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8 09:22:3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质量专门人才的重任。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在所从事科研领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科学的研究方法,还需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品质。
一、当前研究生思想特点
1.趋于明显的主体差异性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在年龄、职务、经历上跨度大,价值观念分歧也更多。因此,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思维方式、个人行为、性格爱好、生活习惯等方面自然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主体差异性特征明显。
2.价值取向现实性
当前网络时代,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学业竞争、生存压力等现实问题使他们的人生理想日益务实,因此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更为现实。大部分研究生政治上积极向上,但部分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
3.政治热情高而又带有盲目性
研究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一部分,思想活跃,民主意识强烈但又普遍缺乏政治经验,法律观念和规范意识淡薄。大多数研究生尚未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模式。他们乐于吸收外来的新思想,也易受他人影响,难于理智地分析判断社会现状,思想波动性大。如果没有正确目标的指引,部分学生容易出现偏差。
4.思想道德水平形成的渐进性
研究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形成受本科阶段的影响较大,此外,受家庭、社会、大众媒体、校园文化等因素影响较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其形成过程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需要持续引导和不断规范。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以下简称“生物工程学院”)现有研究生近800人,这其中包含学历硕士、专业硕士、工程硕士(近期启动“卓越工程师”硕士培养)。经过多年探索,结合生物工程学院特点,形成了“一二三”管理模式。
1.“一个理念”——全过程培养、协同管理
研究生的教育是一个全过程教育,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样。生物工程学院坚持对学生全程跟踪、全过程培养。进校伊始,由党政领导牵头开展入学教育,介绍学院、专业情况,让研究生一进校就感受到学院的人性化管理,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和爱校情感。学期中,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组织开放式报告和交流活动,开阔了研究生视野,以2011年为例,学院组织讲座共32场;以社会奖学金激励为导向,鼓励学生、参与科创项目,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毕业阶段,开拓各种渠道以提高研究生就业力,如聘请知名企业HR和优秀校友开设讲座。
学院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包括离退休教师、校友、合作企业及管理、实验和教学教师,让他们也参与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聘请离退休教师为研究生党建组织员,审核党员发展和培养,邀请优秀校友为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指导,通过合作企业设立的奖学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定期邀请已退休的学术泰斗为研究生开设讲座。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仅停留在一年级,对研究生需要进行全过程跟踪,同时调动一切资源使其成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教育质量。
2.“二个平台”——横向班级平台、纵向实验室党支部平台
生物工程学院建立了横向班级平台和纵向实验室党支部平台。横向班级平台主要负责学生事务性管理包括资料整理、日常通知、奖学金的评定和就业信息等;通过班级组织活动,加强同年级、同班级研究生之间的交流。纵向实验室党支部平台,主要进行支部的党员发展和再教育,完善的制度保障了党员发展工作规范化和程序化;以党支部为单位的实验室定期开展学术科研交流,高年级的党员指导低年级研究生,并通过自身模范榜样作用带动实验室的氛围。通过横纵交叉的方式,完善了研究生日常事务和思想管理。
3.“三支队伍”——导师队伍、中心秘书队伍和研究生会队伍
紧紧联络好三支队伍,使其成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有效抓手。通过发挥导师的关怀功能、中心秘书的辅助功能和研究生会的服务功能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目前,生物工程学院主要采取导师负责、中心管理的模式,对于工科研究生,他们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中度过,导师在其研究生生涯阶段对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因此可以充分发挥导师的关怀功能,对研究生进行学业关怀、生活关怀和发展关怀。学业上,导师全面指导学生的学习、科研,定期组织研究生开展读书报告会和课题进展汇报会,给予指导和建议;生活上,关心研究生的生活、恋爱和思想动态,特别是一些特殊群体如家境困难或心理有问题的研究生;导师还对学生的组织发展、就业发展等给予关怀,党员发展过程导师有推荐和一票否决的权力,许多导师还为研究生就业提供指导、帮助他们联系单位。
中心秘书是实验室管理的具体人员,充分发挥其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辅助功能,有助于辅导员更好地了解研究生在实验室中的具体表现,对其管理更有效,服务更有针对性。中心秘书主要在科研、思想和教学三个方面进行辅助:科研上,管理实验室科研环境,对研究生实验给予指导;思想上,协助辅导员管理实验室党支部,与导师和研究生进行沟通;教学上,协助管理研究生的学业问题,如中期考核、答辩等事宜。
研究生会是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组织机构,承担着丰富研究生业余生活、科技创新和就业服务的职责。以“朱宝镛大讲坛”为载体,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拓宽国际视野,在生物工程研究生中营造求实、创新、争先的学术氛围。生物工程学院院研究生连续多年获得国家级“大挑”“小挑”奖项,以2011年为例,研究生发表SCIE 94篇、EI 49篇。打造研究生会创业就业工作新品牌:“职场问道”——研究生就业能力大讲堂,举办优秀校友讲座、优秀毕业生面对面等活动。开展五院联谊舞会、篮球联赛、趣味运动会、羽毛球赛等内容丰富、吸引力强的校园文体活动,这在丰富研究生业余生活的同时也培养了一批研究生干部。
通过“一二三”管理模式,有效加强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了工作实效。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还在不断尝试和探索,寻求更加有效的方法,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实现教育强国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蒋春晓.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14(5):98—99.
