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医院医疗保险管理8篇

时间:2023-08-27 15:16:4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医院医疗保险管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医院医疗保险管理

篇1

关键词:保险管理;医院医疗;问题;对策

在医疗事业的深化改革发展下,医疗保障制度得到进一步推进发展,覆盖面逐渐扩大,对人们的基本利益进行了维护,促进了对有限医疗保险资金的有效利用,并成为我国现阶段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但是在医疗保险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制约的因素,需要引起有关人员的注意。

一、我国现阶段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不完善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落后于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发展,医疗保险管理机构采用的是收支平衡、总量控制的管理手段,具体来说医院根据医疗保险改革标准要求为患者提供更为完善的医疗服务,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医保资金有限,无法支付医院的医疗费用,导致医院在为患者提供服务的时候,受到资金的限制,无法充分满足患者的就医需要。另外,医院遇到的参保患者类型较多,包括城镇职工、学生医保、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多种类型的医疗保险,不同医疗保险对应不同的需求,在具体的操作执行上存在很多困难,不利于医院医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医院医保基金的有限性和医疗保险服务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医疗服务是一种主动和被动结合的医疗消费模式,具有无限性的特点,但是受医院医保资金限制的影响,在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无法为参保人员提供完善化的医疗保险服务。另外,在医保制度的深化发展下,医疗患者能够自己选择所需要就医的医院,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医保固定化的量化指标之间存在冲突。

(三)医保政策普及性不够

医疗保险工作开展的质量对医院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意义,需要医院医保管理工作人员加强对医保政策的普及和宣传,提升医保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医保政策制度的贯彻落实。但是在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改革下,政府和社会保险部门相应出台了更多的医疗保险政策,加大了医疗保险工作的难度。复杂化的工作影响,新医疗保险政策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宣传。

(四)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

在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信息系统在医疗保险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完善医疗保险信息系统,能够减少医疗保险工作不必要的麻烦。但是实际情况是,很多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医疗保险办公室无法对医疗保险行为进行及时的监控,做不到事中监控、事后监管工作。一些具有医疗保险待遇的人由于缺乏对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导致其难以及时享受到医疗保险待遇。

二、完善医疗保险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对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清醒认识

医疗保险制度在实行之后,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涉及到医院、参保人员、医疗保险组织的共同利益。为了促进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有关人员加强对医患人群、对医疗保险管理要求的了解,根据医院医务人员医疗管理面临的困境,及时找到解决困境的策略。另外,针对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之后,医院内外部经营发展环境的变化,需要参保患者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维权理念和消费意识,医院也要重新布置自己的医疗保险管理战略,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提升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

(二)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管理机制

第一,完善医院医疗保险管理组织机构。医院医疗保险制度要更加规范、有序,实现对医疗保险各项工作的明确分工,根据不同工作职责对不同人员加强监督管理。医院医疗保险办公室需要加强学习各项医疗保险政策制度,保证及时解答患者咨询各项政策。同时还需要在医院内部全面落实医疗保险制度管理机制,调动社会各种积极力量完善医院医疗保险制度体系。第二,完善医院医疗保险各项规章制度,提升医院医疗保险制度的服务性。医院医疗保险制度的制定需要实现定点医疗管理和传统医疗管理服务的结合,构建高效的医院医疗保险服务管理模式。

(三)加强对医院医疗保险的政策宣传

第一,加强对医院医疗保险最新动态的掌握。医院医疗保险办公室需要将最新出台的医疗保险政策及时向院领导汇报,组织相关科室,结合医院发展实际制定出适合医院建设发展的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制度,优化医疗保险管理流程,保证每一名参保人员都能享受到自己的基本权益。第二,提升医院医务人员对医疗保险政策的重视。医院需要提升医院医务人员对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视,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医疗保险拒付现象的出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每年举办医疗保险政策、医疗保险拒付常见问题分析,从而更好的促进医疗保险事业建设发展。第三,开展医院医疗保险培训。加强对医院全体工作人员的医疗保险政策讲座,对医院全体人员开展全方位的医疗保险政策培训。

(四)建立完善化的医院医疗保险信息系统

医院医疗保险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视,医疗保险管理部门根据医院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持卡就医政策、及时结算业务的推行。同时,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简化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提升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效率,满足更多参保人员的需求,促进医院医疗保险事业更好的发展。三、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医疗改革的深化发展下,对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进行调整是十分必要的,需要引起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医院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关人员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优化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提升医疗保险工作的管理水平。

作者:张国敏 单位:青州市眼科医院

参考文献:

[1]李中凯,姚晓叶,潘雯,廖原.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5,02:93-95

篇2

关键词:数据信息;医院;医疗保险

很多医院现如今已经成为医疗定点机构,加强医疗保险管理成为医院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医疗保险管理方式不断改进完善的情况下,更是要求医院应该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险管理,完善医疗保险业务管理的信息化体系建设,通过提高信息数据库的建设管理水平,为医院医疗保险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

