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网络社会治理问题及对策8篇

时间:2023-08-25 09:09:3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网络社会治理问题及对策,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网络社会治理问题及对策

篇1

>> 工业遗产产生原因及特点分析 网络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控制 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分析 浅析网络英语新词的构成及产生原因 当代网络语言的特点及流行的文化原因 浅析当代中职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及产生原因 我国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浅议中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原因及应对方法 浅析幼儿攻击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小学生行为偏差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幼儿攻击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北方高校公共体育课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干预对策 消费者非伦理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及纠正对策 浅谈儿童过错行为产生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分析听障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干预策略 青少年攻击行为的产生原因及矫正方法 农村高中生暴力行为的产生原因及干预对策 小学生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及预防 油库职工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⑤钟瑛、刘海贵,《网络身份的意义探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⑥薛可、余明阳编:《人际传播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⑦Patricia Wallace著,谢影、苟建新译:《互联网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⑧钟瑛:《网络传播伦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篇2

关键词:网络政治参与;民主政治;治理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型的政治参与方式,为民众的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全新的生态环境。民众可以通过网络参政议政,参与公共管理,行使民利,进行舆论监督等。然而,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始终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丰富了公民的政治参与形式、拓宽了政治参与渠道,推动了地方政府开放及治理创新,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本身的虚拟性以及参与主体的非平等化、非理性化和无序化等制约性因素,加大了政府对其掌控和监管的难度,给政府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可以说,网络政治参与对政府治理的日益渗透使其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公共管理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

一、我国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网络政治参与,有效拓宽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渠道,架起了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推动了政府治理体制改革。但我国网络政治参与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以参与主体、内容、成效来衡量,仍处于较低水平。

(一)政治参与的无序化。

首先,互联网与生俱来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容易助长公民的无政府主义、非理性参与等倾向,导致政治参与的无序状态,使得政府难以把控,造成社会秩序紊乱。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多发期,一些别有用心的利益集团把网民当成他们利益诉求或利益团体的工具,利用社会情绪操控网络舆论,制造群体极化现象。甚至故意激化现有的社会矛盾,制造群体性危机事件,威胁到政治体系的稳定。

其次, 各级政府对网络政治参与的认识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网络舆论、突发事件的控制能力相对较弱,不能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网络谣言、诽谤、人身攻击这些非常态的参与方式,无疑会导致并加剧网络政治参与中的非理性因素。

(二)政治参与生态环境脆弱化。

当前网络政治参与的生态环境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较为脆弱。

首先,“数字鸿沟”的存在加大了网络参与的不平等。“数字鸿沟”也叫信息鸿沟,指的是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穷者之间的巨大差距。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实力还不发达,在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各地区之间、各城乡之间均存在着数字鸿沟的问题。例如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参与主体多是高学历及高收入人群,他们掌握着较多的信息资源;而那些老年人群、偏远地区人群、基础设施匮乏地区人群等则只掌握着相对较少的信息资源,信息贫穷者则无法利用网络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

其次,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较弱。相当一部分网民只是借着网络的便利,仅凭着个人冲动和情绪而参与政治,并不是出于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考虑;同时,网络上海量信息泥沙俱下,很多网民无从辨别, 因而导致政治盲从。这些显然都与公民政治参与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治理对策

作为现代政治的新形式,网络政治参与社会化和制度化是大势所趋。积极构建和治理网络政治参与,规范预防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推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一)建设有序政治生态环境,引导理性网络政治参与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虚拟社会中的诸多问题不断暴露并影响着现实社会秩序。网络作为公民实现政治参与的媒介,其本身是不具备价值判断和导向功能的,因此要促进网络政治参与健康、有序的发展,必须要先建立起和谐有序的网络政治生态环境,才能使网络政治参与在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1.树立“公民意识”

公民对国家和公民关系的理性认识即为公民意识,它包括主体意识、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民主参与意识、政治宽容意识等要素。在公民意识支配下,公民若普遍自觉地以自身的政治参与去影响具体制度、程序、渠道的设计与建设,那么网络政治参与的渠道和形式就会越来越多,制度和程序也会越来越完善。因此具有公民意识的网民是网络政治参与水平提升的重要条件,网络政治参与行为若缺乏公民意识,必将导致无序化和非理性的政治乱象。

