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7 15:16:4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小学语文学科教育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但常常不好操作,流于形式,缺乏在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真正合作,在课堂中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参与,其他同学仍是被动,没有表现的机会。有的学生合作学习时,不会倾听,不会合作。
在课堂活动前,先明确分工,再合作。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也可以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在合作学习的内容中,要考虑学生之间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发现,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是学生靠个体自主学习很难解决的,把学生的个体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中去。教师要对合作学习进行指导,不能袖手旁观,要真正关注学生,深入到合作学习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主要靠自己个人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新课程里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就要求教师保持开放的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进行多方位的学习,现在的语文教学,已经不是单一的语文知识,而是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其次,就是学会和同行合作,吸取多人的智慧,协调一致;对学生的评价,不仅看学生成绩,还要多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重视知识的运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搞提海战术,减轻学生负担,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以通过吟诵法,主要通过学生,老师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进行对比,而产生共鸣;也可以进行教学情境法,来让学生感悟,主要通过教学内容,精心布置情境,让学生们都能融洽到情景中;还可以利用传授的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思维里产生感悟。
在很多学生看来,科学是一件神秘的事情,更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科。在学生初学之时,教师一定要通过对学生现实生活中各种自然现象的呈现、讲解和揭秘,让学生在感受科学的过程中充分意识到,科学原来就在我们身边,它蕴藏在生活中的各个不同层面,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呈现。以学生科学经验的形成来看,他们在课堂学习之前了解的科学知识都是来自于日常生活中。例如,孩子在潮湿的天气下偶尔发现了蚯蚓,他们会对其外形以及其行动进行观察,从而形成基本的科学经验。儿童形成科学素养最为有效的方式是在现实生活中随机感受,引导他们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及时进行感知了解。这样的方式对于儿童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鉴于此,作为科学老师,就不能死守着一本教材,按照固有的课表和内容进行教学,而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体验他们的生活经历,从而引导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学习科学,从而形成最为有效的科学体验。例如,在姹紫嫣红的春天,柳絮漫天飞舞,这些就会引发学生的科学思考。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及时点拨。如果这些生活中的资源与教材的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则需要进一步打破传统教学的模式和顺序,不拘一格地进行教学,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
二、体悟自然是小学科学启蒙的关键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课堂教学中常常看到教师给学生发放各种实验材料。但事实上对于学生而言,最为贴切有效的实践材料不是教师精心制作的,也不是随教材发放的,而是源自于自然。只有源自于真实自然状态的资源,才是学生最佳的实践操作材料。但这些对于城市中的学生而言,却又是非常难得的。曾有有识之士指出:自然社会才是学生学习科学,感受科学的最佳课堂。科学教学就必须链接学生生活中的自然社会,感受自然生活中最纯粹的科学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而在科学教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找出教材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是充满好奇和善于想象的,面对大自然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世界,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善于从自然生活中每一个细节入手,将学生的思维和关注力聚焦到自然生活之中。在学生身边的自然现象可谓丰富多彩,从天气谚语中感受不同的自然现象所蕴含的天气预征,从仰望星空引导学生思索宇宙的无穷魅力,从天气的变化中感受四季的轮回……
三、学会探究是小学启蒙教育的保障
一、观察生活,体验课文内容
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生活化教学中旨先是要创设生活情境的目的,这样才能把学习内和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使新学内容能较快的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与他们的生活相契合,达到真正的理解。如在学习《小松树和大松树》时,最后一句“小松树昕了风伯伯的话,惭愧地低下了头”,在教学中老师就应该抓住“惭愧”一词引领学生去创设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去猜想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后会说什么,这样学生们就可能联系日常的生活经验,纷纷发表他们的见解,如在教学《小露珠》一课时小学生而言,露珠对他们再熟悉不过了,几乎天天见到,但真正问及他们让他们描述细节的时候,他们却不一定能准确、细致地加以表达,作为老师就应该让学切切实实认真地去观察露珠,并说说他们的体会。在教学该课时. 教师应面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详细指导观察的方法,抓住特点,从而让学生明白:因为有了它,植物才会有生长,有变化。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因注意观察生活而加深了理解。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激发,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二、创设生活情境,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刘课文的感晤也是如此,学生在学习中结合生活体验,这样学生的直观效果就更强烈了。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生活情境,尽可能地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境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如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如在教学《狼和小羊》一文时,教师可把狼与羊的对话录制下来,并在课堂内播放。狼的声音粗犷凶狠一点,小羊的声音柔弱一点。学生通过对比与思考,体会到狼的凶残和小羊的温顺,从而对狼的憎恨、对小羊的同情与怜悯之情油然而生。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时,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动画展示一幅春风和煦的画面,并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从优美的画面中,悠扬的旋律中学生可以体验到充满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三、运用生活,再现生活,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境化学习,而课文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信息加工,还原成客观事物,进而获得主观感受的过程。“学问的要决,在于活用。”语文教学“生活化”其根本目的在于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把有效作为一种坚实的追求,让无效或者低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真实、有效。我针对聋生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努力。
一、教师不仅要备好课,还要写好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在听一个历史教师上课时没有记录一个字,因为那节课精彩得很。课后,他问老师备课花费了多少时间。老师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间接地说:“我这堂课直接时间是15分钟,但是我一辈子都在备这堂课。”
用一生的时间备课。达到这种备课境界的老师怎能不优秀呢?我想:只要我们努力着,实践着,我们也会走进“用一辈子去备课”的那种境界。其实,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做到:学生缺少什么给什么,不懂什么讲什么,不会什么教什么,以学定教。
