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装配式建筑设计8篇

时间:2023-08-24 09:27:5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装配式建筑设计,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装配式建筑设计

篇1

1.1预制仓

预制仓类似配网的箱变,就是把电气设备集中地放置于一个钢箱体内,钢箱及设备均在工厂组装,然后整体用平板车运到现场,铺设在现浇的基础上,做好固定措施即告完成。预制仓的优点是布置非常紧凑,占地小,钢箱及设备由同一个厂家生产,生产配合可以做到无缝连接。缺点是运行部门反映操作空间狭小,局促,并有漏水等问题,外观上像工地的临时板房,档次低,耐久性也有待观察。如果钢箱及设备均由同一个厂家生产,则存在跨行业设计问题,技术难以达标,例如电气设备厂家不擅长设计箱体的结构导致吊装时变形过大等。改进的方法是分开钢箱厂家和电气设备厂家,各自生产后再在现场组合拼装。另外,箱体的尺寸要考虑运输的可能,但又必须满足使用要求,因此这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1.2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建筑

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就是把结构构件,如梁、板、柱按照图纸的要求在工厂预制后,运到现场进行组装,组装时需在节点处浇灌细石混凝土进行后连接,楼板面需后浇叠合层。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无相应设计规范,节点连接可靠性较差,同时大型板、梁、柱运输、堆放、吊装难度较大,同时需要大量二次湿作业,目前仅在民用建筑有使用,在工业厂房尤其在变电站的建设中尚无使用的先例,目前在研究阶段。如果没有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工厂生产所用模具的费用非常高,且整体性能和抗震性较差。目前这方面做的比较先进的国家有日本、新加坡、美国,国内拥有该技术的企业有宝业、上海建工集团等。变电站建筑尚未有应用该结构的报道。

1.3钢结构建筑

钢结构建筑完美符合南网推广的绿色变电站设计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大部分的连接采用螺栓连接,小部分需现场焊接。除了楼面需现浇混凝土和基础外,再没有其他湿作业(例如传统建筑的抹灰),同时也减少了室内、外装修工作量(例如外墙的贴砖,室内天花及墙面的涂漆等)。

(2)楼面的楼承钢板既起模板的作用,同时本身有足够的刚度,在浇筑混凝土时无需在下方设置脚手架,从而节省了脚手架和模板的费用,也节省了工期。

(3)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最大优点是构件的生产与加工不受工地现场施工进度的影响,可以在变电站三通一平尚未开工或正在施工时,变电站建筑的相关构件在工厂同步生产,因而大大缩短工期。

(4)建筑构件的可回收:建筑物土建部分只有少量的混凝土构件(如基础),更多更大量采用的是钢材,钢材是100%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物资,符合国家及南网公司推行的环保理念。

(5)防火性能,钢结构的防火措施非常成熟,多采用涂刷防火漆以满足防火要求。

(6)防腐蚀性能,钢结构的防腐蚀措施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按照不同的防腐要求对应不同的除锈等级和防锈措施,完全满足变电站的耐腐蚀要求。

(7)钢结构的结构安全,由于钢材的自重轻,在地震作用下受到的地震力比钢筋混凝土结构要小,同时由于钢结构的延性好,结构的位移要求可以适当放松,因而抗震性能明显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

1.4体钢结构+混凝土墙板

(1)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混凝土板材多数是蒸压加气混凝土板(ALC板)、纤维水泥板(FC板),经我院了解,在南方地区生产此类混凝土板的厂家基本没有,生产厂家较多在浙江及北京等地,存在异地运输路程过长问题。

(2)产品的质量比较差劣。佛山某变电站在局部位置曾试应用,结果表明,产品到现场后的缺损率达到20%,且厂家不包换,严重了影响工程质量及工期。

(3)由于每块板的重量较大,需采用汽车吊进行吊装;同时相对于全钢结构而言,增加了建筑的总重量,削弱了钢结构优势。(4)采用ALC板时,由于是无龙骨支撑,混凝土板与钢构件的连接缝由于材料热胀冷缩差异导致接缝处易开裂渗水,所以往往需在外面做特别处理,由此增加了施工程序;采用纤维板材时,一般都设龙骨支撑,那么为了室内的美观,需要增加一道内衬板加以装饰,由此也增加了工期及造价。

1.5装配式钢结构

1.5.1上部主体结构

采用钢框架结构,梁柱刚接,柱脚固接,梁、柱采用焊接H形截面和箱型截面,钢梁的典型截面H750×14×320×18、H400×8×200×12等,钢柱的典型截面为400×400×14、H450×10×380×22等;所有梁、柱均采用75μm红色醇酸底漆,3~4mm防火漆的防腐措施(防火漆既可防火,又可防腐),可满足25年免维护的使用需求。主变室柱外包防火板,耐火时间满足防火规范要求。所有梁、柱均在工厂制作加工,完成后在现场吊装,以高强螺栓连接为主,局部位置现场焊接;柱脚按埋入式设计伸入基础内,并按规范要求,将钢柱内置于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柱,两者结合按钢骨混凝土柱设计。