2.构建政治参与文化

网络政治参与,既需要积极理性的文化氛围,同时其本身的发展也会促进积极政治参与文化的培育。政府应借助网络为公民搭建更多主流文化培育的平台,公开透明包容的去引导民众,当社会主流政治文化内化成为公民自己的价值观时,民众才能认同和支持政治系统,才能构建健康的政治参与氛围,在此氛围下的政治参与必然是相对成熟和理性的,这样才能促进网络参与的有序发展,进而推动政府社会治理创新。

3.提升信息技术

当前,我国网络信息的“数字鸿沟”现象几乎在各地区、各产业及社会各阶层之间都普遍存在,造成网络政治参与的不平衡。目前我国网络参与主体以知识分子、市民居多,而占中国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由于技术条件限制,还不能够广泛参与网络政治,政府与农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非常突出。作为信息不对称的弱势群体,农民缺乏有效的政治参与机制和渠道,无法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在此层面上看,数字鸿沟已经影响了网络政治参与的积极意义。因此,必须强化公共服务提升网络技术,进一步弥补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 缩小政治参与的不平衡性,使网络参与的代表性与参与质量得到提升。

4.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网络道德是一种非正式规范,即运用社会核心价值的感召作用,指导和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一旦绝大多数网民认同网络道德规范后,它将会产生巨大的约束作用。

整治网络生态环境的社会基础就是网民及网络组织在道德约束下加强自律,自觉遵循公共空间应有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建立道德信念,增强道德责任感,自觉抵制网络暴力、煽动、谩骂、攻击等不理,不信谣传谣,敢于同网络中的非法和不道德现象做理性的辩论和斗争。

5.借助疏解性政策工具

网络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烦恼,如因沉溺网游而患上网络成瘾症、网络孤独症,因网络交往带来的人际信任难题、因网络舆情使得社会不良情绪蔓延、因网络侵犯行为造成的社会纠纷等。这时需要借助网络平台,对网民进行心理辅导、社会情绪疏导、社会纠纷调解,这种网络治理手段即疏解性政策工具,它是政府指导下的一种民间活动,具体包括网民心理辅导、网络舆情疏导、网事社会仲裁等。疏解性政策工具在网络平台上使用,缓解网民心理恐慌社会恐慌,防止负面情绪积聚,维护网络公平,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网络生态环境和谐有序发展。

(二)完善网络立法监管,规范网络政治参与

随着人们对网络越来越多的依赖,人与人、人与信息的相互关系开始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涉及国家安全与犯罪、网上隐私权以及未成年人保护的事件被嵌入网络。法律便成了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政策工具。加快推进网络立法,把立法、监管和惩防一体化,形成一套理念明确、 架构完备、 操作性强、 与时俱进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网络立法体系,推动民主立法的进程。以法律作为评判事物的标准,加强对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管理力度,并颁布网络管理的法律,做到网络危机事件产生时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我国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提供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目前我国为了保障政治稳定也颁布了一系列诸如《维护互联网安全决定》、《电子签名法》在内的法律条文,但伴随着网络日新月异的变化,一些法律法规体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我国的法律体系也要不断完善,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

构建网络预警机制。网络预警机制主要分为预警分析和御空对策两方面的内容,其中预警分析是指对网络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行评估,并对网络事件进行监测或自动报警等;预控对策是指对预警分析所输出的信息进行综合的评估,并对诱发网络事件的高危因素进行跟踪,实现对其的早期控制[9]。通过建立起这个网络预警机制,能对网络的运行实时监测,有效掌握诱发网络暴力事件的原因,并针对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控对策,促进政治的稳定。

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应急联动机制就是对网络预警进行风险分析。同时针对网络危机,有效配备人力资源以及应急资源,以便于在网络危机真正产生的时候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有效的应急联动机制,就是要将政府、地方以及公民紧密相连,在网络危机事件发生之时,地方组织和公民能够协助政府进行打击,促进危机事件的解决。与此同时,应急联动机制也需要世界各国的良好沟通,在政治全球化的当今社会,网络危机事件呈现出世界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应对网络危机事件,需要国际间的合作和广泛参与。

(三)打造良好的政府形象,进行“政府网络营销”

1.加强政府网站建设,促进公民网络参与。

各级党和政府应充分重视各级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深入了解民众需求,利用政府网站、微政务等为民众提供更快捷更有效更具人性化的公共服务。完善政府网站栏目,促进电子政府从“管理型政府”向“管理服务性政府”转变。树立信息权威,积极引导民众理性政治参与。

