如,由于网络文化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在让学生利用网络扩大阅读、增长知识的时候,如果不及时发现问题,堵塞不良文化的侵袭,给青少年学生带来的危害是不堪设想的。因而,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可以通过确定阅读主题、布置阅读任务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让学生就上网中碰到的不良文化的侵袭现象展开交流讨论,探讨抵制办法。总之,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也是语文活动的重要课题之一。

四、重视第二课堂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和特长。以良好的文化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比如,语文课完全可以要求学生在某段时间里,去收集一定数量的民间故事,或者去街头巷尾收集一些优美的广告词语,甚至一些好的店面名称,作出说明,编成集子……

还可以经常性的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或时事形势开展演讲、辩论、征文等比赛活动,既提高学生的思辨及写作能力,也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还可以利用一些有利契机,特别是重大的节日纪念日开展各种活动,如利用图文宣传、播放电影电视宣传片、实地参观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还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展了舞蹈、合唱、礼仪、体操、技能等活动。在多样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政治,道德品质,身体心理,文化专业和 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的天赋,促进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

学校应该有自己的文化艺术节,让有各种才华的学生大显身手。

五、重视每次活动的总结,收获精神食粮

让让学生勤于总结、自我评价。每次活动结束时,用三至五分钟时间,开展自我总结、自我评价。比如,成语游戏活动结束时,各小组派一名同学对本组活动的情况进行小结,并评出本组的”成语大王”。主持人也对全班的活动情况进行小结,并颁奖。同时,让同学们找出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活动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活动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必须总结每次活动对学生在吸收精神食粮方面所得到的收获。

现代学校教育立足于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而道德教育就构成了主宰、凝聚和支撑整个生命成长进而获得幸福人生的决定性因素,倘若缺失了德性的生长,那么人的生命的其他部分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可见,教育中人的生命的完整性规定了道德教育的统摄性。因而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健全

的人,有道德的人。教会学生学习相当于前一任务来说,只能说是一个重要任务。可是,现在的学校教育,因为受考试指挥棒的左右无限强化了学知识的地位,而冲淡了道德教育的地位。

篇5

师范生志愿服务活动德育成效1993年12月,启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全国高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多种载体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工作获得了迅猛发展,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师范院校学生志愿者队伍也日益发展壮大起来,他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为祖国和人民作出奉献的同时也充实了自己,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在师范院校的德育教育载体中,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已日渐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活动载体之一。随着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德育功能逐渐凸显出来,在师范院校德育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德育成效

徐州幼专坚持“以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发展”为培养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毕业生全员就业为宗旨,其办学理念促使学校在学生的培养教育过程中,不论是教务处的课程设置、教育实习、教学管理等,还是学生工作处、团委及其他处室的工作安排,都非常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志愿者服务活动则更是我校建校以来学生管理中的一大特色,早在启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前,我们的学生就走出了校园,走向了社会,为学校赢得了赞誉和口碑。

《2011年世界志愿服务状况报告》指出:“志愿服务是人们参与社区和社会生活的一种途径。人们通过志愿服务可以获得归属感和融入感,觉得能够影响自己的生活方向。”实践证明,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能让自己获得幸福感,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快乐,更重要的是,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奉献爱心、帮助他人,更能体会到助人的可贵和验证自身的生命价值,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增强作为师范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实践经验。因而,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越来越显著的德育成效。

1.志愿服务活动促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不断深入,社会上一些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以及所谓的唯心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颓废的人生观念对当今师范生都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师范院校思想教育任务中的重中之重。

由于志愿服务活动推崇集体主义原则。它以社会公益为基点,服务他人,倡导为国家、为人民尤其是为社会弱势群体做出贡献,把国家和集体利益置于最上层,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志愿精神所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引领着师范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以一种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行为参与各种公益服务,从而使他们在帮助他人、完善自己、服务社会的同时,推动了社会风气的好转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而且他们在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得到了他人的尊敬和肯定,从而实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于是,他们懂得了只有当自己的个人选择和社会需要、人民需要相一致时,个人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才可能使自己获得全面的发展,这种人生观境界是所有的青年学生都应该追求的,只有这样,才能像同志所说的,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志愿服务活动促使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当代社会由于大学生毕业人数越来越多,就业市场形势十分严峻,师范院校的学生走向社会同样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帮助他们尽快地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在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志愿服务活动则能使学生较早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到社会对他们的需求,并在实践中不断反省和改造自己,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首先,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社区服务、扫除文盲活动等,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服务于社会,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也会认识到与社会要求的差距,会主动地去学习新知识、培养新技能,不断强化和巩固自身的专业知识,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为毕业后走上社会积蓄了能量。

