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航空航天存在的问题8篇

时间:2023-08-25 09:09:3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航空航天存在的问题,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航空航天存在的问题

篇1

关键词:航空航天制造业;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3-0049-05

一、研究背景

国防科技工业是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国防现代化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首要推动力量。近年来,政府在国防科技工业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的机制建设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国防科技工业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之下,着力研究二者之间的关联互动对于深度军民融合及区域经济良性加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陕西省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基地,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国防科研生产横跨航空、航天、兵器、电子、船舶、核等六大行业,航空航天制造业是发展最为显著的。目前,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拥有30余家工业企业,40家科研机构,近8万从业人员,7千多研发人员,以及超过25亿元的资产总额。并通过资源整合大力建设了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西安船舶科技产业园、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形成“三基地一园区一院”的发展格局。

二、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本文所选用的数据样本为1996―2011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2013年《陕西省统计年鉴》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选用国内生产总值GDP、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AMO分别作为陕西省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航空航天制造业发展的衡量指标,航空航天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FAI代表其在基本建设的投入指标,新产品产值NPO代表在科研技术方面的投入指标,然后对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AMO、固定资产投资额FAI、新产品产值NPO与陕西省GDP之间的互动关系展开研究。

为剔除价格波动的不利影响,首先运用GDP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以及航空航天器出厂价格指数对GDP、FAI以及AMO、NPO的原始数据分别处理,使之成为以1996年为基期价格计算的可比数据。为了避免异方差的影响,对这4个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取对数运算,分别记为LnGDP、LnAMO、LnFAI、LnNPO,具体数据(见下页表1)。本研究利用Eviews6.0软件进行相关计算分析。

(二)单位根检验

时间序列分析中的首要问题是关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研究,平稳性是指时间序列的统计规律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动的一种性质。本文基于ADF单位根检验法,对变量LnGDP、LnAMO、LnFAI、LnNPO以及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下页表2)。

从下页表2可以得知,LnGDP、LnAMO、LnFAI、LnNPO 4个变量在原水平下其ADF值均大于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故为非平稳变量。经过一阶差分以后,新序列DLnGDP、DLnAMO、DLnFAI、DLnNPO在5%的显著水平之下,其ADF值均小于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4个变量数据均为平稳性数据。基于此可以判定,序列LnGDP、LnAMO、LnFAI、LnNPO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可以进行接下来的协整检验。

(三)协整检验

协整是对非平稳经济变量长期均衡关系的统计描述,顾名思义,协整关系则是指非平稳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本文使用E―G两步检验法对变量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

1.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AMO与GDP之间的协整检验。基于“两步检验法”的思想,对一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其与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是否是一个平稳序列的检验是相同的。因此,下面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变量LnGDP与LnAMO进行回归估计,可以得到:

从上述统计指标判断,Prob值都在0.000,显然小于5%的显著性水平,表明模型回归的系数非常显著;F值为1 006.313,相应的概率值为0.000,因此可以拒绝模型整体解释变量系数为零的原假设,模型的整体拟合情况良好;R方和调整R方都在98%以上,说明该模型整体上拟合得非常好;DW值为0.99,LM检验表明残差序列不存在序列相关。

通过ADF检验法对残差序列u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下页表3)。

通过下页表3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到,回归方程(1)的残差序列ADF检验值小于5%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因此认为该残差序列是平稳的。

基于协整检验的思想,本文认为LnAMO与Ln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方程(1)为LnAMO与LnGDP之间的协整方程。而前文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取对数运算,故回归方程的系数代表了弹性的概念。因此,通过协整方程系数表明,如果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增加1%,陕西省GDP增加0.82%。

2.航空航天制造业新产品产值NPO与GDP之间的协整检验。对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新产品产值和陕西省GDP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通过相关统计指标判断我们可以得知,此回归方程具有较好的拟合程度,而且,方程各系数和方程整体均具有显著性。LM检验表明,残差序列也不存在序列相关。

用ADF检验法对残差序列u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

通过表4中的ADF检验结果表明,回归方程(2)的残差序列ADF检验值小于10%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因此可以说该残差序列是平稳的。

根据协整检验的观点,可以认为LnNPO与Ln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方程(2)为LnNPO与LnGDP之间的协整方程。协整方程系数表明,如果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新产品产值增加1%,陕西省GDP则增加0.59%。

3.航空航天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FAI与GDP之间的协整检验。同理,对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陕西省GDP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回归方程如下:

由上述统计指标可以看出,方程拟合效果较差,方程整体和方程系数都不具有显著性,而且LM检验表明残差序列存在2阶自相关。

用ADF检验法对残差序列u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5)。

表5的ADF检验结果表明,回归方程(3)的残差序列的ADF检验值大于显著性水平10%下的临界值,因此接受原假设,认为该残差序列是一个非平稳序列。

根据协整检验的思想认为LnFAI与LnGDP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

(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采用协整检验,只是对变量间是否具有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相关检验,而其对于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方向等问题,并不能给出更加合理清楚的解释。因此,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进一步检验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1.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AMO与GDP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由于LnAMO与Ln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我们使用水平值对其因果关系进行考察。然而,滞后阶数对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具有显著的影响,若滞后阶数不同,则所得因果关系也会具有差异性。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利用较多的滞后阶数进行多次检验,将会获得更为全面合理的结果。

选择滞后阶数从1~4,对俩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见下页表6)。

下页表6显示,当滞后1期时,拒绝原假设,LnAMO与LnGDP之间互为Granger因果原因;当滞后阶数为2阶时,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由LnGDP到LnAMO);当滞后阶数为3阶时,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LnAMO到LnGDP);而在滞后期为4阶时,二者之间不存在任何方向上的Granger因果关系。不难看出,在较短时期内,主要存在的是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由地方经济增长到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增长);而在滞后3期时,存在反向Granger因果关系(由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增长到地方经济增长)。

2.航空航天制造业新产品产值NPO与GDP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鉴于LnNPO与LnGDP之间也存在协整关系,因此使用水平数值对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见下页表7)。

由下页表7可以看出,在滞后期数从1~4时,均存在由LnNPO到LnGDP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说明在滞后四期的时间内,都存在由航空航天制造业新产品产值增长到地方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

3.航空航天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FAI与GDP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由于LnFAI与LnGDP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因此,根据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数据平稳性的要求,需要对平稳序列进行差分之后再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下页表8)。

由表8可以看出,在滞后期数从1~4时,LnFAI与LnGDP之间均不存在任何方向上的Granger因果关系。且差分后的数据,表示了变量在前后年份之间的波动,因此这一检验结果可以解释为,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波动与陕西省GDP波动之间在滞后四年的时间内都不存在任何方向上的Granger因果关系。

三、研究结论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以及新产品产值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已经建立起了长期平稳的均衡关系,且二者弹性系数分别为0.82和0.59,而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还未形成平稳的均衡关系。(2)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在时间上仍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新产品产值很好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地方经济的发展却并未形成促进航空航天制造业新产品产值增加的原因。总体上看,二者之间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反馈机制。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也尚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四、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及结论,为了深入推行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本文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重点扶持优秀的航空航天制造业企业推行股份制改革和分批上市。大力推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并通过积极引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增强企业的内在活力和自我发展的动力,且以上市企业为产业发展平台,加快航空航天制造业的发展步伐。(2)完善科研机制建设,提高军民融合产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通过加深军工与民用企业之间相互合作,不仅对国防科技工业运行效率得到了提升,而且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得以更好地推动,“军民结合”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被更好地建立。(3)政府应该继续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并通过增加对高校、科研院所的投资等方式,加速并提高了科研成果的开发利用。与此同时,科技人员的配置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人员培训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进而来保证企业可持续性的创新能力。(4)努力探索本地区其他产业的支撑。例如,本地其他产业部门在资金、技术、人力、物力上给予支持帮助,及对国防科技产业管理创新提供的意见等,所以应大力促进区域产业部门发展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推动航空航天制造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晓峒.计量经济学基础:第3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2] 李国柱,刘德智.计量经济学实验教程[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3] 张近乐,李玉芬.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与地方经济发展关联度实证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9-24.

