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5 09:09:1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数字经济的实例,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暑假里经历的事犹如沙滩上的贝壳,数也数不清,拣也拣不完。今天,我拣到了一个贝壳,述说的是这么一件事:
那是风和日丽的一天,初三年段的同学去崇武古城游玩,我也跟着去。一到目的地,我们就来到海边,把矿泉水喝完后,我们就捉螃蟹。捉完一数,才四只,有两只是我捉的,可脚都被拔段了。刚想好好浏览,可又说要去沙滩,只好又去沙滩玩。一到那里,正好涨潮,我和王婷婷(姐姐的一个朋友)去堆“沙山”。过了一会儿,我和邹勉之(姐姐的另一个朋友)第一次看见马,很好奇,付了钱,就坐上马背。马特别听话,我叫它向哪转就向哪转。下来时,我特别舍不得,但迫不得已,只得下来。
到吃饭的时间了,我们到饭桌前,看着桌上摆放着许多山珍海味,有虾、鲤鱼、鲨鱼根、大海螺······吃过饭,我们又玩了很久。校车要接我们回学校了,虽然很累,但我很高兴。
啊!这次的游玩真好。我好希望能再去一次。
暑假里经历的事犹如沙滩上的贝壳,数也数不清,拣也拣不完。今天,我拣到了一个贝壳,述说的是这么一件事:
那是风和日丽的一天,初三年段的同学去崇武古城游玩,我也跟着去。一到目的地,我们就来到海边,把矿泉水喝完后,我们就捉螃蟹。捉完一数,才四只,有两只是我捉的,可脚都被拔段了。刚想好好浏览,可又说要去沙滩,只好又去沙滩玩。一到那里,正好涨潮,我和王婷婷(姐姐的一个朋友)去堆“沙山”。过了一会儿,我和邹勉之(姐姐的另一个朋友)第一次看见马,很好奇,付了钱,就坐上马背。马特别听话,我叫它向哪转就向哪转。下来时,我特别舍不得,但迫不得已,只得下来。
到吃饭的时间了,我们到饭桌前,看着桌上摆放着许多山珍海味,有虾、鲤鱼、鲨鱼根、大海螺······吃过饭,我们又玩了很久。校车要接我们回学校了,虽然很累,但我很高兴。
[关键词]:数字化经济 劳动力市场 影响
现今,数字化强势席卷全球,极大的促近了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为信息社会、商务模式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数字化的存在,反映出中国经济、社会的部分特点。数字化经济不仅提升了电子商务的质量、生产效率,而且对提高我国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由此可见,关于数字化经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的研究尤为必要,对加强劳动力资源配置、优化,确保我国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等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
长期以来,劳动力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其与市场供求等存有密切的关系。经调查发现,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主要由新增劳动力、事业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构成。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劳动力市场在我国劳动力配置、劳动力数量、优化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现代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加
随着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繁荣,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一系列利好因素,这使我国第三产业所占经济比例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现代服务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农业、工业等传统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呈下降趋势,而服务业则恰恰相反。服务业的飞速发展,为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成为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路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服务业每年创设的就业岗位约为700万。这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就业难问题的解决,对于提高就业率,降低社会矛盾起着积极的作用。
2、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近年来,我国多家民营企业、传统制造企业倒闭。然而,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却不断攀升,这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此外,大学生缺乏一定的社会资历、工作经验、实践技能等,其在就业过程中自身核心竞争力较为薄弱。
3、缺乏新兴产业高技能岗位人才
在实际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新技术、高科技人才极度匮乏。统计资料明确指出:拥有良好教育背景的劳动力约占所有劳动力的10%,其余的劳动力没有人力资本,其就职方向大都倾向于简单的劳动体力。就当前来看,社会特别渴求新兴产业高素质人才。
二、当前数字化经济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实践证明,数字化的普及,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转变(传统工业经济转变为数字化经济你)的目标。与此同时,数字化给我国环境、社会、经济等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工作方式、劳动力市场结构、运营机制等内容。根据实际从业经验,笔者将数字化经济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概括为以下内容:
一方面,数字化经济直接影响劳动力市场。对于数字化经济而言,其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当前,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创新,在改变劳动方式(劳动力加劳动工具)、手段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因此,数字化经济环境中,我国劳动力市场必然受到其的影响,从而在微观、宏观层面发生一定的变化。
另一方面,数字化经济影响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数字化经济的蓬勃兴起,促使新产品、服务需求产生,对市场供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劳动力市场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优化,从而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
三、国外劳动力市场对我国的启示
毋庸置疑,数字化经济加速了经济全球化、人力资源的流动。数字化经济形势下,互联网普及率明显增高,对经济投入、产出等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工作场所的优越性发生了转变,工作场景、模式的虚拟化逐渐引领潮流。笔者以美国劳动力市场为案例进行分析,其对我国的启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工作模式得以丰富
数字化经济背景下,社会、经济、生活等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工作模式亦是如此。自2000年以来,远程就业开始兴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高素质人才需求量不断攀升
就美国数字化经济而言,其制定、出台了很多关于远程就业的法律法规,以提升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优化效率。此外,美国开设技能培训课程,以提升劳动力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满足社会、企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与此同时,美国极其重视引进国际人才,为保持高科技竞争水平提供有力保障。上述这些内容,对我国更好地配置、优化劳动力资源等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四、结束语
数字化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电子商务生产率、质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数字化经济时代,就业模式、劳动力资源流动等发生了巨大变革。为更好地应对数字化经济形势,我国应采取构建互联网就业平台、对劳动力进行科学培训、转变高校育人方案、引进国外优秀人才等有效措施。希冀,在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下,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优化等能够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何枭吟.经济数字化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及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3(08):130-134.