关键词: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3-073-03
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承担对在校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内部,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关联性与相对独立性
1.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性与连续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完成教育目标,共享教育资源,共用教育载体,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1)两者的教育主体具有交叉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组织者、教育活动的实施者,教师的教育方法和自身素质直接影响教育效果的好坏。在大多数高校,从事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也承担研究生公共政治课;在个别高校,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由部分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组成教学小组共同完成,这既是对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本科学生在课堂上近距离地感受名师风采,同时,也有利于增强本科生对理论的学习兴趣、了解前沿问题,增加本科生政治理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另外,本科生是高校中思想最活跃的群体,研究生的思想问题在本科生身上也有反映,从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与本科生接触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困惑和容易出现的问题,便于集中应对。教育主体的交叉性,有利于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本科生与研究生共同发挥作用,使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支撑、相得益彰。
(2)两者的教育内容具有衔接性。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既不是简单重复,更不能彼此孤立,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深化与提升。如果没有本科阶段对理论的“认知”与“识记”,不可能有研究生阶段的“运用”与“创新”。在具体的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本科生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与硕士研究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有重合,前者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要预留充足的空间,重在讲清楚讲明白,后者要针对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讲深、讲精,注重思考和提升。这样既能保证教育的连续、深入,避免出现炒冷饭或者把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搬硬套地复制到研究生教育中去,不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也容易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3)两者的教育效果具有互补性。没有高质量的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很难达到应有的水平和效果,高质量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对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以及师资队伍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环境大致相同,两者共同分享校内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载体。本科生群体的课余时间较多,组织和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以本科生为主体的校园广播、主题教育活动、校报等校园媒体营造的教育氛围则有利于强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研究生群体普遍比较成熟、沉稳,他们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方式与本科生不同,他们通过定期举办学术论坛、读书报告会、参与网上时事论坛讨论等形式能够带动本科生的政治参与热情,引导本科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另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能够吸引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同参与、加强互动,在教育效果上优势互补。
2.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性与独立性。
(1)两者的教育层次不同。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都从属于高等教育范围内,但是,两者所处的教育阶段不同,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不同,本科生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研究生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两者在教育体系布局、课程设置、教育方法、教育体例以及各自的功能定位方面都有区别。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比较长,内容更加丰富、教育渠道和教育载体更加多元化,而研究生教育更强调“管用”,侧重“少而精”,而且,两者在教育层次上的差异不是高和低的差别,而是高等教育目标指导下具体的教育阶段的差异,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既不能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去拔高本科生教育,也不能用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去应付研究生教育,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并不妨碍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2)两者的教育对象不同。分析教育对象的思想现状和心理特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起点,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在校大学生,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自主意识较强,思想开放、个性鲜明,容易受到改革开放的影响以及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群体集群性较弱,群体内部异质性较强,比较分散,经常以个体为单位活动,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失衡现象,心理压力普遍较大。另外,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年龄阶段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对理论的需求程度和接受程度也存在差异,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意识到这种差异性,针对不同教育群体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对策,体现教育的针对性。
(3)两者的具体教育目标各有侧重。从宏观上来说,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都以提升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目的。但是,由于教育对象的差异、教育阶段的不同,两者的具体教育目标也各有侧重。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规范言行、提升道德水平,在理论教育方面,强调学生要“知道”“懂得”,能够感受到的魅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提供科学的思维工具,缓解心理压力,塑造健康人格,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人才,在理论教育方面,强调要“知其所以然”要“透彻”,能够用解释现实问题,验证的真理性。当然,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只是各有侧重,有所区别。
二、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两者的相对独立性,以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取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各司其职”,保证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两者的区别容易被忽视,出现以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取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一种表现是质疑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认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可有可无或者根本没有必要。长期以来,有学者认为研究生年龄普遍偏大,思想较成熟,自主意识较强,社会化程度较高,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趋于成熟,而且,一部分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已经接受过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大。这种观念导致对研究生疏于管理,认为学习和学术研究才是研究生教育的全部内容。另一种表现是把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直接复制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认为两者的教育背景、教育环境相同,本科生遇到的问题在研究生身上也有反映,忽视了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中的作用也没有发挥出来。这两种表现的后果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严重向本科生倾斜,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人数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导致研究生处于“散养”的状态,思想困惑与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关注和解决。研究生党团组织的作用被弱化,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而且,与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相比,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明显滞后,存在很多空白点,研究空间很大。
2.忽视两者的联系,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彼此孤立。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都从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和极大的交流空间。然而,长期以来,受到本科生在校人数比例较大以及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彼此分离、各自为战的状态,出现了一强一弱、一重一轻的态势,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一种表现是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给研究生教育更多的预留空间,教育目标与本科生实际相脱节,超越教育阶段,出现大而全、假而空的倾向;由于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机制,导致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全局意识,在教育过程的设计中不是从本科生教育的薄弱环节出发,给予必要的补充和强化,而是重复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育部分地与本科生重复,博士研究生的教育部分地与硕士研究生重复,导致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度降低,仅为了赚学分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感受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性和实用性,收效甚微,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种表现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对策的选择上缺乏必要的衔接,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做好“启下”的工作,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有效地“呈上”,两者之间出现断层,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大打折扣。
3.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各自存在的问题使相互支撑受到限制。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本科生阶段不可能完成全部的教育任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可能重复本科教育的工作,两者之间需要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相互配合。但是,两者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局限性使得彼此之间的支撑作用受到制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以及西方社会思潮影响的背景下,青年学生群体的思想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范式尚未完全建立,还处在由传统向现代的过渡中,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不够多样化,教育对策显得被动、滞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似有实无,适应超越规律得不到相应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这些问题不仅降低了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消极影响。另一方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环节,部分高等学校存在重视程度不够,领导体制和工作体制尚不健全,缺乏相应的专职工作队伍,条件保障还不完全到位。特别是面对研究生规模扩大、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发生变化的新情况新要求,还缺乏积极应对的有效办法。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仍然处在调整中,辅助教材建设还不完善,研究生导师的作用以及研究生的自我教育亟待加强,这些因素限制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中的作用,对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和提升作用不明显。