教师还要有反思的习惯,从反思身边最熟悉的教育现象做起,关注身边最平常的教育小事,反思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与得失。“每天从问题出发,把自己的行动拿出来研究,再把研究的成果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刚开始(反思、研究)“同样很累,但这种累解决着以前工作中的问题,它正在促进我的成长,它能让我体验到快乐,并看到希望,我不断感觉到因为自己教育智慧和能力的不断提升,我的工作变得越来越从容,也越来越轻松了”。
处在新课改下的特教教师,要具备很强的课堂调控能力,去驾驭课堂,驾驭学生的学情,驾驭学生的思维活动——用一辈子去备课、去反思。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研究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教师若能运用各种手段、方式和方法来调动聋生,感染聋生,创造出教学的生动氛围,使教学进入较高的境界,那么教学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控制力和感染力,才能使聋生自觉培养起语文学习兴趣、自觉调动起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于教材的特点,我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教学环节设计,指导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朗读、讨论、交流、表演、辩论等形式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投入课堂,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活泼、有趣、富有活力。学生喜欢新奇的事物,形象思维比较发达,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比较适宜的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辅助教学,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他们的思维,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本领
苏格拉底曾说:“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调动出来的工具和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教师可利用评书、读书、藏书等活动让学生口、手、脑动起来。
一个失败的老师只能用一种方法教育一百个学生,但一个成功的老师可以用一百种方法教育同一个学生。教师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本领为目标,通过学生喜欢的活动改变其消极的心态,让教育不再常态化。
四、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有效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意味着精神享受,意味着尊严的获得与提升,意味着生命价值的实现,而对于聋生来说,其意味着智力的愉悦、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升华。教师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学生自主学习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有:①问题的预设必须紧扣教材内容,目标的提出以老师为主;②要求学生探究的问题指向要明确,紧扣教学内容,题目力求通俗,让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能够一目了然;③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④教师的引导需适当,逐步实现从“扶”到“引”,由“引”到“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语文教师;教学改革
Abstract: “The Primary Chinese Curriculum and Its Teaching Theory”is the key course of primary education specialty in higher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course should not only take into accoun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imary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the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demands for teachers, but also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combination and the connection of pre-service education and in-service teacher development. As for the discipline aims, we should not only lay a solid foundation of teaching ,but also cultivate the developmental potential of students. As for the discipline contents, a complete curriculum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cluding main courses, selective courses ,practical activities, research topics and academic activities so as to meet the demands for students’ development. As for teaching method, it should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primary Chinese, and coustrust a teaching mode with reflective practice as the core;as for teaching assessment, it should serve the in-servic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primary Chinese teachers.
Key words:Primary Chines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 curriculum construction;Chinese teachers; teaching reform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重要的、并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承担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和效果,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他们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进程。
一、课程建设的基本依据
在构建与实施“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一学科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以如下理论与现实两方面的因素为思考基点。
(一)理论依据
1.深入研究基础教育阶段小学语文学科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变与发展,洞察语文学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状况与走向,以便在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上贴近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并体现出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
2.深入思考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所发生的变化,针对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所提出的新的要求与挑战,构建合理的学科课程体系,以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师范生具有能够胜任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任务并能适应语文课程改革发展方向的教师基本素质。
3.站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连续性、长期性的角度上,兼顾职前教育与职后专业发展,将职前教育置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全过程中进行整体考虑,在职前奠基阶段的本科教育过程中,准确把握应使学生获得怎样的知识和技能、奠定怎样的专业发展基础,以便打破原有的终结式培养模式与思路,体现出课程的基础性与发展性,使师范生既能应对现实挑战,又具有发展潜力。
(二)现实依据
1.从课程取向上看,现有的小学语文教法课,仍未能走出终结式培养的基本模式。表现为:往往以理想状态下完美型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尤其是教育教学技能方面的素质)为终结性的培养标准,而很显然,这样的培养目标在四年的奠基阶段是不可能达成的。这一课程取向源自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认识上和理解上的不足,其后果是:在不断的技术性模仿与训练中、在严格的理论识记和行为规范的要求中,师范生虽然暂时成为了合格的知识传递者甚或教学能手,但从长远来看,后劲往往不足。其原因是,这种急于求成的终结性培养模式导致了那些对于教师发展而言更为重要的东西在过程中的失落,诸如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决策能力、研究能力等。
2.从课程内容上看,现有教学法课,过于强调学科体系的逻辑性、理论知识的学术性,过于注重规律与原则的教学,从而使课程封闭于固有的理论体系中,走进了枯燥、陈旧、繁琐的、理想层面的象牙之塔,远离了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和丰富的教学实践本身。如此去武装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等同于以整齐划一的方式训练教师的思维与教学行为标准,其结果自然是在真实教育情境中的实践性知识、创造性、决策力的极其缺乏。尽管他们也许能够遵照相关的原则与规律进行教育教学,但他们所具有的是遵照执行的教学观,是教育教学的执行者而不大可能成为创造者,所进行的语文教学也往往会走上固定僵化之路,鲜有活力。