[2]李剑玲. 数字化经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5(07):47-48.
作者 ygsh
穿过马路,闻见了事物的香味,听到了叫卖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一点多时我叫上弟弟,急匆匆的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这里,而是紧邻这里的新华书店。
上到二楼我和弟弟便一起找书看,找着找着我和弟弟就厌倦了,新华书店里的书那么多,怎没能找到一本称心如意的书看呢?我们只好随便看看了。
我随便翻着《非法智慧》这本书,觉着很有趣,就向弟弟推荐了这本书,弟弟一看也爱上了这本书,便问:“哥哥一共有几本啊?”“三本!”我看了看书皮答道。
“以咱们的速度能看完吗?”
“应该能把这本书看完。”我看了看墙上的表。
说完我们就囫囵吞枣的读起来……
“啊!我读完了,你读到几本了?”“第三本!”弟弟从牙缝中吐出了几个字,“你快点,马上就下班了!”“嗯,知道了!”弟弟停了一会儿,又说道:“我都读了一大半了,就剩了几页了。”
人力资源会计,就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把人力资源加以评估后,然后把它当作资产在财务报表上表示的一种会计处理程序。作为人力资源会计最重要的就是要充分运用对企业及各类组织来开发自己的人力资源,根据其所花费的成本来进行计量。当然,还需要对自己雇佣的员工进行计量,来反映员工对组织的经济价值。所以运用人力资源会计来计量成本数是会计上的一种程序和方法。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和研究可以为广大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相关使用者提供正确的信息帮助决策,以此来充分调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向政府主要管理部门和相关利害人提供有关企业履职信息放映其社会责任。
二、研究意义
1、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对于如何提供人力资源的获得、开发、配置、维持、运用、评估、报偿等一系列内控资金数据,便于企业经营者能第一时间了解本企业在人力资源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的实际效益。
2、对于广大资金投资者来说,人力资源成本让他们能真正通过公司的财务报表来了解人力资源项目,了解一个企业在人力资源上真实的经营效益和状况。
3、对于整个社会会计来说,人力资源会计能了解社会资源分配问题,真正掌握整个社会人力资源配置以及运用状况。
三、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在人力资源会计研究领域中,最具有学术权威的是弗兰霍尔茨。弗兰霍尔茨认为一个人任职在某个企业是自身状况决定的,当然也具本文由收集整理有偶然性在里面,真正外界对其的影响不是很大,对于整个组织来讲需要通过个人能力和知识水平体现自身的价值,对于随即过程如何提供优质服务和为了报尝怎么样创造组织价值,这样的过程被称为有尝报偿的随机过程。赫曼森却一直认为由于人力资产素质上的不同,不同企业之间的水平差异直接影响其盈利水平,与此同时需要我们调整成本,如何运用效率来调整系数十分重要,职工的未来工资报酬根据企业定价标准来调整。”
布鲁梅特、弗兰霍尔茨和派尔等人(1968)认为人力资源可以计量,并介绍了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估方法。列弗和舒瓦茨(1971)认为如何通过预定的服务期限对运用贴现率来反映企业的利润贡献率。pouran(1981)认为,“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可以影响财务分析师的决策,应在各期的财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与此同时,众多国外专家学者对于运用人力资源会计以及其计量方法的探讨。不同的方法带来的思维方式对我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会计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和实践价值,同时也为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潘序伦(1980)提出,目前我国最迫切需要开展的就是人才会计研究,如何确定计量标准,在讲成本的基础上也要讲效益。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已经从国外介绍转为系统研究。目前国内学者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大致可分为:
1、对人力资源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
裴玉(2001)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核算、计量、报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建立是内部管理、国家宏观调控及财务会计核算原则的需要。葛小羽(2004)从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我国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障碍、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若干设想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应该综合运用多种人力资源的计量方法与模式、加快付诸实践步伐和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创建宽松的社会环境。
苏晖(2004)着重于人力资源会计应用方面,提出完善用人机制,鼓励企业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以提高员工的素质,明确劳动者权益。
2、对人力资源会计现存问题与难点所做的研究:
刘良惠(2003)提出只有人力资源产权界定清晰,才能对人力资源进行确认和计量,才能对人力资源权益组织会计核算,人力资源产权所有者才能参与社会剩余价值的分配。
程淑荣(2003)对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人力资源会计需要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观念的更新、机制的引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关键词:资源理论;旅游经济;竞争优势;少数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F59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7―0072―07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这些资源独具特色,分布相对集中。由于历史等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普遍特点是比较落后,扭转这一落后的局面,是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关键。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往往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带动着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产业,在当地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少数民族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伴随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资源的退化、破坏和逐步消亡的问题也变得日趋突出。