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德育课堂教学设计8篇

时间:2023-08-27 15:16:5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德育课堂教学设计,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德育课堂教学设计

篇1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生活化;优势及不足;措施

一、前言

为了全面实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教育事业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次改革的突出特色之一是要求所有学科尽可能的回归生活,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领域来设计教学过程,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际问题中去,让其在交往、讨论的过程中不断认清自我,认清社会,从而对自己和他人形成基本的认识和观念。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来说,新课程标准也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道德必须要产生于、内在于社会生活中。人都是社会性动物,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因此在新课标标准的指导下,教师要在小学生的社会生活中展开道德学习,并将学习的结果内化于小学生的生活中,求让儿童的学习过程回归生活,让儿童在快乐中学习。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

儿童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自然人,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而是生活在现实社会里,儿童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都会影响到儿童的品行、见识和修养的发展,儿童品德的形成蕴含在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儿童进行德育教育,必然离不开现实的生活,这也就决定了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应该生活化,因为学习源于生活,采用生活化的教学设计思想,打破传统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将课堂教学活动与小学生的生活点点滴滴联系起来,不但学生对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因此这种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出发,为学生创造相似的生活情境,通过让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来丰富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并从中得到生活启迪;二是为学生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师生之间的交流多,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提问的方式,关注和反映儿童生活的真实性,真正引发小学生内心、真实的道德情感。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不足

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目前还存在部分小学,其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停留在理论层面,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小学的品德和社会课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即小学生每天在都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可是他们的学习和教育背离了现实生活逻辑,根本就没有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和生活的丰富性,长此以往,小学生难免会对德育教学产生疲倦、厌倦甚至逆反的心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理念落后

对于小学时期的学生来说,素质教育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目前仍有部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仍然采用机械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只是单纯的将理论知识强灌输给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学生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考试。这种刻板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它束缚了孩子的天性,只会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阻碍孩子的创造性学习思维发展,更不用说要全面发展学生了。

2.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细节捕捉不足、指导方法不当

作为教师要有一双敏锐、智慧的双眼去挖掘和利用课堂上每一个可以用于教育的细节。有些教师也采用了生活化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课下主动搜集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但是教师却没有及时指导学生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也没有仔细研究学生搜集资料的价值有多大,有没有一些负面资料,对学生的指导不到位。在课堂上进行小品的表演或者是模拟采访的活动方式也是生活化教学常采用的两种方式,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预先设定好生活情景,展开的也只是生活的表象,并没有深度挖掘其中的含义。例如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一课时,教师先让担任记者角色的学生按照预先设定好的问题进行采访,然后教师针对结果进行收尾,并对学生的表演过程进行简单的总结:如表扬学生的精彩表演,然后说明在遇到学习困难时我们应该怎么做等这些表面的评语,教师却没有留意到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表情、动作和语言等,并没有深入挖掘其中的含义,看似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但还是有很多机械思想在里面,因此要想真正做到生活化的教学,还需要教师自身不断提升教育素养。

三、改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中不足的措施

(一)转变教学理念,让课堂回归生活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作为小学德育培养的教师,应该重新审视本课程的特点和自己的岗位定位,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彻底摒弃那种“教科书”的习惯,让课堂教学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回归小学生的真实生活,让小学生通过自主实践、自主体验,自主感悟,从而真正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奠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进行《友爱残疾人》教学活动中,在上课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到大街上,去认真观察一下周围的残疾人,然后收集一些与残疾人有关的资料。在课堂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汇报,在这时教师可以以“你想为残疾人做些什么”为讨论的话题,并有意引导学生在大街上的所见所闻进行自我反思,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从其发言中对其进行深刻的思想教育。真实的生活体验更能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记忆,还能够从内心唤起学生对残疾人的真心关注。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真实感受

小学生年龄小,自我意识比较强烈,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比较脆弱,一旦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自我调节能力不够,就会出现抵抗的情绪,如果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产生了抵触的情绪,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就很难展开教学活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小学生的一举一动,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真正呵护每一位孩子的心灵发展。例如在学习《保护环境》一课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合理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顺利掌握该课堂的知识和积累生活经验。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整个教学内容设计为剧本的形式,并组织一些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简单的排练过后,然后专门抽出一堂课的时间进行演出,在表演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每一位学生的眼神、表情、动作等,等在表演结束后,对于那些表演出色的学生,教师要进行表扬,多多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更好的让其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三)以生活为切入点,深度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点

