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初中历史课标要求8篇

时间:2023-08-27 15:17:0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初中历史课标要求,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历史课标要求

篇1

【关键字】 地理 探究 课堂 直观教学 动手

【正 文】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张扬个性,独立发展。初中地理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也会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新课标下对初中地理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我觉得自己在实际的新课程改革中就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的。

一、指导在实践中发现和探究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探究问题,感受生活,体验规律发现的过程,有助于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例如,教学地图三要素时,在事先不做任何讲解的情况下,让学生绘制一幅教室平面图。学生就必须思考:如何才能让别人看明白这幅图,能根据图知道黑板的长度或教室的宽度,并随之想到用小学学过的比例尺概念来解决问题;方向怎么确定,黑板是朝什么方向的,怎样测定教室门窗的方向等。这样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认识地图的由来、作用和基本要素,得出结论,比单纯的讲授效果好得多。

二、建立课堂规则,把握关键,上好第一堂地理课

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初中地理教师每周要面对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学生,如果不能建立有秩序的课堂环境,那么课堂会让我们精疲力竭,我们精心准备的课程,也将付之东流。所以我认为,上好第一堂地理课,及时让自己的学生知道自己在课堂上应做什么和应怎么做,要求学生在第一节地理课中记住必要的课堂规则这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当学生们遵守这些规则的时候,教师能及时给予表扬,而当他们违背这些规范的时候,给予及时纠正。如果教师能监督得力、落实到位,多数学生是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的由“他律”发展为“自律”的。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能让我们的学生在习惯养成中终身受益。同时也有利于我们透过课堂规则和策略,为自己和学生建立和谐、有序的课堂环境。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

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电视录像、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一些地理事象有直观性的认识,有利与学生掌握。

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起到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在讲长江的内容时,老师在黑板上绘制长江干流略图,从长江的发源地绘起,一直画到入海口处,先画干流,给学生讲干流象一个不规则的英文字母W,然后讲到哪里就画到哪里。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了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地图又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例如:学习非洲的萨瓦纳气候时,通过观察挂图,再联系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让学生认识到那里处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下,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沛;干季受信风带控制,降水较少,进而理解了干、湿季节交替的原因,掌握了萨瓦纳气候的分布规律及特点。学生对热带草原缺乏感性认识,难以区分干、湿两季的特点。可以用“热带草原景观图”指导学生观察干、湿两季的自然景色:湿季时,草高茂盛,稀树青翠(典型树木:金合欢和波巴布树),成群结队的动物中,长颈鹿昂首挺胸,遥望葱绿辽阔的大草原;干季时,草类凋零,树木落叶,动物迁徙,草原一片枯黄荒凉的景色。

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认为在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中要把握好学生的好动、好奇、好胜心理特点,精心组织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进来。让学生“动”起来,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在《中国行政区划》的趣味游戏设计中,我采用了以下动手动脑环节:先展示拆分的各省拼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省区的轮廓,启示学生与生活中的一些实物相联系。然后,教师出示一、两个省的轮廓图片,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9―0036一06

翻开201 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顿觉一新。新版历史课程标准要比老版课标更符合课程编制的相关理念。具体来说,新版历史课程标准的编制有什么特色?从课程实施的视角出发,怎样才能保证历史课程标准的成功实施呢?

一、新版历史课程标准编制的特色

所谓课程编制,是为了更好地实施某一课程,根据相关的课程编制理论,在课程目标指引下,分析影响课程设计诸因素,对学科课程进行的整体设计。以课程编制的视角评价课程标准,就需要从是否有利于课程实施方面,分析课程标准的目标设计、课程内容选择、实施建议要求等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1.课程性质、目标定位准确,符合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历史教育的目的

新版历史课程标准在继承老版课标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育的公民教育、人文教育性质的基础上,强调历史课程的“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明确指出“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课标认为,“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表明,初中阶段主要是学习最基础的历史常识,为高中的继续学习打基础,或者使学生拥有生活必备的基础性历史常识。课标强调历史教育具有明确的社会教化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具体方式是“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这比老版课标“套话式”的表述更具有可行性,体现出历史学科“寓教于史”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在具体史实的学习中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价值观。上述认识较好地融合在整个课标的编制中。

在课程目标定位上,新版课标继续以三维目标作为历史课程实施的基本目标,在具体内容设置上,明显要比老版课标叙述翔实、明确。老版课标未能结合初中生的心理、学习特点,只是空洞的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一般表现叙述了一遍。新版课标则较为准确地根据初中生的认知状况,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将“知识与能力”与“过程与方法”目标分别细化为5个方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细化为6个方面进行叙述,这有助于实施者的理解和操作。

2.课程内容的确定、表述较老版课标设计具体,便于未来的实施

老版课标在课程内容设置上的缺陷是内容的概要性、跳跃性,内容目标表述的简约性、抽象性。这容易为教科书编写者选择判断学习内容带来困惑。课程内容叙述过于抽象,也容易造成纸笔测试时,考试评价以教科书为依据。新版课标一改上述弊病,有助于未来的实施,试选择新老课标对隋唐时期内容标准的叙述进行比较。

