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生物化学知识8篇

时间:2023-08-28 09:22:2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生物化学知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物化学知识

篇1

【关键词】中职生 生物化学 趣味教学

长久以来,我国中职学校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型人才,为国家的全面发展贡献了很大力量。中职生物化学教学立足于培养技术型人才的目标,结合生物化学教学的特点,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将生物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提高中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中职生物化学教学却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最突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原始的学习动力源泉,这在中职学生身上表现非常明显。在中职生物化学教学中,充分挖掘趣味教学因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化学素养。那么如何开展趣味教学,一直是生物化学的教学难点,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与尝试。

一、深入挖掘生活化的教学资源

中职化学是一门与生产、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生物化学教学应该是愉快、轻松与生动的,中职化学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让他们感受到生物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就在身边,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认识。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物化学是有趣味性的,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学习酶促反应的知识时,我提出了下列问题:1、加酶洗衣粉为什么可以洗去衣服上的血迹等蛋白类污迹?2、人适当的晒太阳为什么可以补钙?3、冰相为何能保鲜?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的讨论激情很高,课堂气氛热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真正体验到学化学的成功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生物化学课堂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面临的问题是越来越复杂的,也并不是单独一门学科或者技术就能完全解决的,所以要强调解决问题时候的联系性,这也需要有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能力。比如在中职生物化学的教学中,可以将生物化学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结合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运用几个学科分析问题的解决办法。在教学过程中可开展主题讨论的活动,将学生自由分为两组,围绕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进行讨论。一组的立场是不用生物化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另一组是需要运用生物化学知识解决问题。自由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他们各自的看法,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由此增强学生自身对生物化学应用性的重视程度,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应用性意识。

三、开展生物化学知识应用比赛

在班级内开展生物化学知识的应用比赛,比赛的形式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加他们的生物化学知识应用意识。通过生物化学知识应用比赛,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习到生物化学知识联系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最终用生物化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之间的比赛也是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之间进行生物化学知识的切磋,可以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四、进行实际问题调查活动

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的工厂和企业,而这些企业往往存在着很多化学相关的问题,比如三废的治理问题、河流污染与防治、土壤酸碱性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企业比较头疼的问题,也是与我们生物化学专业息息相关的问题。在中职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到一些工厂或者企业去实地调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性。调查之前让学生做好调查提纲,通过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做好相关记录,回到学校之后进行分析和解决。针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鼓励学生运用生物化学知识进行分析,并尽量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这样的方式丰富生物化学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物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而增强生物化学教学的趣味。

五、提供化学应用性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是一种有效且很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所以在中职生物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聘请一些专家或者学者到学校开展讲座,向学生介绍生物化学知识的应用,强调生物化学知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生物化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意义。

六、利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小组合作是课堂探究的有效手段,在小组合作学习情境中,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在小组内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机会。由于小组合作学习把学生从传统的班级授课中单纯的旁听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不但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知识的主动性。

七、强化赏识教育评价模式

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鼓励和赏识的教学氛围中能产生愉悦的情绪,激发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对于中职生来说,积极的学习态度要比生物化学知识的掌握重要得多,而要想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必须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真正提高中职生的生物化学素养。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赏识评价,因为这是提高学生化学兴趣的有效手段。教师如果能够多做鼓励性的评定,不断的给学生以鼓励,就能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与荣誉感,并且可以促使他们积极投入生物化学课的学习。在对那些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要耐心的给予精神鼓励,要多用肯定性的语言,这样去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在鼓励中培养兴趣。

总之,在中职生物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以及生物化学学科的具体特点,总结教学经验,使学生在化学“趣味”教学模式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化学的乐趣,使不断完善中职生物化学的趣味教学为学生的职业成长服务。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篇2

1.1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安排教学。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是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为食品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和未来就业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设置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发展方向做出合理调整,讲授课程要有重点有目标。

1.2理论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食品生物化学课程主要是一门研究关于食品成分的结构、组成、功能以及性质,和食品成分在其加工、运输、贮藏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学科。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为宽广,理论性、实践性较强,但课程知识点零散、系统性不强以及章节相对独立,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会在接受知识过程中产生畏难的情绪。然而,食品生物化学与日常的生活联系紧密,这一独特的优点使得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与实际生活联系的地方,一旦学生对该课程产生兴趣,就很快会让知识变难为易。

