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德育课教学设计8篇

时间:2023-08-25 09:09:4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德育课教学设计,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德育课教学设计

篇1

关键词:中职 德育课 单元教学设计 职业能力

著名的职教专家戴士弘教授在倡导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时强调指出,教师教学必须以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为目标,对课程的内容、教法进行整体教学设计与单元教学设计,必须按照当代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的原则来做,实施要点简称“6+2”。其中“6”指的是: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突出能力目标;项目载体;能力实训;学生主体;工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2”指的是:(1)某些课程教学内容(如德育、外语等)必须更注重采取“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去的方式,而不仅仅以集中上课的方式。(2)把职业核心能力(如自学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等)渗透到教学中。笔者参与了学校于2012年上半年启动的《中职学校课程单元综合设计与实施》课题研究,在近一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对德育课在课程单元教学综合设计中如何实践“6+2”原则,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要体现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职业教育特点

单元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合理、可操作的设计将能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能。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德育课教学,要实现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就要设计体现教学内容与能力训练组合成相关任务,用任务驱动法完成教学目标,从而必须把“实践”落到实处,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比如,在《职业支点——职业道德》教学中,教师运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每4人一组,分组进行“我心中的职业道德”调查访谈活动,访谈身边的以及顶岗实习的同学、已经就业的师兄师姐、老师、家长、商场里的营业员、车间里的操作工等,经过一个月的调查, 每个学生都良好地完成了调查任务,每个同学及小组都协作完成了本组的调研报告并进行了展示。在总结分享发言中,每个组发言都很精彩,明白了什么样的职业道德精神是企业所需要的、具体体现在哪一些方面、对企业员工应具备的忠诚、主动和合作思想观念的理解、我们学生将如何做等。这次调查活动把知识的探究、问题的解决、能力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 同时学生在语言沟通、交际、空间、观察等多种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要重点突出德育课教学能力目标

教学目标有知识、能力、情感等多层次多方面的目标。在实际教学中,能力目标即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学会做事的能力是我们的教学必须重视和突出的。教师要学会准确、具体地领会并描述本课程的能力目标,认真设计教学过程与考核方式。比如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根据这个目标,我们设计相应的学习单元,采用多元智能评价手段和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实习实践、体验、感悟、分享,最后每位学生写一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并在班上交流作为期末考核。这些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同时使他们的信息搜集整理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要以项目和任务作为德育课的教学内容

要实现德育课突出能力,渗透素质的要求,必须是教师设计的项目和任务。学生只有在完成典型的、综合的、创造性的、有趣味的、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训练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如《职业生涯规划》的单元教学综合设计,我们根据中职学生实际情况,如他们对专业培养目标与就业前景缺乏了解,对自己所学专业缺乏应有的认识,对自己缺乏合理的认知,对自己的未来与前途缺乏必要的信心,对获取职业生涯成功的看法认识不够,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有效的自我控制,从而呈现出对发展方向不明确、上进动力不足等局面,设计出本课程的几个学习单元:“职业访问”“职场探秘”“发展条件分析”“职业目标的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等。

四、教学活动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中职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单元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各个项目的训练中去,通过操作训练来实现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要熟练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导分组合作学习。在每一个学习项目中,教师给出各小组明确的任务、给出引导问题,明确组内工作时间、组内角色和分工、小组在班上展示要求和时间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定位好自己的角色,紧紧围绕项目任务,主动应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得到职业或情感的体验,并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

五、面向未来职业岗位的工作是德育课教学需依托的内容

为使德育课教学更具职业教育特点,面向职业岗位的工作,我们对教材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分模块(或项目)进行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充分开发事业有成的毕业生、用人单位、企业家和先进人物等德育资源,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重视现代教学手段的开发,组织学生调研、考察、访问等德育实践活动,营造尽量多的职业工作情境开展教学,把理论知识的传授融入职业能力训练的过程之中。

篇2

关键词:德育课 教学总体设计 有效教学 合作互动

对于中职教师来说,德育课不好上。原因很简单:首先,德育课理论性较强、概念抽象,学起来较为枯燥;其次,中职学校的学生对德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学习兴趣。再次,一些教师上课照本宣科,课堂就像一潭死水,久而久之,学生失去兴趣,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说起。总的来说,德育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脱节,没有新鲜“血液”注入,德育课也无生命力可言。怎样让德育课活起来,变一潭死水为一潭活水呢?怎样使德育课富有成效呢?笔者认为,搞好课堂教学总体设计是关键。下面就课堂教学总体设计的方法运用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课堂教学总体设计的概念

课堂教学总体设计是指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系统来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习者学习的一种程序和方法,即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的设计,是教学思路、教学结构框架的设计。简而言之,就是对教学过程总的方法步骤的设计。

二、课堂教学总体设计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总体设计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与否,是备课中最关键的一环。它绝非可有可无,任何教材都有两面性:既有系统、条理、规范的一面,又有繁杂、零碎、不正统的一面;学生也是“十个手指不一样长”:学习基础、领悟能力、性格、兴趣等各具特点。如果教师不做或不善于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只是照本宣科,重点不突出,主次不分明,内容不连接,缺乏整体感,没有教学主线,就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不能保证有效教学。德育知识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在德育课教学中要注重课堂教学总体设计。

三、课堂教学总体设计的内容

课堂教学总体设计的内容丰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设计。

1.设计教学目标

我们要从学科整体或单元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还要从社会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目标既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又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又符合社会需要。如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这门课程既是中职学校的一门德育必修课,又是对中职生进行的一门职业指导实践课,解决学生择业、就业中的实际问题,既符合学生需要,又符合社会需要。

2.备教材、备学生

我们要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参、教辅,不仅要理解所教课本身的内容,而且要站在学科知识结构体系的高度,把握其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做到融会贯通,高屋建瓴,如适时构建一定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掌握和理会教学知识。同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使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心理发展,如在教学中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灵活变化的教学模式,使之符合学生特点,又使学生适应这种教学模式。

3.变教材内容为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

我们要立足于学生接受知识的视角,将教材新知识作巧妙处理,使之通俗化、感性化,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情景,为新旧知识铺设知识联结的“桥梁”。如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使理论知识感性化;采用体验性教育,使学生加深理解,通过谈感想、谈体会、辩论活动,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不断反复中使学生真正获得知识。

