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09:27:3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中语文教学辅导,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高中语文教学理念的创新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课堂是一个教师教课、学生听课的场所,而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熟练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以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听为主要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在尽最大努力传授书本知识之余,就是向学生提问,听学生回答。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不仅阻碍了社会发展,而且扭曲了师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转变教学理念,成为一切教学工作的前提。新课标要求,教学旨在丰富学生的知识的同时,更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了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因此,在高中语文实践教学中,教师要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为基本理念,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对此,由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启发学生主动地去探究问题答案的启发式教学模式,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如在讲授诗词鉴赏的课程中,教师可以不对诗词大意进行解释,而是以一个词来诠释整篇诗词,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自己组织语言描述场景。例如在鉴赏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教师以“无奈”一词诠释,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诗词场景进行描述,之后,教师再对学生描述的各式各样的场景进行点评。如此教学,不仅使学生对诗词含义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自身的鉴赏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
2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主要方法就是老师依据教学辅导书,对每篇课文的体裁、作者、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以及写作特点进行介绍,之后以教师为主熟读课文。整个教学不但枯燥无味,而且教学效果很差。因此,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创新、运用新式有效的教学方法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内容。
对此,越来越多的新式教学方法不断被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如“活动式”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的方式,促进高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如辩论会、读书会、演讲会以及参观活动、调查活动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多人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侧重地发挥高中语文相关课程的主题,有效组织学生合理进行活动,以活动促进学习,以学习完成活动。如此,不仅有利于开阔学生们的视野,而且可以有效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体实例如,在进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课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景观进行游览,古代遗迹或者是现代化建筑都可以,在游览的同时,教师可以充当导游的角色,对游览地点的相关事物进行解说,尤其是那些学生们感兴趣的故事背景介绍。这样,游览的景物不仅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游览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自拟题目写观后感或者游览笔记,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使学生写的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见识和想象力,更可以培养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
3高中语文教学手段的创新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手段,无非是讲台、黑板、粉笔,教师站在讲台上讲课,之后用粉笔把板书和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写在黑板上。如此的教学手段难免使学生感觉枯燥无味,严重影响了学生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后来随着多媒体教学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录音机、投影仪逐渐被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但由于两者的单一性,使得它们的应用在语文教学中也没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面对如此情况,引入新式教学设备,运用新式教学手段,成为高中新课改实施过程中,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积极合理地运用计算机、互联网,成为有效进行高中语文教学,完成新时期课程标准的重中之重。具体实践如,在学习《阿房宫赋》的时候,教室用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有关秦始皇的历史短片,让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头脑中形成一个形象具体的历史场面。这样,不仅教师在讲授新课的时可以轻松省力,而且学生更容易接受本节课的知识,做到教学轻松有效。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187-01
随着新课程如火如荼的推广,在新理念的在指导下,通过不断的实践,教学成绩并没有显著的提升。本文通过分析高中语文教学发生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探究高中语文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以达到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改革。
一、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之变化
1、不断的改变学生的主体思想。知识渊博是一个人成就的集中体现。许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认为教师讲的越多学生的学习成绩越好,这就使得高中语文课堂成为教师一言堂,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随着信息技术和新课程的不断推广,传统的知识观受到冲击,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帮助学生增加了知识更新的速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转变为注重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
