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经营管理的含义8篇

时间:2023-08-27 15:16:5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经营管理的含义,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营管理的含义

篇1

[关键词]电力企业 经营管理 方式

电力行业是事关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行业,如今,电力企业信息化已融入生产、经营管理、经营和社会服务等各个环节,并在各个子系统、模块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不过从电力信息化的整体来看,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信息机构设立不健全、没有统一的共享机制、技术平台参差不齐、缺乏信息化标准以及安全漏洞多等。

一、信息化与信息化经营管理

信息化一词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由一位日本学者提出,而后被传播到西方;70年代后期,西方社会才开始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而究其含义,则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信息技术由诞生及发展至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提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效率,极大地提高了创新能力。

信息经营管理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的。其核心总旨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普及的基础之上,社会和经济的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通过提高信息资源的经营管理和利用水平,在各种社会活动的功能和效率上的大幅地提高,从而达到人类社会新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的过程。

信息化涉及很多领域,主要分为产品信息化、产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生活信息化等。本文主要讨论的内容则是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人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经营、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过程。信息化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地更新企业先进经营管理技术的过程。

二、信息化环境下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优化

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的现代化市场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信息竞争。电力企业是传统企业,在信息化社会中,只有依靠信息技术,推动企业持续不断地变革和改进,规范和优化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流程,变革经营管理方式,才能大大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部门的经营能力,简化企业复杂的经营管理层次,使组织向扁平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为企业提供强大的支撑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企业才可以获得成功。因此,电力企业应该从优化企业组织经营管理机构、规范控制体系、及时反馈信息以及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等多方面人手,做好企业信息化建设。

1.优化组织经营管理机构

简捷的信息渠道可以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而信息交流的效率将直接影响企业组织的运行效率。近年来,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其经营管理机构迅速膨胀,经营管理流程也越来越复杂,形成大量的冗员和官僚的作风。为了改变这种面貌,企业在施行信息化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一方面抓信息重组,另一方面抓组织重构,使得电力企业的组织结构从垂直型向水平型转变,不仅减少了组织内部的经营管理费用,而且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简化经营管理流程,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规范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是企业进行信息化经营管理改革的关键环节和经营经营管理的重要举措,在企业成长、壮大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优化的信息经营管理流程,不仅规范了操作者的行为,降低了因人为操作而出错的概率,而且由于信息经营管理的公开透明,可以帮助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最大化地减少损失。通过多年信息化经营管理的不断尝试与创新,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涉及的领域已经非常广泛,覆盖了企业层面、业务层面的几乎所有活动。

3.信息的及时反馈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内部各部门及其子系统之间组成了一个由各种信息纵横交叉的信息网络,企业经营管理层与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经营管理、生产、运营等信息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就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现代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间信息的竞争,谁掌握了及时的生产、经营以及市场的最新信息,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电力信息化为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经营管理思路,从过去单一、被动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向全方面控制生产、经营、安全等信息经营管理模式发生转变。信息经营管理的应用,使得企业经营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企业的生产状况,第一时间根据市场和客户的反应做出合理的工作安排。

4.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是依靠计算机软硬件的技术,融人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全面变革的过程。电力企业是传统企业,企业信息化的实施障碍不在技术而在于经营管理者的观念。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企业经营管理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带来的变化。创新能力决定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企业创新其本质也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通过高效的信息渠道获得企业内外部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决策、开发、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电力企业只有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高效的信息和经营管理平台,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面对新的时代、新的挑战。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的推广使用,有助于规范经营管理流程、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从而提高全行业的整体运营及经营管理水平,使电力行业站在信息时代的前列。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新时期 现代企业 金融投资 新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如何在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中“谋发展、求共存”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效的金融投资管理,是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无论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还是内部管理优化,都表现出金融投资管理的重要性。对此,笔者立足于企业金融投资及管理的含义,作了如下具体阐述。

一、企业金融投资及管理的含义

企业金融投资是基于市场经济下的衍生概念,从本质而言,企业金融投资有别于实物投资,这主要是因为,金融投资的资金源于证券、信贷等渠道。那么,何为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呢?其最直接的定义就是,对企业金融投资行为的管理。但是,金融投资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诸如企业采取何种方式投资、如何投资、如何分配投资资金等内容,都是金融投资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当前,企业金融投资的选择是多向性的,无论是选择购买股票还是扩大再生产,都是企业金融投资的方式。但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其有效性的前提是务实好以下几点工作:落实好市场的调查分析,确保正确的金融投资方向;针对实际情况,比较分析金融投资方式,实现金融投资方式效益的最大化;基于性价比最大的投资方式,确保企业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二、现阶段金融投资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在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复杂,“谋发展、求共存”的发展之道,强调现代企业有效金融投资管理的重要性。无论是企业的运行机制,还是市场回报率,都需要依托有效的金融投资与管理。

(一)基于合理投资下企业可观的投资收入

当前,企业有效的投资可带来直接的市场回报率,但随之而来的连带效应也尤为突出。可靠的市场回报率,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的融资创造了可靠的渠道。于是乎,企业合理的投资是一种有效的融资手段,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基于金融投资管理下企业运行机制的完善