一、数据信息技术在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一)为医院的医疗结算业务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目前,医院的医疗结算业务流程主要是首先核定参保人员的身份信息、挂号、诊疗项目等有关信息,在就诊病患的各项费用到账后,形成账目清单,进行医疗结算支付。建立科学系统的信息数据库以后,病患有关的住院登记、治疗费用、结算账目等都可以一目了然,提高了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的效率。

(二)为医疗保险监控工作开展提供数据支持

我国的医疗保险管理系统仍然较为复杂,特别是不同的参保项目、参保人群对应的医保享受程度也有着较大的不同。为了确保医保报销的客观公正,无论是医保管理部门还是医院,都要求必须加强对相关项目的审核监督。通过数据信息库,重点的监督审核项目,特别是患者的自费项目、要求获得审批的药物、有关的治疗方式、限量使用的药物以及诊疗服务等等,都可以通过数据信息库进行全程动态记录,确保了医疗保险费用保险的真实可靠。

(三)为医院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指导

很多地方的医疗保险管理方面,都已经实现了总额预付的管理方式,医疗保险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这也要求医院在内部管理中应该加强管理,提高总额基金测算的准确性,以免出现总额基金核减的问题。通过信息数据库,则可以实现这一目的,通过相关的费用结构数据,调整总额费用的分配方式,并制定医疗管理方案,这对于促进医院的长远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基于医疗保险管理的医院信息数据库建设管理

(一)加强数据的深度挖掘分析

实现医院医保管理数据的高效利用,在数据信息库的建设方面,关键应该做好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首先,应该加强对医院医疗业务开展过程中各项基础信息的数据采集,可以通过医院内部的信息化诊疗系统与信息数据库进行关联,实现医院端数据库与医疗保险端数据库的规范整合,确保将患者分布在医嘱、检验、检查、影像、用药、收费等各个系统中涉及到医疗保险的各项数据,及时、准确、完整地归并,为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详尽的数据支持。其次,应该加强对数据的统计分析,选择合理的数据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有关信息数据进行智能化的分析,经过提炼、计算、归类以及分析等,形成准确的医疗保险费用数据资料,确保医疗保险结算业务的精准性。

(二)提高医疗保险有关业务数据的真实性

如果医疗保险数据出现信息失真的问题,不仅不利于医院的内部管理,同时也容易给医院带来违规的风险,所以在数据信息库的建设管理中,务必高度重视有关费用数据真实性的审核。在这方面,医院应该按照总额预付制的相关要求,按照总额预付制测算的相应管理指标,对医院内部各项费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特别是针对药品环节、医疗服务项目环节等关键的环节,计算分析不同的医疗业务科室的次均费用、自费比例指标、医保费用的实际支付变化等等,加强对各项医疗业务数据的审核监督,最大程度的确保医疗保险数据的真实可靠,促进提高医院的医疗保险管理水平。

(三)提高医疗保险数据信息的共享共用水平

在数据信息库的建设过程中,提高数据信息的共享公用水平,不仅可以确保不同医疗业务科室之间有关业务数据口径上的一致,同时也能够避免多次反复采集基础数据的问题。具体来说,首先应该共享基础的费用数据,特别是加强医院内部的门诊、药品、住院等部门的沟通,加强对各项医疗费用的确认核实。其次,应该进一步规范数据的录入,确保与医疗保险费用有关的各项数据填报全面、准确、及时,便于后续结算流程的开展。此外,还应该在医保管理部门业务处理中加强协同管理,真正将汇集到的数据有效利用。

(四)确保数据信息库的安全

在医院医疗保险信息数据的建设管理方面,必须要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只有数据库安全,医疗保险业务处理的信息化才能得以实现。在数据库信息建设方面,也应该注重将工作重点要放在网络安全上,特别是设置完善的防火墙以及安全软件,加强信息平台数据库的数据隔离防护,同时做好操作系统的安全授权登录,确保数据库信息的安全完整。

三、结语

提高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水平,加强医院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医院的医疗保险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数据库的建设管理中,应该重点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并加强数据的挖掘、统计与分析,提高数据的共享利用,真正发挥好数据信息库的作用,提高医院的医疗保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侃,王小玲,南凯,等.医疗不良事件数据结构设计与流程再造[J].中国数字医学,2015(06).

[2]吴野,兰利莹.浅谈医疗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5(09).

[3]张立佳,但秀娟,史洁,等.军队医院医保总额预付管理信息系统构建[J].医院管理杂志,2015(01).