而由资源退化、破坏甚至逐步消亡的状况又严重威胁着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经济学意义上,构成少数民族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旅游资源是有价值的,它能够产生租金,即能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然而,这种资源及其产生的租金是否可以持续地存在,是少数民族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认为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关键在于除了发展旅游资源优势外,还要考虑如何让这些资源可持续利用下去。因此,本文将深入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优势的可持续问题,我们将Peteraf的资源创造经济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模型拓展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优势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并引入了企业家型政府和支持系统、旅游资源保护及资源拥有者的积极性等因素,以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本文简称连南县)为例,来探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竞争优势的机理,希望能够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参考思路。
二、资源理论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竞争优势的获取
资源理论的学者认为组织之间存在着资源和能力的差异,即资源是不同的,不同的资源造成企业的竞争差异。其中,资源的异质性和不可流动性是企业创造租金的基础,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成长的关键所在(Barney,1986,1991;Collis,1991;Dierickx & Cool,1989;Foss,1996;Mont-gomery & Wemerfelt,1988;Peteraf,1993;Rumelt,1984;Teece,1986;Wemeffelt,1984;)。巴尼(Barney,1991)总结了以往的研究,提出了一个资源理论模型,认为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组织的资源能力特征,如果资源具备了异质性和不可流动性特征,那么这样的资源是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模仿的(来自于历史依赖、原因不明和社会的复杂性)、不可替代的,这样的资源让组织具有了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中,旅游资源的特性对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中,也应该考虑对旅游资源发展和积累的路径,以便使少数民族的旅游资源具有异质性和不可流动性的特征,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竞争优势。
Peteraf(1993)结合Wemerfelt(1984)和Barney(1986,1991)等人的观点,更进一步提出了一个资源创造经济竞争优势的模型,认为异质性资源、不可流动的资源、事后的竞争限制和事前的竞争限制的共同作用产生了企业的竞争优势。这是因为:(1)资源异质性(Barney,1991)在效率上“优于”另外一些资源,它们能够更经济或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能够带来竞争优势。(2)事后为维持租金而对竞争的限制,其目的在于通过抵制模仿和替代等方式以确保资源的稀缺性,进而减少租金的耗散,这是保持资源异质性和维持竞争优势持续性的前提条件。(3)不完备移动性,即由于这些资源的特异性而导致完全不可交易,或可以交易但交易行为将导致价值的降低。(4)事前限制竞争,即在其他组织建立一个优越的资源位势就应该限制对该位势的竞争,如果战略要素市场是完备的和没有受到限制,但战略实施也是需要成本的,就只能期望获得一般水平的回报(Barney,1986)。
在Peteraf(1993)模型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特征和经济发展特点,加入了企业家型政府的作用、支持系统的作用和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拥有者的积极性等要素,构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竞争优势的框架模型,如图1所示。我们认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优势的获取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旅游资源的特性,这种能够取得旅游经济竞争优势的资源特性主要有:民族旅游资源的异质性,是旅游资源租金产生的关键;事后限制竞争、民族旅游资源不完全流动和事前限制竞争,是租金可持续的原因;企业家型政府的作用和支持系统,是租金有效实现的关键因素;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使拥有者有积极性,是防止租金耗散的保证。本文以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为例,根据图1模型来阐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优势的获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1、民族旅游资源的异质性特性
民族旅游资源的异质性是指某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是独特的,是与众不同的,民族旅游资源的异质性是少数民族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Barney(1991)认为异质性的资源是有价值的。这种有价值的资源才能创造租金(即创造利润)。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大多有着独特的异质性特征,这些资源主要包括少数民族浓郁的民族文化资源、原始的自然景观、民族传统手工艺、特色农业资源等。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是以瑶族文化旅游资源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有:反映瑶族生活原貌、瑶家人奇特生活方式的三排瑶寨,保持着古朴淳浓民族风情、神奇秀丽、独一无二的南岗排瑶古寨;它们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祥和而古老的民族气息。三排瑶寨、南岗排瑶古寨房屋建筑都比较传统,寨里的村民穿着少数民族服装,民族气息浓郁,他们保持着独特的、古朴淳浓又奇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同时,瑶家人生活方式奇特,服饰五彩缤纷,以真诚纯朴热情好客而闻名远近;瑶家人独具魅力神韵的民间艺术令观者欲醉痴迷,如以庆祝丰收、表演传统民间歌舞为主的瑶族《耍歌堂》、《盘王节》,独特的文化资源成为连南重要的旅游热点项目。自政府主管部门把连南瑶族风情游作为旅游热线推出后,国外的游客慕名而来,港、澳、台及内陆游客更是络绎不绝。连南正是具备了这些有价值的异质性资源,才创造了资源的租金,为连南瑶族地区旅游经济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2、拥有事后限制竞争的条件