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老版)

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以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新版)

乍一看,两种版本的课标差别不大,但仔细分析,不难看出老版课标在内容选择和目标的陈述上过于抽象、简单,教师很难驾驭课标的宗旨。例如,如何“评价唐太宗”?关于唐太宗事迹,课程内容只涉及“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而唐太宗人物个性很复杂,仅凭借“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就想对唐太宗做出较准确的评价是不可能的。新版课标删除了这一点。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让学生认识唐宋历史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变化的原因,需要了解安史之乱和五代十国的变乱。老版课标不选择这些内容并不利于学生对唐宋历史变迁的认识。新版课标增加了“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使这一段历史更为完整。新版课标对内容目标的叙述较为具体,例如,对隋朝历史内容设计为“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这种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未来考试评价、教科书的编写、教师对学习内容的把握。

3.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有利于一线历史教师的理解和教科书编写者的操作

老版课标最大的不足是文本叙述过于空洞,研究者早就批评其是教学大纲的翻版,不利于操作实施。新版课标在文本的可操作性方面作出了巨大的改进。

第一,课程设计思路内容有助于实施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实施。

新版课标指出了课程标准编制的基本思路,这有助于一线教师和教科书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实施。例如:新版课标强调历史课程内容,“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一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这种设计思路,要求实施者在教科书编写时或是在教学中,注意体现历史时段叙述的相对完整,不能只想到知识点,还必须注意以点穿线,叙述或表达要帮助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结构,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理解历史。

第二,从未来实施的角度出发设计编制三维目标。

就“过程与方法”目标来看,与老版课标空泛地概述不同,新版课标的表述比较具体,要求学生“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并经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这就指出,学习历史不能背离历史的情境,必须结合具体的史料、史实进行思考。缺乏具体历史隋境的学习,或是站在当下的视阈解读历史,只会造成对历史的误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识到,仅仅围绕干瘪的教科书文本,要想让学生理解历史是不可能的。

新版课标要求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力求在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能够言而有据,推论得当;学会与教师、同学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能够积极汲取他人的正确见解,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第一次从学生的角度指明在学习中应注

意什么,这有利于教师在未来的课程评价中把握好“过程与方法”领域的评价内容与目标。

第三,课程实施建议翔实充分。

老版课标的实施建议多从理念上进行叙述,实施者很难把握课标的具体要求。例如,老版课标对课程评价内容与要求的叙述几乎照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这些评价内容适用于所有的基础教育学科,具有抽象性、概括性,未能与历史学科特点结合,几乎无法让实施者进行操作。

新版课标则指出:“尤其是通过教师清晰明了的讲述,使学生知晓历史的背景、主要经过和结果,通过具体、生动的情节感知历史,清楚地了解具体的历史状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对历史进行正确的理解,对史实做出合理的判断。”这批评了课改以来一些教师单纯追求教学形式、忽视历史讲解的做法。由于历史教科书难以涵盖具体历史事件的细节内容,只有通过教师的讲解与分析,才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把握具体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更好地认识历史事件的影响。

在教学方法选择上,新版课标建议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自身特点,在相应的教学条件下,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关键点,它制约着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上述建议力图改变一些历史课堂只追求花架子,不考虑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的错误做法,这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设计水平,设计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选择得当的教学方法,达成有效的教学效果。

第四,有助于编写符合课改要求的教科书。

在教科书编写建议上,新版课标提出:“从学生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角度出发,力图有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历史教科书应对历史进行正确的阐释,采用活泼、形象的方式和通俗、准确的语言,陈述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各个时代的特征,使学生了解历史是鲜活的、生动的,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由此可见,课标编制者意识到教科书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要求教科书文本叙述生动、具体;认识到只有通过具体的历史细节的描述,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才能“让学生感知历史情景,感悟历史问题,了解历史环境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理解重要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贡献,认识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因果关系”。新版课标在我国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科书编写也应适应这一要求。对此,课标建议:“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通过教科书的学习,进入历史情景,由浅入深地感受和认识历史。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应力图做到线索清晰,重点明确,呈现方式多样化,以利于学生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思考历史,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创造条件。”这些建议有助于教科书编写者改变传统编写定势,在编写上应该尽可能关注文本的生动性、趣味性,关注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五,有助于一线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

新版课标认识到,“清晰的学习目标和评价目标是有效评价的关键”,要求评价者从三维目标的整体来确定评价目标,“将历史课程每个板块在这三个部分的要点列举出来,并对每个要点进行可测量的描述”。课标一方面就三维目标三个部分的评价内容做出了说明;另一方面,就教师们评价实施中的弱项即“评价标准的制定程序”也给出了建议说明:“评价标准一般包括评价维度、表现水平的规定,以及不同表现水平的实际样例。评价标准制定的程序包括: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水平确定评价目标和内容;选择重要的内容作为评价的维度;为每一个维度划分水平;确定每个评价维度各水平的评价标准,并用清晰、简要的语言进行描述。”对于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处理,新版课标指出:“对于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注重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方法运用、问题解决、论证及表述等方面的提高,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交流、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变化。”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反馈,“使学生在了解自己学习结果的基础上,总结学习经验,扬长避短,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上述评价建议是积极的,有助于教师认识到评价本身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对学生给予及时的、适当的、有针对性的鼓励、指导和帮助。这种评价利于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助于他们良好个性的养成和未来学习的进步。

