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7 15:17:0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儒家;道家;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3-0029-1.5
中国自古就是文化大国,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就一直深深影响着我国国民,孔孟之道已经深入人心。对于青少年来说,更是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因此对于青少年来说,传统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
一、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一词在传统文化中并没有显现,但是我们可以从很多流传下来的论著和典故中看到古代传统教育中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培养。传统文化里较为后人熟知的当属“儒”、“道”,儒道文化贯穿中华数千年的历史,历朝历代的政治和教育都深受其影响,因此,从“儒”、“道”两家入手也是我们寻找传统文化中有关“心理健康”著述言论的最佳途径。
儒家的核心是“仁义礼孝”,“礼”说的通俗一点,也就是秩序,尤其是上下尊卑的秩序,这对于青少年而说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守则;孟子认为“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能达到“大丈夫”的标准,而人欲成为大丈夫,“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只有成为了“大丈夫”才是真正的实现自身的完善。提及“儒”家,不少人还会想到“中庸”之道,孔子曰:“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指乎”,《礼记·中庸》说圣人“从容中道”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出儒家提出的“中庸”某种程度上是为人处事时应做到“无过无不及”,也即是在处理问题和认识事物的时候把握一定的“度”,切忌“过犹不及”。
与儒家相对应的比较严重的就是道家的学说,如果说儒家是入世的话,道家讲究的就是出世,“无为”是道家最倡导的思想,对“无为”二字的考究历来众所纷纭。总起来看,有消极无为;随波逐流;不干预,冷眼旁观;顺其自然;宽刑简政,休养生息等几种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尽管传统教育里没有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专题”呈现出来,不可否认的是诸子百家的思想中不约而同的对这方面有所映射,而且我们可以从之后各朝代的思想和文化教育政策中看到沿承的痕迹,对于当代的教育工作者而言,提炼出从民族文化传统观念里沿袭下来的,并且已经被后世成功利用过的教育理论思想,再结合时代的发展做以完善补充,从而形成有一定的实用意义的理论,是极其有意义的。
二、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近年来,教育界“尊儒”之风上扬,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思想已经不仅仅是对中国教育影响深远,在日韩、新加坡乃至欧美我们都可以感觉到孔子学院的盛行和对儒家思想的热捧,儒学是我们传统文化几千年的积淀,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文化对我当今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有意义之处。
“仁爱”,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这也是孔子认为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而“仁”在不同的情形下又会引申出不同的内涵:“仁、义、礼、孝”,以“礼”为例,孔子讲“仁”和道德领域的“礼”延伸为一体,要注重对青少年进行宽容、礼让的教育,为人处事中注意朋友之礼、师长之礼,只有这样才能让青少年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坏境,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习生活的进步创造良好的条件,不懂得的礼让、凡是斤斤计较必定难成大器。
“中庸”之道,对于中庸的理解可谓是仁者见仁,究其核心,儒家所谓的中庸也即是为人处事切忌“过”当然也不能“不及”,既凡是要注意把握一个“度”。在当代自然就是要正确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不要过度自信抑或是自卑,善于找到调节内心平衡的方式,轻松面对生活。我们在很多的心理健康测试中都看回到诸如“最近是否会莫名的生气?”、“是否会出现情绪激动?”等等的问题,不难理解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下,青少年的学习和升学压力也越来越来,偶尔也会出现焦躁、易怒,如果一个人能真正体悟儒家的“中庸之道”,自然会对很多事看淡些,在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可以知道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不要过分的患得患失,人各有所长,不要拿自己的缺点去比较别人的有点,认识到自己是独特而又个性的,教师要注意自己在学生面前的用语,多采取激励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优势。
顺其自然,“道”家提倡清静无为,认为对待世间万物都要尊重其天性,顺其自然不可拔苗助长,这对于心理健康更是意义深远,青少年学生大都处于叛逆期,过分的阻碍他们的成长必然会适得其反,因此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在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都要注重学生自己的思想。我们不难看到一些“虎爸”式的“棍棒”教育模式,自然是需要商榷的。当然在青少年性格形成初期,过分的放任也是不可取的,这就要求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因材施教”。要做到家长和孩子、师生之间的互相尊重,把握好教育的“度”,既不能过于死板,也不能过于散漫,要让孩子学会遵守秩序的同时,也要敢于质疑和创造。
传统文化值得借鉴之余,不可否认的是也会有一些缺失,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从众思想严重,很难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且不少青少年学生独立生活能力不足,过分依赖家长和老师。过分尊重传统讲究“礼让”和“中庸”会让青少年较为安于现状,过于讲求谦让而缺少竞争和向上意识,必然会消弱青少年的“创新”意识,我们的青少年一代似乎过于“听话”,不遵从所谓的秩序并不一定就是失败,有时会带来一些突破性的进展,也就是创造力。创造力也就是我们往往为我们所意想不到的。在这一方面有杰出才能的人们,往往都能创造出改变世界的东西来。这让他们难以发挥自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当然需要家长和教师的配合,任何事物都要看到他的两面性,没有绝对的好更没有绝对的错,在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首先要端正“教育者”的价值观,认识到事物的相对性,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中进行心理健康指导。
总体来说,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各家的思想有各有千秋。我国渊源广大的文化传统导致了思想的众多和不同,因此青少年的的成长更需要我们加以引导和疏通。青少年是我国未来的希望,更是我们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一个健康的国家必要有健康的国民,国民的强健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全,更是心灵的健全。因此引导青少年走出传统文化的不良影响,加强传统文化的健康影响,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崔景贵.润物细无声—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当代青年研究,1998(5).