其次,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如环保、扶贫、助老、助残等,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在这一社会实践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其社会阅历,增长了其知识才干,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组织管理与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承受挫折能力等等,正如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人只有在相互作用下,才能使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焕然一新,才能开阔自己的胸怀,才能发挥自己的才智。”总之,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各种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3.志愿服务活动促进了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立

篇6

一、活动育人的理论基础

活动育人的教育理论基础是生活教育理论。台湾石滋宜博士曾主张,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能够享受人生意义的人。[1]生活教育理论是新课改的重要教育理论依据之一,主张让学校教育从知识化、抽象化的王国里走出来,回归学生生活;关注、指导和引领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各种生活情境中同他们置身的生活世界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并在与他人、自然、社会的交往中理解、体验、实践所要求的价值和美德,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观和思想品德,树立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新生活,以健康文明的方式享受生活等道德观和生活观。生活教育理论并非时代的创新,早在人类文明的启蒙时代就有了。法国启蒙运动巨匠卢梭主张,学生最好是在生活中、在游戏中学习,学习应不脱离学习者自身的现实生活,这样的学习才会易懂、有趣,对生活也才有用。近代,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理论。他指出,学生的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或者说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性展现。我国近代大教育家陶行知更是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社会即学校,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必须以做为中心,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可见生活教育理论的渊源之深。生活教育理论对职校德育工作有着直接的现实指导意义。一方面,职校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其接受德育要求的形式,必须是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必须是为他们所喜爱的;另一方面,职校德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必须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以提高学生的现实生活力为最终目的。因而职校德育只能充分利用职业教育的特色,坚持在活动中塑造学生品德,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以生活中各项活动为载体实现德育的目标。

