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语文新概念8篇

时间:2023-08-24 09:27:4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语文新概念,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新概念

篇1

新闻娱乐化与传媒娱乐化

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就娱乐化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原因、表现、影响等方面作了探讨,其间使用了不同的术语,如“媒介娱乐化”②、“大众传媒的娱乐化”③、“媒介文化娱乐化”④、“传媒娱乐化”⑤等等,其中“传媒娱乐化”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在国内,李良荣最早提出了“传媒娱乐化”的概念,他认为:“传媒娱乐化,不单单指报纸、电台、电视台娱乐性内容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新闻节目(版面)受到冷漠和挤压,而且新闻节目本身的娱乐性内容越来越多,严肃新闻也竭力用娱乐性来包装。美国新闻界称之为‘娱乐信息’,用来形容传媒提供的没有实质的家长里短的消息。而新闻娱乐化主要指犯罪新闻、名人的风流轶事、两性纠葛。”⑥林晖认为,在消费逻辑引导下的传媒娱乐化倾向表现为:“最初是纯娱乐消闲的娱乐性节目和内容的大幅上升,最终则发展到把距离娱乐性最远的那部分媒介内容――新闻,向娱乐强行拉近,使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⑦

其他学者在谈到传媒娱乐化风潮时也有同样的论述,如李金梅认为,媒介娱乐化风潮,不仅仅表现为新闻资讯采用小说话语的叙述模式,《还珠格格》、《欢喜游龙》、《九岁县太爷》等娱乐性的电视剧以及其他如《快乐大本营》、《相约星期六》、《玫瑰之约》等电视娱乐节目的推出也是传媒娱乐化的重要表现;郑根成则认为新闻娱乐化仅仅局限于新闻或新闻媒体。而事实上,在传媒界,不仅仅是在新闻或新闻媒体中存在着普遍的娱乐化倾向,几乎所有的传播媒体都出现了娱乐化的趋势。

上述研究所呈现的一个共同的观点揭示了新闻娱乐化与传媒娱乐化的关系:1.传媒娱乐化包括整个大众传播领域中娱乐因子在内容与形式方面的渗透,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2.严肃新闻的娱乐倾向是传媒娱乐化最为显著的一个标志。

新闻娱乐化与娱乐新闻

在新闻娱乐化现象的研究过程中,另外一个误区就是混淆新闻娱乐化和娱乐新闻的概念,或者直接用娱乐新闻作为蓝本来探讨新闻娱乐化问题。两个词组虽然都由“新闻”和“娱乐”组成,但是它们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娱乐新闻是个偏正词组,其中主体是新闻,娱乐是用来修饰新闻的,如同社会新闻、体育新闻、国际新闻等等,根据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推断:娱乐新闻是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娱乐事实的报道。

对于什么是娱乐新闻,很多人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就连李幸2001年所著、号称“国内第一部”的《文化娱乐新闻的采访与写作》中也没有明确说出什么是娱乐新闻。从学术角度看,娱乐新闻肯定不同于我们过去习以为常的严肃新闻,甚至它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新闻也有很大的区别。其实,从新闻到社会新闻再到娱乐新闻是有一种逻辑关系的。社会新闻与西方的软新闻有某些相通之处,现如今,我们看到的社会新闻即那些政治性较弱、人情味较浓、趣味性较强的新闻,大部分成为奇闻轶事的代名词,突出的是事件的反常性。如果说今天的社会新闻还符合传统的新闻定义的话,那么今天的娱乐新闻已经很难用新闻定义来衡量了。

目前业内对娱乐新闻达成的共识是:娱乐新闻包括电影界、电视界、演艺界,包括流行音乐界等领域发生的新闻以及演艺明星的新闻。而新闻的娱乐化是当今新闻传媒界的宠儿,它代表的是新闻逐渐走向娱乐化的动态趋势或过程,其概念和解释都要复杂得多,所涉及的社会各方面以及成因都有其独特之处。新闻娱乐化主要指在内容上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度加入人情味的因素,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新闻娱乐化与民生新闻

近年来,民生新闻的出现不仅在新闻传播实践领域中引起了新浪潮,而且也是学术界高度关注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民生新闻,就目前的研究来看,这个问题仍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民生新闻是一种“新闻类型”,如说民生新闻是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两大板块中各划出一块来合并而成的“一类新闻”⑧;或认为民生新闻是一种“新闻体裁”,如说“民生新闻的主要形态是以城市居民为主要传播对象,以频道主要覆盖城市为报道范围,以市民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题材的一种电视新闻体裁”⑨;或认为是一种“节目形态”,如说“电视民生新闻是以民众生活为主体的新型电视新闻节目”⑩;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不难看出,虽然对民生新闻的定义莫衷一是,但都肯定了其报道内容主要是与市民、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关注日常生活状态下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及所想所感;从表达上看,民生新闻多采用一些符合普通百姓接受心理与接受能力的软性表达;从宗旨和终极目标上看,民生新闻是以关切的目光关心民生疾苦,将硬新闻软处理,同时赋予软新闻以硬道理,在进行舆论监督的时候也立足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是简单的批评了事。[11]