[4] 张近乐,易晨晨.比较视阈下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贡献度分析――基于区位商及 VAR 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9):44-50.

[5] 刘敏.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3):73-77.

[6] 董洁,游亚楠.中国航空航天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55-58.

[7] 王育宝,吴狄.陕西省高新技术优势产业选择与竞争力分析――基于偏离一份额分析法[J].科技管理研究,2009,(12):218-221.

[8] 李清光,李晓钟.中国茶叶出口价格变动的动态关系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1,(11):53-56.

篇2

>> 浅析我国民航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应对策略 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探讨 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探讨 我国民航安全管理发展问题研究 论我国民航飞行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特征 浅析我国民航飞行员的激励问题 我国民航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 刍议我国民航空管系统的安全问题 对我国民航导航技术应用与发展问题的分析 我国民航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我国民航发展的前景及就业 我国民航空管信息现状的分析 对当前我国民生支出优化的探讨 探讨我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民航业竞争格局和运行效率研究 我国民航飞机维修故障分析和管理改进措施 我国民航业和GDP关系实证研究 我国民航航空租赁资产证券化业务探讨 我国民航HF AOC话音通信系统组网设计 对我国民间金融发展问题的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孙少婕.东航航线网络优化研究[J].空运商务,2012(17):12-15.

[4]吴桐.国航枢纽航线网络建设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5]窦荣.基行需求的空域动态管理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6]董睿.我国西北地区民用航空业发展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5.

[7]王婷.蛛网式航线网络优化设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

篇3

【关键词】航空航天制造业;板块股票;政府扶持政策

航空航天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对国防产业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能推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研究其板块变化也有着实际的经济意义和预测价值。但是,我国航空航天制造还存在技术限制、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因素限制,上市规模还相对较小,加之我同证券股票市场尚不成熟和稳定,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的运营理论和管理模式,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

一、航空航天板块的发展前景

航天航空制造业是我国的军事保障,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其稳定健康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政府也必会对其发展做出扶持政策,对其进行监管和调控,保持其板块价格波动幅度不会太大,从航空板块的见涨,和各大相关股票价格良好发展趋势,利润总额不断增长可以看出我国政策扶持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而同时航空航天上升到国家利益层次方面,不会产生垄断寡头市场,所以不管股市如何产生巨大波动,该板块也不会因股市影响产生较大不稳定、无规律的变化。

二、政府扶持对航空航天板块的影响

从国家政策层面,通航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2013年12月10日,国务院《关于消息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日的决定》,民航局取消了国内通航企业承担境外通航业务的审批。2013年11月18日,中国人民总参谋部和中国民用航空局联合了《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与管理规定》,指出军方将国防、领土不相关的通用航空飞行任务的审批权让渡了出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的优化了对通航飞行的流程。

此外,工信部已经完成高端装备制造业五个重点发展方向,包括《航空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同时,《民用飞机行业发展条例》也以法律形式明确的表面了对航空制造业的支持政策。在政策的实施下,航空航天制造业出现一片良好的局势。据行业报道:航天科技集团前10个月收入增长近20%,利润总额增长11%,航天科技大股东航天科工三院前10月利润同比增长29.2%。从板块上来看,军工板块继续明显跑赢大盘。兴业竣工板块加权涨跌幅6.7%.平均涨跌幅90/e,上证指数涨跌幅1.1%。航天科工集团和民参军板块明显跑赢其他板块,预示着投资者对其前景的看好。

三、政府扶持对航空航天板块的启示

1.健全股票市场

适合航天航空制造业发展的股市才是促进产业最快发展的道路,航空航天制造业属于一个国家战略性的发展工业,其必会在政策的引导下按预期的道路发展。由于我国股票价格传导的渠道发挥效应前提条件缺失制约了资本市场有效传导政策的效应,因此我国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健全股票市场,采取有效措施。具体可以分为,(1)扩大股票市场规模,调整优化市场结构。发达国家航空航天股票市值占GDP比重较高,而我国日前比例尚且较低,造成了航天航空制造业不能最优质适合我国国情发展。另外,也可逐渐取消国有股,法人股,公众股不能互相流通的限制,鼓励利社会公民持股,这些建议也可提高该制造业股票的高效流通性,同时,政策适当凋控将减少股价大幅波动情况的产生。(2)提高该制造业龙头公司质量,健全股票发行于续。(3)规范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透明度。(4)减少军业及其相关制造业的资源浪费,保持最优质的资源利用率。

2.壮大航空航天产业

从航空航天产业的分布来看,北有沈阳、哈尔滨、石家庄,南有南昌,东有上海,西有西安、成都。产业分度在全国都有完善的发展和制度。同国外的军工巨头相比,国内的上市市场规模较小。可以有如下几个方面发展:(1)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健康发展。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系列化发展和良好规模生产,才能使其健康发展。(2)建立配套的政策扶持,将政策进一步优化和系统化,为其发展营造有力的政策环境。

总之,我国已经率先在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有了技术突破和创新产业升级。该产业发展前景良好,在未来10年里,证券市场的成熟稳定,为航空航天板块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航空航天产业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只要我国政策的继续实施,不断的总结经验和在失误中吸取教训,不断的对航空航天扶持产生正向效应,我国的航空航天将会走在世界航空航天的最前列。

参考文献:

[1]秦锋.ST板块现状与出路探析[J]改革与战略,2000(5)

[2]陈瑜.对我国证券市场ST公司预测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7(06)

[3]袁振兴,高志谦ST板块涨跌与大盘指数涨跌关系之实证研究[D]经济管理,2007(04)

[4]董合平.宏观经济变量对我国股市价格行为影响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

[5]冯德刚.中国股市波动与政策调控实证分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2

[6]吕继宏,赵振全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政策干预与市场效应[A]中国资本市场前沿理论研究文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7]刘炳茹.宏观经济调控与股市波动的相关性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3)

[8]汪亚卫.世界航空工业发展趋势[J]嘹望新闻周刊,2005(5)

[9]徐勇,张志鹏航空工业企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思考[R]中国科协,2005

[10]庞皎明.中国航天“虎口夺食”商用市场[J]商务周刊,2006(03)

