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8 09:22:3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在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成为时下各界关注的热点。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商业银行因其在实体经济建设中的独特地位及公众性质,对其社会责任的履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中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与客户群体划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社会责任 客户群体
一、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英文缩写CSR)的概念起源于欧洲,世界银行给其的定义是:“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
而我国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更具有多方面内涵:在经济、金融发展和改革过程中,除了发挥商业银行的基本功能外,事实上还一直在发挥着通过贯彻执行国家政策和政府意图、为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持、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特殊功能。概括说来,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经济责任、道德责任、法律责任和慈善责任。
提高盈利能力是商业银行法人的责任,但是商业银行在追逐自身利润的同时,绝不能与社会公众利益向背,这是西方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缺陷。金融机构尤其是大银行过分追求自身的利益,甚至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了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受到了社会公众的一致谴责。商业银行应该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既要全面支持经济的发展,支持产业的振兴和调整,同时也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包括“三农”、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支持,包括民生系列的金融服务,也就是说要承担更多更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责任。商业银行在自身业务发展的同时,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更需要承担更多的企业的公民责任,所谓的企业公民责任就是要履行社会责任,包括围绕着环境保护、支持教育、扶危济困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商业银行的客户群体划分
商业银行的客户,是商业银行服务的对象和利润的源泉,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种稀缺资源。客户的种类千差万别,形成了形形的客户群体。
个人银行业务(包括具有零售效益的中小企业需求)可根据客户的生活状态、生活阶段、人生阶段划分为三大阶段。对于年龄比较轻的客户,其所谓的收入净值,财产净值比较低,积蓄相对较少,追求的可能是一个财富阶段的初始。第二阶段是自己成年而且有一定的积蓄,这是进入了一个财富平衡的消费者。然后随着年龄的增大进入不惑之年,净收入累计到一定地步,这个时候客户所追求的可能是一个财富的创造阶段。商业银行所针对的个人客户划分都是从其年龄和财富这两个维度定义的一个群体。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普遍将个人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初步分为保守型、谨慎型、稳健型、进取型和激进型等五种类型。
相对于大企业客户群来说,中小企业正在成为各商业银行争夺的主要客户群,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客户是商业银行客户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从商业银行的行业特质和风险管理的要求看,衡量中小企业的标准,主要应该从企业营业收入和贷款额两个维度来确定。由于企业还款的主要保障是稳定和充足的现金流,因此以营业收入作为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是比较合理的。中小企业又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三、中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与客户群体划分的关系
中国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具体到银行的经营上,表现为关注客户从业务需求到精神生活需求的各个层面,并致力于满足这些需求,把这种社会责任精神延伸到每一个客户,从而构建起一种和谐的、充满动力的合作关系,藉此培植更多忠诚度较高的优质企业客户和高端个人客户群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个性化或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其客户的信息,全面地洞察市场需求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变化趋势,并细分客户,识别在金融市场竞争中最有价值的客户群体,发现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从而实现客户需求与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互动,并同时兼顾社会弱势群体和社会大众客户需求。
此外,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所处的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而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也需要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不断得到丰富。
参考文献:
[1]Bowen. H. R.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businessman. New York:Harper and Row.1953.
关键词:消费信贷;风险;金融危机;创新;风险控制;金融监管
中图分类号:TU2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7(c)-0077-01
美国是个消费经济极其发达的国家。美国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消费。消费信贷支撑着美国产业的发展,也影响着美国人的生活。大多数美国人并不进行储蓄,他们热衷消费。信用卡、支票等成为美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国消费经济的发达与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紧密相关。
美国的商业银行为了攫取消费信用的广阔市场,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创造了许多消费信贷工具。其中最为重要的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住房抵押贷款是指银行向贷款者提供大部分购房款项,购房者以稳定的收入分期向银行还本付息,而在未还清本息之前,用其购房契约向银行作抵押,若购房者不能按照期限还本付息,银行可将房屋出售,以抵消欠款。汽车贷款指贷款人向申请购买汽车的借款人发放的贷款。信用卡是一种非现金交易付款的方式,是简单的信贷服务。由银行或信用卡公司依照用户的信用度与财力发给持卡人,持卡人持信用卡消费时无须支付现金,待结账日时再行还款。
