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电气设计难点8篇

时间:2023-08-27 15:17:0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电气设计难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气设计难点

篇1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难点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物电气设计的特征

和建筑物电气相关的用电设施种类很多。室内、楼梯以及安全通道的照明都是电器照明设施;运货电梯以及载客电梯等设施;生活以及消防水泵等排水设施;冷却塔风机与水机组制冷设施;引风设施以及鼓风等锅炉设施;排风设施、冰箱等厨房设施;空调中的送风、回风、风机管盘等送电设施;正压、排烟风机等消防设施。除此之外,建筑的使用功能不一样所需的电量也不一样,但是整的来讲需要的电量都很大,还有建筑中的消防、客梯、应急等用电都要有自己单独的电源。

二、建筑电气设计的原则

建筑电气设计应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 并符合建筑设计的标准,在此基础上确保电气设计的质量,提高电气设计的可靠性,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为人们提供一个优质、安全的环境。

1、建筑电气设计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明确电气设计的内容,使电气图纸满足设计标准,并且依照设计程序进行。

2、电气设计应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明确设计的规则和标准,保障电气设备的用电安全,采用优质的电气材料和设备,确保建筑电气设计的可靠性。

3、电气设计作为整个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与建筑的其他专业设计相协调,例如建筑的结构、给排水、暖通等技术。

4、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时, 应根据建筑实际的用电量以及电负荷的等级来确定变压器的数量、配电方式等,确保供电安全、可靠。

三、建筑电气设计主要内容

首先,从电力负荷的角度上来说,需要通过合理的电力负荷计算,以此为依据来展开对整个建筑供电系统的设计工作。当前主要推荐使用需要系数法或者是负荷密度法,根据建筑内部用电设备的运行要求,计算对应的负荷参数。

其次,从供电电源的角度上来说,在满足独立运行电源数量≥2个的基本条件下,具体的电源设置数量需要根据建筑电力负荷的计算数值以及所处电网系统的基本条件甲乙设置。原则上需要确保两路同时供电,一用一备,互相自动投切。

最后,从高压、低压配电系统的角度上来说,建筑所对应的高压配电系统应当基于两路10.0kV 电压等级电源进行通电,两路电源相互之间保持独立运行状态。同时多建议采用单母线分段方式进行高压配电系统设计,两路线路自动切换,相互备用,确保安全。而针对建筑所对应的低压配电系统而言,需要注意将北区域内的变压器单台工作容量控制在≥1000.0kVA 单位以上,以此种方式合理控制建筑配电系统所对应的变压器台数。从运行方式的角度上来说,正常状态下,投入变压器解列方式运行,通过于中间区域设置联络开关装置的方式,对配电系统运行下低压侧短路电流水平进行合理的控制。

与此同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问题是:高压系统及低压干线的配电方式基本上都采用放射式系统。楼层配电则为混合式系统。配电设备中的主要部分是干线。现代建筑的竖井多采用插接式母线槽。水平干线因走线困难,多采用全塑电缆与竖井母干线联接方式。

四、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中需注意的难点

(一)配电设计方面

在现代建筑物室内,配电回路的设置数量不能太少,如配电回路较少,在电气设备回路过程中就会导致设备负荷增大,导线截面减少。在建筑物中,配电箱所输出的分支回路包括:电源插座、照明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现代住宅中各居室均安装了空调,所以在设置回路时,应结合空调负荷大小,配置合适的回路数量,回路导线截面也需要增加,导线均采用铜芯绝缘线和电缆,行暗敷设的方式,铜芯绝缘线穿管要采用具备阻燃性能的PVC 管,禁止沿墙体敷设。

(二)电缆线路设计

第一,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电气工程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就从一个小的工程项目来说,其电气线路铺设面积需覆盖整体建筑的各个角落,线路敷设长度超过万米,这只是针对小型工程项目,对于大型工程项目来说,其线路长度更是不计其数,这种超长线路敷设后,在使用过程必定会产生相当大的总有功损耗。所以,减少线路能耗是电气工程设计的一个难点,必须引起重视。建筑物中,低配电室与竖井位置的布局应使输电线路向前送,减少回头输送电能的支线。另外,还可以利用季节性负荷的线路,当用户不使用时,可以给常年用户使用,这样就能够减少线路敷设长度,降低电阻值。

第二,在选择电线电缆的载流量时,应与低压短路器的整定电流相互配合,因为,供电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由短路器提供保护,这是电气工程设计中常见的问题,是最基本的电气设计常识,很多人认为很简单,但设计出来的施工图纸却问题不断,其主要表现在导线允许的载流量过小,与保护导线的短路器整定电流不相匹配。因此,设计过程中,必须计算电流并确定短路器的整定电流,然后再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导线,确保导线得到短路器的有效保护。

(三)电气线路设计方面

第一,在建筑住宅中,室内应使用铜芯塑料线作为配线。然而,很多建筑企业为了提高建筑电气工程的经济效益,就会减少投资,使用铝芯塑料线作为配线,这样就会给建筑物用电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在相关理论知识中,铜制导线的机械强度要高于铝导线,导电性能也比铝导线强,使用寿命长于铝导线。反之,因铝线熔点低,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极易氧化,在建筑物用电负荷的情况下,就会导致铝导线起火,从而引发火灾事故。因此,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必须选择合理的导线材料,提高建筑电气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二,建准住宅中,室内电气设计过程中,应选择较大的导线截面,如进入住宅室内的导线截面应选用16mm2 铜芯塑料线,各分支回路的导线截面应控制在2.5-4mm2。选择相应的标准导线截面是为了保证住宅居民用电的安全性,同时也为了使电气设备的使用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因为电气设备运转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非线性负荷,导致谐波的产生,而人们对住宅的导线选择都是各方面质量和规格均较高的导线材料,如机械强度高,导电性能好、电压损失较小等积极因素,却经常忽略电压质量和谐波的影响。另外,当前我国对载流量标准、设计手册均没有明确的标准,这些标准要求均由厂商提供,与国际标准要求相比要大很多,而在设计过程中又没有考虑多个回路及导线暗敷设引起发热而导致载流量下降。如果导线截面过小,将造成回路阻抗增大,电压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一设计难点在建筑电气设计中最为常见。同时,导线截面太小,就会使得导线产生的热能增加,绝缘部件的老化程度加剧,容易发生接线故障,导致电气火灾、电击等事故的发生。

五、提升建筑电气设计可靠性的对策

(一)变压器的选用

变压器的数量以及容量也是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为确保建筑电气设计的可靠性,保障人民安全,应合理选用变压器的数量以及容量,并且选择时应用长远的眼光来分析和预测电负荷量,确保变压器的选用更加科学、合理。由于用户的用电时间不同,所以在对电负荷进行预测和计算时,应选取同一时刻的用电量,并充分明确变压器的功率以及运行,选取最合理的数据,通过计算电负荷明确变压器一段时间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容量,在选择变压器的数量以及容量时,以这一数据为参考,确保变压器使用时更加真实、有效,能够满足建筑的用电需要,提高电气设计的可靠性。