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练习都很密切,因此教师要以生活为切入点,从生活中寻找教课的素材,用生动的例子或者是生活情景展开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合理购物ABC》中,教师可以采用模拟表演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超市购物的生活情景,以购物活动为主要线索,真实再现学生生活中购物的情景。首先挑选愿意扮演超市的营业员、部门经理以及顾客的学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成整个购物活动,然后再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评论和讨论,先由其他的学生对这些表演的学生进行评价,然后扮演“营业员”、“顾客”、“部门经理”的学生进行互评,评价整个过程中的购物行为,最后再由教师进行统一点评,针对学生出现的不足教师进行正确指导,并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做法。这种亲身体会的学习经历,让他们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和物,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从而使学生真正明白如何做才能成为一名文明的顾客。

结语:综上所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课程,更是一门教学艺术的德育课程,小学生是未来国家的新希望,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势必会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发展建设,因此作为德育教师,我们要明确自身的职责,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努力钻研教材,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做到新课标标准要求的目标,不仅追求教学质量,我们更要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彩,打造出专业的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模式,从而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潘茂春.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9)

[2]杜肆贰.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3)

篇2

【摘 要】新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指出:“良好道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要想培养小学生的良好道德,就必须使教学建立在小学生的生活基础之上,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切入点,才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一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思想,由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存在多元化、复杂性,这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影响了小学生德育的培养。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针对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进行了阐述,并对如何解决不足之处进行了重点阐述。

关键词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生活化;优势及不足;措施

一、前言

为了全面实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教育事业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次改革的突出特色之一是要求所有学科尽可能的回归生活,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领域来设计教学过程,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际问题中去,让其在交往、讨论的过程中不断认清自我,认清社会,从而对自己和他人形成基本的认识和观念。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来说,新课程标准也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道德必须要产生于、内在于社会生活中。人都是社会性动物,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因此在新课标标准的指导下,教师要在小学生的社会生活中展开道德学习,并将学习的结果内化于小学生的生活中,求让儿童的学习过程回归生活,让儿童在快乐中学习。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

儿童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自然人,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而是生活在现实社会里,儿童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都会影响到儿童的品行、见识和修养的发展,儿童品德的形成蕴含在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儿童进行德育教育,必然离不开现实的生活,这也就决定了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应该生活化,因为学习源于生活,采用生活化的教学设计思想,打破传统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将课堂教学活动与小学生的生活点点滴滴联系起来,不但学生对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因此这种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出发,为学生创造相似的生活情境,通过让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来丰富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并从中得到生活启迪;二是为学生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师生之间的交流多,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提问的方式,关注和反映儿童生活的真实性,真正引发小学生内心、真实的道德情感。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不足

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目前还存在部分小学,其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停留在理论层面,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小学的品德和社会课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即小学生每天在都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可是他们的学习和教育背离了现实生活逻辑,根本就没有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和生活的丰富性,长此以往,小学生难免会对德育教学产生疲倦、厌倦甚至逆反的心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理念落后

对于小学时期的学生来说,素质教育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目前仍有部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仍然采用机械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只是单纯的将理论知识强灌输给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学生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考试。这种刻板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它束缚了孩子的天性,只会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阻碍孩子的创造性学习思维发展,更不用说要全面发展学生了。

2.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细节捕捉不足、指导方法不当

作为教师要有一双敏锐、智慧的双眼去挖掘和利用课堂上每一个可以用于教育的细节。有些教师也采用了生活化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课下主动搜集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但是教师却没有及时指导学生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也没有仔细研究学生搜集资料的价值有多大,有没有一些负面资料,对学生的指导不到位。在课堂上进行小品的表演或者是模拟采访的活动方式也是生活化教学常采用的两种方式,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预先设定好生活情景,展开的也只是生活的表象,并没有深度挖掘其中的含义。例如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一课时,教师先让担任记者角色的学生按照预先设定好的问题进行采访,然后教师针对结果进行收尾,并对学生的表演过程进行简单的总结:如表扬学生的精彩表演,然后说明在遇到学习困难时我们应该怎么做等这些表面的评语,教师却没有留意到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表情、动作和语言等,并没有深入挖掘其中的含义,看似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但还是有很多机械思想在里面,因此要想真正做到生活化的教学,还需要教师自身不断提升教育素养。

