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09:27:5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现代农业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金坛区;现代农业;乡村振兴
1农业园区概况
金坛区现有农业类产业园区23个。按产业分,有渔业类9个,茶叶类2个,水稻类1个,畜牧类3个,花木园艺类8个。按级别分,有省级3个,市级14个,区级6个。
2产业概况
2.1水稻产业
金坛区是常州市粮食主要产区,播种面积、产量和单产在常州各区(市)均处于第二位。近5年来,全区粮食种植面积逐年缩小,总产量趋于稳定。2018年水稻种植总面积1.32万hm2,总产量12.47万t,占粮食总产量的66.5%。近年来,优质糯稻种植面积较大,软玉等优质品种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水稻品牌已形成无公害、绿色、有机的金字塔式结构。“黄金村”牌有机软米获评全国百家农产品品牌,与“苏”牌大米等农产品畅销省内外。2017年度“金坛大米”续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2.2茶产业
金坛区茶叶种植面积约为0.14万hm2,总产值1亿元,产量2133t。茶园集中在薛埠镇、茅管会,占全区茶园总面积的96.5%。全区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0.06万hm2,占茶园总面积45.4%。2018年,金坛区成功创建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园区分为科技展示区、茶企加工带、名优茶叶基地、林果种植四大功能基地。全区目前有经营茶叶的公司、茶场上百家,龙头企业1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2017年,江苏鑫品茶业有限公司和江苏茅山青峰茶叶有限公司成功入选江苏省级标准园创建单位。
2.3花木产业
目前金坛区花木生产面积0.86万hm2,花木总销售额达3亿元。该区花木种植集中分布在尧塘和薛埠,东部以容器苗及花卉育苗为主,西部以乡土树种繁育为主。金坛花木产业经营模式为“公司+经纪人+农户”,全区共有7000多名花木经纪人,常年活跃在全国的花木市场,70%农户种植的花木由经纪人向外销售。目前有省级和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各一家。
2.4特色园艺
2018年,金坛区蔬菜播种面积0.63万hm2,总产量达19万t,与往年基本持平。食用菌生产规模约为57.2万m2,销售额0.8亿元。目前,金坛拥有蔬菜产业市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4家,一号农场入选江苏省蔬菜全产业链示范园区和省级蔬菜品种展示中心建设单位。当地的建昌红香芋、朱林无节水芹,具有地方特色且较为有名。红香芋已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2017年荣膺“江苏十大人气地理标志品牌”,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生态原产地保护评定并续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绿坛”牌无节水芹生产基地创建为全国首个水芹出口一类示范基地。2013年,金坛无节水芹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水果种植面积0.11万hm2,年产量2万t,主要品种有葡萄、桃、梨、薄壳山核桃等,其中葡萄多次在江苏省优质水果评比中获得金奖、银奖。
2.5畜牧产业
2018年,金坛区畜牧业总产值10.67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14.15%,呈下降态势。2018年,生猪存栏9.79万头,家禽存栏636.22万羽,生猪出栏16.32万头,家禽出栏1680.39万羽。金坛畜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带两主”的发展格局,即以指前镇为主的畜牧产业带,以家禽和生猪为主的养殖品种。除牛奶、牛肉和禽蛋产量外,其他畜禽产品在满足自给需求外还有一定的对外输出能力。
2.6水产业
河蟹和青虾是金坛的主要水产养殖品种,在业内有“全国河蟹看江苏,江苏河蟹看金坛”的美誉。“蟹池微孔管道增氧生态高效养殖技术”获2009年江苏省政府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2012年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全国河蟹产业科技创新奖”。近年来,金坛先后荣膺“中国中华绒螯蟹之乡”“中国河蟹产业先进县”“全国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
2.7三产融合
近年来,金坛区大力实施休闲观光农业提升工程,打造了“山边、城边、水边”休闲观光农业带和“春赏花、夏采果、秋品蟹、冬养生”的四季名片,开始了最美田园、早春赏花、长荡湖美食等精品线路,举办了长荡湖湖鲜美食节、金坛雀舌茶道会、水果采摘节、乡村旅游节、乡村年俗体验节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通过各种活动活跃农村经济。2016年,金坛获得“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认定,久红农业生态观光园、长荡湖水街、花谷奇缘、一号农场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示范企业”,上阮村、仙姑村、谢桥村获得“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
3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品牌竞争力较弱
在一些特色产品上,金坛区拥有了如“长荡湖大闸蟹”“金坛雀舌”“建昌红香芋”等公共品牌,但和其他地区的品牌相比,公共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影响力与竞争力不强。
3.2组织化程度不强
金坛区缺乏在全国或全省有影响力、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水产、花木、蔬菜等主要产品仍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规模较小,产业集中度低,产品质量标准化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不利于品牌化经营。
3.3生产成本上升快
在种植业中,除粮食种植机械化程度较高外,茶叶、花木、蔬菜的机械化水平仍较低。近年来劳动力成本普遍上升,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利润空间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
3.4设施化水平不高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金坛区设施农业面积稳步提升。截至2018年底,设施农业面积达0.74万hm2,但设施较落后,以简单的大棚、中小棚、防虫网等为主,工厂化种植、温室较少,造成园艺产业抗风险能力不足,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
3.5产品附加值偏低
金坛区的农业产品多以销售初级产品为主,在产品的包装、分级及净菜加工方面还存在不足,农业深加工企业数量较少,农产品附加值整体偏低,影响农业生产效益。
3.6三产融合度不足
近年来,虽然金坛区休闲农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起步较晚,对于资源挖掘、产品创新还不够。资源优势未能较好地转化成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尚未形成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休闲产品和休闲目的地,与周边的溧阳、句容、宜兴等地相比较,发展水平明显偏低。
4发展建议
4.1坚持品牌创建,驱动产业发展
全面实施金坛农业品牌化建设战略,聚集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农户力量,全力打造“金坛”和“长荡湖”地理品牌,构建金坛在区域或全国范围内的综合竞争优势和产品竞争优势,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培育新动能。
4.2坚持培育主体,提高组织程度
充分发挥好土地流转平台,培育一批经营规模达6.6~20hm2的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加强对家庭农场主的培训,培育一批以家庭农场主为骨干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升规模经营水平。以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为主体,通过政策引导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强专业服务组织建设,强化集中育秧、机械服务、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的专业化服务。
4.3加强科技引领,支撑农业发展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农业技术指导部门要加强对农户的生产技术指导,把用于农业示范田、高效丰产田的技术扩大、推广到普通农户,用科技支撑农业发展。同时要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提升农机专业化服务水平,助推粮油高产优质关键技术普及和高效设施农业轻简机具推广,加快提高全区农业现代化水平。