三、理顺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对策
1.尊重相对独立性,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要加强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同等重要,并非可有可无,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弱化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要改善目前对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程度和重视程度失衡的现状,认真学习关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适当增加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力度,提供相应的政策指导、持续的资金支持、具体的制度建设以及师资力量的保障。第二,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以新一轮课程调整为契机,缓解原有课程设置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具体而言,与本科生课程要体现吸引力和丰富性不同,研究生课程要体现思想性、学术性、时代性和实效性,要重点解决硕士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内容部分重复的问题,在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为博士课程预留空间,保持课程体系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加强不同层次的课程之间的联系,本科生课程与研究生课程之间要体现出梯度。研究生课程要对专业课程具有渗透性,重视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方法的训练,使学生“学有所需,学有所用”。在辅助教材建设上要体现出时代性、前沿性和实用性,不回避理论难点以及时事热点问题,能够有助于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对课程选读篇目要做基本规范,避免盲目肤浅或者与时代脱节。第三,重视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发挥研究生党团组织、专职辅导员和研究生导师的教育作用,鼓励和引导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尤其重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这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2.尊重关联性,加强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第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形成全局意识。对于在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的工作,专业课教师以及相关管理部门都承担育人责任。其中,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统一整体,两者在教育环境、教育资源占有以及师资力量上都有交叉,只是具体分工各有侧重,不存在根本对立,不能人为地把两者分开。第二,为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交流搭建平台。以学科或者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为依托,通过学术会议、学科建设以及教师培训等契机有意识地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在高校内部,要通过文件学习、理论探讨等形式把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交流制度化、常态化。第三,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本科生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和渗透。通过建设互联网空间以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营造开放、共享、畅通、便捷的交流空间,打破以往各自为战的教育格局,使本科生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虚拟空间内实现体系融合、资源整合,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达到加强了解、消除隔阂、增进融合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 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研究生是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高层次的精英人才,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的力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势头愈发强劲,因此针对研究生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愈发重要。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在心理、知识结构、学习模式等方面的差异,都使得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特殊性,因此寻求适合于研究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则是目前高校实际工作的强烈诉求。
一、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三支队伍”的建设,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要进一步强化以专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为主体、以研究生导师队伍为保障、以专业课教师队伍为补充的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支队伍”的建设。
(一)进一步增强研究生专职思政队伍的工作能力
研究生专职思政队伍一般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和思想政治课老师。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负有指导学生、关心学生的职责,要深入到广大研究生中去,全面了解研究生思想状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术科技和社会实践等活动,配合系党委领导做好研究生的日常管理等工作。
(二)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政工作中的作用
导师要了解掌握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风,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要对研究生进行就业指导,鼓励研究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导师要注重与研究生班主任的联系沟通,交流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尤其是对那些有特殊困难的研究生,要及时反馈信息,并尽力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发现不良现象苗头要及时与上级领导汇报。
(三)不断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思想政治影响力
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的专业研究更加细致、深入,这使得专业课教师也是与研究生接触较为密切的人员之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每一位教师必备的素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讲授学科知识,还需要向学生传达为人处世的知识,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专业课教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有力补充。
二、建立健全机制,拓展有效途径,确保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一)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保障各项管理和教育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证,要进一步制定诸如《研究生离校申请表》、《研究生外出实习安全规定》、《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以及《研究生就业工作管理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
(二)丰富研究生主题教育活动
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等会议精神为指导,在研究生中开展 “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学术诚信、开拓创新”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加强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通过征文、演讲、座谈会、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使研究生在学习、科研、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三)做好研究生安全稳定工作
一是要加强研究生安全教育,以展板、海报、公告、网络、座谈等形式,做好防火、防盗、防事故等安全宣传工作,同时加大研究生宿舍、工作室安全检查和违章电器查处力度。二是要加强信息渠道建设和信息报送工作,为构建反应灵敏、扎实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系里在每个研究生班级设立网络信息员。三是要严格执行研究生请销假制度,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教育引导学生懂规矩守纪律,做到时刻掌握学生在校情况。
(四)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
坚持以党建为龙头,用党的力量凝聚研究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且富有实效的支部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不断增强党员的先锋意识,更好地发挥研究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教育要与研究生的实践需求、学术科研、成长成才等相结合,提升研究生党员教育的有效性。
(五)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做好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的预防、监测、引导和干预工作,重点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等特殊群体,帮助他们解决好情绪调节、环境适应、交友恋爱、择业就业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普查和调研工作;二是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互助小组建设,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心理联络员建立机制;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与宣传活动,采取集中培训方式对研究生心理委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与教育,采取展板、海报、主题讲座、团体辅导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六)加强研究生各类社团的建设
为充分发挥研究生各类社团干部和骨干队伍的力量,实现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各类研究生社团要及时做好换届选举工作,制定完备可行的社团管理方案,各社团分工协作,可设立研究生会、研究生心理健康协会、研究生宿舍管理委员会等社团,积极为各类研究生群众组织开展活动创造条件。
(七)树立研究生的优秀典型
充分利用网站、海报、报纸等宣传平台,尤其要建设研究生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宣传研究生学习生活,重点表彰和宣传研究生中的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带动作用。一是做好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优秀事迹宣传工作,每个获得者的个人优秀事迹将通过校报、网站及展板等形式进行宣传;二是宣传思想先进、学业优异、自强不息的优秀研究生,树立典范,努力营造研究生自我教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参考文献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中明确指出,[2]要重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师责任制度,强调导师应担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职责;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的机构;应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方案的实施工作;应提前做好教学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课程教学贴近研究生思想和学习实际,符合研究生学习特点。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诸多问题。
1、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到位