[11]胡金焱.中国股市“政策市”实证考察与评析[J]财贸经济,2002(9)

[12]何诚颍,中国股市“板块现象”分析[J]经济研究,2001(12)

[13]Holmstrom B,Tirolej LAPM:A liquidity-Bated Assetpricing MdoelU]TheJournal of Finance,2001.(56):1837-1867

[14] DolleyJ,Characteristics and Procedure of Common Stock Split. Upa[J] Harvard Business Reviexv,1933,(11)

[15]Fama E.F,Stock return, expecfed returns, and real activityU]JoumlofFinance, 1990,(7):1089-11()8

篇4

1.顺利着陆

2012年8月5日晚,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好奇”号火星车成功在火星表面着陆。无论对“好奇”号任务本身还是未来的火星探索计划而言,成功着陆都是一次巨大成功,也是一项重要成果。“好奇”号采取的着陆方式不同于此前的任何方式,着陆过程中,火箭动力太空起重机利用绳索将“好奇”号降到火星表面。随后,太空起重机飞走,在安全距离外故意坠毁。美国航空航天局表示,这项技术将帮助未来携带大量有效负荷的探测器登陆火星,为人类在这颗红色星球上建造基地铺平道路。

“好奇”号在登陆火星时的精确度前所未有,这要感谢一个新型引导进入系统。未来的火星任务也将采用这一系统。“好奇”号的登陆地是一个椭圆形区域,长约20千米,宽约7千米。相比之下,2004年登陆火星的“机遇”号和“勇气”号的椭圆形登陆地长约150千米,宽约20千米。

2.测量火星辐射

“好奇”号一直在对火星的辐射环境进行测量,帮助科学家进一步了解危险的辐射可能对潜在的本地细菌以及人类访客造成的影响。“好奇”号的测量数据令人鼓舞,至少对未来的人类殖民者如此。“好奇”号对火星表面辐射进行的测量,是火星探索史上的第一次。数据显示,火星的辐射水平与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受到的辐射不相上下。

在8个月的太空飞行中,“好奇”号测量到的辐射水平不断提高。“好奇”号项目科学家表示,早期获取的数据显示宇航员能够执行持续时间较长的往返式火星任务,体内的辐射剂量不会达到令人担忧的程度。不过,一些正对火星的太阳爆发会让问题变得相当复杂。

3.发现古代河床

在登陆7周后,“好奇”号项目科学家宣布,“好奇”号发现一个古代河床。数十亿年前,这里曾经存在齐膝深的河流。这一发现说明火星上至少有部分地区曾经在数十亿年前出现宜居环境。在地球上,生命在存在液态水的地区非常兴盛。如果出现液态水,古代的火星也可能孕育出生命。

4.钻岩取样

2013年2月,“好奇”号利用冲击式钻头在一个名为“约翰·克莱恩”的出露岩层钻孔,深度达到6.4厘米。这是“好奇”号第一次在火星上钻岩取样,也是人类制造的探测器第一次在另一颗星球上钻岩取样。钻入地下取样进行分析,可以使“好奇”号研究数十亿年前的火星环境,可能让这辆火星车得出迄今为止最重要的科学发现。

5.证明曾出现适居环境

在“约翰·克莱恩”出露层钻取的灰色粉末样本中,“好奇”号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化学元素,包括硫、氮、氢、氧、磷和碳。此外,这个细颗粒岩层中还存在黏土矿物,说明很久以前曾出现有水环境,可能是一个湖泊。研究人员表示,这个水体的PH值呈中性,含盐度不高。

鉴于已经掌握的证据,“好奇”号项目组在2013年3月初宣布,“好奇”号登陆地曾在数十亿年前出现适于生命存在的环境。“好奇”号项目首席科学家、加州理工学院的约翰·格罗泽格表示:“我们进行的研究显示火星一度出现宜居环境,能够支持生命存在,甚至有可能出现可以饮用的水。”

6.提高公众对行星研究的兴趣

“好奇”号让行星学走进普通大众,将公众对火星探索的兴趣提高到一个空前的程度。“好奇”号采用的大胆而富有创造性的着陆技术让人联想到科幻小说中的情节,也因此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2012年8月5日晚上,人们聚集在纽约时代广场等场所,静候“好奇”号能否经受住穿过火星大气层时所谓的“恐怖7分钟”考验。

在成功着陆后的几个月时间里,人们对“好奇”号的兴趣有增无减,这要感谢“好奇”号项目组充分利用网络,尤其是社交网站的巨大力量。截至2013年3月,“好奇”号的官方Twitter feed已经拥有超过130万名追随者,“好奇”号项目组的tweet超过1900个。迄今为止,“好奇”号已经向地球传回超过4.9万幅照片,公众可以在“好奇”号任务的主页上欣赏这些照片。

7.挽救行星研究计划

根据白宫建议的2013年联邦预算案,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行星科学研究计划预算被削减20%,迫使其压缩机器人探索项目,退出未来两项由欧洲领导的火星任务。但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官员和研究人员表示,“好奇”号能够帮助事态朝另一个方向发展,在预算紧张的情况下为行星科学研究注入动力。

篇5

【关键词】高等教育;多校区模式;运行机制;高校行政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7-207-01

多校区大学的现象是20世纪90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在高等学校多校区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比如财务管理、文化认同、校区间互动等等,因此,剖析我国高等学校多校区管理问题并积极提出治理对策就显得十分迫切。

一、多校区运行不协调之表现

多校区合并办学在集中优质资源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科研能力的同时,也对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不便。课题组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调查中发现,两校区在日常运行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教育资源分配失衡。有学者的研究指出,“不论是由于高校合并产生的多校区,还是由于扩张产生的多校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同校区之间的教学资源的失衡”。课题组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多校区间教育资源分配失衡主要表现为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和人力资源分配不均衡。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由于明故宫校区离市区较近,大部分受访学生和教职工愿意在明故宫校区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不情愿在江宁校区。因此,两校区的地理位置分布不同直接导致教学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分配不均衡。

其次,各校区间互动失调。有学者的研究指出,校区间距离的遥远直接导致科研互动、师生互动缺乏,不利于高校整体发展。校区互动失调集中体现为学生间互动缺乏,同时,教职工之间的互动也明显不如但一校区的运行模式。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85.6%的受访学生指出近一个月内与另一校区同学互动次数少于5次;而在受访的教职工中,67.9%的受访者指出除工作需要外几乎从不去另一校区,这些都表明,与一个小区办学相比,两校区间办学最大的弊端之一就是各校区间的互动明显缺乏。

最后,文化认同校区化。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整体形象提升的重要因素在多校区整合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学者研究指出,当前基于多校区的管理文化建设面临普遍缺失的困境。在课题组的调研中发现,所谓文化认同校区化主要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即两校区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互动,在身份认同和自我定位时将自己定位为××校区的学生,而非××学校的学生。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67.2%的受访者(明故宫校区)认为自己更多的时候认为自己是明故宫校区的学生,而非江宁校区的学生,对江宁校区也缺乏了解;而56.4%的受访学生(将军路校区)认为自己是将军路校区的学生,而非明故宫校区的学生,对明故宫校区缺乏必要的了解。

