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8 09:22:3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德育工作一体化,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文秘;档案管理;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8-0037-01
1 档案管理与文秘工作的关系
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有着各自不同的内容和特点,文书处理工作是接着机关工作活动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再根据它们的连锁反映来区分价值,反映历史真实面貌,为档案的保管和查考提供便利。档案工作同文书处理工作是鱼水关系,档案同档案工作不仅伴随着文书与文书处理工作出现而出现,而且是伴随着文书与文件处理工作的发展而发展。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归宿;从档案形成的客观规律中可以看到档案工作与文书档案工作之间的关系,它们是一个社会分工不同的两个专业,它们在工作中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
2 文秘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衔接的重要性
文秘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文秘部门加强档案管理势在必行。极为关键。首先,文档工作离不开档案管理。文秘工作的性质在实践中凸显档案信息的重要,文秘工作必然涉及许多上呈下传的文件材料,这些文件要及时递呈领导批阅,然后催办、归档,会直接影响整个单位的工作效率;能够使单位更好地贯彻落实好上级领导部门的精神;为设计人员提供学习进修的信息。使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有效地促进经济效益。可以说,文秘工作的优质服务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以基础档案管理为起点,规范运作方法才能够有效地推动文秘工作规范有序地健康发展。其次,搞好档案管理能够保证文秘工作的科学性和全面性。重大活动重要的信息来源和物质基础直接关系到文秘工作的科学性、全面性。档案资料科学性、准确性增强,全面性、可选性扩增。是文秘工作科学、准确、全面开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因此,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体制是新形势下对文秘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管理手段和工作任务。
3 做好档案工作对文书处理工作的影响
(1)档案的利用推动了文书处理的再生工作。
档案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它是解决处理问题的依据,具有指导考查、总结经验、发展生产、积累知识、提供信息等固有特点。而在实践工作中文书处理部门利用档案起草公文、总结经验、制定规章制度、为领导当参谋、准备讲稿、处理纠纷、落实政策等都是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因此,搞好档案管理不但有推进文书处理作用,而且还能直接为其提供信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改革发展发挥特有的作用。
(2)在文件立卷归档过程中能发现文书工作质量的高低。
立卷归档是衔接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的桥梁,也是文件转化为档案的必经之路,所以说搞好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即是为给档案工作本身打基础,而且通过它可以进一步检查发现文书工作的水平,文件格式是否合格、名称是否贴切、文件在阅办中有无丢失泄密,这对改进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工作有极大促进作用。
(3)通过档案业务指导能促进文书处理工作的完善。
健全的归档制度是保证文件收集齐全完整,堵塞丢失文件和防止失泄密漏洞的关键。实践证明,在文书处理文件立卷归档过程中,如若忽视档案工作对他们的监督指导作用,不仅会降低对文件立卷归档质量标准,而且对文件鉴定价值和文件之间内部的有机联系等都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我们文档人员对每份文件都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去审定,不能有文必档。要找出文件的六个特征,即问题、作者、名称、时间、发文机关地区和文件形成规律等找到文件的归宿。这个关口把握不好势必要影响案卷的质量,最好能将文、档两者之间的两项不同专业的工作能有机结合起来,健全两者之间统一的立卷归档制度。共同负责。使之规范化,这对档案的管理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4 如何实现文秘工作与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体化
(1)强化“文档一体化”意识。
虽然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工作各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具有相对独立性,但由于文书是档案的来源,档案是文书的归宿,所以,两者又是文档工作流程中紧密相关的工作环节。因此,我们要强化系统思维意识,树立“文书处理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在实际工作中,把住文书处理规范化的人口关,切实做好实现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基础工作。头脑中要有“今天的文件就是明天的档案”的观念,要深刻理解文秘工作不仅仅为当前工作服务,更要对历史负责,要了解文秘工作是“文档一体化”的基础性工作,按“文档一体化”的要求,规范办理好每一份公文。
(2)做好文件整理工作。
按照机关事业单位公文处理程序,文件在阅办前首先要进行登记,登记内容一般包括文件责任者、文号、标题、形成时间等内容,这与以“卷”为单位整理时抄写卷内目录的工作非常相似。我们可以把一个年度内的档案视为“一卷”。把文件登录作为这“一卷”的内目抄写工作。在保管期限属于永久或长期(保管期限属短期的单独处理)的文件左上角编号。从当年的第一份文件编起。考虑到随后要移交给综合档案室,件号应包括全宗号、文件所属年度和文件顺序号,顺序号应一年编一个流水号,编号后,按所编顺序号将文件正文扫描入计算机。这样,文件原件与计算机内保存的文件在内容上是相同的,并且是一一对应关系,然后将文件发出供部门阅办。每隔一段时间,将阅办完毕的文件全部收集起来,按件号先后顺序装人卷盒。在不改变原有件号的前提下,利用计算机对机内文件进行分类,模拟人工立卷,然后按类别将属于目录条的内容打印出来,作为以前的那种以“卷”为单位的案卷目录这一检索工具的替代物,也可按文件形成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后进行打印。这样,整理工作就在平时的文件登录和次年年初的装订、装盒工作中完成了。
关键词:办公自动化 管理工作效率 意义
在很多企事业单位中,管理人员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文案和档案资料需要处理,面对复杂的工作流程,决策者需要依据各种信息做出重要的决定,因此,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建立一套自动化办公系统很有必要。办公自动化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不仅能够使事业单位改变传统的办公管理理念,加速其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进程,丰富文案、档案等资料的记载形式和保存形式,还能够有效的节约人力资源,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特别是对于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事业单位的各项管理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有利于事业单位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和一体化