三、改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中不足的措施

(一)转变教学理念,让课堂回归生活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作为小学德育培养的教师,应该重新审视本课程的特点和自己的岗位定位,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彻底摒弃那种“教科书”的习惯,让课堂教学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回归小学生的真实生活,让小学生通过自主实践、自主体验,自主感悟,从而真正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奠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进行《友爱残疾人》教学活动中,在上课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到大街上,去认真观察一下周围的残疾人,然后收集一些与残疾人有关的资料。在课堂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汇报,在这时教师可以以“你想为残疾人做些什么”为讨论的话题,并有意引导学生在大街上的所见所闻进行自我反思,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从其发言中对其进行深刻的思想教育。真实的生活体验更能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记忆,还能够从内心唤起学生对残疾人的真心关注。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真实感受

小学生年龄小,自我意识比较强烈,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比较脆弱,一旦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自我调节能力不够,就会出现抵抗的情绪,如果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产生了抵触的情绪,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就很难展开教学活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小学生的一举一动,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真正呵护每一位孩子的心灵发展。例如在学习《保护环境》一课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合理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顺利掌握该课堂的知识和积累生活经验。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整个教学内容设计为剧本的形式,并组织一些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简单的排练过后,然后专门抽出一堂课的时间进行演出,在表演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每一位学生的眼神、表情、动作等,等在表演结束后,对于那些表演出色的学生,教师要进行表扬,多多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更好的让其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三)以生活为切入点,深度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点

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练习都很密切,因此教师要以生活为切入点,从生活中寻找教课的素材,用生动的例子或者是生活情景展开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合理购物ABC》中,教师可以采用模拟表演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超市购物的生活情景,以购物活动为主要线索,真实再现学生生活中购物的情景。首先挑选愿意扮演超市的营业员、部门经理以及顾客的学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成整个购物活动,然后再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评论和讨论,先由其他的学生对这些表演的学生进行评价,然后扮演“营业员”、“顾客”、“部门经理”的学生进行互评,评价整个过程中的购物行为,最后再由教师进行统一点评,针对学生出现的不足教师进行正确指导,并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做法。这种亲身体会的学习经历,让他们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和物,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从而使学生真正明白如何做才能成为一名文明的顾客。

结语:综上所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课程,更是一门教学艺术的德育课程,小学生是未来国家的新希望,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势必会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发展建设,因此作为德育教师,我们要明确自身的职责,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努力钻研教材,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做到新课标标准要求的目标,不仅追求教学质量,我们更要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彩,打造出专业的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模式,从而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潘茂春.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9)

[2]杜肆贰.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3)

篇3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课堂教学

1 基于教育发展的回顾

回顾教育发展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顺着历史的轨迹,洞察教育观念的转变过程。

在古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虽然有一定的相互关系,但更多的是彼此分离。即使是1760年至1860年的英国工业革命,还是被认为是“科学家与工业过程的设计这几乎没有思想的交流”的时代。

直到19世纪中叶,第二次技术革命使得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作用逐渐明显。以电磁理论的提出和电力技术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化进程使得科学与技术连成了同胞兄弟,科学和技术并称为“科技”,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1958年,赫德在《科学素养:对美国学校的意义》中将科学素养理解为“理解科学与社会的一致性”[1]。因此,为了完成科学素养的目标,科学教育应采取更广泛的内容,除了智力,还应该包括伦理和社会价值等重要内容。从此科学教育逐渐开始关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1971年,詹姆斯·卡拉格在“科学教学的广域基础”中也认为学生应如同熟悉科学知识和过程一样熟悉科学的各种社会关系。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科学教育逐步转变到关于个人以及社会发展等问题上来。

1982年,美国国家科学教师协会(NSTA)董事会通过了“科学—技术—社会:20世纪80年代的科学教育”宣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校科学教育已不再是以往的“纯科学”教育了,而是融技术教育和注重科学技术应用于一体的“新科学”教育。

纵观科学教育发展的历史,科学、技术与社会从分离状态逐渐演变为相互融合(图1)。由此可见,化学(科学)教学应充分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

2 基于科学素养的认识

当前,将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化学(科学)课程的目标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如《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将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目标,我国的《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将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目标,其内容主要包括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四方面组成[2](图2-A)。

笔者借助科学教育历程上的分合过程,先将科学素养分解为科学、技术、社会三个相对独立的三部分,以明晰其相对独立性(图2-B),然后将三者重新整合到一个系统中,以准确表达其相互关系(图2-C)。

笔者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进行的重整是基于以下认识进行的:

首先,科学活动和技术活动(以下简称“科技活动”)都是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互动中主动生成的。具体来说,它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科技活动的主体不是抽象的、孤立的、偶然的个体,而是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社会个体;其二,科技活动在与其他社会活动尤其是物质生产活动的互动过程中获得发展;其三,科技活动通过主动参与社会的变革发挥自己独特的功能。因此,可以这样认为,科学与技术是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