可见,民生新闻与新闻娱乐化有共同之处,那就是在内容上,都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而是以琐碎的日常事件和带有趣味性的新闻为重点;在表现形式上,大都采用一些软性表达,从以往的“播”新闻,改为“说”新闻,主持人用平民化的方式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娓娓道来,强调新闻的故事性、情节性、趣味性和吸引力。

诚然,二者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有某些共通之处,我们可以认为民生新闻的出现是新闻出现娱乐化趋势的一种表现,但是毕竟二者还是存在区别的:一、在概念意义上,民生新闻是指一种静态的新闻传播方式,是一种新的“新闻体裁”或者“节目形态”,就好比娱乐新闻一样,都是一种独立的新闻样式。而新闻的娱乐化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二、在内容上,民生新闻包括一切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琐事,关注日常生活状态下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及所想所感。而对于新闻娱乐化而言,它包括的范围更为广泛,只是减少了严肃新闻的比例,增加了更多的软性新闻,如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等。对于一些严肃的政治和经济信息,也在报道方式上做了相应的处理,努力从中挖掘出娱乐价值,并且使报道更加故事化、情节化、娱乐化。三、从宗旨和目标上看,民生新闻是以关切的目光关心民生疾苦,将硬新闻软处理的同时立足现实问题的解决。而新闻娱乐化仅仅是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在观众审美需求改变的情况下,传播方式的一种变革。

注 释:

①⑦林晖:《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3)。

②李金梅:《关于当下媒介娱乐化风潮的思考》,《新闻知识》,2005(1)。

③梅琼林:《谈大众传媒的娱乐化现象》,《新东方新领导》,2005(4)。

④蔡骐、蔡雯:《娱乐化浪潮中的媒介文化》,《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⑤郑根成:《传媒娱乐化的伦理反思》,《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

⑥李良荣:《娱乐化 本土化――美国新闻传媒的两大潮流》,《新闻记者》,2000(10)。

⑧韩泽:《民生新闻小札》,《视听界》,2004(1)。

⑨孟建、刘华宾:《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的理论阐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7)。

[10]路璐:《解析电视民生新闻的资源优势》,《传媒观察》,2004(6)。

[11]董天策:《从范式角度审视民生新闻》,《新闻学与传播学》,2006(4)。

篇2

1 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轻松,双方交流活跃,教学效果就会好一些。当课堂富有生气时,枯燥的知识传授就会变得生动而轻松,学生必然乐于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开端引趣的方式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贻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

2 形式多样、组织教学

教师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育还不成熟,意志力不还不坚强,自我控制能力还不行。此时,教师要做到“导”的工作,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那具体有哪些呢?

2.1 利用多媒体素材,吸引学生。 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使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使学生始终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学生容易将知识在课堂上消化吸收,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多媒体能使教学形象生动,内容丰富具体直观,感染力强,使学生看到了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学生通过直观视听充分感知原先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2 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目前,就合作学习,许多教师还停留在一个浅层次的理解上。其中最突出的是:把小组学习等同于合作学习。其实不然,实际上合作学习有许多种方法,如小组活动比赛(游戏竞赛法)、交错学习法(切块拼接法)、共同学习法、多媒体辅助合作学习法、大家动脑筋法、思考——配对——分享法等等。 例如在教学《穷人》后我就要求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我上了多媒体课,让学生与计算机合作;在教学《别饿坏了那匹马》时,就人物的任务形象,我就让学生开展辩论赛……合作学习的形式是多样行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也是很明显的。合作学习能激励每位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合作学习还能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合作学习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在合作学习中,由于强调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问题就变得比较容易解决。

2.3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文本沟通。课堂有活跃的时候,当然也有宁静的时候。让学生在课堂上能静下心来,沉入到由语言文字构筑的世界之中,用心去理解、领会、感悟、玩赏语言,也就是要在课堂上拥有值得珍视的“智慧的宁静”。有一次,我聆听卞淑美在新中小学上的《最珍贵的东西》,在课堂上,卞老师让学生思考“你是否同意作者提出的观点,默读,写批注。”之后,卞老师给了学生整整八分钟的宁静时间。在这宁静中,我仿佛感受到了学生思维与文本所碰撞产生的智慧火花。

3 优化学习方法,让学生善于学习

教学过程本身,是教师“教”学生怎样去“学”的过程,而不应是教师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师生双方,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习是内囚,教师的启发诱导是外因。因此,教学方法的优化,就不只是指教师“教”法的优化,还应包括学生“学”法的优化,学生“会学”了才能“爱学”,“爱学”才能促进“会学”,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提高。所以,我们教师应该优化学生学习活动。

3.1 鼓励学生勤思。“学以思为贵”。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现在有些学生不但手懒,脑子也懒,有一点难题就想问,总想依赖别人。学生一看题目较难尚未好好琢磨就去问老师,这时候如果老师鼓鼓劲,学生仔细一分析,可能就想出来了。如果鼓劲还不行,老师可以给学生指思路。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