1.5.2楼面结构

采用楼承钢板组合楼盖。具体做法是将1.0mm厚度的楼承钢板铺设于钢梁上部并做好连接施工(栓钉连接),然后在上部绑扎钢筋、浇灌混凝土。

1.5.3屋面围护结构

屋面采用轻钢结构,屋面板结构从外到内如下:①屋面外板采用0.63mm厚压型钢板,基板镀铝锌,外覆XPD(氟碳漆)涂层,360°卷边防渗漏和防热胀冷缩;②50mm厚岩棉;③PE薄膜;④屋面檩条,采用热浸镀锌冷弯薄壁型钢;⑤内衬板:0.37mm厚,基板镀铝锌。

1.5.4墙体围护结构

外墙板结构从外到内如下:①外层岩棉夹芯板,板厚0.65mm,板宽1.0m,夹芯板外侧表面压花,竖向放置,四面企口,表面XPD(氟碳漆)涂层;内侧钢板0.50mm,表面OPALTM涂层,平板;两钢板中间夹80mm岩棉保温,可起到保温隔热、防火、隔音等作用;②墙面次结构:竖向次结构为热浸镀锌冷弯薄壁型钢,横向次结构为方管;③外墙内衬板,采用0.37mm厚小波纹压型钢板,基板镀铝锌。夹芯板具有良好的防腐隔热性能,可保证25~30年的免维护要求。内墙采用防火石膏板,龙骨内藏,构造为饰面压型钢板+防火石膏板+龙骨+防火石膏板+饰面压型钢板,不但满足防火需要,也起到良好的装饰效果。当为主变防火隔墙时,尚需在龙骨层塞填岩棉以满足3h的耐火时间要求。

1.5.5楼梯结构

楼梯采用钢梁作为主承重构件,梁间踏步采用折形钢板,面层铺设30mm厚的水泥砂浆,然后贴防滑砖。

2技术经济比较

(1)本站与南网标准中110kVGIS变电站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如表1几个方面。采用钢结构方案,综合楼建筑工程造价比常规钢筋混凝土方案增加573万元,约增加60%。增加部分相对于整个变电站的投资而言,仅占总投资的9%,在可接受范围内。

3结束语

篇2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设计要点;经济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TU391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建设不单单满足于规模的扩大,人们开始逐渐在城市建设中加入文化元素,注重内涵,城市的发展品质逐步得到提升,向着绿色环保、智能集约的方向发展,因而现代城市建设对建筑行业要求也相应提升。过去我国城市建筑结构大多采用现浇混凝土或者砖混结构,这种建筑结构不但需要高强度的劳动操作,并且施工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建筑能耗不但相对较高,并且施工质量也无法精确控制。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开始向着预制装配模式发展。但是受到传统的建筑思想以及居住思想的影响,人们对于预制装配建筑的认识不足,因而无法接受该种建筑结构,因而在我国预制装配建筑的发展阻力较大。

1.预制装式建筑概述

预制装配建筑主要由各类预制件组合装配而成,其预制件有工厂事先加工完成。将预制件运送至施工现场后,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将预制件连接拼装在一起。目前我国常见的预制装配结构主要有预制装配钢结构、预制装箱房屋、预制混凝土结构等。其中预制装配钢结构主要利用钢梁、钢柱等作为建筑的承重结构;预制集装箱房屋的基本单元为集装箱,通过预先在工厂进行房屋各模块的生产建造,而后将完成的预制结构模块运送至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继而完成建筑内部装修。

2.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核心是融合信息化技术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受到现代可持续发展、健康环保、绿色节能等理念的影响,我国建筑产业也逐步转型,在设计施工上都向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具备多种传统建筑所不具备的特点:不但建筑品质相较于传统建筑有所提高,并且操作简便,现场无需高强度地现场作业,施工垃圾也大大减少,避免了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污染、减少了材料浪费,并且由于劳动强度降低,因而人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工期大大缩短,工程维护更加便捷。

3.预制装配钢结构建筑的主要构造

(1)钢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形成基础为框架结构,通过在柱网的横向、纵向设置剪力墙,从而形成钢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建筑结构强度由于侧向刚度的改善,建筑结构体系侧向位移量的缺陷被有效弥补,竖向荷载由框架承受,水平荷载由剪力墙分担,因而建筑承载能力显著提高,目前高层建筑大多使用该结构体系。

(2)钢框架结构。在该结构体系中建筑的承重构件以及抗侧剪力构件主要为设置在建筑横向、纵向的梁柱,钢梁、钢柱的抗弯载能力直接决定了建筑的抗侧刚度。钢框架结构为柔性结构,因而其灵活性较高,且结构体系中的受力、传力较为明确,在多层建筑及抗震要求低的建筑中较为适用。

(3)钢框架―支撑结构。该结构体系的抗侧力能力较高,这是由于其为双重抗侧力结构,为增加框架柱之间的水平荷载支撑力,会设置横向钢支撑,且横向钢支撑不会对竖向荷载造成影响。因而该结构体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且建筑结构的梁柱截面面积有效减少,但是由于体系机构复杂,因而灵活性较差。

常用的预制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常用的楼屋面板形式包括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钢筋桁架混凝土组合楼板等。