2.现代化教学手段

2.1制作动态教学课件。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内容抽象,但又十分重要,所以可以使用CAI课件,把课程所要使用的数据、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结合在一起集成处理,这样的教学效果会非常理想。

2.2制作PPT。在制作PPT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出现大段的文字,最好使用大量的图片、图例或表格,适量的动态内容也是很有必要的。字体应该比较饱满,字号适中,重要的知识点一定要醒目,例如使用字体加粗格式等。重要的知识点可以运用适量的超链接来清晰展现,将启发式提问贯穿于整个PPT。

2.3寓教于乐。运用多媒体或者制作flash让课程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有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这样对于学生学习食品生物化学课程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这种形式不宜过多使用,过度的多媒体和flash教学会使学生产生视觉上的疲劳,老师的教学任务也会因为大量的实践而难以完成。

2.4互动教学。高职学校可以建立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网站,将任课老师的课件和教学资料放在网上,以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自主学习,来弥补在课堂上遗漏的知识点。此外,学校可以砸网站上设立学生试题自测盒老师对学生疑难点答疑,真正落实教学互动,这样一来就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教师也能在对学生的答疑和学生自测中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即时查漏补缺。

3.加强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

实验室是食品生物化学课程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对延伸课堂教学的知识点、以理论指导实践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校进行教学和科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素质和较强能力的重要实践基地。所以,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食品生物化学课程专业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巩固了专业学科的建设。第一,要加大对食品生物化学课程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投入,使实验室的条件完善、设备先进,让学生在毕业以后很快就能适应工作岗位。第二,要提高实验教学地位,重视培养实验师资力量,注重完善实验室的实验人员配置,建立具有专业化的实验队伍,为学生的自主实验创造有利的条件。第三,教师要积极鼓励学有余力且对课程有兴趣的学生参加实验准备过程、实验管理和教师的科研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自主组织实验,达到一个锻炼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提高管理水平。

4.教学相长

教师在学生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教师的品德和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每位教师须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学生做一个良好的榜样,提高自身的业务学习、文明礼貌、政治素养和敬业精神等。科学文化素质是高职院校教师从事教学方面工作的最根本素质。可能学生喜欢某门课程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喜欢该课程的任课教师,自然就会学好这门课程。所以,作为一名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应该做到充分准备并且理解讲课内容、课上注重与学生互动、讲课方式幽默诙谐通俗易懂、课下关心学生并且时常与学生交流。教师应时刻提升自我,扬长避短,促进教学顺利展开。

5.内容、实际和专业三者结合,贯穿课程

篇3

基础生物化学是生物学学科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实验课程.是学生掌握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的平台.在近几年来的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水平,依据生物化学大纲和培养计划的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成绩评定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尝试,目的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正确态度、严谨的科研作风和求实的科学精神.加深对生物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掌握生物化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技术,如电泳技术、层析技术、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和离心技术等.学会运用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进行实验设计,确保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1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实践方法

1.1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模块在教学内容构建上我们依据教学大纲,借鉴同类学校的实践经验,在基本把握“三性”实验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内容的整合与筛选,构建了基础性、综合性和设计性三个层次的模块教学内容(表略).其中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分别占计划学时的43.75%、43.75%和12.5%.

1.2建立学习预知制度在实验教学中,我们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预知.既在实验教学伊始,任课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本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等方面的问题,实现学习的宏观预知.每次实验结束,告知学生下一次实验的内容,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课前预习,并写出预习笔记,课上检查,实现微观预知.

1.3建立循序渐进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们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整个课堂教学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图略).实验报告点评主要是针对报告中反映的共性问题进行点评.问题讨论是教师围绕实验目的、原理、实验操作过程,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合学生在实验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提出讨论题目,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同时,也让学生根据预习提出问题,开展讨论.建立学生-教师-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互动形式.理论方面的问题解决后,学生开始独立操作,教师在学生的实验操作中巡回指导,解决实验中遇到的操作、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并对每项实验结果当场给分.

1.4搭建较为科学、客观的学习成绩评定体系.单纯一次考试确定学生的实验成绩是不客观的,我们在实验成绩评定中以“实验预习、课堂讨论、实验操作与结果、实验报告”为成绩评定的四要素.实验预习主要考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态度.课堂讨论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能力.实验操作与结果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技能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报告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及科技论文写作的能力.根据各要素考查目的和权重,确定给分比例和给分点.

