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7 15:16:4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经济发展的周期,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经济周期、产业生命周期、产业发展、产业收缩
经济周期概念
经济周期这一概念来描述长期实践中所观察到的多少带有一定规律性的上升和下降构成的经济过程,一般反映在GDP。20世纪中叶,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伯恩斯和米歇尔(BurnsandMichell)对经济周期的定义为:“经济周期是在主要通过商业公司运作的国家中见到的一种总量行为波动,接着就是类似的一般性衰退、收缩和消失于下一个周期扩张阶段的复苏构成;这种序列重复发生但不简单循环;经济周期的持续时间从1年以上到10年或12年不等;他们不能被分成振幅与其相近、性质相似的更短周期。”传统上通常将经济周期类型划分如下:基钦周期(KitchinCycles)。英国经济学家基钦提出了持续时间为2-4年的短周期。朱格拉周期(JuglarCycles)。法国的朱格拉通认为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会引起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和就业的波动。提出了与投资品生命期相对应的持续时间为7-11年的中波周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资本折旧与更新速度的加快,西方发达国家中波周期的持续时间大约缩短到了5-7年。库兹涅茨周期(KuznetsCycles)。俄裔美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平均存在时间为15-25年的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KondratievCycles)。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根据美、英、法100多年批发物价指数、利率、对外贸易和煤炭产量与消费量等的变动,提出了持续时间为40-60年的长波周期。
根据经济学家们关于经济周期起源的分析,以及这些理论与当前现实的相关性,把主要的周期理论如:消费(需求)不足危机理论,货币周期理论,创新周期理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与内生性经济周期理论。
的经济危机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指出了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理论矛盾性所造成,这是西方经济学家回避的问题。在繁荣期时,达到充分就业,生产单位每天生产越来越多的货品,经济增长,当然工资的增长亦不例外。但生产商为了维持利润引进机器代替人力资本,女性与童工进入劳务市场,固定资本投资过度,使供应超过需求,以致存货堆积,工厂只有减少生产、辞退工人、工会被迫定立减薪协议等。利润方面,它是受主观压力与客观压力所影响。主观压力是“生产力远超于购买力”,而客观压力是指资本主义所造成的社会矛盾,此矛盾是抗拒资本主义的根源。换句话说,主观压力是对生产资料的争夺战。这些是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生产与社会关系矛盾。阶级斗争是引起经济周期的基本因素之一。资本家要控制工人就一定要先压迫他们,一旦有压迫,就会有反抗。因此,资本主义是一个资本家与工人阶级的永久性斗争。
顾德云(Goodwin)根据传统观点建立了非直线阶级斗争模型(non-linearclassstrugglemodel)。顾德云把两个收入阶级分为工人与资本家,产出(Y)被分为工资(wL)与总利润(P),所以P=Y-wL。因此,wL/Y是工资部分而P/Y是利润部分,而wL/YP/Y=1。假设λ=Y/L,工资部分可改写为w/λ而利润部分可以改写为1-w/λ。由卡列茨基理论所得可以假设资本家储蓄所有收入,而工人则花光所有收入,因此,储蓄S=P=(1-w/λ)Y。如所有储蓄都投资,则dK/dt=S=(1-w/λ)Y,而资本的增长率则是gK=(dK/dt)/K=(1-w/λ)(Y/K)。假如工资是零,就业会无限地增加。就业率是基于工资的多少而定。这是所谓的饵诱觅食(predator-prey),就业是饵而工资是觅食;如果饵(就业)消失,觅食(工资)亦会消失,如果觅食消失,则饵会无限增长。这是很直观的资本家与劳动者对立的观点。在现实世界里,工资低并不能保证全民就业。但在经济周期,削减工资是可以确保暂时不裁员是可行的,但并不能保证长远不裁员。职工的就业问题始终是决定在工种与工作的基础上。
西方经济学家所研究的经济周期理论与解决的方法只是延长或降低了经济周期对国民的影响,但并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理论矛盾。
长周期理论与产业发展
根据康德拉耶夫和熊彼特的观点,从1787年到1920年,世界经济可以分为2.5个大的周期,其中最后一个是第三个周期的前半部分。因此,可将1920年之后的世界经济再继续划分下去,也可划分出2.5个大周期,这样整个世界经济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五个大周期。从这五个周期的发展,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发展在世界经济大周期中的作用。当然,康德拉耶夫和熊彼特是没可能预见新经济为首的科技-传媒-通讯的所谓T-M-T(Technology-Media-Telecommunication)产业革命。NBER不记录长周期,因为部分经济学家,并不相信长周期的出现。无论如何,以下四个长周期被分别确定,其确定方法是四阶段,即繁荣—衰退—萧条—复苏。以下日期与名称是按库兹涅茨(1942年)划分:产业革命周期(1787-1842年),资产阶级周期(1843-1897年),新商业周期(1898-1950年),第四个大周期(1950-2010年)。
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大周期是最短的一个大周期。特别在70-80年代,西方产业结构有了重大的变化,一是石油危机,二是科技革命。周期中对经济发展做出最大贡献的是民航及航空业。这个大周期以1973年和1979年的两次危机为分界线,但是它己经不再有以往三次大周期中那么多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发展强劲有力与发展缓慢成了现在的描述用语。第四个大周期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的民航及航空航天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成为主导产业群。但是到了70年代中期,这种高速发展随着发达国家民航市场瓜分完毕而告一段落。能源危机促成了总体衰退期的形成。从1990年左右刚刚开始的周期展示了新经济(neweconomy)与金融产业对全球的影响。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进入了以信息产业的发展为主要动力的新经济高速增长时代。
世界经济大周期的形成是世界经济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处于平稳发展阶段与处于转换阶段交互更替形成的。同时,在这些经济周期的形成过程中,产业结构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按自己的规律进行主导产业群的转换,产业结构发展的过程进行的规则而有序,使各大周期的长度基本一致。金融产业的不健全,国家与跨国企业(MNC)的过度借外债,引发了区域性的金融危机。1997年7月泰铢贬值而发生前所未有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时隔几年,东南亚经济还未完全复苏。这次经济震荡并非只是周期性的,而是在金融系统与货币上失控。东南亚是属于高储蓄,高投资,正增长与可接受通帐的地区,自1980年代后,快速增长与快速资产增值,特别是股票与房产价格。
亚洲金融危机自1997年开始,按朱格拉周期的划分,最迟会在2010年前完结。
产业生命周期与产业发展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每一个产业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衰退的过程,即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企业,尤其是产品,其生命周期,一般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对某单个产业而言,从本质上看它无非是一些具有某种相同生产技术或产品特性的企业的集合。因此,可以说该产业存在的基础是这些企业及其产品。在产品的整修生命周期中,其销售额和利润额的变化表现为U型曲线。对于单个产业的产生、成长和进化过程,我们可以用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来描述,如图1所示。
既然某一产业是以其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为基础的,可以借用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方法,同样把一个产业的生命周期也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主要依据是按照该产业在全部产业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及其增长速度的变化而进行的。相对于产品生命周期,产业生命周期具有以下特征:缓升慢降:一个产业往往集中了众多相似的产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其生命周期是所有这些众多相似产品各自生命周期的叠加,但各产品生命周期存在相位差异,加上分散化的影响,故反映其生命周期变化的曲线比单个产品的生合周期曲线会显得更加平缓而漫长。衰而不亡:一个产业进入衰退期,意味着该产业在整个产业系统中的比重将不断下降,但对该产业产品的市场需求不会完全消失。起死回生:有些产业虽已进入了衰退期,但由于技术进步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再次显示出成长期甚至成熟期的一些特征。因此,有经济学家提出,只有“夕阳技术”,没有“夕阳产业”。
主导产业群发展与经济增长周期
从产业发展生命周期的角度,我们可以把主导产业看作是正处于成长期阶段的产业。1960年,罗斯托发表了《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罗斯托认为“起飞阶段”,是指一种产业革命。从经济角度讲,起飞意味着工业化的开始或经济发展的开端,是一国经济从停滞落后向增长发达过渡的重要转折点。判断经济是否起飞的主要标志,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程度;而起飞阶段的重要特征,是一国开始实行工业化发展战略,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产业群(industrialclusters)是一组可以相互补给,竞争,与相互依赖的产业,某目标是为某一区域透过出口产品与服务从而创造财富。产业群与古典工业划分的定义有明显的分别,其原因在于它代表了整个价值链,例如;产品,供应服务,专业基建等。产业群是串联起产品与服务的流动,这流动比经济体系中的流动更强,而相关性产业将在某区域上集中。主导产业都全倾向在某区域集中而形成产业群。这些地区集中在产业的未来成功是很有关系的,如:经济规模本地化。在某区域集中后,容易吸引有关人材与培训人材(poolofspecializedlabour),这确保了人材在某区域里只有增加而不会减少或流失到其他产业上,加强某产业整体上对招聘与保留人材。产业专业化(industryspecific)将会出现,因为某些基本建设会在某地区上出现,所有有关产业都可共用。专业化知识(specializedknowledgeinteractions)的交流将进一步推动整个产业的技术与生产方法等。社区经济。城乡小镇一切配套设施将会在政府支持下形成。
主导产业群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取自于社会深藏(socialembeddedness),单个产业是否有共同的系统,与经济价值观;地区性的靠近,如经济规模本地化,有专业职工,非贸易的投入与知识交换;经济串联如共同顾客,供应商,人材,基建,等。现在西方国家,确实有不少的成功产业群例子。举例,墨西哥的造鞋业产业群是相对本地化而经济效率低,反之,矽谷的电脑产业群却是全球性而经济效率高。产业群可发挥产业的优势,使整个产业的利益,技术,人材流动的竞争力增强,无论在区域竞争或世界竞争都比较处于有利位置,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
衰退产业与经济衰退周期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一书中将衰退产业定义为“在持续的一段时间里产品的销售量绝对下降的产业。”产业衰退的特征是增长率的持续下降,其原因包括出现了新兴替代产业、技术创新停滞、消费者偏好的改变、政策与制度的限制,以及人口变化包括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衰退产业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使经济可持续出现断层。当大量产业出现衰退时,势必从根本上影响经济增长。加剧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由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变化,当某一产业出现衰退时,整个地区将被迫进行产业调整,将使这些地区陷入长期的困境之中。造成失业问题,危害社会福利。衰退产业必然分离出大量的多余劳动力,增加失业者。另一方面,富余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不符合新兴产业的需求,再就业困难。危害企业生存。产业是企业最基本的生存环境,产业的兴衰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兴衰。