档案是众多企事业单位、机构和组织等在社会活动中形成文字、视频、图像以及其他信息的原始记录,也可作为历史的真实记载,因此,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档案管理工作主要任务是对档案进行收集、整理、检定、储存、检索等,而自动化办公使档案记载、保存形式等先进和丰富起来,将自动化办公融入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中,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充分运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和软件,对资料进行准确、快速、自动化的管理,并保证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另外,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资料的处理和管理是两个独立的环节,分工明确,一般由不同的工作人员进行档案的处理和管理,但是随着自动化办公的引入,事业单位逐渐转变了管理观念,在管理方式上逐渐走向统一,不再将档案管理工作看作是一项独立的工作,而是一项将单位文件管理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将档案管理过程看作是工作人员加工信息的全过程。总之,自动化办公对于事业单位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自动化和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能够加快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进程
办公自动化是一项服务于某种目标的系统,它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没有信息化,也就不会有现代化,因此,广大事业单位想要实现信息化和现代化,必须将建立信息化办公模式作为一项重要的工程,不断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应用到办公当中,使单位的各项管理工作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办公来完成,这对于简化管理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与此同时,事业单位也必须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它不仅涉及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还涉及到管理学科、行为学科、工程学科、系统学科等,特别是办公自动化系统,它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对于事业单位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来说,有针对性的对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并科学应用于办公业务中,不仅能够确保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快捷性和安全性,还能够使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作用不断扩展和延伸,使其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化的作用,加快了信息化管理进程。
3.对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具有多功能模块,不仅有档案管理模块,还有办公、信息模块等,通过办公自动化平台,各部门之间彼此加强沟通和交流,能够更好的实现信息共享,还能够有效的改善和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办公工作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样就使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此外,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办公自动化平台获得不同部门、不同区域的信息,并能够及时加强与其他工作人员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最新信息和动态,使得他们的办公能力和事务处理能力有效的得到提升,最终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办公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对于提升事业单位整体管理工作效率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有利于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办公自动化系统作为重要的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其应用的主要目的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而事实上,办公自动化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主要是因为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一项先进的、涉及到多学科、多领域的系统,工作人员要想通过办公自动化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就必须掌握熟练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还要熟悉办公自动化的工作流程,而由于涉及到管理,工作人员还需掌握一定的管理学科、行为学科的知识等,总之,在信息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办公自动化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由此可见,办公自动化有利于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5.结语
总之,办公自动化对事业单位管理工作效率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将单位各个部门密切的联系了起来,强化了单位内部工作人员、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协同工作,不仅有利于事业单位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和一体化,加快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进程,还对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整体素质以及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科技仍在不断进步,而办公自动化技术也将会在信息化环境的发展过程中日新月异,未来,自动化办公必将成为事业单位事务办公的主要趋势。
参考文献:
[1]陈刚.办公自动化建设对提高管理工作的意义[J].信息与电脑.2011,41(12):17.
关键词:话语实践共同体;翻译工作坊;运作模式;话语实践能力
一、引言
自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翻译专业硕士(MTI)专业学位以来,翻译硕士专业在全国各高校全面铺开。截止目前,全国已有159所院校开设翻译硕士专业。学校根据各自学校的学科特点设置相应课程,专业硕士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和应用性。然而,实践教学体系的不健全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缺失是MTI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尤其是内地院校的实践教学问题更加突出。实践共同体主要是指在相同知识背景基础上,具有共同关注焦点和实践行为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通常以解决实践问题为导向,其成员一般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某种特质,翻译工作坊其实质就是一种话语实践共同体的体现。从话语实践共同体的视角,对翻译工作坊的运作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也是对MTI翻译实践教学的一种新尝试和改革。