二、职业院校活动育人的可操作性策略

理想化的德育模式应淡化教育痕迹,让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有意识的教育。“德育无痕”“润物无声”式的德育才是最有效的。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把“工作德育”转化为“目标德育”,“言语德育”转化为“行动德育”,更要将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让德育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学生真正成为德育的主体。[2]1.学习理论,深化研究。国家教育部要求在校学生必须参加一定的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职校“活动育人”正是执行这一要求的有效形式。强调以劳动锻炼的形式或是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或职业技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增强劳动光荣的观念,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学校要组织师生系统地学习生活德育理论以及国家相关的教育政策、法规,力争为开展活动育人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学校要以黑板报、橱窗展示、广播大会和校园小报等做为宣传阵地,以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引导学生端正思想,明白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及现实意义;同时,组织开展主题班会,展开集体讨论,以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开展“学习高技能人才”为主题的征文演讲系列活动,营造“实践出真知”的氛围,逐步引领学生有意识的自我教育,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兴趣。2.统筹兼顾,合理设岗。职业学校可充分发挥学生活泼好动、自主能力强的特点,广泛开展校内和校外两种社会实践活动、各项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等。如校内的实践活动,可结合不同学历层次学生的特点,进行详细的岗位划分,设置包括文明礼仪、环境整治和纪律督查等九大类岗位(见表1),要基本涵盖所有在校学生适合参与的各个劳动与活动项目。岗位的划分要细致,以突出不同岗位对不同学生的培育作用,如:高年级学生以参加校外的义工活动为主,低年级学生则以校内实践活动为主等。根本宗旨是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同时,在专业操作课中要认真发挥课堂德育主渠道的作用,毕竟学科德育是学科课程本身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科教育本身的需要。尤其是在专业实习课程中,可充分发挥学生动手操作的主动性,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严格各项操作规程,严肃专业操作纪律,以逐步增强学生的专业情感,激发学生热爱专业的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协同能力。校外的实践活动可根据不同时段主题教育的需要来开展,如2016年上半年,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宜兴分院的活动就比较丰富多彩的(见表2),充分体现了引领学生关心时事,关注社会,投身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和宗旨。3.明确职责,规范操作。为了防止德育活动流于形式,学校在开展各项校内活动前必须先制定具体的活动实施方案,并交由校长室审核,通过后再实施。整个活动过程,都有指定的总负责人,然后指定各小组组长,组长则负责相关岗位所有同学的工作检查与考核。在活动安排时每个岗位都要求定点到人,并把每个岗位的具体要求和相应职责明确到位,同时,制定相应的考核措施,以量化考评的形式,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操作规范等,从而增强了实践活动的可操作性。如:校园环境整治组的工作目标是全天候保洁,工作重点时段是早、中、晚自习课前,辅之以课间的巡查和零星的打扫工作等。劳动工具因分工而异,有扫帚、垃圾袋、拖把等,确保人人有工具,人人有事做,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形成爱护劳动工具的良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岗位职责意识和规范操作意识。校外的实践活动则可灵活安排与设计,一般由团委负责开展工作,活动主题要与时俱进,活动效果要有主管部门,学校及参与活动的学生三方共同评定。4.精细实施,延伸拓展。从校内实践活动来看,具体实施起来主要有三个做法:(1)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须佩戴袖章或标志牌,实行挂牌上岗,便于全校师生的即时监督,以充分保证实践活动的质量;(2)结合学生的特点安排岗位,如文明礼仪组的学生,一般要求性格大方、外形较好、气质端庄。在上下学期间或学校组织重大活动等时段,站在校门口或是相应的工作区域,进行(如礼仪示范、迎宾、引导和讲解等)现场服务;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则选取外形俊朗挺拔的男生作为升旗手和护旗手,以体现升旗活动的庄重和严肃;自行车组则选用一些身强力壮、热心公益服务的同学,确保自行车排放的整齐有序;校园环境整治组一般选用学生干部,以体现“干部干部,干在前头”的良好传统;卫生和纪律检查组一般是分给责任心强、原则性强、工作认真负责的学生,以实现检查的公平公正公开;其他一些辅助岗位,如图书协管员则选用一些文静内向、爱好阅读、爱护书本的学生等。总的要求是因人设岗,这样既符合人尽其才的用人原则,也保证了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3)每项活动结束后,要以小组为单位将袖章、标志牌、记录本等相关材料一并交给下一个活动小组,确保活动有序、有效、持续地开展。从而培养学生了解工作有分工、分工协作的职业理念。从校外实践活动来看,可根据职校学生年龄大、能力强、明事理等特点,组织他们参与校外公开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定期去福利院打扫卫生,和老人们谈心、讲故事,排除他们的寂寞感;组织学生争做交通协管员,为宜兴的文明交通出一份力等。目前,宜兴已全面推行义工活动,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就有1000名学生参加了义工组织,都配有义工证、义工服、义工帽等,成为宜兴市首批义工。学校定期组织他们开展有社会影响力的义工服务活动,社会反响很好。从学生社团活动来看,学校可依托英语沙龙社团、荆风文学社、春蕾广播站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英语沙龙社团定期推出社刊,举办英语四六级考试讲座;荆风文学社把社刊《氿歌》作为活动的主阵地;春蕾广播站举办了以感恩为主题的“心连心”文艺晚会等。通过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宽素质教育的空间,浓郁校园文化的氛围。这些都是学生实践活动的有力延伸,大大拓展了学生实践活动的时空,丰富了学校实践活动的内涵。5.四级督查,严格监控。一般而言,校内实践活动,学校要初步建立四级监督网络,一级是学生立足岗位的自查,二级是班级自发开展的换岗互查,三级是年级层面实施的普查,四级是学校组织的抽查和督促。班主任自始至终认真组织与调配监控,做到“三勤”,即勤巡视、勤示范和勤监督,以落实“现场办公、及时指导、整改到位”的活动原则。如年级主任适时监督整个活动的实施情况,同时,将监控情况第一时间反馈给班主任;另一方面,学校可根据学生的特点,让学生会的生活部、纪检部等不定时地对活动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和年级主任。严密的监控网络,既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又大大提高了活动的效果,真正将活动开展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反馈、有整改。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监督可推行分层负责制,严密组织网络,严格活动组织机构,规范活动内容,统一活动要求,以确保学生外出活动的有节、有序和有效。6.认真考评,持续推进。各类实践活动结束后,都应及时进行“实践活动积极分子”的评比。活动中要注意综合四级检查结果,给每一名参加活动的学生打分,并将所得分数纳入学生的德育量化考核体系;而班级总体的活动情况则按相关条例纳入班主任工作的月考核中;学期结束前,学校根据各班的表现再评选出学生实践活动先进班级,并进行相应的表彰与奖励。在每月的班主任工作例会上,都要做专题研讨,以不断改进工作模式,不断探索工作方法,真正做到边实践、边反思、边整改,以追求持续改进的良好发展格局。如有的学生在专业技能操作中表现突出,可被学校评定为“技术操作能手”,在校园歌咏赛中力拔头筹,可被评定为“校园歌手”等,以不断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三、对职业院校“活动育人”的反思