二、多校区运行问题之原因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多校区运行的不协调主要集中体现在教育资源分配失衡、各校区间互动失调以及文化认同的不协调。而在课题组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首先,各校区合并办学过程中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这集中体现在合并办学的高校中。比如,以扬州大学为例,扬州师范学院是江苏省重点高校之一,在合并后的扬州大学中,扬州大学(瘦西湖校区)仍然占据优势的办学资源,学校在资源分配过程中也倾向于将优质资源集中到瘦西湖校区。当然,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存在这种历史遗留问题,但在各校区资源分配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博弈。

其次,多校区在物理空间上的分离。多校区办学与单一校区办学最大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理空间彼此分离的校区。一方面,这不仅大大阻碍了各校区间学生的交流互动,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95.6%的受访学生认为,虽然两校区间有校车,但高额的校车费和有限的校车资源使得他们很少有机会与另一校区的同学互动;而在对教职工的访谈中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即校区间的物理空间阻碍了他们频繁的互动,而实践表明这是不利于高校文化建设的。

最后,学校高层决策间的利益博弈直接导致了高校多校区运行不协调。从某种意义上讲,校区发展机会、资源分配规则都是高校领导层利益博弈的结果,一方面,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特殊偏好多不同校区给予不同的发展机会和资源;另一方面,也会根据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比如高校合并办学前的利益格局和资源禀赋,对合并办学后的高校不同校区赋予不同的权利和机会。因此,高校决策层的博弈是导致多校区运行不协调和发展机会不均等的最终原因。

篇6

关键词 课程教学改革;航空航天类专业;自动控制原理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2)05-0048-05

0 引言

《自动控制原理》是航空航天类本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以笔者所在的北京理工大学为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属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航天运输与控制、飞行器动力工程、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等专业的本科生,均在大三第一学期必修《自动控制原理》经典控制理论部分,包括54个理论课时和10个实验课时,其任务是通过对自动控制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自动控制原理》还是学习测试技术、飞行器制导与控制技术、飞行器总体设计、航天器测控原理等诸多专业课程的先修课,在航空航天类专业的本科生培养计划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自动控制原理》的授课模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将经典控制理论部分和现代控制理论部分分开讲述,先讲授经典控制后讲授现代控制,目前国内大部分高等院校均是采用的这种授课模式;二是将经典控制和现代控制融合讲授,这种授课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从系统角度、全局高度来思考问题的能力,更利于掌握控制理论的实质。由于授课模式的沿袭性及单学期课时数的限制,北京理工大学航空航天类专业的《自动控制原理》采用了前一种授课模式。授课教师采用A、B角的方式,教师队伍中有授课近20年的教师,还有刚刚博士毕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更难能可贵的是,所有授课教师均有出国留学或访问的经历,兼通中西教学模式之长,融蓬勃朝气与丰富经验于一体。

本文主要是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坚持内涵式发展”、“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等内容为指导,结合北京理工大学的学校定位和办学特色,以笔者在《自动控制原理》经典控制理论部分本科教学过程中的思考和认识为基础,对北京理工大学航空航天类专业在《自动控制原理》本科教学改革中的若干有效措施进行总结和探讨。

1 授课内容及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自动控制原理》的授课内容

笔者主要讲授《自动控制原理》中的经典控制理论部分,授课内容分为八章,分别是:自动控制系统导论、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根轨迹法、频率法分析、控制系统校正、非线性系统和线性离散系统。其中,前六章和第八章是重点讲授内容,第七章是一般讲授内容。就总的讲授内容来说,有理论性强、新概念多、系统性强、与工程尤其是航空航天工程联系紧密的特点,如已列装或在研的大部分导弹飞行器,其自动驾驶仪的设计仍主要是在经典控制理论的框架下完成的。学习过程是先了解控制系统的组成尤其是强调“反馈”的概念,再根据实际的控制系统建立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时域法、根轨迹法、频率法等分析系统性能的优劣对比,最后对系统整体性能进行校正和设计,可以说,整个过程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2《自动控制原理》学习过程中的几点问题

无论哪门课程,讲授目的均是希望学习者能够掌握相关知识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并最终做到灵活运用。考试成绩是评价学习者是否达到上述标准的一个参考,但考试成绩并不能表明一个学生是否真正达到了上述标准。为了准确评估《自动控制原理》的讲授效果,真正了解该门课程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不但要时刻注意本专业学生在修习过程中的反馈意见,而且要广泛调研和阅读其它学校和专业的教师在该门课程上的经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的亲身体验和思考,认为航空航天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自动控制原理》过程中可能面对的主要问题包括:(1)部分学生由于数学基础不够扎实,对课程中涉及到的数学知识产生畏难情绪,进而无法很好地掌握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2)不能将所学的控制理论知识与自己专业的实际案例充分地联系起来,这主要是在学习过程中接触专业案例少造成的;(3)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不足,而且这种不足突出表现在缺乏对专业词汇的正确理解上,这说明《自动控制原理》需要适度地推进双语教学改革;(4)无法将基本理论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MATLAB结合起来进行更有效地控制系统设计,即割裂了基本理论和计算机辅助软件相辅相成、互相印证、互相促进的关系;(5)从系统角度理解控制系统核心思想的能力不足,即无法做到融会贯通,更谈不上灵活运用,这需要授课过程中注意前后串联,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概念。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北京理工大学办学定位和航空航天类专业《自动控制原理》的授课特色,授课教师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很好地解决了北京理工大学航空航天类专业本科生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的学习问题,增强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学改革的若干举措

2.1从数学基础抓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涉及大量的数学知识,如拉氏变换及其逆变换、微分方程、差分方程、复变函数理论、Z变换等。毫不夸张地说,扎实的数学功底是学好该课程的基础。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数学知识,教师又不能适时补上这个不足的话,很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教学效果。

北京理工大学授课教师的做法是在《自动控制原理》开课伊始,就给学生列出所有需要用到的基础数学知识。一方面引导学生重新复习这些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授课教师还会抽出专门的课时来对这些数学知识进行复习和重点讲授。为了不断加深学生对这些数学知识的理解,在用到相应的数学工具时,授课教师都会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更详细地讲述。为了尽可能减少学生在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北京理工大学授课教师在考试中坚持“注重概念,弱化计算”的理念,只要学生思路正确,仅仅是计算错误的情况下,尽量少扣或不扣分。

2.2双语教学,与国际接轨

开展双语教学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重点,同时也得到了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双语教学的改革中,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也不是为了提高学生外语的写作水平,更不是为了教学生外语语法,而是为了增强学生阅读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近年来,英语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全世界通用的语言,最新的科研成果更主要是以英文形式发表。所以,我国高等教育中大部分的双语教学均是采用中文和英文的双语授课模式。