二、实施历史课程标准应注意的

几个关键点

2011版历史课程标准最大的特点是力图使课程标准具有可操作性,这种变化值得称赞。但是有了较理想的课程标准,能否就一定保证课程改革实现课标所确定的目标呢?实际上,决定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因素很多,不仅在于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方面,还取决于课程内容选择是否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教科书文本的编制是否体现课程目标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是否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考试评价是否根据课程内容、围绕课程目标来设计,等等。

从十年历史课程实施的现状分析,若想保证历史课程顺利实施,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避免“穿新鞋走老路”,需要在教科书编写和考试评价方面,以及在课程实施中做出以下变革。

1.考试评价能否真正遵循课程标准预设的目标要求

考试评价是衡量课程实施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对课标解读过程中,解读者往往关注课程理念上的分析,这对于考试评价的实施无济于事。从考试评价视角分析课程标准的特色,以及编写者的良苦用心,可能有助于一线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有助于各省市有关部门设计出符合课标要求的测评试卷。

传统评价目标的依据是教科书中的知识点。课程评价则是对课程的合理性做出价值判断,给课程决策者提供信息反馈,一方面利于课程设计者下一次的修订,另一方面以便课程实施者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做出适当的控制与修改。课程评价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课程计划与组织进行评价,二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这里主要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的目标是衡量课标确定的三维目标是否落实、学生是否得到全面的发展,评价的依据不再是教科书中的知识点,而是课标中的目标和内容。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通过对学生的考试测评,分析课程目标、课程实施等是否合理,有没有达到课标预设的目标。

对于考试评价的目的,新版课标的定位非常准确:“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以及改善教师的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历史学习的评价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部分。其中纸笔考试限于“知识与能力”的测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测试,主要以定性评价为主,评价主要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注重考查和记录学生

在不同阶段的状态和发生的变化。这种评价是一种长时段的考察测量。对此,教师们应该有一个具体的计划方案,否则,以纸笔考试代替定性评价,就有可能造成“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测量的落空。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纸笔考试应该围绕课程标准确定的评价目标来设计试卷,而非依据教科书,教科书仅起着辅助作用。上述评价实施的建议合理可行,但评价能否利于课程实施,还取决于以下条件:

第一,试卷制作者应真正理解、把握具体课程内容目标中的“了解”“理解”“运用”的不同层次要求,试卷编制兼顾能力培养目标。

如果试卷在制作时,仅考虑教科书知识点的落实,考题类型以识记为主,课标中的能力培养评价目标就会落空。试题考核时只有兼顾能力培养目标,关注学生在解题时能否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处理材料题时是否注重证据,回答问题时能否较清晰地叙述分析某一问题,历史试题才能发挥评价的作用。这样我们才能判断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对历史的理解能力,是否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阅卷上,评卷教师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避免只根据答案要点、不看学生语言表达是否通顺、论证是否合理给分的旧习。只有这样,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才会积极主动的思考,而不盲目照搬教科书中的话语,从而使历史学科成为一门思考的学科。

标准答案式的应试教育塑造了畸形的国民人格,对未来民主制度的建构不利。这种教育培养的学生“擅长放弃主体性,拒绝独立的价值判断,服从威权,按别人的思路行走;擅长在被规训的压力处境中生存。成为在集体和公务空间里说谎的能手;擅长从社会责任和义务中逃脱,因为在考试唯一标准的体制下,责任变得毫无意义”,“科学、民主和创新等人本主义价值,遭到了难以修复的重创”。

历史教育是为了塑造合格的公民,合格的公民应该具备挑战、怀疑、创新、想象等素质,这些素质均与应试背道而驰。笔者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主张历史考试不应只以知识点的测量为基准。学习历史更多是理解历史,感悟人生。历史是一种解释,历史解释丰富多彩。正确树立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既离不开史料,也必须突破思维定式。应试教育方式把学生推人只有单一答案的世界,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这显然与课程改革的宗旨背道而驰。如果考试测评不作出变革,将制约历史课程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二,教师能否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按照课标的要求,对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进行考核。

这种考核难度很大,不可能在一堂课或者几堂课内完成,历史教师必须有耐心、细心、责任心,制定出一个可行的长期计划。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仔细观察、鼓励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敢于表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评价真正落在实处。

