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生物科技与当代艺术8篇

时间:2023-08-25 09:09:3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生物科技与当代艺术,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物科技与当代艺术

篇1

李欧梵教授曾问:“什么是‘文艺复兴者’?”这典故当然来自西方文艺复兴时代,当时的几位名人,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既是艺术家也是科学家。李欧梵抛出这个命题,是因为他一直觉得在当今经济至上主义下,科学与艺术早已分道扬镳,人人都想在科技上学有所长然后大赚一把,早已把人文艺术忘得一干二净或视为废物。直到,他遇见了眼科医生兼画家林文杰(Dominic Lam),李欧梵说,“终于见到个新的文艺复兴者。”

三十年前开始“光明行”

由眼科医生出道踏上社会,林文杰认为传播光明福音这事儿,不仅是工作,还是毕生责任。早在三十年前,他就已经开始鼓动慈善事业了,1982年,他跟随着诺贝尔奖获得者佩顿(David Paton)—也是他在哈佛医学院的博导,一起随着国际奥比斯组织包机飞来中国大陆。这个名为奥比斯眼科飞行医院(Project Orbis)的交流活动,是一个致力于为世界各国盲人和眼疾患者恢复光明的国际性慈善机构,它的宗旨是“使全球失明者重见光明”。在这个全球唯一的眼科飞行医院中,奥比斯组织将众多眼科专家汇集到一起,把光明送至世界上最偏远贫瘠的地区。

在飞行医院中包含手术室、激光治疗室、消毒室和恢复室等,当地的医生、护士和医学技师们可以和奥比斯医疗团队紧密合作,交流眼科医学知识,并提升自己预防、治疗眼科疾病的医疗技术和水平。前不久,欧米茄和现任007詹姆斯·邦德还对奥比斯蒙古行做了资金支持。林文杰一手策划操办了“奥比斯飞行医院中国行”,用他的话来说,当时“困难重重”。

如果放在今天,一架私人飞机或是非民用航班进出空港再正常不过,而在三十年前,这可是天大事儿。“天哪,一架美国的大飞机满载着医疗器械和西方医学专家要突然飞来中国首都,它要来干什么?会有什么阴谋?会出什么乱子吗?”许多人不明就里,发出如此质疑。可是在林文杰看来,他的使命是让人们对眼科疾病有所认识。

“在有些地方,因为信息闭塞,人们甚至都不知道近视眼是什么,更不用说其他眼科疾病了。亚洲人的眼科疾病概率普遍比西方要高,还有一个是天生眼疾患病率,中国现在的统计数字表明也明显偏高。在大城市,大家都知道‘看不清’也许是近视,而在偏远地区,‘看不清’被认为只有中老年人才会有的自然退化现象,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很多原本可以先期避免的后遗症。我们的使命就是让更多人知道自己究竟有没有患病,患的是什么病,并且用哪些方法治好它。”林文杰说。

作为华裔,林文杰在1979年只身来到北京,当时他还很年轻,但其身份已经是哈佛医学院及得州眼科中心的教授,他把这些解释给中国政府各个部门负责人听。“大家都认为好,但还是吃不准,怕这怕那的。最后还是邓颖超大姐拍板决定的,力排众议。”正是1982年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三十年至今,超过6万名中国眼病患者在奥比斯的项目中获得手术治疗、超过40万名中国眼病患者在奥比斯的项目中获得门诊治疗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林文杰开了这个头。

延续不断的扫盲行动

《光明行》是成龙唱的一首歌,由儿子房祖名填词作曲,为2010年底在成都设立世界眼科组织成龙儿童眼病防治中心揭幕而作。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中国有数百万的盲人,而这些患有盲病的人群中,有80%以上是可以避免的,包括本来可预防而没预防的,或是可以治愈的。”林文杰一直认为,倘若中国能够进行有效的防盲治盲工作,那么失明人数将会大幅度地下降。作为奥比斯飞行医院中国行的策划人,他希望可以把这种行为长期定期地延续下去,于是,就有了1999年底成立的世界眼科组织(WEO)。

任达华很爽快地答应做形象大使,成龙更爽快地答应做名誉主席。香港各界人士慷慨解囊,尤其娱乐圈和商界人士。不仅要依靠自己的社会影响力“招商引资”,林文杰认为还需要不断强化自身实力。“香港的慈善情况比较普遍,许多社会名流都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呼吁大家向善,任达华也喜欢画画,我们一起办过慈善画展,卖画所得都捐赠基金会。大家都会把钱捐给有实力做实事的人。我也是在不断学习,大家这么看得起我,买我的画,有的甚至去拍卖行了,我让他们直接把钱汇到慈善基金账户,我就不过手了。”