2.扩大信息公开力度,注重网络舆论引导。

政府确保充分的信息公开是避免网络信息瀑布出现的最好办法。譬如,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政府及时公开信息,引导舆论,能使网络谣言不攻自破;在公共政策或法律出台前的广泛征询民意,公开草案文本、 背景资料等相关必要信息,能避免公众对政府信息的误读,等等。

3.推进网络治理创新,积极应对网络

创新网络治理,首先必须树立全新的网络执政观念,善待并重视网民的参政议政权利,正确对待网络舆论和网民意见,积极应对网络。其次,党员干部要转变作风,多深入网络听民声、纳民意,通过网络平台建立政府与民众的双向甚至多向反馈与交流,不断提高对网络突发舆情的反馈、应对能力。在面对网络时,应及时公布事件的进展和处理情况,第一时间正确的指导信息,及时有效的将网络扼杀在萌芽阶段。

4.提高广大干部网络素养,建设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在网络时代政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网络时代的干部队伍,必然是人、网络和政治高度融合的队伍,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提高广大干部网络素养的迫切性。加强网络知识培训与学习,培养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网络素质的干部队伍,为适应网络环境下的政治参与奠定基础。(作者单位:保定市委党校)

2015年度河北省委党校系统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1] 郑兴刚.论网络政治参与治理的三大原则.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2.

[2] 周朗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成效、问题及其治理研究.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5).

篇3

中国的冲突管理与官员问责

利用民用无人机实施犯罪的风险与管控

应急供应链中的“双盲—倍增—叠加”效应

基于危机管理视角心理援助的国内研究述评

2014年度中国社会典型分析报告

邻避型社会稳定风险的政府决策模式构建——基于公众行为的解析

重大项目:从“社会影响评价”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妇女组织在治理中的作用与局限

移动互联时代的网络动员演化机制及对策

大学生的演化过程及治理

区隔式的融合:上海第二代农村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研究

网络公共危机管理:政府与数字服务业者之间的合作机制

依法治理宗教与去宗教极端化问题刍议——基于新疆地区的考察

“创收式监管”: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一个分析逻辑

韩国公共冲突管理制度的经验借鉴

公共安全事件处置过程中的社交媒体及其利用

2013年度中国社会典型分析报告

基于全面风险治理视角的我国事件处置分析

环境类的政策网络探析

医患纠纷暴力事件:问题形成与对策思考

风险型环境的生发机制及其治理策略

环境为何暴力化抗争——对三起环境的分析

公共治理视角下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研究

综合式风险评估与管理:伦理学的视角

我国反恐政策体系优化研究——以恐怖活动决策过程为视角

社会排斥下的社会整合难局——对2011年伦敦骚乱的个案剖析

中国PX项目的出路——基于广东茂名PX事件的启示

公共危机的协同治理机制——基于两个案例的比较分析

抗争控制的中国式图景关于中国政府“维稳”策略的一个初步分析框架

“检验检疫”与口岸公共安全新挑战——基于非传统安全的分析

“微政务”发展的轨迹、挑战与趋势

与官民矛盾:死结还是活结——基于百度文库32个讲座课件的分析

公共安全视角下的社会组织类型及其风险防范

中国生态移民风险:关于类型、特征与治理的思考

中心工作与边缘性治理:中国城市摊贩监管的政策变迁研究

与模式化抗争——基于政治过程视角的分析

“以稳要挟”下的“人民币维稳”:基于F矿区的个案研究

大规模人口流动与高密度集聚下的开放式城市治理结构

城镇化进程中社区纠纷解决体系研究:基于四川省的调研

城市化中的自行车黑市的现状、困境与治理——以上海市为例

社会公共安全研究的多维度视角:问题、理论以及趋势

政策类的危机应对与风险治理——基于重庆医改事件的案例分析

我国大型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治理悖论:现状、成因与对策

城市环境风险动员机制探析及政府治理启示

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个案研究——以湖州吴兴区为例

多元治理视角下邻避冲突的应对研究——以上海松江国轩电池厂争议事件为例

从“社会中心范式”到“国家中心范式”——评《治理基层中国》的理论创新

篇4

关键词:网络 网络社会管理 创新

国外学术界对网络社会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早,他们不仅关注和分析威胁网络安全和传播不良信息等网络社会问题,而且更注重网络社会管理及控制手段的研究。