4.设计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学任务的落实,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关系教学效果的好坏。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必须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切实可行,切忌形式化。否则生搬硬套某种教学方法,必然使课堂失去针对性,陷入盲目性,影响教学质量。运用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教授学生知识,而且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吸取、探求知识的能力。我们通常所说的“教无定法”,并不是说教学无法,而是强调要特别注意每堂课要因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会显现教学方法的作用和魅力。

四、课堂教学总体设计的方法运用

搞好课堂教学总体设计,必须在科学的指导思想的统帅下进行。指导思想是科学的、先进的,其教学实际才会是高水平的;反之,指导思想不明确,或不科学,陈腐落后,其教学设计必然不理想,甚至出现谬误。笔者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1.以设疑激趣为先导

教师要把教学重点、难点设置成一定教学情景,可以是问题情景,也可以是故事情景、生活场面再现情景等,巧设疑问,激发兴趣。例如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德育课教学中,笔者引用教学情景:“小潭在临近毕业时坐立不安,一会儿觉得高中三年来什么都没学到,一会儿又觉得高中毕业的学生很多,就业压力很大,对找工作没把握,面对单位的招聘无所适从……”由此引发学生展开对职业生涯设计必要性的讨论。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设计首先要让学生想学、爱学。M・克莱茵说:“好教师能使任何教科书都出奇迹,克服差课程的缺陷,而差教师却会把好课程和好学生教坏。”教师的教学总体设计就是通过对教材的巧妙处理和对教学过程的组织筹划,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想学、爱学的心理。

2.以精讲为前提

有的教师不仅善讲,而且有讲瘾,一开讲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这都是传统教育理念下的产物。从古至今,课堂上一直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尤其是德育课,更是从上课讲到下课,唯恐学生理解不了,难怪有人说德育教师是“马列主义老太太”。教学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契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成为新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的大脑以自由的空间。做到这一切就必须以教师精讲为前提,只有教师提炼语言,少讲空洞的话,提高“讲”的效率,才能把时间留给学生,才能让学生主动思考。也唯有如此才能既减轻教师的负担,又提高课堂效率。

3.以揭示规律为重点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必然联系和必然发展趋势。学生不仅要从大量的社会现象中揭示规律,还要运用规律观察、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例如:1958年化和运动,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的破坏。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这揭示了人类发展要受“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规律的支配。同时又要让学生运用这个规律来认识当前改革的必要性,最终使学生理解并拥护当前的改革开放政策,也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知识的规律,从而学会学习,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服务。

4.以师生、生生合作为动力

让德育课“活”起来,实质就是进行课堂互动,促进互动必须强调合作。在倡导合作性学习的今天,合作越来越被人重视,但在实践层面引入课堂往往很难操作,不是教师不想引入合作,而是唯恐操作不当,导致课堂秩序混乱。其实,课堂上的合作相当重要,合作得好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首先要重新定义德育课堂的活动纪律,那就是讨论有主题,违纪有监督,讨论有奖励等;其次要明确规定合作中讨论、交流的时间,并必须有结果,要当众宣读结果,各组对比;再次要关注合作学习中的弱势群体,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好与差的搭配、活跃的与文静的搭配,男与女的搭配等等。这样既使课堂教学井然有序,又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的学习欲望、情感等得到极大的满足,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完成,教学效果自然不会错。

5.以多感官参与为手段

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这是因为一方面能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另一方面又会使学生产生真情实感的切身体会。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各种感官协同活动,既能减少感知材料的错误,又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在讲授哲学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内容时,利用下雪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一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们的回答不统一,有的说是好事,因为同学们可以打雪仗;也有的说是坏事,因为下雪路滑。笔者教育学生针对下雪是好事还是坏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放在一定的情景下论断,不能妄自下结论,以后同学们考虑事情时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绝对化,才不至于犯错。还可根据学校条件开一些实际操作课、多媒体课、实践活动课等,当然社会实践会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毕竟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到社会中,但也可以采用间接的途径,把备课中准备的课外材料引进课堂,使德育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在丰富的、有血有肉的感性材料的引导下步入理性认识的殿堂。随着现在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笔者利用教室的多媒体播放设备,在课上穿插播放时事新闻视频,结合新的社会热点,让学生感到德育课也很“时尚”,使课堂的讨论气氛更加热烈,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一节高效、成功的课,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一节多姿多彩、耐人寻味的德育课,更需要教师认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同时,还要求课堂教学总体设计主线分明,突出整体性,注重实效性,以保证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3]应俊峰.研究型课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

篇3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设计;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232-02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的课堂感兴趣的教师。”随着中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中要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就必须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正确对待,并落实到备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而其中优化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意识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最有效手段。

一、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设计概述

1.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设计的含义

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设计就是思想政治(品德)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应用系统的方法对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环节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描述、计划或规定,为教学活动制定具体可行、可操作性的程序或方案的过程。

2.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从大的方面说,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手段设计等;从小的方面看,教学导入设计、教学板书设计、教学小结设计、教学提问设计等等,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这些实际的教学设计都基本汇聚在教师的教学方案中,都通过教学方案来体现和反映,因此,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设计主要表现为教学方案的设计。

二、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

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设计及其准备工作是一项艰苦复杂、具有创造性和探究性特点的工作。它是上课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上课的质量。一般来讲,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设计的基本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党和国家的有关精神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这是由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只有认真了解研究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校日常有关教育工作的指示,并将其精神实质贯彻到教学计划和教学实践中去,才能保证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的正确政治方向,才能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从而才有可能全面地、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充分体现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功能,实现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教育教学目标。

2.研究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程标准和教材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是国家课程,其课程标准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具有普遍性、统一性和强制性。而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材料,也是学生学习的蓝本。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标准,领会其精神实质,熟悉它所规定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等,明确教学的主旨。此外必须通读教材,分析其结构,在掌握了各内容之间的联系后,明确各部分的重点、难点,为教学计划奠定基础。

3.熟悉了解学生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熟悉学生,解决“谁学”和“为谁而教”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而,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求教师了解学生思想实际、知识实际以及实际能力,从而使教学方案更具有针对性。

4.搜集整理资料

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容属于社会科学范围,社会科学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说理,而说理要凭事实,要占有翔实的资料。因此,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设计,必须广泛地收集和教学内容相关的事实和资料,并对其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和筛选。这样,既可以扩大教师的知识领域,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又可以大大丰富教学内容,不致将思想政治(品德)课讲成枯燥的教条,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而失去学习兴趣。

三、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方案的设计

教学方案包括学期教学方案和课时教学方案。学期教学方案是教师对一学期学科教学活动所进行的宏观设计,课时教学方案是教师对一节课或一次教学活动所进行的微观设计。这里主要研究的是课时教学方案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