作为高等教育的高端群体,相比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学科的科研能力。因此,绝大部分教育者只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认为研究生的首要任务就是科研。所以,在对研究生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中,专业知识、技能及科研能力成为衡量研究生是否优秀的主要标准,而忽视了研究生道德素质、心理承受能力、健全人格等方面的评价。部分高校虽然对研究生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认为研究生考核标准高,属于高层次人才,他们已经具有较强的约束能力、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等,不需要再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从而放任自流,殊不知,部分研究生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到社会上败坏的道德风气影响。经常有各类新闻媒体报道称许多具有高精尖技术、高学历的人由于利益的诱惑做出伤天害理的事,严重危害了国家、人民的利益。所以,管理者应针对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重新认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以重视。
2、研究生辅导员配备不足
近几年随着社会发展需要及高校扩招,研究生数量日益增长,而研究生辅导员却没有随之增加,导致师生比例失衡严重。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校级主要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门承担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院级负责人主要是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研究生辅导员。[3]由于领导层人员每天要处理很多管理方面的业务,几乎没有和学生交流的机会,辅导员的时间也多用于学生的日常管理,缺乏与学生接触交流的时间,不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需求;辅导员没有机会下寝室,不能切身地体会研究生的寝室生活,不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不清楚他们的人际关系和处理方式;学生学习、就业、生活、感情中的压力得不到及时发现和疏导。所以研究生辅导员配备不足,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较大的缺陷。
3、导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不足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上都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导师通过指导、示范等方式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导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增多,每位导师所带学生人数增多,导师的负担也大大增加,导致导师与每个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8.8%的研究生有经常与导师当面交流的机会,31.7%的研究生觉得与导师当面交流的机会很少,20.8%的研究生甚至觉得与导师电话邮件交流的机会也很少,这些均导致导师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减弱。此外,有部分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专业学习,轻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技能才是关键,才能在毕业后顺利找到工作;有的导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方法老旧,不能与时俱进,与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要求相去甚远。由此看来,目前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
4、体制不够完善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经过了几十年的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体制管理方面不够完善,首先表现为没有清晰的创新型的培养目标,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机械地按照老旧的标准完成每一阶段的任务;此外,没有较高的质量要求,每年有大批的研究生从学校毕业,部分学生在强烈的社会竞争中无法适应;在研究生的培养体制中,有部分导师的责任意识不够强,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更有部分导师自身素质不够强硬,没有给学生起到良好的模范作用;部分管理者、教学者及辅导人员对自身职责也不够明确;针对教育者和学生群体,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完善的保障机制和奖惩制度,而目前相关制度和机制非常少。最后,随着社会网络化进程的发展,网络对人们的影响深远,高校应重视网络对研究生群体的影响,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目前的体制中,也严重缺乏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管理网络系统。[4]由此可见,体制不合理是目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5、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不明显
关于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学生群体而言,很多研究生不明白要不要学习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这门课对他们来说有什么帮助?通过学习能够学到什么?用怎样的方法去学?所以,很多研究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对他们来说没有用,在研究生期间没必要开设,学生持这样的态度,自然会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效果。此外,随着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的进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不足和结构矛盾也日益凸显。大部分老师认为目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重要作用,但部分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与本科生课程内容重复,教学内容没有贴近现实和前沿;部分高校课时安排不合理,很多问题没有机会仔细探讨研究;研究生思政课没有专门的教研室,不利于开展教研活动;有部分高校,全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任务仅由几位主要的教师来承担,教师任务重;部分老师没有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授课方式停留在传统的说教上,缺乏个性化教育、人文教育等,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此外,有的学生理论素养低,学起来觉得抽象、空洞、盲目,使得部分教师的教学内容过于肤浅,方法上有娱乐化倾向。所以,从各种现象来看,目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效果不够理想。
二、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改变观念,重新认识和重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从高校领导到教师、研究生本人都应重新认识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真进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划、布置和检查,并有针对性、创造性地予以加强。不仅要重视研究生专业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人格魅力的培养。不能认为研究生具有较高的自我管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不管,而应坚持用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结合研究生实际情况不断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的教育,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2、加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研究生数量多、辅导员人员少的特点,应按比例配备专职研究生辅导员。严格选拔优秀的研究生辅导员,首先应根据学校专业背景不同,选择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辅导员,这样辅导员才能和学生有共同语言,更容易有效地交流。其次,研究生辅导员应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对党的方针政策能够准确把握,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引导。再次,由于研究生普遍年龄较大,有自己的思考,有来自生活、工作等的压力,辅导员应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询技巧,才能更好的与学生沟通,引导其用合理的方式排解压力。此外,学校还应加强新辅导员及在职辅导员的培训,一方面可促进新老辅导员的交流,让优秀的在职辅导员通过现身说法向新辅导员传授经验;另一方面培训可使辅导员们重新认识和规划自己,始终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有关部门还应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和待遇保障,如建立健全辅导员的奖励、考评、提升机制,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
3、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
导师是研究生读书期间接触时间最多最亲近的老师,要充分发挥导师教书和育人的作用。导师肩负着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负责所指导学生日常的教育和管理。21世纪是全面开放的时代,要做好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仅仅依靠上思想政治课的教师是不够的,应充分发挥导师对研究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严谨的学术品格的塑造作用;对研究生在法律素质和法制观念培养方面的强化作用以及在研究生心理素质提升中的作用,使导师成为研究生思想、学习中的引导者。明确导师的人品、学识、道德对研究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5]使导师真正了解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和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正确面对和解决各种难题。学校应明确导师责任,做好导师的选拔工作,制定导师考核胜任标准,担任研究生导师的人不仅要有很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也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此外,相关部门应完善对导师的考评机制,如可以包括导师自身的科研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学术道德、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等。高校间可搭建研究生导师交流平台,使不同专业背景的导师能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高校对育人工作突出的导师应评优表彰,甚至可将典型人物事件放入宣传栏进行宣传表扬,最终促进导师主导功能的发挥。
4、建立健全合理的体制
合理的体制是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和前提,学校应制定详细的规范化的管理体制。首先应制定关于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制定和明确教育者中的工作职责,是学校、学院管理还是以研究生院管理为主,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职责和分工,贯彻落实党委的意见和部署。其次,应实施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如开展研究生培养创新课题申报、研究生卓越学术科研活动等。要提高培养目标,严把质量关和学术关,培养研究生严谨的学术道德,刻苦的钻研精神,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精益求精;认真考核研究生各项质量要求,达标者才能顺利毕业,对即将进入社会的学生做好职前教育,避免因受到利益诱惑而做出违反法律和道德的事;此外,应合理地配备人员,制定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明确导师责任制度;完善奖励帮扶制度,关注实际问题,修订完善奖助学金的评比办法;建立教师保障制度和考评制度,使教师有更加丰富的时间、精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发挥网络宣传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导研究生文明上网,要把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的主动权。总之,学校、学院各部门应重视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5、学生、老师及各部门共同努力,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
针对学生要不要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疑虑,应该让学生明白,研究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是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深化的学习,如在网络信息传播快速便捷的今天,我们缺的不是知识和信息,缺的是处理这些信息的能力和方法,而研究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就是让学生感受到课程本身的魅力以及它面对现实问题时的解释力。在研究生期间,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而在于提升理论思维能力和价值评价能力,如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等,如既要鼓励研究生要承担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又要帮助他们以理性务实的态度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又要避免其出现偏激的思想和行为;这些都离不开思维能力和价值评价能力的提高。研究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方法也不再像本科阶段时单纯地听课、看书,而应辩证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生在看待问题时应更加全面系统,用更加冷静、机智的态度来解决问题。所以,研究生要学习思想政治课,要科学地学、系统地学、有方法有目的地学。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452-01