网络社会的界定

著名学者曼纽尔·卡斯特对于网络社会概念的两种说法:第一,新社会结构形态的网络社会(network society)。第二,在互联网基础上网络架构的电脑网络空间(cyber space)中的网络社会(cyber society)。“网络社会”是现实的社会,属于一种世界普遍交往的社会结构,它是充分将信息网络作为人类交往实践活动的技术网络,是在人类社会结构变迁及发展过程中,作为人类相互交往实践活动的新生社会关系网络与信息技术都属于社会共同体。而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网络社会管理是基于新社会结构形态网络的社会管理,首先在理论层面上理清网络社会管理的概念是提出改进和创新网络社会问题管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网络社会问题形成的原因

网络社会自身所具有的一些问题使得一些传统的社会管理方法失去应有的效果。网络社会问题的形成是社会发展中的一种新型社会形态,而网络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也非常复杂。

(一)网络技术的脆弱性

从网络技术角度看,整个网络如同一个不设防的城市,到处充满了安全的隐患,这使得网络安全只能寄托于网络行为者的自觉性和道德基础。网络信息技术的设计目标和技术追求在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但人们在享受网络通讯快乐的同时,又不得不承受自己所拥有的信息数据随时会被他人盗取或篡改的痛苦。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起来之后所出现的针对电脑和电子信息网络的犯罪,是源于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发展不可避免的技术原因。

(二)组织控制的弱化

网络社会的非中心化、多元化、层次化、表面化等特征助长了无政府主义,在网络空间中没有统一的政府机构监督和管理,所有网络用户都是自己的主人,谁都没有绝对的发言权。任何用户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原则做事,导致无政府主义的蔓延,政府管理的权限分散,使网络管理活动严重失序。

(三)道德约束的缺失

网络社会没有形成新的道德规范体系,网络社会中已经确立的价值规范和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规范无法完全磨合,存在现实社会基础上的道德规范体系由于不适合网络社会的新环境,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约束力明显下降。

网络社会管理改进和创新内容

改进和创新网络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一项新挑战,我们将构建SOCC模型(见图1),该模型认为网络社会管理改进和创新需要多元化的管理主体(subject,S),全面化的管理客体(object,O),广泛化的管理内容(content,C),科学化的管理对策(countermeasure,C)。

(一)多元化的管理主体

网络社会管理改进和创新的主体,即谁来实施管理,网络社会管理要强调多元治理,发挥综合治理的效果和机制,同时要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网络管理模式,形成一套行政监管、技术保障、行业自律、公众监督、社会舆论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网络管理体系。

1.政府。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单纯的自我治理机制已不能完全适应网络社会发展的需要,国际社会也普遍认识到政府必须在网络社会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正如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互联网治理工作组(WGIG)将“网络社会管理”界定为:政府作为国家和社会利益的总代表,应当在网络社会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但“政府主导”并不意味着全部由政府控制或处于控制地位,而是政府营造促进网络社会发展、保护公众利益的适宜环境。

2.社会。社会是人类在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之上,而相互联系的人们形成有机整体。在网络社会管理的过程中,社会应当承担主要功能,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导向功能,社会有一整套行为规范和制度,用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整合人们之间的关系,指导和规定人们思想、行为、活动的方向。导向功能可以是有形的,如通过法律法规等强制手段或道德、舆论等非强制手段进行;但也可以是无形的,通过生活习惯、社会环境等潜移默化地进行。其次是整合功能,网络社会管理不是单靠个人或团体就能够做到的,而是要提高整个网络空间中网络活动者或集体行动才能实现。

3.学校。在网络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要引导学生网络基础知识的教育,促进他们提高对网络安全问题的认识,注重培养青少年学会怎样上网,上什么网,并自觉过滤和控制网络信息,从而远离有害网络内容。其次加强对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和网络责任感的教育,让他们懂得合法的进行网络活动及网络行为。使他们能够以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明确认识在网络上进行的破坏、偷窃、信息欺骗和人身攻击等行为都是不道德或违法的行为,必须承担国家相应法律法规的制裁,由此杜绝任何恶意的网络行为。

4.家庭。家庭作为社会化过程的主导地位受到了新社会化主体的挑战,但在完成社会化进程任务的方方面面,家庭都是理想的场所。当学生离开学校的教育和社会规范时,其教育的责任就又还给了家庭。家庭作为个体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在对家庭成员的网络社会行为进行管理时作用巨大。家庭成员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网络行为,重视孩子道德价值观和法律观的培养、鉴别能力的提高以及道德判断力与自制力的形成,以增强他们网络道德、网络行为的选择力和免疫力。