这三种工具的出现使得美国的房地产业,汽车业,服务业等行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些行业的发展又由于其扩散作用带动了一系列相关行业的发展。最终使美国消费经济日益成熟,美国经济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期。
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中,不可避免蕴含着风险。以住房抵押贷款为例。商业银行面临着借款人无法还本付息以及抵押住房价值下降的风险。对于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是可控的。商业银行通过审查借款人的信用记录,将贷款发放给信用度较好的借款人。一旦借款人未能按期还本付息时,银行可将其房屋出售,收回房款以抵消借款人的欠款。因此商业银行愿意进行住房抵押贷款业务。
然而大量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进行,降低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为了促进银行的流动性,商业银行进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指商业银行把自己所持有的流动性较差但具有未来现金收入流的住房抵押贷款汇聚重组为抵押贷款群组。由证券化机构以现金方式购入,经过担保或信用增级后以证券的形式出售给投资者的融资过程。这一过程将原先不易被出售给投资者的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性现金流入的资产,转换成可以在市场上流动的证券。大大增强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一系列的衍生金融工具的诞生更加增强了其流动性。流动性的加强使得商业银行更加愿意进行住房抵押贷款的发放,获得贷款利息,增加银行收益。
银行过量发放住房抵押贷款,风险加大。一旦房价下跌严重,借款人选择断供,商业银行将房屋收回出售,由于房屋的减值,损失也将惨重。杠杆作用下,一系列的衍生金融工具也将崩溃。整个金融业也将出现动荡。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最初起源便是商业银行大量发放次级住房抵押贷款。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投资银行的异化、金融杠杆率过高、信用违约掉期、对冲基金缺乏监管等一个个环节随着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断供的大量出现,如多米诺骨牌环环崩溃,影响到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业的发展,最终也影响了世界的实体经济。
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对我国有着很大的启示
(一)消费信贷业务创新的必要性。消费信贷工具的发展和普及促进了整个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也促进了美国社会消费经济的发展,使得大多数的美国人都能跟有钱人一样过上有车有房的生活。美国人享受着消费信贷带来的美国经济发展。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能很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消费信贷业务必须进行创新。新的创新工具的发明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创新工具的普及和发展带动了整个消费信贷业务,消费的增长带动了一些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也应该积极结合我国国情,集中资源和力量,开发住房抵押贷款和汽车贷款等消费信贷业务。这些业务有着很大的市场潜力、风险收益比率合理。并且通过这些消费形式,增强居民的购买能力,从而扩大这些耐用品的销售和产量。同时推广使用信用卡,为消费者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信用卡的使用能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次级贷款的大量出现,说明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消费信贷的贷款对象是个人,个人的收入是其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因此银行应该严格按照规定发放贷款,并且要对借款人的资信状况进行调查。由于商业银行调查每一客户耗时耗力,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个人信用体系使商业银行能够较准确的判断客户的资信状况,控制其消费贷款发放的风险。同时政府应积极扶持个人资信调查评估机构,促进个人征信业发展,鼓励发展消费信贷咨询机构、个人资产评估机构、消费信用担保机构。这些中介服务机构的建立有助于个人信用体系的尽快建立。
(三)金融监管的必要性。美国由住房抵押贷款导致最终的金融危机深刻地说明了金融监管的必要性。消费信贷的适当发展确实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美国商业银行过度发放消费信贷,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一系列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时,杠杆作用导致风险急剧扩大。金融业的脆弱性和高风险型以及对其他产业的深远的影响,要求金融监管的存在。然而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监管的不完善导致了这场危机的蔓延。从信贷危机发展为金融危机,最终成为了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因此,我国在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时要加强金融监管。金融监管当局应建立、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与制度,并在消费信贷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规范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的业务活动。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沈健美,齐雪松.我国消费信贷促进经济增长作用分析.经济与金融.2007.1期(总第265期)
房地产证券化在西方国家之所以发展迅速。其巨大的内、外部动力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我们主要以美国的房地产证券化发展经验为例进行研究。
1.政府介入为小额投资者参与不动产收益创造机会,这是房地产投资权益证券化起源的主要动力。房地产证券化包括房地产抵押贷款债权证券化和房地产投资权益证券化两种形式,所以房地产证券化的起源也有两条路径。其中一条路径是以房地产投资信托为基础的投资权益证券化。这是资产证券化最早的萌芽,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其后经历了迅速发展、衰落、复苏、稳定发展的过程。1960年,美国国会在内地税则中批准了房地产投资信托业务,其目的是给小额投资者提供一个参与商业房地产投资的机会,使投资大众分享不动产投资收益,避免财团垄断;同时建立房地产资本市场,使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有效地融合起来,美国房地产资本市场迅速发展。此后,日本、英国等争相仿效。经过近10年的发展,在70年代初达到顶峰。
2.房地产信托的避税优势是美国房地产投资权益证券化稳定发展的主要动力。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由于经济危机和房地产市场的萧条,加上早期对房地产投资信托有很大的限制,房地产投资信托开始衰落。20世纪80年代,随着美国税收法案的修订和有关限制的放宽,使房地产信托的避税优势得以发挥,房地产投资信托不能直接拥有房地产资产的情况也得以改变,房地产投资信托开始回升,资产量不断增长,1991年底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房地产投资信托发展非常迅猛,其数量和市场价值增长迅速。1990年,美国共有119家挂牌房地产投资信托,股票市值为87亿美元,到1999年增加为210家,股票市值1307亿美元,增加15倍。现在美国大约有300多家房地产投资信托,总资产超过3000亿美元,约三分之二在国家级股票交易所上市。