篇3

进入信息时代,我们生活的“空间”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我们不仅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具体的“现实空间”,而且,又将进入并“漫游”在一个神秘浩瀚而又虚无缥缈的“虚拟空间”,这个空间被叫做“赛伯空间”(cyberspace),在我国又称之为“在线空间”。这个空间是一个由数字化数据构成的思维和信息的虚拟世界,它利用信息高速公路作为基本的平台,通过计算机实现了跨国家、跨地区、跨民族、跨人群、跨领域的“语言交互、思想交互、情感交互、信息交互、文化交互”,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必然逐步打破传统语文课堂的封闭围墙,把语文教育带入这个无限广阔而又全新的领域——“在线空间”,促使语文学习不但在时间上、空间上,甚至连课堂的主体都被拓展得无限的宽泛。语文课堂将成为一个被无限拓展的无比宽泛的概念。

(一)课堂时空的宽泛——时时是课堂,处处是课堂

传统语文课堂非常封闭,其地点是固定的,仅仅局限于某一班级;时间也是固定的,只有区区每周几节。而“在线空间”却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通过区域网或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文学习和实践,运用语文去交流和沟通。可以说只要有一台计算机、一只“猫”和一条电话线,哪里都可以成为语文课堂;只要一开机,就可以“上课”——进行“在线阅读、在线作文、在线讨论、在线交流”等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实践活动,达到“时时是课堂,处处是课堂”。

(二)课堂主体的宽泛——人人是教师,人人是学生

传统语文课堂,其主体仅仅是一位教师加几十位学生,不但数量是固定的,师生关系也是绝对的,师是师,生是生,泾渭分明。而在“在线空间”里,学生通过网络,通过“远程登录”,就可以很便捷地进入世界各地的各式各样的“语文课堂”,去接受世界各地语文老师甚至其他非语文老师的远程语文教育。同时,通过网络,通过“电子邮件”“网络新闻组”和“电子公告板”,学生还可以把自己的语文知识传递给他人(周边人与远程人、熟悉人与陌生人),可以指导他人进行语文学习,自己摇身一变,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语文教师”,具有了“学生”与“教师”双重身份。

我们还可以开辟几个类似于“聊天室”或“论坛”的“在线语文课堂”,由多名教师(可以不同校或不同地区)组成教师群作为“版主”,学生自由选择参加,每次“在线上课”拟出一个主题,师生共同讨论学习,使学生与教师、同学能够便捷而又自由地进行实时交互性“直接对话”,实现多元多向互动以及即时评价与反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随时进入某一“在线课堂”,也可以随时退出。当学生认为已经学会了某一课(或某一单元、某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可以自己直接切入下一课(或下一单元、下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当学生觉得尚未理解,难以掌握,就可以通过提问求助于教师或其他同学;教师或其他同学对某一同学的学习实时地进行解答、评价、指正、鼓励、表扬、启示、帮助、辅导和肯定,从而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在这样的语文课堂里,一个学生所面对的是多数量、多元化的教师,他所获得的语文教育也必将是多数量、多元化的;而且,学生本身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教师,他也可以去教他人,辅导他人。在这种打破班级、年级的“人人是教师,人人是学生”的语文课堂里,教与学不断转换和整合,个性化学习和合作学习互相配合,带来的必将是持续的教学相长和课堂中每个主体的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二、“在线信息”:语文学习新教材

互联网拥有世界上最重要最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全球信息集散地。它采用“超文本链接”(即信息组织形式不是简单地按顺序排列,而是用复杂的网状交叉索引方式将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链接,所链接的内容不仅包括文字符号,也包括图像、声音、动画、电影等多媒体信息),将全球的网上图书馆、网上报刊杂志、网上书店、网上藏书屋、网上数据库、信息资料中心、实验中心、计算中心及远程教学机构、专家系统等链接成巨大的多媒体信息库,构成一本没有页码的按照多线索多层次交叉编辑的巨大“天书”,供读者按照个人最感兴趣的路径或线索来组织浏览阅读。这本“超文本天书”是信息时代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内容。

可以预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必然引发语文教材的变革,不但在语文教材的编排上将增加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相沟通的内容与形式,使语文教材更容易吸纳现代信息技术的精华,更富于时代性和现代化;而且,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习中的广泛运用,可以通过网络,使世界各地的各种“超文本”语文资源与现行语文教材或紧密结合,或遥相呼应,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突破教材的极限,弥补教材的缺陷,改变当前教材单一、内容狭窄的状况,使语文教材更富于针对性、实效性和多元化、立体化。

(一)离心发散拓展式。即以课内语文教材为中心,抓住某一结合点(知识点、情感点、内容交叉点等),设计一些课前、课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搜集、网上阅读与交流等发散性、拓展性实践活动,以求把网络上的语文资源充实到现行语文教材中,使语文教材丰满起来,完善起来,把容量很小的语文教材拓展得无限广大,把薄薄的语文教材充实得厚厚的,使教材更富于立体化、多元化,更富于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