1.5开展实验方法的探究活动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对某些实验的方法进行了完善与修改.比如,在纸层析分离氨基酸实验中,用昆虫针直接别制滤纸圆桶,取代了用针线缝合圆桶的方法;在酵母RNA的提取分离及组分鉴定及动物肝脏DNA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材料减少1/3或1/2;离心由3000r/min,离心15min改为2500r/min,离心5min;减压抽虑改为离心;在肌糖原酵解和脂肪酸β-氧化两个基础实验中,我们以反应时间为变量,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然后比较其结果,确定理想的反应时间,结果肌糖原酵解反应0.5小时,脂肪酸β-氧化反应1小时即可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反应时间上比原实验分别缩短1小时和0.5小时.

2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实践结果

教学模块的构建,使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的整合与优选,减少了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增加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为学生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了良好的内容体系.学习预知制度的建立,使学生知道自己在实验之前要做什么,解决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被动进行实验的局面,为课堂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实验报告的点评,学生们不但知道了报告内容的对与否,更主要的是通过一段时间的点评和引导,使实验报告写作的质量不断提高,为实验设计,论文的写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课堂讨论,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怎样提出问题,怎样解决问题.并通过讨论使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中遇到的方法和技术问题加深了理解.使学生明明白白的进行操作,并能推测、判断结果和现象.学生独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克服了学生对演示实验的依赖性.实验操作与结果的当堂打分,调动了学生操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全面提高实验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实验成绩评定体系的实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处在兴奋状态.考核的结果真实、全面、公平.实验方法的完善与修改,使一些实验方法由繁变简,实验时间由长变短,实验效果更明显.节省了实验时间和材料,提高了实验质量.

3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实践思考

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是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从事本课程的教师一直以来十分关注的问题,教师在积极的尝试与探讨中积累了许多经验.作为新建本科院校,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整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要素新建本科院校,绝大多数是在专科院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础比较薄弱,办学相对比较封闭,硬件建设还有一定的制约,要想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首先要在科学制定合理的生物化学实验大纲基础上,掌握时代脉搏,借鉴其它兄弟院校的经验,科学的整合优化实验内容,构建实验教学模块十分重要.在基础性实验教学模块中,要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验证性实验和实验技术上比较单一的实验项目.通过基础性实验设计,使学生在加深对生物化学理论理解的同时,初步学会如何运用理论分析现象,得出验证性的结论;掌握生物化学实验技术中较常运用的层析技术、电泳技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离心等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为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进行奠定一定的理论和技能基础.综合性实验是实验难度较大、实验所需的时间较长、实验要求高,具有多个知识点、多种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的实验项目.通过综合性实验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性的实验技能,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行设计性实验奠定基础.设计性实验是学生实验目标的升华.在设计性实验的进行中,首先,教师要从实验室的现有条件出发,根据学生的情况分类指导.教师要给定实验目的、实验条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设计方案、选择实验方法、实验器材、拟定实验操作程序,自己加以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使学生在完成设计性实验的过程中了解实验研究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篇4

关键词:食品生物化学 高职教学 教学效果

食品生物化学作为一门食品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对该专业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今后从事食品行业的工作,都有很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食品生物化学包括生物化学和食品化学两方面,教学中既要阐明生化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又要讲授与食品有关的化学问题,内容繁杂,各章节之间缺乏普遍规律性等。如此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何能够使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理解和掌握,并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对教学、实验的重点等方面进行调整。笔者提出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验室设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高职高专院校食品生物化学专业学科的教学效果。

一、明确教学目的合理安排教学

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专业(包括食品加工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及就业打下理论基础。