3.金融创新是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起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为代表的房地产证券化最早出现在美国,这和美国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采取的金融政策密切相关。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的住房金融是以存贷机构为主体的单一住房融资体系。早在1831年,美国就有了第一笔住房抵押贷款,20世纪初美国已形成了以储贷机构为主,商业银行为辅的间接融资体系。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大萧条中,1600多家银行因为无法收回住房抵押贷款而破产,住宅金融体系几近崩溃边缘。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真正契机来自70年代美国的储贷危机及其后的金融自由化。进入6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陷入了战后最严重的衰退。通货膨胀日益加剧,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产品的利率随之急剧上升,而大量的存贷机构因受到有关条例对存款上限的限制,加之长期形成的“短存长贷”的资金结构,在投资银行和共同基金的冲击下,储蓄资金被大量提走,利差收入不断减少,严重影响了储贷机构的经营,导致支付危机。为获取新的资金来源和转嫁利率风险,美国联邦国民抵押协会、政府国民抵押协会和联邦住宅贷款抵押公司三家具有政府信用的抵押机构等金融机构,注重推进金融创新,纷纷将所持有的住房抵押贷款按照期限和利率等进行组合,并以此组合作为抵押或担保发行抵押贷款抵押支撑证券,从而实现了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1968年,联邦国民抵押协会在全美首次公开发行“过手证券”,标志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开端。此后政府国民抵押协会和联邦住宅贷款抵押公司及其他机构也纷纷仿效。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占住房抵押贷款的比重日益提高,目前已成为美国仅次于联邦政府债券的第二大市场。从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起源及发展可见,其内在动力是:金融机构为了获取新的资金来源和规避金融风险而推动的金融创新。
二、世界房地产证券化的发展概况
房地产证券化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之后迅速发展。到80年代,这种证券化的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抵押债权以外的非抵押债权资产,而且随着金融市场自由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这一金融创新在欧洲市场上获得迅速发展。到1997年,美国50%以上的住房抵押贷款实现了证券化,抵押贷款二级市场总规模将近8000亿美元,出现了完整的证券化体系。此后英、日、德等国家也纷纷学习引进美国的做法,制定法律、设立组织,推动房地产证券化的发展。90年代进入亚洲市场,房地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工具成为全世界金融创新的标志。
我国在对房地产证券化探讨了十几年后,2005年由中国建设银行发起,中信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30.1亿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这是国内第一个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项目。另一个由国家开发银行发起,中诚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发行近42亿元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这是国内金融市场上发起的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房地产证券化交易。两个房地产证券化产品的推出表明国内房地产长期依赖银行支撑的局面开始被突破,一个新的融资平台正在架设起来。但房地产证券化能否在我国迅速发展,取决于是否具有巨大的内、外部动力因素。
三、我国房地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
1.我国商业银行在房地产证券化中利润吸引动力不足。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有其独特的动力机制。我国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是商业银行,作为商业机构,最大化地谋求商业利益是其目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从银行的角度看,实质上就是商业银行将住房贷款的债权转让给第三方,通过提前兑现现金,转嫁银行的贷款风险,降低不良资产比重,保证银行的资产充足,满足后续贷款的顺利实施。由于目前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被银行视为优质资产,各大商业银行都在积极扩大抵押贷款的规模。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能否成为贷款银行的主动,主要取决于贷款银行贷款证券化过程中获得额外的利润大小。银行在通过发行债券等形式将债权证券化,发售转让给第三方(即投资人)的同时,也必须将其发放贷款的收益一部分转让给投资人,这是住房贷款证券化得以实现的经济动因。这样,银行和证券投资人就共同承担了住房贷款的风险和收益,既满足了银行提前套现保证资本金充足的需
要,也为投资者开辟了新的更多的投资渠道,新的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出现,使投资者在选择具有避险功能的投资组合时有了更大的空间。可见,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过程实际是将抵押贷款的利息收入在服务商、SPV、信用增级手段提供者及投资者等诸多证券化参与者之间分享,虽然贷款银行可以作为服务商享受服务费,但这比贷款机构自己享有所有抵押贷款利息获得的收益要低得多。
2.我国商业银行进行房地产证券化的压力不大。一是从总体上看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规模相对较小,到2004年底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余额仅占GDP的11.6%,而欧盟国家2001年平均达到39%,其中英国为60%,德国为47%,荷兰达到74%。二是从贷款机构的各商业银行来看,住房抵押贷款所产生的压力亦相对比较小,即使抵押贷款规模最大的中国工商银行,2003年抵押贷款余额也仅占其机构存款总额的7.23%,建行也只有10%。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已占40%左右。而我国作为资金供应重要来源的居民储蓄则持续增长,虽然住房抵押贷款占金融机构吸收储蓄存款余额比例从1998年的1.3%已逐渐上升至2004年的13.3%,但仍占很小的比例,这说明商业银行的资金供给是充沛的。三是从储蓄存款结构上看,由于我国居民偏好储蓄以备购房、养老、子女教育之用,因此居民储蓄中长期的定期存款比重较大,由此看来,我国的商业银行并不担心流动性。而美、英、日三个国家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都是以提高住房抵押贷款的流动性和扩大住房借贷资金的来源为其动力的,其手段是在金融市场上以已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为担保来发行可转让的证券。