(二)向心聚敛呼应式。即引导学生以网上“超文本”语文资源为教材,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广泛的在线阅读、在线作文、在线讨论、在线交流等网上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求通过这种百川汇海的形式,把网上的语文资源向学生的语文素养聚敛汇集,并与课内语文教材相呼应,相补充,相促进,共同对学生进行大语文教育。

三“在线学习”:语文学习新方式

网络世界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和语文教材的无限宽泛,以及计算机作为一种学习工具逐步被学生所掌握,最终必然呼唤并促使语文学习方式的革新,产生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线学习”(也包括下载后的“离线学习”,它是“在线学习”的延伸)。这是一种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时代特有的语文学习方式。只有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和驾驭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一体化的语文学习情境。

(一)“在线语文学习”的主要方法

1.在线浏览。即按照“上网阅读寻找资料(用找标题、中心句、关键段等方法)摘录”的程序进行快速浏览,查阅文献,选取所需信息。在线浏览是互联网中应用最广泛的方式,利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是最直接最可行的。除了可以浏览“在线空间”中的各种“超文本信息”(如人教网\小学语文\学生频道中的语文学习资源)以外,教师还可以创建自己的主页,按照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内容,通过有效的信息技术进行网上传送,让学生在“在线浏览”中进行语文学习。

2.在线检索。即采用“任务驱动式搜寻法”,按照“提出搜索任务——确定检查标志(所需文献的类目、关键词、作者姓名、发表日期等)选定检索工具(“搜狐”等搜索器)输入检索途径查找原始文献资料(浏览、筛选、摘录、整理)”的程序进行搜寻查阅信息,让学生在“在线检索”中进行语文学习。

3.在线下载。即指导学生利用“文件服务器”,采用“复制粘贴法”“目标另存法”或利用“网络蚂蚁”“网际快车”等下载软件,对信息进行下载,并对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分类、整序、编码、建立索引等存贮处理,使下载的信息系统化、简明化,便于进一步查阅。教师也可以将各种学习资源,以软件资料库的形式存放在互联网上,供学习者自由下载。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将所需学习的材料下载到本地硬盘上,然后运行或打开该文件进行学习,根据要求完成作业,再将作业传到教师的主机上,教师批改以后将信息发送给学生。

4.在线讨论。即用互联网电子布告牌系统(BBC)的用户管理、讨论管理、即时交流、文章讨论、电子信件、用户留言等诸多功能,引导学生登录到某一主机,然后进入BBC系统进行讨论式学习,教师可以开辟出几个近乎“聊天室”或“论坛”的“在线语文课堂”,在站点上建立相应的主题讨论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自由选择主题区参与讨论发言,并针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论或辩论。教师进行必要的监控和导向,保证学生的讨论和发言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力求达到教学目标。

5.在线传递。即通过文件服务器的上传功能或电子邮件,发送传递自己的意见或邮件等,参与讨论,完成作业,交流信息,进行网上讨论、网上交际、网上投稿等在线语文学习活动。

6.在线登录。即指导学生通过局域网的“网上邻居”或互联网的“远程登录”,将自己的计算机登录到教师或其他远程主机上,并运用该主机上的各种功能进行在线语文学习。教师可以专门开辟一个可以供学生进行登录的区域,安排好各种学习课件,由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由于同在一台主机上,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情况、学习进度等基本信息都是即时传送,教师可以在与学生的直接交流中进行“虚拟现场指导”,提出学习建议,监控学习过程。

(二)“在线语文学习”主要形式

1.以计算机为学习平台,构建“个性化”学习方式。“在线语文”通过先进的技术,在同一空间营造出一个相对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与教师与同学充分交流的机会,它可以针对每一学习者,按最有效的个性化原则来组织学习,更注重培养自学能力,这将扬弃“教师讲,学生听”的班级教学方式,代之以个人学习、小组协作的研习方式。它更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式,自主参与讨论、操作与实践,自主作出思考、判断与选择,甚至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教师、选择课堂。在这个“在线语文课堂”中,学习首先是个人的事情、自主的活动,计算机只是提供一种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平台。“个性化”学习方式将是“在线语文学习”最基本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2.以计算机为信息搜集处理工具,构建“探究性”学习方式。面对无边无际的网络世界和无穷无尽的知识海洋,教会孩子怎样思考问题,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知识,并学会怎样运用这些知识去组合,去创新,去回答他所要回答的问题,这种“探究性学习”是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中,计算机因具有快捷而又强大的信息搜索能力、存贮能力和处理能力,必将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最佳的资料搜集和存贮处理工具。因此,必须引导学生以计算机为工具,采用搜集、处理、存贮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这种“探究性学习”可以采用“专题任务驱动式”,即“提出探究任务网上搜寻查阅信息下载整理信息处理利用信息(如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的剪切、移动、复制、引用等处理)撰写并交流探究报告”。