林文杰对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一直没有搁置,2001年发明并获得一个几乎能够影响未来人类生存状态的专利—口服植物疫苗,《时代》杂志称之为21世纪最重要的十个发明之一。“这个专利我已经卖掉了大部分的股权,得到四亿五千万港币。我不是做农业的,让农产品商去开发种植吧。”这笔巨款的出路只有一条,进入WEO基金库,为扫盲事业添砖加瓦。

折光画

如果用今天的都市行话来形容林文杰的绘画艺术,那应该是fushion艺术。林文杰热爱艺术自6岁开始,由于家人极力反对以艺术为生,不得以去学好数理化,但艺术创作却一直未停,在工作经历中不断采阴补阳,吸取生活中点滴元素作为灵感。

1980年的某个秋夜,这名年轻的生物科技及医学教授,一如往常,冲洗不同眼球的黑白照片—这是他经常要做的事情,为分析研究用。他突然发现,局部黄与褐红色的效果—这是很多冲晒黑白照片的人都碰到过的问题,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废片。但身为一名热爱艺术的科学家,林文杰开始寻根问底,对这个常规的非标准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经过两三年终于研究出一种新型的绘画技巧,就是在黑白相片纸上,以不同的稀释显影液、定影液等形成不同颜色,再用笔描绘出不同图案。由于完全不用颜料,而以光的折射来产生色彩,于是“折光画”一词便应运而生。

“折光画”遇到波洛克的泼洒画法又能成什么效果?林文杰试了,当年在美国,波洛克的这种抽象表现主义派系,获得巨大成功。林文杰如何找寻到自己的根系?台湾雕塑大师朱铭指了条路—既然你擅长在眼球上做文章,不如就盯着这个题材?我可是小时候体弱多病才练太极,于是就有了太极雕塑。林文杰又试。这时,中国当代艺术最大推手、香港的张颂仁先生隐约感觉到这样一个载体可以与中国传统文化沾上点关系,为“师夷之长以治夷”—走向世界,做个学术铺垫。

林文杰遂潜心研究九宫格—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意味着科学上的平衡与内在和谐,也是天文、地理、数学、建筑以至伦理的强大基础,每一格就是个眼球,每个眼球代表每一格中所代表的含义,天地人和、五行、八卦

篇2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传统艺术;艺术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044-01

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新媒体艺术是综合了多种学科的合成艺术,艺术与当代最前沿的科学相结合,数字技术、生物科技、量子理论、经济学、语言学都可以成为艺术实现的媒介。同时,新媒体艺术对传统艺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新的传播形式和传播媒介的出现,使得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拓展。网络、数字电视、互动媒体、交互游戏、虚拟空间等都成为信息传播的形式和主要介质,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范畴受到突破性的冲击,数字载体的发展极大地延伸了视觉传达的设计形式和内容,在当代数字艺术设计的快速发展情况下,数字媒体艺术的设计理论和美学理论就显得非常薄弱。

新媒体艺术设计理论和美学范畴继承了部分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体系。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体系依然可以作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在艺术理论基础上有几个方面是共同的:

1.首先都要满足功能性的最基本的要求。

2.美学的审美理论基础是相同的。

3.设计的理论法则、平面视觉创意法则等是近似的。

4.设计和表现的内容是基本共通的。

在数字媒体设计过程中满足功能、审美需求,符合美学、设计法则,运用数字媒介所特有的声、光、电以及人机互动的特点来更有效地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可以认为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内涵和特征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进一步丰富。

当然新媒体艺术设计是时代的产物,它具有时代的先进性,它的表现形式更丰富,信息量更大,更具备科学性、时代性,因此在新媒体设计中还需要创新的传统设计理论体系,必须根据其信息传播的形式、媒介以及传播的复合性、学科的综合性、技术的数字化等特征来完善提高这一新兴学科。

年前在台湾举行的第一届“未来媒体艺术节”当中,艺术家们就用多媒体像公众展示了精妙的绝技:用3D动画模拟山水画、用高分子建筑材料塑造装置艺术、用数码技术勾勒写意线条……在公众看来,艺术无非是绘画、摄影、展览等,以纸张等印刷品为媒介的艺术形式,但这一活动彻底颠覆了我们对艺术的认知,以多媒体技术将“艺术”的概念推向新的境界。

其实在过去,艺术创作虽被视作一种高度个人化的活动,但依然有规律和原则可循。比如,以中国古典艺术为例,“求神”、“求韵”曾被视作一种约定俗成的铁律,而西方现代艺术也十分讲究与时事、热点、社会的结合———但这些创作大多是以纸质媒介为基础的,未来,当多媒体成为艺术创作的主要载体时,这类规律是否仍然适用?与多媒体艺术时代相适应的艺术价值观、创作观会呈现哪些面貌?新媒体艺术的出现,是否意味着传统艺术元素将彻底退出,抑或二者并存,有机互补?