2.能否编制出利于课程实施、课程目标实现的教科书

虽然教科书只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辅助手段,课程实施主要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标要求展开。但由于一线历史教师长期以来缺乏课程开发的机会,不懂也不会开发课程。这是多年来的教育现状造成的。在此情况下,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均离不开教科书的指导,缺乏其他历史学习资源。所以,合适的反映课标要求的历史教科书,将有助于历史课程的实施。

目前的历史教科书不利于历史课程的实施,部分原因在于编写者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需求,企图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用简洁、抽象的话语将几千年的历史尽可能多的概述出来。

若想顺利实施历史课程,教科书必须成为学生的“学材”,而不是“教(iiao)材”。学材式教科书在语言上应贴近学生的心理特点,活泼、形象。在文本内容设计上要有具体历史细节的描述,能够让学生感知历史情景,了解历史环境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从而由浅入深地感受和认识历史。同时,教科书要有一定的弹性,利于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评析和质疑,发展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所以,编写者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选择教科书内容,而应站在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角度思考文本的可接受性,围绕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关注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从学出发呈现学习内容,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巧妙地融入教科书文本的叙述中。如何把握历史知识的呈现与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构建之间的关系,编制出有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教科书文本,对于我国的教科书编写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3.教师能否真正理会课程改革的宗旨,运用合理可行的教学实施方式,处理好知识传递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当前历史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与课程改革理念相违背的异化现象,值得我们反思。

教学目标设计的随意性、不明确性。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极不重视,他们随意将教参或者他人教案上的教学目标照搬过来,并未分析为什么这样设计。教学目标的不明确,自然容易使历史教学呈现随意性。

教学内容选择的机械性。一些教师依然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好课本,只要把知识点落实了,教学就会有效果;教学内容就是紧紧围绕教科书中的知识点机械展开。

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形式化。有教师以为,师生对话就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能够迅速回答。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数量过多,甚至提出一些没必要的问题,学生能够轻易在书本上找出答案,造成虚假的课堂“活跃”气氛,致使“问题”泛滥化、空洞化,互动庸俗化,教学重点不突出。还有的教师认为,只要课堂上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就是教学改革,在备课中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没有意识到课件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课件的设计必须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致使课件设计无目的性。

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绝对化。一些教师认为学习方式的变革就要把旧的东西全部抛弃,既不预设也不敢讲授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取而代之的是花哨的游戏、活动或表演。表面上教学形式多样,热闹非凡,实际上并没有实现课程改革要求的真正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上述异化现象与课程改革要求相抵牾。如不改变,将会使课程改革陷入流产的危险。

传统教学实施只要教好教科书即可。现在的课程实施却不同,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为依据,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处理好教学设计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这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对教学过程具有指导和定向的作用。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深入研究学生的学情特点,根据课标要求,分析该节课知识内容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准确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努力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完整与统一。另一个关键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是为实现教学目标,依据课标和教材(非教科书),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或信息。应根据教学目标灵活确定教学内容,合理调整教科书知识的组织形式,使教学内容结构化、层次化,体现“用教科书教”的理念。最后围绕具体的教学目标、内容,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选用恰当的媒体,完成教学任务。

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难点是如何处理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历史知识是能力培养的基础,历史课时量有限,而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内容丰富。历史课程培养的是具有批判精神的合格公民,如果教学中知识点安排过多,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没有保证,反之,有可能会陷入形式化教学的泥潭。历史教学是以知识传递为主,还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是以掌握知识为目标,还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围绕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考虑如何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进人历史情境,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与历史进行对话,尝试进行探究学习,而不是简单接受某一历史史实。这样才有助于保证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

4.教师能否正视教辅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目前出版的各类教辅读物良莠不齐,虽然有些打着“新课程”“新课改”等旗号,但大多除了训练知识点的落实掌握外,对学生的成长与课程目标的实现并无多大帮助。如果教师过于倚重教辅布置作业,不加选择、分析,或者设计,学生在课后的训练中,无法有效地迁移所学到的技能。这仍然不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规定。历史教师应该从自己的教学思路出发,围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自己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后思考题或作业题。

总之,历史课程改革并非一件简单易行之举。虽然新版课标的编制有利于未来课程实施,我们还要认识到其他制约课程实施的因素,在历史课程实施过程中,将教科书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与课标组成一个完整的实施结构体系,这才有可能真正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篇3

1 整体把握新课标的教学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表明,新课标体系已革新了传统课程体系,由过去的以学科中心逐渐转向以学生为本的轨道上来。作为初中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刻认识、整体把握新课标,以新课标为指导,着力构建以人为本的数学课程体系,自觉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积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只有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标,并将新课标贯穿于实际教学中,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 灵活运用教材的开发能力

初中数学教材与过去《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增有删,学习要求方面有升有降,结构组合方面有分有合,表现形式方面有显有隐。新增了蕴涵着全新教育理念的“课题学习”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具有挑战性和综合性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代数方面,从7年级就开始介绍统计的初步知识,即“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统计图等。新增了概率的内容。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及估算与近似计算能力,删去繁杂的计算。淡化笔算,重视计算器的运用,加强实践与综合应用。几何方面也增加了三视图、展开图,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向广度拓展,向深度推进了。