二、翻译工作坊的话语实践共同体特征
(一)实践共同体的核心概念
1.共同体。Ferdinad Tonnies(1887)提出“共同体”这一概念,指任何一种基于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形式。这一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共同的精神意识。Zygmunt Bauman把共同体定义为“社会中存在的,基于主观上或客观上的共同特征”。共同体既不意味着一定是共同在场、定义明确、相互认同的团体,也不意味着一定具有看得见的社会性界限。
2.话语共同体。话语共同体的概念始于社会语言学后被引入语言教学。Swales (1990)将话语共同体定义为“一个具有共同目标、相互交流机制、特殊文本和专用词汇的成员组成的团体”。在此基础上,他归纳出话语共同体的六个区别性特征,其中包括话语共同体具有广泛认同的目标、目标的形式、交流机制、交流信息的方式、话语共同体拥有某种或某些体裁以及特有词汇。
3.实践共同体。实践共同体是一个同话语共同体关系密切的概念。Wenger(1998)认为实践共同体指的是这样一个人群,所有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点,共同致力解决一组问题,或者为了一个主题共同投入热情,他们在这一共同追求的领域中通过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而发展自己的知识和专长。
上述定义表明,话语实践共同体更加侧重实践行为,强调在实践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统一认识。以话语为基础,话语实践通过话语构建并反映社会实践。因此,实践共同体与教学实践有更加密切的关系。实际上,作为语言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情况下参与的实践就是话语实践。
(二)翻译工作坊的话语实践共同体特征
对于翻译工作坊来讲,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一定的分工、职责、流程、规则等,通过翻译实践活动的参与,是一个给每位参与者合适的角色和真实的任务,共同完成翻译任务、共同研究探讨、共同提高的学习过程。
1.以翻译工作坊为话语实践共同体的行动载体。翻译工作坊作为话语实践共同体的载体,主要表现在所有成员之间拥有共同的平台、共同的话语和共同的学习目标。翻译工作坊为成员提供一个系统的学习、研讨和发展的环境。翻译工作坊不仅为成员配备良好的硬件设施,如专用教室、多媒体设施、网络设施、翻译实验室、专业书籍和工具书等,还制定相应的软件管理制度、考核制度、激励约束机制和组织领导机制。
2.以情感认同为话语实践共同体的维系纽带。话语实践共同体成员关系的确立使其成员产生情感上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这种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有利于形成一致的价值取向,进而提高其对团队行为的参与度。通过团队的建立,工作坊成员彼此学习、相互促进、通力合作。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话语实践共同体使成员产生相同的认知情感,但是与此同时,情感认同也是维系话语实践共同存在的关系纽带,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对归属感的需求,对自我提升的需求,进而激发成员的学习和工作潜能。
3.以翻译成员参与协同合作为话语实践共同体的运转机制。话语实践共同体是一个学习与研讨的实践系统,体现为翻译成员参与、相互合作与资源共享。这种机制打破“教师讲授,学生听”的传统局面,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翻译实践创造最大空间。学生和教师的角色、身份也有所转变,由过去的教授与听从的关系转变为对话与协作的关系。翻译成员完成个人翻译任务后,通过小组研讨、同学互查、教师点评、业内专家指导、行业评审和客户反馈等一系列环节来完成某一项翻译任务。因此,翻译工作坊是建立在话语实践共同体基础之上的一个协作系统。
4.以解决翻译实践问题和提高翻译人员水平为话语实践共同体的行动基础。翻译工作坊的目的是参与翻译实践、解决翻译实践问题。翻译工作坊的所有成员都从事相同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有属于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语言以及共同的任务。工作坊成员之间既可以通过相同的任务进行交流和学习,又可进行信息传递和共享。在这一过程中翻译成员不断地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实现了“在翻译中学翻译、在实践中学翻译、在研究中学翻译”的宗旨。
三、翻译工作坊的运作模式
针对MTI翻译实践练习所设计的翻译工作坊的运行模式主要是采取翻译公司的运作模式,时间安排全部放在课余时间,其具体运作有两种形式。
(一)常规的翻译实践练习
常规翻译实践练习以完成每周的翻译实践练习任务为主。为达到MTI人才培养方案中翻译实践练习量的要求,翻译工作坊采取“”和“自由”的运作方式。首先,由学生自愿组成翻译实践小组,每个小组按照既定的管理制度、规则、流程等分配翻译任务,并组织成员进行研讨,制定术语表,统一翻译时间。其次,成员自行完成翻译任务,并在翻译过程中记下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交小组讨论。再次,成员在小组讨论中解决成员之间能够解决的问题,对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总,与其他翻译小组共同协商。最后,各个小组将最终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交教师或专家进行解决。
(二)完成真实的翻译任务
该平台的运作方式完全参照翻译公司的运行模式,平时用于翻译实践练习,并随时接受社会企事业单位的有偿翻译任务。翻译管理完全基于翻译项目的管理模式。简而言之就是“平时训练,战时打仗”。该工作坊既是一个虚拟的训练平台,又是一个真实的操作职场。
四、翻译工作坊的实践共同体价值
首先,翻译工作坊搭建了一个沟通平台,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有效沟通。翻译工作坊的实践共同体意味着一个动态体系中的参与监控过程,参与者共享其对这个动态体系的理解。在这个共享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有效沟通。工作坊成员在同一身份认同基础之上,形成换位思考,凝聚力得到加强。其次,翻译工作坊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满足了MTI学生的翻译实践训练的需求。最后,具有实战性,为学生进入翻译职场提供真实锻炼机会。
五、结语
翻译工作坊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高校,后期被逐渐发展为一种翻译教学模式,以注重实效为典型特征。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设置特定的翻译情境,学生被组成不同小组,通过讨论和与协作的方式完成相应翻译任务。该模式自产生以来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翻译研究、教学和培训者们。基于话语实践共同体的MTI翻译工作坊运作模式为学生创设实践的场所和机会,学生成为工作坊活动的主体,使学生在个人翻译和团队协作过程中提高实际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德先.翻译共同体[J].译苑新谭,2009,(2):3.
[2]John M.Swales.Genre Analysis[M].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122.