毋容置疑,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的实现,为企业运行机制的完善提供了多层面的支撑。无论是是企业自我管理能力的强化,还是对市场运行现状的把握,都有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投资风险的存在,决定了企业投资成败的走向,这也强调企业在融资投资的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并基于自身的投资管理能力,做出科学合理的企业投资管理决策,这才能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基于金融投资管理下企业发展空间的拓展

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的有效性,立足于企业的人才、投资项目及资金,而这些要素的兼顾,依托于企业落实可靠投资因素的综合,以及各方工作的强化。这样一来,企业的发展环境也随之得到进一步优化,为企业的发展拓展了更加开阔的空间。

三、新时期强化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的策略

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的发力点正日益突显,如何在务实发展的同时,强化金融投资管理效力,方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大计。在笔者看来,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的强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强化金融投资风险意识,建立完善的投资管理机制

企业金融投资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如下图1所示,是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的步骤。

从图1来看, 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投资政策。这是因为,基于市场情形下的投资决策,才嫩有助于企业有针对性的立足现实,循序渐进的获取更多的投资利益。此外,企业有效的金融投资管理不仅仅需要立足现行的经济政策,而且需要企业具备良好的金融投资风险意识,建立完善的投资管理机制,提高企业自身的对金融投资风险的防范能力。

(二)强化金融投资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建设,夯实投资管理的有效性

毋容置疑,激烈的市场竞争已演变为人才的竞争。对于现代企业而言,金融投资管理的有效性,依赖于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所以,企业要务实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有效的金融投资确定正确的方向。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点着手:建立培训机制,实现对金融投资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及职业素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立相应的人才发展及晋升制度,确保人才发展所需要的空间,推动专业化人才的建设与引进工作。

(三)重视企业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效力

企业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责、权、利三者关系的处理,进而优化了企业的内部环境。与此同时,企业预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管理,这就强调企业应重视预算管理,基于有效的预算管理,为企业金融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进而确保企业金融投资的有效性,带给企业更多的投资效益。

四、结束语

现代企业的健康发展,其着力点在于强化经营管理。在不断推进金融投资管理的背景之下,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及内部建设的优化,进而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此外,企业也要务实人才建设、完善金融投资机制,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提高企业金融投资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华,张晓鹏.浅谈金融投资风险控制[J].商场现代化,2013;04

[2]范若丁.实习金融投资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1;08

篇3

关键词:产品成本 生产费用 经营管理费用 费用界限

企业在进行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发生各种各样的费用。这些费用的货币表现,就是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包括: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称为生产费用;用于产品销售的费用,称为销售费用;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称为管理费用。用于筹集生产经营资金的费用,称为财务费用。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之和,就是产品成本,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包括产品成本的核算和经营管理费用的核算。通过成本核算,可以审核和控制各项费用支出,促使企业降低成本、费用,可以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分析和考核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进一步挖掘降低产品成本的潜力;可以为企业进行成本和利润的预测提供数据,参与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决策;对于提高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以及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和其他投资之间的分配关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正确地计算产品实际成本和企业损益,必须正确划分以下五个方面的费用界限。

1 正确划分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与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

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多方面的,除了生产经营活动以外,还有其他方面的经济活动,因而费用的用途也是多方面的,并非都应计入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例如企业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购买无形资产以及进行对外投资,这些经济活动都不是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应计入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又如,企业的固定资产盘亏损失、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损失、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而发生的非常损失,以及由于非正常原因发生的停工损失等,也不是由于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也不应计入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只有用于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以及用于筹集生产经营资金的各种费用,才应计入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企业既不应将不属于生产经营管理的费用,计入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也不应将属于生产经营管理的费用,不计入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乱计和少计生产经营管理费用,都会使成本、费用不实。乱计生产经营管理费用,还会减少企业利润和国家财政收入;少计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则会虚增企业利润、超额分配,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耗费得不到应有的补偿,影响企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因此,每一个企业都应遵守国家关于成本、费用开支范围的规定,防止乱计和少计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错误做法。

2 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

企业的生产费用应计入产品成本。经营管理费用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因此,为了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还应将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正确的划分为生产费用和经营管理费用,也就是划分为成本和费用。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材料费用、生产工人工资和制造费用等,应该计入生产费用,并据以计算产品成本;用于产品销售、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和筹集生产经营资金所发生的费用,应该计入经营管理费用,并归集为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直接计入当月损益,从当月利润中扣除。应该防止混淆生产费用和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也就是防止混淆成本和费用的界限,将产品的某些成本计入期间费用、计入当月损益,或者将某些期间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借以调节各月产品成本和各月损益的错误做法。

3 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

为了按月分析和考核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正确计算各月损益,还应将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和作为期间费用处理的经营管理费用,在各个月份之间进行划分。为此,本月发生的成本、费用一般都应在本月入账,不应将其一部分延到下月入账;也不应未到月末就提前结账,将本月成本、费用的一部分作为下月成本、费用处理。应该贯彻权责发生制原则,本月支付,但属于以后各月受益的费用,分摊计入以后各月的费用;本月虽未支付,但本月已经受益的费用,预提计入本月的费用。应该防止利用费用待摊和预提的办法人为调节各个月的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人为调节各月损益的错误做法。