篇3

关键词:医疗保险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引言

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就是通过医疗保险制度,对患者的医疗费用进行一定程度的减免。随着医疗保险工作的推进,医院中医疗保险患者的数量得到大幅增加。因此,需要对医院的医疗保险展开相关的管理工作,对医院中医疗保险的管理组织进一步完善。

1医疗保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医疗保险患者对于医保政策知之甚少。来医院就诊的患者中,大多数对于现存的医疗保险政策了解较少,导致医保患者在就医的时候,对于费用报销的流程以及比例等缺乏基本的了解。这样的情况,容易造成患者和医院之间就报销费用多少的问题上存在分歧,导致医患矛盾突出。其次,医疗保险的行政管理部门没有统一。一般来说,医疗保险主要分为职工医疗保险、新农合医疗保险以及居民医疗保险[1]。由于医疗保险中的行政管理部门不一致,导致对其管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利于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再次,医疗保险政策缺失。由于相关管理部门的信息系统不够完善,导致对于医疗保险患者不能按时对于医保待遇进行享受。这样容易导致患者对医院以及医疗机构产生不理解情绪,从而加剧医院与患者之间的矛盾。另外,对于医院中很多特殊的患者,相关的管理机构缺乏明确的政策规定,以及具体的操作细节,导致医院无法实行这些患者的报销程序,从而加剧患者的不理解。最后,存在费用超标与医疗纠纷双重风险。很多重急症患者到医院就诊,由于其本身病情的危重,因此,在治疗期间,很容易出现医疗纠纷的状况[2]。另外,在治疗的时候,医院对于患者的诊治所产生的费用,很有可能超过患者的接受标准,从而出现费用超标的风险。上述问题都是医疗保险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不利于医疗保险工作的开展,也容易导致医患矛盾的出现,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及时处理,改进其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改进医院医疗保险管理的应对措施

2.1健全组织结构

之前,在我国很多综合医院中,都未设立有关医疗保险的单位部门,对于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新的医疗保险制度正式实施之后,三级医院对于提供给患者医疗保险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研究显示,在现今的三级医院中,大多设置了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并且管理部门和医院其他职能部门之间是不产生联系的。这是医院根据市场的变化,所采取的相对应措施,也是使得医院具备医疗保险定点服务资格的必要条件。但是,就目前来看,对于医院中设置的医疗保险管理部门,还需要从制度上对其功能进行明确。并且,还需要对医疗保险管理部门与医院其他部门之间的隶属关系进行明确。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医院中设置的医疗保险部门能够真正发挥其职能优势,促进医保管理工作的更好开展。

2.2做好相关培训工作

医院开展的医疗保险管理工作和医院中开展的其他工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医疗保险的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极强的工作。医疗保险工作与现今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医保政策是紧密相关连的,且还涉及到了医院对患者实施的各项医疗行为。另外,社会在不断发展,因此,医疗保险的相关政策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对相关管理人员做好宣传培训工作。让从事医疗保险管理的工作人员都能熟悉医保的各项政策,且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各项政策进行严格、准确执行[3]。医疗保险管理人员还应该具备良好的个人素养,对于患者的疑问耐心解答,和患者之间建立和谐的医院-患者关系,从而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另外,定点医疗保险医院还应该具备相当的诚信观念,对于医保患者的知情权进行满足诠释,详细解释产生的每项费用的来源,避免出现医疗纠纷现象的发生。

2.3对于医疗服务行为逐步进行规范

医疗行为服务有其服务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对自身的医疗行为进行规范,从根本上降低患者的医治疗成本。一般来说,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要做到:严格遵守对症下药的原则,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服务质量,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的就医环境。在对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进行规范的同时,需要注意结合医院特点,对医院的相关管理制度以及考核制度进行完善。可在医院中建立医疗保险的监督跟踪制度,对于患者的信息及时反馈,增强医疗保险管理人员的政策意识以及规范医疗保险管理人员的行为。

3结语

综上所述,医疗保险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其中涉及医学、管理学、统计学以及信息技术等内容。医疗保险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对医疗保险工作的质量如何产生影响,因此,在推进医院的医疗保险工作中,需要完善每一工作环节的工作。在医疗保险工作中,对于医疗保险的管理是保证其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因而,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医疗保险管理工作,从而推进医院的医保的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卢登玲.浅析医疗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4,28(21):198.

[2]李中凯,姚晓叶,潘雯,等.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5,17(02):93-95.