3.外部环境不成熟。从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一级市场及证券化环境看,大范围地推进房地产证券化的时机也并不那么成熟。首先,贷款机构呈现单一化。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上占有绝对主导地位,截至2002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我国所有金融机构的住房抵押贷款余额的比例从未低于87%。它们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具有绝对强势的博弈力量,这对如何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保护好投资者的利益带来一定的挑战。其次,中介机构体系及信用体系不发达。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作为一项金融工程,其良好的运作体系是依赖于一个高度发达,运作有序的中介机构体系及信用体系,而这两者目前在中国的发展都不完善。尤其作为核心SPV的信托机构,由于其管理制度不健全,非常容易产生漏洞,一直是金融治理整顿的焦点。
相比而言,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起源时外部环境良好。首先,政府给予了大力扶持,美国政府通过规范抵押贷款的信贷行为,促进了抵押贷款证券合约的标准化,为以后在二级市场上出售抵押贷款,实现资产证券化奠定了技术基础。其次,美国政府为公民和退伍军人提供抵押贷款担保,这使抵押贷款的风险大大降低,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创造了条件。再次,具备了金融自由化的外部环境,主要表现为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即放松或取消外汇管制,资本的输入和输出更趋向自由;利率的自由化,即放松或取消银行存款与贷款的限制;金融业务自由化,即放松或取消银行业务与证券公司业务交叉的限制。另外,美国在住宅政策方面的条件也很好,联邦政府的目标是“让全体居民有足够的住宅”、“为美国公民提供体面的住宅”。为实现这一目标,联邦政府的主要措施就是广泛地利用其发达的金融机构,采取抵押贷款的方式,促进居民的购房,并对购买住宅者提供各种便利和优惠。
结论:从以上分析可见,我国房地产证券化虽然已经起步,但起步时其动力明显不足。因此,要想大规模推进房地产证券化,必须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房地产证券化的经验,尽快培育起我国房地产证券化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 中国式影子银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运行机制研究;风险分析
一、引言
“影子银行”这个概念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舶来品。关于影子银行概念的起源,学界已经达成一致。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利于2007年在美联储年度研讨会上提出,他定义影子银行为游离于金融监管体系之外的,从事与银行相类似的金融活动却不受监管或几乎不受监管的金融实体。Cross, Bill(2007)根据这一定义,认为政府支持企业、经纪交易商、金融公司、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各种管道等均属于影子银行,而存款类机构、保险公司、养老金等金融实体从事的一部分表外业务也属于影子银行业务范畴(鲁比尼,2008)。
回归中国,众所周知,中国的证券化欠发达,正如央行行长周小川所指出的那样,在我国,影子银行的构成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区别。对于何谓中国式影子银行,争议颇多,意见不一。本文赞同“影子银行这一概念的本质内涵既包括作为独立法人的金融机构,还包含各种类似或替代传统银行业务的部门和金融工具”(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2012)这一观点。因此,本文在对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定义进行修改的基础上认为:中国式影子银行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指银行业内较少受监管的表外业务如银信合作业务、银证合作业务、委托贷款业务等;第二部分指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信托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进行的融资业务;第三部分指目前尚不受监管的民间金融,主要包括地下钱庄,民间借贷,新兴的P2P网络信贷等。
中国式影子银行之所以如此备受关注,是因为其对中国金融体系所带来的影响包括可能的风险,要搞清楚这一影响,能否对中国式影子达成一致的精准定义,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其运作的模式。
二、中国式影子银行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中国式影子银行,有人也称其为“银行的影子”( Pozsar Z, Adrian T, Ashcraft A and Boesky H,2010)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也是传统银行这一供给端与投资者这一需求端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从供给端来看,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分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就负债端而言,影子银行产生的动机是存款竞争。尽管2010年后信贷增速有所放缓,但是2011年至2012年贷款增速仍然超过存款增速1.5到2个百分点,存款竞争异常激烈。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例,前几年银行还在犹豫理财业务开展是否会对存款业务造成冲击,而这几年理财市场激烈的竞争已经使得若银行没有理财产品,则存款肯定会大量搬家,(石磊,2012)因此,整体上看,大量资金从存款转化为理财。
就资产端而言,影子银行产生的动机则是规避监管实现套利。随着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的不断提升,以及信贷额度管理,动态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比考核等为代表的逆周期监管手段的出现,使得银行规避监管实现套利的动机逐渐加强。
为了应对诸如信贷规模、资本充足率等一些控制和监管,商业银行通常会与诸如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一些非银行机构进行合作发行信贷类理财产品,也就是所谓的银信合作,银证合作。具体来说,就是商业银行通过转让信贷资产和发放信托贷款将自身现存(或潜在)信贷资产转移出去,使得商业银行表内资产直接转移出表或者将信贷资产间接转化为银行理财产品,从而规避监管,实现套利。
(二)从需求端来看,其核心问题是金融抑制,即正规银行体系的利率被压制了。由于存款利率被长期管制以至于过低,使得中国储户长期忍受着负利率,在通胀压力下,存款纷纷流向其他替代品,如:理财产品、信托、民间金融等。其中,大量发行的理财产品已经成为中国影子银行最大的资金来源。并且,由于储户已经习惯于对理财产品的滚动购买,这使得商业银行必须不断推出具有吸引力的理财产品。
同时,由于贷款利率偏低,导致了对信贷的过度需求,而这为国家影响银行信贷的分配创造了空间,这通常有利于国有企业、政府下属的实体(如铁道部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其他大型企业(黄益平,常健,杨修灵,2012)。而事实上,在贷款利率浮动空间狭小的情况下,银行当然会更倾向于贷款给这些机构和企业,因为他们有更好的盈利记录和抵押资产。而这导致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顽疾”――中小企业融资难。由于不能获得银行的贷款融资,加之中国资本市场不完善,便导致了对其他融资渠道的需求增加,影子银行应运而生。
三、中国式影子银行的运行机制