篇5

一、微时代背景下网络社会呈现的新变化与新特征

网络社会是在网络环境中形成的公共领域和大众空间。手机作为网络终端的普及,极大地推动了信息获取和社交行为的便捷,使网络社会的舆论氛围、传播路径以及公众的行为逻辑和思维方式发生重要变化。

1.自媒体特征与自主开放的话语权。在微时代的网络社会,人际交往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平等地成为信息的者和传播者,信息不再由自上而下单一传播,而是在多元互动基础上交汇扩散。这种“人人都是记者”的自媒体特征使人们享有的话语权和获取的信息量大大增加,也使民众对政府活动和公共事务更加关注,话语数量和影响力往往爆发式增长。

2.信息内容的泛娱乐化与碎片化。以微信、微博、QQ等为代表的手机应用程序,在微时代以迅猛之势占据了网络社会的话语主阵地,甚至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手机掌控下的微时代,信息传播被赋予了娱乐化的属性,快餐式的网络娱乐消费成为常态,广场式的全民狂欢在网络空间此起彼伏。与之对应,网络信息传播呈现碎片化,出现垃圾信息泛滥、热点信息频生的现象。

3.交互式的传播方式和隐蔽性的信息源。从传统治理环境下的人与人对话,到微时代的人机对话,政府、网民的互动进入了公开与隐蔽交织的网络环境。这种博弈突破了现实条件下的身份、地域、层级限制,使信息来源呈现高度的隐蔽性,容易导致对网上言论的监督无门,使网络成为滋生虚假信息的温床。如微信的“摇一摇”功能,因其高度隐蔽,一度成为犯罪分子便捷的作案工具。

4.与现实社会的高度融合性和互动性。网络社会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存在和发展的,由网民以虚拟身份进行社会问题的探讨与交流,但却是立足于社会现实,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微时代的到来和自媒体的兴起,使网民的线上活动与线下生活高度融合,网民可以更轻易地通过社交网络即时信息,召集具有相同意向的网民在线下群聚,演化为实际行动,甚至导致发生。

二、政府治理能力在微时代背景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微时代的到来正在深刻改变着政府和公众话语权的整体格局,政府在网络社会舆论中的参与更趋复杂、充满变量,传统的社会治理理念和方式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

1.信息传播的管控难度加大。网络社会治理的首要问题,是对信息传播进行有效管控。随着自媒体的广泛应用,信息的传播与扩散异常迅速,真伪辨析难度更大、引导管控风险更高。从近几年影响广泛的网络热点事件的传播处置过程看,政府部门对自媒体的应对与管控难度很大,往往是被动应对,甚至管控失效、负面效应激化。

2.网络非理数量激增。手机的大范围普及,使网民的主体趋向低龄化、低学历化和低收入化。活跃于虚拟社会的“主人翁”,普遍存在公共理性不足的短板,容易将简单问题极端化、个人问题社会化、民生问题政治化。以网络谣言、信息欺骗和网络暴力为代表的网络非理日益增多,成为政府网络社会治理的“三座大山”。

3.舆情危机应对能力不足。近年来,因政府不当决策或公职人员不当言行引发的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层出不穷,就应对成效来看,虽有比较成功的案例将负面影响降低甚至正向化,但大都呈“自成自灭”的波浪式发展状态,政府的应对措施实际是失效甚至负面的。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删字诀”和“拖字法”,治理和应对能力不足,损伤了政府的公信力。

三、提升政府网络社会治理能力的实现路径与转型对策

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和公共利益的代表者,面对日益复杂、敏感的网络社会形势,必须优化治理、加快转型,加强引导和规范,以实现善治。

1.加强网络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网。应尽快出台一整套网络法规体系,保证网络信息在自媒体上的、运行、反馈和转化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规范政府在网络社会里的管制行为,约束公民在自媒体上的言行秩序,重视保护互联网包括自媒体上的人格权和知识产权,防范和整治网络谣言、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等非理。

2.加强网络信息管理,优化自媒体环境。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是最根本的介质。政府治理要重点打击违法信息,澄清虚假信息,引导低俗信息,传播正面信息。要注重从技术手段上加强对不良信息的防范和管控,有效管理搜索引擎、网络媒体和电信运营商等,切断不良信息的传播渠道。

3.加强网络资源整合,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要探索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体系和安全体系,创建基于大数据的政府公共服务移动互联平台,推进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官方手机应用程序等对接共享,打造全方位、便民化、常态化的网络问政体系,实现政府服务在自媒体平台的整体拓展,发挥集群化和矩阵效应。

4.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网络技术水平。政府要及时转变治理思路,基于微时代的网络社会特质,对原有的互联网管理部门和体系进行评估和优化,科学整合职能职权,提高党政干部的网络执政能力,培养网络技术应用人才,建立多部门、跨区域的网络治理协调联动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5年2月)[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

[2]孙静.论新媒体环境下的虚拟社会治理[J].观察与思考,2015,(3).