篇4

关键词:保险管理 医院医疗 问题 对策

在医疗事业的深化改革发展下,医疗保障制度得到进一步推进发展,覆盖面逐渐扩大,对人们的基本利益进行了维护,促进了对有限医疗保险资金的有效利用,并成为我国现阶段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但是在医疗保险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制约的因素,需要引起有关人员的注意。

一、我国现阶段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不完善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落后于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发展,医疗保险管理机构采用的是收支平衡、总量控制的管理手段,具体来说医院根据医疗保险改革标准要求为患者提供更为完善的医疗服务,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医保资金有限,无法支付医院的医疗费用,导致医院在为患者提供服务的时候,受到资金的限制,无法充分满足患者的就医需要。另外,医院遇到的参保患者类型较多,包括城镇职工、学生医保、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多种类型的医疗保险,不同医疗保险对应不同的需求,在具体的操作执行上存在很多困难,不利于医院医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医院医保基金的有限性和医疗保险服务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医疗服务是一种主动和被动结合的医疗消费模式,具有无限性的特点,但是受医院医保资金限制的影响,在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无法为参保人员提供完善化的医疗保险服务。另外,在医保制度的深化发展下,医疗患者能够自己选择所需要就医的医院,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医保固定化的量化指标之间存在冲突。

(三)医保政策普及性不够

医疗保险工作开展的质量对医院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意义,需要医院医保管理工作人员加强对医保政策的普及和宣传,提升医保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医保政策制度的贯彻落实。但是在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改革下,政府和社会保险部门相应出台了更多的医疗保险政策,加大了医疗保险工作的难度。复杂化的工作影响,新医疗保险政策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宣传。

(四)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

在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信息系统在医疗保险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完善医疗保险信息系统,能够p少医疗保险工作不必要的麻烦。但是实际情况是,很多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医疗保险办公室无法对医疗保险行为进行及时的监控,做不到事中监控、事后监管工作。一些具有医疗保险待遇的人由于缺乏对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导致其难以及时享受到医疗保险待遇。

二、完善医疗保险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对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清醒认识

医疗保险制度在实行之后,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涉及到医院、参保人员、医疗保险组织的共同利益。为了促进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有关人员加强对医患人群、对医疗保险管理要求的了解,根据医院医务人员医疗管理面临的困境,及时找到解决困境的策略。另外,针对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之后,医院内外部经营发展环境的变化,需要参保患者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维权理念和消费意识,医院也要重新布置自己的医疗保险管理战略,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提升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

(二)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管理机制

第一,完善医院医疗保险管理组织机构。医院医疗保险制度要更加规范、有序,实现对医疗保险各项工作的明确分工,根据不同工作职责对不同人员加强监督管理。医院医疗保险办公室需要加强学习各项医疗保险政策制度,保证及时解答患者咨询各项政策。同时还需要在医院内部全面落实医疗保险制度管理机制,调动社会各种积极力量完善医院医疗保险制度体系。第二,完善医院医疗保险各项规章制度,提升医院医疗保险制度的服务性。医院医疗保险制度的制定需要实现定点医疗管理和传统医疗管理服务的结合,构建高效的医院医疗保险服务管理模式。

(三)加强对医院医疗保险的政策宣传

第一,加强对医院医疗保险最新动态的掌握。医院医疗保险办公室需要将最新出台的医疗保险政策及时向院领导汇报,组织相关科室,结合医院发展实际制定出适合医院建设发展的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制度,优化医疗保险管理流程,保证每一名参保人员都能享受到自己的基本权益。第二,提升医院医务人员对医疗保险政策的重视。医院需要提升医院医务人员对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视,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医疗保险拒付现象的出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每年举办医疗保险政策、医疗保险拒付常见问题分析,从而更好的促进医疗保险事业建设发展。第三,开展医院医疗保险培训。加强对医院全体工作人员的医疗保险政策讲座,对医院全体人员开展全方位的医疗保险政策培训。

(四)建立完善化的医院医疗保险信息系统

医院医疗保险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视,医疗保险管理部门根据医院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持卡就医政策、及时结算业务的推行。同时,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简化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提升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效率,满足更多参保人员的需求,促进医院医疗保险事业更好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医疗改革的深化发展下,对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进行调整是十分必要的,需要引起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医院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关人员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优化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提升医疗保险工作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中凯,姚晓叶,潘雯,廖原.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5,02:93-95

篇5

关键词:数据信息;医院;医疗保险

很多医院现如今已经成为医疗定点机构,加强医疗保险管理成为医院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医疗保险管理方式不断改进完善的情况下,更是要求医院应该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险管理,完善医疗保险业务管理的信息化体系建设,通过提高信息数据库的建设管理水平,为医院医疗保险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

一、数据信息技术在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一)为医院的医疗结算业务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目前,医院的医疗结算业务流程主要是首先核定参保人员的身份信息、挂号、诊疗项目等有关信息,在就诊病患的各项费用到账后,形成账目清单,进行医疗结算支付。建立科学系统的信息数据库以后,病患有关的住院登记、治疗费用、结算账目等都可以一目了然,提高了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的效率。

(二)为医疗保险监控工作开展提供数据支持

我国的医疗保险管理系统仍然较为复杂,特别是不同的参保项目、参保人群对应的医保享受程度也有着较大的不同。为了确保医保报销的客观公正,无论是医保管理部门还是医院,都要求必须加强对相关项目的审核监督。通过数据信息库,重点的监督审核项目,特别是患者的自费项目、要求获得审批的药物、有关的治疗方式、限量使用的药物以及诊疗服务等等,都可以通过数据信息库进行全程动态记录,确保了医疗保险费用保险的真实可靠。