数学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体现,是学生藉此学习新知识的基本线索和教师赖以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新课程为教材的多样化和呈现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新的初中数学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展开最基本的、丰富多彩的数学内容。更多的是强调学生实际操作,以试一试、做一做、讨论的形式编写。相当一部分的例题、习题较旧教材更贴近实际生活,更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由于初中数学课程内容的重大调整和变化,要求教师必须具很强的开发能力。要深刻领会新教材的意图,全面地熟悉新旧教材的变动情况,根据教材改革的要求及时更新数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好新教材。要善于以教材为基础,继承与创新并重,可对教材适当补充和删减,或调整教学顺序,搜索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不断积累课程资源,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带领学生分析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培养学生对教材的知识发现、探索和运用的能力,进而具有自学能力。讲授中,不能照本宣科,不能固守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现代化手段、几何图形等,带领学生走向教材,用好教材,掌握好课程标准加强的内容和新增内容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和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新教材的灵活性,给予一个好的教师得以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空间,老师课前的准备过程与课上施教过程都是教师对教材开发的过程。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灵活的运用教材。

3 探究性、创造性的指导能力

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整个初中数学教学都是在进行初步的探究性、创造性教学活动。特别是新增“课题学习”这一内容,更是一个实验、探索、交流的过程,体验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综合应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由此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新教材中“面积与代数恒等式”内容,是让学生通过长方形、正方形拼成面积来推出公式:(a+b)2=a2+2ab+b2,一改过去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计算得到结论的方法,接着利用长方形纸片再由特殊推出一般性(a+2b)(2a-b)=2a2+3ab-2b2。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新课程实施所需的技能。能够设计实施最佳数学活动方案。对所要探究课题按新课程全面准确地加以理解,对学生思想、学习能力状况做出科学分析,特别是了解和发现其创造潜能并加以挖掘。

在数学活动的探索过程中,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既要善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又要因材施教,及时给予指导。从创新层面看,探索性教学不仅需要师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和机敏性,而且有赖于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充分展示。

初中阶段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为好。换言之,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从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发现规律。数学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强调学生是发现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通过自己的探索与发现得出结论、找到答案。学生能够完成的例题尽量要让学生自己做,使学生不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就目前来讲,教师处在教法的转型期,大部分教师,特别是老教师已习惯传统教学模式,要实现新课标教学行为的重大转变尚需一个过程。方向已经明确,教师既要抓好“双基”,同时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课程构建上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这是教师带领学生必过的一道难关。

4 体察教学行为的反思能力

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标准单元评教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80092

有效的教学开始于确切地知道教学目标是什么。初中历史教师要把单元复习课设计成高效率的课堂。所谓“高效率”,就是让历史课成为学习历史的主要阵地,使学生从课后盲目和低效的复习检查中解放,体会到学习历史原来可以如此快乐与有成就感。很多历史内容(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时空跨度大,任务繁重,时间很紧张,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才能有效地实现历史课的高效?

一、充分备课,打造高效课堂

要打造高效的课堂,课前准备充分至关重要。在课前准备中,初中历史教师应该认真下功夫,调查分析教情和学情,在教学中果断取舍,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力求做到:充分备课,明确讲解,注重能力训练与学法指导,确保上课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最初的准备过程中,教师除了系统掌握教材,还要树立一个榜样,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与能力自己要掌握得很好。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发生思想碰撞时,教师能发现问题并做到及时调整。遇到问题课后更要及时反思:为何会产生这些问题?原因是什么?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把分析、总结写下来,然后找出原因和解决方法。积累多了之后,再来集中总结。这样通过课后反思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可以完成一个完整的课堂设计,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制作课件,涵盖课标, 注重知识重难点

在初三历史课堂复习中教师要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历史课堂教学,充分展示历史课的趣味性。首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制成教学复习课件。2011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按照课标的目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还可以编写与初中历史教学有关的视听教材。”在初中历史复习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教学的内容通过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方式呈现,可以让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活泼、精彩纷呈。这种教学方式创设的教学环境代替了原本枯燥乏味的文字,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还能锻炼学生拥有敏锐的观察力。教学课件不仅要突出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课件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并且生动。第一,通过图片文字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使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视频和音频文件。让历史书中的插图从静态转成动态三维模型的图片,变得越来越有意义和更具吸引力。

三、落实课标, 重视复习方法

研读课标和理解课标, 最终是为落实课标服务。落实课标才是课堂有效教学的体现。如何让学生有效掌握课标要求的内容呢?