3.从课程实施上看,现有的教法课,过于强调对学生进行外在的灌输与塑造,漠视了对学生个体内部因素的唤醒与发展,淡化了学习者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感悟和实践环节,而在评价上又过于关注固有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这里隐含着一个错误的认识,即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娴熟掌握必然会带来相应的教育实践,但事实上,教育教学的理论却恰恰产生并发展于教育教学实践本身。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表现为重传递轻研究,重理论轻实践,重统一要求忽视个性发展;表现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差,教学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动力未能得到真正唤醒。
基于如上思考,我们对“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从目标到内容上进行了重新定位与调整,从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上进行了改革与思考,力图充分体现出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开放性与创造性、研究性与发展性,以期能更贴近当前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现状,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的需求。
二、课程目标与内容
(一)课程目标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以小学语文学科的课程形态与教学形态为其主要研究内容。课程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师范生对小学语文科课程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能力,奠定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基础并使其具有较为深厚的发展潜能。具体表述如下。
1.培植师范生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兴趣,会做经师,更为人师;
2.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熟悉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能根据具体的社会环境、学生情况、教育条件等选择、利用、开发相应的课程内容与资源;
3.深刻理解小学语文课程对儿童发展的多元意义,掌握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并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4.充分认识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与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以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特点,了解并能够辩证分析针对如上教学内容常见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了解小学生学习如上内容时的心理过程并能据此进行合理的学习指导,能够对如上五种教学内容进行独立的教学设计;
5.了解小学语文教学常规,具有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如独立分析教材的能力、备课编写教案的能力、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与课后反思能力等,具有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扎实基本功,如语言表达、三笔字、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
6.掌握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意义、内容及方式,并能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评价内容、选择恰当方式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评价,能够从不同角度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讨论与评价;
7.明确小学语文教育科研的意义,培养师范生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能力、研究与创新能力,使其具有日后在实践中发展的潜能;
8.了解本地区小学语文教育状况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内教改的新经验、新观点、新趋势,激发师范生参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愿望。
在上述目标的达成过程中,一方面要培养师范生未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学科理论与技能;另一方面,又要通过教育理论的熏陶、实践与反思能力的养成以及语文教育研究的尝试等,使其具有运用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探寻和剖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诸多问题的能力和专业发展潜能。
(二)课程内容体系
为达成如上课程目标,我们所构建的学科课程体系由以下内容构成:学科主干课、学科选修课、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与学术活动。这四块内容作为整体的课程体系,贯穿于大学阶段的二至四年级。见下表。
1.学科主干课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旨在使学生全面整体地了解和认识小学语文课程,并具备基本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和教师角色意识。主要内容为:(1)小学语文课程沿革与发展;(2)小学语文课程目标;(3)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与语文教材;(4)识字与写字教学;(5)阅读教学;(6)作文教学;(7)口语交际教学;(8)语文综合性学习;(9)小学语文课程评价;(10)小学语文教师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在学习“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能根据相关理论,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自身特点等进行独立、有创意的教学设计能力,并通过微格训练的形式,强化学生相关的教学实践技能。主要内容:(1)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案例的比较分析;(2)指导学生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并编写出教案;(3)分组进行微格授课,师生点评,并进行比较与反思。
通过如上两门主干课的学习,可以奠定学生初步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技能,为后续课程和真实情景下的教学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2.学科选修课
“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研究和解释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内部心理机制及其与课程、教材、教法、学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法的改进、学法指导等提供心理学依据。
“小学语文教育科研方法”:为培养“研究型”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理论上和方法上的导引。
“小学语文教材研究”: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专题研究,从纵向和横向的角度对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引领学生能更好地识别、理解、把握、处理好小学语文教材,并具有初步的编制语文教材的能力。
“小学语文案例分析”:对具有代表性的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进行讨论与分析,整合并加深学生头脑中相关的理论认识,建立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识字与写字教学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小学作文教学研究”“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指导”“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等:均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基础,对不同内容的教学进行深入的、拓展性的专题研究,既关注教育教学的现实本身,又关注当下课程改革及前沿理论的发展,以使学生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对相关内容的教学进行独立思考和准确把握。
通过如上课程的选修,学生至少能在有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多个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拓展,并具有较为深入的思考与研究能力。
3.教学实践活动
教育见习:2周,安排在2年级第二学期。主要内容:(1)了解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并写出书面报告;(2)至少听4节语文课并与授课教师交流听课感受;(3)将自己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感受、疑问与思考形成书面报告提交。见习活动要达到如下目的:对语文教育教学形成直接的体验与感受,并产生初步的思考,以为相关理论课程的开设奠定必要的感性基础。
教学模拟实践:集中安排在“语文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学科主干课上,以微格训练的形式为主,旨在提高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强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常规,要确保每位同学都能经历一次以上较为成功的模拟实践。这种模拟实践也可根据教学情况在其他课程中进行。