衰退产业是经济发展新陈代谢的一种机制。衰退产业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经济社会产生很大的危害,严重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福利。不但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施了对衰退产业的调整援助,就连一向奉行不干预政策的美国政府也很关注衰退产业的调整问题,而且衰退产业历来是国际贸易中各国的主要保护对象,发达国家对于本国已失去竞争优势的衰退产业,如纺织业、服装业、钢铁业、农业等实施各种关税和非关税贸易保护措施。
关键词:经济周期 产业生命周期 产业发展 产业收缩
经济周期概念
经济周期这一概念来描述长期实践中所观察到的多少带有一定规律性的上升和下降构成的经济过程,一般反映在GDP。20世纪中叶,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伯恩斯和米歇尔(Burns and Michell)对经济周期的定义为:“经济周期是在主要通过商业公司运作的国家中见到的一种总量行为波动,接着就是类似的一般性衰退、收缩和消失于下一个周期扩张阶段的复苏构成;这种序列重复发生但不简单循环;经济周期的持续时间从1年以上到10年或12年不等;他们不能被分成振幅与其相近、性质相似的更短周期。”传统上通常将经济周期类型划分如下:基钦周期(Kitchin Cycles)。英国经济学家基钦提出了持续时间为2-4年的短周期。朱格拉周期(Juglar Cycles)。法国的朱格拉通认为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会引起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和就业的波动。提出了与投资品生命期相对应的持续时间为7-11年的中波周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资本折旧与更新速度的加快,西方发达国家中波周期的持续时间大约缩短到了5-7年。库兹涅茨周期(Kuznets Cycles)。俄裔美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平均存在时间为15-25年的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Kondratiev Cycles)。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根据美、英、法100多年批发物价指数、利率、对外贸易和煤炭产量与消费量等的变动,提出了持续时间为40-60年的长波周期。
根据经济学家们关于经济周期起源的分析,以及这些理论与当前现实的相关性,把主要的周期理论如:消费(需求)不足危机理论,货币周期理论, 创新周期理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与内生性经济周期理论。
的经济危机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指出了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理论矛盾性所造成,这是西方经济学家回避的问题。在繁荣期时,达到充分就业,生产单位每天生产越来越多的货品,经济增长,当然工资的增长亦不例外。但生产商为了维持利润引进机器代替人力资本,女性与童工进入劳务市场,固定资本投资过度,使供应超过需求,以致存货堆积,工厂只有减少生产、辞退工人、工会被迫定立减薪协议等。利润方面,它是受主观压力与客观压力所影响。主观压力是“生产力远超于购买力”,而客观压力是指资本主义所造成的社会矛盾,此矛盾是抗拒资本主义的根源。换句话说,主观压力是对生产资料的争夺战。这些是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生产与社会关系矛盾。阶级斗争是引起经济周期的基本因素之一。资本家要控制工人就一定要先压迫他们,一旦有压迫,就会有反抗。因此,资本主义是一个资本家与工人阶级的永久性斗争。
顾德云(Goodwin)根据传统观点建立了非直线阶级斗争模型(non-linear class struggle model)。顾德云把两个收入阶级分为工人与资本家,产出(Y)被分为工资(wL)与总利润(P),所以P=Y-wL。因此,wL/Y是工资部分而P/Y是利润部分,而wL/Y+P/Y=1。假设λ=Y/L,工资部分可改写为w/λ而利润部分可以改写为1-w/λ。由卡列茨基理论所得可以假设资本家储蓄所有收入,而工人则花光所有收入,因此,储蓄S=P=(1-w/λ)Y。如所有储蓄都投资,则dK/dt=S=(1-w/λ)Y,而资本的增长率则是gK=(dK/dt)/K=(1-w/λ)(Y/K)。假如工资是零,就业会无限地增加。就业率是基于工资的多少而定。这是所谓的饵诱觅食(predator-prey),就业是饵而工资是觅食;如果饵(就业)消失,觅食(工资)亦会消失,如果觅食消失,则饵会无限增长。这是很直观的资本家与劳动者对立的观点。在现实世界里,工资低并不能保证全民就业。但在经济周期,削减工资是可以确保暂时不裁员是可行的,但并不能保证长远不裁员。职工的就业问题始终是决定在工种与工作的基础上。
西方经济学家所研究的经济周期理论与解决的方法只是延长或降低了经济周期对国民的影响,但并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理论矛盾。
长周期理论与产业发展
根据康德拉耶夫和熊彼特的观点,从1787年到1920年,世界经济可以分为2.5个大的周期,其中最后一个是第三个周期的前半部分。因此,可将1920年之后的世界经济再继续划分下去,也可划分出2.5个大周期,这样整个世界经济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五个大周期。从这五个周期的发展,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发展在世界经济大周期中的作用。当然,康德拉耶夫和熊彼特是没可能预见新经济为首的科技-传媒-通讯的所谓T-M-T(Technology-Media-Telecommunication)产业革命。NBER不记录长周期,因为部分经济学家,并不相信长周期的出现。无论如何,以下四个长周期被分别确定,其确定方法是四阶段,即繁荣―衰退―萧条―复苏。以下日期与名称是按库兹涅茨(1942年)划分:产业革命周期(1787-1842年),资产阶级周期(1843-1897年),新商业周期(1898-1950年),第四个大周期(1950-2010年)。
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大周期是最短的一个大周期。特别在70-80年代,西方产业结构有了重大的变化,一是石油危机,二是科技革命。周期中对经济发展做出最大贡献的是民航及航空业。这个大周期以1973年和1979年的两次危机为分界线,但是它己经不再有以往三次大周期中那么多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发展强劲有力与发展缓慢成了现在的描述用语。第四个大周期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的民航及航空航天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成为主导产业群。但是到了70年代中期,这种高速发展随着发达国家民航市场瓜分完毕而告一段落。能源危机促成了总体衰退期的形成。从1990年左右刚刚开始的周期展示了新经济(new economy)与金融产业对全球的影响。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进入了以信息产业的发展为主要动力的新经济高速增长时代。
世界经济大周期的形成是世界经济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处于平稳发展阶段与处于转换阶段交互更替形成的。同时,在这些经济周期的形成过程中,产业结构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按自己的规律进行主导产业群的转换,产业结构发展的过程进行的规则而有序,使各大周期的长度基本一致。金融产业的不健全,国家与跨国企业(MNC)的过度借外债,引发了区域性的金融危机。1997年7月泰铢贬值而发生前所未有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时隔几年,东南亚经济还未完全复苏。这次经济震荡并非只是周期性的,而是在金融系统与货币上失控。东南亚是属于高储蓄,高投资,正增长与可接受通帐的地区,自1980年代后,快速增长与快速资产增值,特别是股票与房产价格。
亚洲金融危机自1997年开始,按朱格拉周期的划分,最迟会在2010年前完结。
产业生命周期与产业发展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每一个产业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衰退的过程,即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企业,尤其是产品,其生命周期,一般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对某单个产业而言,从本质上看它无非是一些具有某种相同生产技术或产品特性的企业的集合。因此,可以说该产业存在的基础是这些企业及其产品。在产品的整修生命周期中,其销售额和利润额的变化表现为U型曲线。对于单个产业的产生、成长和进化过程,我们可以用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来描述,如图1所示。
既然某一产业是以其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为基础的,可以借用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方法,同样把一个产业的生命周期也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主要依据是按照该产业在全部产业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及其增长速度的变化而进行的。相对于产品生命周期,产业生命周期具有以下特征:缓升慢降:一个产业往往集中了众多相似的产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其生命周期是所有这些众多相似产品各自生命周期的叠加,但各产品生命周期存在相位差异,加上分散化的影响,故反映其生命周期变化的曲线比单个产品的生合周期曲线会显得更加平缓而漫长。衰而不亡:一个产业进入衰退期,意味着该产业在整个产业系统中的比重将不断下降,但对该产业产品的市场需求不会完全消失。起死回生:有些产业虽已进入了衰退期,但由于技术进步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再次显示出成长期甚至成熟期的一些特征。因此,有经济学家提出,只有“夕阳技术”,没有“夕阳产业”。
主导产业群发展与经济增长周期
从产业发展生命周期的角度,我们可以把主导产业看作是正处于成长期阶段的产业。1960年,罗斯托发表了《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罗斯托认为“起飞阶段”,是指一种产业革命。从经济角度讲,起飞意味着工业化的开始或经济发展的开端,是一国经济从停滞落后向增长发达过渡的重要转折点。判断经济是否起飞的主要标志,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程度;而起飞阶段的重要特征,是一国开始实行工业化发展战略,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产业群(industrial clusters)是一组可以相互补给,竞争,与相互依赖的产业,某目标是为某一区域透过出口产品与服务从而创造财富。产业群与古典工业划分的定义有明显的分别,其原因在于它代表了整个价值链,例如;产品,供应服务,专业基建等。产业群是串联起产品与服务的流动,这流动比经济体系中的流动更强,而相关性产业将在某区域上集中。主导产业都全倾向在某区域集中而形成产业群。这些地区集中在产业的未来成功是很有关系的,如:经济规模本地化。在某区域集中后,容易吸引有关人材与培训人材(pool of specialized labour),这确保了人材在某区域里只有增加而不会减少或流失到其他产业上,加强某产业整体上对招聘与保留人材。产业专业化(industry specific)将会出现,因为某些基本建设会在某地区上出现,所有有关产业都可共用。专业化知识(specialized knowledge interactions)的交流将进一步推动整个产业的技术与生产方法等。社区经济。城乡小镇一切配套设施将会在政府支持下形成。
主导产业群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取自于社会深藏(social embeddedness),单个产业是否有共同的系统,与经济价值观;地区性的靠近,如经济规模本地化,有专业职工,非贸易的投入与知识交换;经济串联如共同顾客,供应商,人材,基建,等。现在西方国家,确实有不少的成功产业群例子。举例,墨西哥的造鞋业产业群是相对本地化而经济效率低,反之,矽谷的电脑产业群却是全球性而经济效率高。产业群可发挥产业的优势,使整个产业的利益,技术,人材流动的竞争力增强,无论在区域竞争或世界竞争都比较处于有利位置,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
衰退产业与经济衰退周期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一书中将衰退产业定义为“在持续的一段时间里产品的销售量绝对下降的产业。”产业衰退的特征是增长率的持续下降,其原因包括出现了新兴替代产业、技术创新停滞、消费者偏好的改变、政策与制度的限制,以及人口变化包括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衰退产业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使经济可持续出现断层。当大量产业出现衰退时,势必从根本上影响经济增长。加剧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由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变化,当某一产业出现衰退时,整个地区将被迫进行产业调整,将使这些地区陷入长期的困境之中。造成失业问题,危害社会福利。衰退产业必然分离出大量的多余劳动力,增加失业者。另一方面,富余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不符合新兴产业的需求,再就业困难。危害企业生存。产业是企业最基本的生存环境,产业的兴衰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兴衰。