4 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为了分析和考核各种产品的成本计划或成本定额的执行情况,应该分别计算各种产品的成本。因此,应该计入本月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还应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划分。属于某种产品单独发生,能够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应该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成本;属于几种产品共同发生,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则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这几种产品的成本。应该特别注意盈利产品与亏损产品、可比产品与不可比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的划分。应该防止在盈利产品与亏损产品之间,以及可比产品与不可比产品之间任意增减生产费用,以盈补亏,掩盖超支,或虚报产品成本,掩盖利润的错误做法。

5 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如果某种产品都已完工,这种产品的各项生产费用之和,就是这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如果某种产品都未完工,这种产品的各项生产费用之和,就是这种产品的月末在产品成本;如果某种产品一部分已经完工,另一部分尚未完工,这种产品的各项生产费用,还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别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应该防止任意提高或降低月末在产品费用,人为调节完工产品成本的错误做法。

进行成本核算,首先要根据国家法规和制度,以及企业的成本计划和相应的消耗定额,对企业的各项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看应不应该开支;已经开支的,应不应该计入生产经营管理费用;计入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应不应该计入产品成本。为此,要对费用的发生情况,以及费用脱离定额或计划的差异进行日常的核算和分析,并及时进行反馈。属于不合法、不合理,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超支、浪费或损失要制止;属于定额或计划不符合实际情况而发生的差异,要按规定程序修订定额或计划。经营管理费用应按期间进行归集,并计入当期损益;生产费用应按产品进行归集,计算各种产品成本,以便为产品成本的定期分析和考核,进一步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提供数据。

参考文献:

[1]杨富荣.浅谈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及作业成本法[J].价格月刊,2006,11.

[2]沈俊伟.三种成本核算方法的应用与比较[J].会计之友,2009,21.

[3]高学功.论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及降低成本的策略[J].时代经贸,2011,2.

篇4

关键词:建筑安装;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创新举措

对于建筑安装施工企业来说,其经营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必须与时俱进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不能墨守成规,安装施工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从准备到实施再到竣工,都需要有健全的组织领导,完善的组织机构,相关的组织管理制度等等,这是提升经营管理效率的主要因素。实践中,经营管理的创新有很多种,诸如:管理方式的创新、管理目标的创新、管理对象的创新等等,但所有的这些创新都是传统经营管理向授权经营管理的转变,都是企业追求眼前利益向追求长远利益的转变,实现安装施工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终极目的。

1建筑安装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营管理成本控制不好。主要表现是:员工成本控制的意识不强,在进行安装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层对于财务责任不够清晰,各部门的相关人员对于自身职责范围内的成本不够关注,认为成本控制仅仅是财务部门和成本控制部门的事,缺乏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的强烈意识。另一个是成本控制的体系不够完善,主要受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对于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其制度与机制建设上,也不够健全和完善,现阶段还停留在体系内容上,从具体实际出发以及规范成本控制上做得还不够;此外,对于成本控制的监理做得也不够好,不同程度出现了浪费现象,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成本管理方式上,目前技术和方法还比较传统,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2)安装施工材料管理不够到位。建筑安装施工企业在材料方面有着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特点:①所需材料不管从品种和数量来说,均日益增多;②对于材料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用量也越来越多;③涉及到的行业和专业越来越多;④施工现场的地点变化不定,对于配送和仓储的要求较高。根据以上特征,结合日常建筑安装施工企业的存在的问题,现阐述如下:①在材料采购方面,由于计划制定的不完整,导致一些采购员多跑路,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运费;②在采购员方面,还存在素质不够或是吃回扣、受收礼金的腐败问题,后续还会导致一些质量不合格材料的进场,这些必将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③材料运输环节,还存在装配不到位、不完整的现象,导致反复运输的现象,同时由于运输人员责任心不强也会导致对于材料的把关不够,增加了工程质量方面的问题;④在材料使用和存储方面,还存在一些仓储管理员对于材料管理不能做到底数清楚,责任心不强导致物资的检查和清点不到位,发生领取材料随意,登记不认真不仔细的问题,导致浪费现象严重,此外就是对于防火防盗举措采取不到位,流于形式现象不同程度存在。(3)对于施工安全重视不够。这方面还存在:一些安装企业为了一味的赶工程进度而出现了忽视施工安全的问题,对于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不够的问题,此外安全教育培训设施不够健全,风险防范和控制不够到位,安全教育形式单一等问题均不同程度影响了安全教育的质量,这也是安装企业要求按照规范实施施工,但实际工作中,却落实不力的主要原因。安装企业在安全上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最典型的就是用电安全和高空作业安全,安装施工高空作业是经常性的工作,所以高空掉落就是安装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安全防范的重中之重。此外,建筑安装施工企业一般均在户外作业,环境也较为恶劣,外界干扰因素较多,用电线路和设备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如果一些施工人员用电安全意识不强,极易发生触电事故,引发用电安全隐患。(4)对于经营管理的意识不强。现阶段,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层而言,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认识还存有一定的偏差,有的在实际工作中,将其经营管理等同于其他一般企业的经营管理,看不到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特殊性,不能做到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做出形式上的改变;有的企业对于自身认识不够,导致企业在从事经营管理工作中的偏差,有的认为管理仅仅是企业材料、人工和设备方面的管理,看不到安装企业的特殊性。比如在企业工作时间、地点、食宿、工作待遇以及施工安全,与一般企业均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在看待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上,观念不能出现局限性。(5)施工技术力量不足。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施工工人流动速度较快,所以关于其技术水平也处于非常不稳定的状态,实践证明,工龄在10年以上,岁数在40岁以上的施工技术人员才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建筑安装施工这个行业,这一情况将会导致建筑安装行业的人才断茬和“后继无人”,而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为了获取较高的工资,将会在各企业之间不停“跳槽”,这也加剧了建筑安装行业技术人员的短缺和人才的流失。(6)关于工程款拖欠的情况仍有发生。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工程款拖欠的问题,也相继加大了打击力度,综合治理的效果较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现象又有所抬头和反复,这主要是一些建筑安装施工企业的责任,只片面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对于施工人员利益不管不顾,完全不顾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形象。一些政府部门在这方面监管也不够有力,作为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工资发放的检查,确保施工人员足额将工资拿到手,对于那些恶意拖欠工资的,要加大打击力度,进行行政处罚。一些地区实行了施工人员支付金预压制度,较好的确保了工程施工人员的利益,这一做法值得推广和借鉴。