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和合文化;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文化一体化的趋势,外来的文化渗入我国,对于我国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尽管大学生的总体是乐观自信、热爱生活并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然而,受到西方腐蚀性文化的侵蚀和渗透,大学生之中也出现了心理失衡以及道德失范的现象,我国高校也开始关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面对日益突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深入的思考和反思,并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之中,用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实现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更好地增强和优化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为实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一、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分析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哲学理念,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具有O其丰厚的内涵,中国儒家思想就极为推崇“和”的思想,并以其作为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内核,具体包括有:天人合一、致中和、和为贵、和而不同等思想,它的思想特征表现为:尊重差异,追求多元;冲突融合,追求和谐;强调整体,追求统一。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联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
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承载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它通过自身所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信念和行为方式的渗透和影响,从而提升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之中,和合文化以其特定的、稳定的结构形态而形成了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化传统,在实现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较好地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从而改变大学生的心理,培育大学生共同的价值取向。
(二)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文化滋养
在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之中,还可以促进人们追寻自我的身心和谐与内外一致,用这种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在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之上,可以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达到追求和谐的教育境界,更好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二、从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角度剖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缺乏共性
在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之中,追求心性的修养和提升,并追求理想的人格和道德水平,倡导人们通过调整身心的方式来修养自身的道德理念,并最终达到自身心理的和谐。由此可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体现出与“天人合一”的和合思想的契合性,然而,现实却存在与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的隔离化现象,缺少彼此想通的共性内涵。在当前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突显的形势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试图采用西方的心理测量手段,来实现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评价和教育,而对大学生的心理背后的文化背景缺少关注,显现出极为有限的教育作用和功效,更无须谈及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和为贵”的思想的冲突性
在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和为贵”思想内核中,讲究个人内在心性的修养和教育,并认为只有通过发自内心深处的教育,才能将人体最大的潜能激发出来,最终达到心灵互通和共鸣的效果。而在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来看,大多采用西方的心理测试、心理普查、心理咨询等方法,讲究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测量与考察,而对大学生的本土文化心理缺少关注,显现出与“和为贵”思想的冲突性。
(三)心理健康教育阵地无法与“和而不同”的思想相一致
在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之中,“和而不同”思想的主旨在于尊重差别、追求多元,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和而不同”的思想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然而,现实却是,高校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阵地设置在心理咨询诊疗室之中,这就突显出与“和而不同”的教育思想的矛盾,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极为明显的缺陷,例如:课堂上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够充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明显不足;网络传播阵地较为薄弱等。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与实现路径
(一)确立基于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我们要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立足于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之上,使其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置于大学生人性的层面之上,以个人的身心和谐作为支撑,最终实现大学生个体的健全和理想的人格。
1、全面实现大学生的身体之“和”
在追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目标之下,要以大学生的身体之“和”作为基础和根本,首先要使大学生的身体内部处于健康的状态,使大学生处于精神饱满振奋的状态之下,在健康的身体之下才会生成健康的心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要培养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实现对自我身体的管理,达到身体内部的和谐。同时,还要注重大学生的身体与环境之“和”,要使大学生融入到自然环境之中,感受大自然和周围社会环境的变化,提高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实现自身与环境的和谐。
2、全面实现大学生的心理之“和”
要基于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使大学生实现自我调控,在自省自察的方式之下,达到内心的平衡,获得自身道德境界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者要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自身,了解自身的优劣势,并深入分析自身存在的心理困惑和障碍,实现内部心理的和谐。
要以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人际观为指导,引导大学生达到人际心理的和谐,可以通过有效的合群路径,对大学生实施合群教育;还可以将大学生组建成一定的团体,进行合作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合作的精神和理念,从而生成人际关系心理的和谐。
还要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正平和、不偏不倚的处事观,引导大学生的处事态度和行为,要给予及时的、积极的心理暗示,引导大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以及可以利用的资源,直面心理困境,用平和的心态处理各种不同的处境,以达到处事的心理和谐。
3、实现大学生身心的融合