中国式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一样,将全社会的储蓄者和借款人联系起来,但方式不同于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机制,而是以与现代金融市场联系非常紧密的各种金融工具的形式出现(周莉萍,2010)。从运行机制来看,影子银行体系常常是以理财产品人的角色进行融资和投资活动的(李波,伍戈,2012)。因此,本部分将以2012年备受关注且是中国影子银行最大的资金来源的理财产品为例,分析中国式影子银行的运行机制。
(一)银信合作方式下的理财产品运行机制
在分业经营体制下,商业银行不得投资证券市场,也不得投资实业,因此,银行理财产品多投资于货币市场或债券市场,投资渠道有限;而信托公司是唯一能投资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领域的金融机构(李将军,2012)。因此,通过银信合作,银行可利用信托公司投资渠道广泛、信贷财产独立管理的优势,增加理财产品的投资渠道,减少资本消耗,拓展表内信贷空间。同时,信托公司也可以利用商业银行的信誉、客户以及营销的优势促进业务发展。
在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中,占大部分份额的是以信贷资产转让和信托贷款为主的融资类银信合作理财产品。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经营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一、城市商业银行起源及发展历程
城市商业银行的前身是20世纪80年代设立的城市信用社,当时设立的目的是为当地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为地方经济铺路搭桥。从80年代初一直到90年代,全国各地的城市信用社达到了5000多家,但信用社形式的发展逐渐显现出了许多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金融主管部门对城市信用社进行整顿,化解地方金融风险。1995年9月国务院决定,为了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的改革,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将中心城市及发达地区城市信用社、城市内农村信用社及金融服务社在清产合资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地方财政、所在城市的企事业单位、居民投资入股等方式组建城市合作社[1]。同年,深圳城市合作银行的成立,成为了我国第一家城市商业银行。但直到1998年,城市合作银行才全面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
2005年的到来,可以说是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另一个里程碑。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宣布,对于满足各方面监管要求的,并且达到现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等水平及以上的城市商业银行,银监会将逐步允许跨区域经营。
2011年3月起,监管层开始持审慎的态度推进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扩张。银行近年来纷纷跨区域扩张所带来的问题开始显现出来。
二、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阻碍
(一)政府支持力度小
城市商业银行不同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股份制银行,它与地方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地方政府是作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党政主管机关和做大股东而存在的。一方面当地政府可以通过控制城市商业银行这一金融资源促进地方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地方经济服务;另一方面,政府通过置换、剥离不良资产、注资等各种方式,使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得到了有效地补充,弥补了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不良贷款率下降,盈利水平得以大幅提升。
(二)盲目扩张带来的人才、管理、能力、技术手段跟不上
城市商业银行的扩张有一部分是源于地方政府的驱动。地方政府作为城市商业银行的掌控者,将这一金融机构作为自身政绩的一部分,因此希望其做大做强,希望它能通过更名、跨区域、上市等方法赢得更多利益。这种趋势使得许多城市商业银行走上了盲目扩张之路。
(三)经营同质化严重,失去特色竞争力
目前我国城商行经营管理、盈利能力、风险控制等均呈现趋同化的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发展方式粗犷、风险控制能力不强、金融产品匮乏、盈利模式单一、服务渠道狭窄、文化影响有限。
三、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对策
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已成功实现跨区发展的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虽然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阻碍,但通过一些对策调整,不仅能解决这些制约其发展的因素,还能进一步提升经营绩效。
(一)明确市场定位
在市场定位时, 城市商业银行作为小银行,实力无法与其他银行相提并论,因此可以在定位时注重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走感情战;也可以突出其数量优势,将自身定位为更贴近居民生活的社区银行,为老百姓在办理普通业务时提供更简洁、高效的服务,避免到大银行办理业务的复杂程序。市场定位成功,可以赢得更多的客源,成为一种有力的营销手段[2]。
(二)改变管理模式
跨区域银行是一种在母城设有总部的银行,其在异地的管理机构属于一级法人二级管理,不同于同城分支机构的直属管理模式。异地分支机构的设立,使得总行的管理半径和管理链条被拉长、总行分行间的职能不能划分清晰,难以管理。这就需要对城商行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明确总行分行之间的架构问题。
在管理改革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首先要明晰总分行的主要职责,将经营权下移。其次是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先试点改革,取得成功经验后再逐步推进到全面发展中。最后是稳健的原则,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稳定的团队、人员和客户资源对长期发展来说也十分重要。
(三)保持自身特色,走差异化路线
城市商业银行由于长期在单一城市里发展,因此带有浓重的地域特色。跨区域发展后,城市商业银行仍应该保持自身的特色,将自己的文化特色、制度特色、品牌特色等,充分复制到异地分支机构中,在众多其他银行中形成自己的鲜明个性,赢得异地政府的信赖。
(四)淡化行政色彩,完善管理结构
我国的商业银行都处于政府的管控和监督之下,城市商业银行更是被作为地方政府增加政绩的一个工具,因此其跨区域扩张的背后很多是受到地方政府的驱使,这种行政化经营阻碍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随着城市商业银行的实力不断增强,原有的地方政府管理体系在未来可能会难以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必须进行金融自由化和市场化的改革,因此推进城市商业银行的民营化进程十分必要[3]。
(五)注重风险防范
异地设立分支机构是城市银行跨区域发展中成本和风险都较大的一种方式。除了要面对高准入条件及一些其他进入壁垒外,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展业务,要面对不同的城市文化和客户群体,除了自身实力外,适应能力也格外重要。因此无论是银行本身还是行业监管者,都必须慎重考虑。
参考文献:
[1]谢绍荣.我国城市银行区域化发展战略研究.河海大学,2007-1.