衰退产业是经济发展新陈代谢的一种机制。衰退产业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经济社会产生很大的危害,严重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福利。不但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施了对衰退产业的调整援助,就连一向奉行不干预政策的美国政府也很关注衰退产业的调整问题,而且衰退产业历来是国际贸易中各国的主要保护对象,发达国家对于本国已失去竞争优势的衰退产业,如纺织业、服装业、钢铁业、农业等实施各种关税和非关税贸易保护措施。
产业发展与经济周期的相互影响
产业发展实质上是国民经济中不同产业相对重要程度的改变,在4.3提出的主导产业群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在经济处于产业结构稳定期,原有的主导产业群因技术和市场优势,具有快速扩张的能力,成为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吸引大量资金和劳动力。转换期在产业经济与经济周期里的关系很值得留意,判断产值(或GDP)能否继续增长,前提是必须确定该主导产业群是否能为未来提供一定的经济增长。否则,转换期后,产值就会持续下降。对此可以参考香港的实例,当香港经济从上世纪50到60年代以制造事业为主要支撑经济的产业,到上世纪70到80年代转为服务为主要主导产业,从80年代中期到上世纪末,以地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显而易见,每个经济的成长与衰退期必须是受主导性产业的主宰。上世纪末,美国的资讯科技产业亦支持了90年代的经济增长。
以上产业群的增长与衰退,假定对外环境没有改变,可以运用内在性经济周期理论去解释周期现象,假定产业处于上升阶段,资本家投入一个单位的资本(I),必然会得到比较理想的回报,在这情况下资本家很乐意投资或借贷投资,这时出现的情况是增加投资,减低储蓄(S)。如表1,X点与Z点是交叉点,亦是均衡点,I>S时,增加投资将有增加国民收入(Y)。Y点并非是均衡点,相反,Y点是不稳定的,由于S>I,所以Y点存在压力推向X与Z。卡列茨基亦有差不多的看法,但出发点并不在储备而在于投资决策。假设国民收入曲线为Y(t)=f[D(t-1)],而投资决策曲线为D(t)=Φ[sY(t),K(1)],随着投资决策的改变,而使国民收入变动,出现经济周期,如图2所示。
当某主导产业群到达一个中成熟期或已经到达衰退期,资本家会把资金抽离该国,或该市场。在这种情况下,经济衰退便会出现。并等候下一个新主导产业的来临。
主导产业群的发展带动了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整个经济提供了强劲动力,出现经济增长期。同时,这个产业占用了大量资金、劳动力、资源,从而抑制了其它产业的发展,包括新主导产业群。但是原主导产业群的发展是总有限度的,一旦市场达到或接近饱和,原主导产业群庞大的生产力就面临着产品积压的问题,出现盈利下降,投资进入将减少或停止。同时,新主导产业群的发展由扩张期进入了繁荣期,产业结构的发展就逐渐由平稳发展期进入到转换期。由于原主导产业群对其它产业的贡献下降,而新主导产业群的力量还很薄弱,整个经济出现总体衰退。产业经济学对经济周期的理解有独特的理论。西方经济学流派对经济周期的解释忽略了支持国家经济是产业,而产业是实质有形体的单个企业组合而成。产业在于主导或支柱位置,投资者为追求利润而增加投资,国家给予政策扶持,设立产业群,加大区域经济,出口竞争等。主导与支柱产业蓬来,增加劳动力,降低失业率,维持消费带动其他产业,这才是经济周期与产业经济的相互影响。
参考文献:
1.胡永刚.《当代西方经济周期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陈乐一.“西方传统经济周期理论评述”.《财经问题研究》,1996(2)
产业结构趋于优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市经济总量连续17年呈两位数增长,1997年突破千亿元,2003年达2092亿元,2006年达3440.99亿元,2007年更是突破4000亿元大关。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2001年、2005年分别突破3000美元、5000美元,2007年超过8000美元,按常住人均逼近7000美元。综合实力呈快速提升势头。
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看,杭州经济发展周期总体为7年,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周期有延长的趋势。第一周期(1975~1982年):经过前三年的经济回升,1978年起全市经济出现高速增长,1982年进入相对低谷;第二周期(1982~1989年):1983年经济开始回升,并于次年进入增长高峰期后开始逐步走低。第三周期(1989~1999年):1989~1992年持续回升,1993~1995年持续增长。因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及洪涝灾害影响,于1999年达到了增长低点。第四周期(1999年至今):经济回升并稳定增长,2002~2007年生产总值连续出现13%~15%增幅。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执行情况看,“八五”时期出现高增长,年均增速达23.4%;“九五”时期处于发展调整期,年均增长12%;“十五”时期出现稳步增长,平均增速达13.6%。“十一五”时期,已实现良好开局,2006~2007年GDP增速均超过14%。目前,受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走低影响,初步呈现增速放缓趋向。
从产业结构的变化来看,呈现不断优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较为稳定,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1978年,全市三次产业比例为22.3:59.6:18.1,以1982年后农产品出现“卖难”为标志,杭州开始进入工业化阶段,1985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7.6:57.6:24.8。以1989年小家电产品出现“卖难”为标志,杭州工业步入由轻转重阶段,1990年产业比例为16.3:50.7:33,1995年农业比重下降至9.3%;1996年能源、原材料出现“卖难”,工业开始由重化转向重加工升级和服务业加快发展阶段。2002年产业比重调整为6.3:50.7:43。2007年,杭州三次产业比重达4.1:50.2:45.7。纵观30年杭州经济发展过程,工业总量多次翻番,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8204.8亿元,增长19.4%,工业成为推动杭州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值得一提的是,杭州服务业比重30年增加27.6个百分点,年均增加0.92个百分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经过30年的发展,在区域、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杭州的经济总量处于全国大中城市第8位、全国副省级城市第3位、省会城市第2位。杭州连续被世界银行评为中国城市总体投资环境最佳城市第1名,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第1名,被新华社《望东方周刊》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1名,民生质量综合得分居全省首位,还荣获联合国“最佳人居奖”,被世界康乐组织评为“国际花园城市”,被世界休闲组织授予“东方休闲之都”称号。相继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治安最佳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
发展方式持续转变,产业转型升级加快
从区域发展模式来看,世界各国(地区)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可分为资源驱动型、资本驱动型和知识驱动型三种。从世界生产过程的总体变化来看,西方工业化国家在经历了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阶段后,已进入技术智力密集型阶段,即知识经济时代。
改革开放30年来,杭州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
资源和劳动密集型阶段(1978~1992年)。激发了农业生产力的解放,至1992年,全市农业产值占GDP比重仍在10%以上。各级党委、政府鼓励与扶持乡镇、村和农民个体积极从事各种形式的加工工业和家庭工业,至1991年底,全市乡镇个私工业企业为3.6万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9.64亿元,集体工业企业达1.06万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56.6亿元,占全部乡镇工业总产值的88.86%。在1998年前,杭州公有经济比重占76.9%,国家、集体投资及运营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基于区位资源配置的国有工业仍是经济发展主驱动力。这一阶段仍具有较强的生产要素、生产资料及产品的计划调节色彩,创业与投资仍处于初始阶段,产业具有明确的劳动密集型特征。改革开放带来的生产力解放,以及工业化进程的起步,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这一阶段发展的持续推动力。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初始阶段(1993~2003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加快。在这一阶段,以市场取向为标志的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包括商品流通体制、企业股份制、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经营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等,为加快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提供了重要条件。
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杭州商品市场迅速发展,短短几年内,城区出现各类商品市场百余家,成为个私经济的市场聚集地。早在1992年,市委市政府就把要素市场发展纳入工作重点,相继成立了人才、科技、产权交易等要素市场,商品市场流通体系快速形成。199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99.3亿元,比1990年增长204.9%,2000年比1995年增长71.9%。
从1996年起,杭州在乡镇加快“以明晰产权关系、实现投资主体重组”为内容的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乡镇集体企业改制,实现向民营、股份制变革的转变。到2000年,全市乡镇企业转制面已达96%,个私工业企业已达5.8万家,占乡镇工业企业的93.28%;实现工业总产值1098亿元,占全部乡镇工业企业的67.85%。同时,杭州在全国率先积极推进以产权制度和用工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国有企业改革,有力地推进了国有资产优化和战略性重组。到2002年,市属工交、商贸、园林、旅游和农口系统279家国有企业基本完成改制;除授权企业集团和公用行业外,全市国有企业已基本改制为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
制企业,扭转了亏损局面,激发了企业活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奠定了工业兴市的体制基础。按照同一口径计算,改制后企业实现利税总额从2000年的15.9亿元提高到2004年的41.6亿元,年均增长27.2%。
随着政府一系列扶持措施以及改制的深入,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引进、研发和改造,从而推动工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方向转型。2001年杭州形成了食品、化工、机械、轻纺、电子仪器、医药等主导产业。此外,内资投杭州的主要产业有:房地产、通讯电缆制造、医药等。到2003年,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6120家,实际吸收外资56亿美元,外商投资主要分布于机械、电子、化工、医药、食品、轻纺等产业。而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房地产业,在1999年和200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中均居于首位。因此,这一阶段,杭州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特征十分明显。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萧山、余杭撤市设区,对杭州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布局创造了新的契机。
资本、技术、智力融合并驱阶段(2004年至今)。这一阶段,商贸等传统服务业得到提升,旅游、金融、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现代物流、房地产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医药化工五大优势主导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59.6%。工业技改投入加快,2007年市级重点技改项目增长13.6%,工业投入增幅同比上升近15个百分点,资本及技术投入促进了传统优势产业的提升发展,推动了汽车整车等新型重化工业的加速布局,更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由点到面发展,当年新产品产值增长49,5%。与此同时,城区产业集聚和转移升级步伐加快,下沙开发区、高新区(滨江)、萧山开发区、临江工业园区、钱江开发区、余杭开发区加快发展,2007年主城区市属企业搬迁达12家,全市新建标准厂房319.9D-平方米,盘活存量土地505万平方米。