其次,现代的科学更加技术化,现代的技术更加科学化,科学和技术逐渐一体化,已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但科学与技术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详见本文第三部分),因此,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的统一体。

3 基于问题解决的理解

科学乃至人类社会的历史表明,人们时刻都在围绕“问题”和“问题解决”而活动着。问题和问题解决早已渗透进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问题和思维不可分割,问题解决和学习活动结伴而行。因此,我们往往要对每一个事物或现象多问一个“为什么”。

如果我们对科学和技术在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上进行对比剖析,则可以发现科学与技术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表1)。

表1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科学

技术

目的

认识客观世界,

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可能。

改造客观世界,

把改造客观世界变成现实。

内容

“是什么”和“为什么”,

即客观世界及其原理。

“做什么”和“怎么做”,

即改造客观世界的操作和实践。

方法

篇4

关键词:体育教学 课题教学设计 备课

下面重点分析这种差异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

1、教学设计与备课的概念表述上存在差异

尽管目前对于教学设计概念的理解多种多样,但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可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的规划过程,它是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运用系统方法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的设计与计划。而备课是指教师在讲课前准备讲课内容,也就是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预先计划和准备的过程。由于二者的理论基础与层次存在区别,因此,可以清晰地看出二者的概念表述是不同的,教学设计强调系统性规划,而备课强调的是准备的过程。

2、教学设计与备课的性质不同

在教学论发展历史过程中存在两种取向,在科学心理学产生之前的教学论一般是带有明显的哲学经验取向的,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一生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教育观点,其中有很多观点至今依然适用;再比如古希腊的许多教育家也曾提出了诸多教育观点,奠定了西方教学论基础。但这些观点都是源于他们的哲学思考及经验,即使教学理论正确但无法进行科学解释,好比中药可以治好病,但有时候是无法得到科学解释的。随着近代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人们逐渐开始构建以科学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论,力图对学习行为进行实证性的解释,这是以科学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理论。由于教学设计是建立在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科学,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故它是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具备明显的实证性取向。因此,二者在性质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教学设计固有的理论基础性质决定了它作为一门应用学科的基础,较经验型的备课更加科学,因此,教学设计在理论层次方面高于备课。

3、教学设计实现了备课由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

教学设计的工作对象是由教学目标、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构成的教学系统,工作内容是对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给出符合教学目标的安排。在传统的备课工作中,也要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所以在工作对象与功能方面,传统的备课与教学设计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任何教学都需要考虑这些因素。但由于教学设计是以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依据来分析和解决这些教学问题的,所以与我国传统的仅凭经验的备课又有明显的不同。我们不能否认经验的作用,毕竟很多富有才华的教师能够凭着自己的经验设计出精彩的体育课,但不是所有的经验都是靠得住的,而且即使这些经验是正确的,也难以大范围地普及他们体育教学设计的成功经验,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掌握这些经验。

教学设计的研究方法是将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系统地应用于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教学技术。作为一种应用技术,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可操作的桥梁。这表现为教学设计对教学问题的表征和分析,都建立在反映学生是如何学习的科学规律之上,而且对教学系统的设计安排都将以相应的教学理论为依据。在这些基础理论的支持下,教学设计的每一项分析或决策的“输出”均是下一步分析决策的“输入”,彼此之间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最终实现以发展学生的能力素质为总目与总目标的优化的系统功能。

教学活动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教学设计明确地提出自己是一项科学技术性质的学科,目的恰恰是保证教学活动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备课中好的经验正是艺术性的体现,但这种艺术性必须要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之上。因此,教学设计作为一项技术,并不一定能解决一堂课的艺术性问题,但一堂好课却必须要建立在科学的教学设计基础之上。关于此问题,有学者认为:“似乎教学的技术性和艺术性是对立的,但事实上两者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保持和谐统一。这种和谐统一主要表现为宏观上更多地表现其技术性,微观上则突出其艺术性。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教学是可以被设计的,但这种设计必须为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预留足够的空间。因此,教学设计应该是一门具有方法

在以体育教学大纲作为教师备课的指导文件的时代,备课所包含的很多内容是大纲规定好的,如教学内容等因素,教师不需要也没有权利自行设计教学内容。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现,打破了长久以我国体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平衡,使理论与实践之间产生了断层,虽然这种变化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使教师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主发挥空间,但现实中却产生了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教师们不知道如何选择教学内容;不知道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也不知道什么样的课算好课。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掌握选择教学内容的方法,同时进行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时没有理论依据。。