[3]苏伟刚.自媒体时代政府网络治理新探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5).

[4]李景怡.论大数据微时代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J].赤峰学院学报,2015,31(6)下.

[5]陶鹏.微时代背景下的虚拟社会治理[J].求实,2015,(4).

篇6

1.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

2.用户参与对信息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影响——多重中介方法

3.基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构架与构建流程

4.论电子档案开放利用中信息安全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美国网络信息安全治理机制及其对我国之启示

6.制度压力、信息安全合法化与组织绩效——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

7.“棱镜”折射下的网络信息安全挑战及其战略思考

8.再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

9.“云计算”时代的法律意义及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对策研究

10.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其防护对策

11.网络信息安全防范与Web数据挖掘技术的整合研究

12.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13.处罚对信息安全策略遵守的影响研究——威慑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的整合视角

14.论国民信息安全素养的培养

15.国民信息安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16.高校信息安全风险分析与保障策略研究

17.大数据信息安全风险框架及应对策略研究

18.信息安全学科体系结构研究

19.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研究

20.美国关键基础设施信息安全监测预警机制演进与启示

21.美国政府采购信息安全法律制度及其借鉴

22.“5432战略”: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研究

23.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信息安全的强化与冲击分析

24.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研究

25.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研究综述

26.美国电力行业信息安全工作现状与特点分析

27.国家信息安全协同治理:美国的经验与启示

28.论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的新特点与新要求

29.构建基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必要性研究

30.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研究进展

31.电子文件信息安全管理评估体系研究

32.社交网络中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研究

33.信息安全与网络社会法律治理:空间、战略、权利、能力——第五届中国信息安全法律大会会议综述

34.三网融合下的信息安全问题

35.云计算环境下信息安全分析

36.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研究综述

37.浅谈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38.云计算时代的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思考

39.“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研究

40.故障树分析法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41.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风险分析方法浅谈

42.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体系结构

43.用户信息安全行为研究述评

44.数字化校园信息安全立体防御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45.大数据时代面临的信息安全机遇和挑战

46.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47.基于管理因素的企业信息安全事故分析

48.借鉴国际经验 完善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立法

49.美国信息安全法律体系考察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50.论网络信息安全合作的国际规则制定  

51.国外依法保障网络信息安全措施比较与启示

52.云计算下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53.云计算信息安全分析与实践

54.新一代电力信息网络安全架构的思考

55.欧盟信息安全法律框架之解读

56.组织信息安全文化的角色与建构研究

57.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域下地理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制的重构

58.信息安全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

59.美国电力行业信息安全运作机制和策略分析

60.信息安全人因风险研究进展综述

61.信息安全:意义、挑战与策略

62.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新趋势

63.基于MOOC理念的网络信息安全系列课程教学改革

64.信息安全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

65.企业群体间信息安全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66.智能电网信息安全及其对电力系统生存性的影响

67.中文版信息安全自我效能量表的修订与校验

68.智慧城市环境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问题分析及立法建议

69.基于决策树的智能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70.互动用电方式下的信息安全风险与安全需求分析

71.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信息安全问题成因及对策探析

72.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案

73.国内信息安全研究发展脉络初探——基于1980-2010年CNKI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

74.云会计下会计信息安全问题探析

75.智慧城市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76.试论信息安全与信息时代的国家安全观

77.IEC 62443工控网络与系统信息安全标准综述

78.美国信息安全法律体系综述及其对我国信息安全立法的借鉴意义

79.浅谈网络信息安全现状

80.大学生信息安全素养分析与形成

81.车联网环境下车载电控系统信息安全综述

82.组织控制与信息安全制度遵守:面子倾向的调节效应

83.信息安全管理领域研究现状的统计分析与评价

84.网络信息安全及网络立法探讨

85.神经网络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中应用研究

86.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的定性与定量对比研究

87.美国信息安全战略综述

88.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综合评估方法综述

89.信息安全产业与信息安全经济分析

90.信息安全政策体系构建研究

91.智能电网物联网技术架构及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研究

92.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立法研究

93.电力信息安全的监控与分析

94.从复杂网络视角评述智能电网信息安全研究现状及若干展望

95.情报素养:信息安全理论的核心要素

96.信息安全的发展综述研究

97.俄罗斯联邦信息安全立法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

98.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的思考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实效性;对策