2、课堂教学的突破。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主要是教师把自己的知识结合专家关于教材内容的解读准确地传递给学生,教学的单向传递造成了教学内容的封闭性。师生之间的互动以一问一答为主,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考查学生是否准确地掌握知识,而忽视了不一致的答案。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广,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和自主阅读获得知识。教师在知识量上并没有绝对的优势,在有些领域学生甚至都超过了老师,使课堂在时空上得到了突破。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主体课堂构建的形式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要有学生的活动,但是有学生活动的课堂不一定是学生主体课堂。在新课改的推广下,教学设计中关于学生活动的部分不断的增加,课堂教学中逐渐出现了学生的声音,但是语文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容乐观。通过观察发现:首先,学生主体课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的比例太低。高中语文大多数教师的教法都已经采用多样化的学生活动的新课程模式,但是只表现在公开课和课程内容较少的教学中;其次,学生主体课堂是建立学习共同体,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收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如,有的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教学,但是每一个小组的导学问题基本上都能够在课本上找到,或者有的教师虽然给学生布置了有层次的导学问题,但是每一个问题都事先进行详细分析,又或者在公开课上教师会事先告诉小组中一个优秀学生答案等等;再次,学生小组互动产生的新疑问被无情地否定。语文知识是多角度理解和分析的,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各不相同,在理解视角上也各不相同,教师通常只采用与教学辅导书相一致的角度,而没有给予其他观点肯定。
2、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缺乏灵活性。高中语文课堂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各不相同,课堂的思想也就存在多样化和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与教师的教学设计不一定一致,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中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但是很多教师只是单纯地按照预先的计划进行,忽视学生的思维进展,使得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出现问题。另一方面,在导学问题和巩固问题的设计上灵活性不够。新课程提倡,课堂教学开展前要有学生的自学,通过预习为新内容的开展提供支撑。通过对导学案的分析发展,大多数的导学案大多数是对教材内容的提问,大多数学生并不需要理解内容便能够找到答案,还有一部分学生直接从辅助学习用书上抄写答案。在巩固练习上,基本上所有的作业都是纸质作业,而且无论是题目类型还是题目内容都呈现出单调性。导学问题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是为突破新内容的重难点服务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基本了解都能突破,教师要根据不同内容的需求进行灵活设置。在巩固知识上也是,在设计上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促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高中语文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
1、导学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多样性。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不断的引导学生,引导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是导学问题。但是,导学问题设置要凸显多样性和灵活性,高中语文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突破,真正为教学服务。例如,在《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分析,认为,学习的难点主要包括:(1)林黛玉进贾府时的情感;(2)文章的语言体会;(3)不同人物的性格。要突破这些难点,首先,学生要通过树状结构表示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其次,需要了解林黛玉进贾府的背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林黛玉近贾府之前的文章,收集作者和作品的简介;三是,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阅读文本,并分析你所扮演角色的个性。这节课的导学问题包括读书、角色朗读、情境展示、结构图等形式,在结合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在参与中进行学习。
2、教学情境的设计突出生活性。语文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文本是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的一种感悟,文本阅读是对作者感受的一种体验。每一个文本是理解都是基于理解者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因此,在教学中也需要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拿来主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你的生活中出现了外国的一些什么东西,学生逐渐由日常生活向家电、通讯,由个人向国家转变,然后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将这些案例进行语言引导,这些拿来的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改变,那么我们是应该继续拿来外国的东西吗?学生展开讨论,并结合生活经验分成两派,有的说拿来主义不好,拿来的东西阻碍民族创新,有的说拿来的东西好,增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这样的争议下开始今天的学习,学生对拿来主义的理解更加透彻。
【关键词】高中语文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95-02
高中语文知识复杂繁多,不仅仅需要老师的教学辅导,还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时间。比如说,当出现错题时,学生要有主动归纳自己易错点的能力,比如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缺少学习兴趣的时候,学生要进行自我兴趣培养,调动自己积极性。高中语文教学不再是老师过分参与的教学时期,而是需要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分析,自我提高。
一、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
只有从思想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才能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很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往往还处于依赖老师的教学阶段。作为高中语文老师,不仅要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要从主观上提高学生们自主学习的意识,用自主学习意识去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所以说,老师首先要让学生们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在于能够转换机械教学以及被动教学为学生自己灵活主动的学习。在自主学习中,学生们能够找到自己学习的乐趣,知道自己知识的漏洞在哪里。在自主学习中,学生们的学习状态是一种自我监督的状态,不需要老师反复的督促,而是学生本能的一种自我要求,这种自我要求能够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更好地提高学习能力。举个例子:高中诗词学习内容很多,如果有学生经常在诗词这个部分学习中失去太多的分数,那么这位学生就应该自我分析,主动加强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和自我提高,这就是自主学习的体现。
二、创造宽松和谐的自主学习环境