【关键词】工作过程 职业教育能力 典型工作任务 一体化教学
一、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定义
广义的工作过程指的是旨在实现确定目标的生产活动或服务活动的顺序;狭义的工作过程则是指向物质产品具体事物的活动顺序的。工作过程导向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学科体系结构化内容的学习方式,而更有利于对工作过程具体事物相关内容的学习,具体的讲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的名称和内容不是指向科学学科的任意子领域,而是来自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以德国布莱梅大学教授、国际现代学徒制创新研究网络(INAP)主席菲利克斯・劳耐尔(Felix Rauner) 教授为主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学派认为: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和经验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
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培养目标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培养目标,就是通过职业教育中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专业技能课程训练,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受教育者的综合职业能力是人们成功地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活动所必备的一系列稳定的、综合性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通常,专业能力主要表现为工作方式方法、对劳动生产工具的认识及其使用和劳动材料的认识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是新时期职业教育培养的关键能力,也是职业教育对象的职业生涯关键能力和高技能人才的关键能力。方法能力涉及方法系统论和统筹学的关键思想;而社会能力则多涉及政治社会学和社会关系学范畴的主要思想。职业能力之外的技能和经验中的很多内容属于情感类的教学目标,该能力是可迁移、可复制的跨专业的能力。
三、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实施方法
要解决好受教育者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问题,必须认识到职业教育知识的属性――过程性知识,即职业教育的知识是基于职业(工种)某一特定的职业岗位所必须完成的所有的经验知识和策略知识。经验知识是解决职业教育中“怎样做”的问题,是专业基础能力。而策略知识是解决职业教育中“怎样做得更好”的问题,涉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为实现真正意义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必须实现以下几个内容:
(一)职业标准及职业资格制度研究
职业标准及职业资格制度研究核心任务是弄清“工作”“资格要求”以及“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十分隐晦,需要很强的方法论指导。职业资格含有很多隐性能力成分,无法用显性的语言确切表述,只能通过一个载体来间接确定,即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资格研究从劳动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角度探讨职业工作的要求以及它与职业教育间的复杂关系。
(二)确定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
确定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关键在于收集一定数量的相关实践专家在职业岗位中的工作经验和能力。实现的方法有很多种。
职位问卷分析:问卷内容包含决策、技能、设备操作以及信息加工等活动。
工作日写实法:对员工整个工作日的工时利用情况,按时间顺序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
工作抽样法:根据概率和统计原理,对工作岗位随机进行抽样调查,利用调查结果对总体状况做出推断。
面谈法:通过分析人员对员工进行引导性的提问和交流,获取对工作分析有帮助的直接和间接信息。
关键事件分析法:将工作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加以记录,对岗位的特征和要求进行分析研究。
1.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在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基于典型工作任务描述的完整机构,包括明确任务或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定反馈、再实施的一个完整系统,它反映了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该任务在整个职业中的意义、功能和作用。
2. 典型工作任务实施方法
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实践,它对人的职业成长起到关键作用,不一定完全是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的具体工作任务、环节或步骤。如“更换轮胎”是汽车修理企业最常见的工作任务,但不是汽车修理工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
建立“教”“学”“做”于一体的项目教学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实施方法和主要表现方式,但不是唯一的表现方式,因为有的学习情境难以构成项目。在职业教育中,项目课程是经过整体化的职业分析得到的一个课程系统学习领域的一般特指综合性的专业课程,也包括适用该职业和职业发展的文化课教学。
典型工作任务具有以下特征: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计划、实施以及工作成果的检查评价);能呈现出该职业的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形式;能呈现出该职业的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形式;完成任务的方式和结果有较大的开放性。
结束语
对于一体化教学具体表现形式的项目教学能体现工作过程的各项要素,并反映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亲自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能够借此获得“工作过程知识”, 而不仅仅是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校园绿化;多维养护;地域特色;生态效益
中图分类号:S7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187—2
0 引言
绿化景观建设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风貌和人文精神的外在体现,是生物学,景观学和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有机结合。正确的把握绿化景观的建设可以促进校园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气息,可以积极推动校园的建设,校园绿化建设应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科学发展观,对待不同学校应以实际特点进行分析与探讨。本文拟对校园绿化景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此进行相应的探讨,给出合理化建议。