职业院校在活动育人的实施中必须渗透三大理念,即活动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理念、活动与常规管理相结合的理念、活动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理念等,从而呈现出三大育人特色。(1)走出校门开展义工服务活动,拓展了活动的空间,体现出了与社会接轨;(2)职校组建学生社团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拓展了学生的素质,丰富了活动的内涵;(3)学校及时的总结与表彰奖励,树立先进典型,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活动氛围。但在活动育人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1)安全隐患的存在,这是由动态管理难度造成的;(2)考核机制尚待完善,学生的实践活动普遍没有纳入教育教学改革的体系,也没有作为学分来考核,因而刚性不够;包括指导教师,其工作量也没有纳入考核的范畴,不利于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与全员参与格局的创建。职校可根据当前学生实践活动开展的现状,按照“体制上健全、落实上可行、考核上创新”的思路继续深入推进,努力实施德育“强化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充分挖掘学生潜能”的要求,以期更好地落实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

作者:樊玉成 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宜兴分院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校园活动 现场摄像 体会

每一个学校都会经常有需要摄像记录的一些事件,如举办一些重要的活动,还有一些重要的会议和老师的精彩教学过程,等等。这些活动都是非常重要、非常丰富多彩的。以我校为例,我校是一个职业类学校,有校级活动:如领导上级视察评估,全校性的教学论坛,德育论坛;有学生活动:校园十佳歌手比赛,学生毕业晚会,迎新生晚会,等等。这些活动都是一次性的,错过了就非常可惜,必须记录下来,留做资料,如果学校成立了校电视台,这同时也是为学校电视台准备素材以制作新闻节目。我在校内就是做摄像相关工作,下面和大家谈谈校园活动摄像的体会。

首先,摄像装备非常重要,每次摄像前摄像装备要检查好。就摄像器材来说,器材可能不是最好的,这是由学校的定位决定的。由于校园摄像主要是为了留做档案,对视觉效果的要求不是特别高,只要画面清楚,声音清晰明亮,后期可以转成数码格式留档就可以了,所以本着节约的宗旨,学校的摄像器材不会很多,不可能像专业电视台或摄制组那么专业,更新不快,基本会用到不能用才会换,所以摄像老师要做的是把手中的机器用熟练了,能随时正常拍摄,中等规格的也行,但是最好是每人有一台广播级的摄像机,另外再有一至两台普通的备用。每位摄像人员有一台是为了能熟练操作,如果不是很熟练,那么万一临时有重要活动再熟悉的话是来不及的,而有些活动一开始没准备摄像,突然要求摄像是常有的事,所以每次摄像完就要充好电以备下次使用。备用摄像机也是为了万一机器坏了也可以互相借用。普通活动用一台摄像机就可以了,每次活动开始之前也要看一下电池电量,准备好磁带。重大活动最好两台一起,机器有问题的话也不会错过活动内容,因为这些活动都是不可以重来的,没办法复制的,而摄像机用的时间长了肯定会有问题,如磁头不干净,DV带不干净,话筒没调好,电池没电,等等。既然摄了就要做到最好,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了保持画面的稳定,三脚架是每次拍摄必备的。后期制作最好是两台计算机,一台普通点的,用来采集DV带和刻录,另外一台高配一点,用来编辑。