[2]张望.我国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问题.上海金融,2010(05):89-92.
关键词:电子货币;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8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0-01
一、电子货币的出现及特征
在历史上行行的货币起源学说中,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从价值形态的演进阐述了货币的产生。人类活动的最初目的是满足个体衣食住行最基本的需求,在那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下,交换行为就已经出现,此时就已经出现了实物形态货币的雏形。直到私有制的出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过渡到商品经济阶段,劳动产品变成了商品,货币也从一般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最初的交换体现为偶然的交换,而一般的实物都可以充当货币,后来为了方便交易和流通,一种实物被固定的充当了一般等价物,但仍然存在携带不便、不易分割、价值过小的特点,所以最终货币被锁定在贵金属充当的形态上。随着区域贸易的不断发展,商品交易量越来越大,所以受贵金属储量,价值以及使用中磨损等因素制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出现了。
信用货币的出现完全割断了货币与贵金属的关系,发行货币的基本保证是国家的信誉和银行的信誉。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结构的形成,货币这种特殊的商品也在其执行其职能的过程中被不断创新,随着电子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以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国家信用的活动为载体,电子货币应运而生。
目前世界上存在的电子货币一般来说都不是法定货币,他的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用货币的特征,二是体现为法定货币以外的约定货币。电子货币的体现形式大家较为熟知的就是伴随电子商务的出现广为应用的体现为结算方式的银行存款,体现的是银行信用,而另一类就是有其发行主体的,一般法定货币的发行主体是中央银行,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则逐渐的与商业信用结合在一起,比如说电话卡,公交卡,还有我们通常所讲的网络货币。
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过程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交易者对于货币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投机性需求三个方面,一定时期内流通当中需要的货币量就由这三个因素的需求来决定,那我们需要的货币到底怎样进入流通领域,到底要由央行发行多少货币则是货币政策要研究的。
货币政策是政府经济职能的体现,宏观经济调控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失衡,虽然这些目标之间会相互矛盾,但每一个目标的 实现都与货币的存在密切相关,所以中央银行通过对货币数目的控制来实现这些目标。首先央行会发行现金来满足流通中最基本的交易需求,这些现金进入流通领域后一部分用于交易,一部分则以存款的形式流回银行系统,所以中央银行控制的基础货币就是流通中的现金以及准备金,所以,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二元传导机制下,由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的完成去实现整个银行体系存款总额的增加,实现对基础货币的倍数扩张,这就是货币供给的基本过程。货币供给的过程实质就是央行在调整货币供给量,去尽可能的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而电子货币的出现实际上是减少了流通当中对于现金的需求,那则一定会影响到货币乘数,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三、电子货币的出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首先,电子货币的出现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央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一般来说有两大类操作工具,一类是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俗称的三大法宝,一类是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我们下面分析电子货币的出现对三大法宝的影响。1.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效果的影响。电子货币的使用降低了央行资产负债规模,传统意义上央行对商行缴纳的保证金是不支付利息的,缴纳保证金对商行来说增加了融资成本和机会成本,所以,电子货币的出现削弱了央行存款准备金对商行货币扩张的影响效应。2.对再贴现政策效果的影响。再贴现政策实际是央行体现最后贷款人职责解决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问题的,电子货币的发行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商行融资的问题,在传统理论中,再贴现政策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融资意向,所以,商业银行融资成本降低的情况下,再贴现政策的效应受到一定影响。再次,对公开市场操作政策的影响。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业务通过公开买卖证券吞吐货币调节货币供给量,但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得央行的铸币税收入减少,对公开市场操作业务开展的灵活性下降。
其次,电子货币的出现对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影响。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过程的起点是基础货币的提供,进而通过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机制完成货币供给过程,运用多种工具实现对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多少主要受流通中现金,准备金,现金漏损率,超额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定期存款比率等因素影响,所以,随着电子货币对现金的替换比率的提高,商业银行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比如说超额准备的减少,比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减少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银行的存款创造倍数,从而扩大货币乘数。
四、结论
在我国的电子货币主要以银行卡为载体,电子货币功能的实现主要是依托持卡消费,所以,对货币乘数的影响显而易见。借鉴西方国家电子货币的发展,我国的电子货币的体现形式可以逐渐多样化,从发行主体的角度讲慢慢扩大到企业,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为了降低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也可以由央行控制电子货币的发行,实现对货币供给的有效调控。为了降低应用电子货币的不确定性风险,应该考虑央行对电子货币的发行缴纳准备金,同时不断的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章程.电子货币对金融的影响和冲击[J].财经科学,2002.