在许多资深艺术从业者看来,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的P K,关键词不在于“替代”,而是“融合”。业内人士曾说过:“新媒体艺术如何避免短期的急功近利,如何避免沦为一种肤浅的时尚?恐怕要从传统艺术中吸取‘慢’的精韵,比如,一个优质中国画画家,至少要花20年的时间来锻炼笔墨的功力,然而,讲求新观念的多媒体艺术,若领悟不到‘神韵’的寓意,无法吸收‘慢工出细活’的内涵,终究也只是快餐艺术。”江福全建议,除了“慢”元素的吸收之外,如何适应新的艺术介质,传统画作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推广、如何把传统笔墨转录为数码符号,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更是新生代艺术从业者面前的崭新难题。

“传统”与“多媒体艺术”的结合,还存在一定的地域性特征:“在中国,有个受众接受性的问题,很少观众会耐心地看一两个小时的展览,而不少多媒体艺术呈上的都是支离破碎的、抽象的,没有具体故事情节的视觉影像,它和公众的隔离程度太高,有些过于‘曲高和寡’。因此,如何把多媒体艺术化为公众能够接受的符号,如何用一定的‘地域性’吸引观众,恐怕是传统艺术和多媒体艺术结合的议题中,重要的环节。”

一些多媒体艺术家尝试与“传统”的结合,已收到部分成效:“比如,年轻艺术家邱黯雄的‘山海经’系列展览,就是中国元素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的优质产物。展览中有中国观众所熟知的神话元素、传奇元素、中国山水画元素等等,数码高科技仅仅起到介质和传播的作用。”

而且,艺术媒介的更新势必带来创作观的更新:“传统艺术有很多趋同、约定俗成的东西,每一个艺术时代,你都能感受到有一种鲜明的风格在里面。当多媒体制作流行后,或许我们将迎来了一个高度个性化的创作时代,每个艺术家、创作者之间的差异将被放大到极致,这种多样化、差异化或将成为未来艺术的关键词。”

一些业内人士还认为,新媒体艺术会对中国的艺术教育构成巨大的影响:“中国传统的艺术教材和授课套路,都是以一些既成的艺术教学理论为原型的,新媒体艺术方面几乎没能形成一个十分完整、系统的理论,因此,一套能够匹配新媒体艺术时代的教案、理论和教学模式应当被建立起来,而这个教育模式肯定也不是照本宣科的,而是带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征。”

尽管从形式上看,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有其实验性和先锋性等特征,呈现了一种不同于传统艺术形式的全新概念,但是从艺术的本质来看,新媒体艺术仍然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延续而不是颠覆。因为其创作的核心理念仍然是艺术家借助某种媒介语言生成意义,表达思考和感受,引人共鸣。最为人们所接受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它们往往是以艺术的观念提出问题、生产意义以及建构想象,满足人们对于精神世界以及感知体验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拉兹罗·鲁斯,乔治·L·威本佳;赵黎明译.包装设计图形手册[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54.

篇3

又是一年毕业时,中国各专业院校毕业生经历艺术学习的四载或五载花开花落,又一次迎来了硕果累累的七月。七月前的半年奋斗与打拼,各高校的雕塑毕业生们经历过智慧与技术的碰撞与磨合,终于在如火如茶的毕业季,拿出了令人满意的结果,那些激情与汗水也使2012年的中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的到来显得格外的厚实而不负众望。