4.设计特征及设计要点分析

4.1 设计特征

与采用现浇结构建筑的建设流程相比,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工作呈现5个方面的特征:

(1)流程精细化:从施工流程方面分析,预制装配建筑综合性更强,且精细化程度、整体化程度更高,相较于传统建筑设计,其流程增加了前期技术策划和预制构件加工图设计两个设计阶段。

(2)设计模数化:模数化是建筑工业化的基础,通过建筑模数的控制可以实现建筑、构件、部品之间的统一,从模数化协调到模块化组合,进而使预制装配式建筑迈向标准化设计。

(3)配合一体化:在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应与各专业和构配件厂家充分配合,做到主体结构、预制构件、设备管线、装修部品和施工组织的一体化协作,优化设计成果;

(4)成本精准化:预制件的生产加工以预制装配建筑设计为依据,因而建筑设计直接决定了预制件的相关参数。除此之外,在装配率条件相同的基础下,投资成本会受到拆分方案的影响,因此设计也是影响成本的直接因素之一。

(5)技术信息化:BIM是利用数字技术表达建筑项目几何、物理和功能信息以支持项目全生命期决策、管理、建设、运营的技术和方法。建筑设计可采用BIM技术,提高预制构件设计完成度与精确度。在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可将设计工作环节细分为以下5个阶段:技术策划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以及构件加工图设计阶段。

4.2 设计要点

(1)规划设计

在设计规划中,预制装配建筑应当首先满足建筑的采光、通风、退线等基础性要求,在经济合理、安全稳定的基础上选择套型模块进行设计。同时对施工现场的组织流程及工序衔接予以考量,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2)预制件设计要点

预制构架是预制装配建筑的基本要件,在预制件的设计中必须严格遵循模数化、标准化要求。以简洁规整为出发点,减少构件类型,从而降低建筑造价。此外在设计预制件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预制件生产的可行性,以便捷生产为目的,提高预制件的可靠性,并便于后期预制件的保护。

(3)构造节点设计要点

节点构造设计也是决定预制装配建筑质量的关键,由于预制件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各个预制件之间的节点也需要预先进行设计,尤其在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施工中。各类接缝、节点都影响着建筑整体质量。因而设计过程中应当依照施工所在地气候条件、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以满足建筑的防水要求,提高建筑的节能性。

(4)专业配合设计要点

预制装配式建筑各专业应协同。预制构件设计应遵循受力合理、连接简单、施工方便、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提高工程质量,控制建设成本。给排水专业协同应考虑公共空间竖向管井位置、尺寸及共用的可能性,竖向管线的设置宜相对集中,水平管线的排布应减少交叉。

5.成本分析

工程造价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花费的全部费用,指项目从前期策划开始到可行性研究,然后进行设计招标、工程招标。具体来说,影响最大的是在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力为70%~95%;其次是设计阶段,影响力为30%~70%;再次是施工阶段,影响力是5%~30%,影响最小的是竣工阶段。影响力为0~5%。

在施工时,构件运输距离直接影响造价,特别是构件的二次搬运,必定造成建设成本的增加,所以,应该确定离工地较近的厂家。其中外挂墙板的成本与材料种类和实际的施工存在必然关系,在造价控制中应以二者作为重点对象。在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中,人工费降低了40%,加上施工工期缩短,使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时,脚手架用量大量减少,模板的规范统一可显著降低成本。

6.造价控制建议

结构选型是控制预制装配钢结构造价的关键。因而在进行预制装配建筑的设计时需要明确建筑的功能,并以建筑功能作为设计基础,对建筑结构形式予以明确,从经济适用、安全稳定角度出发,依照建筑结构设计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对梁柱截面进行优化,降低结构中钢的使用量。同时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尽量降低模具种类,对构件结构进行规范,增加模具的使用率,从而降低施工成本。现场施工安装构件时,可以采用分段式操作,以流水施工的方式同时进行多道工序的操作,从而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效率;另外选择PK预应力叠合楼板作为屋面板,以提高建筑的经济性,对造价进行控制。

结语

经济性是预制装配钢构建筑最主要的优势,并且在实践应用中该结构体系诸多优势不断显现,得到了建筑领域的一致认可,因而在未来发展空间广阔,但是人们对于该结构体系还并未了解,因此无法真正看到该结构体系的优势。基于这一点,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加大预制装配钢结构体系的推广,令其逐步成为建筑行业的主力军,更好地推进我国建筑工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技术优化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猛。为了解决传统建筑模式中人工成本高、工期长、工程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重要问题,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顺应了行业发展的要求,并且采用装配式施工方法绿色、环节、节能,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理念。但目前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发展还较为缓慢,还处于待完善阶段,主要在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进行尝试性发展。因此,很多企业于装配式建筑物的特征不够了解,ζ淅斫獠磺澹在建筑设计、抗震设计及构建制作上缺乏经验,不能是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充分发挥,在建设过程中不但没有降低建筑成本,反而使建筑成本大大增加。装配式建筑结构有效设计是装配式建筑结构成功与否的关键,再依循设计方案进行建筑结构的拆分、构件制作及结构组装。稳定性、安全性和实用性是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基本原则,所以对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显得尤为重要,确保建筑物质量,进一步促进整个装配建筑行业的发展。