在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实现大学生身心的融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要培养大学生的理性的认知能力,减少非理性的认知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要鼓励大学生用理性的思维方式,思考和分析问题,用宽容的心态寻求心理上的平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②要提升大学生对自己情w的控制能力。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情绪也能导致疾病,因而要将情绪控制在合理的范畴之内,以此来达到身心的平衡与协调。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充分融合传统和合文化的理念,引导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克制情绪上的冲动,并通过有效的措施,发泄出自己的不良情绪,最终达到身心的平衡与健康。③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意志力。大学生要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这对于促进身心的和谐大有裨益。为此,心理健康教育者要设计户外心理拓展训练活动,在实践训练中增强和锤炼大学生的意志力,树立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达到身心的和谐。
(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指引,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可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中融入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并以其为指引,充分运用传统和合文化之中的弘道、内省、身教等理念,优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1、劝服教育与自我教育相整合。以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中的“弘道”理念为引领,可以对大学生进行劝服教育,主要是向大学生传输心理健康基本常识,了解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大学生自我内心的调节能力。同时,还要关注大学生的主体性,与自我教育相整合,达到受与教的和谐。
2、示范教育与修身指导相整合。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之中的“身教”理念,可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得以实现,通过榜样示范的作用,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使教师成为学生的积极心智的表率。同时,教师还要对大学生提供修身指导,以传统和合文化中的“融突”理念为指引,追求修身指导中的心理和谐。
3、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整合。我们要充分运用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的理念,尊重个体,倡导多元。在大学生心理问题激增的形势下,面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多样化的趋势,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指引,针对不同的大学生开展个体咨询,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内心状态,为大学生量身定做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可以采用共情、朋辈关怀等方式,体会大学生的心理感受,从而更好地把握对大学生的个体咨询的尺度。同时,还要对大学生群体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依循传统和合文化中“注重整体,追求统一”的理念,通过团体之间的团队讨论、角色扮演、情境训练等团体活动方式,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对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具有较好的渗透和融合作用,在传统和合文化之中蕴含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思想,我们需要正视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问题,引入这个具有中国特色而具有哲学意蕴的和合文化,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指导和借鉴,从而在中国本土文化的根基之下,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培育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品质。
参考文献:
[1] 刘清,胡伟. 和合文化及其现代价值探微[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3(06)
[2] 崔人元. 中之论说[J]. 中国新时代. 2013(11)
[3] 姚炎祥. “和・和合・和谐”之思考[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中图分类号】 G633.9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4―0045―01
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文化宝藏,传统文化可以让中学生保持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自我认同。随着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文化价值日趋多元化,这也对中学生价值观取向的选择和认同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对中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建立精神归属感尤为重要,能使中学生从“小我”中走出来,把自我融合到国家的发展命运中,让他们乐观、自信,不易产生人际敏感、强迫、抑郁和焦虑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传统文化精神对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
1. 用传统文化精神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归属感。心理归属感是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关注点。只有正确对待历史和过去,对待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才能时刻保持一种生命和精神的延续感。做好当代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必须提升其心理归属感。把心理归属方面的教育放在一个时间的维度中去思考,从延续性和持续发展的角度着手,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过去和现代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心理素质教育在传统文化精神和现代文化精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是提升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水平和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2. 用传统文化精神塑造中学生的文化认同。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的观点认为,一个个体缺少个人认同,不能很好地确立自我同一性,会非常不利于心理健康和更好地社会化。同样,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缺少文化认同将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健康带来危害,不利于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形成社会同一性。对中学生来说,建立文化认同就在现代更为重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象征性元素,如龙、太极、万里长城等,都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象征。当我们看到国旗冉冉升起、国歌在耳边回旋时,那种深深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它是一种力量之源,可以让我们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因此,对中学生加强传统文化精神的教育,有助于中学生更好地接纳传统文化,重塑文化认同,更好地确立自我同一性和社会同一性。