1 校园绿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学校园区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园绿地是被使用频率较高的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但校区内有大量的管线、较多的设施,绿地时常被分割的很零碎,给造景、种植和养护作业增加了难度。校园绿地经常会为了某种功能要求而进行改造。这种频繁的变动难有大树长成。因此,规划阶段就应该周全考虑今后使用功能,并留有变动的余地。特别要注意合理地组织道路系统,使种植与道路系统协调。同时,在设计道路系统时应充分考虑人们日常行走的习惯,不要过于拘谨,使人们为寻求方便而“开辟新道路”,使美好的绿地遭到严重的损坏。
2 校园绿地的分类
2.1 校园绿地中的广场绿地
校园中的广场绿地通常集中在校园入口处或者大型教学楼前,有统领校园绿地全局的作用,其形式多种多样。如农大主楼前的广场绿地属于较密闭的绿地系统,其中富含大量的乔灌木及地被植物,又在楼前设置花坛、树池。使其形成一个小的生态群落,并与道路系统紧密结合,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将绿色的信息延道路发散出去。而农大教学楼前广场绿地则属于开放式的绿地,十字形道路将广场分成四个大小相等的区域,采取了对称式的绿化布局,乔灌木较少,而多以草本植物见长,使得教学楼前一片生机盎然。但广场采用光滑的大理石做铺装值得商榷,明朝造园家计成认为“各式方圆,随宜铺砌”。既方圆的式样各有不同,须适宜环境铺砌[2]。光滑的大理石在雨雪过后较为湿滑,使行走不便,应根据北方的气候及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铺装,避免造成负面影响而使绿地的价值降低。
2.2 校园绿地中的道路绿地
道路是一个城市的走廊和橱窗,是人们认识城市的主要视觉和感觉场所[3]。与之相结合的道路绿地在任何地方都是绿化的重点,同时也是养护的难点。好的道路系统绿地可以减低街道两边的空气污染、太阳辐射、减低噪音并起到保护行人的作用[4]。但是道路绿地通常与城市中的各种管线处于一个地段而难以养护,甚至出现牺牲道路绿地为城市管线让路的情况。校园中的道路绿地应尽量避免这种现象,如农大北门通向二食堂的道路绿地就十分成功,利用地形的变化组织了高低错落的植物搭配,乔灌木使用合理,并与图书馆前的小型广场紧密结合达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又如农大实验楼与各寝室楼之间的道路系统,丰富的道路依据地势延伸至各个寝室楼中,道路周围绿化面积大、树种多,给人以良好的行走感觉。并且在其中包含着大量的野生地被植物,产生了郊野的情趣。这时的养护工作应该是保留优良的野生地被植物,而消灭诸多恶性杂草。大树移植问题值得注意,该道路绿地系统在建设之初共移栽三棵大型松树,目前仅有一棵存活且长势不良,这为养护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校园绿化中对大树的移栽一定要谨慎行之。另外,在进行有边坡的道路绿化时,应根据目标植物群落与边坡坡比、边坡周围的植物现状和其动态发展规划来确定[5]。
2.3 校园绿地中的办公楼周边绿地
办公楼周边绿地通常是与道路绿地紧密衔接,有时也和广场绿地一脉延伸。因而在树种选择时应以色彩庄重、防噪音、抗污染强的树种为主,且不应该遮挡室内的采光。同时也可是在楼门前设置花坛及铺设草坪。花坛的布置应根据季节的变化种植不同的花卉,这在养护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花卉品种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尽量使工作者不会产生疲劳感,有愉快的精神状态为宜。养护管理方面主要注意枯枝落叶的及时清理及病虫害的防治,以免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危害。
2.4 校园绿地中的寝室楼周边绿地
学生居住的寝室楼周边是容易被忽视的绿化区域,取而代之的是晾衣场等功能性设施,这几乎成为校园绿化的一大误区。作为学生休息的环境应该有着更高的要求。本着寝室楼区旨在以人为本,改善生态环境的初衷,遵循植物造景的原则,因地制宜地设计出不同景观效果的人工植物群落。在此基础上,配置必要的功能性活动设施。那么寝室楼区的园林化、生态化目标就可顺利实现。具有地方性的校区居住环境也由此指日可待[6]。同时,种植的方式也要考虑到养护作业的方便与低成本[7]。
2.5 校园绿地中的运动场周边绿地
一说到运动,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健康。而完整的健康概念,应是人们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三方面的良好和完满状态[8]。学校中的运动场为师生提供了维护健康的场所。要使运动场真正发挥出健康的效益,其周边的绿化必不可少。在种植上,特别注意那些妨碍人们进行运动的植物,不宜栽植易引起过敏症状和种子飞扬的树种,如产絮的杨树、柳树等;不要种植有毒、有刺的花木,如刺槐等;不种植易生病虫害树种,以及有促癌作用的树种,如油桐等[9]。应大量种植抗风沙的树种,如家榆等;以及能够滞纳灰尘和吸收有毒有害气体的树种,如油松等。做到乔灌木高低错落的层次搭配。规划与养护时,既讲究运动的功效,又要追求健康运动空间景观简洁而美观的艺术效果,并与校园其他绿地结合,发挥最大生态效益。
2.6 校园绿地中的水生植物区及周边绿地
如果校园中有较大型水域,则水生植物就不能不考虑了。凡是生长在水中或湿土壤中的植物通称为水生植物,包括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10]。与之相连的周边绿地中的地被植物和乔灌木则可以和水生植物区域组成局部的植物群落。农大就有三块较大的水域,如果能够加强投入和养护,则在收到良好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又为校园风景园林的建设开辟新道路。
对于校园中不同的地段,其绿化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引进“多维养护”的理念,并加以应用。
3 校园绿化的“多维养护”理念
绿化的多维理念即指时间对绿化空间所起的作用。它要把过去和将来联系起来,不仅以三维空间为基础,而且考虑到随时间的进程,绿化发生的改变[11]。从建设阶段开始,时间因子就对设计效果产生影响,树木就处于变化状态中。校园的居住环境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希望绿地消长有序,保持园林恬静的氛围及树木整洁与合宜尺度。若任其生长,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4 建立校园绿化长效管理机制的几点建议
4.1 明确管理定义,把握管理要点
校园绿化绿化管理涉及面广、量大。管理人员既要通晓专业知识,又要具备业务监督和指导能力;既要保证绿化生长良好,又要善于做校园人员工作,取得师生对绿化的支持,才能落实工作目标,取得管理主动权。绿地的养护工作,无论范围或程度,均与管理有区别。再借用英国风景园林师学会的定义:“绿化养护工作应负责有关土地、植被和硬质景观的日常管理,按规定的方式和要求,使其得到合理的配置和维护,并能持续地发展其效益[11]。目前的养护,可分为初级养护和专业养护两部分。专业养护,应委托专业队伍完成。事实证明,一支有连续性,掌握高技术、高级能的专业队伍,其养护管理才能得到可靠保证[12]。而初级养护则由普通工人补充完成。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保证养护的质量,又可以降低成本。在养护中定植的苗木应该根据生长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抽稀。调整抽稀就是扩大乔灌木间距,提供继续生长必需的地上和地下空间。要充分利用原有树木,它的美化效果,是经过多年的自然发展而成的,将对绿地景观的形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任何新栽植树木都无法比拟的。
4.2 完善绿地养护管理制度
管理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任,充分加强监督、指导的职能作用,坚决杜绝以评比来代替管理单一模式。应当实施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这才有助于绿化总体水平的提高,建议应尽早设立养护的奖励制度。这样可以有效地使用资金,把绿化养护工作做到实处,而且有利于树立典范,提高专业队伍的积极性,鼓励养护中的高技术含量作业,扎扎实实地做好绿地养护工作。