(三)为医院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指导

很多地方的医疗保险管理方面,都已经实现了总额预付的管理方式,医疗保险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这也要求医院在内部管理中应该加强管理,提高总额基金测算的准确性,以免出现总额基金核减的问题。通过信息数据库,则可以实现这一目的,通过相关的费用结构数据,调整总额费用的分配方式,并制定医疗管理方案,这对于促进医院的长远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基于医疗保险管理的医院信息数据库建设管理

(一)加强数据的深度挖掘分析

实现医院医保管理数据的高效利用,在数据信息库的建设方面,关键应该做好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首先,应该加强对医院医疗业务开展过程中各项基础信息的数据采集,可以通过医院内部的信息化诊疗系统与信息数据库进行关联,实现医院端数据库与医疗保险端数据库的规范整合,确保将患者分布在医嘱、检验、检查、影像、用药、收费等各个系统中涉及到医疗保险的各项数据,及时、准确、完整地归并,为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详尽的数据支持。其次,应该加强对数据的统计分析,选择合理的数据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有关信息数据进行智能化的分析,经过提炼、计算、归类以及分析等,形成准确的医疗保险费用数据资料,确保医疗保险结算业务的精准性。

(二)提高医疗保险有关业务数据的真实性

如果医疗保险数据出现信息失真的问题,不仅不利于医院的内部管理,同时也容易给医院带来违规的风险,所以在数据信息库的建设管理中,务必高度重视有关费用数据真实性的审核。在这方面,医院应该按照总额预付制的相关要求,按照总额预付制测算的相应管理指标,对医院内部各项费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特别是针对药品环节、医疗服务项目环节等关键的环节,计算分析不同的医疗业务科室的次均费用、自费比例指标、医保费用的实际支付变化等等,加强对各项医疗业务数据的审核监督,最大程度的确保医疗保险数据的真实可靠,促进提高医院的医疗保险管理水平。

(三)提高医疗保险数据信息的共享共用水平

在数据信息库的建设过程中,提高数据信息的共享公用水平,不仅可以确保不同医疗业务科室之间有关业务数据口径上的一致,同时也能够避免多次反复采集基础数据的问题。具体来说,首先应该共享基础的费用数据,特别是加强医院内部的门诊、药品、住院等部门的沟通,加强对各项医疗费用的确认核实。其次,应该进一步规范数据的录入,确保与医疗保险费用有关的各项数据填报全面、准确、及时,便于后续结算流程的开展。此外,还应该在医保管理部门业务处理中加强协同管理,真正将汇集到的数据有效利用。

(四)确保数据信息库的安全

在医院医疗保险信息数据的建设管理方面,必须要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只有数据库安全,医疗保险业务处理的信息化才能得以实现。在数据库信息建设方面,也应该注重将工作重点要放在网络安全上,特别是设置完善的防火墙以及安全软件,加强信息平台数据库的数据隔离防护,同时做好操作系统的安全授权登录,确保数据库信息的安全完整。

三、结语

提高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水平,加强医院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医院的医疗保险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数据库的建设管理中,应该重点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并加强数据的挖掘、统计与分析,提高数据的共享利用,真正发挥好数据信息库的作用,提高医院的医疗保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侃,王小玲,南凯,等.医疗不良事件数据结构设计与流程再造[J].中国数字医学,2015(06).

[2]吴野,兰利莹.浅谈医疗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5(09).

[3]张立佳,但秀娟,史洁,等.军队医院医保总额预付管理信息系统构建[J].医院管理杂志,2015(01).

篇6

1数据为根本,确定医院战略决策

随着北京市医保数据库、医保数据管理体系的建立,为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2013年起北京市医保中心逐步完善了总额预付管理的考评机制。从仅对医疗总费用考核过渡到对定点医疗机构人次人头比、拒付比例、次均费用、药占比、病案上传率及质量、群众满意度等质量指标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定点医疗机构年终考评。2015年总额额度核算方式再次改变,将以往的结余额全部留用改为按分段计算累加(结余额在本院2014年指标额5%以内的部分全部纳入结余核增额,5%~10%以内的部分按50%纳入结余核增额,10%以上的部分不纳入结余核增额)。医疗保险改革重点已由扩大范围转向提升质量[1]。北京市医保中心总额预付管理方式的细化促使医院应加强自身应对能力才能确保总额预付基金的合理充分利用,避免总额基金的核减,保证医院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立完善的信息数据链,是快速反应能力的基础,是危机问题应对的根本,及时调整的依据。我院对下达的总额基金进行测算,结合自身数据完成情况,分析质量核减系数、结余核增额,在保证医疗安全、医疗质量的前提下,积极调整费用结构,鼓励科室先进技术的申报开展,扶持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合理分配,确保总额费用的有效利用。通过对医保数据源的及时获取,充分分析,了解潜在问题,医院决策层及时采取了有效解决方案,提高管理效率,作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保证医院健康发展。