同志曾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社会相对封闭、单一,意识形态领域具有鲜明的一元化特点。改革开放以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和谐等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角度讲,就是开发人力资源、推进人的精神生活和思想道德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等。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是我国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在研究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无疑具有领导型的作用,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政治前途和命运。一旦这些掌握高科技的人思想政治发生了偏离,甚至背离了我们的政治信仰,这将给中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研究生教育必须牢牢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
1 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状
就研究生群体来说,研究生已是具有独立个性的成年人,他们在思想情感上追求自身的尊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对社会对民族有着强烈的责任感。虽然也部分的参与社会实践,但在校的广大研究生毕竟还只是在校的学生,学习生活的视野都还有着种种不完美的地方。他们在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实现个人价值追求与社会价值追求的完美统一,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出创新的探索来积极主动地适应研究生群体的思想新特征。
与以往的研究生相比,当前的研究生不仅数量多,而且生源复杂,个体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年龄跨度较大,有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也有参加过工作的人;(2)学科背景差异;对于同一专业的研究生,有的由于工作经历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有的则仅仅是刚入门,尤其是那些从应届生中考入的研究生。(3)学习工作经历与家庭背景差异。在就读的研究生中,既有一直在学校的“学习型”研究生,也有工作经验丰富的“经验型”研究生。在研究生的人群中,读书目的各异,有的学生能够珍惜学习机会,而有的人则只是为了工作上的需要而读研究生。
2 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措施
2.1 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研究生党建工作相结合: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一定形式的组织领导合作下进行,如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或研究生党支部,这可以说是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实阵地,也是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对于研究生党建部门来说,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思想情绪,反映学生的意见要求,定期组织他们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他们的纪律观念;积极正确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地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
2.2 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作用: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力量,导师处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对研究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导师自身的品学修养对研究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导师要发挥教书育人的双重作用,就不仅仅应该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应该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经常了解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情况,引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学习,勇于创新,努力塑造研究生的人格品质。因此,导师地位的特殊性对导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抓好导师的遴选工作。研究生导师的选择必须注重思想素质高、业务水平强、威信高的人担任;二是研究生辅导员与导师构建常规性联系工作机制。研究生辅导员应经常主动与导师联系,与导师及时沟通,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时机,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三是健全对导师的考评机制。借鉴西方导师制度,破除类似导师终生制的聘用机制,学校须定期对导师进行考核。考核内容除必须包括导师在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个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2.3 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以人为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应注意因材施教。研究生生源比较复杂,年龄跨度大,研究生的课程较少,较多时间花在论文课题上面,所以学习的分散性也导致研究生集体意识不强,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难题。这就客观上要求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要有针对性,要体现出研究生本身的个性特征。不仅要尊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更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此,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以尊重为前提,全方位的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学生才能在尊重自身心理需要的同时,学会尊重别人;其次,要十分重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生的根本利益,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他们的成才和美好的前途。总之,只有一切从学生自身利益出发,才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从而把外在的育人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
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出大量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研究生和其他群体相比,具有年轻化、知识化等特点。研究生是中国的未来,是跨世纪人才的中坚力量,是将来党和国家各系战线上的科技骨干和领导者,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栋梁之才,他们将在重要岗位上发挥主导型的作用。对于研究生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塑造广大研究生的美好心灵的养成,通过实际的工作去影响,改变广大研究生的错误思想道德意识,去形成中华民族倡导的符合社会主义方向的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影响他们的实际行为,维护校园的安定和谐。
参考文献
[1] 项超,邱海燕.从研究生群体的异质性特点看如何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11-112
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中最主要的问题分别是:对于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机制不完善、工作服务不到位以及针对于该问题进行的重点课堂教育收获甚微等问题。由此看来,要想解决高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那么就必须从三方面入手,分别是:不断扩充队伍实力、将导师的核心思想高度重视并发扬、提高重点课堂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问题;策略
在当今社会,拥有大量的学科知识和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只是研究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研究生更提出了需要具备正确的政治思想、沉稳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在高校研究被不良利用现象频发的今天,高校应重新定位,不应只考虑研究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应切实拿出行而有力的方法以达到提升高校研究生的整体思想道德水平。
一、目前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问题重视程度不够
现如今的很多高等院校都将科研成果和专业知识作为研究生的培养的重点学习项目,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基本不受重视。在这些学校中,科研创新就是研究生学习和生活的唯一内容和最终评判标准,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则是无关紧要的态度。就算有的学校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在实际中也存在错误观点:一方面是高估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另一方面就是没有针对研究生进行准确定位性教育,导致教育结果不理想。
(二)机制不完善
现如今,针对于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和管理的工作主要是采取二极管理的办法,也就是说学校管理层专门设立一个部门例如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等;至于学院的机制则是由党支部来负责的;至于这些部门的负责人就是由学校和学院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副书记来担任。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导师只负责学习和科研,导员只负责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相互独立行事,互不影响,同时也没有互相交流,导致二者的工作劳动成果在研究生身上体现不明显。
(三)工作服务不到位
随着国家教育机制的不断改革,导致很多高等院校在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上呈现出大幅增长的趋势,已经基本与本科招生数量相同,有的院校则呈现出本科生少于研究生的现象。虽然研究生的数量与日俱增,但是服务于研究生的专职管理队伍却没有明显变化,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的现象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生专职队伍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人员不足,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就很容易产生衔接不到位的现象发生,同时也造成针对于思想政治的有关文件和思想难以深入基层、贯彻落实。换句话说就是院级领导班子的作用基本全无,无法将思想政治落实到每一步。
(四)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的重点课堂教育收获甚微
目前很多高等学校为积极响应号召,开设有关于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课程,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并不尽如人意,难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思想完全贯彻到每一个学生。而造成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因素只要有三点即:①使用的教科书不够新颖,没能够与时俱进,与现代生活现状格格不入;②主讲老师仍然采取老一套的教学方式方法,满堂灌的要求学生掌握,继而忽略了学生内心的想法,同时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够即时与现代生活相关联,导致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应用性差;③目前学校在对学生的考察和审核时并不注重思想道德,只一味地追求科研成果和专业知识掌握程度,造成学生学习此类课程也只是敷衍了事,换得学分而已,而这样产生的后果就是组织纪律性不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的重点课堂教育收获甚微等现象。
(五)研究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后应用能力和条件的不足
在当今社会,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和应用能力一直被广泛讨论同时也确实在实际生活中暴露了很多问题。主要有四大方面:①组织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较少且形式不多样化,难以形成规模和深入基层的效果;②多数实践将研究生的专业方向与社会应用相结合,对其思想政治产生相应的作用相对较小;③研究生在实际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难以突破瓶颈,创新能力不足。研究生在进行社会实践中一方面是希望能够有所突破自己,另一方面就是将自己的所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的应用。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只注重社会实践的过程而忽略上述最重要的两点,这样也就慢慢的消磨了研究生对其兴趣。
(六)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充分发挥网络阵地的作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中很多不是马克思或是反对马克思的言论、思想在任意传播,妄图达到占领有利的宣传位置。这也就给我们带来了新的问题:①对于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来说,各种良莠不齐的言论、思想在任意传播,导致研究生信息量巨大,各方意见纷呈杂乱,对获得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造成挑战;②网络生活并不是现实生活,这也就意味着道德的约束能力作用较小。从上述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如何利用网络阵地有效传导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二、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开展作为工作的核心任务,努力提升队伍水平