教育实习:8周,安排在4年级第一学期。主要内容:(1)深入了解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整体把握语文教学对小学生产生的影响;(2)与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与交流,建立起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意识和专业发展意识;(3)至少听12节语文课,讲8节语文课,并能相互评课和独立进行课后反思;(4)能通过不同方式发现小学生语文学习及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和宝贵经验,也能发现其中的不足或困惑,并结合自己的课题研究或毕业论深入思考和解释。教育实习活动要达到如下目的:为师范生从大学到小学、从受教育者到教育者、从“准教师”到“教师”搭好桥梁、做好衔接,如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整合、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的获得、教师角色的转化与确立、真实教育环境中自身内部冲突的发现与解决等。这一过程不仅是理论向实践的回归,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与跨越过程。
“理论知识是从业资格的基础,而专业实践本身是所有知识指向的终极目的。”[1]增加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实践质量,直接影响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效果,更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和走向。
转贴于 4.语文教学研究与学术活动
小课题研究:主要分布在3—4年级。一方面,鼓励并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课题的申报与研究;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或将自己所研究的课题提供给学生。我们的宗旨是: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并经历一次研究过程,着眼点不在结果而在于过程的指导和研究意识的激发。
毕业论文撰写:相当部分学生在理论的学习、实践后的反思或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会选择有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方面的题目作为自己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学科教师将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全程指导。
学术讲座:贯穿于1—4年级。邀请一线教师或相关教学法专家进行学术讲座,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现实关注,强化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信念,拓展学术视野,培植学习与研究意识。
语文教学研究与学术活动将使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具有充足的发展潜能和发展动力。
以上学科课程体系的四块内容是彼此衔接、相互渗透的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它所追求的是:培养以整体形式而存在的、不断生成与发展的未来小学语文教师,他们应当具有良好的语文教学观念、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一定的实践性知识以及教学反思与教学研究的良好意识与潜能。就此,我们一方面要强基固本、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要引领导航、提供持续发展之动力。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前已述及,以往的教法课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并已严重影响了职前教师教育的有效性和职后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此,我们以理论性与实践性、开放性与创造性、研究性与发展性为基本准则,将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微格训练、实践与研究活动等结合起来,进行了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改革。
(一)密切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课程从封闭走向开放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的内容来源于、并最终指向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本身,因此它不能仅存于大学课堂和书本之中,而应建立起与现实的联系。也就是说,它不应仅以固有的、封闭的理论形态而存在,而应在丰富的、动态的语文教学世界中获得解放。
这就要求:第一,从事本门课程教学的教师要对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有较为深入而全面的了解,并掌握足够量的教学案例,以实践为基础进行教学与研究;第二,参与本学科课程教学的不仅要有大学教师,还应有工作在一线、具有丰富的感受与实践经验的小学语文教师;第三,要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了解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现实情况,并对有代表性的现实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就此,我院师生定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走访“基地校”,深入到课堂和教师备课小组,了解小学生语文学习状态和教师教学情况,我们也常常邀请小学语文教师到我院进行说课、讲课,并进行课后交流。在这些交流中,建立起了一种互动互助的共同发展关系。这样做一方面使我院师生对小学语文教育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教与学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也培植了师范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情意,而更为重要的是,它使本门课程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理论的象牙之塔中获得了现实的解放,教与学开始变得更加鲜活生动。我们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本身正是小学教育专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摇篮。
(二)强化发展主体的参与性,构建以反思实践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相应环境下的主体自我发展,职前教育阶段理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树立起学生的主体发展意识,培养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能力。为此,必须重新认识过去那种“理论必然决定实践”的理想假设,改变以“理论灌输”和“教学技能的机械模仿”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师范生由“被规范、被加工者”发展成为自主性凸显的“主动发展者”。
1.语文教育观念──从灌输、传递走向建构与生成
毋庸置疑,有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面的基础性知识、理论与观念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是重要的,它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问题是,如果这些知识、理论与观念不是“被传递”和“被灌输”的,我们该怎样促成学生的内发性需要,“使其内化成为师范生所认同的教育理念,为其专业行为提供一个理性支点”[2]?我们认识到,教育理论只有真正唤起教育实践主体内心的参与、价值的认同和精神的再生,真正引起其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意义与价值的深层思考,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而那些直接的告知和给予往往是徒劳的。因此,本学科课程不应是一套原则规律、操作规范的照搬,我们所应关注的是师范生主体内部教育教学观念的建构与生成状况和他们对知识价值的发现过程,而不是知识本身。
我们认为较为合理的做法是:以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直接观察与体验为学习基础,以知识理论的讲授和探究为主线,以案例分析与教学实践(含模拟实践与真实情境中的实践)为主要形式,通过三者的有机结合,促成学生主体语文教育观念的建构与生成。具体说来,就是要打破纯理论、单方面灌输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参与性、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将演绎法与归纳法相结合,将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辨相结合,将理论学习与行动中的实践反思相结合,广泛采取除自学和必要的教师讲解之外的更加丰富的教学形式,如现场观察、案例讨论、教育调查、合作研究、教学实践等,以便创建一种以教育主体的自我建构为中心、多种教育形式交叉互动的教学情境和教育过程,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师范生内隐的语文教学观念的确立,在不断地感悟、学习、实践、反思、修正过程中,促成他们头脑中有关理论知识的整合、认同与建构,实现个体教育知识与观念的统整与提升。
2.语文教学基本技能──强化与更新
语文教学技能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学科教育学的有关知识与经验促进学生学习、达成教育目标的一系列行为方式。“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是由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的”,也是“高师院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3]职前教师教育阶段要切实加强师范生未来工作所必备的教育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为他们步入职业生涯提供必备的专业支持,同时我们也要根据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情况,对这些基本技能进行适当调整与更新。