2创新建筑安装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举措

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将经营管理区分细化为管理中设备的管理、体制的管理以及经济效益管理三个部分分别作一阐述。2.1加强建筑安装施工企业的成本经营管理经营管理不管采取什么方法,都必须紧紧围绕企业利润展开,所以成本的管理也至关重要,这其中既有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的问题,也有执行力不够的主观原因,这些都会导致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为此,笔者认为:①必须具备一个好的管理形式,让每个人有权利、责任和义务,最大限度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②对于安装施工工期和成本的关系要正确看待,在工期符合合同的前提下,降低工期成本,不能为了工期缩短而抢工,降低了工程质量,也不能因为材料等方面的因素,造成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不了任务,这两种极端均是不可取的,这就要求安装施工企业加强合同管理,防止不必要的官司和矛盾;加强成本预算管理,认真制定和严格落实开支计划,关于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具体如图1所示,这里不再赘述。为此,技术举措方面,要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主要技术方案要认真论证,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增加。经济举措方面,要严格不必要的支出,同时提升机械设备使用效率,提升工人劳动效率,合理使用材料,杜绝浪费。组织领导层面,就是要做到责权利的统一,做到责任清晰,一岗一责,避免出现部门责权的“打架”和“掣肘”,造成不必要的成本的增加。2.2加强经营管理中的设备管理设备的管理不仅仅包含着设备的保养维护等方面,这里着重研究的是设备的统筹配置问题,这关乎着企业的经营管理,对于安装企业来说,机械设备一般均落实集中统管,使用时一般进行综合配置,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一指导可以变革为专业配置与综合配置并重,这样做的优点是:人随机走,设备的管理比较稳定,比如目前市场上的隧道企业、基础企业、架桥企业等等,这些企业就是专业化的施工安装团队,自身有着较好的设备管理体系,安装项目工程可以和其采取完全的合同关系进行经营管理,单独承担工程施工任务。在设备使用方面,要注重加强操作人才的培训,目前存在这个群体科文素质和技术素质较低的现状,对于设备的一些常见故障不会排除,不会维护和保养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无疑也会导致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要实行设备成本控制责任制,对于机械设备每一台均要做到细化量化成本指标,严格单机核算,促进个人利益与设备效益的挂钩。要尽可能的提升机械的利用率和完好率,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益。2.3加强建筑安装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管理(1)要对安装施工企业的结构进行适时调整。企业的机构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适应时展的需要,这方面每一个企业对于自身均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作为建筑安装施工企业来说,每个项目也有每个项目的特征,不管从大的项目方面来说,还是从小的项目管理方面来说,都要找到符合自身特征的项目,使其进一步符合自身特征以及现有设备、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现状,不管出现“小马拉大车”还是“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对于建筑安装企业来说均是不够科学合理的。(2)要对安装施工企业传统技术加快科技革新。作为深处在科技大爆炸的年代,必须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提升科技含量是取得经济效益的捷径,建筑安装施工企业也不例外,必须坚决走出传统的人力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的转变,必须紧紧盯住建筑安装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提供越来越具体、深入、优质的服务。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安装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和综合的课题,作为其所涉猎的内容来讲,包含的内容还有很多,比如人才管理的问题,经营管理意识方面的问题等等,还需要大家一起加强研究,相信只要认清建筑安装施工企业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加强针对性研究,必定会将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层次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陈醒刚 单位:十一冶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杨建平.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创新经营管理的思考[J].河南科技,2013,11:222~223.

[2]尹穗.论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J].河南科技,2013,11:222~223.