该课程设置应依据不同专业的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合理调整,有重点地进行讲授。例如,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食品科学系开设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专业,主要是食品加工专业(现酵技术、软饮料技术、粮油加工技术、畜产品加工技术等)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食品理化分析、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动物性卫生检验等)。物质的代谢部分原本在食品生物化学中是比较重要、难度也较大的章节,根据该系食品加工专业(对口班级和普高班级)的实际情况,尤其是食品加工对口班级(高中学校为职业高中)基础较薄弱,根本没有必要在这一章上花费太大功夫,否则不但造成时间的浪费,还容易使学生抓不住重点,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在该专业学生中应将更多的教学时间放在糖类化学、脂类化学、酶化学和食品的色香味化学等,这些都是与学生的专业课程联系更为紧密的章节,同时为了加强学生对以上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验安排的重点应放在蛋白质、维生素、糖、酶等的性质验证和综合设计实验上。而对于该系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学生,学生生源较广,学习氛围较浓,有更多的学生有专升本的愿望,为了使其能够很快适应以后升学的需要,并结合教学目标及今后就业要求,应将物质代谢部分的内容作为重点掌握和理解的内容;在实验的安排上,也应侧重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检测、核酸物质的分离及酶活力的测定等方面。

二、理论结合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食品生物化学是主要研究食品成分的组成、结构、性质、功能,以及食品成分在加工、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的一门学科。它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且课程系统性不强,各章节相对独立,知识点比较零散,容易使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畏难情绪。但是,食品生物化学有其独特的优点,与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对课程产生了浓厚兴趣,就会使知识变难为易。

如在讲到食品色素性质时,叶绿素在酸性条件下会形成脱镁叶绿素,颜色由鲜绿色变为暗淡的褐色,加热会加快这个反应的发生。教师可以联系实际,举出日常生活中例子:在做酸辣黄瓜时,黄瓜在腌渍过程中,由于发酵作用产生了乳酸,使菜的颜色变得暗淡了;炒菠菜时,加食醋也会看到蔬菜的绿色变暗。因此在烹调菜肴时,为了保持原有的绿色,则尽量不要加醋,否则很快就会失去诱人的鲜绿色。同样在讲呈味物质的消杀作用时,可以以烹调苦瓜为例,苦瓜的苦味让许多人难以接受,在烹调过程中若适量加点白糖,不仅苦瓜苦味减弱,而且味道鲜美。再如,食品加工专业学生在开学初参加了14d的月饼制作,工作中同学们体会了加工的乐趣,同时也理解了焦糖化反应和美拉德反应的意义。相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实践证明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有助于学生对相关变化及其反应条件的理解和掌握。

三、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食品生物化学是从微观层面阐述各种生命现象的一门学科。很多内容仅凭想象和传统教学中的普通挂图等形式,难以满足食品生物化学反应高度动态化的教学要求,所以学生往往感觉食品生物化学学习比较枯燥、难学。而多媒体教学可实现图、文、声、像的结合,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动态化。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对提高食品生物化学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多媒体制作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在网络资源中可以免费下载某些高校食品生物化学或生物化学精品课程的课件、图片、动画等相关资料,博采众家之长,补己之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食品生物化学教学水准和效率,而且有利于拓展食品生物化学领域内新知识和新进展,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教师可以利用ACD化学结构制作软件或动画制作软件FLASH等,制作动画和书写化学结构。无论制作多媒体课件,还是利用网络,在制作中都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文本内容层次明确、重点突出、文字精练;尽量采用提纲、表格、图形等形式来概念和结论。比如用动画来演示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物质代向变化、糖酵解、三经酸循环、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等;②课件要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幻灯片的背景、颜色、文字大小、显示方式、文本阴影及三维效果、声音等方面要精心搭配,适时插人动画和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文字和背景的颜色一定要有鲜明的对比;文字大小不应小于24号字;文字与图片的进人方式可采用启发性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某些概念的引出可先讲结果,再讲出现的条件,这样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等。

四、加强实验室建设促进实验教学

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主要实践基地。因此,实验室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巩固专业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石。首先,应加大对食品生物化学实验室建设经费投人,努力使之建设成一个设备先进、条件完备的实验室,使学生在毕业后很快就能上岗。同时,要提高实验室与实验教学的地位,重视实验师资的培养,完善实验室人员配置,稳定实验技术人员,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实验教学队伍,为实验室的开放,学生自主实验创造条件。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培养具有明显的岗位特性的特点,良好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管理水平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例如,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食品科学系食品营养与检验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就业都直接从事食品分析与检验或技术督导工作,学校良好的实验室条件和学生自身的实验组织业务能力将为他们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有余力及有兴趣的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准备、实验室的管理及教师的科研,鼓励“食品科技协会”的学生自行设计组织实验,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又有助于学生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促进教学相长

篇5

[关键词] 高职高专 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

生物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加强实验教学可使学生更好地验证知识,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逻辑思维、实验、创造等多方面能力.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点,也是高职高专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高职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高职院校中,学生普遍反映生物化学知识比较抽象、难以理解[1].而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讨论和判断出与结论知识相符的结论,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化学知识.