我们的基本做法是:第一,明确语文教学基本技能的内容。包括: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如朗读、演讲、沟通、文字(含网络)信息的搜集与处理、三笔字等;基本的教学能力,如教材分析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编写教案能力和教学实施(导入、发问、强化、组织调控、作业编排与辅导)能力等;另外,还要求学生能具有熟练运用各种教学媒体的能力和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第二,制定基本技能训练的质量标准。语文教学基本技能是在四年的职前教育阶段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入学阶段我们就把相应训练内容所应达到的最低标准提供给学生,使其能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并根据自身情况择期参加学院组织的达标测试,四年内要完成所有基本技能的达标。第三,建立科学的技能培训机制。教学基本技能的掌握是学生主体在一定的理论引导下通过自主训练与切身实践而达成的。因此我们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给学生以必要的理论指导并安排相对集中的微格训练。同时,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与指导也体现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总之,“专业化的教师必须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4]而在职前教育阶段,我们应给予必要的加强,以培养出具有扎实的语文教育教学技能的小学语文教师。
3.实践、反思与研究能力──持续发展的动力
教育理论促进教育主体的建构和提升不是直接实现的,而以实践为中介。“实践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和生命”,[5]而“对教育的理解,只有在丰富的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才能真正获得。”[6]因此,小学教育专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要加强实践课程的开发,并通过实践中的反思、建构与生成,促进职前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并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
我们认为:一要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直观体验和认识;二要尽可能多地采取案例教学形式;三要增加各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强调反思环节;四要组织各种针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现实状况的研究研讨活动。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直观体验和认识,是学习本学科课程的感性基础。因此在学习本学科课程之前,我们安排2—3周的时间组织学生到小学,深入课堂,接触小学生和语文教师。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对当前小学语文教与学的基本状态有一个全方位的直观了解,另一方面也会促成他们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些初步思考,从而唤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自觉并培植起初步的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意。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的分析与讨论,缩短了理论教学和教学实践之间的距离,而且,伴随着一个个鲜活案例中所隐含理论与基本原理的被揭示,学生头脑中有关小学语文教学的观念也进行着不断地重构与生成。不仅如此,它还能增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反思意识和创新精神,增进解决小学语文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品质。
以微格训练为主要形式的模拟教学实践,要求师范生能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独立分析,并根据相应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在模拟实践过程中还要体现出相应的教学理念,并接受师生的质询与评价。这是对理论的进一步理解和运用过程,也是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渡。
真实情境中的教学实践是学生语文教育观念的全面展现过程,同时也是教育教学观念的进一步整合与修正过程。至关重要的是,要切实加强指导过程,强调时效性,以使学生通过这一过程能基本建构起职前阶段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理性认识并进一步丰富实践性知识。
以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现状为大背景的各种研究与讨论,贯穿于职前教育阶段始终,但集中安排在三、四年级。这种反思与研究是基于实践基础上进行的,一般以小组形式在学科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的则与学生自己的毕业论文结合起来进行。这个环节能较好地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研究经验。
以上几个环节构成了本学科课程的“实践—反思—研究”系统,这一系统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拓展、改造、提炼和唤醒着师范生原有的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的实践性知识和新的教育思维方式,实现着教育主体的建构与提升。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所关注的是:第一,实践性知识的建构。“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开发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也许比灌输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以及模仿教学技艺更重要。”[7]而实践性知识只有通过实践这一环节才能得以建构,诸如对小学语文教育的信念、教育教学中的合作与沟通能力、教学过程中的情景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等。第二,反思与研究能力的加强。我们认识到,教师发展的动力不在于学会怎样去运用新的理论知识,而在于从经验中学习和对自己的实践加以思考的能力。这是由小学语文教育的复杂性、审美性和创造性所决定的。而只有对教学实践本身的行动研究才是创造与发展的源泉,它也就成了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动力基础和成为一名创造性教师的必要条件。
4.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封闭、独立走向自主、开放、合作
我们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能仅仅靠“外塑”的形式去达成,而“要从一种外在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的‘灌输’或‘训练’转变为一种内在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的‘发展’。”[8]这就要求本学科方向课程必须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需求,采取多种形式创设出有利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环境,使他们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学习内容由封闭变开放,学习形式由独自状态转变为更多的合作形式。这种自主、开放、合作的学习形式其益处在于: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意识;可以养成基于不同背景的思考与研究能力;可以培植学生的怀疑精神与创新能力。而这正是教师职后进一步发展所应必备的基础。
(三)建立健全评价体系,使评价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
教学评价是学科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往本学科的课程评价在内容上重在考查学生对小学语文课程知识和教学理论的掌握情况,在评价的方法上以书面闭卷考试为主,而评价主体又较为单一。这种关注了终结性而忽视了过程性、关注了现实性而忽视了发展性、关注了内容的固定性而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情意与创造性的评价方法,很显然不利于职前和职后教师的专业发展。
对此,我们认为:第一,在评价内容上,既要评价学生对有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的掌握情况,更要加强对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同时,要把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态度、兴趣和在学习过程中的投入程度以及完成各种学习、实践任务的质量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第二,评价形式与评价主体多样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定期考试与平时考查相结合,书面考试与技能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查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从而对学生作出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使评价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李·S·舒尔曼.理论、实践与教育的专业化[J].王幼真,刘捷,编译.比较教育研究,1999,(3):36—40.