篇5

关键词:化工企业;经营管理;效率

化工企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管理水平,管理效益对企业来说它是核心部位。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的含义是企业的管理效能,所谓的企业的管理效能对企业里的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都有着深刻的意义,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关系,经营管理效率的提升可以带动运行情况的改善,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1]。就此而言,我们对现如今的化工企业的情况做了分析和调查,对如何提高现代化工业企业经营管理效率进行深入剖析和阐述。

1现代化工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研究意义

首先,提高化工企业的效益。为了有效的使化工企业长久持续的发展,我们应该从长计议,从长远的思想来考虑和计划经营管理工作的进程和发展。才可以为理想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固的基础,并且保证在化工企业中有效的发挥出资源的全部利用价值,人员的合理分配,在这些基础上不仅提高了运行的效率而且还将化工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经营管理它还可以使企业员工积极的加入企业发展中;其次,强化和规范企业管理。管理在化工企业的各个层次上和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之间起的是传达和传递作用,使企业的管理阶层的工作指令有效快速的下达到工作人员手中,保证了工作指令的及时接受和实行,指令的下达和实施到监督这一系列的程序使化工企业的管理目标的发展变得更加清晰,也一定程度上的规范了化工企业的管理现状,督促化工企业的更好更高的发展;最后,全球国家的化工生产的产能超标,影响了我国的现代化工企业的发展。我国化工企业的销售模式是单一的,所以只有将经营管理的效率提升,才可以变成可持续发展。我国打算着把最新的科技成果使用在化工的生产过程中,这对化工企业来说是一项新的挑战。所以,提高管理效率对企业来说是很好的方案,降低成本,提高利润[2]。所以可以间接的得出管理效率决定了企业的收入高低。

2现代化工企业管理现状

近些年,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广泛,信息技术对化工企业的发展和运行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运行生产方面、管理阶层上等都是一种挑战。如今在生产自动化方面的技术要求越来越严格,所以要求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也要提高。还有在管理上的信息化、智能化等都有极大的挑战和要求。

3提高现代化工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措施

3.1建立科学可行的经营管理制度

我国现在要求经济的长久发展,需要化工企业结合当代社会背景和自身情况来改善,除此之外,经营管理也需要改善,加速化工企业的新进展[3]。经营管理体制的变化使化工企业更加深入市场。所以,化工企业向可持续发展,第一要改善管理的模式,结合实际针对现有的状况进行改革,在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来改变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

3.2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

从现如今化工企业来看,设备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利润是直接关联的,企业应该定期检查设备和日常保养工作,增加设备的使用期限,保证设备为最佳状态。

3.3加强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

化工产品和人员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这个必须要重视和注意。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是化工企业的首要工作,化工企业应该制定产品安全的规章制度,必须保障规章制度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在产品的质量达到了规章制度的标准和国家质量安全法规法规后才可以发售和使用[4]。化工企业必须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化工企业可以开展关于安全话题的活动,认真严格地去执行工作。

3.4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在化工企业中管理人员是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是化工企业的决策层在整个组成部分里起引导作用,但是现如今的化工企业里的决策层存在着一些问题,问题存在的根本需要管理人员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技能,完善自己提升自己,为化工企业的持续发展做好基础和引导。此外,在企业使用管理人员方面,应该要选择高素质、高水平、有责任心的工作人员,在人才的培养上和栽培上更应该侧重于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代社会,现代化工企业的发展是十分有未来的和光景的。如何提高现代化工企业经营管理效率是每个化工企业要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在各个方面上加强管理和效率是必须采用的手段。只有提升了经营管理效率才可以保证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常建忠 单位:启东尤希路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韩烨.现代工业企业资金筹集管理制度的优化[J].财经界:学术版,2015,33(12):52.

[2]张慧敏.加强我国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5,26(12):237.

篇6

企业财务管理的存在和发展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其发展历程之曲折让人感慨。我们都知道,提出进行财务管理改革是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会上正式宣布,要正式实行科学有效的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从而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直到这时,财务管理才真正进入大部分人的视野,受到格外注重。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下,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是我国企业发展模式的新产物,同时也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下的必然结果。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在准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准绳下建立的经济组织。在面临着市场上残酷的竞争,若想求得独立生存,势必要取得可观的利润。企业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都是围绕这个根本目的而发展的,而最终反映的结果却是要回馈在财务管理的成果上来。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对财务管理概念仍然处于模糊的状态,那么产品的价值则不能得到体现,企业经营也就功亏一篑,何谈发展!所以,企业的经营者若想公司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必然要将企业财务管理概念深入贯彻到企业经营中的每一个环节中,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以企业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经营新体制。

二、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创新性财务管理模式的必然性

1.错误的、混乱的财务管理驱使企业创新

以往的企业管理,只一味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扩大企业的规模,反而忽视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科学性,且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也并不强。财务管理是出现问题是促使企业进行改革创新的必然条件。这就要求财务管理改革要摒弃过去的分散性,实现专业化、制度化和集中化。

2.财务管理模式呈现机械化、低效率的特点

企业若是长期处于僵硬静态发展,无法实现活力机制,实行动态性管理,就会将财务活动单纯限制为某个部门。不仅缺乏对活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而且会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趋向形式化。这样长此以往的后果就是,财务管理出现模式化、程序化,难以发挥明确的激发人心的积极作用。