由于《自动控制原理》涉及到的诸多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大都是从国外引进和翻译过来的,加上国外学术界习惯用人名来命名定理的做法,给国内学生记忆和理解这些理论和方法增加了额外的困难。如用于判定线性系统稳定与否的劳斯判据就是以英国数学家Edward John Routh的名字命名的,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对于习惯望文生义的国内学生来说,想仅仅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劳斯判据本身几乎是不可能的。有鉴于此,基于航空航天类专业《自动控制原理》双语教学改革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学生对专业词汇认知这一基本的出发点,决定了航空航天类专业《自动控制原理》双语教学的授课方针应以中文为主、英语为辅。具体做法是,每当第一次出现新的名词、原理和方法时,授课教师先用中文进行详细讲解,然后告诉大家这些名词、原理和方法在英文中的表示方法和来源,并在以后遇到这些名词、原理和方法时,更多地采用英文表述。如传递函数(Transfer Function)、劳斯判据(Routh Criterion)、阶跃响应(Step Response)、脉冲响应(Impulse Response)、根轨迹(RootLocus)等,都可以采用这种处理方式。此外,还需要注意引导学生适量阅读英文参考书和专业文献,由于Katsuhiko Ogata所著《Modern Control Engineer-ing》一书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被接受性,北京理工大学同样推荐学生将这本书作为英文参考书。

2.3融科研于教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实施和深入,昔日的“填鸭式”教学已逐步被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所取代。在《自动控制原理》的教学中,如果只是讲授一般的数学公式和物理定理,而与实际工程割裂开来的话,很可能出现的后果就是学生学习后不知道用在什么地方,更不知道如何用,更糟糕的情况是学生在考试后就把所学的东西全忘掉了。为了避免这一状况的发生,有必要将专业案例、授课教师的科研项目融入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让科研带动教学、教学促进科研。

如在第一章讲授自动控制系统定义和基本组成的时候,通用的教材是举一些工业上常见的例子,像室温调节系统和水位调节系统来引入自动控制的专业术语和反馈的概念。这种讲授方法是很好的,有利于学生建立对控制系统组成的直观概念,并认识到自动控制的核心思想所在。对于航空航天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在讲述通用案例的同时,还可以结合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案例,如引入图1所示的导弹攻击飞机的案例。在这个案例中,导弹根据自己探测到的目标机动特性,依据一定的制导律生成最佳攻击曲线,当弹上的测试设备探测到实际飞行路线和预定飞行路线出现偏差的时候,弹载计算机会依据一定的法则生成控制指令,气动舵机来执行这一控制指令,从而达到控制导弹回到预定飞行路线的目的。按照这一描述可以画出它的系统方块图,如图2所示,和基本的负反馈闭环控制系统(如图3所示)对应起来,预定飞行路线对应给定输入、弹载计算机对应控制器、气动舵机对应执行机构、导弹就是被控对象、实际飞行路线即是实际输出、弹载测试设备即对应测量输出的传感器。这样讲授下来,由于比较贴近专业方向,同学们就很容易理解控制系统的结构,并对输入、输出、被控对象、执行机构、控制器的作用及反馈的概念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在讲述控制系统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的时候,大量引入航空航天的专业案例,尤其是一些因为控制系统设计失误或控制系统未能正常工作产生重大损失的失败案例,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颇有帮助。从教学的效果看,这些案例的引入,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自动控制原理》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同时,还培养了他们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可以注意吸收一些对自动控制理论或应用感兴趣的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并挑选与任课教师负责项目相关或者处于航空航天控制前沿的研究方向,如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制导与控制技术,让他们自由发挥,思考和创新,切实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此外,授课教师要非常注重“基于书本、超越书本”。比如香农(Shannon)采样定理认为:对于一个连续信号来说,当采样角频率是该连续信号所含最高次谐波频率两倍以上的话,即能做到一个周期内采样两次以上的话,那么经采样后所得到的脉冲序列,就包含了原连续信号的全部信息,可通过理想滤波器把原信号毫无失真地恢复出来。这一表述在数学理论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往往是行不通的,比如一个正弦曲线的测试,一个周期里只采样两三个点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可能复现原信号。类似于这样的问题,授课教师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向学生特别强调。

2.4计算机辅助教学

由于《自动控制原理》在授课过程中涉及到的数学公式、图形(结构图、框图、根轨迹图、伯德图等)比较多,非常不方便在课堂上进行直接板书,一旦板书不清楚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这些公式和图形是非常适合以幻灯片(PPT)的形式来进行表述的,学生也更乐意看到这种方式。北京理工大学授课教师同样采用了以PPT为主的授课模式,配以适当的动画,给学生一个更为直观的展示。如在讲授动态性能指标的时候,延迟时间、上升时间、峰值时间、超调量、调节时间等名词的定义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但通过动画的形式就可以很清楚、明了地向同学们展示这些概念的不同,学生反映良好。再比如在讲授不同阻尼比情况下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特性的时候,只靠文字表述“随着阻尼比的增大,系统的响应越快,但超调量越大”的话,大部分学生是比较茫然的。如果换成通过PPT展示给同学们如图4所示的响应曲线时,就会一目了然,同时,还有助于同学们掌握零阻尼、欠阻尼、临界阻尼、过阻尼等情况下单位阶跃响应特性的不同。

MATLAB是学习《自动控制原理》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计算机辅助分析工具。实际上,一个令人引以为傲的事实是,北京理工大学航空航天类专业本科生的MATLAB基础知识都是在《自动控制原理》的课堂上学到的。由于年轻学生对新鲜事物天生的好奇感,当他们看到教材上一幅幅精美的图片是通过MATLAB展示在自己面前的时候,不但会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会激发他们学习这门课的热情。比如讲二阶欠阻尼系统阶跃响应的时候,可以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既然阻尼比越小,系统响应越快,超调量越大,那怎么来选择合适的阻尼比呢?”然后再用教学计算机上装载的MATLAB画出图5,这是阻尼比位于[0.10.9]之间,以上升时间为横坐标、超调量为纵坐标的Pareto图,同时在图中标示阻尼比分别为0.4、0.707和0.8所对应的点。以这个直观的示意图做基础,同学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工程上一般要求阻尼比在[0.4 0.8]范围内了,再告诉同学们阻尼比为0.707时控制系统效果最佳,他们也就明白了因果来源。如果更进一步画出阻尼比分别为0.6、0.707和0.8时候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来,如图6所示,同学们就会有一个更加明确和直观的印象。此外,授课教师还可以通过课下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编程实现更复杂的响应曲线,使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响应曲线随不同参数变化的规律,不但可以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还有助于学生掌握辅助软件的用法。

用MATLAB辅助教学可能会带来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同学们可能觉得只要掌握MATLAB就可以了,而忽略了自动控制本身的基本原理和定性的分析方法。这是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留意并刻意避免的问题之一,北京理工大学授课教师在每次用MATLAB辅助教学时,都会强调基本原理的重要性,同时会刻意用所学的定性分析方法来评估MATLAB结果的正确与否,并一再强调,MATLAB只是一个辅助大家进行控制系统分析的工具,不能取代大家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本身,考试中也不会考这方面的内容。