第一, 启发诱导, 逐层深入。教师在指导单元复习时, 必须注意牢牢把握启发性原则, 处理好教材内容, 强化对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贯彻“启发引导、层层深化”的要求,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教学内容转化为一系列的问题。

第二,将讲解、练习、及时评价结合起来。作为历史单元复习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讲解、练习和评价有效整合在一起,同时注重思维训练。从这几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卷看, 试题与课标之间联系紧密, 都是严格按照初中阶段三维目标学习要求进行命题, 也就是从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 考查学生对知识与能力等的掌握情况。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历史教师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来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历史教科书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只有严格按照课标进行教学, 才能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

四、当堂练习,巩固知识

篇5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历史 教师专业 发展 策略探究

新课标的实施对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让初中历史教师"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再现他人,与别人进行交往,探索世界,学会继续不断地、自始自终地完善自己",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教师的总体要求。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施的主体是初中历史教师,老师的专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拓展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理念,提高专业能力,以促进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从两个方面谈一下:

一、拓展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具备系统、扎实的初中历史教学专业知识。

第一,应具备系统的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初中历史新课程采取中处历史合编和专题化的课程结构。因此,初中历史教师首先要精通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课标所涉及的主要专题史、地区史、国别史、断代史和史学理论知识等。

第二,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它涉及到语文、政治、地理、音乐、美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如历史(Ⅲ)中的"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等专题。同时历史教学一方面要从多角度对重要历史问题作微观分析,另一方面又要作综合的、整体的研究,即宏观地由前后(时间)、中西(空间)的往复观照来审视历史。这些都要求初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把初中历史学科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融会贯通,得心应手,更好地理解所授知识,才能使自己的历史课堂教学丰富多彩,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应具备扎实的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初中历史新课标倡导初中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初中历史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根据所授初中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恰当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有科学的历史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

第四,应具备良好的关于学生的知识,即熟悉所授初中生的历史学习情况。初中历史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现在的初中生生活在物质相当丰富和信息传播多样化的现代信息社会,再加上独生子女和家庭独居方式的影响,他们的生长、学习无疑都有了根本性变化,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熟悉授课的对象--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要熟悉他们获取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已有哪些历史知识;熟悉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何和在初中历史学习中的疑难点、关注点、兴奋点;熟悉他们学习初中历史的习惯和方法;熟悉他们对新课标课本的感受;熟悉他们学习历史的愿望和要求;熟悉他们对你授课的接受程度乃至他们对你本人的接受度等。熟悉了这些,你的教学才会目中有"人",才能真正关注你的学生,关注你的学生的学习,关注你的学生的发展。

二、提升专业理念

专业理念是教师专业发展之魂,是支撑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它指引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摒弃传统观念中与初中历史新课标不相符的观念,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重新构建自己的专业理念体系。它包括课标意识、课程资源观、教学观、学生观等方面的内容。

(一)增强课标意识。增强课标意识就是要确立以新课标为教学依据的思想;增强课标意识,就是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钻研教材是怎样体现课标理念、贯彻课标目标和内容的;增强课标意识就是要将新课标的精神,特别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落实到备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教学反思等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中去。

(二)转变教师观。教学的根本在于学生的学,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因此,教师的角色亦被赋予新的内涵:教师的职责现在是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初中历史课程改革要求初中历史教师的角色应发生以下变化。

1.由单纯的历史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初中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信息源。

2.由初中历史教学的"权威"转变为初中历史教学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3.由强制式的教学管理者转变为初中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三)转变教学观。新课标要求改变旧有的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完善发展。初中历史课程改革,要求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也应发生以下的转变。

1.必须从偏面的历史知识传播转变为更关注三维(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发展。

2.必须从偏重教师的"教"转变为重学生的"学",特别是初中历史的学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3.必须从单一的讲解、单向的提问转变为师生多向互动,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阅读自学,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4.必须从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关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

篇6

摘 要:为了达到课标要求,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当培养“课标意识”,教师应当仔细研读与分析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将教材精读、熟读,找准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努力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课标意识;培养方案

一、在初中历史课堂培养“课标意识”的意义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因此,它毫无疑问地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课标意识”的现状

1.应试压力大,一味追求高分

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学校,甚至是历史教师本身,主流观点都认为历史这一学科是副科,语、数、英才是主科,大家都不够重视历史教学。在升学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历史课堂更是变得可有可无。但在新课改的目标中,学生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的主流,只有经济水平和人文精神都得到l展,一个国家才是真正的进步。

2.对课程的规划不合理

虽然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历史学科的课时与其他学科是一样的,但在各学校的实际教学安排中,经常出现其他学科侵占历史学科课时的情况。学校这种不合理的学科规划是培养教师“课标意识”的一大障碍。

3.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准不统一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好奇心强是他们的一大特点,如果历史教师能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那教学效果肯定会不错。但也有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传统,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学,他们也没有针对新知识接受全面的持续学习,导致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存在抵触心理。

三、在初中历史课堂培养“课标意识”的策略

1.培养学生以问题为中心的历史思维能力

为了培养历史课堂的“课标意识”,教师必须把课程要求作为教学依据,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培养学生以问题为中心的历史思维能力。例如,就怎样看待这一问题,在讲课之前,教师可以事先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行查找资料,包括这场运动的时间和发生的背景、有哪些地方代表和中央代表、这场运动的目标和实际结果以及它的指导思想等等,并进行归纳整理。上课时,教师只需要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看法并进行总结即可,这种方式效率高且效果好。