3.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监制水平体系

不具备统一严格的财务监管和控制机制,是企业财务管理必须走向创新的另一必然。现代企业要求自身财务管理应具备以下几点特质:第一,高效高质高集中;第二,深度挖掘企业本身的内存活力和积极潜力;第三,管理集中,权利若下放一定要有监管和控制手段加以配套管理,以防财务管理失控。然而,传统的混乱的财务管理显然并不具备这几点。这就意味着企业财务管理必须加大完善监制水平的力度,才能实现符合市场经济下的现代企业的自身发展要求。

三、构建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创新财务管理模式途径

1.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高度集中

众多企业目前采用的财务管理制度是集中管理财务。其含义是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所掌握的资源加以高效的运用。这样一来,必然会为企业带来高投资的收入回报,且成本与资金都可以得到良好的节约。当然,我们都清楚,我们所说的集中并不是单纯地要集中,而是要利用好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价值和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要继续大力完善对预算管理的切实控制。通过对财务管理的信息系统加以有效建设,以此保证接收信息可以更加及时、全面、准确。

2.建立并健全企业自身的内控机制体系

众所周知,一个优秀的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建立合理的系统的管理机制,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管理权限,以此保证企业内部包括财务管理部门等都可以严格执行决策。另外,要根据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和修订内控体系制度,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防范风险能力,从而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3.创新多元化的企业财务管理内容

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管理力度加大,使企业的财务活动可以实现目标式管理,在企业现有的发展基础和环境上,制定各阶段不同的目标。尝试改变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不能单纯只实现管理资金的层面,要切实将财务管理的风险和预测融入到企业自身财务管理的内容体系上来。不断对资金管理的创新加以突破,融资渠道多元化,奠定可靠坚实的财务基础,使企业的长远发展获得经济实力的有效保障。

篇7

关键词:经营模式;乡村旅游;优缺点

乡村旅游伴随着其内容结构的不断完善化,相应的经营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新世纪开始以来,这种旅游形式收到了各方人士的追捧。一方面因为社会经济的发现和科技带给社会的巨变,城市化进程和城乡一体化的加快;一方面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概念的提出和贯彻,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这些都是促进乡村旅游兴盛的因素。繁荣兴旺的景象也不能掩盖乡村旅游各地出现不均衡的现象,其中设计到经济水平因素、地区资源条件等原因,但其中最关键的还是经营管理模式的制约,这关系到地区旅游的发现程度。这里所讲的经营管理模式是指,在整合资源因素时,利用一定有效的管理手段或组织手段来达成目标的方法(方式)。基于乡村旅游时,经营管理模式主要设计到经营者、经营管理方式和利益相关者之间责任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

一、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模式

1.自主经营或分散经营模式。

1.1含义及其特征。自主所有权,自主选择经营管理模式,不进行、租赁等行为,在所有权下,自己行驶管理权和经营权,这便是自主经营模式。旅游资源的乡村所有者们以家为单位自发经营项目,不采取其他方式经营,这样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一体化可以避免一定的纠纷。自主经营管理模式的表现形式是,农村个体户自发开展乡村旅游业务,提供衣食住行相关服务,个体户可以形成一定规模,一般不设立管理机构。

1.2优缺点。个体户自发开展旅游服务,利益驱使个体户们的经营积极性较高,只有提升服务水平才能吸引顾客消费,才能获得更好的收益,实现更大的价值;与外来者产生矛盾的可能性不高,权责分配容易发生的问题因为自主经营原因而减少;个体户更爱惜家乡环境,所有更有利于地区环境保护,有利于乡村文化传扬,体现当地风味。规模扩大,经济利益必然带来竞争加剧,面对竞争时,由于经济因素、文化素养、观念等因素的参差不齐,个体户会采取极端方式,如大肆进行价格战;资金和技术又是旅游规模进一步扩大的瓶颈,资金和技术的充足会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然而又不希望引进外资。

2.业户与公司结合的模式。

2.1含义。这种模式是在我国大力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模式。旅游经营管理要以经济实体、技术协会、科研机构等为指导,用社会上的服务使得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进去农村旅游发展,农户与公司之间以合约为基础,农户开展具体旅游经营,市场运行和销售环节由公司组织完成,二者工作相互配合。这种模式是基本特征是充分发挥农户的规模等各方面优势,不同于工厂生产运行,不必集中进行,更不需要程序化操作,各个农户分散进行作业和提供各方面产品与服务。当然也需要一个有顺序的服务结构,公司要保证农户工作的高效高质量运行,这就需要其对农户采取相应的培训教育。这种模式主要包含三种类型:一体化契约型、准市场契约型、市场契约型。一体化契约型,基于要素关联,农户提供的服务变成公司的操作地方。农户没有主体地位,而参加到公司的布局中来,从而获得以租金和工资等形式的补偿,公司形式操作控制权,取得效益。不过我国农业人口多,资源有效,这种方式整体推广可能性不高,推广价值有效。准市场契约型,基于合约规定,规定好农户与公司二者之间在产品服务生产销售、利益分配、权责分配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建立二者之间稳定的和谐的权责分明的关系。市场契约型,基于收购合同,公司为农户提供收购保障,但二者都是独立的,价格是二者关心的根本,二者之间的买卖关系是市场化的短期的,即在合同下,把买卖集中进行。市场经济下,商品因素变化大,这种类型稳定性不高,也就占不了主体地位。业户与公司相结合的模式就是要求二者合作于农村旅游经营中来,用具体合同使得二者之间权责分明。公司负责培植客源,活跃市场,改进经营管理模式,农户负责提供特色产品服务,按照公司规定操作标准,参加培训。开发成本按照合同规定进行,农户也可参加入股,进行分红。