【作者简介】吉雍俊(1964-),江苏南通人,硕士,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工作。

高职德育是高职教育阶段推行的德育活动,是旨在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所具备的优秀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的教育活动。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在教育类型、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教学、服务面向等方面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实践性、应用性特点,只有认清高职教育的特点,才能正确认识和掌握高职德育的基本特性。

当前形势下高职德育工作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德育对象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思想的进一步大解放,当代青年大学生受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他们重视个性发展,注重个人的合理利益,讲求人与人之间平等互利的价值观念得到更多的体现,对这种价值观念,需要德育工作做出新的评判。二是德育的内容和手段滞后。相当部分高职院校仍在单纯运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仅仅把教育当作是管理学生的一种手段,有的甚至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上面要求下面就做,既不重视教学资金的投入,不重视教学手段和内容的改革,至于效果就更加没有讲究,再加上教育资本本身十分有限,导致忽视对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开发,很少从人本价值的挖掘上来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由此导致一些高高职学院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高调但肤浅,难以找到学生的共鸣点,从而导致教育成效低下。

针对上述主要问题,我们提出以下主要增强高职院校德育实效性的对策:

一、确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德育新理念

新的时代特点下要以“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使高职院校德育的认知性不再是简单进行道德行为教育,而是重在道德认知,把重点放在培养大学生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自我道德修养能力的提高上;使高校德育的社会性更加广阔,能够将高校德育与社会及现实生活紧密交融在一起,依据社会需求和不同大学生群体的生活实践开展德育;能够根据大学生和社会时代的发展变化进行德育诸要素的更新,从而在科学发展观中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支持。

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主阵地作用

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理论体系建设的需要和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加强理论的创新,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感、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采取专题讲授、研讨、原著导读、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组织教学,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广泛开展“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运用理论观察、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加大经费投入

新形势下加大高职德育经费的投入包括两部分: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经费的投入,主要用于思政课的学科建设。二是德育日常经费的投入(不含奖学金)。主要用于假期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工作者培训、德育科研、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测量和咨询等所需设备和物品的开支。全年德育专项经费应占国家拨给的事业费和收缴学杂费、培训费的3%-4%。三是改善德育工作者的条件,为德育工作者配备电脑等先进的工作设备。四是想方设法建好若干德育活动基地。

四、搞好硬件建设

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出现,改变了高职生学习、生活的传统模式。这就要求高职要提高德育工作的科技含量,大胆借鉴和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和最新德育方法,拓展德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使德育工作增加实效性,提高影响力。一是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沟通。二是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建立德育工作调研网络和信息网络。三是要加强对校园网的信息交流管理,趋利避害,增强德育的实效性。要加强对网络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制观念,切实履行其职责,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德育环境。要对校园网的建设进行明确的规范管理,依靠技术手段,发挥“防火墙”的作用,对各类不良信息进行技术过滤,为网络德育把好信息的“入口关”和“出口关”。

五、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要靠队伍,要靠人。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要采取切实措施,培养一批坚持以为指导,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老中青相结合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队伍,使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学校应建立完善队伍建设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使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其次,制度是行动的保障。建立健全工作考核制度,是提高队伍素质,保证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

我国正处在社会变革的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带有明显的转型期特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遇到许多新问题。网络文化、快餐文化兴起,浮躁之风盛行,学生急功近利,静不下心来读书等,给德育教育带来新的挑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逐步调整及职业教育层次的日益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必然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整个社会发展对职业人才要求不断提高这一社会背景所决定的。而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社会所急需的合格人才,必须高度重视高职学生的德育工作。因此,认真分析高职院校德育面临的问题,研究行之有效的对策,对深化学校德育工作改革,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封寒.高职院校德育实效性低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电子商务,2010,(11).

[2]李青.论新形势下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实效性的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9).

[3]蒋夫尔.高职德育:如何提高实效性[N].中国教育报,2005-3-27.