(二)保证室内电气设计的科学、合理

在进行室内电气设计时, 首先要对用户用电的线路进行明确,室内的电路设计应明确分工,例如照明、插座等的电源应进行分路设计,保证用户室内用电的安全和稳定。在室内电气设计时应保证每一间房屋和客厅有足够的插座,提高电气使用的安全性。当前的电器设备发展迅速,为了使建筑室内更好的适应用电需求,在室内设计应保证配电线路的质量和使用,提高用电的可靠性,并且在设计时可以通过电气设备接地,提高可靠性。在许多用户中,都存在电视、冰箱、空调等大功率的用电设备,为提高用电的安全性,在电气设计时可以通过接地的方式使重复接地与共用接地相连,以保证人员的安全,提高建筑电气设计的可靠性。

(三)建筑电气设计的安全性

在建筑工程中, 电气设计是否可靠直接关系到用电人的安全,为使建筑电气设计更加安全可靠,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在电气设计时应加强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措施。首先是防电击的措施,采用接地式的方法保护低压配电系统,但是它的安全系数不高,对人身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可以使用漏电保护电器,它可以有效的避免人们受到电击,可以极大提高用电的安全性,避免用电事故的发生,危及人的生命与安全,但同时,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检测和保护方面同样存在问题。其次是安全防火技术,随着建筑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多,因不安全用电引发火灾数量逐年增加,电气设备的使用不当,用电线路的故障等都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电气设备由于短路问题会引发用电事故,这些对于电气设计的可靠性具有很大的影响。为切实加强电气设计的可靠性,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放心的环境,在设计时应加强防火设备的使用,如出现发生用电火灾,可以及时切断电源,防止火势扩大、蔓延。还可以设置自动灭火装置,实现发现火源到灭火自动化,缩短火灾发生的时间,为消防人员的救火工作提供充足的时间,使电气设计更加安全、可靠。

结语

建筑的电气设计作业是很繁琐的项目,在设计程序中一定要综合对技术、对经济、对性能、对原理、以及对效果等多个层面因素的考量,在多种可满足建筑功能需求的电气设备当中,优选具有突出节能优势的设备,遵循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同时关注节约能源的效果,符合现在建筑的每项要求,确保建筑电气工程设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魏晋夫. 当前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若干问题[J]. 科技创业家,2012,23:141.

篇2

关键词:工业供配电设计 工程设计 疑难问题

中图分类号:TU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a)-0090-01

1 供配电系统设计问题分析

本节以某工程实际为依托,对供配电系统设计各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该工业工程包括生产区和辅助区。子项目包括:装置区、厂房、配电室以及水泵房等。在设计中需要按照“个体-整体”的设计步骤进行;完成各个子项目的供配电设计之后,再进行总体电力外线的设计,所有设计均需遵守相应的设计规范。在设计中主要涉及到如下问题:(1)负荷等级的划分。依据国标的相关规定并综合考察该工业工程中的供电可靠性要求,由于装置属于易燃易爆的生产环境,意外停电会给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主要的生产机泵划为一、二类用电负荷。(2)配电室设计。在该工程中配电室为10 kV高低压联合配电室,设置有:变压器室、低压开关柜以及高压开关。在接线上,高压供电系统采用的接线模式是单母线分段式,并且设置相应的母联开关;低压供电系统的的接线模式采用的是单母线分段式,母联开关与进线开关形成机械联锁,在同一时间内,两个开关只允许闭合,通常情况下,母联开关是断开的。(3)配电系统设计。在配电系统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是选择合适的电缆。对于10 kV电源进线来说,应该选择铠装高压聚氯乙烯电缆,在铺设时,应沿着室外的电缆沟进行;对于变压器与高压柜间的电缆来说,应该选择高压聚氯乙烯电缆[1]。低压配电柜与变压器之间的连接应该采用母线桥连接。在该工程中,装置以及相应的水泵上集中了主要的生产性负荷;照明箱、通风负荷动力箱等属于辅负荷,低压配电柜与辅负荷的连接方式采用反射式连接。另外,应该将低压回路负荷控制在250 kW以下。为了保证线路的安全稳定,连接电缆应该选择阻燃聚氯乙烯电缆[2];在铺设电缆时,应该沿着电缆桥架的方式进行。

2 供配电系统设计中的疑难问题

2.1 防雷与接地

防雷与接地问题是供配电系统设计中的一大重点,也是难点。当下,主要的防雷设备有:接闪器和避雷器,其中,前者直接接受雷击,避雷针是接闪器上接受雷击的金属,如果是金属线接受雷击,则被称之为避雷线;如果是金属带接受雷击,则被称之为避雷带。后者在实现防雷功能时需要与相应的被保护设备并联,装设在设备的电源侧。在雷雨天气,线路上出现雷击过电压时,避雷器的火花间隙将会被击穿,过电压通过避雷器对大地进行放电,有效的保护了各种电气设备,阀式和排气式是两种主要的避雷器型式。架设避雷线是主要的防雷措施之一,但存在造价高的缺点,对于35 kV的架空线路来说,通常只在变配电所的进出段架设避雷线。而对于10 kV及以下的线路来说,装设避雷线的成本太高,通常不予架设。室外配电装置的防雷一般都是通过装设避雷针来实现的。另外,如果变配电所所处位置附近存在较高的建筑物,建筑物上的防雷设施能够对变配电所实施保护,就无需再单独为变配电所设置防雷保护。在高压侧装设必要的避雷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主变压器,防止雷电冲击波入侵到变配电所中。对于接地来说,当设备和装置正常运行时,接地线中是没有电流流过的。当设备发生故障时,接地线中会流过接地故障电流。接地线与接地体一起构成了接地装置。

2.2 供配电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工业工程中供配电系统不断实施自动化,计算机系统、PLC系统等的使用会对电力系统造成了干扰,其中的电气功能模块有可能无法正常工作,最终导致整个系统的故障。另外,这些干扰信号还会通过感应、传导等方式进入到二次设备中,一旦干扰水平超过了电子设备的耐受能力,这些设备将会出现不正常动作。由于干扰信号的产生和对系统造成的干扰都十分复杂,因此解决起来也十分困难。

首先,对于变配电所系统来说,在干扰作用下,各类开关设备和测量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都会受到影响。变配电所系统中的常见干扰有:电源干扰、线路干扰以及电磁干扰等[3]。频率和电压的干扰是电源引入产生的干扰,解决电源干扰的主要措施有:变压和稳压,整流和滤波等,这样不仅能够降低集中供电的危险,公共阻抗与公共电源间的耦合也会得到缓解,有利于电源的散热。同时,对于交流电的引入线,应该采用通导率较大的粗导线,采用双绞线作为直流输出线,合理设置配线的长度。需要对电源设置相应的监视电路,其功能是对电源电压的瞬时短路和瞬间压降以及各种干扰进行监视。在变压器的进线侧需要安装避雷器,另外还需要利用避雷针和避雷线形成避雷网。