4.4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
推进农业规模集聚,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特色农产品区和精品农业区,生产优质、高档、精致的农产品。树立农业全产业链的理念,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加强农业技术的升级换代,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步伐。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做大做强现有企业,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
4.5坚持环境保护,发展生态农业
坚持绿色导向、生态导向,通过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措施,加强对农村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同时,要将科技融入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的过程中,发展生态农产品,将农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农村生态经济优势,为金坛城乡居民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041-03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国家对农业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农业领域日益成为社会资金投资的热点,为科学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农业部将农业领域划分为“红、黄、蓝、绿”四大区域,本文通过分析“绿区”、“蓝区”、“黄区”、“红区”这四大区域中典型的农业信托投资案例,对有效的农业信托投资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其投资现代农业中农产品的选择方向,为政府引导农业信托投资农业提供政策参考,为信托公司在进行农业信托选择方向时提供依据。
一、农业信托相关理论分析
农业信托主要指的是一种通过发行信托产品集中社会资金投资农业项目上去的投资方式。
(一)农业信托分类
目前,在国内实施比较成功的农业信托种类有农业财产权信托、农事服务一体化信托、农产品价格指数投资信托。
农业财产权信托,主要指的是一种将以土地为载体的果园、鱼塘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承包经营权作为信托财产,委托给信托公司作为信托产品向社会吸引资金,将所得收入分配受益人的农业信托方式。
农事服务一体化信托,主要指的是一种将农产品产前的土地流转环节,产中的种养环节以及产后的加工销售环节整合起来,由信托公司提供信托资金支持,以保证农业生产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的农业信托方式。
农产品价格指数投资信托,主要指的是一种通过龙头企业与信托公司共同商定农产品基准价格指数,并以此引入社会投资者的农业信托方式。这类信托将投资收益与权威部门监测的农产品价格指数挂钩,生产企业愿意接受,投资者也容易理解。
(二)农业信托运作模式
目前,农业信托的运作模式主要有:双合作社模式、政府模式、合作社+信托+农业企业模式等。
双合作社模式。通过成立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和信托农产品合作社,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把信托产品经营权委托给信托公司管理,信托公司再把土地租赁给信托农产品合作社收取固定的租金模式。
政府模式。村集体把信托产品经营权委托给信托公司管理,信托公司与政府合作,由政府作为中间人,向农户以及信托公司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仓储等产销环节全方位支持,以保证信托项目的有序运营的模式。
合作社+信托+农业企业模式。村里成立农业信托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将信托产品经营权委托给信托公司管理,吸引农业企业投资入股的模式。
(三)农业信托资金筹集方式
农业信托资金筹集方式主要有单独管理资金和集合资金信托两类。
单独管理资金。主要包括信托公司存放金融机构的存款或信托资金;投资国债或企业债券;投资短期票券;国内上市股票;国内证券投资信托基金,以及一些结合信托机构自身信托投资及农业开发业务专长,引导信托资金投资于政府编列预算执行的开发项目。
集合资金信托。主要包括向社会公众或者社会不特定人群作为委托人,以购买标准的、可流通的、证券化合同作为委托方式,由受托人统一管理农业信托资金的业务;向有风险识别能力、能自我保护并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的特定人群或机构为委托人,以签订农业信托合同的方式作为委托方式,由受托人集合管理信托资金的业务。
二、农业信托在现代农业“四个领域”的投资模式分析
(一)农业信托投资“蓝区”的模式分析
“蓝区”鼓励投资的项目包括产前的商业性研发和生产销售,产中的设施农业、畜水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全程农业机械化服务,产后的农产品检测、加工、储藏、物流、销售等方面。
农业信托投资“蓝区”的信托资金投资方向倾向于全程农业机械化服务的投资项目,具体投资的农产品多为具有当地特色的果蔬类农产品,农业信托类型为农事服务一体化信托,信托模式多为双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即信托公司负责产品的投资以及运营管理,而当地合作社则更多需要承担起果蔬的种植和生产工作,这类产品在当地有着较好较快的销量保证,考虑到“蓝区”投入风险大,但利润较高,回收较快的特点,北京信托公司在蓝区农业信托投资力度较大,收益也相对较高,正是由于高利润带来的公司和农户的积极性,使得政府在这一区域不论生产还是经营环节,承担的工作相对较小,但高回报也往往伴随着高风险,政府需要起到宏观调控、降低风险、保证市场有序公平运营的工作。
(二)农业信托投资“绿区”的模式分析
“绿区”鼓励投资的项目包括农田水利、农业科研能力条件建设、农产品市场流通、农业信息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用于农业生产的“四荒地”开发等方面。
对农业信托投资“绿区”的信托资金投资方向倾向于农田水利基础项目,具体包括农田、土地等项目,农业信托类型采用农业财产权信托,信托模式多为政府模式,即由信托公司负责产品的投资,而政府农产品经营管理以及土地租赁工作。由于土地是国家生产经营的根本,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加上信托公司在这一区域的农业信托投资力度较大,考虑到“绿区”投入高,风险大,且回收慢的特点,政府不能与在“蓝区”一样仅仅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就行了,还需要政府在这一区域更多地经营服务,为农户的生产经营和土地租赁以及信托公司的收益提供支持。
(三)农业信托投资“黄区“的模式分析
“黄区”主要涉及大田种植和休闲观光农业等领域。农业信托投资“黄区”的信托资金的投资方向倾向于大田种植项目,农业信托类型为农事服务一体化和农业财产权两种方式,信托模式更倾向于政府的运作模式,即由信托公司负责产品的投资,而政府农产品经营管理以及土地租赁工作,由于大田种植的玉米,水稻等作物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同样需要在政府再生产经营上给予保证,考虑到“黄区”相比于“绿区”投入期更长性,比较效益偏低,回收周期又同样长的特点,亟需政府承担起这一区域的中间人任务,一方面,信托公司进行经营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为农户再生产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以及政策支持。
(四)农业信托投资“红区“的模式分析
“红区”主要包括高毒高残留农药制售、高污染的超大规模畜禽养殖、粮食转化乙醇、食用植物油料转化生物燃料、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加工、湖泊和水库投饵网箱养殖等领域,由于“红区”本身高污染、高消耗的特点,这一区域是不允许工商资本进入的,所以无法进行农业信托投资,在此不作分析。
三、农业信托的典型案例分析
(一)山东青州绿色蔬菜种植项目的“双合作社模式”案例分析
1.案例简介。山东青州何官镇的蔬菜种植项目是以农民自发组织的土地合作社为基础构建的,目前青州的家庭承包地88万亩,土地流转面积达35万亩,土地确权面积也达到一半以上,中信信托投资公司为主要的农业信托投资方,当地种植的蔬菜主要有西葫芦、山药、胡萝卜等多种绿色蔬菜项目。项目实施中,中信信托不直接经营农村蔬菜生产,而是为项目合作社引入先进企业,将先进企业与合作社、农户联系起来,与当地土地合作社签订了《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土地合作社负责绿色蔬菜的种植和生产工作,而信托公司则主要负责信托产品的投资运营工作,中信信托公司介入土地流转信托的具体运营和盈利方式正在呈现。
在作物生产方面上,目前企业引入德国拜耳作物科学,通过多种方式向农户引入创新的农业技术和产品,有效提高绿色蔬菜农产品的产量和收益。
在物流方面,信托公司引入顺丰物流,在青州建一个物流基地方便从当地运营绿色蔬菜产品,可以有效提高鲜活农产品质量,提高收益。