资源理论认为,如果这些异质性资源容易被模仿,就难以维持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创 造事后限制竞争的条件,只有这样,旅游资源租金才可能持续。事后限制竞争的条件主要是,民族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完全替代和不可完全模仿的特性,如由历史原因形成、社会复杂性和原因不明等因素都可以造成事后限制竞争。所以要开发的旅游资源应该是难以模仿的资源,不被模仿的资源可能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历史依赖性或这些资源造成成功的原因不明确。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恰恰是由于其历史的原因、本民族长期生产和生活的积累而形成的,很难被其他地区所模仿。如连南是排瑶的世居地,国内外任何一个瑶族地区都没有似连南排瑶在一个固定地域历史如此悠久,积聚承传民族优秀文化内涵如此深厚,创造出瑶文化的奇迹(姜永兴,2002)。同时,连南瑶族的南岗排,建于宋代,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它是全国乃至世界规模最大、最古老、独具特色的瑶寨。在这样的历史中形成的古老的文化旅游资源是独特的,是其他地区不能够模仿和替代的。因此,这种资源有着独特的价值,本身就具备了资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由此产生的旅游经济的优势也不会被取代和被侵蚀。
3、民族旅游资源不完全流动性
除了具备资源异质性外,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还应同时具有不可流动性,才能获得地区的旅游经济优势,保证旅游资源租金的可持续,否则这种旅游资源会被模仿和替代。有一些学者对资源的不可流动性特性进行了阐述,主要有:有些资源离开了特定的组织就成为没有用途的资源(Dierickx,Cool,1989),有的是具有“转换成本”的资源,这些资源留在目前的地区(比到其他地区)更能发挥其价值(Montgomery,Wemeffelt,1988);还有的是一种“共用专用性资产,即这些资产和其他资产结合在一起时,才能产生更高的经济价值”(Teece,1986),或是专用性资产,即资源移动有非常高的交易成本时,也会形成资源的不可移动性(Williamson,1975;Rumelt,1984);因此,具备了上述某一种特征的资源,也就具有了资源的不可流动性。
同样,如果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具有了上述特征,他们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也就是一种不完全流动的资源,这样的资源特性,保证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竞争优势的存在。也就是说,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的发展在于他们存在特定的旅游资源,而它具有不可完全流动的特征,这样,民族文化资源只能留在当地,离开了特定的民族地区,它们就失去原有的价值,而不是原来的民族文化的面貌。旅游者更愿意在少数民族地区来亲身体会和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其原因是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异质性和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转化成本太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是同文化资源的拥有者(当地群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是一个共同体,是缺一不可的,只有他们在一起,才能真正体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如在连南瑶族的传统文化中,有长鼓舞、灯笼舞及别具瑶族婚礼的“伴亲”、“争踩床”等活动,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如果缺少了瑶族群众就无法进行;他们最具规模的传统节日是“耍歌堂”,其目的在于庆祝丰收,预兆来年风调雨顺,十分隆重。耍歌堂实质是排瑶的大演习,民族服饰大展览,民间文艺大演展,民俗习惯的总体现,是民族文化综合体。歌堂之日,瑶家男女老少全都穿上节日盛装,珠光宝气,五彩缤纷,倾巢出动,尽情娱乐。这些不仅仅是他们的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的旅游节目。瑶族文化旅游资源是一种异质性资源、转换成本高、具有共用专用性资产和专用性资产的特征,它不仅独特,而且具有不可完全流动特征,如果这些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开发、保护和传承,它们就成为连南县旅游经济竞争优势获取的关键所在。
4、拥有事前限制竞争的条件
Barney(1986)认为在其他组织建立一个优越的资源位势就应该限制对该位势的竞争,如果战略要素市场是完备的和没有受到限制,战略的实施也是需要成本的,就只能期望获得一般水平的利润回报,如果其战略要素市场是不完备的和有限制因素的,组织就会拥有事前限制竞争的条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竞争优势的获取也需要有事前限制竞争的条件,这主要体现在充分了解本地区资源特性、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的基础上,能够制定出合理的战略规划,培养自己的旅游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实现战略要素市场的不完备性。几十年来,连南旅游业朝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方向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新建了一批宾馆、酒店等旅游配套设施;加强对外宣传,培训导游人员,挑选一批能歌善舞的瑶族男女青年组成歌舞队,随时为游客表演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歌舞等节目。为提高该县民族地区人员的文化素质,近年来,连南提出了“打实教育牌”的战略决策,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自治县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加大民族教育的投入,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扩建民族小学、新建民族高级中学的决定等。但是,应该看到,连南旅游业的战略要素市场虽有了一定的不完备性特征,但这种不完备性还不是很显著。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还有待加强,已开发成旅游景区的瑶寨中,村民们没有得到过政府有关旅游方面的基本培训,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提供让游客满意的旅游服务,这样的状况是不利于连南瑶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所以,连南还应该努力实现战略要素市场的不完备性,如在旅游人才培养方面,考虑建立旅游学校,培养本民族的旅游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在旅游产品和服务方面,设计本民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精品等。
5、旅游资源得到保护和提高资源拥有者的积极性能够防止旅游资源租金耗散