学校对于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整齐划一的规划,由校党委、宣传部主导,各下级部门来配合开展工作,思政教育队伍水平决定了本校思政教育的成效。目前研究生思政教育队伍主要由研究生辅导员和研究生干部两支。研究生辅导员呈现出学历不高、事务性工作多、数量过少等特征。一个优秀的研究生辅导员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这样在与研究生的交流过程中才能占得先机,不仅如此,辅导员更需要有正确的政治思想以及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选择,同时掌握基本心理知识。所以,在进行辅导员选拔时,应更加注重其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经验以及学历水平。对于辅导员要进行定期培训和学习,增强辅导员工作和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同时学校应充分保证优秀辅导员的资源输出,选拔优秀辅导员升职或进行相应的人才推荐。这样不仅能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更能吸引有志之士加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研究生干部是学校、老师与同学之间的纽带,更是学生中的典范。要想提升研究生干部的业务水平必须做到“择优、培训、竞争”,选择有经验、有能力、有担当、政治思想正确的学生。做好研究生干部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扩充新生力量,评先树优,奖罚分明,树立良性竞争机制。保证干部群体的积极性和鲜活性。
(二)把握培养机制改革风潮,导师发挥带头作用
目前说的培养机制改革其实质就是导师负责主要科研工作同时还需要肩负思政教育使命。想要推动研究生政治思想进步不仅仅专业专职的政治思想老师,更需要学校、社会、老师之间的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推动研究生思想教育的发展。导师对于研究生而言不仅仅是他们在学业上的老师和责任人更是他们在日常的生活和思想道德上的榜样。学校在选择导师时也应该从其专业文化知识、个人品德修养、综合能力水平等多方面进行考察,只有最优秀才能通过。辅导员和导师在工作岗位上各司其职,但是辅导员可以与导师勤沟通,多交流,保证学生的思想、学习和日常生活的正常,如有问题能尽早发现。学校对于导师定期考核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原有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数量,同时还有导师对于研究生的思想道德影响,要建立健全导师奖惩制度。
(三)以课程建设为基础,逐步提升思想政治课程影响力
研究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他也是研究生形成正确三观的重要途径。高等学校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开设此类课程更需要进行必要的资金和人才支持,努力提升理论的研究和建设,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制定出复合现代研究生的新的教学方法,逐步提升思想政治课程的影响力。高校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重新编写教材。新教材与时俱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加复合新时代趋势,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担任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增强自身专业素质修养,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增强课堂创新力和吸引力。教学时要注重方式方法,实现日常化、简单化、人性化、多元化和多样化。
(四)保证社会实践工作深入基层,加强实践育人
研究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社会实践具有举足若轻的地位,它不仅能够对研究生的素质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研究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政治思想方面都会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目前主流的社会实践的形式为:研究生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基地合作的定向人才培养计划、研究生的西部计划等志愿者或日常的公益活动。学校和社会应该多组织规划相应的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促进研究生的积极参与。不仅如此,我们也应该区分开研究生与本科生的社会实践的内容和方式方法,研究生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必须与自身专业相结合并加以运用,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要突出不忘历史、服务基层等切实思想,保证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够发挥自身优势造福大众。在开展过程中积极推动勤工助学、创新创业、科研项目等。长此以往,不仅研究生乐于社会实践,地方也愿意与学校合作,促进了研究生回馈社会。
(五)变被动为主动,不断扩大网络思想的占有率
在现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中,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也就意味着网络思想的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变被动为主动,将网络传播的主动权把握在自己的手中。网络是个双刃剑,我们必须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第一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了解世界最前沿的科学研究与发明,积极进取,把握时展潮流。第二研究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资源共享,互相探讨,有利于共同进步。但是网络同时也给政治思想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进行必要的爱国主义等思想政治教育,保证自身思想阵地的安全,同时变被动为主动,不断扩大网络思想的占有率。笔者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做调查研究时发现,大约有五分之一的研究生认为很好,二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勉强一般,而接近四分之一的学生则认为差强人意。由此看来,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势在必行,而且还需要不断提升教育水平,以达到宣传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有两面需要注意,第一,对于网络不仅要利用其便利性,更要加强其网络思想传播的监管力度,保证网络思想的正确性抵制和排除不良信息,保证研究生的政治思想教育网络环境的整洁。第二,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加强校园思想、文化的创新性,吸引更多的研究生的关注。譬如在一些就业网站、娱乐网站、视频网站正确的思想传播的言论,传递正能量,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的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这样线上线下相互配合,能够保证政治思想的占有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我们应把握机遇与挑战,变被动为主动,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各方面素质,以达到为国家输送更多的有志之士,帮助国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更优秀的后备人才和社会主义接班人。
作者:褚晓岑 单位:河海大学
参考文献:
[1]王云海,王宇航.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2]常媛,冯涛.论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J].科学社会主义,2013年02期.
[3]朱喜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讨会综述[J].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07期.
关键词 新媒体 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9.038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ZHONG Linpeng, WU Zufeng, HONG Lei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Sichuan 610051)
Abstract In the new media era, the use of new media and the use of new media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he use of empirical study,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for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all college graduate survey sampling, 148 randomly deployed valid questionnaires, from three aspects of content, carrier and demand are investigated. Discovery of new media under gradu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utilization rate is not high, platform coverage,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is low, students of higher demand problem. Meanwhile, the author put forward to establish new media concept,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broadening the ways of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teacher training and optimize the education environment five aspects of thinking and suggestion.
Key words new media; graduat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新媒体以高多元化、强交互性、强开放性等特点,打破了时空界限,摆脱了容量与速度的限制,实现方便快捷、多角度、多维度的信息传播。同时,新媒体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资源与形式。研究生主要将精力放在学术科研上,参与文体活动的机会较少。他们自主性强,偏爱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任务。因而,传统的集体教育活动很难适应研究生的生活学习规律。其二,研究生在年龄跨度、个人经历,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他们中既有应届生,也有工作数年的,既有结婚生子的,也有未婚的,因而同质性较强的教育活动亦很难适应所有人。在此情况下,引导他们开展自我教育成为一个好的选择。其次,大多数研究者对“新媒体环境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理论型、宏观性、一般性的研究,在实践性、具体性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为开辟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战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探寻新方法,开辟新路径,使新媒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堡垒”。本文自编问卷,以电子科技大学(985、211重点大学)为案例,对新媒体环境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
1 研究设计与实施
(1)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研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本研究选取电子科技大学在校研究生为调查对象,结合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主要从理工科和文科专业选取了共约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约200 份,收回有效问卷148份(表1)。
(2)研究工具与方法。本研究自编调查问卷,主要从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等三个维度进行调查。通过克伦巴赫信度系数检验得出该问卷的各维度系数均大于0.7,说明本问卷的信度属于可以接受的水平。在效度检验中,各维度的系数在0.24~0.45之间,代表本问卷的效度也是可以被接受的。运用SPSS22.0 统计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与分析。
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通过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和理论研究,笔者自编的调查问卷主要从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等三个维度进行调查。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可以看出,整体情况如下(表2):
表2 新媒体环境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样本分布情况
经过对148份问卷在各维度上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三个维度的平均值分别为3.20、2.90、3.75,其中除载体维度处于2(不认同)和3(不确定)之间,其他维度的平均值皆大于3(不确定)和4(认同)之间,但仅有需求维度高于3.55。这表明,新媒体环境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是不够理想的。