1 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点

可行性、使用性是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点。同时,在设计中首先必须注意在确保建筑物功能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专业、标准、精细的设计,充分发挥建筑设计的优越性,注重能源的损耗,为人们提供一个安逸舒适的建筑环境。将建筑物的结构高度、不规则度及结构复杂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建筑设计在进行初步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建筑材料、结构体系、结构布置、各参数等,对多种设计方案从可行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充分比较,获得最优设计方案。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对结构设计进行精确计算,保证在建筑过程中对风险处于可控范围。

2 装配式建筑的结构优化设计分析

装配式建筑的结构优化设计主要从设计流程、设计体系建立、结构技术体系、预制构件拆分与控制、预制构件节点优化设计及有效利用相关政策六方面进行优化。

2.1 设计流程优化

装配式建筑在考虑功能性需求的同时还需要关注结构设计对工厂化生产及装配式施工的影响。装配式建筑的设计需要涵盖整个过程,从构件生产到运输、装配,对建筑物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在设计阶段,对构件设计、拆分等方面需要做好优化工作,保证装配式构建在设计、生产、施工过程中的紧密连接,形成完整的工艺流程;在图纸设计方面,以方案的可行性作为前提,细化设计建筑物装配结构的各构件,优化预制构件生产工序,降低现场管理难度和施工难度,降低施工成本。

2.2 设计体系优化

设计体系优化主要在于建立标准的设计体系。规范建筑户型模块和交通核模块,充分发挥建筑物经济性和功能性要求,降低楼板和外墙的构件种类,使装配式建筑物施工效率大大提高。建筑户型模块方面,在确保室内空间尺寸的精准、合理的前提下,可对室内结构布置、客厅布置及卧室开间布置做适当调整;交通核模块方面,主要对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人的上下通行和物品上下运输(主要包括楼梯、电梯井、走道)、设备的安装布置(主要包括机电管井)等进行规范性设计,使其与板楼、通廊相互搭配更加规范,满足各种客户对房屋的不同需求。

2.3 结构技术体系优化

与现场实际相结合,选择合理的结构技术体系是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关键。所谓结构技术体系是指配整体式的框架结构、叠合剪力墙、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等与结构设计有关的技术体系。建筑物的平面部分,在结构技术优化时可采用叠合板、叠合梁形式;建筑物剪力墙采用预制装配式时可采用预制的叠合剪力墙,也可采用双面预制的叠合剪力墙,竖向连接可采用钢套筒连接形式进行。在各构件之间连接时方法较多,连接形式也不固定,具体根据施工需要而定。

2.4 预制构件拆分与控制

在不同项目中装配式建筑结构的预制部位和预制形式不同,需结合具体工程项目而定,一般住宅建筑,首先应该考虑其水平构件的预制技术,主要有楼梯、阳台、预制叠合梁以及外墙保温与装饰等一体化设置,减少外墙脚手架的使用,优化承重墙与非承重墙的设置等。

2.5 预制构件节点优化设计

装配式建筑的设计重难主要在于节点设计,在抗震性、功能性方面对建筑物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建筑构件连接处控制所使用的钢筋、套筒、预埋件等的成本,优化节点处的连接方式,保证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抗争性能,同时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达到稳固连接各部件的目的。

2.6 有效利用相关政策

装配式建筑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技术不成熟,因此其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阻碍,为了鼓励新技术的发展,提高建筑业走向更加绿色环保、低能耗的目的发展道路,政府必须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发展装配式建筑结构,降低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建设成本,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结构的优势。

3 结语

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近年来发展缓慢主要原因在于其建设成本较高,因此降低装配式建筑物建设成本是其向前发展的关键。企业应该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各模数标准、部件产品标准,通过这些标准是个装配式构建统一流水线式工厂生产,降低构建的预制成本。另一方面,在工程实际中要不断对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改进施工工艺,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推动装配式建筑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石建光,林树枝.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现状和发展展望[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4(01):45-48.

篇4

关键词:装配式;梁板柱;设计;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9-0164-03

1 引 言

装配式建筑物就是绝大部分构件都是工厂预先生产,然后运输至建设场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物[1]。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开始设计建造装配式建筑,由于当时的起重技术的限制及计算机在工程领域应用较少,装配式建筑物发展缓慢[2-3]。

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建筑物因其具有较好的承重特点适于建造高层建筑,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发展迅速。

钢筋混凝土结构都是采用现浇构件,混凝土浇筑完后需养护28天方可进入下一施工阶段,因此,该类结构施工周期较长。钢结构建筑物一般适用于建造超高层建筑物,且墙体通常是玻璃幕墙,造价成本偏高。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市人口增多,住房需求量持续上升。

为保障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政府部门准备建设一批装配式房屋,配给低收入者居住。

另外,城市不断扩大环境问题越来越多,除了受汽车尾气排放及工业化生产的影响外,城市中各类建筑物的建设对环境也造成一定的影响[4]。

装配式建筑物因其造价低廉,对环境友好,建设周期短,适于城市发展的建筑物结构类型。装配式建筑建设过程中不产生扬沉,噪音小,施工场无须地堆放各类建筑耗材,是一种对生态环境破坏性汪的施工方式[5-6]。