3.以计算机为衔接中介工具,构建“综合性”学习方式。以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为“中介工具”,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听觉、视觉、动觉等形象语言的相互转换,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中,把语文与音乐、美术、动画、社会、自然、数学等结合起来,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交互以及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学习”,软化学科界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4.以计算机为沟通交际工具,构建“交互性”学习方式。网络世界的出现(并与现实世界不断交互)使语文学习环境不断地开放化、多元化、复杂化、动态化。如何增强语文资源的开放性、语文课堂的开放性、语文学习的开放性、语文实践的开放性,突破学科独立性、时空封闭性、内容狭隘性,引导学生学会交际与沟通,由单向的“接受性学习”向多向多元互动的“交互性学习”转变,从而能够自如地在这种网络环境中进行跨国家、跨地区、跨民族、跨人群、跨领域的语言交互、情感交互、信息交互、思想交互、文化交互,并在交互中学会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不断地调整自我的身心以适应网络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这是网络环境下语文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要注意引导学生:(1)以信息为载体,进行教师、学生、网民的多向多元交流;(2)以学习、生活为中介,进行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双向多元交互;(3)以现代通信设备为工具,进行跨地区、跨人群、跨领域的多向多元交互。

5.以需要和期待为标准,构建“选择性”学习方式。网络世界中信息剧增、知识膨胀的程度超乎人们的想象。一方面,信息数量多、传播速度快,信息资源不断更新,不断扩容;另一方面,冗杂信息也随之增多,日益泛滥。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如何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性学习”,提高学生信息检索力、判断力和处理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更好地驾驭信息、利用信息显得尤其重要。这是网络环境下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要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依据“消费需要”作出选择。用“消费的观念”按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从信息的重重包围中突围出来。具体可以采用:①教材拓展式,即围绕语文教材中某一点(如作者、体裁、时代背景等)按需要进行拓展性信息选择;②专题搜索式,即围绕某一研究课题,按课题的目的与要求进行信息搜索与选择;③问题解答式,即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信息选择;④生活需要式,即按日常生活的需要(如养花)而进行信息选择;⑤兴趣爱好式,即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如喜欢打球,喜欢科幻)进行信息选择。

(2)利用“阅读期待”作出选择。“阅读期待”是读者在阅读信息之前已经存在的一种内在的经验(包括知识方法等)系统、情感系统、思维系统、价值系统(包括审美系统)的综合潜质,是生活经验(包括阅读经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经过长期的内化积累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基本素养,它可以在认同或抗逆中作出取舍选择。具体方式可以采用:①利用“经验系统”进行“直觉选择”,即以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为标准,在“图形”(心理学上指生活中事物等在脑海中的意象)重叠与否中作出取舍选择;②利用“情感系统”进行“情感选择”,即以自己对某事物的爱与憎为标准,在共鸣或排斥中作出取舍选择;③利用“思维系统”进行“逻辑选择”,即在阅读反思、阅读批判中进行推理与判断,作出取舍与选择;④利用“价值系统”进行“意义选择”,即以自己的价值观念、审美观念为标准,在认同或抗逆中作出取舍选择。

篇4

关键词:英语新词;概念整合;输入空间;类属空间;合成空间

本论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概念整合视角下的新闻媒体英语新词研究》(项目编号12524087)。

一、 英语中新词的界定

英语中的新词(neologism)是指一个新发明的词或短语,也包括被赋予新的含义的已经存在的词语。即,新词既包括有全新含义从未付诸应用的词或短语,又包括“旧瓶装新酒” 被赋予新含义的旧词。Neologism 按照词源学可分解为neo-, log-, ism。“Neo-”的含义是“新,崭新的”, “log-”意思是“lexi-”的变体,意思为“词语,词汇”,而“ism”常用作此后缀,意思为“特征,主义或学说”。

从广泛意义讲,新词并不拘泥于新的词汇或短语构成形式。新词是语言不断发展变化、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它的产生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卫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新词在社会交际中传达新思想,新观念,描述新事物和新现象。对于新词的产生过程,中外学者们普遍认同分为三个阶段:新词在小范围内产生及应用;影响逐渐扩大,被更具规模的社会团体接受,但并未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可;获得社会普遍认可,词语应用得到普及。

新闻媒体作为向公众传播新信息的主要媒介,因此成为新词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新闻中的新词新语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具有一个认知的过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促使一些领域的新词、新语借助新闻报道得以在公众中普及等等。

二、 概念整合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近年来对语言学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之一。最早由美国学者Fauconnier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概念整合是在包含多个心理空间的概念网络中进行的。概念整合一般至少包含四个相互关联的内心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一个合成空间。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总是通过与熟悉的事物进行对比而产生的,人们比较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当新的事物,新的概念或新的词语出现时,人们利用人脑认知活动的特点,通过头脑映像进行心理加工,将新认识的概念与已知、熟悉的事物相联系,找到关联点,借助对已有事物来认识、思考和表达新概念,将一个认知领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领域。