2.培养学生整体历史观意识

历史是由各方各面以及多个层次形成的一个整体。想要让学生的学习水平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整体历史观意识,让他们全面地认识历史。例如笔者在讲解日本飞速发展这一课题时,分为二战前和二战后两个阶段。通过日本二战前进行对外扩张和二战后在美国的扶持下迅速崛起,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历史是彼此联系的整体。

3.理解课标,注重知识重难点

知道课标并不代表理解课标,为了切实做到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课标意识”,教师就要将课标的要求烂熟于心,当历史教师自身具备这一意识,就可以通过历史课堂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具有该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针对某一单元的要求进行理解,这对于学生在复习阶段提高效率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2016)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历史课本的第四单元中,如果学生能理解课标要求,那就会很容易抓住本单元重点,包括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意义以及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

4.实例分析

为验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课标意识”是否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笔者就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第二单元12课《美国的诞生》按照课标要求进行讲解。

在课标中,这一课的要求是:简述《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基于此,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美国独立战争的概况,分析这场战争取胜的原因,让学生真正理解独立战争对于美国的意义及这场战争的定性。(2)过程与方法:笔者将课堂的45分钟划分为5个环节,讲课时间不超过20分钟,只进行精讲,剩下的时间笔者分为自学检测、合作解疑、激励引导、总结检测。(3)教学重点:对于这一课,笔者认为教学的重难点在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和1787年宪法。基于课标的要求,笔者认为从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整个美国历史来说,将重点放在上述两方面能更好地加深学生的理解。

课标对初中历史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应当仔细研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活动设计,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想要切实体现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课标意识”,历史教师自身就应当具备这一意识,然后再通过历史课堂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也具有该意识,推动新课改的继续深化。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历史 动态生成性教学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自己为中心,强调教学预设,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单调,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多面性,结合课堂教学生成性的特征进行教育活动。初中历史课程趣味性很强,更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关注动态生成性。

一、初中历史动态生成性教学的研究背景

(一)动态生成的原理

传统的教学大多被看做是程序性、延续性的过程,认为教师是课堂的领导者,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导致教学质量差。事实上教学的本质理念是对人的理解及对知识的传播,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可塑性强的认识活动。教师应该把教学看成是服务于学生的方式,关注学生的感知力和心理变化,改进教学手段,调整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二)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动态生成性教学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及认知水平,以此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初中生正处于发育期,渴望自由、独立,好胜心强,希望得到老师、同学及家长的肯定。他们感情丰富、想象力极强、偶尔会迷茫,而且兴趣广泛,接受力强,这些特点就为动态生成性教学提供了契机。

(三)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目标

历史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课程,其客观性很强,表现在课堂上为学生容易出现片面性理解的问题。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解时要注意引导,时刻掌握学生的动向及心理,了解学生的需求。另外,历史本身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具有动态性,历史课堂应具有动态性和丰富性。教师应该实事求是、因人而异地进行教学活动,也就是说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领悟能力,进行改编,不能以偏概全、拘于形式、本本主义,甚至只为考试而教学。

二、初中历史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师观念落后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很多教师都能接受“学生中心论”这一理念,可是一到课程实施中,就会事与愿违,应对性不强,这可能与他们多年的教学理念有关,也许他们从心理上并不接受这一理念。比如在讲到古希腊的殖民扩张时,一个学生提问殖民扩张和殖民侵略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貌似与本课程关系不大,有的老师面对这类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一般是不予理睬的,或者是含糊其辞,一句话代过,学生听得也是一头雾水,并不能完全理解。既然教学已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学生也积极提出了问题,老师就应该正面回答或者承诺课下好好与同学讨论,但事实令人费解。这种教学观反映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教学机智,导致学生对这门课学习兴趣不浓厚。

(二)课程资源认识有限

由于历史课堂教学资源丰富多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全面了解教学资源,有时候教师认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是需要其他设备做辅助的,只注重设备的辅助而忽略多种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现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是重要的辅助教具。但是这个教具不是为老师省力而设立,而是为了丰富教学方式及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水平而设立的。一些老师为了省劲,讲课时在多媒体上呈现很多相关的历史人物图像及历史建筑建筑,而关于历史教学的重点却很少讲解,多媒体成了图片展示工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型的教学工具还会不断出现,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辅助教具,提高教学质量。历史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它不仅需要大量图片和文字辅助教学,更需要教师的讲解及评论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历史学科的有效学习,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三、动态生成理论下课堂教学的实施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资源的多样性不能被扭曲,教师在讲课时要抓住动态生成性课程资源,这样的资源才是适合学生学习的,对课堂有积极的影响。动态生成性课程资源很丰富,主要体现在师生互动中,在互动中师生相互了解,增进感情,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对学生的了解,知道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内容,以及学生学习方式是否有明显的错误,然后对症下药,找到解决方式,给予回馈和纠正,达到教学目的。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性语言和动态表现力,这些都是教学资源,传统的只看重文字的资料的教学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新课标下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生成性资源。