在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时,要做到使内容全面且有明确具体的指向性,同时,目标设计应坚持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使教学目标兼容表现性和生成性目标。在设计情感教学目标时要依托课文知识,紧扣认知和思想教育目标。此外,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并用行为动词描述学生的素质发展变化状态,使目标具有可测评性。

2.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方法是组织运用教材实现教学目标的思想、点子、途径、程序、策略、手段和教与学的相互作用方式。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必须根据当前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经验和特长、教学条件及课程标准规定的时间和过渡进行设计和选择,坚持情理互动原则,在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的同时,关注学生生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教学过程设计

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做到以下五点:第一,概念、原理的教学要让学生经历其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原理的内涵、外延、层次结构和精神实质;第二,概念、原理的教学要融入一点概念、原理的发展史和问题解决史;第三,教学过程要凸现动态性,体现预设与生成相统一的原则;第四,教学过程方案要留有空白,体现方案“弹性化”原则;第五,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一般采用活动元设计法进行设计,即首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资源情况和学生实际等因素,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再根据教学模式的程序过程,将教学过程划分为若干活动单元,分别对活动元进行设计;然后,再将各个活动元有机地结合成教学活动过程

4.教学内容的组织设计

教学内容的组织设计,要按照本课程的新理念和教学方法,将静态性的教材“文本”加工成为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适合于教学展开、有利于教学内容创新的组织状态。具体讲,教学方略设计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内容要进行情境化、生活化和问题化设计,此外,还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思想教育、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5.作业设计

思想政治(品德)课作业设计的目的在于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引导学生应用,督促学生作进一步学习和思考,其功能是检查教学效果,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改进教学。在具体设计中,要做到,重点与全面相结合、复习旧课与预习新课结合、科技知识渗透结合、课本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学生生活实际结合、一般要求和不同档次要求相结合

6.课前或课后活动设计

为充分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构筑立体开放的教育网络系统,还必须设计一些必要的课前或课后活动,如搜集资料、参观访问、社会调查、课堂小品设计与编排、主题活动、研究性学习等等。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案,一般由课前活动方案、课堂教学方案和课后活动方案构成。其中课堂教学方案是核心,课前、课后活动设计应当服务于课堂教学。课前或课后活动设计应当服务于课堂教学,在设计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因地因时制宜,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活动的安全。

四、思想政治(品德)课说课设计

说课,是教师教学设计活动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师教学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说课可以把教学的成功建立在教师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合理化、有序化的基础上,使教师全面掌握教材,明确教学目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说课可使教师自觉地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使教师由普通的教学匠成长为学者型的老师,提高教师教学的整体素质。

说课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其他教师或教研人员述说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说课具有简单易操作、理论性与科学性、交流性与示范性等特点。

思想政治说课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难点;说教学方法和手段;说教学过程。在对思想政治说课进行设计时必须思路清晰,结构清楚;教学程序要具有科学性、深刻性;主次要分明,此外要详略得当,虚实有别。

五、综述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设计的意义与价值

从一般意义上说,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优化教学过程。具体来讲,就是通过预先的规划与设计使得相同的问题在今后类似的教学情况下不再出现或减少其出现的频率。虽然说教学设计对教学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其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教学设计使得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有利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有助于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利于组织系统中参与者的协作;教学设计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有助于实现教学最优化;此外,教师掌握了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技术,可以减轻教学负担,加速自身的培养,而且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所以,教学设计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优化与否。每个教师都必须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时机,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应江.谈新形势下的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2]胡田庚.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林琼慧.谈谈高师实习生的备课[J].池州师专学报,2002,(3).

[4]赵丽霞.说课是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有益形式[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2009,(7).

篇4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设计 教学实效性

[作者简介]孙由体(1965- ),男,江苏宿迁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社政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淮安 223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重点自筹项目“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设计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CG2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134-03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教育变革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如何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需要,增强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实效性依然是教学中远未解决的一大难题。换言之,如何将党和国家的课程培养目标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有机统一,努力实现让“基础”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仍然值得继续探讨。深入教学一线不难发现,成功的教学必有成功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因此,搞好“基础”课的教学设计可以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突破口。

一、搞好“基础”课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1.有利于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基础”课教学的适应性。教学设计是抽象的教学理念向具体的教学操作转化的枢纽。从根本上说,“基础”课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的过程,学生是教学的重心,适应其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教学设计的开始阶段,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高职大学生的学情进行调查与分析,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情感需求、学习风格和学习兴趣,教师在决策过程中往往会优先考虑这些信息,从每一个环节思考如何有的放矢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的适应性。

2.有利于实现“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协调一致,提高教学实效性。教学设计所采用的最基本的方法是系统方法,设计的重心是放在教学总体思路的把握与优化上,教学的具体问题应该融会贯通到教学的整体设计中。“基础”课教学设计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其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又是这个系统中的子系统,只有使这些子系统之间保持协调一致,才能保证整个教学设计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实现其预设的精彩。

3.有利于实现“基础”课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基础”课教学设计中,教师不仅要考虑教学时间、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相关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还要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和运用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策略,从而为在规定的教学时空范围内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提供保证。

4.有利于增强“基础”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高职大学生喜欢课程。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汲取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最新理论成果,强调师生的双主体性,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交流,避免了简单说教;注重多种媒体的选择,尤其是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在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中发挥着更加积极的作用;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整合相关教学资源,选择容易启迪并引发学生共鸣的教学内容以及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进而端正人生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设计的理念和基本原则

1.“基础”课教学设计必须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是人们对教学活动持有的基本观点和信念的总称,是人们对如何组织实施教学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方案,方案不同,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也会不同。“基础”课作为高职院校德育主渠道之一,应该确立“以学生为本、有效服务于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面发展需要”的教学理念。贯彻这一理念,“基础”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围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教学实效性为落脚点,以解决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以深入的理论分析为基本途径,依据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将课程培养目标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有机结合,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2.“基础”课教学设计必须坚持三项基本原则。一是整体性原则。一门课程该如何上,首先要有一个整体设计。设计者要立足整体,把握整体与要素、要素与要素、整体与环境的相关性和约束性,揭示教学系统的运动规律,最终达到系统的整体优化。对于“基础”课教师来说,要遵循整体性的原则,教学设计的要义在于解决好教学总体思路的厘清、教学框架的安排问题,包括选择什么内容,采取哪些教学步骤,各教学环节之间如何衔接,组织什么样的教学活动,运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从而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等。教学总体思路清晰明确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