1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忽视实验教学,学时精简过度

大多数教师在完成生物化学四大部分理论教学后才进行实验教学,造成学时严重不足,难以达到各专业层次要求的最低实验学时数,使学生失去了动手操作的机会.

1.2教师、教材

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是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承担理论教学教师讲授,师资量较强。但是教材内容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样的实验课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大大降低,而且不能用生物化学的理论思考实际的问题,缺乏创新思维。

1.3教学方法

目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主体,首先由教师讲解涉及的理论,前期实验的准备工作由实验教师完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之下完成实验。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沿袭基础课的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其内容侧重于验证课堂理论,忽略了对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方式和部分内容已不能完全满足医学创新人才培养,逐渐显露其弊端。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新型的医学人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目的要达到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启发创新型思维,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的态度和实验作风。在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已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2]。生物化学实验的改革势在必行。

2 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措施

2.1 改革教学方法

学生为主体的研究型实验教学方法就是以与临床相关的生物化学知识为基础,提出研究的问题,由主讲教师集体参与组织综合性的生物化学实验,兼顾整个医学生物化学实验内容,进行整合,编写综合性的实验方案。在学习过程中,采用教师引导的方法,首先将学生分成研究小组[3],组织讨论,利用所学的生物化学知识确定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合理设计,同时采用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发言,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后实验环节,按照实验方案,动手实验,自己准备,将实验结果写成报告。这样的教学方法突出与相关医学问题的研究,使得学生能活学活用,为今后从事临床还是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2改革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内容根据实验项目的内在逻辑相关性以模块方式组织,并且按照实验内容的顺序性和连续性,由现象引出解释现象的基本实验思路,通过实验阐释其原因,最后组织小组讨论发言。

实验教学内容改革,避免不同实验课之间的交叉重复,强化实验内容的连续性,消化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几个设计性实验,有针对性地增加生命科学前沿研究的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组织编写相应的实验教材。

2.3采取研究型教学方式

医学院校本科生生物化学实验和研究生的高级生物化学实验课,建立以研究生为主体的研究型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很好解决教学方法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模拟科学研究的思路组织教学,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突出技术与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4]。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科学研究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4引入多媒体技术

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联系临床,提高学生兴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使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变为具体的可观察的画面,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易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生化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此外,还可化繁为简,便于记忆,提高学生信息处理和运用的能力,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兴趣,开阔视野,更好的引导学生,达到学而有效之目的。多媒体教学还可帮助学生学习和探究知识的教学过程,从而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习和研究,有效地弥补教学时数的不足,缓解有限的教学时间和不断增加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多媒体教学过程本身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学习的效率。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制作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课件制作过程中应当注意文字与图片、图像的有机结合,文字简洁、图片清晰,使学生一目了然又不过分花俏,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力,起不到应用效果。

2.5 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第二课堂

实验教学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化及生化检验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只有通过不断的开发新技术、新实验,才能完成理论验证的教学任务。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同时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加深对生化理论的理解,发展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的良好途径。实验室对学生全天开放,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实验,教师只做辅导。实验后,老师做全面总结,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注意的事项等,作详细的答疑与讨论。通过定期开放实验室,巩固实验操作基本技能训练及相关知识介绍,不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放实验室已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2.6 实验室模块化

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提供前提条件,医学院校新型生物化学实验拟构建六个模块,包括三大物质代谢模块、蛋白质和核酸技术模块、酶学技术模块、基因表达模块、分子生物学技术模块、临床检测模块,每个模块由几个实验项目组成,涵盖着相关技术和方法。

2.7提高教师素质能力

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创新能力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教师,要保持旺盛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进行实践和探索,加强教学研究与教学的结合,努力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新的教学方法,培养适应新世纪医学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3结束语

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5],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已经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探索医学院校新型生物化学实验课模式,发现问题,积极实践,不断总结经验,进行完善,提升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我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医学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陈省平,陈琼珠,夏丹.综合性大学医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4):1-5.