3. 用传统文化精神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空虚感、孤独感,一些学生精神世界匮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既与其个人因素和人际因素、家庭因素等有关,又与社会因素密不可分。因此,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就要从社会因素入手,丰富其精神世界。我国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为中学生的精神修养提供了宝贵财富。将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连结,是治愈精神空虚和心灵迷失的一剂良药。
二、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1. 积极开展社会宣传工作。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仅需要充实和完善健康心理的内容,更需要开展广泛而有力的宣传活动,引导青少年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美德,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良好社会环境。可举办“传统经典名著诵读比赛”、“中学生文化节”等大型活动,用中华民族固有的道德观念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感染中学生。
2. 让家庭教育在构建心理健康中发挥更大作用。家庭是中学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中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也是最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家长在开展对中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增强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父母和家庭成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会直接对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态度造成影响。街道社区可以成立支持扶助家庭教育的指导中心,利用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家长培训,通过文学沙龙、经典诵读、戏曲欣赏等活动,增强家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热情,再通过家长影响中学生,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上海体育类高职学生 心理特质 情绪发展
根据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无论是招生数还是在校学生数,高等职业教育目前都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早在2005年,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文献较之前就有明显的增多,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始日益得到教育界研究者的关注①。高职学生,尤其是体育类高职学生在心理特质方面与本科院校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别性。
一、以情绪发展为主的上海体育类高职学生心理特质分析
在全国范围内的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研究中,上海市在2007年曾就上海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状况作过一次调查研究,即由华东政法大学张海燕教授主持完成研究成果《上海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从《报告》来看,主要测量指标除了被访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及家庭情况外,主要涉及心理状况发展的内容包括:学生的认知发展状况、自我水平、情绪发展、人际交往、性心理、心理健康状况等。其所涉及调查对象共计4874人,占到上海全体高校学生人数的1%,其中涉及职业院校。高职学生人数为855人,加上各高校中的专科生人数,高职高专类学生约占总调查人数的20%。依据《报告》中的调查结果,高职高专类学生与本、硕、博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差异主要表现在:对社会环境和对自我现状的认识、自我水平等方面较低。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情绪发展方面,上海专科生的情绪平衡性、稳定性最低,最易冲动,且负性情绪最丰富②。
随着后奥运时代的到来,我国体育产业中大众体育健身领域的比重不断增大。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全国各地区,尤其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大中城市,体育职业院校的发展在近年来的高职院校发展中独树一帜。上海体育职业学院是上海市一所以体育专业为主的专科类院校。体育专业学生拥有专业能力强,文化基础薄弱;人际交往能力强,自我认识水平薄弱;个性心理强,情绪管理弱;竞争心理强,合作能力弱等特点。在学生组成上,男生占到了总人数的80%左右,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来自上海农村;在所有学生中,超过70%在中学阶段以练习体育专项为主,即俗称的“体育生”。
从性别心理差异而言,男生在自尊、自我概念、自信、自我发展方面相较女生有更大的起伏性。专科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在体育类高职学生中同样存在。高职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其中,体育类高职学生从职业发展角度而言,大部分将直接面对社会基层,进行民众体育锻炼指导与服务。这一职业前景更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状况,尤其是情绪方面的健康发展。
二、传统文化跨学科尝试的可能性
基于目前的上海市体育类高职学生的心理特质分析,以及与体育类高职学生顺应社会发展的未来职业需求,两者之间的衔接性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提供了一个探索空间。如何让这一特殊群体的学生在心理建设方面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及实用性,成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目前高职生心理研究多从近期出现的高职生心理问题事件出发,将其中涉及的某个突出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是一种单因素研究③。而从学生本身出发,将多个相关联的单因素整合进行系统研究,并进行渗入式建设、跟踪分析的案例却比较少。而在其中较少涉及的针对体育类高职学生的研究中,亦存在对学生心理特质及成因分析的趋势,而依据现状提出对策的文章则相对较少。
近年来,跨学科研究正日益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趋势。将传统文化与心理建设相结合,正是依据整体性的眼光,将高职学生,尤其是体育类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作为一个问题,形成跨学科研究。
针对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是一个研究热点,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趋势主要体现作为德育的有效途经展开、提高学生的文化思想境界、从思政角度培养爱国主义教育三个方面。利用传统文化进行大学生职业心理建设的相关研究比较少见。作为世界各族文化之一的中国传统文化,即以儒道为代表的思想文化体系,其对于全局观、平衡性、静修的特质与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有极大的契合与指导作用,更因为其宇宙观、人生观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心理,形成了中国人集体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很好的群众心理基础。
三、传统文化在情绪建设方面的优势
尤其是在情绪发展方面,传统文化因思想内涵的丰富性与深刻性,对于青年学生的指导依据情绪平衡性、负性情绪丰富性、情绪稳定性、情绪冲动性维度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在天人合一思想中寻求平衡
情绪的不平衡性在于学生对于自身关注过多,而对于外部世界投入目光不够。道家思想中自然天道观推崇自然主义,将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主张天人合一,应遵循自然法则做事,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乐趣,能够将学生从以往既定的看到问题模式中跳脱,寻求情绪的平衡。
(二)在辩证视野中寻求丰富
儒家文化讲求中庸,道家文化推崇辩证统一,在这种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心理能够寻求一种不极端、不唯一,帮助学生在看待问题时找到其中具有的丰富性内涵。