二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基础”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要体现理论性,没有深入理论分析的教学,即使课上得再热闹,也不能给学生真正的收获。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绝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理论的教育,从根本上而言是一种实践的教育、养成的教育。”①因此,“基础”课教学不能从理论到理论,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彻底改变空洞说教、脱离实际的僵硬灌输形象。只有从高职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实际需求出发,从教学各个环节来思考如何适应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特点,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所面临的困惑,教学才有针对性,才有吸引力与感染力。

三是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相统一原则。任何课程的教学过程结构都应该是“双主体互动式”的,教师是教学过程教的主体,学生是教学过程学的主体,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不断推进的过程。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基础”课教学设计中,一方面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多扮演指导者、组织者、点拨者和激发者的角色,教是为了学,不能为了教而教,在考虑“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等问题时,更要考虑学生“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怎样“设计”更适合于学。另一方面,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着重解决好两个问题: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如何增加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在“基础”课实际教学中,容易产生的现象是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无动于衷。究其成因,或者是教学内容没有以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基础,缺乏磁性;或者是教学过程只反映了国家意志、教师意志,而忽略了学生意志,使学生失去了热情;或者是教学方法简单化,陷入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使教学过程失去了探索性,“归根结底违背了教学过程‘双主体’结构、通过‘双主体互动’实现教学目的的规律。”②

三、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设计的基本路径

1.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作为规定教学活动方向的重要指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以解决“为什么教”“为什么学”的问题。高职院校“基础”课承担着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其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始终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二要体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我们培养学生一方面要照顾到他的学问和修养,一方面又要照顾他将来的职业和工作岗位。”③三要适应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让学生喜欢课程,觉得这门课程对他们有帮助。四要体现“基础”课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从而为他们的健康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精神动力和科学思维方法。

2.分析学生学情,把握教学起点。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而有效是建立在全面分析学生学情、准确把握教学起点的基础之上的。现在的高职大学生属于“90后”,一方面他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竞争欲强,思维活跃,兴趣爱好广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另一方面,调查发现他们来上大学的主要目的是“学好专业技能,找个好工作”或者“谋求进一步深造”,“基础”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不高,许多人发出“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在学德育课,到大学还有必要学习吗”的疑问,教材内容有许多似曾相识,认为学习“基础”课是浪费时间,有抵触排斥的心理,跳不出应试教育的框框,“要是不考试我才不学呢”。这样的学情现状,表明“基础”课注定是大学里与生俱来最难讲授的课程之一。因此,在“基础”课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只有全面分析学情现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找准教学突破口,帮助学生逐步端正学习动机和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才能让“基础”课成为高职大学生真心喜爱的课程。

3.分析提炼教材,组织教学内容。“基础”课教学设计接下来就要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05方案”与以往相比,一个重大区别是统一使用列入中央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教材,全国高校不分层次,“一本通”。从这个视角来看,“基础”课教材的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应成为教学安排的根本依据,是对教学内容的基本规范。当然,这决不意味着教学要完全照搬教材,教材的基本功能是给学生学习的,阅读教材的主体是学生。对教师来说,研究“教什么”,就是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的过程,就是认真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体系、重点难点的过程,就是能动地运用教材、提炼教材、合理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的过程。一句话,就是要解决好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过程。“基础”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重点必须以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需要为主线来构建教学体系,将党和国家的课程培养目标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有机统一起来,教学内容是:以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为主要内容,以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依据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引导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升法律素质,成为“四有”新人。在设计“基础”课教学体系时,整体上可以按理论教学2学时、实践教学1学时,即“2+1”的方案来构建,实行理论教学专题化、实践教学项目化。

4.分析教学条件,制定教学策略。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还要对教师自身条件、学生学习条件、教学班级规模以及教学环境等教学条件详加分析,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以解决“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基础”课教学过程实际效果如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策略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因此,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工作的中心任务。教学策略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特点,在时间、形式、方法、媒体、情境等多个维度上对教学活动做出巧妙的设计,涉及教学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教学情境等因素的总体考虑。其中,要精心设计好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的呈现顺序,对每一部分教学时间合理分配,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教学方法犹如过河的桥和船,对于提高教学实效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基础”课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很难通过一般讲授的方法“教”出来的,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将教材文件化的语言表述转换为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语言来表达;要善于运用相关教学资源创设生活化情境、问题化情境、活动化情境等,激发高职大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进行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5.做好评价设计,促进目标实现。“基础”课教学设计的最后一步还要解决好如何及时获得和有效利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信息,以激励学生有效学习,这就是教学评价设计。一般说来,要针对“基础”课教学的不同阶段设计相应的教学评价:在教学前要有“准备性评价”,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即将开始的学习内容,是否具备所需要的认知基础和价值判断;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形成性评价”,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和已达到的水平,必要时还应进行“诊断性评价”,诊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成因,对症下药采取补救措施;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要设计“总结性评价”,以把握教与学的最终效果及对整个教学方案的有效性做出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方案应该是“基础”课教学评价设计的重点,评价的价值取向是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的内容不能仅仅是看学生知道了多少知识,而应着重考察学习态度的改善、学以致用的能力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要在“知行合一”的素质养成激励性评价上下工夫,把任课教师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班级评价和校外实践基地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当然,教师也要根据评价所得到的反馈信息对教学设计做出相应修改,使教学设计方案更趋合理、更加有效。

[注释]

①袁贵仁.努力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全体学员座谈时的讲话[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6):6.