在投资方面,发放类似银行卡的信托收益凭证给农户,中信信托将土地流转费用发放到卡中,同时该卡具有透支贷款信用凭证,农户可凭此卡片透支贷款。
2.经验借鉴。山东青州何官镇的绿色蔬菜种植项目是属于农事服务一体化的农业信托类型,在运行模式上属于双合作社模式,即项目合作社将绿色蔬菜种植项目的经营权委托给信托公司管理,由信托公司负责这一项目的经营投资工作,信托公司再将具体的生产销售工作委托给土地合作社负责的一种运行模式;信托公司在投资项目选择上,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选择了绿色蔬菜项目这一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作为投资方向。
从整体来看,该公司从生产、物流、资金投入等多方面进行投资,科技、资金投入相对较大,资源消耗量大,不过也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加之当地土地合作社的绿色蔬菜种植已经占据一定市场,而蔬菜项目本身回收期又相对短,收益大,有着良好的前景。从政府的角度来看,由于该项目回收快,效益高,可以给农户以及信托公司带来更多的生产经营上的积极性,并不需要政府太多的干预也能顺利实现项目的运营,但考虑到该项目投资较大,投资风险也相应较大,需要政府在风险控制、宏观调控上给予大力支持。
(二)黑龙江兰西玉米种植项目的政府模式案例分析
1.案例简介。黑龙江兰西的玉米种植项目主要投资的农业品种为当地大面积种植的玉米作物,该项目的投资方为北京信托投资公司兰西分公司,兰西中信公司主要是由中信信托公司、省农科院、哈尔滨谷物交易所共同出资3000万元成立的。信托公司通过与政府在生产经营以及技术物流等方面合作,在政府的保证下,进行生产经营工作。
在投资方面,信托公司通过对合作社农民发放信托凭证,作为农民获得土地收益权的一种法律证明的方式向农民提供农业信托投资。
在技术方面,信托公司主要通过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办中信兰西农民学校,讲授农技课程,培训职业农民,有效地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从而有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在生产方面,兰西在榆林镇辟建万亩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园区地块,将全县的40万亩玉米纳入土地信托化改革,整合34个农机合作社,全程提供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整合省农科院、兰西农技推广中心科技人员全程进行技术服务。同时,国家政策和技术上的支持有助于玉米的进一步增产,从而提高玉米销量。
在物流方面,对兰西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进行整合,发挥谷交所市场资源优势,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物流的保证可以有效提高鲜活农产品质量,提高收益。
固定收入方面,兰西中信公司引导农民自愿将承包的集体土地委托给合作社经营;合作社受托农民承包地后,经过整理,再二次信托给中信信托公司,由中信信托公司对合作社农民发放信托凭证,作为农民获得收益权的一种法律证明。
2.经验借鉴。黑龙江兰西的玉米种植项目属于“政府模式”的农事服务一体化的农业信托类型,即由政府作为信托公司与农户之间的中间人,负责在技术、物流、仓储等生产经营各个方面与信托公司合作,大力支持和帮助信托公司的生产投资的一种运行模式;该信托公司在投资项目选择上,充分考虑当地玉米产业的地区特色,选择了玉米项目作为投资方向。
从整体来看,该公司从提高农民技术、生产、物流、资金投入等多方面进行投资,科技、机械、资金投入相对较大,但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兰西玉米作物的收益,信托公司组织农民承包土地的方式可以有效帮助农民保证稳定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加之当地土地合作社的玉米种植已经占据一定市场,有了相对稳定的收益,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投资和产业升级,又有了当地政府在技术、服务、物流上的大力支持,投资风险小,市场前景巨大,从政府的角度来看,由于玉米这类粮食作物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再加之这类作物本身投入大,生产期长,收益低,需要政府与信托公司大力合作,大力支持其经营投资工作。
四、政策建议
首先,“蓝区”最适应的信托类型为“农事服务一体化”信托,信托模式为双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全程农业机械化服务项目较多,收益好,信托公司积极性强,但投资风险大。政府应建立明确的动态监管制度,减低风险,保证市场有序运行,保证农户的稳定收益和农业正常发展
关键词:现代农业;推进;农业机械;新发展
随着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及居民对农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推进农业机械现代化建设俨然成为社会重点发展任务。
1完善改革体制
现代农业的机械化发展,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体制机制。首先必须创新农业经营的模式,要尊重农业发展的大方向,创新体制化改革,多种经营模式共同并存发展。只有扩大经营模式,才能更多更好地引进现代化生产元素,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应用。由于扩大经营模式后的农业生产,增加生产量势必会对农业机械的需求增大,农业机械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另外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会涉及到土地的使用、效益的分配、经营主体的变更等等,这时必须要有完善配套的管理体制来制约和维持农业稳定。在考虑农业经营提高效益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和规划好农民的收益,注重和普及农民对于现代农业机械化的认识,培养新时期的农民意识,做好农业经营模式改革和转型发展。
2协调发展
要想推进农业机械新发展,如果单单只靠发展农业本身是不可行的。必须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完善自身的组织架构,稳定有序地协调前进。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要以满足国家粮食需求为前提。因此要严格保护耕地制度,提高粮食产能,确保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能满足国家的藏粮战略。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土地、天气、环境等分析,最后部署战略性的农作物生产,不但可以推进当地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同时也能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另外,要针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构成,发展支柱产业,提出建设特色农副业产品体系,从而全面带动当地农业的发展。在现代农业进程中,推进农业机械发展,离不开产业链,而产业链的发展离不开新技术,必须通过提高或是引入新技术,在带动农副产品产业链发展的同时,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发展,从而推进农业机械新发展。注重协调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当地的经济组成,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发展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在城市规划的同时,也要注意融入城乡发展的概念,无论是配置、服务、保护、布局等,都要把农村的建设列入到未来城市建设当中去,实现以工促农的发展模式。伴随着城市发展,无论从需求还是供给方面考虑,只有农村的同步发展,才能给城市提供“锦上添花”的帮助,从根本上增强农村的发展能力。
3可持续发展
在追求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绿色健康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实践农业机械发展新理念,仍然要在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有可能持续稳定地发展。我国在农业发展的道路上,已然注意到环境对农业的重要性,先后提出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保护政策,让土地得以休养生息,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绿色的发展,不仅是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健康的绿色农副产品,例如:一改传统的大量使用农药、抗生素等,这样不仅破坏了环境,也给农副产品提供了二次污染。而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从种子、肥料、农业废弃物等各个环节做起,通过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大批量的种植,施用农家肥,统一处理农业废弃物,不仅为农民减轻负担,也为资源环境的保护作出了强有力的贡献。拓宽视野,着眼于国际。由于我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轨,不仅受到国内市场单一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虽然使用农业机械大面积种植,但是由于没有把握好市场动态,很可能使得所种植的农产品产量大于需求,降低经济效益。因而必须着手研究国际市场动态,通过国家宏观调控进行有效的调剂,保证国内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从而推进农业机械的新发展。