(二)平等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下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在进行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不能把学生视为被动的接受者。师生关系平等,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思考。学生要树立“我和我的老师在关系上是平等的”这一理念,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权利,教师要给予学生民主与自尊,这是动态生成课堂的一个关键因素,教师要好好体会,把握好掌控力,提高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效率。

(三)建立多元思维教育模式

历史不仅研究古今重大人物和事件,而且研究并总结历史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多线性思维能力。初中历史课堂已经初步与其他科目建立了联系,教师在讲解时要注意历史与其他课程的联系,鼓励学生多元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

总之,现代教师应该摒弃原有的教学观念,在新课标下充分利用动态生成性资源,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勇于探索,注重开放性的生成性资源,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历史教师要注重教学活动的动态生成,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构建和谐、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郑亚春.关注初中历史课堂中生成性问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8):56.

[2]章杰.初中历史动态生成教学的实践探索[J].快乐阅读(上旬刊),2013(12):59.

篇8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评估机制

现阶段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也在跟进。新课标要求下学生还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历史教学亦是如此。推进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为学生整个历史学习奠定基础。

一、问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在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初中教育又是非常关键的环节。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伴随整个教育改革之势,结合十多年教学感受与思考和对西方教育的学习,我提出一些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思考。高考改革引领整个初中教育,初中历史教育也应有所跟进。于是提出了“初中历史教育在何方”的思考。

二、现状及问题

1.目的上重成绩,轻应用与能力提高

虽然新课标改革在逐步推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很多教学问题依然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教学以成绩为导向,以中考为目的的现象。当然,中考考题的确是以新课标要求为导向,但是片面追求高分数使原本追求学生提高素质、能力的课堂功利化。教师备课直接讲考点,其他什么都不讲。念书、考试、讲考题和“题海战术”成为师生的热衷。不是学生能力的提高,而是中考的达线率;不是学生的分析思维,而是教材的记忆。将历史死知识灌输给学生,加上考试做题,最后就是学生的高分答卷。

2.方法上重课堂教学,轻自主探索与研究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目前以课堂教学为主,忽视了实践教学和学生的自主探索。课堂教学方式也很单一,“授受教学”,让学生机械识记,没有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导致自主探索研究类学习缺乏。这样,一方面导致学生的学习方法过于单一,逐渐缺乏对历史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思维局限,能力素质没有达到教育的最初目的,对学生高中学习及成长都产生不利影响。历史课堂局限在历史史实的灌输,缺乏历史思维的引导和历史观的引入,以及对学生自主分析、研究历史课题的引导。

三、措施分析

1.教学目的上,把握教学实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教学必须把握教育的本质与核心,历史教育也如此。秉持的教育核心思想是促进“五育”,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倡尚自然,展个性;边工边学,工学并进;营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卢梭则称“孩子是自然之子,让他们从环境中学习比传统的书本教育有效的多。现在教师的教学方向不对,虽然有新课标要求的指引,但教师的不配合与不跟进使得历史教育改革大打折扣。真正的教育目的实现不了,培养“高分低能”的学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因此,初中历史教育虽然只是基础教育,所涉及内容不应太难,但是也必须围绕教育的本质来。不能为了简单而违背教育的本来目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2.教学方法改革,鼓励自主研究与探索,开拓创新新形式

初中历史教学方式应追求多样化,丰富学生体验,增强学生阅历。不只是课堂,还应引导学生走近大自然,走入社会,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自主感受,学习研究背后的历史;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通过一个小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小组实践、走访、调研,最后形成报告,得出自己寻找的答案。博物馆、纪念馆、遗址、遗迹等都是历史教学的课堂。过于局限的教学思维,只会培养出思想局限、缺乏生存实践能力及自主思考能力的学生。对历史及对研究的兴趣,也是从这些方式中产生的。这种方式一是可以开阔眼界,增长阅历;二是可以开拓思维,使自主实践能力与历史思维能力得以提升;三是可以激发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创新型社会的根基也就打好了。当然,课堂教学也很重要,但是单一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是不利的。

3.教师质量培训与评估机制调整与学生考核机制调整

虽然新课标改革一直着力引导教师质量培训与评估,但是实际形式却不容乐观。评估不再单一看重学生分数,但是还是缺乏对教师课堂及教学方式的关注。同时对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与平时教学引导方式还应给予更多关注。

高考改革不断推进,中考改革也会逐渐要求推进。中考考核方式也不应过于单一。多方面且更加关注学生能力的考核有利于引导历史教学的改进。否则,考核方式不变,教师教学还是会以分数为主,这样一来历史教学从本质上讲还是不成功的。

初中历史教学问题也可以反映整个初中、整个基础教育的问题。将初中历史教育的小缺口填好,也会推进整个教育的改革。随着课程改革逐步推进,相信我们的初中历史教育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