2.5注重前后串联,建立系统概念

《自动控制原理》本身的讲授内容多、跨度时间长,而且学生同时还在修习其它课程,所以用在《自动控制原理》这一门课上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而且一般教材也更倾向于将每个章节的内容独立出来,如仅仅在第二章讲述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就直接拿现成的传递函数来用;再如第三章讲述时域分析法之后,在后续章节的讲述中几乎不会再涉及。很可能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学习过程中常常不清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也无法真正的做到融会贯通,在遇到实际的工程问题时就会显得束手无策、不知如何下手。这需要授课教师帮助同学们理清线索,弄清楚各个章节之间的因果关系。

北京理工大学授课教师在每个章节开始和结束的时候都会向学生展示图7,告诉大家正在学习的内容在图中什么位置,在整个自动控制原理的框架中起到什么作用,它以哪几个章节为基础、又可以为哪几个章节提供帮助。在课程结束的时候,还会精心选取几个航空航天专业的典型案例,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形成一个大作业,这个大作业涉及到《自动控制原理》所讲授的全部核心内容,从系统建模到系统性能分析,并发挥他们自己的独立思维进行系统的二次设计,从学生的反响及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这种做法十分可取。

篇7

关键词:专业认证;电工电子;非电类专业;教学体系

近年来,英、美等国实行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作为保证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实现工程教育水平和职业资格相互认可的重要措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所谓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指由政府指定认可的认证机构或社会团体对高等学校工科专业开展的认证工作。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促进自身工程教育发展,纷纷推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认证协议,其中,签署时间最早、知名度最高、缔约方最多的工程教育国际认证协议是《华盛顿协议》[1]。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是伴随着教育评估而逐步发展起来的。2006年,参照英、美等《华盛顿协议》成员国的通用做法,我国正式成立了自己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随后几年,我国的专业认证范围逐步扩大。截至2014年底,已有443个专业通过了认证[2]。2013年6月,我国还成功加入了《华盛顿协议》[3]。2015年3月,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了最新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2015版)》[4]。对比新旧版工作指南不难发现,无论是认证办法、认证标准,还是规范性要求都有了较大变化。其中,与学生培养与毕业、课程设置与教学等密切相关的认证标准这一部分变化主要体现在,不仅设置了通用标准,还针对不同的专业大类设置了各自的补充标准,这就要求各个高校在制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等时要充分考虑不同专业的特点和专业认证的要求。然而,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并未这么做或没有完全做到。电工电子课程是非电类专业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它在许多非电类专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都被列为一个重要考察指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理工类高校,在绝大多数工科专业中都开设有电工电子课程。虽然在该课程的教学方面该校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随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不断提高,电工电子课程的现有教学体系已无法完全适应。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专业认证为契机,对该校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探索出一套符合时展、满足认证要求、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新体系。

1现有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1课程内容设置不够科学,教学大纲未充分

考虑不同专业的特点电工电子课程设置基本都是电类专业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电机学4门课程的简化,而且没有后续课程跟进[5]。对于非电类专业来说,这样的课程安排显然是不够科学的。另外,很多非电类专业的教学大纲都基本类似,没有充分考虑各个专业的特点。

1.2部分教学内容较陈旧、与工程实际应用联系不紧密

由于过去的教学要求过分强调基础,对部分过时内容总舍不得删除,再加上课时有限,导致新教学内容补充不进来,信息量偏少,而且学生学习也缺乏针对性,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其实际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

1.3教学方法与手段不够先进,考核方式较单一

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方法大都以教师讲授为主,仍没有从根本上脱离填鸭式的方式,课堂气氛不活跃。从考核方式来看,仍采用常规的闭卷考试,使得学生仅对考试要求范围内的知识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1.4实验内容基本不变,实验模式单一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验还是采用传统的实验模式,只安排固定的几个验证性实验,并且有的还给出了详细的实验步骤,无法促进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

2新教学体系的提出及组成

为克服上述问题,满足专业认证的要求,并结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特色,本文提出通识教育、工程教育以及特色教育三者相结合的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新体系。上述教学新体系包括三大层面:通识教育层面、工程教育层面、特色教育层面。其中,通识教育层面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打好理论与实验基础,包括综合基础模块和基本技能模块;工程教育层面主要作用是让学生掌握好本专业与工程密切结合的电工电子知识与技能,包括专业课程模块和实验实践模块两大部分;特色教育模块主要作用是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实际让学生接受特色化和个性化教育,包括理论模块和实训模块。这三个部分即密不可分,既相辅相成,又相互独立,互为体系。通识教育用以奠定理论和技能基础,为后续特色教育和工程教育做好准备;特色教育是我校专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它的良好实现需要建立在通知教育基础之上,更需要后续的工程教育作大力支撑;工程教育是为了提高实际工程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是通知教育和特色教育实施效果的直接检验,也是满足专业认证培养要求必经之路。因此,既要对3个部分的课程合理规划,又要考虑到三者之间的衔接和交叉,才能使所提出的新教学系统真正发挥作用。

3新教学体系的具体实施方法

针对图1所示的新教学体系,所采取的实施方法为:传承历史,与时俱进,强调特色,重视实践,面向认证,即在继承原有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优秀传统的同时,在新时期专业认证背景下,把工程教育与通识教育和特色教育相结合的理念贯穿整个教学始终,将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得更加科学和完善。

3.1认真查阅和学习相关政策文件和参考资料查阅和学习《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指南(2015版)》等政策文件、航空航天民航相关基础知识、现有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教材等参考资料,为新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参考。

3.2根据不同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优化设置课程内容、科学制定教学大纲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认证标准要求以及航空航天民航特色,在电工电子课程的常规内容中增加与不同专业常涉及相关基础内容。例如,针对我校机械类专业,要加入机械电子电路、自动控制、航空电力系统、航空电子电气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在实验实践环节加入相关的实验内容,使机械类专业的学生能深刻体会到学习电工电子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此外,待课程内容和教学大纲确定后,再向与学校合作紧密的相关单位,特别是航空航天类国防企业和研究所征求意见,进行再次修改和完善。

3.3完善课件制作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课件制作方面,根据所设置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大纲,制作与之相适应的课件,并为了更加形象表达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如电磁感应定律、电动机工作原理、三极管放大等)制作相关动画,辅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同时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和我校特色适当加入工程应用实例和最新研究进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针对机械类专业,以最新的多电/全电飞机为例,讲解“航空电力作动器”(一种采用电能来驱动的机电一体化执行机构)的应用背景、研究现状、基本原理以及所涉及的电工电子知识。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跟上时展,满足工程应用;其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再次,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来培养学生科学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解决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再次,培养学生的工程规范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给学生多介绍一些工程规范的概念,特别是结合我校特色介绍一些航空航天民航类工程的特点、规范和标准,引导学生学习应用规范,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最后,用多种方式的实验、实践巩固理论,通过基础实验、参观实习、工程实践等形成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

3.4开展多种考核形式形成完备的考核方法完备的考核方法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具有重要引导作用。电工电子课程的考核要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采用多种形式。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随堂测验,及时了解学习学习情况;在期末闭卷考试中优化考试内容,合理分配难易程度不同的考题数量和分数;在实践考核环节,除基本实验考核,还设置具有一定创新设计的实验,作为加分点。另外,还要实行教考分离,更好地检验教学效果。

4结束语

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新标准和新要求,结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特色和实际,本文提出了通识教育、工程教育、特色教育三者相结合的电工电子课程新教学体系。实践证明,采用该教学体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有国防知识背景,特别是能很好地满足专业认证的要求。这在201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个通过认证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认证工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其中与电工电子课程相关的考核指标均完全达到。当然,随着专业认证工作的大力进行和专业认证标准不断提高,该教学体系也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并希望所获得的经验能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一定参考,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后续的专业认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蒋复量,李向阳,谭凯旋.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安全工程专业特色教育研究与实践[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0(1):12-18.