同时,这一阶段也是服务经济、知识经济加速发展期。2007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6.1%,占GDP的比重提高了0.6个百分点。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信息软件、数字电视、动漫游戏、艺术交易、商务会展、女装设计等行业优势突出。金融业发展迅速,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在长三角城市中仅次于上海。新增上市公司10家,阿里巴巴成为国内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新一轮旅游国际化积极推进,开展三评西湖十景活动,接待国内外游客分别突破4000万和200万人次,分别增长11.7%和14.6%。
值得注意的是,以知识分子创业、文化人创业为主要特征的和谐创业模式,成为引领杭州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以高等教育为例,在杭高校及学生人数由1999年的18所、8.91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36所、37.36万人。目前全市人才总量已经达到80多万,在长三角各大城市中位居第3位,并以每年11%以上的速度增长;每万人口中人才资源数已达到1200人以上,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高级人才指数,在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7位。多年来,杭州不断推进与浙江大学、中国美院等名校大院和国家级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注重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以企业为主体,加强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开发,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杭州科技综合实力和进步水平总量连续10年保持全省首位。2007年,文化创意产值跃居服务业产业之首,实现增加值490.23亿元,增长19.7%,占GDP比重达11.95%,国际服务外包和软件业营业收入达280亿元,软件出口与离岸服务外包收入总额4亿美元。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科技研发等知识型、服务型产业快速兴起,增强了杭州经济集聚辐射功能,加速了杭州经济发展方式向技术智力密集型转变。
体制机制改革走向深入,经济活力持续增强
在顺利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同时,1999年以来,杭州其他领域的改革也不断深化,并实现了两大转变:一是改革的重点逐步由经济转向与社会、生态、文化并重:二是政府职能从促发展转变为与造环境、保民生并重,通过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利益平衡机制,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不断强化公共服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注重发展战略的前瞻性与全面性。从2004年起,市委、市政府实施“五大战略”,破解“七大问题”,引领“和谐创业”,促进社会和谐。2007年,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总目标,将战略目标由经济增长转变为与以民为本并重,促进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环境五大品质的同步提升。
注重区域联动发展和城市集聚辐射功能提升。以长三角率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推进杭州国际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长三角创新创业中心、综合交通物流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全省科教文化中心建设。从而开始由城市单一发展向区域联动发展的转变。
注重民外合璧,增强经济活力。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积极创造公平竞争的体制环境,坚持“非禁即入”,大力消除市场准入的制度障碍。经过多年努力,杭州实现了由省内“国有经济第一大市”向“民营经济第一大市”的历史性跨越,民营企业进入全国民企500强数量连续五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杭州与所有世贸组织成员建立了贸易关系。“十五”期末实际利用外资比“九五”时期增长1.4倍,利用外资结构不断优化,外资进入领域逐步从制造业向第三产业延伸,着力构建公平、公正的多元竞争的市场格局。
注重持续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并强化公共服务。1999年,杭州市在全国率先开通了“12345市长公开电话”;2000年,又在全国率先推行市直机关满意不满意单位评选活动,同年10月成立了市投资项目集中办理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2002年7月,开通了96666效能投诉公开电话,接受社会各界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工作态度和办事效率等不良作风的投诉。在此基础上,2005年起,组建了市行政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进区、县(市)和乡镇招投标统一平台建设。还推进了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调整并组建了工业、商业、城建、交通、旅游和教卫文体等领域的国资营运机构。此外,还积极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申报工作。深入推进乡镇综合改革、行业协会和事业单位改革。基本完成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文化体制改革从试点向面上推进,文化创意产业方兴
未艾。经世界银行评定,2006年度杭州企业与政府打交道的平均时间最短(仅8.1天)。公平为本、公开为重、效能为先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格局在杭州加快形成。
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加快杭州产业转型升级
2007年,杭州常住人口人均GDP接近7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设定的标准,已进入中上等发展水平。从国际经验看,预示着经济发展开始向后工业化、知识经济阶段过渡。这一阶段,知识、创意、技术和信息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要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比重不断提高(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约为80%,生产业占服务业比重为60%~70%左右),并逐渐成为主导产业。而生产业、信息、创意产业的发展,以及环境、人才的竞争,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重点。因此,杭州要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应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实现突破。
加快发展生产业。生产业是知识型、科技型、资本型密集领域,是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制造业升级的主导方向,是新型城市业态发展的沃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点。生产业需要人才、资本、技术、创新体系的支撑,因此,应重点推进创新、实用、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推进以创业创新扶持、风险投资、直接融资为重点的资本市场的培育,推进政产学研合作等创新体系的形成;另一方面,应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省会经济、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研发经济以及现代物流、金融、空港经济、旅游综合体等新型城市经济业态。
加快推进信息和创意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产业和创意产业是生产和生活的催化剂,是受众范围大、资源能耗低、融创造与消费于一体的产业,也可以称之为“以人为本”的产业。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网络经济热潮,使科技设施、技术手段、传播方式等工具问题得到了革命性破解,加之信息产业对传统产业具有强大的改造提升功能,因此日渐成为发达国家的核心产业之一。后因产业内容的虚化而一度衰退。1997年起,创意产业从英国兴起,并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经济学家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指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而美英两国的增速分别达14%和12%。这一产业以“人脑+电脑”方式,致力于产业、文化、消费的创造,属于典型的内容产业,从而赋予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以丰富的内涵和发展空间。创意经济多以个人或少数人为核心,可以迅速将独特创意转化为具有知识产权的成果、设计或产品,在具体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市场竞争力;可以提高城市比较优势的质量,扩大城市无形资产价值,加快吸引人才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英国议会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人民的想象力是国家的最大资源。想象力孕育着发明、经济效益、科学发现、科技改良、优越的管理、就业机会、社会交流和更安稳的社会。”总之,作为创业创新的高度结合体的信息和创意产业,杭州应给予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加以推进,以此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两大支柱产业,为实现向杭州创造和杭州服务的转变提供强大动力。
关键词:职业生命周期;高校旅游管理“双师型”教师;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C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247-02
0 引言
我国旅游教育事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进步。旅游业作为一项以服务为主要特点的综合产业,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有扎实的旅游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因此,旅游教育的培养目标为:面向地区旅游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正是因为旅游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基础理论和技能操作的特殊要求,所以高校旅游专业教师必须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
1 教师职业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Vernon)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我们将“产品生命周期”引入教育领域,称为“教师职业生命周期”。
“教师职业生命周期”,从时间层面看,应是教师入职以后至退职以前的一段时间。如果说产品生命周期表述了产品在市场中的未来预测,界定价值对于企业销售的实现的周期性规律,那教师生命周期则试图总结出“教师生命”教师状态的功用与价值与学校组织、教育事业特定管理目标的周期性规律。
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探讨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其中比较成熟的是费斯勒(Fessler)的“教师生涯循环论”和司德菲(steffy)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费斯勒将教师职业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司德菲将教师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Baldwin&B1ackburn以文学院为样本列举了教授生涯的5个基本阶段:大学专任助理教授头3年,大学专任助理教授3年以上,副教授,正教授,离退休至少还有5年以上,正教授,距正式退休不超过5年。
20世纪80年代,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教授费斯勒和圣露易斯大学教授克里斯坦森(J.Christensen)在借用社会系统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动态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周期模型”(Teacher Career CycleM0del)。在该模型中,教师职业周期被分为职前期、职初期、能力建构期、热情成长期、职业挫折期、职业稳定期、职业消退期和离岗期八个阶段.