篇5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课堂教学

1 基于教育发展的回顾

回顾教育发展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顺着历史的轨迹,洞察教育观念的转变过程。

在古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虽然有一定的相互关系,但更多的是彼此分离。即使是1760年至1860年的英国工业革命,还是被认为是“科学家与工业过程的设计这几乎没有思想的交流”的时代。

直到19世纪中叶,第二次技术革命使得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作用逐渐明显。以电磁理论的提出和电力技术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化进程使得科学与技术连成了同胞兄弟,科学和技术并称为“科技”,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1958年,赫德在《科学素养:对美国学校的意义》中将科学素养理解为“理解科学与社会的一致性”[1]。因此,为了完成科学素养的目标,科学教育应采取更广泛的内容,除了智力,还应该包括伦理和社会价值等重要内容。从此科学教育逐渐开始关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1971年,詹姆斯·卡拉格在“科学教学的广域基础”中也认为学生应如同熟悉科学知识和过程一样熟悉科学的各种社会关系。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科学教育逐步转变到关于个人以及社会发展等问题上来。

1982年,美国国家科学教师协会(NSTA)董事会通过了“科学—技术—社会:20世纪80年代的科学教育”宣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校科学教育已不再是以往的“纯科学”教育了,而是融技术教育和注重科学技术应用于一体的“新科学”教育。

纵观科学教育发展的历史,科学、技术与社会从分离状态逐渐演变为相互融合(图1)。由此可见,化学(科学)教学应充分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

2 基于科学素养的认识

当前,将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化学(科学)课程的目标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如《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将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目标,我国的《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将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目标,其内容主要包括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四方面组成[2](图2-A)。

笔者借助科学教育历程上的分合过程,先将科学素养分解为科学、技术、社会三个相对独立的三部分,以明晰其相对独立性(图2-B),然后将三者重新整合到一个系统中,以准确表达其相互关系(图2-C)。

笔者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进行的重整是基于以下认识进行的:

首先,科学活动和技术活动(以下简称“科技活动”)都是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互动中主动生成的。具体来说,它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科技活动的主体不是抽象的、孤立的、偶然的个体,而是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社会个体;其二,科技活动在与其他社会活动尤其是物质生产活动的互动过程中获得发展;其三,科技活动通过主动参与社会的变革发挥自己独特的功能。因此,可以这样认为,科学与技术是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

其次,现代的科学更加技术化,现代的技术更加科学化,科学和技术逐渐一体化,已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但科学与技术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详见本文第三部分),因此,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的统一体。

3 基于问题解决的理解

科学乃至人类社会的历史表明,人们时刻都在围绕“问题”和“问题解决”而活动着。问题和问题解决早已渗透进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问题和思维不可分割,问题解决和学习活动结伴而行。因此,我们往往要对每一个事物或现象多问一个“为什么”。

如果我们对科学和技术在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上进行对比剖析,则可以发现科学与技术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表1)。

表1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科学

技术

目的

认识客观世界,

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可能。

改造客观世界,

把改造客观世界变成现实。

内容

“是什么”和“为什么”,

即客观世界及其原理。

“做什么”和“怎么做”,

即改造客观世界的操作和实践。

方法

篇6

【摘 要】面对当今社会日益突显的诚信问题,加强诚信教育势在必行。诚信教育在我国高校极少作为独立课堂教学活动,本文在深入调研大学生诚信状况及特点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诚信教育课堂教学进行了详细的课程设计,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 诚信教育;课堂教学;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0-0025-02

当前社会诚信问题日益突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大学生群体在社会中处于重要地位,正值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对于推进整体社会诚信具有重要作用。推进高校诚信教育应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诚信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使学生系统学习、全面掌握诚信知识,提高分析辨识能力,同时也充实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研究从设计原则、课程章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几个方面设计一套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案。

一、课程设计原则

诚信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不同,属于意识形态教育,因此在诚信教育的课程设计上要注重以下原则:

1.要与日常生活相契合。把相对枯燥的诚信理论和学生熟悉的日常事例相结合,使其变得浅显、明白、生动、活泼。现今所倡导的诚信理论大多是前人从实际生活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很多理论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生活智慧,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比如,“锋火戏诸侯”、“商鞅立木取信”等历史典故都是诚信教育的生动案例。可见,诚信课程有着天然的条件与实际相结合,使这些理论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在大学生心灵中播下诚信的种子。

2.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大学生是诚信教育的客体,同时也是诚信实践的主体。诚信课程只有符合教育对象的需要,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接受认同,才能奏效。笔者经调查发现97%的在校大学生都有诚信价值取向,只是受具体情境影响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表象。可见每个学生心中都埋着诚信的种子。因此,在诚信道德教育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主动思考,自我教育,把外在的教育目标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标准,从而深化诚信课堂教育的实际效果。

3.要结合法律教育。诚信与法律相结合是现代诚信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以契约精神为核心的契约文明是构建现代法治与德治的思想基础之一。契约精神是平等观念、自主意识、合作精神、诚信能力的有机结合。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38.5%的在校大学生把诚信划入道德范畴,并未认识它的法律内涵;59.9%的在校大学生不了解基础法律知识,这暴露出高等教育中法律教育的不足和学生法律意识不强的缺陷。因此,将诚信理论教育与法律教育相合,可以在大学生中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树立把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结合、相统一的观念。

4.要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大学生群体的诚信缺失现象从心理学角度解释是人格失衡的表现。大学生虽然能够掌握诚信理论知识,但面对具体情境时,尚不稳定的诚信价值观容易受到冲击,使心理的天平向诚信的对立面倾斜,如果不及时进行纠正和引导,可能导致诚信价值观的动摇和分裂。对诚信价值的心理体验是形成诚信人格的必经环节,只有将诚信理论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稳定的诚信心理品格,才能巩固他们对诚信价值的认同和信仰。

5.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高校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让学生“学会做人,学生读书,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其中做人是第一步。诚信理论教育看似与专业课不相关,其实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诚信理论教育同时,适度引用一些专业课理论,不仅可以让学生领悟到诚信原则无处不在的道理,而且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诚信原则来指导实践。比如,市场营销学中所讲市场交换最基本的剂是诚信;法律课中很多现行法律法规,如《合同法》、《民法》对公民诚实守信都有论述,诚信是一个国家政策法律良性运行的保证;经济学中诚信原则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诚信是市场经济下的理性选择;在会计学中,诚信原则更是一切技术操作的基础。

二、课程章节及教学目标设计

目前大多数高校并不具备独立开设诚信教育课的条件,因此最符合实际的作法是在现有的思想道德教育课中单独设置诚信理论教育的章节。章节设计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在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基础上,通过教师的讲述和引导,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将诚信知识、诚信理念由浅入深、由外而内的,融入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从而达成即定教学目标,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得以落实和升华。

本研究设计的诚信理论教育方案,作为思想道德教育课中的独立章节讲授,共计三大章节、10~12课时。第一章从认知开始,定名为“认知诚信”。调查中发现80%以上的学生认同诚信观念,但被问及诚信概念时却很少能准确作答。本章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诚信思想的起源,真正认知诚信二字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新时代诚信的要求,从而建立关于诚信的整体概念。第二章在认识的基础上进入理解与感悟环节,定名为“领悟诚信”,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诚信的美好,分析诚信的困惑,澄清自身的诚信价值取向,从而坚定诚信信念,做出正确的诚信抉择。第三章进入实践环节,定名为“践行诚信”,教学目标是讲述信用社会基本的信用规则和信用常识,引导学生通过情境模拟体验诚信原则,辨识诚信对象,掌握理性诚信。