无论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旅游资源还是文化旅游资源,如果不合理开发和保护,这种资源就会失去或流失。同时,资源拥有者的积极性不高,也会影响到资源的保护问题,所以,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热情也十分重要。目前,在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文化旅游资源的退化、破坏和逐步消亡的问题。许多学者提出了有建设性意义的开发和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策略,他们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内部因素出发,认为当地政府和开发商要充分考虑这种文化旅游资源拥有者的利益,提高他们保护文化资源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保护文化资源(刘旺、张文中,2002;吴晓萍,2000;王希恩,2000;单纬东,2004,2006;杨晓霞,2004;)。因此,寻求已开发或未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的有效途径应该是什么样的利益分配和制度安排,才能更好地解决合理开发和保护文化旅游资源的问题。合理的激励制度安排能够保证文化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应该成为文化旅游资源合理开发、保护的关键。从保护文化旅游资源的内因人手,来制定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策略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文化旅游才能得到持续发展,获得的经济租金才不被耗散。
我们对连南县的实际调查表明,连南瑶族地区的旅游开发给当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当地村民的收入也比以往有所提高,但是,与一些利益集团相比,村民的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这主要体现在:他们不认为自己得到的好处比旅游开发商和主管部门的干部多,也没有得到一定的股份,他 们没有旅游开发的决策权,主管部门和旅游开发商在旅游开发中没有征求当地群众的建议。如在南岗千年瑶寨,当地群众反映,旅游部门原先给村民做过许多承诺,但最终还是没有实现,主管部门给景区内村民的补贴是一座房子一年20元/门,当地群众大都认为开发了景点,带给他们的也只是热闹了许多(单纬东等,2006)。同时调查还发现,在目前已开发成为旅游景点的瑶寨中,寨中大部分原住者都搬迁到山脚居住,寨上几乎只剩下老人和一些旅游工作人员,这样脱离了人的活动的建筑物更加快了其风化的程度,对游客来说,他们想看到的就是当地居民原原本本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只见物不见人的场景。所以要保持瑶寨的可持续发展,还要考虑如何保持瑶寨的活力和生机的问题;同时,老一辈的村民都愿意保留自己的传统文化,也向往城市的现代生活,而年轻一代一般愿意生活在城市,不愿意再过传统的生活。一些村民不懂保护属于自身的资源,村民为了让住所变得更加高级,把原来几百年的老房子给拆除,并在原地建立红砖水泥楼,特色建筑受到破坏或拆建或残旧破烂,失去了观赏价值,破坏了原有的文化资源。同时,当地少数民族的一些特色的文化传统、服饰、手工艺等也在逐渐失传。
6、企业家型政府和支持系统的作用
我们认为,在经济不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如果要取得旅游经济上的竞争优势,旅游资源的租金得以实现,政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拥有企业家型的政府。所谓企业家型的政府是指政府具有企业家精神,即勇于创新、敢承担风险和责任、追求责任、能够自我激励,愿意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来实现组织的目标、创新意识和能力强,在解决各种问题时,有较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了这样的政府,对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就有了重要的保证。但是,目前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不完全具备这样的企业家精神,尤其表现在勇于创新、敢承担风险和责任、追求责任方面做得不够,比较保守,意识、观念、价值观不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利益分配方面,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当地少数民族的自身利益。有的少数民族地区的领导班子不务实,发展旅游的口号喊得比较多,最后根本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在工作中出现短视行为,只求立竿见影的利益而忽略长远的利益,许多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保护,导致了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的破坏,更加限制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开发,旅游主管部门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
政府除了具备企业家精神,还要做好发展旅游经济的支持系统工作。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局部的旅游开发问题,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同时也需要其他行业的支持,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政府的宏观调控就非常重要,不能仅仅依靠开发商或几个部门来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应该是加强整个地区的协调和规划,否则每个利益集团仅仅考虑的是自身的利益,这样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破坏和流失。政府的支持系统包括:交通道路的修建、金融机构的支持、政府提供服务系统、提供旅游服务型人才和旅游设施设备的建设,以及开发旅游市场。据我们在连南的调研,连南县政府在旅游战略规划上,发挥了一定的企业家精神的作用,他们为了把资源优势变成吸引游客的旅游拳头品牌,成立了有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旅游开发领导小组,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同时,县委、县政府还组织班子成员对全县的景点、景区和待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调研,挖掘景点的文化内涵。为了全面提升民族旅游的品位,连南县政府还组成考察团,携同旅游专家、教授,先后到广西、湖南和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考察旅游发展情况,学习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进而对全县的旅游进行科学的、更深层次的规划、设计,形成了把三排瑶寨扩建成“中国瑶寨”的可行性报告,向上级申报南岗千年瑶寨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活动,以提升连南旅游产品的品牌。县旅游部门与省、市旅游部门紧密合作,积极组织港、澳、珠三角等地旅游团到瑶山旅游观光,发展连南县的旅游业。与此同时,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一些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如该县的旅游服务设施设备的建设还不够,特别是对当地旅游人才的培养还认识不足,措施不够,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旅游需求市场的开发是租金实现的关键所在,没有市场,在好的旅游资源也不能成为获取经济优势的源泉,资源也不能转化为经济财富。由于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区位条件较差,交通不便,再加上本身营销力度不够,旅游资源需求市场就很难扩展,从而影响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三、结 论