对传输线路的干扰来说,在长线传输过程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或是外界干扰线号的侵入、不合理的中性点设置等都会产生干扰信号。对传输过程中出现的干扰进行抑制,首先是选择合适的传输线,一般选择同轴电缆及双绞线,其中,前者的组成包括一根空心的圆柱导体以及内导线,并且两者与外界之间需要通过绝缘材料隔离开来。这种电缆的优点在于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的数据传输特性,并且价格较便宜。后者被封装于绝缘外套中,形成一种传输介质,其构成的环路改变了电磁感应的方向,能够抵抗电磁干扰。其次是采用在线监测技术抗干扰。将各种保护,如:过电流保护、零序电流保护等装设在检测设备上,对线路的绝缘状况进行检测。在抑制电磁干扰上,可以采用屏蔽和接地抗干扰两种措施。良好的接地保护能够实现电流经过地线阻抗时产生的感应电压的消除,防止磁场和电位差造成的影响[4]。对于干扰的抑制来说,接地是最为重要的方法,另外,与屏蔽相结合能够抵抗大部分的电磁干扰问题。

3 结语

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际,对工业供配电系统设计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对其中的疑难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在工业生产中,供配电系统的设计非常关键,它对于整个企业的运营、成本控制和总体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引起企业领导层的高度重视,而不单单是电气设计人员和维护人员的重视。另外,在当下,工业实现电气自动化后,电力系统受到的干扰越来越严重,如何抵抗这种干扰也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对策。

参考文献

[1] 蒋晓雁.工厂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抗干扰技术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10(4):25-26.

篇3

关键词:共同沟 电磁干扰 电力事故

1、 引言

所谓共同沟(城市综合管沟)是指将两种以上的城市管线集中设置于同一人工空间中,所形成的一种现代化、集约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共同沟以铺设城市生命线设施,不但可以减少对城市道路的反复开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对城市正常交通秩序的巨大冲击,并且可以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根据日本阪神地震的防灾抗灾经验说明,共同沟对于城市综合防灾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共同沟的建设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趋势和潮流,如东京、莫斯科、巴黎等国际著名大都市都建有数百公里长的共同沟,我国上海市也在浦东新区的商业干道张杨路建成了国内第一条现代化的共同沟,随后,上海又建设了嘉定区安亭新镇共同沟,深圳市建设了大梅沙—盐田坳共同沟隧道,国内其它一些城市也在建设不同规模的共同沟。

虽然发达国家的共同沟建设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但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加之国家尚无专门的设计规范,所以对于共同沟建设中的一些技术难点,为提出符合我国实情的解决方案,需要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主要讨论电力与通信缆线共沟时的相互干扰问题以及电力事故灾害的防护对策及改善措施。

2、电力与通信缆线的相互干扰问题

一般而言,共同沟中总是收容电力与通信电缆,由于传统的通信电缆大多为同轴电缆,所以按照传统的认识和作法,因两者之间存在严重的电磁干扰。我国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两者不能共同铺设,既使要共同铺设,又必须保持一定的净距。如果按此规范的要求达到共同沟的横断面设计,必将极大地增加共同沟的横断面尺寸,导致造价的上升并引起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作为信息传输载体的介质,已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光缆,而材料的革命,彻底解决了两者的共同问题,即信息管线介质为光缆时,两者间的相互干扰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无需采取特殊的技术措施,就可以共同铺设。从总体而言,以光缆作为信息传输的物质载体,已成为21世纪信息革命的趋势和潮流,但完全普及还需时日。

当采用同轴电缆作为信息传输的物质载体时,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消除电力与通信电缆间的电磁干扰问题。

共同沟内通信线路最易遭受电磁干扰,因为一方面通信属于弱电信号系统,对杂散信号的限制最为严格,另一方面电力与通信线路往往需长距离的并行,会累积电磁感应电压。但共同沟内电力、通信共沟是必然趋势,因为电力、通信共沟一者可减少内部空间,节省投资,二者便于管理。因此首先必须解决电力系统对通信系统的干扰问题。

电磁干扰来自于磁场的纵向感应电压,此电压与负载电流、互感阻抗、不平衡率、电力电缆屏蔽系数、通信电缆屏蔽系数及背景磁场屏蔽等成正比,每项的减少将减少磁场的纵向感应电压,其中负载电流及不平衡率决定于用电状况,本研究已考虑其最大值,无法通过共同沟的规划改善,其余各项可通过电缆布置及加强屏蔽等措施加以改善,说明如下:

2.1电缆布置策略

电缆布置影响各电缆相互的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将影响互感阻抗,互感阻抗有零序互感阻抗和正序互感阻抗。若距离变大,则零序互感阻抗变小,有助于减少干扰;正序互感阻抗取决于各相电力电缆与扰线路距离的比值,此比值愈接近于1即扰线路与每相电力电缆愈等距离,则干扰愈小,若完全等距离(比值为1),则无正(负)序互感阻抗。因此,“最大距离”与“等距离”是电缆布置的两大原则,其措施如下:

(1)电力电缆与弱电(60V以下)系统的线路(特别是通信线路)应尽可能维持最大距离。

(2)同回路的各条电力电缆线应紧靠配置。

(3)三相电缆采用正三角形配置。

(4)同回路所有带电导线缠绕或完全换位。

(5)尽可能采用多芯电力电缆,将同回路所有相导体、中性导体及接地线容纳在同一条电缆内。

以上(1)(2)两项是基本措施,是必须要实施的项目,(3)至(5)项当有必要时择一实施,即当通信与电力电缆长距离平行,且平行长度超过一定值时才有必要实施,对于非多重系统接地的电力电缆(一般低压、35KV及110KV),只要实施(3)至(5)中的一项,可完全免除干扰忧虑。

2.2加强屏蔽措施

增设各种导体,可改善磁场屏蔽效果,其原理主要是产生感应电流磁场以抵消部分干扰源磁场。

通常情况是增设三相屏蔽导体,屏蔽导体互连且多重接地,此时磁场感应屏蔽作用相当显著。理论和实践证明,在三相电力系统中增加互连且多重接地的屏蔽导体来改善磁场屏蔽效果的措施是可行的,这可从干扰者(电力电缆),扰者(通信电缆)及背景环境(共同沟结构)三方面来实施:

2.2.1电力电缆加强屏蔽的措施

(1)屏蔽层或中性导体直接并联导体,且互连多重接地。

(2)使用导体材料(金属材料)做电流架或电缆槽,此金属架(槽)必须在纵方向电性连接良好且实施多重接地。

2.2.2通信光缆加强屏蔽的措施

(1)增加专用屏蔽导线,此导线应多重接地。

(2)同2.2.1项的(2)款。

2.2.3共同沟结构屏蔽措施

(1)沟体结构钢筋做良好的电性连接,使用焊接或熔接技术,连接沟体钢筋。尤其在纵方向的主钢筋应实施此种连接。

(2)预埋接地导线,可使用裸铜线埋设于沟体底部,一方面做屏蔽导体,一方面提供各种接地连接,效果最为显著。

以上各项措施配合现场需要实施,基本上管道长度超过干扰安全长度时,才有必要择一实施;只有沟体结构的屏蔽措施,只要有22KV以上的高压电缆时就应实施。

3、电力事故灾害的防护对策及改善措施 共同沟内的电力事故,主要是指接地故障造成的人员及其他管线伤害的问题,至于电缆纵向感应电压所造成的端末设备障碍问题,因其安全长度大于干扰安全长度,故在解决干扰问题时即可同时解决本问题,且电缆接地措施可免除纵向感应电压对人员的接触电压伤害,故电力事故灾害的防护措施应以防范接地故障相关问题为重点,主要包括:

(1)人员安全的防护;

(2)高压闪络及爆裂的防护;

(3)漏电的防护。

针对这些问题的防护策略及措施说明如下:

3.1 人员安全的防护

对人员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这两种电压皆因较大的地电流导致共同沟内各处均可能有电位差的存在,一旦此电位差出现在人员手足之间则可能造成接触电压伤害,而若出现在双足之间则可能造成跨步电压的伤害。防止此事故发生可由减少地电流、消除电位差及加强绝缘三方面进行,前者是通过各种“地电流的疏导措施”减少接地故障电流流入沟内结构物,消除电位差的做法是使人员与接触物之间加强绝缘阻抗以阻止电流流入人体造成伤害,具体说明如下:

3.1.1地电流疏导措施

接地故障电流必须流回电源端(变压器室),此流回的路径(回路)若经过地中或地面,则人员亦受伤害。因此,若能减少流入地中的电流量,则可增进人员的安全,其措施是加强电力电缆对接地故障电流分流的能力,通过各种导体与电缆中性导体、屏蔽导体铠装导体管的并联,即可加强分流能力,而消除电磁干扰中的加强屏蔽措施正合乎此项要求,即可同时减少干扰并增进安全。

3.1.2同电位措施

(1)作场所妥善接地配置

在人员施工时有可能出现高电位差的地方增设接地网(或铺金属板),并将此接地网或金属板与高压电缆屏蔽导体、中性导体、管沟墙壁钢筋、通信光缆屏蔽导体及其他各种金属管线的接地导体互连,形成同电位,人员工作场所的接地电阻亦应尽量降低。

(2)人员穿导电衣裤、手套及鞋

施工人员穿着互连性好的导电衣裤及手套和导电鞋则可维持身体各部位同电位,当接地故障发生时,电流流过导电衣裤形成的回路,不经过人体可确保人身安全,但此项措施不能影响施工。

3.1.3加强绝缘措施

在可能出现高电位差的位置通过加强绝缘,可使流入人体的电流减少,而增强人员的耐压能力,其措施如下:

(1)工作场所加强绝缘措施

在高危险场所铺设绝缘材料(例如塑胶地板)可大量增加接触电阻而提高人员对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耐受度。

(2)穿绝缘鞋及手套措施

此亦可增加接触电阻,提高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耐受度,通常只要穿绝缘鞋和戴绝缘手套,即可确保人员安全。

3.2高压闪络及爆裂的防护对策

高压电缆绝缘破坏时,造成接地故障,有大电流及高压存在,高压可能会对邻近其它管线产生闪络(Flash over)并可能产生高热而出现爆裂现象,此可能破坏邻近管线。可按下列措施避免或减少破坏:

(1)与高压电缆拉大距离;

(2)用防爆隔板隔开高压电缆与其他管线;

(3)高压电缆使用专用管线槽;

(4)采用分室配置,将高压电缆与其他管线隔开;

(5)上列措施基本上是针对60KV以上的电缆提出,但较安全的评估原则是35KV以上的高压即应考虑择一实施。

3.3漏电保护

漏电现象基本上是一种高阻抗接地故障,因电流不大,不易由电力系统的断路器切离,故往往使漏电持续存在而不知,一旦人员碰触即造成伤害,防范漏电伤害应由下列几项措施来加以弥补:

(1)警示标志措施

在有高压电缆的场所应明确标示其位置及各种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2)安装漏电探测器和报警器

在人员进出和施工场所装设漏电探测器和报警器,一旦有漏电即可进行处理。

(3)加强维护检查

施工前的漏电检测,接地检查及环境维护工作,如积水排除、防止动物进入沟内等皆可进一步加强漏电保护。

4.结束语

电力、通信管线共沟的共敷问题是共同沟建设中的一个难题,目前国内已建成的几段共同沟,几乎都没有把电力、通信管线共沟敷设,因为其电磁干扰问题难以解决。受深圳市国土规划局委托,笔者于2001年做了《深圳市共同沟可行性研究报告》,几年来,对国内外共同沟做了深入研究,借鉴了国外(主要是日本)的先进经验,对此问题做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对共同沟内电力事故的防灾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希望能对国内共同沟的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GB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S].

篇4

一、电力设计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绩效考核管理体制不健全。

论文百事通电力设计企业的设计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和技术优化的过程,需要各专业设计人员密切配合,自觉的把设计工作最优化。但是目前电力设计企业内部绩效考核管理体制不健全,没有明确的绩效目标和考核指标体系,企业对设计人员没有系统的日常业绩记录,只在年终进行象征性的考核,考核多凭印象,考核结果缺乏反馈机制,对以后的业绩改进也没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起不到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阻碍了电力设计企业和设计人员个人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的提高。

2、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下,没有针对电力设计企业人力资源特征进行重点管理,对整体设计队伍素质提高没有计划,人力资源缺乏有效的规划和组织。在流程组织中,没有充分考虑技术人员素质与工作技术含量的结合问题,不利于绩效考核指标的具体细分,造成设计效率得不到持续有效的提升,同时也对企业长远的技术发展和技术升级造成不利影响。

3、工程设计项目管理方法陈旧,项目管理依旧沿用直线型管理模式,以专业技术管理为主线,项目管理水平较低,至今未能形成真正的意义上的工程设计项目管理。员工的项目管理的水平已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不能对以顾客需要为中心的市场形势变化作出快速反应。

4、电力设计企业管理文化理念落后,薪酬分配过于平均。长期以来企业的生产任务是上级部门下达,并以完成生产任务为目的,思想上对于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市场竞争的意识缺乏,管理理念相对滞后。在分配上也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激励体制不能与环境变化相适应,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影响,严重制约了设计院的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为了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对电力设计企业及其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电力设计企业及其人力资源管理特征分析