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们身心放松,高效发挥。在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每天心情压抑沉闷,处于一种紧张的教学状态下。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在语文知识上的长久学习,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多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所以说,作为高中语文老师,不仅要完成教学进度,还要有意识地去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们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自主学习。首先,作为老师,要多用积极主动的教学态度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另外,在教学中,老师要用鼓励的语气去鼓励引导学生。其次,老师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对学生们的尊重,让学生们在与老师的平等相处中提高学习效率。老师还要试着多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三、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学生不是天生就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的,也不是每个学生都善于对自己进行分析和监督。作为高中语文老师,有责任和义务去引导学生们如何进行自主学习。
1.自主预习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就体现了预习的重要性。作为语文老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们如何进行自主预习。老师不可能时时刻刻给学生们进行授课,有些知识需要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发现,所以在自主预习中,学生要首先把要学习的内容看一遍,第二遍开始要把自己不会的地方标注出来,学生还要学会试着自己去解决问题,比如遇到不会的知识时要先试试看自己能不能解决,当自己解决不了了再在上课的时候仔细听老师讲解或者请教老师。在自主预习过程中,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所以预习一定要做到真正投入进去,结合自身情况,否则自主预习就仅仅是将课本看一遍,没有思考没有疑问的预习不算是自主预习。
2.自主复习
在自主预习之后要在课堂上听老师怎么讲,老师讲解之后,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老师的讲解对语文知识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所以说在老师上课之后,学生要进行自主的复习。在复习中寻找新的发现以及巩固自己学过的知识,做到真正的“温故而知新”。在自主复习的过程中,学生一定要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投入自己的思考。在很多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很多语文老师会带领学生们进行整体复习。但老师的整体复习仅仅是集体性的,缺少了针对个人一定的自主思考和重点突出。所以说,固然老师会带领学生们进行集体复习,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复习还是必不可少的。
3.自主拓展
高中语文教学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阔,这就要求广大高中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要广泛拓宽自己的学习范围。语文知识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不一定都是课本中所提及的,还需要学生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进行课外知识延伸学习。作为老师,可以给学生们推荐一些课外的读本对语文学习进行辅助。作为学生,一定要在学好课内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将课外知识吸收利用。自主学习不仅能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课内知识,还有利于学生在课外拓展上有更好的选择,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适合或者是需要什么样的课外知识,这是因为这一类学生不能做到对自己的合理分析和知识需求定位。
总而言之,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以及语文知识综合能力,高中语文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们在意识到自主学习重要性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高中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聊太红,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探,[J]科学咨询,2009(7)
[2]李平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1)
关键词:高中语文 学生 自主学习
在新课程教学不断深入指导教学实践的改革环境下,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多以建构主义中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这种教育思想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与我们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教学中心”的教育观念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首先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原来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变成了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这样的角色转变,要求教师必须从传统的只关注“教”的主观教学行为转变为教学相长,既要关注如何去教知识,更应该多用心思考虑怎样在教学中最大程度的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入思考,还要更好地促进全体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以课程教学内容为起点进行深层次的学习。这样的教学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入应用与现代社会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更为我们语文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新课程在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上都打破了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有效地以我国的现实教育基础为起点,有效地结合了西方成功的教育理念,形成了独具我国教育特色的新的课程教育理念,这是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广大教师都逐步主动地改变自己的教学环境与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教师开始积极地创新和谐的师生关系与课堂教学氛围,积极营造着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并不断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从简单的字面意义上来理解,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辅导工作主要的内容包括为学生发放一定的教学辅导资料,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难,开展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的活动,有效进行组织学生在考试前的针对性辅导等基本形式。但上述的这些辅导只是从形式上基本完成了教师教学活动开展中“教“的基本过程,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与过程中,我们应该更侧重通过这样的教的教学形式来更好的完成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深入探究知识发展的这一最终的教育教学目标。通过多年的教学辅导工作的实践与研究,在开展辅导教学工作时我们教师应该把面向全体学生定为教学活动的目标,并在这样的大的教育方针下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不同差异,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体验与成功,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教师如果能真正做到这点,真正将这样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必定普遍有所增强,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生活中的乐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能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使不同基础知识水平与思想动态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且富有个性的学习,使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老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之中,并主动探索知识,完善自己的不足,进而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