2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职业发展路径研究
根据Baldwin&Blaekbum用职称来划分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的观点、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教授费斯勒和圣露易斯大学教授克里斯坦森(J.Chrlstensen)在借用社会系统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动态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周期模型以及生命周期理论给笔者以启发。本文中,笔者结合职称和生命周期理论以及旅游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职业发展分为6个阶段研究。
2.1职前期大多高校的旅游管理教师走的是从“校门”直接到“校门”的路线,虽然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都比较高,但实践能力相对较弱,特别像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旅游景区规划等具有较强实务操作性的课程,由于缺乏从业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照本宣科”的局面。所以旅游教育应注重实践教学,应对旅游教师的实践经验背景有要求。旅游行业涉及部门广泛,想具备丰富的专业经验,教师职前教育尤为重要。在本科和研究生甚至博士学习期间,教师争取到旅游行业各个部门实习;如旅游地理、旅游规划等方向,教师要积极参与导师项目,以增长实践经验。这样能够将书本上生涩的理论融会贯通,变成学生能够熟知的工作常识。
2.2职业生涯初期这个阶段教师一般为助教到讲师的发展阶段。很多高校旅游管理教师在从教之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学校要帮助引导教师作出个人职业规划。
2.2.1上岗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对于教学技能、教法等师范类专业必修项目还不熟悉。为此,加强教师的技能培训是新教师在步入教学岗位前所应掌握的第一项基本技能,这项技能的培养不是短时期内通过一两周的短期培训所能达到的效果,可以通过与有经验的老教师交流,为专家说课以及专家的听评课给予现场指导等方式,促进新教师更好地融入旅游专业教学当中。
2.2.2协助教师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这一时期是教师整个职业生涯中物质报酬最低的时候,这个时期对教师引导不好,很有可能使新教师退出教职,寻找物质报酬更高的职业。高校组织可以通过为青年教师提供学术奖金,奖励在教学、科研方面有成就的教师、或是自主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他们提供学费。
2.3职业生涯快速成长期――讲师学校对教师的教学培训和教师具备两至三年的教学经验,教师发展到讲师阶段。此阶段教师一般都已成为学校各岗位上的主要力量,学校要特别关注。对处于快速成长期的教师,学校的管理重心在帮助他们突破现状。
2.3.1校内学习交流高校管理者首先要提高知识信息管理水平,应通过相应的软硬件设施把校内外的先进信息及各种形式的知识进行整理,供全校教师共享,同时鼓励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2.3.2校外专业实践培训我国可效仿康奈尔大学酒店教育模式和瑞士“洛桑模式”,教师需要走理论――实践一理论的循环培训路线。建立高校教师定期深入旅游企业服务挂职锻炼的机制。旅游专业的任课教师每隔一段时间就被派到旅游企业进行顶岗锻炼,以熟悉旅游企业管理和经济发展的前沿动态,考察旅游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熟悉新的管理服务模式,强化服务与管理实践能力,更好地为学生传授最新的旅游经济发展资讯、旅游企业最新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方法,更好地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教师在企业还可以承担理论培训或者英语培训的角色,这种资源交换的方式使双方取得了双赢。
2.4职业生涯快速成长期――副教授此阶段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在专业知识和能力方面,对所从事的学科有系统的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旅游学科是一门典型的综合性学科,涉及政治、经济、地理、人文、管理、美学、建筑、艺术等多令学科领域,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精修深造机会,使教师知识更加渊博。
教师在这个阶段积极参与校内的活动,有可能开始担任校内、外的学术组织职务及行政职务,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学校应该减少教学任务,提供教师做科研机会,这样既有利于教师为评教授做准备,又可以引导年轻教师做科研。教师行走于企业,要协调旅游企业和院校的资源,搭建企业与院校密切结合的平台,使旅游企业积极参与到院校的人才培养中。教师推广引导企业成为院校教学计划、课程开发、兼职授课与校内实习的参与者与受益者。
2.5职业生涯成熟稳定期――教授此阶段教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科有广博、坚实的理论和专业基础,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旅游专业领域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他们拥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寻求往校外发展,做讲座、出席各类会议,或者在其他单位兼职或做顾问等。业内教授可以设立国家和地方两级专门的旅游教育研究机构,为旅游教育提供研究与交流平台。结合旅游教育实力和特色,分区域、分步骤、分层次地在我国设立若干旅游师资培养基地。通过这一体系的构建,加强各个区域各个层次旅游专业教师的沟通和交流。此阶段教师具有丰富的学术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还可以设立旅游咨询服务公司,为旅游企业谋福利。
2.6职业生涯后期――退休或返聘此时教师进入老年期,其角色与任务出现分化,如果身体状况良好,一部分教师返聘或从事社会兼职,在退休后的一段时期内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创造力。
3 结论
本文对旅游管理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的规划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高校教师的成长规律,同时能够有针对性地给予教师以支持,促进他们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技能的发展,把旅游管理教师培养成双师型教师,有效避免旅游管理教育中教师照本宣科的状态。
参考文献:
[1]侯定凯.高等教育社会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5
随着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亚洲企业在全球的影响力显著提升。2003年,仅有116家亚洲公司进入财富500强榜单,而在2013年,已经有超过180家亚洲公司进入财富500强,亚洲公司逐步成为参与全球商业竞争中的重要力量。当前,世界经济逐渐走出低迷,亚洲各经济体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由转型推动新一轮的发展?