[2]孟爱霞,董建俊,安琳. 电子货币的发展对金融的影响透析[J].华南金融电脑,2005.
[3]王倩,杜莉.电子支付科技影响货币乘数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8,12.
[4]王小瑞.电子货币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探究[J].经济论坛,2011.
【关键词】金融产品 商业银行 创新 发展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的发展历程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扮演着的大多是社会资源分配者和社会薄记的角色,服务的对象也主要是企业。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渠道的拓宽,银行从企业那里获得利润的减少,个人金融服务才开始受到银行的重视,所以国内金融业的个人金融业务发展较晚。其中银行是最早介入的金融机构。我国银行开办个人金融业务的起源定在1997年。当时,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率先在国内银行界成立了私人银行部,客户只要在这里保持最低10万元的存款,就能享受到该行的多种财务咨询。此后,个人金融业务开始在我国迅速发展。
二、我国银行个人金融产品的缺陷
(一)银行产品开发的盲目性和趋同性
我国各银行的金融产品85%左右是通过照搬方式从西方国家引进的。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少。产品种类多,品牌产品少。银行新产品普遍存在易模仿现象,一种新产品一旦推出,各家银行互相效仿,很快造成恶性竞争或不正当竞争局面,产品迅速失去市场。
(二)银行产品的单一性和发展不平衡性
当前我国银行单一产品多,复合产品少;负债类产品开发多,资产类产品开发少,其次是存款产品构成要素较单一,仅为期限加以划分,很难满足客户的投资理财需要。再次是业务创新能力不足,吸纳性创新多,原创性创新少。
(三)银行产品构成要素单调
在我国,银行产品的构成要素非常简单——即期限。银行储蓄柜台的法定利率显示牌看起来存款有两个要素——期限和利率。但实际上只有一个,也就是期限。所以,银行只能围绕期限创新存款产品,自然而然存款种类就很少。
(四)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银行产品的开发与推广不仅仅是开发人员的事,应该是全行员工的任务,需要高层管理者的推动。现在开发人员多为科技人员,不熟悉市场和业务,产品开发闭门造车,可用性存在较大问题,后期维护跟不上。
三、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必要改革
(一)商业银行的组织创新
我国银行业应从更高、更深的层次进行组织机构创新。一是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改变目前的行政主导型模式为客户主导型模式,按照决策参谋系统、市场拓展系统、服务保障系统和监督考评系统重新调整内部机构,压缩管理层,充实一线部门。二是以制度化及市场内在要求进行银行业的兼并重组,真正让制度先进、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商业银行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三是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造成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以产权主体多元化为核心的股份制制度创新。四是改变过于依赖有形分支机构网络的做法,在尽可能降低有形成本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通过无形网络拓展业务的新方式。五是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考评平衡互动的科学管理制度。
(二)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
创新中间业务与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共同构成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业务。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冲击,除资本实力雄厚、资产规模大、经营管理方式先进之外,最大的冲击将是中间业务的冲击。首先,要制定中间业务发展计划和总体思路,分阶段落实,逐步推进,以使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逐步接近国际银行的水平;其次,要加快金融电子化建设步伐,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供基础平台;第三,要根据商业银行的实际,分步发展中间业务,近期应大力发展分业经营法规所允许的、风险较低的、技术力量已具备的、市场需求量大的资产评估、汇兑结算、金融咨询、业务、银行卡业务、保管箱业务等,大力推广结算证制度和个人支票,实行区域性银行汇票制,为企业和居民个人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投资理财服务,参与企业收购、兼并资产重组策划及项目融资、理财顾问,投资管理、信息咨询、基金托管等业务。
(三)商业银行的技术创新
金融创新要以高科技作支撑,以使金融产品和服务拥有较高的科技含量。金融科技的创新,已成为商业银行能否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的关键。国有商业银行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快电子化和网络化建设的步伐,采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设备,促进办公自动化、电子化银行以及由此延伸的自动服务手段的应用与推广,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处理能力和运作效率,以高效、快捷、优质的服务,迎接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
(四)商业银行的人事制度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决定银行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就是银行所有员工的知识创新能力,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也是提高银行所有知识的共享水平和知识创新的能力。所以,商业银行要将人力资源视为一种最重要的资源,彻底实现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创新。首先,要建立符合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需要的行员级别体系,全面推行行员等级管理,与行政级别彻底脱钩,淡化官本位色彩。其次,要建立健全专业人才管理机制,实行管理职务和业务技术职务“双轨晋升”制度,为专业人才的发展开辟“绿色通道”。第三,要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干部管理制度,要实行干部竞聘上岗制、任期目标制。第四,要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和性格特点分配适当的工作岗位,真正做到以事就人,各尽其才,各尽其长,各尽其用,使每一个有能力的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私人银行的起源