篇8

传统的政策执行导致的政策偏差在于政策执行的单向而非互动性、单一而非系统性、一维而非关联性、强制而非适应性,政策执行中的弊端很难消除。那么就公共政策的执行而言,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怎样脱离传统的研究视角,并依赖于研究视角的转换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带来更有效的政策执行。这为政策网络分析视角留下了很大的研究空间。基于对上述政策执行困境的思考,本文试图引入政策网络这一视角,并在此理论的启示下探寻政策有效执行的对策。

二、政策网络理论与公共政策执行:关系与向度

(一)政策执行研究的简单回顾

要从政策网络视角研究政策执行问题,有必要对以往关于政策执行的研究作一个简要的回顾。自普雷斯曼和韦尔达夫斯基的《执行》一书面世以来(1973年),西。方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策执行研究热潮。对执行问题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自上而下的研究视角,关注的焦点是政策的制定者,认为执行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权威性的指挥链条。二是自下而上的研究视角,关注的焦点是基层执行者,认为执行者的承诺和技巧是影响执行的关键因素。三是综合研究视角,试图综合前两个阶段,主张建立动态的执行图景,运用混合的方法建立一个整合模式来研究复杂的多层次和多变量的执行问题。

(二)政策网络理论与公共政策执行:关杀与向度

随着“公民社会”的出现,许多公共政策都是在公共组织与社会其他组织共同影响下形成并执行的。以上模式都将政策执行视为政府部门单方面的责任,而忽视社会利益团体和其他非政府组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参与功用,而政策网络理论的出现为研究政策执行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第一,政策网络理论为政策执行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在政策网络中,各个参与者必须就政策内容进行交涉,普遍遵循妥协和谈判的行为逻辑,是因为各参与者拥有各自的政策需求与资源,使政策在规划与形成阶段必须负担较高的成本,包括协议、资源交换与行政成本。当决策权力与行政结构相互依赖时,并且政策资源是高度分散时,行政部门必须通过与社会团体建立政策网络形式的互动关系,以得到公民社会的协助与合作,以利于政策顺利推动,并降低政策监测与控制成本,从而避免政策失灵。

第二,政策网络理论揭示了政策执行的本质。按照学者博雷尔的观点,西方政策网络理论可以归纳为两个理论流派:利益协调学派和治理学派。利益学派基于理性选择理论认为,政策网络的重要特征在于其利益导向的本质。政策网络的参与者之所以加入网络,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对政策过程中利益多元与利益联盟两者并存的这种意识觉醒和知识发现,是政策网络研究途径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要贡献。政策执行本质上是政策相关方之间基于利益得失的考虑而进行的一种利益博弈过程。

治理学派则认为政策网络是在市场、科层外的第三种治理范式。政策网络分析能够较好地反映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这种新背景下政策过程(即治理过程1的特征。当代社会的治理过程或公共政策过程是包含政府、私人组织、第三部门、公民等正式与非正式主体的政策网络。而政策过程本质就是各种政策主体通过非正式互动,交换信息、资源,协调目标、策略和价值,以期解决公共问题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三、政策网络视角下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对策分析

(一)扩大政策执行主体:由单中心格局转向多中心治理格局

传统政策执行模式中,政府是政策执行的主导者,担负着所有公共政策重任。这种模式在特定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社会公共问题日益增多且渐趋复杂化,公民意识的觉醒,使得公民对政府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政策执行力的低下远远打破了公众对公共政策贯彻实施的美好期望。而政策网络将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私人组织、第三部门及公民都纳入到公共事务的参与主体,各主体通过资源依赖建立伙伴关系,建立政策执行的网络结构,打破了原来有政府垄断公共执行权力的局面,降低了政策执行成本,提高了政策执行效率。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在此领域的退出和责任的让渡,相反,政府更能发挥其在政策执行中的重要作用,更有责任促进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

(二)丰富政策执行工具:从权威、强制走向竞争、灵活

政策执行应丰富自己的工具箱,大力借鉴市场化、社会化和工商企业的方法、技术。比如政府可以利用市场竞争机制,采用民营化、用者付费、合同外包、凭单制、内部市场等方法来执行公共政策。政策执行的具体实践中应根据不同情况优化组合政策工具,使政策工具发挥最理想的功效。对于准公共物品性质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方面的政策,政府可以面向社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业务出租、承包、签订合同的方式将这些决策执行交给非政府组织承担,政府主要行使监督执行的职责。对于纯公共物品性质的特殊管理方面的政策(如国防、外交),应该由政府部门负责执行,但应在政府内部形成竞争机制,采取灵活的执行方式。政策执行工具的丰富化将有助于政策的有效执行。

(三)优化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积极培育社会资本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