目前,我国城市中装配建筑物占有率不高,大部分还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建筑。装配式建筑物中构件均为拼接成一个整体,板层间的防水效果不理想,各结点连接性能不及现浇混凝土结构。针对装配式建筑所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装配式建筑物梁板柱设计方法,并与传统的设计方法进行比较。

2 装配式建筑板的连接

新设计的装配式建筑楼层中板的搭接,如图1所示,传统装配式板的拼接,如图2所示,两相比较,图1的防水效果明显。传统装配式建筑物板与板之间是拼接在一起,存在许多拼接缝隙,且在缝隙中填充防水材料时易渗漏无法填充均匀。新设计的装配式建筑物板与板之间是采用凹凸缺口搭接,板与板之间相互咬合无通缝口,在缝隙处填充防水材料不易发生渗漏,使缝口填充均匀。新设计的装配式建筑物楼板相对传统的装配式建筑物楼板,其构造较复杂模制需要造用多块模板组合。由于是采用工厂化批量生产,模板可以重复利用,采用新设计的装配式楼板对建筑造价影响较小。

3 装配式建筑结点的连接

装配式建筑物中梁和柱的连接对整个建筑物的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能,因此须保证梁和柱牢固连接。传统装配式建筑梁和柱的连接方法很多,分为湿法和干法连接。

湿法连接,是将梁柱结点处安装模板进行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硬化后构成一个整体使梁和柱稳固连接。干法连接,是将梁搭接在柱的牛腿或柱帽上,用螺栓连接成稳定的整体。新设计的装配式建筑梁柱干法连接,如图3所示。

传统装配式建筑梁柱湿法连接,如图4所示。

传统装配式建筑预制梁和预制柱接触面积小,柱支撑梁的荷载受力主要靠现浇结点承重。现浇节点混凝土与梁开槽混凝土连接力弱,易造成梁在弯矩作用下节点处受弯破坏。新设计的梁柱结点是在柱上面开槽形缺口,将柱子安放进去。新设计装配式建筑梁柱结点不需要再制作模板浇筑混凝土,比传统的梁柱结点省工省时,且结点牢固稳定。

新装配式建筑需要在柱的上端开槽,因此新装配式建筑柱的横截面大小要比传统装配式建筑大,适应于发展高层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柱与柱之间采用一节一节搭接方式连接,上层柱与下层柱之间须安放钢筋才能稳固连接。

传统装配式建筑是在柱的一端留孔,另一端留挑出钢筋,当每一个节点混凝土浇筑养护完成后将上层柱有预留孔一端与下层柱的钢筋对接。

传统装配式建筑因柱端有钢筋吊装时易碰撞变形,使上下层柱难吻合连接。新设计装配式建筑。梁和柱均采用预留带螺纹的孔径,钢筋选用一端带螺纹一端带肋。梁和柱按设计尺寸搭接好后,梁和柱的预留孔应重合在一条线上,将螺纹钢筋旋入梁和柱预留孔中。因使用的是螺纹钢筋,保证了钢筋和柱平面垂直,便于安放上层柱。

新装配式建筑梁柱结点,梁和柱搭接处接触面积大,混凝土所受应力小不易压碎破坏。上层柱传下来的荷载,通过螺纹钢筋传递至与层柱,分担了结点处所受的压力荷载。

传统装配式建筑梁柱结点,因采用现浇混凝土,结点与上下层柱及梁是一个整体,结点承受弯力、剪力、拉力、压力等各种荷载作用,结点受破坏因素较多,安全性能降低。新装配建筑结点缝隙小,可有效防止室外雨水渗入结位处墙梁柱构件部分所造成的一种雨水侵蚀破坏。

4 结 语

本文对装配式建筑的梁板柱进行了改进设计。通过对板采用凹凸缺口咬合设计,发现其有利于增强楼板的防水作用。传统装配式建筑板层间的采用涂防水材料进行防水,当缝隙形成通缝时,防水材料难以涂布均匀,积水处会沿着通缝线向下渗。

对其进行室内装修时,通缝处易开裂。咬合板的搭接,使装配式建筑楼板层不形成通缝,且缝隙紧密防水性能较好。对于厨房、卫生间防水要求高的板层,可采用加铺防水卷材进行多重防水。

新设计装配式建筑的咬合板防水是基础防水,在此基础上布设防水层可提高装配式建筑楼板层的防水性能。

装配式建筑的梁柱连接是整个建筑安全的制约因素,传统的湿法连接方式构造复杂,梁一端挖空形成凹槽,降低了梁端部的受力性能。结点整体浇筑,要进行制模及混凝土的养护增加了工作量和施工周期。改进后新设计的装配式梁柱结点是在柱上端开槽,梁与柱的接触面积增加,同时槽口阻碍梁的位移增强梁柱结点的稳定性。

另外,在梁柱上布置预留螺纹孔,易于装配式建筑的梁柱搭接施工,螺纹钢筋的传力性能,分担了节点承受的竖直压力和水平剪力,提高了节点抵抗外力破坏作用。

改进后的装配式建筑提高板层防水效果和节点连接牢固稳定,对发展装配式建筑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建伟,苏幼坡.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及其连接技术[J].世界地震工 程,2013,(29)1:38-48.