资源理论说明,如果一个组织的资源具备了异质性和不可移动性,同时还具有事后为维持租金而对竞争的限制和事前限制竞争,这样的资源就可以让组织获取竞争优势。本文把资源理论拓展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优势的获取上,并根据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引入了企业家型政府的作用和支持系统以及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资源拥有者的积极性等要素。在对广东连南县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得出这样的结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优势获取的关键在于它们的旅游资源的特性,如果这样的资源具备了异质性和不可移动性,同时拥有事后为维持旅游资源租金而对竞争的限制和事前限制竞争,再加上企业家型政府和支持系统的作用,以及充分保护旅游资源和发挥少数民族地区人民保护旅游资源的积极性.就会让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租金可持续而不被耗散,因此,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就可以获得旅游经济的竞争优势,可以进行持续的旅游经济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完全可以以自身的旅游资源为基础,获取地区的经济竞争优势,本文的这一结论也为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参考。
论文摘要: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解决企业经营者的约束和激励问题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从资本结构的研究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上的阐述,并指出通过资本结构以形成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局限性。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解决企业经营者的约束和激励问题。现有的研究主要是从金融体制改革和企业理论两个领域分开进行,由此形成的研究成果并未为国企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根本性的理论指导。事实上,通过融资方式的选择以形成合理的资本结构,进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以最优化安排企业的所有权(包括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国企改革中这一难解的“体制性硬核”。
一、基本分析框架:企业的性质与所有权安排合约
科斯(Coase,1937)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指出,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成本而建立的以替代市场价格机制的一个行政权威机制,它以相对固定的一个长期合约来替代市场;并认为企业的规模会一直扩张到企业组织一次交易的边际成本等于市场组织该项交易的边际成本为止。科斯虽然未能说明企业这一合约为什么能节约交易成本,行政权威机制到底依据什么进行企业内的要素配置,为什么不同企业交易效率不一样等问题,但他的贡献在于指出了一条可供进一步探索的道路。
哈罗斯曼与哈特(Grossman and Hart ,1996)、哈特(Hant,1998)从合约的不完备性角度推进了科斯开创的企业理论,明确指出企业合约的不完备性特征,将企业所有权直接定义为剩余控制权,这为企业的合约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石。由于企业生存的市场环境是不确定的,企业的合约是不完备的,企业的总收入可以肯定也不是一个常量,而是一个不确定的变量。企业的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及工人不可能都因自身的投人而获得一个固定的报酬,总得有人分享一个不确定的报酬,这就是企业的剩余,剩余也可能是负的,那就意味着要以其投入来承担损失了,所以,分享剩余也就意味着分担企业风险。在非负消费约束条件下,人力资本与其拥有者不可分离的产权特征(周其仁,1996),决定着企业中非人力资本为人力资本提供风险担保。非人力资本提供者分享剩余,承担风险,但非人力资本提供者风险态度不一,风险中性或偏好者成为股东,分享剩余,风险规避者领取固定合约报酬,成为债权人。在某种程度上,股权资本又为债权资本提供风险担保,而股东理应分享企业最终的剩余,掌握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因为股东是企业最大的风险承担者。但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股东不参与企业经营,而经营者的劳动又难以监督或者监督成本太高,因此,让经营者参与企业剩余的分享是激励经营者的最有效的手段。这就产生了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主题之一,即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如何在股东与经营者之间进行安排,才能既给股东最大限度地选择正确的经营者,又能激励经营者最大限度地去经营企业,消除成本,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古典企业通过让股东独享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而最佳地解决了企业所有权安排问题。也就是让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安排相对应。因为如果拥有剩余控制权的人没有剩余索取或无法真正承担风险,这种剩余控制权就会成为一种“廉价控制权”,他就不会有努力作出好的决策的激励与约束,后果就是一些并不具有企业家才能但偏好于“控制”的人可以通过贿赂拥有最终控制权的人来取得经营者的位置。如果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是统一的,只有真正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才出得起这种“贿赂”。同时,因为行使剩余控制权的劳动难以观测与监督,或者观测与监督的成本太高昂,(张维迎,1995),难以直接根据他的努力水平支付报酬,只能根据间接的可以观侧的最终成果即企业剩余来支付报酬。所以让企业经营者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可以有效解决成本和机会主义行为的问题。其实,这也是经济学的外部性内在化原理在企业所有权安排上的具体应用。但是,由于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经营者清楚自己的经营才能而股东不知道,股东如何确保正确选择经营者呢?张维迎(1995)的研究证明,在经营才能难以直接观察的情况下,个人财产可以起到显示个人经营才能的作用,可以通过对个人财产的观察来间接判断一个想当企业家的人的能力。