学者们认为概念整合是一种普遍的认知过程,人们在交谈和思考时根据预知和心理期待等因素建立起心理空间,然后在心理空间之间进行交互映射。概念整合对应的英语为integration ,可见其本质是关系的整合,关系和关系联通形成了认知网络。研究概念整合理论要先从与概念有关的定义谈起,概念是人们通过对事物的感受进而得出的概括性总结。此外,概念具有可压缩性和整合性,通过压缩整合,不同的概念表达了新的含义。整合后的含义必将大于各部分的意义简单相加即1+1>2。压缩是实现整合的必经途径,从而获得一个整体视角强化关联,来实现概念整合。

三、 从概念整合角度解读英语新词

本文选取了近年来一些英语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新词新语,从词语的修辞手法入手,从认知语言学中概念整合的角度加以解读,分析词语的构建。

英语新闻中,新词的产生多需要一定的语境及背景。在这种条件下,隐喻是被较多应用的修辞手法之一。修辞手法的应用使新闻报道的语言更鲜活生动,更吸引读者。而读者要领会其中的含义,就要经过认知系统中的四个空间转换。如Computer virus swept the world.为了理解这个句子中隐喻computer virus,读者首先会在头脑中建立两个空间即输入空间I和输入空间II。输入空间I中,读者首先想到virus含义是病毒,通过血液或空气等途径传播会对生物体构成伤害。输入空间II中,读者会想到computer virus会通过网络或计算机程序进行传播,从而对计算机系统造成伤害。输入空间I中有以下元素:传统意义上的病毒、肉眼不可见性、对生物体造成伤害使得生物体丧失某些机能,甚至瘫痪;输入空间II有以下元素:计算机程序、操作时不可见、使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以致系统瘫痪;类属空间包括:主体、形态、结果。输入空间I中的virus对应输入空间II中的计算机程序,输入空间I中的病毒的不可见形态对应输入空间II中的计算机程序使用时的不可见性。输入空间I的virus对生物体造成的危害对应输入空间II中计算机恶意程序带来的危害。两个输入空间中的元素投射到合成空间,形成层创结构,新的意义在层床结构中合成。因此读者会把普通病毒的特性结合到计算机恶意程序上,看到computer virus时就能将其与计算机恶意程序联系在一起,从而构建出computer virus新得含义。

四、 总结

概念整合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为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提供了新的角度。在英语新闻的新词的研究中,将概念整合理论加以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Fauconnier G. Turner. 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 [J]. Cognitive Science, 1998,22(2):133-187.

[2] 刘宗开.概念整合理论应用于新闻英语语篇教学的切入点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0):24-10.

[3] 端木芳. 英语报刊标题的功能及语言特色[J]. 外语研究. 2001(2) .

[4] 王斌.映射及其认知运作[J].外语研究.2001(3).

篇5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好课的标准是:教育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统一;多样性与充分性的统一。

“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课?”目前,课程论专家、教材论专家、教育专家眼中的标准并不一致。在20世纪90年代对语文有工具论与人文论之争,进入21世纪逐步归结到课堂“以人的发展”为最高标准的口径上,在“综合”的旗帜下,许多语文课上得失掉了“语文味”,闻不到语文特有的气息。在我个人看来,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侧重于教师讲授功底的高低,如教师基本功占30%,教学过程占60%,教学效果只占10%,而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评价指导思想是,在教师提供的条件或创设的特定情境下,每个学生自我发现了多少新东,在这一过程中又发现了多少解决问题的策略与途径。

一、一堂好课是教育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教育性。语文教学的目标应追求“整体效应”,重多元,重综合,重在“立人”。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重视对“经”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21世纪,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竞争已经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不再仅仅是为了一张文凭,而是为了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适应就业的需要,而是贯穿于学习者的一生。语文应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从功利性的角度来讲,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当中,学生在学校要生存,今后在社会上要生存,就要考高分,读好学校,找“好”工作,这一切都必须通过考试这一关,这是不争的客观事实。但是一个人能在社会上持续生存发展下去,并且“持续”得很好,就不应仅靠考高分,还应拥有较强的能力,在语文上表现为读写听说能力、交际能力、思考能力、合作能力、自学能力,能迅速、准确地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应通过学习语文懂得一点生活的情趣,建构一个精神家园,培养一种高尚的人品,形成健康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些便构成了现代人发展的许多内涵。

二、一堂好课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要姓“语”姓“文”,体现它本身的个性,就必须体现出师生是在进行语言学习,应有语言积累、语言诵读、思维训练。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语言是思维的现实,是其外在表现形式。所以语文教学就要围绕着语言去做文章,大力提倡范读、诵读、赛读、析读、理读、比读、品读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这样语文学科本身的科学性才能体现出来。有人说“教育是人学”,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所以教学方法又要体现人文性,充满着人性的关怀,尤其是在教学评价上,更要突出这一点。对于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我们要贯彻“及时、客观、丰富、有情”八字原则。

1.及时——“趁热打铁”,知晓“学情”。及时评价,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有利于学习反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持续学习。