[2] 孙燕飞.节能装配式轻型房屋的分配与设计[D].济南:山东大学,2014.

[3] 陈子康,周云,张季超,等.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研究与应用[J].工程 抗震与加固改造,2012,34(4):1-11.

[4] 王召新.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 2012.

篇5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工程计价模式 工程量清单设计

一、概述

由于装配式建筑的特殊性,现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和《计价定额》中针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划分、特征描述和工程量计算规则的规定适用性不强,导致在具体项目上招标人编制清单难度较大。本文正是针对以上问题,从研究适合装配式建筑的清单项目入手,解决如何编制装配式建筑适用的清单项目的问题。

二、装配式建筑的施工顺序

装配式建筑是将各类通用预制构件(Precast Concrete,简称PC构件)经专有连接技术提升为工厂化生产,现场机械化装配为主的专用建筑技术体系,其构件的生产、物流和现场作业充分体现出现代建筑产业化特征。

装配式建筑具体施工顺序如图1所示。该施工顺序适用于一般装配式建筑施工安排,由于结构、现场条件、施工环境的不同可能会对施工过程和顺序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根据施工特点和具体情况的不同,具体施工顺序可能略有不同。

三、装配式建筑与现浇建筑在清单项目的差异分析

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式建筑工程在“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清单项目上的主要差异如表1所示。

四、装配式建筑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设计

根据2013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12位编码原则,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特有清单项目前加大写字母“Z”,“Z”代表装配式建筑工程,用于区分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式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项目。

为最大限度地体现与现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一致性,补充工程量清单的工程分类顺序码、专业工程顺序码以及分部工程顺序码都采用原有对应工程量清单项目编号,在相应的补充工程量清单项目中对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工程量计算规则以及工程内容针对装配式建筑工程进行补充。本文以后浇带及封堵工程、预制混凝土柱为例设计了其工程量清单项目,如表2所示。

五、总结

论文解释了装配式建筑与现浇式建筑在构件生产、构件安装以及施工方法和工艺方面存在的差异,针对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方式和建造特点,设计了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条目,该研究将对完善装配式建筑的招标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沈阳市软科学基金项目(F14-230-5-18)

参考文献:

篇6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1]。装配式建筑最初出现于上世纪初期,并不需要现浇作业,只需要现场装配即可,同时,这种建筑中的构件成本并不高,性价比也很好,且带有绿色建筑特点。在生态环境保护备受重视的今天,装配式建筑因具有绿色环保特征,受到人们的青睐。

2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2.1种类划分

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拥有多种类型,按照形式划分有剪力墙形式、框架与核心筒形式、框架与剪力墙形式等;按照高度划分有多层混凝土式、高层混凝土与低层混凝土式[2]。在我国应用最多的装配式建筑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但在商场等建筑项目中多采用框架式。

2.2抗震性能

在自然灾害频发的今天,任何建筑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全装配式;另一种是半装配式,无论哪种装配形式,其装配程度的高低不会影响到建筑整体刚度,能够影响结构刚度的只有受力构件刚度与节点刚度,如果它们的刚度不达标,那么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建筑使用者的安全将受到极大威胁,因此,应提升受力构件与节点刚度[3]。同时,在装配式建筑中有多个节点形式,不同结构刚度所带来的影响也不会不同,尤其是抗震性能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在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设计过程中,应加强与现实情况的联系,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3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

3.1框架结构体系设计

对于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体系来说,在我国商场建设中应用较多,也是应用力度较大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之所以采用这种结构体系,主要是由于该体系质地相对较轻,便于运输,同时它属于综合性能相对较好的高层框架。在利用框架结构体系的过程中,无论是叠合板还是合梁都会在工厂内部完成,然后利用运输设备将这些框架运输到施工场地,再在现浇处理节点或梁端键槽等方式的作用下完成下一阶段的设计。为提高框架结构体系装配式建筑的受力能力,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关注以下几点问题:一,强度等级控制。无论是柱混凝土还是预制框架柱底的强度等级至少要达到C30左右;二,平面设计原则。在设计梁柱中心线的过程中应做到竖向平面相同,且呈现对齐形式,在纵向上也要以对齐为主;三,预埋件的处理。对于框架结构体系设计来说,预埋件属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保证处于不同区域的预埋件能够很好的连接在一起,无论是承受轴力还是剪力都处于良好状态。