二、新路径:融资方式、资本结构与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
企业资本的形成方式(融资方式)有两种,即以股权形式投人资本和以债务形式投人资本。企业在股权和债务之间筹措资本的选择(资本结构),就是决定企业控制权在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分配,进而决定公司治理结构。资本结构通过公司治理在企业委托人(股东和债权人)与人(内部经营管理者)之间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
资本结构与激励机制。资本结构在激励经营者努力工作和减少成本方面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举债融资实现的。众所周知,举债融资是要按时支付利息并到期支付本金的。如果企业经营不善不能按时支付,债权人便可以向法院申请宜告企业破产,而企业一旦破产,经营者作为企业经理所享有的一切福利待遇都不复存在,显然,这是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企业经营者所不愿看到的。其次,机构股东投资者也会激励企业经营者卓有成效地工作。因为机构投资者不仅向企业投资,还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对企业投资项目的实际运作和发展前景比较熟悉,这就使得机构投资者无形中充当了事实监控者的角色。
同时,机构投资者追求的是企业的长远发展,能有效避免企业的短期投机行为。还有,经理增加持股也会激励经营者更加努力地工作。因为经营者持有股份意味着他们的利益和企业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当然,经理持股也有一个比例的间题。当经理持股比例很小时,由于企业增加的价值要在经营者和股东之间进行分配,经营者只得到很少的一部分,而为了增加企业的价值所付出的成本却由经营者全部承担。这时,经营者可能采取偷懒行为,只有当经理持股的比例使得经营者偷懒的效用比不偷懒所得到的净效用小时,这一比例才是恰当的。
资本结构与约束机制。资本结构指的是长期负债和股东权益之间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约束作用可以从股权约束和债务约束两方面来说明。
第一,股权约束。股东的基本权益是由其出资额所决定的资本受益权和投票权。投票权主要体现为选择经营者和参与企业重大事务决策的权利,包括任免董(监)事、高层管理人员、财务审计人员以及通过董事会对公司年度预决算方案、增减资本、合并、分立、重组行使否决权等权利。实际上这是一种对企业经营者“用手投票”的直接约束方式。当直接约束方式不能起到作用时,股东惟一可实施的就是间接的市场约束—“用脚投票”,即利用资本市场转让股份或抛出股票。公司股票被大量抛售,不仅给公司经营者带来极大的市场压力,而且给“恶意收购”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当然,在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除了这种对公司经营者形成致命打击的“接管”机制外,经理市场、产品市场、兼并市场都是非常重要的外部约束与控制机制。
第二,债务约束。由于债务需要还本付息,企业一旦经营不善,就将面临破产清算的危险。因此,债务对经营者的约束力度更强。债务约束可以分为短期债务约束与长期债务约束。短期债务约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清算,如果对投资者来说企业清算价值大于继续存在价值就应该进行清算。由于偿还的债务是可证实的,所以债务会逼使低效率的企业缩减,想要避免清算的经营者就只有设法提高资产收益。另一方面,是通过偿债挤出企业可能用于不盈利的投资或低效率的扩张的自由现金流。长期债务的约束作用,主要体现在管制新资本的流人上,也就是说在经营者愿意以任何代价进行新投资的时候,惟一能阻止他的办法就是使他没有能力筹集到资本。此外,为了保证债权的安全,债权人通常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一定的干预与限制。如规定企业负债融资的额度,不得向过高风险的项目投资以及限制向现有股东过量分派股利,这对公司经营者也会形成一定的约束。
三、局限性:资本结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失效
资本结构激励机制失效。首先,由于银行对国有企业的约束为软预算约束,资本结构对减少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与成本的激励作用发挥受到限制。同时由于机构投资者也存在“搭便车”问题(只要单个股东不是百分之百持股,这一问题就一定存在),机构投资者对经营者的监督与约束未必能得到有效实施。经理增加持股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的偷懒行为,但如果持股比例太低,或者企业经营环境恶化这也限制了经理的努力程度。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 知识经济; 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的基础上的新的经济知识。知识型经济的发展,促进图书馆文献的形式的信息载体的多样化,使大学的图书馆的工作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文件和影音资源,而且往往是更多种不同类型的载体的最佳组合传统的集合。因此,面对这种模式的重大转变,一些高校图书馆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在教学、科研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学校的各学科,各级的工作。采访中,原来的思路已经变化,应当及时调整采访策略,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提高面试的质量和面试人员的质量,以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要求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存在问题
1、经费不足与文献需求之间的矛盾
各馆的经费十分有限,但是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书刊资料价格以每年12%~15%的速度上涨,其中科技类图书增长更大 ,这就必然不能满足日益新增的学科和科研、教学的需要,也严重地影响了图书馆馆藏的质量。
1)馆藏类型单一
以前的传统的采购方式,使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类型主要是以纸质文献为主, 网络型、电子型文献比重很少。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一些前沿学科的知识首先是通过网络来传递的,这就使一些最新学科的信息无法及时见到读者。
2)单一的采购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
传统的采购方式首先在书目订购方面,预订周期长、直观性差,单靠简单的信息订购带有主观盲目性。另外,由于经销商的某种特殊原因,致使无法按时送书。再次,在现购方面, 书商和书店的备货都有限,不可能一次性满足馆藏所需图书,在短时期内,很难购全所需图书。最后,由于采购人员本身的因素比如未做仔细工作,致使一些成套图书没按成套订购,造成不合理的入藏。
3)专业文献采集与读者需求之间的矛盾
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图书馆文献虚拟化程度的加快,读者的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深,需求范围也越来越广。另一方面,由于经销商和出版业的逐利倾向,从而使一些迎合大众口味、低层次的畅销书充斥图书市场,而教学、研究型的图书,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图书较少,致使教学科研迫切需求与专业文献的严重缺乏的矛盾日益加大,图书采购质量日益下降,现有的馆藏文献利用率低下。