三、课程内容设计

结合课程章节和教学目标,笔者将具体课程内容设计如下:

1.第一章认知诚信分为三节,分别是中国传统诚信、西方国家的诚信、新时代的诚信。中国传统诚信系统地总结从古至今我国诚信思想的发展以及这一传统美德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西方国家的诚信主要介绍诚信在西方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发展轨迹,以及西方国家诚信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第三节新时代的诚信就是结合时代特征、社会发展的需要,阐明诚信的丰富内涵、诚信对于人们的重大意义,介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原则、诚信制度、诚信管理、诚信体系,以及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总体要求等。传统诚信、西方国家的诚信和新时代的诚信各有侧重、密不可分。传统诚信、西方国家的诚信是新时代诚信的基础,新时代的诚信在此基础之上得以构建和发展,其内容紧密连接前两者又密切联系时代特征与需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诚信课堂教学中,对传统诚信、西方国家的诚信要突出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对新时代的诚信则要突出继承和发展,体现时代特色。

2.第二章领悟诚信包括诚信“美德袋”、诚信困惑及解析、诚信价值澄清三节。每一节都以富于内涵的故事引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第一节诚信“美德袋”以“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引入,从中外历史和当近社会中精选出生动感人的真实故事或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加入“美德袋”,每一个故事都要各有侧重,与相应理论和思想挂钩。并以此唤起学生关于诚信的温馨记忆,课堂中专门安排一个时间段,让学生来讲述自己身边的诚信故事,通过故事的讲述、分析和领悟,一次次的循环加深,最终使学生形成强烈的诚信导向。第二节诚信困惑及解析,以“康德买菜记”为引子,设置关于诚信原则和行为的两难情境,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引导他们对这些问题和情境进行讨论,在学生的积极思考中培养他们的诚信判断力和推理力,从而达到提高诚信意识的目的。第三节诚信价值澄清首先通过价值观测试,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运用分析和评价的手段,减少价值混乱和促进其价值观的形成,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地发展学生思考和理解人类价值观的能力。这一节最重点的部分是老师帮助学生剖析诚信困惑的根源,指导学生处理价值冲突和选择的技巧,使学生澄清自己的诚信价值观和诚信抉择能力。

3.第三章践行诚信章节内容可分为信用社会、诚信情境模拟、诚信对象辨识和理性诚信。第一节信用社会,在学生初步了解了诚信内涵和辨识了自身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信用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信用既是一种资格又是一种权利,同时还是一种财产,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结合实例讲授信用的存在形式,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社会信用知识,比如信用卡消费、汽车住房信用消费、信用评估、征信体系等。第二节诚信情景模拟,是在即定规则下,以分组对抗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某些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人人冲突中体会诚信的重要性和有用性。我们设计了“囚徒困境”、“红黑博弈”、“诚信缺失”等一系列模拟场景,让学生们可以充分体验。或可引入沙盘模拟,诚信原则在沙盘模拟课程中体现为对“游戏规则”的遵守,可用于让相关专业的学生真实体会诚信的重要性。第三节诚信对象辨识和理性诚信。我们认为大学作为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个教学阶段,大学生已具有成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能力,大学教育更应注重实用性,培养学生步入社会的实际生活能力。因此,在这一节我们要系统分析目前社会上种种失信现象,如学术领域的“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论文剽窃”,经济领域的“经济大省不做诚信矮子”,生活领域的“三鹿奶粉事件”等,不回避社会阴暗面,帮助学生认识诚信缺失的危害,增强辨识诚信对象的能力。让学生拥有理性的诚信,在坚定诚信意识的同时还要明白如何行使诚信的权力。在教学活动的最后阶段,为巩固教学成果,要让学生们自己反思日常行为和学习心理,发表诚信感言。感言旨在了解学生的真实体验和感悟,检验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四、适用教学方法

全部三章九节分别侧重“知、情、意、行”,因此适用的教学方法也有一定区别。

1.认知诚信侧重对学生诚信的“知”的教育,适用的教学方法为:灌输教育法、疏导教育法、案例教学法、典型事例教学法等。在本章节的教学中主要运用的是灌输教育法,可以综合使用理论讲解、事例分析、数据论证、古训论事等方法,方可达到较佳的教学效果。

2.领悟诚信侧重对学生诚信的“情”和“意”的教育,适用的教学方法为:形象教育法、示范教育法、情境教育法、感染教育法、对比教育法、讨论教育法、冲突缓解法、心理咨询法等。在本章的教学活动更多的表现为多种

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特别是情境教育法和讨论教育法的运用会给课堂增加更多的色彩,但同时也对教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坚定的信念、广博的知识、敏锐的判断力和较强的说服力,方能自圆其说,帮助学生解决困惑。

3.践行诚信侧重对学生诚信的“行”的教育,适用的教学方法是灌输教育法、管理教育法、实践教育法、引导教育法、讨论教育法、预防教育法、激励教育法等方法。本章的教学方法主要为实践教育和引导教育法,因为要注重诚信的“行”的引导,唯有让学生亲身体会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章教学中还应特别注意倡导学生自主诚信意识的觉醒和巩固,以达到诚信理论教育的目标。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每一种教育方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必须蕴涵众多具体教育方法的运用。诚信课堂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个教学环节很难精确分开进行,这就更加要求教学过程中要秉承统一的教育理念,注意多种方法的交叉综合运用,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连贯和衔接,在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恰当交替和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傅维利,刘磊.论诚信教育的原则与方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4).

[2]胡钦太.重构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J].道德与文明,2003,(1).

[3]管宪平.论我国大学生的诚信及其建构[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4]宋廷敏.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几个环节[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4,(3).