对于现场摄像需要注意的事项,我就以下几种摄像来分别说明。

一、会议摄像

1.大礼堂式会议

顾名思义,此类会议就是在一个报告厅或大型多媒体教室举行会议,此类会议的特点是会议场馆大,参加会议人员很多。所以在进行此类摄像时,一定要早点看好位置,把三脚架架在那边,看会议主持人的位置和主要发言者在哪就对着哪边,不要随便动,可以在会议开始前拍一下横幅和扫一下会议全场,告诉看视频的人是什么样的,然后固定住就行了。拍发言者的时候可以调一下焦距,但是不要频繁变化,不然后期视频会看起来不舒服。如果发言时间长就可以再扫一下全场,但是不要停止摄像,不然发言的声音就断了。也可以一台固定不动,一台拍一些特写镜头,后期的时候制作在一起。开这样的会,现场比较安静,录音效果比较好,可以直接录音。

2.小会议室会议

此类会议规模比较小,与会人员都很重要,一般是圆桌开会,这样的话最好有两台机,不然空间小不好换位,如果后期出来的视频都是某领导的后背就不太好看。这样的小场馆录音也可以直录,现场收音。这是因为现场比较安静,直录可以减少后期制作的制作时间。

其实一个学校的会议室是固定的,刚开始进行摄像工作的老师可能不太熟悉场地,拍过几次就全都熟悉,不用紧张。哪边可以接电源,哪个位置拍摄最好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此类摄像一般在室内,光线一般,最好是大光圈,长焦距的机器为好,拍的时候不要逆光。另外,学校校级会议一般都要全程摄像,电池不够,肯定要接电源,如果是DV带式摄像机的话就一定要带足带子。

二、学生活动摄像

一个学校肯定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活动是丰富多彩的。

1.文艺演出

一个学校的文艺演出很多,演出也许是在大礼堂也许是在操场等开阔地举行。演出人数是非常多的,而且有它的特点,和会议不一样,学生可能走来走去,激动的时候也会站起来,所以要提前找一个地点,而且要高一点,最好是在桌子上,这样能避免学生挡住镜头,而且舞台也是抬高的,这样拍起来效果好。最好是提前和主持人沟通观看节目的顺序和演出形式,什么时间可以换磁带也是要注意的。还要特别注意灯光效果。如果演出在白天,光线明亮,就没什么关系,但是很多演出是在晚上,舞台灯光很炫,红光蓝光一起闪,所以有条件的话就弄两三台,调到不同白平衡下拍,后期可以制作在一起,效果会好很多,多台机也可以以一台整拍另一台特写。如果实在没有,只有一台就调自动,不然动白平衡的时候就会错过很多精彩内容。一台机的话只能拍全场,如果舞台上只有一两个人话就拉近一点拍特写。我觉得这样拍比较好。演出时现场声音是比较嘈杂的,有条件可以和舞台连起来用调音台收音,录音效果比较好。

2.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是学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校运动会,校足球比赛等。拍这样的活动,我们不可能和专业电视台比,只能靠手动抓拍一些比较精彩的片段,也不能全场拍。有条件的话可以在高处架一台摄像机,一台在场边,这样素材多一些,后期会比较好看。

3.报告类活动

篇8

关键词: 职业学校 志愿者活动 “红马甲”

志愿者活动是公民个人自愿贡献出自己的时间与精力,为传递社会温暖,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和谐而提供的无偿服务。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等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志愿者工作在帮助人们学会共融共处、丰富生活体验、获得实践认知、强化道德自觉等方面也大有裨益。

基于以上认识,早在2007年,我校就组建了“红马甲”志愿者团队,积极开展志愿者实践活动。“红马甲”行动温暖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正如一位“红马甲”志愿者所说:“做一名‘红马甲’,我时常觉得心中开满鲜花。”如今,“红马甲”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了本地区志愿者服务的一个品牌,他们给校园带来了秩序和温暖,为社会传递了爱心和责任。“红马甲”的精神在社会公众面前树立了良好的职校生形象。

一、“红马甲”志愿活动之“行”