[2]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单位[EB/OL]./result_search.php.

[3]周凌波,王芮.从《华盛顿协议》谈工程教育专业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4):6-14.

[4]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秘书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M].2015版.2015.

篇8

Abstract: Zhengzhou Airport is the first area takes airport economic as the subject approved by the state council. The related person matching of its layout and development industry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f the matching degree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talent is high, the talent personal value can be given full play, and the "win-win" is achieved. It not, it will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es and tal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personnel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ersonnel matching proces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talent matching strategies of Zhengzhou Airport. The strategies are increase policy coordination to improv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alent match consciousness; give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market to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government-industry-university"; optimize the talent structure to increase the professional, proportion, innovative talents; improve the system mechanism to optimize work and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talent.

关键词: 航空港;产业发展;人才匹配

Key words: air harbour;industrial development;person matching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4-0036-04

0 引言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随着郑州航空港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个以航空港经济为主题的实验区,相应的人才议题提上日程,产业发展人才匹配问题越发突出,把实验区先行优势转变成持续优势,离不开产业和人才的强有力支撑。现有文献鲜有关于产业发展人才匹配问题的研究,文章以郑州航空港产业发展人才匹配为例,通过阐明郑州航空港产业发展人才匹配现状,发现匹配过程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产业发展和人才匹配更加洽合,促进港区的可持续发展。

1 郑州航空港产业发展人才结构分析及现状

1.1 相关产业人才结构分析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CSRC行业分类”检索框,搜索“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综合”分类下所有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为研究需要,将这些上市公司进一步按郑州航空港布局产业分为“航空航天产业”、“电子通信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四个类别,剔除出信息不全的公司,并按总资产排名选取前十位上市公司进行分析,以对港区制定产业/人才发展政策、人才规划及企业战略制定和人才需求分析等有所借鉴。具体结果见表1。

2013年,航空航天产业从业人数有244700人,其中,生产人员26881人,占比11.0%;销售人员10293人,占比4.2%;技术人员14676人,占比6.0%,三者共计占比21.2%。本科从业人数84653人,占比34.6%;本科以上人员7376人,占比3.0%;本科以下人员152671人,占比62.4%。由此可知,航空航天从业人员中,中高端人才比重较低,本科以下人员占比较高。电子通信产业从业人数有28134人,其中,生产人员7942人,占比28.2%;销售人员1811人,占比6.4%;技术人员13948人,占比49.6%。本科从业人数11937人,占比42.4%;本科以上人员2867人,占比10.2%;本科以下人员13330人,占比47.4%。电子通信产业本科及以上人员超过从业人数的一半,技术人员接近从业人数的一半,比重较高,生产人员、销售人员和技术人员之和占据从业人数的绝对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数37406人,其中,生产人员19350人,占比51.7%;销售人员2844人,占比7.6%;技术人员10236人,占比27.4%。本科从业人数9233人,占比24.7%;本科以上人员2580人,占比6.9%;本科以下人员25593人,占比68.4%。高新技术产业生产人员占从业人数的一半比重,技术人员占比较低,本科及以上人员比重较低。生物医药产业从业人数67022人,其中,生产人员24632人,占比36.8%;销售人员22568人,占比33.7%;技术人员10333人,占比15.4%。本科从业人数15266人,占比22.8%;本科以上人员2190人,占比3.3%;本科以下人员49566人,占比73.9%。生物医药产业本科及以上人员占比26.1%,占比较低,中高端人才较少。

1.2 郑州航空港产业发展人才现状

选取河南省37所本科院校与航空航天制造业、高新技术行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的相关专业布点数、硕/博士点等指标分析郑州航空港相关产业人才现状,见表2。

选取的37所本科院校中,“211”大学1所(郑州大学);河南省教育厅主管大学7所(郑州华信学院、郑州科技学院、黄河科技学院、商丘工学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商丘学院);河南省主管大学30所(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选择与航空航天产业相关的专业有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这两个专业只有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一所大学布点,没有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选择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专业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等十个专业。其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包装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和材料加工工程专业有硕士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有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有博士后流动站。选择与电子通信产业相关的专业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等十个专业。其中,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有硕士点;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有博士点;无博士后流动站。值得注意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布点数为31,占比84%,本科人才供给充分,但是硕士点只有9个,占比24%,无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高级人才缺乏。选择与生物医药产业相关的专业有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信息等七个专业。其中,生物工程、生物信息、生态学专业有硕士点;生物信息、生态学有博士点;各专业均无博士后流动站。

综上可知,与航空航天和精密制造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较少,与高新技术、电子通信和与生物医药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较多。航空航天产业相关专业各层次人才都很稀缺,难以匹配郑州航空港该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相关专业硕士点有23个,博士点4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人才供给总量充裕,人才层次丰富;电子通信产业相关专业硕士点共计24个,博士点2个,人才供给总量相对充裕,人才层次较丰富;生物医药产业相关专业硕士点共计11个,博士点2个,人才供给人才总量比较少,但人才层次较充分。

2 郑州航空港产业发展人才匹配过程存在问题

2.1 产业、人才政策(规划)“各自为政”

查找关于郑州航空港产业和人才发展的支持政策发现,《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的意见》单列了“产业发展政策”和“人才保障政策”;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的优惠政策中,多是引进符合条件企业的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略微提到关于产业人才的政策;另外,港区有分别关于支持航空物流、生物产业等的政策,鲜有比较系统的人才培养、引进等优惠政策(规划)。《河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的出台,是针对河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的宏观导向,与各产业发展政策(规划)是否匹配有待验证。目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产业发展规划》已经通过专家评审,据于此,急需出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人才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发展产业制定所需人才规划,既提高人才规划的实用性,又使得产业发展规划有了人才支撑。

2.2 产业发展招进人才“饥不择食”

产业的发展最终要靠人才的推动,各类产业的不同性质决定了其人才需求的差异,同一产业也有需求不同类型人才的分别,如果盲目招才引智,则会有损产业竞争力,阻碍产业发展。为了支持郑州航空港的建设及发展,各级政府做出了很多努力,如为了帮助富士康招工,政府定下指标,纳入官员绩效考核,一方面成效显著,助富士康这棵“大树”生根壮大,但另一方面致使企业(产业)人才的低端性,并隐含员工就业时的诸多问题(高流动性、创新能力不足等)。因为招进人才时不加选择,难免鱼龙混杂,导致产业未能招进真正的人才,也就没有达到产业发展与人才的匹配,故产业发展的人才匹配问题需要未雨绸缪,需要政府、产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产业规划之初,便制定与之匹配的人才规划,才不会“临时抱佛脚”,为时恨晚。