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以“亚洲的新未来: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为主题,就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大势,在为切实探索亚洲经济进一步增长、提升亚洲经济体与亚洲公司在全球影响力的战略方向上做出的努力。在这一主题下,我们认为,企业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企业的转型、突破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亚洲经济体新一轮发展的前景。
鉴于上述,博鳌观察、罗兰贝格和FT中文网联合打造“亚洲影响力百强榜”,希望通过长期持续的观察,为亚洲企业综合实力考量提供可参照的晴雨表,为亚洲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风向标,使该榜成为亚洲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坐标。
亚洲企业需突破单一收入增长瓶颈
在2014年的榜单中,我们对亚洲和全球企业变革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我们发现,放眼全球,领先企业已逐步实现从单一追求营收规模的增长,向全面打造企业长期影响力目标的转变。随着亚洲经济转型的推进,市场日趋成熟,竞争进一步加剧,亚洲企业若继续追求单纯的营收增长,将导致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运营的双重困境。
从外部环境来看,企业单纯追求营收规模增长,将进一步刺激企业重复投资与产能扩张,并通过价格竞争在既定的单一市场争夺客户。无论是新兴市场,还是成熟市场,都将降低企业的资本回报水平与利润水平,削弱企业长期竞争力,企业将逐步丧失投资人和政府的支持。
从内部运营来看,消费者购买能力提升与差异化需求逐步凸显,企业如仍坚持单纯追求营收规模增长,忽视产品创新、服务提升、供应链支撑、本地化发展的推进的做法,将无法实现精细化管理,也无法获取客户忠诚并实现长期客户关系维护。这种情况下,企业将逐步丧失消费者的认可。
为突破内外部困境,亚洲企业应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模式,逐步改变只求收入增长的单一道路,借鉴全球顶尖企业发展模式,在追求良好财务状况的基础上,持续在创新研发、品牌价值、全球布局、社会责任四方面进行投入,实现企业系统转型,推进新一轮发展,打造企业长期影响力。我们看到,少数亚洲领先企业已经开始顺应发展趋势,努力突破单一收入增长瓶颈,并在亚洲甚至全球范围取得了成功。
企业长期影响力的四个关键词:创新、品牌价值、全球布局和社会责任
创新研发是企业打造长期竞争力并实现差异化的核心驱动因素。随着亚洲经济腾飞,劳动力成本上升,利润不断被挤压,亚洲各经济体逐渐受到世界经济冲击,发展陷入瓶颈,被迫进入转型阶段。为迎合各经济体发展软着陆的需求,企业必须走在转型的前沿,主动大力投入创新研发,积累未来影响力的基础。丰田(Toyota)正是凭借其在研发方面的出色表现,弥补了近5年业务增长方面的相对劣势,从而依然具有未来的发展潜力。
强势品牌是企业展示自身价值与获取客户忠诚的纽带。企业通过打造强势品牌,传递自身价值,通过品牌与客户进行情感与价值沟通,维护客户关系,实现客户忠诚。三星(Samsung)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基础,以品牌为沟通纽带,在产品创新、整合营销、供应链优化、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提升,最终发展成为强势的品牌资产,持续扩大客户群并提升客户忠诚度,在全球智能手机领域获得成功。
全球布局是企业实现持续扩张并打造全球影响力的手段。企业的全球布局直接影响到收益,是企业分散风险的手段,也是在为更大的受众提供服务,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亚洲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尝试全球布局。例如,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大力推动自身全球化进程,扩张海外市场,从而赢得极高的海外收入,成为全球化发展成绩非常卓著的公司。
社会责任是企业融入社会并实现长久发展的保障。如今,企业被赋予了更多的定义,包括区域发展的支柱、区域文化的推动者、区域环境的维护者等。同时,它们也致力于促进区域发展,倡导优秀理念。企业为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将为公众所认可,从而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实现自身价值。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亚洲企业已经意识到了履行社会责任对于自身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主动肩负起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将自身定位为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其中,以中国银行为代表的部分企业已经走在了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队伍的前列。
关 键 词:移动金融;手机银行;非洲;经验
中图分类号:F8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5)06-0039-04
引言
移动金融是以智能手机、无线POS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为载体,依托移动通信、近场通信等移动互联技术开展转账、支付、信贷等金融活动。移动金融于20世纪90年代诞生于捷克,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在众多国家和地区得以推广和发展。移动金融主要为那些能够使用手机的人们提供金融服务(Donner,2008;Johnson,2012;Allen,2013;Jack,2010)。[1-4] 它具有许多传统银行所不具备的优势,打破了地域限制,体现了极强的金融包容性,惠及到更多的偏远贫困人群(Johnson,2012;Allen,2013)。 [5] 通过发展移动金融,可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提升家庭福利、 分散风险, 等等(Jack,2014;Mbiti,2011;Munyegera,2014)。 [6-8]
近十年,非洲移动金融业务得到快速发展, 几乎遍布非洲各国, 先后推出了包括M-Pesa、Wizzit、MNT、celpay等多种移动金融服务系统。非洲发展移动金融的经验特别是肯尼亚的经验对发展我国的农村移动金融、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很有借鉴意义。
一、非洲移动金融的主要发展模式
移动金融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银行主导型、非银行主导型和移动运营商主导型。[9] 银行主导型模式需要有相应的银行分支机构和网点的支持,这种模式多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采用。 作为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基础设施落后、金融网点不足,银行主导型模式在这些地区并不适合。 部分银行尝试推出移动金融业务,几乎没有成功的。 [10] 移动运营商主导模式中, 银行机构仅作为资金的存放处,对于移动金融的基本业务如开户、存取款、贷款等,不产生任何影响。 非洲发展移动金融主要采用移动运营商主导模式和银行与国际组织合作模式。
(一)移动运营商主导模式
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 以移动运营商主导的移动金融模式能够有效克服传统金融物理网点不足等问题,并得到各国的青睐,先后推出M-Pesa、MNT、ZAP等移动金融业务。在众多国家和地区中,肯尼亚M-Pesa的发展最为成功,接受度最高。在肯尼亚已有70%的成年人使用M-Pesa,3/4的家庭中至少有一人使用M-Pesa。 本文主要对肯尼亚M-Pesa和乌干达MTN进行研究。
1. 肯尼亚M-Pesa
肯尼亚M-PESA(M-Moblie,pesa is Swahili for money),是2005年10月,英国国际开发署(DFID)帮助提供启动资金, 由英国电信公司沃达夫公司(Vodafone)与其在肯尼亚的附属公司萨法利和肯尼亚政府合作建立的移动电子货币系统,在肯尼亚当地语言中被称为“手机现金”,也被称为“移动钱包”或“手机银行”。同其他缓解贫困和实现发展项目一样,肯尼亚M-Pesa也是基于反贫困目标而建立。最初的想法是便利小额贷款的发放和偿还。 但是, 在M-Pesa试点过程中发现,这一移动支付系统,除了用于贷款的偿付外,试点参与者更多地还利用其支付货款和进行其他货币转移。 当DFID和Vodafone公司意识到这一点后,迅速调整、重新定位,把客户目标群体扩大到包括借款人在内的更大范围。2007年官方将M-Pesa确定为“短信服务”的货币转账系统。 [11]
刚开始M-Pesa主要为无银行账户的人群提供结算服务,后来逐步发展到转账、汇款(国内和国际汇款)、取现、话费充值、付账、发工资和偿还贷款等业务。发展规模由2007年的52 453家用户和355家网点, 发展到2011年的2500万客户和将近2.8万个网点。 [12]
M-Pesa在肯尼亚的移动金融市场中占绝对优势。Macharia(2013)对肯尼亚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样本中有98.2%的人使用移动金融, 其中,98.5%使用M-Pesa,0.8%使用ZAP,0.8%使用其他移动金融系统 [13] 。
肯尼亚M-Pesa不仅在满足偏远地区金融需求方面体现了极大的包容性,而且在提高家庭福利和分散风险等方面也有显著作用。 调查表明,M-Pesa用户家庭的财富状况、消费支出、受教育程度、收到汇款的次数和总金额等方面都明显高于非用户家庭(Jack,2014;Mbiti,2011;Munyegera,2014)。 [6-8]
2. 乌干达MTN
MTN(Mobile Telephone Network)是乌干达第一大移动运营商。2009年3月MTN利用自己的移动通信网络率先在该国推出移动金融服务。乌干达的手机普及率较高, 家庭拥有一部手机的比例达73%。MTN的服务网络可覆盖该国85%的地区,到2012年末,MTN已为全国38%的家庭提供了移动金融服务, 其中活跃用户超过900万;MTN拥有15 000个网点,交易额达到4.5亿美元。[14] 尽管MTN的移动金融业务和规模不及肯尼亚的M-Pesa, 但其发展速度在非洲是比较快的(Munyegera,2014)。 [8]
(二)移动运营商与银行合作模式
在非洲,移动运营商与银行合作提供移动金融服务最有代表的是南非的Wizzit。Wizzit是2004年11月由南非移动运营商MTN公司和标准银行合办的手机银行。在南非由于受法律的限制(非银行部门不得吸收存款),移动运营商也只有与银行合作才能开展移动金融业务。 [15]Wizzit作为开拓者, 为南非移动金融服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帮助Wizzit拓展移动金融业务,2007年国际金融公司(IFC,世界银行下属机构之一)决定收购Wizzit公司10%的股权。 [16]
Wizzit定位为虚拟银行, 自身没有物理网点和分支机构,目标用户是南非的低收入群体。它提供低成本交易的银行账户,使用手机进行支付、转账、预付话费和小额贷款,并连接万事达的借记卡,可以在自动提款机和销售点使用。贷款主要针对未注册银行账户的个体经营者和微型企业,提供285美元至1425美元的贷款。在贷款发放过程中,由经理人向借款人提供理财经验指导。Wizzit的交易费用在0.13~0.66美元之间。Wizzit现有客户超过40万人。[17]
在移动运营商主导和移动运营商与银行合作两种模式中, 移动运营商主导的M-Pesa其移动金融业务目前以移动支付为主, 移动运营商与银行合作的Wizzit除了移动支付外, 发放小额贷款也是其主要业务之一, 它的金融功能更为齐全。 从发展成效看,M-Pesa不论在用户数量、现金流量和网点数量方面, 还是监管环境和社会影响等方面都更为突出, 并成为本国乃至非洲其他国家发展移动金融的主要样板。 [18]