3.2剪力墙结构体系设计

剪力墙结构体系在我国居民保障住房中的应用较多,在设计这种结构体系的装配式建筑时,可以根据需求与工厂实际情况选择剪力墙结构,既可以是半预制式,也可以是全预制式,无论哪种形式都能满足设计需求。为确保装配式建筑结构质量,满足使用需求,应关注以下几点内容:一,设计好承重墙板。承重墙是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做好承重墙设计,保证建筑质量,需要将承重墙搭建在两侧的山墙上。同时,做好内力计算结果与抗侧力设计。此外,在结构竖向抗侧力设计的过程中,应保证现浇方式能够将竖向主承力钢筋浆锚与连接带组合在一起,并做好抗震设计与连接设计,以便提升建筑结构的整体性,避免出现中断的情况;二,控制好钢筋直径与强度。在剪力墙结构体系设计中应保证各个预制构建间的连接性处于良好状态。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确保传力良好,还要提高构造的可靠性。如果发现该结构的抗震能力较差,应适当提升钢筋直径与强度;三,注意与现场吊装环境的联系。对于剪力墙结构体系来说,如果在设计中采用的是分块设计,那么在实际设计中应注意与现实情况的联系,如房间构造、拼接位置等。对于竖向接缝的部位,应做到避免应用到暗柱中,且尽量避免在同一个建筑结构中应用多个构件。此外,在实际设计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操作,做好验算,避免出现配筋变形等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设计合理,满足人们实际需求。

4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装配式建筑是现代建筑中应用较多的一种形式,它不仅可以降低劳动强度,还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但不同的装配式建筑在结构体系与设计上的方式并不相同,注意要点也存在差异,因此,本文联系实际情况,分别对框架式装配式建筑与剪力墙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设计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相关人士带来有效参考,加大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设计与应用力度。

作者:黎静 单位:青岛博雅置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秋实.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与设计[J].江西建材,2017,(02):50-53.

篇7

关键词:软装设计;家具;装饰织物;装饰饰品;室内绿化

一、家具的选择

(一)家具的装饰性。家具作为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实用性往往使人忽略了它的装饰性。家具其实也能起到装饰、美化家居空间的作用。家具的组合与布置是根据室内空间的不同要求进行的,首先根据家居空间的风格来选择与之搭配的家具,其次可以选择一两件造型别致的家具作为点缀。整套家具的搭配要做到协调、平衡,力求风格统一,在家具的布置上要做到稳定与轻巧相结合,把稳定用在整体,把轻巧用在局部,就能够创造出完美的家居空间。

(二)家具的功能。家具是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即家具必须具有使用功能。家具作为家居用品,在选择时首先就是要满足舒适性的基本要求。我们在选择家具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家庭成员的特点及生活习惯,不要只顾着追求样式好看而忽略了实用功能。其次家具是否做到坚固耐用的要求。主要指家具的结合方式是否牢固,各零部件是否能满足相关要求。再有就是家具的安全性要求。家具与人手或身体接触的部位表面必须光滑,家具的棱角部位必须倒角或倒圆,尤其是玻璃、镜子,以免意外伤人。检验家具时,还要考虑儿童使用时是否安全,拉手、轮子等小零部件尽可能坚固。在选择家具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家具使用时可能产生游离甲醛、苯等挥发性有害气体和重金属、放射线等有害物质,所以具有强烈气味的、人造板家具未做全部封边处理的,不能签订室内环境和室内空气质量条款的家具均应放弃使用。

二、装饰织物的选择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装饰织物在室内环境中所占比例愈来愈大。装饰纺织品依其使用环境与用途的不同一般分为地面装饰、墙面贴饰、挂帷遮饰、家具覆饰、床上用品、盥洗用品、餐厨用品与纤维工艺美术品类。无论何种装饰织物在选配时,首先都要根据使用环境及用途来满足其功能性要求,如挂帷遮饰类装饰织物的窗帘,作为室内垂直悬挂面积最大的织物,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保护隐私。而对于卧室、洗手间等私密性较强的空间,则要选择较厚质料的窗帘。装饰织物的选配其次要满足其装饰性要求,如窗帘除了满足私密性的要求外,还具有调节室内光线,隔声、调温和遮阳以及美化室内的作用,它的色彩、图案、肌理可以起到很好的室内装饰效果。装饰织物的选配要与被装饰物及整个空间的装饰风格协调一致,如沙、台布等家具覆饰类装饰织物是覆盖于家具之上的织物,它具有保护家具和装饰的双重作用,这类织物的选配就要在充分考虑家具本身的材质、色彩、款式、风格等因素的基础上,来确定织物的风格、色彩、图案等。

三、装饰饰品的选择

随着当今科技的蓬勃发展,涌现出了种类繁多的装饰饰品,设计师根据陈设品的造型、尺寸、色调,可创造出多种文化艺术意境的室内空间。饰品的选配无论是在选材上,还是在样式上都要与整个室内空间的风格相一致,其次要注意饰品的尺度和比例,小茶几不能摆放大花篮,空旷墙面挂个小画就会显得小气。再有就是要注意饰品的摆放。饰品往往会有很多种,摆放高于人的视线,就会有强烈的压迫感,而过低则会被人忽视。饰品的摆放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不必把家居饰品都摆放出来,很多人常常会将家中的所有饰品都展示出来,其实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失去了特色,我们可以将家中的饰品分类,相同属性的放在一起,依据季节或节庆来变换布置,用以改变不同的居家心情。