1.电力设计价值链与人力资源关系

电力设计工作主要分工程初步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售后服务等几个阶段,经过对每个阶段基本活动的识别,可以形成电力设计价值链。在整个电力设计价值链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是企业基础设施(包括管理)、专业新技术的研发贮备、专业设计优化、专业服务和市场营销。企业基础设施包含的企业、技术和质量管理能力关系到电力设计企业目标的实现;先进的工程设计项目管理能够加强专业间的协调配合,使得工程设计总体方案最佳,决定了企业能否为业主提供一个满足需求同时对社会、企业和员工都有益的设计成品。企业市场营销需要企业拥有具有现代营销专业技能、明锐嗅觉和专业技术的营销人员,对业主需求的研究能力也对企业市场占有产生影响。

由此可见上述电力设计价值链中的主要价值活动都和高水平的管理或技术人力资源相关

2.电力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特征

特征一:人力资源管理是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的核心

电力设计工作的开展基本是以工程项目为单位进行的,电力设计项目管理就是在充分了解业主需要求的基础上分析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背景、定义项目工作的范围、细分项目的工作任务、设定设计进度和预算、实施整个设计工作、为业主提供各种技术服务。

特征二:设计人员技术能力的管理

电力设计企业知识密集型特点决定其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之一是对设计人员技术能力的管理。在形成竞争差异优势的过程中,技术的变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有的价值活动都或多或少,或高或低地涉及到某种技术,专业技术水平支配着设计成品的质量,任何技术进步都可能对价值链上的活动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竞争。

特征四:创新管理

企业要生存,就要形成别人不能模仿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就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一种主要方式。在电力设计市场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管理要充分发挥工程设计人员集体和个体的创新能力,提高设计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的敏锐力,协调各种设计技能,努力把各种领先的技术整合在一起,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要求和适应国家行业政策的调整,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

特征五:团队合作

电力设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之五是促进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中发挥团队精神。由于电力设计工作是一项涉及多专业多人员协作的技术工作,因此团队精神尤为重要。首先,电力设计必须是所有相关专业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缺少任何一个专业,设计工作都无法开展。其次,即使这些专业的设计人员把自己的工作完成得再好,整个工程设计也并不一定是最优的设计,只有各专业从全局出发考虑设计方案,整个设计才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电力设计企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

通过对电力设计企业价值链和人力资源管理特征的分析,认识到电力设计企业绩效考核不仅要考虑员工设计工作的数量和成品质量,更应该从深层次的方面如设计人员的技术能力、组织协调配合能力、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奉献和团队精神、为业主服务的能力等方面加强考核,从而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使绩效考核真正起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的理论认为,任务绩效代表着员工从事某些活动的熟练程度,这些活动或者是其本职工作的一部分,或者通过从事某项技术直接贡献于组织的技术核心。而关系绩效则是对技术核心运作的组织、社会及心理环境提供服务[2]。电力设计绩效考核指标可以分为四类,分别为设计人员的品德意识、技术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品德意识主要指职业道德和竞争服务意识;技术能力指专业技术和组织协调能力;工作态度主要指设计人员的奉献精神和勤奋工作的情况;工作业绩的考核是对设计人员工作质量和数量的考核。技术能力和工作业绩属于任务绩效,品德和工作态度属于关系绩效。

设计人员的技术能力包括综合分析能力、设计优化能力、开发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学习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品德意识包括忠诚度、团队精神、竞争意识、服务意识与责任感。工作态度包括奉献精神、工作勤奋、履行岗位职责和上进心。工作业绩包括完成工作的质量、完成工作的难易程度、完成工作的数量。

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权重的设置反映了各个考核指标在测评中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直接影响最后的考核结果。电力设计企业可以根据企业内部各工作岗位的具体岗位说明书对上述考核指标设置不同的权重组合,从而有效的反映出各岗位绩效考核中各项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同时也使得考核结果更能够体现实际情况。

四、电力设计企业绩效考核实施与反馈

电力设计企业是知识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发挥设计人员的自觉能力和对个人潜力的发挥,把企业的目标与设计人员的个人目标相融合,帮助设计人员接受企业的目标并自觉地为企业的目标开展工作,同时电力工程设计是一种需要大量的设计人员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的群体工作,所以团队管理是比较理想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绩效考核也应在着眼于设计人员的技术能力提高和业绩的改善的同时,更多的让他们参与其中。360度考核法通过依靠别人来看自己和自身的参与,达到一种双向的沟通的效果,它不仅能帮助员工认清自己,还能够深入了解大家对自己工作的期望和要求。因此电力设计企业绩效考核采用360度考核法相对比较合适,设计人员可以参与绩效考核管理,考核信息收集也较为全面和对称,能够起到有效提高设计人员业绩的目的。新晨

篇5

关键词: 换热器;柔性膨胀节;密封结构;组对

中图分类号:TQ051.5 文献标识码:A

混合气换热器为BET形式可抽式换热器(立式)。设计工况为中压高温,管程及壳程材料均采用N08810,主要设计参数见表1。设计过程中,主要结构难点在于浮头可抽端的结构及整体密封结构设计以及膨胀节设计,设备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

表1 主要设计参数

图1 混合气换热器结构简图

1结构设计

由于此换热器设计温度达到570℃,采用填料密封难以保证浮头端的密封可靠性,故设备整体采用环密封和齿形垫平面密封。由于固定管板及浮头可抽端多处采用线形密封,必须提高设备的制造精度,改进设备结构和制造组装工艺。具体设计方案的确定还需要考虑其它因素。

1.1浮头端的结构及整体密封结构设计

混合气换热器浮头端不要求可拆,所以舍弃了传统的浮头换热器浮头端的可拆结构,改为封头与浮头管板直接焊接,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材料,也可以减少泄漏点,同时也增大了布管区面积。由于受到设计温度限制,设备法兰及管口法兰均应使用八角垫密封,图1所示。Ⅰ,Ⅱ,Ⅲ处节点密封结构如图2所示,节点Ⅲ中反向法兰与压紧法兰处的密封应使用平垫片,原因在于如果使用八角垫则无法同时保证3处线形密封都是可靠的,此处法兰需采用反向法兰,作用在于防止管程与壳程介质在螺栓孔处短路。

1.2 膨胀节结构及强度计算

为消除管程,壳程温差引起的轴向拉伸压缩应力,需在浮头端与管口B之间设置膨胀节,刚性膨胀节无法满足位移量要求,必须采用柔性膨胀节以补偿拉伸压缩位移量,由于柔性膨胀节刚度较低,易发生侧向偏移引起膨胀节失稳,从而导致膨胀节失效,同时安装时也容易出现损坏。为解决该问题,可以在膨胀节的上下设置导向杆,用螺栓固定,在设备安装就位后再将下端螺母松开以释放位移量。为防止流体对膨胀节内壁的冲刷,可在膨胀节内壁设置导流筒,膨胀节结构简图如图3所示。