2深度挖掘数据,建立统计分析体系

医保管理数据建设是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统计,科学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明确医保的管理方向。通过完善数据管理,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效率及科学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医保管理水平。

2.1数据挖掘

数据作为医保管理的切入点,是指标分析、指标制定的基础,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准确性,收集的及时性至关重要。我院医保数据主要来源为医院信息系统(HIS)及北京市医疗保险院端业务组件,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互动关系[2]HIS系统数据主要为临床医疗活动中采集的未经处理的基础信息,繁杂且分散;北京市医疗保险院端业务组件中的数据为医疗保险持卡实时结算中统计的数据,相对HIS数据已完成部分整合,处理后的数据虽使用方便但在特定查询中无法提供详细清单。医疗保险端数据促使医院端数据的规范与整合,医院数据又是北京市医疗保险系统获取医疗信息的源头和费用结算的必要平台。基于两种数据关系,如何在不相互开放数据库的情况下将两项数据有效结合,消除信息孤岛的形成,实现院端与医保中心数据共享与数据资源交换,一直是我院医保数据信息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医保办通过政策解读,将政策导向结合临床需求,提出信息数据的关联方式。信息中心建立信息共享和交换平台,HIS开发商、北京市医保系统开发商改造数据接口,将需要匹配的数据,可通过“对接”方式完成医院与医保数据的共享与交换。这一方法深度挖掘了院内数据,促使数据的使用做到点面结合,即不仅可获取某一特定点的详细数据,也可获取运行中的整体数据,为下一步的数据分析、数据应用奠定了基础。

2.2数据统计与分析

数据分析是数据应用的基础,是方案制定的依据。数据分析的目的在于把系统中杂乱无章的数据进行集中、萃取和提炼,提取有效数据信息,经过计算、归类、综合分析形成准确、完整的统计资料。因此只有进行分析后的数据才拥有价值,经过处理后的数据才能运用于管理工作中。

2.2.1拒付费用数据分析。在拒付费用管理中采取对数据点、面结合的分析方式,首先对北京市医保中心反馈的拒付数据进行逐条筛查,通过软件调取当日就诊的HIS数据。根据HIS数据分析出现该笔拒付原因,原因明确后确定责任单位或个人,如为医生操作不当,则将该笔费用进行落实,若为系统错误或政策培训缺失,则向相关责任科室进行反馈,完成阶段数据分析。第二步汇总各科室拒付费用、拒付人次及科室发生的总费用与总人次,通过拒付费用比(科室拒付费用/科室总费用)、拒付人次比(科室拒付人次/科室总人次)、拒付费用构成比(科室拒付费用/全院总拒付费用)、拒付人次构成比(科室拒付人次/全院总拒付人次)四个维度的数据进行分类比较,综合评判分析,根据数据横向比较确定主要拒付问题科室。除此以外,还可对全部数据进行纵向分类汇总,根据各拒付原因的数据占比,明确全院或科室的主要拒付问题。抓住问题科室、主要拒付原因,完成面分析也就是综合分析才能对下一步管理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

2.2.2次均费用数据分析。次均费用分析分为全院次均费用数据分析及科室次均费用分析。根据北京市医疗保险院端业务组件的反馈数据,对全院次均费用数据进行纵向比较,计算同比、环比数据的的变化率,同时横向与同级同类医院比较了解兄弟医院指标运行情况,通过对整体数据分析提出医院下一步管理方向。在管理方式确定后,由HIS数据及医疗保险上传数据,通过数据处理系统软件确定每个科室的次均费用完成情况,分析次均费用的结构,对于科室异常的数据变化,及时测算结构动向,比较多项关联数据指标,确定涨幅所在,分析数据涨幅可能原因,及时与科室沟通,给予恰当的调整或引导。

3建立合理的医保指标考核体系

将数据信息运用于实际医保管理中,把提炼、整理清晰的数据应用于医院指标制定以及绩效考核方式的制定,以数据为基础,保证考核体系的科学性、有效性。

3.1遵从客观数据,结合科室特色,确定次均费用指标

我院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开展总额预付制试点工作,作为北京市首批4家试点医院之一,合理测算科室数据制定管理指标是试点后的重要任务之一。总额费用下达后,医保办以2010年7月12月各科室医保费用数据为基数,结合医保费用增长趋势和医保基金支付增幅等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各科室权重数据分别测算出应下达的科室次均费用、自费比例等指标。另一方面积极听取科室意见,尊重历史,考虑病种、环境等因素对数据的影响,并加强定向激励,测算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情况,按照“公平求实、分科下达、保证特色、促进发展”原则,根据测算出的数据对指标进行动态调控。