(三)在自我静修中获得稳定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其发展的个性特征很难做到平和心静,尤其是运动专业的体育类学生,因此,传统文化在自我静修方面对于他们是一种互补,心理建设在这种互补过程中会逐步稳定。
(四)自我拓展中获得管理
研究证实,学生的情绪状态稳定与自我发展水平、抱负水平存在相关,而自我发展水平与抱负水平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则存在显著正相关。因此,沟通能力与情绪发展的几个维度均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加强沟通的平台,让学生得到情绪管理的锻炼。
四、针对体育类高职学生活动展开的对策
体育类高职学生较高的体育专业能力往往使得他们在文化知识学习方面投入的时间较少,兴趣较低,因此,在传统文化基础方面较其他学生相对较弱。如何将传统文化深入开展,让学生消除“古文化无用论”,或对传统文化有抵制的消极态度,关键在于如何引入传统文化。
在情绪发展方面,由于心情不愉快而引发的问题占了较大比重。对教师而言,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应对不愉快情绪是情绪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可通过传统文化视野的拓展,课外活动及资源的展开,改变学生不良的转移和发泄方式,多为学生提供一些课外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
其次,虽然使用古文,但传统文化本身在传承模式上就有着生动具体、平易近人的特点。儒道文化中的诸多观点都是通过故事、谚语的形式记录,对于学生的理解力而言有方便之处。
最后,针对体育类学生竞争心强、成就动机高的特点,在活动展开过程中较多地引入竞赛性的机制,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将目前企业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亦能够提高学生在步入企业之前的心理适应能力。
注释:
①截至2010年5月数据,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显示,以“高职学生心理”为关键词,共搜索到558条记录。其中2000年3篇,2001年7篇,2002年19篇,2003年17篇,2004年39篇,2005年60篇,2006年63篇,2007年82篇,2008年至2010年共268篇。
②张海燕.上海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研究报告[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9-26.
③诸如针对心理压力(王金洪.高职学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分析.辽宁高职学报,2008,(8))、自卑心理(赵芳,杨红梅.高职学生自卑心理解析及对策研究.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3))、网络成瘾性心理(孙静.某地高职学校网络成瘾学生的心理状态调查.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7))等部分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海燕.上海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研究报告[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王景芝.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心理健康[J].河北学刊,2003,(2):92.
【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4—0463(2015)24—0045—01
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文化宝藏,传统文化可以让中学生保持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自我认同。随着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文化价值日趋多元化,这也对中学生价值观取向的选择和认同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对中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建立精神归属感尤为重要,能使中学生从“小我”中走出来,把自我融合到国家的发展命运中,让他们乐观、自信,不易产生人际敏感、强迫、抑郁和焦虑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传统文化精神对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
1.用传统文化精神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归属感。心理归属感是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关注点。只有正确对待历史和过去,对待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才能时刻保持一种生命和精神的延续感。做好当代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必须提升其心理归属感。把心理归属方面的教育放在一个时间的维度中去思考,从延续性和持续发展的角度着手,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过去和现代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心理素质教育在传统文化精神和现代文化精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是提升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水平和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2.用传统文化精神塑造中学生的文化认同。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的观点认为,一个个体缺少个人认同,不能很好地确立自我同一性,会非常不利于心理健康和更好地社会化。同样,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缺少文化认同将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健康带来危害,不利于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形成社会同一性。对中学生来说,建立文化认同就在现代更为重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象征性元素,如龙、太极、万里长城等,都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象征。当我们看到国旗冉冉升起、国歌在耳边回旋时,那种深深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它是一种力量之源,可以让我们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因此,对中学生加强传统文化精神的教育,有助于中学生更好地接纳传统文化,重塑文化认同,更好地确立自我同一性和社会同一性。
3.用传统文化精神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空虚感、孤独感,一些学生精神世界匮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既与其个人因素和人际因素、家庭因素等有关,又与社会因素密不可分。因此,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就要从社会因素入手,丰富其精神世界。我国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为中学生的精神修养提供了宝贵财富。将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连结,是治愈精神空虚和心灵迷失的一剂良药。
二、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1.积极开展社会宣传工作。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仅需要充实和完善健康心理的内容,更需要开展广泛而有力的宣传活动,引导青少年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良好社会环境。可举办“传统经典名著诵读比赛”、“中学生文化节”等大型活动,用中华民族固有的道德观念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感染中学生。