篇6

生物化学当然与教学实验分不开,理论是基础,实验是提高。生物化学实验目的在于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结果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严谨的实验素质,加强学生对生物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为今后独立进行课题研究和生物教学打下坚实基础。只有理论的教学当然是不完整的,但是,现在学校里开设的生化实验却不怎么令人满意。现行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在“学习知识、验证理论”等方面是可取的,但这种以验证生化过程为主的实验,教学目的过于单一、教学方式高度“程式化”,已不能适应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也不能适应现代生物化学的研究与发展,也不能满足学生掌握新技术新方法的要求。与理论教学相比,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生物化学教学模式中,实验课教学存在以下明显弊端[2]。

传统的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导致学生普遍重理轻实验,即重视理论考试,而把实验课看作分量极轻的平时成绩来完成;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体,学生被动实施,“照方子抓药”,实验课结束后草草誊写实验报告,对实验原理,设计思路及方法的局限性等思考较少,实验教学效果不佳;部分学校在教改过程中通过压缩实验课的课时来达到压缩生化课时的目的;生物化学知识更新速度很快,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本校原来的本科实验内容陈旧,技术单一,不能满足现代教学需求,实验室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仪器与试剂不配套,仪器校准不到位,不注重仪器保养等问题。以上所述弊端严重制约了学科的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为了提高生化实验教学质量,我结合自己在生化实验中的实践,就相应的改革方法进行详细叙述。

一、就学院而言,更新实验内容,建立新的实验和考核体系

生化实验要根据学科的发展、现代技术的应用、实验条件的改善,不断更新实验内容。首先,将新的实验设备运用到学生实验中,让学生掌握最先进的仪器。其次,将小型实验设计为综合型实验。比如,以前开设的pH和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酶促反应Km值的测定,这几个实验可以作为综合性实验“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来开设。第三,打破原有格局,创新实验管理模式,实行开放性教学。开放性实验教学能使学生从被动变主动、从受束缚状态变成较自由的状态,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放性实验要在时间上实行开放,一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查阅资料、理解和消化实验原理,二是实验室全天候开放,学生可以在开放时间的任何时间段进行实验。并且允许学生自己进行小型的科研活动,在一定范围内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物品,独立完成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动手能力加强了,而且充分体现出了学生的才能和创新意识,能够学到真本事。第四,加强实验教学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3]。好的教师能够选择综合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实验项目,有足够的经验应付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还有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设计、完成实验。一只优秀的教师队伍会提高整个学院的教学质量。第五,改革考核和评价体系,例如不再要求学生单独的写报告,而是将自己的实验报告以若干次口头报告完成,并进行评价打分,这样的考核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实验积极性,实验质量也会大大提高。

二、对于教师而言,努力武装自己,更新自己,调动学生学习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验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以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能力为前提的,一个不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老师是不可能带领他的学生走上科研和创新之路的。因此,生物化学老师,只有努力进行科研和探索,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才有可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激活学生的思维。最重要的是,作为一名生物化学老师,要积极的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首先,精选实验内容,调整课时量。老师要明确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为本,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调整实验课内容,求精而不求多,保证实验教学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第二,更新教学手段,生物化学实验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保证实验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先进性,让学生在了解新东西,掌握新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知性,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心精神。教师可以利用开放性网络平台,及时引入生物科学领域的新发现,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减少文字,增加图画和视频。教师还要加强对实验课的重视,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及总结及时做出最正确的处理。例如实验课开始前,老师先检查一下学生的预习情况,试验结束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还有,对于实验报告的撰写做出严格要求,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写下自己的思考结果,杜绝抄袭的现象发生。

三、对于学生自身而言,努力学好理论知识,准确掌握实验操作,及时做好实验总结,为成为一名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首先,努力学习理论知识,规范自己的实验操作,及时与教师和同学沟通,做好实验笔记和总结。第二,常常进入实验室。对于生物学科的学生来讲,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基地,在这里,你能了解课本上没有的内容,你能更加真实的感受生物学科的魅力[2]。第三,尽可能的参加一些科研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你能体验到科研的浓厚气氛,提高自己创新教育的主动性,为成为合格的研究人员打下良好基础。生物化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必修实践课,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突出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需要高校在长期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探讨,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教学途径来适应学科地建设和发展。实践表明,在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实验室的教学力度,改善实验条件,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其次要精选实验内容,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最后,建立完整的考核体系,鼓励学生多参与,多动手,多思考,重视学生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一定会涌现出更多更好的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进一步促进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古练权.生物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7