(1)在新媒体下对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平台覆盖面不广。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网络新媒体(如博客、微博、网络广播等)是现在研究生使用得最多的新媒体。148名受访者中,共122名,即82.43%的研究生接触最多的新媒体是网络新媒体(如博客、微博、网络广播等),而19名(12.84%)的研究生接触的较多的新媒体是手机新媒体(如手机短信、彩讯等),仅有7名(4.72%)的研究生接触较多的是新型电视媒体(如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等)和其他新媒体。当前,高校校园媒体主要由校园网、校园 BBS 论坛和专业主题网站等组成,所传播的内容尽管紧跟新媒体的发展,但是无法覆盖主流的新媒体,所以,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利用率比较低,平台覆盖面也不够广。这使得很多有效的新媒体平台没有被及时运用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2)研究生对通过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较高,但对思想政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较低。在148份问卷中,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仅有12位(8.11%)研究生对现阶段通过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处于不确定状态,131人(88.51%)对于利用新媒体进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处于认同或非常认同状态。而对于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114名(77.03%)的研究生都认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低。现阶段各高校都开通了各大新媒体载体,也相继改版网站,开通新的主题网站,但是因为内容不够鲜活,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特别是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面,且高校在运用新媒体载体时,会出现“语境转换”不畅的情况,还是按照传统媒体的方式来维护或运营,在“接地气”方面、内容丰富性方面都还不够,这些或多或少影响了研究生自主进行思想政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通过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仍有一段路要走。
(3)研究生对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较高,但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较大。对问卷进行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研究生对于高校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均值为3.55,表明需求较高。问卷中,在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新媒体中互相关注或互为好友问题上,受访的148名研究生中,共有126名(87.14%)的学生认为该问题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有的同学愿意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新媒体中互相关注或互为好友,这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空间很大。而关于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新媒体中互为好友或互相关注后,研究生新媒体消息时做出的反应,66名(44.59%)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可以直接消息;58人(39.19%)的学生对于有些消息会故意屏蔽老师,不让他们看到;17人(11.49%)的学生选择不任何关于个人心情的消息;仅有6人(4.05%)的学生另行使用新媒体客户端或开通账号,回避老师。以上数据表明,一方面尽管学生愿意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新媒体中互相关注或互动,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是十分愿意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了解到自己的思想发展动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遇到的挑战十分巨大。
3 思考与建议
“万丈高楼平地起,千年古树幼苗起”。教育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从基础做起。对于具有一定主体意识的研究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如此。笔者结合上述新媒体环境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新媒体的特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3.1 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传播特征相一致的理念
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自主性和参与性等传播特征,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种类,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从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和发展规律看,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传播特征相一致的理念,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首先,结合新媒体传播的特征,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创新。在新媒体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把教育内容数字化,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声有色、图文并茂、声像交融,对学生提供真实的表现效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其次,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利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结合新媒体教育平台,使教育对象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念。同时,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性质和类型的问题选择相应的方法,根据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不同起因来选择相应的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与身份特征来选择相应的方法。再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教育的隐蔽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将带强制性要求的目的巧妙地隐藏在学生平时必须进行的新媒体活动中,相对于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原封不动照搬上新媒体的显性方法而言,这种隐性教育淡化了学生的角色意识,充分照顾学生的内心需要,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最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学生个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过于严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需要进行教育,学生的个性没有得到充分考虑,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重视个体价值和尊严,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及其关心的热点问题,有利于学生彰显个性情怀,健康发展。
3.2 加强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整合
高校校园媒体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高校校园媒体主要由校园网、校园 BBS 论坛和专业主题网站等组成,但是从问卷调查可以看出,研究生所关注的新媒体主要集中在QQ、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因此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及平台进行有效整合。首先,高校应设立统一的新闻中心,分工协同合作,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资源的有机融合。传统媒体有其优势,新媒体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样才会更吸引学生、教师和其他工作者。借助新媒体,发挥新旧媒体优势,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各学科教师应积极构建与授课内容相关的电子资源库,利用各自教学专长,交叉协同工作,根据各学科的教学目标,收集和整理各种不同的教学资源。同时,鼓励学生搜集课堂教学中所需的资源,这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最后,网络媒体资源有必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行整合。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环境,进行优秀文化宣传与重要新闻报道,积极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得到优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情操得到提高,真正实现思想政治环境建设与育人相统一的目的。
3.3 拓展教育路径,构筑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在新媒体环境下,QQ、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工具层出不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离不开此类网络社交工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顺应当今时展的潮流,充分了解学生当前使用的主要通讯工具,尽可能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不必采用以往面对面说教式教育的方式,可通过网络通讯工具等途径进行沟通与交流。利用网络社交工具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沟通与交流,一方面避免了传统面对面交流的尴尬场面,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信任,另一方面交流方便,速度快,能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学校还可以开展线上网络互动活动,既利于师生、同学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又利于师生、同学间感情的培养。同时,鼓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建立自己公开的博客,该博客可以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发表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或者发表自己对学生学习、生活或工作方面的建议,或者发表有关国内外的时政信息,引导学生更好地成长与进步。
3.4 加强高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培养
高校应该高度重视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传播者,更应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挖掘者。为更好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了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之外,还必须掌握现代传播学相关的理论知识,注重新媒体的传播技巧的使用,培养熟练的媒体使用技能。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才能更好地利用新媒体,传递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提高正确辨别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向上。通过定期开展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培训、社会考察、主题讲座等活动,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的认识。同时,鼓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不断进取,及时发现新媒体的新的发展方向,加强对新媒体前沿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学校还可以邀请社会上的媒体机构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互动交流,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身的媒介素养,为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5 优化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一定的社会环境影响,需要优化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与实时性。首先,健全与完善校园新媒体的管理制度。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联合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信息中心等部门,分工协作,明确责任,落实责任。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应做好全校校园网与新闻网的建设、维护与完善的工作,积极报道围绕学校的重大事件,主动地控制校园舆论。同时,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等部门应大力组织主题演讲、主题讲座等活动,开展与新媒体相关的竞赛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起来,融入其中。而网络信息中心则应做好校园网络的建设、安全维护与健全完善的工作,构建一个安全与健康的网络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提供基础。其次,加强校园网络监控管理。针对学校各老师、学生、工作人员,做好校园网络的登记、备案工作,完善实名登记制度。学校网站、论坛和留言版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管理,及时发现和删除各类负面信息。对于在校园新媒体中传播负面信息的学生、老师或工作人员,绝不姑息,依据国家法律和学校的相关管理制度,严格追究其责任,给予一定处罚。再者,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培养学生自律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注意关注学生动态,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网络行为。通过对学生进行新媒体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辨别和媒介运用能力,教导学生自觉抵制负面信息,积极动员周围人远离负面信息。在参与网站与论坛讨论的过程中,主动正面信息,自觉规范言行举止,积极传播正能量,做正面舆论的实践者,有理有据驳斥负面言论,主动自律地净化新媒体环境。
参考文献
[1] 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25-30.