篇7

微信的多样化功能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外界环境,具有很多优点。(1)微信有助于同学们进行个性化学习在课堂上教师上课内容单靠PPT呈现,同学们还没有看完,教师就翻页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教师可以将丰富的学习内容直接推送到同学们的手机上,同学们可以自己控制学习进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进行个性化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大学英语课堂的大班教学现象相当普遍,学生发言次数和时长、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质和量都受到教室环境和人数众多的限制。(江晓宇,2015)随时随地交流这一功能特点使大学英语教学不再受课时的限制,更多的学习交流转向了同学们的第二课堂,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学习内容和方式,比如利用微信的视频以及语音功能,同学们课下可以对课堂学习内容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以弥补课上没有足够时间机会与教师交流的缺陷。(2)微信使英语学习更具趣味性兴趣是最大的老师,英语学习尤为如此。微信能够将图片、语音、文字融为一体,英语歌曲、英文电影片段、名人演讲这些丰富的视听内容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到同学们的手机。“英语流利说”微信公众平台以游戏的方式激起同学们练习口语的热情和兴趣。同学们通过接收公众平台发来每一期内容后,可选择“开始闯关”和“重新闯关”练习口语,即“英语流利说”公众平台把每一关的录音发送到同学们的微信上,同学们便可以模仿录音开口闯关,同学们通过微信把听到的英语对话内容再说一遍并把录音发送出去,平台紧接着利用实时语音评分技术对同学们发送的仿说录音予以打分,同学们即时获得口语练习情况,且每日闯关的情况会在排行榜上排名。这样通过微信平台,同学们在游戏中不知不觉提高了口语。(3)微信可缓解同学们的学习焦虑微信非面对面的交流使同学们克服了畏难甚至是恐惧心理,缓解了同学们的学习焦虑。在课堂上,教师平时随机点名回答问题使同学们紧张,有些学生想回答却没有机会,有些学生不知道答案却被叫到。现在教师通过微信直接把问题发到微群,同学们有时间缓冲,而且人人都有机会发言,觉得很轻松自然,可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参与到讨论中。(4)微信可增强师生情感交流随着高校对师生情感交流重视程度的加深,促进师生情感交流日渐成为了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微信为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个人微信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私下交流和多对多流,以了解学生学习水平及问题,并参与学生基于群的活动。(柴阳丽,2014)大学英语教师还可以利用微信平台,及时动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并适时给予帮助,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情感缺失,增进了师生感情。(姜红梅,2013)从同学们的角度分析,教师在微信中提供的指导和帮助,都极大地增强了同学们情感的满足,促进了同学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微信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交互设计

(1)交互实施流程为了使微信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交互有序进行,避免学习过程中出现偏差,充分发挥微信的教学辅助功能,在开展学习之前,设计其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是非常有必要且有意义的。此模式以不同的内容为单位加以循环,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完成后,再进行下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后,以微信为平台,辅助课堂教学。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根据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制定适合微信学习的知识点、学习主题,并利用微信公众号向同学们。教师所的学习内容包括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巩固内容和围绕课堂教学的内容提供的扩展信息资源及资源线索等。同学们收到教师的内容后,利用相关信息资源以微信为媒体进行自主或参与式学习,这时同学们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支持者的角色出现。通过微信,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向教师提供反馈信息(同步或异步),与教师交流互动,当然也可以向其他同学寻求帮助,以完成自己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对同学们进行个别指导,也可以参与到小组学习中来为同学们提供帮助,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对其作出评价,还要组织同学们自评及互评,及时发现他们在学习中的问题并给予提醒或修改解决意见。在微信学习后,学习行为再次回归课堂,在解决完前一阶段遗留的问题后,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2)交互实施案例从2015年4月开始,笔者所在课题组创建了由课题组亲自管理的“英语微学习”微信公众平台,辅助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为期5周的教学实践。本教学实践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进行,要求A班的同学都关注订阅此公众号,教材采用《新视野大学英语》,与其他B班的教材保持一致,具体的课堂交互步骤如下:第一步:推送知识点。教师推送知识点时要注意短小精悍,适合手机阅读,并且具有延展性、趣味性,用丰富的图片、有趣的语言吸引同学们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学习。第二步:同学们自主学习。在课堂上讲解每个知识点的前两天,同学们通过所推送的内容并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预习,每一次预习一个知识点的内容,在预习过程中找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微信与教师或同学展开讨论,做到带着目的去上课,如果课堂上不能解决的,在课下以私聊、群聊或朋友圈的方式向教师或同学寻求帮助。第三步:传统的课堂讲授。同学们带着预习中所发现的问题来到课堂上,在听课的过程中解决自己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并巩固相关知识。第四步:以问题的形式向同学们推送学习任务。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并使同学们建构多方理解,在每次课堂教学结束后,以问题的形式向同学们推送学习任务,要求同学们以问题为驱动再次进入学习。第五步:同学们再次学习本部分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同学们带着问题再次进入学习以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在完成问题的过程中,可参考教材、所提供资料、同学分享的资源或网上学习资源,有问题向同学及教师寻求帮助。第六步:同学们分享作品。在一个知识点的学习结束后,同学们完成自己的作品,不管质量如何,关键是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建构自身的知识结构。在完成作品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到朋友圈,并相互评价。第七步:同学间根据彼此的作品再次进入学习。在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后,要求参与者进行对比,并参考相关资源,对每个作品及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找出每个作品中的可取和不可取之处。第八步:把同学作品带到课堂进行集体讨论。为了让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碰撞出更多的火花,把讨论放到课堂上进行。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选择一名学习者的作品,要求同学们集思广益,给出自己的观点,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作评价,讨论结束后教师给予总的点评。第九步:同学们修改作品并分享。同学们根据课堂上的讨论意见并查找相关资源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在此过程中,如有困难利用微信向同学或教师寻求帮助,作品修改完成后分享给大家。

3.微信与课堂交互时注意事项

(1)课堂为主,微信为辅微信平台为同学们学习英语提供了全新平台,也为同学们的娱乐创造了发展机会,部分同学可能在微信学习过程中忽略了学习的本质,沉迷于微信平台中的游戏娱乐,进而影响到了英语水平的提升。所以为防范微信平台上游戏娱乐等对同学们造成消极影响,应当在大学英语微信教学的开展中着重强调课堂教学为主,微信为辅。同时,教师必须基于自身的专业知识基础实施教学,不是简单利用微信推送学习音频、视频,让学生观看这样单向的学习过程,而应是教师、学生、微信平台相互作用的教学过程。微信的课后互动不是代替师生、生生的面对面互动,而是延伸和深化师生和生生的互动。(2)推送知识时间固定同学们的自由学习时间主要集中在课余休息时段,用餐期间和就寝前。课余时间相对较固定,但微信英语公众账号推送时间具有较大任意性,这不利于学生有规律地学习英语。微英语的推送时间不一致,有时下午,有时晚上,甚至有时在凌晨才推送新的内容,这样极易影响同学们的学习计划,不利于同学们有规律地自主学习英语。