4.3 应用多种植物材料,突出地域特色
校园的绿化经过几十年的实施、总结、应用筛选形成了适应的乔灌草配套的基调品种,特别是推广应用了一些适合北方气候特点的植物品种,如:樟子松、油松、暴马丁香、垂榆、核桃楸等,这些植物体量适宜,生态效益好,具备自我维护的功能。校园还保存了丰富的花灌木,如:锦带花、红瑞木、连翘、榆叶梅等。然而,随着校园绿化的迅速发展,这些品种被反复使用,绿地给人以雷同感。因此应继续扩大植物应用品种,建议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是提倡自然地被。要做到“黄土不见天”,地被和草坪很重要。但单一品种的地被,特别是草坪,养护工作量大,费用高。所以在大规模校园绿地的林缘内、林下和非主要道路两侧绿地中,应提倡自然地被,即以铺设的草坪生长高度为标准,允许多品种共存,以降低养护成本。这也是实现低维护、经济和自我维持的途径之一[13]。
二是突出地域特色。校园绿地特色与社会生活和历史环境息息相关,它蕴涵着人及社会的内在素质,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历史积淀[14]。因此,校园绿地系统应该融合其所特有的自然地理结构、地貌特征、地带性植物及其构成的生态系统与历史、文化的凝聚,共同构成校园绿化的特色。它所反映的内容,是一个学校特有的文化资源。加强突出校园绿化的地域特色是我们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5 结语
校园绿化养护管理是校园绿化长远发展的必要手段,在校园绿化中的重要作用勿容置疑,同时,校园绿化在城市整体绿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校园绿化中运用植物多样性和突出地域特色对建设生态校园有重要意义,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杨增光.(日)高原荣重著.阎德潘译.城市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2] 刘乾先译注,园林说[M]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
[3] 梁永基,王莲清.道路广场园林绿地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4]?杨赉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5]?(日)山寺喜成,等著.罗晶,等译.恢复自然环境绿化工程概论—坡面绿化设计基础与模式设计[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6] 徐德嘉.浅谈居住区的园林化问题[J].中国园林,2003,
(3):56.
[7] 江石萍,彭易兰.居住区绿化养护管理研究[J].中国园林,2003(3):29.
[8] 李心天.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9] 孟祥彬,于滨.园林中的健康空间—城市健康运动公园[J].中国园林,2003,(12):50.
[10] Michael P. Masser, Water Garden, Southern Regional Aquaculture Center Publication No.435,March 1999.
[11] (英)Brian Clouston著,陈自新,许慈安译.风景园林植物配置[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2] (德)A?Bernatzky著,陈自新,许慈安译.树木生态与养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13] 况平,关于城市草坪建设的思考[J].中国园林,1998,(1):22.
[14] 沈益人.城市特色与城市意象[J].城市问题,2004,(3):8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教学过程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颁布和实施,给职业教育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面临的机遇是职业教育的大发展,而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培养企业青睐的高技能人才。
一、数控加工专业教学现状
数控加工专业学制四年(高级工),目前我院的教学安排采用理论与实践双周循环模式。两周理论和两周实训交替进行,这样会出现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错位,知识条块分割、学生早学易忘等现象,致使学生不能将理论和操作有机结合。理论教学纸上谈兵,实训教学只重视操作技能,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差。因此,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二、一体化教学改革设想
1.一体化课程体系重构
专业核心课程体系重构是关键,专业核心课程体系重构应沿着一个导向、六个典型工作任务、五个模块的构建思路。一个导向就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六个典型工作任务就是六门专业课程,即机械零件的普车加工、简单零件的数控车削、复杂零件的数控车削、配合件的数控车削、机械零件的数控铣削、机械零件造型与数控加工;每门课程包括五个模块,就是机械零部件测绘(咨询)、工艺规划(计划)、编程与仿真加工(决策)、机床加工(实施)、零件质量控制(考核评价)五个模块,然后把相关的制图、工艺、编程、实训、刀具、夹具、公差等知识整合序化到五个模块中。
2.一体化课程标准修订
创新教学内容,建立数控加工专业教学基本规范。改变以往课程结构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课程内容与岗位实际脱离的状况,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效对接。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结合职业资格标准制定一体化课程标准。
3.一体化学习任务设计
数控加工专业课程学习任务和课程内容设计要坚持“5636”的思路。围绕典型工作任务,遴选具有“普适性、迁移性、重构性、递进性、趣味性”五个特性的代表性学习任务,对各专业课程进行整体设计。课程内容融入六“新”,即: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教学过程强化三个“意识”即:效益意识、质量意识、工艺意识;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六步教学法,围绕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按工作过程序化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单元设计、学生工作页的编写。
三、一体化教学实施
1.一体化教学实施
打破两周循环的格局,采用二三交替循环模式,文化课两个学期结束,一班次单周二三循环,双周三二循环;二班次单周三二循环,双周二三循环。二三是指两天在普通教室上文化课,三天在一体化教室或实训教学单元上一体化课程;三二与之相反。第三至六学期仍然采用二三交替循环模式。二三交替循环模式可以使授课地点由“固定场所”向“一体化教室、实习车间、仿真室、实验室”等多个授课地点转变,授课地点的轮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一体化教学方法改革
积极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全面启动学习者的形象思维,旨在培养的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头脑风暴法、张贴办法、扩展小组法、站位法、旋转木马法等,提高课堂效率。
3.一体化考核方法改革
建立以能力考核为核心,以过程考核为重点的考核评价体系,尤其要注重综合能力测评,将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活动、能力提高程度等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吸收用人单位参与评价。