4结束语
农业的不断发展导致对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和对农业新格局要求不断提升,势必会推进农业机械新发展,同理,推进农业机械发展不但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同时也打破了小农格局禁锢,促进了农业发展,因此必须积极大胆探索、从实际出发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农业机械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徐晓棠.农业机械管理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7,(03):27.
[2]杨菊观.发展浙江省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促进现代农业建设[J].农民致富之友,2017,(06):200.
[3]徐晓棠.农业机械管理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7,(03):27.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发展模式 政策 需求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3)03-0013-01
黑龙江省的战略目标中,已经明确提出把黑龙江省建设为农业示范区作为战略目标,充分发挥黑龙江省的农业优势,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黑龙江省的农业发展关系着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然而有关调查表明,我国哈尔滨市的农业存在着产业水平不高、农民素质低、科技水平低等缺点。
一、我国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几种模式
1.外向型创汇农业模式
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利用地区优势,发展优质种苗、特色蔬菜、优质花卉、名优水果、优质家禽和特种水产为重点。大连市便是最好的例证,具有毗邻韩国和日本的优势,大力发展水产、畜牧、水果、蔬菜、花卉五大优势产业,扩大对日本、韩国及欧洲水产品、蔬菜、肉鸡等传统农产品出口,现代化农业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2.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模式
农业部通过《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确定了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双高”甘蔗、柑橘、苹果、肉牛肉羊、牛奶、水产品11种优势农产品,规划了35个优势产区。在优势产区中,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同时带动贮藏、加工、运输等相关产业,扩大农民的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
3.都市农业模式
我国大中城市自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较好,生产力强,劳动者素质高等优势。城市通过产业布局调整、优化生产结构等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被称为都市农业,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农业教育或观光农业。以上海市为例,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丰富城市居民“菜篮子”为主要目标,充分发挥人才及技术优势,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农产品布局,合理运用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促进产业升级,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以及经济效益。大力开发产品质量高、生产周期短的绿色农产品。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农业内涵,积极发展农业休闲观光、农产品采摘、农事教育、生产体验和“农家乐”旅游等第三产业,将都市农业与教育、旅游等产业相结合。
4.资源综合开发模式
资源综合开发模式是一种面向市场、依托当地资源、确定发展产业和项目的立体型、多层次、集约化的复合农业。以北京平谷县为例,平谷县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特色。建立了大桃优良品种基地,引进蟠桃、油桃和白桃系列新品种20余个,推广优良品种2万亩,成功地在温室里种植了反季大桃,使蟠桃能够连续供应,新鲜大桃能够周年供应。大桃产业使得平谷县七千多户农民脱贫致富,取得了良好收益。
二、现代农业建设的政策需求分析
1.完善农业政策体系
一方面要完善对不断种粮农民的粮食补贴,提高粮食补贴水平,将农民种植粮食所得达到各行业的平均水平从而促进粮食生产总值的提高;另外一方面要加大农产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农机产品管理的机制改革,科学划分公益性、运营性的农机服务,合理设置农机管辖点,达到优化资源、完善服务体系的目标。
2.完善农村品市场流通体系
一方面来说,要将市场与政府相结合,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通过把握现有的农村品流通体系,结合当地市场特点,改善市场环境,限制产品垄断,鼓励竞争,促进流通市场的规范,完善现有农村品的流通体系,使其达到现代农业发展的标准与要求。此外,还应完善现代农产品的物流体系,以绿色生产的观念为依托,加强绿色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尽可能消除流通过程中的污染,科学规划农产品的运输和包装,降低农村品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污染及资源浪费。同时增强农产品的外观设计,在整个流通过程中,农户对生产供应商在规模、流通形式、交易方式上进行审查。
3.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根据我国现阶段国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1)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稳定家庭责任承担制,从而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建立合理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2)扩大农民收入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严重制止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积极发展高品高质的优势农产品。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各类农村服务业、与大企业配套的企业和资源节约型企业。对农民普及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促进科学种田。
4.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国家在财政政策或区域政策方面,要对西部地区有所倾斜,对西部贫穷、偏远地区投资补贴、培养人才等方面进行扶持,内力外力共同结合,促进区域经济走入协调发展的轨迹。
5.提高农村劳动人员文化素质
一方面,要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技素质,建立有代表性的农业科技示范村、示范户,发挥带帮扶作用,对农民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劳动技能以及思想觉悟。可对其颁发考核证书,鼓励其他农民,带动整体素质。另外,还应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必须结合地区的相关法律规定,定期对农民进行普法培训,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使农民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参考文献
[1]李滋睿,屈冬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政策需求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9).