四、室内绿化的配置

室内绿化可以增加室内的自然气氛,是室内装饰美化的重要手段。在家居装饰中,植物的点缀是关乎美感的重要环节之一。不论是客厅、餐厅、卧室、卫浴、厨房,或是阳台,有了绿色植物的点缀就会让空间更出彩。在家居室内绿化的布置上,应从平面和垂直两方面进行考虑,使其形成立体的绿色环境,在具体的布置中一是重点装饰与边角点缀相结合,把室内绿化作为主要陈设并成为视觉中心,二是结合家具、陈设等布置绿化,三是利用天棚上悬吊方式进行垂直绿化,四是靠窗布置绿化,即能使植物接受日照,又能形成室内绿色景观。

伴随着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强烈的追求欲望,突出自我,最追求个性化风格已经成为软装饰行业新的发展趋势。在软装饰的艺术处理上,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是以人为本,注重个性的主流设计理念是不变的,我们的目标就是要用软装设计来创造独特的理想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图纸会审,配合协调施工,设备调试

一、概述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专业的性质所决定,电气专业同设备专业就形成了相互依存、紧密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两位一体的关系。当然这并非说电气专业和建筑、结构专业配合无足轻重。任何一个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都需要各专业之间紧密、和谐的配合。在这之中电气专业与设备专业的配合却是一荣俱荣、一辱俱辱的依存关系。这是因为:一般情况下,设备专业所选用的设备绝大多数都有电动的性质,其次所有的电动设备都需要控制,因此,电气专业同设备专业在施工中的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图纸会审

一般来讲,在一个工程开始施工之前,建设单位都要组织由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参加图纸会审的会议。会议前要求各专业技术人员提前认真阅读图纸,了解设计意图。虽然从工作性质来说,电气专业是为设备专业服务的,但是从新闻大厦的施工经验告诉我们,电气专业的主动配合、及时发现问题,是保证工程项目圆满完成的必不可少的辅助步骤,因此,这就要求电气技术人员不仅要详细了解本专业的图纸,还要了解建筑、结构的有关图,更重要的是要会同设备专业、消防弱电专业的技术人员分析、了解设备的安装位置、方式,以及设备控制方法对电气专业的要求,电气专业能否达到、如何达到等方面的情况。由于设计时各专业的协调不够到位,施工图纸总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利用会审图纸及早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对确保工程优质、高速的完成是至关重要的一关。

三、主体施工阶段

主体施工阶段,电气专业主要是根据土建、结构专业的形象进度做各种管线、接线箱、盒的预埋预留工作。在经过图纸会审确立了设备的相关情况后,主体预埋阶段必须认真阅读建筑图纸,发现砌筑轴线,是否为偏轴线及梁板的高度和厚度等问题,确保管线预埋到位、准确。必要时要查阅设备专业的有关技术文件,复核电气专业图纸。设计时管线的直径、线径容量是否能满足使用,控制系统是否合理,否则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调整,确保预埋管线在安装时可用。

四、安装阶段

从新闻大厦工程来讲,众所周知,在工程施工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就是电气专业的灯具、配电箱、开关、插座等与空调、暖通、给排水专业的风管、风机盘管、上下水管等分项工程“撞车”问题,尽管在设计时各专业都尽量避免,却总是在所难免。这个问题我认为在任何一个工程中都会存在。

1. 虽然在理论上设备、电气专业之间是一种相互配合的关系。但实际上发生交叉“撞车”时,大部分是以电气专业变更挪让位置而告终。这是因为:⑴空调、暖通、给排水专业的设备都是明管敷设,同时还要考虑液体的自然流向,坡度大小有严格要求,否则就会造成暖气不热,下水不畅或堵塞等。⑵有些设备的安装位置与室内的装修效果有关,改动受到制约。⑶电气专业管内穿线不存在流动问题,变更起来影响较小,再者就是电气设备在平面图中一般不标注尺寸,这就给电气的变更提供了可行性。只要不违反规范就能变。但是任何修改都会增加重复劳动的工作量。这是任何一个专业都不想发生的,尤其是在工期紧工作量大的时候。那么如何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呢?我认为惟一的办法就是电气专业技术人员提前了解设备专业的设计方案,及时和设备专业技术人员就设备的安装位置、弱电消防的控制电压、型号达成初步协议,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少交叉“撞车”情况的发生。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就是在各专业管线比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如走廊、大堂。各专业技术人员应共同绘制综合管线布置图,确定各专业的管线位置、走向、所占空间的尺寸,也是解决管线敷设矛盾的有效方法。

2. 在某些情况下,电气设备的安装位置应优先考虑。例如,灯具的安装一般情况下若与设备水平管道等发生矛盾时,应遵循灯具优先的原则,因为灯具的安装位置合适与否及数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照度,同时也会给人们使用及室内装修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设备专业应优先考虑将管道适当挪位以保证灯具横平、竖直、居中对称的原则安装。

3. 在此应该指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撞车”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大厦西侧高压电缆必须穿过暖气沟。按照规范规定高压电缆敷设必须与其他管线的垂直距大于500且要设置绝缘隔离层,绕道而设又不现实,施工非常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电气专业与其他专业共同努力,相互作出让步,设备专业将沟内的管道适当的降低,电气专业将电缆预埋管适当升高,沿路面垫层敷设,从而解决了交叉“撞车”问题,也保证了室外工程的施工工期。

五、调试阶段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