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引领学生走向自主学习与深入学习的教学途径。叶圣陶先生作为我国极具影响力的教育学家之一,很早就提出了“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他所倡导的教育思想明确的指明教师的教学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与引导下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学会从一切的生活中获取知识的方法,在任何时候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能力。西方教育中所倡导的建构主义理念也同样认为,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由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语灌输把知识简单而机械地传递给学生,真正的教学活动是由学生通过老师的教学活动设计自已主动探索与构建知识层次与网络的主动学习的过程。新的课程教育理念中的学生应该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人,是完成一切教学活动与学习任务的主体,而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之中所担负的责任就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有效组织与把握学生自主学习与探讨的方向,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与学习方向偏离教育目标时给予适时、适当的引导,有效的组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帮助学生发现知识,体验知识探索中的乐趣,并加强学生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等观念的正确形成,把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教育有效整合与融入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育,提高学生全面的综合能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掌控与引导,必将使学生能够主动与富有个性的开展自己的学习活动,并有效结合学生的辅导教学,真正的培养学生能主动且快乐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生;自主学习
在新课程教学不断深入指导教学实践的改革环境下,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多以建构主义中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这种教育思想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与我们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教学中心”的教育观念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首先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原来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变成了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这样的角色转变,要求教师必须从传统的只关注“教”的主观教学行为转变为教学相长,既要关注如何去教知识,更应该多用心思考虑怎样在教学中最大程度的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入思考,还要更好地促进全体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以课程教学内容为起点进行深层次的学习。这样的教学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入应用与现代社会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更为我们语文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
从简单的字面意义上来理解,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辅导工作主要的内容包括为学生发放一定的教学辅导资料,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难,开展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的活动,有效进行组织学生在考试前的针对性辅导等基本形式。但上述的这些辅导只是从形式上基本完成了教师教学活动开展中“教“的基本过程,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与过程中,我们应该更侧重通过这样的教的教学形式来更好的完成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深入探究知识发展的这一最终的教育教学目标。通过多年的教学辅导工作的实践与研究,在开展辅导教学工作时我们教师应该把面向全体学生定为教学活动的目标,并在这样的大的教育方针下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不同差异,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体验与成功,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教师如果能真正做到这点,真正将这样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必定普遍有所增强,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生活中的乐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能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使不同基础知识水平与思想动态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且富有个性的学习,使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老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之中,并主动探索知识,完善自己的不足,进而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
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引领学生走向自主学习与深入学习的教学途径。叶圣陶先生作为我国极具影响力的教育学家之一,很早就提出了“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他所倡导的教育思想明确的指明教师的教学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与引导下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学会从一切的生活中获取知识的方法,在任何时候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能力。西方教育中所倡导的建构主义理念也同样认为,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由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语灌输把知识简单而机械地传递给学生,真正的教学活动是由学生通过老师的教学活动设计自已主动探索与构建知识层次与网络的主动学习的过程。新的课程教育理念中的学生应该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人,是完成一切教学活动与学习任务的主体,而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之中所担负的责任就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有效组织与把握学生自主学习与探讨的方向,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与学习方向偏离教育目标时给予适时、适当的引导,有效的组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帮助学生发现知识,体验知识探索中的乐趣,并加强学生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等观念的正确形成,把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教育有效整合与融入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育,提高学生全面的综合能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掌控与引导,必将使学生能够主动与富有个性的开展自己的学习活动,并有效结合学生的辅导教学,真正的培养学生能主动且快乐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 心理问题 角色理论