2.客观——求真务实,追求“真”理。正误要分明,不能误导学生,以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科学的品质。这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3.丰富——“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学情不同,个性也有差异,对待不同的学生,我们要用不同的策略。有人说,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又找不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来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宜“激将”就多“激将”,宜表扬就多表扬。评价时的方式也应丰富多彩,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语言本领,可根据学生学习行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说法”,朗读方面可侧重于语速,可侧重于重音,可侧重于变调;写作方面可侧重于开头,可侧重于结尾,可侧重于表达方式,可侧重于语言表述……

4.有情——热情鼓励,增加动力。学生毕竟是学生,他是为“学”而来的。对正确的学习行为与结果要肯定表扬,对不正确的学习行为的评价要讲究策略,可变直为曲,变灌为导,变批评为启发,变严肃为幽默。一切旨在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三、一堂好课是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学手段就要改革,这是必然的。手段要为教学服务,要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不能总是“一支粉笔一本书打天下”。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调动一切可用因素为教学服务。所以,语文课从其学科本身角度来看是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四、一堂好课是多样性与充分性的统一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课堂活动就是一种语文实践,所谓活动的多样性是指课堂活动形式多样。目前,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升学的压力、教学方法的呆板、教学内容的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厌学语文的现象比较普遍。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要求,组织不同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语文学习的真谛,从而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的充分性是指我们开展活动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不是表面上的“哗众取宠”,而是让活动达到一定的层次和深度,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篇6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那么,对一位语文教师来说,如何面对这次课改呢?

首先,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努力去研究新课标,从理念上准确把握理解新课标的精神。然后,要积极地大胆地去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理念变为课改的实际行动,也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成果。“人生能有几回搏?”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执着地研究,不断地实践,立志在为课改作出贡献的同时,把自己锻造成新世纪优秀的语文老师。

其次,要更新观念,对《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要准确理解,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重新认识教学内容。要改变教科书是教学的唯一内容的狭隘认识。教科书是教学的基本内容。语文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要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为学习课好准备;课中引进相关文字、音像资料,特别是适时、适当地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课后适当拓展、延伸,或引导进行实践活动。今后的教师,不应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当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课程的建设者。

二是重新认识语文教学。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其中学生应为主角。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应凸现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课堂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问题让他们去提,问题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去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才是新课程下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今后的语文教师,不应是“授之与鱼”,终年辛劳而收效甚微的塾师,而应是“授之与渔”,教导孩子拥抱生活,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教练,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的智者。

篇7

新《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新的语文教学评价观念,即:①注重综合素质的考查;②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③保护学生自尊和自信;④关注个体处境和需要;⑤激发积极主动的情感;⑥突出学生发展的过程;⑦贯穿日常的整个活动;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形成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活动记录、测验、问卷调查和咨询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的持续评价。它是伴随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向师生提供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进程的反馈信息,从而调节教与学的活动。

它有益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益于帮助学生确定并利用恰当的学习策略,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形成性评价也是新课程赋予教师的新任务。新课程重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合作、探究已成为主导。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呼唤教师改变以往“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尝试,充分体现学生自主的原则。

一、明确评价的内容

要评价学生,首先必须明确评价的内容。评价的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人的语文素养可以分为两大类:语文学力(包括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就是传统教学所说的“双基”)和语文修养(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其他品质)。

1、语文学力的评价可分为三类:

阅读类:背诵、查字典、词语积累、句段赏析、课外阅读等

写作类:日记、记叙文、小论文、各类应用文等

综合类:书写(硬笔、毛笔)

另外:

口语:朗读、朗诵、演讲、讨论、答辩等

表演:课本剧、小品、相声等

资料收集:书报、网络、影视、图书馆、日常观察等

手抄报:参加语文学科竞赛活动;语文课题研究活动等

2、语文修养的评价,可分为:

语文常规习惯,包括读写姿势、用眼卫生、朗读默读、思考发言、作业书写、书报保护、信息处理等;人文教育效果,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态度、合作意识、创新精神以及通过语文学习所形成的思想品德、价值观、人生观等。

二、制定评价的标准

无规矩不成方圆。学生学得怎样才叫好,学得怎样是差,要有个度。这就需要给各评价项目定指标,否则评价就难以进行。

例如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就制定了12条标准:

(1)读书、写字姿势端正(习惯)

(2)阅读中能注意用眼的卫生,预防近视(习惯)

(3)天天朗读课文,并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习惯)

(4)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敢于提出问题,能独立思考并积极发言,参与讨论(态度)

(5)作业的书写正确、端正、行款整齐、卷面干净(习惯)

(6)经常读课外书,看报或收看少儿节目(习惯)

(7)能采用剪报、收集图片、做卡片等方式收集信息(习惯、能力)

(8)能通过所学知识对个人和社会问题形成正确的认识,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

(9)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热情高涨(情感)

(10)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和同学一起分享学习的乐趣(情感)

(11)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充满自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学习的持久性(情感)

(12)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态度诚恳大方(情感、态度)