关键词:现代农业;建设;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091-03
集安,是吉林省的一个县级市,地处吉林省南部,鸭绿江北岸,与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隔江相望,曾经是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战斗过的地方,是当年抗美援朝志愿军渡江地之一。其特点是人口少、交通不便、山地多、耕地少。八山一水一分田是集安市特点的基本概况。
一、理论思考与观念转变
1.现代农业的特点。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它与传统农业相比有如下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生产,如单一粮食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农业的链条通过延伸更加完整、领域更加拓宽、农工商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局限,城乡统筹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促进了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结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使优势农产品布局合理,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建立起全方位的农业管理和服务体系。
2.现代农业观念。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农业发展思路上应实行五个转变:一是由传统的粮食观念向现代食物观念转变;二是由工农分离、城乡脱节的二元结构向城乡统筹、工农协调的一元经济结构转变;三是由传统的以粮食为主的种养业向农产品加工业和农工商综合经营转变;四是由传统的农产品加工向现代食品制造业转变;五是由传统的依靠劳动力、化肥投入为主的粗放经营方式向依靠科技为主的现代集约经营方式转变;六是由长期追求粮食产量,向以销定产综合经营效益最大化转变;七是农民增收来源由主要依靠粮食增产和提价向主要依靠多种经营、精深加工和非农产业转变;八是由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封闭低效产业向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现代化高效产业转变;九是要从地区资源的特点出发,从粮食产区向农产品加工基地、食品工业基地转变。
二、集安市农业现状
根据现代农业的特点判断,集安市的农业仍然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初始阶段。集安市农业的特点主要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种植业中又主要是玉米,水稻和大豆种植面积较少,人参、葡萄、中小药材和山珍食品等特色产业的种植面积也很少。养殖业中主要是猪、牛,但数量和规模不大,不能形成规模效益,林蛙和蜂业等优势资源,还没有转为优势产业。所以,农民收入的主要部分仍然来自于种地,农民收入较低。“种地为吃粮、养猪为过年”的传统模式还没有改变。连续五届的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评价结果显示,全国百强县中吉林省一个也没有,集安市仅处于全国县域经济的中等水平。
三、建议
1.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在大力推进现代农业过程中,要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以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要围绕工业集中区建设,加大扶持力度,建设集安市参药综合型集中区,重点培植农特产品加工这一支柱产业,发展壮大人参、山葡萄、中小药材、板栗、水产品、蜂产品、林蛙、食用菌、山野菜和绿色食品等优势特色企业集群。重点培植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突出参药、山葡萄、生态经济、水产品养殖等主导产业,逐步扩大加工规模,增强带动能力,提高经济效益。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贯彻落实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乡镇发展农特产品加工企业,切实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和环境。集安市政府已经制定出发展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每年每个乡镇要新培育1户以上投资50万元以上、销售收入在300万元以上的农特产品加工企业;全市农特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30户,1000万元以上10户。
2.加强绿色有机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实施现代农业,就必须具备农业标准化,没有标准化的农业,就不能称其为现代农业。要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使生产过程规范化、系统化,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突破市场准入瓶颈。突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质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和标准化技术推广四大体系建设,大力推行地理标识管理、产品条形码制度。集安要开展农业标准化建设,就要依据集安的实际特点,要围绕岭南岭北两大区域的山葡萄、水产品养殖、参药、生态经济四条绿色有机农产品产业带建设,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等运作方式,利用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积极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在岭北新开河流域的台上、花甸、财源,苇沙河流域的清河、头道和岭南的榆林、麻线、大路等区域,按照“适度发展人参,控制发展西洋参,适地发展林下参”的生产方针,巩固发展参业的主导产业地位。集安市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针对农业标准化建设,提出了三项目标:①要把园参、西洋参面积稳定在60万帘以上,无公害绿色中小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绿色山葡萄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以上。在岭南沿鸭绿江6个乡镇,实施“亚洲最大绿色山葡萄原料基地”建设工程。②要加快发展水产品养殖产业,扩大有机水产品养殖,保护和开发好渔业资源。积极推进有机蜂产品、林蛙、水产品、食用菌基地建设。绿色有机蜂产品基地达到200万亩,蜂发展到5万箱;林蛙基地100万亩,生产林蛙1.5亿只以上。③要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发放水稻良种补贴为手段,加快优良水稻品种的推广,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面改造中低产田。建设国家第一个绿色有机农业标准化示范市,全市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总数达到120个,其中有机食品50个;认证省部级名牌产品20个;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监测面积达到100万亩,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及其深加工产量达到5万吨;建设1个部级农产品批发市场、东北最大鸭绿江有机水产品良种繁育基地和商品鱼出口基地、绿色有机农产品展示中心和2个无公害蔬菜批发市场。
3.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是实现现代农业的保证。要大力推广应用科学技术,靠科技创新支撑和带动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4.提高农业科技到位率。农业科技推广能否到位,这将关系农业科技能否被广大农民所接受。要切实抓好农业重大技术的示范推广和指导服务;大力示范、推广粮食、葡萄、人参等作物新品种、轻简栽培、测土配方施肥、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建立健全农业灾害防控体系,加快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大力推进人参、山葡萄等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与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创建活动的开展;大力加强技术培训,着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集安市政府已经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有害生物预警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农田统一灭鼠、测土配方施肥等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面积达到95%以上。
【关键词】山丹马场 现代农业 途径分析
一、山丹马场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山丹马场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全场区有天然草场184万亩,耕地40万亩。场区农业主要包含种植业和草原放牧养殖业及少量的设施养殖。农业种植80%以上为旱作农业。
2002年实行农牧业改革,土地承包给个人经营,人均约50亩,剩余部分向社会租赁承包,所有农业机械全部作价转让给职工个人;牲畜作价转让给职工个人,草场按定额向牧工租赁。经过六年的实践,改革承包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主观能动性。