篇5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竞争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学习中的竞争是迈向社会竞争的一个初始试炼。从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能使学生在“安逸”中体会“忧患”,在“忧患”中获得历练。在学习上,竞赛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主要方式,所以竞赛情境的设置,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关键。我在教授“认识面积”一课时,对此深有体会,以下是具体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行一场比赛,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老师要请2位同学上来比一比,第一位要把这小图形涂满,第二位同学要把这大黑板涂满。谁来,勇者上!你选择?你只好选黑板了……1、2、3,开始涂,看谁先涂满?那位涂黑板的学生还在努力地涂,课堂上响起了喝彩声。我问大家:为什么笑呢?笑声过后要有思考。你们发现什么?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的同学说老师,太不公平了;有的说他太笨了,五花八门。小学三年级学生对“比赛”很感兴趣,令我吃惊的是,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于是,我和同学们带着疑点和悬疑,开始了这一部分教学。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创造和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和空间。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例如,我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师: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谁来介绍介绍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

生1:我早上7点10分起床,7点40分上学,中午11点5分放学,下午1点50分上学,下午5点20分放学,晚上9点睡觉。

生2:我是7点起床,但7点半就上学,中午11点5分放学,中午1点到1点40分午睡,下午1点40分上学,放学后我玩到6点,晚上7点到9点做作业,晚上9点半睡觉。

师:同学们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得挺合理。

师:请看大屏幕,跟着芳芳感受一天的大好时光。课件按一天的作息时间播放主题图的情境,右角钟面同步转动,配乐。

师:大家看得真认真,谁来说说这个时候你在做什么?课件出示(11时)。

生1:这时我在上课。

生2:这时我在睡觉。

师:为什么同一时刻,有的在上课,有的在睡觉呢?

生:因为一个说的是上午11时,一个说的是晚上的11时。

师:大家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

师:对!像这样,在时刻前面加“上午、下午、晚上”等时间词,是我们学过的12时计时法。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计时法,叫24时计时法。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

课一开始,我通过演示动态的主题图生活情境,配以钟面指针转动,因为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加上动画演示,学生很感兴趣,看得很认真,再通过“11时你在做什么、为什么同一时刻,做的事却不一样”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又自然导入“24时计时法”的学习,教学水到渠成。

二、激活和修正学生已有的经验

学生的已有经验是影响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因素,现代学生的学习已有的经验有时远远超出教师想象,教师设计的教学起点就不一定是学生的起点。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应该重点进行辅导,哪些知识可以略讲或不讲,从而找准教学的真实起点,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情节。

学生在学习“面积”时,学生对“面积”一无所知吗?面积作为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但并不等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但学生究竟对面积了解多少?我进行了全面调查后:直面学生的认知现实,暴露学生已有经验,淡化对概念的字面理解,注重教学材料的数学实质,力求用简单的材料上出富有思考的课。更多指向描述一个物体的表面大小的需要,加强面积和周的比较。向课本学习,把面积的含义和常用面积单位的建立作为重点,引发学生质疑和深入思考,激发学生潜力。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知识――面积(板书),你们听说过面积吗?在哪儿听过?

生1:我在书本里看到过。

生2:装玻璃时听到过。

生3:我家买房子时听说过。

生4:我家地出租时,听我爸说过。

生5:拆房时,补钱要按面积算。

......

师:原来生活中大家接触到的面积有这么多,这么有意思!我们周围哪儿有面积?

学生:黑板上有面积。

师:黑板也有面积啊?你上来,告诉我们黑板的面积在哪里?

生:(边讲边用双手去摸黑板面)就是整块黑板。

师:这整块黑板面这么大,就是?

生:黑板的面积。

生:教室里有很多面积,树叶也有面积。

……

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时,多数学生在学之前都能正确计算出答案,只是算理表达不出来。如果按教材安排的起点设计教学计划,学生就会索然无味。在学习几百几十加减法时,我没有按部就班地讲,而是出口算题让学生自学,全班除五六名计算速度慢,其余的都懂。如果把教学起点定在原来的材料起点上,显然不符合学生实际。为此,我把教学起点调整为几百几十加减法的进退位上,叫部分中上等学生上台板演讲解,让中下等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掌握规律,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兴奋。