三、设计评价的工具

评价的工具至关重要,就像我们日常教学中的教具,设计得好,运用得妙,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目前看来,各地在评价工具的设计上均颇具匠心,种类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较常用的有:作业评价本、各类试卷、成长记录袋、各类检测单、调查表、记录卡(写字卡、听写卡、朗读卡、积累卡、阅读卡、表达卡……)小论文、手抄报、作文集(日常作文、随笔、读后感、小论文)等等。

四、形成性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1、评价的主体(自己、同学、老师、家长)

实施评价,首先一个问题是由谁来评价,谁来收集资料。这就涉及评价的主体问题。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学校、家庭、社会多元参与的评价制度是本次课改的大方向。由此可见,学生、家长也应该是评价的主体。

2、评价的时间安排,可以有即时评价(随时进行)、阶段评价、期终评价等。

3、评价的途径,学校里无处不是,课堂、课外、活动中均可进行评价。家庭里则交由家长实施。

4、评价的方式

要根据不同目的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如笔答、口试(包括朗读、朗诵、背诵、演讲、答辩、讨论)、网上答题、表演(小品、相声、课本剧……)情景测验、行为观察、谈话评价、问卷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等等。

五、如何实施语文教学形成性评价

在实施评价前,教师应该首先把评价的要求告诉学生,让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使他们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自己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从而注意到自己各个方面的表现。具体可以按照如下几方面进行操作。

(1)做好课堂教学记录。

在形成性评价中,要求教师认真记录好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各种表现。例如,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回答课堂教学问题的积极性,参与表演的能力以及示范的能力,都是需要记录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引入“任务型学习”的教学理念,即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对学生完成既定教学目标的情况做好记录,并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水平的教学目标。

(2)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

档案袋评价(portfolio assesment)又称为“文件夹评价”或“另类评量”,它是由学生将自己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类归档,以展示自己学习进步的状况,并据此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法。学生成长档案袋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在课内外学习的状况。其中,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准确性,课堂表演的能力,学生的语文作品、测验试卷等。在课外语文活动中的表现情况主要包括:学生在学校的书法大赛、短剧表演、作文竞赛、艺术节、演讲会等的表现。每个学生因其情况不一,档案袋的内容并不完全一致。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学生应该把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放进档案袋,以便建立自信,促进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反思。教师只对档案袋里应该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做出规定。

(3)进行问卷调查。

进行问卷调查,主要是搜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遇到的困难、学习心得等,以便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工作。问卷的编制应尽量简洁、明了,重在解决实际问题。现就我校03级和04级学生“口语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调查报告”做些简要分析。该表主要是从学生的演说单元作业情况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况进行自评、他评和教师评价。从这些评价表来看,学生对形成性评价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大部分学生能在课内外开口演讲。自评结果显示,小组长对本组同学的要求较高,可能他们更多地是以自己的水准来评价其他学生。教师的评价则相对比较宽容,大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取得进步就是好的,说明教师已经开始从发展性的评价观来评价学生。纵观这一调查表,基本上反映了学生自己、同伴之间以及教师的形成性评价观,很值得我们深思。

(4)对形成性评价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以往的语文教学评价,只是通过一两次考试对学生掌握词汇、语段、作家作品及阅读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价,属于终结性的、量化评价,主要是用分数的高低来评判学生学习的好坏。形成性评价倡导一种新型的、以质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借鉴了多元智力理论的成果,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以描述性为主。下面谈谈语文教学形成性评价的统计分析。

篇8

一、关注学生兴趣培养

兴趣决定阅读效果。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课前激趣是很重要的,这一环节是阅读教学的优秀传统,可是初中生的身心特点是他们的注意力很难持久,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激昂的情绪,如教师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并适当辅之形体语言;多鼓励、多肯定,经常性地让学生品尝发现的快乐。总之,教师要能调控课堂节奏和情绪,力求让学生在亢奋状态下完成阅读任务。

二、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首先是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即在学生阅读文本时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和经验。如学生学习《乡愁》时让学生谈谈离愁别绪,积累古诗文中离别的佳句;其次是重反复朗读,特别是精彩语段要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感情。再次是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即使是学生的认识有偏颇之处,教师只能引导,不能轻易否认。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素养才会不断提高。

三、关注学生基础积累

古语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家都知道 ,学习语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必要的积累谈深层次的阅读是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时一定要关注学生字词句的理解与积累,一定要关注精彩语段和名篇的背诵默写,也一定要关注文章、文学常识的积累。

四、关注学生语言探究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阅读教学在强调人文的同时必须更多地强调语言的探究。如学生学习《紫藤萝瀑布》时,学生很轻易地知道前半部分描写的是紫藤萝的外形和神态,这时教师引导探讨:这些描写语言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学生通过探讨发现这段语言很生动,主要是采用了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调动了人的多种感官,这样写一是抓住了紫藤萝的形象特点,二是烘托了人内心的喜悦之情。长期这样坚持,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一定会不断的提高。

五、关注学生写作积累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