3.2多层次数据结合,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

2012年起我院逐步实现全院岗位管理绩效分配,医保指标作为全院绩效考核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核指标的科学性、考核方式的合理性至关重要。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3]。医保办以数据为切入点,以次均费用、拒付费用为基本考核指标,以科学化的考核方式建立基本考核体系,同时本着医务人员受鼓舞、医院发展添活力的目标,变更绩效考核理念,采取精细化管理,通过医保指标数据和医疗指标数据联动考核方式,将医疗考核数据中的药占比、病例组合指数(CMI)作为联动指标,纳入医保考核管理。为了进一步体现不同科室间工作性质及费用结构比例不同的客观差别,实现考核的公平性,考核指标制定按照多项数据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将科室对全院贡献值、科研教学影响力等个性化数据指标进行分析,力争考核体系更加科学、合理。通过合理的指标制定与考核,2012年-2014年我院总额运行平稳,次均费用无显著增长,费用结构得到调整。详见表1。

3.3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完成多部门协同管理

信息化管理可实现医院各部门间信息数据的汇总及整理,使数据共享,一方面保证了各科室间数据口径的一致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数据的反复采集,减少资源无形中浪费,同时加强了管理科室间的联系,为多部门联合管理提供基础。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既往依靠医保部门单独管理医保费用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考核方式和管理要求,需要医务处、门诊办公室、物价办公室等多部门相互配合,制定相互制约指标,才能达到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

3.3.1共享拒付数据,多维度有效管理。医保办将收到的拒付数据整理归纳,并进行数据共享,门诊办、药剂科、物价办等相关部门通过共享信息对拒付费用进行确认与再核实。并根据各部门的管理方向,即药剂科从药品安全、门诊办从医政管理、物价办从合理收费等不同角度分别入手,多维度进行拒付费用管理,使我院拒付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篇7

一、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

在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信息系统在医疗保险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完善医疗保险信息系统,能够减少医疗保险工作不必要的麻烦。但是实际情况是,很多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医疗保险办公室无法对医疗保险行为进行及时的监控,做不到事中监控、事后监管工作。一些具有医疗保险待遇的人由于缺乏对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导致其难以及时享受到医疗保险待遇。

(二)医保政策普及性不够

医疗保险工作开展的质量对医院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意义,需要医院医保管理工作人员加强对医保政策的普及和宣传,提升医保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医保政策制度的贯彻落实。但是在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改革下,政府和社会保险部门相应出台了更多的医疗保险政策,加大了医疗保险工作的难度。复杂化的工作影响,新医疗保险政策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宣传。

(三)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不完善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落后于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发展,医疗保险管理机构采用的是收支平衡、总量控制的管理手段,具体来说医院根据医疗保险改革标准要求为患者提供更为完善的医疗服务,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医保资金有限,无法支付医院的医疗费用,导致医院在为患者提供服务的时候,受到资金的限制,无法充分满足患者的就医需要。另外,医院遇到的参保患者类型较多,包括城镇职工、学生医保、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多种类型的医疗保险,不同医疗保险对应不同的需求,在具体的操作执行上存在很多困难,不利于医院医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医院医保基金的有限性和医疗保险服务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医疗服务是一种主动和被动结合的医疗消费模式,具有无限性的特点,但是受医院医保资金限制的影响,在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无法为参保人员提供完善化的医疗保险服务。另外,在医保制度的深化发展下,医疗患者能够自己选择所需要就医的医院,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医保固定化的量化指标之间存在冲突。

二、对医疗保险管理的完善措施

(一)建立完善化的医院医疗保险信息系统

医院医疗保险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视,医疗保险管理部门根据医院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持卡就医政策、及时结算业务的推行。同时,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简化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提升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效率,满足更多参保人员的需求,促进医院医疗保险事业更好的发展。三、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医疗改革的深化发展下,对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进行调整是十分必要的,需要引起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医院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关人员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优化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提升医疗保险工作的管理水平。

(二)加强对医院医疗保险的政策宣传

第一,加强对医院医疗保险最新动态的掌握。医院医疗保险办公室需要将最新出台的医疗保险政策及时向院领导汇报,组织相关科室,结合医院发展实际制定出适合医院建设发展的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制度,优化医疗保险管理流程,保证每一名参保人员都能享受到自己的基本权益。第二,提升医院医务人员对医疗保险政策的重视。医院需要提升医院医务人员对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视,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医疗保险拒付现象的出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每年举办医疗保险政策、医疗保险拒付常见问题分析,从而更好的促进医疗保险事业建设发展。第三,开展医院医疗保险培训。加强对医院全体工作人员的医疗保险政策讲座,对医院全体人员开展全方位的医疗保险政策培训。