[2]阮成武.小学教师养成方式变革与初等教育学课程使命[J].课程·教材·教法,2002,(2):65—68.
[3]罗雅萍.关于高师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5):49—53.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8.
[5]王长纯.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重新发现[J].教育研究,2001,(11):45—48.
[6]宁虹.重新理解教育──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1,(11):49—52.
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但是随着新课改的实行,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由过去的师道尊严变成了现在的平等、民主、朋友的关系。情感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学生的内心发生了改变,当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他们才可能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也由以前的知识的接受者变成了学习的主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只有师生之间关系和谐,才能够把课堂的人际关系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教师也能够欣赏学生,认识到学生的不同差异,能够面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能促进有效教学的实现
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方法都可以促进有效教学。我认为主要是这些方面。首先是教师的精心备课讲课。作为一个教师,备课是非常重要的。备课的重要性就是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把课文内容备厚,对教学的环节要做到清晰化,能够对课堂上出现的生成有所预测。其次就是针对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知道每次授课的内容都会有所变化,当我们面对不同的单元不同的课程,都要有多重的教学方法。有的课程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就可以解决,教师就不需要再做无用功了,如果有的课程需要学生的演示和合作,我们就要带领学生对广泛性的有标志性的问题进行探究,然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再次的进行讨论和综合分析。当然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要死板套用。而恰当运用多媒体可促进有效教学的实现。
1.媒体教学可以全面传递教学信息,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多媒体技术就是通过视觉和听觉等等多方面的感觉体会,赋予知识以具体的形象,从而使知识更容易的被学生理解和体会。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总是倾向于中等的学生,最后造成饿的吃不饱,饱的吃不下,学生不能够很好的发展。但是当我们运用多媒体技术介入语文课堂后,我们可以感受到大家都能达到满意的程度。如果我们把这样的一节课比作是一次旅程,每个学生都能从中有所受益,收获满满。我们在平常的语文课堂上应该经常运用多媒体工具来辅助教学。尤其是当我们实施了新课改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进一步得到了肯定,教师应该摆正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引领学生思考,引领学生学习。
2.信息技术使语文更具美感,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语文学科的特点,使语文更具有人文性和美感性,我们怎么来将一节语文课上的风生水起,使学生能够在开心中学习,在学习中开心和感悟呢?一节好的语文展示课,不仅仅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更是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这样的学习课堂经常是课上完了,但是我们还有余音绕梁,欲罢不能的感觉。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上就很好的扮演了教师助理的作用。首先是字词的展示,我们传统的课堂经常是以读和背为主,如果来默写的话就会耽误时间,影响整个课堂的进度。但是当我们用多媒体就很好的避免了这样的不足。其次是课堂内容的展示。现代的语文教师几乎可以不用板书,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完成。我们可以通过一组组真实的图片、音乐和视频,带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了解不同文章的风格和特色,然后再通过问题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对我们探究的内容做积极的讨论,从而总结语文学习的规律来应用于生活。就拿我们在语文课堂中的难啃的骨头诗歌赏析来说吧,我们知道诗歌都具有音乐性、节奏型、简洁凝练的特点。如果我们在多媒体教学中通过展示朗读的方式来背诵,再对诗歌的背景和作者来进行介绍说明,然后借助于画面的形式来表现,就能够很好的了解诗歌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名家的赏析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很轻松的解决了问题。我们不必要把诗歌讲的支离破碎,应着重欣赏诗歌整体的美感。所以对于语文老师而言,怎么在课堂中更好的运用信息技术,在课文的内容展示中怎么运用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是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随着社会和教育条件的发展和改善,多媒体开始进入课堂,并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学生总是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将多媒体技术成功地运用于教学中,成为世界各国开展教学改革活动的一个新挑战。我认为教师不要过多依赖多媒体,应该恰当引进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平常的信息理论和计算机操作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对多媒体技术的掌控,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微视频、博客、搜索等多种工具,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三、结语
(一)被动学习
工科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普遍比较被动,很少会主动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被动学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前很少会预习要学的内容;2.课堂很少会跟着教师的授课进度积极配合教学,多数时候无法跟上课堂节奏3.课后很少复习和练习所学过的知识技能。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往往贯穿大学英语学习阶段。
(二)动机功利
不少学生学习英语并不是基于掌握这个国际化的语言工具,或者说可以利用这个工具扩大视野增长见闻,或者在今后的科研当中便于查阅国际文献。大多数学习英语的目的仅仅是应付期末考试,应付四六级英语考试。这种功利且短视的动机造成不少学生学习主动学习英语时间短,仅仅在考试前一段时间突击学习,考完之后,英语书就束之高阁。
(三)缺乏学习理论