由于受地理环境、市场及体制、产业结构等深层次矛盾的制约,山丹马场的农业总体始终在低水平、低档次上徘徊,用现代高效农业要求相衡量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由于土地、草场各家各户的分散式经营,造成与现代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不适应。耕作上沿用几十年的传统方式,科技含量不高,落后于时代。农机装备更新换代滞后,成本高,效率低;二是产业结构单一,生产经营都集中于土地,职工增收门路狭窄,经营陷入被动。加上融资渠道不畅,资金严重短缺,三是种植品种规模较大,但各场乃至各队各自为战,不重视也无法在流通渠道或深精加工的渠道上形成合力,产品附加值很低(或仅提供初级产品);四是龙头企业发展不到位,影响力小,缺乏带动作用,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产品品牌没有做大做强。农业基础脆弱,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差。
二、山丹马场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探索
优化结构,合理布局,产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是实现现代高效农业的根本。因山丹马场地域广阔,各场条件不同,种植传统与习惯也不尽相同,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优化种植结构,发展相适应的产业基地,以市场的导向,以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为出发点,积极构建产业带,形成不同条件特点区域有不同优势的主导产业。
培植龙头企业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关键。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基地、农户,一头连着市场,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动机和火车头。目前山丹马场的龙头企业数量有限,带动力不足,组织能力薄弱,更没有形成自属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是解决山丹马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大瓶颈。
科学技术是现代高效农业的助推器。在当今这个产品竞争、产业竞争,拼发展拼效益的时代,谁的科技实力强,谁就能掌握发展主动权,农业也是如此。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彻底转变,真正实现农业增效、职工增收,科学技术是助推器,产品的科技含量是硬指标。未来农业的竞争,就是科技含量的竞争。山丹马场发展必须通过引进人才、与科研院所合作等手段,才能不断提高竞争力这是现代高效农业是的途径之一。
土地股份合作制是改革土地分散式经营的有效途径。土地股份合作化是将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化为股权,农户把土地的经营权以股权的形式由合作社统一经营,改变了农户承包土地零星分散,经营效益低下的状况。这是土地流转形式的一种创新(分配形式是收益保低,还有盈利分红)。在积极探索农户增收致富的实践中,坚持以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为突破口,遵循“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组建了土地股份合作社,有效地引导农户把分散经营的土地集中起来,改变小规模、传统的经营方式,推进了以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山丹马场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户增收的一条新的途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和巩固家庭经营体制一种有益的探索。
三、山丹马场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途径
(一)进一步改革土地经营形式,大力推进现代高效农业
要完成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目标,土地经营形式的改革是重要前提和必要条件。马场农业发展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各家各户、各个职工分散的经营形式与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矛盾日益显现。必须用创新的经营和生产方式把马场职工组织起来,才可能完成建设马场现代农业的大业。
行之有效的办法应该是用深化改革的手段,从土地地经营权人手解决。坚持土地经营权依法长期固定,进而实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有两种途径可供选择:
一是“股田制”。以股份制的模式使相当数量(一个队或一个种植品种区域)的职工承包的土地自觉、自愿的以经营权加入股份,实现土地集中连片,实行适度规模统一经营,从小到大,最终根据实际情况形成规模不等的“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这样,职工和土地以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法》进行联结,从各家各户个人分散的经营单位改造成有一定规模的法人和市场竞争主体,同时,实现集约化经营,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也就顺理成章了。具备了这种组织形式,农业装备水平的提高,科技推广和职工素质的提高,职工携手闯市场、抗风险也就具备了实现的平台。
二是在不具备股份制条件的,可以先采用合同契约形式,依据自愿租赁土地使用权,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形成规模,促其发展(这种形式场区已经在职工中有初级运作)。
以上两种新的组织模式的选择根据在于:一是有政策的连续性,以法律的形式确保职工个人承包生活田长期固定;二是用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联结,用深化改革推进,使农业生产经营形式更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三是为种田能手和农业科技人员及有财力且有愿望投入的人员提供了投资、展才空间,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供了可能;四是由于机械化水平提升,便于科技推广,土地产出和效益必将提高,有了积累再投入的能力,循序渐进,职工致富大有希望。
(二)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构建优势产业基地
将经营布局从无所不为向优势产业支柱产业聚集转变。立足山丹马场的农业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积极通过引入外来资本、扶持改造重组盘活、参股入股横向联合等方式,强力打造自身龙头企业的同时,充分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借助于周边大型龙头企业的运作,不失时机地努力打造优势产业,具体地讲是建立几个规模性的种植基地。
实现一场一业、一场多业、相互联结,共同发展。以自身优势产业借助周边龙头企业,积极融入其发展,接力助自身壮大。与此同时,对不适应市场的产业该转的要坚决转,不适宜种植的区域如山坡、沙滩及基础脆弱易旱、易涝区域,尽早调整,易牧则牧或争取国家政策补贴扶持,退耕还林(草)。
加速山丹马场畜牧业的发展,在第一产业内部实现“多业并举”。近年来山丹马场畜牧业发展势头较好,效益可观,牧工得到了实惠,应进一步加强对农区养殖业的发展力度,以扩张的理念扩大规模设施养殖。要重点发展奶牛、生猪、肉牛、肉羊、家禽及其适应市场的经济动物的饲养,加大扶持养殖大户,规划构建规模小区和工厂化养殖基地,努力形成养殖集团化、产业化。
(三)以工业化经营理念和科学技术推进马场现代高效农业建设
一是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研技术机构,初步形成适应产业化发展的科技创新机制。可以整合现有农业科技力量,以股份制的形式组建科研机构。二是促进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与相关大学、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双边、多边技术协作机制,以土地、劳务等参股的形式,加速产学研一体化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三是建立农业技术创新基金和技术创新的投资基金,重点解决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全局性技术难题和配套技术。四是争取政府科技部门多方面的科研项目及经费支持。五是开展对外科技合作。
(四)以发展的理念大力推进机械化建设
坚持不懈地加大对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力度,优化山丹马场农机装备结构。加强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适应现代农业,制定农机作业标准体系,实施农机作业准入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在更新换代及新技术、新机具引进上要紧紧围绕现代农业耕作的高新技术措施实施配套。
(五)开展科技培训培育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新型职工
关键词:“互联网+”;现代农业;有效结合
1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意义
1.1有利于改变传统农业的流通方式
在传统的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由于信息具有滞后性,供需双方掌握的信息不一致,会造成供需双方的经济损失。同时,由于流通环节过多,增加了运输和储存等成本。运用“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网络营销方式,能有效降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时间成本,使农产品的销售空间全方位扩大,有利于缓解传统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对时间和空间的依赖程度,降低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
1.2有利于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信息技术对农业的投入,将有利于我国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体化方向快速发展。
1.3有利于能够激发群众创业、创新的热情