[关键词]高职医学;生物化学;云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智慧职教云平台为广大职业教育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的数字资源和在线应用服务[1]。笔者所在的学校,已将智慧职教云平台覆盖在全学院的教学实践中。其主要优势体现在信息技术充分融入教学全过程,在教与学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生物化学是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医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与护理学、医药学以及临床医学的关联十分密切,是医学生的必修课,主要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理论基础

(一)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二)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课前或课外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自主学习,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知识,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合作探究、完成学业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3]。

二、课前准备

本文以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为例,运用信息化教学,结合翻转课堂,探索基于智慧职教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材:《生物化学》(全国高等院校数字化课程规划教材,第二版,杨胜萍主编,书号:ISSN978-7-03-055304-1,科学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授课章节:第7章糖代谢第5节血糖。信息化学教学平台:智慧职教云、腾讯课堂。(一)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前确定清晰的教学目标,教学才有针对性,才能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另外,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抓不住重点,因此,课前教师必须要给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二)教学资源准备教师在课前准备教学资源,如电子教材、教案、电子课件、视频教程、学习网络平台相关教辅参考书等,并指导学生在手机上安装好智慧职教云,教室网络保持畅通等。(三)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课前教师制订与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导学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做指导。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程序、课前练习及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学生可以参考导学案的要求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第5节血糖》导学案学习目标:学习程序:第1步:自主学习课本血糖的内容。第2步:观看教师的教学视频和课件。第3步:完成的课堂练习,在学习过程中记录不会做的题目和问题。第4步:拓展学习:观看的“高血糖、低血糖”病人的案例分析。思考:整理出答案和问题。第5步:思考《自测题》。第6步:病例讨论,请各位同学准备好发言稿。

三、高职高专医学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实施设计

(一)教学设计上课前一天教师《第5节血糖》导学案,学生按照导学案的要求完成自主学习。教学过程记录见图1、图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见图3、表1。(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把“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融合于教学全过程,紧扣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点。混合式教学不是由教师控制、单向影响的活动。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师生互动渗透在教学全过程。这种互动教学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师师互动。在教学全过程中,师生通过教学平台,互动的信息传递方式是多元化的(见图4)“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师生互动方式:(1)双向型;(2)多向型;(3)网状型。

四、教学分析

对学生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进行分析。1.在运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进行《血糖》的教学目标测评活动中,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态度,对学生掌握目标知识及培养能力有着比较直接和明显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注意力、思维能力等明显提高。(结果见文末表2)2.在《血糖》一节教学中,从学生角度了解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情况,开展了有关情况的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及调查情况见文末表3。从表3看出绝大多数学生是愿意互动的,80.4%的学生认为课堂上互动效果很好。最喜欢的互动形式是小组或全班讨论。为什么呢?与学生交谈后,才知道我们多年来在课堂上经常采用的“师讲生听”和“师问生答”,在学生看来并不是最喜欢的方式,学生喜欢的是开放式、探究性、自主学习的方式,这样可以多方位开发他们的多元智能。

五、反思

学校虽然已将智慧职教云平台覆盖在全学院的教学实践中,在《血糖》这一节的学习中,学生在教师课前的导学案,在《血糖》信息化教学中教学过程四要素的关系都发生了转变,但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经常会由于时间紧、课程任务重等各种原因,不能全程使用,使各类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率、重用率、有效率、更新率、互操作程度都很不理想,想要提高质量,达到理想效果,困难重重。其主要原因在于:(1)生物化学是一门有一定难度的医学基础学科,而高职学生的基础较低,自主学习时,很多内容看不懂,会比较抵触枯燥而乏味的理论知识学习,容易出现“听不懂、学不进、记不牢”的情况。(2)网络教学缺少了师生“面对面交流”的眼神和情感的互动,缺少了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监督,一些不自觉学习的学生的学习纪律,教师无法掌握。(3)网络教学缺乏面对面的课外辅导。生物化学讲解的三大物质代谢的过程难理解,缺乏面对面的课外辅导,学生觉得有一定难度,时间长了,会产生厌学情绪。

六、结语

本次课中腾讯课堂教学平台的使用,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通过云课堂教学平台创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达到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资源更易获取,教学设计更易推广。

参考文献:

[1]解德渤.“重塑教学”:信息化时代对大学教学的颠覆与重构[J].江苏高教,2018(3):37-41.