1 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焦点话题,并为人们所热议。近年来,大学生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无不凸显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而相应的由于这些事件的高曝光率,也使得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达到。具体来看,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情感方面。包括家庭情感关系、恋爱、朋友关系等方面,具体表现为家庭情感缺失、失恋、孤僻等等。
其二,学习方面。大学学习方式与高中不同,很多学生在经历了一年的大学生活之后,还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学习成绩表现较差,造成了许多大学生的心理焦虑感增强。
其三,就业方面。由于大学扩招,曾经的天之骄子如今却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境,这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问题,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都感到忧虑、焦灼甚至是绝望。
2 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表达的是个人与社会的互动,首先提出这一理论的是美国的著名社会学家乔治米德,角色理论从过程角度来说,具体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内容。
其一,角色期待:所谓角色期待从社会角度来谈的,指的是社会对某一角色提出的一种整体性期许,具有伦理和规范意义。这就好比戏剧、电影的剧本和导演对某一角色行为的限制与设定一样。因此,按照戈夫曼的说法,一个社会个体,总会扮演一定的角色,而每一个角色,都对应着社会的一种期许。
其二,角色领悟:郑杭生先生指出,社会或他人对角色的期许是一种外在的力量,它还不是角色承担者自己的想法。人们对角色的扮演虽然会受到社会期许的影响,但是更多的取决于个人对角色的认识、理解,即角色领悟。正是因此,虽然同属一个角色,个人扮演的表现却各不相同,有的是模范表率,有的却是反面典型。
其三,角色实践:角色实践是角色领悟之后,对角色的具体扮演,是个人在实际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角色状态。然而,正是这种角色的具体实践形态,使得角色扮演的结果出现了诸多的区别,如果没有很好的制度规范和弹性的引导机制,很有可能造成角色失败的结果。
3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的角色实践
3.1 现状
首先,对心理咨询的宣传不够;高校和相应的学院虽然成立了心理咨询室或心理咨询员,但是由于宣传不足、宣传存在问题,导致了学生对心理咨询非常避讳,由此,心理咨询部门的利用率和影响都很低、心理咨询工作对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作用有限。而正是这样的原因,学校也不太重视这个方面的工作,投入有限,各个学院或班级的辅导员往往就是该院的心理辅导老师。然而,作为辅导员,在做心理辅导工作方面明显存在着非专业、不重视等问题。具体上说,就是名誉上负责该项工作,实际上并不开展工作。
其次,高校辅导员在做心理咨询工作时,往往采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我们知道,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咨询工作虽然都是促进人积极发展的重要方法,但两者又有严格的区别。在理论基础上,心理咨询属于心理学科,而思想政治工作以马列主义、思想为基础。在目的上,心理咨询是为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而思想政治工作是促进个体更好地为社会阶级服务。在工作方法和手段上,心理咨询多采用个别交谈的形式,重视倾听和感情沟通;思想政治工作一般采用讲课、报告、参观、访问的形式,重经验说教和言传身教。然而,作为高校辅导员而言,往往是身兼多项工作任务,往往在工作中既干这个、又干那个,导致的结果就是现在的情况,用一贯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对待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最终,不仅学生感到厌烦、不信任,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还有可能越来越严重;而且作为辅导员自身也陷入了心理困境,工作压力倍增,与学生的关系变得紧张。
3.2 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很容易看到,高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辅导已经是一种常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越发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但是,很显见,辅导员在扮演相应的心理指导者的角色时存在着诸多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可以借助上述角色理论加以解读。
我们看到,客观上学校已经为辅导员提出了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的角色要求,但是并没有为该角色提出具体的定位,是一种 弹性角色设定。这尽管与学校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关,但是事实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非常严重,那么从实践者角色领悟的视角来看,高校辅导员做心理辅导工作,具体上的角色定位是什么呢?
笔者结合具体的工作实践,将高校辅导员扮演的心理辅导老师的角色定位如下:引导者、联络者和沟通者。所谓引导者,即是辅导员应在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充分把握好健康的度和相应的弹性空间,学习和把握具体的案例、分析总结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人生、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在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恋爱、学习等方面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和树立正确的观念。所谓联络者,是指辅导员在心里辅导工作中,应该充分做好学生与老师、学校管理部门,以及与其他单位和部门的联络工作,为大学生排忧解难。所谓沟通者是指,辅导员应该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在心理辅导中,以双方平等的姿态,用朋友交谈的方式对待对方,不让辅导对象产生心理压力,让他们能畅所欲言,更不能用思想政治教育说教的形式对待辅导对象,而是通过双方有效的充分的沟通,最终实现心理疏导。
4 高校辅导员如何扮演好心理疏导者的角色
其一,在新生入学时,应充分做好相关的教育,引导新生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19岁左右的高中毕业生,刚刚踏入大学,可能是第一次远离家人,生活上往往会面临很多问题,自理能力不足非常突出。此外,学习方面,大学的学习方式与高中有所不同,学习适应问题也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另外,还有人际关系处理方面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引导,会造成许多心理问题,作为辅导员,可以从建立班级组织、开展班级活动、请高年级的同学与他们座谈、交朋友等方式,对新生加以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到新的生活情境中。