在开展志愿者活动时,必须引导学生自主确立活动内容、方式、途径,涵盖到校外,兼顾到课内与课外。

(一)开展校园常规管理,让学校更有秩序。

“教学做实践周”是“红马甲”志愿者在校内的主要活动平台。志愿者们根据分工,按照各自岗位和职责参与学校常规管理工作,向全校师生展示主人翁的姿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组织升旗仪式。每周的升旗手由“红马甲”志愿者轮流担任,从旗手选拔到升旗培训、从升旗练习到正式升旗,让更多普通同学感受到作为旗手的光荣,体会到升旗过程中的那份爱国热情。

负责门卫执勤。“红马甲”志愿者承担门卫的执勤工作,检查进出校门学生的胸卡、服饰仪表;负责分发信件、报纸;提醒进出校门的教师和学生车辆减速,依次推车进出。及时向学校相关部门汇报门内外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参与食堂管理。“红马甲”志愿者与管理教师联合监督学校食堂的卫生情况并记录公告,就餐时间以文明监督员的身份提醒就餐同学文明就餐,养成节俭习惯。

公共场所管理。“红马甲”志愿者负责整个学校公共场所的卫生保洁等日常服务工作。如负责车棚管理工作的同学会提醒教师和学生依次整齐放好车辆;负责教工之家工作的同学会严格按照休息时间开放,做好活动器材的保养工作;负责校史陈列室的同学在做好管理的同时,对到此参观的同学或来宾做好适当解说。

校规校纪管理。“红马甲”志愿者必须带头遵规守纪,发挥示范作用。在此基础上负责对全校学生实施纪律检查和管理,包括课堂纪律巡视、课间违纪监督、午自习与晚自习纪律检查等。

文明礼仪示范。“红马甲”志愿者有一个共同要求,就是所有成员都是“文明的使者”,见到教师说声“老师好”,见到同学“微微笑”,接待来宾“懂礼貌”,处处彰显校园的文明风貌。除了“慎独”之外,文明监督岗的同学对全校师生的不文明行为都有权劝说和制止,会用手中相机拍下校园的文明和不文明行为,定期公示于众。

“红马甲”志愿者深入到学校常规管理中,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在实践中强化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二)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彰显校园主人风范。

“红马甲”志愿者在做好校园常规管理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定期开展“校园对话”,与校领导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做到上情下达、上情下达,使学校处理问题的针对性更强,学生及家长的满意率不断提高。学校将“红马甲”志愿者的各类检查结果作为对各项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既尊重志愿者们的劳动价值,提高他们的工作的积极性与责任心,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校的管理压力,节约管理成本。“红马甲”志愿者还不定期地召开“校园听证会”,让学生自主表达他们的诉求,推进校园人性化管理。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让校园处处吹拂着清新自由之风。

(三)投身创业实践活动,点燃学生创业激情。

在“红马甲”志愿者组织的倡导下,校学生会成立了学生创业服务中心。“红马甲”志愿者直接参与创业中心的经营和管理,切身经历创业项目运行的全过程,体验创业带来的乐趣,增长他们的创业能力。为培养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学生觉得创业不再遥远,创业也在改变他们的思维,拓宽他们的视野。

二、“红马甲”志愿者活动之“思”

(一)应站在促进人全面自由发展的高度推进志愿者活动。

在职业学校开展志愿者活动,能搭建多种德育平台,有利于促进学生生成自尊、自信、自强和乐群的意识。开展这类活动,必须遵循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增强其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

(二)要把志愿者活动与学校德育课程设置结合起来。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学校德育课程设置和实施应瞄准活动课程。以此观之,开展志愿者活动应与丰富学校德育课程内容结合起来,与学校办学理念结合起来,综合发挥出认识性德育课程与活动性德育课程,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在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理念前途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诚信教育、创新教育、感恩教育、法纪教育、仪礼教育、安全教育、成人意识责任教育方面走出新路子,积累新经验。

(三)要形成志愿者活动的组织架构,保证各项活动有序进行。

2006年10月,笔者所在学校建立了“红马甲”志愿者活动组织,且确定由分管校长负责,团委组织,全体班主任共同参与,学生社团自主管理的组织架构。8年来,“红马甲”志愿者协会制定了《“红马甲”实施方案》、《“红马甲”方案实施细则》、《“红马甲”活动章程》等文件,形成组成成员职责明确,教育内容具体可行,教育成效适时评估反馈的良性工作局面,保证“红马甲”各项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