(三)加强对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清醒认识

医疗保险制度在实行之后,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涉及到医院、参保人员、医疗保险组织的共同利益。为了促进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有关人员加强对医患人群、对医疗保险管理要求的了解,根据医院医务人员医疗管理面临的困境,及时找到解决困境的策略。另外,针对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之后,医院内外部经营发展环境的变化,需要参保患者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维权理念和消费意识,医院也要重新布置自己的医疗保险管理战略,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提升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

(四)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管理机制

第一,完善医院医疗保险管理组织机构。医院医疗保险制度要更加规范、有序,实现对医疗保险各项工作的明确分工,根据不同工作职责对不同人员加强监督管理。医院医疗保险办公室需要加强学习各项医疗保险政策制度,保证及时解答患者咨询各项政策。同时还需要在医院内部全面落实医疗保险制度管理机制,调动社会各种积极力量完善医院医疗保险制度体系。第二,完善医院医疗保险各项规章制度,提升医院医疗保险制度的服务性。医院医疗保险制度的制定需要实现定点医疗管理和传统医疗管理服务的结合,构建高效的医院医疗保险服务管理模式。

篇8

随着我国医疗保险体系的不断完善,当前各个医院都设立相关部门来进行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医院医疗保险工作非常重要,具体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负责医院医保工作的日常事务,切实维护医患双方的利益,确保医保制度的规范、顺利的实施;第二,医农保病人的门诊管理、住院管理、转院管理、医疗事故管理等及其他与医保工作有关的事务;第三,切实加强医农保病人的医疗管理,规范执行医农保政策,对医农保病人要检查人、证、卡相符,才可刷卡配药或住院;第四,坚持因病施治,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杜绝人情方、大处方,坚决杜绝医保药品调换,严格掌握医保病人住院、转院指征;第五,要做好检查工作,通过定期和平时抽查的方式对医院中医疗保险服务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检查,并将其作为医院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内容,对表现优异的进行奖励,对表现不好的给予一定惩罚;第六,加强对医农保政策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医保氛围,从而使医院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当前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医保管理机构管理尚待完善

随着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日益完善。与医疗保险制度相比,我国的医药卫生制度相对落后。在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中,相关部分采取“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和总量控制”的方法来规范医疗保险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对医疗保险的服务非常重视,但是对高额的医疗费用很难足额支付,这样就制约着医院医疗保险服务水平的提高。另外,对于那些不同群体的参保患者,如有些是城镇医疗保险,有些是农村合作医疗,还有离休人员医保等,这些不同群体需要不同的服务,而且医疗保险管理工作要求和服务不仅相同。因此,在进行服务和执行政策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不利于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医保政策很难实现人人知晓

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对医院的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作为一项政策性较强的工作,医院医疗保险工作是一项系统全面的工作,需要将医疗服务整个过程的工作做好。因此,医疗保险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十分熟悉医保政策。但是,由于我国的各项医保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经常出台新的政策,导致医保工作复杂混乱,医保工作人员很难对每一项政策都了如指掌,给日常工作造成较大困扰。另外,对于那些参保患者特别是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他们对医保政策更是缺乏了解,在报销过程中经常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有时患者会对医保管理工作人员发泄不满,导致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

3.医疗保障制度和患者高质量的医疗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医疗需求,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各种医保政策。但是,由于参保患者对高质量的医疗十分青睐,因此出现有些医院服务过剩的现象。作为一项专业活动,医疗活动非常重要。在医疗活动中,无论是制定医疗方案还是开处方,都要有相关部门进行评价。但是,由于患者的病情不稳定,时刻会发生变化,那么统筹基金就很难满足需求,经常出现超支的现象。由此可见,基本医疗制度和患者高质量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给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造成很大困扰。

三、提高医院医疗保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1.不断完善医保管理组织机构,并注重医保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完善的医保管理组织机构,因此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根据定岗和定职的方式来进行分工合作,将各项医保政策真正落实,并对医保费用进行认真汇总,还要做好各项病历的保管工作,充分应用信息化实现对医保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现代化。另外,还要注重医保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让患者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从而实现医院的更好发展。

2.加大对医保政策的宣传力度,力争做好人人知晓

医保政策是医院开展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参考和依据,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十分熟悉各项新的医保政策。一方面,医院应当加强对新出台医保政策的宣传,并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学习,这样能够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而且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另一方面,要对参保患者进行医保政策的普及,使广大患者能够了解政策,在报销时候能够减少不愉快事件的发生。另外,医院应当设立医保政策咨询师,对于?V大患者不了解或者不懂的政策进行讲解,并能够查看费用明细,真正得到广大患者的信任。

3.不断完善各项医疗保障制度

为了更好地解决医疗保障制度和患者高质量的医疗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今后应当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从而有效避免医保统筹基金的超支现象。另外,各个医院可以根据医院的具体实际情况和国家相关的政策制度建立完善的医保服务管理模式,以最小的成本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从而推动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