国际上,私人银行起源于16世纪的日内瓦。国内私人银行业务起源于2005年美国国际集团旗下的瑞士友邦银行获得银监会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私人银行代表处,成为我国境内出现的第一家私人银行。随后,瑞士银行、花旗银行等相继在国内相继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国内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标志事件是2007年3月,中国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合作推出的私人银行正式在北京和上海亮相,首家中资私人银行由此诞生。2007年也被称为中国私人银行发展的元年。据银行业协会数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共有15家商业银行成立私人银行部。
国内外,有关私人银行的界定莫衷一是,有人将私人银行分为传统私人银行和现代私人银行。前者以瑞士私人银行家协会给出的定义为准。传统私人银行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可以是单一所有权、注册合伙制、有限责任合作制或股份有限责任合伙制,要求其中至少有一位应承担无限责任的合伙人,服务内容包括全权管理资产、遗产和资产安全等。后者以美国众议院的定义为准,私人银行就是向拥有高净值资产的私人客户个别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包括接受存款、贷款、个人信托、遗嘱处理、资金转移、开立转付账户、在外国银行开立账户以及其他一般不向公众普遍提供的金融服务。显然,现代私人银行业务范围比传统私人银行涵盖范围要宽得多。
2005年5月25日,中国银监会的《商业银行个人业务暂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私人银行的概念:私人银行服务,是指商业银行与特定客户在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签订有关投资和资产管理合同,客户全权委托商业银行按照合同约定的投资计划、投资范围和投资方式,客户进行有关投资和资产管理操作的综合委托投资服务。
私人银行本土化的挑战
截至2012年末,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取得一定成绩,如行业蓬勃发展,业务规模增长迅猛,品牌初步建立,服务理念日趋成熟,业务定位于银行转型和市场研究逐步深入等。尽管如此,目前国内私人银行遭遇的挑战远远大于其取得的成绩:
专属管理办法缺失。一方面,目前尚无真正关于私人银行业务的专属管理办法出台。另一方面,目前国内依然不具备成熟私人银行市场宽松、完整的法律环境,尤其是与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息息相关的法律制度,如信托、私募、离岸金融、委托理财、个人隐私保护等缺乏明晰的法律规范。另外,国内现行税务制度无法满足私人银行税务规划业务发展的需求,外汇管理政策的限制同样制约着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
组织架构转型艰难。(准)事业部和大零售模式是国内私人银行业务主要的组织架构模式。成立之初,众多机构效仿西方先进的事业部模式组建私人银行的业务部门。近一两年,纷纷转向大零售模式,个中原因不外全行协调难度高、成本收益核算难、客户经理考核繁杂和经营成本分摊大等,目前农业银行和招商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模式分别是上述两种不同模式的典型代表。
盈利模式难以为继。截至2012年末,年报中披露私人银行业务盈利的商业银行不超过五家,私人银行业务盈利欠佳的主要原因如下:其一,虚拟记账,鉴于组织架构的双线考核,分行一般是利润部门,总行的私人银行部一般是虚拟记账;其二,收益费率倒挂,在以产品销售为主的私人银行业务中,基于获客和守客的双重动力,针对私人银行客户销售产品的收益高于普通零售产品,费率却低于普通零售产品;其三,经营成本大,以当前的经营业绩为基准,部分银行需要至少十年的时间方可覆盖私人银行业务部门的前期投入。
业务体系略显单一。国内私人银行业务体系多以产品类型为导向划分业务体系,如固定收益投资部门、权益类投资部门、另类投资部门和QDII部门等。确切地说,当前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就是个人零售业务的“高端版本”,换言之,私人银行部门是商业银行的高级别渠道部门,部分私行部具有产品创业权。
增值服务“人有我有”。国际上的私人银行业务以全方面的金融服务为主,精细化、专业化的增值服务为辅。国内基本是将金融服务和增值服务并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重增值轻金融”,即便是增值服务,目前尚处于“人有我有”的简单拷贝阶段,离“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更高层次尚有距离。
专业能力仍需提高。资产管理是未来私人银行业务的核心之一,资产管理是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包括市场研究、资产配置、产品选择、组合实施、交易执行、绩效报告、投资监控等环节的全流程服务,市场研究是优化资产配置的前提条件,目前多数私人银行部依赖其总行的研究力量,并未在私人银行部下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
风控体系依赖全行。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多遵循“总行—条线—部门”的三层风控架构。以大零售模式为例,私人银行部风控部门对口部门是零售条线的风控部门,零售条线风控部门对口部门是总行的风险部门。
IT建设尚属空白。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正在由“信息化银行”向“银行信息化”转变,但有关私人银行业务的信息化建设尚属空白。目前多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为主,少数银行正在开发或试运行财富管理系统,部分外资银行开发高净值客户专属的财富管理电子平台。
绩效考核机制不一。私人银行部门的企业文化来源于不同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绩效考核机制来源于不同部门的企业文化和不同的组织架构。此外,鉴于私人银行业务的纵横交叉性,绩效考核机制难以自成系统。
人才队伍建设缺失。私人银行业务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需要从业人员是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和实践经验多的复合型人才。一线客户经理和总行财富顾问专业水平的高低是私人银行部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之一。目前多数私人银行部的财富顾问或理财经理来自行内的零售部门或其他部门,亦或从其他机构引进,能力参差不齐。
探索中国特色的私人银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