四、一体化教学的建设
一体化教学建设是实施教学的保障,否则,一体化教学就成为一句空话。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
1.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
一体化教学团队建设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坚持“注重技能、优化结构、建立梯队、培养骨干、造就名师、崇尚师德”的原则,贯彻“理论教师技能化,实训教师理论化”的建设思路,树立专任教师一体化教学理念,使每一位教师充分意识到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升专任教师一体化教学能力,保证一体化教学改革稳步实施。
2.一体化实训单元建设
为了满足一体化教学实施的条件,应科学规划实验实训基地布局,如果是开放式大车间,可以将实训车间划分为若干实训区域,每个区域划分若干教学单元,实训教学单元包括操作区和讲授区,在组织教学方面非常有利于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3.一体化教室建设
围绕本专业6个典型工作任务(6门一体化课程),按工作过程建设一体化教室。在相应的教学地点,就可以实现零件图的分析、加工工艺编制、编程与仿真、机床操作、零件检测等各个教学环节的任务,使教学过程生产化,生产过程教学化成为可能。
About three decades ago, China was known as the “Bicycle Kingdom”. But the two-wheeled mode (方式) of transport’s popularity began to fade, with many bikes soon replaced by their fuel-powered competitors.
大约在30年前,中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但随着自行车不久被燃油驱动的汽车所取代,这种双轮交通方式的热度开始衰退。
But recent months have seen a revival (复兴) of the humble (普通的) bike across China, with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choosing cycling instead of driving to schools, to workplaces or to do
sightseeing. The introduction of bike-sharing schemes, pioneered by start-ups (新兴公司) like Ofo and Mobike, has brought the trend to a new level.
但在近几个月中,中国大地上见证了一场普通自行车的复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骑车上班上学、游览观光,而非驾车出行。而由Ofo、摩拜单车等新兴公司发起的共享单车计划,则将这一趋势带向了一个新高度。
According to data compiled (编制) by iResearch Consulting Group, the first week of this year saw 5.85 million active users of Mobike while Ofo had 1.4 million active users.
根据艾瑞咨询集团整理的数据显示,在本年度的第一周中,摩拜单车共有585万活跃用户,而Ofo则有140万。
People can unlock the shared bikes by simply using their smartphone. The bikes are equipped with GPS and can be left anywhere in public for the next user. They’re popular among many Chinese people as they provide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last mile” problem, which refers to the final leg of a person’s journey.
仅凭自己的智能手机,人们就能解锁这种共享单车。这些单车都装有全球定位系统,可以被放在公共场合的任何地方,等待下一位用户使用。它们受到了许多中国人的欢迎,因为它们有效地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难题,即个人行程中的最后一段。
“In places where the subway doesn’t extend (延伸到), where it’s difficult to change from one kind of transport to another, it’s so easy to get where you want to go with Mobike,” Hu Hong, 29, told AFP. She pedals (骑自行车) to her Shanghai real-estate (房地产) job.
“在地铁线路覆盖不到的地方,很难换乘其他交通,用摩拜单车去你想去的地方就简单多了,”29岁的胡红(音译)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在上海从事房地产行业的她都是骑自行车去上班的。
However, the schemes have also led to problems such as illegal parking, vandalism (故意破坏) and theft.
然而,这一计划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非法停车,故意破坏和偷窃等。
Last month, two nurses in Beijing were placed under administrative detention (行政拘留) for five days for putting locks on two shared bikes.
上个月,北京的两名护士因在共享单车上上锁(占为己有),被处以行政拘留5天。
And in December, a man who stole a shared bike was sentenced to a 3-month detention with a 3-month probation (缓刑期), and fined 1,000 yuan by the Shanghai Minhang People’s Court.
而在去年12月,一名男子因偷窃一辆共享单车,被上海闵行人民法院判处拘役3个月,缓刑3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
“Bike-sharing is a greener method of transportation and provides a user-friendly experience,” said Liu Xiaoming, vice-minister of transport. “But it’s a combin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business. Operators are usually strong in online services, but lack offline business experience, which causes problems.”
“共享单车是种更加绿色的出行方式,并且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友好的体验,”交通部副部长刘小明表示。“但是这是一种线上和线下商业的结合。经营者的线上业务能力很强,但缺乏线下业务经验,导致了问题产生。”
In fact, these problems are also shared by bike-sharing schemes abroad. Launched in 2007, Vélib is a large-scale public bike sharing system in Paris. At its early stage of operation, it also suffered from problems of vandalism or theft.