2.让家庭教育在构建心理健康中发挥更大作用。家庭是中学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中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也是最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家长在开展对中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增强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父母和家庭成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会直接对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态度造成影响。街道社区可以成立支持扶助家庭教育的指导中心,利用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家长培训,通过文学沙龙、经典诵读、戏曲欣赏等活动,增强家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热情,再通过家长影响中学生,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传统文化;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观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061-01
1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一些思想甚至影响着现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虽然有一些糟粕的部分,但也不乏精华。因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探析对于研究当前心理健康问题,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 心理健康观在各家学说中的体现
(一)“中庸”
“中庸”是儒家学说中较为具有代表性的学说,所谓“中庸”即凡是都应当有个“度”,任何事都应当做到不偏不倚,并且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只有这样事物才能得以发展和繁荣。就个人来说,“中庸”则可以理解为人对于喜怒哀乐的表现应当有个度,并加以节制,只有这样,人才能得以充分发展,取得成功。对于现代人来说,“中庸”的心理健康观显得尤为重要:为人处世中应当自信,但是应当把握好度,否则会变成自负;对待挫折应当调整好自身的心态,痛苦可以让人充满动力,让人奋进,但是过于大的痛苦则会使人一蹶不振甚至失去动力和前进的勇气。由此可见,儒家的“中庸”思想对于中国人的心理健康观的塑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天人合一”
所谓“天人合一”是指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提出是在《周易》中,孟子认为,人要想达到“天人合一”境界就必须做到“内省”,并用自身的内心去感受善,进而养“浩然之气”,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社会和物质生活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天人合一”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每个人每天都会受到各种诱惑,人只有养“浩然之气”,提升自我的心理素质和水平,才能抵御各种诱惑,才能真正地立足于天地之间,实现自我的价值。
(三)“仁爱”
“仁爱”一说最早是由孔子提出的,所谓“仁爱”,就是“仁者爱人”,人人都互相尊重,尊重生命,让世界充满爱与和谐。而实现“仁爱”的途径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做到自己不想要也不强加给别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加和谐和稳定,才能敞开心胸去爱别人,实现“仁爱”。“仁爱”对于物欲横流而冷漠的现代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孝悌仁义”
“孝悌仁义”在我国是极为重要的为人处世准则,早在先秦,人们就把“孝道”认为是“德之根本”,而孝则是悌、仁、义的最根本条件,只有实现了“孝”,才能进而讲求悌和仁义。“孝悌仁义”是为人处世最基本的准则,不仅是古代,对现代社会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1.“中和”
“中和”一说是由孔子提出的,他认为,人应当注重自我情绪的克制和调节,从而实现“中和”。喜怒哀乐乃是人的正常情绪表现,但是如果不加以克制,实现“中和”,则会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只有通过自身的克制,约束,实现人的情绪的中和,才能使人塑造起更加完善的人格,实现心理健康发展。
2.“道法自然”
道家学说认为万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主张万物应当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即“道法自然”,用老子的话说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从宏观来说是规劝人们遵循万物的规律,但从微观上来说则是提醒人们凡是应当顺其自然,保持情绪上的稳定,情绪不要过分激动,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对于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来说,这种心态更显得尤为重要。
(2)心理健康的实现
1.“防微杜渐”
中国古代医者认为,患者的医治应当以“防微杜渐”为主,治疗为辅,尤其是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则更应当做到“防微杜渐”。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长期的压抑会使得人的心理出现问题,因而更需要“防微杜渐”,在生活中应当注重预防,一旦出现苗头就加以重视,做到防患于未然,否则则会损害人的心理健康。
2.“以物养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万物有灵”,认为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整个世界是个犹记得整体,人应于世界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关系。最早提出“以物养性”观点的是《吕氏春秋》,其认为人应当认清外物,不应当以损耗生命为代价来追求物的满足。
3.中医与武术
中医和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文化,即使在现代社会,中医与武术都是中国立足世界之林的一个标签。中医认为,人应当做到“形神合一”,即在重视外在健康的同时还应当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只有做到“形神合一”,才能算是一个健康的人。另外,中医还主张心理问题的解决应当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就武术而言,其余中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渊源可以追溯至战国时期华佗发明的五禽戏,武术在之后的发展中更是分为内外两种功法,内功讲究修身养性,提高人的心理和内在素质,外功则讲究强身健体,至此,武术和中医养生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医和武术的联系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的内在和外在兼顾的表现,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
3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观,其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其中一些已经不适用与现代社会,因此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应当用一种更为辩证的态度来看待,不能一味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都是好的,更不能否定所有。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的内外兼顾,重视人与外界的结合,但是因为其忽略了客观实际现实性,所以并未上升到科学的高度,所以在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的时候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实际,从而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玉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1:222+227.
[2] 巢小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J].教育艺术,2010,03:35-36.
[3] 巢传宣.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健康[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4,05:74-79.
[4] 周华,童丽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07:168-169.