工科大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对语言课程学习的理论认识,认为英语的学习就是死记硬背,无法认识到语言学习也有其学习理论和学习方法。不少学生认为英语学习就是背单词,读课文,听录音。不少学生在学习当中厌恶背单词,不懂语法句法,进而很难迈过语言学习的门槛。
(四)人文素养缺失
工科高校人文教育的缺乏和不受重视,导致工科学生人文素养普遍较低。这不仅严重妨碍学生的成长成才,也不利于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工科院校,相当多的学生人文社科知识基础薄弱,结构单一。由于人文素养的缺失,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难于理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背景。
二、基于工科大学生的英语教学管理策略
(一)强化语言输入环节
在工科院校中,不少学生学了英语往往也是不能说,听不懂,读不懂,写不好,造成这种普遍现象的原因是过去在我们的英语教学当中往往比例失调,读写多于听说。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语言输入严重不够。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实际教学当中要鼓励学生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认识到语言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而非一蹴而就。要提高语言输出,无疑要加强语言输入。我们在实际教学当中,鞭策和鼓励学生加大英语阅读量,精读泛读相结合,同时大量提高听力输入,精听泛听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其语感,从而带动多种英语应用能力协调发展。
(二)量化管理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量化学习目标以及管理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避免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笔者所在学校针对这个情况制定了学生平时成绩管理办法,具体如下:读写课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在平时成绩中又分为考勤,课堂表现,以及作业三项。具体到每节课的迟到早退以及旷课都有相应的扣分,每单元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每堂课的表现情况都会如实记录到平时成绩表上。这样可以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做到形成性管理。
(三)培养学生兴趣,增强课堂趣味性
英语教学不能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课堂授课不能是单纯讲解单词、课文、练习的简单模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这门课没有兴趣,学习肯定是被动的,而且效果无疑很差。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每册书每篇课文自身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从而科学的安排教学。在教学中,教师作为引导者,不是一味的传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同时课堂授课的形式也要灵活多变。教师每堂课前可以布置一些主题任务要求学生课下准备,任务的设计尽量能激发学生兴趣,这样再到课堂上就会形成更好的参与氛围。
(四)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人文素养
在英语教学当中,教师必须主动转变英语教学是单纯教授知识的观念。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必须把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工科大学生人文知识面普遍狭窄,结构单一,甚至对基本文化常识也知之甚少的情况,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对工科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普及是很有必要的。教师选择一些经典的英语人文知识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多阅读外国人文著作;教师也可主动开设基础的人文学科课程和讲座,这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还可以提高对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不断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五)开办第二课堂
大学英语课外活动是大学英语课堂的有益补充,使大学英语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教师重视、开设和开展富有成效的课外活动,是有效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一学校可以开通英语广播。通过校园广播电台播放英语新闻或者其他英语有声资料,形成一种全校范围内的英语学习氛围。二大力开设“英语角”活动。“英语角”活动是学生自主训练和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1.1建设高素质科技教师队伍
1..1.1配备专职科技教师学校应选择热爱科学、年富力强、奉献精神强、责任心强的教师来担任科技教师。
1..1.2培训学科教师可通过面向全体教师的知识培训、专家讲座、制度建设、激励机制等手段与措施,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科学素养,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教育教学活动的探索和指导工作。
1..1.3提高科技教师综合素质定期召开科技教师座谈会,及时沟通、相互了解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和经验;实行青蓝工程的管理激励制度,培养发掘有科技创新教育教学潜力的科技教师。
1.2开展科普推广宣传活动
(1)举办校科技周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做到早部署、早安排,围绕科技活动主题,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系列科普活动。
(2)组织学生观看科技片。可收看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人与自然》、《科技之光》、《走进科学》等科技节目;组织学生征订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如《科学大众》、《少年科学》、《少年智力开发报》等;介绍科学家故事,如牛顿、爱迪生、富兰克林、贝尔等众多科学家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故事。
(3)定期组织学生精心策划,张贴科普墙报、办科普专刊,展示科技创新优秀活动项目,展示学生自制的标本、教具、学具;开设科普讲座;举办“科技在腾飞”的手抄报等形式新颖、富有特色的比赛;组织部分学生写心得体会,利用校园广播选播优秀作品。
(4)大力宣传热爱科学、具有创新思想的青少年先进事迹,不断激励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科技创新潜能。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广泛参与,才能真正在校园内营造一个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让科技意识深入人心,取得良好的科技宣传和普及效果。
2整合基础学科课程和科技活动