二、非洲移动金融发展的推动因素
相对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 非洲地区移动金融的发展最快、接受度更高。直接原因是非洲的移动电信运营商拥有广泛而密集的网络,手机普及程度较高, 而传统金融物理网点严重不足且受落后的经济条件限制扩展能力低等。 根本原因是移动金融服务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较传统金融低廉、对客户包容性较高,因此被作为在贫穷落后地区为大众提供金融服务的优先选择。
1. 手机的普及是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金融发展的前提。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由于经济落后,是世界上基础设施投入水平最低的地区, 相对于建设固定电话网络而言, 建设手机通信网络的成本要低得多。 手机的信号传输是利用专门的基站网络进行的,每个基站的信号覆盖半径一般为5~10公里。尽管非洲的电力不足,但是网络站点可以利用柴油发电机提供电力,能有效保障移动信号传输。近十多年来, 手机在非洲的普及程度提高很快。1999年非洲使用手机的人口不足总人口的10%,2008年这一比例已提高到60%, 到2012年, 除了几内亚比绍、埃塞俄比亚、马里和索马里几个国家外,手机信号已覆盖到非洲的大部分乡村。另外,非洲共享主义的文化传统,使手机常在人群之间分享,没有购买手机的人只要自己购买一个可用于手机的预付卡也能享受移动金融服务。
2. 广泛而密集的网络。 如肯尼亚的移动金融网点,在2007年为355个,2011年发展到将近2.8万个。 肯尼亚的移动金融网点之所以能够得到如此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Safaricom电信公司拥有广泛而密集的连接客户的零售网络,它控制了肯尼亚三分之二的电信市场,另一方面移动网点建设过程中得到了英国国际开发署的资金援助。
3. 操作简单、易行。如M-Pesa用户只需向人出示个人身份证明,由人将用户的身份和存款数额记录在册,并将对应的金额存入用户的电话账号,用户在收到确认短信后,即完成交易。整个过程大约需要一分钟。同样地,取款时用户向人出示个人的有效身份证明,人会将用户的身份和取款数额记录在册, 并从用户手机M-Pesa菜单中选择取款及数额,然后输入人的号码,人收到交易完成的短信后,将对应的现金支取给用户。若向他人转移支付,只要输入对方的手机号码和对应的金额,在双方都收到手机短信后交易完成。
4. 成本费用低。 例如,M-Pesa注册用户存款是不产生费用的,交易费用也远低于传统金融服务。在肯尼亚,传统金融服务实时汇款100美元(8000肯先令 ① )的费用分别为速汇12美元(960肯先令)和银行电汇6美元(480肯先令),慢汇的费用分别为客运公司3美元(240肯先令) 和邮政汇票6美元(480肯先令)。与之相比,M-Pesa向非用户汇款100美元的费用为175肯先令, 向注册用户汇款的费用仅为30肯先令。可见,M-Pesa大大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
除此之外,宽松的政策环境和监管政策也发挥着积极作用。例如,肯尼亚为了支持移动金融的发展, 中央银行没有以商业银行的标准对移动金融进行监管。
非洲移动金融发展的实践证明, 移动金融所提供的支付便利、货币转移便利和小额融资便利,可以有效改善经济落后地区和农村、 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条件,有利于改善生活、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是发展普惠金融的有效途径。 但是它也并不能完全克服普惠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 从全球移动金融来看,肯尼亚的M-Pesa是成功的典范,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Mbiti(2011)的研究表明,M-Pesa使用的主要对象仍集中在更为年轻、富裕、受过较好教育、有银行账户、受雇于非农部门、居住在城市等人群。移动支付虽说克服了空间地理的障碍, 将金融服务延伸至更为偏远、更为贫穷的地区,但是获取服务的一些相关因素并未发生变化,比如家庭地位、生存空间等等。根据Johnson(2012)提供调查结果,城市移动金融的使用比例为51.4%,远高于农村的21.4%,男性的使用比例也高于女性。另外,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如法律制度环境、政策环境、社会信用环境和安全环境等都会影响移动金融服务的包容性和广泛性。
三、 非洲移动金融发展对我国农村移动金融发展的启示
非洲地区移动金融的发展经验表明, 发展移动金融是改善农村和偏远地区金融服务的有效途径。我国应借鉴其经验, 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大力推广和发展移动金融。 在实施过程中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服务对象的特点。 从我国当前农村人口状况来看,由于许多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在年龄结构上老多青壮年少,性别上女多男少,文化素质低者多高者少,总体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在我国农村地区推广和发展移动金融应充分考虑这种人口结构特点, 提供的金融产品应能够被多数人所欢迎和利用。
2. 发展模式的选择。 在非洲移动金融发展案例中, 以移动运营商为主导的模式发展最为成功,如M-Pesa,而银行独立开发移动金融的,由于对移动运营商的高度依赖,银行的主动性受限,几乎成效都不大。 移动运营商主导模式尽管拓展业务优势比较明显, 但也存在较大风险: 一是移动金融的经营风险,如信用风险、风险、安全风险、技术风险等。[19]二是社会风险。移动运营商主导移动金融业务会削弱国家的金融监管。在发展初期,规模较小时或许问题不大,但是当移动金融发展的规模、范围和影响较大时仍游离于金融体系之外,就可能影响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带来较大的社会风险。因此,从长期发展需要来看,我国的移动金融应主要选择移动运营商和银行合作的发展模式,并纳入统一的金融监管系统。
3. 安全性问题。 移动金融的安全性问题最主要的是网络安全。 尽管至今为止,M-Pesa服务项目并没有发生大的风险案件和投诉 [20] ,但保障网络安全是一个时刻都不能松懈的问题。目前我国移动支付的安全形势并不容乐观。来自2013年中国网民信息安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 有74.1%的网民遇到过安全事件。在智能手机上网用户群中,个人信息泄露和账号密码被盗的发生比例分别为13.4%和8.9%。 [21] 因此,发展农村移动金融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安全,不断强化防范措施,持续广泛地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安全环境。
参考文献:
[1]Donner,J,& Tellez,C. A. Mobile banking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inking adoption,impact,and use[J].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8,18(4):318-332.
[2]Johnson,S,& Arnold,S. Inclusive financial markets: is transformation under way in Kenya?[J]. Development Policy Review,2012,30(6),719-748.
[3]Allen,K. On the new frontier of mobile and money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mobile phones,M-PESA,and Kenya[J]. Hydra,2013,1(2).
[4]Jack,W,Suri,T.,& Townsend,R. M. Monetary theory and electronic money: Reflections on the kenyan experience[J]. FRB Richmond Economic Quarterly,2010,96(1):83-122.
[5]Jack,W,Ray,A.,& Suri,T. Transaction networks: Evidence from mobile money in Kenya[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3, 103(3):356-361.
[6]Jack,W,& Suri,T. Risk sharing and transactions costs: Evidence from Kenya's mobile money revolution[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4,104(1):183-223.
[7]Isaac Mbiti,David N. Weil. Mobile Banking: The Impact of M-Pesa in Kenya[R]. NBER Working Paper,2011,No. 17129
[8]Munyegera,G. K,& Matsumoto,T. Mobile Money,Rural Household Welfare and Remittances: Panel Evidence from Uganda.
[9]曹h兆. 国外农村手机银行服务:启示与借鉴[J]. 中国农村金融,2011,23:86-88
[10]Mas,I,& Kumar,K. Banking on mobiles: why,how,for whom?[J]. CGAP Focus note,2008(48).
[11]Buku,M. W.,& Meredith,M. W. Safaricom and M-Pesa in Kenya: financial inclusion and financial integrity[J]. Wash. Jl tech. & arts,2012,8,375.
[12]Mbiti,I,& Weil,D. N. Mobile banking: The impact of M-Pesa in Kenya[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11.
[13]Macharia,J. Mobile banking influence on wealth creation and poverty reduction for the unbanked[R]. In IST-Africa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IST-Africa),2013:1-9.
[14]Mishra,V,& Bisht,S. S. Mobile banking in a developing economy: A customer-centric model for policy formulation[J].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2013,37(6):503-514.
[15]徐宝成. 国外手机银行:助推金融普惠[J]. 金融博览(财富),2015(7).
[16]中国驻厄立特里亚使馆经商处. 世界银行收购雅典南非银行的分行Wizzit银行10%的股份[EB/OL]. 商务部官网,(2007-11-30).
[17]Jenny C. Aker and Isaac M. Mbiti. Mobile Phon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frica[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10,24(3):207-232.
[18]温信祥,王昌盛,张晓东. 从肯尼亚移动货币看移动金融在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中的应用前景[J]. 国际金融,2014(11):17-22.
[19]刘海二. 全球手机银行的现状、模式、监管与金融包容[J]. 上海金融,2013(9):39-44.