三、找准核心知识,关注数学本质教学,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学中如果过分拘泥于教材,只把着眼点放在理解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上,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大多只局限于补充、调整一些习题,不敢更改例题,更谈不上结合生活实际编写例题。尽管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但教师可以认真研读教材,在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上进行教学重构,分析知识点的主次安排,抓准核心知识,关注数学本质教学,才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如在教学“圆的认识”。“圆的认识”是一节经点老课,不同的老师有着不同的上法。教材也没有给“圆”下具体的定义。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如果把“圆”的知识点的学习融入多次的画圆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推理感受圆的本质,学生对圆的特征会有更深的理解。我在教学这节课时,以“画圆”为主线,帮助学生自主感悟,简单地认识圆,取得较好的效果。

(1)场地画圆。在操场上画圆,让学生认真观察老师的动作,唤醒学生认知经验(旋转,线段),同时展示场地画圆与圆规画圆的联系,引导学生领悟画圆的原理,突出圆的本质。

(2)钉绳画圆。老师和学生都准备好钉、绳、粉笔。学生与老师画圆比赛:学生发现老师能画出圆,而他们却画不出,找出原因(半径没固定)。

篇6

对学生而言,“走进历史”是学习历史的前提和基础,“探究历史”是学习历史的中心和关键,“感悟历史”则是学习历史的归宿和目的所在。这一流程顺应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有助于引导学生由封闭式孤立学习到开放式合作学习,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到主体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下面,我以《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一课为例,谈谈基于这一课堂流程的教学设计。

【课堂导入】周有光先生认为:农业时代,安土重迁,没有全球化;工业时代,世界贸易不断扩大,开始全球化;信息时代,生产要素穿透各国疆域,全球化一往无前。那么什么是经济全球化?你眼中的经济全球化是什么样子?

第一环节走进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展示图片】全球合作生产波音787飞机、全球信息瞬间获取的谷歌网站、全球资本流动和全球性人员往来。

师: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呈现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其表现主要有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等。

【设计意图】不要让学生抽象地理解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其实,经济全球化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图片,指出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细化,世界各国有各自的比较优势。

师: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2014年3月26日,世贸组织裁定中国就稀土出口施加的限制措施违反世贸规则)。请大家根据视频信息分析,在中国稀土出口问题上,世贸组织为什么裁定中国败诉?

生:世贸组织认为中国对稀土实施的保护性关税和限制出口政策违背了世贸组织的宗旨和运行规则。

师:世贸组织的宗旨和运行规则是什么?

生:世贸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世贸组织的运行是基于规则而非强权。

【设计意图】世贸组织的宗旨和运行规则是课标要求掌握的内容。教师通过提供视频信息,借助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而非机械地死记硬背。

第二环节探究全球性问题及破解之道

【展示材料】反映富分化、殖民扩张、失业率上升、全球变暖等材料。

师:上述材料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哪些问题?

生: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导致贫富分化加剧和全球经济秩序动荡;部分国家和文化传统受到冲击,面临新殖民主义威胁;发达国家失业率上升;经济危机的全球性扩展和全球变暖问题严重。

师: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问题外,还有一个问题值得关注:国家民族间的价值冲突在加剧。西方国家在输出其强大经济实力的同时,也在强势推行其价值观念。

师: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金融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带来了经济血液的充分利用,但处理不当也会带来全球性灾难。既然经济全球化会产生全球性问题,那全球性问题有何破解之道呢?请大家结合材料(CDM机制示意图、G20峰会)予以思考。

【设计意图】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全球性问题增多。解决全球性问题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合作,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

第三环节感悟个体全球化时代的共存共生

师:美国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著作中将全球化分为1.0、2.0和3.0版本全球化三个阶段。他认为1.0版的全球化主要是国家的全球化,2.0版的全球化是公司的全球化,3.0版的全球化是个体的全球化。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是个体全球化3.0时代,需要同学具备怎样的素质、胸襟和眼光?

篇7

关键词: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课堂生成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10–0038–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在课前进行课堂活动预设的过程;而课堂生成是指“课堂教学中不能机械地按预设的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预设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发展过程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1]。一个是“预设”,另一个是“超出预设”,两者看似不同,实则有很大的关联。教师所追求的理想课堂应该是在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形成有效的课堂生成。而课堂的精彩生成往往建立在教师精心预设的基础上。以下结合必修2“化学能与电能”一节的教学实例谈谈教学设计与课堂生成之间的关系。

1 课堂实录

[预设演示实验1]教师演示教材中的铜-锌原电池实验。

根据实验现象提出问题:

[预设问题1]铜片上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如何产生的?

[学生A]溶液中的H+得电子变为H2。

[教师]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分析,电子有得必有失,那么谁失电子?