[关键词]人格;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环境下较为常见的健康问题,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导致大多数人们出现异于常人的表现[1]。随着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多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出现焦虑和烦躁的心理,长此以往,该部分人心理健康问题会愈加严重,甚至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心理健康问题与社会心理学的相关概念结合进行研究会产生较好的效果,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研究心理健康问题时将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加入可有效保障研究的有效性,说明探究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是指研究个体或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人的社会心理现象受到个人和社会因素思想、行为和情感的制约,例如较为普遍的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抑制和社会促进等;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指群体本身具有的心理特征,例如群体的凝聚力和群体决策等,这些都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中较为边缘化的一门学科,两种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科导致学习人格和社会心理学的学生在初始阶段就要确定较为明确的研究方向,在研究具体的心理问题时使用不同方向的研究方法以保障全方位的分析心理健康问题[2]。
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2.1自我决定理论与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来源于多方面的因素,在研究的过程中与人格和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有效结合可解决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是现代社会人们较为常见出现的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对人们的社会影响力造成伤害,不利于人们在社会上健康顺利的发展,笔者通过将自我决定理论与心理健康问题结合进行研究,希望解决当今社会人们存在的严重心理健康问题。心理需要可直接反映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决定个人的有效发展,心理需要理论中涉及的归属性、能力性和自主性是直接决定心理健康的因素,社会上的很多人们为了可以满足自身的归属性、能力性和自主性,使用相应的策略并努力朝向具有这几种属性的生活前进,但是人们处于社会生活环境下,很多不利于满足心理需要的问题出现,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基本需要的满足是人们获得发展的基础,只有自身的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才会促使人们向前方前进并努力实现相应的目标,相反,人们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促使人们走向较为负面和具有消极心理的方向发展,产生心理性的功能障碍,对人们未来的发展和进步具有严重的抑制作用。根据相关数据表明:心理需要对人们幸福感、活力和抑郁程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心理需要满足程度较高的人们幸福感指数、活力较高且抑郁程度较小,心理需要得不到有效满足的人们生活中所携带的幸福感指数、活力较低且抑郁程度较高,充分说明了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对人们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心理需要作为自我决定理论中较为重要的因素,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大,在研究自我决定理论中的相关问题时,使用适当的理论分析并设置相应的策略可解决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说明了自我决定理论可有效分析和解决人们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思想;西方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8-0121-02
中国作为传承和发扬古老文化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东方文明的发祥地。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留下的文化宝库是全人类取之不尽的宝藏。中国传统文化历经考验,始终显示出其不朽的生命力,不仅是东方与亚洲文化的核心和传统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世界心理学的重要根源之一。
一、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理查德是最早将《易经》翻译为外文的西方著名汉学家之一, 在他看来, 西方心理学家对无意识研究的发现,早就存在于中国古老的文化之中了。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是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影响最大的心理学家之一,并与维尔海姆合著《金花的秘密》一书,“金花”是荣格对道家打坐过程中体内所感受到的一种光感的解释,他会使人产生精神的顿悟和智慧的升华。
与之相对应的是,之后,特别是””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中国人的极度轻视,我们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越来越多国外学者的重视,在心理学界,美国著名心理学史家布雷德和墨菲等人,曾经表示过他们有一种共识,即认为中国是心理学的第一个故乡[1]。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或思想在西方很多心理学家的理论形成过程中都产生过深刻影响。
1.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体系形成的初期,也就是在20世纪的50年代,马斯洛曾经在其日记中记录了这样的想法:“东方文明中的出世者,如禅师与和尚等,是否比西方文明中的自我实现者在情感上更加和谐呢?答案很可能是肯定的。”于是,马斯洛意识到:“我们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把东西方文明中关于自我实现和内在和谐的观念结合起来” 。1942年,马斯洛通过韦特海默(格式塔心理学的创立者)的一个名为“存在和行为”的著名讲座中接受了来自东方的思想,在这个讲座中韦特海默提到了东方思想家对人类经验中的“无动机的”和“无目标的”性质的重视,而这与当时西方心理学所看重以及追求的“目标寻求”行为有很大不同。韦特海默认为西方心理学应该学习这种东方思想。霍夫曼在其对马斯洛的传记中总结到:韦特海默的“这一演讲对马斯洛正在形成中的人格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
2.荣格分析心理学