二、结合本馆的实际,及时调整采访策略
1)更新采购观念,正确对待电子出版物和印刷型图书
高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库在工作中,必须立足于现实,建立了创新意识,更新面试的概念,在接受记者采访工作,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应该是根据博物馆的实际情况,在深入调查了解读者的打印文档和电子资源的利用率,传输速度更快的电子资源,占用空间小,易于使用,便于资源共享,方便保存和特点,合理调整印刷图书和电子出版物的比例,充分发挥电子文献的优势,发展博物馆的实际采购政策,以电子形式收集的,一致的集合和集合功能的大学,但也补充印刷文档。
2)采购资金采集系统合理分配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各种文献信息的数量的快速增长,不仅体现在品种数量的激增,载体形式也出现了各种形式的集合,极大地丰富不同读者的需求。因此,采购者应根据年度资金的教科书,在深入了解图书馆的需求,合理布局收集系统,以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可考虑通过副本,目前的价格暴涨的原外文图书的工具书可以控制在三个副本。在适当的情况下,减少原书,增加了书的文学品种,购买合适的版本,不仅可以节省的钱,也可以基本保证读者的需求。
3)突出馆藏特点,实现资源共享
首先,加强本馆特色化数据库资源和特色化收藏的建设。各馆根据本院校的科研教学任务、性质和专业设置情况,对新建专业和重点学科要优先和重点投入资金并及时购进,对重点学科专业或专题的信息资源进行完整系统的采购收藏,形成具有特色的馆藏资源。其次,图书馆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依靠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就可以进行学校联检组和文献资源的送货服务,每个地区文献信息亭系统资源建设与全国各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建立,相互提供馆际互借,网上信息传递和获取信息,扩大馆际信息资源,进行联合采访,在文献资源的保护,使每个成员的资源共享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优惠。
4)不断完善传统采购,积极发展网上采购
知识经济下的网络化,消除了人们应用知识所受到的空间时间的限制,因特网的普及,给图书采访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传统的图书采访方式仍有可用之处,我们应发挥其优势,避其短处,在此基础上重视网上采购。网上采购可以选择一些质量,服务,信誉好的网上书店,将其作为图书馆图书的来源。
二、 加强专业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知识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主体是知识的创造,培养和造就一批创新型人才,掌握现代科学和管理知识,是一个确保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重要的条件,因此,图书馆采访人员不断通过学习和教育,改造和重塑自己的知识形象,调整和优化知识结构,努力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以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1)对图书管理员继续教育和培训,使其及时充电,更新自己的知识,更新技能,提高自身素质,以满足图书馆采访人员的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要求,也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整体的服务水平。
2)重视采购人员的素质培训,了解的知识和信息的功能,使其有能力收集,整理,保存和使用的知识和信息,同时也有能力获得各种专业信息。
3) 采访人员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随着文献信息的发展,不仅要求采访人员要具备以情报知识为基础的科学文化管理知识、外语知识、广博的自然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构造综合化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
三、 遵循采购原则,优化馆藏结构
高校图书馆的采购,基本上以配合本院校专业设置和师生实际需要为主,要做到藏以致用。知识经济时代,电子信息资源的不断涌现,图书馆的馆藏载体形态、馆藏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资源从单一的印刷型向数字型、电子型、声像型并存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采购人员根据形势的变化遵循以下采访原则。
1)遵循重点性和普遍性原则,提高图书保障体系
在图书馆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必须兼顾一般学科保证重点学科的采访原则。因为重点学科建设和重大科研项目的开发是高校科研实力的体现和重要标志,因此,在兼顾一般学科的基础上,向重点学科倾斜,以此构建重点学科的文献保障体系。
2)严格遵循计划性原则,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采访工作要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既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当前读者的需要。一方面以需求为导向,从读者的实际情况和科研、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藏书,布置合理的藏书体系,做到正确制定图书的订购标准,合理控制各类图书的复本量。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本校和各专业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用发展的眼光来选购本馆必须的图书资料, 为提高图书文献的利用率,定期对入藏的图书资料进行复选。
总之,高校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工作面临着许多任务,但也提供了很多改变的机会。知识型经济是竞争经济,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体系中,图书管理人员应当继续积累工作的经验,改变原来的采访思路,探索新的采访模式,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库,完成为读者提供知识服务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伟,汪琼.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采编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图书馆论坛, 2004, (2).
[2]于浪川.师范院校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工作[J].图书馆学研究, 2004, (7).
[3]刘凡儒.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分析与采购[J].图书馆学刊, 20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