柔性膨胀节由于壁厚很小,按照设计压力设计,打水压,无法满足强度要求,针对这一特点,根据工艺数据对膨胀节进行了压力为±0.6MPa的压差设计,经强度校核,满足要求。

图3 膨胀节结构简图

2设备水压实验程序

由于设备按照压差设计,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各部件的实验压力及试压顺序必须非常清晰。按照各部件设计压力,设备主体水压实验压力应为5MPa,膨胀节单体水压实验压力为0.9MPa,水压过程中必须保证膨胀节耐压在-0.6~0.6MPa之间,水压实验程序如下:管头氦检,泄漏量满足一定要求为合格;管头水压试验,试验压力5MPa;管束下端封头(未开孔前)焊接完毕后,对管程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5MPa,此处水压实验应在下端封头未开孔前进行,这样既可避免膨胀节耐压超标,也可以节省端封头的试压工装,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膨胀节及其下端管法兰安装完毕后,按0.6MPa对管束打水压,用以检查膨胀节两端焊缝是否合格;管程,壳程同时打压,试验压力5MPa,保证管壳程压差不大于0.6MPa,此处打压主要用于检查壳程焊缝是否合格。

3设备安装组对要点

该换热器为立式设备,但由于制造条件及运输限制,设备在组对过程中处于水平状态,导致管束与设备不同心,给设备的组对及垫片的安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尽量避免此问题,可以在下管箱设置贴条以调整浮头端与设备同心。

篇6

关键词:企业关键绩效 关键绩效指标体系设计 绩效设计要点难点

企业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是一套系统的且繁杂的工程,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在绩效管理中占据着主要的位置。关键绩效指标体系中平衡计分卡占据着重要地位,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要求有很多,对关键绩效设计具有很多的难点,以下就这关键绩效指标体系设计的要点和难点进一步阐释。

1.基于企业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相关概论

企业关键绩效指标体系与一般的绩效指标体系共同构成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这里所说的关键绩效指标就是KPI,KPI是指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息息相关的指标,是企业发展战略经过一定的考评、审核、研究等方面所提取的企业发展指标,KPI是最核心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企业发展的关键绩效指标是企业发展的灵魂,KPI分散在企业的各个部门之中。

2.对平衡计分卡进行相关阐述

对于关键绩效指标的构建其中包括平衡计分卡的应用以及对关键绩效指标的设计。平衡计分卡是战略方案在项目中采用的一种手段,是强调非财务指标的重要战略地位。主要是通过对客户、财务和企业的经验方式、企业发展的过程这几个方面来相互协调,同时平衡计分卡也是连接战略目标和企业发展利益的桥梁,是达到企业快速发展为目的的一项手段。平衡计分卡可以将企业的经济利益的前后相结合,是实现最终战略目标的纽带,也是推动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平衡计分卡掌控者财务的IRP、NPV投资收益率,平衡计分卡可以保持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实施方案与公众的社会利益相一致,推动企业内部流程的发展,提高企业内部实施合同执行率、设备的安全使用率,同时可以对于企业内部的员工实施岗前培训,这样可以建立企业的发展形象,同时达到客户满意的理想效果。

3.关键绩效指标设计的要点

KPI的设计是以企业的战略发展为核心要求,并且通过平衡计分卡提高战略的发展地位,关键绩效指标的设计从财务、客户方面、内部流程、企业人员的发展方面都提出来了相关的指标要求。

3.1对于财务方面指标要求

平衡计分卡的财务策略的主体是超越对手的竞争机制,收取对手的长期回报率来实现企业的利益,把提高企业的收益率、内部收益率、资产收益率、投资回收率和净现值作为财务策略的目标,相关措施企业增加净现值、降低企业资金的补偿时间并且通过不断的挖掘内部的内在潜力来达到财务的目标。

3.2对客户的指标设计要求

供需带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只有不断开拓客户的潜在空间,才能促使企业达到战略的发展目标,通过平衡计分卡对发展客户策略进行分析,客户的指标标准是达到客户的满意率、市场的占有率、市场的覆盖率、工程的合格率、工程质量标准以及项目完工的回访率。使用相应的管理措施来达到这一指标标准。

3.3内部流程指标设计要求

内部流程顾名思义就是指企业从运营到最后的一系列活动,是企业优化营业业绩的重点,实现客户最高满意标准。这个过程主要强调效率,着重销售对产品的开发和经营。并不断的健全相关销售环境,严格按照施工的标准来进行统一管理,追求质量,保证在签约的工期内完成工作,加大企业诚信度,塑造好企业的相关形象,最终达到企业要求的投标的中标率、设备利用率、减少事故发生率、增加合同的执行率以及材料周转率等等方面的要求。

3.4对企业人员发展所实施的设计要求

对企业发展中的主要要求就是希望企业做好员工的岗前培训,不断的对企业员工进行再教育,使员工达到企业发展的标准要求,并且不断的对企业的技术上进行创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机制,实施企业员工评估标准,明确赏罚制度,对于创新性人才给予鼓励,加强企业核心技术的开发,不断的引进高科技技术,完善企业产业链,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地位。

4.企业关键绩效指标体系设计的难点

4.1企业关键绩效指标和关键绩效目标容易混淆

目前针对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者,容易将企业的绩效指标和关键绩效的目标相混淆,企业级关键绩效指标体系不是对企业发展目标分解后就可以得到的。其实企业的关键绩效指标并不是和企业的关键绩效指标相同,企业的关键指标值的是通过哪些手段对企业的绩效进行评估,而关键绩效目标指的是在每个具体的关键绩效指标上最终应该达到的结果。关键绩效指标的对问题的解答,目标的建立是以指标为前提的。

4.2企业部门之间的关键绩效指标不明确

目前对关键绩效指标体系设计者设计分为两种,一是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年度目标所出发的对各部门之间做出职责的划分,二是根据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的实际情况设计的各部门级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其中各个部门的关键绩效指标不明确及难于对企业的关键绩效指标所掌握。这样则使关键绩效指标对企业发展针对性不强,难以有效的保证企业发展走向正确的道路。应当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关键绩效指标,然后对各个部门级的关键绩效指标进行统一的管理,这样才能更加清晰的了解部门发展任务,推动进入企业的良好状态中。

4.3难以建立以组织战略为出发点的企业关键绩效指标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企业的发展方向应该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应该统筹目标进行全局调控,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的关键绩效指标的设计难以从全方位的整体局面出发,难以建立以组织战略为出发点的企业关键绩效指标。