“互联网+现代农业”能够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创新周期。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离不开人们群众创造力的发挥。这种“互联网+”的新型发展方式,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利用农业经营主体与国家科研人员的有效沟通,搭建群众创业创新平台,推动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4有利于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潜力无限,能够降低农产品流通过程中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也有利于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体化方向发展;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能够为农村土地确权、农村资本流动、农业技术推广和乡村治理等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2当前“互联网+现代农业”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与农村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正在不断融合,有利于加快农业结构转型、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强农村社会治理能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一种新的现象不断催生,农村居民的生产积极性在不断提升,逐渐形成了农村居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虽然发展事态良好,但在实际情况看来农业依旧是一个弱势产业,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受教育程度低下以及掌握的生产技术也较为低级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区域发展不平衡
由于我国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之间各方面的差距比较明显,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数字鸿沟。有些落后地区认为发展“互联网+农业”就是发展之前的电子商务,完全没有弄清“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内涵和内容,极不利于“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并且有的市场主体并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而是照搬照抄其它成功地区的经验和方法,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换来的却是效果的不明显。目前,我国“互联网+现代农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未来发展路上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2.2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社会资本作为农业投资中的重要部分,社会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将影响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项目收益低、风险较大影响了社会资本的进入。目前,虽然农户家中已实现宽带普及,但在一些家庭农场、养殖场、牧场还没有实现全方位的覆盖,部分家庭农场主、养殖场主和牧场主无法及时获取准确信息,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展开。特别是在边远贫困地区,互联网和农产品加工运输等基础设施落后,不能保质保量地向外运输农产品,导致这些地方的特色农产品无法顺利销售,影响了当地“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
2.3缺少互联网人才
人才是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由于既懂技术又懂农业的综合型人才的匮乏,影响了农业产业融合快速发展。另外,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学习能力较差,对互联网技术认知不足,不能很好地将互联网技术结合到生产销售中去,导致很多农民面对一些生产设备时手足无措,无法操作,面对收获后农产品无法销售的尴尬局面以及无法及时获取有关农业农村的相关消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相对于城市来说收入低,生活环境以及交通设施也不尽人意,导致农村地区更难吸引和留住人才。
2.4金融支持力度不足
金融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互联网+现代农业”想要得到快速发展,除了需要人才、技术、资金以及基础设施等支持外,还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目前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仍与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不匹配,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有限,影响了“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由于金融机构对农业发展的重视不足,导致农业发展没有足够的资金,影响了“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信息共享、软件程序的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电商平台构建上缺少资金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受到阻碍,制约了“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
3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可行举措
从当前情况来看,“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作用还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国家一定要加大重视力度,大力推进“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速度,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互联网+农业”的发展道路,促进我国“互联网+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3.1提高民众参与积极性,培育
“互联网+农业”人才有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互联网+现代农业”才能快速发展。农业组织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样农业组织对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也会有重要帮助。要充分发挥村干部、返乡创业人员以及种、养殖大户的作用,带头发展电子商务,让农民看到收益,认识到“互联网+农业”能使其致富,这样才能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而要想提高民众的积极性就要做好有关“互联网+农业”知识的培训工作。当地政府应与当地高校或者培训机构合作,并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参加“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培训,让其真正了解并掌握互联网技术,这也是发展新型职业农民的需要,为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当今世界,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发展数字经济对传统经济的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过去一个地区想要致富,首先考虑的就是修路;而现在一个地区想要致富,考虑的是通网。要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就是要大力推动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村信息高速公路的有效畅通,让家庭农场主、养殖场主和牧场主及时有效地获取准确信息,保障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效运行。
3.3构建电商平台改造农业产业链
通过构建电商平台来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是一个可行举措。电商平台的作用不仅是在农产品的销售上面,最根本的是对农业产业链的改造上。目前,我国“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产业链还处于雏形阶段,较多的线上企业与线下企业试图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新技术对农业的传统环节进行改造,将农业生产、供应、销售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全新的“互联网+现代农业”产业链。当前,现代化的农业产业链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来促进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生态农庄;现代农业;休闲旅游
新年伊始,江海大地上的生态农庄又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科技为支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生态农庄,因为实行了生产集约化、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管理企业化的现代农业企业的管理模式,它搞活了农村经济、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为构建海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夯实农村稳定发展基石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近年来,海门市紧扣“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的现代农业建设宗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农业向生态、休闲、旅游、文化转变为现代农业转型的创新之一。各色主题生态农庄在江海大地上蓬勃发展,“星期七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就是新时期以农业种植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为龙头、以农庄旅游为目标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