2.2优缺点。这种经营管理模式是基于解决家庭年产承包责任制下单位农户经营规模小与大市场要求之间的矛盾,其可以把国家经济政策和市场政策具体运行到公司运行管理中,更好地实现公司指引农户行为,把产品服务的一体化过程有机结合,使得农户生产运行行为与市场紧密联系,组成经济实体。其具备单一农户不具备的各方面素质优势,可以满足农户的需求,提升农户各方面素质,有利于农村各方面的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种经营管理模式可以集中利用公司在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农户的自身特色优势,有效结合二者,克服各种缺点和弊端,链接市场。然而,农户数量是巨大的,能够匹配的公司数量不足,这样农户就不能根据市场进行选择。就二者合作中地位而言,公司拥有资金技术信息等各方面的优势,熟悉市场变化,熟悉政府政策,把握销售渠道,而农户各方面均处于劣势,且为了获取有利地位,农户之间恶意竞争现象时有发生,所以农户处于不利地位。农户提供的产品服务相对形式单一,质量保证不能保证统一高标准,而且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需要公司进行培训,这些无形中增加了公司负担,沟通不适当,容易造成矛盾。

二、业户、公司和社区相结合的模式

1.含义及其特征。这种经营管理模式是上一种模式的升级版。业户、公司和社区相结合的模式中的社区是相关乡村旅游协会组织,一般一户一个代表,整体参加,相当于一个董事会的作用,其职责是管理一切与本村旅游业相关事物,例如培训、财务、人事等。公司是指村里办理的企业,非外来的,接受协会委托,具体负责相关业务,如设施建设管理、营销策划、监督等。业户是农户单元,接受公司安排,定期结算业绩。经营模式特征是其中三者之间权责分明,利益分配得当。社区采取行动对整个旅游经营活动进行指导,公司负责营销项目,举办活动,业户负责生产,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服务。三者相互配合,利益分配明朗。三者之间相互制约,这种制约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行为,保证了旅游业发展的质量,而且具有公平性,充分保证旅游业发展的规模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要求。

2.优缺点。业户、公司和社区相结合的模式是一种升级,其可以保证效益的均衡化分配,其间的企业只负责管理经营,不直接提供旅游服务,而业户是直接提品服务的主体,这样可以保证业户的效益。这种经营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继承弘扬乡村文化,延续乡村特色,因为这种模式中的一切参与者都是当地人,他们更加珍惜生活的土地,而且可以把当地特色风情挖掘出来,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提倡的原则,权责分配均衡,相互监督和合作,实现共赢的局面,安定有序进行。虽然这种模式是改进版,但适应具体运行中还是暴露一些问题,伴随着游客增加,旅游规模就得扩大,资源就得开发,服务水平也得提高,需要开发更多的旅游项目,这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这里的企业毕竟规模有效,资金远远达不到要求,就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矛盾就会产生。虽然权责分明是业户、公司和社区相结合的模式的追求,但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有不和谐情况发生,公司需要统一安排游客,而业户想用其他标准,这就导致公司和业户之间矛盾的产生。而且公司掌握着资金流向,有时候会发生利益分配上的问题。

三、整体租赁模式

1.含义及其特征。这种模式在我国兴起于上个世纪末我国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时期,基于旅游业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化,具有具有资源而经济水平低的西部全面发现了这种经营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就是把旅游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分开,由企业对景区进行长时间经营管理,按照合约由经营者和所有者分成经济收益,其实是企业负责资金、政府负责资源,共同盈利的途径。这种经营管理模式是基于政府授权,企业开展建设,独家经营管理的模式。企业性质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可国有企业,可私营企业,可外资企业等,而且合作方式多样,具体规定明确。资源由国家赋予企业进行经营管理,但资源的所有者还是国家,政府还关注资源的开发保护和环境保护,企业追求利益,但必须保证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保护环境,政府负责整个过程的监督与指导,协调各方面之间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对企业经济行为进行调控,保证可持续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2.优缺点。这种经营管理模式主要由一家大型企业负责,这可以充分发挥企业优势,更好地把旅游资源推向市场。政府和企业相互配合,更好地保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二者之间相互配合工作,发挥优势,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业经营管理。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风险,经营权长时间转让,管理体制不到位就会造成政策风险。这种模式主要各方利益分配均衡,一旦出现问题就会严重影响旅游业发展。投资企业如果由于某种因素未能按照合约投入资金,均衡就会被打破。政府的政策变动、人动等都会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有时候会引起文化冲突,导致不和谐。

四、其他经营模式

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模式除了上文五种经典模式之外,还有以下几种模式,一般都是上述模式的演进和变化。