[学生A] 锌失电子。

[教师] 为什么不是铜失电子?

[学生A] 因为初中学过铜和稀硫酸不能发生反应。

[教师] 有没有可能是通过这个“神奇”的原电池装置使铜可以失去电子了?

学生们面露笑容。

[预设问题2]如何设计实验证明电子来自锌而不是铜?

学生们展开讨论,然后回答。

[学生A] 可以将两个电极均换为铜,看是否还有气泡产生,如果没有则证明没有锌的情况下铜不能单独失电子。

[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但还不够直接,有没有更直接的方法?

[学生B]检验溶液中是否有Cu2+,比如加足量的NaOH溶液,看是否有蓝色沉淀生成。

[学生C]提出异议:不对,如果产生Cu2+,也会与锌发生置换,所以应该观察一段时间后锌片表面是否生成红色的铜。

[学生D]可以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表外接电源的偏转方向做比较。

[教师] D同学的方案非常简单,咱们现场做个实验。

[预设演示实验2]教师将电流表外接一节5号电池,观察指针偏转方向,再与刚才铜-锌原电池中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方向做比较,进而确定锌为负极,铜为正极。

[教师小结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在铜-锌原电池装置中,锌片失电子,电子沿导线定向传递到铜片上,溶液中的H+在铜片表面得电子生成H2,其总反应为:Zn+2H+=Zn2++H2。

[学生A]电子为什么要沿导线转移,而不从溶液中转移?

[教师]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其他同学怎么看?

学生们陷入沉思。

[学生B]因为溶液中的电阻远大于导线中的电阻。

[教师即兴实验]将电阻很小的电流表换为电阻较大的电压表,发现仍然有指针偏转。证明学生B的说法正确。

[教师]如果导线中靠电子的定向移动导电,那么溶液中靠什么导电?

学生们齐声回答:阴阳离子。

[预设问题3]溶液中阴阳离子如何移动?(提示:溶液是电中性的。)

[学生C] 负极附近由于锌失电子变为Zn2+,溶液中富集正电荷,为了使电荷平衡,溶液中的SO4 2-会向负极移动;同样,正极附近由于H+变为H2,溶液中的H+会向正极移动。

[教师]非常好!C同学的说法体现了电荷守恒的思想。

2 课后反思

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什么样的生成是有价值的呢?笔者认为应该是既不偏离教学目标,又能够满足学生自主学习要求的生成。那么如何通过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实现有价值的课堂生成?

2.1 做好课堂前测

做课堂前测时学生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束缚,会生成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可以捕捉其中与教学目标相近的可用问题,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组织教学,既能达成教学目标,又能针对学生的认知障碍点有效突破。比如,本节课前设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能够分析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够判断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分析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如何移动。

通过课堂前测,发现学生中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1)有学生提出疑惑——既然锌片已经与稀硫酸接触了,为什么不直接与酸反应产生氢气,而要舍近求远在铜片上产生氢气?

(2)有学生认为通过“神奇”的原电池装置可以使铜失去电子。

(3)有学生认为电子也可以在硫酸溶液中定向移动。

在讲解原电池工作原理时,有学生提出质疑:电子为什么要沿导线移动,而不从溶液中移动?其实在做课堂前测时,笔者已经发现这个问题在学生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对此问题已有所准备,但实际授课时,笔者故意将该问题抛给全体学生,由学生自主解决。在某学生作出合理解释后,笔者又抓住这一课堂生成的契机做了即兴实验,令学生印象深刻。

2.2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

所谓“问题驱动”式教学就是把“知识问题化”,把本源的、固定的、共性的教材转化为学生变化的、个性的、创新的认知体系与认知能力,从而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2]。课前从整体上设计几个问题,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微调,不但避免了由于教学环节预设得过于细致造成教师授课束手束脚,而且给学生较大的自由空间,有利于精彩的课堂生成。比如: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困惑,本节课预设的三个问题是:

(1)铜片上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如何产生的?

(2)如何设计实验证明电子来自锌而不是铜?

(3)溶液中阴阳离子如何移动?