一、生态农庄是海门现代农业建设的鲜活亮点
生态农庄为现代农业建设指明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开辟了一个重要的发展空间。发展生态农庄能够带动旅游业发展,是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完成农业业态转型的紧要抓手,是促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丰富城乡居民生活的有效路径。海门市秉持以人为本、以农为根、以水为脉、以绿为衣,加强规划引导,提升建设层次,不断筑高星期七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的品牌与声誉。其成功经验对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具有深刻的意义。1.生态农庄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以第一产业农业为基本依托,使第二产业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出售、餐饮、休闲和其余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有机整合在一起的生态农庄,是多种产业相互渗透、互为一体的新兴交织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高标形态,有利于吸引现代元素改革传统农业促成农业现代化,有利于开拓农业功效培植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农民同享三次产业“融合”中带来的盈利,有利于深化农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增进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紧密联系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延伸、行业范畴的扩大和农民收入的增加。2.生态农庄是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的有力保障。生态农庄涉足农业旅游,对资源与环境尤其关注,其生态点契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它作为城市绿地体系重要构成部分,具有关键的生态服务功效,包含确保和改善城乡生态平衡、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和美化环境等。生态农庄的生态服务功能远高于其产出的农产品价值。生态农庄就像一道天然的“生态屏障”,在“水泥丛林”和“柏油沙漠”中起着“都市之肺”和“城市绿洲”的作用,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3.生态农庄是满足现代人旅游休闲需求的有效抓手。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历程加快,城市人口快速膨胀,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噪音和空气污染,城市生态环境加剧恶化,加上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和沉重的工作压力,使得现代人回归大自然的渴望越来越强烈。生态农庄正好迎合了这种需求。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升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加,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向多元化和更高档次进展,人们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和美学观念都在发生着变化。生态农庄作为旅游类型的新时尚,正逐渐兴起并被人们所青睐。生态农庄一般位于交通方便的城郊,居民可利用节假日开展旅游休闲活动,从而达到调养精神、消除疲劳、调节身心的目的。4.生态农庄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农业偏重于寻求农业产品数量的产出,并存在大量滥用化肥、农药的现象,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和农产品品种相对简单,农业景观单一。生态农庄既追求高产出,又追求高品质、高效益,既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生存与发展,又要求人与人的和谐生存与发展,是融合生态式生产及生态式旅游为一体的新兴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庄的发展,可以拓宽农村经济发展的思维,使农业经济利益与环境效益、社会效应协调发展,引导农民走上高产高品高效的三高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盘点海门生态农庄蓬勃发展的现状
座落于海门市三厂工业园区东首的星期七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核心区占地面积7000多亩,紧靠省道、沿江公路、环城公路和通启高速,交通十分便利。观光园依靠丰足的农业资源、优胜的生态环境、鲜明的特色产业和浓厚的乡村风情,逐步形成以农业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农业的综合性、融合化旅游景点。通过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和生态农业,逐步建设集农业科技展示、山羊研发、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晤为一体,苏中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效益最好、环境最优、配套最全”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园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区和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区。观光园先后举办了“首届中国海门山羊高峰论坛”“海门山羊节”“羊家乐田园风光游”“桃花节暨招商会”等系列活动,提供了2个部级、3个省级、6个市级现场会,生态农庄和休闲旅游呈现良好发展趋势。2014-2016年间,园区重点建设项目共进行了30余次招投标,合同金额达946万元。海门山羊研发中心取得“国家星火计划”,成为“国家肉羊产业体系实验基地”。迄今已投入4800万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内水、电、路、桥、涵、林、灯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到位。不断加大生态护坡、景观路灯、输变电线路、绿化提档、门楼建设、园区服务中心建设、景观雕塑、沿线环境整治、主次入口广场及景观景点10个项目的提档升级版建设。2016年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建设第三期长廊、第四期忠维景观河亲水平台,建造山羊“3D/4D虚拟互动体验”展示系统及动感影视播放室、金盛绿园建山羊研发科普展览玻璃长廊、金盛绿园20亩智能温室及拓展集训基地,世外桃源体验区等项目。预计到2018年实现累计总投入1亿元,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人找寻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和对农业生态旅游的需要,海门市编订了《星期七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总体规划》,全力打造优势板块。园内羊业文化、珍稀苗木花卉、有机农田风光、高档水文化旅游、高端休闲、果业文化等六个优势产业板块各具特色,形成了“园中套园、连片超千、区域超万”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星期七观光园六个子园区,定位鲜明,特色突出。1.金盛绿园——羊文化板块。占地2000亩,投资11000万元。拥有海门山羊研发中心和肉羊研究院、羊家乐主题公园和动物杂技表演馆、农业部标准化繁育场与克隆山羊基地、山羊博物院、全羊宴会馆与度假接待中心、亲子牧场、果蔬采摘、休闲垂钓、堤上泳池、肉制品加工等功能。获得了江苏省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国家星火计划、农业部标准养殖场、江苏省3A级乡村旅游示范点荣誉称号,成功签约院士工作站。2.世外桃源——果文化板块。占地1000亩,投资4600万元。成功引进美国红提、新西兰猕猴桃、国产油桃、蟠桃、无花果等10种高档水果新品种,建有联栋大棚栽种区、果文化展览区、水果采摘区、销售区、冷藏与加工等功能;拥有文化长廓、艺术游乐桥,准备建恐龙园游乐区。3.味之原有机农场——有机田园风光板块。占地450亩,投资1200万元。在生产过程当中,无农药、化肥、除草剂、激素、转基因等有害物质,作为南通市首家有机农场,建成高标准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一套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及电子商务体系,拥有“九畦”南通市著名商标,10个有机农产品得到认证。4.维景生态园——珍稀花卉苗木板块。占地600亩,投资1100万元。集中展出珍贵苗木花卉,例如水培花卉、墙体与立面绿化、室内景观组合与休闲观赏等。绿化造型区汇聚上百种植物造型,盆栽小果区汇聚多种小型园艺组合,鸟巢大棚观光区汇聚多种水培花卉组合、室内景观组合、室外绿组合。5.裴翠园——高端休闲板块。占地350亩,投资4800万元。秉承“生态园林、休闲乐园、心灵家园”的规划理念,以“生态、休闲、人文”为主题,让人们了解中国农博历史发展过程。建设婚纱摄影、拓展训练、水果采摘和差别化休闲接待基地四个功能区域。6.中维生态园——水文化游乐板块。占地1000亩,投资9000万元。建设80亩观赏动物表演项目的东城游乐园、200亩休闲垂钓区,集休闲垂钓、水上用餐、水上街道、快乐游艇等为一体,构筑一条靓丽的水文化旅游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