在今年的优秀作品展的展厅里,我们看到的来自全国各大美院以及综合类院校的雕塑系部或专业的优秀作品。除熟知的美院,我们也看到了来自不同地区的综合类院校的风格和气质,越来越多的非美院院校的雕塑作品都日渐成熟,很有想法,他们带来了和美院作品不太一样的思路,这在近些年的雕塑类专业里是非常可喜的一个现象。例如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江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西南大学,武夷学院等。各个学院都极具特色,表现出不一样的教学设置所产生的不同的艺术成就。尤其是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公共艺术系毕业生的作品,体现出了很不一样的国际风范,其公共艺术的表达概念还是非常洒脱的。这与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国际化的教学设置也有很大关系;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学院的雕塑作品极具地方主民族文化特色,没有太多的浮夸的东西,坚守那种浑厚的表现手法,对自身的文化很有坚持,很含蓄很稳重地表达了他们内蒙古人的内心精神。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里,文化的丰富与人自身的越来越强烈的表达欲望,注定了当代艺术的表达形式的丰富性会与日俱增。这种丰富与多元,尤其在年轻的艺术学生身上能感受到,他们对于这个新时代的感受是新鲜的,触感是敏锐的,每一年的雕塑专业毕业生的作品里,总能让我们感受到新的,特别生动的感情,那些单纯与如初生般的敏锐,总是能吸引与触动我们。在今年的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中,就有很多让我们得到很多启发与灵感的新鲜血液,让我们也能从这些作品中从另一个方面去审视我们现有的雕塑教育。不同的教育模式,所带来的教学成果就是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探索,今年的作品里,中国美术学院的作品整体给人一种非常成熟而自然的艺术思考,很多的作品已经呈现出由表像而逐渐回复自然的感觉,如廖武森的《风景》,作品具有很强的画面感,细腻的感情从众多分散的点汇聚,看似杂乱却有着无穷生命力的自然物交织错落,有一种深邃的物像,透露着一种微妙的感情。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每年所呈现出来的作品都会给人很多惊喜,其表达方式与思维方式都会让人耳目一新,从往昔的公共艺术的雕塑毕业生作品里我们就看到了很多非常有思考有深度的作品,今年的作品较往年一脉相承,也出现了不少的亮点。阮怀俊的《舟系列》,作品的感觉比较好,对形制的把握与拿捏还比较到位,一些含蓄而宁静的思考在里面,木上做水,让人很能体会到水中载木的关系,呈现出一种自然哲学在里面,而这种思考十分巧妙;近来的艺术作品里,用纸为材料来做雕塑作品与装置作品的艺术家很多,但一种材料,在不同人的思考下不同人的运用中的状态也是不同的,今年也有不少作品运用到了这样一种有温度的材料,看到张林作品《树》的时候,着实为之赞叹了一下,作者用日常报纸与杂志纸张稍做处理,翻制了七根原木大小的树干悬至空中,感觉还是蛮有视觉冲击力的,未经过度处理的纸浆上还保留着印刷品的痕迹,有着很浓烈的人类商品的印迹,这种细节很容易就让人们感觉到熟悉而为之动容,借他山之木,以修其身,却因过度的滥用而渐渐让人们丧失了对自然的感恩,其身修为如何尚且不管,可这大自然的恩情却怕是有点辜负了。作品《渡》也是一件非常有创造力的作品,作者将本来完整的佛像拆散成零件,用这些零件去拼装了一条似像非像的船,一种解构与建构的方式,去完成其宗教意旨所带给人的念想,作者用一种独特的物化的方式去解构了某种形而上的意识,表达了他所理解的慈悲为怀,渡化生灵的意义。今年的雕塑作品中木雕的成份还蛮多的,年轻艺术家们用木质材料做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张升华同学的作品《建·拆——尚存的记忆》,将传统的木制古楼贯穿包围在重重建筑结构之中,那些建构的框架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我们也十分熟悉的经历与回忆,那就是一种建设中的状态,作品用古建筑的记忆来表达现实生活中的时代的浮躁状态,也是很巧妙的,往日的古楼的宁静,哪里能保持宁静,浮躁的现代城市,早已将我们城市里熟悉的东西拆来建去到面目全非,只有记忆在心中,却还是模糊一片,只叹息那片宁静了。湖北美术学院的滕勇同学的《木中树》,也是运用了木质材料,他用了整根树干制作了这个作品,作品原来是一根火车轨道枕木,枕木的内核是一根非常完整的树干在里面支撑着,枕木本身的那种人工痕迹很重,已经被制作成了一块细长的长方体,上部剥离了木头后露出中间树干的原始形态的感觉,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惊喜,那种惊喜就像是重新看到了生命一样,人的那种对于本质形态的内心的渴望被激发出来,这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作品了,简洁而自然。还有作品《深林之外》和《竹日》都很好。不少雕塑作品的题材也很吸引人,如《生化武器》与《战争的预演》,这些作品让我意识到年轻一代人对于未来的焦虑感,他们关注自然,表达出正在崛起的生物科技及一系列人工智能开发对人类赖以生息的大自然的严酷摧毁,所导致的人们与自然界原本相濡以沫的密切联系彻底分离,其作品的思考还是很有前瞻的。张浩的《如果》展出了一大片如诗一般的浮雕,纯粹的白色与笔触的表达,清新而富有意境,朴素的语言,表达出了不一般的细腻与生动,看到还有同学保持着这样的一种详和,以及用浮雕来表达心灵的纯粹,真的感觉到很难得。

总的来说,这次的雕塑专业优秀毕业生作品展是非常不错的,展出了各大院校的雕塑专业的风采。不同的文化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优秀艺术人才,这对于我们都是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的,同时也让我们在这样的一个平台里有了很全面的交流,艺术不需要统一的步调,我们生于这个多变的现实,需要通过交互式的学习去完善自身。通过这样的展览,相信中国的雕塑艺术从业者与教育者都能得到启发,看到更美好的未来。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