4.4难以制定正确的评价标准和审核体制

总体来说,对于关键绩效指标要求的设计评价标准很难以针对性的对各个部门进行调节。有些在设计的过程中只注重关键绩效指标的实施过程,并未真正的对指标实施后的项目进行具体考察,关键绩效指标是否达到客户满意的标准,只是在最开始给予评价,对于客户在后期的使用中,是否出现问题不予关注。应当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不仅仅是在项目最初完成阶段进行考核,还要注重后期客户对产品使用情况。

5.完善企业关键绩效指标的设计

在进行对企业的关键绩效指标设计时,要注重关键绩效指标的完整性,全方位的对KPI进行分析。同时还要找出最具关键性的绩效指标,统一资源,明确企业关键绩效指标实施的结果,确定可以从各个方面对企业的关键绩效指标进行评估和检测。

6.结论

设计好企业的关键绩效指标能够有效的明确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主要责任,关键绩效指标的实施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要想设计好企业的发展方向,就必须掌握企业关键绩效指标的要点,克服企业关键绩效指标中的难点。善用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机制有助于企业完善组织机构,提高企业的效率,避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不必要的流程,促进企业早日完成绩效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段波,周银珍.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的关键设计技术[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05

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方式 资本市场

一、中小企业处于融资难的困境

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的方式主要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而两种融资方式均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均处于困境。

直接融资是指企业依靠自身的实力进行融资,具有直接性、可转让性及长期性等特征,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据相关资料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受种种原因的制约,中小企业占据在所有企业在社会进行直接融资总额的比重相对很低。部分企业通过股权进行直接融资,但是由于当前股票市场的融资具有成本大、门槛高的特点,而多数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通过这一途径很难到达预期的融资目标。同时我国的风险投资才刚刚起步,还停留在模仿西方国家的阶段,与国外有着巨大的差距。并且这些风险投资公司多处于发达的大城市,发展呈现失衡状态。据资料显示,仅北京、深圳、上海三个城市就占据了全国70%的风险投资公司。

直接融资方式行不通,中小企业只有采用间接融资,进而间接融资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但是我国的银行体制主要以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为主,现阶段尚未完全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他们依然把放款的对象定位为国有大中型企业,自觉不自觉地给中小企业施加金融压制。国内银行在对中小企业“惜贷”、对大企业“争贷”的传统观念影响下,导致了以上局面的出现。即便中小型企业获得了贷款的机会也会受到种种限制,甚至会提高贷款的利率,由此导致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成本的提升。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1.资本市场层次缺乏

首先,我国没有中小企业融资的专有市场。发行股票对于中小企业的要求相对较高,按照要求仅有很少的企业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融资。其次,国家对发行债券有着严格的限制,中小企业根本无法满足国家的要求,通过债券融资很难实现。再次,我国处于经济的发展阶段,投资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总之,我国现在的资本市场缺少中小型企业融资的层次,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

2.加强银行的风险控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业逐渐对外开放,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原则已成为金融机构的共识,银行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也随之加强。为了降低不良贷款率,全国各银行进行了贷款方式的改变,彻底放弃粗放贷款的方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银行通过对贷款客户实行信用评级,对于那些拖息欠息、负债率高的企业拒绝放贷,以此降低不良贷款率。同时银行推行贷款风险终身责任制,进而导致了贷款审批要求增加,程序严格。这样便将信贷人员与贷款客户联系起来,信贷人员势必要严格把关。银行为了把贷款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对下属银行的放贷权限进行控制,直接限制了基层银行的信贷权限。由于中小企业直接接触的多是基层银行,基层银行的放贷受到限制势必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同时银行的利率规则也不适于中小型企业的融资,大部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放贷利率相对较高,直接提高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

3.银行的担保抵押不完善

我国银行现行的担保抵押制度,决定了银行对抵押担保资产的要求较高,进而将许多资产排除在外。对抵押担保的资产仅采用资产评估,根据评估的最低比例放贷。诸多的规定严格地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鉴于现状国家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方案和对策

1.健全资本市场层次

详细分析我国现行资本市场的情况,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我国应实行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健全资本市场的层次。资本市场应由创业板市场、主板市场和中小企业板市场、股份转让系统、产权交易市场等层次组成。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09年5月了国内首款创业板股票的上市规则,这个创业板是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而设立的,具有与主板不同的发行标准,同时对企业历史、经营业绩、盈利能力等的硬性指标的要求也大幅度降低。新标准主要以企业的成长潜力、科技含量、研究开发能力等软指标对企业进行衡量。同时在企业股票的审核、发行及上市制度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使得这些操作既体现了市场化原则又符合国际惯例,从而加强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资金支持的深度和广度。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己所属的标准在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上开展直接融资。部分经营效益好、资产信任度高的中小企业可进一步拓展进入沪深主板市场;反之部分经营效益差、不能进入主板市场的中小企业,可继续在创业板市场中进行融资;在健全我国资本市场层次的同时,应给风险投资行业提供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创业板市场补充了风险资本退出的机制。在企业培育风险投资中介机构和风险投资人才的同时,国家应建立相关的法律和优惠政策,为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2.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

(1)要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就要先转变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改进机构的贷款和管理制度。金融机构需充分认识到中小企业信贷在其业务中的重要性,是其发展和生存的重要环节。在管理制度上应一视同仁,力求做到科学、客观,不以企业的规模、所有制形式作为是否放贷的标准。同时应尽量降低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标准。在确保风险较低的前提下减少审核环节,简化审批程序,为中小企业信贷提供便利。

(2)加强金融机构的产权改革是改变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必要内容。对于国有企业应立即完成股份制的改造,从而实现银行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以银行资本和产权多元化为基础建立法人财产为核心的企业制度。经过产权改革,国有企业与国家不存在直属关系,企业独立承担贷款的风险。这样就可以确保银行贷款制度的更公正、客观,从源头上改变银行以所有制形式为标准选择信贷对象的情况。为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提供更大的空间,也从根本上改变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方针。

(3)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也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利途径之一。一个国家的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政府鼓励并推动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必要时可以适当放松对中小金融机构的管制。

3.推出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

政府应在遵循市场化的原则的基础上,制定相关法律和法规政策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干预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为中小企业建立一个相对平等的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竞争的平台。改变传统观念,打破对中小企业的歧视。进一步清除政策法规中不合理条款,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争取在全国范围内营造出一个有利于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

在出台的具体政策中要体现出对于企业效益、能力优劣的区分,主要表现在将扶持的重点放在那些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发展前景广阔的企业;整顿或关闭那些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大的粗放型企业,从而促进中小企业向科学的方向发展。同时要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建设,使其适应资本市场的需要,克制一个问题多种政策的情况出现。为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搭建共享的信息平台,最大限度帮助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蔡磊.小额贷款真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吗[N].广州:南方周末, 2009,1:5

篇8

[关键词]建筑燃气 管道设计 管道防腐 立管补偿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043-01