【关键词】综合改革 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1-0123-03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较高层次就是硕士研究生教育,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心理品格和政治素养等,从而增强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最终实现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目标。这就需要学校在研究生面临学业、就业、婚恋、经济等实际困难及压力时,在其成长过程中对其进一步加强教育引导。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仍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改进和创新。
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探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问题,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作用,是时代赋予的新课题。
由于研究生教育较为分散,大多数时间是由科研导师来指导,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就包括研究生导师、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生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等。因此,借助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大环境,创建一个合适的教育平台、把握国家相关政策以及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已成为现阶段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 搭建教育新平台,构建教育新阵地
1.“大学工”平台的搭建
2007年,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思路,西科大拓展了学生工作体系,形成了由学生处处长担任学工部部长,保卫处副处长、团委书记、教务处副处长、后勤管理处副处长以及研究生院副院长兼任学生工作部副部长的“大学工”平台,建立了相互配合、信息畅通、反应灵敏的学生工作联动机制。
2008年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大学工”平台。如图1,其中西南科技大学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学生工作中的重要事项和关键问题进行研讨、协调、咨询与审议,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由学校党委书记及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学生工作部部长和分管教育管理的副处长,党办校办、组织部、宣传部、校团委、研究生处、教务处、保卫处、后勤管理处、关工委的负责人以及各学院学生工作专家共同组成。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实践,“大学工”平台的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构建“大学工”平台、建立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是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整合校内资源的有效举措,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落实和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大学工”平台的工作机制
“大学工”平台内的事务处理主要通过学生工作例会、部长会议和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会议完成。
“大学工”各部门涉及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意见和建议首先要通过部长会议进行沟通、协调、决策,并在学生工作例会上传达到各学院研究生工作分管领导,由各学院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实;各学院研究生对相关管理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通过学生工作例会反映给相关部门,及时协调解决。若部门之间协调存在困难,需要学校整体协调的相关事宜通过学工部部长在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会议上汇报给校领导,由校领导协调处理。
第一,通过联动后勤集团,为研究生提供优质高效的生活服务。后勤部门领导要能及时反馈学生对管理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也要能全面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意见。在“大学工”平台内,创建了学办、分团委、关工委、党员接待室、心理咨询室五位一体的研究生工作平台。
第二,通过联动保卫部门,为研究生提供安全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大学工”平台内,学校综治工作、处理研究生违纪违规、突发事件、安全教育等问题可直接在部长会议和学生工作例会上协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一般案件、重大案件、特重大案件和恶性案件的处理,保卫处也能在第一时间协调召集相关人员,并做到层层上报,及时顺利解决。
第三,通过联动团委,拓展研究生的素质教育。在“大学工”平台内联动团委后,对拓展学生的素质教育所起到的作用更明显,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科技文化节、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等活动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升研究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全面素质教育整体纳入教育教学主体范畴。
第四,通过联动学工部,加强研究生工作队伍建设和研究生学风建设。首先,研究生处在在读研究生中推荐表现优秀、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学生辅导员,保障学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顺利推行;其次,研究生院充分发挥研究生在专业等方面的带头作用,形成由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的科研团队,组织研究生参与带动和指导本科生的科技文化活动,大力推进学风建设。
二 以国家政策为契机,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自2011年国家《关于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的通知》以来,研究生院抓住该契机以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为中心,充分发挥“大学工”平台的联动优势,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不断加强学校研究生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完善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建立了以分管研究生教育、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为组长,各学院院长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包含各学院党委副书记的工作小组,完善了活动的组织机制,保障了活动有效、全面地开展。同时设立了由20名硕士研究生导师组成的校级宣讲团,专门负责各学院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宣讲报告活动。活动采用学生更加易于接受的多种形式开展,既有在科学研究上有建树、在学风建设上有经验的学者讲座,又有辩论赛、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2012年,研究生院会同学工部、校团委在全校举办了“背书包、促学风”系列活动。开展以“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为主题的辩论比赛,以“树优良学风、展时代风采”为主题的“诚信教育”“新老生学习经验交流”“寝室学风建设”,以“学”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教育活动范围不断拓宽,活动质量不断提升。
经过三年的运行,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已经普及到学校所有研究生,并将活动覆盖面拓展到本科生和青年教师中,加强了我校研究生对学术道德问题的认识,对广大学生树立科研诚信意识,提高科学道德素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严谨自律的精神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科研氛围。
三 创新教育方法,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西科大根据研究生的具体特点和教育规律,重点建设研究生导师、研究生辅导员和研究生组织三支队伍,着力构建以研究生导师为首要责任人、以研究生辅导员为核心推进人和以研究生组织为重要参与者的三位一体队伍机制。
1.“导”“范”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主导作用
西南科技大学自2006年始,积极构建研究生导师育人的有效机制,完善相关政策,明确导师的责任与义务。
首先是建立导师与研究生党(团)支部书记的联动机制,配合党团组织加强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坚定政治理想和信念。其次是要求导师严把“入口关”,在研究生的入学复试过程中,不仅要考核学生的文化知识,更要进行政治面试,最终筛选出文化知识与政治思想素质都过硬的学生予以录取。再次是贴近研究生生活,主动解决研究生的实际问题,对于所带学生较多的导师,应组建导师团队,充分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最后是导师要以身作则,加强学术道德教育。
为了能促进导师更好地发挥其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又能对教育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价,西科大已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导师责任制。其包括导师的评聘机制、导师教育和培训机制、导师思想政治教育监督机制以及奖惩考评机制等。
2.“教”“学”相长,建立专职化研究生辅导员队伍
辅导员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一直存在着高流动、低认同并难以留住高素质人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团队建设。自2008年始,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前期筛选、岗前培训、提升待遇以及建立考核和奖惩制度等,促进研究生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同时,西科大还要求研究生辅导员积极参与到研究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并且要求辅导员进入研究生实验室和课题组。这样不但可以提高研究生辅导员的学术水平,还可以将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科研活动中。
3.开拓创新,不断完善研究生组织建设
研究生组织建设包括党团组织建设、研究生会与班级组织建设以及研究生社团组织建设等,是指广义的组织建设。
为切实做好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水平,学校研究生会在研究生院和校团委的共同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并初步形成了品牌效应。其中,清明节爱国主义祭扫活动、学习雷锋系列活动、校庆校史教育活动都已经成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同时,学校也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广大研究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构建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推进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多年举办“研究生杯”篮球联赛、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羽毛球友谊赛、元旦游园晚会、研究生交友舞会以及研究生毕业典礼等活动,不仅加深了教职工与在校研究生、本科生的友谊,展示了学校研究生的青春风采,还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研究生品牌活动,也构建了一个完善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四 结束语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承担着人才培养重任的高校不断加强和改进、创新和发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背景,结合西科大近年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从平台搭建、国家政策及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经过几年的实践,充分验证了西科大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分析与体系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7)
[2]李婵.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与教育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骆郁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