关键词:循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在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都已经不起传统经济形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随着未来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如果继续走传统经济发展之路,沿用“三高(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模式,以末端处理为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那么只能阻碍我国进入真正现代化的速度。从长期角度来看,良性循环的社会应从发展阶段开始塑造,才不会走弯路,才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当前,亳州市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水环境每况愈下,机动车尾气污染不容乐观,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农村环境问题严重。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还没有形成资源再利用的体系,垃圾围城、随意乱扔乱放的问题十分突出,中水的再利用还没有起步等,都制约我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亳州市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水污染问题依然突出。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垃圾填坑填塘现象严重,涡河、包河、城市坑塘以及辖区内相当一部分地表水常年处于四类和五类,基本丧失了水体功能。城区黑臭水体比例约占城区睡眠的56%,一些地方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不少地方甚至出现了“有河必枯、有水必污”局面。
2.2环境污染隐患未得到根除。部分企业法人环保意识不强,重生产轻环保,管理不到位,治污设施陈旧,超标排放现象时有发生;个别企业至今未上马治污设施,存在严重的污染隐患;有的企业受利益驱动,偷排漏排、擅自闲置治污设施、违法超标排放,还有的企业治污工艺落后,治污设施处理能力较小,存在“小马拉大车”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也加剧了污染的程度。
2.3环境基础设施薄弱。由于我市是新成立地级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我市虽已建设10座污水处理厂,但因配套污水管网建设滞后,收水浓度较低,其他两座在建。绝大部分城市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垃圾处理设施、医疗废物处理设施未建成,固体废物的任意倾倒,导致我市城市环境治理难度加大。
2.4资源的人均占有水平低,资源型、初加工型工业比重高,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大。亳州市人均矿产资源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0%,人均耕地不足全省平均水平,人均水资源不足全省的二分之一。原材料工业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所占比重超过60%,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资源难以为继,环境不堪重负。
3、对亳州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建议
3.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个核心就是以提高资源生产率为核心,彻底摒弃传统经济“大量开采、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发展模式,以最省的资源消耗和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两个结合就是紧密结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形社会建设,大力推进生态市建设,实现经济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2构建循环经济体系。一是从培育循环经济型企业抓起。通过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措施,减少生产过程资源、能源消耗,实现企业层次的良性循环。古井集团、安徽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为实现这一目标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果,还要在更深层面、更宽阔领域和范围广泛开展。二是培育循环经济型园区。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研究和建立入园企业的链接关系,合理规划园区内的资源流和能源流,整合园区各种要素,建立园区产业代谢和共生关系,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实现区内物质、能量和信息集成,实现园区的废物零排放。三是建设循环经济型城市,广泛开展节能、节水、节地、节约矿产资源等资源节约工作,以耗能耗水耗油大户为重点,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等手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
关键词:人口;经济;数据分析;关联度分析
作者简介:何楠(1967-),女,河南南阳人,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系博士研究生,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6ZZ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2-0091-04 收稿日期:2006-10-20
人口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途径和机制是极为复杂的,这不仅仅因为经济发展本身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并由多种因素构成,而且因为人口本身也是具有多种属性的社会群体。人口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能一概而论,它可以通过多个能量、信息渠道作用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不同的人口因素,如数量、质量等所表现的作用也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某种人口状态是有利或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必须进行具体的综合分析。
一、郑州市人口数量的统计分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郑州市人口数量的统计分析
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人口则是生产力和消费力的统一,因此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为经济增长提供必要的劳动力发生作用。人口是劳动力的源泉,一定数量的人口构成经济增长的动力,刺激经济的发展。但是大量低质的人口可能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二是通过消费引起的。一定数量人口的衣食住行能够增加有效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但人口越多,消费量越大,就会影响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投资,最终影响经济的产出。
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状况,一般由人口总量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出来。下面我们用统计数据分析郑州的人口状况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从上表可以看出建国以来郑州的人口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949~1959年,郑州人口加速发展。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初步改善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而出生率依然很高,形成了郑州人口的第一次生育高峰。1961年由于自然灾害和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的困难,造成了人口非正常死亡,出现了建国后郑州人口第一次负增长,以后郑州的人口依然增长很快,虽然在70年代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人口基数太大,迁入人口多,人口的净增长仍然很高。
(二)郑州市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郑州人口的基本状况,但是郑州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下面建立我们模型,分析郑州人口对经济的影响。
容易计算,平均相对误差为6.57%,也就是模型较好的模拟了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可知人口数量对经济的影响比较明显。郑州人口由1950年的219.23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708.22万人,增加了486.99万人,增长率为223%,人口的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构成了经济增长的动力,推动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定数量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必要的物质基础,包括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所产生的需求,增加了有效需求,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郑州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1950年底53元增长到2004年19602元,增加了369倍,充分见证了郑州经济的发展。
对经济的发展而言,人口不足或过剩都不利于经济发展,人口过剩难以确保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而人口不足则不能保证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本。这样,经济增长对人口的要求会形成一个区间,在这个区间的人口数量可以保证人类社会在不影响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使得经济增长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保证,这种人口规模被认为是适度的。但是“分母效应”不容忽视。庞大的人口总数,以及由此带来的每年较大的增长量,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郑州来说,也是一个负担,制约着郑州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郑州市人口素质的统计分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素质,是一个区域中人口所拥有的生理、心理、科技、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在规定性。人口素质是个人具有的作用于社会的人力,是人口诸多特征中最积极能动的要素。一个区域人口素质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人口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包括生理机能、营养好坏、心理健康状况等,这是决定人口素质高低的自然基础。二是人口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知识水平,这是决定人口素质高低的主导因素。三是思想素质,包括人们的信仰、伦理道德、劳动态度等精神赋存状况,以及社会行为规范和历史人文传统等,这也是决定一个地区人口质量的重要因素。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一个地区人口素质的高低一般体现在一个地区人口的文化水平、体质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
1.郑州市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统计分析
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水平一般是以接受教育的年限,每万人口中大学生人数、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年限与等级、专业技术水平的职称、小学普及率等来衡量。因此,可以通过有关教育水平的人口统计指标数据来比较评价郑州市的人口素质状况。
下面我们由历史统计数据分析郑州人口素质状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郑州人口的文化有了很大的提高。有文化的人口增长较快,平均每万人在校的大中专学生稳步提高。郑州市的初中教育的情况不太乐观,在校的人数呈逐步下滑的趋势。这也说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人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倾向;图形显示在2000年附近出现了大的波动,这正反映了受大学扩招的影响,进入大学的人数多了,影响到了技工学校的招生,且每万人所拥有的教职工数目明显减少。特别是平均每万人拥有大学专任教师数目锐减。不过2002年以后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这说明郑州的教育在稳步发展。
但郑州全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仍然较低,2004年与北京在校学生构成比较。由比例图可以看到,郑州在校学生的结构不尽合理,小学生约占了一半,可是中学生所占的比例大幅度减少,这反映了郑州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比较低,一部分人的教育只限于初等教育。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关键的作用,并且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研究报告表明,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生的可提高生产率43%。初中毕业生可提高108%,大学毕业生可提高300%。因此,郑州市的经济要振
兴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2.郑州市人口体质的统计分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体质是人口质量的物质基础,由于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影响,郑州人口平均寿命已由50年代的60岁延长到目前的70多岁。人口死亡率也稳定在4‰~5‰的水平。由于身体素质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各地区的医疗卫生发展水平的高低有关,选用每万人拥有的医疗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来粗略的反映郑州人口的身体状况。
从上表看出在2000年前后,在每万人拥有的医疗机构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减少的同时,每万人拥有的医院床位数并没有大幅度的减少,一是因为统计指标的变化,另外反映了国家精简机构,关闭不合格单位取得的成效。但随后的“非典”严峻考验了医疗系统,也暴露了卫生医疗条件跟不上人口发展的速度,同样也促进了卫生医疗的快速发展。在2003年郑州医疗机构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和床位数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郑州人民总体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身体素质偏差。近期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有关报道:调查显示郑州的中学生身体素质在不断下降,状况令人担忧。等等这些都将会制约郑州市经济的发展。
3.郑州市人口素质的统计分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上用大量的篇幅分析了人口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状况,那么,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怎么样?下面我们把前面反映人口素质状况的图形(包括身体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与下列反映郑州经济发展的图形(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联系到一起做简单的分析:
可以直观地看出在2000年左右,体现人口素质的科学文化素质与身体素质的一些指标明显下降。再看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00前后增幅明显放慢。虽然不能说是人口素质是当时经济增长缓慢的全部因素,但人口素质的明显下降,必定是当时经济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2002年以后,反映人口素质的指标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在2003年与2004年两年郑州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幅加大。由此可见,在郑州经济的发展中人口素质的提高起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三、人口结构统计分析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人口的构成包括自然构成、年龄性别构成和社会经济构成(如城乡构成、产业构成等)。其中人口自然构成的变化是由人口本身的出生、死亡等变化形成的。人口构成与经济发展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但限于查到的资料,我们把人口结构对经济的影响做一简单的分析。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郑州市的大专以上人口比重在稳步上升,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员比例逐渐趋于稳定,人口性别比和全国大体相等。但是高等教育人口所占的比例到2003年仅为9.7%,比重还是偏低;而且虽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明显提高,但这个比例与北京比较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第一产业比重偏高,即从事农业的人口比重大,或农村人口比重高,意味着人们主要从事对土地开发的农业生产,如果伴随人口的急剧增长,人口的环境意识薄弱,则会造成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以致退化。而性别比为1.07%左右,也是不合理的。从业人员中具有高等学历(2004年单位从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比重为1.0%)和高级职称(2004年单位从业人员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和高级技师的比重分别为2.8%与0.3%)的人员比重都比较低。
由此可见,人口的年龄结构、城乡结构和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影响都很大。以人口的年龄结构而言,人口过于老化就可能造成经济活动的不足和老化,影响经济的效益和技术创新,也会造成社会经济对人口的负担过重。人口过于年轻化,又会造成就业压力过大,增加失业率,影响社会稳定。同时,过于年轻化的人口结构还会造成教育、医疗上的压力,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不仅会影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人口的再生产活动,使人口本身的正常发展受到干扰,如果人口性别结构与年龄结构同时失调,将会进一步加剧对经济的不良影响。
结束语:知识经济是21世纪经济的主流,它不仅对中国经济和人口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将对经济和人口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过程中,对人口数量的需求进一步下降,对人口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解决郑州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必须立足于人口多、人均资源少、人口素质低,经济和科技水平都比较落后的基本市情,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在发展中解决人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