开发科技创新教育资源把学校科技创新教育与教育整体改革相结合,并入教育主渠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和主渠道。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道德情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也只有将以往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课外”身份转变为“课内”身份,才能突破科技活动就是建课外小组、搞小发明的狭小天地,让课堂中处处有科技,处处有创新,真正落实学校科技创新教育。
2.1将科技创新教育融入到基础学科课程中
2.1.1高考学科学生学习时间主要用在高考学科中,因此,如果在教学中渗透科技创新教育理念,并对相关的科技知识进行一些系统梳理,必将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起到重要作用,收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1)语文学科。现在的语文教材中,增加了不少有关科技内容的文章,语文教师可利用此契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收集整理相关的科技资料和研究背景,拓宽科技知识领域。
(2)英语学科。有英语教师曾留意到一个现象:理科生英语成绩普遍高于文科生。按常理文科生应更占优势,但通过试卷分析才知,原来英语试卷中的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等题目有五分之三以上的内容涉及到自然科学知识,而这正是理科生的优势。因此,英语教师非常有必要在教学中融入科技知识,尤其对文科生的教学,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成绩,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3)理化生学科。在实验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察、对比、实验、归纳、类比等方式,引导学生“做中学”和“探究性学习”,提出种种假设和猜想,能很好地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
(4)数学、政史地等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各自学科特点,将科技创新理念渗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以及发现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2.1.2非高考学科如《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灵感的产生,让学生亲历实践活动的过程,经历成功与失败,这对于直接经验的获取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非常有帮助。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实践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应用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与分享、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更好地促进青少年个性发展和情商修养,转变学习方式,完善学生素质结构,提高综合能力,实现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全面提升。
2.2开发校本课程
2.2.1明确校本课程开设目的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兴趣为目标,为学生建立广阔的知识背景,降低教学内容的理论难度和对学科体系的严格追求,避免科技教学课堂死板生硬,加强观察、采集、实验、动手操作和实践的环节,注重阅读、思考、探究、分析和直接发现。
2.2.2注重校本课程开发针对学生兴趣需求、心理特点、个性发展等,合理开发校本课程,避免科技创新教育的随意性和片面性,认真规范科技创新教育内容,建立学校科技创新教育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可开发科学史话(爱迪生发明故事、历代科学家史等)、电子技术、机器人制作、建筑设计、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军事科学等校本教材,涵盖科学前沿与高新技术、实用技术、科学技术史等相关内容的校本课程。
2.2.3合理控制校本课程人数只要报名参加某校本课程的学生超过10人,学校就应想办法开设此课程。另外,每门校本课程人数应尽量控制在30人以内,以有助于教学的开展和提高课堂效率。
2.3开展科技活动
2.3.1比赛竞技类如航模、空模、魔方、七巧板、电子制作、物理技能、机器人、天文知识、环保知识等竞赛;科技发明作品展、生物标本展、化学晚会等;组织以科技为主题的班会活动,由学生代表讲述科学故事,提出论点,大家相互讨论,得出结论;规定学生每学期读一本科学书籍;利用寒、暑假参加科技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能强化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鼓励学生自立、实践、创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素质、科学方法;认识自我,展示和发展自我,从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2.3.2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组织学生成立科技兴趣小组,或由学生自发组织科技社团活动。这些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都是由对某学科研究领域感兴趣的学生组成的,其科技活动开展的针对性更强、目的更明确,内容更有深度和广度,并能及早发现和培养具有科技创新潜质的优秀人才。
2.4紧密结合高校自主招生政策
将科技创新教育作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之一,与全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紧密结合起来。高校自主招生是一门大学问,不同高校选拔优秀生源的标准和方式虽各有千秋,但万变不离其宗,所需人才一定是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拔尖优秀的创新人才。通过检索高校自主招生报名条件,发现一个共同条件,即“具有突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科技创新发明有优异成绩者”。那么高校如何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潜质呢?清华大学招生办介绍:“综合性面试容易评判出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对于创新性的评估则有局限性……不是靠一张卷子就能把学生的创新能力评判出来的”。那么,针对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中提到的关键词“科技、创新、实践、发明、优异”,应如何理解和定位,从而给学生更多的选拔机会呢?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组织动员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类比赛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科普作文大赛、微创新大赛、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创新实践活动等。
(2)辅导学生科技发明申报国家专利并获得国家专利。
(3)积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5~15人)参加科技类社会实践活动。参赛获奖、申报专利、社会实践,是最能体现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和途径,能直接将其作为高校评价学生创新潜质的重要指标,从而让学生具有高校自主招生的选拔资格,争取更多机会选择心中理想的高校。
2.5举办科技专家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