4.结语

篇8

关键词:现代;设计学;本科研究;变革

1 设计学科概述

现代设计学作为20世纪以来一门新兴的专门的学科,它也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由于设计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这让现代设计学本身也具有科学技术的客观特征;[1]而设计与一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所存在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让现代设计学在一定程度上那个具有了意识形态的色彩。

2 现代设计学的现状

设计学一贯以来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从属于美术学,因而它也继承了美术学所特有的体系,相对于成熟的美术学体系给了现代设计学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设计学研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2]所谓海乃百川,有容乃大,现代设计学也不断学习吸收其他学科的精髓,如经济学,管理学等,从众多的学科中获得启发。

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对设计的欣赏也不断提高。而艺术的本源就是要立足于生活,为人民大众服务,因此现代设计学的设计理念也越来越人文化,生活化。当今社会中的大多数的设计者通过亲身的生活实践,从点滴生活中积累素材,继承传统,不断革故鼎新,标新立异。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必须拥有批判性思维,而包豪斯这样理工科为主的设计教育就应运而生,他打破了艺术的自由和告别了所谓的标准化,强调一个团队的团结精神,只有团结才能做到最好,强调设计的科学性,这是设计学本身的特性所要求的,科学性、逻辑性和艺术表现相结合,成为了这个理论的革新之处。他学生亲自深入工厂,要求学生达到技工水平,让学生亲身实践这样就使得设计学教育的重心由形式走向了实践,从而开辟出设计学的一条新道路,引发了社会大众的新需求――方便实用、经济美观。无论是美国还是德国的设计教育体系都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完全可以说包豪斯的确奠定了现代设计的基础。

3 现代设计学变革

3.1 现代的设计批评结构不健全

纵观现代设计学,其附属艺术批评界,设计学批评与文学美术批评相比而言,设计批评没有受到同等的重视。无论是在现代的理论研究领域还是设计实践领域都呈现出一个场景――无人问津。然而,这与现代正快速发展的设计产业却不成正比。产生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现代设计批评研究领域的不健全,健全的批判领域将对现代设计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重视设计批评。摆在首位的就当属设计界要把重视设计落到实处。从20世纪4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此后批判性思维就一直在现代本科教育课程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批判性思维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的自信心,自觉性和良好的判断力。“批判型教育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怀疑理性――批评性地看待设计理论和实践,是研究可行性学习的基础”

3.2 现代设计教育体系面临的困惑

现代设计学相较于一些其他学科而言,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现代设计教育不存在一个国际标准化的体系。很多时候我们学习,借鉴外国的方法,然而现代设计教育却在外国找不到统一的模式,甚至是全世界。这一点源自涉及自身的特性。作为设计就是要立足生活实践服务人民大众。如今在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条件下,让我们同外国所区分开来,所以不可能相同的模式来参考。设计的所涉及范围非常广阔,从电视广告到高楼大厦建筑,从衣食住行,我们的生活与设计息息相关。设计就此看来他的对象是复杂的,断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我们只能根据国情,另辟蹊径,拒绝单一死板的现代教育体系。

现在我国的各大高校都在开始慢慢进行着现代设计学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尝试,现在专业的艺术院校通过开设更多的设计课程和不断增加新的类别来完善,增加学院的师资力量、高薪聘请对外专业教师等一系列方式来完善和壮大现代设计学的教学队伍。

3.3 纯艺术学科和设计类学科其学科定位和发展方向有所不同

很多人认为设计是纯艺术,而纯艺术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追求和对自我的实现,更侧重艺术家自身的感受和情感的宣泄。现代设计学科的本科教育课程则更注重于人民大众的需求,重点在于强调设计的物质的它的实用性和它的美感。设计学最初发展的起源,基本都是在美术学的基础上演变发展。在美术学的基础上建立设计学,只是在面临现代化快速发展中的临时决策而已。经济化的社会更注重的是设计的实用性而不是纯艺术。设计的定位在于其实用性,然而它的发展却与纯艺术考得太近,设计学招生还在以绘画为主,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基本上离不开画笔,速写、素描、水粉、国画,我们必须要认清,设计不单单只是绘画而已。

3.4 现代设计本科教育课程的扩充

从国外的设计教育发展历程来看,大致上经历了两个阶段,总的来说就是扩充,国外设素描扩充到结构素描;将单纯的色彩写生扩充到色彩分析;将简单制作扩充到立体材料的结构分析等,这种不断的扩充对现代谁本科教育课程的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与其同时,工业设计也就慢慢显得有些衰落。然而,在这种扩充我们要看到它所带来的阻碍,这种扩张中透露出非标准化、自由情绪、拒绝合作态度。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现代设计学本科教育课程的扩充使得我们现代设计学更加丰满、充实起来。

3.5 改革教育模式,培养创新思维

作为设计学的本科教育课程的受教育者而言,想要有新颖设计,就必须从设计思路,设计创作都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把握能力里。只有从事设计学科的人敢于质疑,敢于批判自己所在的领域,否则就会失掉自己的创新能力。想要改革教育模式,培养创新思维,就需要拥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因此,我们必须毫不犹豫的不断的积极的推荐设计批评教学改革。提高现代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新到学生更够更深层次的思考设计的本质,更而更好地促进现代设计学本科教育的改革,使其不断地发展完善。

3.6 以国内现代设计教育的体系看现代设计学科本科课程变革

相比于国外的现代设计学发展,我国的则显得起步晚,发展慢。我国的大部分设计教育都是在国内的一些高校中发挥在那,直至现在我国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设计教育,还是仅仅停留在设计的本科教育阶段。直到八十年代以后我国才开始设立现代设计课程,现代设计学科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的专门学科,它的价值在于应用于社会实践,有高度的务实性。现代设计学不但要关注如何构建和完善本学科领域内的理论体系,与其同时更需要的是严谨的学科理论,只有通过提升现代设计学科地位和本学科建设发展,才能为其提供有效保障。所以中国的设计学教育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符合本国国情的教育体系,不能够完全照搬硬搬外国的教育体系。

4 结语

发展和完善现代设计学教育体系的责任应该是我们整个社会的而不仅仅是我们所认为的专门院校。所谓的专门院校更多的应该是去考虑如何利用所学的设计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我们的经济发展。这所有的一切必须通过改革我们的设计学现代本科教育。只有立足于生活,面向于大众,现代设计学本科课程教育才能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巩淼森.跨学科:论设计高等教育的新趋势[J].创意与设计,2010(0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