事实上,这些问题在国外的共享单车体系中也同样存在。创建于2007年的Vélib是一个位于巴黎的大型公共单车共享系统。在其初期的运营中,它也曾遭遇故意损毁及偷窃等问题。
By Oct 2009, a large number of Vélib’s initial bikes had to be replaced due to vandalism or theft, according to The New York Times. Bikes were found hanging from lampposts (街灯柱) or thrown into the Seine River.
据《纽约时报》报道,截至2009年10月,由于故意损毁和偷窃问题,大量初期的Vélib自行车不得不被置换。这些自行车曾被发现挂在街灯柱上,或是被扔进了塞纳河中。
To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 the company came up with the idea of encouraging people to return the bikes to stations by rewarding free time for their next rides.
为了处理这些问题,该公司想到一个办法:鼓励人们将自行车归还至站点,并在他们下次使用时奖励免费用车时间。
Now, Chinese service operators are also trying 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For example, Mobike sets a 100-point credit score for each user, with points taken in the case of bad behavior. Once a score drops below 80, bike rental is increased to 100 yuan per 30 minutes, up from 0.5-1 yuan.
现在,中国的服务经营者们也开始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举个例子,摩拜单车为每个用户设定了100分的信用值,行为不当将会被扣分。当信用值降到80分以下时,自行车租赁费用将会从每30分钟0.5-1元上涨到100元。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建设;问题;风险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2-0000-01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Hospital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Wei Minghua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xi Pingnan Information Section,Guigang5373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not only the world's economic structure is changing,the original material but also towards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transformation.Global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information technology,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ociety driven.This prompted the rising tide of global information,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volution to all walks of life brought new vigor and vitality.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f hospital information in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Keywords:Hospital;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Problem;Risk
信息技术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运用,不仅给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对医院的建设来说,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挑战。本文就医院信息化工作的现状及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问题以及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对策等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医院信息化工作的现状
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发展,从无到有,并且在开发、推进的广度及深度上不断进步,有些先进地区的医院信息系统及运用网络的水平,已经与发达国家的医院应用信息系统状况接近。随着,我们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全国县级以上的医院信息化起步比较晚,但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医院应用信息管理系统及临床信息系统会越来越多。
二、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问题
首先,对于信息系统的认识不充分。我们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正在建设阶段,虽然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目前的信息化建设存在比较简单化得问题。人们普遍对于信息化缺乏一定的认识,甚至只是认为医院的信息化就是简单的买一些IT硬件设备,有的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就是把原有的人工收费及药品管理工作转化为了计算机操作的形式。其实,我们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本质是“以人为本”,采用信息技术,围绕病人服务,利用数字挂号、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等手段,更好的为病人服务,方便病人接受医院的治疗。
其次,医院在接受信息化建设中缺乏整体规划。我们知道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必须做好总体上的规划。而现在我们一些医院往往忽视了预估未来业务,不能根据自身的业务状况对今后的发展做出一个整体性的规划,这样不利用医院的整体发展。这样,医院把信息化建设的工程推给开发商之后,开发商不能够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因此,这样不匹配的医院实际发展需求的信息化工程建设,在功能上完全不能符合和满足医院的实际需求。因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另外,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资金问题。根据相关的资料,建设一套设施完整规范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往往由医院自己筹集。一些医院有碍于资金的压力,往往投资短期能够产生回报的医疗设备,对于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医疗信息系统设备,医院不进行投资。因此,在资金的投入上,我国与发达国家医院的信息建设投入相差很大。
第三,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均衡。根据现在的医疗信息水平来划分,医院信息化系统建设分为三个阶段:医院管理信息化阶段(HMIS)、临床管理信息化阶段(HCIS)、局域医疗卫生服务阶段(GMIS)。我国目前大部分医院都属于第一阶段建设中,主要以财务系统信息化为主,有少数医院达到了第二阶段医院应用系统的标准,加入临床医学的内容,例如,电子病历、健康体检等。而第三阶段的公共卫生区域信息化,包括若干医院之间的体系共享,大中小城市区域间的共享,涉及居民档案、突发卫生事件等,国内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第四,缺乏统一的标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及难点就是开发一个统一的标准,IT行业的各个厂商设计的HIS系统形式不统一,医疗信息交换就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瓶颈。HIS的命名和数据结构不相同,不同的系统平台和非标准的信息格式阻碍了行业间的信息交流,造成了医院内部各部门之间,各个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出现问题,也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后续发展。
第五,缺乏专业型人才。信息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我们医院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需要有一批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不但要懂IT技术,有懂医学及戏院管理基础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的人才队伍远远不满足实际的要求。并且信息技术的人员在职称评定或升迁方面不占据优势,因此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不能很好的聚合人才,导致人才流失。
三、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对策
对于,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我们了解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特点,要采取一定的对策解决,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首先,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目前各个医院都基本建有自己的信息化网络系统,但是系统的传递速度比较慢服务器处理差,因此医院要在重视好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做出整体性的规划,把覆盖医院各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的医院内部网建好,结合医院的实际去开发和发展更好更高速的为传输介质,以高性能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为主,以克服局域网络的不足的问题。
努力加强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建设具有良好性能的结构系统,做好日常的维护工作,针对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进行不断修改和调试。加大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减少物质和药品的库存和损耗,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增加资金的周转率,解决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同时,加大资金投入,确保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信息人才队伍,即懂计算机知识,有了解医院信息系统规划,解决医院信息专业人才资源不足的问题,促进我们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廷杰.我国移动商务发展趋势分析与展望[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刘谦.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医院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机遇[J].医学信息,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