[2]廖忠华.混合式教学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0):65-67.

篇8

关键词:创新;食品生物化学;课程

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内容有食品的成分组成、结构、性能和加工、贮运过程中的化学变化以及食品成分在人体内的代谢。食品生物化学包括生物化学和食品化学两方面,理论性较强,各章节之间缺乏普遍规律性[1]。如何教学相长,协同创新,使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又能达到教学目标,提升专业技能。笔者总结食品生物化学的课程教学改革经验,供交流讨论。

一、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专业的主要基础课,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奠定基础,为学生从事食品加工生产、食品质控检测等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写作、表达、团队合作以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食品生物化学前期或者同修课程有普通化学、分析化学;后续关系密切的专业课程有食品营养与应用、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加工工艺、食品微生物检验、食品理化检验等。因此,在教学内容中,食品的成分组成、结构、性能和加工是重点,食品贮藏运输过程中的化学变化是难点,食品成分在人体内的代谢仅作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搭建起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为职业能力的提升做好桥梁的角色。

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也不利于大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教学团队与时俱进,针对课堂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提问式、启发式、小组合作式、任务驱动式、案例式、等生动而丰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大学生创新和个性发展[2]。

(一)课程内容选择

课程内容设置方面由浅入深,由易及难,课程章节设置如下:先学无机营养素水分和矿物质,然后是三大能量物质糖、蛋白质、脂肪,接着是核酸、酶和维生素,最后学习生物氧化、物质代谢、食品中的色香味。在教学重点和难点方面,注意给予辅助手段和支撑材料,让学生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知识的能力。在教学模式方面,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多样

在矿物质的学习中,设置了任务驱动法。老师提供专业参考书籍和学习网站,由各个小组组员分工协作,查阅资料,制作ppt,课堂演讲,组间组内互相点评。在这项小组ppt工作完成后,再模仿最近大热的中国成语大赛设置了猜词游戏,需要小组合作完成。对课程知识做一个强化和总结,提高了同学们的应用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乐趣。在糖、脂肪、蛋白质的学习中,知识目标为有机物结构、能力目标为有机物的性质,综合目标为有机物在食品工业的应用和利用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如在糖类的学习中,结构方面以糖苷键为契机,设置了球棍模型环节,让同学们利用教具拼出葡萄糖、果糖的链式结构、环式结构,解决了糖苷键的构型这个关键点,对于双糖、低聚糖以及多糖的结构都迎刃而解了。在脂肪的教学中,引入了案例分析,以爱斯基摩人饮食以海鱼等为主,没有蔬菜水果。而结果竟然是他们没有心脏病,也没有高血压,甚至连坏血病都没有。通过案例引起同学对脂肪内容的兴趣,再在其后的脂肪结构中,讲述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结构、性质,结合生活介绍了DHA、EP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最后同学们解答爱斯基摩人心血管健康的原因。同学们兴趣很高,课程教学效果反馈也非常好。

三、实验教学改革提升综合技能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手段[3]。在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改革的同时,探索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也非常有必要。

(一)注重讨论分析环节

实训项目的开设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引导小组充分讨论,例如在实验前,学生预习实验后提出问题,如试剂耗材的更换、实验条件的改变;推断可能导致的结果。在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也可以设计一些与实验项目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供开放式实验平台

鼓励学生利用开放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可在开放实验室进行一些探索性实验,如自己设计的实验、教师的科研课题、食品生物化学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等。通过开放式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实验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促进了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协调发展。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在食品生物化学的教学中,理论教学要注意“适度、够用,学以致用”的原则,实训教学要注意“合作讨论,提升技能,提升综合素养”的原则。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经过教学改革后,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为重点目标,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专业实验技能得到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晓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1(1).

[2]蓝耀宏.PBL教学模式在“食品生物化学”课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3(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