2.3 产业发展专业人才匮乏

在统计的河南省37所本科院校中,航空航天、高新技术、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产业相关专业设置较少,硕/博士、博士后流动站等高级人才培养明显不足,各院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港区产业发展匹配度不高。2012年,河南省航空、航天及其设备制造业平均从业人员为13618人,占中部地区从业人数的24%。从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这一指标看,航空、航天及其设备制造业为1155人/年,在中部地区占比13%,航空航天专业人才仍较少。另外,航空运输所需的“打板人才”、航空维修等高技能型人才均存在较大缺口,成为制约港区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2.4 产业人才结构不合理

航空港产业布局伊始便是航空航天、高端制造、现代服务等科技含量高的临空偏好型产业,产业定位高端,更需要掌握高新科技知识、有较强学习应用能力的人才,而现实是港区在招商引资布局各产业方面做得风风火火,成绩斐然,而在“筑巢引凤”吸才引智方面力有不逮,仅仅是只是在相关产业优惠政策中提到少许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对港区前景等宣传也不够,导致有识之士不是因为感觉距离远就是待遇低等重重顾虑而不愿去港区发展。最终导致产业发展所需人才的结构性短缺,传统服务业(零售、餐饮等)“人才济济”,高端制造、航空航天人才缺乏。在同一产业内部,人才结构也不尽合理,如服务业人才多集中在传统服务业,金融、会展、电子信息等现代服务业人才急缺。

2.5 产业人才体制机制不健全

人才体制机制是关于“引才、用才、留才”等的一系列制度规范,宏观层面既包括政府政策中有关人才引进、培养等的制度,微观层面也包括企业的人才评价机制、薪酬激励机制等。人才体制机制主要依靠对人才进行物质和精神激励来发挥作用。物质激励既是高新技术人才的基本生活保证,又是其价值的市场评价,因此其合理和公平程度直接影响着人才创造活动积极性与能动性的发挥。精神激励主要满足人才更高层级的精神需求。目前,河南省及郑州航空港区尚未建立完善的人才体制机制,如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薪酬激励形式单一等,对人才的制度性安排尚不齐全、完备。

3 郑州航空港产业发展人才匹配策略

3.1 增加政策协调性,提高产业发展人才匹配意识

产业政策主要是为了鼓励或限制产业发展,针对某一个(几个)产业制定的产业发展政策(招商引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人才政策是针对人才发展作出的制度安排(奖励政策、住房政策、创业政策等)。产业政策中往往有关于产业发展所需人才的政策措施,而单独的人才政策(规划)多是针对区域或具体人才类型而定,如《国家(河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科技人才规划”、“教育人才规划”等。二者的独立制定或者仅把人才政策在产业政策中一带而过,导致产业发展与所需人才不相匹配,因此,应提高产业发展人才匹配意识,在出台产业政策(规划)的同时,也要相应出台相关的人才政策(规划),并增加产业和人才政策的协调性、针对性,充分发挥政策效果。

3.2 发挥市场作用,调动“官产学”各方面积极性

做到完全的产业人才匹配几乎不可能,因而产业发展人才匹配目标应是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达到产业和人才的最佳匹配。在机制健全的情况下,市场可以发挥重大作用,完善的市场(中介平台等)能够提供及时准确的产业人才供求信息,产业发展环境较好,便吸引人才也能留住人才,自然产业拥有充足的人才资源,各级人才的流入又促使产业布局、结构等进一步优化,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因此,在产业发展人才匹配过程中,应使市场发挥应有作用,通过市场调动政府、产业、学校等各方面积极性,政府将精力放在能使市场起较大作用的制度安排上,产业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引起人才资源的“从劣向优”流动,学校通过市场发出的信号便会增减专业设置等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如此形成围绕市场进行产业发展人才匹配的机制,方能达到最佳结果。

3.3 优化人才结构,增加专业性、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比例

专业性人才把自己的才能在某个领域充分发挥,符合“分工高效”之观点,真正的专业性人才应是能够高效完成本职工作的人,而非泛指在某一专业领域工作的人。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可实行“帮扶制”,由“老将”帮带“新兵”,老将经验丰富,言传身教,新兵学以致用,渐成“专才”,如航空打板人才、维修人才的培养。另外可以对这类人才发放资格证书,分设级别,改变对其的传统认识,提高相应待遇,并使其具有一定的晋升空间,鼓励人才前来就业,使专业性人才的比例不断扩大。

目前,只具备某一专业领域的才能已不能满足日益多元化、复杂化的需求,如河南省不乏从事生物医药行业的研发和营销人才,但是真正能满足医药企业要求的研发、营销人员却寥寥无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社会供应的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与医药企业的要求相脱节,医药企业需要的是既有一定的医药相关专业知识,又具有一定的营销技能的复合型营销人才和既懂研发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研发人才。因此,无论是生物医药产业还是航空航天产业等其他港区布局的产业,无论是研发类人才还是营销类等其他人才,都急切需要既懂此亦知彼的复合型人才,也即需要增加各产业“全才”的比例。

传统的以要素带动或资源禀赋带动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越来越转向创新驱动发展,使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同样,具体到一个行业发展,创新是其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驱动发展方式无疑是维持其竞争力保障其可持续发展的不二选择,这就预示着产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巨大需求,无疑要提高各产业创新型人才的比例。培养创新型人才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建立一定的创新文化和氛围,形成人才成长的创新型环境,另外还要设立相应的创新激励等制度,激发创新源泉的不断迸发,鼓励创新人才的不断涌现。

3.4 完善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工作生活环境

人才体制机制主要包括人才引进机制、人才评价机制、薪酬激励机制等,科学合理的人才体制机制能够吸引并且保证人才长期为企业服务,达到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企业绩效的提升之双赢。企业应完善自身人才体制机制建设,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给予人才各方面具有安全感的制度保障,方能增强人才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同时,为各种人才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自由的创新环境,使得人才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进行创新活动不受拘束,一方面提升工作效率和创新绩效,增加企业可持续竞争力,另一方面有益于“能岗匹配”,人才流失率降低,人才对企业认同感增强,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4 结论

郑州航空港经济区作为国务院批准的首个以航空港经济为主题的实验区,其发展离不开产业和人才的强有力支撑,而人才匹配问题关系着港区产业布局、产业结构、港区的持续发展等,因此,实行恰当的人才匹配策略有助于使人才匹配促进港区的产业发展,将港区的先发优势转变为持续优势。文章分析了郑州航空港产业人才现状及产业发展人才匹配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增加政策协调性,提高产业发展人才匹配意识;发挥市场作用,调动“官产学”各方面积极性;优化人才结构,增加专业性、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比例;完善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工作生活环境等人才匹配策略,从人才匹配策略角度助力港区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史维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战略[D].南宁.广西大学,2003.

[2]张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问题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6).

[3]熊景维.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战略管理[J].云南社会科学,2012(5).

[4]梁兴英,谢丽威.加强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抉择[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2).

[5]陈建民.河北省医药产业人才需求预测与培养研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