1.农户和农户相结合的模式。我国地大物博,农村区域巨大,有些地方发展观念比较保守,人们不愿意采取租赁的方式,而是选择相互间合作的方式,利用示范户的效应,在全村进行学习交流,分享经验教训,总结收获。这种模式一般不会与外部发生联系,不存在文化冲突,有利于保持原有特色,当然资金量有效,服务观念和经营管理理念不足都是制约因素,规模扩大一般较难,而且容易发生利益分配不均的矛盾。

2.旅游社、村旅游协会组织、公司和政府相结合的模式这种经营管理模式的特点是全方位照顾各方面的利益,因为其充分考虑到农村旅游业发展的各方面参与者的利益,这也有利于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如企业开拓市场、旅行社管理、政府规划等,这有利于发挥各方优势,有效避免分歧产生,为农村旅游业发展提供动力。

3.业户、公司和政府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为了避免公司和政府相结合模式存在的风险,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而发展起来的,其更强调政府调控能力,充分发挥公司经营能力,发挥业户主动性。

4.个体农庄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具有能力业户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多表现为个体户,这种模式可以带动地区致富,但一般规模不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各方面需求不断增加,农村旅游大势发展,遍地开花,但发展情况各式各样,水平不等。造成这样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经营管理模式,只有解决好这个因素,才能合理利用各方面资源,促进农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新.国内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4-09-01.

[2]梁华,周武生.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的选择——以广西为例[J].农业经济,2012-11-15.

[3]王静,方旭红.基于村民自治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研究[J].今日科苑,2008-01-08.

[4]魏敏.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15.

篇8

关键词:企业经营管理;核心;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01

项目是一个特殊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它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总称,此定义实际包含三层含义:1.项目是一项有待完成的任务,且有特定的环境与要求;2.在一定的组织机构内,利用有限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3.任务要满足一定性能、质量、数量、技术指标等要求。项目管理包括成本管理、时间管理、质量管理等,项目管理的核心是成本管理。

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蔓延,经营形式的日趋严峻,工程项目利润空间的进一步降低,全国范围内都在搞节支降耗,减人提效,如何在一个较小的项目上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已成为目前企业管理的一大难题。以我们工程处为例,每承接一个项目,首先需及时组建一套精简高效的项目管理机构,使相关干系人都能明确自己的责任,知道自己在本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自己该干什么,该管什么,承担怎样的责任,更是有效实现工程项目目标管理的关键。每一个项目都要设定里程碑计划,明确项目目标,知道资金来源等。

项目管理的指标包括经济指标与管理指标两大类。经济指标分为间接成本指标、直接成本指标和上缴款项指标等,管理指标分为进度指标、质量指标、安全指标、综治指标、廉政指标,各管理指标按照每项管理失误进行考核分数的扣罚。在经过多个项目的实践后,证明项目经营管理是成功有效的,改变了过去工程项目施工“先干再算,干了不算”的弊病,形成了现在“先算再干,边干边算”的成本管理观念。项目目标经营管理模式的推行,逐渐使整个企业树立了强烈的成本意识,更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员工尤其是项目部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我们工程处全员上下都关心项目的成本及控制,项目利润率较以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在这里我们主要说说成本管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就是在完成一个工程项目过程中,对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考核、分析等进行科学管理的工作,它是以降低成本为宗旨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进行成本管理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好与坏,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一个单位承接一个又一个项目更是必须加强成本管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的资本运动及其结果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科学管理,其可以从空间上、时间上对工程项目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进行监督、调控,发现偏差及时揭示,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不利差异,发展有利差异,使实际成本费用被限制在预定的目标范围之内,促使工程项目用较少的物质消耗和劳动消耗取得较大的经济效果,保证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因而,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管理,可以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和壮大。

目前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

1.项目成本核算基础工作薄弱,成本管理流于形式,制度约束不到位,许多单位没有建立自己的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过于简单,人为地简化了成本核算环节,或是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不配比,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不对应,不能满足成本分析和考核的需要。

2.不能严格按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任意变更设计规范要求,计价时反而得不偿失。分阶段的成本分析工作过于肤浅,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是合同管理有待完善,合同的签订与执行不够规范严谨,隐性问题较多,有的采取先施工后算账的做法,结果出了问题互相扯皮

3.全员成本意识差,领导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轻视成本降低的重要性,成本决策随意性强,不惜以提高成本为代价争创名优工程;员工由于责任成本分解不到位,奖罚不明确,在工作中不注重精打细算,损失浪费较为普遍。

4.成本责、权、利落实不到位,兑现不及时造成成本责任感不强。主要是由于工程工期长,即使是工程竣工后,但业主往往拖延结算办理的时间,或长期拖欠工程款,致使成本节约奖无法兑现,严重挫伤了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由于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相对土建项目要短,有时难免使得成本统计工作滞后,致使检查成本时缺少依据,造成成本失控。

5.材料管理不严,浪费现象严重,材料费用的盈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盈亏。有些项目部无严格执行领料用料制度,从仓库领料有数,但余料无回收,失窃浪费严重;监督机制不健全,出了问题往往追不到责任人,这也造成成本失控的主要原因。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强化项目成本管理呢,这就要求我们:

1.转变思想观念,加大宣传力度,使员工人人清楚项目化管理,人人都能参与其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