燃气管道的设计和施工是一个十分重要又造福千家万户的大工程,在燃气的设计过程中必须结合管道的运行情况,施工现场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既要有预见性又要符合现实情况,在满足各家各户要求的前提下使燃气管道的设计更为合理化和人性化。在燃气管道的设计中,管道的防腐及高层建筑中立管的伸缩变形补偿通常是设计人员重点考虑的内容,此外,燃气管道设计中的安全设施配备更是重中之重。

1.燃气管道的防腐

当前暗埋式燃气管道正在逐步成为燃气工程设计、施工发展的新趋势,《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中对暗埋式燃气管道的设计给出了明确的规定,暗装管道造价比原来采用的明敷式设计高了很多,发生泄露不容易察觉且维修困难,防腐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等等。

1.1 燃气管道腐蚀的原因及分类

燃气管在施工完成后,不管是明敷式还是暗埋式的设计,由于受碱性液和水气的作用,很容易被腐蚀。对于燃气管道按其接触的性质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种,按照腐蚀的部位我们又分为内壁腐蚀和外壁腐蚀。①燃气管道的内壁腐蚀。我们平时生活输送的燃气当中都会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氧、硫化物等其它腐蚀性的化合物,在和金属管道接触后就会引起化学腐蚀。要是管道中存在水,还会在管道内壁形成一层亲水膜,这就具备了原电池腐蚀的条件,也会发生电化学腐蚀。②燃气管道的外壁腐蚀。燃气管道不管是架空的还是暗埋的都会发生外壁腐蚀。暗埋的燃气管线腐蚀是全面性的,管线的管壁均匀的减薄,受化学腐蚀程度基本一致,所以这样的管线发生穿孔或击破的系数较小,若其发生这样的情况也是来自电化学腐蚀。至于墙体还有土壤中的微生物作用我们可以忽略不计。

1.2 燃气管道防腐蚀的具体措施

对于现在很多燃气管线的施工,对于整个燃气输送管网就应采取防腐措施,比如石油沥青玻璃布,厚浆型环氧煤沥青玻璃布,聚乙烯粘胶带等防腐措施的应用还有辅的阴极保护措施等等,具体总结如下几点:①针对燃气管道出现的内壁腐蚀,应选择耐腐蚀的管材,如铸铁管。塑料管或其他非金属管道。另外我们在输送燃气前就应对燃气进行净化处理,使其杂质的含量达到最低。也可在管线内壁用合成树脂或环氧树脂等作内涂层处理,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内壁腐蚀的发生也降低了管道内壁的粗糙度,相应的提高了管线的输送能力。②在管道外壁上采用聚乙烯防腐胶带或热收缩胶带作外防腐层处理,人为地使燃气管道与外界隔绝接触。③清理燃气管道周围的利锋物体、碎片、垃圾或容易产生水汽的设施,有效地避免所做的防腐层被划破或者水气进入腐蚀管线。④在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燃气管线要被混凝土或者墙面全部包围,且覆盖燃气管线的前面厚度应超过 2cm,这样才可以对管线起到有效地保护作用。⑤对楼板内的燃气管线引出处应做套管处理,套管伸出地面大概为 5-10cm,在套管的两端必须采用柔性防水材料密封措施。⑥对于暗埋式管线设计时增加地埋管线和土壤之间的电阻,达到减小腐蚀电流的目的。

2.燃气立管的伸缩与补偿

2.1 燃气立管自重与热伸缩

高层住宅立管的自重和热胀冷缩产生的推力在达到一定程度时,燃气管道会产生变形、扭曲、断裂,引发事故。对于管道自重在立管底部设固定支座以承受立管自重,并在每层设管夹限定立管。对于热伸缩立管因环境温度变化热胀冷缩,应以立管底部为固定端,顶端为自由端,使之有自由伸缩的余地;也可在立管适当位置设置一个或多个波纹补偿器进行补偿。立管穿楼板、楼梯平台、墙壁时应设置预埋套管,套管与管道之间用填料填实,这时套管部分相当于滑动支架,有利于轴向移动。在实际工程中对于高层住宅克服燃气立管自重与热伸缩在立管底部设稳定的固定管座,在每一层用角钢固定立管用以承受立管自重。同时每隔两层设一活接,每隔七层设一分段阀门,根据伸缩量在合适位置设一个或多个波纹补偿器克服管道热伸缩的影响。

2.2 立管的变形补偿

高层建筑的燃气管道立管长度较大,而当燃气管道安装到投入运行后,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导致管内存在的温差使管道产生了应力,并且燃气管道自身的重量也将压迫管道,导致管道下沉,并沿着轴向产生形变。高层建筑室内的燃气管道一般使用钢管,其变形量的计算公式为:δl=0.012δt×l。其中,δl为燃气管道的变形量,l为立管的长度,δt为燃气管道安装以及燃气供应运行中产生的最大温差。在对立管的应力补偿设计中,首先,应根据高层建筑燃气设计的具体数值计算出立管的最大变形量,同时在立管上设置波纹管,进行分段设置,由此设置的波纹管将根据立管的形变而伸缩,并且抵消立管的温差应力;其次可在立管的底部设置支撑墩,减少立管由于温度差异导致的管道形变;最后,还可在立管上使用挠变管道补偿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还可减少高层建筑震动对燃气管道的影响。设计补偿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解决。其一,在立管底部设支撑墩,克服管道因温差及自重引起的形变,使管道免遭损坏;其二,根据计算出的最大变形量,在立管上分段设置若干波纹管,因波纹管随立管的形变而伸缩,吸收掉立管的温差应力,使立管上的应力消失;其三,采用在立管设置挠变管道补偿装置,这种方法还可以消除建筑物震动时对管道的影响。

3.燃气设计中安全设施的配备

燃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燃气管道一旦发生泄漏、出现事故,尤其是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其伤亡和损失都很大,社会影响很深。因此在高层燃气设计中,对安全防火问题国家有着明确严格的规定。故在设计中应严格执行《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 93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 95 的有关规定。采取安全措施如下:在引入管室外设置燃气快速切断阀门。在室内管道上设置快速切断阀门及自动切断阀;在各用气点及管道经过的房间设置燃气泄漏安全报警装置,且自动报警系统与自动切断系统联动,并集中监控。其工作原理为:当空气中可燃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探测器即发出与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浓度成比例的电信号,该电信号传送给报警控制器,报警控制器即显示该可燃气体浓度,当被测可燃气体浓度达到或超过设定的报警浓度时,报警控制器即发出报警并启动有关开关控制信号,提示监控人员采取安全措施或启动自动控制装置,切断气源,从而起到保障安全作用,避免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城市燃气管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设施之一。在进行燃气设计时考虑不周或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管道的损坏,燃气管道一旦损坏、泄漏,将会引起爆炸和火灾等恶性事故的发生,因此,在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其防腐、变性补偿及安全性的考虑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韦武亮.高层建筑管道燃气设计中管道的安全设计[J].中华民居.2012(0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