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卡尔・荣格,是20世纪心理学的标杆性人物,同时他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也作出了突出贡献,而荣格自身及其他的思想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特别是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荣格在其自传《回忆・梦・思考》中,以他童年对石头的冥想作为其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开端,荣格后来称,那是他与道的缘分,是一种心灵上的感应和沟通。荣格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物――庄子充满了向往之情,庄子自古被称为“蝴蝶道者”。荣格与“道”的这种沟通在其自传中颇有体现,在撰写自传时已是80余岁高龄,自传的最后一页,作为结束语荣格说“老子曰:‘众人皆明,唯吾独懵’,‘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这正是此时的我所感受的。老子是具有超然领悟力的典范,他能够体验到价值与整体,体验到一致性。于是,老子在其老年的时候,愿意回归其自身本来的存在,回归于那永恒而未知的意义之中。”
汉学家理查德・ 维尔海姆把一个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世界带给荣格,荣格深深地被其中的博大精深所打动和震撼。荣格对“道家”文化和思想有着别样的情愫,他曾经这样评价和理解《易经》:“《易经》中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心灵;几千年中国伟大智者的共同倾注,历久而弥新,仍然对理解它的人,展现着无穷的意义和无限的启迪。” 他说,“任何一个像我这样,生而有幸能够与维尔海姆,与《易经》的预见性力量,做直接精神交流的人,都不能够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在这里我们已经接触到了一个‘阿基米德点’,而这一‘阿基米德点’,足以动摇我们西方对于心理态度的基础”。这是《易经》带给荣格的影响也是其心理学观点发展的关键。荣格曾对维尔海姆进行过这样的表达:“维尔海姆一生所从事的工作,对我来说是如此的重要和具有价值,是因为他为我解释与证实了我过去一直在追求、在思考、在向往以及在从事和研究的东西”。他曾说,“维尔海姆的工作,给我们带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给我们带来了一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世界观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荣格对维尔海姆带给自己的影响从不避讳,也从不掩饰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向往。因此,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荣格称自己为维尔海姆的学生,更确切地说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生[1]。
二、中国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在中国,将西方心理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联系并作出有力尝试的首推当代新儒家梁漱溟先生。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的梁漱溟先生是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先生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是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梁漱溟先生不仅在儒学、教育学上颇有造诣,而且对伦理学、心理学、佛教思想等也有所涉及,他的心理学思想散见于他的代表作《人心与人生》中。梁先生研究麦独孤、弗洛伊德、柏格森,并尤其受后者生命哲学的影响。在初期曾尝试用西方心理学中的“本能”、“直觉”、“冲动”、“下意识”等术语来解释儒家学说。但后来梁先生发现,这种尝试对于西方心理学与儒家之间的思想交流并无益处,他认为应该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他认为,“当时的心理学都对人类没有认识,儒家思想对人类虽有认识但却没有系统的理论。梁氏欲发挥儒家思想,以纠正当时心理学之偏失”。而他也确实对儒家心性学说中所蕴涵的心理学思想结合西方心理学思想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阐述,即“人类心理学”,其思想主要涉及心理的发生发展、心理健康及学习心理等方面[3]。然而毕竟梁先生对整个心理学体系的认知有限,致使其理论影响有限。
中国心理学工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方面主要体现在对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的心理学思想的整理,造成古是古、今是今的局面,古今不能融合。陈雁谷(1982)、徐鸿(1988)关于孔子的教育和教学心理思想研究;燕国材(1981)、曾立格(1980)、雷彦惠等关于先秦诸子的心理思想研究;赵莉如(1983)、杨鑫辉(1990)、潘菽(1984)对中国心理学史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同时出版了高觉敷主编的《中国心理学史》(1986)[4]。
中国传统文化,百家争鸣,以儒道法三家为主,之后又有佛教的传入,形成儒道佛三家学说并立的局面,从内容上讲,实质上就是儒道佛三家综合一体的文化,虽分三家,存有差异,也可以说是一体三家圆融性的文化。其中,儒家是本体,以入世为主;道家是本相,可出世亦可入世,是流动的血液;佛家是本用,以出世为主,是整体的精神。儒家是第一位的,最根本的,血液和精神总是要适合本体躯干才起作用。融合后的本体,就是一个整体,综合圆融成为中国的传统文化[5]。虽然有糟粕,但更不乏精华。对比中西心理工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心理学工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基本上是拿着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作为尺度对传统文化进行丈量,最终发现原来中国心理学也有着漫长的过去和短暂的历史,到处是点而不成线。心理学起源于西方,中国心理学是从西方引进的,同样根植于西方哲学和生理学,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哲学和生理学毕竟有差别,好比中西医的差别一样,虽都能救人医病,然究其原理却相差万里。因此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要注重整体性和连贯性,更要放下西方心理学的思想包袱,以零心态去挖掘其中的道理,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然后再跳出来与西方心理学进行比较,研究其中的差异。方能真正得到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做到古为今用,为当今心理学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路与见解。
综上所述,西方学者已经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的传统哲学给予一定的重视,因此,作为中国文化的继承者的我们更应对自身文化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而且应很好地了解各国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包括批评性的和褒扬性的,使中国传统文化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岚,申荷永.荣格心理学与中国文化[J].心理学报,1998,(2).
[2]高岚,申荷永.中国文化与心理学[J].学术研究,2000,(8).
[3]毛丹.对心理学本土化“本土性契合”问题的思考[J].心理学探新,2004,(4).
[4]陈录生.东西方心理科学发展史稿[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350.
[5]李占,王静.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5).
Psychological Exploring from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ANG Hua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NingXia University,Yinchuan 830012,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