其中,问题1意在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角度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学生的回答基本在预设之内,但从课堂前测的反馈情况看,仍有部分同学对锌失电子而不是铜失电子存在疑问;问题2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意在引导学生从实验探究的角度更深层次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这一环节笔者预留了足够的学生思考讨论时间。实际上课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生成多种方案。笔者均予以肯定。其中一种方案是符合课前预设的,所以在学生提出该方案后,笔者顺势又做了预设演示实验2,进一步证明和讲解如何判定原电池的正负极。

2.3 捕捉学生生成,调整教学预设

课堂生成可以是学生生成,也可以是教师生成。学生生成后,教师能够敏锐地意识到它的价值,及时调整预设,使教学流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比如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是本节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但笔者并没有将其作为预设问题,而是利用学生在回答问题2时提出的一种方案进行讲解。如果学生的回答没有在教师的预设之内,教师也可以进一步启发和讲解;问题3也不是按照笔者的预设流程给出,而是由学生的生成性问题引出。从实际授课效果看,这种引出方式更加自然流畅,课堂不再只是按部就班,而是变得灵动了。笔者认为,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一种考验,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研究中不断积累经验,厚积薄发。

理想的课堂,应该是教师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并在课前预设几个主要的问题或活动环节,课堂上留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去生成。教师随机应变,收放自如,既能根据学生的生成而生成,又能把握所有的教与学在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这样的课堂,才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109-01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是体育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某次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场地器材等教学实际,针对体育课堂教学活动而进行的教学设计。由于初中生对体育课热爱程度不一,教师在课前征集教学设计提案、课中倾听学生意见、课后注重学生评价,能够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关注“提案”征集,丰富设计信息来源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需要观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教师在具体操作教学设计时要强调一定的自主性和自由性,这就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设计提供机会。新课程标准推行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广泛征询学生的参与意见成为了共性认知。为了获取适用度更高的意见和建议,教师让学生以“提案”的形式呈现思路,综合考量学生的“提案”诉求,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环节。每次上课前,体育委员负责收集学生的“提案”,为教师备课提供重要的信息来源。教师针对学生意见进行评估,吸取学生的合理化建议,掌握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点,使课堂教学呈现健康发展的态势。有一位教师准备球类训练内容时,在课堂教学前收到体育委员送来的六份“提案”,有的建议教师改进预备运动形式,有的提议开展小组对抗赛,有的建议教师多参与小组活动,有的提出球类训练应该增加游戏成分,还有的建议教师按照学生的意愿进行分组活动。教师综合学生的“提案”意见,增加了游戏、竞赛活动等内容,而且在学生分组、教师参与等环节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这样教学,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师生互动频繁,课堂气氛活跃和谐,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二、倾听学生意见,适时调整教学进程

在课堂教学执行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倾听学生的意见,以便对课堂教学程序、环节、方法等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提高课堂教学的适用性。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其感受意见有一定的价值度,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快速做出教学调整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个性需求,给更多学生创设运动学习的契机。为了理顺意见提交渠道,教师要做好信息传递体系构建,小组、体育委员、其他班委会成员都是学生意见的直接传递者。在徒手操训练课堂上,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展开训练,结果训练秩序比较混乱,小组长束手无策,训练效果不佳。教师及时召集小组长了解情况,小组长给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小组单独训练时,小组成员不听从安排,动作不规范,思想自由化严重,不如展开小组间比赛,让大家在比赛中进行训练,每个人都力争为小组出力,其运动表现自然会有大幅度提升。教师采纳了学生组间竞赛的意见,让各个小组抽签决定出场顺序。比赛开始了,小组成员登场亮相,学生尽心尽力操作,追求整体性、整齐度、规范化,课堂学习气氛非常活跃。教师充当评委当场公布成绩,排出小组竞赛名次,这样将小组训练变成小组对抗赛,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大为提高,训练态度、训练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

三、注重学生评价,展开多重教学反思

制约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众多,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参与体育评价的反馈信息,通过整合、分析、对比、归结形成课堂教学反思,为后续教学提供重要借鉴。课堂评价、课堂总结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鼓励学生参与评价和总结,可以了解学生训练的情况,掌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为进一步改进教学策略提供明晰的思路。排球训练结束时,教师要求学生展开课堂小结,有的学生自告奋勇:这节课我们进行排球战术训练,开展了小组对抗赛,大家都表现得很好,特别是我们第一小组取得了多场胜利。学生都笑了,有一名学生插话:“老师加入你们小组才胜利的,这算什么本事?”有学生建议道:“下次老师不能总在一个小组,应该轮流到各个小组支持。”教师接受这个建议:“下次再举行对抗赛,咱们抽签决定,老师多参与几个小组的比赛,争取为更多小组赢得比赛。”教师邀请学生来总结课堂教学,给学生更多参与教学的机会。从学生的总结可以看出,教师参与学生活动,给学生带来动作示范,给出技术指导,还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鼓舞,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